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3:16:49

路基范文篇1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石路基

1公路路基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1.1填料的选择。填石路基施工要大量使用填料,填料质量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实际施工时,要根据不同施工段、不同施工工序对填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选择填料过程中,要明确填料的分类、分级以及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填料的适用范围。例如,按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对岩石填料进行分类,可将岩石填料分为硬质岩和软质岩两大类。硬质岩填料适用于地基、零填和挖方路床的换填,也适用于填方路基的路堤、路床填筑,软质岩填料不得用于浸水填料;若将软质岩填料用于路堤填筑时,应采取包边封闭,设置垫层等措施。按粒径对填料进行分级,具体分级标准如表1所示。其中,超巨粒填料适用于高填方填石路基的底层和下路堤的填筑;巨粒填料适用于高填方路基底层以上或填方高度大于5m的路基底层处理和下路堤填筑;粗粒和中粒填料可单独使用或混用,一般适用于超巨粒或巨粒填料的填充、找平,也可用于桥涵、挡墙台背及上路堤、路床的填筑;细粒填料可用于粗粒和中粒填料的填充、找平,当细粒填料级配良好时,可将其单独做上路床的封闭料使用。1.2填料规格及填筑层厚控制。填料规格及填筑层厚的控制原则为:在底层或下路堤使用大规格填料,规格随路基填高逐渐减小。水平分层、分级填筑,一般保持单层厚度为填料最大粒径的1.2倍。根据路基填筑高度、料源情况确定路基底层层厚。路床填石过程中,排除软质岩,分别分两层铺筑上路床、下路床,将上路床层厚控制在30cm、石料粒径控制在10cm范围内,将下路床层厚控制在50cm、石料粒径控制在15cm范围内。在对上路床两层铺筑过程中,下层采用中粒石料嵌缝填筑,上层采用细粒石屑封闭填筑。此外,还要在路堤与路床之间的路堤范围内设置过度层,控制其层厚不超过30cm、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5cm。边坡码砌过程中,保持码砌施工与路基填筑施工的一致性,控制石料粒径不超过30cm;确定石料质量,且保证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填石路基高度不足5m的情况下,将码砌厚度控制在1m以上;高度处于5~12m范围内时,将码砌厚度控制在1.5m以上;高度高于12m时,将码砌厚度控制在2m以上。台背回填部分使用填石路基时,控制石料粒径小于20cm、单层厚小于20cm。此外,还要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地质条件确定边坡坡率,具体如表2所示。1.3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时,要对地基稳定性进行验算,倘若没有较强的稳定性,则采取相应的支挡加固措施,必要时进行施工监控。填石路基路堤高度不足10m时,保持地基承载力高于150MPa;高度在10~20m范围内时,保持地基承载力高于200MPa;高度大于20m时,必须验算路基稳定性。在地基沟底存在地表汇水时,使用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填筑路基底部,根据水位确定填筑厚度。对于地面横坡陡于1∶5的地段,把原地面挖成宽度大于1m的内倾搭接台阶,否则清除地表杂物及腐殖土后直接进行填筑。1.4填料爆破与开挖。为保证石质填料的均匀性和质量,爆破之前应当考虑填方对石料粒径、级配的要求,对爆破现场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爆破方案,确定最优爆破参数;爆破时,对爆破工序进行技术上的控制。对于硬质岩填料,应采用微差爆破的方式开挖;对于超粒径填料,除了集中堆放后进行清除处理之外,也可在料场采用破碎机破碎后与其他细料混合填筑。1.5摊铺与整平。摊铺前用重卡将填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卸料时遵循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保持与摊铺施工同步进行。摊铺时优先采用渐进摊铺法,在施工受客观因素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后退摊铺法,此时需要先打好方格网再上料。整平时,采取人工配合推土机的方式进行整平,破碎、清除局部凸起的大石块,使用碎石或石屑填补石料偏少的地方,从而保证表面平整。特别是要在填石路基、路肩和与桥涵构筑物相连的地方铺撒细粒填料并加强人工整平工作。1.6填石路基压实与铺筑。1.6.1压实。填石路基应采取逐层碾压的方法进行碾压;当受地形限制,机械无法分层碾压时,则采取强夯补压的方法进行碾压。碾压前,根据填料粒径、铺筑层厚确定碾压机具;一般情况下,使用自重不低于18t的自行式与拖式振动压路机组合;通过试验路段,并结合机具功率、填料强度以及铺筑厚度等因素确定碾压遍数,如表3所示。碾压过程中,控制机具行驶速度在3~5km/h范围内。开始时慢速碾压,碾压时先从两侧到中间,再从中间到两侧,遇到曲线段的情况下,由内向外碾压,确定压实路线纵向相互平行,控制行间碾压轮重叠长度在40~50cm范围内、相邻区段重叠长度在2m左右。倘若重型压路机碾压困难时,使用小型压路机补压。对于高填方以及自然沉降时间较短的填石路基,采用冲击碾压法增强补压;碾压时,控制压路机最大激振力大于40t、机具行驶速度大于8km/h、施工段长度在300~500m范围内、分层补压每层厚度为2m。一般情况下,冲压遍数可为20遍;如果最后碾压5遍时沉降量不少于20mm,则探寻原因并继续碾压5遍左右。1.6.2铺筑。铺筑前,合理选择试验路段,控制试验路段长度大于100m;鉴定填料岩性,同时做填料饱水抗压强度试验及压水率、吸水率等试验。铺筑试验路段时,确认填石料能否利用、碾压机械型号与组合是否符合要求、碾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施工工艺是否合理、质量检测方法是否科学;对于冲击碾压与强夯路段,确定相应的施工效果并总结施工工艺与检测标准。试验路段铺筑完成后,检测铺筑厚度、沉降量以及填料特性;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碾压遍数与沉降量、沉降差的曲线图,根据曲线中所表示的碾压层厚、碾压遍数以及压实沉降差等参数,确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最优机具使用方案。

2公路路基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要保证填石路基施工质量,除了掌握上述施工技术要点之外,还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2.1加强施工监控。监控地质检测、地基处理、填料选择、碾压等各个施工环节,与原设计进行对比核实与细化;根据施工后差异沉降率控制工期,预估沉降曲线;分析、监测路基位移与路基稳定性,根据实测数据以及现场施工状况对施工流程进行改进;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对实际施工进度提供阶段性施工监测报告。2.2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质量安全教育,同时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规范施工的意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施工工艺进行作业。2.3做好排水及防护工作。路基完工后,要求施工人员根据路基周围地形以及水文地质环境设置梯形浆砌片石截水沟,针对控制截水沟深度为50cm左右;同时要求施工人员针对路基沉降所导致的中间积水的问题在路基平台上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控制排水沟边缘略低于平台、深度为40cm左右,以防止地表水以及降雨侵蚀路基。此外也要要求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拱形护坡+生物防护”、浆砌片石等支挡防护措施进行坡面防护。

3结语

综上所述,实际施工时,施工方应当在充分考虑裂缝、边坡滑坡以及沉陷等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严格贯彻落实填料的选择、填料规格及填料层厚控制、地基处理、填料爆破与开挖、摊铺与整平、填石路基压实与铺筑等技术要点,同时通过加强施工监控、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做好排水及防护工程等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以保证路基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升.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1):79-80.

