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趋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7:57:57

集团化趋势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1

第一阶段: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跨地区出版组织的松散联合体。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政府推动企业集团建设拉开了序幕。1988年11月,花城出版社等11家出版机构联合成立了“地方文艺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1989年4月,华东六省一市成立“华东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这一阶段的出版联合体严格来说不能称为出版集团,因为联合体成员之间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资本纽带关系,仅仅是为了出版物的市场销售而形成某种协议,主要是为了互通信息、协调关系、壮大声誉而所作的一种“联合行动”。但这一行动透露出的信息是,市场规律要求出版业实力壮大,呼唤出版组织与机构整合优化。

第二阶段: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由地方政府批准成立出版集团。1992年4月,新闻出版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出版行业的联合,进行出版、印刷、发行企业集团的试点。此后一批省级试点出版集团诞生,例如山东出版集团总社、广州新华书店总社等。出版业的集团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全国部分省市进行了试点集团的运行。这一阶段,出版集团主要是依靠行政隶属关系组建,但同时也开始逐步探索企业集团运营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1996年3月,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局长会议上,国家体改委有关人士作了《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报告,介绍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走势,报告涉及到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和集团经营化的问题。代表们经过讨论,认为出版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组建出版集团。但要积极审慎,大力推行。1997年,和新闻出版署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综合考虑了全国各地出版市场的环境、出版单位的实力等情况,确定推广出版集团试点工作,并确定将组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五家出版集团的思路。

第三阶段: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国家试点集团。1998年2月,新闻出版署了我国《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扶持有影响的党报实施兼并、重组,建立起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到2010年,报业集团要有较大的发展,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报社要达到总数的10%。”1999年2月2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试点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挂牌成立。此后,北京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纷纷亮相。在出版集团中,有的是以出版业为主业的专业出版集团,如北京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的则是编、印、发一条龙,以出版为主业,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如辽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此外,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批准的一些出版集团也不断组建亮相,集团化建设一时成为我国出版界的热门现象。

上篇: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因此出版业形成了以资源垄断、专业垄断、地区垄断、行业垄断为显著特征的基本格局。而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则要求在公开、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强者脱颖而出、强者吞并天下。因此,当我国出版业呼唤做大做强之时,现实的出版组织却是划地为池、各自为战,并且大多数缺乏市场的适应力、生存力、搏击力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产权分割严重阻碍了出版资源的整合。因此,依靠国家行政力量进行第一步的推动与组合便必不可少。因为依靠行政力量的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版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这种组建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出版产业的市场规律,必然带有某些弊端。

从国外的出版集团组建方式来看,一般都是通过市场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协议或者股权的方式,通过以资本为主的多种联结方式而形成的。由此形成的集团,主要特征是:大规模、多功能、跨地区经营;多法人与股权分立;产品与业务多元化;子公司数量较多并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等。

比较而言,我国依靠行政力量组合形成的出版集团具有如下的特点:产权互相缠绕,不太清晰;业务比较单一,经营地区比较集中;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资产的规模比较小,母子公司间多是“物理变化”,缺乏“化学变化”等。但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出版组织或者通过内涵式的自我扩张,或者以市场为纽带,组建资本联合体,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积极向集团化的良性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力争将观察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行政力量推动联姻形成的出版集团,而是按照经济学的集团概念来进行分析与预测。如此看来,当前我国出版集团形式大约有如下几种:

(1)国家行政批准组建的集团

它们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充分考虑各个出版组织的个性特征、地区特色、品牌形象等基础上,运用行政力量组建的集团。思路是先联合做大,再整合做强。即先在规模上得以扩大,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努力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02年5月,经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先后成立了数十家集团。包括26家报业集团、7家(图书)出版集团、4家发行集团、1家期刊集团,以及部分目前正在筹建、组建的其他类似的集团。

报业集团主要包括: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等。

出版(图书)集团以成立的先后顺序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

发行集团主要有广东发行集团、江苏发行集团、四川发行集团、上海发行集团等。

家庭期刊集团于2002年1月25日在广州挂牌,成为经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

由国家部委党组或省市党委及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其他集团,主要有中国少儿新闻出版集团、中国体育书报刊社、重庆发行集团、江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等。

(2)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股份联合体

主要指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出版组织与其一个或者数个合作伙伴,以市场为纽带联姻结合而形成的股份公司或者其他资本联合体。联合体成员间的关系由于结合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政策障碍,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力,可以认为是出版集团新的潜在生长点。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成立股份上市公司。例如博瑞传播股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成都商报社通过合约关系,成为该公司的实际“股东”之一,双方合作建立了四家子公司:博瑞广告公司、投递公司、贸易公司、印务公司。事实上,这4家子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已经全部注入了博瑞传播股份公司。其他通过变通或者曲折的方式与出版业合作的上市股份公司还有赛迪传媒、诚成文化、强生控股等近10家。

也有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开展合作的。例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共同出资组建“北京东方幼狮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进行青少年文学读物、心理读物、助学读物、时尚读物、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选题开发,试图办成国内知名的集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为一体的出版传媒公司。

除此之外,在跨媒体的合作与探索方面,利用市场纽带结合的其他资本联合体也显露出勃勃生机,比如某些电视台与出版社、报刊社联合进行出版项目的长期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旦政策法规完善,这一领域也将会具有无限潜力。

(3)走内涵式扩张的出版组织

一些出版组织经过多年积累性的发展,实力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由市场配置,自我内部不断膨胀,在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方式上采取了集团化的运作模式,低成本扩张产生了系列子报子社。虽未号称出版集团,但事实上它们正在以集团式的方式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效益,初步呈现出集团化的雏形。如外研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北京青年报社、读者期刊社等。他们借鉴国际运作惯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企分开、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的一批实力派出版组织遵循有关精神,积极开始“异地设分社”。试图在跨地区、跨领域经营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这种形式的出版组织已具有了出版集团的雏形与实际操作的潜力,相对于行政审批的出版集团而言,其决策更为迅捷,市场反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形成合力。目前,只要解决融资、地域保护等一系列政策限制,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得到完善,产权得到明晰,它们将会迅速成长为生命力极强的出版集团。

中篇:集团化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出版界所关注与探讨的出版集团,主要是由国家行政审批组建的出版集团。但我们认为,根据国外出版集团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从我国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来看,我国的出版集团发展趋势将是:依靠行政力量组建出版集团仅仅是出版业改革过程中的历史现象。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用不了多久,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出版集团以及依靠自我力量内涵式成长起来的出版集团将会成为出版业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出版集团的构成大概有三种模式:

(1)横向平面组织联合。出版组织间的联合,无论多少个出版组织都可以加入,但产品不会发生变化,仅仅是规模扩大。这是出版集团的初级形式,它符合我国目前出版业的特色,容易和现行法律规章制度接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营。

(2)纵向产业链扩张。实现纵向联合,将一种产品生产过程的环节、所需材料、销售渠道全部或部分纳入“链”内。可以组建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的大集团,三者相关,优势互补,减少边际利润的外溢,产生倍放效应。

(3)多样化混合辐射。多种相关产品的互补开发、立体销售。从地域而言,可以组建跨地域的人民、教育、科技、少儿出版集团,因为企业自我的持续扩张并不容易,此种形式体现了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联合、兼并而组建的集团规模。从媒体而言,首先可实现同类跨媒体的组建、书报刊的资源共享,比如社刊、社报工程;其次可实现异类跨媒体的组建,比如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整合、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的整合,最终形成出版集团。

由于我国出版业的历史管理方式原因,目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实现出版组织的集团化联合,既符合历史现实,也符合我国国情。但是,我们并不避讳,通过如此方式形成的出版集团,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在已成立的出版集团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地区内,把所有的出版社人为地并入集团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市场竞争,把本来的活水变成了死水;集团的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增长,成立集团之前,平均利润率为10%,成立出版集团后的利润率仍为10%或低于10%,表面上,蛋糕做大了,但并未体现出集团的规模效益。在集团的纵向发展方面,也是步履维艰,“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想,使得众多出版社在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上无所作为,少数集团仍是在省局的管理下重组总社,换一块牌子就是集团,并堂而皇之地对外宣称这就是以资本重组为基础的集团样子。

组建出版集团不可盲目跟风。一个集团的产生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人为的“拉郎配”。因此组建发展出版集团一定要从本地区、本身特色出发,切忌领导拍脑门决策。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顺应媒介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才可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力量。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对我国一段时间流行组建企业集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说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任何完整意义的兼并都做不到,大鱼吃不了小鱼,小鱼不觉其小,快鱼吃不掉慢鱼,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各有所得,只要银行有贷款注入,亏损再多也没有关系。主要是体制问题,产权不可以交易,政府干预太多,越是国有企业,只要有一口气喘,就不会让你吃掉。[2]当然,由于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市场淘汰机制,所有的出版机构,不管经营状况多么糟糕,也仍然依靠短缺的资源可以生存。买卖书号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发行集团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认为当前我国的出版集团主要存在六大问题[3]:一是如何明晰产权,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产权保证。二是集团如何与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实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三是如何在出版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为我国大多数的出版组织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在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之间要建设有效的运作机制的平台。四是如何确立母子公司的体制,并进行适当的集权与分权。五是如何迈出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步伐。六是在积极进行试点出版集团建设的同时,如何大力推进内涵式集团的发展与壮大。这六大问题分别从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企业制度、公司体制等方面入手,确实指出了目前我国出版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出版集团在组建与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引起了出版管理部门的重视。2001年,在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加快试点集团的建设是当前出版业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今后试点集团工作的部署:首先,控制数量,优化质量。试点集团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其次,政策倾斜。要给予试点集团必要的绿灯放行。比如明确提出:“经批准,可允许某集团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组稿和编辑等方面的业务,但要坚持集团(或总社)的终审权;试点集团应逐步创造条件,使之具备较强的多种媒体综合经营的能力,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合作开展业务。”再者,要在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方面取得进展。试点集团的母公司目前只吸收宣传文化系统的国有资本参股,试点集团所属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可吸收国有资本参股,但本单位国有资本必须控股。社会法人资本可以进入到出版单位进行具体的项目合作,但出版单位必须严格履行三审程序,终审权不能转移。这一次会议,为出版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走向的依据,进一步解放了束缚出版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002年10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广电部部长徐光春、副部长李文军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纵论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思路与趋势。他们都谈到了未来我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以集团化的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尽快理顺行政管理部门与出版组织的关系,加快出版集团的产权制度落实,促进出版集团内部的“化学变化”。管理部门将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出版集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此带动我国出版业尽快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预示着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目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新闻出版业正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集团做大做强。在有的领域,比如,在政企分开、产权规范、跨地区经营、融资渠道、市场整合、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将会呈现如此趋势:出版集团的建设将会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随着媒体之间相互的渗透,出版集团将进一步出现跨媒体的融合;逐步形成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出版集团将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出版市场垄断趋势将会加强,市场格局将由几大集团主导并分割;依靠自身力量内涵式发展的出版集团将爆发强劲的后力;出版格局将会在重新洗牌后渐趋明朗。

下篇:对出版集团化的反思

出版集团化的历程在西方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团垄断的趋势前所未有地加强,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西方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美国,几十家传播机构、出版集团,五十几个媒介人物,已经控制了美国社会的大部分新闻出版舆论机构,从而形成了人们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严重威胁,这种趋势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出版业的性质与规模。在其他新闻出版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似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几家或者几十家的垄断新闻出版集团把持和控制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大众信息流通渠道。

因此,有人尖锐地指出,出版集团化的直接后果是使舆论的多样化逐渐减少。同时集团化的倾向更是强化了出版业的商业性,出版业的垄断和兼并的发生,追求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报纸和刊物为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都在吸引富裕者的眼球,根本不管社会大众的立场。出版物日益丧失其本来具有的政治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取向,所刊登和发表的仅仅是一些没有思想、空洞无物、平庸媚俗的材料而已,集团化会加速这种趋势。出版集团垄断的加剧,带来的政治后果就是妨碍了出版物发挥其民主舆论的论坛作用。

