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19:33

课堂德育

课堂德育范文篇1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双主体的线型结构,而是一个三主体的立体结构,是教师、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这3个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协同运作。在最高层面上,教师居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基础层面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动作用;在中间层面上,班级集体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对班级成员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着主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三主体结构规定并规范着课堂德育的结构和运作模式。

班级集体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产物。集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走进课堂,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生动的社会心理环境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与个别化教学相比,3个主体在人际关系、心理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教师方面

1.人际关系。教师教学和交往的对象不只是个别学生,主要是班级集体,师生之间的那种单一的线型关系已退居次要地位。

2.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新的内在需要,即期望集体能以良好的风气对班级成员施加积极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教师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以整个集体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个别化的反馈调节只是集体教学的补充。

(二)学生方面

1.人际关系。学生交往的空间和内容得以扩展,不仅有同教师的纵向交往,同时还有同集体的横向交往。

2.学生心理。学生普遍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这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他们学习活动的内驱力。3.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不仅要受到教师的直接调控,同时要受到集体规范的间接影响。

(三)集体方面

1.人际关系。集体参与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影响班级成员,同时也发展自身。

2.集体心理。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3.集体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铸造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个性。

面对班级教学的三主体结构,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已成为一种必然。运用这一原则的实践模式就是在教育学生个体的同时也教育集体,在教育集体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个体。具体操作是: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化其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传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集体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班风、学风、考风的道德价值和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的教学目标应做出的努力。实践表明,只有正确地处理班级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控制与个别化的调节反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三主体的协同运作。

集体,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实施集体教育的主体。

哲学研究认为,实践的主体因其不同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4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2]。集体作为集团性主体,在实施集体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吸引、推动、协调、激励班级成员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不是任何一个教师和少数学生领袖所能代替的。这种主力作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3]。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集体力是由集体自身创造出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结合而成的。

1.凝聚力。这是指集体对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或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能满足多数成员的多种心理需要,如求知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等。

2.驱动力。这是促进集体发展和班级成员个性发展的内动力。它主要是通过集体目标的激励、舆论的推动、社会助长、榜样示范、人际之间的互动等发挥作用,产生驱动效应。

3.同化力。这主要是指集体的良好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转化作用,也是精神生命体具有的“吐故纳新”的机制。集体正是通过无形的群体压力、模仿、暗示、认同、感染、从众等心理现象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使集体的期望、信念、规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班级成员的人格结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产生同化效应。

在教育实践中,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也是集体所以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正是由于集体的积极参与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两种主要的功能:

1.认识功能。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合作型的交往不仅可以使学生间不同的智慧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网络得到“互补”,而且能促进他们的道德感的加强。

2.社会化功能。实践表明,班级学生人际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归根结底是其社会关系类型结构和班级文化的反映。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对学生的社会观点、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影响。

正是由于集体在教学中具有认识功能和社会化功能,所以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产生了许多力求发挥这两种功能的教学模式,如“非指导性教学”、“合作教育学”、“探究发现教学”、“社交教学法”等。

班级集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以教材中物化的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为对象,“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接受教育内容,主动接受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4]。同时又以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为对象,主动地吸收、选择,然后内化并塑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这正是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过程,从而体现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

课堂德育寓含、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说它没有其独立性,它除有正式的课程(指学科课程)外,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它不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结构,而且有自己特殊的方法、特殊的目标、特殊的途径和特殊的功能。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学生、集体三主体的协同运作及其多种途径的相互配合。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学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影响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整体素质的全方位的展现。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理想的教师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智能方面,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品格方面,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在于它是原则性、教育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我们说,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不只是指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而且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对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教师的人格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现实真实,自然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不仅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需的强制性手段,而且是一项“育人工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施调控的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的调控,集中反映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5]。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集体的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和考风;同时,须注意调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影响力。此外,管理者要注意把非强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结合起来,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课堂管理是教师、集体、学生主体作用协同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要着力调动集体和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良好个体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的社会传递

