绿色矿山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2:28:59

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范文篇1

刚才,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的《省级绿色矿山创建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这是我省第一个通过专家论证的《省级绿色矿山创建方案》,标志着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创建省级绿色矿山的试点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我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对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关心和支持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省级有关部门、湖州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绿色矿山试点工作的矿山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就开展创建绿色矿山试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创建绿色矿山是生态省建设在资源领域的生动实践

绿色矿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矿山,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是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矿山。一是体现了资源管理的全新特点;二是反映了提升矿山企业水平的现实需要;三是反映了现代矿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矿山将“绿色”贯穿于矿产开发的全过程,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同步,长远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矿产资源开采科学有序;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依法管理,实现开采技术水平高,工艺设计新,“三废”处理好,资源利用率高;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创建绿色矿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省的需要;是规范开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文明开矿,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是实现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

二、要切实搞好创建省级绿色矿山的试点工作

根据省政府目标责任制要求,在各市国土资源局推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等十二个矿山企业作为全省首批创建省级绿色矿山的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积累创建绿色矿山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为我省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矿山工作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创建绿色矿山相关制度和绿色矿山考核指标。

试点矿山企业要根据《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指南》开展省级绿色矿山的创建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开拓创新。(1)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要根据今天会议精神修改完善创建方案,要及时通过所在地国土资源部门上报省厅批准实施;(2)已经完成创建方案编制工作的试点单位,要及时提请省厅组织专家对创建方案进行论证,并及时上报批准实施;(3)尚未启动创建工作的试点矿山,要抓紧时间开展创建方案的编制工作;(4)个别试点矿山由于客观原因需要调整的,所在地国土资源局要抓紧时间向省厅提出书面报告。湖州市在绿色矿山创建中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首批省级绿色矿山的创建试点工作原则上要求在2007年上半年之前完成,各试点单位要根据《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指南》的要求提前推进并出色完成绿色矿山创建试点的各项工作,及时向省厅提出省级绿色矿山的申报。省厅接到申报材料后,将按规定组织有关专家逐个进行考察评审和考核。

三、要建立促进绿色矿山创建的政策措施

绿色矿山创建的原则是政府推动、企业负责、科学规范、稳步推进。政府推动主要是研究制定并切实推行有利于绿色矿山创建的各项政策措施。包括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绿色矿山范文篇2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建筑石料

1引言

绿色矿山建设是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一项全面、科学、系统的工程[1~3]。该工程包括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等众多方面内容。以江西某建筑石料矿山为例,紧跟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形势,紧密结合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基本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科学合理、尽快达标的规划原则,立足于矿山实际状况,对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和重点工程进行规划和部署,为加快本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进程,争取早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提供指导。

2矿山简介

矿区处于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本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工作区内的地表水系不发育,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区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坡地特征,大气降水可顺坡快速排至工作区外,因此,矿床地表水充水较易通过人工疏干。矿区土壤类型主要岩性为棕褐色-黄褐色粘土夹砾石、碎石。顶部为浅灰色腐殖土层,植物根系较多,粘土呈棕褐色,砾石为复成分砾石,颜色混杂。矿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由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约为70%。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二叠系上统乐平组以及第四系,区域构造以近东西向复式褶皱为主,同时发育一系列与褶皱构造相配套的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区域岩浆活动不发育。区域内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建筑碎石用灰岩等。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岩属于海相沉积型矿床,岩性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成分主要为CaCO3,另有少量SiO2、MgCO3和泥炭质等沉积。该矿山为露天开采,采用垂直边坡走向倾斜分层阶梯式开采方法,从上而下,先剥后采,贫富兼采的原则进行生产。

3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问题

由于矿区历经多年的开采,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及土地复垦方面均存在一定欠缺。如:①矿区内安全警示及标识标牌有待进一步规范;②矿山道路周边尚有少量零星堆放的废渣有待清理;③矿山公路两侧等周边区域尚有少量裸地有待绿化,导致矿区绿化覆盖率达不到100%;④随着矿山的开采,露采场最终边坡慢慢出现,需要及时按步骤、分阶段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监测及土地复垦工作等。矿山开采难免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因此矿山仍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加强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如:①需尽快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制定节能减排计划。②凿岩、穿爆、铲装和运输作业而产生的粉尘是矿山影响环境最主要污染源。受自然风流扩散的影响,会造成采场局部环境污染,亟待进一步降尘抑尘。③地表水汇集采场形成含泥沙的水流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局部污染,而且随着矿山长期开采,矿区截排水设施及沉淀池部分陈旧失修,也需进一步修缮和扩建。

4绿色矿山建设基本原则

4.1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矿山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总结分析矿山日常生产过程中在矿区环境、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4.2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矿山实现绿色矿山发展模式、走集约化道路的必由之路。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加大对废石粘土的综合利用和对高镁、低钙石灰石矿体的高效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4.3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使得矿山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收获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4.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绿色矿山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矿山生产建设。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确保工人生产安全。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和奖励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创新。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带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好社区和谐建设工作,建立矿山和群众持续沟通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带动矿区周边经济发展。

5绿色矿山规划目标

绿色矿山建设遵循《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矿山采矿工艺水平和设备得到进一步改进,“三废”(废水、废石、废渣)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有较大改良。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实现生产零排放,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生产能耗。持续完善矿山安全体系,完成矿山数字化建设。矿山技术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突出。继续加大矿山环境建设力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矿山生产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绿化美化矿山环境,矿容矿貌明显改观。员工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员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和谐社区建设模式,支援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力、影响力、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并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绿色矿山。

6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重点工程

6.1矿区环境类工程。完善矿山管理、安全及环保等标识牌,对矿区内废弃物及废石弃渣及时清理。绿化矿区周边,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员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运输环境,减少扬尘。通过植被恢复工程治理边坡,消除地灾隐患。生产区防尘治理,包括生产区建设厂房和在加料口、传送带、以及堆料区安装喷淋设备,有效的降低空中粉尘,同时也能降低噪音污染。6.2资源开发利用类工程。(1)维护矿区专属道路:配备道路养护设备及人员,对矿山专属运矿道路进行维护及修缮,采取必要的地表硬化。(2)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制定环境监测机制,对露采边坡、土地损毁、恢复治理及复垦效果实施监测。(3)矿产资源实施动态管理:通过相关软件制定科学合理、详实精细的矿山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月度开采计划。6.3节能减排类工程。(1)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统计矿山钻孔、爆破、铲装、运输及破碎等过程的油耗及电耗;制定节能减排计划,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及设备。(2)运矿系统及运输设备洒水喷雾降尘:运矿汽车安装洒水喷雾装置,生产期间不间断洒水;沿矿山道路配备洒水喷雾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洒水喷雾次数,同时新增一辆洒水车,并充分回用沉淀池收集的废水。(3)修缮截排水沟,扩建沉淀池。6.4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矿山类工程。(1)建立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采矿区与厂区联动,全方位掌控库房实时信息;建立爆破作业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民用爆炸物品实时监控,全方位监管和对爆破作业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完善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2)建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全方位掌握建筑石料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各项监测数据。6.5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类工程。建立企地和谐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席,副经理担任副主席,并设一名专员,负责日常事务。构建企业与群众的沟通平台,解决群众生活中实际困难,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规范企地沟通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根据地方及矿山建设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适时启动企地共建工程,整合企地双方资源,发挥各自在资金、人员上的优势,争取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建设中要发挥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提高和谐工程服务区域的能力。设立和谐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由矿山和社区代表人员共同管理。以此解决群众生活中实际困难,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有效整合企地双方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7结语

绿色矿山建设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保护地方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西某建筑石料矿山建设规划为例,介绍了该矿山的基本概况及面临的问题,并对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绿色矿山规划目标及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重点工程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为建筑石料类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蒋波,黄敬军,谢卫炜,等.金坛盐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研究[J].中国矿业,2013,22(4):42~45.

