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9:24:41

开发风险

开发风险范文篇1

关键词:IT项目开发;风险管理;管理方法

一、什么是IT项目及目前状况

在我国大部分IT项目在前期的运营中不够成熟,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加强,才能使项目不断成熟。此外,IT项目的开发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它需要研究人员具备先进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对未既定的事物或形态进行创新开发,受人才资源的影响较大,受这些因素的影响,IT项目的风险系数较高,且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一旦出现风险,就会给整个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在我国由于对客户需求不明确,没有准确的实施方案、项目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新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速度慢,更新维修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IT项目的成功率较低。因此,我们要加强IT项目的风险管理,减少可能及不确定风险的发生,对发生的风险做出应对,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如何实施风险管理

IT项目的开发是动态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IT项目的风险管理不只是对其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的管理,在项目开发的前期,及事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与规划,使风险管理与项目开发统一进行。(一)IT项目的风险管理规划。IT项目在开发前,要确保项目开发的需求,通过既定的需求做出IT项目的计划制定,在这一系列的前期工作中,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导致计划出现问题,这种风险形式评估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对项目需求、项目目标、项目资金和项目周期进行科学配置,从风险的角度对项目的建议书和计划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风险的存在,形成风险意识。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策略规划,避免风险的真正发生。与此同时,也要结合风险的特性,不定期的对风险进行评估。(二)IT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具有连续性和反复性,当旧的风险消除后,新的风险也会产生。规避风险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的防止回避、转移和应对等方面进行的,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规避风险的方法,使得项目能够从源头减小风险的发生概率。通过改变项目的方式逃避原来项目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增加合伙人也可以不同程度的分担风险带来的损失。(三)IT项目的风险管理评估。项目开始后,项目的技术、成本、人员、进度和运营等方面都会出现不稳定因素,风险管理评估,就是对这些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识别和预防。在风险出现的前兆时期,就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竭尽全力的避免风险的生产,并对这些风险进行总结,为后期的项目开发中出现的风险及问题,提供指导和依据,从而确保IT项目的成功率有所提高。

三、IT项目中的风险种类

(一)技术系统风险。IT项目开发为了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它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快。根据目前新项目技术开发制度不健全,项目开发所需的设备不完善,项目人员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没有达到IT项目开发的实际要求,管理人员的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内部管理不稳定,这些都会给IT项目的发展埋下风险。(二)成本风险。IT项目是对未生产的事物或形态进行创新开发的工程,对运营成本不能正确的估计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项目运营中,基础设施的估值,人员费用和办公费用等其他运营成本的变动,都会导致项目的成本发生变化,一旦超出预期的成本,就会影响IT项目后期的顺利进行。(三)进度与运营风险。在IT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支持不到位,会造成开发进度的延迟,使整个项目都无法按时完成。这些风险都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运营中出现的这些风险,会造成项目各部门间相互协作出现障碍,资源配置不能合理利用。

四、IT项目中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精英技术团队的建立。在IT项目中,一支完善的精英技术团队直接影响着IT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IT项目,多采用技术能力高或知识水平高的人员,这样有助于降低技术人员对项目不了解造成的风险。项目负责人,应该根据个人工作能力对工作进行分配,实行责任机制。对所有的项目参与人员进行项目培训,有利于增加项目人员对项目的了解,促进精英技术团队的建立。[3](二)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贯穿了整个IT项目的进行。在项目中,对风险识别,风险种类和来源及后果进行分析研究,保证在真实风险发生中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对项目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降到最低。对可承受的风险,及时应对避免其发生;对不可规避的风险,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策略,减少损失。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能够有效的保障IT项目的成功率。(三)建立风险审查的审计计划和应急计划。风险管理就是对项目进行中可能出现和不确定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对消除的风险要有预见性,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规避风险的发生。对项目进行定期的审计计划,利于项目运营存在的成本风险和进度风险的发现,以便及时做出应急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给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结语

从目前的IT项目发展来看,我国IT项目开发中的风险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IT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降低了IT项目的成功率,对IT项目的风险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IT项目的成功率,提高IT项目开发中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新,尼建军.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综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21):16-19.

[2]陈丽蓉.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管理[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04):93-96.

开发风险范文篇2

关键词:化妆品;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应对策略

一、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识别

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它包含两个变量,用公式可表示为:R=f(P,C)。式中,R代表风险值,P代表风险发生的概率,C代表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风险值的大小和它的变量成正比,概率或影响程度越大,风险就越高。

所谓风险管理是指识别,度量风险,并采取有效手段处理这些风险的过程。化妆品的新产品开发风险管理大致包括几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对策。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一)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来源

风险识别的第一步是要确定风险来自哪些领域。根据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分析表明,导致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因素有:a市场分析不恰当;b成本超出预期值;c产品本身不好;d投放时间不当;e销售阻碍;f销售力量、分销和促销组织的不好。根据以上经验性资料分析,结合营销理论和化妆品开发特点,我们认为其中a,d,e,f属市场风险,b和c分别属于财务和技术风险;即化妆品新产品开发失败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领域:市场、技术、财务。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指标体系

在确定风险领域之后,需要找到各风险领域内影响新产品开发的具体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完成风险识别的目的。化妆品的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估

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估是对化妆品的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各个风险因子进行综合判断、分级、评价等分析过程,包括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风险估计的对象是单个风险因子,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得到各个风险因子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计算出风险值,并按照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险值对其排序,从而找到关键风险,确定主要风险领域。风险评价针对的是新产品开发活动的整体风险,它是在风险估计的基础上用一定的方法判断出整体的风险水平,以便做出决策和措施。在对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价中,我们还加入了对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的计算,为之后合理选择风险对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一)基于主观评分法的风险评估模型

主观评分法的特点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用于模型建立的第一步,即确定单个风险。具体是指通过风险识别找到开发流程中的各风险因子之后,利用专家的经验或已知数据给出各风险因子在风险开发各流程中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得到单个风险值。

在得到单个风险值之后,以各风险因子为纵向,开发流程为横向,得到新产品开发的综合评分表,计算出整体风险水平和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完成风险评估。