[2]高小波.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8(36):66-67.

[3]邹洪君.探究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8(24):36.

[4]江红乐.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35):59-60.

路基范文篇2

[关键词]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施工管理

1软土路基的基本论述

1.1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在软土路基中,从客观上可以看出来,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便是软土,这是因为湖河和沼泽等多种压缩性比较高的路基之间的缝隙距离比较大,抗剪强度比较弱,而且自然的含水量会比较强,因此细粒土大多数是软土。在比较弱的土层中,绝大部分包括很多有机物质,但是在软土路基中,存在比较明显的特点,本身的承载力较低,因此,软土对于路基的施工管理影响比较大。

1.2软土对路基的施工影响

一般情况下,因为软土地基自身的承载性能比较低,而且强度还不是很高,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含水量比较高,受到的压缩性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透水性比较弱,因此,软土地基是不能够作为天然路基应用到公路工程中。不过,路基本身稳定性对于路面的运行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为这样的条件下,软土负荷能力和承载力强度不够。如果负荷处于提高的状态,那么会使得路基发生沉降现象,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塌陷。

2关于我国软土路基处理方法的分析

2.1换填法

一旦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深度不够的话,这个时候可以使用换填方法进行处理。需要先将软质土层进行开挖,然后再进行测量,因为要在确保测量准确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碎石等多种有关材料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最后完成相应的回填流程。如果深度处于不够的情况下,那么软土路基的表面不会出现硬壳,当然,更需要使用抛石的手段,在路基下适当的抛洒出一些碎石。这样可以结合碎石的方式把软土中存在的淤泥进行处理,可以使得公路达到预期的目标。

2.2灌浆法

在这个方法中,其过程是要根据液压或者是气压的方法来把浆融合到软土路基所有缝隙过程中,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使得软土路基的性能发生变化,而且加上外界因素的原因,浆液可以最大程度上克服阻力,与此同时,可以适当的沿着剪切的方向混入到软土路基中,同时可以使得软土路基性能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地基的加固目的。

2.3深层搅拌法

在固化剂固化的情况下不断发挥出其优势,当然,需要根据软土路基和固化剂的有机结合实现软土和砂浆的搅拌过程,从而使得软土可以达到硬结的效果,还需要不断实现地基强度的提高。在进行深层搅拌的时候,可以使用水泥浆湿法或者是水泥的方法进行处理。另外要考虑到在冬季进行施工时低温度下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先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2.4排水固结法

从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上来讲,具体的工作过程是对建筑物本身的重量进行结合,当然,还需要将其加载到地基的排水方向中,同时会导致缝隙中保留的水流出来,进而会导致地基出现变形情况,而且一直到水完全清理干净以后,这个时候会实现缝隙体积小的效果。

3软土路基施工管理的具体方法

3.1需要建立起路基施工管理的体系制度

建立健全软土路基是整个施工管理体系,不单单可以带动施工的质量,还可以确保施工管理的具体目标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在现阶段的公路管理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通过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和技术的特点全面掌握好管理的体系内容。基于此,有关施工企业在实际制度中,需要确保施工单位质量控制部门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且需要合理的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在做好软土路基工作同时,还需要确保软土路基施工管理的质量问题。

3.2需要重视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在公路实际建设过程中,有关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内容,而且更需要根据软土路基的质量控制重点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按照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来完全掌握到软土路基的质量控制要点,需要对软土路基重点进行完善,更需要对施工管理质量进行正确的指导。另外,需要加强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更需要进行优化,从而可以为后续的施工管理打下了基础。

3.3需要严格控制软土路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特别是在施工管理中,大多数应用的机械化水平也处于提升的状态,所以,要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管理的总体目标和质量需求,重点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当然,还需要按照路基施工中应用到的具体处理技术进行建设,并且进行管理。另外,在具体的施工阶段,需要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进行控制,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运行,不仅仅可以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符合要求,还可以不断带动我国公路工程基础建设的顺利运行。

4结语

以上所述,在本文中,重点分析了我国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特点,并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在软土路基中,分析了处理的方法和具体的施工管理方法。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应用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带动我国公路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春红.软土路基处理及路基施工管理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03):50-51.

路基范文篇3

2路基填压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经济有效的方法。

2.1路基填料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路基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对于特殊路基的处理技术也日渐成熟和完善。

(1)过湿地区路基的填压。过湿土地基的填筑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填砂砾垫层和加铺土工格栅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路基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用于下路床及下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2)黄土路基的压实。与其他公路路基黏性土相比,黄土尤其易受水的侵害,是一种特殊的黏性土。常将黄土路基划分为两类:非湿陷性黄土和湿陷性黄土。其中,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作为路堤填筑材料时,由于受水浸湿后,本身结构被迅速破坏,应有强度减小,若施工不当则会发生很大的下沉量,引起路基失稳,特别是高路堤地段的填筑更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工程病害。因此,黄土路基的压实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

①冲击压实:冲击压实处理地基的原理是用一定的冲击能量使土体里的水分扩散固结并挤密压实土体而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冲击压实技术只适合于浅层湿陷性及湿软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且其有效影响深度一般不超过80cm,冲压遍数以30遍左右为宜。在冲压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最佳含水量;受冲击压实机的机型限制,被冲压的路基长度一般不应小于120m,宽度不宜小于15m;每一层冲压前,应先沿路基边沿冲压5遍左右,以减少在冲压过程中冲击能对路基的侧向挤压作用;用冲击压实机进行路堤边沿压实时速度应稍慢,否则,可能引起车身滑出路堤;冲压时应注意轮迹的连续性,特别是调头处,不要预留空白带而影响压实效果。

②强夯施工:又称动力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将8t~40t夯锤起吊到6m~25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冲击应力,迫使土体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地基加固方法。

3路基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水的侵蚀会造成许多路基病害的。同时,从环境保护和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公路排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排水,即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二是路表排水,除将路面、地面的水迅速排出之外,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地下水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可起到较好的效果。路表排水设计,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设计中应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4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主要有三个方面。

(1)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通常措施是采用石砌圬工防护,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存在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现在,种草防护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边坡较高则采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和坡面防护的三重效果。石砌圬工防护的使用仍较普遍,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考虑到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美化景观的种草防护技术。

(2)冲刷防护。传统的方法是用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支挡防护。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①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②钢筋混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③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挡土墙。

参考文献

[1]张克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现代公路,2008.

