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1:36:40

粮油加工业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1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粮油加工业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为指导,结合我市粮油加工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科学制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粮油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全面提升我市粮油加工业产业水平,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进一步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粮食资源的转化增值及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时期粮油加工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期间,我市粮油加工企业充分依托粮油基础资源优势,积极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立足本市,面向京津,服务全国,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着较高声誉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十一五”期间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粮油加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据20*年底调查统计,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转化企业23家,资产总额6.5亿元,加工转化粮食83.8万吨,实现利税3*0万元,期末从业人数2100人。

其中小麦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小麦能力88.5万吨,20*年实际加工小麦55.4万吨。

(1)小麦加工能力情况:全市年产小麦总产量150万吨,12家小麦加工企业的年转化能力达到总产量的59%,位列全省11个市的第四。

(2)小麦实际加工产量情况:12家小麦加工企业实际加工量达到总产量的37%(实际加工转化率),位列全省11个市的第六。

(3)小麦加工企业数统计标准:12家小麦加工企业是日加工能力在60吨以上的中大型企业,约30家日加工小麦在60吨以下的小型加工企业未统计在内,这部分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州市、武强县、故城县境内。

玉米加工企业7家,其中淀粉加工企业2家,饲料加工企业5家。20*年实际加工玉米23.7万吨,全市年产玉米总产量150万吨,玉米加工实际转化率15.8%。

食用油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油料能力12万吨,20*年实际加工油料4.7万吨。

2、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十五”期间,随着粮食企业国有资本的逐步退出,非国有经济在全市粮食加工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已经成为引导粮食产业发展的生力军。从企业所有制构成看,在全市粮油加工企业中,私营企业15家,占65%;股份制企业6家,占26%;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家,占9%。

3、粮油加工区域化格局正在形成。小麦、玉米是我市两大主导粮食品种,以品质高、产量大而闻名。“十五”期间,随着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主要粮食品种区域集中趋势明显,已经建成深州、景县部级商品粮基地,五得利、金牛、深发面业三大粮食加工企业会聚深州市谋求发展,我市粮食加工初步呈现出依托产地优势,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的格局。

二、“十五”时期粮油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十五”时期,我市粮油加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省先进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宏观上缺乏总体规划,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上项目重复建设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二是与省内其他粮食主产市相比,粮食加工转化率较低,邯郸、邢台两市同为粮食主产市,加工转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市。三是中小型粮油加工企业比重较高,难以形成龙头,我市的冀州永生、深州五得利、阜城古船等小麦加工企业在市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与邯郸五得利集团、邢台华龙日清、廊坊廊雪相比较尚具有一定的差距。饲料、淀粉、食用油企业缺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总体粮食加工转化仍处于底水平。公务员之家

三、“十一五”时期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保证粮食供应和安全为核心,以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策引导,搞好行业指导,不断满足各层次消费者,,加快我市由粮食生产大市向粮食经济强市的转变,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卫生、营养的粮油加工产品。

2、发展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需要和发展趋势,大力培育粮食加工优质产品和龙头企业。

食品安全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确保粮食加工产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把产品质量关,坚决关闭和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科技进步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粮食加工技术水平;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和档次。

节约能源原则。新上粮食加工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建设,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生产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粮食产品。大力发展节约能源、节约粮食资源的加工项目,搞好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宏观调控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指导粮食加工业建设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有效调控,保证粮食安全。

3、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末,全市粮油加工业整体水平要有明显提高,企业整合和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粮食产业化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自主科技研发能力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打造一批名牌粮食产品,使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市粮食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目标:

(1)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抓住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培育和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到“十一五”末,全市年销售收入5?10亿元的粮油加工企业力争达到2家,重点扶持五得利集团深州面粉公司、冀州永生食品公司、阜城古船食品公司,争取1个粮油企业进入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发挥其在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龙头和示范作用。通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玉米农产品资源上的优势,积极谋划一个年转化玉米70万吨的深加工项目,努力实现玉米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工增值优势。力争新建一家日处理油料300吨以上的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

(2)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到“十一五”末,全市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70%,小麦、玉米年加工转化总量达到100万吨左右。

(3)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在巩固现有知我粮油品牌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开创3个全省知名粮油品牌,1个全国知名粮油品牌。全面提升粮食企业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努力使我市跨入粮食加工产品名牌大市行列。

四、“十一五”时期粮油加工业发展重点

1、小麦加工。继续沿着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向产品系列化和食品工业化延伸。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品位为重点,扶持大中型企业上规模、提档次、创名牌,逐步淘汰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的小加工企业,特别是限制日加工能力在200吨以下的新企业上马。

2、玉米加工。在饲料、淀粉等传统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向玉米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开发玉米淀粉糖、玉米蛋白粉等产品,发展多样化的玉米食品和多用途的工业原料。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通过扩建、改建或新建等方式,加强玉米加工企业布局,做大做优玉米加工产业。

3、食用油生产。以引进日处理油料300吨以上的大型加工企业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推广营养、健康食用油产品,引导消费市场向营养化方向发展,逐步改变山东食用油占领本地消费市场的被动局面。

五、支持粮油加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认真落实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继续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大力扶持食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以及“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粮食生产区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信贷资金、税费减免等方面对大型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扶持。要主动研究制订有利于大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为它们的协作联合搭建对接的平台,适时组织它们参加必要的培训、招商引资活动,使它们不断开阔眼界,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鼓励大企业通过市场吸引各类要素,通过整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低成本扩张,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本地资源、技术、区位及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大企业聚集,打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真正打造一批实力强、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2、抓好项目建设,实施名牌工程。动员企业及各方面力量,围绕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构思项目,围绕做大龙头、作强粮食产业谋划项目。突出特色和优势,把适宜当地发展的加工项目做实、做细、做深。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和安全,引导企业建立从原料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企业要进一步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工程,积极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力争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催生并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粮油企业要把产品研发、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巩固现有品牌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加大粮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特别是高技术食品、高附加值的粮油精深加工产品,力争再创一批新的省级和部级名牌,逐步实现主导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产业化。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2

