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职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3:51:26

困难职工

困难职工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林业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林地总经营面积35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4.21亿立方米。有国有林业局、经营局22个,林区总人口82万人,在册职工12.2万人,离退休人员9.2万人,困难职工3.7万人。随着“天保”工程实施,林业行业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我省林业企业改制后,企业工作量不饱和、职工下岗失业成为全行业性的问题,从而造成职工困难面大,困难职工人数多,特困职工的比例大。目前,由于经济发展所限,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保障水平低,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林业部分职工生活还存在一定困难。

近年来,全省林业企业将工会开展的帮扶工作纳入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中,并作为稳定企业的措施开展工作。林业系统有一批专职工会干部,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作保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困难职工帮扶网络。全行业共建立22个局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局机关所在地或林场建立了100多个“扶贫超市”、“爱心超市”和“救助站”、“生活救急110”等实物救助站,形成了多种形式、常规化的帮扶体系。

林业企业基层党委和行政对工会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在资金上大力支持,逐年增加对职工帮扶的投入。两节期间,仅林业企业就拨付专项慰问款508.2万元。从工会自身工作看,做了大量细致且卓有成效的基础工作。一是摸清工作底数,了解掌握本地区本企业困难职工的“第一手资料”,积极向行政反映;二是通过合同签订解决。许多企业把每年需求的帮扶资金款项写入集体合同,通过企业的“小立法”,使企业对困难职工帮扶有可靠的资金保障。三是主动与当地民政、扶困办、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残联等部门协商,争取资金和物资支持。四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捐助。如松江河林业局针对企业买断后一次性安置职工的生活困难,组织18家企业成立了扶贫帮困救助会,目前已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为企业帮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还有的企业工会组织成立了各类基金会,积少成多汇集资金,以帮助临时困难的职工;有的林业局积极协调地方部门,对生活问题较多、劳动能力差的困难职工,通过低保金扩面实施分类救助,确保了困难职工都能得到及时救助。

二、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省林业系统工会立足企业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新时期工会帮扶保障工作,将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作为各级工会的重中之重。实现了有制度、有阵地、有举措、有成果的目标,并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建立统一工作格局,全力搭建帮扶工作平台。由于林业企业多处在偏远山区,林业困难职工虽属于城镇职工却未能纳入城镇低保管理。经协调和沟通,林业职工的低保认定管理工作均由林业企业工会负责,并创造了低保管理和帮扶脱贫的工作格局。林业企业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将其纳入到企业重点工作,特别是把“低保”工作纳入各企业工会保障工作职责当中。各林区普遍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会建立了日常工作机构,做到了应保尽保。去年,全州林业企业低保户为18,643,涉及人数34,121人,近年来争取到的“低保”资金累计达12,038万元。

2、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纳入工作考核内容。为切实解决林区职工生活困难,各林业局每年都坚持开展职工生活大检查活动,把全部困难职工纳入到工会组织的视野当中,努力做到“四清”(困难人数清、困难程度清、致困原因清、家庭住址清),使工会组织成为全面掌握特困职工情况的“第一知情人”。同时,在帮扶工作中实行了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并开展工作绩效评定、工作监督考核、工作联系沟通机制等制度,确保工会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创新帮扶工作载体,拓展帮扶工作内涵。一是创新扶贫超市发展模式,变“以捐献为主渠道”为“定期定额拨款等多渠道并举”的融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后续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如黄泥河林业局在林业首创的扶贫超市,到现在已陆续发展到11个;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成立的职工生活救急“110”,公司行政发文定期定额拨付扶贫超市资金的经验,变以捐献为主渠道为多渠道并举的扶贫融资方式等,从根本上解决了后续资金来源问题。二是创新帮扶救助模式,多方筹集帮扶资金,建立灾害自救基金会、职工互助基金会等多种形式的帮困组织,随时为困难职工提供救济资金,及时为困难职工解决燃眉之急。三是创新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各林业企业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工会干部以及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包保困难户,签订帮扶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位、帮扶到位、脱贫致富。四是创新医疗救助机制。实行困难职工扶困优惠卡、医疗优惠证制度,借助社会力量,减免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切实解决林区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如敦化林业局为3874名困难职工办理了就医购药优惠卡,汪清林业局在职工医院建立了“扶贫病房”使职工享受最低限价收费。五是创新助学方式。各林业局工会把开展“劳模真情助学”、“一助一助学”等活动,统称为“情系学子、金秋助学”,集中时间、资金和精力,保证了捐资助学效果更加明显、力度更加强劲。仅林业系统工会近两年的助学金总额就达320万元,有1328名大中小学生得到真情救助。通过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确保了林区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4、开展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强化“输血”、“造血”功能。各林业局多数建立了林业家政服务网,由工会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培训、劳务输出和就业中介服务。林区工会组织职工开发利用林区资源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通过举办“全民创业培训班”、“经纪人培训班”以及种植、养殖、家政培训班等形式,培养了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餐饮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困难职工创业典型,帮助困难职工拓展增收渠道,增加个人收入,尽快脱贫致富。几年来,全省林业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0多期,培训职工1万余名。仅森工集团就为职工自主创业投入1459万元,八个森工企业职工创业年平均收入达到719.4万元。

三、问题及建议

实施“天保”工程后,由于国家对国有林区基础设施投入减少,林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林区的道路、桥梁、房屋等年久失修,林区“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加之林区生产经营困难,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富余人员多,贫困面广等因素,影响和制约林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帮扶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国家对林业投资欠账较多,理应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加之林业行业和地域等特点,使林业经常出现政策真空,并逐步被边缘化。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木材生产和销售受到极大冲击,林业企业负担过重,仍然承担大量政府和社会职能,林区道路、供水、用电、供热、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致使林业弱势群体逐步增加,企业帮扶工作压力较大。

2、现有资源和手段与困难职工群体帮扶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之历史的积淀,林业在新旧发展模式转换中承受了巨大压力和困难。特别是国家提出林业发展要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后,全省各林区采伐量消减、生产设备闲置、大量职工下岗,造成了林区贫困群体比重增大,特别是州所属的10个国有林业局表现尤为突出。加之各林区帮扶保障资金短缺,现有资源整合不到位,帮扶手段落后方法单调,致使帮扶保障能力和水平远不能适应较大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要求。

3、林业企业帮扶资金短缺。资金是制约帮扶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林业企业的帮扶资金主要靠企业行政拨款和工会经费支持,各林区的帮扶中心站(点)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缺少政府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来自社会各方的捐助,制约了企业工会帮扶工作的深化,直接影响帮扶效果。

4、林业职工医疗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被保险人在发生重大疾病和高度残疾时给付的保金不高,不能有效地解决被保险人高额医疗费的负担;二是有的地方医保部门在基本医保中设置“门槛费”(每次入出院都重复收费);三是参保后,职工看病所花费用受限,而核销的比例却很小,职工患大病需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不少家庭为治病倾其所有,债台高筑,导致大量困难家庭出现,这是林业系统困难职工的主要成因之一。这部分职工仅靠企业救助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建议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从职工大病医保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以研究解决。