1.确定单个风险值。假设有某个风险因子Ri,在某个开发流程中发生的概率是pi,发生后的影响程度是ci,风险值是ri。

本文用数值定义法来描述各风险因子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根据公式风险值=概率*影响程度来确定各风险值

2.评价整体风险水平。假设某产品开发活动有m个风险因子,必须经过n个开发流程L1,L2……Ln,则其综合风险评分

该产品开发活动的整体风险水平t=r/rs,其中rs是该活动的最大风险权重值,它的值等于表中每格的最大风险与风险值个数的乘积。

3.评价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通过上表亦可得到各项风险因子按风险值大小的排序,从而找到主要风险领域。并以同样的方法算出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评估

某化妆品企业,拟开发一个新产品,专家经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得到以下风险评价表:

上表中,每格的最大风险权重是5*5=25,表中无赋值的格子也无权重,因此最大风险权重rs=25*36=900,该活动整体风险总值r=288。所以可得该新产品开发活动整体风险水平t=r/rs=288/900=0.32。

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风险值的大小,可将该新产品开发活动的风险做出排序:

某化妆品企业风险因子排序

通过对该化妆品新产品开发风险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首位的是来自市场的需求预测风险,其风险值为69,远高于其他风险。因此,对化妆品新产品开发而言,主要风险领域来自市场。根据上文同样的计算方式,可算出市场风险的水平为0.59。

三、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对策

(一)新产品开发风险应对策略的种类

风险应对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价和估计,在考虑风险的综合因素之后,提出合理的风险处置意见和办法。风险应对策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风险储备、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回避。

1.风险储备。风险储备是指当风险值较小,积极处理风险的支出反而大于风险损失本身时,关注而不采取积极措施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

2.风险缓解。风险缓解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应对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并使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小。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至其他人或组织。其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减轻不利后果,而是通过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给有能力承受或控制局势的个人或组织。

4.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当风险值过大时,为了避免损失而选择放弃。虽然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策略,但有时却也是明智的选择。

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应用于不同的风险水平。将风险评价的两个维度,即整体风险水平和主要风险领域的风险水平与风险水平基准进行比较,得到合理的应对策略。

(二)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应对策略选择

根据以往化妆品的新产品申报情况,可将整体风险水平基准t0定为0.6。通过上文计算已得出,化妆品新产品开发的市场风险的水平为0.59,整体风险水平为0.32。故,根据上图,对于化妆品新产品开发,应采取风险缓解和风险转移的方式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美]加里·阿姆斯特朗,[美]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第6版[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李五四,孟繁荣,雷培莉.市场营销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沈建明,郑东良,闫植林.项目风险管理:第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4.

开发风险范文篇3

关键词:软件开发;风险评估;证据理论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软件的爆发式增长,软件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开发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软件在开发以及最后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造成了使用者的不便,也产生了很多的额外成本,这与当今人们对软件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极为不符。传统的软件风险评估多是借助于计量模型,利用一定的数据来进行定量的计算,但是软件使用中的风险存在着很多的额不确定性,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软件效用的发挥,一些因素也不能转化成数据而直接进行计算,这些缺点导致传统的软件开发的风险评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希望更精确地评估风险的要求了。证据理论是一种新兴起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基于不确定因素的定性的分析方法,这几年在软件风险评估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它虽然不能给出精确的风险值,但是可以给出具体方案的一个可行的实施范围,这对现代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式来说是一大进步,它取代了传统软件风险评估要求在不确定因素中选择确定性数据定量计量的不足。

一、传统软件开发风险评估的方式

软件开发工作自身是一项智力投入高,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性活动,而且其研究的也不是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而是各种各样的代码与数据库。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这与软件开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软件开发的客观性和普通性、不确定性、行为的相关性、多样性以及对称性决定了软件开发过程中风险的不确定性与来源广泛性,如果根据风险的本质来进行分类的话,大概分成三个种类:产品自身风险、项目特殊化风险以及开发环境的风险,对这各种各样的风险有着很多的评估方式。中国对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方式主要是源于西方的研究内容。最早的软件风险评估方法衍生于SEI对软件风险管理的研究中,SEI运用分类法来对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类法是一种简单而且实践性很强的风险识别方法。后来SEI又根据分类法设计了调查问卷进一步完善了分类法,而这种问卷的核心是根据分类法设置的属性根。风险评估一般含有评估者的主观性比较大,而且各个项目的特点不同,某些项目上经验丰富的专家很难找到,这就使得项目成本大大提升,因此,有人就将风险评估与成本分析一起作为研究对象,RayMadachy和KariKansala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Chittister则从功能性角度、时态角度、失效来源角度价格风险评估视为一个“整体”。

二、什么是证据理论

证据理论又称D-S证据理论,是由Dempster和Shafer提出来的,它属于人工智能系统,是一种不精确的推理方法,可以用在处理不明确,模糊的信息上,最早是应用在专家系统之中,因为它能分析不确定因素的特点,现在被广泛地应用在软件开发的风险评估、模式识别、信息融合中。证据理论虽然不需要定性的测量,但是也需要建立一定的理论框架,进而确定在一定风险区间内的决策选择情况。证据理论的框架以人们知道的信息和想要知道的信息为出发点,他们一起被称为证据理论的辨识框架,证据理论通过辨识框架来区别“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而得到人们想要的结果。在进行证据理论建模的时候首先要确定BBA(mass)生成问题,来将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具体的表述,以便应用到模型中去。而BBA生成问题的关键是关于随机变量的分布与建模的难题,这恰恰与具体研究的问题有关,需要根据问题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BBA生成。

三、从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式

风险是人人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对风险的评估以及管理就显得极为需要。证据理论因为可以将影响风险发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作为模型变量而考虑到模型中,所以适用于对于不确定性风险的分析。实际上,现在的很多风险管理都是根据三个部分建立的:风险识别、风险决策、风险反馈,然后再用统计计量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这与其他的风险管理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分。本文运用证据理论的分析方法来将以前不能考虑到没模型中的因素考虑进去,使得软件开发的风险评估更为可行,更加具有应用性。证据理论在使用中首先要进行赋值,即将不可测量的不完备、不精确或不易获得的数据转化成易衡量易获得的指数而纳入模型中,我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涵盖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等不同的阶段以及进度、技术、费用的风险等具体的参数,具体如下图基于分层然后无确定了各个指标的具体赋值的概率情况,我们认为概率赋值较高的指标为关键指标,而概率赋值教的指标则成为非关键指标。在进行具体的赋值与分类之前,我们需要将各项指标进行证据融合,以期望得到信任函数,在这个步骤中可以采用交叉列表法来进行具体的证据融合,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具体的指标赋值概率,然后利用信任函数经过具体的计算就可以得到各个指标的风险值情况,然后将各个指标分配一定的权重就可以得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风险范围。

作者:于婕 单位:天津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韩德强,杨艺,韩崇昭.DS证据理论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控制与决策,2014,29(1):1-11.

