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0:34:04

困难生

困难生范文篇1

一、充分认识实施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重大意义

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近年来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相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制度,通过预算安排、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等多种渠道,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部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教育;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救助;对****籍职业学生实行了补助等政策,有效保障了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目前我区资助非义务教育段贫困家庭学生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办法和完整的资助政策体系。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资助面偏窄、标准偏低等问题愈发突出,资助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施非义务教育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有利于减轻农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有利于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

二、主要内容及要求

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实施以政府助学金为主体,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积极参与的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1、奖学金。中央和省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和省政府奖学金、用于奖励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国家奖学金为每生每年8000元,省政府奖学金为每生每年6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央和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为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在校生的14%,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分为1档1000元,2档2000元,3档3000元。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按照公安部门户籍改革和“村改居”以前实际农业户口为准)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政府资助2年,第3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4、政府助学金。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具体分为1档500元,2档1000元,3档1500元。政府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8%。

5、经费来源。非义务教育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从2007年秋季开学起开始实施,其经费来源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负担,省政府奖学金由省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40%由中央、省、市财政负担,60%由区财政负担;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所需资金,40%由省、市负担,60%由区财政负担;

(二)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继续开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我区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开展。

(三)落实学费减免等政策。非义务教育段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救助政策。

(四)争取社会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资助政策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教体局、财政局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制订相关的管理办法,指导、检查、督促各学校开展工作。教体局成立“资助管理中心”,切实抓好落实,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充实、配备专职人员,制订具体管理办法,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实行校长负责制。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要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71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教财字〔2007〕19号)的要求,设立专门学生资助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二)确保资金落实。区财政要足额安排、及时拨付区级应负担的资金,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困难生范文篇2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重要性;方法

高中教学中,如果以考试标准为尺度,在考试试卷中阅读所占分值为40分,完形分值30分,听力30分,单纯语法15分,如果要分配时间和精力,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熟悉、熟练、操作阅读,包括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理解应该认识为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中通过学生自己大脑的思考、加工,到理解短语,句子、文段、文章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阅读理解的意义和作用,而不是机械地或按步就搬地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阅读理解和句型结构、单词、短语用法等与语法想关的讲解结合在一起,冲淡或模糊了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理解和理解阅读的概念,让学生误以为阅读就是为了分析句子结构,阅读就是勾画短语,而没有达到真正的阅读目的和目标,以至于偏离了阅读最本质和最核心的意义——理解文章表面意思和内在的潜在意思,或句子、文段、文章三个层面的意思。

高中的阅读教学,较初中的阅读教学而言,应该是不同的,应该有本质上的差别。就其阅读的材料而言,初中的阅读材料更为贴近生活,话题与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学生理解时,只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就能够达到阅读理解的目标和目的,而阅读当中所提到的内在个或者潜在的意思,在初中的教材中则较少出现,这就使得阅读的难度大大小于高中而便于理解;加之生僻单词出现的几率低,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对阅读材料意思的理解,因此可以说在初中阶段,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规定的词汇量,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初中阶段由于英语的学习难度不大,对英语学习兴趣较高,更加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但是,当学生步入高中,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教材版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教材的信息是以文字、图片和不同形式的版面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呈现出同一信息或者相近信息;而高中教材信息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纯文字的形式,只附加少许图片,信息十分侧重于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来表现,第二,难度加大。高中阅读内容较之初中阅读内容而言,涉及的范围和话题更广,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一些涉及较深、较难的话题时有出现,用非母语的英语形式表现出来加大了学生理解材料的难度。第三,阅读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初中时,由于材料简单,学生对大部分的内容能够直接理解。而高中英语阅读中句型、句子结构,词语选择,语言表现形式,表达方式等经常会出现有多种意思或者多重理解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初中学习英语时养成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文章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这时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整体基础,实力的强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从学生熟悉的字面意思开始,教会逐步理解一词多义现象,以及如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某个单词、短语、句子的特定意思,如何通过上段的衔接而推定和判断意群的意思。教师要将这些方法结合阅读材料和大量实例加以清晰直观的解释、说明,加强学生对这些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理解阅读材料的目标。第四,初、高中阅读材料尽管表达都尽量直观和直接,但高中阅读材料为了拓展学生英语知识水平也便于更好表述更深的各种话题,所选用的单词、短语、句子结构等都更复杂,意思更丰富,这就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

