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挖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1:39:38

路基挖方范文篇1

关键词:路基挖方;开挖方法;注意事项

1路基挖方施工特点

路基挖方又称为路堑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山岭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公路建成通车后,挖方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以及地下、地表水体的平衡,如果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弃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土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路基挖方施工前准备工作

2.1测量放样。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2.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该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办理。

2.3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分层开挖时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3路堑的开挖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上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下沉量的数值由试验室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5%,严格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压实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报监理上程师批准。

3.1开挖原则。(1)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机械修整边坡的便利程度确定。(2)软土天然层开挖应考虑弃土外运问题,保证开挖现场的便道畅通,合理组织现场交通,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设备吨位考虑。(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对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有序进行。(5)注重开挖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路堑的开挖方法。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3)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3开挖过程注意事项。(1)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3)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4)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5)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6)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7)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8)对有石方爆破的路基挖方施工,应设立警戒线,安全标牌齐全,并设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以保证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路基挖方范文篇2

关键词:路基挖方;开挖方法;注意事项

1路基挖方施工特点

路基挖方又称为路堑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点。尤其在山岭重丘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挖方路基常常是控制工程进度的关键。公路建成通车后,挖方段又是养路部门养护的重点。由于挖方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挖方路堑边坡施工中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包括水文、水文地质、地面水、气候、地貌、设计与施工方案等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路基出现的病害大多发生在路堑挖方地段上,诸如滑坡、崩坍、落石、路基翻浆等。路基大断面的开挖施工,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以及地下、地表水体的平衡,如果施工方案选择不合理,边坡太陡,弃方堆弃太近,草坡栽种、护面铺砌及挡土墙施工不及时,排水不良等都会引起路堑边坡失稳、滑坡,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这是挖方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从设计审查、施工方案选择、现场地质水文调查多方面把关,切实搞好挖方路基施工。

2路基挖方施工前准备工作

2.1测量放样。施工恢复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承包单位根据设计图纸、监理工程师书面提供的各导线点坐标及水准点标高进行复测,闭合后将复测资料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人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定线数据进行施工放线。按规范中规定,路基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挖方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挖断面的边桩,一般在距边桩一定距离的外方,设栓(护)桩,以备边桩丢失后及时恢复。

2.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路基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并了解附近既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对有岩石的地段要掌握岩层风化、龟裂程度,岩层的层理、节理、片理状态,对于易崩塌地带的断层和地质变化区段的情况尤应给予特别的重视。

土工试验取样一般按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每一种土类取样不少于三组;也有按桩号取样进行土工常规或试验的。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规定,挖方、借土场用做填料的土应该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办理。

2.3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

(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分层开挖时应修建临时排水沟。(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3)路堑施工时应注意经常维修排水沟道,保证流水畅通。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

3路堑的开挖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上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下沉量的数值由试验室确定。路基顶面以下8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5%,严格按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时,采取压实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并报监理上程师批准。

3.1开挖原则。(1)按设计坡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机械修整边坡的便利程度确定。(2)软土天然层开挖应考虑弃土外运问题,保证开挖现场的便道畅通,合理组织现场交通,并结合本单位的运输设备吨位考虑。(3)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松动爆破为主,严禁过量爆破。对坡面2m范围内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技术。(4)路堑开挖应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有序进行。(5)注重开挖现场文明施工,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3.2路堑的开挖方法。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1)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或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土方工程数量较大时,各层应纵向拉开,做到多层、多方向出土,可安排较多的劳动力和施工机械,以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挖掘深度根据工作方便和施工安全而定,人力横挖法施工时,一般1.5~2.0m;机械横挖法施工时,每层台阶深度可加大到3m~4m。横挖法适用于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较为有利,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2)纵挖法。分层纵挖法: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挖掘前进的作业方式称为分层纵挖法,本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开挖。施工中当路堑的长度较短(不超过100m),开挖深度不大于3m,地面较陡时,宜采用推土机作业,其适当运距为20~70m,最远不宜大于100m,当地面横坡较平缓时,表面宜横向铲土,下层的土宜纵向推运:当路堑横向宽度较大时,宜采用两台或多台推土机横向联合作业;当路堑前傍陡峻山坡时,宜采用斜铲堆土。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这是一种快速施工的有效方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便于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路堑横向挖穿,将路堑在纵方向上按桩号分成两段或数段,各段再纵向开挖。本办法适用于路堑过长,弃土运距过远的傍山路堑,或一侧的堑壁不厚的路堑开挖,同时还应满足其中间段有经批准的弃土场、土方调配计划有多余的挖方废弃的条件。(3)混合式开挖法。即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时,先将路堑纵向挖通后,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个坡面应设一个机械施工班组进行作业。

3.3开挖过程注意事项。(1)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2)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3)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4)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5)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6)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7)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8)对有石方爆破的路基挖方施工,应设立警戒线,安全标牌齐全,并设专业人员监督管理,以保证生产和生活安全。

参考文献

[1]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路基挖方范文篇3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其中以03马兰组黄土最具有代表性。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

省道临午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地区,公路等级为23m宽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设计荷载100kN.m。沿线经过汾河阶地、昕水河阶地和山前台地。在河流阶地以及山前台地地表覆盖有厚度达5m~9m厚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自重湿陷。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恰当与否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省道临午线K15+900~K17+100段为山前台地,地表覆盖9m厚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表冲沟、陷穴发育。设计中对填方路段原地面清表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对于挖方路段挖至距离路床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并设置30cm后灰土封层。对于高挡土墙及桥台地段则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图纸及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段落分别采取了措施。具体如下:

1填方路段

黄土路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排水,避免施工场地排水不畅或浸水。对各个处置措施的施工工艺均应设置试验段,以确定各施工参数。

1.1填方路基基底处理

在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置,处置宽度应大于路基坡脚外1/2湿陷性黄土层厚,并不小于2m。

根据设计要求,路基基底采用1000kN.m强夯处理,对于重要建筑物附近,且建筑物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路基基底清表后采用冲击碾碾压40遍。桥台及高挡墙段落则需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对距离抗震能力差的民房较近的段落,采用50cm的5%灰土垫层(外掺、重量比)。

选用强夯处理时,应先进行现场实验,强夯地基的黄土饱和度不应大于80%;强夯位置距离居民区不小于150m;横路基向强夯范围至征地边界;对于黄土饱和度大于80%或距离居民区小于150m的路段,按设计文件中要求考虑使用灰土桩处理或换填50cm后5%灰土处理。一般路基强夯范围为用地界,夯点间距4m,正三角形布置,间隔挑夯,单击夯能视地基湿陷性类型,湿陷等级以及湿陷性黄土厚度综合确定,单击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5mm。点夯以后将地面平整,以1000kN.m夯击能满夯,夯印彼此搭接,满夯两遍,每次满夯后都应将地面重新平整。点夯次数、沉降量由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时满夯结束平整后,以每100m2不少于1点的频率检验沉降值。

当采用灰土桩时,桩径应采用40cm,三角形布置,路基基底处理桩心距为1.5m,桥台及台后灰土桩桩心距根据承载力要求采用1.0m~1.3m,桩体灰与土体积配合比2:8,压实度不小于97%,桩间土平均压实度不小于93%。桩孔深度视填土高度,地基湿陷类型、湿陷等级以及湿陷性黄土厚度综合确定,地基处理宽度为护坡道外缘。施工过程中,工艺控制、数据指标均应通过试验段施工来确定。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和监理进行数点不小于3%的点挖验检测。

