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5:15:06

开发会

开发会范文篇1

正值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时刻,召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充分说明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年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分析查找不足和问题,认真研究部署年扶贫开发工作。书记在会上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落实。下面,先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客观评价年扶贫开发工作

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一年来,扶贫开发工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和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围绕“缓解贫困、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的总要求,以解决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切入点,以“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载体,以项目资金监管为手段,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贫困人口继续下降。根据新的扶贫标准,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16.36万人,当年减少1.5万人,低收入人口和极端贫困人口分别减少1.5万人和0.5万人。

二是重点村建设扎实推进。年和年启动建设的重点村,通了过省、市考核验收,综合成绩名列省市前列。年启动的18个重点村建设完成总任务80%。

三是产业化扶贫取得新进展。发放小额到户贷款财政贴息资金980万元,支持贫困农户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2万余亩,重点贫困村人平达到1亩以上高效经济林(园)。扶持“1235”模式养羊大户168户,饲养山羊7090只,种植牧草514亩,建设栏圈8400平方米。

四是扶贫搬迁创新实施。创新手段,整合资金,如期完成扶贫搬迁500户、2000人。

五是扶贫培训全面落实。落实培训补助经费72万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000人,98%以上的学员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六是老区建设积极开展。安排资金106万元,在8个老区乡镇实施扶贫项目15个。

七是社会扶贫力度加大。国家烟草专卖局、武汉市、省卫生厅和省建行、市直19支扶贫工作队和县直54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直接投入和引进资金1565万元,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在创新中取得新成绩,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保证。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分别对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全年的工作思路、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听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和指导意见。县人大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县领导深入到联系村了解情况,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县直驻村扶贫工作队扎实工作,为各重点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各乡镇(场、区)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重点安排,并坚持主要领导联系重点村,认真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把手负总责制度,扎实推进了重点村建设顺利进行。

2、深入调研、选准项目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年18个重点村建设项目,是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到村组农户,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确定的。基本做到了公共项目和到户项目平衡兼顾,项目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由于注重了调研,将上级扶持政策和群众意愿有机结合,项目建设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六郎乡青铜沟村扶贫项目经群众“公选”后,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非常高,主动筹资投劳,仅用3个月就修通了12.5公里的组级公路。为办好扶贫搬迁示范,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到村和基层干群共同探讨安置方式、生产资料配套、分类帮扶、资金筹措等问题,为扶贫搬迁因地制宜、创新推进、有效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3、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年,我县把整合扶贫资源作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整合政策资源。把涉农普惠政策和扶贫特惠政策有效叠加,不仅用足用活重点村建设、扶贫搬迁等相关政策,而且将发改、民政、教育、卫生、农业、国土、林业、水电、交通、移民、残联、劳动、供电、通信等部门的优惠政策,向扶贫项目倾斜,实现了政策效应最大化。去年县直有关部门在18个重点村安排产业基地建设、土地整理、饮水灌溉、水泥路建设等项目56个,投资400多万元。二是整合扶贫资金。坚持按省市规定的标准,当年18个重点村捆绑财政扶贫、以工代赈、老区建设三项资金980万元,比年增加80万元,村平54.4万元。同时,整合扶贫、发改、民政、残联等部门资金430万元,提高搬迁户补助标准,有200户贫困户补助标准达到1万元,50户特困户达到1.6万元。在上津刘家湾村、涧池泥河口村、观音佛洞村整合资金建设“零租房”,无偿提供给贫困户居住。三是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抢抓机遇,将各级对口扶贫与重点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帮扶资金特别是国烟扶贫资金和武汉市对口帮扶资金向重点村倾斜,增加投入总量。通过多种途径整合资金,重点村村平无偿投入达到100万元左右。

4、创办示范、强化督办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办好扶贫搬迁集中试点,县政府多次组织专班,深入乡镇村组实地考察论证,达到了办点成功、带动平衡发展的预期目的。为搞好重点村迎检工作,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奔赴各乡镇(场、区)和重点村,历时20多天,巡回检查督办,确保了考核验收成绩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位置。雨露计划培训、老区建设等工作都始终坚持检查督办不放松,发现问题及时改。社会扶贫项目也是如此。由于注重督办,保证了进度和质量,受到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5、不等不靠、超前行动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县委、县政府把已确定的建设项目提前下达到村,要求不等不靠,尽早启动。绝大多数乡镇(场、区)和重点村,也是自力更生,主动筹措资金,启动项目建设,保证了扶贫项目建设的正常推进。槐树林特场为范家坪村筹措项目启动资金17万元,场党委宣传委员兼该村支部书记陈绪富为该村集中扶贫搬迁借资15万元,保证了整村推进顺利实施。8月30日,市委办联合调研组专赴槐树林特场和该村,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

在充分总结经验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的看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少数乡镇对扶贫工作的认识不高,积极性有些降低,导致工作部署不到位,领导联系不到位,检查督办不到位。少数乡镇主要领导对重点村建设不闻不问,对提出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导致部分村项目建设启动滞后,推进不力,质量不高。二是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重公共项目轻到户项目、重基础建设轻产业发展的“三重三轻”现象在少数单位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畏难情绪,有短期行为,有套取资金的心态。少数乡镇、村存在变相挪用、套取扶贫资金现象。有的乡镇对分管干部下达从重点村拿回多少钱的任务。有的乡镇对扶贫搬迁户只兑现3000元。观音土岭沟村去年在扶贫搬迁兑现中,只兑现农户3000元,严重影响了市政府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的考核结果。还有少数村村干部贪污挪用扶贫资金,受到了法律追究。报账核销不及时,到财政部门应报账而未报账的扶贫资金高达1329.8万元。三是扶贫对象错位,真正的贫困户绝大多数没有直接享受到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在重点村安排的到户项目中,扶富不扶穷、优亲厚友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乡村没有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去从事扶贫工作,歪曲了扶贫政策的本来意义。比如扶贫搬迁户的确定,有的乡镇上报的有国家干部、个体业主等。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年扶贫开发工作

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新阶段十年扶贫开发纲要的决战年、冲刺年,也是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机衔接的起始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意义深远。今年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缓解贫困、缩小差距、促进和谐、推动老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首要任务,以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紧迫、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培植特色产业、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认真做好重点村建设、产业扶贫、扶贫搬迁、雨露计划、老区建设、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主要任务目标是:

当年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12%;

完成年启动的18个重点村规划建设任务,启动39个重点村建设,并完成规划任务的70%,完成3个老区重点村建设和国烟认领的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

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全年投放到户贴息贷款1000万元,扶贫互助合作资金45万元,使用扶贫项目贷款2000万元,新建和改造产业基地1.8万亩,重点村人平达到1亩高效经济林;

­实施扶贫搬迁450户、1800人;

完成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10000人次、“雨露计划”培训1060人;

积极联络和服务中直、省直和市直对口帮扶工作,安排部署县直新一轮驻村扶贫,落实7000名干部结对帮扶7000个贫困户;

完成全县15.5万贫困人口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工作,进一步瞄准对象,为下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打基础、做准备;