对初、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存在的如此多的不同,我们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

1.把阅读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法、单词、词语的讲解从阅读理解的范畴中完全分开来,阅读就应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材料中去。

2.针对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单词、句子、文章的意思,可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分析理解文章中的单词、句子蕴涵的意思。

3.将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一词多义,多词一义,文章字面意义、潜在意义、喻用意义等多种阅读理解的方法有步骤地结合学生实际,逐步落实。

困难生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低收入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区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学问题,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资助对象及标准

(一)实施范围及资助对象认定

1、资助对象:户籍在本区、家庭无违反计生政策的低收入家庭的在校大学生。

2、资助对象的认定:

(1)特困户和低保户证明材料:特困证明或低保证(低保审批表)复印件(出示原件核对)。

(2)孤儿和残疾人家庭证明材料:镇(街、场)等部门出具的孤儿证明或残疾证复印件(出示原件核对)。

(3)遭受重大灾难,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生费用证明材料:镇(街、场)等部门的相关证明。

(4)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证明材料:区级(含区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或病历复印件(出示原件核对)。

(5)家庭主要收入创造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材料:残疾证复印件(出示原件核对)或镇(街、场)等部门的相关证明。

(6)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家庭证明材料:镇(街、场)相关证明。

(7)偏远农村的贫困家庭证明材料:镇(街、场)相关证明。

(二)资助标准

1、以下对象就读大专院校补助当学年每人1500元,就读本科院校补助当学年每人2500元:

(1)单亲或父母患病长期卧床,家庭缺乏劳动力,经济困难。

(2)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子女。

(3)父母失业,家庭贫困且无固定经济来源。

(4)其他家庭经济困难。

2、以下对象就读大专院校补助当学年每人2000元,就读本科院校补助当学年每人3000元:

(1)低保户家庭。

(2)孤儿、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

(3)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

3、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经申请核实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加大补助力度。

三、经费来源

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学费补助资金每年预算100万元,纳入区财政统筹,并接受社会捐赠。

四、工作程序

(一)宣传发动

各镇(街、场)、各相关学校应采取广播、专栏、板报、校园报刊及网站等形式,通过召开学生会、家长会等途径,全面宣传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学费补助政策,精心安排此项工作,确保该项政策家喻户晓。由区教育局建设一个扶助大学生信息网络平台,畅通企业和社会人士扶助大学生的渠道,让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助学行动。

(二)组织发放

第一步:申请。每年7-10月(10月31日前),由学生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学费补助金申请表》,经所在高校、村(居)委会、镇(街、场)计生部门、区民政局等逐级审核,签署意见,报区教育局。

申请时,需附以下材料:1.区籍户口本复印件;2.学生身份证复印件;3.学生证复印件;4.学生本人的银行储蓄卡复印件;5.相关困难证明材料。

第二步:审核。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人员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提交书面申请的学生资格和有关证明材料原件进行审核。

第三步:公示。区教育主管部门汇总全区申请情况,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家庭无违反计生政策、学生无违法违纪的对象提出补助方案,进行公示,时间为5天。

第四步:发放。由区教育主管部门于当年年底统一发放补助金。原则上由学生本人签领或委托监护人签领(监护人应带身份证),补助款直接发放到受助学生本人的银行储蓄卡中。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学费补助工作是一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区教育主管部门要负责学生申请材料受理、资格审查、方案公示和资金发放工作。