5、离退休职工管理等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滞后。从目前全省林业系统看,困难职工的数量,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离退休职工,特别是一次性安置人员。尽管他们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仍居住在林区,这部分人管理职能本应由社会和政府承担,但却常常处于单位社区无人管的社会边缘状态,且大多数无力缴纳“五险”,又无一技之长,劳动就业能力差,加之子女上学,意外灾害,因此,一有困难就找林业。如弃之不管,将会给林区稳定带来隐患,管之就会给企业增添沉重负担,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为切实做好林业系统帮扶工作,发挥帮扶工作在解决职工实际困难、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稳定林区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林业的帮扶:

第一,高度重视林业帮扶工作。帮扶工作既关系到林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社会文明是否进步。应站在林区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林区面临诸多与内地不一样的特点,需要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享受到国家给予工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二,加大对林业的帮扶力度。针对林业系统“非工非农、非城非乡”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林区的投入,切实解决林区交通不便、职工收入偏低、用水用电困难、娱乐文化缺乏、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差以及就业难、子女上学难、职工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使广大林区职工共享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特别要加大对林区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林区职工自主创业,壮大林区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使林业职工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和帮扶工作力度。畅通林区困难职工诉求渠道,及时掌握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使帮扶工作更加人性化、更加快捷和高效。

困难职工范文篇2

近年来,煤矿企业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然而在具体的帮扶过程中以下几种突出的问题和现象值得重视和关注。

1、如何准确的界定困难家庭和困难人员。扶贫帮困工作中对贫困人员的界定标准都有明文规定,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着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情况的时时变化,经济收入也在发生改变,工会组织短时间内很难对他们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就会造成部分实际收入已经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人员,隐瞒自己的真实收入,继续领取救济金和享受贫困人员的相关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帮扶工作的质量。

2、困难家庭对扶贫办帮困工作存在认识偏差。部分困难职工家庭、残疾人家庭以及生活存在临时困难的职工,因为感觉组织的帮扶力度不够,无法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经常性地向工会要求进一步的救济,有些困难人员甚至认为临时救济应该像每月发工资一样不能间断,也有一些困难人员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完全超出了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的范围,有些被救助对象几乎没有一点感恩意识,认为组织帮扶是天经地义的。

3、困难人员对扶贫办帮困工作存在依赖思想。一些困难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学习一定的劳动技能、寻找适合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等途径,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部分人员将脱贫解困的希望完全寄予组织,自己从来不主动寻求脱贫解困的方式方法,这也在无形中增添了企业的负担。

二、进一步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措施

扶贫帮困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统一规划,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1、组织上高度重视是做好扶贫帮困工作的前提。俗话说,群众困难无小事。群众的困难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头等大事。如果解决不好,就可能将情绪发泄到工作中、生活中,从而对工作安全、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努力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坚持定期对困难职工进行入户调查。要根据各基层单位工会反映的情况,结合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每年对困难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登记造册,信息数据库、包保情况及时更新,确保真正将他们的思想疏导、困难帮扶工作做到“不少一人,不漏一户”、保证各类人员亲身感受组织的关怀。对于困难群体“协、离、困”人员这些最需要安抚的群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于行动,及时的走访慰问,送上组织上的慰问资金和物质,争取做到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职工,依照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扶助,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定期对困难职工家庭的成员情况、经济状况、具体困难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困难家庭,坚决取消帮扶资格。

2、思想上正确引导是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环节。扶贫帮困的资金毕竟有限,也不是有钱就灵,使困难人员最终走向自立是帮扶工作的根本目标。有些困难人员并不是收入少的困难户,而精神上存在困境的人员。比如,吸毒人员、精神疾病人员等,要把这类思想上贫穷、问题人员,定为扶贫帮困的重点人。这类重点人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爱钻牛角尖、易激动,行为上易冲动等特征,对此,要定专人“贴近”交朋友做工作,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信息上报,在一如既往地关注他们的生活,尽量帮助解决家庭困难的基础上定期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政策宣讲、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要引导培养重点人的正当的兴趣爱好,减少其思想上钻牛角尖、行为上失控的时间,使其思想得到转化,能积极工作。

3、方法上创新务实才能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扶贫帮困工作关键是一个“扶”字。企业及各级工会组织应该本着“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帮扶原则,采取思想上扶志,技能上扶高,资金上扶持等措施,针对不同困难人员采取不同的帮扶形式落实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劳动技能的下岗职工、困难职工失业子女,应该尽量创造免费的技能培训机会,增强他们的就业本领,以适应市场需求;对无经济来源或经济收入特别少的困难家庭,应尽可能得为他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对子女上学,天灾人祸等引发的临时困难家庭,主要采取资金救助的办法,直接为他们申请金秋助学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尽最大力量缓解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对需要长期帮助的残疾人家庭,大重病困难职工家庭,要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一帮一”结对子交友帮扶的“包帮扶”活动,进一步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4、实施中多措并举是扶贫帮困工作的力量所在。帮助困难家庭真正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是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需帮扶手段和途径也不同,工会所依靠和支配的力量也不一样,而要确保每个困难职工家庭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就只有建立起一张帮扶网络,多措并举、多部门配合,才能使工作不留死角。因此,要根据困难职工的需求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帮扶活动方案,促进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困难,全面掌握扶贫帮困形式,及时“上门入户”跟进做排忧解难工作;要把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与企业招工难的困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搭建平台,找准切入点,解决双方困境。对于自付医疗费负担过重的困难职工,开展医疗帮扶;针对困难职工子女,每学年开学前开展“金秋助学”专项帮扶,及时给予资金上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对于需要长期帮扶的,制定长期帮扶计划,上门帮扶,确保共度难关。

困难职工范文篇3

2002年巴彦淖尔电业工会建立了特困扶贫救助专项基金,为适应这一要求,我中心工会对全体离退休(养)职工进行摸底调查,截止2007年底共有离退休人员992人(其中离休老干部14人,遗孀75人),退休人员平均月收入1252元,遗孀抚恤金300元,共有困难户45户。对离退休困难职工建立了档案。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及时给予帮助。有效地文秘杂烩网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帮扶情况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帮扶困难的、低收入的离退休职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巴彦淖尔电业局工会及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多年来为广大离退休职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有效地解决了离退休职工的就医难、生活难、子女上学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企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认真落实了离退人员的生活待遇,保证生活费的足额发放,连续四年为离退休职工调整了生活费,共增资80余万元;同时对各类优抚对象提高了抚恤补助。使得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使之能够安渡晚年,从而达到了使社会进一步稳定的目的。