启动新一轮十年扶贫规划编制工作。

为确保实现今年的任务目标,我们要着力抓好个五方面工作。

(一)围绕“兴建创”,认真开展重点村建设。今年的重点村建设和往年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点:第一,摆布不同。今年为了便于管理,实行连片推进整乡开发,重点村数量成倍的增加,有的乡镇重点村建设量多,建设任务重。其中六郎乡、夹河镇多达8个。第二,扶持资金不同。年和年,重点村扶持资金村平达到50万元以上,而今年村平扶持资金只有30万元,不足以往的60%。主要原因是,省的扶持资金总量没有增加,而重点村的数量增加了,在2010年以前要完成全县的180个村的建设任务。各级各部门、每一位同志要正确面对特殊情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一要通盘谋划,突出重点。重点村建设启动之前,乡、村两级特别是村一级领导班子要在已编制的规划基础上,结合村情民意和新农村建设,从长远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惠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研究事情,制定一套既能满足现实需要又有一定超前意识的规划,规划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各村因情况不同,重点也有所不同。基础条件差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是重点。产业发展弱的,发展产业可能就是重点。要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尽力打好各方面的基础,把十分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切忌麻痹大意,乱麻一堆,糊里糊涂,盲目上阵。二要围绕规划,重抓项目。项目是扶贫开发的抓手。要切实抓好公路、饮水设施、渠堰堤坝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着眼于根本脱贫,因地制宜的落实好扶贫搬迁,让部分居住在边远偏僻、生存发展条件极其恶劣的贫困户挪出穷窝,摆脱困境。要围绕全县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和有关要求,立足本村实际,扬长避短,发展特色产业,确保人平达到1亩高效经济园、人平饲养一头畜的基本目标。要大力组织扶贫培训,让留守家园的人至少掌握一门生产实用技术,让有志外出创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学到一技之长,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从而逐步摆脱贫困。要从环保、节能、卫生、方便的角度,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工程,条件较好的村沼气覆盖率力争达到50%以上。目前,有些地方对沼气建设不够热心和重视,思想比较消极,总是这样那样的找理由、讲难处,不愿意落实,这种思想认识是不正确的,至少体现了观念落后。今年我们适时调整思路,重数量更重质量,重实际效果,努力做到建一个用一个,建一片靓一片。要狠抓社会事业发展,结合村级阵地建设,重点搞好卫生室的新建和维修改造,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积极协调联络,加强通信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电话、广电、通信全覆盖。三要发动群众,壮大力量。群众是扶贫开发的受益者,更是扶贫开发的建设者和承担者,是我们扶贫开发的主体。我们一定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措施,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参与意识,让他们在充分享用扶贫资金的同时,自觉参与扶贫开发,自愿投身扶贫开发。不能让他们置身其外,甚至两张皮。四要统筹资金,增加总量。除进一步统筹“三项”扶贫资金以外,还要大力统筹部门专项资金,做到整村推进到哪里,部门专项资金安排到哪里,相关服务跟踪到哪里。五要点面结合,项目到户。把扶贫脱贫计划迅速分解到村,项目落实到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网络覆盖到贫困户。种养加等致富产业项目,要直接安排到贫困户。六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每个项目建设都要事先制定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乡镇分管领导和扶贫干事要亲自过问,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村班子要明确分工,确定专人把关负责,甚至直接请群众代表参加和把关,决不能蒙混应敷。同时要建立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兑现,保证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建成一个效益发挥一个。

(二)致力增收富民,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扶贫开发的根本目的是改变面貌、发展经济、增收富民;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我县的农业产业正在起步。我们要借扶贫开发之东风,助产业发展之力量,推动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要树立产业扶贫意识。贫穷就贫穷在经济不发达,产业很落后、收入无来源上。因此必须树立“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富则贫困除”的观念,突出产业扶贫地位,从长计议兴致富产业,从根本消除贫困现象,改变农村一贫二白、穷山恶水的面貌。要把50%以上的资金项目和精力用到产业上,拓展产业增收渠道和比例,摆脱贫困之根本。二要建立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要求,选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覆盖人口要达到50%以上,提供收入要占农业收入50%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三要培植大村大户。大户既是示范户又是带头户,是产业发展的龙头,大户兴则产业稳,大户要占到产业户三分之一。四要建设核心基地。要克服遍地开花,盲目求大的心理和作法,主动规划核心地块,主动选择核心地块,主动建设核心地块,决心建成核心地块,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即由点到面,逐步放大。五要坚持规模连片。核心基地不是园心基地,要有一定规模,并且必须连片连块,展现规模效益。六要加强科技服务。产业要发展,科技很关键,甚至是成也科技,败也科技,因此科技培训服务到位,技术要领掌握到位十分重要。七要壮大产业龙头。一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合作社组织、协调、联络、沟通作用,民办民管民受益。二是引进或培育加工企业,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市场经营,拉动产业发展。以上七点最基础的是基地,产业扶贫必须建立产业基地,没有产业基地,产业扶贫就成为空话。

(三)着力素质提高,大力实施扶贫培训。加强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技术技能素质是根本摆脱贫困的根本举措,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加强阵地建设。加强培训基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整合培训资源,进一步打造郧西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继续实行定点、定向、订单培训,做到培训和就业有机统一,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二是要加强组织宣传。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包括“雨露计划”培训在内的各种培训,增强农民参培意识和积极性,保证培训生源。三是要认准参培对象。坚持把45岁以下的青壮年贫困劳动力纳入“雨露计划”,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存量贫困劳动力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中、高考落榜贫困生主要以中长期培训为主,提高就业技能。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培训机制、校企联合培训机制,因需设教,因人施教,努力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四是要整合培训资源。今年雨露计划培训对象补助标准平均每人600元,提升了雨露计划的政策优势,对我们推进转移培训工作有利。我们要充分运用国家中职生免费、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政策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支持,确保贫困对象既享受普遍政策优惠又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特惠。五是科学设置专业。利用优势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力求学员爱其所好,发挥所长,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六是加强培训管理。坚持严把资格认定、技术培训、教学管理、证书颁发、补助兑现等关口,进一步打造培训基地形象,提高培训质量。要加强完善扶贫培训信息网络和基础档案,对转移培训的对象全部纳入网上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认真做好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贫困村干部培训、扶贫干部培训等工作,为扶贫开发提供技术服务、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四)强化措施落实,精心组织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扶贫工程。今年县政府再度将扶贫搬迁作为十件实事之一向全县人民承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按照政府出台的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抓好组织落实。一要强化责任。认真落实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二要坚持标准。要选准对象,切实将不通路、不通水、土地差等自然条件恶劣,属于实实在在的“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地方的贫困户纳入扶贫搬迁对象,有效防止搬富不搬穷的现象。三要合理安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户自愿、因地制宜、择贫而搬”的原则,把扶贫搬迁、地质灾害搬迁、残疾人搬迁、库区移民搬迁有机结合,采取梯次搬迁、插花分散安置、开发基地带动、集中统一安置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搬迁扶贫工作。四要落实政策。严格执行低收入户户平6000元的扶贫搬迁兑现标准。特困对象实行特事特办,继续整合发改、扶贫、民政和残联资金,提高特困户建房补助标准,保持户平补助1万元。同时要切实解决搬迁户的房基、土地、产业发展以及户口、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将扶贫搬迁向单亲母亲户、计划生育户、特困党员倾斜。根据县政府出台的方案,10月底以前搬迁户要全部迁入新居,各乡镇(场、区)、各村要采取超常规措施,积极应对,确保顺利通过市县验收。另外,要认真组织生态移民,完成150户的计划任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五)突出扶贫重点,不断推进老区建设。思源回报,建设老区,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神圣使命。一要全面落实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制定的老区优惠政策,用政策拉动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从政策中得到实惠,享受好处。二要精心组织重点村建设。加大宣传,弘扬老区精神,让全社会了解老区建设、支持老区发展。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实施3个老区重点贫困村建设,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要注重项目倾斜。将县直有关单位各类项目和专项资金向老区乡镇和重点村倾斜,切实解决老区人民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看电视、通电话等实际困难。四要探索旅游扶贫。借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战略机遇,加强对上津、湖北口、六郎、夹河等乡镇的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的保护维修,加大对已规划的景点的建设力度,强化包装和宣传推介,通过旅游业发展推动老区经济发展。