德国的一位学者说,对出版业中的集团化现象保持沉默或者美化它,都是毫无意义的,与此相适应,图书交易业集团化了。大公司在出版和书市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垄断的危险。这样,中小公司就难以生存,文化和科学上的百家争鸣也受到威胁。[4]因此,为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防止人们的思想和观点受极少数的人控制,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限制报业集团的发展规模。瑞典在这方面做得特别成功,20世纪60年代,该国政府专门通过法律,来扶持和帮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报渡过难关,从而保证了报业的多样性。[5]我国的出版组织面临同样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先生强调认为,在出版社建立集团实行改革的过程中,大、中、小都是有用的。大有大的好处,可以与国际出版商抗衡,可以起导向作用,可以更好地跟国外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小有小的优越性,小的运作灵活,便于掉头,大船进不了港湾,小船就可以自由出入。但是我们当前特别要强调要造大船,强调要搞大型航空母舰,因为我们缺少大型航空母舰,我们缺少能与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相抗衡的出版集团,所以我们要积极组织和建设。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中的和小的出版机构的建设。在国际经济界,70年代有一个说法,“小的就是好的”,70年代认为小的机动灵活,所以提倡小的。现在经济全球化,加上计算机网络化等等,又提出“大的就是好的”,出现了组建大公司、大集团的潮流。大的也好,小的也好,都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来,不能一搞大的就不要小的。[6]

因此,我们在发展出版集团,壮大我国出版实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出版组织的多样性,对有生命力的中小出版社、专业性的学术出版社,一定也要在政策上实现倾斜,以保持出版物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深入领会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于组建出版集团的指示,控制数量、优化质量,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吸收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化的经验教训,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5)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增刊)

4[德]埃尔哈德·海诺德著.何云峰,王晓峰译.书和书籍出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2

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经济生产总值约70%来自4万家跨国企业集团,其中的500家大企业又占到40%~50%。欧美巨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如美国在线一时代华纳、麦可劳—希尔集团、德国的贝塔斯曼、法国的阿歇特集团等都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的跨国出版集团而跻身全球500家大企业之列。

在西方,出版业的垄断和集团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新闻出版行业开始出现垄断现象,实力雄厚的报业巨头通过竞争、收买、兼并、扩张,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报业托拉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报团”现象,但此时新闻出版领域中的自由主义和独立媒体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版业集团化进入第二阶段,新闻出版业垄断的势力范围急剧扩大,从过去的日报业迅速波及所有报刊、图书领域,涉及影视、广播、通讯等一切媒介。出版集团规模不断扩大,数目不断减少,跨行业、跨媒体、跨地区的趋势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是新闻出版业集团化的第三阶段,表现为一方面新闻出版业与其他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业相互渗透、兼并加剧,另一方面,许多出版集团开始实施跨国的全球发展战略,垄断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一般而言,国外的大型出版媒介集团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发展,经过大浪淘沙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资金经雄厚、规模巨大、拥有高额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引领着世界出版媒介发展的潮流。

我国出版集团的组建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竞争的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符合我国特色的新闻出版体制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致来讲,我国出版业集团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跨地区出版组织的松散联合体。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政府推动企业集团建设拉开了序幕。1988年11月,花城出版社等11家出版机构联合成立了“地方文艺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1989年4月,华东六省一市成立“华东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这一阶段的出版联合体严格来说不能称为出版集团,因为联合体成员之间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资本纽带关系,仅仅是为了出版物的市场销售而形成某种协议,主要是为了互通信息、协调关系、壮大声誉而所作的一种“联合行动”。但这一行动透露出的信息是,市场规律要求出版业实力壮大,呼唤出版组织与机构整合优化。

第二阶段: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由地方政府批准成立出版集团。1992年4月,新闻出版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出版行业的联合,进行出版、印刷、发行企业集团的试点。此后一批省级试点出版集团诞生,例如山东出版集团总社、广州新华书店总社等。出版业的集团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全国部分省市进行了试点集团的运行。这一阶段,出版集团主要是依靠行政隶属关系组建,但同时也开始逐步探索企业集团运营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1996年3月,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局长会议上,国家体改委有关人士作了《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报告,介绍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走势,报告涉及到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和集团经营化的问题。代表们经过讨论,认为出版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组建出版集团。但要积极审慎,大力推行。1997年,和新闻出版署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综合考虑了全国各地出版市场的环境、出版单位的实力等情况,确定推广出版集团试点工作,并确定将组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五家出版集团的思路。

第三阶段: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国家试点集团。1998年2月,新闻出版署了我国《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扶持有影响的党报实施兼并、重组,建立起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到2010年,报业集团要有较大的发展,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报社要达到总数的10%。”1999年2月2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试点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挂牌成立。此后,北京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纷纷亮相。在出版集团中,有的是以出版业为主业的专业出版集团,如北京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的则是编、印、发一条龙,以出版为主业,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如辽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此外,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批准的一些出版集团也不断组建亮相,集团化建设一时成为我国出版界的热门现象。

上篇: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因此出版业形成了以资源垄断、专业垄断、地区垄断、行业垄断为显著特征的基本格局。而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则要求在公开、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强者脱颖而出、强者吞并天下。因此,当我国出版业呼唤做大做强之时,现实的出版组织却是划地为池、各自为战,并且大多数缺乏市场的适应力、生存力、搏击力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产权分割严重阻碍了出版资源的整合。因此,依靠国家行政力量进行第一步的推动与组合便必不可少。因为依靠行政力量的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版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这种组建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出版产业的市场规律,必然带有某些弊端。

从国外的出版集团组建方式来看,一般都是通过市场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协议或者股权的方式,通过以资本为主的多种联结方式而形成的。由此形成的集团,主要特征是:大规模、多功能、跨地区经营;多法人与股权分立;产品与业务多元化;子公司数量较多并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等。

比较而言,我国依靠行政力量组合形成的出版集团具有如下的特点:产权互相缠绕,不太清晰;业务比较单一,经营地区比较集中;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资产的规模比较小,母子公司间多是“物理变化”,缺乏“化学变化”等。但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出版组织或者通过内涵式的自我扩张,或者以市场为纽带,组建资本联合体,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积极向集团化的良性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力争将观察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行政力量推动联姻形成的出版集团,而是按照经济学的集团概念来进行分析与预测。如此看来,当前我国出版集团形式大约有如下几种:

(1)国家行政批准组建的集团

它们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充分考虑各个出版组织的个性特征、地区特色、品牌形象等基础上,运用行政力量组建的集团。思路是先联合做大,再整合做强。即先在规模上得以扩大,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努力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02年5月,经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先后成立了数十家集团。包括26家报业集团、7家(图书)出版集团、4家发行集团、1家期刊集团,以及部分目前正在筹建、组建的其他类似的集团。

报业集团主要包括: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等。

出版(图书)集团以成立的先后顺序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

发行集团主要有广东发行集团、江苏发行集团、四川发行集团、上海发行集团等。

家庭期刊集团于2002年1月25日在广州挂牌,成为经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

由国家部委党组或省市党委及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其他集团,主要有中国少儿新闻出版集团、中国体育书报刊社、重庆发行集团、江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等。

(2)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股份联合体

主要指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出版组织与其一个或者数个合作伙伴,以市场为纽带联姻结合而形成的股份公司或者其他资本联合体。联合体成员间的关系由于结合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政策障碍,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力,可以认为是出版集团新的潜在生长点。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成立股份上市公司。例如博瑞传播股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成都商报社通过合约关系,成为该公司的实际“股东”之一,双方合作建立了四家子公司:博瑞广告公司、投递公司、贸易公司、印务公司。事实上,这4家子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已经全部注入了博瑞传播股份公司。其他通过变通或者曲折的方式与出版业合作的上市股份公司还有赛迪传媒、诚成文化、强生控股等近10家。

也有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开展合作的。例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共同出资组建“北京东方幼狮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进行青少年文学读物、心理读物、助学读物、时尚读物、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选题开发,试图办成国内知名的集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为一体的出版传媒公司。

除此之外,在跨媒体的合作与探索方面,利用市场纽带结合的其他资本联合体也显露出勃勃生机,比如某些电视台与出版社、报刊社联合进行出版项目的长期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旦政策法规完善,这一领域也将会具有无限潜力。

(3)走内涵式扩张的出版组织

一些出版组织经过多年积累性的发展,实力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由市场配置,自我内部不断膨胀,在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方式上采取了集团化的运作模式,低成本扩张产生了系列子报子社。虽未号称出版集团,但事实上它们正在以集团式的方式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效益,初步呈现出集团化的雏形。如外研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北京青年报社、读者期刊社等。他们借鉴国际运作惯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企分开、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的一批实力派出版组织遵循有关精神,积极开始“异地设分社”。试图在跨地区、跨领域经营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这种形式的出版组织已具有了出版集团的雏形与实际操作的潜力,相对于行政审批的出版集团而言,其决策更为迅捷,市场反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形成合力。目前,只要解决融资、地域保护等一系列政策限制,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得到完善,产权得到明晰,它们将会迅速成长为生命力极强的出版集团。

中篇:集团化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出版界所关注与探讨的出版集团,主要是由国家行政审批组建的出版集团。但我们认为,根据国外出版集团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从我国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来看,我国的出版集团发展趋势将是:依靠行政力量组建出版集团仅仅是出版业改革过程中的历史现象。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用不了多久,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出版集团以及依靠自我力量内涵式成长起来的出版集团将会成为出版业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出版集团的构成大概有三种模式:

(1)横向平面组织联合。出版组织间的联合,无论多少个出版组织都可以加入,但产品不会发生变化,仅仅是规模扩大。这是出版集团的初级形式,它符合我国目前出版业的特色,容易和现行法律规章制度接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营。

(2)纵向产业链扩张。实现纵向联合,将一种产品生产过程的环节、所需材料、销售渠道全部或部分纳入“链”内。可以组建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的大集团,三者相关,优势互补,减少边际利润的外溢,产生倍放效应。

(3)多样化混合辐射。多种相关产品的互补开发、立体销售。从地域而言,可以组建跨地域的人民、教育、科技、少儿出版集团,因为企业自我的持续扩张并不容易,此种形式体现了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联合、兼并而组建的集团规模。从媒体而言,首先可实现同类跨媒体的组建、书报刊的资源共享,比如社刊、社报工程;其次可实现异类跨媒体的组建,比如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整合、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的整合,最终形成出版集团。

由于我国出版业的历史管理方式原因,目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实现出版组织的集团化联合,既符合历史现实,也符合我国国情。但是,我们并不避讳,通过如此方式形成的出版集团,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在已成立的出版集团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地区内,把所有的出版社人为地并入集团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市场竞争,把本来的活水变成了死水;集团的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增长,成立集团之前,平均利润率为10%,成立出版集团后的利润率仍为10%或低于10%,表面上,蛋糕做大了,但并未体现出集团的规模效益。在集团的纵向发展方面,也是步履维艰,“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想,使得众多出版社在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上无所作为,少数集团仍是在省局的管理下重组总社,换一块牌子就是集团,并堂而皇之地对外宣称这就是以资本重组为基础的集团样子。

