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3:26:49

扩大范文篇1

5、不利于居民消费增长的体制和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一些职能部门对一些商品和服务的管理上。如对私人购买汽车的不合理收费,一些城市规定的“占地费”,电力部门收取空调增容费及超用电过高加收电费,对公有住房限制房产买卖的规定,等等。这些规定和制度都不利于居民对相关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6]

二、对扩大内需政策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扩大内需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理由是:第一,我国是一个大国,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我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也很大。第二,应从战略性高度看待扩大内需,而不应把它看作是权宜之计。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最大影响,应该在今明两年,这是回避不了的。因此,我们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国际经济的回暖,而必须主动地寻求发展的新路,所以扩大内需就显提极为必要。从另一个角度看,扩大内需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推动国内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战略性改变,使整体的经济运行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扩大内需有巨大的潜力。我国的市场广大,消费增长点多,扩大内需的潜力也相当巨大。[7]

第二种看法认为,扩大内需必须解决体制栓塞。首先,尽管微观上企业已不能不参与市场竞争。但全社会宏观投资体制却依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占据社会总资本60%以上的国有经济,无论其总规模还是分布结构,均处于僵死状态:虽然它们所处的消费品生产领域已显然竞争过度,虽然它们因不能赢利而亏损,但却不能破产,生产要素无法向其他领域或部门流动;而从全社会角度看,大量的社会资本沉淀在低效的国有经济组织中,不能向其他相对高的经济成份转移,同样造成了经济的栓塞。其次,至今尚未打破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市场的有效扩大。传统的户藉管理限制了城乡人口流动;基于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平衡观念的规划政策限制着城市需求的迅速提升;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阻碍着城镇资本向农村流动;凡此种种,无疑造成了城乡市场之间的栓塞。再次,政府运作目标的所谓“效率优先”虽然短期可以强力推动经济发展,但却日益导致地方保护盛行、市场分割严重以及经济环境的扭曲。这同样是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巨大障碍。[8]

第三种看法认为,调整消费政策鼓励消费。

1、更新消费观念,刺激消费。一是要划清消费与浪费的界限,提倡消费,反对浪费。二是要划清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的界限,提倡合理浪费,防止过度消费。三是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要作适当调整。近年来投资率上升过快,1981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为32.5%,1995年上升到40.5%,显然过高,影响了消费的扩大,建议把投资率压缩到35%以下,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保持在4%左右,以扩大市场消费需求。

扩大范文篇2

这次扩大试点工作汇报交流会,是经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同意召开的。主要目的是汇报交流一年多来扩大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做法与经验,进一步推动扩大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召开领导协调小组第七次(扩大)会议作准备。会上,12个试点省区分别交流了扩大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并对全国远程办起草的《关于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总的看,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集中、安排紧凑,大家积极发言,达到了汇报情况、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启发思路、促进工作的目的。各单位在会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所汇报的情况符合实际,问题和不足找得比较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也切实可行。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要认真进行综合整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意见》稿。

下面,我就进一步贯彻落实贺国强同志在领导协调小组第六次(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推进扩大试点工作,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一年多来扩大试点工作的基本估价

今年3月,全国远程办派出7个调研组到11个试点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这次汇报交流会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总的看,当前扩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五个一”建设取得新进展

——建成了一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截至5月底,各试点省区共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站点19.5万个,其中,乡镇站点9826个,村级站点18.4万个。山东、湖南、贵州三个先期试点省和安徽省金寨县共建成乡镇和村站点15.6万个,基本完成了站点建设任务;9个新开展试点工作省区的25个试点市(地、州)共建成乡镇和村站点3.9万个,占总数的88.7%。

——整合开发了一批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年度开发制作的教学课件经专家评审,合格入库5431个,其中优质课件2193个。2005年度确定的6261个选题,制作任务已落实到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省区。同时,配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国远程办组织有关单位制作了专题教学课件329集165个小时,并在卫星数字专用频道陆续安排播出。各试点省区也加强了“乡土教材”的开发制作。

——基本建成一个支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工作平台。建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建在中央党校的辅助教学中心网站、中心资源库,与建在广大试点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形成了一个支持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学习培训的平台。截至5月底,全国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已累计播送节目7900多个小时。试点省区全部建成并启用了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并开通了11个省级辅助教学网站(四川在6月底前建成),建成了8个省级资源库(浙江、四川在6月底前建成,辽宁在8月底前建成,吉林在今年底前建成)。

——初步组建了一支服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队伍。各试点省区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组建了一支站点管理、教学辅导和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骨干队伍。截至5月底,试点地区共选配骨干人员28.5万名,其中站点管理人员22.5万名,教学辅导人员3.8万名,技术服务人员2.2万名。目前,已培训骨干人员25.4万名,占总数的89.1%。第二批2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现代远程教育岗位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初步探索建立了一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机制。各试点省区以“学出效果、用出效益”为目标,利用已建成的站点,认真开展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探索并建立了集中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专家辅导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机制。各试点地区还普遍建立了学习登记、学习帮带、学习激励约束、学习督查等制度,以制度促学习效果的提高。据统计,一年多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1亿多人次。

(二)已建成的终端接收站点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已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培训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不出村庄,就能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学习到有关方针政策,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拉近了中央与农村基层的距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试点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利用站点进行学习,有的要求站点管理员将文件打印出来,带回家学。一些基层干部说:“党中央给农民种粮进行了直补,现代远程教育进了村,又给农民精神进行了直补。”

二是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已成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掌握先进适用技术的致富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把大量的先进适用技术、致富经验和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农村,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信心增强了,发展的路子宽了。一些试点地区农村党组织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联系帮带农户学习农业适用技术,积极提供致富信息,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是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已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示范点。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在试点地区构筑了一个多功能、开放式、全覆盖的信息网络,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可以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等信息,避免了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形象地说:“农民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四是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已成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为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注入了新的内容,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转变干部作风提供了有效载体。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服务手段,通过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学习培训,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辅导,利用站点下载节目并刻录光盘送到农民群众手中等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已成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各试点地区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播放文化娱乐节目、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基层干部反映,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以后,在农村出现了“五多五少”现象,即倡导晚婚晚育的多了,抵制计划生育的少了;崇尚科学的多了,相信迷信的少了;学技术谋致富的多了,抛田撂荒的少了;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的多了,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少了;争当文明户的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有的同志对现代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自觉抓落实不够;二是一些地方站点建设进度跟不上整体工作进度,由于工作进展缓慢,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没有条件进行,在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也相对较少;三是有的地方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站点管理制度不健全,学习培训抓得不紧,设备闲置率高;四是一些地方站点运行维护费还没有找到长期的解决途径和办法;五是站点管理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管理员的能力素质和岗位要求还有差距,一些站点技术维护工作滞后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二、当前试点工作中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扩大试点工作”。今年2月初,曾庆红同志在湖南省长沙县调研时指出,“现代远程教育不仅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完全可以在当前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独特作用”。2月中旬,贺国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强调,“各试点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从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抓好设施配套和课件研发等工作,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抓好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更是主力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把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源源不断地传输给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就可以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具备条件的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进而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按计划完成站点建设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站点覆盖面。在许多试点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被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形象地称为提供致富信息的“千里眼”,传达党的声音的“顺风耳”,提高能力的“百宝囊”。这些说法,表达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这项工作的真诚欢迎和衷心拥护。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让更广大地区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尽早、尽快用上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山东、湖南、贵州3个先期试点省和金寨县已基本完成了站点建设任务,下一步要在切实提高站点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使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利用率更高,用得更好。新开展试点工作的9省区要按计划完成试点市(州)的站点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本省区内的站点覆盖面。经济实力较强、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站点建设推进速度可快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站点建设要量力而行。要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加强对设备招标、采购工作的规范与管理,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真正把这项工程建成“放心工程”、“廉洁工程”,不增加农民负担。