三、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一)广泛聚集合力,切实加强社会扶贫。社会扶贫涉及面广,潜力巨大。只有将社会力量有效的凝聚起来,才能不断加大扶贫投入,更加有力地开展扶贫项目建设。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必须从三个方面不断努力。一是广辟渠道,加大对上争取力度。长期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武汉市等对口扶贫部门,为我县人民的脱贫致富和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这其中与他们情系郧西人民、心挂贫困山区、努力践行扶贫宗旨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我们的奋力工作,主动联络汇报,加强多方沟通有很大关系。我们要继续做好对中直、省直和市直单位定点扶贫的联络服务宣传工作,充分利用领导调研等各种重要机遇,汇报我们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以赢得各级和领导的重视。同时我们要用好用活帮扶资金,认真组织落实帮扶项目,用实际工作业绩赢得帮扶单位的信任,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二是严格考核,力促县直驻村扶贫深入开展。县直扶贫工作队是全县扶贫工作的生力军,多年来绝大多数单位以扶贫帮困为己任,克服各种困难,真心诚意驻村扶贫,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在上一轮驻村扶贫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县委、县政府表彰。新一轮驻村扶贫方案已经出台,各单位要继续发扬成绩,秉承优良扶贫传统,进一步做好今年乃至新一轮的驻村扶贫工作。5月24日前,各单位将扶贫工作队组建情况报扶贫办,月底以前各工作队要进村开展工作。扶贫办要及时掌握各工作队驻村扶贫情况。年终将对帮扶工作作风扎实、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通报表扬;对工作飘浮、敷衍塞责的,要通报批评。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吸纳民间资本投入扶贫开发。近几年,全县有100多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共捐资3000余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了扶贫事业。我们要多途径想办法,打造工作平台,吸纳有志于扶贫开发的成功人士在扶贫开发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同时要充分发挥县老促会作用,组织动员各社会团体企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加快扶贫事业发展。

(二)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资金效益。切实加强对各类扶贫资金的跟踪管理,坚持“性质不变、渠道不乱、整合使用、各记其功”原则,将各类扶贫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切实做到“一个规划统领,一份文件统筹,一套机制规范”,集中投入到重点贫困村。对扶贫资金严格实行公示制、报帐制管理,并进行检查审计,做到合理分配,规范运行,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加强社会化发放。对到户的补助资金一律实行“一折通”兑现到户。对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严肃性。今年是特殊年份,每个村的资金量少,要完成建设任务异常艰难。任何乡镇和村都不要在扶贫资金上打主意,更不能铤而走险。要通过对扶贫资金的有效监管,确保把扶贫资金全部用到扶贫项目上,发挥应有效益。

开发会范文篇2

自治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地和各兄弟县市的关心与支持下,临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地委、行署研究后决定于今天在县召开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省、地、县各级领导莅临进行考察和指导,这是对我鼓励,更是鞭笞。此,谨代表县四大班子和全县132万各族人民对你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省地各位领导、各兄弟县市多年来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会议布置,借此机会。将自治县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县情和扶贫开发概况

集深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一体的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2200米,素有“贵州屋脊”之称。全县辖35个乡镇、620个行政村(居)委会。2009年末总人口131.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09%农业人口108.6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82.34%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很缓慢,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水平深的状况还很突出。因此,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认定为全国的贫困县之一,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之一,2001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592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35个乡镇中有2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610个行政村中有3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985年的73.28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24.3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比重由92.3%下降到20.14%

依照“小试验、大方向”和“近期作示范、久远探路子”要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时创新,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尤其是自2009年9月6日中央领导同志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国家随即启动了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国家层面成立了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省、地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协助、指导我县开展工作。各级各部门领导多次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为我县出政策、出思路、出资金、出技术、出人才。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立足县情实际,抢抓项目机遇,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安排安排,向上谋求支持,中间抓好规划,往下抓好落实,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近年来,县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

二、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严格依照地委、行署的总体安排安排,始终把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确立了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及工作重点。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34个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48个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规划组、项目组等八个职能组,抽调精兵强将开展工作,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县各乡镇建立了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把扶贫开发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基层。县委把扶贫工作实绩列入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主要内容,为我县扶贫开发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深入调研。对县情进行再认识,进一步集中扶贫对象,明确扶持重点,2009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重点扶持最困难贫困行政村94个、34185户。并确立了县“试点”工作的奋斗目标是通过努力,2010年末,元木、新飞、新庄三个重点村基本实现脱贫,东风、么站、炉山三个重点镇绝大部分贫困人口基本解脱贫困现状。2012年,达到全县初步脱贫,贫困人口由目前的24.27万人减少到15.27万人;2015年达到全县稳定脱贫,初步建成符合县特点的县域经济结构和社会事业体系;2020年,县的乡村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时加快,将县建成一个生活舒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黔西北中等乡村”

(三)因地制宜。正准备组织专家同27个行业子规划、乡级规划和村级规划等一起进一步修订完善。

(四)抢抓机遇。县抢抓“试点”工作机遇,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联络联系。一是先后5次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工作,向国家有关部委上报了贵州省县2009-2010年请求协助协调解决的有关项目和政策》项目涉及通乡油路改造项目、农村水利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国家有关部委纷纷表示将加大对的帮扶力度,对申报的项目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者纳入“十二五”规划进行统筹考虑。其中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进一步支持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初步意见》2010年安排“试点”建设资金1亿元左右。二是加强与九三学社等各派和各级统战部联络,争取他大力协助和支持。2009年共获得中央新增投资项目4批,30个大项199个子项,总投资31706.99万元。三是加强与深圳市南山区等对口帮扶乡村和国家招商局集团的联系,深圳市蛇口工业区总投资100万元帮扶我县实施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并向县捐赠了850万元进行对口帮扶,引进了深圳市南山区招商集团在县投资新建5所学校。四是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联络联系。2009年共签约项目49个,落地项目30个,位资金12.8亿元;今年4月的毕节试验区第三届招商引资投洽会上,共签约项目11个,涉及资金21.556亿元。截止7月31日,实际到位资金已突破8亿元。

(五)高度关注民生。核清底数,提标扩面,做到政策范围内的低保户“应保尽保”和危改户“应改尽改”二是扎实开展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县参合率达94.38%对被纳入最低生活保证的农户、计生“两户”军人优抚对象共计13.46万户农户免收参合金。三是实施好农村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工程。县委、政府将实施农村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工程列为“十件实事”之一,大力实施建房、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庭院、改饮水工程。工作中,以开展“万人帮万户”活动为载体,切实把“4321结对帮扶、把党建“1+1帮扶、百企帮百村”等活动融为一体;以“农户贷款、政府贴息”为切入点,变直接补助的输血式扶贫为引导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造血式扶贫。2009年全县共投入1658万元改建地质灾害户829户,投入4453万元启动“黔西北民居”建设1402户;2010年各级财政投入1.458亿多元,加上群众自筹1.35亿元,计划完成危房改造10886户。

(六)整合扶贫资源。全县共整合投入资金168473.995万元,项目676个。四是依照各类扶贫资金的使用要求,扶贫项目的安排上,做到优先投入解决群众温饱,优先投入见效快覆盖面广,优先投入少数民族贫困村组户,优先投入技术物资配套、能带动种养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和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四个优先”扶贫方式上,多渠道开展项目落实,通过实施工程项目实现扶贫效益到村到户,机关单位建立扶贫攻坚联系点实现扶贫措施到村到户,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实现扶贫责任到村到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实现扶贫贴息贷款资金到户等“四个到户”增强了贫困乡村、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依托优势资源。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粮食品种调优、经济作物调宽、支柱产业调壮、畜牧效益调高、土地使用调活、农机事业调快、经济总量调大。积极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产业、烟草产业、特色农业“四大产业”依照工作抓重点、建好示范点、突出亮点的要求,整合土地、资源和项目,建立精品苹果、精品干果和草地生态畜牧业等项目示范样板点,强力推进100万亩生态畜牧业基地、80万亩马铃薯基地、70万亩干果基地、50万担现代烟草基地、50万亩蔬菜基地、40万亩高山有机茶基地、30万亩鲜果基地等七大基地建设,形成层层有示范的工作格局。

(八)采取多种方式。培训1200人次。四是依托县职中、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加大对转移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鼓励中介机构、用工单位对农民进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与沿海发达省市区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工渠道。随着劳动者素质的不时提高,依靠劳务输出实现脱贫致富的群众逐年增多。