[2]张文龙,路增祥.绿色矿山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J].中国矿业,2017,26(S1):134~137.

绿色矿山范文篇3

关键词:新疆;绿色矿山;煤炭行业;大南湖二矿

煤炭工业属于资源型基础产业,煤炭占全国已查明能源资源储量的94%左右。相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中国煤炭具备储量大、价格低、对外依存度低等优势。依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截止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107t以上、煤制烯烃2.4×107t、煤制油3.0×107t、煤制天然气5.0×1010m3的能源格局,初步分析可知需要增加煤炭需求量约6.5×107t[1]。煤炭作为中国的主体消费能源,需求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增长,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改变煤炭工业粗放经营现状,促进煤炭地区率先实现绿色转型,从而带动其他能源资源产业的转型,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绿色矿山的概念及内涵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将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与社区和谐化的矿山[2]。从学术上来看,绿色矿山强调“矿产资源开发最优、矿山环境量扰动最小”,包括充分估计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采选过程(无毒、少污染)、修复和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等,是矿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3]。建设绿色矿山的目标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前提条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绿色矿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将矿山复垦和绿化,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硬件的绿化施工、节能减排等,也有软件的制度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以依法办矿为前提,从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六大方面全面贯彻落实绿色矿山的目标,实现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互协调统一,解决日渐突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等问题,最终建成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4]。绿色矿山概念的提出顺应了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阐释了今后矿产资源科学合理开发管理和矿业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矿山企业应与时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促进中国绿色矿业的发展[5]。

2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在政策引领下,中国绿色矿山建设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绿色矿山概念解析、路径探索到试点示范、制订标准和全国范围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原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色矿山建设。2011年3月,首批“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正式确立,中国进入绿色矿山试点示范阶段。到2016年,中国公布了4批共661个“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首批37个,第二批182个,第三批240个,第四批202个,涉及有色金属、化工、黑色金属、非金属、黄金、化工、煤炭、石油和建材等行业。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DZ/T0315—2018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使得绿色矿山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新疆、内蒙古、陕西、山东、广东、河南等省级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或建设方案也陆续出台,一些地方方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绿色矿山建设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进[6]。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截至2018年年底,新疆已建成150个绿色矿山,其中包括26个部级和6个自治区级绿色矿山,涉及铁、铜镍、金、稀有金属、锌、铀、石油、煤炭、钾盐等矿种;2019年新疆新增绿色矿山名录26个,其中包含新增煤炭绿色矿山10个。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第14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目前,新疆绿色矿山建成进度居全国中等水平,按照规划要求,到2020年年底,新疆将建成400个绿色矿山以及6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7],其中,大中型绿色矿山占比达到新疆大中型矿山总数的70%以上。

3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必要性

从环保角度来讲,传统的煤炭开采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和保障。现在大部分煤炭地区经过多年的掠夺式开采,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主要表现为煤炭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采空区塌陷、水资源破坏、大气粉尘污染、煤矸石堆存、地表植被破坏、动物种类减少等,进而引起地表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8]。未来煤炭地区的发展,应严格按照DZ/T0315—2018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建设,改变传统产业“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煤炭企业在开发前应进行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制订合理的开采规模,加强循环园区建设,设计循环产业链,减少污染物排放。只有将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理念在产业链全过程贯彻落实,才能达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目的。从安全角度来讲,中国大部分地区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含量高,开采难度大,虽然近年来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目前中国煤炭开采百万吨死亡率仍是发达国家的10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煤炭安全生产网等的相关报导,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上半年,全国煤炭企业发生事故总计2187起,死亡4154人,平均每起事故死亡1.90人。面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已迫在眉睫,完善煤炭绿色矿山管理制度体系,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安全生产相结合,才能实现煤炭企业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4哈密大南湖二矿绿色矿山建设

4.1大南湖二矿概况。大南湖二矿是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4×660MW电厂配套建设项目[9],矿区位于新疆哈密市南湖乡哈罗公路80km处,吐哈煤田大南湖矿区西北部,属哈密市南湖乡管辖,距哈密市约84km。矿山设计规模1.0×107t/a,采用露天开采方式,于2013年8月开工建设,2014年10月具备年产1.0×107t煤的生产能力,其中,剥离工程采用“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采煤工程则采用“单斗—卡车—半移动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开采工艺。大南湖二矿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低碳化”为原则,在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4.2绿色矿山建设探讨。大南湖二矿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开展了矿区植被复绿,其主要工作是通过煤炭资源的降耗、循环利用,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及设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使绿色矿山理念贯穿于煤炭开采、加工、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实现煤炭企业有序稳健发展。目前,大南湖二矿绿色矿山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a)做好煤田开采的准备工作以及矿产资源评价研究。大南湖二矿在对矿区详勘的基础上,增加科研投入进行了煤矿开采的可行性研究论证,进而制订合理的开采方案,以保障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b)大南湖二矿积极探索绿色矿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初步构建了资源-经济联动模式。大南湖二号煤矿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剥离采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采煤采用“单斗—卡车—半移动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目前生产规模为10.0Mt/a,生产原煤运往哈密电厂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大南湖二矿依托当地的煤炭资源,在不影响能源安全的前提之下,加快对煤炭产业进行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南湖二矿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最大程度地利用低品位煤炭;与此同时加强现场生产煤样采样、化验工作,随时掌握煤中灰分情况,计算合理的配采比例,不断优化采矿设计和爆破设计,对各个采煤工作面进行合理配采,以降低生产原煤中Na2O的含量[10],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矿山排弃物料对环境的污染。c)大南湖二矿在环境恢复治理方面成功摸索出一条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以及以瓦斯为首的气体污染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大南湖二矿则应用先进的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大南湖二矿设立专项基金,对大南湖二矿端帮隔水保护煤柱进行优化研究,最终在烧变岩赋水区域与采掘场之间留设了一定尺寸的防隔水煤岩柱,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文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有效保护了矿区所在地的地下水资源。此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煤矿开采伴随着的水资源疏排与浪费难题,确保了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11],对建设和谐绿色矿山具有积极意义。d)大南湖二矿完善的HSE管理体系是绿色矿山建设的制度保障,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最早由荷兰的壳牌公司提出,主要由8个关键因素构成,即对外承诺、内部实施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体系、文件体系、评价与计划、实施、监测与审核、整改,目前主要应用于石油行业[12]。大南湖二矿成功借鉴HSE管理体系,完善环保责任制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企业设立专门的人员检查环保工作的情况,制订奖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全员参与绿色矿山建设。定期开展绿色矿山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大南湖二矿健全成熟的HSE管理体系是加强矿山环保工作、构建和谐绿色矿山的有效手段之一。