(二)加强教育管理。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感恩社会。建立受助学生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对受助学生及家庭变化情况管理。及时备份受助学生基本信息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困难生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教育是立国之本,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出台了很多的资助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要求,高校也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了国家的资助与关怀。随着资助项目增加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不断下降,感恩的意识缺失。下文是对受资助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分析。

一、高校困难学生在感恩意识方面的现状

高校学生在思想道德和人文方面不断提高,对于感恩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依旧有少部分的学生对于感恩的意识比较淡漠。一些困难学生在收到资助与帮助后认为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恩与回报,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意识参与公益性的志愿活动帮助他人;有一些学生在收到资助后,与同学之间攀比,购买奢饰品,昂贵的电子产品、鞋包等,甚至超前消费丝毫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给与他资助的意义。所以高校对于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上的贫困。对于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也产生极大的依赖性,思想上产生懒惰,不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如用学习成绩,勤工助学,兼职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现状和锻炼自己,只是等着国家和学校来补助,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怨天尤人,不愿靠自己努力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甚至有一些学生因为攀比的心理,只顾着享受物质上的快乐,却从未思考过这些资助金的真正意义。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在心理上表现出极度自卑,不愿将自己家庭情况公开,甚至拒绝别人的同情与帮助。不愿与他人交流,性格和自尊心极度敏感。(二)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不知感恩的意识。现在很多家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所有人围着孩子,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只注重学习成绩和物质方面的提供,不关注他们在思想上的教育。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享受精神,甚至一些学生衣服不会洗还要寄回家的现象,总认为自己是全世界中心,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家庭过分的保护,尤其在面对困难时,不敢面对只是一味的逃避。(三)学校教育。学校在教授学生思想道德上只是以理论形式灌输,缺少实践。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传授,提升了学生就业的几率,却忽略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高。而忽视了对感恩等德育教育的培养。一些感恩诚信的活动较为单一,这也加大了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高校困难学生感恩教育培养途径策略

(一)注重受助学生积极心理的调节。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在与人交往中缺乏主动性缺少交往的技巧,总是表现的较为沉默害怕与人交流,甚至有的认为自己与集体格格不入,在性格上内向敏感等,这些羞涩,害怕,怯懦的表现长期累积导致学生不自信,在与人交流中经常感觉到不好意思,难以走出人际交往第一步。因此对于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尤为重要。要强化正向引导,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品格的培养。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在进行心理辅导时保护他们个人隐私并要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设计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自信,乐观,自强的精神。在学习中注重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多与学生沟通,多观察,发现并反馈学生的闪光点,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长处,帮助学生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心。(二)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能力培养、实践锻炼、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四大类育人活动,创建受助学生爱心传播平台和能力提升平台。还可以通过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的感人事迹,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与人全过程,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激和感恩之心,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他们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三)要让贫困生从自身做起,将感恩意识付诸于行动。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塑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良品格,可以适当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定的目标,比如在受资助期间,要完成一定的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实习或者学习成绩必须有一定进步之后,才可以收到后续的资助,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此来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韧劲,也让学生在参与义务劳动公益活动中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

四、结语

切实做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坚持资助只是基础,育人才是根本,更多的关注这些困难学生群体,积极引导学生自强、自立、诚信的意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懂得感恩,促进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还要不断探索适合受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途径、新方法,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感恩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是一个大学生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构建富强和谐的国家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璐,仲会.高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21-22.

[2]石云.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资助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智库时代,2019(39):18-19.

[3]赵奕,潘球武.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诚信感恩教育研究——以××学院为例[J].知识经济,2018(21):178+180.