(九)创新扶贫机制。对扶贫机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成立了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大投融资力度,筹集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为扶贫贷款提供担保,抢抓发展先机。二是创新项目实施机制。项目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积极探索鼓励干部职工尤其是涉农干部职工带薪留职参与农业产业发展。三是创新资金使用监管机制。成立县试点工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领导小组,对省、地、县新增投入各类资金项目进行集中捆绑,建立专户,专款专用,全程监管资金使用。四是创新联动机制。建立地、县“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县“试点”工作联络员会议制度,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协调、沟通联系,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保证了信息的疏通,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五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贴息信用社贷款的扶贫机制。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工作的开展,使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有了改善,自我发展意识、商品意识有了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农户种、养、加工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为农户增加收入发明了条件。六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有偿滚动的扶贫机制。出台了县财政扶贫资金滚动扶持管理方法》对效益较好的种、养业项目,采取以物为主滚动发展的方式扶持项目点上更多的贫困农户。机制体制的创新,有力推进了县扶贫开发工作进程。

三、扶贫开发取得的效果

(一)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51亿元,1988年(3.32亿元)15.8倍;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37亿元、12.12亿元和20.01亿元,年均递增12.04%17.23%15.23%财政总收入5.018亿元,1988年(0.18亿元)27.8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553元,比1988年增加2356元;贫困人口从62.8万人(老标准)下降到6.65万人(按1196元的规范,目前还有24.27万人)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民生不时改善的良好局面。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同比增长3.11%二是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壮大。完成马铃薯种植164.6万亩,总产量达270万吨。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基地6个,成立马铃薯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共30个。建成6个马铃薯商品薯交易市场,2009年销售马铃薯120万吨,销售额达14亿元。三是生态畜牧业稳步推进。完成2009年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人工种草9.6万亩,圈舍建设2.1万平方米,种羊投放14512只。各类牲畜存栏量及出栏量比2008年有较大增长,全县畜牧业产值达15.83亿元,同比增长5.74%四是烤烟产业进一步巩固。2009年种植烤烟15.65万亩,收购烟叶43.09万担,实现产值3.2亿元,户均收入25428元,实现烟叶税7054.30万元。五是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全县蔬菜基地总面积突破40万亩等。

(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新修通村公路1621.7公里,年底前将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解决了7.4万人的平安饮水困难;建成坡改梯基本农田1060万亩,恢复水毁农田300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5万亩;新建、改造乡村中小学132所,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新建了17个乡镇卫生院和100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科教文卫事业长足发展。全县人口计生符合政策生育率提高到8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5‰。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启动“两基”复查及“普实”验收工作。全县共有92.7万农民参与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3.86%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100%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0%电视覆盖率达75%全县享受城低保人数为6085人,享受农低保人数为23.97万人。

四、存在困难和下步工作思路

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近年来。为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但由于自然、历史、经济、社会等多种原因,全县贫困面大,贫困水平深,农业基础设施单薄,经济总量较小,脱贫难度大,扶贫开发形势严峻。主要表示在

贫困水平深,一是扶贫开发任务繁重。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按贫困村综合指标衡量,全县尚有贫困村362个,农村年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24.27万人,其中820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11.57万人,2000元以下基本解决温饱的人口77.87万人(其中11961300元的11.7万人)贫困发生率22%比全区高出2.1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4.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27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69元。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中,很大一部分的生产、生活水平仍然不高,因灾因病返贫时有发生。

发展速度较慢。2009年GDP总量52.51亿元,二是经济总量较小。全区排名第六位;财政收入完成5.018亿元,全区排名第七位。发展质量偏低,工业基础单薄,第三产业不发达,自身造血能力不强。

未通公路的村113个,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全县610个行政村中有超过50%村存在不同水平的缺水问题。全县尚有20万人、4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20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县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四是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村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新鲜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人员不足,农村医疗救助保证体系不完善。

人口素质低,五是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条件落后。思想观念落后,社会保证体系还不完善,提高广大农民基本素质难度大。

经过认真谋划,2010年,为了打好这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县遵循“远谋近施、远近结合、未雨绸缪、谋划未来,实现新跨越”工作思维,提出了以“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破难题,以“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诚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把爱心献给社会。教育提素质,以“六风”正党风、清政风、纯民风、浓学风、转作风、抓行风)建设创环境,以“七个坚持”坚持以“试点”为契机助推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发展;坚持以城镇化拉动发展;坚持以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发展;坚持以改善发展环境支撑发展;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党的建设保证发展;谋发展的四五六七”工作思路。努力实施强农稳县、扶贫助县、项目立县、工业富县、旅游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深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大建设”力争把我县建设成中国高原湿地草海旅游观光胜地,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县,生态畜牧养殖基地县,优质烟叶基地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优质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生产县,中国马铃薯生产基地县,乌江源治理经济林种植示范县。着力打造富裕、平安、生态、开放、文明和和谐。

坚持率先试点东风、么站、炉山三个重点镇、稳步推进全县“试点”工作的原则,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试点”总体规划。以协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第一要务”夯实交通、水电“两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种薯种畜种苗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业生态基地“三大基地”建设,着力实施百万亩优质马铃薯、百万亩人工种草、百万亩特色经果林、百万亩特色作物“四个百万工程”建设,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技能和收入水平,实现全县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精心组织规划编制的修订工作。通力合作,一是以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核心。集中力量,吃透县情、摸透镇情、解民情”基础上,突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已有规划编制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反馈的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规划。

解决贫困群众当前的生产生活困难。认真编制项目上报,二是以推进项目实施为龙头。积极争取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切实统筹实施建设项目,扎实推进项目的实施;严格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平安。

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动身点和落脚点,三是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支撑。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拉动扶贫,建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矿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为贫困群众经济的快速增长夯实基础。

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快重点乡镇整村推进工作,逐步扩大“整合资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面;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真正做到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着力抓好贫困群众社会保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五是以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为载体。巩固人口计生工作效果;抓好以“打非”为重点的平安生产工作,维护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富平安。

开发会范文篇3

人力资源是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具有的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总称。它是以“人”为载体,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动要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第一,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活”性资源,具有能动性、发展性、再生性和生物性。而能动性是其与其他一切资源最根本的区别。一切经济活动都首先是人力资源的活动,其次才引发、带动其他资源的活动。

第二,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使用受到时间的限制,具有时效性。自然资源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珍贵,而人力资源如长期赋闲则会造成极大的社会浪费。

第三,人力资源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具有高增值性。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收益是呈递增状态,人力资源的收益的份额正在迅速超过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它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的贡献与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是需要通过科学的开发和管理才能产生实际的绩效与价值。

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清醒认识到人才在社会、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纷纷推行人本管理,制定奖励人才的政策,出台吸引人才的措施,人才争夺战也时有发生。但是,许多地区对人才资源的特殊性研究不够,人才资源的管理缺乏系统的规划,进而在人才的衡量标准、业绩考核、使用培养等方面出现问题和偏差。

1、重引进,轻培养。人才是地区竞争力的源泉。各级政府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打通各种渠道招揽人才,确实聚集了不少人才。但是,对每个人才的专长、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则关心不够,使得人才的作用和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有些地区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美化地区形象,以拥有的大学生数、博士数、高工数来装饰门面,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在人才引进的渠道上,又侧重于外部招聘为主,忽视内部选拔。外部引进固然能够带来新观念、新思维、新活力,但同时也有碍内部人才的晋升和热情,容易挫伤内部人才的积极性、进取心。