对离退休人员的看病就医得到了保障。我中心所管辖的离退休人员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15人,占离退休人员总数的75%,由于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自然逐步衰退,看病就医是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007年我们所管辖的686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开支达265.1万余元,人均达到3864余元,开支在1万元以上的就有30多名,5万元以上重症病人9人,最高的达到13.8万元,单位承担报销医疗费70%约9.6万余元,个人还要承担4万多元,不包括部分自购药品和不属于报销范围内的专家服务费、陪护费、输血费、取暖费等等。如果加上这些还要开支更多。由于我们的退休职工退休时间早,年龄比较大,工资收入少,虽然我们有了较好的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了老同志们有病看病就医,但因此造成的家庭生活困难还普遍存在。在每年的特困户、困难户中就占了很大的比例。根据国家规定基本上从医疗保障方面,都能够较好的落实离休人员医药费实行实报实销,退休人员按照企业的内部规定,基本上能够做到有病就医。为逐步确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离退休职工有病能够及时治疗,根据同类地区巴市直属单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社保局医疗保险办公室关于《医疗费管理办法的暂行规定》,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中心制订了“医药费管理制度”,基本上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对离休老同志的医药费及时给予报销,确保他们能够及时看病就医;对于患重特大病人的医药费在有关规定范围内尽力提高报销比例;对广大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也按时给予报销。为增强离退休职工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为60岁以上的500多名离退休职工进行每两年一次的身体全面检查,每次体检费要支出7万余元,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对60岁以下的人员也进行每两年一次的轮换体检,为全体离退休人员每人发放医疗保健药盒一个。同时还购买了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光盘,在老年活动室、家属片区播放,使老年人随时能听到名医专家的讲课,增强了防病治病的能力。

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每逢元旦、春节或重大节日都要慰问特困户、离休老同志,退休老领导、老劳模及遗孀。仅2007年对2名特困退休职工每人补助2000元;对23名困难退休职工每人补助1000元。对20名一般困难职工每人补助500元,解决特大病人的医药费支出5万元以上的共9人。老年节对450余名60岁以上老同志进行慰问,支出经费4万余元;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对全体离退休人员进行慰问,共支出慰问金35万余元。慰问遗孀83人,每人300元,共支24900元,为4名大学特困生送去1万元助学金。2007年年中局慰问我中心困难职工8人,共计14000元。

这些活动使得离退休职工真正体会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温暖,渡过美好的、幸福的晚年。

三、建立帮扶救助送温暖机制

一是建立特困离退休职工档案。特困离退休职工档案是开展送温暖活动的基础。要掌握特困离退休职工的家庭情况、困难原因、思想状况、个人特长等;二是坚持开展元旦、春节、老年节送温暖活动。目前一年一度的“双节”、老年节送温暖活动已经形成机制,坚持不懈,已成为我中心帮扶活动的特色。近年来,我中心在局党、政、工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解决了困难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党政与职工群众的绿色联系通道。困难职工在感激工会、本企业及管理中心的同时,更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得到广大离退休职工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赞扬。

四、对今后开展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们通过征求广大退休人员的意见,汇总整理出了以下几条意见和建议:

1、开展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我们现行的管理体制就比较好。首先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如果在社会化管理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将退休人员交予地方管理,他们担心会失去组织上的关心,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经常保持和退休人员在信息、情感方面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到一个高层次的管理水平,并建立健全退休人员的社会档案资料。

3、从退休人员结构看,工资普遍偏低、年龄偏大、体弱多病,希望每年都能够提高生活费及医药费报销标准。

4、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同时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帮扶救急的同时也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首先要教育他们树立自救的信心,通过各种救助渠道,内外结合建立长效机制,搞好调查摸底,建立健全离退休困难职工及医疗档案;在积极推进社会化的进程中,在当前首先要做好稳定大局,企业也应配合做好帮扶工作。

5、企业要及时与社保部门多沟通协调解决好有重大疾病的离退休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等工作,同时要多开展医疗保健讲座和各种有益的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活动,起到心情舒畅、强身健体作用。尽力创造条件,定期进行体检。

6、开展多渠道的帮扶救助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为困难的离退休职工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如子女就业及子女上学等困难问题。在积极争取社会解决的同时,企业方面也要设法与系统各用人单位多勾通,尽力安排子女就业。

困难职工范文篇4

一、开展调研的基本情况:

1、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企业共有145家,其中国有66家,集体38家,外商3家,私营29家,其它9家。

职工总数55003人,其中:下岗职工(待业)总数15942人。困难职工总数8921人(男3569人,女5352人),其中30岁以下982人,31--40岁3033人,41--50岁3122人,50岁以上1784人。其中小学文化1338人,中学中专7047人,大专836人。

因下岗致贫4014人,因家庭成员患大病致贫892人,因子女上学致贫446人,因收入低致贫1784人,因天灾人祸致贫446人,其它1339人。

困难职工享受生活救助人数6798人,享受低保6100人,享受医疗救助4728人,享受助学救助1338人,享受住房救助44人,享受再就业优惠1159人,其它374人。

困难职工在国有企业的4143人,集体企业的1368人,私营企业的227人,外资企业的50人,其它3133人。

困难职工在机械冶金行业的2676人,在建筑行业的375人,在纺织行业1248人,在煤炭行业35人,在军工行业107人,在交通运输行业的847人,在其它行业的3633人。

2、被调查职工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职工400名,其中男227人,女173人,18-30岁的有65人,31--40岁的有167人,41--50岁的123人,51--60岁的45人。

被调查职工中文盲4人,小学23人,初中、高中(中专)320人,大专以上53人。

被调查职工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国有204人,集体113人,外商41人,私营31人,其它11人。

被调查职工工作单位所属行业:机械冶金8人,建筑27人,纺织41人,煤炭15人,电力、煤气23人,商业饮食服务129人,科教文卫体4人,农林牧渔16人,机关团体10人,其它127人。

被调查职工所从事的具体职业:工人有272人,经营管理人员68人,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他27人。

被调查职工目前工作状况:在岗203人,下岗待业164人,打零工33人。

被调查职工中有218名所在单位拖欠工资,企业欠发工资3个月以下42人,4--12个月89人,13--18个月48人,18--24个月39人。企业欠发工资额:2000元以下106人,2001--5000元67人,5001--8000元45人。

被调查职工本人2004年(1--4月)月平均货币实际收入:无收入106人,1--500元241人,501人--1000元53人。

被调查职工近3年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有26名,有所提高的有66名,没有变化的217名,有所下降的有76名,下降幅度较大的15名。

被调查职工中有135名职工家庭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65名职工家庭不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保家庭每月每人平均享受31--60元低保费的有67名,享受61--90元有41名职工。

从被调查职工中的135名困难职工从致困原因上看:有45人因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低致困,87人因下岗失业致困,110人因就业人口少致困,13人因家人有大病致困,92人因拖欠工资致困,6人因供子女上学致困,21人因其它原因致困。

2002年8月以来有135名职工享受医疗救助,75名职工享受助学救助,57名职工享受就业或再就业救助,135名职工享受生活救助,15名职工享受其它救助。

被调查职工目前需要就业帮助的116人,需要医疗帮助的132人,需要上学帮助176人,需要小额借(贷)款帮助的107人,需要住房帮助的33人,收入太低需要帮助的156人。