困难生范文篇5

一、我校学有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

从我校学有困难学生反映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差生”不是由于智力上的原因,而是由于:

1、学习基础较差

有的学有困难学生由于过去学习的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导致继续学习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暂时落后的局面。如:拼音知识没有掌握影响了今后的识字;乘法口诀没有记牢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等。

2、学习方法欠缺

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加深,要求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而且各课学习的特点不同,也要求有相应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也会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3、学习习惯欠佳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听、说、读、写,不能积极动脑,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困难喜欢依赖别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

4、非智力因素影响

(1)、家庭环境因素影响

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而所处的社区环境也较复杂,难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兴趣、情趣、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它不能直接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着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挖掘并得以充分发挥,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我校对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内容:

1、对学有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课内外对学有困难学生和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必要时给他们补课。

4、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内外作业。

三、我校加强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主要措施。

1、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学生。这是辅导工作成败的关键。

爱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源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有困难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切实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

2、全面观察每个学生,特别是经常调查了解每个学有困难学生的状况。

了解情况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测验以及与学生的谈话、谈心与相关教师的交流,对家长的访问等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

3、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辅导计划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辅导工作应制定周密的计划。

我校学有困难学生辅导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辅导的目的、内容,辅导对象,辅导的重点,辅导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计划制定得好,辅导就容易见效。

4、主动提出问题

学有困难学生往往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也不好。因而不知道怎样深入学习,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地、明白地提出来。因此,在辅导时,教师要主动提出问题,不要光等学生来问自己;要主动深入学生,不能光等学生来找自己,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有计划地启发诱导学生,解决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5、采用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

实践证明,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可以增强辅导工作的实效。

⑴、集体辅导

①、组成辅导(或补课、结对子)小组。

②、根据存在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评。

⑵、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应该是主要形式,因为通过个别的交谈,最容易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指导。

①、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在学生中进行巡回指导,个别指点。

②、差生的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及时针对情况进行辅导。

⑶、组织几名各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协助同学解答疑难。

6、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把课堂作为辅导学有困难学生的主阵地。

困难生范文篇6

一、主要内容

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原则,实施以政府助学金为主体,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完善政府助学金制度。自2007年秋季开学起,设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资助范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

2.资助标准。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具体分为1档500元,2档1000元,3档1500元。

3.资助比例。政府助学金资助面平均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8%,以后年度视情况逐步加大资助比例。鼓励各市区、开发区加大资助力度,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农村高中,要予以重点资助。

4.经费来源。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所需资金,在省确定省与我市按4:6比例分担的基础上,对我市分担的资金采取“分级负担”原则,即市属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各市区、开发区属学校由各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民办学校由所在市区、开发区财政负担。

(二)落实学费减免等政策。高中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实施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等救助政策。

(三)争取社会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教育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二、加强资金和收费管理

(一)确保资金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及时拨付应负担的资金。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规范收费管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要加大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监督力度,杜绝一边加大助学力度,一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的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对教育收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支出管理。

困难生范文篇7

一、投入(20分)

(一)组织保障(10分)

1.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了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此项得1分;每年制定学生资助年度工作计划,此项得1分;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学生资助工作,此项得1分。此大项分值3分,自评得3分。

2.队伍建设

为做好的学生资助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成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批复》,专门从事全县的学生资助工作,为提高资助队伍业务水平,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局党委文件明确了1人负责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人,此项自评得1分;并进行了相关的业务培训,建立了资助人员AB岗制度,此项自评得2分。此大项分值3分,自评得3分。

3.政策宣传

中职和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千家万户。为让学生资助政策深入人心,学生资助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我们通过报纸、网络、电视、政务之窗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制订了年度资助政策宣传方案,做好资助宣传工作,此项的1分;开设资助宣传专栏,此项得1分;在本级以及上级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学校在宣传栏张贴并向学生宣传适用的资助政策,此项的2分。通过“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着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此大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二)资金落实(10分)

1.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均按照相关比例配套,资助项目正常开展,此大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2.校内资助

各校内资助均按照相应比例,足额提取,足额发放。此大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二、过程(36分)

(一)项目管理(18分)

1.指标分配

严格按照在籍在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并向农村高中予以倾斜,此项得1分。

2.评审程序

各学校进一步优化流程,严格遵循“三级评审,两级公示”的评审程序,此大项分值4分,自评得分4分

3.信息管理

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均实行电子注册,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学籍信息系统。为此,县教育局就学生学籍注册管理工作下发通知,召开专门会议,提出要求,规范操作。此项分值7分,自评得分7分。