对于设置构造物的路段需原地面处理结束后,方可进行构造物基础的开挖施工。

1.2黄土路基填筑

(1)当利用挖方黄土填筑路基时,CBR不满足要求时,掺灰处理。

(2)路床0~30cm部分采用砂砾填筑。

(3)当使用黄土作为路基填料时,路基填筑施工每隔2.0m填高采用500kN.m的夯击能进行强夯补压。

(4)设置构筑物的冲沟内的路基,台后换填范围(不小于6m)的路基不容许采用强夯处理;采用填筑时构筑物顶部4m范围内也不容许采用强夯处理;4m以上采用强夯时,夯击能不得大于1000kN.m。

1.3挖方路段处理

挖方路段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强夯处理,并对强夯后的沉降采用6%灰土补填,为保证施工车辆对路基不行车破坏,顶部15cm设置砂砾。灰土隔水层采用分层路拌法施工。外掺石灰,石灰采用钙、镁质Ⅲ级生石灰。

1.4路基挖方段边坡

黄土路段挖方边坡应一次性挖成型,避免原状土扰动,严禁超挖后采用同填方式修整边坡。

黄土路堑的边坡率为1:0.75或1:1。

黄土段落的具体位置请查阅相应的地质报告,如果在施工中发现地质与实际不符,应及时与设计部分联系进行调整。

1.5边坡防护

(1)填方路基边坡采用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植被进行绿化防护,填方路基自第二级边坡(1:1.75)以下采用网格骨架防护。

(2)挖方边坡的碎落台两泄水槽之间布置绿化带,绿化带缘石高出碎落台5cm。

(3)边坡平台采用25cm厚浆砌片石防护,并设置30×30cm浆砌片石平台排水沟。

(4)对边坡为2级及2级以上的,在土质第一级边坡范围内设置空心六角型预制块防护。如果挖方段设置挡土墙,则只在土质范围内设置六角型预制块防护,并在挖方坡率过渡段内做好挡土墙高度过渡。

(5)路基挖方段在冲沟处设置的急流槽,注意将进口防护应深入冲沟壁,边坡急流槽下及两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干砌片石防护。

(6)黄土路基边坡防护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开挖情况适当布置。

1.6黄土路基排水

(1)路基排水系统由边沟、截水沟、泄水槽、急流槽、渗(盲)沟及桥涵结构物等组成,排水系统均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材料,排水沟构造物底部设置15cm厚度的2:8灰土(体积比),边沟的灰土垫层下铺设涂沥青的土工布,以防渗水。

(2)路堑边沟底部设纵向碎石渗沟(深度60cm、宽度同边沟底宽度)。

(3)路基排水系统与自然地表排水系统必须通畅连接;边沟必须设置到冲沟底部排水沟内,禁止边沟于桥头或冲沟坡顶截止;挖方段要保证截水沟、平台流水槽、边坡急流槽的设置数量、长度及边沟的顺畅连接,保证顺利排水。

1.7黄土路段跨越冲沟处理

(1)冲沟壁比较陡的情况下,冲沟底部视黄土湿陷程度及黄土层厚度,采用强夯或灰土桩等方法处理;冲沟壁按照每级不小于2m宽平台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平均坡度不大于1:1)后分层填筑路基;每级台阶填筑完成后采用1000kN.m的夯击能进行强夯补压。

(2)对于冲沟内设置构造物时,在台后换填范围(且不小于6m)的路基不允许采用强夯处理。采用黄土填筑时构造物顶部4m厚度范围内不允许强夯,4m以上采用强夯时,夯击能不大于1000kN.m,但桥台台后路基应满足相应的压实度要求。公务员之家

(3)淘壁处理。冲淘处的路基填筑从沟底向上分层施工,并采取一边填筑一边将沟壁挖成台阶,始之咬合;每级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平均坡度不大于1:1,反坡4%);每级台阶填筑完成后采用1000kN.m的夯击能进行强夯补压。

(4)冲沟防护:①冲沟底宽≥20m的冲沟,上下游从涵洞八字墙末端一占地界采用35cm的将砌片石进行沟底铺砌,铺且末端设隔水墙,墙宽50cm,深度150cm。②冲沟底宽<20m的冲沟,整个冲沟底进行铺砌,铺砌长度上游从涵洞八字墙末端-占地界外15m,下游从涵洞八字墙末端-占地界外10m,铺砌末端均设隔水墙;两侧的冲沟壁根部设拦土墙,拦土墙顶宽50cm,拦土墙高度200cm,冲沟壁侧墙面直立,冲沟侧墙面坡度1:0.3,拦土墙冲沟壁的转折而转折修建。③冲沟内的边坡、护坡道全部采用将砌片石进行防护,冲沟沟顶外3m~5m长度的边沟及护坡道也同样进行工程防护。④冲沟内的路堤迎水面边坡采用35cm浆砌片石-护坡进行防护,防护高度为设计水位+50cm且不低于涵洞顶面高程,护坡的坡脚处设浆砌片石矩形基础,基础顶宽60cm,深度80cm。

(5)冲沟排水:①路堤冲沟排水:边沟水流人冲沟时设急流槽,并在急流槽底部设置消力井,尚有急流槽接人消力井,在接入路基边沟,路堤边沟深至涵洞口处;下游急留槽接入消力井。②挖方冲沟排水:当冲沟坡度大于10%时,将占地界外5m的上游冲沟底面整修成10%的纵坡且成水簸箕行,然后采用35cm厚度的浆砌片石进行沟底铺砌,铺砌后,再设一道隔水墙,其后采用抛石填筑;当冲沟坡度不大于10%时,将占地界外5m的上游冲沟按原坡度进行整修,再用35cm厚度的浆砌片石进行沟底铺砌。③在占地界处设拦水墙,拦水墙顶面厚度50cm,高出地面60cm,深入地面80cm,拦水墙长度为冲沟的宽度;占地界外5m处设拦水墙,拦水墙顶面厚度50cm,高出地面30cm,深入地面120cm,拦水墙长度为冲沟的底宽。拦水墙中心处设急流槽,将水引入路堑边沟,拦水墙采用M7.5浆砌片石。④铺砌和急流槽的基地垫层:非黄土段采用砂砾10cm,黄土段采用2:8灰土1.5cm。

(6)沟填平处理:①不设构造物的冲沟,应采用弃土或弃渣填平造地方案,顶面覆盖种植土后,种植沙棘林绿化;弃土或弃渣时,冲沟的形状不必整治成规则状,并应将冲沟上游填满,弃土或弃渣填土的压实度不小于90%;冲沟下游设拦土墙截弃土,防止水土流失;②冲沟填平占地的土地类别除沟底部较宽、种植大片旱田外,一般应按荒地、荒沟考虑,并列为永久占地;③非黄土段的冲沟应根据沟壁的情况、沟的宽窄等进行设计,除基底强夯外,其余均应参照执行。

路基挖方范文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土方;精细化;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交通设施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会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路基是高速公路重要的基础部分,是路面的承载结构部分,所以路基质量的高低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技术取得了发展,而针对公路项目来说,只有采取全面的路基施工精细化管理方式,才能促进路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从而可以满足现展的需要。

1项目情况

某高速公路项目设计的总里程为87.116km,该项目的建设周期为2009年9月~2012年8月,建设完成之后即投入运营。整个公路项目的质量目标优良,项目合格率为100%,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评分值在90分以上,其他的各个部分都按照我国的公路标准执行,全部达到了合同要求上限。