教科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社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将人类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课堂教学是实施这一传递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这一社会传递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教材中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其合理变异与“再生”,从而达到“文化增殖”与“活化”,然后力求运用最佳的方法和手段使这种传递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上的社会传递,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它还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实践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社会传递过程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集体的人际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是教师、学生和集体三主体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作用与彼此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各种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来实现的。这里的非言语行为主要指体势、表情、目光、距离等。集体的人际交流能把集体的期望、规范、价值观、信念、态度等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进行传播和扩散,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凝聚、驱动或同化效应,从而发挥德育功能。良好的班集体中,对课堂上出现的非道德行为,同学们会用语言、或用表情和目光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厌恶,构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有的学生就会在这种压力之下改变态度。课堂上同学中一旦有发现、创造、互助、合作等积极行为时,同学们就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和赞赏的目光,形成一种“社会助长”。有良好风气的班集体是一个催人上进的团结互助的社会心理环境。课堂上气氛和谐活泼,能为师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就不会感到孤独、苦闷和失望,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尊严,树立起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实践表明,集体中的人际交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五)学生的内在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除教师和集体的影响外,其内部的心理动因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只是智力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生活。学生在课堂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离不开这样一个内在的激励机制: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新知,或解决了某一新问题,或者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赞扬的时候,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就会转化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抱负水平和精神境界。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获取知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进一步发挥出来,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就会被激活、开发和强化,进而成为直接推动主体产生新的认知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因。这种情境下的学习再不是被动的死记硬背,而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统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是智育过程与德育过程的统一,是良好思维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协调共振。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课堂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生机制。

课堂德育范文篇2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双主体的线型结构,而是一个三主体的立体结构,是教师、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这3个主体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协同运作。在最高层面上,教师居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基础层面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动作用;在中间层面上,班级集体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对班级成员实施教育的主体,发挥着主力作用。

课堂教学的三主体结构规定并规范着课堂德育的结构和运作模式。

班级集体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班级授课制的必然产物。集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走进课堂,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将教学活动置于一个生动的社会心理环境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新的活力。与个别化教学相比,3个主体在人际关系、心理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教师方面

1.人际关系。教师教学和交往的对象不只是个别学生,主要是班级集体,师生之间的那种单一的线型关系已退居次要地位。

2.教师心理。教师心理上产生一种新的内在需要,即期望集体能以良好的风气对班级成员施加积极影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教师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以整个集体的实际需要为目标,个别化的反馈调节只是集体教学的补充。

(二)学生方面

1.人际关系。学生交往的空间和内容得以扩展,不仅有同教师的纵向交往,同时还有同集体的横向交往。

2.学生心理。学生普遍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这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他们学习活动的内驱力。3.学生行为。学生的课堂行为不仅要受到教师的直接调控,同时要受到集体规范的间接影响。

(三)集体方面

1.人际关系。集体参与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接受着教师的教育,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往影响班级成员,同时也发展自身。

2.集体心理。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3.集体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铸造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个性。

面对班级教学的三主体结构,教师在实践中坚持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已成为一种必然。运用这一原则的实践模式就是在教育学生个体的同时也教育集体,在教育集体的同时也教育学生个体。具体操作是: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化其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传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对集体进行教育的时候,注意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班风、学风、考风的道德价值和每个成员为实现集体的教学目标应做出的努力。实践表明,只有正确地处理班级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整体控制与个别化的调节反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三主体的协同运作。

集体,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实施集体教育的主体。

哲学研究认为,实践的主体因其不同的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4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集团主体是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2]。集体作为集团性主体,在实施集体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其吸引、推动、协调、激励班级成员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不是任何一个教师和少数学生领袖所能代替的。这种主力作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3]。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种集体力是由集体自身创造出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结合而成的。

1.凝聚力。这是指集体对其成员产生的一种吸引力或向心力。这种凝聚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能满足多数成员的多种心理需要,如求知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等。

2.驱动力。这是促进集体发展和班级成员个性发展的内动力。它主要是通过集体目标的激励、舆论的推动、社会助长、榜样示范、人际之间的互动等发挥作用,产生驱动效应。

3.同化力。这主要是指集体的良好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转化作用,也是精神生命体具有的“吐故纳新”的机制。集体正是通过无形的群体压力、模仿、暗示、认同、感染、从众等心理现象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使集体的期望、信念、规范、价值观逐渐内化为班级成员的人格结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产生同化效应。