[2]鞠彦兵,冯允成,姚李刚.基于证据理论的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J].系统管理学报,2003,12(3):218-223.

开发风险范文篇4

对于大型复杂的海洋气象服务项目而言,最大程度的减少项目风险,对于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下面结合我在这个海洋气象预警服务平台项目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风险相关问题分别加以讨论。识别风险和编制风险管理计划与风险应对计划首先我们在项目开发的前期风险工作中要识别项目风险,编制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应对计划。在本次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主要是该项目要将先进的海洋天气预报模型移植到小型机上的工作,软件预报模式本地化运行的效果,要求能在几个小时内出结果,保证预报的时效,否则当你运行三天后才出结果,时间早过了。另外,项目要求采用流行的B/S架构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二次开发,项目人员少,每人都兼了多个角色,不过,可复用以前做过的项目的一部分源代码,包括数据库操作类、权限管理类等。项目参加人员分布在省内沿海地区气象各级台站,这无疑增加了沟通的难度,在项目一启动,基本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我召集开发人员、气象专业人员、单位领导、甚至别的项目组人员坐到一起,采用头脑风暴法,来分析该项目存在的风险,同时借鉴风险历史数据库中的风险数据,取出我们没有想到而确实存在的风险条目,也将它们添加到本次软件开发的风险列表里,然后分析研究每个风险条目发生的概率、风险级别,而且针对该风险条目而制定的应对措施,并形成一个风险记录表。风险管理贯穿项目的始终,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应对计划缺一不可。因为风险一直在变化,所以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要更新。进度风险与应对方法进度风险是项目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风险,我们要制定合理的项目管理计划,化解开发中的进度风险。该项目工作量大,时间短,只有一年。作为项目经理,我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我做开发进度计划的时候,根据最终交付日期,采取倒推法,将时间逐一分配到各个任务上,同时尽量考虑到任务的并发执行,而且要细化到半天。我使用MSProject软件,利用PERT技术,在工作分解结构上定义每个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识别关键路径,然后从甘特图就能自动显示人力资源状态图,能自动统计每个人每个任务或者每个时间段的工作量,而且通过这个软件,可以非常方便的拆分任务,定义里程碑事件等。范围风险与应对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总会不断的变化,要将范围扩大风险降到最低需要进行软件需求管理,降低项目范围的风险。在和客户的初步沟通中,确定了需求的大致范围,定下了海洋天气预报信息、海洋天气预警信息、实时天气监测信息和历史气象信息四个大项,每个大项内又有10到20多个模块,然后针对每个模块讨论实现的功能、数据的流程、模块间的接口等。因为有些业务包括用户在内都不太清楚,所以在需求讨论的时候常常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于是,我使用了WORD版本控制功能,几易其稿,使需求基本趋向一致,形成了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确定了产品的范围,双方签字认可。然后,我用Excel做了一个软件需求跟踪矩阵,是一个二维表格,每行就是一个功能,而且是按层次分解的,每列是一个阶段,从需求定义阶段开始,到设计、编码、测试、交付、维护等阶段。在每个阶段结束时都来更新这个需求跟踪矩阵,主要是更新每个任务的状态,如已批准、已实现、已确认、已删除,如果功能点有变化,可以在上面增加或者修改、删除该功能点,管理起来非常方便和有效。另外,我们采用软件原形开发的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迭代。我将需求按优先级排序,先完成客户最想要的功能。沟通风险与应对方法沟通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及为重要的一方面,因沟通不畅带来的风险也是我们这次软件项目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因此我制定了沟通计划,解决项目中沟通的风险。在该项目中,用户分布在全省各市县,沟通不太方便。与用户的沟通基本是Notes,因为全国气象部门内部都是使用Notes进行办公,它达到县级气象台站。我单位也有专用ID,也就是Notes邮箱的帐号,我在单位内发的Notes邮件可以传到省气象局客户那里,使用这种邮件沟通方式查阅方便,跟踪起来也容易,客户也都习惯使用该方式办公。而且Notes沟通非常大的好处是沟通内容都落在纸面上,便于将来分清责任。其次,是电话联系,这种沟通方式最直接,和客户的沟通,效果可能更好。此外,我上级领导总在另外一个城市办公,所以遇到需要上级领导拍板的问题我就借助于单位的视频会议,而且邀请用户参加,不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让用户感觉到我们管理层对该项目的重视和支持。