2土方路堤填筑要点

(1)路基施工的各个作业位置上需要设置2台压路机、1台180-220KW推土机,1台平地机,1台洒水车,同时还有1台冲击压路机与强夯设备,其他的各种辅助设备若干。(2)填方路基施工材料采用的是级配性能达到使用要求的粗粒土来进行。自路基顶面向下0.8m路床范围内填充的材料为碎石土、砾土等,碎石的总体含量在25%以上[1]。(3)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垃圾以及原地层表面向下10~30cm范围内的草皮、根系以及腐殖土清理干净,将其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原地面中存在的坑、洞、穴等部分清除了沉积物之后,使用符合工程要求的填料进行分层压实施工,压实度达到工程设计方案的需要;泉眼或露头地下水,要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设置排水设施,达到要求之后才能开始路基填筑施工。(4)对于性质不同的填料需要采取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式来施工。同一水平层的全宽度范围内需要使用同一种材料进行施工,切忌混合使用。路基填筑施工开始前应该先实施挂线培槽处理,保证其宽度、高度尺寸均为30cm,同时要根据需要来进行碾压处理,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5)单层填料铺设宽度应该达到要求,必须要超出设计宽度的30cm,要进行全宽度压实处理。(6)路基填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从最低处开始进行填筑施工,分层压实处理;在横坡处于1∶5或者横纵结合位置上,应该挖设宽度在2m以上的台阶,同时还应该设置为4%的内倾斜坡;路基边坡与路堤填筑应该同时进行施工。(7)对于旱田、水田段落在底部起找平0.6m,然后应用25KJ压路机来进行碾压施工,遍数为10遍,高度上升1.5m就需要进行10遍碾压。对于碾压不到位的部分应该在填筑顶部完成之后进行强夯施工[2]。(8)要加强路基爬坡道的处理,保证在整个实施阶段都要进行全程监理,同时还应该做好工程记录,在实施阶段需要配合强夯方式来进行。(9)路基填筑施工需要保证其4%的横坡,要将临时排水与永久排水系统联合使用,要与路基填筑同时施工;渗沟、盲沟部分的施工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的要求。(10)填挖方应该及时进行排水边沟结构部分的施工,防止其冲毁路基与农田。填方边沟可以先开始进行,产生的土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合理使用,不能随意丢弃。

3石方路堤填筑要点

(1)填石路基需要使用路堑挖方段以及隧道开采中的强度在30MPa以上的石料来进行施工,任何性能不足的岩石都不能使用到路堤填筑工程中。(2)填石路堤厚度应该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一般都会在30cm以上,应该上报给总监办、指挥部进行批准,同时应该使用重型压路机采用分层压实的方式来进行,主要使用的是沉降差法来进行压实质量的检测。

4挖方路堑施工要点

(1)测量人员根据设计方案来进行开口线放样,在开挖施工阶段,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开挖到边线坡之前,应该预先留有一定的宽度尺寸,该尺寸应该确保设计坡线之外的土层不能受到任何影响。(2)可以作为路基填料材料使用,应该采用分类填挖的方式来进行,任何不能达到使用标准的填料都要丢弃。(3)挖方路基要按照设计要求的横断面与边坡坡度来进行,自上而下进行施工,不能存在任何超挖、欠挖的问题。如果选择不合理的开挖方式也会导致出现坍塌的情况。(4)挖方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在开挖过程中遇到边坡过高或者水文条件比较差的情况,应该根据需要来采取防护措施。挖方路基在遇到地下水的时候应该立即进行引导,防止冲毁整个路基工程,也不能随意堵塞泉眼。(5)对于取、弃土场的确定应该由指挥部最终审核确定,不能随意确定。

5特殊地区路基处理要点

任何一个合同段都要建立路基薄弱段台账进行全面管理,在薄弱部分的起始位置都要设置标志牌,要有明确的负责人,从整体上监管整个实施过程,做好跟踪检查和记录,同时还应该预留现场施工照片。下面将针对具体的特殊位置处理要点进行分析。(1)冲沟填筑需要尽早开始,精细施工,必须要预留沉降期;根据施工需要来设置施工便道,施工机具与材料要从沟内进出,预留足够的施工面;填筑开始之前应该对沟底与沟壁进行必要的清理处理,同时还应该将沟底进行压实处理,沟壁需要制作成为2%~4%的反向台阶;标高最低位置开始进行,逐层开始填筑到设计标高位置,严格控制填筑层厚度与压实度。作业面比较狭窄的情况下,碾压施工难度较高,此时可以选择使用强夯法来进行施工[3]。(2)水田路段填筑施工应该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地面线上首先需要填筑0.5m的石渣,直到填筑到路基坡脚的位置上,然后才能开始路堤的填筑施工;水塘部分的施工开始前要进行清淤处理。(3)高填方路堤要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不能出现缺填的情况;半填半挖一侧高填方为斜坡或者是处于陡坡路段时,应该根据需要挖设横向台阶,同时在填筑完成之后,应该进行松散土的清理处理;高填方路堤需要进行沉降与位移的检测。(4)半填半挖原地面,在地面陡度处于1∶5~1∶1.25时,此时应该将半填断面原表层翻松,采取分层填筑的方式来进行,填、挖分解位置上的交界拼接与碾压连接部分应该保证不会存在拼痕。(5)纵、横向填挖结合部处理。填方一侧清理之后开始在原地面的位置上进行台阶的开挖施工,底部宽度尺寸为2m,同时应该向内倾斜4%;挖方在纵、横填方交界位置上,应该在挖方位置上填充0.8m的透水材料;挖方为石质横向填挖交界位置,此时应该采用填石路堤来进行施工。(6)在桥、涵换填部分施工中,关键的就是要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结构内部不能存在泥块等材料;基底位置清除干净,同时还应该明确换填深度尺寸。

6结语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同时也容易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技术管理,采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方式,从而可以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提升我国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科,胡云峰.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42-243.

[2]覃春秀.路基路面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浅述[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252.

路基挖方范文篇5

公路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出行时的生命财产安全,公路路基是公路负荷的主体,所以公路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其他工程的正常的建筑施工建设,对公路路面的平整、公路平时的排水、公路的使用质量影响很大。公路路基的施工线路较长,公路路线四通八达,施工条件十分复杂而且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难度增大,工期延长,并且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就要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章主要是为了讨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的控制。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2.1路基的挖方

因为路基挖方的技术种类繁多,所以需要根据公路路基的施工的实际状况来决定。例如,公路的施工长度比较短,就可以采取横挖的方式;公路需要挖的深度不大,就可以采用一次性的方式挖到公路所需的深度;再如果公路施工路段的路堑深度比较大,那就可以使用分层纵向开挖的方式,分层纵向的挖,来达到目的。而且,如果瓦房工作的时间是在雨季时,那么一定要在公路的挖方地段设施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路堑出现有蓄水、积水的问题来提高公路的稳定安全性能。

2.2路基的填筑

在路基的填筑施工开始之前,公路施工人员必须要完整的清理出施工公路上的杂物,并且要对路基底部的泥土状况进行勘察和分析,及时处理处路基底部的腐质土壤,并且铺上优质的土壤,同时还要保证土壤的紧实度。施工时需要的土壤的具体厚度需要结合实际公路施工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公路修建在农用田周围,就一定要将路基底部的土壤压得紧实,因为有研究表明,如果路基底部的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杂物和有机质的时候,就会增加路面遭到碾压时路面的弹性,从而影响路面的紧实效果,所以一定要严格的检查公路路基底部土壤的质量;如果公路的坡面较陡,就一定要将路基底部的土壤修筑成台阶的形式,用来减少公路出现滑移的情况;如果坡面较缓,路基底部的土壤就可以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建设施工;在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时的环境来决定每个台阶的高度,但是每个台阶的高度不能高于30cm。