在教育实践中,凝聚力、驱动力和同化力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也是集体所以能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的心理机制。正是由于集体的积极参与和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产生两种主要的功能:

1.认识功能。同学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合作型的交往不仅可以使学生间不同的智慧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网络得到“互补”,而且能促进他们的道德感的加强。

2.社会化功能。实践表明,班级学生人际之间的关系和交往方式,归根结底是其社会关系类型结构和班级文化的反映。班级文化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总和,对学生的社会观点、社会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影响。

正是由于集体在教学中具有认识功能和社会化功能,所以当今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产生了许多力求发挥这两种功能的教学模式,如“非指导性教学”、“合作教育学”、“探究发现教学”、“社交教学法”等。

班级集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学习实践中,学生以教材中物化的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为对象,“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接受教育内容,主动接受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4]。同时又以集体创造的精神财富(班级文化)为对象,主动地吸收、选择,然后内化并塑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这正是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过程,从而体现学生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学生主体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三

课堂德育寓含、渗透、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不是说它没有其独立性,它除有正式的课程(指学科课程)外,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它不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结构,而且有自己特殊的方法、特殊的目标、特殊的途径和特殊的功能。实践表明,课堂德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学生、集体三主体的协同运作及其多种途径的相互配合。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小学课堂德育三主体协同运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人格影响

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整体素质的全方位的展现。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理想的教师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智能方面,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育技巧、深厚的教育科学素养和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品格方面,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在于它是原则性、教育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教师人格的影响,是教师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对学生心灵的感召、感动和感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我们说,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不只是指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而且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对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教师的人格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现实真实,自然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不仅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需的强制性手段,而且是一项“育人工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施调控的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发展状况的调控,集中反映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5]。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集体的尊严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和考风;同时,须注意调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集体的影响力。此外,管理者要注意把非强制性影响力与强制性影响力结合起来,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要讲究艺术。课堂管理是教师、集体、学生主体作用协同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要着力调动集体和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良好个体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的社会传递

教科书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载体。社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将人类创造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课堂教学是实施这一传递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这一社会传递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教材中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其合理变异与“再生”,从而达到“文化增殖”与“活化”,然后力求运用最佳的方法和手段使这种传递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上的社会传递,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它还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实践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社会传递过程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集体的人际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是教师、学生和集体三主体进行交流、沟通、相互作用与彼此互动的过程,是通过各种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来实现的。这里的非言语行为主要指体势、表情、目光、距离等。集体的人际交流能把集体的期望、规范、价值观、信念、态度等通过有声或无声的语言进行传播和扩散,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凝聚、驱动或同化效应,从而发挥德育功能。良好的班集体中,对课堂上出现的非道德行为,同学们会用语言、或用表情和目光表示他们的不满和厌恶,构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有的学生就会在这种压力之下改变态度。课堂上同学中一旦有发现、创造、互助、合作等积极行为时,同学们就会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和赞赏的目光,形成一种“社会助长”。有良好风气的班集体是一个催人上进的团结互助的社会心理环境。课堂上气氛和谐活泼,能为师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就不会感到孤独、苦闷和失望,进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尊严,树立起上进的信心和勇气。实践表明,集体中的人际交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五)学生的内在激励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除教师和集体的影响外,其内部的心理动因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只是智力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生活。学生在课堂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离不开这样一个内在的激励机制:学生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新知,或解决了某一新问题,或者自己的道德行为得到赞扬的时候,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兴奋、喜悦的情绪体验就会转化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提高其抱负水平和精神境界。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获取知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进一步发挥出来,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就会被激活、开发和强化,进而成为直接推动主体产生新的认知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因。这种情境下的学习再不是被动的死记硬背,而是一种丰富的精神生活,是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的统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是智育过程与德育过程的统一,是良好思维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协调共振。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课堂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生机制。

课堂德育范文篇3

首先,作为一名初中政治老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其次,政治老师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集体……做一个合格公民;最后,政治老师要关爱学生,以生为本,给学生以子女般的关爱和呵护,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深入挖掘教材,渗透道德教育