路基范文篇4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1路基路面压实的作用

1.1有助于提高路基路面的强度

强度是评价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做好压实作业可提高路基路面的强度,使公路整体有更突出的耐久性。反之,若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中,未将压实作业落实到位,将导致部分路段的强度偏低。尽管其在短期未见异常状况,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在行车荷载、降雨等因素的作用下,易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威胁车辆的安全通行。

1.2有助于提高路基路面的稳定性

对路基路面有效压实,可保证路基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度,确保公路整体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正常使用。若缺乏有效压实,路基路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裂缝病害。裂缝则会由于处治不及时而衍生出更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加强路基路面压实非常必要。

1.3有助于提高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在公路路基的施工中,为了保证填土的有效性,应根据路基压实度合理控制填土量。若路基压实不到位,将影响路面的质量,导致路面的平整度下降,使车辆行驶时产生较强的颠簸感,轻则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性,重则诱发交通事故。由此看来,加强路基路面压实也非常必要。

2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路基路面压实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阶段,需要结合工程条件识别具体的影响因素,采用有针对性地优化压实技术,充分保证压实效果。路基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2.1路基土壤的含水量

在压实环节,需要加强对路基土壤含水量的控制,尽可能减小其与最佳含水量的偏差,以便更高效地压实,取得良好的路基压实效果。相关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对应的含水量改变,压实的密实度也不尽相同。这一系列变化随之影响到土壤颗粒间的摩阻力,土壤应力分布状态有所改变,最终对压实效果带来影响。在路基压实环节,由机械设备提供压力作用,此时土壤的密实度增加,水分也将加大,诸如此类因素均会对压实效果产生影响。为保证压实质量,需要加强对填料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将其与最佳含水量的偏差稳定在许可范围内。

2.2压实速度

路基路面压实时,设备运行应遵循匀速原则,若过快或过慢均会影响压实效果。为此,需要加强岗前培训,使压路机作业人员掌握压实技巧,明确合适的压实速度控制区间,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有效调控,将压实速度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内,有条不紊地推进压实作业。

2.3压实方式

合理的压实方式对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效果有重要意义。在路基路面压实环节,通常从边缘处开始压实,再逐步向中间区域推进,全程连续进行,非必要时不停车,以免由于中途停顿而导致局部出现质量问题。

2.4压实厚度

在相同的压实方式下,不同压实厚度对应的压实效果也存在差异。若压实厚度偏大,将加大压实的难度,降低压实效果。为此,宜采取分层有序填筑、压实的作业方法,根据结构总厚度细分各层的厚度,且尽可能保证层厚的均匀性。此外,除了明确压实厚度外,还需加强对压实度的控制,最终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

3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技术优化

本文以某市的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市政道路总长度是7036.3m,双向六车道,按照城市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完毕之后的行车道测量宽为50m。该城市的市政道路分布最广的是人工杂填土,为此需将填筑层的厚度控制在0.3~0.31m,将市政道路的承载力控制在66kPa以上。市政道路的淤泥层中,需将填筑层的厚度控制在1.4~2.1m之间,将市政道路的承载力控制在44kPa以上。

3.1根据试验确定压实作业方案

3.1.1组织试验的必要性路基的力学性质、土体的含水量、路基地层的强度等,均会对路基压实效果造成影响,且各项因素往往共同作用,使整个影响机制错综复杂。为了顺利压实路基,需要在正式施工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组织试验。根据实际施工反馈的信息动态优化压实细节,如压实厚度、压实速度、压实遍数等,最终得到一套可行的压实方案,为正式压实提供指导。试验段的施工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合理选择试验段尤为关键。3.1.2试验过程一般要求路段的长度达到100m以上,且选取路段的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要具有代表性。试验段施工的主要内容如下:在现场选取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此举目的在于明确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再基于土样的试验数据绘制两者的关系曲线图,以便判断土壤的特性,有针对性地控制实际含水量。经过压实试验后,确定合适的层厚和压实遍数。对于层厚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现场土质特性和压路机的性能。通常,将试验环节的松铺厚度设定为30cm。不同土壤的压实难易程度存在差异,达到相同压实效果所需的压实遍数也不相同。例如,黏性土的压实通常需要较多的遍数,砂性土则更易压实,压实遍数较少。从设备的角度来看,在相同压实要求的前提下,碾压遍数由多至少依次为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经过试验路段的压实施工后,根据期间记录的数据编制试验报告,确定一套具有可行性的压实作业参数。其中包括土体含水量、压实设备进行速度、压实遍数等,为正式压实打好基础。

3.2压实机械设备的选择

以压实范围内的土壤类型为主要参考依据,确定适宜的压实机械设备。若现场为黏性土,宜采用夯压机,或采用振动压路机;若现场为砂性土,要优先考虑振动压路机,不宜采用光轮压路机。各类压路机的适用性和运行性能有所不同,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1]。

3.3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决定路基使用效果的关键,压实则是重要的实现途径,在有效的压实方式下,路基将获得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压实环节,压实度易受到含水量的影响,施工中需要加强对含水量的控制,以使其达到最大干密度。允许实测含水量适当高于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但超出幅度不宜在1%以上。若路基土的实测含水量偏低,可采取适量加水的方法调整,使含水量达到要求。加水量不可过多或过少,需经过计算确认,其公式如下:M=(ω+ω0)·Q(1)式中:M——加水量,kg;ω——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ω0——路基土的实际含水量,%;Q——路基土的质量,kg。加水时间的控制较为关键,宜在取土前1d完成,以便补充的水能够渗透至路基土中。此外,可以先将待使用的路基土运输至现场,再用水车洒水,经过水量的补充后,用拌和设备充分搅拌,保证水分均匀分布。

3.4正式压实

压实前,先检测土体的含水量,对比分析实测值与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若两者的偏差在许可范围内,则正式压实,否则予以调整。含水量偏高时,以洒水闷料的方法提高该值;含水量偏低时,以翻晒的方法降低该值,直至实际测定的含水量满足要求为止。待各项准备工作均落实到位后,正式进入路基压实环节。压实初期,设备的运行速度需控制在4km/h以内,做到慢速压实。对于直线段,从两侧开始压实,逐步向中间区域推进。对于小半径曲线段,先完成内侧的压实,在逐步转向外侧。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横向接头,可以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重叠量需在0.4~0.5m;也可采用三轮压路机,此时的重叠量取后轮宽度的1/2。压实作业需全面,不遗漏任何一处。在振动压路机运行过程中,首先安排1遍静压,再由慢速压实逐步转为快速压实,且压实全程需遵循“先弱振、后强振”的基本原则。部分路段有大型车辆通过,此时可根据现场交通状况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充分发挥出大型车辆的荷载优势,以达到压实的效果。大型车辆的轴载较大,其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对路基产生压实作用。但需注意的是,若大型车辆长时间行驶于某特定的路线上,可能会出现过度压实的状况,路基产生车辙,路基的平整性、完整性、稳定性均受到影响。针对该问题,建议大型车辆在路幅宽度内有序行驶,保证压实的均匀性。

4市政道路路面压实技术优化

4.1沥青混凝土的找平

路面压实前,先安排找平。各结构层施工选用的矿料类型存在差异,各自的质地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找平方法。例如,下面层衔接基层和面层的作用,其除了作为路面结构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的不足。根据此特点,需要加强对下面层标高和层厚的控制;中面层的平整度会影响到上面层,因此需要在下面层上进行调平,最终得到平整、稳定的中面层。