人才的获得与保持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人才,创造比人才自身价值更大的使用价值。闲置人才现象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人才的过度使用,忽视人才的培养,结果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被“榨干”,难得的宝贵人才变成为庸才,陷入“开发—使用—匮乏”的恶性循环。另外,我们还习惯按人才所学专业和以前所从事的专业分配岗位,往往—次分配定终身,人才的流动能力、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人才的作用和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重学历,轻结构。近年来,许多地区纷纷在人才市场上抢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而中专生、专科生、技术工人等少人关注,导致一些地方的人才专业构成不合理。一些低层次的职位配上高学历的人才,造成另一种的人才浪费;而高学历的人才在低层次的职位难以获得工作的成功感,又造成新的人才流失。除了追求高学历的人才外,一些地方认为技术人才是“硬人才”,专长明显,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成材道路漫长,来之不易;相比之下,管理人才是“软人才”,职业“门槛”不高作用也不突出,因此,两种人才的需求、待遇等方面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

3、重专才,轻通才。各地在人才的选聘、使用、考核、培训过程中,均注重人才的实际技能,因为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产生生产效率、带来经济效益。但过于看重技能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现象和晕轮效应,让缺乏职业道德而又有某方面才能的“小人”损公肥私。在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上,又表现为重专业技能、轻复合技能。在某一领域有特别专长的人才容易被发现,也容易被重用,其地位待遇也较高。人们尽管能看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作用,但观念上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倾向,认为有多种技能的人才是万金油,不如专业人才扎实可靠。

4、重实绩,轻价值。业绩是各地对人才进行选聘、任用、计酬的主要依据。许多部门往往注重人才在岗期间所作贡献的大小,不注重人才的未来作用,也不注重储备和开发人才的潜在价值,自然也谈不上人才培训,使得一些有潜能的人才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与舞台,造成人才的埋没和“跳槽”。在现实业绩的考核上,往往以有形物质成果为主,人才对企业品牌、商誉等知识产权的贡献则鲜于评价,对企业凝聚力、亲和力等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也易被忽略,抹煞了人才的部分价值。在人才标准的衡量上,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化研究与考核则少之又少。缺少可操作的定量化标准则会影响人才的实际任用,给“任人唯亲”造成条件和借口。

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来分析和规划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既是“和谐社会”所蕴含的重要内容,更是支持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

1、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和谐社会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的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为了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这一更高目的,同时,也需要人与人的和谐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两大主题,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人口数量巨大且总体质量相对不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是我国面临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的关键因素。要将其转化成促进社会和谐的人力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进行各种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

2、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其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最具潜力和能动性的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在与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创造新价值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发展。人力资本对自然支撑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来进行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率,从而也就决定了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决定生产模式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因为生产劳动其实就是人力资源使用劳动工具即人力资本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生产效率、生产过程以及生产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体能和智能,取决于人力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来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三、促进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

早期的人事管理工作只限于人员招聘、选拔、分派、工资发放、档案管理之类琐碎的工作。后来逐渐涉及职务分析、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人事制度的制定、员工培训活动的规划与组织等。传统人事管理基本上属于行政事务性的工作,活动范围有限,以短期导向为主,主要由人事部门职员执行,很少涉及组织高层战略决策。由于人事活动被认为低档的、技术含量低的、无需特殊专长的工作,因而传统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被人们所重视,人事管理只属于执行层次的工作,无决策权力可言。因此,必须实现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转变。

1、职能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以提高扩大、从行政的事务性的员工控制工作转变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人力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系统,以提高组织的竞争能力。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它被看作为一种单纯的业务管理,从技术性管理活动的架构中分离出来。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而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成为组织战略与策略管理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

2、开发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看作组织的第一资源,更注重对其开发,因而更具有主动性。这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早期人事管理的区别。早期人事管理往往只强调人力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人力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可开发的特征,忽略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的特征,忽略能动性的开发。现在,各部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一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主要扩大参与面,让更多的人才得到培训与教育的机会;丰富培训内容,使受训人员得到多方面的知识更新。另一方面改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主要是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岗位轮换、更多机会的提供,同时职业生涯的规划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法。

3、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人本化的管理,把人才作为“社会人”,它不同于人事管理视人才为“经济人”,它认为,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满足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人本化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在对人才管理时,更多地实行“人格化”管理,注重人才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对人才的控制和约束。更多地为人才提供帮助与咨询,帮助个人在组织中成长与发展。业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人事管理模式,但是这一传统的、被动的、事务化的、缺乏前沿性的劳动力管理模式,随着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逐渐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

四、创造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环境

1、和谐的体制环境。要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弊端。体制问题关乎全局,体制决定着方方面面。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进展。但是,在人事人才管理问题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政府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并没有理顺,构建新体制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人才有序流动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人事人才管理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应当具备:关系顺畅,职责明晰,分类到位,机制灵活,制度健全,政策配套。

2、和谐的制度环境。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建设要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事制度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竞争上岗制度,双向选择制度,分配激励制度,用人制度,兼职兼薪制度,契约合同制度,执业资格制度,岗位管理制度,考试录用制度,争议仲裁制度,监督制约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国党政机关用人制度不断创新,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录用等新的用人方式为基础,形成了适应不同岗位、职位特点,委任制、选任制和聘任制相结合的、开放型的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参与党政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遇。

开发会范文篇4

目的认真总结全市上半年连片扶贫开发工作,这次全市连片扶贫开发流动现场会议。各县(区)通过相互借鉴交流学习,有力推动下一步连片开发及各项扶贫工作。几天来,大家观赏了四县(区)连片扶贫开发现场,感触大,体会深,效果好。今天上午的总结会上,市扶贫办何国章同志作了中肯的点评,各县(区)作了很好的发言,张敏同志对全市连片扶贫开发工作作了总结和安排,完全同意。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连片扶贫开发的新形势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半年来。市的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效果。主要表示在一是规模大。这次观赏的四个县(区)连片扶贫开发现场,都是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建设取得的新成果,突出了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规模大,覆盖了6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达3万多人。二是机制新。连片扶贫开发中,各县(区)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建立和完善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建管机制、业主带动的产业发展机制、整合资源的投入机制等各项机制,促进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不时推向深入。三是效果丰。通过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区基础条件不时改善,产业发展取得实效,群众生产生活面貌大幅改观,减贫速度不时加快,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时增强,基本实现了连片扶贫开发的目标。

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程进度较慢。依照上级要求,年底前老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要完成总任务的70%,连片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实施中,虽然取得一定效果。其它试点项目要全面完成任务,但目前时间过半,仅完成全年任务的40%还需加快实施进度。二是项目资金整合不到位。局部部门对项目资金整合认识不到位,只有极少部门到位了局部项目资金,不能凸显连片开发项目资金的放大效应。三是发展不够平衡。项目建设点面结合不够,项目乡镇、村之间的建设质量、建设进度和建设效果整齐不齐。

二、深刻认识连片扶贫开发的新转变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依照这一要求,国家已取消了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概念,统称农村贫困人口。从去年开始统一实行人均纯收入1196元这一新的扶贫规范。这个规范以下的贫困人口,都要纳入扶贫范围、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同时,一是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扶贫规范“由低到高”转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更高,已经由以前的就扶贫抓扶贫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连片开发、综合推进。所以,连片扶贫区域内,就不仅仅是狭义的扶贫,解决贫困户的温饱问题了而是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新村建设上整体推进。具体讲,就是抓好“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家园”综合发展,从而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从这个意义上看,也可以这样讲,一个连片扶贫示范片也就是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不再仅是扶贫开发初期低水平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的救济式扶贫,二是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扶贫目标“由饱到富”转变。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而是要通过扶贫开发、加快发展来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完全挖掉“穷根”栽上“富根”从而把扶贫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2020年,既是下一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完成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这就不容许扶贫开发只满足于解决低水平的温饱问题,而是要统筹衔接增收致富奔小康。因此,一定要根据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来确立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与时俱进、富有效果地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集中时间、集中资源,三是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扶贫对象“由点到片”转变。扶贫连片开发是针对特殊连片贫困区域的突出问题。统筹规划、综合推进,连片建设、整体脱贫。推行扶贫连片开发,就是要集中解决特殊、连片贫困区域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从而不时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坚持救助与开发结合、扶贫与扶智并重,四是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扶贫方式“由鱼到渔”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才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出路。连片扶贫开发要立足当前、着眼久远。既要注重“输血”更要注重“造血”努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个问题也不新鲜,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乡、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就认识到中国农村的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即:愚、贫、弱、私,从而提出“以文化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也就是今天说的职业教育)治贫、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道德教育治私”平民教育理念。从这几天我看的情况来看,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园区培育、协会和专合组织建设、公共服务等的质量和水平,最关键的还是人才。