被调查职工再就业需要技能培训的55人,需要职业介绍95人,需要资金帮助107人,需要企业安排73人,需要落实就业政策的56人,等机会再说的19人。

被调查职工医疗需要参加医保的112人,需要报销拖欠的医疗费79人,需要优惠就诊的83人,需要出台困难职工医疗政策97人,需要帮助解决大病医疗105人。

被调查职工住房目前需要资助买现住房的6人,需要资助建房的12人,需要租赁经济型住房的23人。

被调查职工对2002年8月以来开展的困难职工帮扶活动的总体评价:认为很好的有85人,认为较好的有205人,认为无所谓的有22人,认为走形式的有88人。

被调查职工对我市目前政策帮扶措施满意的有66人,对小额借(贷)款帮扶措施满意的有27人,对技术帮扶满意的有5人,对党员结对帮扶满意的有67人,对单位对口帮扶满意的有45人,对发救济款、物满意的有175人,对工会送温暖帮扶措施满意的有138人,对困难职工帮扶活动满意的有95人。

被调查职工认为当职工生活发生困难和变故时,职工希望找行政单位帮助的53人,希望找党组织帮助的76人,希望找工会帮助的98人,希望找亲戚、朋友帮助的103人,靠自己的45人。

被调查职工当家庭生活遇到重大困难时,单位组织给过帮助的有133人,亲戚给过帮助的有232人,邻居给过帮助的有9人,同事给过帮助的20人。

职工对家庭今后一段时间生活状况前景看法:生活水平会逐步提高的有53人,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的有275人,生活水平将会继续下降的有72人。

二、困难企业状况:

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本次调查的145家企业,处于困难状况的占89%,如市经贸委系统共有60家企业,其中有30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有26家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有16家企业的待岗职工不能拿到生活费;有44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离退休人员、在册职工及大病、重病人员医疗费不能按时报销问题;有38家企业欠交养老保险金,有35家企业欠交失业保险金;有12家企业向职工借款,有18家企业不能退还职工集资款,有22家企业收取职工风险金,有6家企业收取职工股金;有5家企业不能按时足额发放死亡职工家属抚恤金。

##市第一制药厂始建于1970年,属国有中型企业,现有在册职工688人(在岗2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36人(离休3人)。截止今年3月底,企业共欠交养老保险金1218.9万元,其中本金360.6万元,滞纳金和利息858.3万元;企业一直未参加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因企业连年亏损,1998年全面停产。企业职工全部下岗而且享受不到下岗、失业、保险。职工没有生活来源,生活问题亟待解决。

市清真肉联厂建于50年代,是回族肉类生产加工企业,全民所有制性质。由于诸多因素影响,该厂1991年处于停产状态。该厂现有在册职工245人;离退休人员73人(离休2人);企业停产以来,职工基本生活无保障,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等问题无法解决,该厂职工及离退休人员97年以来连续到市政府集体上访。经市政府协商,该厂234名职工于2002年5月享受到失业救济。截止2001年底,该厂负债2414.2万元(其中贷款2058万元,不含银行利息2400万元)。经初步认定,市清真肉联厂已资不抵债2100多万元,企业的土地、厂房及设备等资产均抵押给了银行。截止目前,企业共欠交养老保险金128.2万元(不含216万元滞纳金);欠交失业保险金11.9万元(不含13.4万元滞纳金),企业共拖欠停产前职工工资12万元;欠职工集资款及风险抵押金68万元;欠职工退休时替企业垫交养老保险金10万元;拖欠职工生育费、丧葬费、抚恤金等5万元。

市鞋业集团为市属集体企业,现有在册职工1300人,离退休462人(离休2人)。待岗职工1050人,留守30人,工资已有4个月没有发放。水、电无力支付。462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难以解决。企业共欠交养老金、失业金153.9万元(不含55.3万元滞纳金等)。欠职工股金、集资款515万元。

市第二针织厂现有在册职工780人,已全部下岗。离退休人员349人(离休4人)。企业总负债571.1万元(有3532万元债务已转移给吉雄(##)药业公司)。现有土地和厂房被抵押在工商银行。该企业目前已无资产、无设备、无产品、无市场,企业已经完全丧失组织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由于该企业无力参加医疗保险,退休职工的医疗费报销问题无法解决。职工生活非常困难。

三、困难职工的状况及特点

困难职工群体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本次调查的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活上成为落伍者。困难职工群体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由于年龄偏大,技术落后,文化较低等原因,普遍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困难职工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实现再就业。有些找到工作或零活的下岗失业人员,没有稳定工作环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跟在时展的后面,被甩在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一部分人跟不上社会步伐,将成为社会救助的永久对象。

2、职工身份的特征比较明显。“困难职工群体”是一个比较能说明问题的名词。他们的职工身份比较明显。他们集中在城镇,集中在国有企业,集中在传统产业中,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有相同的经历,相互之间历史联系也多,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支持的者大都是工人,因此这个困难群体基本上都是职工的身份。

3、失落感比较强。在计划经济时期,广大职工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一样,大家吃平均主义大锅饭,都是国家主人翁,政治经济地位大体都一样。现在职工中的一部分人沦为困难职工,他们的失落感较强,而现在的城镇生活费用高,钢性强,弹性小。生活中又增加了原来属于社会保障而现在需自己负担的消费项目,如住房、子女上学教育费用,部分医疗和养老费用等。困难职工大多属于中年人,他们的家庭负担也重,一旦收入没有来源,全家都会陷入困境。

4、“遗传”特征比较明显。“龙生龙,凤生凤”的贬意讽刺遗传的打油诗用在这里不为过。困难职工群体往往是上辈穷、下辈亦穷。困难职工因其自身素质较低,其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子女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困难职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费用实际上是缺乏保障的。教育阶段辍学的基本上是贫困家庭的子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根本不含子女上学的教育费用,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没有一技之长,导致出现上辈穷,下辈也穷的“遗传”现象。

5、个人综合素质偏低。技术单一,思想观念陈旧,个人综合素质偏低是困难职工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不太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在企业和劳动力都走向了市场,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在相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不得不处于困难地位。

四、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原因

从本次调查的困难职工群体来看,其形成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下岗失业。失业与贫困是伴生物。本次调查有64%以上困难职工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下岗。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市就业问题也是如此。一方面新增劳动力逐年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企业减员增效,就业单位相对减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经营困难,停产半停产增多,下岗职工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结构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素质人才少,技术工人短缺,形成大量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的生活境况非常困难。

2、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是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而贫富差距又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在资本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弱势地位非常明显。有不少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压低、克扣、拖欠职工工资和减少劳动保护投资的办法来增加资本的利润收益。在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中,体力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一般都有保障,而且不断长工资,企业经营者实行年薪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技术入股并可以拿到高薪,而一般工人的收入普遍较低且缺乏保障。在行业分配方面,电业、银行、通讯等企业职工工资较高,而产业工人工资报酬较低,而且还有良性与恶性循环之说。如:工资的高低决定着交纳养老保险金的比例和数量,退休后仍不是一个水平线。

