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8:57:18

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范文篇1

一、FDI技术转移系统的主体

世界经济的区域性科层结构特征、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技术能力特点及技术追赶战略,决定了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成为技术转移系统的主体。

1.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作为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拥有者,控制着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把握着技术变革的速度。基于资源和市场的驱动,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利润最大化的重要经营手段,而且跨国公司也是FDI活动最重要的承担主体。

2.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通过吸引FDI引进相关技术会在东道国企业中沉淀和积累,有助于其在短时间内跨越一些技术台阶,满足技术迅速成长的需要。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以及在逐步建立的工业体系的看重,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从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的趋势。

二、FDI技术转移系统的客体

技术是FDI技术转移系统的客体,同时也是FDI技术转移系统的核心。FDI技术转移活动的复杂性和关联性,要求作为转移对象的技术必须是一套完整的、复杂的、动态的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1.FDI技术转移系统客体的层次

根据M.Bell(1987)的技术引进关系模型,FDI所转移的技术可以从低到高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技术由资本品和技术服务构成。这一层次的技术在转移之后被整合进新建的生产设施中,从而有助于接受转移的主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产品范围的扩展。第二层次技术由操作中的技巧和专有技术构成。与第一层次技术相类似,相关主体对第二层次技术的掌握也不能保证产生持续的技术进步,可能会停留在对转移技术的简单复制阶段。第三层次技术主要是由生产系统的专有知识、各种工程和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构成,是通过FDI转移的最高层次技术。对该层次技术的掌握有助于接受转移的主体复制和更改原生产系统,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FDI技术转移系统客体的周期性

虽然技术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但在FDI技术转移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是技术的周期性。技术的生命周期具体可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O''''Brien,1994)。技术的周期性替代不断地对企业施加压力,促使其在技术使用价值衰退之前,将技术对外转移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技术的周期性替代客观上要求转移技术的企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以产生新的技术接续,从而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转移。

三、FDI技术转移系统的外在环境

1.创新环境

FDI转移的技术只有经过东道国企业内化后,才能扩大企业的技术储备,提升企业的创新优势,而这需要企业具有相匹配的创新环境。内部创新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家成长环境、组织内的学习环境、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等;外部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必要的资金支持、适宜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剧东道国市场的竞争,迫使跨国公司提高技术转移的速度和水平。而内、外部创新环境的协同有助于促进内外资企业间技术的互动,帮助本土企业从创新环境中持续不断地汲取创新的源泉。

2.竞争环境

适度的竞争既可以促进跨国公司加快技术转移,为本土企业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提供机会,又可以促进本土企业积极寻求挖潜改造的途径,把竞争压力转换成发展的动力,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此外,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FDI技术转移绩效的发挥也是必需的。如果东道国以“超国民待遇”等优惠政策吸引FDI,那么原本实力就较弱的本土企业必将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道国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3.集群环境

通过地域的邻近性来提高分工效率,降低因频繁交易而产生的过高交易费用,促进集群企业间的组织学习,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机理。由于跨国公司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因此一般在集群内起到支撑研发能力的核心作用,内资企业主要是为外资企业配套。在生产技术协作和知识技术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集群的自我强化。但是集群内的垂直分工体系可能会固化内外资企业的二元结构,同时,集群的存在加深了本土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削弱了本土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4.人力资本环境

对于东道国企业来说,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速形成辨识和吸收FDI转移技术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促使跨国公司通过示范、竞争和上下游关联产生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推动力量。因此,营造宽松的人力资本流动条件、优势的人才回流环境以及良好的创业条件是东道国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的人力资本流动条件有助于东道国借助跨国公司的力量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构筑人才高地;优势的人才回流环境可以产生“强力磁场”,吸引一批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严格职业训练的外企中方雇员“易帜”;良好的创业条件可以逐步孵化和培育起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从而使FDI技术转移效应得到进一步的实现和放大。

四、FDI技术转移系统功能的实现方式

不同形式的实现方式对FDI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异的。具体来说,FDI技术转移系统功能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新建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

1.新建投资

新建投资主要包括合资和独资两种方式。从投资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建投资应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当投资受到东道国某些条件限制时,新建投资中的合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优的选择。但近年来,外方独资和控股所占的比例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必然会削弱中方对企业的控制力,导致国有资产和品牌等无形资产的消失,压缩企业的获利空间,甚至将本土企业完全挤出市场。但最为重要的是,外方对企业核心资源的掌握使中方处于被动地位,甚至会形成技术创新路径的对外依赖。

2.跨国并购

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说,并购可以使其绕过国家之间在商品等方面的壁垒,减少争夺市场份额和生产要素的竞争对手,获得原东道国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生产技术和分销体系等,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成本。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并存。跨国并购为东道国提供了利用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有助于东道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但是跨国公司通过对一些领域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并购,遏制了有效的市场竞争,使本土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维系,自主品牌难以发展,竞争力大为减弱。

五、FDI技术转移系统模型

技术转移范文篇2

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的,与科研体系的紧密联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是因为许多科研机构不仅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且也深入到技术转移和推广的工作中,弗朗霍夫协会便是此中的典型代表。其第二大优势是技术转移体系与广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德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科技水平高,技术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除内部研发外,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途径,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技术转移服务,并且与技术转移机构保持长期的服务关系。另外,这个体系是以各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人力支撑的,这是其高水准服务的首要前提。

德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有:德国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和弗朗霍夫协会。三者在定位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部级的公共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供需、专利等的信息查询和简单的咨询服务;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并已在国内和国际上建立庞大的分支系统,其服务内容除了有深层次的技术咨询、研究开发、人力培训、国际性技术转移外,还涉及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服务;弗朗霍夫协会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直接为德国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服务。以下是各机构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的详细介绍。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的一个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它分布在德国各地,原则上每个州有一个分中心。各分中心是在各州经济技术和交通部指导下开展工作,其运行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政府,即各州的科技基金会,另一部分来自工商协会,即各行业企业缴纳的会费。中心的人员构成具有较严格的专业分类和配比,具有较多的高新科技领域的博士和硕士,同时聘请领域内权威人士担任科技顾问。

