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1:25:37

林权范文篇1

眼下时令已进入深秋,天气日渐干燥,植被逐渐干枯,农事林事活动用火趋于频繁、林火发生的可能性逐步增加。从10月1日开始,全县将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期。今天,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秋冬季森林消防工作会议。刚才,指挥部副总指挥、林业局局长李振华同志代表指挥部总结了春夏森林消防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了秋冬森林消防工作意见,我表示完全同意。同时,玉岩、枫坪、叶村、裕溪等乡镇作了经验介绍和表态发言,讲得很好,他们的工作思路、措施和做法值得借鉴。关于森林消防工作和林业生产、林权制度改革,我想再讲三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森林消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上半年的森林消防工作,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领导很重视、工作很辛苦、投入很及时、效果很明显、形势很严峻”。总的看来,成效明显,薄弱环节和问题也不少。去冬以来,为了遏制森林火灾的高发势头,各级森林消防的会议开了不少,文件发了不少,该布置的都布置了,但一些地方还是发生林火。教训相当深刻,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我看主要原因除了气候条件外,关键还是主观认识不足,工作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具体来看: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地方把森林消防仅仅当作一般性的工作来安排部署,对森林消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足,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存在“重扑轻防”的思想,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等预防性措施落实不够,超前研究不够,等到林火发生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稍有阴雨天气,不少同志思想上就开始麻痹大意,放松了防范。二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年来,对森林消防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生物防火林带及阻隔带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原有的防火林带和阻隔带由于管理措施没跟上,导致杂草丛生,不仅失去防火功能,有的甚至变成引火载体。三是长效机制没有健全。一些乡镇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一旦发生林火,措手不及,只能组织经验不足的当地群众上山扑救,消防器材装备不会用,扑救效果差。护林防火互助、野外火源管理、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健全起来,影响了森林消防工作的成效。

当前,全县已进入秋冬森林防火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秋冬季总降水量接近常年,平均气温略高于正常年份,森林消防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秋收冬种和冬季造林整地即将开始,这期间是野外用火高峰季节,农事、林事生产性用火等明显增加,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林火。对此,各乡镇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和侥幸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森林消防工作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森林消防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和维护广大林区发展、稳定,服务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以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搞好森林消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森林消防工作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作为当前林区的一项突出任务,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部署,狠抓防范落实,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秋冬季森林消防工作。

二、健全机制,落实措施,全面深入地抓好秋冬季森林消防工作

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森林消防工作,我们要着力研究建立“三个新机制”,即:研究建立适应林权制度改革的森林消防组织体系新机制;研究建立疏堵结合的野外火源管理、林火扑救与保障新机制;研究建立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的有效林火阻隔、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系统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机制。通过上述新机制的建立,提升我县森林消防自防自救的能力,促进保护我县森林生态资源的安全。

森林消防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范、积极扑救、有序消灾、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防火减灾基础在“防”、关键在“早”、实质在“管”。当前森林防火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必须做到工作早部署、责任早落实、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真正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措施上常抓不懈,制度上严格执行,行动上扎实有效。

(一)宣传教育要广泛深入。

要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开展森林消防宣传教育高潮,增强全社会的森林消防和安全扑火意识。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和管火先管人”的指导思想,切实抓好森林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要广泛深入地宣森林消防的重要意义,宣传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宣传公民对森林消防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注意在林区的道路车站、旅馆饭店和村庄人员聚集场所,张贴防火宣传标语口号,采取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防火宣传;要重视向林区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宣讲森林消防知识和法规;要在林区村庄、主要路口、公路沿线以及旅游景区,设置醒目的森林消防宣传警示标牌。各乡镇、村要充分利用宣传工具、高音喇叭和巡回敲锣等方式,组织人员经常不断地对村民进行森林消防常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加强在校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要给中小学生上好森林消防宣传教育课,使他们当好森林小卫士和宣传员。同时,对一些典型火案的查处情况要及时进行公开报道,起到应有的警示和震慑作用。秋冬防期间要针对野外用火增多的实际,在全县组织开展森林防火专题宣传活动,各乡镇要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要注意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强化对偏僻村落的村民的宣传教育,做到全面普及,不留空白点。

(二)火源管理要措施严厉。

今年春防期间全县所发生的森林火灾90%以上都是人为用火造成的,多数是因烧田埂草、烧杂等引发的。因此,一定要下大决心管住管好野外火源,特别是重点时间、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在秋收冬种期间,要组织力量,加强巡山护林,加大野外违章用火查禁力度。特别是在“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要组织对造林炼山、农业开发山场、交通道路沿线、生态公益林区、森林公园、风景旅游区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设防,实行严格用火管制,严禁在林内用火活动,杜绝违章用火,消除林火隐患。对农村大量的农事生产性用火的管理,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对确需生产性用火的,要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并组织专人盯防监控,集中在低火险时段进行。进入高火险天气,要适时禁火令,停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大巡查密度,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决不能姑息迁就。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护密度,特别要加强对盲区的巡逻。

(三)林火处置要及时科学。

认真做好24小时领导带班的值班工作,一旦发现火情,要立即报告,及时处置,全力扑救。各乡镇要切实做到“思想早发动、物资早准备、人员早到位、预案早落实”,扎扎实实做好森林消防各项准备。各种扑火机具、设备、车辆、物资、通讯等要保护完好,并补足配齐。要搞好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和扑火模拟演练,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扑火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和战斗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了。要进一步完善森林消防扑救预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各乡镇、村干部和一线指挥员要尽快地熟练掌握安全扑火的基本战术,火场组织指挥要领,防止盲目指挥、盲目扑火;要把人员安全放在扑救指挥工作的首位,一旦发生林火,要按照“三打、三不打”原则,要组织森林消防队扑打火头,群众清理火场;严禁组织妇女、中小学生或其他老弱病残人员直接参加扑救。

(四)火案查处要从快从严。

一旦出现火情,森林公安机关要与扑火队伍同时进入现场,查火因、破火案、抓火犯。公安、检察、法院要密切配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纵火犯要从重处理、从快结案,该罚则罚,该拘则拘,该判则判,决不能心慈手软。同时,要通过各种媒体将处理情况向全社会曝光,提高火案侦破率,依法从快从严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人员,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量和教育作用。

(五)领导责任要落实到位。

一要提高认识。当前我县的森林消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好长期作战和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行动起来,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抓好森林消防工作。二要明确责任。“领导就是服务、职务就是责任”,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必须对所领导的地方和部门的所有工作负领导责任,森林消防工作也不例外。做好森林消防工作,严在责任,贵在行动,重在落实。要严格对照森林消防领导负责制“五条标准”的要求,各乡镇要切实把森林消防的责任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岗位责任制等有效形式,细化责任,严明奖惩,做到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责任落实到位。三要部门协作。森林消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抓出成效。森林消防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实行系统分工和部门包干,逐步建立平时按责任分工落实、发生林火时按责任分工到位的约束机制。真正建立起“群众广泛参与、社会积极支持、部门齐抓共管”的森林消防工作机制。要加大森林消防责任追究力度,继续实施森林消防“三个一律”责任追究制度。今后,凡因森林防火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经费不落实、人员不到位、工作不得力,尤其是发生林火后有关领导不及时赶赴火场,造成重大后果,或酿成重大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森林防火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抓好生产,加快改革,积极推进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认真抓好今冬明春绿化造林。

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今年林木采伐迹地相对往年明显增多,今冬明春造林任务形势相当严峻,接下去全县马上进入森林防火期,造林炼山与森林消防是一对需要调协的矛盾,各乡镇、林业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造林准备工作尽量提倡劈山或不炼山的方式造林,实在要炼山的,要做好足够宽的防火隔离带,要有足够的炼山人员上山。林业部门要加强对今冬明春造林准备工作的指导,加快做好造林地的清理、整地,对需炼山整地的,要加强火源管理,做到防患在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做好造林地所需苗木的调剂准备,确保良种壮苗上山造林,要及时向林农提供各种造林信息,认真做好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二)继续注重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加强林木林地管理。要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做好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要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认真实施《松阳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松阳县低丘缓坡开发规划》,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申报、审核、审批制度和森林植被恢复制度,真正做到林地占补平衡。二是规范木材营运秩序。当前,木材经营、加工、流通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林业部门要维护好木材流通和经营加工秩序;同时,要继续强化木检站的示范站建设,做到持证着装上岗,禁止吃拿卡要,全力提升木检站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服务群众的窗口形象。三是认真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控制森林有害生物入侵。

(三)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中央到省市都非常重视。去年,省委、省政府就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了若干意见。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森林资源流转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部署。6月8日中央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央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之后的又一个关于林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既是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部署,也是对推进林业工作的总动员。最近,我市9个县(市、区)统一被列为浙江省林改示范区,市政府更是把林改工作列为年度十件大事。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技术性比较强,操作难度比较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力合作、扎实推进,确保全面完成林改工作任务。

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服务机构。由县政府组织牵头,进一步健全、完善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森林资源评估机构、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服务机构,建立集林权登记管理、信息分布、森林资源评估、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法律咨询和林业科技服务窗口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林业服务中心,为广大林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要进一步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推行林业保险、完善林权登记管理、资源资产抵押管理、收储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加快林权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形成方便快捷的网上查询和管理模式。

三要加快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当前,林权抵押贷款为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林农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我们要继续围绕“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共赢,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全县形成强有力的推进态势,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目前,林权抵押贷款额度虽然突破一千万元,但贷款区域只限在枫坪、玉岩、大东坝、安民的两乡两镇。要让林权抵押贷款惠及更多的林农,尽快将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在全县20个乡镇全面推开。

四要进一步扶持发展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扶持发展林农直接受益的高效笋竹林、香榧、油茶等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林业经营实体,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提高抗灾害、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扶持和培养涉及林业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林业效益。

五要切实做好山林纠纷防范。山林纠纷问题不容忽视,要进一步健全山林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及时处理各类山林纠纷;定期开展排查摸底,尽量做到不发生因纠纷引发重大事件,杜绝因山林纠纷集体上访事件。进一步摸索建立山林纠纷调处与县、乡镇司法调解联动机制,有效的提高调处效率和维护社会的平稳。

六要做好配套改革和加强体制机制研究。积极探索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林业,服务林农。加快林政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实行林木采伐公示制的基础上,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改革机制;探索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森林消防和森林病虫害控制机制创新等相关配套改革,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满足林农发展林业对种苗、资金、科技、执法等的需求,促进林业全面快速发展。