3、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保障不完善是我国困难职工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社会化水平低。有许多企业都是单位缴纳养老统筹金后,政府才给所在单位的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否则不予发放。这种单位特色的社会保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它不但混淆了政府、社区、单位之间的职能界限,而且苦乐不均,减弱了社会保障分散风险的能力,无法保障最需要保障的困难企业的职工生活。在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政策还不配套,社会保障实际上成为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五、解决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群体问题的建议

1、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解困。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好困难职工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困难职工群体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解决好困难职工问题,关系到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去深刻理会帮扶困难职工的重要意义,加大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2、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是解困的根本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已经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已经制定了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政府要帮助困难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就要切实落实劳动、财政、税务、工商和金融信贷方面优惠政策。要加大督查落实政策的力度。利用优惠政策鼓励非正轨就业,通过多种就业渠道,保证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3、调整分配结构。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位次摆正,先是按劳分配,然后才是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初次分配要按照工资、成本、税收、利润的顺序进行,把保障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凡拖欠职工工资、保险金和集资款的应当限期清偿。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保险政策的重点要由生活保障向就业保障转移。一方面要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应对困难职工群体辅之以必要保险政策和特殊照顾。另一方面要对帮助就业的保障进行探索。要多渠道筹集就业基金,要动员社会捐助,地方财政要保证支出一定比例的就业基金。

5、深化企业改革。要端正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明确职工群众在改革中需要什么。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带动整个改革的健康发展。只有把企业搞活了,才能发挥其以积极的作用,才能实现彻底的“解困”。

6、完善帮扶制度。帮扶困难职工,解决困难企业的问题党政要负主要责任,帮助困难职工活动应该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工会不能大包大揽,工会也不能代替党委政府做帮扶工作,工会充其量做些辅助的解困工作。特别是以党员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困难职工活动,主要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这是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关键。完善和落实好各项社会政策,是解困的根本所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同志“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从“三个代表”的高度,率先垂范,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帮助困难职工群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困难职工范文篇5

一、我区困难职工基本情况

我区共有职工总数33724人,困难职工(人均280元以下)总数3456人,约占职工总数10%。其中:特困职工(人均245元以下)1058人。特困职工中按年龄结构分类:男50岁以下612人,50岁以上140人,女40岁以上196人,40岁以下110人。按文化结构分,初中以下692人,高中345人,大专以上21人。

从本次调查的困难职工群体来看,其形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因企业停产半停产所致。

困难职工所属企业绝大部分是停产或半停产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制和并轨工作的进行,职工同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在这些困难职工中,只有少数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重新上岗,而绝大多数职工处于非稳定的灵活就业状态。相当一部分困难职工的就业还没有着落点,并且大都是“4050”人员。一家人在同一个企业的比较多,加之企业收入比较低,工资发放又不及时。

(二)因下岗失业所致。

部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不得不走出了“减员增效”的路子,职工也不得不接受了下岗的命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入来源中断,导致生活困难。还有部分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惨遭淘汰,导致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下岗,生活陷入困境。

(三)因子女上学所致。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人均收入较低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承担。一名大学生一年的费用需要上万元,对于他们本身来说负担太沉重。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东拼西凑借来了学费,家里也就一贫如洗。

(四)因单亲收入低所致。

在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更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这也是导致困难职工贫困的原因。

(五)困患大病所致。

部分职工自己或家人患病,成为沉重的负担。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不用说下岗职工,就是有稳定收入的职工也难以承受。患伤风感冒之类,到医院也需要数百元治疗费,如果是大病、重病,尤其是癌症,其治疗费用对于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调查结果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者在困难职工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并还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二、我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主要做法

道里区委,区政府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帮扶,资金帮扶,就业帮扶力度。区总工会自开展扶贫济困工作以来,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把扶贫济困工作,作为民心工程,为困难职工办了许多好事和实事,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组织领导机制。

区总工会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帮扶特困职工工作的认识,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帮扶工作贯穿全局,并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提出了帮扶工作的思路。成立了以区总主要领导为组长,区总班子为副组长的帮扶领导机构,强化了机制建设和组织领导。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专人负责,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加强管理,有的放矢,建立档案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对特困职工的情况了如指掌,开展了全覆盖的调查摸底,对全区特困职工的自然情况、家庭人口、经济来源、困难状况及家庭人口构成、经济收入、就业意向、劳动技能、子女就业、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困难原因及困难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登记,摸清底数,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制度,实现了对特困职工的动态管理,做到了“一人一底一策”,实现了掌握动态指数最新,掌握困难情况最新的目的。

(三)强化指导,搭建平台,建立就业救助机制。

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工会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一是集中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重新上岗。4月11日,区工会在抚顺街举办了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援助五项行动,暨岗位援助,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困难帮扶,维权服务。开展了岗位援助暨招聘大集,有105个单位提供近1000多个岗位,近85%达成协议。二是开展培训服务再就业。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举办职业培训班,制定培训计划,面对下岗、失业职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三是利用职介拓展再就业。完善职介组织,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及时、快捷、高效的服务。四是开展“共同约定行动”,针对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区总于3月3日举行了“共同约定行动”推进大会,企业代表表态,力求企业不减员、不减薪,签定了责任状和约定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走访慰问,雪中送炭,建立常年的送温暖机制。

积极做好走访慰问工作,每逢春节、元旦、“五一”、“十一”、中秋节五大节日,区工会都要走访困难职工,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为有特困证职工送去大米、豆油等慰问品。去年春节,区工会投入10万元,为947名特困职工,51名农民工,40名困难劳模送去价值每人200元的生活用品。

(五)金秋助学,资助寒子,建立就学救助机制。

针对特困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帮助特困职工子女圆大学梦想,区工会广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通过企业赞助,工会资助,使困难职工子女上学的学费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充分感受到工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连续3年,我们和联强,宝宇、大东等公司为70多名考上大学的特困子女解决学费,有的连续资助到学生毕业。工会与企业老总直接深入到特困职工家,送去助学金。哈报以“我们学费有着落”给予报道。

(六)整合资源,减免药费,建立医疗救助机制。

部分街道整合社区资源,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与驻街医疗机构为贫困家庭办理就医卡,为困难职工就医提供了有效地帮扶,在求医问药予以优惠。区工会与哈市第十医院、建国药店建立特困职工就医卡。在困难职工中开展了肿瘤、尿毒症、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调查摸底,进行一次性补助。

(七)领导带头,结成对子,建立“一帮一”长效机制

按照“一帮一”帮扶的要求,区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帮扶,起到了表率作用。总工会多次举行帮扶困难职工捐款活动,到困难职工家中,送政策、送资金、送信息、送项目,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在春节期间,区五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困难职工家庭,问寒问暖,极大地促进了帮扶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区第二轮“一帮一”工作通过市“一帮一”办验收。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区93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的对子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在帮扶工作中,有些单位的领导认识不到位,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出现工作力度不大,缺乏有效帮扶手段,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帮扶工作的整体推进。