中心针对企业的主要服务职能包括:

1.技术交易服务。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

2.咨询服务。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支持该地区的技术创新。

3.专利及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查询专利信息以及申请专利的咨询,为企业查询国内外的科技、经济和科研成果等各种数据。

上述服务均为面向企业的无偿服务,除此之外,分中心还担负着本地区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前瞻研究,探索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科研课题,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方向,并对在这方面开展科技研发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各方面帮助,包括从政府部门、科技基金会和欧盟组织中为企业谋求创新资金资助。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和展会也是中心的一大职能。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1971年,是德国最大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是不依赖政府的民间机构史太白基金会的子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史太白已由一个州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成为国际化、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转移网络。其定位于技术转移服务组织,担当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联系平台,从各类型顾客的需求出发,致力于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各阶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工作的首要目标,力求向顾客提供高效、灵活、非官僚主义的服务。

史太白具有现代组织结构,总部由理事会、委员会和董事会组成,在54个国家设立了739个分中心(其中2007年新设立83个分中心),各分中心独立核算、自由决策。史太白在全球共聘用1340名员工,项目人员2907名,各类专家教授762名,收入达1.09亿欧元。

史太白的服务领域及特色:

1.咨询服务。史太白的咨询服务是以其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为基础,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的做出反应,找到具体领域的专家予以咨询。咨询的内容和形式分为:

·一般咨询。可提供一定时限的免费服务,通常免费时限为5个小时,此免费服务为中心创造了大量用户,是中心实质性项目的主要机会来源。

·专家咨询。由特定领域的专家提供服务,专家的咨询收费标准为,教授1500马克/日,工程师900马克/日。

·管理咨询。为企业进行形象、产品设计,总体战略策划和全面质量管理策划等。

·评估和专家报告。对技术项目进行技术、经济、人力资源和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

2.研究开发。企业可以就以下内容向史太白寻求服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系统的样机开发、测试、专利申请到生产实施,还有现有工艺、程序和产品的工业技术进行优化改进等。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研究与企业界之间的中介,有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具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第一手的高新技术,协助企业完成技术创新。有的情况下史太白也会针对客户的研发需求,安排客户与研究院所和工业合伙人的合作,这完成得益于史太白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

3.国际技术转移。向各分中心顾客提供国内外技术项目信息,构建跨区域、国界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目前史太白已在54个国家设立了739个分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最重要的作用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使它们能够成功地进入未来有增长前景的市场,如亚洲或美国。史太白中心既与金融上可靠的风险协作合伙人保持联系,也与前沿研究和商务机构的国际网络建立联系。

4.人力培训。为企业提供前沿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管理战略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举办技术或商务课题研讨会;举办信息对话,通报最新的关键技术;对企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升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课堂培训,1998年成立了柏林史太白大学,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并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特色在于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技术工艺与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移。

弗朗霍夫协会

弗朗霍夫协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共有员工12000人,年度预算超过10亿欧元。1949年由德国联邦政府设立,目前已经成为半官方半企业的全球性应用科学研究推广机构,分布在德国40多个地区,拥有58个研究所。协会不隶属于政府或其他部门,为独立的法人团体,具有现代的组织结构,组织层级由高到低有会员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高层管理者会议。协会的科研经费有70%来自企业和政府委托项目的收入,30%为政府负担。

协会致力于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开发,为中小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合同式的科研服务,通过改进技术能力和生产工艺,加强其工业伙伴的竞争力。协会有以下8个研究领域: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微电子、表面技术、光子、制造和材料。所提供的服务有: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引进;旧有制造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各种形式的与技术相关的咨询,包括技术的信息和数据、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质量和安全评估等。

研究所是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设立于各地的大学之中,在大学中选聘各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所长和技术骨干,负责研究所的研发工作。其中有40%员工为高校的在读博士和硕士,学生员工在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其工作时间长、报酬低,大大降低了研究所的人力开支,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能突破大学资源的限制,通过实际课题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弗朗霍夫与史太白在研发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史太白更多的是安排企业客户与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或直接将客户的需求委托给科研机构;而弗朗霍夫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来攻克研发课题。所以,弗朗霍夫拥有大量的技术专利。

二、对于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借鉴意义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科技中介和技术转移,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转移体系,但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的作用来看,仍远远落后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目前,我国技术转移机构大体有以下几类:

第一,部级常设技术市场。由科技部和各地市政府及其科技部门成立,大多采用会员制组建方式,以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

第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由发改委、教育部与地方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以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整合科技、人力、科研设施等资源,推动本单位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以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

第三,并不以技术转移业务为主业的兼营机构。主要为技术产权交易所,技术的产权交易方式近年来开始在我国兴起,将技术市场和产权市场融合在一起,为科技型初创企业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市场,并为创业资本提供了退出市场。

第四,综合型网络服务平台。以上海市为例,主要有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比之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我国技术转移体系机构种类繁多,但各机构规模小,结构松散,彼此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网络化调配能力。作为沟通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我国技术转移机构与二者的联系不够紧密,首先无法融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掘其人力和科研能力,只是停留于其即有的科研成果,我国虽然也依托高校设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但此中心目前只担负高校技术成果向社会推介的职能,无法真正利用高校科研资源,承担企业的技术需求课题;同时,我国广大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尚未真正了解和熟悉技术市场,无法很好利用技术市场来开展技术创新。另外,各机构间虽有合作关系,互通供需信息,但只有建立起统一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场效率。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低效现状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其自身,这与我国的科研体系和社会经济结构有关。例如,科研院所依靠国家拨款开展研发活动,其科研成果应当归属国家,科研人员并没有所有权,即使实现技术转移也只是为国家和单位谋利,个人只会因为在科研活动中所做的贡献而获奖励,而较少通过促成技术转移而获得奖励,所以科研人员不存在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因素。然而,德国的弗朗霍夫协会以其特有的研究所形式,使得其研究成果归属于研究所,研究所便可将其成果支配给企业。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市场化步伐太快,政府未能在整个体系中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而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即有非营利性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全国性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又有半官方半市场形式的弗朗霍夫协会,这对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是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H.NormanAbramson,JoseEncarnacao.TechnologyTransferSystemsinUSAandGerman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

demicPress,1997.