2.3路基的压实

公路路基建设时,为了保证施工时的稳定和安全,就必须要提高路基的紧实度,就要展开路基的压实处理。而且为了保证公路路基被压实后的紧实的效果,公路施工人员必须要实行一套合理、科学的公路路基压实方法。在公路路基的压实过程中,还要使用合理的压实方法和来回压实的次数,同时,还要保证压实的时候对路基受力的均匀。在实行压实的时候,使用的压路机不同,压实的效果也不同。有关研究显示,对砂砾土进行振动碾压可以得到满意的压实效果。不同的路基土质,同一类型的压路机也会产生不同的压实效果。所以,在进行公路路基的压实的时候,对于不同的路基,使用合适的压路机,可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不同的地质,压实的遍数也不一样,所以,在路基压实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地质合理调整压路机的压实遍数。在压实的时候中,最重要是压实的方式,压实方式直接影响着压实的效果。压实时要先两边后中间、先慢压后快压、先轻压后重压,如果压实的方式不对,在压实的时候就会出现公路路面不平整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路基压实的效果,并及时发现并解决路基压实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全面保证压实的效果。

2.4路基的排水

在公路使用的时候,公路路基很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在雨水的冲刷下,公路路基会慢慢变得松散、软化和下沉,严重危害公路的坚固,尤其是在雨量丰沛的地区,如果在公路建设时没有修筑好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就会长时间侵蚀公路路基,所以一定要做好公路路基的排水设施。在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开挖时,要依据如让质量悬着合理的开挖方式,结合使用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两种方式。在机械开挖之后,人工开挖巩固和修正机械开挖后的边沟和排水沟。使公路路基排水系统和公路周围的排水系统紧密结合,完善好公路路基的排水系统,保障公路路基的排水。要充分考虑在公路路基填筑施工时,会形成路拱,所以在公路路基建设时要设置排水设施,使雨水能顺利从路面排出,提高公路路基排水能力,保持公路路基的干燥。

3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的种类

3.1变形问题

公路经过车辆后,可能会受到外力的影响,公路路面就出现受力不均匀而变形。在没有进行施工之前,公路路基会保持平稳状态,但是,在施工之后,当公路路基受到一定的力时,公路路基就会产生变形问题,导致地基不平稳的状态,这是公路路基中最常见施工问题。

3.2松散问题

公路路基也较容易出现松散问题,主要是因为水的因素,导致公路路基路面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1)因为用于路面施工的沥青和混凝土之间的缝隙较大;(2)公路路基施工时仅仅为做到路面的平整度而导致路面的松散度;(3)沥青和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忽然降水,雨水就会通过路面的缝隙进到路基中,进而导致公路路基的质量问题。所以,公路路基松散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问题,公路路基的松散程度也会在影响公路路基的质量。

3.3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公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中最常见和最危险的问题之一,公路路基裂缝对公路路面的质量影响特别大,而且在公路建筑后期的维修也非常困难。致使路面出现裂缝主要是因为:(1)温差的变化而产生的裂缝;(2)公路路基影响下出现反射性裂缝;(3)公路的超负荷使用而产生的裂缝。所以,裂缝是公路路基路面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而且裂缝类带来的危害很大,因此必须要重视公路路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裂缝问题。4结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行业迅猛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有效、便捷和安全的公路交通才能满足人们对公路运输的需求。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承重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严把公路路基质量提高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减少公路路基中的质量问题,进而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在公路建设施工时,一定要加强路基的挖方、填筑、压实工作的监督管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不仅仅要加强监督管理更需要我们的不断改进更新来减少公路路基的质量问题,这说明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重大意义。

作者:王庆富 单位:新沂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

路基挖方范文篇6

1.1路基施工放样与测量的施工工艺

每道工序在进行放线的时候,测量的误差必须达到规范标准,而纵横断面定位的精确度应该得到保证,保证构造物与施工路基的几何尺寸与定位达到设计的质量标准;同时关注道路下所覆盖的网络路线,避免在施工中产生损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开工之前按照规定与图纸复测高程与线路是否符合规定,核对控制桩与水准点的增设,同时测量并准确的绘制路线横断面,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组成资料,通过监理工程师的审核签字,最重要的是在测量放线之前应该先检验所使用的仪器的是否达标。

1.2路基填方的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路基填方的施工工艺中,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第一,处理基底,按照基底地面的自然状况以及土壤特性,按照路堤填筑的高度以及设计对基底稳定性的要求,使用对应的措施方法进行处理;第二,在填筑之前根据规定,应该清除基地内的树根以及杂物,用推土机将耕植土推至要求的地方,以备复耕使用;第三,按照规定对各种高度的路堤以及基底整平压实实施正确的基底处理施工,因为压实是路基施工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要控制压实度,需要对填料的含水量以及碾压遍数、松铺厚度以及摊铺的平整度进行良好的控制;第三,在压实过程中需要选用恰当的压实机,保证松土的厚度小于30厘米,并进行分层铺筑压实,6-8吨的轻型号光轮压路机应该用在对每种填料的预压整平上,而18-21吨的重型号光轮压路机常会用在砾石土、细粒土或者是沙类土的压实上,对于振动压路机有振动以及滚压两种作用,常常用在巨粒土、砾石土以及沙类土的压实,但是对于细粒土的压实并没有具体的要求;第四,为了保证填料的含水量的最优度,在处于最优含水量的时候,实施压实可以达到最大的压实密实度,所以对于路基填方的压实,要对土的含水量进行准确的控制,如果含水量较大,就要进行晾晒风干等操作,保证达到最优含水量的时候再进行碾压;第五,路基填方的施工中需要进行连续作业,为了避免雨淋以及暴晒,防止含水量产生变化,需要定时的对压实度进行检查,进行及时的抽样检查,而取样的位置是随机的,需要在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多检或者是补检;第六,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压实度不够就应该针对原因进行补救措施的制定,保证压实度达到最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路基填筑的作业面不仅有卸料区、摊铺区域以及碾压区和检测区,应该准确的分清界限,以便对摊铺厚度、含水量以及平整度进行准确的控制,在保证碾压遍数以及碾压范围的基础上,预防漏压,以便最后对密实度进行检测。总之,对于路基填方中路基的整修工作,需要在填筑到一定的标高之后,定时的检测平整,以便恢复中线进行水平测量。

1.3路基挖方的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路基挖方施工中,首先应该将挖方范围里的杂草以及杂物进行清除,由上而下的逐层挖掘,在使用恒挖法挖掘时,先进行位置的勘查,并进行现场施工方案的制定,及时的报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才能够开始施工。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路基的交接地方的边沟需要缓慢的引向路堤的排水沟,防止路堤被冲刷,而对于平曲线之外的外沟沟底纵坡与曲线前后的沟底进行连接时,需要注意在曲线的内侧不能出现积水以及外溢的现象。最后截水沟的弃土应该在截水沟与路堑间,需要上台才得以形成,在台顶的截水沟进行2%横坡的设置,土台边坡脚和堑顶相距距离需要大于设计要求。总之,市政道路路基的挖方重视的是开挖的程序,对于沉降的高度应该进行预留碾压,处理土质松软以及超挖的情况,并制定对策,属于软土类别的有:杂填土、淤泥以及淤泥质粘土、冲填土等。

1.4路基防护的施工工艺

市政道路路基防护中主要指的是增加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这是市政道路建设中不能缺少的阶段,常常会利用绿化植被坡或者是浆砌片石挡上墙、砌片石护坡等并进行路基防护,而砌筑材料应该使用之地均匀、结构密实并没有裂缝的硬质石料,保证其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也可以使用体积较为大的石料切块进行砌筑。砌筑中块石的选择应该是形状方正、上下面平整、厚度不小于0.2米、长度以及宽度大约是厚度的1.5-3倍及1-1.5倍。最后市政道路路基防护镶面的过程中,需要从外露面四侧往里进行稍微修凿,保证平整性要求,片石的使用有个大概平行的面,厚度不小于0.15米,长度与宽度应为厚度的1.5倍。市政道路路基防护是保证路基质量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施工人员认真对待。