初中政治是一门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其教育目标就包括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并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子,不失时机地促成德育熏陶,将德育渗透于无形之中。如在教学“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与拓展,从政治上分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和谐民主,从经济上分析了国家的富饶和强大,从文化上分析了祖国的悠久与灿烂……在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这一部分内容时,我通过前后对比的方法,用历史和现实的事例让学生明白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教育学生永远将祖国的利益摆在首位。于是学生便在这样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及相关的资料,锻炼了思考判断能力,同时对祖国的感情也得到了确认和升华。教材是基本的教育资源,政治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初中政治教材中那些具有较强道德教育的素材和例子,为初中德育扩充有效资源。

三、拓展第二课堂,注重德育实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45分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要充分利用其课外时间,充分鼓励学生开展德育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得到道德的体验和内化。因而,笔者认为可以大力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社会、接受教育、熏陶情感、内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初中政治教师可以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探究实践活动,这种德育实践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的感触更加深刻,知识的内化和形成也更加直接,德育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这比教师苦口婆心的道德教育要更加有效。同时,在合作探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彼此合作、一起分享、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也得到了强化,有利于德育的有效进行。

课堂德育范文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德育课堂;教学实践

1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1.1创新学校的德育课程。当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后,德育课程的教学宗旨及理念应该转向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未来就业。通过展示学生们感兴趣的企业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在认识、学习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以企业严谨的规章制度、创新求实的精神、先进科学的文化理念来启发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适应未来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改变传统枯燥的德育课堂,让德育课程的理论紧紧与企业岗位用人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1.2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其对员工要求逐渐提高,一方面需要员工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应对工作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员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员工才能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站得更稳、走得更远。因此让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让生动鲜活的企业文化从认知上使学生感知,从行动上使学生落实,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规范自身行为,以适应企业更高的要求,也推动学生可以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稳步前行。1.3拉近学生与就业的距离。当前,很多学生在上课学习期间缺乏社会实践,因而,在初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很难适应企业的各项行为准则、制度规章等,需要消耗不必要的时间及精力等来磨合自己与岗位间的适应力,这些因素使得学生很难将自己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发挥出来,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因而学校在德育课堂上引入企业文化,提早让学生接触、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文化,拉近学生与就业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进入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如鱼得水般将自身的能力及优势发挥到极致。1.4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企业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提早了解、学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文化的先进思想与工作理念,形成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用人要求方面与企业保持一致性,有助于学校为企业提供高品质、高素质的技术性人才。