[2]Greg.I.Okoro.TechnologyTransfer,AppropriateTechnologyandCulturalReceptivityProble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

merceandManagement,1992.(2).

[3]DavidPollar.,InnovationandTechnologyTransferIntermediaries:ASystemicInternationalStudy[J].AdvancesinInterdisci

plinaryStudiesofWorkTeams,2006.(12).

[4]petitionandcollaborationinGermantechnologytransfer[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UK).2002.5

[5]刘强,赵晓洁.德国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J].德国研究,2003,(4).

[6]吴作伦.德国技术转移中心的考察和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

[7]周家伦.德国科研体制和科技队伍的建设[J].德国研究,2001,(1).

技术转移范文篇3

一、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

1、技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是第一重要元素

如果企业有了高科技、新技术、创新技术项目,就有了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就有可能实现竞争力,就有了通往市场的保证。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一个“胜者全胜”的永恒规律,技术领先一步、胜人一筹,就会占领大部份市场,而且市场的附着力、亲和力也很强。例如日本、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他们拥有和掌握了先进技术、关键技术,其性价比则优于同行,所以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经久不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比如我国龙头企业长虹集团,由于一直贯穿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思想,长虹的产品冲破重重封锁,不可阻挡地打入了国际市场,目前品牌价值已超过437.55亿元;五粮液集团由于拥有高端的技术,长期居于市场之首,时下的品牌价值已超过386亿元。以四川省为例,目前已有国家名牌29个,出口畅销品牌3个,中国名酒6个,以及433个四川名牌产品,名牌总数居西部第一,名牌对工业强省的贡献率已达27%。可见,技术创新、技术的占有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存在的第一元素。

2、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理论上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体现生产力的灵魂,这一点已为中外经济发展的事例证实。在近代,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而促进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成果的爆炸式产生,与此同时,企业遇到不少困难,往往都促使他们在技术上查找问题,因此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在近代以后越来越大、越来越显著。据统计,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增长依靠技术进步的比重占45%,到了20世纪末,则占到80%左右;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为55%,60年代为67%,70年代后约为82%;我国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前30年约为23%,1978年以后约为31%,新世纪以来逐步增大,约为49%。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中国经济靠技术进步的比重必须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扩大,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企业才能有生存、发展的资本,才会有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

3、技术进步可以使企业有源源不断的新产品产生,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产业群体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这当中首先要打破计划经济下由行业、由政府无偿转移技术和技术成果的局面,鲜明地推行技术是商品及科技成果商品化,这就揭示了技术的流通转移属性。企业在不断技术创新中,开发出更多的产品,由一个或若干个产品形成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企业的竞争力则会大大提高;另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存发展或社会、市场的需求,引进一些技术,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或者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更高层次的产业链,占据世界市场的一定份额,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世界500强的企业,都是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走出来的。微软公司靠强大的IT产业、若干世界领先的技术,完成了它的生存、发展、聚集、扩张,长期占领市场,成为不争的事实,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形成显骇的丰碑。我国钢铁产业龙头老大——攀钢集团几十年的光辉创业,除了民族精神和丰富资源外,技术创新、科研成果是直接的成功因素。攀钢曾被日本等外国专家断言不会成功,断言攀西钒钛磁铁矿是“呆矿”,我们只有依靠他们才行。但是,攀钢人不信邪,坚持在这块土地上大搞技术革新、成果创新、产业创新,组建以来共完成2291项技术成果,专利495项,1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78项获省部级奖,不少技术已获得国外专利。形成攀钢强大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支撑系统,使攀钢的品牌达580亿元以上,资产超过409亿元以上,成为中国西部的一颗明亮的企业之星。

4、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企业发展趋势是科学发展能力,即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它的关键是要提高自身产品、产业的生态型、有机型、环保型、节能降耗减排型等特质,要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使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站在高度负责、高度文明发展的角度来实现。除了其它因素和条件外,技术进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元素,当然也是企业在现代经济竞争中最需要的元素。

二、技术转移及流通的规律

我们讨论了技术进步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那么企业如何寻求技术的转移和流通呢?下面研究它的一些规律。

1、技术转移最小梯度规律

所谓梯度是指物质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描述。技术转移梯度是指技术转移的法律主体,即甲方和乙方之间在技术水平上的相差程度,相差程度大则技术梯度大,反之则技术梯度小。技术成果商品沿着技术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和流通。技术商品要在甲方和乙方间交易,必须是甲乙两方都应具有相当的知识、技术水平,缺少这一条件,技术交流就很难实现。甲乙两方的技术、知识水平相差愈小,梯度则愈小,技术交易则愈容易实现。美国、日本和西欧不少国家的技术贸易占世界技术贸易总额的80%以上,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技术水平差别不太大,即技术梯度小,容易实施技术交易。