三是教学资源建设要增强针对性,提高适用性。教学资源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建设。现代远程教育能否受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上,经过3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质量上,除具体的技术要求外,关键是要适合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使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一要全面完成2005年度6261个选题的教学资源制作开发任务,同时,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在节目的针对性上,要考虑全国各地的地域差异和生产生活实际,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节目的适用性上,要尽量避免采用大头像和课堂式的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教学,让一些典型现身说法;要少用一些专业术语,多采用一些鲜活的、为广大农村所熟知的语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接受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也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要加强“乡土教材”建设。从试点工作实践来看,仅靠中央有关部门制作的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各地根据实际,加大制作“乡土教材”的力度。全国远程办将研究在卫星专用频道上辟出专门时段播放各地提供的“乡土教材”的可行性。要组织力量研究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课件节目的译制工作。三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把课件节目制作关,确保在政治上不出问题。四要充分发挥中央有关部门和试点省区建设教学资源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培植一批教学资源建设基地,探索建立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

四是积极探索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切实发挥站点的作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从中央到地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搭建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平台。建成的终端接收站点分布广泛,点多线长面广,技术模式不一,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组织不好学习培训,就会造成浪费。各地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抓好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确保“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目标的实现。要加强对学习培训工作的规划和设计。省、市两级要结合实际制定教学规划和计划,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县、乡党委要抓学习规划和计划的落实以及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估;村级党组织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要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集中学习培训。集中学习培训每月一般不少于一次,重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要发挥站点的辐射作用,可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个性化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要积极发挥教学辅导人员的作用,经常组织他们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面对面地辅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搞好学习成果的转化。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工作的检查和考核,确保学习培训不流于形式。

五是加强以站点管理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的骨干队伍建设,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由教学辅导、站点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组成的骨干队伍,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保证。要扎实做好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的选配、培训、管理等各项工作,提高三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现代远程教育有人管、能管好的问题。要做好骨干人员的选配工作。通过公开招考、组织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从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电教点播放员及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选配站点管理人员;从各级组织、党校、农业、教育、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农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中选配教学辅导人员;结合当地站点的建设模式,以县为单位选配技术服务人员。各地可根据实际需求,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现代远程教育服务。要抓好骨干队伍培训。重点要抓好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员的培训,把政治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知识、设备操作技术知识、教学组织管理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要把理论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采取集中授课、实际操作、现场观摩、讨论答疑、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要建立骨干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实绩突出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称职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现代远程教育中实现就业创业。

扩大范文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有三项:一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实施“环境立区”战略;二是分析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研究困难和问题;三是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寻找思路和对策,奋战百日全面完成全年任务。

刚才,五位镇乡(街道)的代表作了发言。南苑街道主要从城市化推进的角度,崇贤镇主要从环境整治和环境立镇的角度,瓶窑镇主要从工业发展的角度,良渚镇主要从商贸物流发展的角度,五常街道主要从支持配合推进大项目建设的角度,分别作了经验介绍。以上五个方面,都是区委、区政府非常关注的工作,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着重推进的工作,五位代表的经验介绍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总体来说,今年工作是忙碌的,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叠加的,形势是严峻的,但前景是美好的。区统计局对我区1-8月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和判断,我认为是非常符合实际的。1-8月份,全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我认为一方面得益于省、市、区委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更得益于镇乡(街道)和区政府各个部门(包括银行、金融系统等垂直部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会前,我专门请区府办梳理了今年1-8月份我区镇乡、街道、部门的亮点工作,现在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亮一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发展意识上。在工业方面,像瓶窑、塘栖、仁和,工作抓得紧,效果也明显。在第三产业方面,像良渚抓大项目推进速度非常快;像鸬鸟、径山旅游发展方面,举措非常扎实。在农业经济方面,像径山、百丈等镇乡在发展效益农业、都市农业方面有很多新的举措。在招商引资方面,像南苑、五常抓得非常紧。在做地和土地开发方面,闲林、乔司、余杭、良渚都很出色。

二是体现在项目推进上。今年大项目很多,比如西溪湿地三期、南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离不开所在地镇乡(街道)的支持,五常、仓前、余杭、中泰、良渚等对大项目推进的支持力度很大。今年我区还有许多政府项目,像区建设局、交通局、城建集团承担了大量的任务,项目推进非常顺利。在污水管网的建设上,瓶窑、良渚抓得比较紧,推进比较顺利。在征地拆迁方面,很多镇乡(街道)都有好办法,像南苑街道整村整迁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像崇贤征地拆迁实施“早签约、早腾空、早选房”的办法,形成了征地拆迁的良性循环。

三是体现在环境建设上。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临平·东湖街道、余杭镇、城管执法局、公安交警大队、建设局都化了很大的力气,成绩也是非常明显的。在“清洁·绿化余杭”方面,区环保局、崇贤、黄湖、百丈等都抓得非常紧,成效明显,像妇联的“巾帼林”、共青团的“青年林”等都建设得很不错。此外,像交通局、建设局的绿化项目也做得非常好。在政府服务方面,今年我区又有新进展,特别是区行政服务中心、外经局、财政局、审计局,还有垂直领导部门,都非常关心企业,支持企业发展,面对工业企业当前的一些困难,主动下企业,送政策,帮助解决难题,成绩是比较突出的。

四是体现在维护稳定上。我区出台了中国内地首个法治指数,在全国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在信访维稳方面,综治、信访、公安,还有信访问题比较多的良渚镇、五常街道,都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今年我区事故出了不少,但是安监局的工作还是比较到位的,平时工作也抓得很紧,“6·18”仇山磁土矿的透水事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发生了,应该说我们的监管有差距,但总体来说,安监工作还是非常努力的。

五是体现在文化繁荣上。我区文化发展今年有许多新的突破,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上,塘栖古镇有一部分已经在恢复当中,“样板房”今年10月1日正式开放,良渚文化、运河文化、禅茶文化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余杭滚灯》作为我省唯一的入选节目,代表浙江省和杭州市进入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非常了不起。此外,今年我们还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常龙舟胜会”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南苑街道还提出把他们的元帅庙会,办成临平副城的狂欢节,设想很好,请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一起帮助出出点子,参谋一下。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把所有单位和部门都表扬一遍。总得来说,各镇乡(街道)和部门的工作都很努力,工作也很辛苦。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对今年以来,对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镇乡(街道)、区政府各部门和垂直领导部门,以及银行、金融等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想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总结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问题和思考;二是对奋战百日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提点要求;三是就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今年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问题和思考