(一)发展现状

通过量化分析,全面梳理总结评价发展的现状,特点,总结工作经验。总结评价要通过规范的表格对主要目标指标师实现情况,“十一五“重点项目(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建设,“十一五”建设需求等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总结的数据以2005年为起点,由于没到“十一五“末,所以采用2009年末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存在问题

在行业发展现状评价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主要差距和问题,作为“十一五”行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三)面临形势

1、市场竞争基本形势;

2、传统产业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3、“十一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十一五”规划大纲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出发,优化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布局和构建区域化,专业化粮油加工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力扶持和培育粮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产业集群,推进全省粮食加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卫生,营养的粮油加工产品;使粮油加工业的发展成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新驱动,拉长产业链,绿化环保等);

3、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4、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

2、培育龙头企业和国家名牌粮油产品;

3、大力推广粮食产业化经营;

4、提高经济效益;

5、提升我省粮油加工业在全国的位次。

(四)主要任务

1、完善工业布局。根据本地优势发展粮油加工产业,通过土地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2、引进,开发粮油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粮油加工综合经济效益。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5、加强资源综利用,发展低碳经济。

6、建立和完善粮油加工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五)重点项目

1、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基地)项目(同一区域内以粮油加工业为主,粮油加工企业在3个以上的产业园区)。如何规划,建设,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多少产能,市场分析与经济效益预测。

2、粮油深加工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

3、规划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和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收。

4、粮油加工企业节能减排与技术改造项目。

5、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项目。明确种类,品种,产量规划,提高其年产量占粮油加工总产量的比重。

(六)政策措施

1、产业指导政策。

2、企业扶持政策。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本文拟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粮油的过度加工,剖析过度加工的弊端和造成的危害,提倡适度加工,以促进粮油加工业健康科学发展。

一、粮油的过度加工,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降低了成晶的营养价值,造成了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

小麦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存在于胚部和糊粉层,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小麦加工为面粉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含大量租纤维的种皮,使面粉有较好的口感和易于消化,粉色也得到改善。但加工过程也使一部分糊粉层和胚部进入麦麸中,且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进入麸皮的比例越大,因而营养物质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国际社会一些国家仍提倡吃全麦粉,如俄罗斯的主食黑面包就是以全麦粉烤制的。我国在粮食紧缺的年代曾有全麦粉品种,主供品种是加工精度不很高的标准粉。这些年人们越吃越精,面粉越来越白,而且还要在精度已经很高的特一粉里加人增白剂去“漂白”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虽在目前属于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增白面粉必然破坏维生素a元,降低面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与此同时,面粉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k也极易被氧化而受损,b族维生素中的趴和b2也同时受到不利影响。随着面粉加工精度越来越高,营养物质已存之不多,还要“雪上加霜”地去漂白,那我们还能吃到什么营养物质呢?怎么去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健康水平呢?据悉,即将出台的经过修订的小麦粉国家标准中,已规定禁用过氧化苯甲酰增白面粉,这无疑是对过度加工问题的当头棒喝,相信今后还会有类似的得力措施了台,以遏制过度加工热度不减的势头。稻米加工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与面粉类似。稻米经多机精碾和抛光,加工成的精米和糙米相比,b族维生素损失了60%,赖氨酸、苏氨酸也在加工中大量损失。长期食用这种精白米,如无其它副食补充营养,就会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易患脚气病、神经炎、唇炎、角膜炎等病症。

食用油由其主体成分甘油三酯和其它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组成。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热量,其它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已为人们所共知,如磷脂有健脑、补脑、增智、保护肝脏、防胆结石和骨质疏松、降胆固醇、降血脂等功能;维生素a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等功能;维生素e有增强免疫、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运转、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抗癌等功能;角鲨烯为三十碳六烯、能补充细胞氧气、修复受损细胞、加快伤口愈合、美化肌肤、消除疲劳、增进体力、护肝保肝、防治肿瘤。几乎所有食用植物油都天然含有上述有益人体健康的这些伴随物,某些植物油还含有除此之外的一些独特的功能性成分,也十分有益人体健康,如芝麻油中的芝麻素,未糠油中的谷维素、二十八醇,花生油中的白藜节醇等等。在油脂加工中,为了保证食用油的商品功能和储存品质,必须进行精炼处理,如磷脂会使油品混浊,吸水沉降、加速油脂水解酸败,不利安全储存,烹调时会发黑变焦,严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必须通过水化脱胶处理。但对烹制中国菜来说,大可不必用西方人做凉菜的色拉油。西餐冷食为主,凉菜做好后需要冷藏,因此,低温时不能出现凝浊现象,还需保持蔬菜固有的色泽和味道。因而色拉油需经过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酯的“六脱”精炼处理。烹调中国菜,采用原国标名称的一级二级油即可,最多用到高级烹调油为至,不必去盲目追棒色拉油致使生产的食用油越炼越浅,越炼越清,食用油已如同水一样清澈。色拉油的商品外观虽受人追棒,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经过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脂的精炼处理,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力及吸光和抗氧化作用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已被脱除绝大部分,植物留醇被除去35_40%,维生素e被除去70%,角鲨烯被除去80%,这些可贵的天然营养物质竟这样在过度加工中被无情地精炼掉了。

过度加工使粮油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使成品在质的方面遭受损失,同时成品的产出率也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面粉加工中全麦粉的出品率接近100%,标准粉约为82_85%,特二粉约为72%左右,特一粉一般在60%左右,副产品为黑粉及麸皮,只能用作饲料原料,经济价值已非成品可比。稻米加工中的情形与面粉相似,精白米的出品率甚至不足50%,产生的副产品糠粉及碎末只能用于饲料加工。油脂加工中不同品种毛油的精炼损失率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仍是随着精炼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品率越来越小。原国标一、二级油的精炼损失率约为2%左右,色拉油的精炼损失率约为5%左右。由此可见,不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讲,加工越越细,原料资源的利用率越低,而过度加工无疑是对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在粮油的过度加工中,引入或产生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伴随物,影响了成品粮油的食用安全性

面粉在过度加工时,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增白剂,以便使面粉的粉色更白些,其弊端之一是使很具营养价值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及其它几种维生素遭到破坏,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弊端还不只此。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释放出活性氧后降解为苯甲酸,苯甲酸需在人体肝脏内解毒生成马尿酸后排出体外,因而将加大肝脏负担。对正常人体来说,只要增白剂添加不超标,肝脏解毒尚可承受,但对有肝脏疾患的群体则不堪重负,何况面粉类食品几乎每餐必食,增白剂超标添加又司空见惯,怎能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呢?