2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的途径

2.1走进德育课程设计。对传统的德育课程进行改革,让企业优秀文化走进德育教育的课程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重新对教学及考核进行整合与规划。第一,将对学生讲授的德育理论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相结合。在了解并掌握企业对员工关于专业技术、职业道德、整体素质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德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要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前提、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根基、将实践技能的提升作为关键,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优良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改革的德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得以全面发展。第二,将对学生讲授的德育理论与指导学生职业发展的方向相结合。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加入企业发展对用人的专业要求与素质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对德育课程内容的整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为学生指导与未来职业规划、人生发展、理想信念等方面相关的问题,增强学生对职业、就业的适应力,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且成功地就业,并且可以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三,将对学生讲授的德育理论与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相结合。在德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还要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进教学的环节中,只有使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性、理性地对待并处理发生的问题,当然,教师在促进教学效果更加感性化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走入社会、走向企业时,能够以更高的职业素养与思想素质迎接工作中的考验。2.2走进德育教学过程。建立在企业文化走进课程设计的基础上,也在教学课程中融入企业优秀文化,真正地实现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第一,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后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需求,切合实际地将国家统一的德育教材内容进行分块教学,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进程可分为启发引导教学、理想信念教学、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情操教育、法制法规教育等几个板块,有目标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更好的教育学生,将知识传授与育人高度结合,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提升了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通过企业走进德育课堂的教学过程,针对性地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上成为好学生、在社会上对企业来说成为好员工、对国家来说成为好公民。第二,教学过程中,从德育教育与企业发展二者之间寻找切入点,将企业发展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此同时,学校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亲身体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感受企业优秀文化的熏陶,在企业中时的实践收获与感知体验将会给学生提供成长的方向,成为学生取得进步的动力,成功实现企业文化走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第三,教师可以适当变革教学形式,以某一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企业文化作为讨论话题,课前让学生对此搜集、整理资料,阅读教材等,课堂上可以通过分组进行讨论,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时间,这样的教学过程赋予了课堂朝气与活力,学生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了解学习、走进企业文化。另外,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扮演企业各个岗位的员工,真切地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2.3走进德育实践活动。第一,学校可以组织与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得企业的优秀文化走进学校校园、走进德育课堂,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优秀人士或专家来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了解企业行业领域的发展之路、倾听企业人士职业之路上的艰辛、了解优秀人士的理想与信念;另一方面学校内部也可以开展与企业文化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开展丰富的校园演讲比赛,讲出同学们心中对企业的发展、对未来工作的想法、对职业理想的追求等等;校园杂志社举办征文比赛,让同学们写出自己心中的职场榜样、所喜爱的企业文化等等;通过这样的“听、说、写”的方式,不仅丰富了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在实际行动中“做”到实处。除此之外,在德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开放的精神、团结协作意识、交流沟通能力等等。第二,将企业文化、职业目标、人生理想等于校园文化相融合,使得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工作实际密切结合,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企业的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碰撞,二者在双重结合下感染学生,以文化的力量熏陶学生,使他们得以适应并认可企业文化,形成更高的职业素质、培养更加自觉的企业意识走向今后的工作岗位。2.4走进德育课程考评阶段。随着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变革,德育课程的考评方式也应随之而发生改变,由传统的单调评价方式转变为灵活的考评方式,因而,德育课程的考试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对理论知识内容的考察,而且也要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创新发展意识等的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估,由此,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关注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促进学生自觉形成较高的职业意识,以更好地适应企业文化。2.5走进行业企业第一,丰富德育教学课堂的内容。优秀的企业其本身就是学生进行德育学习的良好基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都给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学生人生发展与职业素养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优秀企业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各方各面,从职业意识及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责任与使命的担当到职业创新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等,企业文化教育的力量在优秀企业文化中都得以体现,这些珍贵的德育资源在德育教学课堂上也极富有感染力。第二,走进行业企业,加强学校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密切关注并了解企业的文化建设,搜集学生未来走进企业所需形成的职业素质,把握企业对所用员工的要求,有助于学校及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完美对接,切实将德育的教学内容落实到课堂中。

3小结

总之,让企业优秀文化走进德育课堂,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得以融合,能够创新和丰富学校的德育课程内容,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拉近学生与就业的距离,满足企业日益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企业文化可以通过走进德育课程设计、走进德育教学过程、走进德育实践活动、走进行业企业等从而切实进入德育课堂,给多样化的课堂增添活力与朝气,调动学生主动了解、学习并走进企业文化的积极性,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传授相紧密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术、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优良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改革的课程设计中得以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就业率,而且也使学生在未来走入社会、走向企业能够以更高的职业素养与思想素质迎接考验。

参考文献:

[1]张兰玲.论企业道德文化在高职学生中的德育功能及其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2]戴春平.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实现途径研究——如何运用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3]刘向红.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

[4]朱清.试论在高职德育中引入企业文化的思路构建[J].学理论,2010,(8).

课堂德育范文篇5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课堂教学中蕴含德育

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课堂教学是神圣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它所使用的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性,这使得教学本身充满了教育性,真正领会并贯彻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等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与“听众”。它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使教学本身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它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有着巨大潜力的人的存在。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课堂教学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调动其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好学、会学,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等等。这一切虽然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但教师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课堂教学定位在育人高度

1.从育人高度看课堂教学的德育过程

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过程,我们就会自觉地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个人只有作为主体,独立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意识和活动,才可能是有个性的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按既定目标去培养人,设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机,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不足而自觉地去求足。教育人的艺术就是使教育者的意图由受教育者自己提出并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

2.站在育人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是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课堂德育范文篇6