(一)1-8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1.“财资”喜人,后劲堪忧。今年1-8月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这两项工作非常喜人。今年1-8月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65.91亿元,增长3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98亿元,增长44.9%,总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两项增速位居全省“十四强”首位。招商引资史无前例,八个月到帐外资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12%。但是发展后劲堪忧,特别是招商引资,今年有很大突破,主要是因为引进阿里巴巴淘宝城项目1亿多美元资金,将近完成一半的年度任务。而明年招商引资从哪里突破?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寻找可行办法。

2.工业平稳,有喜有忧。全区1-8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42.8亿元,增长19.4%,其中规模以上产值664.6亿元,增长19.9%,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高新产业与装备制造业两者占全区工业总量的比重继续提高。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6.1亿元,增长21.4%,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幅1.5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量的26.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264.8亿元,增长24.4%,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幅4.5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39.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百强企业继续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规模企业,有力拉动了全区工业经济增长。规模以上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2.5个百分点,在全省十四个经济发达区(县、市)中,我区规模以上产值增幅列第二位,规模工业总量成功进位。但是工业经济发展有很多值得忧虑的地方,难度增大,大多数指标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从年初确定的目标来看,要完成各项指标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工业总产值增幅近8年来首次跌破20%。

3.投资乏力,逐月回落。今年以来,投资月度总额呈现逐月递减趋势,据此看来,要完成今年整个的投资目标任务,压力很大。目前,我区限额以上投资只增长了8.9%,工业投资和去年持平,呈现零增长态势。特别是政府项目投资不容乐观,资金使用效率很低。上半年,我们到位的政府项目的资金有48.65亿元,实际使用15.5亿元,大量资金成为“沉睡资金”。

4.出口冒尖,结构有变。今年以来,我区的外贸出口增长较快,虽然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但增幅仍高于全省和全市的13.4%和24.1%,这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多年以来对外贸出口企业的支持。外贸出口企业不是想抓就抓得起来的,而是要长期抓才能出效果。今年我区的外贸出口形势说明区委区政府前几年抓外贸出口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从我区目前外贸出口的结构来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产品门类来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整个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增长较快。从出口市场来看,中东等新兴市场正在加速开拓。我们的企业家非常不容易,能正确地应对当前整个经济形势,特别是整个国际市场的形势,主动到国外去开拓市场,这非常好。

5.民生改善,尚有差距。上半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都超过了10%,分别为10.1%和16.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连续3年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这非常不容易。现在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约是3.33:1,也就是说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我区目前是1.9:1,低于2,是比较合理的状态。今年上半年我区对民生的投入很大,教育的支出上半年是4.9亿元,医疗保障投入是2.66亿元。另外,我们对文化、科技、环保的支出,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65.8%、44.2%和34.6%,增幅都很高,体现了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但是这和老百姓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二)原因分析

刚才总结了今年以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的特点,现在简要分析一下产生问题的原因。影响到我们经济方面的原因有喜有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整个宏观经济因素。次贷危机、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汇率问题、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等,原因很多,影响了余杭区整个经济社会的增幅,具体就不一一展开了。二是我区的经济结构问题。余杭区现在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从税收贡献来看,原来我们的投资增长较快,主要是房地产占了大头,现在房地产销售不是很旺,投资就下来了。三是工作力度的影响。特别是项目推进中,个别镇乡工作有差距。

(三)关于当前及今后政府工作的几点思考

1.如何以规划来引领余杭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什么我要提出这个问题?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讨论研究的各种规划,其数量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估算,光是区一级,近年在做规划上花掉的钱已经超过亿元了。规划要不要做?当然要做。规划对我们的工作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但是这些规划做了以后,效果怎样?有没有躺在仓库里睡觉?有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它执行的刚性在哪里?好的规划确实可以对一个地方品位的提升、产业的科学布局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现在规划的质量确实有待提高。现在的许多规划一般都是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余杭区的基本情况,这是现成可以抄的;第二方面,原因分析;第三方面,对策建议。而这些建议,我们也可以说上个一二三四,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可能比一些规划部门更了解情况,而他们的很多对策建议,放在余杭可以用,放在萧山也可以用,并不具备针对性。所以说,做规划最好和银行的服务一样,可以进行客户化定制,就是要针对我们余杭,符合余杭特色,这种规划我们十分需要。但是,我们梳理一下,在今年讨论的几十个、上百个规划里面,真正拿得出来的、有亮点的规划有多少?我想不会超过十个。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我们需要有规划,另一方面,规划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另外,规划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问题。这就给我们带来思考,规划怎么做?怎样把规划的成果使用好?

2.余杭工业什么时候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我认为余杭目前还没有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还是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是工业加速发展期。1-8月,全区GDP中第二产业的增幅是13.7%,第三产业增幅是15.4%,第三产业的增幅要高于第二产业。投资也是一样,第二产业的投资和第三产业的投资的比例是1:1.65。这里面就有一个关系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而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业的发展。我觉得,余杭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最起码要到2015年以后。目前我区工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是59%,工业的量很大,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要达到40%的任务很艰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发展工业的问题上可以松懈。余杭后工业化时期大概要到什么时候,请大家再仔细分析一下。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们在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时是否有迟疑,在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上如何做到两轮驱动。

3.如何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任何一种增长都是有极限的,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增长能象今年1-8月这样,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4.9%,总收入增长33%以上。但任何高速的增长都是不可能永远持续的。一方面我认为我区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我区的税收结构合理性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如何使地方财政收入保持高速的增长。我曾提出一个问题——余杭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何时能超过萧山。现在余杭和萧山在财政总收入上还相差两年的时间,地方财政收入相差一年的时间。要赶超,就必须合力调整我区的税收结构。目前我区的税收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房地产业,那下一步我们怎样能促使我们的税收有一个持续的保障呢?这个问题请财税部门认真研究。我区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存在一些不可比因素的,因为去年房地产销售形势很好,税收结算在今年,再加上结转的因素,所以今年的数字很好看,增幅非常漂亮。那明年还有没有可能保持这样的增长?我认为明年余杭区财政总收入超一百亿是没有问题的。那到下一届政府的时候情况会怎样,什么产业可以为我区的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提供长期的可以依赖的税源?