4.2路面压实

沥青路面压实的细节较多,各项细节必须得到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以科学的方法处理,如此才可保证路面的压实效果。具体做如下分析:路面的混合料摊铺后,对其进行详细检查,若存在不规则的部位,以人工作业的方式调整,此后方可正式压实。路面压实分阶段完成,即初压、复压、终压,根据试验段的施工情况,确定合适的压实机械设备。初压需要紧跟混合料摊铺,尽可能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进行。此阶段混合料的温度以130~140℃为宜,连续静压2遍,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驾驶人员需精准控制压路机的运行姿态,保证实际路线与规划路线相符,否则易导致局部混合料推移。初压后,检测路面的路拱和平整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做适当的修整。复压紧跟初压,先用振动压路机做3~4遍的压实,再用轮胎压路机做4~6遍的压实。经过复压后,路面的压实度应能满足要求。复压后安排终压。此环节的设备可选用双钢轮压路机或用振动压路机(必须关闭振动器),以便消除路面上残留的痕迹,使路面具有足够的平整性。混合料温度控制方面,压实后温度需在80℃以上。初压、振动碾压时,设备以慢速的状态运行,若过快则容易出现混合料推移现象。加强现场管理,尽可能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安排压实,初压环节混合料的温度需在130℃以上,复压、终压也均要在混合料温度较高时完成,以便取得良好的压实度和平整度[2]。以试验段确定的压实方案为准,组织路面压实作业,要求各项施工行为均符合规范,在源头上保证路面压实效果。压实过程中,压路机的运行姿态应合理,禁止在尚未完全硬化的路面调头、制动与停留,否则均会影响路面的平整性和密实性。此外,需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制定可行的技术措施,以防止机械设备运行时油料、润滑脂等物质洒落在路面上,否则将导致路面受到污染,影响路面的施工效果。接缝部位的处理也较为关键,具体包含横向接缝、纵向接缝及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施工缝。若接缝部位混凝土的温度偏低,可用专用的加热设备处理加热,以提高该部分混凝土的温度。待实测温度达到要求后,方可安排压实,从而消除接缝部位的缝迹,保证该处的平整性和密实性。

5结语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压实工作的落实,是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途径。路基路面压实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在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阶段,需要结合工程条件识别具体的影响因素,采用有针对性地优化压实技术,充分保证压实效果。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从现场条件出发,制定适应于路基、路面的压实作业方案,再做好设备配套、技术交底等工作,以便正式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还需路基路面压实阶段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及时发现不平整、不密实等问题,有效处理,最终保证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

参考文献

[1]夏白田.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186-187.

路基范文篇5

1.1换填垫层材料

换填垫层材料选择过程中,最好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中粗砂、中砂、细砂、砾石、矿渣、碎石、石屑、2∶8或3∶7的灰土,粉土或粉质黏土等素土等都可以作为换填垫层的材料选择使用,粉土或纯细砂一般不取做换填垫层的材料。选择采用中、粗砂料作换填垫层材料,不仅能达到要求,还可满足防震的目的,但要选用含泥量少,级配较好的砂料,也有采用土工纤维布、水泥土等方法加固换填垫层。

1.2换填垫层的施工技术

(1)施工要求。①将原路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土挖除,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400mm,清除后再进行基底碾压,但碾压后压实度达到90%时再进行回填,填筑前根据,松铺厚度,回填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砾,计算铺筑面积,由施工员指挥卸料,确保松铺厚度均匀,采用装载机平整,宽度应超出路基边脚50cm。②用装载机平整,待平整后用20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震动压路机震8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需要运用“先静压后振动”、“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施工;碾压时应严格按照,先压边缘、后压中间、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顺序碾压的原则进行;因有较大的超高,小半径曲线段碾压顺序应先低(内侧)后高(外侧)。③轮重叠轮宽的1/3~1/2的控制范围,当压路机碾压时,碾压速度要控制在2km/h以内,采用交错进退的模式进行铺设路段的碾压,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避免过快过慢,造成影响压实效果的现象发生。在碾压至填筑段两头时,为了避免压实好的土层遭到破坏,需要严禁急刹车的现象发生。④对于两个相邻段的交接处不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填筑施工,若土方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则先填筑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必须同时进行施工,则需要对分层的连接处做好相互交叠的处理,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对于特殊部位选择用小型夯实机进行人工夯实,如填挖交界处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严格按照试验的控制进行碾压施工。停止振动的标志就是当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时,进行用平地机精平,再进行静压收面,同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⑤对于特殊的部位可以采取分层填筑、层层碾压施工,如对池塘处的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即可选用,在边坡平台以下部分边坡采用干砌片石全面防护。

(2)施工工艺。①分层填筑:分层填筑,进行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压实厚度20cm。②摊铺整平:填料采用装载机初平,为了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需要选用平地机进行二次平整。③机械碾压:碾压按照“先轻,后重”、“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慢,后快”的基本程序进行。

(3)质量控制措施。①换填砂砾层填料以中、粗砂为好,必须有良好的压实性,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但分布要均匀。②施工时首先将基底大致整平,推成坡度为2%的横坡,并碾压密实。③根据气象预报资料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或者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④垫层施工的关键是压实,用振动法、碾压法等压实,要分层进行压实处理。一般接近饱和状态时压密效果较好,砂料处于干燥或浸水时不易压实。

(4)软土路堤沉降观测方法。①每期观测要做到四个固定,主要是为了消除观测中的某些系统误差,即:固定仪器及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固定后视尺、固定测点及转点。②转点位置禁止用砖石代替尺垫,必须使用尺垫。③若沉降点离水准点很近,前期视距离不超过15m,每次观测视距不等差应小于3m,前后累计差应小于6m。一次安置仪器的不等差略大时,使用期观测具有相同的三角影响,可采用固定测站的方法。④按设计要求在软土路基处理前,加工地面沉降仪和连续沉降仪等观测仪器,以便于观测、刻度清晰为基本标准。沉降仪设置完成后,在整个施工期掌握路堤填筑,按设计要求定期观测,要求变形速率控制在设计值时可进行施工。

2加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2.1加筋材料

随着加筋材料的研究开发使得加筋技术得以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加筋材料作为加筋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并根据材质的特征情况,一般将加筋材料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如竹筋(竹片)、柳条、麦秸杆等为天然植物。第二类如扁钢带、镀锌钢带、不锈钢钢带等为金属。第三类如聚丙烯、聚乙烯、尼龙、玻璃纤维材料等为合成材料。第四类如钢筋混凝土带、钢一塑复合加筋带等为复合材料。