要注重在本学科中贯彻德育教育,不可认为本学科是自然学科,无法实行所谓的德育教育,其实这种思维是非常狭隘的思维,所有学科的存在于发展都是基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所有学科的学习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德育教育。再次,要试着去探索在自然学科中融进或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对教材的开发与德育教育的研究,找到与自然科学最接近或是适合做德育教育的部分与领域,适时的探索与开创适当的教学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初中物理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探索与措施

初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也作为人类发展中最重要的自然科学之一,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更显的重要,下面笔者就在转换学科地位理念,破除学科界限的基础上略谈自己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点体会与做法。首先,关注教材,适时渗透。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安排具有德育教育的可能性,这些地方不是给学生给以方法论指导,就是给以世界观的有意引导,或者给学生一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只要我们稍加留心与注意,我们就可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三观引导与教育等德育教育是非常容易做到的,重要的就是看你愿意不愿意了。如:我们在讲到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时,我们可以多开拓些爱因斯坦的个人背景,如其在哲学上的成就等,而我们的老师一般由于自己对爱因斯坦的个人了解很少,或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会或不愿去开拓那些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资料与知识,往往就是就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谈物理成就,就知识讲解知识,所以德育很离你越来越远,你的物理课堂也就缺乏了德育教育的色彩。又如:诺贝尔发明炸药(不是火药)我们完全可以就其发明过程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塑造与引导,实现对物理课堂的德育色彩渗透。其次,探索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的艺术性。对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得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为此要想在物理课堂中渗透德育,让初中物理课堂具有德育色彩,我们就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与思考。我们的教材中对一颗大树周围的度量,这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我们有时从正面不好进行的教学,可以从逆向思维中去寻求教学方法,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笔者在教学电学的左右手定则时,学生往往不知道左右手,与电流的方向,采用大家都熟知的行为习惯,右手定则用于发电的过程,左手定则用于存在的电流的运动方向,而我们习惯中用右手去做事情,就是产生的过程,也许会有人说,左撇子呢?如果这样的话,就更容易让学生记住了。这就是,转换一下教学方法,不仅仅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更体现教师思维的开阔性。

3结语

课堂德育范文篇7

即从相似中找差别,从差别中找规律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影响溶液导电能力因素”时,教师应从金属导电出发,创设情景并设置疑问:冰醋酸能不能导电?向其中加水后能不能导电?最终会怎样?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自然而然会明白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其浓度的大小对导电性的强弱起着影响作用。化学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树立辩证思想,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辩证思想蕴藏于其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对立统一思想

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例如:在“乙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乙烯分子的结构出发,通过与烷烃分子价键结构的比较,键能大小的比较,得出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性质比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活泼的结论,进而学习乙烯性质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时就会得心应手了。又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电子虽然发生了得失或偏移,但转移的电子总数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守恒,通过这一思想的影响,对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立统一思想是化学学科思想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对立统一思想的挖掘,就会使学生只看结果,忽略化学变化的本质过程,违背化学学科的认知规律。

三、系统化思想

即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规律推现象的思想。例如:在各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时,教师通过卤族元素的教学,引导出同一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通过常见第三周期元素的教学,引导出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在接受了系统化思想培养之后,当遇到一些未知元素及化合物时,学生就可以大胆推理,悉心求证,确定它们的性质及用途。系统化思想对化学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课堂教学中系统化思想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拓宽,逻辑推理能力得到增强,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这一基本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实验观察思想

即化学知识都来自于化学观察与实验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例如:居里夫人于1899年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发现并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并应用于医疗事业;诺贝尔经过四年几百次的艰苦而危险的实验成功研制硅藻甘油炸药;爱迪生失败二千次才获得的成功后,把曾经的失败归结为成功的必须步骤等;教师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重实验观察的化学思想。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化学学科获得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重观察实验思想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做到实事求是,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

五、策略思想

课堂德育范文篇8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书也是这样,往往一堂课的内容老师要花一天的时间来准备,备课充分了,课堂上才有内容可讲,才有针对性。我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课时,每次课前除了准备教材需要的素材外,我还准备一些配色精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在教《动画制作》课时,选择一些环境保护、尊老爱幼、公益广告等动画片作为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做练习时也能接触这些“正能量”的东西,潜移默化地把“正能量”思想渗透到教学中。