2结语

路基挖方范文篇7

关键词:道路基础绿地;景观设计;玄奘路

道路基础绿地是指道路两侧人行道外的附属绿化用地。它为道路营造出了封闭、绿色的感官印象,并形成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也为道路未来两侧预留出了发展空间。新城区道路基础绿地兼具以上属性的同时,往往还起到树立新城区生态与形象标杆、凸显新城区功能定位和地域性的作用。它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气候、土壤、水文及植物的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和美学特性,还要考虑绿化植物的选择、种植形式、造景手法等,同时要处理好道路绿地景观因素和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营造、景观组织、人文化内涵、色彩展示之间的关系等[1]。正因为此,笔者以为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性。本文以笔者实际参与的洛阳伊滨区玄奘路景观设计工程为支撑,试着探讨新建城区道路基础绿地景观设计的几个要点,以这种“设计工程实例+理论”作为本文的内容基础。为同行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当今,城市化使得各地一个个新区接踵而至地上马,大量各级道路的设计与建设作为先锋率先展开。同时各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力度,园林部门把创“全国园林城”作为重要任务,道路绿化景观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是重中之重[2]。

1.1.1学术研究背景

目前,业内对新建城区道路基础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项目虽多但好作品不多。许多建设项目从最初的景观设计阶段到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造成了各种资源与环境的损失。

1.1.2社会政策背景

国家在鼓励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同时,缺乏各方面详实规划系统的跟进。对新城区道路基础绿地欠缺考虑,景观设计的定位不够清晰,对设计成果的审定不够专业,使决策者的生态意识受到了质疑,这些都需要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完善与改进。

1.2研究内容

新建城区道路基础绿地内的景观设计。包括竖向地形、绿化设计、景观构筑物、管理用房、围墙、步道或绿道、给排水、夜景照明以及垃圾箱、指示牌等的设计。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新建城区道路基础绿地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避免千篇一律和重复无序的建设状态,为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为设计者增加新想法。对新建城区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将带来积极的效应,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交通,环境的美化与局部小气候的形成将带给人们福祉。

2玄奘路景观设计项目概况

2.1道路概况

伊滨区是洛阳目前着力打造的新城区。玄奘路为其南端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全长9.2公里,是未来伊滨区城市快速路网的一部分。由于其沟通了少林与龙门景区,也是洛阳倾力打造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与景观大道。

2.2项目建设内容

本路两侧红线以外20m的范围即划定的基础绿地空间。其所涉及到的范围地形复杂,除了较为平坦的林地与耕地外,还包括部分护坡、陡坎与台地。本次设计工作包括这些空间的竖向地形设计与景观绿化设计。

2.3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

本路东段位于伊滨区南侧丘陵坡地上,地势相对平坦,两侧多为农田和部分村宅基地,也有一些林地和苗圃用地。西段位于河流阶地与城市边缘坡地的交汇带,伴随若干条横亘的渠道、沟壑,地势起伏较大。湿陷性黄土地质使得其施工与稳定难度加大,特别是道路两侧红线外20m基础用地的建设大大增加了土方的工程量与难度,填土与挖土的工程量较大。

3玄奘路景观设计思路

3.1设计总体思路

综合考虑该基础绿地在整条道路与其周边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从景观工程的经济性、交通的安全性、景观的美化性、用地的专属性以及因地制宜等方面考虑,设计出着眼于长远社会与经济效应的方案。

3.2常规设计思路

在本路基础绿地空间中,基础绿地内侧即人行道外边沿处选用法桐作为行道树来为人行道遮阴蔽日。法桐以外按照从低到高的绿化层次来种植,基础绿地外侧用高大的毛白杨来收边,与法桐共同构成了此路的宽阔、植物丰富的大绿量空间。它的存在,一是保留作为景观大道的专属范围以彰显本路的形象地位;二是为今后此路的拓宽预留空间。在本路与其他主干道交叉口处也做了精细化的植物景石小景。

3.3局部设计想法

除了以上常规化的设计思路,针对本路的具体情况团队在局部也考虑了一些独特的设计思路。

3.3.1土方平衡

考虑到本路两侧地形多起伏、多填挖方的特殊性,在设计时采用“随坡就势、因地制宜、景观性结合经济性”的原则,在保证基本平坦的同时,力求景观绿化的统一性与封闭性。比如经过核算本路挖填方量基本出入不大,将挖方的土方就近填到填方处垫平基底,消减挖填方与道路路面的高差。对于局部或高或低的地形,基本用高1.5m以内的微地形来塑造自然、郊野的气氛。

3.3.2挖方段地形处理

本路中东段穿过的耕地地带多高于路面,虽然平坦适于种植,但考虑到视觉的压抑感与今后可能的开发,设计团队还是决定对这部分地形进行整理。高差不大的地段将人行道向外6m以内的土方挖平,外侧用微地形顺接20m外的现有耕地。高差较大的地段则采用台阶式的挖方来消减高差。考虑将人行道向外6m以内作为一级台地,控制高出人行道0.5m;外侧6m设置二级台地,高出一级台地1.5m;最外侧8m设置三级台地,高出二级台地1.5m—3m,具体将参照外侧耕地的高度来设定。

3.3.3填方段边坡绿化

本路拥有众多填挖方路段,按照道路设计要求,填挖方边坡高度小于5m设置三维网,高于5m就要设置拱形骨架。原本这些边坡只需撒种草籽,团队认为这样行人的不安全感。故在填方段紧邻人行道的土路肩处栽种蜀桧和大叶黄杨篱,在边坡骨架内栽种小型灌木紫穗槐,这样不仅能更加稳固边坡,也能使行人走在人行道往边坡下看也不觉得险峻了。而在挖方段更多考虑了保持边坡水土和美化的需要,坡底用蜀桧和灌木球来弱化,坡上铺栽混播草结合迎春。

3.3.4设置浮雕墙

本路西段有全路唯——处大的弯道,且两侧都是挖方段。设计时考虑在两侧的坡地上设反映周边景点与地域文化的大型浮雕墙——《龙门山色》、《玄奘西行》、《十三朝古都》和《丝路起点》。此浮雕长度都在25m以上,高度在3m以上,壮观大气,与本地文化和周围景区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该想法随机得到业主领导认可,使得整路的景观设计增色不少。

3.3.5吸纳现有植物资源

本路穿过的地带有众多长势较好的毛白杨,以及好几处大片苗圃林。设计团队以为这些有必要作为基础绿地的一部分得到保留。因此,在考虑基础绿地外侧的高大树种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毛白杨。它高大、速生、耐淹耐旱、耐粗放管理,更能与周边毛白杨呼应。行车时,能轻易地注意到外层这道林木天际线。

3.3.6植物设计

本路作为伊滨区南部交通命脉,其绿化应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又应形成一种整体的景观基调[3]。植物设计时总体思路为采用“局部开花与大面积常绿、落叶树种相结合的特色混交林”理念进行设计。竖向层次上,选用的植物品种从道路一侧向基础绿地外侧逐层升高,使得行车视线有高低错落的层次感。品种方面,选用麦冬与狗牙根的混播地被,其范围在法桐外侧为3m—5m左右,可形成相对开阔的草坪空间。往外为矮灌木层,以铺地柏、月季、鸢尾等弧形模纹篱,和红叶石楠球、海桐球、剑麻、紫薇、榆叶梅等为主干品种。再往外层是中等花灌木与小乔层,以常绿的蜀桧、大叶女贞、白皮松,以及开花色叶的寿星桃、腊梅、红叶李、日本晚樱、紫玉兰等为主干品种。外侧为高大乔木层,以常绿的重阳木、雪松、杨树,以及落叶色叶的银杏、国槐、黄山栾、五角枫等为主干树种。通过以上植物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垂直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4]。