2.2施工技术

(1)土工格栅通常可与砂垫层共同作为一层,通过这一垫层将堤身荷载传递到软土地基中去,这一层具有与路堤本身与软土地基不同的刚度,它既是路堤的柔性基础,又是软土固结时的排水面。通过这一垫层的处理后,地基变得均匀,施工速度快、路基中心最终沉降量比不铺土工合成材料要小、路堤的侧向变形也将由于设置土工格栅而得以减小、能够较为迅速的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2)采用土工格栅进行施工处理的主要程序为:检测、清理下承层施工→人工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搭接、绑扎、固定施工→摊铺上层路基土施工→碾压施工→质量检测。(3)质量控制测试。①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均匀、平整的处理。在斜坡上进行铺设施工时,为避免石块使其变形超出聚合材料的弹性极限,需要对材料保持一定的松紧度。②进行铺设土工格栅施工时,需要对端头的位置和锚固工序进行加强质量控制。③铺设的材料存在扭曲、折皱、重叠的现象,需要在施工中尽力避免,铺设的关键工序是很好的保证铺设的连续性,所以需要避免超过其强度和变形的极限产生破坏或撕裂、局部顶破等,尤其重视过量拉伸现象的发生。④施工中,需要保证土工格栅材料铺设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土工格栅材料的连接,目前较为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有搭接法与缝接法,其中缝接法又分对面缝与折叠缝两种接法。⑤对于施工中发现有土工格栅材料存在有破损时需要更换或立即修补好后方能继续使用。⑥在铺设施工过程中或者土工格栅的存放过程中,为了避免材料的性能劣化,都需要避免长时间的对材料进行曝晒或暴露。

路基范文篇6

在确定的配合比情况下,压实度给我们一个综合的定量控制指标,它以室内或现场的标准实验为基础,但施工中存在着压实度不均匀,又可用压实度偏差来判别。相同的路基路面材料在不均匀的压实作用下可形成不同的物理力学指标,在道路结构工作寿命期间发生着向不良状态发展的动态变化,易导致各类道路病害现象,这反映出道路结构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受压实合理性的控制。在路基顶面以下50cm深度范围,必须严格进行压实度控制,其中最小压实度控制,是检验压实工作有效性的限度,即要求不均匀的压实度,均不能低于最小压实标准,欲获得均匀合理的压实度必须采用合适的压实含水量及科学的拌和方法,碾压方法等。

二、控制路基路面压实含水量的分析

控制路基路面压实含水量是保证压实度及均匀性的前提条件。压实含水量必须在碾压前做现场抽样没定施工中含水量散失一般比最佳压实含水量偏大,粉性土含水量大时对压实的敏感性大,其最佳压实含水量应较压实试验的最佳含水量偏低,如果稳定土中掺有粉煤灰时,应考虑粉煤灰自身含水量对稳定土含水量的影响。以上几种情况各有不同的施工压实工艺控制的实际意义,用大于最佳压实含水量W实,即偏大的控制施工压实含水量,有制于稳定土的压实。现场可采用“混合料液限控制法”控制碾压前的含水量。

三、控制路基路面材料拌和均匀性分析

不同掺量稳定土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外掺料所含比例的变化,对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施工中可用单位面积定量上应当足以保证大致均匀,特别是利用拖拉机牵引铧犁多次翻拌,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时,其强制破碎拌和作用及大面积连续作业,可使均匀度达到很高水平。实际施工中采用计算单位面积上所用外掺剂质量或体积,按所计算数量布料的方法进行控制。厂办法施工稳定土的均匀度能得到较好保证,路拌法施工虽然强制破碎拌和作用以大面积连续作业可使均匀度达到很高水平,但人为影响较大。一般存在两种可能,拌和深度浅,土料在稳定土中含量过高;拌和深度过大,使应有的素土层之外的土料掺入而降低了外掺剂剂量。但前者危害性大,因为素土夹层完全不具有稳定土的水稳性,并形成结层中的一个弱薄层。控制犁拌深度时必须遵循“宁深勿浅”原则,并控制外掺剂剂量。

四、控制路基路面材料配比均匀性分析

施工中产生外掺剂量的浮动,对于压实含水量不会突破其允许值范围,固此,原则上不会影响可达到的压实标准。但在路基路面混合料中,土与外掺料容重上有较大差异,当土的含量增大时,压实后混合料的干容重会有较大上升,这种与标准击实时的土含量有差值的因素,形成压实度虚涨假象。施工中如果机械地在现场测定干容重,而不相应控制拌和后的混合料比例。容易造成虽达到了标准击实下压实度值,但现场混合料压实的实际上效果并未达到实际应有压实标准,因而如何抽查压实前的外掺料剂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可以留出标准击实时混合料土样,并做出不同剂量变化前后几个样本,用现场“比较法”加以粗略控制。由定性的观点看,现场抽查混合料的活性氧化物含量也是必要的,这样可在控制混合料配比均匀度的同时,也控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混合料剂量与活性氧化物含量的不均匀对稳定土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较干容重上的假象而形成压实不足要小,严格控制后更重要。

五、轻重型击实标准对压实均匀度的影响

由轻型击实与重型击实对同一配比试件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物理力学指标在不同的击实标准下而大幅度变化,试件的压缩模量前者低20%~45%,水稳性也相应变化,由此可理解为:在重复荷载交通情况下,轻型击实会造成产生较大残留变形的条件,同时,相应压实功能和遍数的不均匀易形成不同的压实效果,导致道路结构工作寿命中,可能出现严重的不平整度的变化是必然的。反之,若以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可将此类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六、控制路基路面结构层厚度与宽度均匀性分析

关于道路结构压实度与宽度的均匀性,应由压实效果及其产生的影响来评价,这实际上反映结构层的板体作用大小对道路整体形变与稳定性的影响,尤其粉性土质对水的抗侵蚀能力低,只有具备相当理想的压实度和良好的整体板体性后才得以稳定,才能实现对地表水的防渗封闭和对地下水的隔断作用,否则,某一局部强度不足,将扩至一片到整个道路产生破坏。因而在宽度上必须具有足够的余地,以保证整个道路断面工作状态正常,并且要做到路面与路肩的良好衔接,起到全断面对水分的隔封闭作用,为确保路缘部分的压实度,决定其偏差标准为土20mm是可行的。

七、结论

通过对稳定粉性土的路基路面施工均匀度控制的研究,得如下结论:

(1)工程实际中客观存在压实度偏差。

(2)压实度不均匀在其低值方面是形成道路稳定性丧失而导致破损的根源。

(3)保证压实度均匀性可通过有效合理地控制施工含水量来实现。

(4)犁拌深度及混合剂量上的失控对施工不均匀度及其有交压实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5)不同击实标准产生不均匀度的可能性不同。

(6)保证厚度宽度的均匀性是构成道路整体板性的主要因素。[摘要]本文通过对产生公路工程压实不均匀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在施工中加以控制,保证道路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从而保证压实度真正具有“有效性”。

路基范文篇7

1.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1.1做好道路施工作业面的清洁工作

公路路基施工开始前,要对施工地面进行清洁处理。对于路堤填筑高度要求超过1米的情况,要在施工开始前将地面的杂物、石块、植被等清除干净。对于路基底部表层为浮土的情况,要使用专用工程挖掘设备进行挖掘,先将表层浮土层全部清除,再进行填方作业。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综合各类信息,科学确定路堤厚度。通常路堤厚度不能低于30厘米。填方结束后,使用压实机械对填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直至填筑土方密实程度达到设计要求。当路基施工位置位于农业用地范围内时,也要先挖除表层土壤,再进行填方、压实和填筑作业。总之,对于杂质含量较高、土质疏松的区域,要先进行压实处理,如果单纯依靠压实处理达不到应有效果,就要将原有表层土层挖出,再进行填方、压实作业,直至土层质地达到施工要求。