项目开发风险的总结

在项目团队经过一年的辛苦工作后,项目才得以顺利完成,得到省气象局业务主管领导的好评,这不仅是对项目的高效稳定的赞许,而且也是对我们这个项目团队的赞许。我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了项目风险管理成功的几点因素:1项目变更的有效执行和控制,防止了需求的不断变更和范围的蔓延,保证了进度按原计划进行的重要因素。2定期召开的项目例会,让我及时了解各小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通过交流遇到的问题,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3在聘请的老专家和老教授帮助下,项目组克服了不少技术与业务上的的难点。4项目质量是用户最关心的,定期请用户参与项目阶段性质量评审,坚定用户的信心。当然,在该项目的实施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对开发人员流动性的估计不足,另外我方业务骨干也并非只为这一个项目工作,导致项目的进度和人力资源发生冲突的事常有发生。于是,我重新整理项目历时估算,资源估算也做得更为细致,及早向单位领导提出人员调用申请,与各部门领导沟通,与项目小组负责人深入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另外,在项目开发团队成员中由于既有新人,也有从业多年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的绩效结果也参差不并。在项目进行了三个月后,有组员出现了情绪不高的情况,我和相关小组负责人进行了分析和了解,发现由于熟悉业务和技术的人员都关心自己的绩效完成情况,对新人的请教和学习没有耐心解答和帮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各小组负责人商议,每个月中和月底,定期组织项目成员的培训和经验交流会议,为期半天,每次由2-3名业务骨干进行主持,内容丰富或者效果好,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加强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又为单位培养了新人。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活动交互重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和矛盾,矛盾和冲突发生时,在双方方案均具有合理性,又各持已见、相持不下时,换位思考以求折中、平衡,从而化解冲突和矛盾,不失为整体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本项目中,历史资料和实时资料从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上的计算方法、使用上的不相同,各类预报业务人员由于专业背景的关系和研究方向上的差异,在对问题的解决上,常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经过计划和组织,在每月抽半天举办项目开发中的学术交流活动,请两方的专家讲解、介绍各自领域的知识,使双方都能从对方的技术观点有客观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在工作配合、协调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寻找双方均满意的平衡点,为海洋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因为项目要求基于web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我单位在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少,所以需要经常加班研究相关技术,大家非常的疲惫,而且加班费很少。我也采取了一些弥补措施,请求单位领导在精神方面做了一些鼓励和表扬,适当的也去聚餐、参加集体运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氛围,而且大家也没有太多的怨言,否则就要另当别论了。项目初期文档模板准备不充分,很多情况下由于不同书写者的习惯,使得文档千奇百怪,增加阅读者的阅读难度。为了减少软件开发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通讯障碍,提高沟通效率,我和项目组成员集体制定了应对措施,事先规定文档书写规范,命名规范、重视文档的编写、保管等工作。重视文档与设计的一致性,先修改文档,再修改程序,不至于因为文档与设计的不一致而影响工期,对跨越里程碑的文档修改设置严格评审。

开发风险范文篇5

【关键词】新产品;产品开发;风险;策略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新产品的范畴与科技领域的新产品的含义不同,不仅仅是新发明创造的产品,其内容广泛得多。新产品除包含因科学技术在某一领域的重大发现所产生的新产品外,还包括如下方面:在产品销售方面,只要产品在功能或形态上发生改变,与原来的产品产生差异,甚至只是产品单纯由原有市场进入新市场都可视为新产品;在消费方面,能进入市场给消费者提供新利益或新的效用而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从管理的方面又包括:国际性新产品、全国性的新产品、本地区的新产品、本企业的新产品。从管理角度分类新产品的目的,主要鼓励企业积极主动的开发新产品。提示企业并不是只有世界性的、全国性的产品才是新产品,只要企业积极努力,在开发新产品工作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将逐步发育,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成为全国统一的市场。企业要开发本地区、本企业的新产品应特别慎重,以免一哄而上,重复引进,一旦供给大于需求,则将导致产品滞销,企业受损。

新产品从研究到开发到生产和销售,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这种风险既蕴含着可使企业发展和盈利以及获取技术优势与市场优势的机会,但也存在着失败的风险。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旦遇到风险而失败则给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新产品开发失败的原因是很多的。国外的一项调查,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消费品40%,工业产品仅为20%,服务类产品为18%。而据对国外700个工业企业的调查,新产品开发综合成功率率仅为65%。新产品开发所以失败,风险较大其原因是很多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国内外竞争对手抢先进入市场,推出新产品,市场竞争加剧;银行贷款利率升高,投资风险增大;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新产品开发步伐赶不上科技发展速度,使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就夭折;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和市场趋于分散,迫使企业的新产品面向范围更小的目标市场。

主观的原因有:技术上不过关,有的新产品对技术要求甚高,但企业技术能力有限,使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如有的企业生产的电热水淋浴器,由于技术上不过关,竟然发生消费者洗澡时触电身亡。新闻媒体一曝光很少有消费者再购买这种热水器了。另外企业信息不灵,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先进,或只是本地区先进,这样就失去了技术上的优势。有的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由于技术障碍产品迟迟研制不出,造成开发时机过迟,市场已被竞争者占领;过分重技术轻市场。既过分重视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结果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尽管技术水平和性能均比较高,但因不符合国情或超过消费者承受能力而缺乏市场需求。集中表现在产品售价太高。例如,某企业开发一种省力型打谷机,可以减轻农民在进行谷物脱粒操作时困难和体力消耗,但开发成功后难以打开销售局面。原来传统的人力打谷机已占据市场,该新产品的售价比一般打谷机高出几倍,因而对于节俭的中国农民来说无疑显得价格偏高;市场不利因素估计不足。在估计新产品的市场容量时过于乐观,看不到不利的市场因素,结果对市场做出高估计,导致决策失误。例如,某企业开发一种液化汽残液处理器,认为有全国成百上万液化汽用户,因而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但开发成功后,却遇到大量市场风险而失败。因为这种产品首先要获得公安部门的许可,并获得煤气公司的同意。因而不仅审批环节多,而且涉及到与煤气公司的利益关系,煤气公司想与这家企业联营,但利益分配难以处理,结果双方合作不欢而散。其次这种残液处理器只能安装在液化汽罐里面,而用户不能自己拆卸液化汽罐,因此只能在新液化汽罐出厂前安装,市场客户量大大缩小。此外,国内也有企业在开发这种产品,且在安装方便性方面要好得多,致使市场竞争激烈;新产品投放市场后,企业没能熟练运用促销手段进行宣传,价格过高或过低,缺少配件,售后服务跟不上,没能掌握好产品推出的时机等。

以上原因导致企业开发新产品遭受一定程度的失败。一种是企业连开发新产品的开发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都无法收回的彻底性失败;一种是能在开发的新产品中获取利润,但没能达到预期的利润或市场占有率目标的有限度的失败。

但是不论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面临何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条件。