2、技术转移的最大亲和力规律

一项技术要在两主体间流动转移,必须要有足够亲和力,而亲和力取决于主体对技术的最大吸引力和最小排斥力。最大吸引力来源于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力争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来源于企业在竞争中急需打拼产品市场;来源于企业力求现代管理、营销的技术等。而最小排斥力取决于企业技术交易的动力。排斥力由以下因素形成:没有竞争机制的系统;无忧患意识的系统;领导体制僵化、保守;技术投入的风险;经费、金融无支撑;人员素质提高成本大。

由此可知,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则有利于技术交易实施;吸引力小于排斥力,技术交易无法实施;吸引力和排斥力相当时,技术交易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吸引力越大,排斥力越小,则亲和力最大,技术越容易实现交易。

3、技术转移的生产力匹配规律

生产力匹配规律是指技术交易的甲方、乙方,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对于生产力水平很低的乙方,无法吸收甲方高、精、尖技术,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只有与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技术才有可能生根发芽,才能产生正效应。由于技术转移的内容主要有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引进关键设备、引进成套设备、购买专利等,所以每个环节上都要求甲方、乙方的生产力要相对匹配,否则将会产生负效应。

4、技术转移的人才载体规律

技术转移的人才载体规律是指人才是技术最充分、最活跃、最有效的载体,人才的转移是技术最根本的转移。技术载体可以是文字资料、图纸、设计方案、设备、软件等,技术转移就是通过技术载体的转移来实现的,乙方还需要对这一类的技术载体进行消化、吸收才能为我所用。而人才是技术最充分的载体,人才这一技术载体的转移是技术更为直接、更为有效、更为可靠的转移,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整个技术。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许多科学家被前苏联、美国争取到,从而苏美的技术,比如火箭技术的发展就大踏步进步。当今世界,不论是国家或企业,无不以争夺人才为既定方针,从而引起人才的广泛流动,实现技术的转移和交易。

5、技术保密和技术转移的对立统一规律

新技术的有偿转移,以保护发明者的利益和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而且从社会利益考虑,既要对该技术保密,又要迅速将新技术推广应用,造福于社会,因而形成对立。为此,我们要制定一些交易规划、专利法规等,以便技术转移能公平合理地有序地进行,即技术的保密与转移的对立统一规律。

6、技术转让的加速规律

技术转移的加速规律是指技术转移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按加速度规律进行转移。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指数曲线的增长速度发展。关于曲线规律在这里暂不做深入研究,省去繁杂的演算和推导,笔者大胆提出,技术转移的加速规律为:Y=Aekt,式中的Y为技术知识总量,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k为现代知识、技术膨胀率,且K〉0,t为时间。

不少专家预测,这种技术、知识总量随时间变化按指数曲线加速度增长的规律,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达到一种新的饱和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知识的迅速积累,导致新技术以更加快的速度代替旧技术。信息传输手段的现代化,使新技术的高速度转移成为可能,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现代技术正以加速度进行转移。

技术转移范文篇4

一、支持对象

在*地区注册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的成果转化部门以及担保公司。

二、支持范围

为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的项目。服务项目内容应属于以下情况之一:

(1)技术集成与经营服务: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技术集成、二次开发或技术营销后,实现技术转移的服务;

(2)技术经纪服务:为技术转移提供居间、行纪或服务(含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咨询服务);

(3)技术投融资服务: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投融资咨询、融资担保的服务,重点支持直接投入资金并提供咨询服务;

(4)技术转移平台服务:集成技术转移服务资源,为行业或区域的技术转移提供综合服务。

三、申报条件

申报专项资金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机构条件

1.基本要求:

独立法人机构——在*地区注册,成立两年以上,上年度总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属于院所、高校为主体成立的独立法人机构,面向全社会开展技术转移服务,其成立时间和总收入等不受此条件限制。

非法人机构——在京的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集团所属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成立两年以上,上年度促成技术交易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2.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技术转移服务业务。

3.服务能力与模式:有较强的技术转移专业服务能力和独特的服务模式,在技术转移服务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业绩,在社会上有良好的信誉且成长较快,近两年有典型的技术转移服务案例。

4.团队与制度:管理团队结构合理、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5.其他:获得“*市优秀科技中介机构”称号或*市及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的机构优先予以支持。

(二)服务项目条件

1.2006年1月1日以后签约且正在执行的技术转移服务项目。

2.为高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及技术转移提供服务,对高技术重点领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

3.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同时也能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自身的专业服务能力。

4.重点支持技术集成与经营服务项目以及为各类科技计划成果或专利技术的转化提供服务的项目。

(三)申报项目数量

每家机构申报一个项目。

四、支持方式和额度

(一)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方式,对申报机构进行择优支持。

(二)支持额度

每家机构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五、申报与受理

(一)申报地点和时间

专项资金实行集中申报、集中受理。*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受*市科委委托负责受理专项资金项目申请。

地址:*市海淀区苏州街甲49号三楼专项管理部

*

(二)申报程序

1.网上申报。申报机构可登录*市科委网站*相关栏目或*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站*的“政府专项申报”栏目下载填写项目申报书,并通过*的“政府专项申报”栏目进行网上申报。

2.报送书面材料。经*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上审核确认后,按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在申报截止日内,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报送*技术交易促进中心。

(三)申报材料

1.《*市科委技术转移服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20*年度)》,同时报电子版。

2.附件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2)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

(3)机构简介(发展历程、股权结构、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等)。

(4)主要高层管理团队、业务骨干及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学历、职称、荣誉证书复印件。

(5)技术转移服务的业务规范、管理措施等。

(6)近两年的财务报表复印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如有审计报告请提供。

(7)近两年技术转移服务业绩及典型案例的证明材料:

主要技术转移项目的委托合同、交易合同及付款证明,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为国家或地方科技计划项目、专利技术等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的证明材料等,其中:

技术集成与经营项目——引进技术的合同及付款证明、卖出技术的合同及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的复印件。

技术经纪服务项目——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技术交易合同等材料的复印件,技术交易合同的执行情况说明。