林权范文篇2

本文作者:蒋莹曾华锋工作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林权流转市场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监管法律缺失我国在林业立法领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已经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但是林改后,林业产业发展迅猛,传统单一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林业的发展要求,法律制度严重滞后。目前国家对农村土地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这里的农村土地虽然也包括林地,但其针对性不明确,基本上没有涉及到林权流转,利用管理耕地的理念来管理林地,没有充分考虑林业的特殊性。国家对林权有偿流转尚无相应法规,林权流转监管更是无从谈起,导致各地开展林权流转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国务院及林业局出台的一些政策性文件也只是以鼓励性为主,林业部门财务管理混乱,资金流向不清,林权流转市场调节机制难以发挥相应的作用。监管主体缺位由于法律的欠缺,林权流转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林权流转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主管的林业机关、集体组织、中介机构和农户,其中中介机构又包括价格评估机构、金融机构、森林保险服务机构等。一方面,涉及的组织机构较多,谁是监管主体,监管权由谁来行使,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角色没有定位,易造成各部门推脱责任,监管主动性不强,甚至于各部门都不能有效行使监管权。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的监管模式即工商行政监管,强制执行的命令模式居主导地位,因此提到林权流转监管,大家都误认为是政府部门和林业机构的事,与自己无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更没有认识到监管的社会性问题。

构建林权流转监管制度的建议

建立有效的林权流转监管体系监管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不是为了某一个群体的利益,而是从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保证经济活动有序发展。林权流转程序复杂,环节多,必须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监管体系。应该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力量,利用各自的优势分角色监管,实现协调发展。政府监管产权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林权流转市场是一个产权交易的市场,对这一市场进行监管,应该在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下进行,但又不得过度干预,在监管程度上要本着适度监管的原则。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林业法规,建立机构,强化队伍建设,在统筹林业大局的前提下,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共同监督林权规范流转。林业主管部门在落实工作责任的过程中,应该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在各乡镇设立服务站,成立税费督查组、勾绘质检组、材料审核组、明查暗访组进行多层面的交叉督查指导,落实挂点监督。对流转合同、权属变更登记进行审查,严格杜绝代签,减少林权纠纷;监督林权纠纷的处理是否得当,保障林区的稳定和发展。对各地交易中心的交易过程进行监管,严格制止暗箱操作,控制腐败;监督流转程序的规范性,服务费收取的合理性。对林权价格评估部门的监管主要是价格评估的合理性,在目前并无可供参考的流转价格标准情况下,应该加大科研投入,深入实地调研,尽快建立一套流转价格评估制度,以发挥价格在市场监管中的优势。对流转主体的监管主要体现在流转收益的分配是否合理,流转后林地用途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林业的后续经营情况。中介机构监管林权流转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林权交易所、价格评估机构、森林保险机构等,中介机构由于不直接参与利益分配,更能客观判断林权流转的合规性。林权交易所对林权流转的整个过程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贯穿于林权交易的始终,是中介机构中监督作用最强、应该充分发挥事中监管的角色。林权交易所是林业市场行情、林权交易信息,为林权流转主体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引导林权交易的林业综合服务平台。省级林权交易所要管理好区域内的交易会员单位,定期到各地进行调查审核,并做详细的工作汇报,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利用公开、透明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实现资源共享。林权交易所要规范各种竞价流程,制定与市场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对不同的流转客体要合理引导其适用的交易方式,防止恶意串标、围标等市场恶性竞争行为。社会监管林业是全社会的林业,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监督管理。林权流转社会监督的群体包括媒体、环保组织、流转主体、山区农民等社会群体。社会监管的作用可以弥补政府、中介机构的缺陷,传播正确的林权流转监管理念。通过干预、揭发、检举等大众化的方式,监督政府机构人员、林权交易所工作人员按规章办事。媒体可以对林权流转市场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公众媒介,传播林权流转法律知识,纠正错误的监管理念。环保组织要保证流转后森林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威胁到生态环境,监督林木采伐权的使用,使林农在不突破总限额的情况下自主调节采伐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流转主体在加强自律的同时,对流转过程中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检举,维护其在林权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山区农民要积极参加村民会议,珍惜投票权,对当地林业政策的贯彻情况予以监督,如惠林政策、税费改革是否充分落实等。完善流转申报、登记及档案管理制度流转申报制度要规定流转申报所需要的材料证明,包括书面申请、林权证、受让方的流转目的以及流转后林地的用途等,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对材料的合法性、完整性以及是否存在有争议的山林产权进行审核。流转合同的规范性是完善登记制度的前提,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合同示范文本,规范的流转合同应该包括:流转主体、流转客体、流转期限、流转价款、林地的用途、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完善登记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规定流转登记备案必须由流转主体面签、鉴证。加强档案管理,实行专人专机操作和林权档案专人管理,并规定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对已进行变更、补办和注销的宗地申请材料及签字盖章的审核表等放到宗地档案袋内,并逐一分乡镇登记,以便查询。制定监管法律法规目前,林权流转尚无法规,各监管主体在实行林权流转监管中没有法律支持,严重影响了林权流转市场化的进程,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实现林权规范化流转的重要保证,是监管主体实行监管的依据。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为基础法律,参考《农村土地承包法》中适用于林地的部分,制定配套性的法律法规,如《林权流转法》及其实施细则。在制定《林权流转法》过程中,要坚持把确保农民权益放在首位,以实现林权流转对林地资源合理配置为价值取向,实施细则应对流转程序、方式、违规处理、流转的规范化文本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使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有章可循。将“林权流转监管”作为一个章节写入《林权流转法》中,该章应该包括监管机构的设立、监管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等,从法律上赋权给林业主管部门、林权交易所、村民组织以及农民,通过法律法规的作用规范林权流转行为,只有这样林权流转市场才能有序、健康发展。

林权范文篇3

一、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一)国内森林生态旅游的萌芽和产生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旅游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5.2%,伴随着旅游业的这种良好发展势头,生态旅游开始兴起和发展。国内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1982年9月,它的建立被看作国内森林生态旅游产生的标志。

(二)森林生态旅游的高速发展和规范管理

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环境生态年”,此后,江苏,浙江,福建以及黑龙江等省都举办了森林生态旅游节,其中2009年5月在温州举办的2009中国森林旅游节,历届规模最大,以此为契机,高速发展生态旅游,并且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生态旅游。2000年以后国内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森林旅游收入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有加速倾向。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583处,其中部级森林公园746处,范围遍布除台港澳的31个省(区、市),以部级森林公园为龙头、省级和县(市)级森林公园协同发展的森林公园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森林生态旅游效益

(一)社会效益

1.林改消除了林权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为使森林旅游成修养度假的最佳选择提供了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时期,分山分林到户阶段;农业合作化时期,山林入社阶段;时期,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林业“三定”阶段。据统计,林改以来全国累计调处山林权属纠纷80多万起,林权关系界定清楚,山林纠纷大幅下降,消除了农村大量历史遗留的不稳定因素。同时这种创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开发经营机制,有利于克服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侵害国家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有利于克服管理部门权力腐败问题,从而使其资源资产管理职能得到有效的制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森林公园的品质,使游客的旅游体验经历舒适度和满意度上升。

2.林改促进了乡风文明,树立了农村新风尚,使得森林旅游更好的起到科研和教育的工具性作用。林改后林农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主动参与集体事务管理,村林业增收用于道路整修,自来水铺设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独特的森林结构和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林业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天地。林业研究所可与教育委员会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借用提供森林旅游的方式,吸引居民走进森林,并且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使国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和刻不容缓。科学发展森林旅游,能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森林,享受这一大自然的恩赐,而森林则成了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3.林改拓展了社会就业空间,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就业难题,使得森林旅游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林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林农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对林农来说,在林区工作,容易上手,工作的积极性更高;离家近,归属感更强;收入直接,林农感觉更可靠。据统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包括江西省在内的19个全面开展林改的省份通过森林旅游共创造就业机会3600万个,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数据显示:自2003-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几个省份试点期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旅游人数达9亿人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不包括由森林旅游带动的相关产业提供的就业人数),旅游业里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员,全社会的就业机会就会增加三到五个。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进到2010年底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旅游人数逾10亿人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82.16万个,接待旅游人数和提供就业岗位数远超过去五年的总和。

(二)经济效益

1.林改加快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消费,为国家增加税收。拥有众多人口的农村是潜力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消费最疲软的一块市场。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惠农政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随之转变,有力的拉动了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增加了税收,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2.林改促进了农村现代企业发展,同时增加了森林公园及产业链周边企业的收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林权问题得到解决,林农获得了森林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面临随之而来的经营问题,很多林农联合起来,成立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一改存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收取门票和服务的费用,还可以开发其周边产品,而林改促进农村现代企业的发展正好可以提供旅游产品开发和加工,同时也可以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销售周边产品达到利润多元化。

3.林改加速了金融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完善强林惠林政策体系,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大大增强森林旅游对资本的吸引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农村流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特别是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创建,吸引了大量金融资本流向农村,解决了林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将实惠带给林农。目前,全国有26个省份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涉林贷款总额已突破1000亿元,超过中央财政对林业的年度总投入,接近各级地方财政对林业的年度总投入,成为涉农贷款增速最快的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保护森林资源,同时推动林业资本运作,将森林资源推向市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建设投资总额达224.98亿元,较2009年增加了17.7%,环保建设投入25.33亿元,营造风景林和改造林相26.24万公顷。由森林旅游吸引的大笔投资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由森林遮阳和防风带来的能源节省,防火,贮水保土和净化环境带来的损失减少,绿地财富,以及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是无法用具体数据来表示。

(三)生态效益

1.林改转变了林业高排放的生产方式,林农收入提高,更多林农看林护林,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更好的宣传环保知识。作为林改的最大受益者---林农,参与看林护林的积极性极大的提高,有效的降低了森林火灾,滥砍滥伐等事件的发生率。江西省武宁县认真落实“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的惠林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实现县乡村三级“零收费”。通过森林旅游深入森林公园等森林资源聚集区,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森林资源,更好认识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无可替代的维护者和主导者的重要地位。

2.林改加速了森林资源由单一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林区生态系统多样化,强化了森林旅游倡导和示范作用。林改后,森林资源的开发向立体开发转变,种植药材,水果,菌菇等适合在森林生长的植物,养殖林鸡,林猪,林兔等动物,丰富林区生态系统。还原了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的本真,提倡旅游者绿色出行,并且在旅游过程中积极正确的引导旅游者的行为。