从分散投入向集中统筹转变,五是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扶贫资金“由分到合”转变。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推进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的创新、扶贫项目整合布置的创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促进扶贫项目资金与其他涉农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重点突出连片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市、县(区)都要制定规划,一是连片扶贫开发要以坚持科学规划为前提。扶贫开发的下一个十年规划从2011年开始。把连片扶贫开发作为一种重要形式,配套设计相关内容,与国家纲要、省上规划相衔接,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和省级规划总盘子。同时,要把连片扶贫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规划、去实施,切忌就扶贫抓扶贫。

集中整合资金,二是连片扶贫开发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发展的差别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以改善连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为首要任务。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四难”问题。

保证农民继续增收。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三是连片扶贫开发要以培育致富产业为核心。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把扶贫资金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发展,着力扶持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能够临时增收的支柱产业,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产业支撑。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四是连片扶贫开发要以造就新型农民为支撑。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着力点。不时适应新形势农村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非农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富余劳动力;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留在当地的农户学到先进种养技术;通过思想教育培训,让农户转变观念、拓宽视野,不时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自觉寻求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四、建立健全连片扶贫开发的新机制

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综合地、较为完全地解决问题。事实证明,一是要建立健全项目整合机制。这个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如果实施一个单一的项目,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培育,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扶贫开发效果。因此,要充分利用试点专项资金,依照“瞄准目标、统筹布置、性质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原则整合其它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投入,将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整合用于试点建设,做到连片扶贫开发实施到哪里,领导力量就倾斜到哪里,部门任务就跟进到哪里,建设项目就配套到哪里,真正形成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连片扶贫开发资金的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

通过政府的组织引导,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民主体机制。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通过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动,自始至终把深入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放在第一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激发他建设热情,让他主动加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农业产业发展中来,使贫困农户成为扶贫开发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

开发会范文篇5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始终坚持将工会工作作为开发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一是成立了经发区党群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群干部全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群互促共建局面。同时,经发区党工委明确了一名专门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兼任经发区总工会主席;配备了一名专职工会副主席,协管党群工作,从而确保了工会工作在党工委领导层面的统一性。把优秀干部提名到工会领导班子,为全区16个镇(开发区)相继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全力打造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工会干部队伍;二是积极引导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牢牢把握“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这一主题,牢固树立共建共享幸福武进的重要理念,把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真正把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三是区委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探索党群工作一体化,构建新形势下党群工作新格局的意见》,作为加强工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同时,把工会工作摆上党委重要议程,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工会组建。

始终坚持“原则问题把关,具体工作放手”的原则,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会工作的制度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坚持落实好“七项工作制度”,即:区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制度,区委常委会每年听取1-2次工会工作汇报制度,区总工会与区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工会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加涉及职工利益改革调整的领导机构制度,区委、区政府领导出席工会重要活动制度,区人大和政协视察、联系工会工作制度,工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并把建立工会组织、增强工会活力和关爱企业员工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依法经营优秀企业、推荐政协委员等荣誉的重要参评条件之一,切实形成有利于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

其次,以党建带工建。坚持依法建会、依靠职工建会、灵活建会的理念,区分区内企业不同情况和不同类型,进一步创新组建的途径和方法,以正式投产运营的规模以上企业为重点,整体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逐步实现工会组建工作量的扩张。对具备单独组建工会组织条件的企业,指导帮助企业单独组建工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工会条件的企业,采取联建等方式组建,进一步加强基层联合工会的建设,使工会组织覆盖了更多企业,大大提高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

第三,强化责任落实。实行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包干责任制,将区内适合组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分片落实到相关领导,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企业数量、组建时间和相关要求,一家一家抓落实。建立了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会商制度,每年总工会要主动向党工委专题汇报工会工作2-3次,重点工作实行季度督查,直接与部门和个人的年度评先选优挂钩,列入重点工作计划推进表的事项实行一票否决,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三、优化环境,资源保障,进一步扩大工会影响力。

坚持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去办,着力构建工会组织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平台,确保工会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集思广益。坚持定期研究讨论工会工作制度,认真听取区工会关于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方面的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工作经费、阵地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齐抓共管。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有利于工会开展工作的强大合力,大力营造“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工会运作、各方支持、职工参与”的工会工作格局。区人大、政协每年开展一次代表视察工会工作的活动,为维护职工权益、落实各项政策规定进行执法检查和民主监督;组织、人事部门把工会干部的培养、交流、使用和管理,纳入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宣传部门把对工会工作和工人群体的宣传,列入宣传工作的总体规划,在武进电视台、武进日报中开辟专栏,定期宣传武进工会工作和先模事迹,进一步扩大工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发挥工会作用和树立工人阶级时代形象的社会氛围。

(三)丰富载体。工会活动是工会组织的活力源泉,我们通过大力开展具有开发区特色的工会活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区内各企业中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着力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我们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建设职工之家、党群活动中心、培训室、矛盾调处室等功能区。先后建成了长汀村党群服务中心,索易特纺织、山由帝杉、苏特轴承等一批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扩大了区域辐射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六个100”示范工会创建、星级工会评比、模范职工之家等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有重点的培植一批特色鲜明、作用突出、影响广泛的工会工作示范点,发挥了典型示范效应。近两年来,我们广泛开展爱岗敬业、自主创新、文明职工三大标兵评选活动、万名职工技能大比武、“飘扬主旋律•唱响西太湖”文艺晚会等规模大、影响深的各类典型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了建功立业、展示风采、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极大的增强工会的凝聚力。

开发会范文篇6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县委十六届四次全会精神

1、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利用周一例会、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党课等方式,通过“集中宣讲、学习培训、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始终保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2、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论述。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的关于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工会的基本职责作为首要内容,自觉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大力推进依法治会。结合“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会工作,始终做到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同时,积极协助县总工会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进园区”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深入开展“建功立业”和“迎接高速时代大讨论”活动

4、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建功立业活动。按照“秀美提升年”活动部署,组织企业开展以“五比五赛”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活动,并积极组织动员企业员工参与行业性技能大赛,实现劳动竞赛企业覆盖面。

5、积极推进职工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建设。参加县总工会开展的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积极推荐企业员工参与“省十大能工巧匠”、“十大带徒名师”、“十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

6、按照开发区“迎接高速时代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布署,动员机关干部、企业工会及员工积极参与大讨论活动中,为发展、园区转型出谋划策。

三、抓好组织建设、帮扶服务、维护权益重点工作的落实

7、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推进“六有”工会建设。继续开展“固本强基、彰显活力”活动,选树1-2家非公企业示范工会。开展职工之家达标创优活动,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完善“会员评家”机制。

8、完善帮扶服务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冬送温暖”、“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日常救助”等品牌活动。进一步完善帮扶救助机制,切实做好企业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并同步升级创新帮扶服务体系,协助做好企业转型发展、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的职工转岗培训、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开展职工互助保障,努力扩大工会互助保障覆盖面。

9、全面维护职工权益。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根据县总工会目标任务适时完成工资集体协商任务,对已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进一步完善软件资料。依法依规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活动,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组建非公企业职代会为重点,扩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覆盖面,加大对职工代表培训力度,提高规范化水平。

四、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劳动安全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和自身服务水平

10、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围绕《全国职工素质工程五年规划(2016-2019)年实施》中确定的六个方面素质建设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续开展“学习许启金,争当学习型职工”主题读书行动和“创文明岗位,做文明职工”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和服务水平。继续抓好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创建工作。

11、推进劳动安全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将“安康杯”竞赛活动向园区小微企业延伸,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意识,进一步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队伍建设,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开发会范文篇7