4.如何科学评价项目的质量。今年我们召开了多次项目推进会,区内一些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在推进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什么我区今年的工业投资和去年持平,增幅不快?我同意国土分局章荣华同志的观点,很多镇乡街道的同志说现在项目推进较慢,关键是土地指标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关键是项目的质量问题。那么谁来评估项目质量?我们现在有评估机构。前几天市里在评估南望项目,这个项目当初也是作为高新产业项目引进的,而现在的发展形势却不好,企业还要求把土地转成商住用地。这样的情况另外也还有很多。我们去查一查已批未动、已供未动的项目,会发现很多都是项目质量存在问题,但是当初项目来申报的时候,却都是带着光环的,都是高新技术产业。当然所谓高新,它既是高投入、高产出,同时也是高风险。我们怎样减少这种质量不好的项目,怎样进行前道把关和后道控制?我认为,现在在前期的评估,后期的跟踪约束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很多已批未动的项目,晒太阳的依旧在晒太阳,推不进的还是推不进,就是这个原因。

5.如何正确评价政府的工作。现在区里每年对镇乡和部门有一个考核的办法,如何使这个评价更为准确,更加合理?我们今年对镇乡街道分了三个类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改进,但是还没有做到完全准确与合理,包括对组团的发展如何来考核等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对部门的考核也是一样,年初报时任务没有报足,到年底考核时就能加分。对这个问题,区考评办等相关部门要作为一个课题,进一步思考,使对镇乡街道以及部门工作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二、奋战百日,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现在离年底只有一百多天的时间了,我们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奋战百日,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下面我就下一阶段的工作强调几点,有些工作分管区长都讲过了,我再点一点。总的来说有这么几句话:

1.一鼓作气抓“开园”。年内我们有几个大项目要开园,一方面要按计划好的时间表完成开园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开出特色。一是国家西溪湿地公园三期项目。这个项目今年九月下旬要有限开园。湿地三期开园给人的印象应该是两个字——清新。它要有别于一期二期。现在看起来,这一点是能做到的。特别是那条“寿”堤,给人的感觉相当不错。我感觉在做景方面,在人的可进入性方面,三期要超一期二期。当然西湖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二是良渚博物院项目。良渚博物院也将在九月下旬开院。良渚博物院开院要达到“震撼”的效果,要有强烈的震撼力。良渚博物院外观建筑设计非常大气,非常有震撼力,而开放之后,也要让游客在参观了内部陈列后同样感受到震撼。明天上午朱书记和我还要专门研究良渚博物院开院的问题。在这个项目上,各方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希望到时能够精彩亮相。三是塘栖古镇。塘栖水北明清一条街古建保护修缮工程样板段10月1日开放,要达到“怀旧”的效果。四是南湖综合整治。南湖今年挖湖要达到85%以上,完成后要达到“自然”的效果。五是一馆四中心。五个部门众口难调,开馆后要达到的效果是“合拍”。

2.对照目标抓冲刺。目前,有几个指标完成得不错,比如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但还有几个重点指标完成得不理想,与年初确定的目标差距很大,具体来说,一是工业投资、工业增幅,希望按照年初目标要求,最后要加一把劲。二是投资,特别是政府性投资项目要加快推进。三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一票否决的硬任务,要切实抓好。四是招商引资,特别是合同外资只完成了57%,任务非常艰巨。这四个指标都要采取具体举措,最后冲刺。

3.克难攻坚抓项目。要重点抓好三大项目:一是抓好工业项目,主要是已批未动、已供未动列入考核的85个项目。这需要进一步落实好三个制度,这三个制度是各镇乡街道总结出来的抓工业项目推进的经验,即项目推进承诺书、履约保证金制度,项目例会制度,项目督查制度。二是抓好政府项目。要明确推进政府项目业主的责任,同时要加强督查,区考评办、效能办要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项目的督查,特别是针对资金在银行“睡觉”的项目要好好查一查。三是抓好储备项目。要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业、基础设施、社会发展项目,谋定而动,未雨绸缪,及早上报。

4.千方百计抓环境。要贯彻落实“环境立区”总战略,进一步做好环境工作。一是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清洁·绿化余杭”活动,上一次的区政府会议中已就“清洁·绿化余杭”验收工作和怎样减轻镇村负担提出了要求。根据区农业局汇报,现在“清洁余杭”平均每个村投入的资金达到240万元,远远超过村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清除陈年垃圾、建立长较保洁机制,消除视觉污染上。至于道路硬化等需要占用大量资金的项目不能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希望验收部门能把好关。二是要加快管网建设,现在管网建设差距很大,要完成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特别是减排,任务很重。我们从2006年就一直强调,困扰我们的体制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已经解决。目前管网建设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老城镇的截污纳管工作。老城镇的基础设施较差,大量的生活污水来自老城镇,应采取办法因地制宜,既要节省资金又要有可操作性,请水务集团抓紧研究,加快推进。另一个是企业的截污纳管工作。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思想,希望各镇乡、街道要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5.坚定不移抓民生。民生工作是当前政府的重点难点工作,特别是整个社会稳定问题压力较大,很多项目没有动。项目要加快推进,社会也要确保稳定,另外“破七难”问题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推进。刚才,几位副区长都讲到了,具体我也不展开了。同时,希望大家重视并做好人事、监察、财政、审计等工作。

三、要继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的自身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去年区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的打造一个服务政府、民本政府、法治政府、创新政府、效能政府、务实政府的目标要求都没有变。下面,我就如何打造这“六个政府”,谈谈想法。

1.因清醒而务实。千万不要被成绩冲昏头脑,也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怎样才能做到清醒?第一,要心存忧患,自强不息。终要看到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始终保持清醒,前面我讲到今年的几个特点,一半是喜一半是忧。前几天,我们接待了很多到余杭来取经的考察团,我介绍了余杭的情况,但我们没有理由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特别是政府一定要清醒。现在周边地区、兄弟城区,整个的势头都很好,竞争的态势也很激烈,稍不当心就被后面的追兵追上,稍不当心就与前面的标兵差距拉大;我们要缩短与标兵的差距,扩大与追兵的优势,政府一定要保持清醒、自强不息,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第二,要说实话,办实事。这是句老话,但做起来非常难;真正地尊重领导,但又不迁就领导,这做起来很难。我们如何操作上级的文件、如何说实话办实事,这里面有个差距。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怎么把创造性的东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表达出来,又具备可操作性。有时一些文件可操作性不强,不太符合下面的实际,政府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说实话事情就办不下去。第三,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现在有很多工作推进力度很大,但政府仍要清醒地知道我们推进各项工作也要符合相关的规律。我们现在推行的市场经济,但我们有时在思考问题时仍延用计划经济的思维,要牢记、并经常提醒自己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比如说竞争规律,能够由市场来参与的政府就不要介入,政府参与竞争性项目,就会形成垄断,就会扰乱社会秩序。政府只做没有人做但公共需求的事。我们要时时提醒政府部门在推进项目、做事情时要有市场经济的思维。

2.因亲善而民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中央领导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很突出,区政府也应这样。怎样做到民本呢?关键在于亲善,就是要做到三个善待:一要善待基层。这次分片走访了二十个镇乡、街道,我认为我们的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的意识,主动为基层服务。区政府要推进工作离不开省市的支持,同样镇乡、街道的很多工作,部门不支持就很难推进。比如,这几年推进多高层公寓建设,区政府出了非常好的优惠政策,但是在给多高层用户办产权证时,问题就来了,这个方面资料不全,那个方面资料不对,怎么办?还是要请建设部门研究一下,帮助基层解决这个普遍的问题。举这样的例子不是否定政府部门的工作和工作的效率,但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我们政府的工作离基层、离百姓还有很大的距离。二要善待企业。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何在平时善待企业也是一个问题。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非常不易,在与政府打交道时,政府仍是强势,企业很多方面有求于部门、政府。我们政府要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搞好服务、为企业搞好服务,要高看一眼、善待企业。三要善待媒体。政府若不善待媒体、不重视媒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现在网络的力量非常强大,谁也不能忽视网络的存在。现在对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向社会信息。前两天,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出台政府信息公开的文件,政府信息除了保密就要公开。对信息的公开问题,各镇乡、街道、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3.因改革而创新。改革是有难度的,下一步的改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胆魄,因为每次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调整、重新洗牌,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三个方面的改革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一是推行政府效能服务的改革。今年的代办制怎样再造服务流程,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基层实际,让基层能够享受基层便捷的服务,行政服务中心要善于总结经验。代办制试行一段时间还要再看效果,这是政府重要的行政改革。二是推进组团机制体制改革。目前在做方案,将在余杭组团试行组团机制体制改革,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来做。三是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改革的方向关键是让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