3.林改推动公益林建设,完善公益林补偿制度。林业体制改革中有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加大公益林建设,同时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为有效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我国于2001年开始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了林业发展,推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进一步质量提升,吸引了社会对森林保护和建设的关注,在公众中普及公益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森林生态旅游的收入也将用于森林的建设以及公益林补偿,实现绿色良性循环。

林权范文篇4

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

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以下简称林权争议),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处理林权争议,应当尊重历史和现实情况,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原则。

第四条林权争议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林业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设立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以下统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分别负责办理林权争议处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所在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在林权争议解决以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伐有争议的林木,不得在有争议的林地上从事基本建设或者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章处理依据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授权林业部依法颁发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以下简称林权证),是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第七条尚未取得林权证的,下列证据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一)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证;

(二)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定不发证的林木、林地的土地清册;

(三)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赠送凭证及附图;

(四)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

(五)对同一起林权争议有数次处理协议或者决定的,以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最终决定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作出的最后一次决定为依据;

(六)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决。

第八条后至林权争议发生时,下列证据可以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参考依据:

(一)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时,该单位的总体设计书所确定的经营管理范围及附图;

(二)、合作化时期有关林木、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三)能够准确反映林木、林地经营管理状况的有关凭证;

(四)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能够确定林木、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

第九条前有关林木、林地权属的凭证,不得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或者参考依据。

第十条处理林权争议时,林木、林地权属凭证记载的四至清楚的,应当以四至为准;四至不清楚的,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事人共同的人民政府确定其权属。

第十一条当事人对同一起林权争议都能够出具合法凭证的,应当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由当事人共同的人民政府按照双方各半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权属。

第十二条后营造的林木,按照“谁造林、谁管护、权属归谁所有”的原则确定其权属,但明知林地权属有争议而抢造的林木或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章处理程序

第十三条林权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主动、互谅、互让地协商解决。经协商依法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及附图上签字或者盖章,并报所在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备案;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按照本办法规定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申请处理。

第十四条林权争议由当事人共同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负责办理具体处理工作。

第十五条申请处理林权争议的,申请人应当向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提交《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争议的现状,包括争议面积、林木蓄积,争议地所在的行政区域位置、四至和附图;

(三)争议的事由,包括发生争议的时间、原因;

(四)当事人的协商意见。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权争议处理机构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在接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后,应当及时组织办理。

第十七条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出具证据。当事人不能出具证据的,不影响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依据有关证据认定争议事实。

第十八条林权争议经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在协议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并由调解人员署名,加盖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印章,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林权争议经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调解未达成协议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应当制作处理意见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处理意见书应当写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争议的事由、各方的主张及出具的证据;

(三)林权争议处理机构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四)处理意见。

第二十条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或者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凡涉及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经营范围变更的,应当事先征得原批准机关同意。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之间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自当事人签字之日起生效;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章奖励和惩罚

第二十三条在林权争议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伪造、变造、涂改本办法规定的林木、林地权属凭证的,由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收缴其伪造、变造、涂改的林木、林地权属凭证,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林权范文篇5

【关键词】林权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Abstract]Weconsiderthatforestpropertymeansforestorwoodsorwoodland''''sownershiporuseright.Andforestpropertyconcludes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Keywords]forestproperty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2005年福建省也颁布了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2006年3月16日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中关于森林的权属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法律、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使用了林业产权,但是什么是林业产权,或言之,什么是林权,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回答。否则,理论的模糊便会导致实践的困惑。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言的“林权流转”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福建省地方性法规则强调的是“森林资源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与“森林资源流转”是不同概念,因为“森林资源流转”按字面涵义理解往往是指所有权的交易,这就与中央政策确定的“使用权”流转不相符合。即使《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的具体内容主要规范的也是“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但至少也说明了林权理论与实践规范之间的逻辑不一致。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规范而言,厘清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梳理我国现有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和考察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两方面着手,就林权的涵义进行辨析,探析林权的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为规范我国森林资源权属以及森林资源的效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林权内涵与属性

(一)林权内涵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界定林权,但有法律明确规定了森林或者森林资源的权属。如《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这些立法规定只是界定了森林资源的权属,但是什么是林权立法上则没有明确界定。学理上关于林权的内涵通说一般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只是表述的方式以及林权所具有的外延有些不同而已。如有的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森林、林木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使用权是所有权权能的一种,使用权可以由所有者行使,也可以由非所有人行使。”有的则表述为:“林权即为林业物权,是有关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和根本。从纵向上分析,林权权利人的权力包括林业资产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从横向上分析,它包括森林、林木的采伐利用权,林上、林中、林下资源的采集利用权,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权、补偿权、收益权、流转权、抵押权、担保权和品种权等等”。其实,这两种界定只是不同学科领域对林权界定的不同表述而已。例如:前者是法学界关于林权界定的通说;后者是经济学界关于林权界定的一种说法。因为在法学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所有权的权能;而在经济学界,则习惯于将其称之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但是,若从法律规则制定技术上考虑,我们赞成用法学定义的方法将林权界定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二)林权属性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既然林权是建立在森林资源之上的一种物权,在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国情背景下,以及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林权的属性应该既是一种私权也是一种公权,换言之,林权是一种具有公法化色彩的私权。

第一,从林权主体属性来看,林权主体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集体,还可以是私人。我国已颁布的《物权法》关于所有权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森林所有权规定主要体现在《物权法》第四十八条以及第五十八条。第四十八条规定:“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第五十八条规定:“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同时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六十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的这些规定,从主体角度分析,林权的属性既有私人性质的主体,也有公有性质的主体。所以,林权主体属性既具有公权属性的主体国家,也具有私权属性的主体私人,还有居于公私中间地带的权属主体集体。

第二,从森林资源价值形态内容上分析,其既有商品性质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生态价值。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便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森林资源的价值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效益系统中,从私权意义上,主要体现的是经济价值,从公权力上,主要体现的是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因此,从森林资源价值形态内容上分析,林权的属性既有私权内容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公益性质生态价值即维护公益的公权力性质。

第三,从林权内容上分析,林权既具有私权内容,同时也具有公权内容。林权在私权内容上,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权利主体追求的是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价值,这方面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是一致的。有的学者对此甚至认为:“林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与森林资源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不同。”然而,用益物权完全是私权属性的,林权的公权内容则是用益物权所没有的。林权的私权与公权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林权的内容是林权人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造林权、流转权、收益权等都是为了满足民事主体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从权利的内容上说它是一种民事权利;另一方面林权又包含了很多公法义务,林权的法律制度也既具有公法色彩又具有私法特征。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水土保持、防洪、气候调节等诸多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林权在设立、变更、转让、终止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法律的一定限制,林权法律制度难免带有浓厚的公法色彩。

二、林权外延及特征

尽管我们界定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但如何构建林权权属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构建林权权属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必须界定清楚林权的外延。森林权属体系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模式:一元模式、二元模式以及混合模式。一元模式,土地将其上的一切物体完全吸附,土地属于谁,其上的一切财产就属于谁。“林随地走”即属此类。二元模式则允许林地与其上的其他财产区分开来,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分别设置所有权,并且可以单独转让。混合模式,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还出现了无偿划拨林地给某个森工企业或机关团体的现象,林木收益完全归该单位,即“地随林走”模式。这种混合模式随着资源有偿利用制度的全面实施将会逐渐消失。随着资源的进一步稀缺,设定在森林资源上的权属也必然分割得更为细致,人们对于森林的利用,越来越细化,一元主义的模式不能够适应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更无助于缓解加诸在森林资源上权属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二元主义才是我们要选择的合理模式。我国《森林法》虽然基本上属于二元模式的立法。

坚持二元模式构造林权体系,首先应该将森林与林地分开进行探讨。森林与林木也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林权概念外延来看,依不同标准可以对林权进行不同的划分。若从林权法律属性划分,林权可以划分为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森林、林地使用权两类。若从林权主体划分,根据我国《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和《物权法》相关规定,林权可以分为国有林权、集体林权和私人林权。若从林权客体划分,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则可以分为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至于“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为另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进行规范,在此不予论述。结合我国的现行的法律规定,我们认为林权的外延主要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三类。

(一)森林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建立在森林之上的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与森林使用权。

1.森林所有权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民法通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不难看出,在我国,森林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或者集体,个人不能成为森林所有权的主体。国家、集体享有森林所有权,也即意味着国家或者集体对其所享有的森林所有权享有完全的所有权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2.森林使用权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认识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观点。

否定说认为森林乃是指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体,当然也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森林作为一个整体范畴,不宜成为林业权的客体。森林所包含的几个部分,在我国既有立法体系中,实际上已经将其分割成几个部分,并成立了单独的所有权。并且,现有立法中,森林与森林资源、林木等概念关系不明。森林有时作为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有时候又不是;有时包括林地,有时又不包括;有时候就是指林木,有时候又不包括林木。这种极端混乱的用法,已经使既有立法限于矛盾之中,继续沿用甚为不妥。所以,森林权属的构造仅仅包括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担保物权。否定说其实并不否定森林资源使用权,只是其认为应该将森林所包含的几个部分进行分割单独设权。

肯定说观点虽然承认森林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但对其认识主要有五种观点:

一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是为了自然资源有效和可持续利用,使用权在依法取得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许可后,所拥有的对自然资源使用收益的权利,它与用益物权相互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各自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二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属于财产的权利,是非债权性的财产权,具有物权性质。这些权利不是所有权,也不是担保物权,惟将其归入用益物权才为妥当。

三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首先是一项民事权利,不是公法上的权力。其次,自然资源使用权是一种概括了各种财产权利的一种集合性的权利:一是用益物权,二是特别法上的物权,三是典型的行政特许权。

四是认为林权是公权性私权,林权是物权之一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属于物权中的自物权,即所有人在自己的物上享有的权利,是最为完整和充分的物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属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即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权利。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尽管法律对其保护既有物权方法,又有债权方法,但并不影响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林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用益物权。

五是认为林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与森林资源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不同。林权是一种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在物权法体系中属于特许物权的范畴。