在油脂过度加工中,高温脱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脱色使用脱色剂活性白土、活性炭,脱蜡过程中加人助滤剂硅藻土都有可能带来重金属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危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诸多危害:它是阻碍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正常代谢的因素之一,不利于各种脂肪酸转换为前列腺素等有调节血脂和免疫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也妨碍了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其次,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材料,而反式脂肪酸增多后,细胞膜的结构会变得相当脆弱,使有害物质容易浸入,产生疾病;再者,反式脂肪酸缺乏激素免疫和调节机能,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为有害物质。现在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对反式脂肪酸危害和在食品中限量标准的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从2006年1月1日起食品厂商必须在食品包装上标识反式脂肪酸含量。我国关于反式脂肪酸正处于学术研究阶段,虽尚未制定出含量标准,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关专家认为,首先应让消费者认识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尽量远离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三、粮油的过度加工产生了更多的废气、废液、废渣,污染了环境,过度加工及对“三废”的处理要增加更多的工业装备,也增大了能源和辅料的消耗

国务院颁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纲要(草案)》中,对节能和环境提出了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要求国内生产总值消耗能源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十一五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和措施,将会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率,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这些年,粮油工业同其它加工行业一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及环保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把能源消耗降下来,把环保水平提上去。为达此目的,除进行必要的工艺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特别是节能与环保管理等措施外,纠正粮油的过度加工问题也能收到显著效果。以油脂的过度加工为例,如对烹饪用油按做中国莱的要求,只进行脱酸、脱胶处理(符合原国标一、二级油质量标准),或再增加简单的脱色、脱臭处理(符合原国标高级烹调油质量标准),则可大大节约水、电、汽、煤资源及脱色剂、助滤剂等辅助材料的消耗(例如脱臭工序蒸汽量的消耗为122——168kg/t油,真空冷却用水消耗为12-20m3/t油);同时还减少了脱臭工序产生的废气,脱色工序废漂土残渣及废水和其它废液的排放,减轻了污染治理的压力。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本文拟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粮油的过度加工,剖析过度加工的弊端和造成的危害,提倡适度加工,以促进粮油加工业健康科学发展。

一、粮油的过度加工,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降低了成晶的营养价值,造成了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

小麦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存在于胚部和糊粉层,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小麦加工为面粉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含大量租纤维的种皮,使面粉有较好的口感和易于消化,粉色也得到改善。但加工过程也使一部分糊粉层和胚部进入麦麸中,且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进入麸皮的比例越大,因而营养物质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国际社会一些国家仍提倡吃全麦粉,如俄罗斯的主食黑面包就是以全麦粉烤制的。我国在粮食紧缺的年代曾有全麦粉品种,主供品种是加工精度不很高的标准粉。这些年人们越吃越精,面粉越来越白,而且还要在精度已经很高的特一粉里加人增白剂去“漂白”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虽在目前属于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增白面粉必然破坏维生素A元,降低面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与此同时,面粉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K也极易被氧化而受损,B族维生素中的趴和B2也同时受到不利影响。随着面粉加工精度越来越高,营养物质已存之不多,还要“雪上加霜”地去漂白,那我们还能吃到什么营养物质呢?怎么去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健康水平呢?据悉,即将出台的经过修订的小麦粉国家标准中,已规定禁用过氧化苯甲酰增白面粉,这无疑是对过度加工问题的当头棒喝,相信今后还会有类似的得力措施了台,以遏制过度加工热度不减的势头。稻米加工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与面粉类似。稻米经多机精碾和抛光,加工成的精米和糙米相比,B族维生素损失了60%,赖氨酸、苏氨酸也在加工中大量损失。长期食用这种精白米,如无其它副食补充营养,就会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易患脚气病、神经炎、唇炎、角膜炎等病症。

食用油由其主体成分甘油三酯和其它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组成。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热量,其它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已为人们所共知,如磷脂有健脑、补脑、增智、保护肝脏、防胆结石和骨质疏松、降胆固醇、降血脂等功能;维生素A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等功能;维生素E有增强免疫、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运转、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抗癌等功能;角鲨烯为三十碳六烯、能补充细胞氧气、修复受损细胞、加快伤口愈合、美化肌肤、消除疲劳、增进体力、护肝保肝、防治肿瘤。几乎所有食用植物油都天然含有上述有益人体健康的这些伴随物,某些植物油还含有除此之外的一些独特的功能性成分,也十分有益人体健康,如芝麻油中的芝麻素,未糠油中的谷维素、二十八醇,花生油中的白藜节醇等等。在油脂加工中,为了保证食用油的商品功能和储存品质,必须进行精炼处理,如磷脂会使油品混浊,吸水沉降、加速油脂水解酸败,不利安全储存,烹调时会发黑变焦,严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必须通过水化脱胶处理。但对烹制中国菜来说,大可不必用西方人做凉菜的色拉油。西餐冷食为主,凉菜做好后需要冷藏,因此,低温时不能出现凝浊现象,还需保持蔬菜固有的色泽和味道。因而色拉油需经过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酯的“六脱”精炼处理。烹调中国菜,采用原国标名称的一级二级油即可,最多用到高级烹调油为至,不必去盲目追棒色拉油致使生产的食用油越炼越浅,越炼越清,食用油已如同水一样清澈。色拉油的商品外观虽受人追棒,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经过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脂的精炼处理,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力及吸光和抗氧化作用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已被脱除绝大部分,植物留