4.监督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管机制,建立了学生资助工作月巡视制度,开展巡查工作。还公布了学生资助工作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学生监督,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时答复学生资助政策平台的各种资助政策询问,此项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

5.资料报送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员,负责资料报送工作,均能及时、准备的报送各种信息。此项分值1分,自评得分1分。

(二)财务管理(18分)

1.制度完善

加强制度建设,为学生资助工作做好制度保障,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具体规定了中职免学费、中职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免学费实施办法,确保资助工作顺利进行。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制定了普高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进行精准识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精准认定,此项分值2分,自评得2分。

2.资金管理

学生资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资金封闭运行,运行路径为财政--银行--学生;县财政制定有专门的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资助资金专户设在县财政局公共支出股,收入、支出、结余核算清楚;相关会计凭证、账册、报表等资料真实完整。制定了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安全。此项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3.审核审批

此项各校均能完成,此项分值6分,此项得6分。

三、产出(22分)

项目产出(22分)

1.校内资助支出

此项各校均能完成,此项分值6分,此项得6分。

2.资助水平

各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享受了国家资助。资助金额有所增长,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享受到了最高标准,实现了建档立卡全覆盖,最高档。此项分值10分,自评得10分。

3.资助质量

此项资助提升质量较高,此项分值2分,自评得2分。

4.能力建设

通过“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主题征文活动及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着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自立、自强,做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开展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此项分值3分,自评得分3分。

四、效果(22分)

项目效益

1.社会效益

各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能顺利入学。为进一步扩大学生资助范围,连续五年从中国信出口保险公司争取资金:2015年为60万元,2016年为200万元,2017年443.35万元,2018年770万元,2020年883.65万元。2018年县教育局筹集资金4万元,2020年县教育局筹集资金4万元。用于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此项分值4分,自评得4分。

2.可持续影响

年初将资助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安排。在现有的资助政策之外,设立中信保奖学金,并建立相关惩戒制度,此项分值8分,此项得8分。

3.社会满意率

经抽查,各校学生、家长对政策满意率较高,此项分值10分,自评得10分。

困难生范文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受助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感恩教育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的大力发展,其办学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相对地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此情形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在我国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支持和推动下,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正在逐步完善,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还需要各中职学校不断强化对他们的感恩教育,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美德,让学生带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2中职学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对中职学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正与我国当下的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不谋而合。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的愈加薄弱,感恩教育的实行已成为必然趋势,它对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职生的道德文化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二是构建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与风气。当学生感恩意识的逐渐增强,便会与同学、老师都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并避免出现欺骗和攀比等不良现象,同时还会进行自我勉励,进而不断努力学习。三是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感恩教育中,学生会加强对“施恩图报”等传统美德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还会用自己的感恩行为去感染更多人。

3目前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有:其一,自身原因。有些中职生由于心理、个性和价值观等因素常常会认为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对自身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无需感恩。同时由于自身条件上的不足也会使一些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和不平衡的心态,使得其在认知层面缺乏感恩意识。还有部分中职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感,甚至对事情缺乏正确的认知,并且难以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等,导致缺乏感恩意识。其二,家庭原因。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是影响孩子正确三观树立的重要因素。但由于一些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恩教育,并且存在溺爱孩子的现象,导致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感恩意识也逐渐淡薄。其三,社会因素。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对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控制力的中职生来说更具诱惑力,加之各种消费方式的出现,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不良消费观,加速了感恩意识的淡漠。其四,学校原因。多数中职学校常常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职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开展资助工作时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导致学生感恩意识趋于淡薄。