关于森林使用权,我们认为:否认森林使用权的存在是不科学的。因为森林具有成为民法上的物或者财产的三大属性:第一,它具有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第二,它具有稀缺性,不能无限量地供给;第三,它具有独立存在性,可以独立于土地而存在。因此可以设定独立的物权(排他支配权)。所以森林可为民法上的物,成立独立的物权。而且,《民法通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这也从立法上肯定了森林的使用权。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法律属性,我们认为:森林使用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在物权法意义上,森林使用权实质上应列为用益物权范畴。但是森林使用权因为森林的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又决定了森林使用权是一种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并且森林使用权宜在《森林法》中进行规定,所以森林使用权又属于物权法体系中特许物权的范畴。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法律特征,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森林使用权的主旨在于森林使用权权利人对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进行支配。建立在森林之上的民事权利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类。因为森林所有权的主体在我国只能是国家或者集体,固然国家和集体也能够依据所有权理论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森林,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由国家或者集体之外的主体使用,从而建立属于用益物权范畴的森林使用权是有其必要的。因为用益物权的社会功能在于“增进物尽其用的经济效用,即拥有其物者得自不使用,而使他人利用之,以收取利益(对价)。无其物者得支付代价而利用他人之物,而不必取得其所有权。”

第二,森林使用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管理四个方面。用益物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而不包括处分三个权能。森林使用权首先表现为一种用益物权,因此,其自然也包含占有、使用和收益三个权能。在具体民事主体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森林使用权权利人首先得占有森林。森林使用权权利人享有的森林使用权是一种手段性权利,是获取收益的权利。在森林使用权行使完毕之后,权利人获取了包括林木所有权在内的收益。此时,林木作为森林使用权行使的结果,是所有权的客体,属于林权人的财产。之所以说森林使用权包括管理权能,是因为一方面森林使用权的内容是森林使用权主体享有森林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管理的权利,同时,森林使用权主体也负有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里资源的义务。管理权能的具备,便是森林使用权又不完全相同于用益物权在具体权能上的一个体现。决定管理权能的因素在于森林不仅仅具有物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效益的社会价值。

第三,森林使用权为独立物权。森林使用权一旦设立,森林使用权人便独立地享有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能,亦即该权利是独立存在的,依当事人之间设立森林使用权的行为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森林使用权是一种主权利,而不是从属于其他物权的权利,不像担保物权那样必须依附于债权。正是因为森林使用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所以森林使用权可以进行流转,森林使用权也可以为债权而设置担保。

(二)林木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关于林木的权属,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林木只能界定为林木所有权。

《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根据这些规定,建立在林木之上的林权便是林木所有权。林木所有权主体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集体所有制单位、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职工等。林木所有权取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即造林取得林木所有权。继受取得:其一是森林使用权收益实现取得林木所有权,二是合法继承取得林木所有权。当然林木可以设置担保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也明确规定:“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此处,以林木抵押的,便是指以林木所有权抵押,而进行的债权担保。

(三)林地

对林地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然而,根据以上法律的相关规定,林地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的涵义则是不同的。如《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显然,《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将林地从物权客体意义上规定为土地的一种类型,属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或者农村土地,即农用地范畴之内。《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林业主管部门便于管理森林资源,而将林地规定为森林资源之一种。如《森林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列举的方式列明了林地的外延范畴,便于林业主管部门对林地的管理。不同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林地进行规范,林地也在不同场合中体现了其不同的意义。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林地是土地类型之一种,这种规范意义在于便于从理论上建立土地的权利体系;《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的描述,则成为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森林资源的主要的法律依据。因为“林地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生态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森林法》进行专门管理。”

关于作为农用地的林地的权利,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以及《民法通则》的规定,主要有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1.林地所有权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该条从原则上规定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即土地公有制度,实行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关于林地的权属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森林法》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林地的权属:“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一款关于“森林资源”的解释,林地是属于森林资源的一种。所以,依据以上法律规定,林地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和集体。

国家林地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其所有的林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但是,实践中国家一般不通过直接行使占有、使用等权利来实现所有权,而是通过国有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国家基于所有权而行使林地行政管理权的方式来实现。

集体林地所有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林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关于集体林地所有权,《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十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根据这些规定,成为集体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形式主要是农民集体。直接行使林地所有权权能的则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2.林地使用权

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度,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集体,并且土地禁止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但是,作为林地所有权主体的国家和集体在林地所有权行使中是“缺位”的,所以根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理论,有必要创设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是指人们依法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权利,是从林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项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一定条件下的处分权。对此,《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都有相关的规定。如《民法通则》第八十条规定:“国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专门为农村土地使用权而立的一部门法。《森林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了“林地使用权”概念。

我们认为,林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林地使用权是依法取得的对国有或者集体林地的占有、使用并获取的收益权利,是对国有或者集体林地所有权实现经济效用的具体化。我国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所有林地并由国家或者集体直接经营林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产物,我国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林地权属关系便要进行改革。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主体为更好的实现其经济利益,首先便要明晰产权。在此意义上,林地所有权的规定仅仅具有林地归属意义,而难以体现林地效用意义。我国近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展开。明晰林业产权,表现在林地森林资源上面,便是如何真正实现林地使用权。

第二,林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林地使用权是用益物权是肯定的。因为林地使用权是从他人主体国家或者集体依法取得的林地占有、使用并收益的权利,自然属于用益物权范畴。说其“特殊”,则是因为林地使用权又不同于其他大陆法国家的用益物权,不是私人之间的一种权利安排,不是非所有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安排,而是抽象的所有权人与具体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安排。林地使用权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受所有权制约,但又不能按照传统的用益物权来衡量林地使用权。

第三,林地使用权的权能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条件下处分四种权能。林地使用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对世性,它不仅赋予对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且可以排除任何不合法的干涉和妨害,维护其权利,实现其利益。如《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而关于处分权权能的设置,有学者论述道:“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具有受限制的处分权。法律可以规定其进行各种处分的限制性条件和程序规则,以调整资源使用权流转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财产价值,使其具有融通资金的功能,成为实现其投资和劳动价值的手段。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应当可以转让、抵押、出租,并且可以继承。”林地使用权作为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其权能设置上也应该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处分的权能。

第四,林地使用权负有特殊的法律义务。林地使用权是负有义务的特殊物权。其义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所有人负有的义务,一是对社会所负的义务。对所有权人负有的义务有两项:一项是不得随意改变林地使用权用途,如《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森林法》第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另一项是缴纳有偿使用费用。林地使用权人对国家或者社会的义务也表现为两项:一项是缴纳税收;一项是合理有效的利用林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林地使用权具有期限性。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第六,林地使用权的可转让性。林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用益物权虽然是直接针对有形物的,但是,用益物权本身在物权理论上被称为无形物。因为,从用益物权人的角度,他拥有的不是物,而是权利。”“可转让性是有效率的用益物权所必备的特征。”所以林地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而且,相关法律规定也体现了这一原理。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也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森林法》第十五条也规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

第七,在我国,林地使用权的典型形式是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农户、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承包农用地。“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林地承包经营权与林地使用权的关系是种属关系,即林地承包经营权仅仅是林地使用权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林地使用权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林地承包经营权。例如,以林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而表现出来的股权便是林地使用权的另一种典型形态。

三、结语

根据我国现行关于森林资源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总结归纳我国现在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关于林权的涵义,我们认为,在内涵上,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外延上,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注释与参考文献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李然、严立冬:《我国林权改革制度窥见》,载《当代经济》2005年第2期,第59页。

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二款。

需注意的是《宪法》第九条中规定的“森林”、《森林法》第三条规定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等概念在运用上是比较混乱的。为明确起见,“森林资源”以及“森林”两概念的理解皆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予以解释。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以及高利红:《林业权之物权法体系构造》

梁彗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633页

屈茂辉著:《用益物权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82页

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册,第7页。转引自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2页。

此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之规定而作出。《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三项都有如此表述规定:“……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

“可转让性是有效率的用益物权所必备的特征。”详见周林彬著:《物权法新论——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6页。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二条之规定。虽然《担保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森林使用权可以进行担保债权,但是《担保法》明确规定了林木可以抵押。然而,森林使用权的收益可以表现为林木形式。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根据该条规定,土地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种类型。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规定:“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森林法》第十七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中国学者们时常用大陆法的用益物权制度来定位中国的土地使用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大陆法中的用益物权是以土地私人所有为基础设计的,这些旨在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利用权利的制度安排,不能直接适用于国家或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土地利用权安排。”详见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206页。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林权范文篇6

【关键词】林权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Abstract]Weconsiderthatforestpropertymeansforestorwoodsorwoodland''''sownershiporuseright.Andforestpropertyconcludes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Keywords]forestproperty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2005年福建省也颁布了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2006年3月16日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中关于森林的权属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法律、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使用了林业产权,但是什么是林业产权,或言之,什么是林权,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回答。否则,理论的模糊便会导致实践的困惑。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言的“林权流转”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福建省地方性法规则强调的是“森林资源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与“森林资源流转”是不同概念,因为“森林资源流转”按字面涵义理解往往是指所有权的交易,这就与中央政策确定的“使用权”流转不相符合。即使《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的具体内容主要规范的也是“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但至少也说明了林权理论与实践规范之间的逻辑不一致。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规范而言,厘清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梳理我国现有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和考察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两方面着手,就林权的涵义进行辨析,探析林权的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为规范我国森林资源权属以及森林资源的效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林权内涵与属性

(一)林权内涵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界定林权,但有法律明确规定了森林或者森林资源的权属。如《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这些立法规定只是界定了森林资源的权属,但是什么是林权立法上则没有明确界定。学理上关于林权的内涵通说一般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只是表述的方式以及林权所具有的外延有些不同而已。如有的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森林、林木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使用权是所有权权能的一种,使用权可以由所有者行使,也可以由非所有人行使。”有的则表述为:“林权即为林业物权,是有关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和根本。从纵向上分析,林权权利人的权力包括林业资产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从横向上分析,它包括森林、林木的采伐利用权,林上、林中、林下资源的采集利用权,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权、补偿权、收益权、流转权、抵押权、担保权和品种权等等”。其实,这两种界定只是不同学科领域对林权界定的不同表述而已。例如:前者是法学界关于林权界定的通说;后者是经济学界关于林权界定的一种说法。因为在法学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所有权的权能;而在经济学界,则习惯于将其称之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但是,若从法律规则制定技术上考虑,我们赞成用法学定义的方法将林权界定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二)林权属性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既然林权是建立在森林资源之上的一种物权,在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国情背景下,以及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林权的属性应该既是一种私权也是一种公权,换言之,林权是一种具有公法化色彩的私权。

第一,从林权主体属性来看,林权主体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集体,还可以是私人。我国已颁布的《物权法》关于所有权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森林所有权规定主要体现在《物权法》第四十八条以及第五十八条。第四十八条规定:“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第五十八条规定:“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同时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六十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的这些规定,从主体角度分析,林权的属性既有私人性质的主体,也有公有性质的主体。所以,林权主体属性既具有公权属性的主体国家,也具有私权属性的主体私人,还有居于公私中间地带的权属主体集体。