为了使开发出的新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心理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因此新产品开发方向应从以下几点考虑:1.节能产品。能源短缺是世界性和长期性问题。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日用消费品,都应尽可能少耗能。在国际汽车市场上,美国汽车一向是无可替代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得耗能少的日本汽车战胜美国汽车,动摇了多年的霸主地位。2.小型和微型产品。人们的审美观念已从厚、重、长、大转向轻、薄、短、小。因此小巧的商品受到重视,如袖珍收音机、微型计算机等。3.多功能产品。指产品的性能和用途扩大。产品一物多用,一机多用。4.操作简单产品。新产品趋向使用高科技,但操作要力求简单、安全、自动。例如,新型的煤气热水器做到了“水龙头一开,热水即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偏爱。5.多样化产品。指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扩大、缩小、部件替换、组合等方法改变产品结构,增加品种、规格、型号等,满足更多顾客,更多方面的需求。例如,可伸缩的晾衣架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那么我们在开发新产品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降低风险呢?首先是优质策略。即开发起点高、质量高的优质产品。采用这种策略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先进、质量好,必须注意适合国情、适合顾客需要;注意市场潜力,才能有助于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低成本策略。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大力降低成本。主要从研制的技术路线、产品结构、使用材料、工艺改革等方面挖掘潜力,以低廉的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形成大批量生产,提高利润。再次是配套策略。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主动为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开发生产所需的配套产品,为其配套服务。如一些中小型企业为大型汽车厂配套生产电动刮水器、新型电灯等。一般说,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的产品若能达到其需求时,新产品的销路即不成问题。最后是拾遗补缺策略。即积极开发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或短线缺门的新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填补空白,在市场上抢占优势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开发风险范文篇6

自开发投资企业在我国兴起以来,由于其从事部分业务的特殊性,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其加以重视。若发生财务危机,将对企业的信誉、评级、市场占有率等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导致企业无法度过财务危机而破产倒闭。因此,企业将财务风险加以预测和及早防范,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开发投资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目标。

二、开发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分类

财务风险,是指在因为受到多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对企业财务带来的不利情况,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利润水平下降不足以弥补成本费用等,进一步对企业融资、投资、项目开发产生阻碍。开发投资企业常见财务风险如下:(一)投资面临财务风险。大部分开发投资企业的业务,存在投资金额大、建设期长、回收周期长等原因,易遭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波动如:利率变化、货币政策变化等,都可能导致开发投资企业资金链紧张,出现财务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其他业务。当下许多开发投资企业,受政府的强力影响,工作重心放在融资规模、项目建推进方面,对此产生的财务风险没有充分的重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措施、管控措施和应对措施,以至于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面临巨大财务危机。(二)资金回收面临财务风险。许多开发投资企业,在项目或产品完成后,需有一段时间经营或推广期,投入的资金才能回流,但因回购方财力或产品市场变化等原因,致使资金回收量大大减少甚至达不到与项目投资资金,资金回流仅仅弥补当期经营、维护支出,短期、长期债务无力偿还,财务危机便接踵而至。若回收资金与投资资金的差距过大,经营负担将大大增加,久而久之对开发投资企业的社会形象以及社会信誉产生不利影响,致使发生企业破产或被并购的事件。(三)筹措资金面临财务风险。多数开发投资企业由于融资的渠道过于单一,能拿到的融资有限将会为开发投资企业正常运营带来障碍。加上国家出台多项管控地方政府债务的措施,具有浓厚政府背景的开发投资企业陷入融资难的大环境中。若企业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不能对企业正常运营产生促进作用,将致使开发投资企业资金链发生严重断裂,进一步影响企业资金的不间断供应,对开发投资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四)盲目投资面临财务风险。许多开发投资企业受着政府的影响或部分行业高利润、政策优势的吸引(如光伏产业、充电桩产业),盲目地高额投资,忽略了存在的多种不稳定因素将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危机。开发投资企业中有大部分管理者明知风险较大,但受各方的压力或经营利益博弈仍进行投资,但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一旦亏损企业的正常运营将受到严重影响,财务危机若不能有效解决企业将面临破产。

三、面临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虽然我国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但相应的法律、经济制度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开发投资企业属于我国宏观经济重点调控行业中的一种,每年一出与开发投资企业相关调控政策之后,多数企业之前所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将作出相应改动,只能被动接受不可改变的因素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如货币政策的调整,市场货物的价格也进行着相应变化;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建筑材料,随着物价的增长工程造价、楼盘销售费用也逐年升高,但企业无法有效将财务风险转嫁,因此在资金未回收的这段时间内的损失企业需自行承担。如2017年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的影响,国家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政策的影响。(二)受自然灾害影响。开发投资企业由于行业性质的特殊性需对自然灾害进行防范,但由于自然界变幻无常,企业项目工程建筑极易遭受地震、沙尘暴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一旦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企业将承担高额的经济损失,加重开发投资企业的财务困难。