20*年,在开发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和统一布署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下,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也做了一些份内工作。同时,由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工作中也有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述职总结,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思想和学习情况

在工作中,我始终认为要适应工作和形式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此,结合工作实践,本人能抽一些时间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精神,也看了一些有关经济、金融、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结合加入wto的形势需要,学习了一些国际贸易方面的新知识。同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地向实践学习,向同志们学习。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身素质。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也将使我受益终生。

另外,在工作中没有违反中央、省市的有关规定,基本做到了廉洁从政。

二、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20*年,本人继续分管规划、建设、房管及政策法规工作,联系汇东公司。

规划工作是一切开发建设工作的龙头。20*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开发区工作决定高新区向南再扩大十平方公里,同时要求加大力度建设板苍坝高新工业园区。这为高新区第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舞台。为做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实施了高新工业园区及未来生态城区的勘察测量工作,板苍坝高新工业园区的分区规划初稿也已组织完成,未来生态城起步区的详规也在准备之中。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开发建设的载体和基地。一年来,主要抓了几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汇兴路过街底下通道已基本完工,确保了汇兴路的近期通车;汇东大酒店二期已基本完工,年初将开业;南支排洪沟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汇东西区道路及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南苑街道路土石方填方工作已开始,为今年完工并为大学园区生活区配套做好了准备。另外,为了更好地为开发建设服好务,制定和下发了高新区基础设施代建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更加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也使基础设施代建工程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加强。

政策法规是开发建设的保障。20*年,高新区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宣传力度上有所加强。率先在全市制定和下发了《高新区"四五"普法考评标准及奖惩规定》,组织完成了全区10个责任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责任考核工作,实施效果较好,圆满完成了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名列前茅。同时,积极开展"送法制新区"、"送法制农户"活动,并牵头组织完成了高新区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

另外,在本人分工范围内做了一些规划、建设、房管及政策法规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汇东工作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了解,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对一些经营和管理的具体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办法。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0*年,因主观上有要求交流的想法,在工作中显得主动性不够,管理深度也不够,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发展工作,创新精神也显不足。有时,觉得分管部门负责人工作能力较强,自己只要布置和了解一下就行了,中间监督检查的力度也不够。另外,在工作方法上也过于简单,于分管部门交流不太多,使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

开发会范文篇8

在开发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和统一布署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帮助下,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工作,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也做了一些份内工作。同时,由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工作中也有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述职总结,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思想和学习情况

在工作中,我始终认为要适应工作和形式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此,结合工作实践,本人能抽一些时间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精神,也看了一些有关经济、金融、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结合加入wto的形势需要,学习了一些国际贸易方面的新知识。同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地向实践学习,向同志们学习。通过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改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自身素质。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更新也将使我受益终生。

另外,在工作中没有违反中央、省市的有关规定,基本做到了廉洁从政。

二、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年,本人继续分管规划、建设、房管及政策法规工作,联系汇东公司。

规划工作是一切开发建设工作的龙头。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开发区工作决定高新区向南再扩大十平方公里,同时要求加大力度建设板苍坝高新工业园区。这为高新区第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舞台。为做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实施了高新工业园区及未来生态城区的勘察测量工作,板苍坝高新工业园区的分区规划初稿也已组织完成,未来生态城起步区的详规也在准备之中。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是开发建设的载体和基地。一年来,主要抓了几个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汇兴路过街底下通道已基本完工,确保了汇兴路的近期通车;汇东大酒店二期已基本完工,年初将开业;南支排洪沟也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汇东西区道路及基础设施系统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南苑街道路土石方填方工作已开始,为今年完工并为大学园区生活区配套做好了准备。另外,为了更好地为开发建设服好务,制定和下发了高新区基础设施代建工程管理实施办法,更加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也使基础设施代建工程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加强。

政策法规是开发建设的保障。年,高新区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宣传力度上有所加强。率先在全市制定和下发了《高新区"四五"普法考评标准及奖惩规定》,组织完成了全区个责任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责任考核工作,实施效果较好,圆满完成了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名列前茅。同时,积极开展"送法制新区"、"送法制农户"活动,并牵头组织完成了高新区科技创新资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工作。

另外,在本人分工范围内做了一些规划、建设、房管及政策法规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汇东工作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了解,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对一些经营和管理的具体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和办法。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年,因主观上有要求交流的想法,在工作中显得主动性不够,管理深度也不够,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发展工作,创新精神也显不足。有时,觉得分管部门负责人工作能力较强,自己只要布置和了解一下就行了,中间监督检查的力度也不够。另外,在工作方法上也过于简单,于分管部门交流不太多,使有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

开发会范文篇9

体会一:工会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以业务发展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

第一、工会工作的重要依托是党委。从本质上讲,工会是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要在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是工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分行工会也只有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团结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开发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分行工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坚持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汇报,认真贯彻执党委的决定,紧紧围绕党委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

第二、业务发展是工会工作的中心。以开发性金融理论为指引,发展业务是分行的中心工作,也始终是工会的中心任务。围绕开发性金融实践开展工会工作一直是我们的主导思想,也是工作的主要思路。

在总行工会和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分行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注重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分行完成全年工作目标起到了助推器和保证作用。截至2007年末,分行管理资产和表外受托业务总额达到1080.89亿元,其中开行资产638.44亿元,受托业务442.45亿元;资产总额较年初增加391.78亿元,增速为56.85%。表内贷款和表外受托业务余额合计1000.64亿元,较年初增加326.26亿元,余额增长居全系统第一,增幅达48.38%。

体会二:工会要实心实意为职工着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平衡好党委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要从多维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人。每个职工不单单是工作组织中的人、还是家庭中的人、还是社会中的人,每个人除了工作需要外,还有生活、教育、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如何了解和满足每个职工多方面的需求,我认为要有“三心”,即热心、细心、诚心。所谓“热心”就是要乐意为职工办事;所谓“细心”就是要做有心人,善于想职工所想;所谓“诚心”就是要诚心诚意为职工服务。分行工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职工服务,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做好“全员健身”工作。分行根据职工的文体特长和爱好,组成足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游泳队、登山队等,并提出了“一人一运动”的方案。每年年初都制定活动的详细计划,并落实具体的组织者,保证计划不落空、人人能参与。

二是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不断完善乒乓球、桌球、健身房、多功能影视厅、阅览室、网吧等活动设施;每月统计过生日的职工名单,提前准备蛋糕和鲜花。

三是定时安排职工体检及健康知识讲座。身体健康了,心情才能愉悦,工作、生活才能有保证。为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分行每年组织所有在职及外包的职工体检,并请健康专家逐个分析体检报告,做好健康提示,做到“有病即治,没病先防”。

四是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分行工会成立以来,在劳动制度改革、劳动合同签订和执行、加班工资管理、养老保险以及其他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始终注意维护职工的权益,履行为广大会员当家作主的职责。

五是不断提高职工参政议政能力。分行工会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鼓励全体职工群策群力谋发展。相继召开两次职工代表会议,确定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分行业务发展;建立新型人际关系;落实2008年工会工作计划,推动工会工作长足发展”等重要议题。议题的确定和讨论调动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扬了开行民主办行的风格。另外,为实现职工创造自身价值和岗位职业价值的目的,分行还坚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并通过年度评比和奖励,鼓励职工提出改进工作及改善工作环境的建议,并由对口处室负责落实。

体会三:工会要关怀特殊职工群体,把温暖送到职工的心中

一是建立交流干部热线,建立工会与交流干部家庭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随着分行“走出去”业务的逐步开展和县域经济业务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干部外出工作。因此,加强交流干部的家访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困难成为行领导日益关注的问题。为此,分行工会开通了“交流干部热线”,制定了一系列关心交流干部家庭生活的制度,健全了交流干部家庭档案,通过“交流干部热线”等多种形式,建立工会与交流干部家庭交流沟通的长效机制。