二、教学时以身立教,做言传身教的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国传统的教师职业精神,为人师表,以德为首,要想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之人,自己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人的自身为根本,通过尊重人、理解人进而教育人、塑造人,做言传身教的师表。笔者认为“言传”就是要“善言”,即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说话的方式,不要以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说教,而是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对待。“身教”就是做到言行一致、品行如一、身言合一,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比如,课堂上有位同学打断了老师讲课,为了弄清问题所在,老师可以问学生这些问题“:为什么会打断老师上课?”“什么情况下打断老师上课是对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对的?”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和尊重。一次上课时,我把手机带到课堂上,因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完,利用课堂间隙刚拿手机出来看,被路过的学生看到了,在外面叫了一声“老师上课也玩手机”,这句话给我当头一棒,让我意识到老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镜子,如果老师上课使用手机,以后还怎么管理学生,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再不携带手机上课,在课堂上也要求学生不能玩手机,有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我就要求学生关机并把手机放在讲台上,控制上课时不使用手机。课上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学校网站建设项目和制作宣传栏项目,让他们在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又学会了与人合作,从而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合作精神。上完上机课后与学生一起做清洁保养机器,让学生形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管理规定的良好习惯。

三、施教过程关注具体情境,正确解决各种突发的教育

教学事件,树立“正能量”职业学校很多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差,甚至于厌学,于是在课堂上说话、吵闹、玩手机等等,如果老师这个时候光对学生进行说教、批评,可能会让学生暂时收敛一点,但过不了几分钟就又依然如故,效果不好,但如果放任不管,学生以后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吵闹,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所以当发现这种情况,我通常会对影响上课的同学说“NO”,并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批判,如问:“你的行为符合课堂规范吗?“”这么做对别人有影响吗?”,在学生回答出合理的做法后可以说“老师相信你能说到做到。”有时候我会创设一个场景,或布置一个项目让这些调皮的学生来讨论、分析、实践,让他们参与其中,使他们感受到做这个其实一点也不难而且还很有意思,完成任务后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参与评价。课后再单独找他们交流思想,他们通常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上课表现有进步时我会及时提出表扬。有的学生上课时把键盘敲得震山响,把鼠标在桌面上使劲敲,这时一定要及时制止,适时告诫,对这种损坏行为不要姑息迁就,该批评的要批评,要让他们把公物视为自己的东西一样去爱护。

四、关注学生自主评价、师生合作评价,鼓励学生学会交流

课堂德育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武术;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中华武术可谓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注重内外兼修,是我国具有民族特性的体育项目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增强体能训练,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进而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德育工作与体育教育都是学校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要能够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日常的武术教学活动当中,真正做到“寓德于体”。

一、德育教育渗透到武术教育的重要性

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说过“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要注重发扬起文德,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扬其武德。”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武术教育中是具有着较高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师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以及技能的训练,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于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授,会进行大量的简单的机械性、重复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仅没有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与方法,更没有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能够清楚的意识到,体育的教学并不是进行简单的训练。而是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参与,并且能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其体育道德品质,增强其思想意识。如果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武术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轻视其道德品质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具有再高的武术技能与水平,也是失败的。学生要能够感受到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竞技精神,有利于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让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从古至今,学习武术的人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习得了武术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将传统武术的道德与涵养传承了下来。