四、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一)制定财务战略系统。开发投资企业由于高风险运营的特殊性,必然离不开科学的战略系统的有力支撑。企业应立足于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当前发展水平来对财务战略系统进行合理制定,最终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控制、防范体系。充分发挥战略系统中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对引领企业良性发展、规避财务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促进开发投资企业资金可持续供应有积极作用。(二)建设财务预警系统。开发投资企业可通过信息化债务管理、定期债务状况报告等手段,预测企业未来债务资金流出与经营资金的差额,给企业的管理层、经营者提供高效、准确的信息,从上自下地建立、运转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进行有效预测。既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参考讯息,又为建设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系统中对企业资金能力、偿还债务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分析有重要作用。(三)对财务资金风险进行预测。开发投资企业若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谋求进一步发展,对财务预算系统进行科学有效的建立与完善必不可少。通过这一系统的监控对企业经济耗损进行减少,对未来发展与当下发展的实际距离进行慢慢缩小与促进开发投资企业的顺利运行有积极意义;由于开发投资企业的资金链受着各种不明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断裂,对企业资金流动管理进行增强、合理安排资金以及调整不合理资金结构,对实现资金高效运用优化资金结构,确保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由于融资渠道的较为单一促使开发投资企业极易面临财务危机,针对此情况通过网络平台、银行借贷、寻求赞助商等正当渠道进行合理融资,达到控制融资风险、规避企业债务危机以及优化企业资金结构的目标;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取来加快资金回收速度,也可通过股票、债券等经济手段对企业资金储备进行增加,对企业有效运营以及扩大企业规模有巨大作用;开发投资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投资前,应对该项目的市场需求、项目对企业的价值以及项目运行中会出现的风险等因素纳入投资考虑范围,也可成立项目研究小组对该项目预计投入资金与该项目回收资金的速度、金额进行合理预算。这样一来既对财务风险进行很好规避的同时,又体现了开发投资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科学性合理性。企业管理者也可项目资金投放时间上进行延缓或者进行一部分投放,观察该项目对企业资金利润的创造以及资金回流的情况,若利润可观风险较小可进行投放,若利润较小风险较大则可考虑转投其他项目。如针对2017出台的征收房产税政策,开发投资企业可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利用消费者的抢购心理进行对项目产品的销售,促进资金回流减少因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针对国家出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政策,可寻求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的融资渠道。(四)合理运用金融理财途径。开发投资企业由于存在高风险,在政策以及自然灾害方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可将部分资金投入保险行业,当发生意外情况对人员进行伤亡时可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损耗;企业也可将少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国债、基金等金融理财领域,可以增加资金储备,减少财务风险,也在一定情况对开发投资企业的财务资金紧张情况进行有效减缓,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五、结语

开发投资企业由于受着融资渠道不广、资金回收缓慢、国家政策以及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致使财务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可导致企业倒闭。开发投资企业对国家税收贡献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对开发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监控、预测财务资金风险以及运用金融理财等措施对开发投资企业的高风险进行一定程度减少,对激发企业活力、减少资金损伤、增加资金储备以及确保开发投资企业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幼芳.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98-298.

[2]宗艳芳.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有效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134-134.

[3]刘冬.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15,(11):17-18.

[4]康彩婵.浅析交通开发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J].财经界,2014,(17):203-203.

[5]左顺余.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119-120.

[6]石芯月,王宏波.浅析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策略[J].社科纵横,2017,32(1):64-67.

[7]赵莉.浅析酒店财务管理的新趋势及优化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5):100-100,101.

开发风险范文篇7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内涝风险;积水点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高楼林立,彰显现代化的气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不仅体现在道路拥挤、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等方面,暴雨大雨天气的城市内涝更是让市民们诟病已久,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往往以快速的下水管道排放和末端的集中排放,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雨水在个别的低洼区域形成积水。如果合理识别内涝风险区域和风险等级,通过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体系进行源头控制,就能削减雨水外排量,减轻雨水管渠的排涝压力。因此,基于低影响开发系统进行内涝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证对象概述

研究区域A区域地处太原市万柏林区西部区域,海拔大约1400多米,在太原市地处较高的位置,有虎峪河、九院沙河、玉门河、冶峪沙河等多条河流流经此地,最后汇入汾河,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主要集中于夏季的6、7、8、9月四个月份,平均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9摄氏度到11摄氏度之间,年平均无霜期约为16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800小时。实地调研A区域后,笔者认为,此区域内河网较为密集,水资源相对丰富,地理位置在太原这样的盆地地形区域处于较高的区域,水流速度较快,水流的自净化程度较高,水污染的问题不突出。因此,在排水处理中可以不考虑污染处理的问题,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水生态敏感性问题和雨水内涝排水的问题。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将A区域划分成18个区块。

2A区域内涝风险评估

笔者通过实地踏勘研究区域,认为应当综合考虑土壤雨、水分蒸发和植被绿化等实际情况,并考虑到道路竖向、用地规划布局以及涉水基础建设状况等,内涝评估中采用重现期为30年一遇的暴雨情景、降雨历时为24小时、总降雨量为197mm、峰值的降雨强度为4.10mm/min,得到的各个分块区积水点的积水状况的详细数据统计.积水最严重的是18区块,积水历时是157分钟,两个半小时之多,远远超过了其他积水点的历时,06区块有两个积水点,积水面积相加最大。这两个区块是内涝规划解决的重点关注区块。

3内涝风险的应对措施

低影响开发形式多种多样,按主要功能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而能够用于径流总量控制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渗透技术和储存技术。以渗透技术为主的低影响开发措施主要为透水铺装、屋顶绿化等,该类型主要靠改变下垫面的径流系数,从而减少雨水径流,达到径流总量控制的目的;而以储存技术为主的低影响开发措施主要为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主要通过蓄积地表径流,减少雨水外排量,达到径流总量控制的目标。本研究以A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考虑A区域的地形等具体的地理风貌,认为在30年一遇的暴雨状况下,中等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最大积水深度要求小于20cm,那么,从上表2-1可以看出,除过01分区和13分区等两个分区之外,其他的五个积水区20分区、17分区、0606分区1、06分区2和18分区都应当进行内涝积水的规划处理,特别是18分区的积水点,因其地形特点,需要进行重点关注。笔者经研究认为,18分区的积水点为高程度的凹地,并且是在整体A区域地处较高位置的凹地,极易受到周边分区的外水侵袭,同等程度下,加重了积水程度,因此,需要通过填洼的方式进行此地块的地理高度加高,或者新建较大的蓄水池。其他的积水点的问题,因为积水历时相对较短,风险相对较小,可通过改造现有的排水系统实现内涝风险化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俊奇,王文亮,车伍,等.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划分[J].中国给水排水,2015(08).

[2]高喜红.低影响开发在加拿大大瀑布社区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2018(03).