二是关心单身职工,创造家庭温暖。随着分行业务不断发展,职工队伍不断壮大,尤其近几年新入行年轻职工逐渐增多。为增进职工感情交流与沟通,分行工会根据行党委的部署,在中秋节、元宵节等节假日组织单身职工进行联欢、联谊活动,为其创造家庭温暖,让青年职工感受到分行大家庭的温暖。

三是做好女职工工作。女同志相对男同志来说情感较细腻,而且从生理上来说担负着孕育生命的职责,分行工会下设女职工委员会,对女职工这一特殊群体给予特殊关爱。分行每年的三八妇女节都会组织女职工进行一次专题读书活动,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女职工共同探讨关于女性的话题,例如如何提升女性的魅力等。分行每年还会组织“女职工扮靓讲座”,聘请资深化妆师,回答女职工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容和服饰搭配问题。工会还为女职工组织了舞蹈形体训练班,舒缓女职工工作压力,为紧张的工作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另外,对孕期和产期的女职工,分行工会都会到家中或医院送温暖,让女职工感受到分行的关爱。

体会四:工会要不断创新,增强前进的动力

工会工作虽然平凡,甚至琐碎,但是要想把工作做好,使之真正成为职工满意的工程,不仅需要热情和奉献,更需要不断地创新。近年来,分行工会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号召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并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始于教,重于新,落于行。在制度和组织的保障下,分行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细分为电力、交通、县域经济等七个课题研究团队,工会注意为课题小组提供资料等研究支持。工会还为职工组织英语培训,从专业英语教育机构聘请外教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分行的读书交流活动也别具一格,由分行员工向大家推荐好书,然后一起讨论、交流,既开阔了视野,又提供了新的思路。

分行工会不仅在工作内容上进行创新,在工作形式上也不断进行创新。联合团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歌舞晚会等。团干部都是一些热情、活跃、乐于奉献、勤于思考的年轻人,他们为分行带来了生气和新鲜的想法,并且愿意将这些想法付诸实际。工会为他们提供舞台,给每个年轻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分行职工人数较少,工会干部全是兼职,工会委员也较少,与团委联合起来搞活动能够发挥各自优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工会委员团结和联合年轻职工共同参与和开展活动,使分行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多姿多彩,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为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开发会范文篇10

——CI系统成果暨推广动员大会主持词

同志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去年7月,为提升对外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塑造廊坊开发区品牌,工委、管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导入CI工程。九个月来,在开发区各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下,经过开发区CI导入工作委员会和北京源动力广告公司近的紧张工作,廊坊开发区CI系统的设计方案今天终于完成并正式。

为全面有效推广CI系统,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工委、管委决定召开今天的CI成果暨推广动员大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开发区工委、管委各位领导,工委、管委及公检法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区内垂直领导部门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共计400余人。

副市长,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台、廊坊电视台、廊坊日报、廊坊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也来参加今天的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欢迎。

按照会议议程,首先由我介绍一下廊坊开发区CI导入工作的整体情况。

在过来的九个月里,CI导入工作经过了培训、调研访谈、理念整合、识别设计等几个阶段。在各阶段,都离不开工委、管委的重视和关心,离不开各单位、各部门的配合和参与,离不开CI导入工作委员会和北京源动力广告公司大量艰苦、细致、勤奋、卓越的工作。在CI导入准备阶段,开发区CI导入工作委员会和北京源动力广告公司在管委会内部先后举办了多次培训会,出版两期CI特刊,进行CI基本知识宣传和培训,让广大员工认识和了解CI。在调研设计阶段,采用分析资料、研究文献、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研究近130万字的有关文件资料;对开发区所有决策层和管理层进行全面访谈;对200多名普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60多家区内企业进行访谈调研。CI系统设计初稿完成后,先后针对MI、BI、VI三个手册的具体内容,召开20多次专题研讨会和座谈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同时,在CI导入过程中,CI工作委员会针对开发区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的实际,还组织了企业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两场企业文化影片展,组织专家专题讲座,开展征集广告语、整理开发区人的故事等活动,深入管委会所有机关、部门座谈、讨论,收集至少120余篇反映开发区艰苦创业、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生动故事。应该说,这套CI系统成果是开发区工委、管委面对新形势,抢抓机遇、锐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开发区领导和全体开发区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史的总结和传承,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载体和平台。

从CI导入的过程来看,CI导入工程是开发区建区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理念锻造、升华,经营哲学开拓、创新,核心价值总结、提高的过程。CI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抛开BI和VI手册,单从这次推出的MI(组织理念识别)系统看,就能看出理念提升在CI导入工程中的巨大作用。特别是作为开发区CI系统的核心部分,MI系统是在经过大量调研,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多维拓展、永续竞先”的两大纲领、“文明、发展、同赢、共生”的四项原则,“伴随一流企业共同成长、以科技教育引领未来”的组织使命,“一流企业的财富平台”的组织愿景,以及“开放包容、超前创新、服务即价值、追求卓越”的组织价值观等,不仅是我们的核心理念、经营宗旨、经营方针和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开发区人行为的最高目标和原则。这些MI核心理念与全体开发区人价值追求上的认同,将构成开发区人心理上的精神激励,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开发区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坚定推进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的信心和决心,并凭借其强大导向力和惯性力,为开发区的阔步迈进助推加油。

此次正式推出的全新LOGO具有廊坊开发区鲜明个性和可识别性,多维度的运动态势与开发区的发展理念相互呼应,独特的设计元素凸现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寓意着开发区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朝气。

下面请副市长,书记为新标识揭幕。(音响师放音乐。)

……

下一个程序是展示“区旗”。

……

下面,播放新闻宣传片。并请北京源动力广告公司总经理薄琥介绍CI系统及其形成过程。

……

在CI系统设计过程中,开发区工委、管委的每位领导,尤其是李书记,无论工作多忙,都抽时间、挤时间参与CI安排的各种活动,并对各项工作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CI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保证了各项工作充分体现开发区特色。

下面请书记就开发区的CI推广和品牌建设作重要讲话。

……

“习惯引导命运,理念决定发展”。

CI系统成果的公布只是CI推广工作的第一步,整个CI系统的推广需要全体开发区人的参与,需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和长期任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高标准、高质量地推广实施。

刚才北京源动力广告公司总经理薄琥介绍了CI系统及其形成过程,士祥书记就廊坊开发区的CI推广和品牌建设做了重要讲话,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士祥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好CI系统的推广工作提三点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学习。各级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要尽快熟悉和完整掌握CI系统内容,做到人人皆知。要高度重视,按照要求加强学习和领会,尽快对开发区的CI系统实现认知,从根本上理解和体会内涵。为便于学习,我们专门设计印制了CI宣传手册,已发给大家。请大家认真学习,提高理念,规范言行。

二要自觉执行。要自觉执行CI的视觉、理念和行为规范,当好开发区形象再造的使者。CI成果的实施是一个组织再造和理念提升的过程,将改变现有的工作习惯,实现行为的组织化和个性化,标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理念的导向性和宗旨性。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时时、事事以CI手册为准绳,要求和规范各项工作。工委办、管委办、劳动人事局和相关部门要做好CI手册的执行、监督和检查工作,保证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新标识的统一规范。

5·18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即将在开发区召开,为借助这个机会做好CI的宣传推广工作,各涉外部门,包括招商局、行政服务中心、公关部的全体工作人员的名片要在5·18前按照统一标准更换制作完成,其他所有部门工作人员的名片要在十天内统一更换。招商局和行政服务中心于今天下午、其他部门于5月18日前将需要印制名片的名单和具体内容交管委办。同时,各有关单位要在一个月内将开发区内的所有标识按照CI手册的要求统一更换新标识。

三要做好宣传。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强化品牌形象。要充分利用各级宣传媒体,以及开发区网站和开发区报等宣传平台,做好CI成果的对外宣传和展示工作,要让更多的人通过CI系统的导入,了解廊坊开发区的核心理念和创业环境;要让开发区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组织、每一名开发区人都能主动关注CI成果,积极参与CI工程推广工作,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