4中职学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策略

4.1健全感恩诚信制度。学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相较于各高校而言,中职学校在制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对受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学校应不断健全相关的制度建设,并督促相关的工作人员切实落实每一项制度,从而为感恩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首先,各中职学校应为中职生建立诚信档案,若学生在受助环节中存在欺骗行为时,则可将之记录在档案中,并对此行为实行相应的惩处措施。其次,学校还应完善申请资助的制度,明确相关申请标准和资格限制,并规范申请流程,促使中职生明晰资助工作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也具有明确限制和约束条件的,使其能够坚持诚信原则,并不断提高感恩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中职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其法制意识,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例如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可将资助工作的有关内容向学生讲解,如助学贷款违约的后果等,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思想的同时,不断加深其对资助工作的认识。4.2营造感恩氛围与环境。感恩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就需要中职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并利用环境来感染中职生的感恩思想。首先,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力度,并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度。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与中职生进行思想与情感方面的交流,进而不断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该项工作的看法与想法,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使其在生活中能够合理约束自身的行为。其次,学校应举办相关的校园或班级感恩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4.3将感恩教育融入资助过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中职学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适当将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工作环节中,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并能够督促自己要学会知恩、感恩、报恩。例如,学校可将各种资助工作公开化,如在举办爱心捐助等活动时,可以通过将感恩内容呈现在电子屏幕或制作板报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也可以借助学校广播的方式将学生做的好人好事等进行公开表扬,进而为其他经济困难的中职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进一步推动校园感恩风的盛行。4.4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个学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中职学校也不例外。因此,在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学校应和教师互相配合起来,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从而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同时,学校还可将感恩内容作为思想政治中的一项考试内容,或公开组织相关的感恩活动,并对学生的感恩行为进行考核和评价,从而引导困难的中职生树立感恩的意识,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约束自身的消费等行为,并合理安排和运用相关的资助资金,还能及时给予他人帮助,促使其在日后能够真心回报社会。4.5强化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常常会产生紧张、抑郁、心理敏感等不良心理症状,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各中职学校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及时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如学校在进行感恩教育工作时,可适当将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穿插其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而不断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以一颗感恩的心态面对资助,以健全中职生的品格。

5总结

目前,中职学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已逐渐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促使其不断重视对该项工作的实行。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意识的提升不仅会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各中职学校还应将感恩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的教育环节中,并健全相关的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等,促使学生都能够秉持着知恩、感恩、报恩的正确心态和信念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以弘扬正确的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冯香婷.创新高校诚信感恩教育研究机制——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为视角[J].学园,2016,(9):32-33.

[2]王海波,王亮亮,崔璐.高校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50-51.

困难生范文篇9

关键词:学习困难原因对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与之相应的,青少年的健康程度和智力水平也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从理论上讲,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也应该有较大的提高。但现实是,尽管有相当多的学生各方面的水平都出类拔萃,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诸多困难,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里,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浅析其原因及对策。

.学习动机不恰当,导致学习困难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反映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动机是非常复杂而多样的。

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而不是在活动之外,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老师们都知道,有些学生不须老师多操心去督促、鼓励就能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取得令家长、老师以及学生本人都满意的好成绩。这主要就是内部动机在起作用。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知识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一种内在需要。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受外部动机的影响。外部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持这种动机的学生不是因为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为了达到其他的一些目的。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同学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甚至连哄带骗的情况下才来学习的。他们认为自己委曲求全来学习,是在为父母和老师作贡献,经常会威胁我不给你读了。持这种动机的学生,学习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二种,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当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动机不恰当而导致学习困难时,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首先,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抵制社会上的不在正之风,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知识为目标的动机,以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避免失败的意向。其次,不能只给学生一些诸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倍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例如,学生在解答历史题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看图,从什么角度思考等,也可事先讲解一个类似的题。如果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应该让他们从力所能及的题目着手,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最后,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成立天文和环保兴趣小组、野外地质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学习策略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失当,将会导致学生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等一系列严重的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策略失当的常见表现是:不能同时运用眼睛、耳朵、嘴巴和手等多种感官;复习形式单调;死记硬背、不动脑筋;看书不做记号、听课不做笔记;不会有效利用时间。