第二,从森林资源价值形态内容上分析,其既有商品性质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生态价值。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便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森林资源的价值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效益系统中,从私权意义上,主要体现的是经济价值,从公权力上,主要体现的是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因此,从森林资源价值形态内容上分析,林权的属性既有私权内容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公益性质生态价值即维护公益的公权力性质。

第三,从林权内容上分析,林权既具有私权内容,同时也具有公权内容。林权在私权内容上,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权利主体追求的是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价值,这方面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是一致的。有的学者对此甚至认为:“林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与森林资源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不同。”然而,用益物权完全是私权属性的,林权的公权内容则是用益物权所没有的。林权的私权与公权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林权的内容是林权人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造林权、流转权、收益权等都是为了满足民事主体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从权利的内容上说它是一种民事权利;另一方面林权又包含了很多公法义务,林权的法律制度也既具有公法色彩又具有私法特征。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水土保持、防洪、气候调节等诸多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林权在设立、变更、转让、终止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法律的一定限制,林权法律制度难免带有浓厚的公法色彩。

二、林权外延及特征

尽管我们界定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但如何构建林权权属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构建林权权属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必须界定清楚林权的外延。森林权属体系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模式:一元模式、二元模式以及混合模式。一元模式,土地将其上的一切物体完全吸附,土地属于谁,其上的一切财产就属于谁。“林随地走”即属此类。二元模式则允许林地与其上的其他财产区分开来,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分别设置所有权,并且可以单独转让。混合模式,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还出现了无偿划拨林地给某个森工企业或机关团体的现象,林木收益完全归该单位,即“地随林走”模式。这种混合模式随着资源有偿利用制度的全面实施将会逐渐消失。随着资源的进一步稀缺,设定在森林资源上的权属也必然分割得更为细致,人们对于森林的利用,越来越细化,一元主义的模式不能够适应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更无助于缓解加诸在森林资源上权属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二元主义才是我们要选择的合理模式。我国《森林法》虽然基本上属于二元模式的立法。

坚持二元模式构造林权体系,首先应该将森林与林地分开进行探讨。森林与林木也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林权概念外延来看,依不同标准可以对林权进行不同的划分。若从林权法律属性划分,林权可以划分为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森林、林地使用权两类。若从林权主体划分,根据我国《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和《物权法》相关规定,林权可以分为国有林权、集体林权和私人林权。若从林权客体划分,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则可以分为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至于“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为另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进行规范,在此不予论述。结合我国的现行的法律规定,我们认为林权的外延主要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三类。

(一)森林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建立在森林之上的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与森林使用权。

1.森林所有权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民法通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不难看出,在我国,森林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或者集体,个人不能成为森林所有权的主体。国家、集体享有森林所有权,也即意味着国家或者集体对其所享有的森林所有权享有完全的所有权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2.森林使用权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认识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观点

否定说认为森林乃是指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体,当然也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森林作为一个整体范畴,不宜成为林业权的客体。森林所包含的几个部分,在我国既有立法体系中,实际上已经将其分割成几个部分,并成立了单独的所有权。并且,现有立法中,森林与森林资源、林木等概念关系不明。森林有时作为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有时候又不是;有时包括林地,有时又不包括;有时候就是指林木,有时候又不包括林木。这种极端混乱的用法,已经使既有立法限于矛盾之中,继续沿用甚为不妥。所以,森林权属的构造仅仅包括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担保物权。否定说其实并不否定森林资源使用权,只是其认为应该将森林所包含的几个部分进行分割单独设权。

肯定说观点虽然承认森林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但对其认识主要有五种观点:

一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是为了自然资源有效和可持续利用,使用权在依法取得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许可后,所拥有的对自然资源使用收益的权利,它与用益物权相互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各自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二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属于财产的权利,是非债权性的财产权,具有物权性质。这些权利不是所有权,也不是担保物权,惟将其归入用益物权才为妥当。

三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首先是一项民事权利,不是公法上的权力。其次,自然资源使用权是一种概括了各种财产权利的一种集合性的权利:一是用益物权,二是特别法上的物权,三是典型的行政特许权。

四是认为林权是公权性私权,林权是物权之一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属于物权中的自物权,即所有人在自己的物上享有的权利,是最为完整和充分的物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属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即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权利。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尽管法律对其保护既有物权方法,又有债权方法,但并不影响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林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用益物权。

五是认为林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与森林资源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不同。林权是一种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在物权法体系中属于特许物权的范畴。

关于森林使用权,我们认为:否认森林使用权的存在是不科学的。因为森林具有成为民法上的物或者财产的三大属性:第一,它具有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第二,它具有稀缺性,不能无限量地供给;第三,它具有独立存在性,可以独立于土地而存在。因此可以设定独立的物权(排他支配权)。所以森林可为民法上的物,成立独立的物权。而且,《民法通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这也从立法上肯定了森林的使用权。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法律属性,我们认为:森林使用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在物权法意义上,森林使用权实质上应列为用益物权范畴。但是森林使用权因为森林的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又决定了森林使用权是一种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并且森林使用权宜在《森林法》中进行规定,所以森林使用权又属于物权法体系中特许物权的范畴。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法律特征,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森林使用权的主旨在于森林使用权权利人对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进行支配。建立在森林之上的民事权利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类。因为森林所有权的主体在我国只能是国家或者集体,固然国家和集体也能够依据所有权理论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森林,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由国家或者集体之外的主体使用,从而建立属于用益物权范畴的森林使用权是有其必要的。因为用益物权的社会功能在于“增进物尽其用的经济效用,即拥有其物者得自不使用,而使他人利用之,以收取利益(对价)。无其物者得支付代价而利用他人之物,而不必取得其所有权。”

第二,森林使用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管理四个方面。用益物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而不包括处分三个权能。森林使用权首先表现为一种用益物权,因此,其自然也包含占有、使用和收益三个权能。在具体民事主体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森林使用权权利人首先得占有森林。森林使用权权利人享有的森林使用权是一种手段性权利,是获取收益的权利。在森林使用权行使完毕之后,权利人获取了包括林木所有权在内的收益。此时,林木作为森林使用权行使的结果,是所有权的客体,属于林权人的财产。之所以说森林使用权包括管理权能,是因为一方面森林使用权的内容是森林使用权主体享有森林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管理的权利,同时,森林使用权主体也负有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里资源的义务。管理权能的具备,便是森林使用权又不完全相同于用益物权在具体权能上的一个体现。决定管理权能的因素在于森林不仅仅具有物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效益的社会价值。

第三,森林使用权为独立物权。森林使用权一旦设立,森林使用权人便独立地享有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能,亦即该权利是独立存在的,依当事人之间设立森林使用权的行为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森林使用权是一种主权利,而不是从属于其他物权的权利,不像担保物权那样必须依附于债权。正是因为森林使用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所以森林使用权可以进行流转,森林使用权也可以为债权而设置担保。

(二)林木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关于林木的权属,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林木只能界定为林木所有权。

《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根据这些规定,建立在林木之上的林权便是林木所有权。林木所有权主体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集体所有制单位、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职工等。林木所有权取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即造林取得林木所有权。继受取得:其一是森林使用权收益实现取得林木所有权,二是合法继承取得林木所有权。当然林木可以设置担保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也明确规定:“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此处,以林木抵押的,便是指以林木所有权抵押,而进行的债权担保。

(三)林地

对林地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然而,根据以上法律的相关规定,林地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的涵义则是不同的。如《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显然,《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将林地从物权客体意义上规定为土地的一种类型,属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或者农村土地,即农用地范畴之内。《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林业主管部门便于管理森林资源,而将林地规定为森林资源之一种。如《森林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列举的方式列明了林地的外延范畴,便于林业主管部门对林地的管理。不同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林地进行规范,林地也在不同场合中体现了其不同的意义。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林地是土地类型之一种,这种规范意义在于便于从理论上建立土地的权利体系;《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的描述,则成为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森林资源的主要的法律依据。因为“林地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生态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森林法》进行专门管理。”

关于作为农用地的林地的权利,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以及《民法通则》的规定,主要有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1.林地所有权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该条从原则上规定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即土地公有制度,实行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关于林地的权属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森林法》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林地的权属:“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一款关于“森林资源”的解释,林地是属于森林资源的一种。所以,依据以上法律规定,林地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和集体。

国家林地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其所有的林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但是,实践中国家一般不通过直接行使占有、使用等权利来实现所有权,而是通过国有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国家基于所有权而行使林地行政管理权的方式来实现。

集体林地所有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林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关于集体林地所有权,《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十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根据这些规定,成为集体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形式主要是农民集体。直接行使林地所有权权能的则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2.林地使用权

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度,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集体,并且土地禁止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但是,作为林地所有权主体的国家和集体在林地所有权行使中是“缺位”的,所以根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理论,有必要创设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是指人们依法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权利,是从林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项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一定条件下的处分权。对此,《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都有相关的规定。如《民法通则》第八十条规定:“国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专门为农村土地使用权而立的一部门法。《森林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了“林地使用权”概念。

我们认为,林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林地使用权是依法取得的对国有或者集体林地的占有、使用并获取的收益权利,是对国有或者集体林地所有权实现经济效用的具体化。我国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所有林地并由国家或者集体直接经营林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产物,我国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林地权属关系便要进行改革。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主体为更好的实现其经济利益,首先便要明晰产权。在此意义上,林地所有权的规定仅仅具有林地归属意义,而难以体现林地效用意义。我国近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展开。明晰林业产权,表现在林地森林资源上面,便是如何真正实现林地使用权。

第二,林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林地使用权是用益物权是肯定的。因为林地使用权是从他人主体国家或者集体依法取得的林地占有、使用并收益的权利,自然属于用益物权范畴。说其“特殊”,则是因为林地使用权又不同于其他大陆法国家的用益物权,不是私人之间的一种权利安排,不是非所有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安排,而是抽象的所有权人与具体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安排。林地使用权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受所有权制约,但又不能按照传统的用益物权来衡量林地使用权。

第三,林地使用权的权能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条件下处分四种权能。林地使用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对世性,它不仅赋予对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且可以排除任何不合法的干涉和妨害,维护其权利,实现其利益。如《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而关于处分权权能的设置,有学者论述道:“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具有受限制的处分权。法律可以规定其进行各种处分的限制性条件和程序规则,以调整资源使用权流转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财产价值,使其具有融通资金的功能,成为实现其投资和劳动价值的手段。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应当可以转让、抵押、出租,并且可以继承。”林地使用权作为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其权能设置上也应该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处分的权能。