1.1.2做好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管理,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最终实现整个工程的质量目标。在正式施工开始前,要对路基碾压厚度、密实程度等指标进行检查确认,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施工。在前期对路基进行压实作业时,要先用较轻的力度进行碾压,然后逐渐提高压力,多次碾压,直至压实。路基压实作业的设备一般规格为10吨。碾压完成后,在进行最后一道填土作业时,要遵照施工图纸的指示确定该层填土厚度。同时,要做好中心线桩和下坡角桩的定位工作,保证定位精准。

1.2路基挖方作业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作业面的原始高度往往不予设计路基高度相一致。鉴于这个原因,在路基施工前期要对地面高度进行调整。如果地面原始高度比路基设计高度高,就要进行挖方作业,将地面高出的部分挖去,从而使地面实际高度和设计高度相符。在进行挖方作业时,技术人员要做好现场路基水平标高实时测量,防止过度挖方。在进行碾压操作时,要注意土壤含水量的测量检测,如果含水量和施工要求不符,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晾晒或洒水操作。

1.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需要大量专用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是否准备充足、状态是否正常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在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施工方案统计施工所需的各类设备,并一一准备到位。设备到位后要进行检查、检修,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可以投入使用。施工开始后,由专人负责工程设备的统筹调度工作,保障各工序协调运作。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设备作业都有一定之规,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遵循这些要求。比如,对于路堤高度不超过3米,且只有道路两侧土质需要提取的情况,可以使用推土机在两侧进行推土、填平作业,对于土壤含水量较低,不适合施工的地段,则要使用洒水车进行洒水作业,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样,如果土壤含水量较大,则要使用翻土机将作业路段翻出来进行晾晒。如此等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涉及到的设备运用种类繁多,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科学统筹,确保机械作业效率和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路面施工中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1正确选择施工材料

路基施工中,土方是最基本的施工材料。土方的质量对于路基工程乃至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在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土方质量。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土料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涵盖土料力学性质、含水量、容量等基本指标。检测的目的一是在于评价土料十分符合施工要求,二是根据土料的具体性能指标科学制定作业方案,提高土料运用效率。有关研究指出,土壤颗粒粒径与土壤回弹模量间呈正比例关系,土壤土质越细,颗粒粒径越小,则土壤回弹模量也就越小。由于这个原因,公路路基施工中往往会选择部分砂性土质用来提高路基强度,从而为整个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做出保障。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漫长的公路线往往分成多个特点各异的路段。每个路段都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在施工中要注意这些要求,根据路段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土料。

2.1.2严格控制路基强度性能

路基是公路设施中承担载荷的结构单元。路基的强度对于公路的运营质量和通行安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路基强度达标,路面等后续施工的质量才能有所保障。要保证路基强度,一、严格控制路基压实作业质量。使用合适的土料和规范的碾压工艺、设备,做到土料混合均匀,碾压均匀。二、严格控制路基土料含水量。路基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路基强度高低。在路基施工中要坚持含水量的全过程控制,确保其始终保持在要求范围之内。路基含水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路基施工,还会对道路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2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2.1做好路面裂缝的防治工作

裂缝是公路路面常见质量病害。裂缝一旦发生,就会随时间逐渐扩大加深,会对路面乃至路基都造成结构性破坏,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威胁道路交通安全,严重减小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运营经济效益水平。路面裂缝的产生,和施工材料有着很大关系。比如使用沥青作为路面表层材料,由于沥青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在温度条件严苛的情况下就引发裂缝产生。所以在施工中往往采用混合使用的方法,将多种材料混合使用,互相不足缺陷,发挥优势,提高路面质量。

2.2.2严格控制路面基层平整度

路面基层种类不同,其平整度和施工要求也不一样。对于石灰稳定土基层而言,平整度作业难度较低,事业平地机进行刮平处理即可。而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言,平整度控制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对于水泥基层,可以使用缓凝减水剂延长路面初凝时间,便于摊铺施工,从而更加有利于控制平整度。

3结束语

路基范文篇8

1.1保障公路路面强度。公路路面强度是否达标,一方面关系到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公路路面出现多种质量通病的基本保障。公路路面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效果,两者之间是一种正相关性。当前,针对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强度设计标准存有差异,在具体开展公路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时,要结合公路建设标准,平衡好工程投资与路面强度设计之间的关系,提高公路路面路基压实质量,增强公路路面强度表现。1.2稳定公路路面性能。公路路面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与路面路基能否得到良好压实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如公路路面路基压实度过小,则容易使公路路面路基施工材料出现过大的孔隙,如此会增大雨水存贮及渗透几率,进而导致路面土质强度受损,外加公路外力荷载因素,公路路面出现变形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为提高公路路面稳定性表现,需要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1.3提升公路路面耐久性。公路路面耐久性表现决定了公路的使用周期及应用寿命,通常而言,公路路面强度越高,公路路面的耐久性及稳定性就越突出[2]。公路路面面层材料,如沥青混合料等,要发挥其抗滑,防渗等性能,需要在进行路面路基压实施工中充分挤压混料空隙,使公路路面具备较高的耐久性。可以说,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是确保公路路面保持耐久性的必然要求。

2制约影响公路路面路基压实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路基土壤因素。公路路面路基压实施工从技术原理上看,主要是借助碾压操作,改善公路路面路基土壤颗粒在摩擦力及粘结力方面的表现,即通过减少公路路面路基土壤颗粒摩擦力系数,达到土壤颗粒彼此靠近的目的。而公路路面路基土壤颗粒能否保持均衡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与土壤含水量是否标准紧密相关。公路路面路基土层黏性及土壤空隙等因素对土壤含水量有较密切的关联,土壤的黏性与土壤摩擦力及土壤干容重成反比,土壤含水量的合理控制极为重要[3]。为此,开展公路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时,要先了解公路路基土壤含水量指标,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区域实际情况,精准测量路面土质含水量,以免压实施工质量受影响。2.2碾压施工因素。碾压施工因素主要涉及到碾压方式选取及碾压速度两个方面:首先,碾压方式不同,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效果不同。一般等级公路施工技术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碾压施工的方式方法及技术步骤,应在施工中遵循边缘碾压在先,中间碾压在后的原则,要由轻到重进行碾压。采取此种碾压方式的原因在于,压实过程伴随着挤压变形,还会造成土方移位,通过先边后中,有利于产生路拱。其次,碾压速度的差异,也影响着公路路基路面碾压质量。如设计的碾压速度过快,极易造成公路路面坑洼起伏,如设计的碾压速度过小,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材料的受压值及承受荷载应力会明显提升,如超出承受范围,路基路面质量通病就会出现。一般而言,在碾压速度上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