技术投融资服务项目——委托中介服务合同、借款合同或投资合作协议、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投资付款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技术转移平台服务项目——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技术交易合同、项目执行情况说明等材料的复印件及其他证明材料。

(8)申报项目的相关证明材料:

技术集成与经营项目——项目报告(包括项目的背景、主要内容、进展、意义等)、引进技术的合同以及付款证明、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技术经纪服务项目——项目报告(要求同上)、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等复印件、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技术投融资服务项目——项目报告(要求同上)、委托中介服务合同、服务收入证明(发票、税票等)、投资合作协议及投资付款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技术转移平台服务项目——项目报告(平台的背景、资源、服务内容、功能、业绩、运营情况、运营管理制度等)。

(9)近两年接受服务的主要客户评价意见(机构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合同执行情况、给客户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客户发展的作用等)。

(10)能反映申报单位信誉和所处行业地位的证明材料(近年来获得荣誉、政府资助、宣传报道等)。

(四)装订

申报材料按A4纸张打印,其中《*市科委技术转移服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20*年度)》简单装订,附件材料胶装成册。以上材料一式七份,均应加盖单位公章。

(五)情况查询

申报单位可通过市科委网站*或*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技术转移范文篇5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技术转移;风险投资;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一批经济一体化区域,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域的26个城市,该地区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集中度高、城市分布密度高且聚集程度较好。在长三角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发挥出了核心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过程及效果的研究,分析出这两类因素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与发展趋势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一体化区域,该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密度高、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快,同时区域范围内各经济体之间的依赖程度也较高。近十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强化,本文以2010-2019年10年间长三角地区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评价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及发展趋势,令所构建区域一体评价系统系统的原始矩阵H:其中样本总数量为m、指标的个数为n,对原始矩阵做归一化处理,并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熵权wj:由于选用的数据为连续型面板数据,所计算的熵权wj与每个年度相对应,最后应用线性加权法得出每个统计年度的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采用熵权法计算出2010-2019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指数值变化,如图1所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从总体上分析十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一体化趋势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5年以来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从理论上考虑会带动区域经济总量的提升,统计三省一市十年间GDP总量占全国比重,及人均GDP总量的变化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十年间长三角地区GDP比重和三省一市人均GDP数值都出现了增长趋势,这表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技术转移与风险投资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促进作用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是十分重要的两个核心要素,当前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增长步入瓶颈阶段,需要通过技术转移和风险投资刺激区域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技术因素和资本因素也会加快长三角地区经贸一体化的进程,进而带来区域经济增长的下一个高峰期。

(一)技术转移对高新技术发展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技术转移能够提升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研发能力,进而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几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主要是由于受到技术因素和资本因素的制约。在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操作,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技术并没有绝对优势,通过技术转移增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技术交流,能够提升我国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技术转移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从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直接购买专利技术,这种方式相对简单、见效快,但必须保证所购买的专利技术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匹配;第二种是从国外聘请领域内的专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技术革新,该种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技术研发需要较长的周期;第三种是技术转让方与技术受让方共同出资或以技术专利权参股,成立新的技术公司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研发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其次,技术转移能够带动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工业的发展,提升产业一体化的效率。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历史发展阶段。新常态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模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技术要素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现阶段支撑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企业更新变革的一部分技术资源,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尽管在产业技术领域,几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共同体,技术转移和技术交流往往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针对于长三角地区经贸一体化发展而言,配套工业的发展仍旧是重中之重,以技术转移的方式引入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将有助于配套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产业融合,提供更好的外部产业环境。无论是采用购买技术专利、专家协作,还是成立技术公司等方式,通过技术转移外方的现有先进技术都能够被转移到长三角地区,新技术会直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迈入一个新的台阶,并激发出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物流产业的活力。最后,提高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转移不仅推进了地区经贸一体化的进程,还提升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分布区,内部包含了计算机、电子、通信、激光机密仪器等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我国企业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大规模地出口国际市场。从2010年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智能产品、移动通信服务等年出口环比比重超过8.5%,并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产业一体化和集聚式发展趋势。技术转移是促进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要素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中发挥出了核心作用。

(二)风险投资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数量效应

如果说技术因素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那么风险投资就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推动力。资本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直接,有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长三角地区经贸一体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的注入,风险投资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之间呈现出耦合发展的总体趋势。首先,风险投资能够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资本具有明显趋利性特征,风投资本更偏好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技术创新型企业,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最为发达的前沿地区,具有广阔且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风投资本聚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技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风投资本为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融合提供持续的资本动力支持。有了源源不断风险投资的注入,长三角地区无论是技术转移、技术交流,还是人才引入、人才培养都能够顺利进行。其次,风险投资能够带动长三角三省一市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演化过程,各个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例,原有的产业结构主体以钢铁、汽车、轻纺、小商品制造等为主,但近些年该地区在互联网和通信产业的带动下,主体产业结构开始转变为互联网电商、微电子产品加工、半导体加工制造等。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优化升级过程中,风投资本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新型高科技产业的初创阶段,由于市场风险值较高而导致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获得传统融资渠道的支持。风投资本更加倾向于投入风险较高的行业,因为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风投资本更关注于产业项目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成长性。在风投资本的支持下从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企业才会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产业的主导。从现阶段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经济一体化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新兴产业的集聚式发展是主要特征之一,风投资本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中作用明显。最后,风险投资会促进长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带来更快的人才流通,并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一方面,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相通性。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中,人才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也是不容忽视的生产要素,风险投资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薪酬体系,和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到这一地区;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总之,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技术转移和技术引入的频度和效率均在提高;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风险投资。而反过来,技术转移带来的技术进步和大量的风投资本又会加速长三角地区的经贸一体化进程。