开发风险范文篇8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成本;风险;控制

在这个科技发达、发展迅速的时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房地产开发要对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方面给予足够地重视。房地产公司只有很好的控制了成本和风险,才能使利益最大化。成本控制主要有设计规范化、招投标制度、设计变更后的成本变化、合同管理、现场协调等方面的内容,而对房地产开发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在成本控制节点以及降低工程成本风险这两个方面,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1成本控制管理的目的、风险及特点

1.1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保证质量、保证开发时间的前提下,以最合适的成本来完成一项建筑是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的目的所在,但是往往会有很多的因素导致成本控制管理混乱。这些因素包括:①开发商在进行地产开发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很好地估算投入产出比;②成本规划不科学,成本决策太盲目,没有根据,不规范;③由于核算方法不规范、搜集不全面、管理措施不得当等,导致成本信息失去真实性;④成本管理盲目,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1.2成本控制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控制特点有三点:①成本管理是贯穿一项房地产工程始末的,时间跨度很长;②受国家政策、开发商成本控制管理制度、施工环境、房地产市场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工程施工中是不确定也不能预计的;③成本控制要根据工程施工始末的各个项目施工质量、所用的材料以及工程进度来进行动态地调整,是一种动态的活动。

1.3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风险

较长的成本控制时间、较多的不可预计的影响因素、动态活动等特征,导致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存在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成本计算工作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成本的估计和计算不够精确。产生成本控制风险的因素,常常有施工用的材料质量、招投标政策、合同管理成本、设计变更等。因此,应该在工程施工时,对这些风险进行考察和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工程施工中的成本风险。

2工程成本控制及风险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大部分成本都用于包括了总工程、分包工程、工程管理成本、相关配套设施等。因此,工程成本控制和风险,是整个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中最主要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从工程设计、施工、竣工、支付使用,再到后期质量监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的核心就是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

2.1工程成本控制要点

在房地产开发的工程建设中,有六个关键要点:规划设计、招投标制度、设计变更费、施工现场签证、合同管理、现场协调。①成本控制的重点是规划设计,规划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工程投资的总额。②招投标制度是成本控制的核心,只有严格的招投标制度才能找到可靠、优质的施工队伍,才能很好地控制成本投入。③成本控制中最难的关键点就是设计变更。在工程施工前的设计,会因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一些设计的变更,这样会影响投资预算。④为了更加快捷地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就有了签证的出现,签证可以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适应施工中的新问题。⑤合同的存在,是施工双方各自履行义务的依据,因此合理、具有执行力、条例以及义务界限明确的合同是成本控制的依据。⑥工程中成本控制的手段是现场综合调节,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施工工程现场进行综合地调节,来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最后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2房地产开发中工程成本控制风险

工程成本控制风险主要有:①工程招标风险。如果在招标时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量、材料要求等的重要问题在招标文件上阐述不清或遗漏,或者双方在签合同时没有对不确定、有分歧的问题进行统一都会在工程施工时出现成本控制风险。②施工阶段的风险。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施工过程耗时长、施工过程中设计发生了更改、施工现场签证不确切、管理人员不负责等问题最后都会导致成本失控。该风险最不确定。③施工材料管理方面的风险。在招标时若没有对施工材料的类型以及型号进行明确地规定,及在施工时没有向施工单位明确当时的价格,可能会导致预算不足而选取质量次的材料,这样工程质量会受到了影响,从而造成了成本控制风险。

3为了有效规避风险采取的措施

3.1针对工程成本控制要点采取的措施

针对工程成本控制要点采取的六点措施如下:①在施工前进行合理可信地规划设计并且进行审计,通过后做好科学成本估算,根据估算设计出详细的施工图;②采取严格、良性竞争的招标制度和严密的招标文件,以选择优质的施工单位;③根据设计的变更,合理地进行投资成本调整;④对于签证的制定,让专业的设计工作人员审计签证的资格,尽量将签证落实于图纸上;⑤采用国际化的合同文件格式,并且条例界限清晰、具有很强的执行力来规范合同的签订;⑥加强现场的综合协调,加强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3.2针对工程成本控制风险采取的措施

要降低风险,就要针对工程成本控制风险要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成本控制风险要点主要包括了三点:招标风险、施工阶段的风险,材料管理的风险。①针对招标的风险,要在招标时制定严格的招标文件,以选取有条件和资质的施工单位,有效地避免能力不足的单位被选中;②针对施工阶段的风险,要就指定好成本控制的预算,制定好控制方案并且进行严格地审批,并且严格要求和控制签证;③充分考虑到材料市场价格会在不同时期产生波动,因此双方要签订好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好所用材料的型号以及类型,坚决不使用劣质材料,并和施工单位随时沟通当前材料价格,以便进行成本调整。

4结束语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在分析与研究成本控制的目的、风险、特点,工程成本控制要点,以及成本控制风险的要点之后,并付诸实践,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很好地控制成本,较多地获取经济效益。

作者:何海强 单位:山东中铁诺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永明.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田永玉.建筑类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企业管理与改革,2014,(8).

[3]陈玲玲.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开发风险范文篇9

【关键词】旅游资源环境经济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风险损失损益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它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逐渐暴露出来。如何对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使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价值,生态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科学技术能影响生态服务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耗损和地方特色的消失。当前,对于旅游业这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认为其是无烟产业,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而旅游消费又是一种精神消费过程,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实际上,过度开展旅游活动、不合理开发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会排出废物、污染环境、消耗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自然资源破坏、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破坏、社会污染。

一、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自然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

人们的思维惯性认为,自然生态区如果没有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它的存在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某些专业旅游人士也存在这样的看法。原因在于:虽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价值,但这种价值并没有通过货币形式体现出来,或只体现其中的一部分价值可以通过货币形式得以体现,而一旦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门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纪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资金收益,让人们看到资源开发后形成旅游区带来的利益,进一步认识到开发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使人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一味只重视开发后的经济收益,忽略资源的固有价值。导致对资源的野蛮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的时候要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考虑在内。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如印度加尔各达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就曾经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了计算:一棵50年树龄的树,以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为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它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价值约196000美元。

根据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方法可分为两类:(1)替代市场技术法。它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很多,包括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等。(2)模拟市场技术法。又称假设市场技术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净支付意愿来表达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其评价方法为条件价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为条件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和市场价值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风险损失评估

1、旅游资源开发风险评估步骤与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地区自然和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地质构造、气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区分布等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经济调查围绕项目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展开。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毗邻的工矿企业等。具体包括区域总人口、城乡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与水资源、收入水平与主要来源、居住特点与村镇分布、占地拆迁问题及安置办法、区域社会文化特点,有无特别风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质、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保护目标。