组建出版集团不可盲目跟风。一个集团的产生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人为的“拉郎配”。因此组建发展出版集团一定要从本地区、本身特色出发,切忌领导拍脑门决策。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顺应媒介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才可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力量。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对我国一段时间流行组建企业集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说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任何完整意义的兼并都做不到,大鱼吃不了小鱼,小鱼不觉其小,快鱼吃不掉慢鱼,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各有所得,只要银行有贷款注入,亏损再多也没有关系。主要是体制问题,产权不可以交易,政府干预太多,越是国有企业,只要有一口气喘,就不会让你吃掉。[2]当然,由于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市场淘汰机制,所有的出版机构,不管经营状况多么糟糕,也仍然依靠短缺的资源可以生存。买卖书号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发行集团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认为当前我国的出版集团主要存在六大问题[3]:一是如何明晰产权,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产权保证。二是集团如何与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实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三是如何在出版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为我国大多数的出版组织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在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之间要建设有效的运作机制的平台。四是如何确立母子公司的体制,并进行适当的集权与分权。五是如何迈出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步伐。六是在积极进行试点出版集团建设的同时,如何大力推进内涵式集团的发展与壮大。这六大问题分别从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企业制度、公司体制等方面入手,确实指出了目前我国出版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出版集团在组建与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引起了出版管理部门的重视。2001年,在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加快试点集团的建设是当前出版业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今后试点集团工作的部署:首先,控制数量,优化质量。试点集团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其次,政策倾斜。要给予试点集团必要的绿灯放行。比如明确提出:“经批准,可允许某集团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组稿和编辑等方面的业务,但要坚持集团(或总社)的终审权;试点集团应逐步创造条件,使之具备较强的多种媒体综合经营的能力,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合作开展业务。”再者,要在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方面取得进展。试点集团的母公司目前只吸收宣传文化系统的国有资本参股,试点集团所属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可吸收国有资本参股,但本单位国有资本必须控股。社会法人资本可以进入到出版单位进行具体的项目合作,但出版单位必须严格履行三审程序,终审权不能转移。这一次会议,为出版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走向的依据,进一步解放了束缚出版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002年10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广电部部长徐光春、副部长李文军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纵论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思路与趋势。他们都谈到了未来我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以集团化的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尽快理顺行政管理部门与出版组织的关系,加快出版集团的产权制度落实,促进出版集团内部的“化学变化”。管理部门将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出版集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此带动我国出版业尽快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预示着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目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新闻出版业正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集团做大做强。在有的领域,比如,在政企分开、产权规范、跨地区经营、融资渠道、市场整合、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将会呈现如此趋势:出版集团的建设将会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随着媒体之间相互的渗透,出版集团将进一步出现跨媒体的融合;逐步形成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出版集团将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出版市场垄断趋势将会加强,市场格局将由几大集团主导并分割;依靠自身力量内涵式发展的出版集团将爆发强劲的后力;出版格局将会在重新洗牌后渐趋明朗。

下篇:对出版集团化的反思

出版集团化的历程在西方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团垄断的趋势前所未有地加强,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西方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美国,几十家传播机构、出版集团,五十几个媒介人物,已经控制了美国社会的大部分新闻出版舆论机构,从而形成了人们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严重威胁,这种趋势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出版业的性质与规模。在其他新闻出版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似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几家或者几十家的垄断新闻出版集团把持和控制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大众信息流通渠道。

因此,有人尖锐地指出,出版集团化的直接后果是使舆论的多样化逐渐减少。同时集团化的倾向更是强化了出版业的商业性,出版业的垄断和兼并的发生,追求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报纸和刊物为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都在吸引富裕者的眼球,根本不管社会大众的立场。出版物日益丧失其本来具有的政治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取向,所刊登和发表的仅仅是一些没有思想、空洞无物、平庸媚俗的材料而已,集团化会加速这种趋势。出版集团垄断的加剧,带来的政治后果就是妨碍了出版物发挥其民主舆论的论坛作用。

德国的一位学者说,对出版业中的集团化现象保持沉默或者美化它,都是毫无意义的,与此相适应,图书交易业集团化了。大公司在出版和书市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垄断的危险。这样,中小公司就难以生存,文化和科学上的百家争鸣也受到威胁。[4]因此,为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防止人们的思想和观点受极少数的人控制,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限制报业集团的发展规模。瑞典在这方面做得特别成功,20世纪60年代,该国政府专门通过法律,来扶持和帮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报渡过难关,从而保证了报业的多样性。[5]我国的出版组织面临同样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先生强调认为,在出版社建立集团实行改革的过程中,大、中、小都是有用的。大有大的好处,可以与国际出版商抗衡,可以起导向作用,可以更好地跟国外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小有小的优越性,小的运作灵活,便于掉头,大船进不了港湾,小船就可以自由出入。但是我们当前特别要强调要造大船,强调要搞大型航空母舰,因为我们缺少大型航空母舰,我们缺少能与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相抗衡的出版集团,所以我们要积极组织和建设。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中的和小的出版机构的建设。在国际经济界,70年代有一个说法,“小的就是好的”,70年代认为小的机动灵活,所以提倡小的。现在经济全球化,加上计算机网络化等等,又提出“大的就是好的”,出现了组建大公司、大集团的潮流。大的也好,小的也好,都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来,不能一搞大的就不要小的。[6]

因此,我们在发展出版集团,壮大我国出版实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出版组织的多样性,对有生命力的中小出版社、专业性的学术出版社,一定也要在政策上实现倾斜,以保持出版物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深入领会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于组建出版集团的指示,控制数量、优化质量,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吸收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化的经验教训,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5)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增刊)

4[德]埃尔哈德·海诺德著.何云峰,王晓峰译.书和书籍出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3

一般而言,国外的大型出版媒介集团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发展,经过大浪淘沙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资金经雄厚、规模巨大、拥有高额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引领着世界出版媒介发展的潮流。

我国出版集团的组建是为了顺应世界经济竞争的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在符合我国特色的新闻出版体制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致来讲,我国出版业集团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跨地区出版组织的松散联合体。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政府推动企业集团建设拉开了序幕。1988年11月,花城出版社等11家出版机构联合成立了“地方文艺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1989年4月,华东六省一市成立“华东省级新华书店发行集团”。这一阶段的出版联合体严格来说不能称为出版集团,因为联合体成员之间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也没有资本纽带关系,仅仅是为了出版物的市场销售而形成某种协议,主要是为了互通信息、协调关系、壮大声誉而所作的一种“联合行动”。但这一行动透露出的信息是,市场规律要求出版业实力壮大,呼唤出版组织与机构整合优化。

第二阶段: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由地方政府批准成立出版集团。1992年4月,新闻出版有关部门提出加强出版行业的联合,进行出版、印刷、发行企业集团的试点。此后一批省级试点出版集团诞生,例如山东出版集团总社、广州新华书店总社等。出版业的集团化建设被提上日程,全国部分省市进行了试点集团的运行。这一阶段,出版集团主要是依靠行政隶属关系组建,但同时也开始逐步探索企业集团运营机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1996年3月,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局长会议上,国家体改委有关人士作了《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报告,介绍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走势,报告涉及到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和集团经营化的问题。代表们经过讨论,认为出版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组建出版集团。但要积极审慎,大力推行。1997年,和新闻出版署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综合考虑了全国各地出版市场的环境、出版单位的实力等情况,确定推广出版集团试点工作,并确定将组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五家出版集团的思路。

第三阶段: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国家试点集团。1998年2月,新闻出版署了我国《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扶持有影响的党报实施兼并、重组,建立起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到2010年,报业集团要有较大的发展,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报社要达到总数的10%。”1999年2月24日,我国第一个国家试点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挂牌成立。此后,北京出版集团、广东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纷纷亮相。在出版集团中,有的是以出版业为主业的专业出版集团,如北京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的则是编、印、发一条龙,以出版为主业,科工贸一体化的综合性出版集团,如辽宁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此外,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批准的一些出版集团也不断组建亮相,集团化建设一时成为我国出版界的热门现象。

上篇: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主要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因此出版业形成了以资源垄断、专业垄断、地区垄断、行业垄断为显著特征的基本格局。而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则要求在公开、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强者脱颖而出、强者吞并天下。因此,当我国出版业呼唤做大做强之时,现实的出版组织却是划地为池、各自为战,并且大多数缺乏市场的适应力、生存力、搏击力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产权分割严重阻碍了出版资源的整合。因此,依靠国家行政力量进行第一步的推动与组合便必不可少。因为依靠行政力量的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版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这种组建方式却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出版产业的市场规律,必然带有某些弊端。

从国外的出版集团组建方式来看,一般都是通过市场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协议或者股权的方式,通过以资本为主的多种联结方式而形成的。由此形成的集团,主要特征是:大规模、多功能、跨地区经营;多法人与股权分立;产品与业务多元化;子公司数量较多并拥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等。

比较而言,我国依靠行政力量组合形成的出版集团具有如下的特点:产权互相缠绕,不太清晰;业务比较单一,经营地区比较集中;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资产的规模比较小,母子公司间多是“物理变化”,缺乏“化学变化”等。但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出版业改革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出版组织或者通过内涵式的自我扩张,或者以市场为纽带,组建资本联合体,正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积极向集团化的良性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力争将观察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行政力量推动联姻形成的出版集团,而是按照经济学的集团概念来进行分析与预测。如此看来,当前我国出版集团形式大约有如下几种:

(1)国家行政批准组建的集团

它们是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在充分考虑各个出版组织的个性特征、地区特色、品牌形象等基础上,运用行政力量组建的集团。思路是先联合做大,再整合做强。即先在规模上得以扩大,然后再进行资源整合,努力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截至2002年5月,经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先后成立了数十家集团。包括26家报业集团、7家(图书)出版集团、4家发行集团、1家期刊集团,以及部分目前正在筹建、组建的其他类似的集团。

报业集团主要包括: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等。

出版(图书)集团以成立的先后顺序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

发行集团主要有广东发行集团、江苏发行集团、四川发行集团、上海发行集团等。

家庭期刊集团于2002年1月25日在广州挂牌,成为经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家期刊集团。

由国家部委党组或省市党委及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其他集团,主要有中国少儿新闻出版集团、中国体育书报刊社、重庆发行集团、江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等。

(2)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股份联合体

主要指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出版组织与其一个或者数个合作伙伴,以市场为纽带联姻结合而形成的股份公司或者其他资本联合体。联合体成员间的关系由于结合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政策障碍,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力,可以认为是出版集团新的潜在生长点。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成立股份上市公司。例如博瑞传播股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成都商报社通过合约关系,成为该公司的实际“股东”之一,双方合作建立了四家子公司:博瑞广告公司、投递公司、贸易公司、印务公司。事实上,这4家子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已经全部注入了博瑞传播股份公司。其他通过变通或者曲折的方式与出版业合作的上市股份公司还有赛迪传媒、诚成文化、强生控股等近10家。

也有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开展合作的。例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共同出资组建“北京东方幼狮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进行青少年文学读物、心理读物、助学读物、时尚读物、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选题开发,试图办成国内知名的集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为一体的出版传媒公司。

除此之外,在跨媒体的合作与探索方面,利用市场纽带结合的其他资本联合体也显露出勃勃生机,比如某些电视台与出版社、报刊社联合进行出版项目的长期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旦政策法规完善,这一领域也将会具有无限潜力。

(3)走内涵式扩张的出版组织

一些出版组织经过多年积累性的发展,实力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由市场配置,自我内部不断膨胀,在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方式上采取了集团化的运作模式,低成本扩张产生了系列子报子社。虽未号称出版集团,但事实上它们正在以集团式的方式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效益,初步呈现出集团化的雏形。如外研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国青年报社、北京青年报社、读者期刊社等。他们借鉴国际运作惯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企分开、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的一批实力派出版组织遵循有关精神,积极开始“异地设分社”。试图在跨地区、跨领域经营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这种形式的出版组织已具有了出版集团的雏形与实际操作的潜力,相对于行政审批的出版集团而言,其决策更为迅捷,市场反应能力更强,更容易形成合力。目前,只要解决融资、地域保护等一系列政策限制,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得到完善,产权得到明晰,它们将会迅速成长为生命力极强的出版集团。

中篇:集团化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出版界所关注与探讨的出版集团,主要是由国家行政审批组建的出版集团。但我们认为,根据国外出版集团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从我国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来看,我国的出版集团发展趋势将是:依靠行政力量组建出版集团仅仅是出版业改革过程中的历史现象。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方式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用不了多久,以市场为纽带形成的出版集团以及依靠自我力量内涵式成长起来的出版集团将会成为出版业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学的角度,出版集团的构成大概有三种模式:

(1)横向平面组织联合。出版组织间的联合,无论多少个出版组织都可以加入,但产品不会发生变化,仅仅是规模扩大。这是出版集团的初级形式,它符合我国目前出版业的特色,容易和现行法律规章制度接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经营。

(2)纵向产业链扩张。实现纵向联合,将一种产品生产过程的环节、所需材料、销售渠道全部或部分纳入“链”内。可以组建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的大集团,三者相关,优势互补,减少边际利润的外溢,产生倍放效应。

(3)多样化混合辐射。多种相关产品的互补开发、立体销售。从地域而言,可以组建跨地域的人民、教育、科技、少儿出版集团,因为企业自我的持续扩张并不容易,此种形式体现了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联合、兼并而组建的集团规模。从媒体而言,首先可实现同类跨媒体的组建、书报刊的资源共享,比如社刊、社报工程;其次可实现异类跨媒体的组建,比如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整合、平面媒体和立体媒体的整合,最终形成出版集团。

由于我国出版业的历史管理方式原因,目前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实现出版组织的集团化联合,既符合历史现实,也符合我国国情。但是,我们并不避讳,通过如此方式形成的出版集团,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比如在已成立的出版集团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地区内,把所有的出版社人为地并入集团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市场竞争,把本来的活水变成了死水;集团的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增长,成立集团之前,平均利润率为10%,成立出版集团后的利润率仍为10%或低于10%,表面上,蛋糕做大了,但并未体现出集团的规模效益。在集团的纵向发展方面,也是步履维艰,“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想,使得众多出版社在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上无所作为,少数集团仍是在省局的管理下重组总社,换一块牌子就是集团,并堂而皇之地对外宣称这就是以资本重组为基础的集团样子。

组建出版集团不可盲目跟风。一个集团的产生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人为的“拉郎配”。因此组建发展出版集团一定要从本地区、本身特色出发,切忌领导拍脑门决策。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顺应媒介发展规律,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才可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力量。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对我国一段时间流行组建企业集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说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任何完整意义的兼并都做不到,大鱼吃不了小鱼,小鱼不觉其小,快鱼吃不掉慢鱼,慢鱼不觉其慢,各有所倚,各有所得,只要银行有贷款注入,亏损再多也没有关系。主要是体制问题,产权不可以交易,政府干预太多,越是国有企业,只要有一口气喘,就不会让你吃掉。[2]当然,由于我国出版业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建立市场淘汰机制,所有的出版机构,不管经营状况多么糟糕,也仍然依靠短缺的资源可以生存。买卖书号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

中国出版科研所出版发行集团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调查,认为当前我国的出版集团主要存在六大问题[3]:一是如何明晰产权,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产权保证。二是集团如何与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实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三是如何在出版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为我国大多数的出版组织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在事业单位与企业化管理之间要建设有效的运作机制的平台。四是如何确立母子公司的体制,并进行适当的集权与分权。五是如何迈出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步伐。六是在积极进行试点出版集团建设的同时,如何大力推进内涵式集团的发展与壮大。这六大问题分别从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企业制度、公司体制等方面入手,确实指出了目前我国出版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出版集团在组建与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引起了出版管理部门的重视。2001年,在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加快试点集团的建设是当前出版业改革的重点,并提出了今后试点集团工作的部署:首先,控制数量,优化质量。试点集团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其次,政策倾斜。要给予试点集团必要的绿灯放行。比如明确提出:“经批准,可允许某集团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组稿和编辑等方面的业务,但要坚持集团(或总社)的终审权;试点集团应逐步创造条件,使之具备较强的多种媒体综合经营的能力,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与电台、电视台合作开展业务。”再者,要在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方面取得进展。试点集团的母公司目前只吸收宣传文化系统的国有资本参股,试点集团所属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电子出版单位可吸收国有资本参股,但本单位国有资本必须控股。社会法人资本可以进入到出版单位进行具体的项目合作,但出版单位必须严格履行三审程序,终审权不能转移。这一次会议,为出版集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走向的依据,进一步解放了束缚出版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002年10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广电部部长徐光春、副部长李文军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纵论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思路与趋势。他们都谈到了未来我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将以集团化的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尽快理顺行政管理部门与出版组织的关系,加快出版集团的产权制度落实,促进出版集团内部的“化学变化”。管理部门将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出版集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此带动我国出版业尽快驶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这预示着我国出版业集团化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

目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新闻出版业正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集团做大做强。在有的领域,比如,在政企分开、产权规范、跨地区经营、融资渠道、市场整合、出版物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将会呈现如此趋势:出版集团的建设将会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随着媒体之间相互的渗透,出版集团将进一步出现跨媒体的融合;逐步形成真正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出版集团将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出版市场垄断趋势将会加强,市场格局将由几大集团主导并分割;依靠自身力量内涵式发展的出版集团将爆发强劲的后力;出版格局将会在重新洗牌后渐趋明朗。

下篇:对出版集团化的反思

出版集团化的历程在西方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集团垄断的趋势前所未有地加强,同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担忧。一些西方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在美国,几十家传播机构、出版集团,五十几个媒介人物,已经控制了美国社会的大部分新闻出版舆论机构,从而形成了人们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严重威胁,这种趋势已经改变了传统新闻出版业的性质与规模。在其他新闻出版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似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几家或者几十家的垄断新闻出版集团把持和控制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大众信息流通渠道。

因此,有人尖锐地指出,出版集团化的直接后果是使舆论的多样化逐渐减少。同时集团化的倾向更是强化了出版业的商业性,出版业的垄断和兼并的发生,追求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报纸和刊物为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都在吸引富裕者的眼球,根本不管社会大众的立场。出版物日益丧失其本来具有的政治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取向,所刊登和发表的仅仅是一些没有思想、空洞无物、平庸媚俗的材料而已,集团化会加速这种趋势。出版集团垄断的加剧,带来的政治后果就是妨碍了出版物发挥其民主舆论的论坛作用。

德国的一位学者说,对出版业中的集团化现象保持沉默或者美化它,都是毫无意义的,与此相适应,图书交易业集团化了。大公司在出版和书市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垄断的危险。这样,中小公司就难以生存,文化和科学上的百家争鸣也受到威胁。[4]因此,为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防止人们的思想和观点受极少数的人控制,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限制报业集团的发展规模。瑞典在这方面做得特别成功,20世纪60年代,该国政府专门通过法律,来扶持和帮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报渡过难关,从而保证了报业的多样性。[5]我国的出版组织面临同样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先生强调认为,在出版社建立集团实行改革的过程中,大、中、小都是有用的。大有大的好处,可以与国际出版商抗衡,可以起导向作用,可以更好地跟国外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小有小的优越性,小的运作灵活,便于掉头,大船进不了港湾,小船就可以自由出入。但是我们当前特别要强调要造大船,强调要搞大型航空母舰,因为我们缺少大型航空母舰,我们缺少能与贝塔斯曼、时代华纳相抗衡的出版集团,所以我们要积极组织和建设。但是,不能因此就忽视中的和小的出版机构的建设。在国际经济界,70年代有一个说法,“小的就是好的”,70年代认为小的机动灵活,所以提倡小的。现在经济全球化,加上计算机网络化等等,又提出“大的就是好的”,出现了组建大公司、大集团的潮流。大的也好,小的也好,都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来,不能一搞大的就不要小的。[6]

因此,我们在发展出版集团,壮大我国出版实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出版组织的多样性,对有生命力的中小出版社、专业性的学术出版社,一定也要在政策上实现倾斜,以保持出版物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深入领会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于组建出版集团的指示,控制数量、优化质量,既不搞一家垄断,也不搞遍地开花,吸收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化的经验教训,促进我国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5)

2罗长海.企业文化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出版参考,2002(增刊)

4[德]埃尔哈德·海诺德著.何云峰,王晓峰译.书和书籍出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问题与对策

引言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学校周边城乡、区域的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市场的作用下,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应运而生。职业教育集团化使职业教育功能更加完善,促进了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涵义

集团化本属于经济范畴,指在经济领域内,各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实体,通过集团联合的方式,组织形成较大规模的经济运行实体,以其内容和规模优势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职业教育集团化就是将经济领域的集团化与教育行业相结合,它主要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与其他教育主体、相关企业有机联合,通过创建、合并、合资等方式使这一主体的规模更大,从而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实现多重效益。职业教育集团化主要由职业院校、投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组成。在企业联合下,促进职业院校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企业与院校合作,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职业教育集团化在发展中有较大的优势,各种资源的整合为职业院校提供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总体趋势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我们要认识到职业教育集团化客观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更科学地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

二、职业集团化运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我国在职业教育集团化方面已经做了相关的支持,也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改进思路,但相关的政策不够明确和细化,在实际运行中操作性不强,因此不能够有效发挥。很多职业教育集团化在运行中,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少,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认识不全,认为职业教育集团化是企业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而组织的,企业本身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缺乏政府政策的科学引导和支持,使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较为混乱,不能够协调好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自身利益的关系,致使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中出现了问题。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教育目标不突出

有些职业教育在没有认清形势下,不对自己的综合实力进行考量,盲目地进行集团化整合,导致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中出现目标不明确的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业集团化发展并不是万能的,各种组织整合起来可能会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这将导致职业发展受阻,也不利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目标应当是以发展教育为前提的,很多职业教育集团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没有做好分析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规模,这导致资源调控不当,各种组织配合不当,造新整个教育集团化目标盲目,忽略了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权利分配问题也会影响着激励机制的发挥。如果权利过于集中,集团内部组织者将没有积极性,不愿意合作,导致各部门的力量难以协调发展;如果权利过于很分散,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凝聚力不强,也会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教学管理功能要妥善协调集团运作时各方面力量,加大办学力度,从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组织协调度不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与集团内部组织协调力度不够有关。职业教育集团组织主要以签订法律文件而达成契约,以主体职业院校的行政部门为主导,协调其它职业院校和企业。各单位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获取自己的利益。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越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越广泛,越有利于实现资源贡献,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影响力。由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存在利益挂钩,其中的某些组织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能够做到秉公办事,加上缺乏科学的制约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导致在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中没有完全为实现教育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职业集团化各成员都有其优势与潜力,如果没有良好的保障机制,成员之间的积极性低,配合度下降,这也会影响职业教育集团化正常运行。很多企业在职业教育集团化中没有发挥作用,导致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产业、教育、研究不能够科学整合。还有一些企业为院校提供的实训资源和就业岗位很少,难以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三、提高职业集团化运作效率的对策

(一)政府提供发展平台,科学做出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化中应当发挥其引导和支持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政府可以为职业教育集团化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提供有有利于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让职业教育集团化在运行时少一些阻碍。政府除了要提供给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性拨款外,还可以在其发展中,在合资、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降低税费,这样可以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挥更好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办学质量。政府的决策力对职业集团化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决策力,协调集团化内部组织的力度,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府机构要仔细分析国家相关的职业教育集团化法律文件,提高文件执行力,从而有效发挥政府、企业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政府应发挥自己在职业集团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指导、评估、投资等方式,促进职业集团化健康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要注重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发挥政府科学引导作用,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合作,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加强教育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集团化是由多种机构组成的,它包括行业、企业、大学、职业学校等,集团内部组织各自关注的目标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提高职业教育集团运作中的经济效益,以便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目标,这需要职厘清业教育集团内部各组织的产权关系,从而有效发挥各成员的功能。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主体应当占有主导产权的权利,这与职业教育的功能分不开,它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因此职业教育集团中国有资产应占大部分,还要体现出一定的公益性,促进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鼓励多种产权同时存在,但是要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管理,发挥监督作用。职业教育各成员之间可以根据相关协议和制度,有效利用共同资源,促进各成员的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要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才能够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顺利发展。办学质量是职业集团化得以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够发挥各项资源的作用,促进集团各成员功能得到有效实施。

(三)协调教育职业集团化内部关系

职业教育集团化构成要素较为复杂,因此造成了一定的管理问题。为了提高职业教育集团化各成员之间的协调度,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其内部关系。教育职业集团化在运作中,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加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促进教育适应新的改革方式。主体院校还要充分发挥有效资源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重视人才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还要充分结合实训基地和教师培训的作用,使院校学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企业在教育职业集团化中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通过参与职业学校的课程研发,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从而达成真正的校企合作。制定符合职业教育集团化的管理制度,是协调各部分关系的重要途径。各成员在办好教学的基础上,完成本部门在教育集团化中的职责,通过资源整合和配置,实现本部门的利益。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加强职业教育内部成员的凝聚力,促进了各成员之间的利益得以实现。

四、结语

职业教育集团化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集团化能够整合有效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在实际运作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只有客观看待问题,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确立教育目标,促进成员将的合作与交流,才能使职业教育集团化得到有机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苏华.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政策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0):78-79.