5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建议及看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变,而作为中国能源供应主体的煤炭企业,仍将长期担负国家能源安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任[13]。因此,从中国能源资源赋存特点和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将生产运营和新建矿山建设称为绿色矿山,将绿色矿山理念融入到矿产资源开发的全过程。煤炭企业应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煤炭资源的集约、高效、循环利用。结合大南湖二矿绿色矿山建设实际,为今后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与看法:a)煤炭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设立科技投入基金,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提高综采、综掘等采掘工艺水平,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b)煤炭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应强化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为员工树立“精准操作、严细管理”的作业观;c)煤炭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争取做到“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推广高效、低耗污染处理技术,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矿区生产和生活环境;d)煤炭企业应建立健全数字化矿山监管机制,通过数字化矿山建设全面提高矿山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矿山的整体管理水平,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工作量,提高职工的工作幸福指数;e)煤炭企业应构建企业文化,推进和谐社区文化建设,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进而实现企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6结语

a)详细阐述了绿色矿山的概念及内涵,诠释了矿山绿色发展经营的理念,绿色矿山建设是今后矿山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b)系统分析了中国绿色矿山的发展现状以及新疆地区煤炭行业绿色矿山的发展形势,说明了建设绿色矿山的必要性;c)以哈密大南湖二矿为例,建立了绿色开采科学化、生产工艺先进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制度建设合理化的全流程绿色矿山体系,基于大南湖二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便为其他地区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宪海.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我国煤炭地区绿色发展政策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4.

[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DZ/T0315—2018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3]周一枝,李杨.打造美丽、和谐矿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绿色生态矿山建设探讨[J].能源环境保护,2013(6):55-58.

[4]曾祥云.湖南省绿色煤矿矿山绩效研究[J].市场运营,2013(1):23-24.

[5]乔繁盛.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J].中国矿业,2009,18(8):4-6.

[6]张雅丽,陈丽萍,陈静.中国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挑战及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18(10):48-60.

[7]王峰.浅析新疆绿色矿山发展现状[J].新疆有色金属,2019(4):16-17.

[8]刘丽萍,侯华丽,刘建芬.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322(7):18-25.

[9]赵春光,王艳丽.煤电一体化战略选择、合作模式及运营机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1(3):24-27.

[10]张广超,刘勇,张继卫,等.大南湖二矿煤沾污因素分析及煤质控制技术[J].露天开采技术,2016,31(2):86-89.

[11]李超,赵锦生,张广超.烧变岩赋存水对大南湖二矿露天开采影响及防治技术[J].煤炭工程,2017,49(增刊2):46-49.

[12]乔繁盛,栗欣.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进展与成效[J].中国矿业,2012,21(6):54-60.

绿色矿山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矿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

(二)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三同时”验收。

(三)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三同时”验收。

(四)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六)具有公安机关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七)具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八)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两年内没有被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记录。

(九)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纠纷。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2.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形成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95%以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废渣、尾矿的处置率达到100%。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和中深孔爆破。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并经专门机构评估。

2.矿山开采作业实现机械化,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

3.采剥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林地占用和水土流失,矿区裸露面积小于50%。

4.边开采边复绿。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在矿山开发中应进行治理、复绿,并采取有效措施复垦矿山土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机制。首次投入治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15%以上,每年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达到矿产品销售收入的2%以上。

3.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主要加工设备封闭运行,石料破碎加工产生的粉尘采取强制吸风除尘措施实现达标排放。

4.石料输送、堆放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无粉尘飞扬现象。

5.矿区运输道路硬化措施到位,配备洒水车辆进行洒水保洁,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采取轮胎冲洗、加盖蓬布等防尘保洁措施。

6.已采用水冲工艺的矿山企业,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并在两年内取消水冲工艺。矿区及石料堆场建有雨水截流沟,地面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7.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场和存储场地,并采取综合利用方式全部妥善处置,无占用河塘、田地堆放的现象。

8.依法编制矿山水土保持方案,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

9.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无非法采伐林木行为。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报表齐全,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矿容矿貌整洁,秩序井然,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五)闭坑矿区生态化

1.有完备的矿山闭矿后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方案。

2.闭坑和局部闭坑后的生态环境和矿地现状符合设计要求和预设功能。

3.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4.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阶段

2005年12月至**年12月为试点阶段。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全市选定6-8家矿山企业进行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市区2-3家,长兴县1-2家,德清县1-2家,安吉县1家)。试点矿山企业应具备三方面基本条件:一是采矿权有效期在3年以上(含3年),年开采规模在30万吨以上;二是基础条件较好,管理工作规范;三是生态环境意识强,创建积极性高。试点工作由矿山企业自愿申请,经市县(区)矿山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同意后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完成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全市所有开采的年开采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石灰石、建筑石料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达到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对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予以关闭。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创建绿色矿山是建设生态市、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由市矿山企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市国土、环保、水利、林业、公安、安监、发改、财政、经委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二)精心组织,抓好试点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扶持政策,及时总结经验。要指导试点矿山企业制定完善的创建工作方案;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矿山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试点任务。通过试点,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色矿山创建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点带面,全面实施

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加强对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计划,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明确创建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四)坚持标准,规范程序

创建绿色矿山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创建市级绿色矿山应制定创建工作实施计划,并向市矿整办申报;基本完成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后,由矿山企业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填报考核验收申请报告,经县区政府同意后上报市矿整办,由市矿整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经专家组考核并报市矿山企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市政府颁发绿色矿山荣誉证书,享受市级绿色矿山优惠政策;市级绿色矿山实行年审制度,如年审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撤销绿色矿山资格,停产整顿,直至关闭。

(五)明确政策,加强扶持

建立绿色矿山激励机制,列入试点的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的三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适当增加规模。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绿色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但必须与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相符合。

2.简化有关手续。绿色矿山企业在原矿区重新受让采矿权时,在开采规模增加量不超出原开采规模30%情况下,可不再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提前返还备用金。绿色矿山企业上交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分年度按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度返还。

绿色矿山范文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创新

江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业省份之一,全省蕴藏矿产大约有170多种,探明出的储存量约有100种,而其中的15种位居全国第1位,20种位居全国前4位,70种储量位居全国前8[1]。矿业开发为我国以及江西省的社会经济带来了重大贡献,可同时江西省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由于对矿山生态保护缺乏一定的认知,再加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到“有水快用”片面思想的影响,乡镇企业、个体采矿呼拥而上,导致省内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劣,造成土地和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采空塌陷、次生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而学术界目前对绿色经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认同其关键就是资源循环利用。从本质而言,以上观点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互为表里的[2]。走矿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矿山(矿山城市)“双型社会”,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的目的,是我国现阶段矿业政策的必然选择,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绿色经济的重要部分。在中国矿产资源需求量比较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部分矿种存在供需不均衡,优劣矿不一的状况下,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创新