4.因无为而有为。无为是一种手段,有为是真正目的。主要要做到三点:一要量力而行。政府工作、政府项目一定要量力而行。下面民生的需求呼声很高,但财政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目前有些办不了事情慢慢办,反而是件好事。比如北湖滞洪区的开发现在没有能力办,就把它保护起来。二要扬长避短。我们要跨越发展,与先进地区缩短差距,关键要扬长避短。余杭有自己的文化、区位、生态等优势,我们要选择赶超先进的路径,不是笼统的赶超先进。比如说赶超萧山主要应体现在地方财政、高新技术、文化建设、旅游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这是余杭应选择的路径,要扬长避短。三要突出重点。要做到有为,有舍有得,要突出重点。今年还有一百多天时间,要集中优势兵力,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突破。

5.因勤廉而效能。怎样做到勤廉也是三句话。一要干净干事。按照中纪委规定做到廉洁从政,但光干净不行还要干事,做老好人不办事也不行,干净和干事要结合起来。二要好办事、办好事。基层来了,群众来了,不仅要好办事,还要办好事,不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要把好办事和办好事结合起来。三要认真做事、好好休息。在每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时间要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事。同时,星期天、晚上休息时间该休息时休息、该休假时休假。余杭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生活品质要有干劲、激情,激情来自哪里,一方面来自工作,一方面来自必要的休整。今年,区政府办公室领导,包括副区长请年休假的,我都同意,鼓励大家休假。

扩大范文篇4

**区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理念,努力促进就业工作实现“五个转变”,推陈出新、创新招法,确保全年新增就业14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五个转变”,即:切实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由行政推动就业向依法促进就业工作转变;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由分散、灵活就业向稳定、规模就业转变;建立全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工作由以城镇为主向统筹城乡转变;加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培训制度,促进城镇就业由数量型向素质型、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促进困难群体由生活保障向稳定的就业保障转变。通过“围绕联动发展,努力扩大就业总量;围绕商业、服务业项目建设,改善就业结构;围绕滨海新区定位,实施素质就业;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扩大就业规模,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促进全区新生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坚持“一联盟、二对接、三同时”的原则,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努力满足劳动者需求。盯住大乙烯、轧一、中华民营经济园等新建扩建项目,贴紧跟进、提前介入,签订用工意向,开展实用性培训,促进规模性就业。主动深入民营企业、服务业等用人单位,了解掌握用工需求,实施推荐就业。加强公益性再就业公司的规范管理,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实施安置就业;认真落实好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扩大政策受益范围,让政策普惠所有劳动者。将现行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普惠政策延伸到新生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制度上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公平就业。

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深化“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2008年要将全区80%以上的社区建成“充分就业社区”,以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使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再就业;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有效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今年要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所有城乡劳动者,小额贷款对象由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扩展到自主创业的新生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按照“新三化”标准,健全和完善各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工作站。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同时,要强化效能考核,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功能,使各级服务平台真正成为服务百姓的亲民窗口。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积极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保证各类人员及时接受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素质就业。

扩大范文篇5

居民按收入水平可以分为高、中、低收入者三部分群体。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占我国总人口20%的低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占全民总收入的份额为5.73%,而占我国总人口20%的高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占全民总收入的47.81%。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1980年为0.30,在1990年上升为0.36,2000年达到0.4089,2005年为0.458。根据中外研究学者依据统计数据的计算,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9,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这也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根据边际消费倾向理论,高收入者拥有较多的财富,他们的消费需求接近饱和,边际消费倾向低,对消费的贡献也较少。而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大,他们也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和需求,而较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没有消费能力,最终就带来了总需求的萎缩。因此,国家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二、启动消费需求,建立可持续的符合国情的消费模式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从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理论上扩大投资需求对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作用十分明显,但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只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扩大内需关键在于启动消费需求。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约2/3,而消费总量却还没有达到全国的1/3。可见,广大农民是最大的潜在消费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给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因此,扩大内需,要注重开拓农村市场,以其消费的扩大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方面,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政策,此政策旨在扩大农村消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同时也实现了转移出口能力扩大内需的目的。在此,笔者认为,家电类商品属于高耗能产品,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的要求。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低碳生活逐渐成为了我们健康的生活追求模式。

通过扩大此类高耗能产品的消费来实现拉动农民消费是以破坏我们的低碳环境为代价的,不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此外,家电下乡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在我国农村,没有消费能力的农民群众仍然无法享受到这项政策的优惠。还有部分农民暂时并没有家电的消费需求,却只是为了享受这项优惠而消费了并不一定是自己最需要的商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不仅没有使资源能到合理配置,也降低了家电给农民带来的效用。由此也可以得出,家电下乡不如采用更直接的方式,如派发消费券等,给予农民真正实际的补贴,从而有效带动农民消费。从长远来看,开拓农村市场,关键还在于提高农民收入,仅仅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无法彻底改善农民状况,应当切实提升农民创造价值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实际购买能力,建立起可持续的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消费模式。推行“科技下乡”政策,积极提供技术、信息、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服务。通过新产品与新技术的推广带动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扩大范文篇6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观念;农民纯收入;社会保障体系

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约七成,因此,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有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咸阳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

咸阳地处陕西八百里秦川腹地,下辖秦都、渭城两区和兴平市,共十县、216个乡镇,3800多个行政村;全市人口50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近80%。根据我们对咸阳农村消费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消费需求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商品消费水平不高农民在商品方面的消费呈现出实惠、低价的特点。他们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对价格很敏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农民在购买商品时,有63%的人首先考虑价格。商品消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用品消费。农民平时的劳动场所多在农田,对日用消费品要求不高,实用、低价的产品最受欢迎,高档日用品的消费需求不多;二是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对于这类产品农民看重的是其操作简单、皮实耐用的特点。我们在咸阳农村调查发现每百户拥有手机97.4部,电视机56.7台,洗衣机47.9台,电脑7.6台、冰箱16.2台和空调8.6台。在交通工具方面每百户拥有自行车33.6辆,摩托车37.6辆,私家车3.8辆。这些耐用消费品占有量都比咸阳市的居民低。

1.2医疗和教育消费需求有所提高,但消费水平偏低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农民也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但是咸阳农村医疗水平不高,大多数医院设备简陋,医生业务水平有限。农民生病需要到咸阳市的大医院去治疗,一方面路远不方便,另一方面市里医院看病费用高。虽然有些农民加入了新合疗,但是医药费的报销比例不高,一些农民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看病,导致“小病扛、大病拖,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现象。在子女的教育方面,重视意识有所增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户家子女不止一个,子女多,教育费用大。农民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文化知识学习方面上帮不上多大的忙,要求也不高。虽然也有想让孩子通过良好的教育跳出“农门”的想法,但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昂学费也让他们望而却步。