(二)协调不到位。

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不是工会一家的事,需要加强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建立起互相配合的有效机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与扶贫救助。

(三)宣传不到位。

在帮扶优惠政策的宣传上存在漏洞。许多企业和职工在谈到帮扶优惠政策时,都表示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一些但不清楚具体内容,当然就无法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了。

(四)资金不到位

资金匮乏造成落实力度不够,帮扶工作后劲不足,形成了帮扶工作的瓶颈。有些优惠政策的落实要有雄厚的资金作支撑,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

四、思考与建议

帮扶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周期长,所需资金多等特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各部门协同工作、需要法规完善配套。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要认识到困难职工群体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党委和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帮扶困难职工的重要意义,加大对他们的关爱,将帮扶工作实效纳入干部考评主要内容,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

(二)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就业是解困的根本途径。把解决就业问题作为首要的目标,落实好已经制定的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要帮助困难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切实落实劳动、财政、税务、工商和金融信贷方面优惠政策。要加大督查落实政策的力度。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就业,通过多种就业渠道,保证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扩大生活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如扩大互助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在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应对困难职工群体辅之以必要保险政策和特殊照顾。要多渠道筹集就业基金,要动员社会捐助,地方财政要保证支出一定比例的就业基金。把保障劳动者权益放在第一位。凡拖欠职工工资、保险金和集资款的应当限期清偿。对患重大疾病(癌症、白血病等疑难病症)的特困职工,国家和社会要多承担医疗费。

(四)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

帮扶工作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仅仅单纯依靠单方面的力量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工会不能大包大揽,工会也不能代替党委政府做帮扶工作,工会做些辅助的解困工作。建议第三轮“一帮一”活动以党员干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子帮扶困难职工。

(五)进一步发挥社区的作用。

要加强社区建设,要多渠道筹集解困基金,拓宽救助渠道,在“低保”的基础上完善社区综合保障制度,社区要尽快建立健全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集就业介绍、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社会保障于一体,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快速、高效、方便的解困服务。

困难职工范文篇6

一、认清形势,明确帮困送温暖活动的重大意义

我公司工会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帮困扶贫送温暖活动,是各级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但由于种种情况,仍有部分职工家庭生活困难,需要社会帮困扶贫。送温暖活动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是一种社会的价值引导,我公司工会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我工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与保民生、保增长、促稳定、促发展结合起来,达到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建章立制,形成送温暖活动常态化

我公司工会送温暖活动不搞装门面、做表面文章,而是真心实意、竭诚相助,形成送温暖活动常态化,为此抓好建章立制工作,用制度保证搞好送温暖活动。我公司工会制定完善《公司职工困难补助暂行办法》、《公司特困职工子女助学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送温暖活动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坚持做到凡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让困难职工真情感受企业的关怀,增添生活的信心,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三、仔细摸查,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我公司工会在送温暖活动中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仔细摸查,不让一名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此,按照一个类型一个标准,建好困难职工家庭档案,坚持一个不能少,一户不能丢。在困难职工家庭档案中载明家庭成员、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子女上学等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修正档案内容,全面掌握公司困难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温暖活动。2014年,根据困难职工家庭档案情况,我公司工会按照《公司职工困难补助暂行办法》,共对家庭人均收入不到当地低保线150%的户困难职工家庭实施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给每户困难职工家庭送去袋米,桶油,元生活补助金,让困难职工家庭深切感受党的关怀、社会的关怀、企业的关怀,增添节日的欢乐,和全企业职工、全社会群众共度喜庆祥和的春节,其乐融融、笑逐言开。

四、真情关爱,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知道“知识改变人生”的道理,让孩子接受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工会的责任。我公司工会把“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作为送温暖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做好该项工作,确保本公司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个个都能上学。我公司工会先是根据困难职工家庭档案情况了解上学有困难的家庭,逐户走访,掌握真实具体情况,按《公司特困职工子女助学暂行办法》规定分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四个档次,给予发放助学金,鼓励困难职工家庭放心送子女上学。除此外,我公司工会在公司内部发起“金秋助学”等各类募捐活动,把募捐来的钱资助特困职工子女上学。2014年,我公司工会给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助学金元,资助人次上学。发起助学募捐次,募得元资金,资助名特困职工子女上学。

五、奉献爱心,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

困难职工范文篇7

**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于**年6月,自成立以来,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全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全区的解困帮困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区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现将近两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我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基本情况

**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人,1人兼职,1人专职(不含主席接待),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有规范的工作制度,成立了领导班子。我区目前约有职工2.3万人,其中困难职工8000多人,考虑到我区的实际情况,我区政府的“解困办”一直存在并担负着全区职工解困的主要职能,我区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我区困难职工帮扶的一个有效补充部分。自成立始就担负了8项职能:①、困难职工法律援助;②、下岗职工再就业援助;③、特困职工帮扶;④职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咨询;⑤劳模咨询;⑥职工劳保福利政策咨询;⑦、协助参与劳动安全监督、调查处理;⑧、来信来访。

二、帮扶中心工作的运转情况

1、帮扶中心的资金运转情况。

资金是帮扶中心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根据帮扶中心资金筹措的渠道:政府拨一点,工会经费里提一点,社会捐一点的途径,近2年我们共筹措资金约17.1万元。其中政府注入8万元,工会经费投入5万元,其他4.1万元。

2、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的安排。

我区今年5月进行了班子调整,我会的人员一下变得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帮扶中心工作的正常开展,经党组会研究决定,帮扶中心每周五开放,同时定为主席接待日,其他时间的接待到区总工会法律维权部。考虑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规范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今年的7月份,我们根据需要从社会上招聘了一人,这样就保障了帮扶中心的人手。目前,我区帮扶中心有1名工作人员长期值班,每周五有一名主席值班,一名同志为专职信访接待员。工作开展有条不紊。为了提高帮扶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我们还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集中学习了《信访条理》,基本的劳动法规等等。

3、接待来信来访的情况及处理。

截止到10月份,我们共接待了来访职工、劳模138人次,其中困难职工74人次,劳模64人次,内容涉及到权利的侵犯、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待遇的落实等。对于所有的接访我们要求要按有关政策进行处理,及时接访,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保证了接访回复率为100%,得到的广大群众的好评。

4、为职工解难事做好事。

为困难职工解难事做好事是我们帮扶中心的一项重要的职责,是为困难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维护职工权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今年我们共为上千名职工解决了一系列的困难问题。我们以社区工会为依托,联合劳动部门,积极为特困职工再就业搭建平台,截止到10月份,我们共培训职工523人,推荐工作137人,共为全区42名职工发放各种特困补助费1.7万元。