[2]高耀明,魏志春.论我国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3,67(11):89-90.

[3]匡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4,67(6):27-28.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5

本文结合国内外金融保险业发展趋势,从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意义出发,探讨保险集团化经营模式的要点,对集团多元化发展趋势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阐述。

一、目前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2002年《保险法》修正案颁布,允许保险公司资金用于设立保险企业。在法律的许可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组建控股(集团)公司,下设产险子公司、寿险子公司、资产管理资公司、保险销售子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方式来实现集团化经营。200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相继完成了集团化改造,完成了产、寿险在同一集团下的融合。三大国有保险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保险业以集团化为主要模式的混业经营时代的开始,加上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以集团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保险集团成了大型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

以人保集团为例,2005年,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中盛国际、中元经纪四个子公司成立。到2005年底,中国人保已经由原来的一家公司发展为人保控股及其8家子公司(含中盛、中人、中元三家经纪公司)的保险集团,业务经营由原来的非寿险发展到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领域。

再看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2003年,中国再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了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相继发起、设立了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经营业务涉足再保、直保、投资、传媒、保险经纪、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从2005年开始,保险业集团化发展显示出强劲势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险集团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两条路径来实现。从横向看,为了发挥主体公司的品牌优势,充分利用原有业务机构网络和客户群,向相关业务延伸,在主体公司的基础上,设立财产险、寿险、健康险、再保险等若干专业子公司;从纵向看,根据经营环节,将不宜完全“外包”但需要实行公司化经营的业务进行分离,成立专门的子公司进行经营,如组建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保险资金的专业化运作、建立保险销售公司、组建进行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和客户服务的经纪公司、提供保险损失勘查、责任认定和赔款理算的公估公司等。

二、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

组建保险集团公司,为实施专业化经营搭建了平台,集团公司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外部市场状况和政策条件,适时以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发展新业务或对原有业务进行“拆细”,从而达到专业化经营的目的。从横向看,保险集团公司设立财产险、寿险、专业健康险、再保险等若干专业子公司,“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主导业务,通过发挥多业务优势和内部资本市场的作用,消减市场波动对集团公司盈利的影响;从纵向看,按照保险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组建专门的公司进行经营,组建资产管理公司、销售公司、经纪公司、公估公司等保险中介主体,用市场交易代替内部分工,使市场主体更加关注专业化经营,更加注重技能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

2、有利于壮大保险机构的实力和竞争能力。

集团化、大型化、综合化是当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保险机构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2003年,人保财险净资产为22亿美元,中国人寿为75.43亿美元,平安集团为15.65亿美元,而2002年美国国际集团的净资产为591.03亿美元,2003年英之华为186.97亿美元,荷兰国际集团为401.52亿美元。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大举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38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46家保险公司中,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全球最大的50家保险公司中有29家在我国开展保险业务。从2000年至今,进入我国保险业的国外资本在保险业总资本中占比已由3%上升到37%.我国保险行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WTO的保护期,在外资公司尚未在我国完成布局之前,通过战略重组,尽快做大做强。通过组建保险集团公司,是保险机构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整合的极佳方式,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巨大且业务多样化的保险集团,实现大型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分散和协同效应的优势。

三、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当前,大量产业资本深度融入证券、信托和保险业等金融领域。石油、航空、铁路、邮政、电力、电信等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积极进入金融和保险市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产生了一大批横跨生产和服务业两大领域的产业金融集团。

如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先后组建了合资的中英人寿保险公司、中怡保险经纪公司,介入保险领域。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相继申报成立信托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以财务公司、财险、寿险、信托和证券五大金融支柱为核心的金融运作平台,由其金融资产管理部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这些大型的产业金融集团通常在内部设有金融(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保险)控股公司,下设分别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来实现混业经营,各子公司在法律上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法人,但同一控股公司下的财务公司、产寿险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实现人员、业务交叉融合的混业经营,即:集团混业,经营分业。这种模式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禁止在同一金融机构内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交叉的规定。

按照我国现行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即对金融控股公司内子公司等相关机构及业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有各自的财务报表,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是单一的,各对应监管部门可以更清楚、更明确地对各个子公司进行监管。按照《公司法》规定,控股子公司的风险由各家股东以出资额为上限承担有限责任。

四、保险集团化运作的模式

1、互补而非竞争的业务分工

保险集团通过搭建具有互补性的业务结构,实现各业务单元的协调性和相互带动。保险集团协同效应的发挥,建立在内部子公司各自业务边界清晰的基础上,建立在集团公司与其下属公司之间、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业务上的非竞争关系,对形成良好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秩序十分重要。

从纵向看,可以以保险公司为中心,向前端—保险或保险经纪延伸设立子公司,也可以向后延伸设立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公司主要是为保险公司销售产品;保险经纪公司的特长是风险管理服务和保险市场开发;保险公估公司则是客观中立的进行损失勘验、保险赔款理算的第三方。产品开发、保险服务和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的专业特长。这些子公司业务分工明确,互相协作补充,在各自专业分工基础上较易形成核心竞争力,并由此形成各自利润源。

2、共享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原有的营销机构网络,建立集团营销协作机制,在专业分工基础上进行合作,发挥营销机构网络的最大效能。

对很多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来说,充分利用保险经纪公司的分支机构业务网络为客户提供现场服务,是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经营模式。

集团公司需要发展业务经营创新和综合研究的能力,充分掌握宏观政策、行业及市场综合信息,为子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

3、统一的信息平台

集团公司应构筑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互通互联的业务运营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建设集团公司公共网络平台、办公与信息交换平台,支持各子公司公用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以节约经营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4、系统化的品牌策略

品牌是保险集团的重要资产,统一品牌对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塑造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集团公司不仅应有较强的品牌管理能力,而且更需要对集团品牌形象与声誉进行系统开发和经营,通过深度挖掘品牌价值,集中开展市场推广,提高品牌强度。同时,集团公司还应帮助各子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对集团品牌进行一定的延伸,并保证集团主品牌与附属品牌之间在视觉与内涵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6

本文结合国内外金融保险业发展趋势,从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意义出发,探讨保险集团化经营模式的要点,对集团多元化发展趋势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并阐述。

一、目前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2002年《保险法》修正案颁布,允许保险公司资金用于设立保险企业。在法律的许可下,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组建控股(集团)公司,下设产险子公司、寿险子公司、资产管理资公司、保险销售子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方式来实现集团化经营。200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相继完成了集团化改造,完成了产、寿险在同一集团下的融合。三大国有保险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保险业以集团化为主要模式的混业经营时代的开始,加上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以集团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保险集团成了大型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

以人保集团为例,2005年,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中盛国际、中元经纪四个子公司成立。到2005年底,中国人保已经由原来的一家公司发展为人保控股及其8家子公司(含中盛、中人、中元三家经纪公司)的保险集团,业务经营由原来的非寿险发展到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领域。

再看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2003年,中国再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了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相继发起、设立了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等,经营业务涉足再保、直保、投资、传媒、保险经纪、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从2005年开始,保险业集团化发展显示出强劲势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险集团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两条路径来实现。从横向看,为了发挥主体公司的品牌优势,充分利用原有业务机构网络和客户群,向相关业务延伸,在主体公司的基础上,设立财产险、寿险、健康险、再保险等若干专业子公司;从纵向看,根据经营环节,将不宜完全“外包”但需要实行公司化经营的业务进行分离,成立专门的子公司进行经营,如组建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保险资金的专业化运作、建立保险销售公司、组建进行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和客户服务的经纪公司、提供保险损失勘查、责任认定和赔款理算的公估公司等。

二、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

组建保险集团公司,为实施专业化经营搭建了平台,集团公司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外部市场状况和政策条件,适时以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发展新业务或对原有业务进行“拆细”,从而达到专业化经营的目的。从横向看,保险集团公司设立财产险、寿险、专业健康险、再保险等若干专业子公司,“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主导业务,通过发挥多业务优势和内部资本市场的作用,消减市场波动对集团公司盈利的影响;从纵向看,按照保险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组建专门的公司进行经营,组建资产管理公司、销售公司、经纪公司、公估公司等保险中介主体,用市场交易代替内部分工,使市场主体更加关注专业化经营,更加注重技能培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行业竞争力。

2、有利于壮大保险机构的实力和竞争能力。

集团化、大型化、综合化是当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保险机构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2003年,人保财险净资产为22亿美元,中国人寿为75.43亿美元,平安集团为15.65亿美元,而2002年美国国际集团的净资产为591.03亿美元,2003年英之华为186.97亿美元,荷兰国际集团为401.52亿美元。大型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大举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38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46家保险公司中,有27家在我国设立了营业机构,全球最大的50家保险公司中有29家在我国开展保险业务。从2000年至今,进入我国保险业的国外资本在保险业总资本中占比已由3%上升到37%.我国保险行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WTO的保护期,在外资公司尚未在我国完成布局之前,通过战略重组,尽快做大做强。通过组建保险集团公司,是保险机构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整合的极佳方式,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巨大且业务多样化的保险集团,实现大型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分散和协同效应的优势。

三、保险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当前,大量产业资本深度融入证券、信托和保险业等金融领域。石油、航空、铁路、邮政、电力、电信等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积极进入金融和保险市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产生了一大批横跨生产和服务业两大领域的产业金融集团。

如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先后组建了合资的中英人寿保险公司、中怡保险经纪公司,介入保险领域。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相继申报成立信托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以财务公司、财险、寿险、信托和证券五大金融支柱为核心的金融运作平台,由其金融资产管理部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这些大型的产业金融集团通常在内部设有金融(保险)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金融(保险)控股公司,下设分别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来实现混业经营,各子公司在法律上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法人,但同一控股公司下的财务公司、产寿险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实现人员、业务交叉融合的混业经营,即:集团混业,经营分业。这种模式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禁止在同一金融机构内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交叉的规定。

按照我国现行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即对金融控股公司内子公司等相关机构及业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有各自的财务报表,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是单一的,各对应监管部门可以更清楚、更明确地对各个子公司进行监管。按照《公司法》规定,控股子公司的风险由各家股东以出资额为上限承担有限责任。

四、保险集团化运作的模式

1、互补而非竞争的业务分工

保险集团通过搭建具有互补性的业务结构,实现各业务单元的协调性和相互带动。保险集团协同效应的发挥,建立在内部子公司各自业务边界清晰的基础上,建立在集团公司与其下属公司之间、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业务上的非竞争关系,对形成良好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秩序十分重要。

从纵向看,可以以保险公司为中心,向前端—保险或保险经纪延伸设立子公司,也可以向后延伸设立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公司主要是为保险公司销售产品;保险经纪公司的特长是风险管理服务和保险市场开发;保险公估公司则是客观中立的进行损失勘验、保险赔款理算的第三方。产品开发、保险服务和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的专业特长。这些子公司业务分工明确,互相协作补充,在各自专业分工基础上较易形成核心竞争力,并由此形成各自利润源。

2、共享的营销网络和技术支持

充分利用原有的营销机构网络,建立集团营销协作机制,在专业分工基础上进行合作,发挥营销机构网络的最大效能。

对很多新成立的保险公司来说,充分利用保险经纪公司的分支机构业务网络为客户提供现场服务,是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经营模式。