第四,林地使用权负有特殊的法律义务。林地使用权是负有义务的特殊物权。其义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所有人负有的义务,一是对社会所负的义务。对所有权人负有的义务有两项:一项是不得随意改变林地使用权用途,如《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森林法》第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另一项是缴纳有偿使用费用。林地使用权人对国家或者社会的义务也表现为两项:一项是缴纳税收;一项是合理有效的利用林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林地使用权具有期限性。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第六,林地使用权的可转让性。林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用益物权虽然是直接针对有形物的,但是,用益物权本身在物权理论上被称为无形物。因为,从用益物权人的角度,他拥有的不是物,而是权利。”“可转让性是有效率的用益物权所必备的特征。”所以林地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而且,相关法律规定也体现了这一原理。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也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森林法》第十五条也规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

第七,在我国,林地使用权的典型形式是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农户、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承包农用地。“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林地承包经营权与林地使用权的关系是种属关系,即林地承包经营权仅仅是林地使用权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林地使用权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林地承包经营权。例如,以林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而表现出来的股权便是林地使用权的另一种典型形态。

三、结语

根据我国现行关于森林资源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总结归纳我国现在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关于林权的涵义,我们认为,在内涵上,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外延上,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注释与参考文献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李然、严立冬:《我国林权改革制度窥见》,载《当代经济》2005年第2期,第59页。

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二款。

需注意的是《宪法》第九条中规定的“森林”、《森林法》第三条规定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等概念在运用上是比较混乱的。为明确起见,“森林资源”以及“森林”两概念的理解皆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予以解释。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以及高利红:《林业权之物权法体系构造》

梁彗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633页

屈茂辉著:《用益物权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82页

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册,第7页。转引自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2页。

此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之规定而作出。《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三项都有如此表述规定:“……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

“可转让性是有效率的用益物权所必备的特征。”详见周林彬著:《物权法新论——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6页。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二条之规定。虽然《担保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森林使用权可以进行担保债权,但是《担保法》明确规定了林木可以抵押。然而,森林使用权的收益可以表现为林木形式。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根据该条规定,土地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种类型。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规定:“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森林法》第十七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中国学者们时常用大陆法的用益物权制度来定位中国的土地使用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大陆法中的用益物权是以土地私人所有为基础设计的,这些旨在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利用权利的制度安排,不能直接适用于国家或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土地利用权安排。”详见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206页。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林权范文篇7

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最高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欢迎。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二、林权合理流转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来源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是说造林不易,管护更难。过去植树造林产权收益不明确,群众积极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护困难,“年年造林不见林”。通过林权流转,明确了产权,保证了收益,“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广大林农有了实实在在的拥有感,造林护林积极性极大提高,前期造林舍得投入资金选良种、栽壮苗,高规格高质量栽植,后期管护精心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象种粮一样育林、象管田一样管林”。在自己加强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学习林业法规政策,加强了对他人毁林的防范,乱砍滥伐等现象明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进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2000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经营“绿色企业”,风险小,效益持久,为机关富余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无业青年提供了就业、再就业门路,也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兴办经济实体、走兴林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桐柏县风扇厂下岗职工杨某,在朱庄乡购买荒山200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三、林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由于在林权流转中,大多数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刚刚起步,现行的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还不是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内,造成林木经营者经营上的约束性,客观上对林权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执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方法,二是没有法定的评估机构,同时,国家关于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的现行规定也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在已经开展的林权流转中实施的资产评估,多为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合议性的评估,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如某国有林场,通过不很公开的协商,将本林场3500余亩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协议中将现有林木资源无偿交给承包方经营,待承包期满,承包方也无偿将林木资源交给林场。字面上好似等资源交接,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林场现有林木资源,多为中、近熟林,其价甚巨。若采伐后转租别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两得,快到期满时再造林,还场以幼林,则国有资产流失的结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有的没有依法实行公开;有的发包时没有依法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备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不规范不仅表现在程序上,有些在实体内容上,也有不妥当甚至是违法的情况,如超出法律规定的流转范围实行流转、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约定双方的权利等。除了部分流转合同依法进行了公证以外,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如在我省新兴的“林木认领托管”公司,在经营和宣传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实之词和误导之嫌,他们假借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名义,夸大宣传其经济效益,错误宣传《林权证》的性质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对托管协议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签定的合同中,有关条款不严谨、不完善,投资人一次性投资后,对公司执行合同情况缺乏约束与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应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将可能酿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四)政府干预多,服务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权流转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推动。有的地方对流转方式实行“一刀切”,强令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卖,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地方甚至对经营者种什么树种、林种作出规定、强行实施,侵犯林农经营自主权;有的地方随意撕毁原来的承包合同,强行将已经承包的林地收回,再进行“拍卖”。竞标者主要是本地农民。虽然也有跨区域投资者,但在流转规则、成交价格等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尚未建立信息丰富的交易平台从而培育流转价格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场。据了解,目前仅“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2004年9月1日成立)的经营范围中有林权交易的内容,尽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实施细则(暂行)》和《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活立木托管暂行办法》、《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林权证明托管办法(暂行)》、《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信息披露规则(试行)》,但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推进林权流转工作的需要。

四、促进林权合理流转的途径

(一)在较高层次上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规的滞后已成为林权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对投资者来讲,需要一个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流转的原则、范围、方式、程序、监督、管理,进一步地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需要明确其法定职责,确定其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而这些内容,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立法规定和行政管理要求来看,不是哪个部门或地方政府文件所能够规定的,有些内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规也不能作出规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转范围问题、资源评估机构及人员资质问题、采伐管理问题等,必须通过修改《森林法》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才可得以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各种形式的流转,都应当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评估基础上,合理确定底价,才能保证流转依法有序进行,实现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一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参数表和各主要临终的评估细则,规范和完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二是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认证办法,解决目前有关资质规定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问题;三是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队伍建设,满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

要真正将林权流转推向深入,就应该在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营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固有特点,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一是要有大量能够在价格上进行量化的待转林权;二是要有畅通的信息收集和渠道;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转中介机构的建设等;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场监督保障机制。

林权范文篇8

【关键词】林权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Abstract]Weconsiderthatforestpropertymeansforestorwoodsorwoodland''''sownershiporuseright.Andforestpropertyconcludes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Keywords]forestproperty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2005年福建省也颁布了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2006年3月16日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中关于森林的权属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法律、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使用了林业产权,但是什么是林业产权,或言之,什么是林权,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回答。否则,理论的模糊便会导致实践的困惑。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言的“林权流转”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福建省地方性法规则强调的是“森林资源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与“森林资源流转”是不同概念,因为“森林资源流转”按字面涵义理解往往是指所有权的交易,这就与中央政策确定的“使用权”流转不相符合。即使《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的具体内容主要规范的也是“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但至少也说明了林权理论与实践规范之间的逻辑不一致。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规范而言,厘清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梳理我国现有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和考察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两方面着手,就林权的涵义进行辨析,探析林权的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为规范我国森林资源权属以及森林资源的效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林权内涵与属性

(一)林权内涵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界定林权,但有法律明确规定了森林或者森林资源的权属。如《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这些立法规定只是界定了森林资源的权属,但是什么是林权立法上则没有明确界定。学理上关于林权的内涵通说一般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只是表述的方式以及林权所具有的外延有些不同而已。如有的认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森林、林木的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森林、林木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使用权是所有权权能的一种,使用权可以由所有者行使,也可以由非所有人行使。”有的则表述为:“林权即为林业物权,是有关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和根本。从纵向上分析,林权权利人的权力包括林业资产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从横向上分析,它包括森林、林木的采伐利用权,林上、林中、林下资源的采集利用权,森林景观的开发利用权、补偿权、收益权、流转权、抵押权、担保权和品种权等等”。其实,这两种界定只是不同学科领域对林权界定的不同表述而已。例如:前者是法学界关于林权界定的通说;后者是经济学界关于林权界定的一种说法。因为在法学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所有权的权能;而在经济学界,则习惯于将其称之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但是,若从法律规则制定技术上考虑,我们赞成用法学定义的方法将林权界定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二)林权属性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既然林权是建立在森林资源之上的一种物权,在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的国情背景下,以及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林权的属性应该既是一种私权也是一种公权,换言之,林权是一种具有公法化色彩的私权。

第一,从林权主体属性来看,林权主体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集体,还可以是私人。我国已颁布的《物权法》关于所有权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森林所有权规定主要体现在《物权法》第四十八条以及第五十八条。第四十八条规定:“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第五十八条规定:“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同时第四十五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六十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的这些规定,从主体角度分析,林权的属性既有私人性质的主体,也有公有性质的主体。所以,林权主体属性既具有公权属性的主体国家,也具有私权属性的主体私人,还有居于公私中间地带的权属主体集体。

第二,从森林资源价值形态内容上分析,其既有商品性质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生态价值。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便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森林资源的价值效益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效益系统中,从私权意义上,主要体现的是经济价值,从公权力上,主要体现的是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因此,从森林资源价值形态内容上分析,林权的属性既有私权内容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具有公益性质生态价值即维护公益的公权力性质。

第三,从林权内容上分析,林权既具有私权内容,同时也具有公权内容。林权在私权内容上,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权利主体追求的是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价值,这方面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是一致的。有的学者对此甚至认为:“林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与森林资源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不同。”然而,用益物权完全是私权属性的,林权的公权内容则是用益物权所没有的。林权的私权与公权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林权的内容是林权人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造林权、流转权、收益权等都是为了满足民事主体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从权利的内容上说它是一种民事权利;另一方面林权又包含了很多公法义务,林权的法律制度也既具有公法色彩又具有私法特征。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水土保持、防洪、气候调节等诸多社会公共利益,因此,林权在设立、变更、转让、终止等各个方面均受到法律的一定限制,林权法律制度难免带有浓厚的公法色彩。

二、林权外延及特征

尽管我们界定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但如何构建林权权属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构建林权权属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必须界定清楚林权的外延。森林权属体系结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模式:一元模式、二元模式以及混合模式。一元模式,土地将其上的一切物体完全吸附,土地属于谁,其上的一切财产就属于谁。“林随地走”即属此类。二元模式则允许林地与其上的其他财产区分开来,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分别设置所有权,并且可以单独转让。混合模式,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我国还出现了无偿划拨林地给某个森工企业或机关团体的现象,林木收益完全归该单位,即“地随林走”模式。这种混合模式随着资源有偿利用制度的全面实施将会逐渐消失。随着资源的进一步稀缺,设定在森林资源上的权属也必然分割得更为细致,人们对于森林的利用,越来越细化,一元主义的模式不能够适应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更无助于缓解加诸在森林资源上权属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二元主义才是我们要选择的合理模式。我国《森林法》虽然基本上属于二元模式的立法。