醇被除去35_40%,维生素E被除去70%,角鲨烯被除去80%,这些可贵的天然营养物质竟这样在过度加工中被无情地精炼掉了。

过度加工使粮油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使成品在质的方面遭受损失,同时成品的产出率也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面粉加工中全麦粉的出品率接近100%,标准粉约为82_85%,特二粉约为72%左右,特一粉一般在60%左右,副产品为黑粉及麸皮,只能用作饲料原料,经济价值已非成品可比。稻米加工中的情形与面粉相似,精白米的出品率甚至不足50%,产生的副产品糠粉及碎末只能用于饲料加工。油脂加工中不同品种毛油的精炼损失率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仍是随着精炼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品率越来越小。原国标一、二级油的精炼损失率约为2%左右,色拉油的精炼损失率约为5%左右。由此可见,不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讲,加工越越细,原料资源的利用率越低,而过度加工无疑是对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在粮油的过度加工中,引入或产生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伴随物,影响了成品粮油的食用安全性

面粉在过度加工时,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增白剂,以便使面粉的粉色更白些,其弊端之一是使很具营养价值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及其它几种维生素遭到破坏,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弊端还不只此。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释放出活性氧后降解为苯甲酸,苯甲酸需在人体肝脏内解毒生成马尿酸后排出体外,因而将加大肝脏负担。对正常人体来说,只要增白剂添加不超标,肝脏解毒尚可承受,但对有肝脏疾患的群体则不堪重负,何况面粉类食品几乎每餐必食,增白剂超标添加又司空见惯,怎能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呢?

在油脂过度加工中,高温脱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脱色使用脱色剂活性白土、活性炭,脱蜡过程中加人助滤剂硅藻土都有可能带来重金属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危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诸多危害:它是阻碍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正常代谢的因素之一,不利于各种脂肪酸转换为前列腺素等有调节血脂和免疫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也妨碍了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其次,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材料,而反式脂肪酸增多后,细胞膜的结构会变得相当脆弱,使有害物质容易浸入,产生疾病;再者,反式脂肪酸缺乏激素免疫和调节机能,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为有害物质。现在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对反式脂肪酸危害和在食品中限量标准的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从2006年1月1日起食品厂商必须在食品包装上标识反式脂肪酸含量。我国关于反式脂肪酸正处于学术研究阶段,虽尚未制定出含量标准,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关专家认为,首先应让消费者认识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尽量远离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三、粮油的过度加工产生了更多的废气、废液、废渣,污染了环境,过度加工及对“三废”的处理要增加更多的工业装备,也增大了能源和辅料的消耗

国务院颁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纲要(草案)》中,对节能和环境提出了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要求国内生产总值消耗能源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十一五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和措施,将会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率,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这些年,粮油工业同其它加工行业一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及环保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把能源消耗降下来,把环保水平提上去。为达此目的,除进行必要的工艺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特别是节能与环保管理等措施外,纠正粮油的过度加工问题也能收到显著效果。以油脂的过度加工为例,如对烹饪用油按做中国莱的要求,只进行脱酸、脱胶处理(符合原国标一、二级油质量标准),或再增加简单的脱色、脱臭处理(符合原国标高级烹调油质量标准),则可大大节约水、电、汽、煤资源及脱色剂、助滤剂等辅助材料的消耗(例如脱臭工序蒸汽量的消耗为122——168kg/t油,真空冷却用水消耗为12-20M3/t油);同时还减少了脱臭工序产生的废气,脱色工序废漂土残渣及废水和其它废液的排放,减轻了污染治理的压力。

由以上分析使我们对粮油过度加工的弊端和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从消费角度看,也说明那种盲目追求米、面、油越白越好、越精越好的消费观念,既缺乏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十分有害的。这种消费观念使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买到的仅是感观上的粮油“精品”,实质上不但营养成分大量流失,甚至还伴随有不利健康的物质,这样的消费观念难道不应拼弃吗?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错误消费观念的导引下,市场消费潮流进入了误区。生产加工企业迎合消费者的偏爱心理,以求自己的产品能博得消费者的更多青睐,才使过度加工现象愈演愈烈。所以,纠正盲目消费观念,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就成为扭转过度加工现象的牛鼻子。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耕地面积十分有限,粮食供给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过度加工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粮食需求,给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必须予以纠正。因此,政府、生产企业、新闻传媒都应从落实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本文拟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粮油的过度加工,剖析过度加工的弊端和造成的危害,提倡适度加工,以促进粮油加工业健康科学发展。

一、粮油的过度加工,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降低了成晶的营养价值,造成了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

小麦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主要存在于胚部和糊粉层,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小麦加工为面粉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含大量租纤维的种皮,使面粉有较好的口感和易于消化,粉色也得到改善。但加工过程也使一部分糊粉层和胚部进入麦麸中,且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进入麸皮的比例越大,因而营养物质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国际社会一些国家仍提倡吃全麦粉,如俄罗斯的主食黑面包就是以全麦粉烤制的。我国在粮食紧缺的年代曾有全麦粉品种,主供品种是加工精度不很高的标准粉。这些年人们越吃越精,面粉越来越白,而且还要在精度已经很高的特一粉里加人增白剂去“漂白”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虽在目前属于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增白面粉必然破坏维生素a元,降低面粉中维生素a的含量。与此同时,面粉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k也极易被氧化而受损,b族维生素中的趴和b2也同时受到不利影响。随着面粉加工精度越来越高,营养物质已存之不多,还要“雪上加霜”地去漂白,那我们还能吃到什么营养物质呢?怎么去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健康水平呢?据悉,即将出台的经过修订的小麦粉国家标准中,已规定禁用过氧化苯甲酰增白面粉,这无疑是对过度加工问题的当头棒喝,相信今后还会有类似的得力措施了台,以遏制过度加工热度不减的势头。稻米加工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与面粉类似。稻米经多机精碾和抛光,加工成的精米和糙米相比,b族维生素损失了60%,赖氨酸、苏氨酸也在加工中大量损失。长期食用这种精白米,如无其它副食补充营养,就会造成b族维生素缺乏,易患脚气病、神经炎、唇炎、角膜炎等病症。