集团公司需要发展业务经营创新和综合研究的能力,充分掌握宏观政策、行业及市场综合信息,为子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

3、统一的信息平台

集团公司应构筑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互通互联的业务运营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系统,建设集团公司公共网络平台、办公与信息交换平台,支持各子公司公用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以节约经营成本,实现资源共享。

4、系统化的品牌策略

品牌是保险集团的重要资产,统一品牌对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塑造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集团公司不仅应有较强的品牌管理能力,而且更需要对集团品牌形象与声誉进行系统开发和经营,通过深度挖掘品牌价值,集中开展市场推广,提高品牌强度。同时,集团公司还应帮助各子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对集团品牌进行一定的延伸,并保证集团主品牌与附属品牌之间在视觉与内涵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7

2005年我国履行加入WTO的市场承诺开放旅游业。短短数年间,境外旅游跨国集团挟资金、管理、人才、技术优势全面登陆中国,与国内旅游企业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竞争。目前在国内主要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城市,近40家国际旅游集团公司设有分支机构,以假日、希尔顿、香格里拉等为代表的旅游跨国集团对国内旅游企业的并购浪潮势头正旺。通过并购,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加宽泛,产品向上下游延伸,在巩固高端市场的基础上,又逐步向内陆中小城市及低端市场扩张,从接管单体旅游企业向国内现有的旅游集团或旅游管理公司扩张。相比之下,我国旅游企业则处于守势,处境艰难。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必须加快,以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企业集团,应对挑战,走出国门。

一.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必要性

集团化经营、以规模求效益是适应旅游业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网络化连锁式服务走向的一种必然趋势。我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来的快速发展,产业化发展已是必然趋势。而产业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规模经济。因此,我国旅游企业实行集团化经营是由旅游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竞争环境所决定的。

(一)旅游业纵向一体化的性质决定旅游企业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旅游供给体系由旅游饭店业、旅游交通业、旅行社、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业等共同构成。旅游产业提供给旅游者的产品包含了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的组合产品,这种组合产品的细分项是分别由旅游业的六要素企业提供的,而旅游者对产品消费具有完整性,这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企业能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提供给旅游者完整的产品形态。在旅游业的六个基本要素中,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具有长期性的必要协作关系,各自的资产和经营均是专用性的。在旅游活动中,彼此只能互补,不能替代,属于产业内的前后相继行业。另外,旅游活动是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经济活动,旅游业经营的对象是流动的人口,故有必要建立旅游企业、部门、地区之间的横向联合,组成若干个跨地区、跨国界的大型旅游集团,由其将上游和下游不同环节的服务组合在一起,满足旅游者全方位的旅游需求。

(二)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决定旅游企业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阶段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一般均衡阶段、业务联合阶段、集团化阶段和网络化阶段。在业务联合阶段,竞争开始,出现了一般形式的联合活动,但企业资产方面的联系还很薄弱,企业分化加剧。集团化阶段,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开始出现资产经营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现阶段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基本介于业务联合阶段和集团化阶段之间,其主要标志是企业规模分化正在加剧,一般均衡状态的企业正向两极分化,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关系加剧,企业之间的依存需要提高,各种形式的结盟、联合或合作是单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途径之一。

(三)面临的国际市场形势决定我国旅游企业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旅游业外商外资进入中国已表现出两大明显的转折:其一,由中小企业转向大型公司;其二,从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转向占领和开拓中国市场。它们多为资本雄厚,网络配套,有营业规模、专业标准和国际信誉的大公司,会在国内集团立足未稳之际抢占市场份额,而一旦实施到位,就实行自组自接的网络化经营,这必定会对我国旅游业带来极大冲击。因此,国内旅游企业必须加快集团化经营进程,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中的问题

面对国际旅游集团咄咄逼人之势,我国旅游业经营者们的反应较为迟缓,对已经到来的竞争威胁认识不足。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性质混乱,结构松散

旅游业现行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条块分割,政企不分,虽形成了庞大的总体产业规模和产业组织,但众多旅游企业只是地区行业部门的附属物,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单位和法人实体。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旅游企业集团各自为政、盲目竞争,无法合理配置旅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旅游企业以表面的契约方式联合为企业集团,核心企业的控制力缺乏产权基础,成员企业根据各自的比较利益进行协作,缺乏集中领导与管理,结构松散,协作联姻徒有虚名。

(二)政府干预过多,缺乏独立性

在集团热的浪潮中,部分地方政府用行政力量搞“拉郎配”式的组合,捏合部分旅游企业组成集团公司。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隶属或挂靠某地区、某行业的政府部门。集团和主要成员企业的经营者由政府部门委派。在此背景下,集团或成员企业的经常性运行往往不是依据市场规律和利润法则,而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命令或长官意志决定。成员企业同时受集团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双重领导,难以建立通畅的管理渠道,影响企业科学决策,由此导致的非理性决策和短期行为屡见不鲜。

(三)规模效益低下、管理滞后

目前国内旅游企业规模普遍太小,旅游饭店客房数在200间以上的占涉外饭店总数的84%强,而旅行社业在规模上与国际大型旅游集团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基本上不成为现实的竞争对手。国外旅游业50年前就已出现的连锁经营、联号经营、特许经营等各种集团化经营模式,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目前民航CBS系统、全球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国际旅游业普遍应用。我国则呈现出明显劣势,CBS系统少有运用,网络系统处理营销、计划、预订、信息、会计等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低,业务处理的快捷、准确、及时等方面差距很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管理随意性强。

(四)面临跨国旅游企业集团的冲击

国际旅游企业集团对我国旅游业的冲击较为严重。大部分大型跨国旅游集团在中国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各种形式的据点,且逐步向网络化发展,努力扩大本集团在中国管理旅游企业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四星级以上饭店基本上由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经营管理,他们凭借在信息收集、客房预订、宣传促销和管理培训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各方面都处于我国饭店业的领先地位。显然,跨国旅游集团对我国旅游业发展造成的巨大冲击。

三.促进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的战略研究

(一)改革旅游业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重组旅游业资产,迄今为止,与之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仍未建立,不能对我国旅游企业实行全方位的行业管理。对国内外各种旅游业管理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后,笔者认为建立以旅游局和相关部门为班底的旅游管理委员会是一种理想模式。旅游管理委员会没有直属的旅游企业,也不直接干预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其具体职能主要是:制定符合我国旅游业状况的发展规划;出台必需的旅游产业政策和相配套的旅游法规,并监督实施;调节旅游市场,保持旅游供求平衡;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关系;处理旅游活动中出现和涉及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并监督有关部门执行;对各类旅游企业实行行业管理;开拓客源市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友好关系等。

旅游企业集团内部暴露出的问题,说明必须在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法人财产权和股权构成的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它明晰了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和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分离,使企业产权清晰,责、权、利分明。因此,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股份公司,是我国旅游企业产权改革的最佳模式。只有这样,旅游企业才能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才能冲破条块分割、政企不分、部门所有混乱等障碍,按照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实现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旅游企业集团才能真正形成。

(二)组建地理网络结构

根据旅游业经营特点,旅游企业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地理分布上形成网络化,才能发挥其集团化的功能,从而增强地区目标市场和细分市场的竞争力。纵观世界上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发展经历,无一不把地区网络建设作为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我国旅游集团在营建地理网络结构方面还刚起步,还远不能有效地形成地理分布上的网络结构。结合外国成功经验和我国实际,构建地理网络结构战略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集团与成员企业要有紧密联系的纽带,包括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资本优势互补纽带;二是集团与成员企业要形成以地域市场、资金、文化优势占领和扩大市场的能力。战略上应分3步:一,确定区域战略,争取在一个地区内或系统内通过扩张形成一定规模;二,实现跨地区、跨系统扩张,寻找目标市场和细分市场;三,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

(三)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企业集团的合作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很紧缺,必须加快培养一批既善于集团企业管理又熟悉旅游市场特点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同时不断加强、改进不同层次的旅游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和终身教育,加快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集团多属地域性集团,真正具有全境意义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数量有限,跨国型旅游集团更少。而在不同地域独善其身已经很难走出一条大道来,因此,寻求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无疑是寻求更大发展的良机。各旅游企业集团应携手,以开放的姿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求共赢。另外,要加强与国际集团合作,主动“走出去”,建立中国旅游的海外接待体系,全面融入世界旅游经济体系的国际分工。

(四)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电子商务可以克服传统旅游服务缺陷,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目的地资讯,为其出游决策提供参考信息;突破时空界限,为消费者提供全天候跨地域的服务;提供有关银行信用卡在线支付手段,方便购买;将自己组织的产品推向市场,直接与消费者见面(传统旅游必须经过零售社环节),减少销售环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关键是改变经营方式,基于Internet的互联网预定、销售、管理是旅游集团销售的必然趋势,能为企业集团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8

1.饭店市场全球化竞争使国内酒店的品牌建设成为发展的关键

面对国外饭店集团在各个层面的挤压,我国饭店的当务之急就是塑造品牌,以品牌为纽带,进项资本运作,走集团化的道路。当前我国饭店品牌建设缓慢,除了锦江之星等少数本土饭店品牌外,能与国外饭店集团相抗衡的饭店品牌数量太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饭店品牌成为提高我国饭店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饭店市场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趋势我国饭店集团走品牌发展之路,这是促进我国饭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产业的竞争形势升级成为中国饭店走品牌发展战略的必然趋势

纵观国际饭店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层次的竞争阶段,价格竞争阶段,质量竞争阶段,品牌竞争阶段。在质量竞争阶段,随着饭店市场供给的过剩形成买方市场,同时由于消费者的日趋成熟,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提高,对饭店的产品与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饭店企业纷纷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市场,同时饭店市场的同质性决定了计时在质量竞争的阶段下仍摆脱不了同质化竞争的恶性经循环。在这种背景下,品牌化竞争就显得尤其重要,品牌竞争的引用也为饭店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在品牌竞争时代,饭店集团之间竞争的焦点是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强势饭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集中程度会越来越高,品牌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这预示着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

3.市场消费观成熟促使中国饭店尽快形成品牌市场获得顾客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消费经历的丰富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顾客更加注重饭店产品消费中的感情体验。饭店产品与服务所提供的单纯的功能性需求已经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消费者需求有满足实用性、功能型消费想个性化、精神性消费转变。在品牌竞争阶段,消费者选择饭店产品的标准不再是“好不好”而是“喜不喜欢”。饭店顾客的感性消费需求受饭店品牌形象、品牌宣传形象越来越大,因此,随着饭店市场消费观念进入感情消费阶段时代,饭店品牌也成为了市场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国内饭店集团品牌发展情况上看

从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香港半岛饭店管理集团开始管理北京建国饭店,拉开了我国饭店集团化管理的序幕之后30年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放引进阶段,到90年代吸收模仿阶段,再到21开始到现在的品牌竞争阶段,中国饭店集团迅速壮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不能否认,在中国饭店业随着飞速发展的经济一同飞跃的同时也显示出一系列问题。如地域分布不均衡、与国际品牌差距大,品牌意识淡薄,规模效应不足,战略规划不强,人才缺乏,品牌结构单一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遏制国内饭店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解决问题同样可不容缓。

1.明确品牌意识,诚信经营

饭店在进行品牌建设时,首先必须对饭店的品牌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要求饭店企业改变传统的竞争战略,树立以品牌价值创新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世界著名的饭店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希尔顿是“豪华。物有所值”的高档次品牌形象,假日饭店集团是“温馨、卫生、健康、清洁、经济”的品牌形象,香格里拉饭店集团是“享受世外桃源半神仙的生活”的品牌形象。明确品牌意识的下一步就要诚信经营。诚信是品牌最本质的内容,消费者之所以长期选择某一经济型饭店,这经济型饭店之所以出名,关键就在于它的信誉。这个信誉就表明饭店对其住客的承诺、应尽的责任义务,不坑害、欺骗消费者。同时饭店还要树立长期维护品牌的观念,从追求品牌知名度向追求品牌忠诚度转移。