坚持二元模式构造林权体系,首先应该将森林与林地分开进行探讨。森林与林木也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林权概念外延来看,依不同标准可以对林权进行不同的划分。若从林权法律属性划分,林权可以划分为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森林、林地使用权两类。若从林权主体划分,根据我国《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和《物权法》相关规定,林权可以分为国有林权、集体林权和私人林权。若从林权客体划分,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则可以分为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至于“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为另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进行规范,在此不予论述。结合我国的现行的法律规定,我们认为林权的外延主要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三类。

(一)森林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建立在森林之上的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与森林使用权。

1.森林所有权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森林法》第三条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规定:“劳动群众集体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包括: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民法通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不难看出,在我国,森林的所有权主体只能是国家或者集体,个人不能成为森林所有权的主体。国家、集体享有森林所有权,也即意味着国家或者集体对其所享有的森林所有权享有完全的所有权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

2.森林使用权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认识存在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观点。

否定说认为森林乃是指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体,当然也是一个以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森林作为一个整体范畴,不宜成为林业权的客体。森林所包含的几个部分,在我国既有立法体系中,实际上已经将其分割成几个部分,并成立了单独的所有权。并且,现有立法中,森林与森林资源、林木等概念关系不明。森林有时作为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有时候又不是;有时包括林地,有时又不包括;有时候就是指林木,有时候又不包括林木。这种极端混乱的用法,已经使既有立法限于矛盾之中,继续沿用甚为不妥。所以,森林权属的构造仅仅包括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以及担保物权。否定说其实并不否定森林资源使用权,只是其认为应该将森林所包含的几个部分进行分割单独设权。

肯定说观点虽然承认森林自然资源的使用权,但对其认识主要有五种观点:

一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是为了自然资源有效和可持续利用,使用权在依法取得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许可后,所拥有的对自然资源使用收益的权利,它与用益物权相互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各自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二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属于财产的权利,是非债权性的财产权,具有物权性质。这些权利不是所有权,也不是担保物权,惟将其归入用益物权才为妥当。

三是认为自然资源使用权首先是一项民事权利,不是公法上的权力。其次,自然资源使用权是一种概括了各种财产权利的一种集合性的权利:一是用益物权,二是特别法上的物权,三是典型的行政特许权。

四是认为林权是公权性私权,林权是物权之一种。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属于物权中的自物权,即所有人在自己的物上享有的权利,是最为完整和充分的物权。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属于物权中的用益物权,即以物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权利。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尽管法律对其保护既有物权方法,又有债权方法,但并不影响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林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用益物权。

五是认为林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与森林资源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不同。林权是一种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在物权法体系中属于特许物权的范畴。

关于森林使用权,我们认为:否认森林使用权的存在是不科学的。因为森林具有成为民法上的物或者财产的三大属性:第一,它具有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第二,它具有稀缺性,不能无限量地供给;第三,它具有独立存在性,可以独立于土地而存在。因此可以设定独立的物权(排他支配权)。所以森林可为民法上的物,成立独立的物权。而且,《民法通则》第八十一条规定:“国家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这也从立法上肯定了森林的使用权。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法律属性,我们认为:森林使用权是源于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在物权法意义上,森林使用权实质上应列为用益物权范畴。但是森林使用权因为森林的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又决定了森林使用权是一种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并且森林使用权宜在《森林法》中进行规定,所以森林使用权又属于物权法体系中特许物权的范畴。

关于森林使用权的法律特征,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森林使用权的主旨在于森林使用权权利人对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进行支配。建立在森林之上的民事权利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两类。因为森林所有权的主体在我国只能是国家或者集体,固然国家和集体也能够依据所有权理论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森林,但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由国家或者集体之外的主体使用,从而建立属于用益物权范畴的森林使用权是有其必要的。因为用益物权的社会功能在于“增进物尽其用的经济效用,即拥有其物者得自不使用,而使他人利用之,以收取利益(对价)。无其物者得支付代价而利用他人之物,而不必取得其所有权。”

第二,森林使用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管理四个方面。用益物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而不包括处分三个权能。森林使用权首先表现为一种用益物权,因此,其自然也包含占有、使用和收益三个权能。在具体民事主体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森林使用权权利人首先得占有森林。森林使用权权利人享有的森林使用权是一种手段性权利,是获取收益的权利。在森林使用权行使完毕之后,权利人获取了包括林木所有权在内的收益。此时,林木作为森林使用权行使的结果,是所有权的客体,属于林权人的财产。之所以说森林使用权包括管理权能,是因为一方面森林使用权的内容是森林使用权主体享有森林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管理的权利,同时,森林使用权主体也负有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里资源的义务。管理权能的具备,便是森林使用权又不完全相同于用益物权在具体权能上的一个体现。决定管理权能的因素在于森林不仅仅具有物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效益的社会价值。

第三,森林使用权为独立物权。森林使用权一旦设立,森林使用权人便独立地享有对标的物的使用、收益权能,亦即该权利是独立存在的,依当事人之间设立森林使用权的行为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森林使用权是一种主权利,而不是从属于其他物权的权利,不像担保物权那样必须依附于债权。正是因为森林使用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所以森林使用权可以进行流转,森林使用权也可以为债权而设置担保。

(二)林木

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关于林木的权属,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林木只能界定为林木所有权。

《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森林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营造的林木,由营造单位经营并按照国家规定支配林木收益。集体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归该单位所有。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后种植的林木归承包的集体或者个人所有;承包合同另有规定的,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执行。”根据这些规定,建立在林木之上的林权便是林木所有权。林木所有权主体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集体所有制单位、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职工等。林木所有权取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即造林取得林木所有权。继受取得:其一是森林使用权收益实现取得林木所有权,二是合法继承取得林木所有权。当然林木可以设置担保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二条第(三)项也明确规定:“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此处,以林木抵押的,便是指以林木所有权抵押,而进行的债权担保。

(三)林地

对林地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然而,根据以上法律的相关规定,林地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的涵义则是不同的。如《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显然,《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将林地从物权客体意义上规定为土地的一种类型,属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或者农村土地,即农用地范畴之内。《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林业主管部门便于管理森林资源,而将林地规定为森林资源之一种。如《森林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迹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列举的方式列明了林地的外延范畴,便于林业主管部门对林地的管理。不同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林地进行规范,林地也在不同场合中体现了其不同的意义。在《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林地是土地类型之一种,这种规范意义在于便于从理论上建立土地的权利体系;《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的描述,则成为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森林资源的主要的法律依据。因为“林地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而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生态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由林业主管部门依据《森林法》进行专门管理。”

关于作为农用地的林地的权利,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以及《民法通则》的规定,主要有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1.林地所有权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该条从原则上规定了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即土地公有制度,实行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关于林地的权属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森林法》第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林地的权属:“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一款关于“森林资源”的解释,林地是属于森林资源的一种。所以,依据以上法律规定,林地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和集体。

国家林地所有权是指国家对其所有的林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土地管理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但是,实践中国家一般不通过直接行使占有、使用等权利来实现所有权,而是通过国有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国家基于所有权而行使林地行政管理权的方式来实现。

集体林地所有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林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关于集体林地所有权,《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十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发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的,不得改变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所有权。”根据这些规定,成为集体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形式主要是农民集体。直接行使林地所有权权能的则主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

2.林地使用权

因为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度,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集体,并且土地禁止买卖、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但是,作为林地所有权主体的国家和集体在林地所有权行使中是“缺位”的,所以根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理论,有必要创设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是指人们依法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林地进行开发、利用的权利,是从林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项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一定条件下的处分权。对此,《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都有相关的规定。如《民法通则》第八十条规定:“国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单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确定由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家保护它的使用、收益的权利;使用单位有管理、保护、合理利用的义务。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村土地承包法》是专门为农村土地使用权而立的一部门法。《森林法》中更是直接使用了“林地使用权”概念。

我们认为,林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林地使用权是依法取得的对国有或者集体林地的占有、使用并获取的收益权利,是对国有或者集体林地所有权实现经济效用的具体化。我国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所有林地并由国家或者集体直接经营林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产物,我国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林地权属关系便要进行改革。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主体为更好的实现其经济利益,首先便要明晰产权。在此意义上,林地所有权的规定仅仅具有林地归属意义,而难以体现林地效用意义。我国近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展开。明晰林业产权,表现在林地森林资源上面,便是如何真正实现林地使用权。

第二,林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林地使用权是用益物权是肯定的。因为林地使用权是从他人主体国家或者集体依法取得的林地占有、使用并收益的权利,自然属于用益物权范畴。说其“特殊”,则是因为林地使用权又不同于其他大陆法国家的用益物权,不是私人之间的一种权利安排,不是非所有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安排,而是抽象的所有权人与具体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安排。林地使用权是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受所有权制约,但又不能按照传统的用益物权来衡量林地使用权。

第三,林地使用权的权能表现为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条件下处分四种权能。林地使用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对世性,它不仅赋予对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且可以排除任何不合法的干涉和妨害,维护其权利,实现其利益。如《森林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而关于处分权权能的设置,有学者论述道:“资源性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具有受限制的处分权。法律可以规定其进行各种处分的限制性条件和程序规则,以调整资源使用权流转需要,更好地发挥资源性土地使用权财产价值,使其具有融通资金的功能,成为实现其投资和劳动价值的手段。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应当可以转让、抵押、出租,并且可以继承。”林地使用权作为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的一种,其权能设置上也应该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处分的权能。

第四,林地使用权负有特殊的法律义务。林地使用权是负有义务的特殊物权。其义务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所有人负有的义务,一是对社会所负的义务。对所有权人负有的义务有两项:一项是不得随意改变林地使用权用途,如《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森林法》第十五条也明确规定“……但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另一项是缴纳有偿使用费用。林地使用权人对国家或者社会的义务也表现为两项:一项是缴纳税收;一项是合理有效的利用林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林地使用权具有期限性。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第六,林地使用权的可转让性。林地使用权是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用益物权虽然是直接针对有形物的,但是,用益物权本身在物权理论上被称为无形物。因为,从用益物权人的角度,他拥有的不是物,而是权利。”“可转让性是有效率的用益物权所必备的特征。”所以林地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而且,相关法律规定也体现了这一原理。如《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也明确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森林法》第十五条也规定:“下列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