1.1保水开采。近年来的实地调研资料表明,采矿容易引发大量的水土污染事件,比如江西铜矿山的废水年排放量是20416×114m3(这里包括降水对废石堆浇淋产生的污水),其中某铜矿废水是直接排进大坞河,且废水流量占河水总流量的14.8%以上,河水pH值呈严重酸性,仅为2.67,总Cu大约是13.65×10-6,河流长度14km以内的水生生物基本绝迹。大坞河和另外一条藏污河洎水在戴村周围汇合流入乐安河,出口处河水的pH总值是4.01、Cu7.55×10-6、Fe72.12×10-6,导致乐安河绝大多数的分河段受到严重污染,入河口下游3km以内的水中Cu为0.5×10-6,pH值在5.5左右,18km以后pH值才逐渐升至6.1左右。加上河流沿岸村民采金活动频繁,导致乐安河全段238.5km河水pH始终低于国家规定的6.5,大坞河和乐安河的两岸稻田土壤与稻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酸及铜污金属污染。其中大坞河沿边土壤pH值大致在3.39-6.04,乐安河(宝库太白、凤州二乡大概全长在18km左右)沿岸土壤pH值在3.17-6.53,总Cu分别是22.89-1685×10-6,33.7-1537×10-6。大量实验表明,土壤pH值低于3.9,会造成水稻绝产;pH值小于6,严重阻碍水稻正常生长。而煤炭矿坑产生的废水又是地质环境污染的一大来源,尤其是高硫矿区,矿坑废水通常会呈现酸性,对矿井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采煤时,由于关键层的逐渐破开,在该区域内地下水会形成下降漏斗趋势。地下水位是否可以恢复正常,这主要取决于地表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中是否存在软弱岩层被重新压实造成地下裂隙重新闭合而形成的隔水带。重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就必须在实际开采中实现保水开采,即开采后即使地表水暂时形成下降漏斗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本状态,如图1所示。1.2分区定位发展方向。根据江西省内主体功能分区的具体规划、江西省矿产资源规划、鄱阳湖生态区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颁布要求,鄱阳湖生态区、赣南区、赣西北区、赣北区和赣西区五大区域都属于江西重点开发区,生态廊道与生态重点功能区则划分为限制开采区,其他区域一类划分为普通开发区。从行政管理层面上出发,各个分区基本上是以县为基本单位实行划区,生态廊道根据有关管理要求划分为一定面积的带状区。重点开发区域通常进行重点工矿业的开发。其区域发展定位归类为促进全省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重要增长带,执行区域发展总规划、推动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重点开发区域需要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损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其区域发展方向上,努力发展新兴矿业,普及循环、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改造传统能源产业,主动提高能源的清洁水平,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能源损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积极发展服务业,强化产业的配套能力,推动产业群落的发展。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手段。限制开发区域有必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矿业的持续性开发。在其区域发展定位上,努力构建江西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在其区域发展方向上,必须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其开发活动不可以以损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性为前提,慢慢减少开发活动所占用的生态空间。江西省现存的矿业开发必须逐渐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低损耗、高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绿色矿山。至于普通开发区域,在其开发与保护上需要注重统筹发展。在其区域发展定位上,致力于发展为江西与地方大宗矿产品的能源供应基地,确保江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需求,推动矿业开发和地方经济社会共赢。1.3推行现代生态农业。泥石流灾害在露天矿区与地下矿山都会发生。露天矿区由于雨季滑坡、山体的倒塌都很有可能会出现泥石流,并冲入露天矿坑内,造成重大地质灾害。在地下矿山,尤其是取用崩塌法开采的矿山,当崩塌范围连接地表的时候,地表泥石以及水很容易从崩塌地道一同涌入地下开采工作面而形成泥石流。泥石流既威胁到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又会威胁到矿山周遭人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江西富家坞铜矿在1998年6月底就曾发生过一起重大地质灾害,当时在暴雨的冲击下形成100多万立方米的山体滑坡,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转为泥石流,形成固体堆积物45万立方米,堆积物的覆盖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矿山内的厂房以及相关设施绝大多数均被泥石所淹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00多万元。该矿因此而停产至今,总经济损失超过两个亿,宣告破产。矿区环境主要是指以开采、加工、研发矿产资源以及衍生产品的作业区和以矿区为中心的生活、经济区域。在绿色开采技术的支持上,必须全面利用绿色矿山生态系统,在科学规划以及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行现代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如此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能源,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这必定会促进我国绿色矿山的构建。在矿区生态系统重建,建立生态农业时期,必须综合全面考虑到本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矿区内的生态环境,构建因地制宜的生态运转系统。所以,在高产、高效生态规划中必须率先进行地表沉陷地稳定性验证,通过矿山开采的沉陷理论,预计地表下沉情况,精准预估出稳沉后的地形、地貌,为矿山开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4生产过程清洁化。构建绿色矿山,必须彻底转变以往矿山开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就必须落实清洁生产,科学调整原料比例和生产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控:首先,原料把控,在原料的采买与挑选过程中,重视对无污染原料的采集,提高燃料和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流程控制,使用科学的技艺和现今的仪器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保证生产过程的有序化、清洁化;再次,终端控制,采取先进的仪器设备,根据国家对绿色矿山有关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标准要求和尾矿的综合利用要求,对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循环应用,将以往矿业开采中侧重于污染物的终端处理转化为生产过程的清洁处理。构建绿色矿山至关重要的流程就是生产过程的全面清洁化,从而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链,实现矿产资源的清洁生产,不仅有能够效提高矿产企业的生产率,也使矿产资源获得了有效利用,进一步缓解了江西省在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冲突,而这也是发展绿色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发展方向。

2结语

文章内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开采技术创新进行分析,依托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环保经济发展机制,按照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对绿色矿山开采技术进行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开采技术的创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宴西军,吴志科.新余市矿山水土流失特性及防治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8,8(16):196-197.

绿色矿山范文篇6

曾经山清水秀的武安市西石门村,由于附近开矿,不仅环境被破坏,人均耕地也由3亩减少到了0.3亩。如今,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村里平整了开裂的土地,将多余的砂石运到村边的河滩上筑坝造田。几年来,共增加耕地1050亩、果园30亩,3800亩荒山得到了绿化。

变化,来自于我省大力实施的“绿色矿山”建设。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20多个部级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示范区,80多个省级“绿色矿山”与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示范区,累计治理矿区面积3万多亩。500多个曾因矿山开采而饱受环境破坏之害的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50余万名矿区群众从中受益。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矿业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矿山一度达到2万多家。矿产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使一些矿区的生态和地质环境遭受了巨大破坏。裸露的山体、塌陷的大坑、纵横的地裂和随意堆放的矿渣,一度影响了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每年因矿山开采造成土地无法耕种的都在千亩以上,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地质灾害频发。

“一定要解放思想,辩证地认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的关系,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条必须把握住的底线。”基于此,2003年,我省下发《河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方案》,首次明确“绿色矿山”的七条标准,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全省50%的已建矿山和闭坑或接近闭坑矿区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到2010年全省矿山或矿区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几年来,除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造老的国有矿区外,为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真正做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2006年底,我省还出台行政法规,要求从2007年起,对省内矿山企业征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义务,经验收合格后,保证金本息返还采矿权人。此举进一步督促企业主动保护、治理矿山环境,避免出现新的“企业采矿、政府买单”的局面。

绿色矿山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通过创建“绿色矿山”政策激励机制,推进矿山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4年时间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对全市81户非煤矿山(不含有色集团公司、海螺水泥公司),实施总量控制,规划调整和关闭淘汰一批,最大限度减少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加快矿山实施环境、工艺和设施的投入改造,实现一批“绿色矿山”,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开展,最终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核发的采矿许可证;

(二)通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保“三同时”验收;

(三)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三同时”验收;

(四)具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

(五)具有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使用林地批准和同意书;

(六)具有公安机关颁发的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七)具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八)矿山设计开采年限不少于5年,正常开采满1年以上;

(九)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诚信守法,依法经营,2年内没有被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的记录;

(十)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纠纷。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矿产资源利用率达到设计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设计规定标准;