食用油由其主体成分甘油三酯和其它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组成。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热量,其它类脂物和脂肪伴随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已为人们所共知,如磷脂有健脑、补脑、增智、保护肝脏、防胆结石和骨质疏松、降胆固醇、降血脂等功能;维生素a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等功能;维生素e有增强免疫、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运转、保护神经系统、延缓衰老、抗癌等功能;角鲨烯为三十碳六烯、能补充细胞氧气、修复受损细胞、加快伤口愈合、美化肌肤、消除疲劳、增进体力、护肝保肝、防治肿瘤。几乎所有食用植物油都天然含有上述有益人体健康的这些伴随物,某些植物油还含有除此之外的一些独特的功能性成分,也十分有益人体健康,如芝麻油中的芝麻素,未糠油中的谷维素、二十八醇,花生油中的白藜节醇等等。在油脂加工中,为了保证食用油的商品功能和储存品质,必须进行精炼处理,如磷脂会使油品混浊,吸水沉降、加速油脂水解酸败,不利安全储存,烹调时会发黑变焦,严重影响食物的色、香、味,必须通过水化脱胶处理。但对烹制中国菜来说,大可不必用西方人做凉菜的色拉油。西餐冷食为主,凉菜做好后需要冷藏,因此,低温时不能出现凝浊现象,还需保持蔬菜固有的色泽和味道。因而色拉油需经过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酯的“六脱”精炼处理。烹调中国菜,采用原国标名称的一级二级油即可,最多用到高级烹调油为至,不必去盲目追棒色拉油致使生产的食用油越炼越浅,越炼越清,食用油已如同水一样清澈。色拉油的商品外观虽受人追棒,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经过脱色、脱臭、脱蜡和脱固体脂的精炼处理,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提高免疫力及吸光和抗氧化作用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已被脱除绝大部分,植物留醇被除去35_40%,维生素e被除去70%,角鲨烯被除去80%,这些可贵的天然营养物质竟这样在过度加工中被无情地精炼掉了。

过度加工使粮油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使成品在质的方面遭受损失,同时成品的产出率也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面粉加工中全麦粉的出品率接近100%,标准粉约为82_85%,特二粉约为72%左右,特一粉一般在60%左右,副产品为黑粉及麸皮,只能用作饲料原料,经济价值已非成品可比。稻米加工中的情形与面粉相似,精白米的出品率甚至不足50%,产生的副产品糠粉及碎末只能用于饲料加工。油脂加工中不同品种毛油的精炼损失率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仍是随着精炼程度的不断提高,出品率越来越小。原国标一、二级油的精炼损失率约为2%左右,色拉油的精炼损失率约为5%左右。由此可见,不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讲,加工越越细,原料资源的利用率越低,而过度加工无疑是对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在粮油的过度加工中,引入或产生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伴随物,影响了成品粮油的食用安全性

面粉在过度加工时,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增白剂,以便使面粉的粉色更白些,其弊端之一是使很具营养价值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及其它几种维生素遭到破坏,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弊端还不只此。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释放出活性氧后降解为苯甲酸,苯甲酸需在人体肝脏内解毒生成马尿酸后排出体外,因而将加大肝脏负担。对正常人体来说,只要增白剂添加不超标,肝脏解毒尚可承受,但对有肝脏疾患的群体则不堪重负,何况面粉类食品几乎每餐必食,增白剂超标添加又司空见惯,怎能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呢?

在油脂过度加工中,高温脱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脱色使用脱色剂活性白土、活性炭,脱蜡过程中加人助滤剂硅藻土都有可能带来重金属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危害。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诸多危害:它是阻碍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正常代谢的因素之一,不利于各种脂肪酸转换为前列腺素等有调节血脂和免疫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也妨碍了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其次,脂肪酸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材料,而反式脂肪酸增多后,细胞膜的结构会变得相当脆弱,使有害物质容易浸入,产生疾病;再者,反式脂肪酸缺乏激素免疫和调节机能,在代谢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成为有害物质。现在国际社会十分重视对反式脂肪酸危害和在食品中限量标准的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从2006年1月1日起食品厂商必须在食品包装上标识反式脂肪酸含量。我国关于反式脂肪酸正处于学术研究阶段,虽尚未制定出含量标准,但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关专家认为,首先应让消费者认识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尽量远离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三、粮油的过度加工产生了更多的废气、废液、废渣,污染了环境,过度加工及对“三废”的处理要增加更多的工业装备,也增大了能源和辅料的消耗

国务院颁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纲要(草案)》中,对节能和环境提出了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要求国内生产总值消耗能源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十一五纲要(草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和措施,将会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率,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这些年,粮油工业同其它加工行业一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及环保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把能源消耗降下来,把环保水平提上去。为达此目的,除进行必要的工艺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特别是节能与环保管理等措施外,纠正粮油的过度加工问题也能收到显著效果。以油脂的过度加工为例,如对烹饪用油按做中国莱的要求,只进行脱酸、脱胶处理(符合原国标一、二级油质量标准),或再增加简单的脱色、脱臭处理(符合原国标高级烹调油质量标准),则可大大节约水、电、汽、煤资源及脱色剂、助滤剂等辅助材料的消耗(例如脱臭工序蒸汽量的消耗为122——168kg/t油,真空冷却用水消耗为12-20m3/t油);同时还减少了脱臭工序产生的废气,脱色工序废漂土残渣及废水和其它废液的排放,减轻了污染治理的压力。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4号)有关精神,引导和促进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全面准确了解粮油加工业生产动态和产品流通环节的相关信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粮油加工业统计制度,以及粮油加工业产能产量统计监测预警体系,给各级政府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我局决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我们在专门召开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又征求了部分省(区、市)粮食局的意见和建议,对原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见附件1),拟在*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试行后再修改完善。现将*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粮油加工业统计制度及指标修订情况