二、教师应注重学生武德的培养与提升

教师在组织武术教学时,不仅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掌握一定防身的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武德修养的训练。教师要能够结合武术教材的内容,将传统的武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理想信念,以及道德情操的人。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能够正确地看待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性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训练。要让学生在学习武德教育的过程当中,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与张扬,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三、德育教育在武术教育中的巧妙渗透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认真地研读教材,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武术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要能培养自己自强不息、永不服输、谦和忍让等道德品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较为直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渊源历史。不仅激发了他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习武的内涵。特别是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武术影视片,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激起他们浓厚的爱国之情,树立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二)规范的教学示范。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相对比较有限。因此,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要能够进行准确的示范。将动作进行分解式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的刚柔并济。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让他们起到积极带头示范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武术热情,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夯实基础。(三)正确的教学术语。学生刚接触武术时,会自己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会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动作,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一些口诀,便于学生对动作进行记忆。教师所创编的口诀不仅要能够体现出武术的特点,还要言简意赅,易于学生记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观察武术动作的形态,然后另取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记忆动作。(四)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师顺利地开展好武术教学活动,就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化的教学训练。比如,在教学五禽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习的观察自己所做出来的动作,能够与自然当中的景物或者是动物形象生动地进行结合。从而对“立如鸡,站如松。轻如叶,重如铁。快如风,转如轮。”等,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能够正确地掌握体育的技能。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能够向学生讲解有关武术当中的传奇人物以及动人故事,弘扬武术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而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能够巧妙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习武的过程当中提升意志品质与武术思想。教师的“教”,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师需要不断地优化武术课堂教学,力争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强健体魄、高尚道德品质、完善人格的新时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1999.11.

课堂德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及需要,以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热情,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借助于想象的翅膀,使得自身的思想情感能与教材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交融与碰撞,以更好的体验与感受文章中的内在情感,体会到文章深刻的教育意义,进而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与道德意识的提升。例如,在《赵州桥》的教学中,赵州桥作为我国十大著名古桥之一,为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中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卢沟桥、广济桥、五亭桥等其它著名古桥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积极探讨我国还有哪些知名的古建筑、古遗迹。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教导学生珍惜与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2加强朗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渗透与融入德育,教导学生正确朗读、富有情感的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散文、小说、诗词等各类形式的课文,都来自于古今中外长期积累下来的优秀名篇作品,其语言往往都极具艺术性与感染力,其内容也通常饱含了道德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通过让学生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让学生进入到作品的意境当中,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中的内在情感和德育价值。在课文朗读时,教师应先进行范读,然后再指导学生在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富有感情的反复朗读。例如,在朗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时,全篇应用激昂、愤慨的语调朗读,学生在反复朗读时,应着重理解少年伟大的救国抱负,以及“为中华崛起”这一崇高的学习目的;又例如,在朗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低沉、平稳的语调朗读,在部分重要语句的朗读中,如“顽强地向前爬去”、“为报仇”,还应适当延缓音节,并加重音量与气势,使字音能更震撼人心,更富有感染力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那为民族解放、为人民奋斗的深刻情感,体会到那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3欣赏作品,挖掘作品中的内在情感与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内在情感,是弥漫在作品中一种意境,一种氛围。在这种意境里,既能展现出生动具体的作品形象,也能渗透着浓郁的思想教育价值,隽刻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饱含着浓烈的内在情感与教育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阅读作品,以深入挖掘出作品中的内在情感与教育意义,进而使学生与作品之间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性格上受到陶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以最终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例如,在《》的教学中,是我国抗美援朝时期的“特级英雄”,然而学生往往不容易体会到文中所饱含的深刻情感与教育意义。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并从中体会文中的革命精神,即“革命先烈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视死如归的精神”。在深入分析文章内在情感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好的向学生展示的革命事迹,使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而且能教育学生应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当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4延伸阅读,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美的熏陶

课外延伸阅读,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积极阅读古今中外的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或者观赏一些有益的影视录像。通过这种在课外延伸阅读的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更容易被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所感染与熏陶,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惊弓之鸟》等寓言作品时,可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外寓言故事精品》、《伊索寓言》等优秀作品,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事物本质;在学习《长城》、《颐和园》等文章时,可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描写我国壮美河山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了伟大成就,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总而言之,通过课外延伸阅读,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关于课文中的背景知识,又使学生接触到了更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学艺术形式,并从中受到了德育的熏陶与教育。

5总结

本文着重以人教版小学三、四年级的教材内容为例,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策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教学,通过富有思想教育价值、富有内在情感的作品,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并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获得心灵上的启迪与净化。语文作为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并积极通过创设情境、加强朗读、欣赏作品以及延伸阅读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受到道德教育的熏陶与感染,以最终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德育目的。

作者:常宏伟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刘家营乡联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鲁会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召———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初探[J].小学科学,2012(07).

[2]李霓虹.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探索[J].语文学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