(2)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影响的地区范围包括开发活动的直接影响范围和间接影响范围。按照程序,可分为调查范围、分析范围和影响范围。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分为植被、动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一般确定此范围所考虑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状况、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特征、旅游开发项目特征等。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及其影响范围分为三级,如表1所示。

(3)风险识别。逐项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可能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社会因子各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风险种类及风险发生概率。历史记录法——历史上许多类型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不断重演,如一定频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现期。通过查阅区域的地方志可了解当地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及灾害事件,再根据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现状,分析历史环境破坏在当前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损失。成因分析法——对于自然环境破坏不仅可分析发生原因,还可以找出其发生的规律,揭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空分布。预测法——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区域旅游开发的性质和强度,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破坏事件。

(4)风险估算。不同的风险种类具有不同的风险估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分析各种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最后进行加和,得到总的风险损失,估算方法如表2所示。

(5)风险评价。对风险损失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计算规避风险可能付出的代价,进行全面动态综合比较,以确定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是否应在这些可能产生风险的地方有所规避,或进行先期预防,并制定风险规避防范对策与建议。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对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主要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旅游资源开发区域长远发展利益服务。评价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态效应,根据旅游开发活动影响性质、强度和环境特点来筛选。评价方法——重生态分析和保护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工作解度——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后果。评估生态风险损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寻求保护、恢复途径和补偿、建设方案及替代方案。评价标准——法定标准、背景与本底、类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质。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分析

通常,在对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时,一般考虑开发的费效比问题,即开发后产生的经济收益与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之间的差值,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价值,低估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在市场中环境的社会价值通常得不到正确的反映,造成市场失效。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第一,由于很难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正如空气一样。第二,有些从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可以市场化,而其它的则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场化,由分水岭保护而产生的环境服务则不能市场化。因此,一些非市场的收益经常被忽视。第三,公共可取性资源导致它们可以被所有人开发。如开发者并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量开采。

在将生态环境价值和损失纳入到分析系统中之后,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收益及区域最终长远价值计算不再只是单一的经济因素,而是包括了3个方面:自然生态区未开发前的自然环境价值A;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风险损失B;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费效比(旅游资源开发后产生的收益——开发所需的资金及日常维护费用)C。

在将生态环境经济价值及生态环境损失纳入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损益评价之中去后,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收益将变为:C-B,而不是简单经济增长计算中的C,自然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后的最终长远价值将为:A+C-B。通过这种方法,在对自然生态区进行资源开发之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损失进行货币化计算,是将环境问题外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这种计算,把旅游区未开发前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价值与开发的潜在风险损失,纳入到开发的收益和旅游区的长远价值计算中去,使开发的损益分析前后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旅游工作者们在制定旅游规划时,以及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就不会单纯考虑到开发的费效比C的最大化问题。而是把原生态环境经济价值A与开发的风险损失B一并考虑进行计算。因此,通过这样的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开发行为对区域整体环境造成的长远破坏,从而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关键领域寻求一种平衡,促进旅游业可待续发展(见图1)。

【参考文献】

[1]曾贤刚:环境影响经济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马彦:我国西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

[3]T.阿姆达尔:挪威风险评估的新准则[J],水利水电快报,2001.

开发风险范文篇10

那么我们在开发新产品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来降低风险呢?首先是优质策略。即开发起点高、质量高的优质产品。采用这种策略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先进、质量好,必须注意适合国情、适合顾客需要;注意市场潜力,才能有助于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是低成本策略。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大力降低成本。主要从研制的技术路线、产品结构、使用材料、工艺改革等方面挖掘潜力,以低廉的成本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迅速形成大批量生产,提高利润。再次是配套策略。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主动为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开发生产所需的配套产品,为其配套服务。如一些中小型企业为大型汽车厂配套生产电动刮水器、新型电灯等。一般说,为主导企业提供配套的产品若能达到其需求时,新产品的销路即不成问题。最后是拾遗补缺策略。即积极开发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或短线缺门的新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填补空白,在市场上抢占优势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使新产品开发减少风险获得成功,企业还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首先必须以满足社会为出发点。满足社会需要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经营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需要又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贯彻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应优先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之前对市场做出调查研究,了解国家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使企业的决策保证按照满足社会需要原则开发新产品。其次新产品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不发达,人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办事想问题必须从国情出发。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要适应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和消费习惯;适应我国资源供应和配套能力。脱离国情而去开发新产品,必然招致重大损失。再次新产品开发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新产品的科技水平不能与科技发展趋势差距过大。以免新产品投放市场时,在科学技术上已是老化产品而很快进入衰退期。当今新产品的发展,在式样方面趋向于多样化、系列化、小型化、微型化;在质量方面趋向于多功能、高性能、节能源、省资源、防污染、防噪音、兼容性强;在操作使用方面,趋向于轻便化、安全化、自动化、半自动化、易操作、易维修等。此外新产品要符合国家政策,适应国内外目标市场的国情习惯、社会心理、产品价值观等。这样才能加速产品的推广使用。有利于新产品在市场上扩散。还有新产品必须采用国际标准。产品的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公认和通用的标准。开发新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能使我国工业产品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过国际水平。同时也为我国工业产品进一步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最后,开发新产品应考虑结构相似,工艺相近的原则。开发新产品要求在时间上争取一个“快”字。为保证质量,企业可考虑开发与原产品的原理、结构相似,制造工艺相近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不必使用专用设备,零部件与原产品通用,工人熟练程度高,研制开发费用和生产成本低,可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新产品投放市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有不少企业在产品开发方面缺乏科学管理,往往不调研、不预测、不论证,看到市场上某种产品热销,就一哄而起,蜂拥而上。大量的重复生产,势必造成积压。据报载去年我国78%的商品供过于求,全国目前库存积压商品总量在5万亿元以上。另外,大批重复引进的生产线绝大部分开工不足;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的若干需要却得不到满足,许多空白点无人开发。究其原因,除体制方面的问题外,就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决策者)还没有认识到,新产品开发也是一门科学。没有意识到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永葆青春”的秘方,但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入,随着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也会成为企业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