2.矿山资源与开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3.产品结构优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形成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矿山开采技术、加工工艺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

2.露天矿山采剥合理,最大限度减少林地占用和水土流失,矿区裸露面积:露天矿山小于70%,坑采矿山小于30%;

3.边开采边复绿。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在矿山开发中应进行治理、复绿,并采取有效措施复绿矿山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制定和落实矿山“三废”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机制。首次投入治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15%以上,每年用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达到矿产品销售收入的2%以上;

3.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的,主要加工设备封闭运行,破碎加工产生的粉尘采取强制吸风除尘设备实现达标排放;

4.矿料输送、堆放采取有效防尘措施,无粉尘飞扬现象;

5.矿区运输道路硬化措施到位,配备洒水车辆进行洒水保洁,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采取轮胎冲洗、加盖蓬布等防尘保洁措施;

6.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零排放。矿区及矿料堆场建有雨水截流沟,地面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7.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场和存储场地,并采取综合利用方式全部妥善处置,无占用河塘、田地堆放的现象;

8.依法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

9.依法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无非法采伐林木行为。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报表齐全,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照章缴费,依法纳税,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和矿山复垦复绿保证金。

(五)矿山环境生态化

1.有完备的矿山闭矿后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方案;

2.闭坑和局部闭坑后的生态环境和矿地现状符合设计要求和预设功能;

3.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4.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市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实施步骤

(一)开展试点阶段

2012年为试点阶段。在深入调查研究、明确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全市选定2—3家矿山企业进行“绿色矿山”创建试点。试点矿山企业应具备三方面基本条件:一是年开采规模坑采矿山在5万吨以上,露采矿山在30万吨以上;二是基础条件较好,管理规范;三是生态环境意识强,创建积极性高。试点工作由矿山企业自愿申请,经市创建“绿色矿山”综合管理办公室审查同意后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

2013年起为全面实施阶段。在完成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矿山年开采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石灰石、建筑石料矿山,6万吨以上的井下开采矿山,必须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创建期间内,对达不到“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直至予以关闭退出。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创建“绿色矿山”是建设生态之城、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由市经信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财政局联合牵头负责,成立市创建“绿色矿山”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以下简称“市绿创办”),市水利、林业、公安、安监、发改、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二)精心组织,抓好试点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扶持政策。要指导试点矿山企业制定完善的创建工作方案,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矿山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试点任务。通过试点,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色矿山”创建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点带面,全面实施

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加强对“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分年度计划,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明确创建工作主体,充分调动矿山企业作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四)坚持标准,规范程序

创建“绿色矿山”要坚持标准,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创建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应填报“创建`绿色矿山申请表”,制定创建方案和实施计划,并向市绿创办申报,由市绿创办组织专家对创建方案进行审查批准。矿山企业基本完成“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后,由矿山企业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填报市创建“绿色矿山”考核验收申请报告。经县、区政府同意后上报市绿创办,市绿创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验收。考核验收合格后,由市绿创办成员单位联合审查并经市政府批准后,由市政府颁发“绿色矿山”荣誉证书,享受市级“绿色矿山”优惠政策。市级“绿色矿山”实行年审制度,如年审不合格或发生重大违规违法行为的,撤销“绿色矿山”资格。

(五)明确政策,加强扶持

建立“绿色矿山”政策激励机制,列入试点的“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的3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适当增加规模。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绿色矿山”企业的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但必须与“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相符合。

2.简化有关手续。“绿色矿山”企业在原矿区重新受让采矿权时,在开采规模增加量不超出原开采规模30%的情况下,可不再重新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3.“绿色矿山”企业上交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证金和复垦复绿保证金分阶段或分年度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复垦复绿的进度返还。

绿色矿山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矿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矿山企业证照齐全,具有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涉及林业的,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二)具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

(三)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三年内没有受到与矿业生产相关的行政处罚。

(四)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缴纳排污费。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2、产品结构优化,吨耗资源消耗达标。

3、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露天矿山90%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地下矿山85%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露天矿山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2、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合理的生产加工工艺、先进的加工设备。

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科学,并严格实施,实现边开采边治理,对局部闭坑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复垦、复绿,采矿权登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主要加工设备采用吸风除尘或湿法加工,加工产生的粉尘能采取有效措施并实现达标排放。

3、矿区运输主要道路防尘措施到位,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有效的防尘保洁措施。

4、已采用水冲工艺的矿山企业,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能循环使用,基本实现零排放,矿区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地面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5、矿山剥离物能合理堆放,废渣、尾矿等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放或存储场地,并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整个创建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并责任落实,各类报表齐全,上报及时、准确,各类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矿容矿貌整洁,生产秩序井然。

5、依法纳税、缴费,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五)闭坑矿区生态化

1、实施矿山生态环境边开采边治理,有完备的局部闭坑矿区和矿山闭矿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并认真实施。

2、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3、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工作程序

(一)申报。1、申请。拟申报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须填写申报表,并附相关资料,正式行文上报国土资源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绿色矿山的申报时间从每年的3月1日至3月31日。2、编制、评审创建方案。申请批准后,矿山企业委托具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绿色矿山创建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评审。矿山企业按评审通过的方案实施创建工作。

绿色矿山按采矿许可证的发证权限逐级申报。省级发证的,直接申报省级绿色矿山;金华市级发证的,申报金华市级绿色矿山;本市级发证的,申报本市级绿色矿山。申报上级绿色矿山的,需经下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初审。在获得本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金华市级绿色矿山;获得金华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省级绿色矿山。

(二)验收、命名。1、申请。矿山企业通过创建,经自查达到创建目标和考核指标后,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绿色矿山验收申请,申请资料包括验收申请报告、创建方案、创建工作总结、相关附图及照片等。2、验收。接到申请报告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组织专家组到矿山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由专家组评分,得分80分以上的由专家组形成核查意见报以上两部门批准。3、命名。经批准的绿色矿山,在大众媒体公示一周,无异议的,由以上两部门命名,并颁发证书和标志牌。

(三)复查。绿色矿山有效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前6个月,矿山企业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申请资料包括复查申报报告、有效期内绿色矿山保持工作情况汇报。三年期满后,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对矿山企业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的,再延三年;不合格的,给予半年的整改期,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绿色矿山称号。

五、实施步骤

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要在全市稳步推进。对现拟建、在建及今后新设的矿山一律按绿色矿山标准设计、建设。对开采矿山分批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2009年底前完成2家以上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对列入创建绿色矿山且达不到创建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砖瓦矿山企业暂不列入绿色矿山创建,但应按要求抓好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六、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绿色矿山,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是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生态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二)加强配合,落实责任。要协同各方力量搞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共同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管理。国土资源局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水利、林业、公安、安监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三)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制定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专家组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方案评审和验收核查评分;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每年要对绿色矿山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复查,督促矿山企业及时抓好整改,确保创建工作质量。

(四)政策扶持,加强引导。建立绿色矿山创建激励机制。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的三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且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

绿色矿山范文篇9

关键词:煤矿;数字化矿山;人工智能;绿色矿山

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的长足发展逐渐影响并改变了采矿业,使其从传统采矿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1]。传统的煤矿单一追求生产、安全需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不止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煤矿企业朝着智慧绿色矿山发展,更重要的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基于当前战略形势,煤矿企业开展切合自身的智慧绿色矿山发展方向研究十分必要,为矿井转型升级、改善面貌、提高竞争力助力加油。