4思考与展望

通过以上介绍本案的思路已基本呈现。但围绕新建城区道路基础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却没有结束。面对一个市政与生态建设高速发展的机遇期,必将给景观设计师提出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4.1市政建设结合生态建设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5]。随着国家层面生态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海绵城市提出后,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也将此作为城市建设的最新理念。陆续推出了许多国内外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与施工工艺。绿地作为城市的“绿肺”被更多地保留了下来。在道路系统中,附属绿地建设也提高了建设等级。比如在道路基础绿地中建设绿道,它是将城市土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三个方面带动有机结合,形成串联和辐射效应[6]。使得附属用地变成了集慢行、休闲健身与绿化景观形象展示的一部分。还有拆墙透绿、垂直绿化等“借绿借景”手段的采用,也使得更多大规格大绿量的植被被用于基础绿地空间。精致的街头绿地与街心公园更是目前道路绿地空间的点睛之笔。

4.2景观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的设计方市场主体众多,外资与本土设计团队竞争激烈。作为景观设计师更应为业主设计出质优价廉又不拘一格的作品。因此,在道路基础绿地设计中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打开设计思路,更多地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思考,使用更多节能节水节肥又节省人工的设计方案,提高有限绿地内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为道路提供绿色屏障,运用各种元素丰富道路基础绿地的微环境,为行人提供绿色庇护空间,为周边市民增加绿色福祉。

作者:郭川 单位: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申勇.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珠海市为例.2006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李智博马力杨岚等.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1):74-75

[3]宋石坤颜文武唐进群等.CJJ75-97.199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路基挖方范文篇8

关键词:山地风电场;道路;优化设计;水土保持

1前言

山地风电场的各个风电机组一般呈星点状分布在山峦的山顶和山脊处,风电场道路则呈线状分布连接各风电机组,需要从山脚、山腰过度到山顶,其建设具有占地范围广、扰动土地面积大、地形地貌复杂、水土流失危害大等的特点[1,2]。做好道路的前期规划设计、建设期的施工保护以及使用期的安全稳定防护对减少工程建设成本、减少道路占地面积、最大限度的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发展生态环保型山地风电场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华能高龙山风电场道路建设为例,以表土和植被的保护、道路路基优化设计、截排水设计、边坡防护、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开挖弃土再利用和集约化处理措施集成一套完整的山地风电场道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较为系统的提出一套完整的生态环保型山地风电场道路建设设计方案,与传统的设计方案相比,优化了道路占地、植被保护、水土保持等,具有占地面积和扰动土地面积小、土石方量小、交通便利的特点,有效的缓解了山地风电场道路开发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2项目概况

华能高龙山风电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与抚州市乐安县两县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风电场海拔在585~1063m之间,山体主体呈东西走向,东部区域呈南北走向,山脊较为连续,沿脊背主线行走地势变化较为平缓。风电场全场分布有可塑性粉质黏土,混少量砂岩碎块,站址区分布有强风化砂岩。华能高龙山装机容量为80MW,共安装36台单机容量2.2MW/2.3MW的风力发电机组。本风电场道路主要由进场道路、进站道路和场内施工检修道路三部分组成。

3体系建设及应用

本研究针对风电场道路建设过程中粗放式管理和建设问题,从风电场道路前期建设到后期建成整个过程的优化设计,合理利用资源,从整个风电场道路建设过程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1表土和植被保护。道路、场坪在施工前,将表层营养价值较高的残坡积覆盖层土体(表土)剥离,并集中堆放至平地或凹地,采用毡布覆盖并定期洒水养护,待施工完成后铺设到表层进行植被恢复,可以有效提高植被或草籽成活率。表土层的剥离厚度为0.3~0.5m。在清表过程中,将适合的、容易成活的树苗、灌木、花径或草甸移栽到指定的假植沟槽内,并覆土(草甸除外)、施肥、浇水进行养护,覆土厚度为苗木高度的1/3~2/3;待施工完成后把它移栽到需要的地方,可以快速成活,有效恢复原有植被。在后期的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以以原生态物种鹿角杜鹃、云锦杜鹃、茶树和杨梅树等为基础,搭配其他高山植物进行下边坡复绿工作。3.2项目区道路路基优化设计。以往的风电场建设中,道路的设计与施工主要从经济性和工期的角度出发,以挖填平衡为主要措施,同时设置的防护措施较少。对于山地风电场,陡峭山体处的填方难以压实,且底部拦挡困难,导致现场填方边坡稳定性较差,大件运输时无法保证车辆安全,且经过雨水冲刷和重车碾压,亦使得下边坡垮塌,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及山体滑坡,山体植被破坏量大,甚至影响下游村庄。因下边坡滑坡导致的破坏面,其破坏严重、破坏面积广、植被恢复难度大、恢复费用大。本研究根据以往山地风电场道路建设经验,以尽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为原则,对道路路基优化设计,即:用“全挖”方案替代传统的“半挖半填”方案道路建设。除山体自然坡度较缓(坡比缓于1:2.5)采用传统的“半挖半填”设计方案,对自然坡度陡于1:2.5的山体,均采用“全挖”设计方案。图3-2路基传统的“半挖半填”向“全挖”改进技术方案设计采用的全挖方路基形式,路基全断面的承载强度得到保障,从根本上杜绝了半挖半填式路基压实度不够导致路基断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大件设备运输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下边坡原有生态环境破坏,且下边坡无需再设置挡墙及采取绿化恢复措施;全挖方形式路基虽然略微增加道路土石方开挖量及弃方量,但多余的弃方量可采取场内土方调配的方式运送至附近弃土场进行弃土,弃土场在弃土完成后统一进行植被绿化恢复,将道路下边坡的零散水土保持措施优化为集约式处理措施;风电场道路施工及其影响范围可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开了林地、国土违法违规占地风险;下边坡塌方、水土流失等现象基本可以避免;可有效控制对周边村用水、小水电站等影响。路基的其他设计根据四级公路设计标准和厂矿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3,4]。3.3截排水设计。本工程路基纵向排水系统根据沿线地形、地势及道路纵横坡设置边沟等排水设施,将水引至路基外。大件运输结束后,道路全线挖方路段修建边沟,边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断面采用矩形断面,底宽为40cm,沟深为40cm,壁厚为20cm,同时,根据汇水量沿线布置排水圆管涵,以将边沟水流引至路基外。路面排水系统:本项目路面通过拦水土埂和路拱横坡(行车道路拱横坡为2%,土路肩路拱横坡为3%)将水自然排除到路基范围外。3.4护坡设计。(1)上边坡防护风电场高陡上边坡采用挂网喷播植草、喷混植生护坡、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等绿化措施,低矮上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进行植被恢复,缓边坡则采用撒播草籽结合栽植苗木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全岩石边坡则通过坡底种植常青藤和爬山虎等攀爬类植物进行植被恢复。(2)下边坡防护在路基下边坡地面横坡较陡、边坡放坡较远且填筑困难时,设置挡土墙,挡土墙采用仰斜式。挡土墙墙体采用M7.5砂浆砌片石,并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挡土墙基础一般埋置深度在天然地面以下不小于1m。挡土墙基础开挖后均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测定,如挡土墙基底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须采取地基加固处理措施。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或撒播草籽进行植被恢复。草种选用狗牙根、假俭草等,要求净度>95%,发芽率>90%,种播种数量为60kg/hm2。3.5弃土处置。(1)路基填料本工程道路全挖方路基形式为主,存在大量的弃方,路基挖方一般为强风化岩石及少量覆盖层,可作为路基填料。为减少弃方造成的危害,路基填料采用挖方废弃的石质和土石混合料。对不符合填筑要求的开山石渣采用碎石机轧制成未筛分碎石分层填筑碾压。(2)弃土场集约化处理本方案以全挖方断面为主,除沟壑、道路内弯半径不满足大件运输车辆转弯半径等必须要进行回填外,所有余土外运至弃土场,最大限度保护下边坡原有植被不受扰动,维持下边坡原有的土壤和植被。弃土场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的冲沟地段。本着“少占良田,尽量减少破坏植被、诱发新的地质灾害,不影响路基稳定,不破坏生态环境,是工程与环境较为协调”的原则,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利用平缓山坡荒地或当地其他废弃的场地。由于场区道路贯穿整个风电场,为减少运输距离,特将弃土场分散布置。弃土完成后,对弃土表层进行绿化或复垦,要求弃土场内弃土压实度达到90%。弃土场下边坡坡脚处设置格宾石笼挡墙,坡体采用播撒草籽、植物移植、铺设无纺布等措施加以绿化或防护并做好排水措施,控制弃土场下边坡稳定的同时也使得弃土场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一致,达到良好的自然生态效果。3.6土石方开挖和回填。(1)土石方开挖a)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当石方量较大时,坚持“高边坡不爆破,矮边坡少爆破”的原则,尽量采用炮锤施工。b)施工过程中将“开挖边线”向山体内侧平移,使得路基外侧有天然的小土坡拦挡,防止下边坡溜渣。除沟壑、道路内弯半径不满足大件运输车辆转弯半径等必须要进行回填外,所有余土外运至弃土场,最大限度保护下边坡原有植被不受扰动,维持下边坡原有生态。c)开挖作业时,挖掘机尽量由边坡向内开挖,不要平行于边坡方向开挖,防止渣土向下边坡滚落。(2)土石方回填(局部沟壑、道路内弯和弃土场处)a)填方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1.5时,应挖成台阶,宽度不小于2.0m,阶底应有2-4%的倒坡。b)涵洞顶部和挡土墙背填料应采用碎石或砂砾石作为填料,压实应采用轻型机具,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并保证满足压实度要求。c)在弃土场弃土以及换填路段填土前,应在下边坡控制红线边沿开挖一条缓冲沟,有效控制块石滚落至缓冲沟内。