去年,我区城南方家巷社区居民组发生重大火灾,造成近四十户居民无家可归,生活困难,我会及时派出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前往调查了解情况,并及时为受灾的特困和下岗职工发放了帮扶资金5000元。今年以来我中心先后为8名患重大疾病和子女就学难的特困职工发放了助学金和慰问金,特别是**区法院一名干警患脑溢血,生命垂危,我们特事特办,一边办理审批手续,一边及时的送去慰问金1000元,他的家人很受感动。今年8月,我区恒欣建筑公司一名职工从施工现场3楼掉下,头部、腰部受伤,本人多次找公司要求赔偿医药费未果,我中心得知情况后,及时与建设局联系,共同上门,及时解决了赔偿问题。今年年初我们和区司法局协商特困职工法律援助的有关问题,司法局同意与我会联合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并在我中心设立法律援助站,对符合我中心法律援助条件的特困职工无条件免费给予法律援助。

5、积极为特困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鼓与吹。

**区的困难职工多,他们到困难帮扶中心反映最多的问题还是一个生活保障的问题,当然造成职工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很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势必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的因素,故次我们多次向区委区政府反映:要把特困职工的帮扶工作当成重要工作来抓,要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区政府要求民政部门把下岗困难职工的低保问题妥善解决,做到应保尽保。

6、积极维护职工权益。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帮扶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自己作为仲裁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公正、公平履行自己审判的职责,始终坚持把屁股坐在职工的一边,充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我们共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和劳动仲裁案件8起,结案6起,执行6起,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8万元。二是主动加强监督,维护职工权利。今年我们与劳动部门一道,对全区部分单位进行了《劳动合同》和安全生产的检查,有效的清除了安全隐患、规范了单位用人行为,维护了职工的利益。今年我们还参与了2起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在调查处理的过程中,我们曾发现一名工人因住院费不足被停药,我们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用帮扶中心这个平台,广泛向职工宣传有关部门维护职工权益的政策、法规,今年共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

7、困难职工劳模的待遇落实情况

困难劳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曾为社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搞好对他们的帮扶工作,安顿好他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工作重中之重。今年我们帮扶中心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对劳模的认定督促。今年我们申报了2名市级劳模的认定,基本得到市总工会的认可。二是落实好困难职工劳模的待遇问题。我们落实了24名困难劳模工资不足700元的补差问题;落实了6名劳模的社保、医保问题;为7名省级特困劳模申报了特困补助;为2名退休市级劳模增加了5%的退休金。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困难职工范文篇8

**县地处皖南山区,是**的南大门。境内山清水秀,是世界名茶——“祁红”故里。但工业经济较为落后,尤其是传统的工业企业“置换”后,全县一万多名下岗职工中不少因年龄偏大、技能偏低、身染疾病等原因沦为困难职工。面对困难职工,我县总工会根据省、市总工会的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突出帮扶重点,狠抓帮扶机制,加大帮扶力度,

使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打造平台,帮扶服务一站式

为困难职工提供有效的帮扶平台,是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2005年5月,县总工会建立了“**县职工活动中心”,为职工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2006年4月,**县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挂牌;同年底,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正式成立,经县编委批准安排1名专职工作人员,设立专门的窗口服务,同时配备电脑等硬件设备;为整合内部资源,为职工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援助服务,2008年初,将县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合署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集中在县总工会一楼大厅办公,担负着职工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特困职工援助、组织职工活动等多项职责,并建立了《法律援助实施细则》、《困难职工援助办法》、《帮扶中心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等多项规章,使帮扶中心建设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二、瞄准重点,帮扶活动成格局

困难职工的问题很多。如何对千头万绪的帮扶工作,理出头绪,是帮扶工作富有成效的关键。为此,我们瞄准了职工的信访接待、困难救助、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四大重点展开工作。

第一、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对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对待,做到“不推诿每一个来访者,每一封来信”,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问题。2008年,我们县总开展了工会主接访活动,规定每周二在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现场接待职工来访,直接听取职工诉求,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参与调查、协调、处理。活动开展已接待职工180人次,协调、处理职工反映突出问题37个,现场救助困难职工52人。另外,还开通了热线电话、在《**工会网》开设在线维权等服务载体。

第二、做响“送温暖”品牌。在困难职工救助方面,我们着重做好“送温暖”品牌。谋划早、安排细、行动快是我们实施“送温暖”工程的一大特点。每年“两节”期间,都将认真开展特困职工摸底调查工作。2007年以后,帮扶中心还连续开展了特殊因素致困职工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动态管理。每年都制定“送温暖”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全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每年“两节”期间都将对全县困难职工进行集中救助,发放救助物资,仅2009年“两节”我们帮扶中心就投放30万元资金,慰问了1173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同时,实行送温暖活动常态化,今年已对31名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因素致困的职工、农民工进行了及时救助。

建立困难劳模帮扶机制是我们近年来帮扶工作的一大亮点。2007年开始,对市级困难劳模实行每月60元的困难补助,进一步完善了劳模的帮扶体系。此外,我们还把开展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和“金秋助学”作为帮扶的主要内容。当前,职工因病、因意外伤害致困相当突出,为从源头上帮扶,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职工互助保障计划。仅今年,全县就有1480名职工参加该项计划,投保10万元,受惠职工32人。“金秋助学”是帮扶活动的又一品牌,我们连续12年开展“育才关怀”行动。

第三、跟踪问效就业基地。就业和再就业是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根本,也是帮扶活动的重点、难点。近年来,我们根据工会工作实际,通过培训和培植再就业基地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2008—2009年,我们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班4期,受训职工265人,结合县域经济特点,举办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班3期,受训人员182人。各乡镇、系统及有关基层工会也结合实际,纷纷举办旨在提高职工和农民工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训班。这些培训深受欢迎,一是针对性强,主要是对就业人员进行陶瓷制作、电器维修及农产品、旅游产品加工等专业培训,便于就业。二是把自谋创业与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相结合,提供就业意向。三是培训不仅免费,还向学员发放生活补助。

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积极借鉴“1+1批”模式,大力选树再就业领头人,培植再就业基地,从而带动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我县由于工业经济较为落后,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后,国有、集体支柱企业相继闭门歇业,而新建经济组织由于受区域等影响,发展缓慢,形成了失业职工多,就业门路少,帮扶难度大的再就业困难局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做的更多、更有效的就是鼓励引导下岗职工领办创办企业,在下岗失业人员中营造一种争当“小老板”氛围。对领头人大力选树和奖励,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对各类再就业基地进行命名授牌,对健康发展、用工稳定的选树为“示范基地”,给予物质、精神奖励。目前,一个由国家、省、市、县四级就业再就业基地网络

在我县已初步形成。截止2009年11月份,全县拥有命名的就业再就业基地24个,安置就业人员三千多人。

第四、全方位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帮扶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最有力渠道。县总工会2006年4月份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后,通过签订合同、协议聘请专职律师,通过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基层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免费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两年来,法律援助工作站参与劳动争议调解28起,劳动仲裁15起,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苦心经营,帮扶体制显活力

帮扶中心要履行长效帮扶困难职工的职能,必须要有资金来源,要有资金保障。县总工会一方面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争取每年度政府10万元配套帮扶专项资金下拨到位。另一方面就是上门化缘,我们帮扶中心一般人,为了筹措几百元,要登门七、八次,要磨破嘴皮。通过不懈努力,每年向社会各界筹措帮扶资金30—60万元不等。在金秋助学活动中,我们与企业联手,由企业捐款捐物。