当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策略的问题时,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常用的有三种。第一,指导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可举例说明。在具体应用中要不断重复强调学生眼到、手到、心到,采取得力措施要求他们在课本上做记号,认真记笔记。第二,完形训练模式。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所有成分。第三,合作学习模式。许多学生可能已经发现,当自己和同学讨论一个问题时,双方均获益非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问,互相纠正错误和遗漏。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解决问题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都有效得多。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对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没有有益帮助。

.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

健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学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现代社会纷繁芜杂的各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心理问题。曾有这样一项对全国将近万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心理问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焦虑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考试时思想难以平静,知觉范围变窄、思维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

学生焦虑的原因一般是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对出现焦虑症状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的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加以克服。有个其他成绩都不错,惟独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跟我谈心时说:我觉得我该记的知识都记住了,该理解的也理解了,题目可以说是做得最多的,但每次历史还是考不好。我现在好怕考历史!这个学生我比较了解,她的话句句属实。之所以历史成绩总是不理想,实际上是因为过于紧张,急于摆脱历史成绩不理想的焦急心态所致。我对她说:你现在不需要在历史上有更多的投入。我建议你回家休息时多看看电视(由于是高三学生,他们一般回家休息时也自觉复习功课),你肯定是能取得好成绩的。她听了我的话,结果历史成绩还真上来了。

抑郁

焦虑是个人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就会出现抑郁。学生抑郁的表现主要有: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学习,失去满足感;自尊心减弱、认为自己不是搞学习的料、从消极的方面看事物、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缺乏学习动机、被动学习;经常失眠、食欲不振等。这样肯定会使学生正常的学习遇到极大困难。在现实中,造成学生抑郁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紧张、生理异常现象等。

在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进行帮助时,首先要弄清楚学生抑郁的根源。针对根源,协调家长、同学和其他老师共同努力,给学生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学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此外,还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服用抗抑郁药物也可以缓解症状。

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学生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其主要表现是自私自利、无责任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不肯承认错误等。这样的学生本身对学习不在乎,往往又由于他人不愿与之交往而无人帮助,结果导致学习的严重困难。

困难生范文篇10

一、困难生的心理障碍

造成困难生的因素是各方面,但最普遍的原因还是心理障碍问题。

(一)意志障碍: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发展过程,而且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即意知过程。学生意志品质的好坏,对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困难生,往往不是由于智力低,而是意志力薄弱,其具体表现为:

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人的意志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影响,就困难生中的多数而言,往往是缺乏理想、目的,往往认识不到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和家长,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社会、家庭等外界一些微小的刺激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干扰,使之大大地减慢完成学习的速度和增加错误的数量。正因为他们没有把学习物理作为内在需要,把物理学好作为学习目的,因而未能形成自觉求索的执着信念。

2.缺乏学习的坚韧性。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随意行动,意志力的培养只有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进行,离开困难,砥励意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困难生中的多数人,学习物理的毅力和耐力较其他学生差,对问题不愿做较长时间的艰苦钻研,习惯于“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法,一旦遇到题目做错了,不会主动去寻找致错原因,因此常重犯某些错误。遇到更困难的问题,就一眼扫过,甚至不屑一顾,回避失败,不善于使自己的智力活动高度紧张起来。

3.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相当活跃的成分和激素。尤其对物理学科,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概念的抽象、物理规律的描述、物理实验的操作诸如此类的智力活动都要求尽量将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激活水平上。然而,困难生的心情多数处在厌烦、焦燥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高中物理太难,即使有时对某个问题,某些实验表现出一些兴趣,也只是凭借不需要意志力支持的直接兴趣学得一时的轻松愉快,一旦听或看不懂,就觉得无味,从而使自己兴趣始终未能激活起来,进而丧失兴趣,越不想学习就更不会学习,导致成绩越来越差,继而在思想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最终成为学习的失败者。

(二)情感障碍

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如愉快、憎恶、热爱、仇恨等。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此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情感,而在物理教育中,恰有许多与困难生需要相抵触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困难生的情感障碍。