1.3农资价格高,农田水利建设落后目前,农资方面的消费支出较多,农民在良种、优质化肥方面需求很大,希望提高收成来改善生活,能够提供优质农资的厂商不多,优质农资产品价格偏高,农民消费不高。咸阳农资市场上仍存在质量低劣的农资产品在销售的情况,“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咸阳地处内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咸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总体上呈下滑趋势,很多地方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超负荷运行、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等问题,北部及中部地区的农村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

2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

2.1农民收入水平低,限制消费需求根据咸阳市2009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23935元,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4206元,可以看出,咸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我们调查发现有93.3%的农民认为2010年的收入水平不会比2009年有显著提高。

当前咸阳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从农产品销售中得到收入;另一方面是来自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收入。由于我国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在价格方面存在“剪刀差”,优质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花费较大,农业生产成本有所提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一些地方对政策理解不准确,对组织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缩减,农田水利建设速度明显减缓。这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而且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许多人认为种地已经无利可图,仅仅就是为了获得当年的口粮和平时所需的蔬菜。农村的现状是人多地少,富余劳力外出打工。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什么技术,在城市里从事的工作所得薪水不高,再加上城市里日常花费大,农民工省吃俭用将钱寄回家,也仅够家中的老人和小孩的日常开支,剩余的钱基本都变成了储蓄,制约了消费需求。

2.2农村消费环境差,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由于农村消费需求不高,针对农村的消费商品不多,生产和销售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市场中,对农村市场并不看重,造成产品的生产结构与农村市场的需求不适应,价格适宜、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的商品不多,高档商品农民买不起,滞销商品农民又不愿意买。农村水电设施不完善,有线电视、通讯信号不稳定、售后服务跟不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清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普及和手机的使用。咸阳很多农村都有乡间公路,但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大型超市和休闲娱乐场所极少。调查发现有83.5%的农户家的附近没有大型超市,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不利于商业网点的设置。农村乡间公路路灯很少,影响人们夜晚出行,抑制了晚间消费。

2.3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政府投资不足咸阳农村医疗、教育水平不高,主要是因为农村医院、学校人员的工资偏低,很难留住人才。政府对农村医院、学校的资金投入不够,使得医院、学校设施不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医生、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业务水平提升缓慢。由于条件不好,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导致现有的医生、教师年龄偏大,很多人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漠。农民得了稍重一点的病,农村医院、县城医院都治不了,必须到市里医院去治疗;农民子弟上学,到了高年级只能去县里极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或到市里的学校就读,给农民造成了很重的经济负担。

2.4农民的消费观念保守,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一直都是咸阳农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国家虽然出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咸阳农民的收入有所改观,但是消费需求并没有随之而扩大。究其原因是相关的农村保障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农民收入不稳定,他们认为还有更重要的方面需要花钱,比如子女教育、盖房、子女结婚、看病、养老等,如果家中有余钱,农民宁愿储蓄而放弃当前消费,更谈不上超前消费了。

3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

3.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3.1.1因地制宜,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政府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种植农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帮助农民拓宽农业生产经营思路。咸阳市周边的农村可以种植无公害的蔬菜、水果和时令花卉等适合城市消费的农产品。随着咸阳市居民私家车数量的增多,距离城市稍远的农村,农民可以通过大棚栽培技术,种植反季节的水果和花卉,吸引城里人去采摘;还可以开办“农家乐”,给城里人提供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这样也增加了收入;中部地区的农村可以将分散的农田集中起来种植粮食,走商品粮集约生产的道路,扩大粮食增产幅度。虽然近年来粮食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但国家肯定会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农民的收益自然提高;咸阳北部的农村是丘陵和半山区,昼夜温差大,这里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种植核桃、苹果等经济果木。如果引进良种、提高养殖和种植技术,形成规模也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其次,咸阳市历史古都,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旅游景区的开发带动周边农民收入的增长;再次,政府可以进一步推广“一村一品”工程,将当地有名的土特产品做好做大,比如武功县的手织布;最后,对于需要进城务工人员,政府可以利用咸阳较丰富的教育资源,鼓励他们学习一定的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后再进城找工作,工资收入会有所提高。

3.1.2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保证农业生产加大政府投入,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建立起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和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政府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和“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积极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3.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投资改善农村的电网、供水排水系统,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增建通讯设施,使家用电器和现代通讯工具迅速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将原先分散居住的农户集中起来,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成居住区,这样便于建设规模较大的消费场所。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一些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到农村设置商业网点,方便农民购物,刺激农民消费需求。同时,在农户聚集区设立维权部门,其实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切实保障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当前,我们不仅要注重农民的物质消费需求,还要重视他们精神上的消费需求。休闲、娱乐、健身、网络等精神产品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积极开发农村服务性消费,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倡导农民科学消费、健康消费。

3.3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的投资随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健康和教育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追求。政府要加大对县、乡(镇)医院和学校的投资,提高医生和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增加医院和学校的设备,完善医疗和教学设施;送更多的医生和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教学水平。尽快实现农民就近治病、就近入学的愿望,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

3.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收入与其决定消费倾向。要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就必须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从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建立一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其覆盖率。市县两级政府对参加“新农合”的农民的补助要足额列入财政预算,针对贫困家庭和“五保户”看病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贫困医疗救助金予以解决。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民子弟,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制度;对于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农民子弟,通过政府设立的专项教育救助金来解决。加快农村养老制度建设,让农民感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只有将这些保障度建立、完善并实行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凌海波,郭福春.“三农”经济基础[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扩大范文篇7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新的经济切合点—服务贸易上的共同利益,阐述了两国可以率先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及其操作方法。多年来,美国对华巨大贸易逆差使其对中国愈来愈不满,而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的中国也在试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试图摆脱过于依赖出口和外资的不利局面。

本文认为,中国能够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而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过去的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投资,而服务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开发,中国的服务业将有可能成为推动GDP增长的新生力量。

中美服务业比较及其利益关系

服务业的特点是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物质投入,需要的是人力、资本、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因为服务产品是无形的,其生产过程不需要原料投入,因此服务业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同,它通常很少产生污染,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和创造大量税收,同时,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还能为制造业提供减少对环境冲击的先进技术。

(一)中美两国服务业比较

服务业是美国三大产业中比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产业,它代表美国80%的经济活动。服务业也是美国不断增长的产业,美国的出口增长也主要是由服务业出口增长拉动。多年来,美国一直保持着越滚越大的贸易赤字趋势,但幸亏服务业的出口贡献,否则美国贸易赤字程度会更大。

中国相对于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美国,保持着较大的货物贸易优势。从2002-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占美国货物贸易赤字的比重从20%上升到32%。然而,尽管美国相对于中国在服务业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美国对中国的服务业出口盈余在2008年只占其服务贸易总盈余的4.1%。所以,两者作用的结果是,2008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占其总赤字的37.7%。