3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相关技术要点

3.1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实际合理设计压实施工技术参数。首先,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作业开展前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勘察,划分碾压段,在此基础上确保各碾压段在长度及压路机摊铺速度上保持稳定协调。确定及划分公路路基路面碾压段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及时处理特殊情况[4]。一般而言,如公路施工所处区域气温高,风速小,此时考虑到碾压效率及碾压施工遭受外界影响较小等因素,要适当延长路基路面碾压段长度。相应地,如施工作业时气温低,风速快,可压缩碾压段长度。需要注意的是,设定公路路基路面碾压段长度时,还要考虑到施工混料性质及施工所用路面沥青的出场温度,参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操作。其次,遵循公路路基路面碾压施工的工艺流程:拌和混凝土拌合物—拌合物运输—摊铺机摊铺—碾压作业—养护—接缝施工。其中,在公路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上,考虑拌和效率,可以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和。而在公路路面压实质量影响因素中,摊铺作业占据重要地位,为此,要采取连续均匀摊铺的方式,在拌合物初凝前完成摊铺。摊铺完成后进行碾压,采取初压、复压及终压。采用7~10t振动压路机进行开振充分碾压,满足路面密实度要求。3.2做好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全过程质量管控。如前所述,公路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周期及寿命,基于压实施工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围绕公路路基路面压实作业开展全过程质量管控工作。一是根据实际确定公路碾压段的长度及碾压速度,然后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二是随着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一些地质状况较为复杂的区域进行专项技术监督,对需要及时调整碾压施工方式的路段进行标注,施工后重点查验。三是跟进公路路基路面沥青混料摊铺施工。主要对沥青混料的性能指标参数进行检验,然后合理确定摊铺时间。碾压施工前,可以采用洒水的方式先湿润路基,待沥青混料冷却后再开始摊铺碾压。3.3重点做好公路路基路面特殊土质的压实处理。公路工程需要穿越较广泛的地段,地质状况通常较为复杂,如遇到黄土及湿土等特殊地段,需要结合土质及路基的特殊性做好压实处理。一般而言,在压实方式及压值系数上要适当进行调整,避免压实过程中及后续出现质量问题。不同的土质土层,相应的压实处理标准及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公路路基路面土层属于天然土层时,主要关注土质含水量及粘稠度这两个因素,选用轻型压实标准压实路床填料。如需提高路床填料的性能,可以在其中添加生石灰等材料。公路路基路面土层属于黄土土质时,此时为确保土壤能够得到挤密压实,应对土壤进行加固,在此基础上控制碾压速度,一般以慢速碾压为主,并严格控制冲压次数。如公路地基软土层厚度小于2m,此时可以对其开挖换土,挖除软土土质,填充优良土质,涉及到持力层等土层,不需进行土质换填。3.4提高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涉及到众多的质量控制点,需要从事施工实践的技施工人员具备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娴熟的专业技能。为此,公路施工企业要做好本单位施工人员及技术监理人员的专项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熟知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各项技术规范,掌握新型机具及新技术的操作技巧,在压实施工过程中能够熟练应用,确保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4结语

公路工程在我国基建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开展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作业时,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处理碾压方式、碾压速度、碾压区域、土质改造等环节的技术参数,从而使公路路基路面能够得以紧密压实,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孙支援.刍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J].价值工程,2018(32):222-224.

[2]杨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32):142-144.

路基范文篇9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准备工作

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要做好施工场地的清理工作,重点清除杂草、垃圾等物质,并将表土层彻底清除掉,这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工作,对路基回填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路基回填的建筑材料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回填之前,需要按照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回填材料进行检测,一般需要进行液塑限试验、颗粒分析。另外,也需要完成CBR及标准击实试验,当回填的建筑材料的各项试验结果都能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时,才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严禁使用高液限土或有机质土,这些不合格的材料需要从源头进行控制。如果需要采用化学改良土,则需要另外对化学改良土进行标准曲线标定测验。水泥稳定碎石和沥青混合料也是公路路基回填常用的材料,针对这些材料也有相应的试验标准,所以同样需要提前检验这些材料的质量,保证材料的指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在施工之前要准备好需要的机械设备,并对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如果涉及大规模填筑施工,需要选取一段公路作为路基路面施工的试验段,在完成试验段施工工作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总结,在保证试验段施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后,才能进行大规模的施工工作,并且需要在试验段的施工经验基础上,对后续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进而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和机械组合[1]。

2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影响因素

2.1集料级配。笔者通过工程总结以及课题研究发现,如果路基填筑材料为单一尺寸的碎石或沙砾,将很难达到理想的密实程度。所以,在路面集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确定集料级配,并在施工之前对集料级配进行试验,保证路面工程的压实程度不受集料级配的影响。2.2含水量因素。路基压实过程为通过对泥土颗粒施加外力,并克服其之间的黏结力和摩阻力,让泥土颗粒在发生位移的同时不断靠近。所以,在压实的过程中,泥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力与内摩阻力会随着密实度的提升而不断变大。含水量较小的材料的气体排出也会更为顺利,进而促进土体密度的提升。但是如果含水量过小,那么土粒间的相对移动就会较小,很难真正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当含水量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数值时,其应力最小,水膜的润滑作用也会发挥到最为理想的状态,此时,对材料添加外部压实作业,土体会发生较大的相对移动,压实效果也随之提升至最佳水平。如果土体含水量超过其最佳状态,反而很难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土体的含水量,并对其含水量进行控制,让其保持在最佳含水率中。2.3土质因素。与含水量类似,土质的不同也会导致土体压实性能之间的区别。一般来说,黏性土质的颗粒较小,同时也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其中一半含有较高亲水性的胶体物质,所以其黏性更高,压实难度更高。砂土的土颗粒则比黏土土质大,所以其一般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内部的水分容易散失,所以不具有较强的黏聚力,正因如此,砂土很难通过压实成型。2.4碾压因素。通过工程实践发现,影响路基路面施工压实度的因素主要有碾压方式、次数、速度以及分层厚度。如果碾压层厚度过大,那么层下部分的压实度就得不到保证;碾压次数较少或者较多都会影响碾压质量,所以需要通过试验确定碾压次数;通过控制碾压速度,能够让压实材料获得最大的能量,进而保证较好的压实程度;一般选用先轻后重的碾压方式,另外还需要遵循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的压实原则[2]。2.5压路机因素。对于路基路面压实作业来说,压路机是十分重要的设备,不同的压路机有不同的压实效果。例如,虽然静压式压路机的碾压作用力比其他设备小,但是经过该设备压实的填料层上部的密实度较高,但是随着深度的不断加深,密实度却不断降低;振动式压路机也是常用的压实设备,由于增加了振动力,所以这种压路机能够提升填料层中下部的密实度。