1.教师或家长对困难生期望值过高,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提出合适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困难生的基础知识本来就薄弱、知识缺漏严重,然而教师或家长却要求他们和尖子生一样,在相同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东西,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而在同样多时间内,这些东西往往是他们无法全部接受的,由于脱离了他们的实际,所以心理负担过重,抵触情绪萌生,从而导致了他们害怕学物理,甚至厌恶物理,最终放弃学习物理。

2.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物理教师如果能组织既形象生动又直观准确的实验,运用深入意境,唤起想象、妙趣横生的物理语言,引导学生去领略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那么伴随的将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枯燥和权威式的讲解只会带来被动以至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有些教师教法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客观实际以及个性差异灵活选用教法。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传授,不会因材施教,更不会因时施教(能力是处在发展之中,时时在变化),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更不注意关心困难生实际心理需要,上课缺乏诱惑力和感染力等,从而造成困难生的情感障碍。

(三)思维障碍

心理学指出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物理思维能力具有概括、间接、深刻、抽象的特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就体现在上述能力的差异上。而所谓困难生正是在上述几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学生,从而构成了他们的思维障碍。

1.思维广度不够,物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物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是困难生的思维品质在这方面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孤立观点看问题,没有良好审题习惯和技能只会生搬硬套,不能把各种物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思考,因而往往抓住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又忽了其它方面。

2.思维深度不够,由于思维方式的不适应,困难生思维往往不能与教师思维同步,常处于茫然的状态,对待问题总习惯于表面的直观形象思维,而不去更深一层地分析和综合进行揭示问题实质的抽象思维。

3.思维变通性不够,困难生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很少能对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完整的叙述。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多是一知半解,对解题方法的掌握表现为机械的模仿,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呆板,一旦改变问题的方式,就造成思维混乱,抓不住关键环节,形不成思维中心,从而也不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替换方案,使思维受阻。

二、困难生的心理障碍的防治和转化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困难生的心理障碍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当然寻找原因,又何止以上几种,问题是在找出原因后怎样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对策来防治困难生和转化困难生,从而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强化目的教育、调动困难生学习自觉性。

根据物理教学的心理特点,学生对物理有好奇心,他们想从实验中看到奇特现象,他们对使用和维修家用电器、解释自然现象感到新鲜有趣,想得到能用于生活实际的物理知识;他们常会从祖国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和古今中外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出一种想将来在科技方面作出贡献的愿望,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传授的这些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诱使、引发其产生这些积极的心理,这样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就自然会调动起来。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师生的情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困难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困难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物理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愈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困难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谈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困难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例如,给困难生一个微笑,打个手势,拍拍肩膀,时而在练习中写几名赞扬话等都会给困难生无形的力量。教学中对他们要做到“三优先”即提问优先、辅导优先、学习检查优先,耐心细致地帮助困难生,直到弄懂弄通为止,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让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情感交融中进行。

(三)培养困难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过去的应试教育只面向一部分学生,面向的是升学有望的少数学生,对困难生歧视甚至排斥,而目前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反,它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物理教学应以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习为中心的实践模式,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板演的机会,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密度把机会全包给优秀生,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困难生做,这样不仅可使他们有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而且能使他们在这些回答中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和决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兴趣。

(四)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为他们铺好台阶。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培养素质的基础。针对困难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以降低教学起点。要采用象放电影、电视中的慢镜头,小步子甚至倒退的手段,给困难生搭起思维的小台阶使他们拾级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降低起点,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进行分步讲解,对重点、难点和学生不足之处应进行必要的循环,甚至多次反复,要尽量增加演示实验、幻灯、电视机、图表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增加他们感性认识,提高困难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安排上要注重双基的教学,对一些综合性强的题应给困难生以适当的提示,要求他们搞清已知什么、所求什么、题目的性质和类型,作业中要书写清解题思维过程。从而使他们熟练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技巧。

(五)指导困难生会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