很多专家认为,为了降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中国必须减少对美出口。然而,笔者认为,中国制造业向美国出口是一种由比较优势原理所决定的市场经济行为,而美国持续的对华贸易赤字应该通过扩大中美服务贸易合作和增加美国对华出口更多的服务产品加以缓解。

(二)服务贸易带给中美两国的利益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劳动分工,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把主要经济活动放在它最擅长的优势产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和资本优势,所以它们把产业链中劳动密集性高的低端业务外包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集中精力擅其所长。

对中国而言,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增长方式一直是其追求的经济战略,而平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比重、提高生产者服务业的水平则能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的双重目标。通过中美技术交流可以提高中国劳动者技能与水平,通过引进美国高科技产品和管理经验可以使生产更加符合环境的要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大量出口产品的同时,污染留在了工厂场地上。然而,服务业的扩大不仅本身不会引起污染,而且有利于清洁生产。

综上,中美两国扩大服务贸易能够给双方带来“双赢”的结果。

中美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及途径

(一)教育和医疗领域

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创新密集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主要特点,这意味着世界工厂不能仅仅有扩大产能、提高开工率、提高市场占有率等短期目标,还必须要有打造技术、资本、创新等核心能力的长期目标,这才是一个国家的长远的、可持续的经济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科教兴国”是必由之路。对此,笔者认为,向美国学习、扩大对美教育交流是一条捷径。但是,过去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特别是长远距离的阻隔,中美两国的教育交流、学术交流、技术交流还显得比较少,还远远不能满足中美两国学生、学者和民众的需求,而当前中美两国教学和交流可以另辟蹊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予以解决。

毋庸置疑,人们聚到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最佳的交流方式,但除此之外,网络视频交流应该是一种最佳的替代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时间、精力,而且也节省费用,这使得许多原本花不起钱出国留学的人现在可以不出国门就能跟外国老师学习和交流了。现在这种视频软件有很多,如Dimdim、Glance、Videoconferencing、DoshowMagic4.7等,而且应用技术成熟,在美国这种网络视频教学方法已十分普及。这种教学系统一次能支持几百人一起参加,不管这些人遍布天涯海角都无妨,参加的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者一间视频教室,就能通过网络看到主机屏幕上的内容,并能清楚地进行对讲。

网络视频系统还能为两国的医疗领域合作提供独特的交流,利用这个系统,两国的医疗专家不用奔波聚首就能通过网络视频一起进行会诊。以前病人看病都是必须先见医生,医生才能望闻切诊,现在对病人的检查更主要通过精密的、无偏差的仪器,而且检查的结果、图片可以瞬间传到世界各地。这就意味着,远在他国的医疗专家不用亲自跑到检查现场也能通过视频系统看到病人、检查图片、结果,并通过这个系统跟本地医生进行会诊。美国拥有精湛的西医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中国拥有古老的中医技术,中西壁合能够更有办法诊断和治疗一些疑难疾病,同时利用网络视频系统还能为诊断和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这更加有利于跟病魔抢夺时间。

(二)技术合作领域

技术贸易包括专利、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贸易。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权、专营权、节目转播权、软件许可权等。美国拥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中国则非常需要美国的这些先进技术来升级产业水平。然而,中国经常抱怨美国设置了很多贸易壁垒限制了美国商人向中国出售先进技术,并且指责这正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则抱怨中国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认为中国商人严重的盗版和欺诈行为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致使美国技术商人不敢把领先技术运用于或出售予中国。客观地讲,双方的指责都不无道理,但中美双方不应该因噎废食或人为地阻止对这种互惠双赢的技术贸易。

(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

高级的生产制造业离不开高级服务业的支持,因为生产制造业不是单纯的生产制造过程,还需要包括物流、营销、人力资源、技术研发、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过程。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生产制造业不会升级,其生产效率、生产效益、社会效益都不会很高,其清洁生产的目标也难以达到。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生产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总体来说,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很落后。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正面临一个爆炸性的大发展机遇,潜在的市场很大。

参考文献:

扩大范文篇8

一、项目内容

(一)根据湖北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方案,2012年9月1日起全市正式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在现行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第四剂次,以麻风疫苗、麻腮疫苗替代麻疹疫苗,将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二)在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三)甲肝减毒疫苗2012年我市未列为接种地区,具体接种时间根据省卫生厅安排另行通知。

通过接种上述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型肝炎、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4种传染病。

二、工作目标

(一)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努力消除麻疹,加快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二)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全市以镇为单位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三)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全市以镇为单位接种率力争达到90%。

(四)在重点地区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时,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三、接种要求

(一)接种时间

1、乙肝疫苗

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

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

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1~3剂次使用百白破疫苗,第4剂次使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

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风、麻腮疫苗

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疫苗。

7、流脑疫苗

接种4剂次,6~18月龄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8、乙脑疫苗

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

9、炭疽疫苗

接种1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

10、钩体疫苗

接种2剂次,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

(二)接种对象

1、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免疫程序,所有达到应种月(年)龄的适龄儿童,均为接种对象。

2、新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其接种对象为规定实施时间起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各剂次月(年)龄的儿童。

3、强化免疫的接种对象按照强化免疫工作方案实施。

4、炭疽疫苗接种对象为炭疽病例或病畜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边高危人群。

5、钩体疫苗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

(三)接种原则

1、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所使用的疫苗全部按照一类疫苗管理,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为受种儿童接种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

2、受种儿童或者其监护人主动要求选择自费疫苗时,预防接种单位应当明确告知费用承担、注意事项等,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

3、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严格按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4、自费疫苗与免费疫苗应尽可能避免在同一天内接种,以降低出现疑似副反应处理难度。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各地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到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将国家免疫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建立免疫规划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市政府成立由副市长邱光秀任组长,市卫生局、市发改局、市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其它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枣阳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地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制定本地实施方案,以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9月1日在全市顺利实施。

(二)履行职责,完善保障机制。认真执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通知》(政办发〔〕82号)和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转发国家五部委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要求的通知》(卫发〔2012〕45号)有关各级财政经费保障的规定,落实全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相关政策和专项经费保障,把基层预防接种服务单位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助经费和各级免疫规划工作的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位,实行项目管理。市卫生局要配合财政部门加强对免疫规划经费的管理,及时将免疫预防项目经费下达到各预防接种单位,按时支付基层预防接种补助经费,确保经费专款专用,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同时,要建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把考评结果作为相关经费安排的重要依据。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精神,根据全省、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市卫生、财政、发改、经济、物价、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政府部门之间免疫规划协调管理机制,促进国家免疫规划的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扩大范文篇9

制约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二是消费意愿。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不低,以2002年为例,据测算,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为78.3%,农村居民为74.1%。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不均等化和增长不快造成的。

首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聚集于第一产业,收入较低,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村储蓄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城市,扩大了城市的投资和全社会的总供给能力。20世纪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约束还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农业效益下降,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加速拉开,成为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农村居民消费额占社会消费总额的比例不断降低,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下降到2002年的37%。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为3.1:1,消费水平之比为3.5:1。