(一)完善《粮油加工业企业年报表》

在保留原有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要生产设备、仓储设施有效仓容及研究开发投入指标、主要原料加工年消费量及加工产品期末库存量等指标。同时,扩大了品种统计范围,增加了玉米加工、粮食食品、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粮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和产量等指标。主要修改如下:

1.“企业基本情况”增设了企业网址和电子邮箱等情况的栏目;将企业年末从业人数按照在岗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类别设置,并进一步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了解。

2.“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中增加了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概况及投资情况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3.增加了反映加工企业生产设备、仓储设施及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的系列指标,包括:主要设备投产年份、设备原值、设备净值、有效仓容、占地面积、油罐总罐容、专利获得数、发明专利和研究开发投入9个指标。

4.“企业主要粮油产品产能指标”增加了玉米加工、粮食食品、饲料和粮油机械制造4大类产品指标,共计30个指标。其中:玉米加工产品包括淀粉及加工品、酒精及加工品、DDGS饲料、玉米粉等4类12种产品;粮食食品包括挂面、方便面、饼干、米粉和其他产品5类;饲料产品包括配合饲料、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其他4类;粮油机械制造产品包括大米加工主机、小麦粉加工主机、油脂加工主机、饲料加工主机、仓储设备、检化验(仪器)设备和通用设备7种。食用植物油产品中进一步细化了油脂种类,共有12种纳入统计,还将饼粕、外购国内原油精炼、外购进口毛油精炼、外购成品油分装及进口毛油精炼列入指标范围。

5.与加工原料相对应,“设计生产能力”和“主要原料年消费、产品期末库存情况”中将指标进行一致设置。

(二)增设《重点粮油加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半年报表》

报表内容为统计重点粮油加工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主要原料消费量、主要产品期末库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能源消耗等指标,同时增加了同期数作为对比指标。填报单位为日处理原料400吨以上(含400吨)的粮油加工重点跟踪联系企业。

二、统计工作要求

(一)严格执行统计制度,做好粮油工业统计工作

1.统计对象

统计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港澳台)所有以粮食和油料为原料、进行加工工业生产活动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法人资格单位(含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及油料加工、粮食食品加工、杂粮加工、饲料加工、粮机制造等企业),本次填报《*年度粮油加工业企业年报表》。日处理原料400吨以上(含400吨)的粮油加工重点跟踪联系企业,在2009年7月15日前填报《重点粮油加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半年报表》。

2.统计分工

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各统计对象向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上报统计数据,并由相关部门汇总分析后上报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粮油加工企业合并报表、分地区粮油加工统计报表和粮油加工企业年报表直接向国家粮食局报送,该公司分支机构的粮油加工业统计报告和加工企业年报表应抄送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但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不进行数据汇总。

其他中央企业的下属加工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向其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加工统计年报表。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要将本单位及分地区的粮油加工业统计合并报表和企业年报表向国家粮食局报送。

粮油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在其成员企业按属地原则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统计报表的同时,由集团另行汇总一套集团合并报表,连同各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但不包括未控股的参股企业和协作企业)的单独报表直接报送本省粮食局,由省级粮食局审查盖章后,随本省(区、市)统计年报汇编材料一并报国家粮食局。

3.统计数据填报

*年开始,粮油加工业统计实行网上填报,请企业和汇总单位直接登录国家粮食局政府网站,通过“粮油加工统计信息系统”链接进入填报页面,预计*年12月底前开通。*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布置及培训会”另行通知。

(二)提高认识,加强粮油工业统计人员力量

各地区、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要积极探索新的加工统计方法,结合粮食流通统计、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等工作,主动与辖区内的粮油加工企业沟通,扩大全社会统计覆盖面,力争全面准确地掌握加工企业基本情况,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服务。

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从*年起由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具体承担,请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明确负责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的处室,专人负责粮油工业统计工作,保证统计人员到位,并于*年12月15日前将《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对口省粮食局(公司)联络电话表》(见附件2)电子版和盖章件传真至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

(三)加强统计数据审核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粮油加工业统计的范围是面向全社会涉及粮油加工的企业,请做好隶属于本辖区范围的规模较大的外商独资加工企业、合资企业的统计工作。

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强对统计资料的审核和指导,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意识,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审核,实事求是。统计中要避免错报、漏报、重复填报,保证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各地区、各单位汇总上报的统计数据及简要分析报告必须经本省(区、市)粮食局及各单位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后方可报出。

(四)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各省要对本省粮油工业统计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做到数据详实,图例清晰,针对本地区和全国粮油加工业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措施。由于*年度粮油加工业统计为试行期,请针对粮油加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其他

1.统计时间要求。本年度统计截止时点为*年12月31日。请各省级粮食局及相关单位于2009年3月31日前将汇总数据及分析报告报送至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综合处。

2.报送要求。各地区、各单位报送的统计材料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正式文件(文后附分析报告及数据报表),由软件生成的统计数据上报文件电子文本,本省粮油加工业统计分析报告的电子文本。

三、联系方式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7

根据《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粮办展〔2009)178号〕要求,现就编制《*市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成编制工作

各区县(自治县)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7号)精神以及国家和*市有关法规和政策,按照《*市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编写提纲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粮食资源情况、利用现状,以及加工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认真做好本地(公司)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专题规划和单项规划,要求做到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切实加强全市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委成立了由委领导任组长、相关处室为成员的规划编制组。各区县(自治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在规划编制组的组织协调下,把规划编制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三、正确把握方向,提出基本要求

编制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把握发展内涵,始终把“一保一建三打造”贯彻在规划中;要突出针对性、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要本着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提高规划质量。

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分正文和说明两个部分。正文包括粮油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布局、行业准入、重点项目投资分析、政策措施等。规划说明要重点阐述粮油加工业与相关领域的关系、粮油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面临的形势、发展趋势、目标指标预测分析以及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履行的有关程序等。基本要求是:

(一)做好与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衔接,并加以细化和落实,使粮食加工业发展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宏观调控有效结合起来。

(二)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编写工作,充分吸纳促进玉米、大豆加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成果,并借鉴国外粮食加工业健康发展的经验。

(三)加强粮油加工业发展重要问题的软科学研究。注重从宏观、系统的角度,研究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立足近期,要突出操作性;着眼长远,要具有前瞻性。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粮油加工业发展基本特点、主要经验,针对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为规划编写提供理论支撑,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写工作。

(四)鉴于粮食加工业市场化程度高,规划实施的主体是企业。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多与粮食加工企业沟通,可组织有影响力、有特点的粮食加工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子公司、产业园区)、放心粮油企业编制本地区、本单位的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

(五)加强与有关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和衔接。各区县和有关单位规划编制组要加强与市商委粮油管理处的联系配合,保持规划的一致性。要主动听取当地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统计、经信等部门关于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密切配合,多协商、多沟通,建立高效、良好的部门协作机制。广泛听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的意见,确保规划质量。

(六)加强重大项目研究。“思路决定规划,规划决定项目,项目决定投资”,准确把握中央和我市粮食加工业发展方向与投资建设重点,结合当地实际,研究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要求的粮食加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健康全谷物食品工业化和现代化示范、食品装备自主化、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强化项目意识,精心策划一批高质量的重大粮食加工业闪光点项目,特别是2009年和2010年需要办的具体项目,建立市级“十二五”项目储备库。

(七)《规划》中的目标设为2012年、2015年、2020年,同时“十二五”期间规划内容应更具体。规划编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目标指标须有定量预测分析及说明。规划中所涉及的数据要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迄始年份统一使用2008年数据。

(八)鉴于《规划》的编制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粮食加工业涉及面宽,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协调沟通和组织保障,抽调业务骨干参加。严格按《规划》提纲编写,突出重点,确保按时完成规划专题报告起草工作。市商委将在市粮油质检站、市粮油行业协会、粮食集团、红蜻蜓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重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全国放心粮油企业、中国名牌企业等单位抽调有关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规划的集中修改。适时请有关单位给予支持。

(九)市商委将组织编写组针对具有闪光点的重点项目,如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玉米、杂粮、健康全谷物主食品、粮食及其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组织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到全国领先企业进行考察和调研。赴有代表性的区县(自治县)、企业开展粮油加工业规划编制专题调研,召开若干专题性片区座谈会。各地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相关专题调研工作,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和数据。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撰写调研报告,要求情况详实、措施具体、分析深刻、文字精练。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8

一、粮油加工业现状

我县粮油加工业随着2005年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原附属的粮食加工厂或出售或股份经营,转变了国有性质,均成了私营企业。目前,全县有一定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8家,其中面粉加工厂1家。我局针对这一新新情况,及时转变观念,由过去的计划管理变为现在的业务技术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市场动态,提供现代加工技术,积极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大打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粮油制品的市场占有率。仅*县龙江面粉厂的“铜江”牌挂面在*州市的市场占有率就*34%。特别是新开发的150米深井水“铜江源”矿泉水更是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二、粮油加工业绩效分析

我县有一定规模的8家粮油加工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瞄准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深受百姓喜爱的粮食制成品。“万家香”、“米城”牌大米,“铜江”牌系列挂面更是消费者首选。今年加工大米和面粉、挂面共计×××吨。其中特等米×××吨,面粉和挂面×××吨。现价工业总产值×××万元,比去年的×××万元增长36.5%,产品销售收入×××万元,比去年的×××万元增长34.8%,实现利润××万元,比去年的××万元增长40.9%。其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显著增加。

三、粮油工业统计情况

我局的粮油工业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统计法》,对8家粮油加工企业的统计工作及时给予监督、指导,开展了一次为期一天的粮油工业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引导各企业负责人重视和支持统计工作,从而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粮油加工企业上报的统计报表做到了准确及时,数据可靠。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务实、创新、服务理念,贯彻落实省政府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实施意见以及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承接产业转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资源整合,打造产业龙头,建设重大项目,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基地保障,健全产业链条,促进转化增值,进一步提升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重点培育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做大做强,其中年产值超5亿元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超3亿元的2家,超2亿元的l家,同时打造1个现代化、多功能大型粮食产业园区,实现全县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使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成为我县粮食经济主要增长点。粮油订单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粮油专业合作组织增长10%以上,城市连锁店、农村服务社保持稳定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一)贯彻落实政策。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的意见》(皖政办〔2011〕57号)文件和相关粮食产业政策,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二是认真落实实施《省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本地规划,不断创新举措,推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三是继续加大资金支持,扶优企业,做强产业。积极争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份额,建立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四是分解落实2012年粮油加工业总产值15亿元目标任务。

(二)培育产业龙头。一是申报农业产业化和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省局将评选新一轮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争取省局评选的“十强龙头企业”、“十佳品牌企业”和“十优特色企业”份额。二是着力支持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盘活资本,整合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打造一批大型集团和行业“航母”。三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同时外出招商,精选项目,鼓励企业自上项目。四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性人才等三大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开展粮油加工企业推荐省协会会员100强评审工作,开展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六是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以及合肥、上海、北京三大农交会。七是组织开展粮油科技周宣传活动。结合小型粮展,宣传粮油食品安全、粮油科技,引导科学消费。

(三)推进园区建设。建立园区联系制度,创建园区建设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重点抓住国家粮食储备库粮食物流园区建设,使之成为集粮食收购、仓储、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四)开展科技创新。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优惠扶持政策,加快粮食加工技术改造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粮食加工技术应用,着力推进粮食加工制造技术重组和更新换代,加工产品升级和品种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能力的科技创新新型龙头企业,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力。以“省小麦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平台,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五)组织五大对接。努力做好省局组织的银企对接、科企对接、工商对接、产权对接、园企对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六)加强统计工作。依据《统计法》和《省粮食统计制度》,组织全县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大检查。重点检查粮食购销企业、粮油加工企业,总结好的做法。查找漏报、虚报、瞒报、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意见。