实证分析

为更进一步从数据分析的视角阐述技术转移、风险投资对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本文建立了一种空间计量回归模式,探究三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采集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经济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ζ,解释变量分别为技术转移效率κ(成功转移的专利权数量与总专利权数量比值)、风险投资总额ct,其他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控制变量,包括区域生产总值GDP、总就业率ROE、和高新技术产业比率HTR。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十年间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省域经济发展数据,本文所构建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如下:ζ=α0+α1κ+α2ct+α3GDP+α4ROE+α5HTR+ε  (4)其中,α0是模型的截距项,α1和α2是模型的解释变量系数,α3-α5是模型的控制变量系数。将面板数据输入空间计量模型,并借助STATA统计分析软件计算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二)空间自相关检验与回归分析

历年间两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Moran`I指数值分布,见表3。STATA分析软件的统计结果显示,变量κ和变量ct的Moran`I指数在0.1-0.5之间波动,且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不考虑空间效应的影响下,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动态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分析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系数均为正值,表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两者对应的Sig.值显示在1%水平显著。其他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也为正相关关系,修正的R2值为0.8461,证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

参考文献:

1.程皓,阳国亮.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腹地的PVAR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10)

2.张学良,林永然,孟美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演进: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1)

3.张治栋,吴迪,周姝豆.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协调一体化与经济增长[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1)

4.李伟军,李婷,吴义东.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空间网络及结构分化[J].经济体制改革,2020(2)

5.王晓芳,谢贤君.经济增长与产业集聚双重视角下区域一体化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6)

6.崔艳红.中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演进趋势与影响因素[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7.黄森,呙小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多元空间经济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技术转移范文篇6

关键词:德国;技术转移体系;借鉴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凭借其保留的大量科技人才和工业基础,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迅速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崛起。德国的科技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是欧洲最大的技术拥有国和出口国,其科技产出能力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根据《2007年德国技术能力报告》中世界市场上的重要专利产出地统计,德国是每百万人288件,美国是245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平均水平是173件。

德国国内的科研能力60%以上集中于企业,高校约占20%,科研机构所占不到20%。德国的技术能力集中度相当高,国内科技研究和发展能力30%以上集中在西门子、拜耳等7家大公司,这些大型跨国公司承担着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的重任。随着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研究开发的难度加大,德国大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技术转移市场的发展。德国技术转移市场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国内的中小企业,德国工业企业中65%属于创新型企业,服务业中这一比例也高达48%,而德国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5%,技术创新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生命所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开始加大研发的投入,德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科技政策,积极资助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推进科技制度创新和科技型风险基金的发展;强化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国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结构合理,服务水平较高的技术转移体系。

二、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及其主要机构

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的,与科研体系的紧密联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是因为许多科研机构不仅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且也深入到技术转移和推广的工作中,弗朗霍夫协会便是此中的典型代表。其第二大优势是技术转移体系与广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德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科技水平高,技术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除内部研发外,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途径,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技术转移服务,并且与技术转移机构保持长期的服务关系。另外,这个体系是以各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人力支撑的,这是其高水准服务的首要前提。

德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有:德国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和弗朗霍夫协会。三者在定位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部级的公共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供需、专利等的信息查询和简单的咨询服务;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并已在国内和国际上建立庞大的分支系统,其服务内容除了有深层次的技术咨询、研究开发、人力培训、国际性技术转移外,还涉及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服务;弗朗霍夫协会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直接为德国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服务。以下是各机构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的详细介绍。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的一个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它分布在德国各地,原则上每个州有一个分中心。各分中心是在各州经济技术和交通部指导下开展工作,其运行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政府,即各州的科技基金会,另一部分来自工商协会,即各行业企业缴纳的会费。中心的人员构成具有较严格的专业分类和配比,具有较多的高新科技领域的博士和硕士,同时聘请领域内权威人士担任科技顾问。

中心针对企业的主要服务职能包括:

1.技术交易服务。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

2.咨询服务。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支持该地区的技术创新。

3.专利及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查询专利信息以及申请专利的咨询,为企业查询国内外的科技、经济和科研成果等各种数据。

上述服务均为面向企业的无偿服务,除此之外,分中心还担负着本地区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前瞻研究,探索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科研课题,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方向,并对在这方面开展科技研发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各方面帮助,包括从政府部门、科技基金会和欧盟组织中为企业谋求创新资金资助。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和展会也是中心的一大职能。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1971年,是德国最大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是不依赖政府的民间机构史太白基金会的子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史太白已由一个州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成为国际化、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转移网络。其定位于技术转移服务组织,担当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联系平台,从各类型顾客的需求出发,致力于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各阶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工作的首要目标,力求向顾客提供高效、灵活、非官僚主义的服务。

史太白具有现代组织结构,总部由理事会、委员会和董事会组成,在54个国家设立了739个分中心(其中2007年新设立83个分中心),各分中心独立核算、自由决策。史太白在全球共聘用1340名员工,项目人员2907名,各类专家教授762名,收入达1.09亿欧元。

史太白的服务领域及特色:

1.咨询服务。史太白的咨询服务是以其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为基础,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的做出反应,找到具体领域的专家予以咨询。咨询的内容和形式分为:

·一般咨询。可提供一定时限的免费服务,通常免费时限为5个小时,此免费服务为中心创造了大量用户,是中心实质性项目的主要机会来源。

·专家咨询。由特定领域的专家提供服务,专家的咨询收费标准为,教授1500马克/日,工程师900马克/日。

·管理咨询。为企业进行形象、产品设计,总体战略策划和全面质量管理策划等。

·评估和专家报告。对技术项目进行技术、经济、人力资源和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

2.研究开发。企业可以就以下内容向史太白寻求服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系统的样机开发、测试、专利申请到生产实施,还有现有工艺、程序和产品的工业技术进行优化改进等。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研究与企业界之间的中介,有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具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第一手的高新技术,协助企业完成技术创新。有的情况下史太白也会针对客户的研发需求,安排客户与研究院所和工业合伙人的合作,这完成得益于史太白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