在保障帮扶资金来源的同时,不断加强资金的管理使用。建立专门的资金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对帮扶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申请、审核、审批、发放等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帮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每开支一笔,都要专门开会讨论、研究,制定分配方案,并实行实名制运作。县总经审办从源头和实施过程中主动参与,对资金发放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了有效监督与审查。

困难职工范文篇9

**县地处皖南山区,是**的南大门。境内山清水秀,是世界名茶——“祁红”故里。但工业经济较为落后,尤其是传统的工业企业“置换”后,全县一万多名下岗职工中不少因年龄偏大、技能偏低、身染疾病等原因沦为困难职工。面对困难职工,我县总工会根据盛市总工会的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突出帮扶重点,狠抓帮扶机制,加大帮扶力度,使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打造平台,帮扶服务一站式

为困难职工提供有效的帮扶平台,是实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社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矗**年5月,县总工会建立了“**县职工活动中心”,为职工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年4月,**县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挂牌;同年底,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正式成立,经县编委批准安排1名专职工作人员,设立专门的窗口服务,同时配备电脑等硬件设备;为整合内部资源,为职工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援助服务,**年初,将县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合署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集中在县总工会一楼大厅办公,担负着职工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特困职工援助、组织职工活动等多项职责,并建立了《法律援助实施细则》、《困难职工援助办法》、《帮扶中心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等多项规章,使帮扶中心建设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二、瞄准重点,帮扶活动成格局

困难职工的问题很多。如何对千头万绪的帮扶工作,理出头绪,是帮扶工作富有成效的关键。为此,我们瞄准了职工的信访接待、困难救助、就业服务、法律援助四大重点展开工作。

第一、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对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对待,做到“不推诿每一个来访者,每一封来信”,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问题。**年,我们县总开展了工会主接访活动,规定每周二在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现场接待职工来访,直接听取职工诉求,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责成相关部门参与调查、协调、处理。活动开展已接待职工180人次,协调、处理职工反映突出问题37个,现场救助困难职工52人。另外,还开通了热线电话、在《**工会网》开设在线维权等服务载体。

第二、做响“送温暖”品牌。在困难职工救助方面,我们着重做好“送温暖”品牌。谋划早、安排细、行动快是我们实施“送温暖”工程的一大特点。每年“两节”期间,都将认真开展特困职工摸底调查工作。**年以后,帮扶中心还连续开展了特殊因素致困职工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建立档案,动态管理。每年都制定“送温暖”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全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每年“两节”期间都将对全县困难职工进行集中救助,发放救助物资,仅**年“两节”我们帮扶中心就投放30万元资金,慰问了1173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同时,实行送温暖活动常态化,今年已对31名因天灾人祸等特殊因素致困的职工、农民工进行了及时救助。

建立困难劳模帮扶机制是我们近年来帮扶工作的一大亮点。**年开始,对市级困难劳模实行每月60元的困难补助,进一步完善了劳模的帮扶体系。此外,我们还把开展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和“金秋助学”作为帮扶的主要内容。当前,职工因并因意外伤害致困相当突出,为从源头上帮扶,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职工互助保障计划。仅今年,全县就有1480名职工参加该项计划,投保10万元,受惠职工32人。“金秋助学”是帮扶活动的又一品牌,我们连续12年开展“育才关怀”行动。

第三、跟踪问效就业基地。就业和再就业是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根本,也是帮扶活动的重点、难点。近年来,我们根据工会工作实际,通过培训和培植再就业基地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年,我们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班4期,受训职工265人,结合县域经济特点,举办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班3期,受训人员182人。各乡镇、系统及有关基层工会也结合实际,纷纷举办旨在提高职工和农民工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训班。这些培训深受欢迎,一是针对性强,主要是对就业人员进行陶瓷制作、电器维修及农产品、旅游产品加工等专业培训,便于就业。二是把自谋创业与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相结合,提供就业意向。三是培训不仅免费,还向学员发放生活补助。

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积极借鉴“1+1批”模式,大力选树再就业领头人,培植再就业基地,从而带动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我县由于工业经济较为落后,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后,国有、集体支柱企业相继闭门歇业,而新建经济组织由于受区域等影响,发展缓慢,形成了失业职工多,就业门路少,帮扶难度大的再就业困难局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做的更多、更有效的就是鼓励引导下岗职工领办创办企业,在下岗失业人员中营造一种争当“小老板”氛围。对领头人大力选树和奖励,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我们对各类再就业基地进行命名授牌,对健康发展、用工稳定的选树为“示范基地”,给予物质、精神奖励。目前,一个由国家、盛市、县四级就业再就业基地网络在我县已初步形成。截止**年11月份,全县拥有命名的就业再就业基地24个,安置就业人员三千多人。

第四、全方位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帮扶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的最有力渠道。县总工会**年4月份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后,通过签订合同、协议聘请专职律师,通过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基层工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免费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两年来,法律援助工作站参与劳动争议调解28起,劳动仲裁15起,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苦心经营,帮扶体制显活力

帮扶中心要履行长效帮扶困难职工的职能,必须要有资金来源,要有资金保障。县总工会一方面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争取每年度政府10万元配套帮扶专项资金下拨到位。另一方面就是上门化缘,我们帮扶中心一般人,为了筹措几百元,要登门七、八次,要磨破嘴皮。通过不懈努力,每年向社会各界筹措帮扶资金30—60万元不等。在金秋助学活动中,我们与企业联手,由企业捐款捐物。

在保障帮扶资金来源的同时,不断加强资金的管理使用。建立专门的资金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对帮扶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申请、审核、审批、发放等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帮扶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每开支一笔,都要专门开会讨论、研究,制定分配方案,并实行实名制运作。县总经审办从源头和实施过程中主动参与,对资金发放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了有效监督与审查。

困难职工范文篇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贯彻落实刚召开的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关于将农垦、森工企业困难职工家庭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决定,现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地务必按照国务院要求,在今年春节以前将本地农垦、森工企业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并将《低保证》和低保金按时发放到户。此前,《农业部、公安部关于落实农垦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家属非农业户口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农垦发〔20**〕2号)已解决农垦企业职工家庭的非农业户口问题,各地不得再以户口为由将他们排除在低保范围之外。

二、接到本通知后,凡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农垦、森工企业的民政厅(局),要立即向政府专题汇报,并加紧进行工作部署。《民政部关于做好今冬明春城市低保工作的紧急通知》(民电〔20**〕255号)下发后,已经就此做出工作部署或已基本完成农垦、森工企业低保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春节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核实,准确掌握本地农垦、森工企业困难职工家庭的低保落实情况。

三、各地民政厅(局)要将当地农垦、森工企业困难职工家庭的低保落实情况,包括农垦和森工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家庭人数、符合低保条件的人数以及已纳入低保范围的人数(农垦、森工数据分别列出),于20**年1月31日前报部救灾救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