4结语

江西省华能高龙山风电场道路区通过表土和植被保护、道路路基设计、截排水设计、边坡防护、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开挖弃土再利用和集约化处理等措施集成一套完整的山地风电场道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土流失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被0.90,渣土防护率95%,表土保护率93%,林草植被恢复率99%,林草覆盖度27%。本体系可以合理有效的解决风电场道路建设过程中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等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促进了生态环保型山地风电场建设的发展。(1)合理保护和利用表土和植物资源。(2)大大降低了道路建设过程中的扰动土地面积,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3)一系列道路排水、拦挡、坡面防护等措施降低了外界环境(主要为强降雨等)对道路的破坏,良好的保障了道路的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晓放,胡皓,熊峰等.江西山地风电场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探讨[J].江西水利科技,2015,41(06):433-435.

[2]夏妍,张溯明,刘瑞龙.山区风电场项目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护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07):119-120+13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S].北京:交通运输部公路局,2014.

路基挖方范文篇9

1.太白湖湖堤加固工程概况

太白湖湖堤加固工程包括蔡山镇联盟泵站至白神墩段,总长3.086km。堤顶高程按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17.09m确定。施工内容包括堤坝加固、深搅防渗墙,迎水面格宾石笼网生态护坡等。

2.加固施工方案分析

2.1堤身加固工程

借助机械开挖基坑施工时,可以预留20-40cm改为人工清理,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对原状土的影响。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不能长时间暴露、扰动或发生浸泡。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对基坑加以处理。绑扎钢筋时要按照设计要求提前预留出保护层,钢筋绑扎后不能接触到模板。钢筋的绑扎要确保牢固,避免在后续的砼振捣时钢筋发生散架而产生顶模。砼施工要注意保证模板的支撑效果。模板的拼装要保证接缝严密、平整。脱模剂要采用品质优良的产品,不能使用废机油、肥皂液等来替代。模板要尽量采用整体的,模板施工要减少接缝。砼的施工要加强振捣。模板与砼的接触部分要保证光滑,还要保持湿润。砼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和养护。砼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7天。侧面模板如果不承重,可以在砼强度可以保证表面与棱角不会由于拆模而发生损坏后就可以拆除,通常强度要达到2.5Mpa。承重模板要在砼的强度可以承受其重力与叠加荷载时,才可以拆除。拆模顺序要先拆除侧面,再拆除承重部位。拆模时要避免砼受到扰动发生损伤。沉降缝处的材料可以选择2cm厚的纤维板或木板,也可以采用加工后的角钢对拉杆加固。勾缝使用的砂浆要依据设计保证拌和均匀。堤身加固后要加以检测。本次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2.2交通路基工程

2.2.1路基施工的要点针对路基施工,在开工前先进行测量,内容包括复测中线、高程、复查与增设水准点,绘制纵横断面。增设的点要埋设于混凝土桩内,还要将测量结果签字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以施工。施工前要在现场确定出路基边缘、边沟、坡脚、护坡、弃土场的具体位置,标明施工轮廓,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前还要保证防、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设截水沟以排除路基上方边坡地表水对边坡坡面的冲刷。路基施工前,要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等,要保证原地面以下300mm范围内的草皮和表土完全清除,清除的垃圾、废料材料、树木等要堆放在指定的地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树根要保证全部挖除,坑填平后要充实夯实。路基开挖前,对于开挖断内容要提交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挖方作业要依据图纸,还要达到监理的要求。施工中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的处理,还要有临时排水设施,并通过管道顺利排出,挖出的土方要堆放在指定地点。通过科学组织和施工使挖方作业不对临近的设施(如公路、建筑物)正常的使用产生影响或破坏。挖方边坡要保持稳定。路基的挖方材料要依据规定并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可以用于填方,不得随意废弃,施工确保填、挖、弃的科学。在施工期间,路段排水要始终保证畅通,防止排水不当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路基填挖在交界处,路基可以采取部分超挖并同时回填处理的方式,超挖深度要大于0.30m,施工范围要按监理指示办理。路基挖土方借助挖掘机进行挖装,通过自卸汽车运输,并由推土机配合。要开挖边坡作业时,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的方式,要保证不乱挖、不超挖。边坡不稳定的地段采用间隔分段的施工方法。开挖中如果土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修改施工方案,挖方边坡的变更要及时报请监理批准。施工要选择可行的方法,防止废方侵占良田、河道,防止民房受到损害或用地以外的构造物受到破坏。施工前要调查相关区域内的电力、通讯线路,明确地下管道、缆线的走向并加以保护,确保不被损坏。路基顶面以下300mm的压实度,挖方地段达到92%,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及堤防工程相关规范加以检验。如不能达到要求时,将通过压实或其他措施加以处理,并报监理批准。如果由于气候的影响使挖出的部分无法按照设计的要求填筑路基或压实时,要停止开挖作业,直到气候转好才可以进行。2.2.2路基的修整湖堤路基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以便有利于机械施工,宽度不得小于1m,并作成2%~4%的内倾斜坡。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施工方式,填方采用推土机进行摊铺,然后用重型压路机加以碾压,最后人工整刷边坡。填方施工分层进行平行摊铺,借助平地机完成整平,每层的松铺厚度要结合压实设备、压实方法,并依据现场压实试验结果来确定。针对不同土质填料要进行分层填筑,要尽可能减少层数,不同填料层在压实后要保证连续厚度大于0.5m。每侧大于路堤设计宽度0.5m,边坡路基修整后要有足够的压实度。边坡修整后的多余土方可以堆于弃土场内。填土的高度大于80cm时,对于原地表要加以清理与挖除。土质基底要翻松深30cm,整平压实度要高于92%。路基的填土高度要大于80cm。针对土质基底的施工,可以将原地面整平到无轮迹后填筑,压实度要大于96%。路基工程存在连接结构物,在结构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分层填筑,不能由于路基的填筑而对结构安全与稳定产生影响。压实设备难以压碎的硬质材料,要全部清除,其最大尺寸要小于压实厚度的2/3,颗粒要保证均匀分布,以保证压实度。路基分段施工时,在交接处不能同一时间完成填筑时,可以按1:1坡度预留分层阶。两段如果同时施工,分层要交叠衔接,搭接长度要大于2m。