其次,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造成城市化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滞后,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影响着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实行城乡分割的工业化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虽然在一定时间里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总体上看,规模效益较差,同时加剧了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状况。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40.5%,而世界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达到70%至80%。城市化不足导致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增加就业1个人,在服务业可就业3个人。我国与其他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美元的国家相比,服务业产值比重低20个百分点,就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再次,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支劳动后备大军长期存在,压低了劳动力价格,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我国工资水平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水平增长缓慢。据测算,20世纪80年代,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5%和5.2%。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且二者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低工资和廉价劳动力虽然使我国产品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低工资也成为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阻碍。

此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收入不均等化的重要原因。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在新形势下,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如不尽快打破,长期来看,将加剧消费需求不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呈迅速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放慢。需求缩小引起市场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增长不能同步,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发达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一般只占15%左右,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因此若仅依靠农业,农民收入不可能获得大幅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主要表现在住房、汽车等商品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这些行业的高速成长,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入新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这也意味着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趋势。1996年至200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75万亿元,但工业部门就业减少2000多万人。1999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为23.0%,2002年下降到21.4%,工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较弱。同时,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为了生存发展而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减少。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良种、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村机械与能源使用的显著增长,都使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大为减少,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按照1988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所需总劳动力为2.33亿人,而按照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只需要1.3亿劳动力,农业内部劳动力剩余程度相应上升到60%。

由于以上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下降,工业就业人口增加缓慢甚至减少。就业压力集中到第三产业。据统计,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999年第一产业为50.1%,2000年至2002年保持在50%;第二产业1999年为23.0%,到2002年下降到21.4%;第三产业1999年为26.9%,2002年达到28.6%。

从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资本增密”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要转移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靠工业化增加就业是做不到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决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

加快城市化扩大消费需求

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从根本上说要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使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从而逐步使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与总需求水平相适应。同时,农民进城后,最需要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家庭耐用消费品,将为这些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开辟广阔市场。而随着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空间与就业空间会逐步释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努力,把城市化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扩大范文篇10

第一种看法以为,当前扩大内需的制约因素重要有以下几点:

1、持币动机增强,影响现期斲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有一种储备方向的内在愿望。改造开放以来,随着收入程度的前进,人们在前进斲丧的同时,审慎动机也在增强,分外是在当前,城镇住民的审慎动机更为显着,这重要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一是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二是当局机构改造,精简布局事情职员;三是子女上学、购置住房、医调治老保险等用度增长。

2、市场供求的布局性抵牾影响斲丧的有用增长。我国现在的买方市场具有显着的布局性特性。供采取需求的不调和直接制约着斲丧的实现。重要是市场提供未能顺应差异收入水温和富饶程度的斲丧群体的须要。地域之间的产业结谈判产物布局类似,多年的重复配置形成大量的无效提供,造成生产本事的相对过剩。相当多的企业只是把生产的着眼点定位于都市住民,但对拥有8亿多斲丧者的屯子市场却研究不够,使许多产物生产脱离了屯子的现实,也就便是放弃了屯子这一辽阔的市场。

另一方面,产物格量也影响着斲丧者的需求生理和斲丧举动。据资料表现,国家质量技能监视局重点监控129类产物,近几年抽查的4411家企业的5233种产物,及格率均低于80%。字串9

3、收入程度的不屈衡制约了斲丧的扩大。据测算,我国比年来住民的小我私家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垂垂增大,现在已高出0.4。另据国家统计局视察,1996年末城镇住民储备存款余额为30850.2亿元,此中20%以上属于公款私存,2.5%的城镇住民人均储备存款仅1080.5元。由于高收入者的斲丧方向小于低收入者,当百姓收入肯定时,分配差距扩大高出肯定限度,就大概使总斲丧程度降落。

4、投资性付出增长,分流了斲丧资金。比年来城镇住民股票投资不停增长。1997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议决发行股票筹资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倍;同年还发行国债2412亿元。

5、体制性因素和改造滞后的影响。当前社会成员遍及感兴趣的斲丧产物,如住宅、汽车等,虽然出现供大于求和积贮的征象,但这并不是生产本事绝对地高出了市场容量,而是有着诸多的庞大缘故原由。

6、亚洲金融危急的打击。亚洲金融危急对国内经济增长形成巨大的生理压力,以致造成某种程度的恐慌生理。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明,以致预期看淡,就会直接影响现期的经济运行和国内斲丧走向。[1]

第二种看法为以为,从深层缘故原由分析,现在斲丧需求的实现停滞重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1、供需布局停滞,提供布局与需求布局不相顺应,造成斲丧需求实现困难。从都市住民的斲丧布局看,需求的重点转移:一是从底子的吃、穿、用类转向以居住条件改造、通讯和交通为重要内容的住、行类斲丧;二是从大略的商品性斲丧,如餐饮、医疗保健、教诲、误乐、旅游、家庭服务等;三是从大量的遍及性商品转向看重选择、寻求时尚的本性化斲丧,商品的质量、品牌意识日趋增强。从总体看,用于享受资料、生长资料的需求比重有较快上升。但是,由于多年来的重复配置、重复生产,使提供布局差异理,布局升级滞后,是市场有用需求不够的重要停滞。

字串9

2、体制停滞导致市场有用需求得不到实现。以住宅为例:一是传统的实物福利分房制度制约了住民买房的积极性,由此出现商品房紧张积贮与福利房紧缺的独特抵牾;二是住房价钱体制差异理,房价过高,住民缺乏遭受本事;三是住房金融体制改造滞后,支持住民购房力度较弱。住民买房心有余力不够。

3、收入停滞制约斲丧扩大、一是住民收入增幅趋缓。城镇住民人均现实收入增长已从1993年最高时的9.5%降到1997年的3.4%;屯子住民人均纯收入1997年增幅仅为4.6%,比上年降落4.4个百分点。二是收入差距扩大,都市贫困职员增多,重要是企业亏损紧张,下岗职工已上升到1000多万,相应收入降落。三是强储备方向一连多年,匀称每年以20%以上的速率增长。1997年城乡住民储备存款高达46280亿元。

关于扩大内需的讨论综述来自:

4、斲丧生理停滞,斲丧者信心指数降落。由于供过于求,价钱下滑,持币张望的人数增多。同时,由于收入预期不稳固,斲丧者为保卫下岗,应付医疗制度改造、退休养老制度改造、住租金币化改造和子女教诲用度等积攒资金的方向加大,斲丧越发审慎。即期斲丧降落,具体表现便是少斲丧多存钱。[2]

第三种看法以为,首先从斲丧需求来看,造成需求不够的重要缘故原由在于:一是工农“铰剪差”依然存在并一连扩大。二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创建起来。三是一些产物不顺应市场斲丧需求变革。四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少数高收入者边际斲丧方向低,而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边际斲丧方向高却无力购置。其次从投资需求来看,由于前几年的重复配置,盲目生长,一些行业、产物的生产本事紧张过剩。据1996年第三次天下产业普查对900多种重要产业产物的视察资料表现,50%以上的产业产物生产本事使用率在60%以下;在高新技能方面,由于技能气力单薄等缘故原由而难以大量投资。再次,从出口需求方面看,受东南亚金融危急的影响,以及我国答应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币值坚挺,大大削弱了我国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本事,直接制约着我国出口需求的增长。[3]字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