3.国际技术转移。向各分中心顾客提供国内外技术项目信息,构建跨区域、国界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目前史太白已在54个国家设立了739个分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最重要的作用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使它们能够成功地进入未来有增长前景的市场,如亚洲或美国。史太白中心既与金融上可靠的风险协作合伙人保持联系,也与前沿研究和商务机构的国际网络建立联系。

4.人力培训。为企业提供前沿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管理战略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举办技术或商务课题研讨会;举办信息对话,通报最新的关键技术;对企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升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课堂培训,1998年成立了柏林史太白大学,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并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特色在于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技术工艺与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移。

弗朗霍夫协会

弗朗霍夫协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共有员工12000人,年度预算超过10亿欧元。1949年由德国联邦政府设立,目前已经成为半官方半企业的全球性应用科学研究推广机构,分布在德国40多个地区,拥有58个研究所。协会不隶属于政府或其他部门,为独立的法人团体,具有现代的组织结构,组织层级由高到低有会员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高层管理者会议。协会的科研经费有70%来自企业和政府委托项目的收入,30%为政府负担。

协会致力于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开发,为中小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合同式的科研服务,通过改进技术能力和生产工艺,加强其工业伙伴的竞争力。协会有以下8个研究领域: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微电子、表面技术、光子、制造和材料。所提供的服务有: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引进;旧有制造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各种形式的与技术相关的咨询,包括技术的信息和数据、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质量和安全评估等。

研究所是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设立于各地的大学之中,在大学中选聘各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所长和技术骨干,负责研究所的研发工作。其中有40%员工为高校的在读博士和硕士,学生员工在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其工作时间长、报酬低,大大降低了研究所的人力开支,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能突破大学资源的限制,通过实际课题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弗朗霍夫与史太白在研发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史太白更多的是安排企业客户与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或直接将客户的需求委托给科研机构;而弗朗霍夫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来攻克研发课题。所以,弗朗霍夫拥有大量的技术专利。

三、对于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借鉴意义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科技中介和技术转移,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转移体系,但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的作用来看,仍远远落后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目前,我国技术转移机构大体有以下几类:

第一,部级常设技术市场。由科技部和各地市政府及其科技部门成立,大多采用会员制组建方式,以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

第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由发改委、教育部与地方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以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整合科技、人力、科研设施等资源,推动本单位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以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

第三,并不以技术转移业务为主业的兼营机构。主要为技术产权交易所,技术的产权交易方式近年来开始在我国兴起,将技术市场和产权市场融合在一起,为科技型初创企业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市场,并为创业资本提供了退出市场。

第四,综合型网络服务平台。以上海市为例,主要有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比之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我国技术转移体系机构种类繁多,但各机构规模小,结构松散,彼此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网络化调配能力。作为沟通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我国技术转移机构与二者的联系不够紧密,首先无法融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掘其人力和科研能力,只是停留于其即有的科研成果,我国虽然也依托高校设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但此中心目前只担负高校技术成果向社会推介的职能,无法真正利用高校科研资源,承担企业的技术需求课题;同时,我国广大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尚未真正了解和熟悉技术市场,无法很好利用技术市场来开展技术创新。另外,各机构间虽有合作关系,互通供需信息,但只有建立起统一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场效率。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低效现状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其自身,这与我国的科研体系和社会经济结构有关。例如,科研院所依靠国家拨款开展研发活动,其科研成果应当归属国家,科研人员并没有所有权,即使实现技术转移也只是为国家和单位谋利,个人只会因为在科研活动中所做的贡献而获奖励,而较少通过促成技术转移而获得奖励,所以科研人员不存在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因素。然而,德国的弗朗霍夫协会以其特有的研究所形式,使得其研究成果归属于研究所,研究所便可将其成果支配给企业。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市场化步伐太快,政府未能在整个体系中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而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即有非营利性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全国性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又有半官方半市场形式的弗朗霍夫协会,这对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是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H.NormanAbramson,JoseEncarnacao.TechnologyTransferSystemsinUSAandGerman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

demicPress,1997.

[2]Greg.I.Okoro.TechnologyTransfer,AppropriateTechnologyandCulturalReceptivityProble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erceandManagement,1992.(2).

[3]DavidPollar.,InnovationandTechnologyTransferIntermediaries:ASystemicInternationalStudy[J].AdvancesinInterdisciplinaryStudiesofWorkTeams,2006.(12).

[4]petitionandcollaborationinGermantechnologytransfer[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UK).2002.5

[5]刘强,赵晓洁.德国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J].德国研究,2003,(4).

技术转移范文篇7

论文摘要:由于各车间热量产生量不同,纺织企业在冬季能量浪费严重。本文提出了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即通过各车间热能相互转移分配来达到热能节约利用的目的。该技术可以达到十分良好的节能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这项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并以工程实例来验证该方法的节能效果,为该方法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纺织企业用电量很大,约和整个纺织企业的工人工资相当。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企业,在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已无潜力可挖的情况下,节能已成为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目前很多纺织企业有的车间在冬季需要供热,有的车间则在冬季把大量的热量排出室外,能量比较浪费严重。如果能把排出室外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则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该技术本文称为纺织热能转移技术。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纺织车间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合理使用热能转移技术,可使纺织车间冬季可不设供热系统而达到工人热感觉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1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的原理

部分纺织车间如细纱车间由于机器发热量大,在冬季车间热量仍有剩余,需要大量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大量热能白白浪费;而部分纺织车间如络筒车间和前纺车间在冬季则需要供热。此时可采用热能转移、风量平衡的方法,把热量剩余车间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该技术称为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将部分纺织车间的热能转移至另外的纺织车间。