1数字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1.1专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技术。智慧矿山空间数据框架是指在同一区域内抽象定义的、使用频率最高、最基础、最具有权威性的矿山空间数据资源[2,3],专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技术是专门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处理存储的专业转件技术,其发展和应用取决于空间数据基准和编码标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统一和数据库的建设和丰富。随着国家行业标准的推进建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平台技术功能更加完善、处理速度加快。1.2面向智慧矿山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先进的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4],实现煤矿企业的传统六大灾害的超前探测和预报,并将数据进行传输、保存等,实现矿井智能感知。此外,对煤矿生产流程(包括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也应通过物联网技术(如三维模拟等)进行集成处理,将各种信息通过可视化平台呈现和传输、操控。1.3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移动互联技术。随着智能手机和通信技术即将进入5G时代,目前煤矿已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短信预警平台技术、生产信息共享技术,但并未充分发挥智能移动终端的作用[5]。煤矿移动终端在功能发挥方面大有可为,通过对矿山现有系统进行集成和升级、功能扩展,可实现矿山各类系统集成、多级联网、综合监管、应急指挥、安全信息管理、安全监管办公、矿山信息共享、矿山移动社交生活平台等功能。具体分为:(1)服务职工生活办公,通过软件开发和集成,可使煤矿职工通过统一的办公平台(类似于移动OA系统)进行公文传输、会议室预约、考勤、远程会议、网络票选、社交平台、移动支付等应用。(2)服务煤矿生产,通过权限划分和软件开发,实现各级领导可根据权限远程查看、了解矿井地面和井下生产、运输、灾害等安全生产信息以及操控设备。

2智能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2.1智能化煤矿装备研发与应用。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基本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智能化企业转变的起步阶段,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煤矿目前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需求十分迫切,其主要方向是自动化开采技术及装备、智能综合机械化采掘装备、智能瓦斯抽采技术及装备以及井下超前探测、煤炭运输、煤炭洗选、瓦斯利用等方面。此外,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和研制无人化技术及装备,包括无人机和矿山机器人等等,这些设备和技术在煤矿探测、生产、巡查和应急救援方面有重要的、广泛的应用前景。2.2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完成以往只有人完成的工作,采用程序控制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6]。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各个生产程序和环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综合分析,从而参与方案决策和参数优化,能极大提升煤矿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2.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通过虚拟技术平台集成煤矿井上下的各种数据[7],包括环境监测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矿山压力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灾害事故预警及报警系统等,实现井上下人员和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在线可视化监测,能提供煤矿企业各类安全生产信息的准确信息,从而为决策层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2.4智慧煤矿决策支持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以及决策支持系统,尽量实现矿井的智慧生产和管理,包括:动态生产数据的实时处理,如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和巷道模型的动态修改、通风网络智慧解算、应急预案自动修改;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预测和预警;多源空间信息融合、综合处理、实时分发服务;专家会诊煤矿安全事故。

3绿色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3.1矿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即通过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下水、煤矸石、瓦斯等采用利用技术以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处理”采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3.1.1煤矿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煤矿井下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矿井生产、生活需要较多的水资源,通过建立地下水收集和地面供水循环系统,集中进行水质过滤或软化系统,可满足设备冷却用水、生活用水、防尘用水等多种用途。3.1.2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技术。目前,国内在瓦斯利用方面已形成了瓦斯蓄热氧化利用、提纯和发电等相结合的梯级利用技术体系,针对不同浓度的瓦斯进行梯级高效利用。主要包括低(超低)浓度瓦斯蓄热氧化热能利用、瓦斯发电或提纯、高浓度煤层气直接加工利用、低浓度瓦斯安全输送及自动混配等系列化技术与装备,可提供瓦斯治理、开发、利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多数矿井瓦斯浓度低、瓦斯利用规模小,可大力推广蓄热氧化燃煤锅炉替代技术。在我国北方,冬季还可对风筒进行加热。3.1.3煤矸石再利用技术。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煤矸石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自燃或垮落等。煤矸石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加以利用,我国“九五”以来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有很大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煤矸石的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充填塌陷区、解决土地复垦、制作建筑材料和发电等。不少煤矿企业通过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2煤矿节能减排技术。煤矿节能减排对绿色矿山建设至关重要,应在煤矿开采设计阶段就应进行考虑,从开采方法、巷道布置、灾害防控、生产设备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不仅满足国家节能标准,应尽可能采用节能减排设备、工艺。具体做法有:(1)从节能方面考虑,必须淘汰落后的高耗能机电设备,同时研究绿色煤矿开采和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大力推广和发展循环利用技术和余能余热利用技术。(2)从减排方面考虑,通过煤矿生产、运输、洗选等各个环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加大产业技术创新的力度,构建合理化的矿山低碳经济模式,对煤矿产生的“三废”物品,运用高科技手段综合治理,并充分加以回收和利用,净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3.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根据煤矿实际,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主要有矿山地质环境预防保护措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三大类,运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材料和工艺逐步发展形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其中预防保护措施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保护措施、含水层破坏的预防保护措施、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的预防保护措施;治理恢复工程主要为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土地资源恢复工程和地貌景观恢复工程;监测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塌陷监测、地裂缝监测、含水层监测、地形地貌景观监测、土地资源监测等。

4人文矿山建设关键技术

企业管理有个名词叫“人文企业”,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以“人性文化”为主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其在管理中应用与创新的重要作用。煤矿企业虽然是粗放型资源企业,但也应注重人文矿山的建设:(1)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开展良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公平发展环境(包括员工公平竞争上岗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2)加强人才培养。①招聘专业的技术人才;②通过对企业职工开展不同层次培训教育、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提升技术水平和素质能力;③企业建立员工创新奖励机制,激励员工自主上进。(3)保证员工待遇。包括为职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安全防护装备、开展收入体系改革、保证职工收入随企业发展良性增长。此外,为落实国家人性化煤矿管理指导思想,减少煤矿职工(尤其一线员工的)长时间作业和夜班,非必要岗位人员试行弹性工作机制。(4)关注职工健康建立职工身体健康、职业病危害、心理健康数据库和档案管理,定期进行心理咨询评估和辅导,成立帮扶小组,帮助困难职工进步发展。

5对策和建议

(1)在矿井前期开展“数字化矿山示范工程”,加快数据中心和安全生产管控平台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升级,同时加快水、火、瓦斯、顶板、粉尘灾害防控一体化平台建设,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加快煤矿智能决策大系统建设。(2)争取国家和集团公司专项科技资金,矿井建立专项资金使用机制。(3)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在智能化装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取得突破。(4)对井下抽采瓦斯进行提浓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目前瓦斯发电站利用规模,同时对于部分乏风瓦斯考虑引进乏风氧化蓄热发电技术。(5)全面推进矿井节能减排综合技术研究、对煤矿开采的废水、余热、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莉.智慧矿山概念及关键技术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4,40(6):37-41.

[2]李梅,等.智慧矿山框架与发展前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45(1):121-128,134.

[3]王莉,等.智慧矿山空间数据库建设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4,40(12):25-30.

[4]霍中刚,武先利.互联网+智慧矿山发展方向[J].煤炭科学技术,2016,44(7):28-33,63.

[5]谭章禄,陈晓.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6,42(7):63-65.

[6]葛世荣,朱华.危险环境下救援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17,45(5):1-8,21.