第七,在我国,林地使用权的典型形式是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制度。农户、农村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承包农用地。“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林地承包经营权与林地使用权的关系是种属关系,即林地承包经营权仅仅是林地使用权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林地使用权的表现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林地承包经营权。例如,以林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而表现出来的股权便是林地使用权的另一种典型形态。

根据我国现行关于森林资源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的规定,总结归纳我国现在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关于林权的涵义,我们认为,在内涵上,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外延上,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注释与参考文献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李然、严立冬:《我国林权改革制度窥见》,载《当代经济》2005年第2期,第59页。

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二款。

需注意的是《宪法》第九条中规定的“森林”、《森林法》第三条规定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等概念在运用上是比较混乱的。为明确起见,“森林资源”以及“森林”两概念的理解皆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予以解释。

高利红:《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以及高利红:《林业权之物权法体系构造》

梁彗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633页

屈茂辉著:《用益物权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282页

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6页。

胡一鹏、肖琼霞:《略论林权的法律性质》,载《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

王泽鉴:《民法物权》,第二册,第7页。转引自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2页。

此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之规定而作出。《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一)、(二)、(三)三项都有如此表述规定:“……核发证书,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权”。

“可转让性是有效率的用益物权所必备的特征。”详见周林彬著:《物权法新论——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6页。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二条之规定。虽然《担保法》并没有明确规定森林使用权可以进行担保债权,但是《担保法》明确规定了林木可以抵押。然而,森林使用权的收益可以表现为林木形式。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根据该条规定,土地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种类型。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周训芳、谢国保、范志超著:《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规定:“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森林法》第十七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中国学者们时常用大陆法的用益物权制度来定位中国的土地使用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大陆法中的用益物权是以土地私人所有为基础设计的,这些旨在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土地利用权利的制度安排,不能直接适用于国家或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土地利用权安排。”详见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206页。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高富平著:《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林权范文篇9

(一)理论背景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理论。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经济的外部性以及消除市场失灵可以通过严格界定产权来克服,随后张五常和德姆塞斯等人进一步研究出了产权经济学。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成立的由来,接下来威廉姆森根据这一理论得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本文将以产权经济、产权制度、林权制度等理论原理为基础来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问题研究集体林权改革问题。

(二)主要内容

1.产权经济

科斯定理形式多样,都是借产权和交易成本说明市场机制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产权经济学由科斯定理的发展思路而得来的。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只要产权明晰市场机制可以纠正经济中的外部性。德姆塞斯和艾尔奇安进一步研究了产权、产权结构和企业制度,并且完全认同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定理的表现从以下三点分析产权的最初分配是无关紧要的:第一,产权从效率角度来说是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进行交换。第二,从效率角度分析产权的自由交换。第三,交易成本为零时,从效率角度分析的产权。产权包括使用、占有、转让、赠予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权利,被认为是一组权利。林业产权在理论上可以应用产权经济这些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将这一理论运用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实际产权划分问题上来。

2.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理顺、调整产权关系的基本规范,所谓产权关系就是产权主体之间,在财产所有、使用、支配、收益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凡是财产的所有者以及财产的经营者,都是产权主体,他们之间在财产所有、使用、支配、收益中发生的都是产权关系。因此,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的产权规则和产权关系结合且能实行有效组合、保护及调节的制度。换言之是对产权所包含的主体的设定、权能的界定、确立和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实际上,市场经济是一种产权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前提基础上的:一是产权界定明晰;二是产权可以有效流转;三是产权可以受到保护。与此相适应的法规、制度就构成了一国的产权制度。市场经济的建立,实质上是一个产权制度的建立过程。因次,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产权制度,就必须要明确界定产权,并且是排他性的产权。只要明确界定的产权才能够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产生激励和约束功能。有了明确的产权,就意味着界定了他的行动和策略的集合,并且也意味着他能够得到相应的利益,从而使得产权主体的行为有了内在的动力。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看,产权制度是否健全,关系着无形的手能否发挥作用。产权界定不清楚,则交换几乎不能发生。而通常情况下,产权的初始界定一般很少是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的,因此,只有让产权充分流转起来,才能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这种可以流转的产权必须得到有效的保护,否则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造成谁也不愿意投资。

3.林权制度

林权是指权利主体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林权制度是对林权所包含的权能的界定、主客体的设定、确立和保护的一系列行为规范。林权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林权的权利人。作为林权的享有者和构成要素之一,林权主体必须明确,否则,林权归属就无从谈起,林权也就无法称其权利了。从林权的权利主体来看主要包括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即所有者与使用者。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束,产权是广义的所有权,包括狭义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可以说林权包括的这四项权利是一种复合性权利,体现在集体林改中。

二、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集体林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产权问题是集体林改中普遍遇到的症结,政府在处理这类争议性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办法、法规的支撑,导致确权工作停滞不前。我国政府多次强调确权是林改的核心,即物权确定,在实践中就是确定相关财产权的问题。在集体林改中主要是使农村林地作为一种财产资源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体现农村财产性和林地物权性,将林木及林地的物权给予林地承包经营者,这是市场经济对农村林地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相关的法律都明文规定了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外,属集体所有。然而这个集体太笼统,到底是指村或乡还是村民小组?这个问题不够明确。而且,所有权还存在着重叠的现象,可以说既归村民小组所有,又归行政村所有。总之,这样的一物二主必然导致产权运行的混乱,给政府山林确权工作设置了障碍。

(二)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

初期出现的插花山现象即按树木的株数划分无四至记录,遗留的产权变更强烈而仓促,无历史记录,从而出现大量的林权纠纷案例,阻碍了集体林改前进的步伐。有些地方当时没有签订合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对使用权和所有权之间边界没有明确的规定,个人集体之间的权责义务关系不清楚。无具体规定文件,在处理责权利边界的时候模棱两可,林农没有明确的使用权证。经常出现林农林地使用权受到侵犯。地方政府及社区侵犯林农利益,林地处置权没有真正赋予林农,如不尊重林地承包关系,随意中止农民承包权;调整林地承包期越来越频繁,粗暴干涉农民生产决策权等。林地产权的地理位置、历史变更、边界的完整记录非常重要,而集体林区的林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后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工作中的失误和地籍管理没有及时做更新处理,山林权证书很多都是错、重、漏填,统管山、责任山、自留山的边界没有界碑,面积无有效记录。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

中国林业发展的一个整体思路是实现林业的市场化操作,而林业的市场化操作是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之上:一是产权界定明晰;二是产权可以自由流转;三是产权可以受到有效保护。因此,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晰产权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

林业产权是产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经济权利在林业资产的体现,主要有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以及对它们的收益、使用和处置的权利。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林业生产关系,核心问题是明晰产权,理顺并且落实产权。明确产权主体,建立明晰的林业产权制度,体现产权利益,直接关系着林业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以后的林业分类经营改革使市场机制成为林业资源配置有效实施的主要载体,客观上要求决定资源交换的林业经营主体在实现支配资源上要明确产权,即林业经营主体必须有森林和林木林地处置的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否则就不是市场主体,就不能吸引并号召林农参与到林业建设中来,且无法担任社会主体其资源配置的主角。可以说,林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林地产权的问题。

(二)规范产权界定,提高林农造林的积极性

明确界定林地产权,在法律上明确产权主体。集体林地产权的界定就是国家、集体、农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界定。其中国家、集体和农户就是这一产权的主体。国家拥有对集体林地的的管理权,集体行使对林地所有权,农户或其他经营者对林地承担使用权。黄少安的《产权经济学导论》中指出,一个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产权主体对资源的转让与使用的权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对林农来说关键的实惠在经营决策权、生产自主权和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方式。因此,将林地使用权物权化,使其具有私人使用权的性质,这一方式是集体林改确权问题处理的可选路径。把使用权上升为物权,这就需要强化林地的使用、收益及转让的权利,并通过使用林地产权物化,塑造其排他性,从而产生内部激励和外部交易功能,在林地产权主体不变的前提下,促进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利于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目前,土地制度的表现形式都停留在政策颁布过程上,在具体实施中困难重重,林地使用权如果缺乏切实的法律保障,林农得不到应有的实惠。要消除现实的林地使用权的产权残缺,最好的选择是促使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转化,因此,林地的物权化是林地产权制度的最终实现形式,是使林农得到实惠提高林农造林的积极性有效方式。

林权范文篇10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护模式;林权改革

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端,小兴安岭南麓余脉、完达山系余脉、张广才岭余脉,自北、至东、到南呈新月形环拱松嫩平原,松花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形成沿江湿地、西部平原、中部丘陵、东部山地的自然地貌。全市辖9区、9县(市),有19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是全省的重点林区。辖区内有6个国有森工局,地方所属林业分为国家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设75处国有林场。全市幅员面积531万hm2,辖区内有林地总面积238万hm2,其中地方所属有林地面积108.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9152万m3,森林覆盖率46%。在市属有林地面积中,国有占78%,集体占22%;天然林占61%,人工林占39%。

1林权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林权权利人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林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大类。1.1国家所有的林权国家所有的林权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对国有森林的经营权,包括对国有森林的占有、使用、依法收益和在法定范围内的处分权等诸项权能。1.2集体所有的林权集体所有的林权是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2所有权与使用权

2.1所有权。所有权是指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2.2使用权。使用权是指根据合同或有关规定,使用他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力。

3林权权利人

林权权利人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拥有者。林权权利人包括国家、集体、机关团体和公民个人。

4地方国有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模式设计与应用

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优化设计,尝试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研究5种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模式并应用。分别为:(1)国有民营模式设计,适用于森林资源管护难度大,滥砍盗伐、毁林开荒多发,农林交错浅山区小型国有林场;(2)国群联营模式设计,适用于施业区内农林交错,人口密集,资源管护难度大浅山区小型国有林场;(3)股份合作经营模式设计,适用于浅山区经济危困国有林场;(4)承包经营模式设计,适用于低价低产林分较多国有林场;(5)基地化管护经营模式设计,适用于各种类型国有林场。以上5种模式,除基地化外,其他4种模式都属于森林资源资产流转范畴,流转面积29.5万hm2,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27.2%,共吸引6.8万户、10余万山区群众和社会人员从事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活动,安置6000多名林业职工重新就业,吸引社会投资6亿多元。

5地方林业集体林林权制度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