2.3横坝除险重建工程

2.3.1桩基的施工在拆除施工中,要考虑到桩基问题,借助科学的依据来加强桩基的建设。有些重建工程在填充时,为了保障施工质量,采用了浆砌块石的工艺,但此方法的缺陷是造价相对较高,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工期较长。换砂技术符合当前水电站重建的要求。其技术应用要求不高,资源可以回收利用,降低了工程造价。与浆砌块石技术相比,其优势体现在:(1)施工工艺较为简单,施工不需要借助大型机具。(2)施工材料单一且价格低。换砂材料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了保障。砂法施工造价要比浆砌石法与钻孔灌注桩法降低50%的成本投入。(3)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换砂法能缩减施工的投入成本。2.3.2基础换砂施工针对基础换砂要加深对基础的砌置,设置深度较为合理,要结合实际的荷载量,避免垫层处理不均匀存在的缺陷,还防止其他剪应力破坏而出现严重的影响。根据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换砂处理,要保证涵闸闸室和翼墙、灌溉弧底板的控制效果,避免垫砂层处理不足。换砂法的应用是有效增强基层透水性能,要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进行防渗处理。换砂施工的准备要结合工程量,备足级配好,含泥量小,且强度达到要求的中砂,还要备好水源。施工前清除基坑内的浮土、杂物等,每节洞身及翼墙埋设无砂混凝土管,管周用布包裹,管间开挖沟槽,然后用黄砂填实,与集水井相通。施工处理先铺厚砂,夯实以后,再用振动器处理,避免插入式振动器的使用,以防砂下地基原状土受到影响。振实底层后,在施工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在防渗墙上设置轴线,注水之后浸泡要充分,保证砂石能达到需要设置和控制的要求。在浸泡中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以提高抗渗要求。

3.结束语

加固是保证湖堤安全的有效措施。加固施工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立足于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为湖堤的安全使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丁飞,刘冠,刘谦.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设计的探讨[J].门窗,2014(11):20.

[2]曾东优.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25.

[3]陈秋.浅谈水闸除险加固设计及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2):55-56.

路基挖方范文篇10

1.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1.1做好道路施工作业面的清洁工作

公路路基施工开始前,要对施工地面进行清洁处理。对于路堤填筑高度要求超过1米的情况,要在施工开始前将地面的杂物、石块、植被等清除干净。对于路基底部表层为浮土的情况,要使用专用工程挖掘设备进行挖掘,先将表层浮土层全部清除,再进行填方作业。施工时,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综合各类信息,科学确定路堤厚度。通常路堤厚度不能低于30厘米。填方结束后,使用压实机械对填方路面进行压实处理,直至填筑土方密实程度达到设计要求。当路基施工位置位于农业用地范围内时,也要先挖除表层土壤,再进行填方、压实和填筑作业。总之,对于杂质含量较高、土质疏松的区域,要先进行压实处理,如果单纯依靠压实处理达不到应有效果,就要将原有表层土层挖出,再进行填方、压实作业,直至土层质地达到施工要求。

1.1.2做好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管理,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最终实现整个工程的质量目标。在正式施工开始前,要对路基碾压厚度、密实程度等指标进行检查确认,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施工。在前期对路基进行压实作业时,要先用较轻的力度进行碾压,然后逐渐提高压力,多次碾压,直至压实。路基压实作业的设备一般规格为10吨。碾压完成后,在进行最后一道填土作业时,要遵照施工图纸的指示确定该层填土厚度。同时,要做好中心线桩和下坡角桩的定位工作,保证定位精准。

1.2路基挖方作业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作业面的原始高度往往不予设计路基高度相一致。鉴于这个原因,在路基施工前期要对地面高度进行调整。如果地面原始高度比路基设计高度高,就要进行挖方作业,将地面高出的部分挖去,从而使地面实际高度和设计高度相符。在进行挖方作业时,技术人员要做好现场路基水平标高实时测量,防止过度挖方。在进行碾压操作时,要注意土壤含水量的测量检测,如果含水量和施工要求不符,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晾晒或洒水操作。

1.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需要大量专用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是否准备充足、状态是否正常对于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在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施工方案统计施工所需的各类设备,并一一准备到位。设备到位后要进行检查、检修,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可以投入使用。施工开始后,由专人负责工程设备的统筹调度工作,保障各工序协调运作。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工程机械设备作业都有一定之规,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遵循这些要求。比如,对于路堤高度不超过3米,且只有道路两侧土质需要提取的情况,可以使用推土机在两侧进行推土、填平作业,对于土壤含水量较低,不适合施工的地段,则要使用洒水车进行洒水作业,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样,如果土壤含水量较大,则要使用翻土机将作业路段翻出来进行晾晒。如此等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涉及到的设备运用种类繁多,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科学统筹,确保机械作业效率和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路面施工中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1正确选择施工材料

路基施工中,土方是最基本的施工材料。土方的质量对于路基工程乃至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在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土方质量。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开始前,要对土料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涵盖土料力学性质、含水量、容量等基本指标。检测的目的一是在于评价土料十分符合施工要求,二是根据土料的具体性能指标科学制定作业方案,提高土料运用效率。有关研究指出,土壤颗粒粒径与土壤回弹模量间呈正比例关系,土壤土质越细,颗粒粒径越小,则土壤回弹模量也就越小。由于这个原因,公路路基施工中往往会选择部分砂性土质用来提高路基强度,从而为整个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做出保障。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地质条件复杂,漫长的公路线往往分成多个特点各异的路段。每个路段都有着自己的特殊要求。在施工中要注意这些要求,根据路段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土料。

2.1.2严格控制路基强度性能

路基是公路设施中承担载荷的结构单元。路基的强度对于公路的运营质量和通行安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路基强度达标,路面等后续施工的质量才能有所保障。要保证路基强度,一、严格控制路基压实作业质量。使用合适的土料和规范的碾压工艺、设备,做到土料混合均匀,碾压均匀。二、严格控制路基土料含水量。路基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路基强度高低。在路基施工中要坚持含水量的全过程控制,确保其始终保持在要求范围之内。路基含水量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路基施工,还会对道路安全造成负面影响。

2.2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2.1做好路面裂缝的防治工作

裂缝是公路路面常见质量病害。裂缝一旦发生,就会随时间逐渐扩大加深,会对路面乃至路基都造成结构性破坏,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威胁道路交通安全,严重减小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运营经济效益水平。路面裂缝的产生,和施工材料有着很大关系。比如使用沥青作为路面表层材料,由于沥青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在温度条件严苛的情况下就引发裂缝产生。所以在施工中往往采用混合使用的方法,将多种材料混合使用,互相不足缺陷,发挥优势,提高路面质量。

2.2.2严格控制路面基层平整度

路面基层种类不同,其平整度和施工要求也不一样。对于石灰稳定土基层而言,平整度作业难度较低,事业平地机进行刮平处理即可。而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言,平整度控制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对于水泥基层,可以使用缓凝减水剂延长路面初凝时间,便于摊铺施工,从而更加有利于控制平整度。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