绿色矿山范文篇10

一、发展现状

(一)概况。地处中腹地,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辖7镇8乡3街道,总人口45万。南距省会城市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110公里,位于连接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捷,贵开高等级公路使县融入市一小时经济圈,四条高速连通,三条铁路一个港口使客货运输高效通达。境内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5.65%以上。

(二)矿产资源情况。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经勘查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磷、煤、铝土矿、铁矿、钼矿、重晶石、高岭土、石灰石、粘土、白云岩、地热水等35种主要矿产。目前,累计探明的磷矿资源储藏总量达19亿吨,特别是被称为“三阳开泰”之首的磷矿是国内磷矿富矿石的重要产地,其中P205(五氧化二磷)含量高于32%的优质富矿储量占全国80%以上,是全国著名的三大磷矿之一,与湖北襄阳、云南昆阳并称“三阳开泰”。磷矿主要分布在金中、双流、永温、冯三、花梨、龙水等6个乡镇。依托资源优势,磷化工已成为县主导产业之一。县域内有效磷矿山23家,而洋水河流域有15家磷矿山,其中开磷集团占6个,因此洋水河流域成为县最重要的磷矿产地。根据已取得的找矿成果,县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点: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但分布不均衡;非金属矿产磷矿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深部潜力巨大;能源矿产煤炭分布不均,种类较多、煤质较差;金属矿产种类多、资源量不大;地热水资源较丰富,是全县新兴的潜在资源。

(三)开发利用情况。全县有效矿权56个,其中,磷矿23个、铝土矿4个、高岭土矿1个、地热矿泉水1个、石灰岩矿2个、硅石矿2个、砂石土矿23个。23个磷矿山11个正常生产,12个停产,而洋水河流域有10个生产, 2020年磷矿开采量1174万吨,其中,开磷集团830万吨,民营矿山344万吨;4家铝土矿山,现仅有县马场镇楠木渡铝矾土矿(鑫联公司)达到生产条件,2020年共生产9.75万吨;2020年23个砂石土中有16个为2020年底新设采矿权,现正在办理环评、安评、临时用林用地手续,2家企业自行停产,3家企业正分别办理环评、临时用地用林等延期手续,仅1家企业正常生产;硅石、重晶石等矿山均处于停产状态。

(四)矿山环境情况。随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也不断出现,矿山开采导致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等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39处,其中因采矿活动引发的有27处,威胁人数达25185人。全县矿山采空区面积约20.98km2,占县域总面积的1.03%,其中开磷集团矿区采空区面积约16km2;其他矿山采空区主要分布于双流、永温、花梨、冯三等乡镇。

(五)存在问题。县矿业经济经过多年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磷矿投入多,资源增长突出,其他矿产如煤矿、铝土矿等投入相对不足;二是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三是矿山多,规模小,开采总量低,经济效益差,集约化合理利用资源尤为不足。综合利用率较低较,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未得到充分利用;四是矿业权人对绿色矿业发展认识不足,矿山企业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造成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保护措施不够健全,恢复治理工作相对滞后;五是受近几年经济下行影响,矿山经济效益不好,建设绿色矿山需要大量资金,缺乏建设资金。

二、建设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推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创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走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结合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标准领跑、政策扶持,创新机制、强化监管,落实责任、激发活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升级,提升矿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形成节约高效、环境美丽、矿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合理规划、加强监督、规范管理、综合治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部门协同,督导企业实施。坚持以矿山企业为绿色矿山建设实施主体,县发改、自然资源、工信、财政、生态环境、水务、市场监管、应急、交通、金融等部门协同推进,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我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推动我县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行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共伴生资源、低品位和尾矿等的综合回收利用;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加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大力改善矿山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科学办矿、科技兴矿,加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不断提高勘查、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实施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对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4.坚持全面部署,突出重点。结合我县实际,突出我县不同矿种行业的建设要求,全面部署我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任务,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积极推动全县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逐步达到规范建设要求。重点推进我县磷矿山绿色矿山的建设,再带动全县其他矿种绿色矿山建设。

5.坚持服从总体规划。坚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统筹规划,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合理布局、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加大绿色矿山建设,以点带面,创建省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力争创建部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2.建立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坚持绿色转型与管理改革相互促进,研究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

3.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严格执行各级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生态保护要求,新建矿山布局合理,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鼓励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通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使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法规范有序,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区土地复垦利用率全面提升,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力争到2023年基本建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

——2020年,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新建矿山通过绿色矿山建设验收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矿山要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2022年,大中型矿山建设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小型矿山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规范管理,做到布局合理、绿色开采。全县大中型矿山11个(开磷集团5个,民营矿山6个),其中4个为新建矿山(未投产),1个未建设,正常生产6个。

——2025年,全县所有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业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基本建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矿山布局,建立完善矿山规划体系。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科学编制第四轮矿产资源规划,将我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任务落实到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合理调控资源开发总量,制定资源开发上限和开发强度,严格落实分区管理,统筹安排矿业活动,合理设置矿业权,从源头控制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二)调整矿业产业结构,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牢固树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资源开发观,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以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为基本要求,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低效利用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方式。坚持转方式与稳增长相协调,坚持去产能与矿业企业兼并重组、调结构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和矿业经济增长的新途径,加快绿色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升级换代,加快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对“三废”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幅降低矿山企业能耗、地耗、水耗,着力打造“矿业+”绿色产业链,推动“探、采、选、冶、加”五位一体,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再生的循环生产方式,形成矿业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绿色发展的矿业产业体系,提高矿山资源产出率,实现资源开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三)全面推进绿色矿产资源勘查。启动绿色勘查示范项目。各级财政出资开展的地质勘查项目要发挥绿色勘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绿色勘查试点,鼓励和支持社会出资的地质项目创新推进绿色勘查。探矿权人在进行勘查时,应编制绿色勘查方案。

(四)全面推进新建(改扩建)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新设采矿权、技改扩能矿山执行绿色矿山标准建设,在出让合同中明确绿色矿山建设相关要求及违约责任。按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编制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三合一)方案,并在矿山筹建过程中同步建设,在正式投产时应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要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监督企业落实保护措施,确保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矿山“三废”得到有效处理,污染物排放达标。要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监督企业落实安全措施,确保矿山绿色安全生产。

(五)积极推进生产(在建)矿山达标建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责任主体,全面推进生产(在建)矿山的绿色建设,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和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利用先进采矿技术和开采方式,加大“边开采、边保护、边治理”力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化“三率”和“三废”监督管理,推进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安全生产水平。2022年底前,采矿权有效期届满确需申请延续的,应按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办理相关事项,2022年底后采矿权有效期届满确需申请延续的,矿区绿化覆盖率和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率达到国家标准,并按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办理相关事项。

(六)全面推进闭坑矿山、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021年底前,要完成辖区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大力推进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我县矿产资源开发历史较长,地质环境问题欠账较多,闭坑、历史遗留矿山的责任主体已灭

失,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使矿区环境整体呈现天蓝、地绿、水净,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

(七)推动矿地和谐共享共建。完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维护矿山企业合法权益和矿区群众利益,使政府、企业、矿区群众共享资源开发收益和发展成果,促进矿地良性互动。探索绿色矿山共建、责任共担、环境共保、收益共享新机制,共建绿色和谐矿山。按照“开发一处、造福一处,开发一点、保护一片,矿地和谐、绿色发展”的要求,鼓励矿山资源开发与农村“三变”改革融合,大力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矿山及周边人居环境;组织就业培训,优先安排矿山周边村民及子女就业,积极开展扶贫救助等惠民活动;将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矿区群众的脱贫愿望相结合,鼓励采取与村集体组织共建高效农业产业、劳务委托、工程承包等方式、模式,支持矿山所在地乡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