2.走个性化路线

形成品牌、产品、价格以及服务内容上的差异化,这样才能形成独有的特色,从而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所以,饭店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采取行动,将品牌的功能、特征与消费者心理需要联系起来,使得品牌进入消费者的视觉领域,并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偏好,而且服务上做到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走个性化路线,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长处。进行“补缺定位”就成为关键所在

3.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对经济资源,如人员、资金、技术等流动管制的放宽以及地区性共同市场的形成,饭店要在这种日益开放的环境下保持竞争的相对优势,就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因此,饭店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推广连锁饭店,加入集团的行列,寻求更有利的生存与发展机会。集团化的优势在于集合相关资源,只有形成集团化,才能打造出经济型饭店的品牌,才能持久发展、壮大。其次,集团化可以极大的提高集团内各个经济型饭店的效益,并且可以提升整个连锁集团的整体形象。

三、结论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9

(一)外资保险集团在华扩张

由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营业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目前在华营业的外资保险机构大多是经营历史悠久、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大型金融保险集团,他们在经营特点上的一个共性就是已经实现了集团化经营,因此,在中国业务的扩张上也呈现出明显的集团化经营趋势,不仅进入我国保险行业,同时也进入银行、资产管理、证券等行业。这种集团化的扩张已经渗透到我国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其协作效应开始显现。外资保险集团综合经营体现出来的竞争力成为刺激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尽早进行集团化扩张、扩大经营领域的重要外部原因。

(二)银行向保险行业的渗透

银行业正加速向保险领域渗透。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向保监会递交了设立寿险公司的申请;交通银行已明确表示正在筹备设立保险公司;工商银行也有意借道工商银行(亚洲)公司(简称“工银亚洲”)进入保险业。银行业获取经营保险业务的资格,销售网络方面的突出优势就会很快显现。目前,我国大型保险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多是停留在销售协议层面,即使有投资也多是财务性投资,战略性投资非常少,这就决定了我国保险企业与银行业之间的合作稳定性不高。一旦银行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出于业务上的考虑,与现有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将更加不稳固。这种合作关系上的压力也使得保险公司必须通过资本纽带等方式与银行建立起更加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或者直接进军银行业,维护银行销售网点的稳定。

(三)监管机构的支持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仍然是按照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设立的。其中,保监会作为我国保险行业的监管机构和主管机构,近来明确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保险公司走集团化发展道路。2006年6月26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集团公司。”2006年10月16日,保监会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对加快保险业综合经营,促进保险业与银行业深层次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措施无疑表明保险监管机构的政策趋向是大力支持保险企业向银行等其他金融领域发展。

(四)规模效应

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其金融产品的销售成本、开发成本等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从而出现规模经营效应。

(五)范围经济

一家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支出小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的支出,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范围经济或者多产品经济。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协同效应以及资源的整合,集团化发展会节省较多的品牌宣传推广、销售等成本,从而出现范围经济。

二、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现有路径选择

(一)依托主业

我国市场份额、资产规模、品牌知名度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以原来经营的保险业务为主,并以此为依托向其他领域扩展。比如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并且将寿险业、资产管理业作为当前的主业;平安保险集团在谋求建立金融服务集团的道路上一直将其寿险业务作为其最核心的主业;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则将非寿险作为其主业。依托主业主要体现在大型保险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往往以最初的经营实体作为出资方或者控股单位,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进行业务领域的扩张;并且在集团化扩张的同时始终保持对核心业务领域的投入,巩固并扩大其市场竞争能力。从中国人寿股权关系中,寿险股份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在整个集团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市场份额近年来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地位,寿险综合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共用品牌

品牌是我国保险公司经过多年经营积累的一笔宝贵无形资产,也是相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公司CI,还是公司名称、公司企业文化,我国保险公司均注重在集团下利用一个品牌,力图将品牌价值最大化。

(三)共享资源

资产利用理论把企业看成是能够从事一些独立经营活动的有形资产、人和无形资产的集合。某些资产相对来说是产品专用资产,只能用于生产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而另一些资产可以通用于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类资产在企业目前的经营活动中得不到充分利用,就只得把它们用于其他方面。这种用途有时可以通过出售或租赁给其他企业来实现,有时企业可以通过自己多样化的经营活动,自.己留用这些资产。保险公司的资产也分专用和非专用资产。保险公司规模庞大的非专用资产如金融与销售人才、面向全国的网络、齐全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等等可以用于保险业务之外的其他金融业务,如证券、信托和银行业务。我国保险公司集团化建设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实现集团旗下不同企业不同资源的共享,这也成为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保险集团在资源共享上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共享销售资源,表现形式之一是子公司之间签订销售合同。2006年10月17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所属子公司相互保险业务。表现形式之二是集团在各个子公司内部均建立起专门负责交叉销售的部门,如平安集团设有综合开拓部,自2005年开始探索产险渠道销售年金、信托,个人寿险渠道销售产险、团险,团险渠道销售产险、信托的交叉销售模式,目前已逐渐“内化”到相应专业公司的日常销售管理中。在集团化建设初期,首先进行销售资源的共享是大型保险企业基于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出的选择。保险公司最丰富的资源一般是销售资源和客户资源,销售资源是集团下子公司尽快开展业务、占领市场迫切需要的资源,同时只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保证各方的利益分配公平公正,销售资源也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共享的企业资源。而客户资源的共享远没有这样简单,目前的保险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客户管理,客户信息不全、客户信息系统管理不畅、保证制度缺失等问题均制约着客户资源的共享。

(四)资本运作

产业经济学认为,企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都将在若干约束下追求一个或多个目标。在给定的约束下追求目标成果的最大化的各种努力构成了企业的被动行为。与此相对应,主动的行为则包括了在一段时间内为了改变或消除企业面临的约束从而使企业追求的目标能产生更好的结果而做出的努力,如广告、研究、开发、产品多样化、创新、兼并等等都是被用来放宽约束条件的主动性行为。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过程中,发起设立新的子公司是一种扩张手段,但更多的则是通过资本运作这种主动性行为,合理规避现行政策约束,利用财务杠杆达到对目标领域中的目标企业进行参股或者控股的目的。

三、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路径

(一)在发起设立上,由自身发起向资本并购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扩张新业务领域的方式主要是发起设立。集团化初期采用发起设立扩展新业务领域的原因主要是:新拓展的业务均是大型保险企业首先选择进入的重要战略业务领域,尤其是相关的保险业务领域,发起设立能够牢牢掌握经营控制权。在集团化发展的下一阶段,母公司往往会采取资本并购的方式扩张新业务领域。首先,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减少进入成本;其次,对后进入领域尤其是非保险的金融领域,母公司限于缺乏相关的经营经验往往不会选择直接经营,而是只取得控股权和部分经营决策权。

(二)在业务领域上,由保险业务的混业经营向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发展

在业务领域上,走集团化道路的大型保险企业往往会选择首先在保险业务范围内实现混业经营,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大型保险企业对保险业务比较熟悉,率先进入这些领域,不存在较高的人才和技术壁垒。目前,进行集团化的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在保险业务范围内的混业经营,下一阶段将加强在非保险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

(三)在集团母公司功能上,由业务经营为重点向全面管控为重点发展

集团母公司往往起源于一家纯经营性的保险公司,在建立集团架构的初期,其主要的功能定位也往往集中在业务经营上,比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2003年的股改过程中,给中国人寿集团公司的定位主要是处理老业务和老资产,但是当中国人寿的战略定位转向建设现代金融服务集团时,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向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品牌增值、文化构建、风险控制、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全面管控的职能转变。随着集团母公司功能的发展变化,母公司的性质也由经营性控股公司(OperatingHoldingCompany)向纯粹控股公司(PureHoldingCompany)转变。

(四)在资源共享上,由简单的交叉销售向共享客户资源发展

资源共享是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资源共享也是一个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过程,最直接的资源共享就是集团品牌的共享。在集团化发展的初期,集团资源共享主要集中在销售领域,表现形式主要是交叉销售,比如寿险个人人销售产险产品,产险销售人员销售团体寿险、年金产品等。这主要是由于保险集团下新设保险业务子公司在设立初期最迫切、最重要的经营目标是拓展市场、树立形象,短时间内建立专属自己的销售队伍很不现实,销售成本也比较高,在建设自己销售队伍和网络的同时,签订销售协议借用其他子公司成熟的销售队伍成为新设子公司的最优选择。将来保险集团资源共享的范围将会更广、层次将会更深。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集团企业要建立统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完善客户信息管理制度,构建客户信息管理平台,使保险集团能够向每位客户提供包括寿险、产险、养老保险、资产管理、银行等产品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四、推进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层面

1.建立监管组织体系

在我国,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让分业经营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尽管目前金融监管机构已建立起三方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联席会议机制等协调机制,但要更好地实现对跨市场金融产品、金融组织的风险监管,同时又要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减少重复监管,必须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在这个过程初期,可以先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实施伞状型的主监管模式,即在过渡期内先设立一个金融监管委员会作为监管协调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机构群,监管协调机构从事对金融保险集团的风险监管、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传输信息、对跨国界的金融集团实行跨国界的监管活动等;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仅负责对集团内子公司不同业务种类实施对口监管并享有相应的监管裁决权。待时机成熟后,可以由监管协调机构对现有“一行三会”的监管组织体系进行整合,建立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领域监管功能为一身的、常设性金融监管机构。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

根据金融监管的有关理论,几乎所有的国家对金融行业的规制都是基于控制金融风险考虑的。作为政府来讲,它的规制收益是将混业经营所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降为最小。随着分业监管规制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各方都在大力推进金融混业经营。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三只银行系基金相继推出,这被许多人看作是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与银行、证券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但是,由于目前监管机构综合性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方监管机构分头制定的监管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随着金融混业经营进程的加快,在建立金融综合监管组织的基础上,应该尽快完善金融综合经营的法律法规,针对保险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趋势,应当尽快统筹安排,修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信托法》等金融法律中与混业经营不相适应的条款,制定统一的金融业务法律和金融监管体系,重点是建立企业内部防火墙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等专门针对金融集团经营的专门性法律。

3.转变监管理念

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仅仅是合规性监管体系,还没有向风险监控体系转换,所以容易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要实现金融混业经营,就必须放松金融管制。这必定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即新的金融风险,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将其及时纳入监控体系,则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有可能迅速放大而危及金融体系。因此,为了金融安全,,也为了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的顺利发展,必须要转变监管理念,从合规性监管理念向风险监控防范理念转换,建立严密的金融风险监控防范体系,将因综合经营等金融创新导致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创造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充分条件。

(二)公司层面

1.突出主业

大型保险企业在打造金融集团的同时,应该时刻注意到保险主业是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险业所特有的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精算能力、销售培训能力是不同于其他金融行业的竞争优势,大型保险企业应该在进军其他金融领域的同时,加强对保险主业的投入,充分发挥保险主业在集团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将保险主业作为集团进军其他业务领域的坚实基础。

2.注重效益

国际经验表明,进行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经营效益在短时间内体现得并不明显,甚至经营效益不如综合经营之前。从美国排名前50位的银行控股公司来看,2003年从事混业经营的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99%,未开展混业经营的平均为2.12%。另外,10国集团的金融部门合并报告也证实了,美国金融业在允许混业经营后的效率并无明显变化。国际经验说明,集团化发展并不等同于提高效益。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协同效应的发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在综合经营的过程中,既不能由于一时的效益下降停滞集团化建设的步伐,也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集团规模,忽视了企业整体效益水平。保证集团经营效益的根本在于优化对集团资产的配置,将资产运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

3.完善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公司组织成员间利益的冲突需要一整套制度性的安排来解决权力的监督与制衡问题。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司内外部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复杂,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保险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激励董事会和各级经理层为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努力奋斗,同时对公司日益复杂的有效运行提供监督,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加强内控