三、活动步骤

(一)部署阶段。4月份,按照省局活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4月至11月份,全面实施活动方案,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真抓实干,抓好落实。

(三)总结阶段。11月份,全面总结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推进年活动情况,于11月底前向市局上报总结材料。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粮食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做好转型升级工程实施的督促检查,定期开展实施情况评估,确保目标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各粮食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特点,发挥优势,科学制定实施细则,推进粮食产业化快速发展。确保粮食产业化跨越工程推进年活动有人抓、有人管、有行动、有成效。

(二)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已出台的扶持龙头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今年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50万元用于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补助、“三品一标”认证补助和工作奖励。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品牌创建。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三)强化工作落实。从2012年起,县农委(粮食局)将粮食产业化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数量及增长率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及责任追究。

粮油加工业范文篇10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占整个工业比重大,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中,种植业加工业企业有30家,畜牧及其它加工业14家。在种植业加工企业中,以食用菌、茶叶、优质粮油、金银花及中药材、酒业为主,以优质粮油加工企业最多。市场知名度相对较大的加工企业有10家(绿颂米业、龙头面业、长赤翡翠米业、南江林产品公司、通江银耳集团、山霸王公司、罗村茶叶有限公司、江口醇及小角楼酒业有限公司);较有市场知名度的产品有:龙头面、绿颂米、翡翠米、亦奇牌菜籽油、米仓山牌核桃、金银花(茶)、通江银耳、罗村茶叶、小角楼和江口醇酒、何大妈豆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有12家(5个粮油企业、4个茶叶企业、1个水果企业、1个干果企业、1个食用菌企业)。

(一)粮油产品加工情况。以龙头面业、长赤翡翠为代表的17家粮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35万吨,年实际加工不足25万吨;具备精深加工能力的5家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年实际加工不足10万吨。小型加工业主82个,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加工销售收入14.64亿元,其中小角楼和江口醇占6亿元左右。

(二)蚕桑产品加工情况。全市3家茧丝加工企业,主要是加工生丝产品,无精深面料和终端产品,由于原料不足、国际市场起伏大,常年处于半生产状态,年加工销售收入仅0.8亿元左右。

(三)果蔬产品加工情况。全市果蔬加工企业仅有4家(寿星果业有限公司、*罐头食品厂、何大妈豆瓣厂、驷马豆瓣厂),年加工营销能力仅3.5万吨,年销售加工收入0.36亿元左右。

(四)茶叶产品加工情况。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的规模以上企业仅3家,加工业主和小型加工厂(场)、家庭作坊共36家,除罗村茶业、元顶子茶场和火天岗茶场年加工总量450吨,年产值仅0.32亿元;小型加工厂(场)和业主、家庭作坊年加工总量1500吨,年产值0.83亿元左右,茶叶年加工销售总收入仅1.14亿元左右。

(五)金银花及中药材加工情况。主要加工企业有正华药业、同心药业、百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普瑞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米仓山林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银花饮料)、巴山植化厂(金银花中药提取液)、南江大河金银花茶加工厂(金银花茶)等6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原料)达3万吨,年销售收入1.35亿元。其中,金银花茶的加工业主(基点)达11个,销售收入达0.35亿元。年销售总收入1.7亿元。

(六)食用菌产品加工情况。从事食用菌加工经营的3家企业是通江县银耳集团有限公司、山霸王集团有限公司、光泰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营销能力4000吨(干制品),年实际加工营销2000吨,年销售收入0.86亿元,大巴山食用菌协会年加工销售收入0.6亿元。

以上36个加工企业(规模以上30个),130个小型加工厂(场)、业主和1个专业协会的年加工销售总收入为20.11亿元。年加工增值5.4亿元。

二、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因素

(一)缺少优质专用原料。国际国内优质加工小麦、水稻、玉米产品在*很少。目前尚未种植加工高档产品的小麦、水稻、玉米品种,已种植相对优质品种仅能加工中低档产品,且尚无法形成专用原料生产基地。

(二)加工设备落后。我市粮油、茶叶、茧丝、中药材等产品的加工设备大多数已落后国内主体加工设备,因此,加工质量及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先进地区。

(三)加工企业运转困难。在我市,金融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推动虽然一直在加强,但推动力量一直很弱。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原料收购资金不足,导致常年处于半生产状态。

(四)企业产权机制不活。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改制资金筹措难。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制不彻底,生产经营机制不活,员工及管理者、法人代表的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发挥。

(五)缺乏集团优势。20亿的年销售收入分散在36个加工工企业、130个业主之中,除两个酒厂以外,尚无1个亿元加工企业。

(六)本地原料利用低。部分粮油加工企业主要采用外地原料生产,放弃本地产业化基地建设,致使常年原料不足,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加工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和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前,力争在*建成6大加工基地(优质油料深加工基地、优质富硒茶深加工基地、食用菌深加工基地、金银花及中药材深加工基地、茧丝加工基地、大米和条面加工基地);力争实现“四增”目标(①加工企业实力增强,培育3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②农产品深加工率进一步提高,将油料、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深加工率从35%提高到60%;③加工效益增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制,企业年盈利率超过15%;④农民收入增加,加工企业产业化基地农户,仅加工产品带动农民增收100元以上)。

四、发展措施

(一)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优势产业园区。要在全市建好20万亩的金银花加工原料基地、20万亩茶叶加工原料基地、5万亩茧丝原料加工基地,50万亩优质油料加工基地、50万亩优质稻米加工基地,3万吨食用菌加工基地。在工作中,一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动;二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持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模式,壮大支柱产业。

(二)科学规划,培育和打造农产品加工强势集团。按市场经济原则培育和打造大米、条面、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菜籽油加工的龙头集团,采取扶优扶强的办法支持特色产业的主要加工企业,努力打造亿元龙头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