(八)构建绿色矿山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制,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积极性,引导矿山企业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矿地和谐,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上下互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建、矿山自建自评、第三方评估、名录管理、社会监督、随机抽查、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等工作新机制。强化行业自律,构建行业协会引领的行业自我约束机制。

按照绿色矿山建设的标准和条件,结合县矿业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按照资源开发科学合理化、废物处置生态化、矿区环境优美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地关系和谐化的要求,通过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及绿色矿山企业的方法,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制订工作方案(时间为2019年10月—11月)。根据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制订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

(二)宣传部署(时间为2019年11月)。召开全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部署会,安排我县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确保全县2020年底前,完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任务。

(三)编制实施方案(时间为2019年12月)。矿山企业是绿色矿山建设责任主体,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矿山企业自行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具体措施。

(四)建设阶段(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0月)。依据矿山企业编制的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时间安排有序推进,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或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相关标准的,应对照标准进行自评,形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自评报告。对达到绿色矿山建设准入条件的矿山企业于2020年10月前完成实施方案60%任务量,2021年12月前完成80%任务量,于2022年10月前完成全部任务量,形成绿色矿山建设自评报告。

(五)验收阶段(时间为2020年11月—2022年12月)。按照省绿色矿山建设验收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对达到绿色矿山建设准入条件建设完成的矿山企业开展相关验收工作。

五、建设措施

目前,我县现在主要开发的矿种有磷、煤、铝、铁、高岭土、重晶石、硅、红粘土、石灰石、砂石等矿产。建设标准为:磷矿和重晶石按《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3-2018)、煤矿按《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5-2018)、铝土矿和铅锌矿按《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20-2018)、高岭土、粘土和硅石按《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2-2018)、石灰岩按《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8-2018)、砂石按《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6-2018)等标准建设。建设内容分为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6个方面。

(一)矿区环境优美化。做到矿区功能分区布局合理,矿区应绿化、美化,整体环境整治美观。矿山企业要对矿区周边、工业广场、矿区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清扫,堆矿场地应封闭或者采用大棚进行遮盖;矿石运输车辆要篷布覆盖,杜绝运输过程中的矿石散落,限制运输荷载,每车矿石运量不得超过25吨。矿区截排水系统要修筑完善,防止雨水冲刷矿石,横流四溢造成污染。露天开采矿山企业的矿石破碎加工区域要实现封闭式作业,减少粉尘、噪音污染。要充分利用矿区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花园式”矿山,矿区周边及运输道路两侧要做到应绿尽绿,营造整洁美观的生产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应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矿区环境基本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资源开发应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城乡建设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矿山企业要严格执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相关内容,要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要及时对采矿活动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同步恢复治理,不积存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企业要加大对矿山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的投资力度,认真组织矿区范围内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实施,开展土地复垦工作与生态恢复工作,落实治理责任。露天开采矿山更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边治理”,达到开采一处、复绿一处。闭坑矿山要严格按土地复垦要求对矿山土地进行复垦,实现矿区土地利用效果最优化、利用价值最大化。

(三)资源综合利用。要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矿产资源;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科学利用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的采矿方法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回采率、综合利用率,其“三率”指标要达到或高于设计要求。杜绝“采富弃贫、采厚弃薄”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开采中的资源浪费。要拓展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有下游加工产业的磷矿山企业,要最大限度综合回收共伴生的氟和碘等资源,并通过资源转化,推动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四)节能减排。要建立矿山生产全过程能耗体系,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减少“三废”排放。矿山企业要积极研讨资源再利用方案,妥善处置废物,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矿山产生的固液废弃物应有符合安全、环保等规定的废弃物处置方法。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达到100%,废水处置达标率100%。固体废物要实现合理利用,利用率要≥40%。在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要利用产生的固体废物用于充填采空区、治理塌陷区和制成建筑材料等,减少地面压占。各矿山要建设污水处理装置,矿坑涌水要处置达标排放,生活废水处置达标排放,并优先用于矿区绿化浇灌。

(五)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矿山企业要建立科技研发队伍,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绿色升级。建设数字矿山,实现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化。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三合一)方案》及《开采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安全合理开采,要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的更新改造,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高效适宜的采矿技术和方法,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化采矿行动,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大力提高矿山企业科学化采矿水平,提升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矿山企业要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实现生产经营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机械设备控制信息化。

(六)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一是矿山企业要建立产权、责任、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企业管理制度;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管理。矿山企业要严格执行矿山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严格实施矿山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要切实落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准备金制度,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设备安全性能,设置危险区自动报警装置,杜绝职业病发生。同时,要建立应急救援和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企业要健全储量动态监测等各类报表,台账、档案资料完整。二是矿山企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在生产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建设,时刻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为当地村民提供劳动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难题。探索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矿山建设,共享矿产开发利益。三是矿山企业要与当地村民组织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磋商机制,共同研究协商因矿业开发造成群众利益损害的有关补偿条件、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对群众利益造成的损害要及时补偿到位。要通过矿地和谐建设,及时化解矿山开发与当地群众的矛盾,杜绝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营造企业与地方共同发展、人与环境和谐融洽的良好局面。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有序推进我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研究决策相关工作。

(二)工作职责

县发改局:负责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严格矿山建设项目核准、备案;负责节能减排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绿色矿山建设验收第三方评估经费的落实,配合做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制度的落实。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日常工作、名册管理,负责绿色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及“三率”指标落实,负责矿山企业占用耕地及林地手续的办理。

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矿山“三废”治理和污染物治理的监督管理。

县工信局:负责对矿山技改项目备案,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县水务局:负责矿山开采取水管理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监管。

县应急局:负责督促矿山企业、排土场及尾矿库按照通过审查的《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建设、生产,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绿色矿山建设的工商营业执照办理,配合矿山行业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对矿山企业绿色矿山标准建设进行监督指导。

县交通局:负责管理农村公路建设、维修及日常养护。

县金融办:负责鼓励和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强对绿色矿山建设的金融服务。

各乡(镇)、街道办:负责对辖区内的矿山企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绿色矿山建设有关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处理矿群矛盾纠纷。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行政审批支持力度。支持绿色矿山增划资源,符合协议出让情形的,允许优先以协议方式有偿出让给绿色矿山企业。二是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绿色矿山依法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对短期内能够复垦、复绿的,可按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确需转为建设用地的,支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中优先布局建设用地,需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纳入计划保障;绿色矿山建设需要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的,可以按规定支取使用已缴纳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土地复垦预存费用。三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绿色矿山建设技术研究开发及成果转化的企业,符合条件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相关规定依法减收企业所得税。

(四)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矿业企业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要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和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目标,编制好矿山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三合一)方案,从矿区环境、开发方式、资源利用、企业形象、矿区和谐及规范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任务、工作内容、进度和措施等,安排落实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全面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达到建设标准。

(五)建立绿色金融扶持政策。一是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对绿色矿山企业的金融服务,探索开发支持绿色矿山的特色信贷产品,加强绿色信贷支持,加大对绿色矿山企业在环境恢复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引导县域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矿山企业和项目提供增信服务,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加大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