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经营后,如何更好地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管理多种经营带来的经营风险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保险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企业内控,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精细化经营风险管控,优化投资风险管控,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搭建起功能健全的集团内部防火墙制度,构建符合多头监管要求的内控管理体系。

5.整合资源

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整合资源,使集团下各项资源的配置最优、效能最大化。保险集团可以整合的资源范围比较广泛,包括销售资源、客户资源、培训资源、人才资源、资产资源、品牌资源、社会资源等等。资源整合效能最大化的根本路径在于:在集团下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建立起鼓励资源共享、促进资源共享的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集团化趋势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综合经营

一、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动因

(一)外资保险集团在华扩张

由于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对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营业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目前在华营业的外资保险机构大多是经营历史悠久、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大型金融保险集团,他们在经营特点上的一个共性就是已经实现了集团化经营,因此,在中国业务的扩张上也呈现出明显的集团化经营趋势,不仅进入我国保险行业,同时也进入银行、资产管理、证券等行业。这种集团化的扩张已经渗透到我国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其协作效应开始显现。外资保险集团综合经营体现出来的竞争力成为刺激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尽早进行集团化扩张、扩大经营领域的重要外部原因。

(二)银行向保险行业的渗透

银行业正加速向保险领域渗透。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向保监会递交了设立寿险公司的申请;交通银行已明确表示正在筹备设立保险公司;工商银行也有意借道工商银行(亚洲)公司(简称“工银亚洲”)进入保险业。银行业获取经营保险业务的资格,销售网络方面的突出优势就会很快显现。目前,我国大型保险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多是停留在销售协议层面,即使有投资也多是财务性投资,战略性投资非常少,这就决定了我国保险企业与银行业之间的合作稳定性不高。一旦银行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出于业务上的考虑,与现有保险公司的合作关系将更加不稳固。这种合作关系上的压力也使得保险公司必须通过资本纽带等方式与银行建立起更加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或者直接进军银行业,维护银行销售网点的稳定。

(三)监管机构的支持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机构仍然是按照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设立的。其中,保监会作为我国保险行业的监管机构和主管机构,近来明确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保险公司走集团化发展道路。2006年6月26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集团公司。”2006年10月16日,保监会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对加快保险业综合经营,促进保险业与银行业深层次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措施无疑表明保险监管机构的政策趋向是大力支持保险企业向银行等其他金融领域发展。

(四)规模效应

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其金融产品的销售成本、开发成本等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从而出现规模经营效应。

(五)范围经济

一家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支出小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的支出,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范围经济或者多产品经济。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协同效应以及资源的整合,集团化发展会节省较多的品牌宣传推广、销售等成本,从而出现范围经济。

二、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现有路径选择

(一)依托主业

我国市场份额、资产规模、品牌知名度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以原来经营的保险业务为主,并以此为依托向其他领域扩展。比如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战略,并且将寿险业、资产管理业作为当前的主业;平安保险集团在谋求建立金融服务集团的道路上一直将其寿险业务作为其最核心的主业;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则将非寿险作为其主业。依托主业主要体现在大型保险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往往以最初的经营实体作为出资方或者控股单位,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进行业务领域的扩张;并且在集团化扩张的同时始终保持对核心业务领域的投入,巩固并扩大其市场竞争能力。从中国人寿股权关系中,寿险股份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在整个集团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市场份额近年来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地位,寿险综合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共用品牌

品牌是我国保险公司经过多年经营积累的一笔宝贵无形资产,也是相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所特有的竞争优势。在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公司CI,还是公司名称、公司企业文化,我国保险公司均注重在集团下利用一个品牌,力图将品牌价值最大化。

(三)共享资源

资产利用理论把企业看成是能够从事一些独立经营活动的有形资产、人和无形资产的集合。某些资产相对来说是产品专用资产,只能用于生产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而另一些资产可以通用于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这类资产在企业目前的经营活动中得不到充分利用,就只得把它们用于其他方面。这种用途有时可以通过出售或租赁给其他企业来实现,有时企业可以通过自己多样化的经营活动,自.己留用这些资产。保险公司的资产也分专用和非专用资产。保险公司规模庞大的非专用资产如金融与销售人才、面向全国的网络、齐全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等等可以用于保险业务之外的其他金融业务,如证券、信托和银行业务。我国保险公司集团化建设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希望能够实现集团旗下不同企业不同资源的共享,这也成为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目前,保险集团在资源共享上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共享销售资源,表现形式之一是子公司之间签订销售合同。2006年10月17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所属子公司相互保险业务。表现形式之二是集团在各个子公司内部均建立起专门负责交叉销售的部门,如平安集团设有综合开拓部,自2005年开始探索产险渠道销售年金、信托,个人寿险渠道销售产险、团险,团险渠道销售产险、信托的交叉销售模式,目前已逐渐“内化”到相应专业公司的日常销售管理中。在集团化建设初期,首先进行销售资源的共享是大型保险企业基于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出的选择。保险公司最丰富的资源一般是销售资源和客户资源,销售资源是集团下子公司尽快开展业务、占领市场迫切需要的资源,同时只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保证各方的利益分配公平公正,销售资源也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共享的企业资源。而客户资源的共享远没有这样简单,目前的保险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客户管理,客户信息不全、客户信息系统管理不畅、保证制度缺失等问题均制约着客户资源的共享。

(四)资本运作

产业经济学认为,企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都将在若干约束下追求一个或多个目标。在给定的约束下追求目标成果的最大化的各种努力构成了企业的被动行为。与此相对应,主动的行为则包括了在一段时间内为了改变或消除企业面临的约束从而使企业追求的目标能产生更好的结果而做出的努力,如广告、研究、开发、产品多样化、创新、兼并等等都是被用来放宽约束条件的主动性行为。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过程中,发起设立新的子公司是一种扩张手段,但更多的则是通过资本运作这种主动性行为,合理规避现行政策约束,利用财务杠杆达到对目标领域中的目标企业进行参股或者控股的目的。

三、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路径

(一)在发起设立上,由自身发起向资本并购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发展、扩张新业务领域的方式主要是发起设立。集团化初期采用发起设立扩展新业务领域的原因主要是:新拓展的业务均是大型保险企业首先选择进入的重要战略业务领域,尤其是相关的保险业务领域,发起设立能够牢牢掌握经营控制权。在集团化发展的下一阶段,母公司往往会采取资本并购的方式扩张新业务领域。首先,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减少进入成本;其次,对后进入领域尤其是非保险的金融领域,母公司限于缺乏相关的经营经验往往不会选择直接经营,而是只取得控股权和部分经营决策权

(二)在业务领域上,由保险业务的混业经营向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发展

在业务领域上,走集团化道路的大型保险企业往往会选择首先在保险业务范围内实现混业经营,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大型保险企业对保险业务比较熟悉,率先进入这些领域,不存在较高的人才和技术壁垒。目前,进行集团化的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在保险业务范围内的混业经营,下一阶段将加强在非保险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

(三)在集团母公司功能上,由业务经营为重点向全面管控为重点发展

集团母公司往往起源于一家纯经营性的保险公司,在建立集团架构的初期,其主要的功能定位也往往集中在业务经营上,比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2003年的股改过程中,给中国人寿集团公司的定位主要是处理老业务和老资产,但是当中国人寿的战略定位转向建设现代金融服务集团时,集团公司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向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品牌增值、文化构建、风险控制、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全面管控的职能转变。随着集团母公司功能的发展变化,母公司的性质也由经营性控股公司(OperatingHoldingCompany)向纯粹控股公司(PureHoldingCompany)转变。

(四)在资源共享上,由简单的交叉销售向共享客户资源发展

资源共享是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资源共享也是一个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过程,最直接的资源共享就是集团品牌的共享。在集团化发展的初期,集团资源共享主要集中在销售领域,表现形式主要是交叉销售,比如寿险个人人销售产险产品,产险销售人员销售团体寿险、年金产品等。这主要是由于保险集团下新设保险业务子公司在设立初期最迫切、最重要的经营目标是拓展市场、树立形象,短时间内建立专属自己的销售队伍很不现实,销售成本也比较高,在建设自己销售队伍和网络的同时,签订销售协议借用其他子公司成熟的销售队伍成为新设子公司的最优选择。将来保险集团资源共享的范围将会更广、层次将会更深。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这就要求集团企业要建立统一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完善客户信息管理制度,构建客户信息管理平台,使保险集团能够向每位客户提供包括寿险、产险、养老保险、资产管理、银行等产品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

四、推进我国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层面

1.建立监管组织体系

在我国,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让分业经营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尽管目前金融监管机构已建立起三方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联席会议机制等协调机制,但要更好地实现对跨市场金融产品、金融组织的风险监管,同时又要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减少重复监管,必须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在这个过程初期,可以先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实施伞状型的主监管模式,即在过渡期内先设立一个金融监管委员会作为监管协调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机构群,监管协调机构从事对金融保险集团的风险监管、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传输信息、对跨国界的金融集团实行跨国界的监管活动等;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仅负责对集团内子公司不同业务种类实施对口监管并享有相应的监管裁决权。待时机成熟后,可以由监管协调机构对现有“一行三会”的监管组织体系进行整合,建立集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领域监管功能为一身的、常设性金融监管机构。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

根据金融监管的有关理论,几乎所有的国家对金融行业的规制都是基于控制金融风险考虑的。作为政府来讲,它的规制收益是将混业经营所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降为最小。随着分业监管规制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各方都在大力推进金融混业经营。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三只银行系基金相继推出,这被许多人看作是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与银行、证券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但是,由于目前监管机构综合性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尚未建立,各方监管机构分头制定的监管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随着金融混业经营进程的加快,在建立金融综合监管组织的基础上,应该尽快完善金融综合经营的法律法规,针对保险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趋势,应当尽快统筹安排,修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信托法》等金融法律中与混业经营不相适应的条款,制定统一的金融业务法律和金融监管体系,重点是建立企业内部防火墙制度、防范经营风险。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等专门针对金融集团经营的专门性法律。

3.转变监管理念

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仅仅是合规性监管体系,还没有向风险监控体系转换,所以容易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要实现金融混业经营,就必须放松金融管制。这必定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即新的金融风险,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将其及时纳入监控体系,则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有可能迅速放大而危及金融体系。因此,为了金融安全,,也为了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的顺利发展,必须要转变监管理念,从合规性监管理念向风险监控防范理念转换,建立严密的金融风险监控防范体系,将因综合经营等金融创新导致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创造实施金融混业经营的充分条件。

(二)公司层面

1.突出主业

大型保险企业在打造金融集团的同时,应该时刻注意到保险主业是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险业所特有的风险管理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精算能力、销售培训能力是不同于其他金融行业的竞争优势,大型保险企业应该在进军其他金融领域的同时,加强对保险主业的投入,充分发挥保险主业在集团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将保险主业作为集团进军其他业务领域的坚实基础。

2.注重效益

国际经验表明,进行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经营效益在短时间内体现得并不明显,甚至经营效益不如综合经营之前。从美国排名前50位的银行控股公司来看,2003年从事混业经营的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99%,未开展混业经营的平均为2.12%。另外,10国集团的金融部门合并报告也证实了,美国金融业在允许混业经营后的效率并无明显变化。国际经验说明,集团化发展并不等同于提高效益。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协同效应的发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在综合经营的过程中,既不能由于一时的效益下降停滞集团化建设的步伐,也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的集团规模,忽视了企业整体效益水平。保证集团经营效益的根本在于优化对集团资产的配置,将资产运用到回报率较高的领域。

3.完善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公司组织成员间利益的冲突需要一整套制度性的安排来解决权力的监督与制衡问题。大型保险企业在集团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司内外部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复杂,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这就要求保险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激励董事会和各级经理层为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努力奋斗,同时对公司日益复杂的有效运行提供监督,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4.加强内控

大型保险企业集团化经营后,如何更好地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管理多种经营带来的经营风险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保险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企业内控,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精细化经营风险管控,优化投资风险管控,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搭建起功能健全的集团内部防火墙制度,构建符合多头监管要求的内控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