3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3.1压实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措施。首先,需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做好相关挡护措施的安装以及路基基底处理,并且需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基底处理加固装的建设工作,并保证换填工作的质量。在填筑路基之前,需要在完成挡土墙等挡护工程之后,检测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并对其含水量进行调整,让填料保持最佳的状态。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填料,一般采用挖翻晾晒的物理方式,也可以采用添加生石灰的化学方式,这些方法都能起到降低含水量的作用;增加含水量只需要洒水即可[3]。3.2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技术。我国有关部门对公路工程压实度进行了详细的要求,所以在压实作业中需要重点控制路基路面的压实度。(1)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及技术规范要求确定路面压实所用的设备,为了进一步保证压实质量,需要对碾压厚度进行计算,并认真测量孔子填料层松铺厚度,并运用调试完毕的设备开展压实工作。(2)需要确定压实方式及碾压速度,一般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即先进行轻碾压,然后逐渐加大碾压力度,同时也应该从道路两边向道路中间进行碾压作业。(3)需要对常见的碾压问题进行预防,并做好相关的控制措施。对于每个路段的长度需要进行控制,并严格控制其碾压时间,进而使公路整体的路基路面质量保持一致。在进行碾压作业时,需要关注当地气温变化以及天气变化,当风力较小且温度较高的时候,需要适当减小碾压的时间,并适当缩短碾压路段的长度,反之则需要延长碾压时间与路段长度。在碾压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材料黏在压路机上的情况,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清除压路机上的材料,并在碾压轮上喷洒适量的水,避免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车辆对路面进行碾压,尤其需要在确定沥青面层完全冷却后,才可以开放交通,否则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由于路基结构物等部位无法用大型碾压机进行碾压作业,所以可以采用小型碾压机对其周围进行碾压作业[4]。

4压实质量检测

核子密度仪法主要优点是方便、快捷、低成本,但具有微量的辐射性。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时,填料要达到一定测定厚度,才能够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和科学性进行保证。核子仪检测方法适应于检测各种粒径、级配组成成分和组成结构的土体砂石料等材料。对于不同的检测材料,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与核子仪进行对比。

5结语

 公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是包括施工单位在内的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更是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关注,并有很多技术人员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明确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准备工作、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影响因素、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压实质量检测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我们也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保证公路施工技术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智杰.浅谈市政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7):268-269.

[2]王梅书.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9(24):50-51.

[3]方勇,程艳波.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24):124.

路基范文篇10

【关键词】公路工程;改扩建;路基路面;设计;优化

1引言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各地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传统老旧公路的路基路面已经无法有效承载,路面存在严重的裂缝、车辙、塌陷等病害,威胁车辆通行安全。而新建公路所需条件较为苛刻,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可以对已有公路进行改扩建,以便降低公路路基路面问题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对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进行优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老旧公路的效用。

2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的主要作用

2.1提升路面及各联结工程的总体质量。公路工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从我国各地建设发展过程来看,交通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公路工程建设对于社会经济建设非常重要。在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路面路基设计工作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善或提升已有道路建设质量,加强各类路桥工程建设成效,能够为城市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2.2延长道路整体使用寿命。改扩建公路工程能够提升道路功能,改善道路作用,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公路路基路面强度、稳定性等会对道路车流量、运载量产生直接影响,在保证强度满足相关要求的同时,才能发挥道路建设成效,若路基、路面强度存在问题,道路改扩建的难度就会增加,甚至出现局部损坏,引发更深层次的质量问题。正常情况下,需要在存在路面破损、局部塌陷的公路上才进行改扩建,通过对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路基强度,保证满足公路使用要求,延长公路的整体使用寿命【1】。2.3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公路使用过程中,受外部各类因素影响,路基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形变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各地水文地质条件不尽相同,无法避免因不良地质造成的道路路面损坏问题,各类水文地质问题还会导致路基出现沉降,若沉降不均匀就会破坏路基整体稳定性,通过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的优化设计来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提升公路安全性、舒适性。2.4提供交通保障。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对后期使用安全有影响,因此,必须结合工程实际状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升路基强度,改善结构性能,确保改扩建工程最终能够满足相关设计、施工标准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3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优化措施

3.1路面结构优化。改扩建公路建设、养护等工作是保证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而且良好的养护、管理能够为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加分。公路改扩建前后路基、路面所使用材料、结构要尽量保持一致,以保证路面结构的力学过渡性和稳定性。然后,使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封层,按照设计方案和计划处理路基、路面的黏层和透水层,从根本上提升公路改扩建工程总体质量,延长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使用寿命及车辆行驶的安全性。3.2路基路面排水优化。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考虑雨水的影响,若路面长期积水,就会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侵蚀,需要对路基、路面的排水功能进行设计优化,从而提升公路改扩建工程寿命。适当提升公路路基的宽度,设定隔离带、防护栏,结合工程实际运营状况对公路各项参数进行控制,减少道路两侧设置临时停车区,对于道路护坡宽度要保证科学、合理,对于道路中央隔离带、主线桥梁要保证高度始终处于同一水平。对于改扩建路面出现的道路积水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路基失稳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勘察,充分掌握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已有建设经验,以及公路边沟尺寸渗透、蒸发、储水等性能,对其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为避免水分渗入路基侵蚀结构,减少地表水对边沟的冲刷,可以选择相应材料对边沟进行砌筑,并减少边沟外侧长度,以便更好地降低工程量。水埝设计施工中可使用混凝土预制砌块代替旧公路土质水埝,在路涵结合处设置泄水槽,排除积水条件,缓解积水现象,并根据实际建设需求,对泄水槽间距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路面积水顺利排出。为提升公路改扩建工程效果,要参考原公路路面设计经验,根据现有改扩建公路建设标准针对特殊路段采取独立设计、施工的方式进行优化,以便提升路面排水结构实用性【2】。3.3特殊位置优化处理。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对路床、台背、特殊地基处理有更高标准。对于存在填方的路段而言,先要对路基进行填补,保证整体填筑效果。填筑前要对材料进行测试,确保其CBR数值与路床施工设计标准相适应,若不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必须依照标准重新选择填料,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压实操作,避免出现压实不均的问题。总体来说,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填料,根据土样测试数据对相关设计进行优化,从而改善填筑性能,提升现场改扩建工程质量。在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桥头路基、涵洞过道台后设计时,回填材料透水率必须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升现场工程建设效率,改善路涵结合处的强度,满足降低附加应力的要求。或采用土工格栅加石灰土进行路基路面加固,经多方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效果,且便于大面积进行推广。针对公路结构物来说,实际改扩建设计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然后结合现场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制定科学、高效的设计方案。一般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先要优化换填层,借助垫层法改善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效果,若采取传统设计方式,要结合公路原有体系开展设计工作。然后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深入调整,提升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成效,关注现场施工实际管控措施,提升改扩建路基、路面总体施工质量,将改扩建公路通道地基调整为碎石垫层,能够更好地提升现场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施工效率,并最终达到良好的改扩建工程建设目标。3.4纵断面线形优化。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进行纵断面线形设计,在此过程中,要重点考虑纵坡、竖曲线设计2方面内容。对于公路纵坡来说,其等级系数、安全系数要求较高,若纵坡无法满足公路改扩建标准要求,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调整,在满足实际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减少现场施工总量;针对公路纵断面等内容的设计过程中,要关注竖曲线的设计情况,在满足改扩建需求基础上,选择相对较大的竖曲线参数,以便更好地提升公路改扩建后的安全性及运行效率【3】。

4结语

不管是从公路路基、路面质量的角度分析,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在改扩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都需要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适宜措施对设计进行优化,保证可以在原工程基础上进行施工,加强改扩建道路与其他新型道路之间的协调性,达到改善区域交通状况需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海朝.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9(33):18-19.

【2】范茜茜.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检测与预防养护[J].大众标准化,2019(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