发热量较大的车间主要是指细纱车间。细纱车间用电一般占全厂吨纱基本生产用电的60%~70%,除一部分转化为加工产品的机械能外,绝大部分电功率转化为热能散发到车间中。细纱机的主要产热部件是电机,电机表面温度甚至高达60℃[1],远远高于车间的温度。因此为节约能源,目前细纱车间的电机基本上都单独进行排风,称为工艺排风。由于细纱车间热量过剩[2],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工艺排风都排至室外大气中。除工艺排风外,细纱车间的车间回风[3]称为地排风。根据国家标准,细纱车间的温度一般也高于其他车间的温度。实际纺织车间中,冬季细纱车间的温度甚至比前纺并粗等车间的车间温度高10℃以上。

发热量较小的车间包括有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这些车间的机器数量较少,机器排布较稀,整个车间总体发热量较低。在冬季,仅靠机器发热量不足以保证车间的温度。为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温度,需要从外界输入热量。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指在冬季,把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通过这种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来节约能源。

2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的应用

热能转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①细纱工艺排风通过空调室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②细纱车间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

方法一:细纱工艺排风通过空调室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

工艺排风回细纱空调室过滤后,由工艺排风机通过主风道隔出的一条通道送至产热量较小车间的空调室,然后由该空调室的送风机送至车间。该方法较以往空调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①工艺排风室的排风窗可调,可把工艺排风调小或关闭,以保证在冬季工艺排风可送至其他车间;②在主风道内隔出一条风道,连接细纱空调的工艺回风室和产热量较小的车间空调室。在隔出风道的两端,装有调节窗以保证冬季工艺排风可以畅通,而夏季工艺排风不能通过。隔出风道可采用普通的砖墙或玻璃钢风道。

方法二:细纱车间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车间

当细纱车间与产热量较小车间相连,也可以利用细纱车间的空气来加热隔壁车间。此时,需要打通两个车间的隔墙,安装门或者窗。冬季时减少细纱车间的排风量,增加新风量,保证细纱车间相比隔壁车间为正压状态。隔壁车间关闭送风系统,打开回风系统。则打开两个车间之间的门和窗,就让细纱车间的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

当然,方法一采用了工艺排风机和送风系统,其送风比较均匀,整个车间的舒适度较高,热能利用率较高,然而增加了隔出风道,改造费用较高;方法二仅使用了门窗,把细纱车间的空气流通至隔壁车间,热能利用率很低,整个车间车间温度不均匀,热舒适性很低,但改造费用较低,而且不开隔壁车间的送风机,运行费用较方法一为低。

总之,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将细纱车间的多余热量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从而保证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这样可节约大量能源。例如,利用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在除西北、东北偏冷地区之外的纺纱厂,冬季可不设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3工程实例

实例1山西某有限公司采用方法一,把细纱车间的工艺排风送至前纺车间和络筒车间。在不增加锅炉的前提下,将前纺并粗车间、后防络筒车间的温度提高了6~7℃,都达到19℃以上,不采用锅炉即可达到人体的热感觉要求。一个采暖季节煤折合资金5.0万元,远远高于投资改造的费用。实例2郑州某棉纺织厂由于细纱车间隔壁的络筒车间产热量较小,采用方法二,将细纱车间和络筒车间通过门窗来调节冬季热能分配。增加很少的投资费用,就使络筒车间的冬季车间温度提高至18℃~22℃,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车间的热舒适性,节能效果明显。

在上述两个工程实例中,利用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冬季不设供热系统,即可达到人体热感觉的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结论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指在冬季,把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通过这种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来节约能源。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有两种方法:细纱工艺排风通过空调室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细纱车间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车间。

利用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在除西北、东北偏冷地区之外的纺纱厂,冬季可不设供热系统,即可达到人体热感觉的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陈志祥.细纱车间空调节能探讨.棉纺织技术,1995,23(1):26-28.

技术转移范文篇8

一、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农民工就业技能竞争

技术含量低的就业岗位城市需求量逐年减少,从我乡劳务输出的实际看。而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当前状况下供给充分,城乡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技能贫乏的现实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等部门—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因此,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输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只有全面推进农民技术技能培训,才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国务院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国是人口大国。目前,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乡党委政府在不断拓展农民致富渠道的过程中,从我乡的实际看。近年来。结合本地实际,卓有成效地培育了劳务输出这一产业,目前为止,乡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的43%其中有组织、成建制输出的务工人员达11000人,万余名劳务大军跳出贫困偏远封闭的山乡,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了锻炼。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十年来,汇入我乡的劳务资金已达7亿多元,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格局,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经济。今年以来,乡劳务输出模式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金土地》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和《南方周末》山东内参》等分别作了采访报道,外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是对全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给鹤山乡以极大地鼓舞与鞭策。南方周末》将我乡劳务输出的做法称为“鹤山模式”

发现,劳务输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工厂后再实行培训的人员,上班第一年有的不能实行同工同酬,有的因技术问题而被迫中止合同,造成失业返乡。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我乡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障碍。因就业技能差的原因,乡输出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受到影响,对我乡劳务产业产生较大冲击。

二、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

乡举办服装中专班,自年开始。聘请了胜芳服装企业技术人员教授专业知识。首批学员已被集体送入江苏吴江胜华制衣有限公司工作。实习期间每人每天收入高的达到30元以上。农技校依据市场要求,采用长班、短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长班学制2年,短班学制3至6个月,培训学员全部由学校推荐安置,并负责学员的长期管理,走出了一条培训输出一体化的路子,2年来共培训人员1800人,全部得到安置。五是多元化办校推进岗前培训。实施输出农民工岗前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实行校企联合的办法,走“订单”培训的路子,确保农民工培训后的就业安置。如胜芳服装有限公司是乡的一家合资企业,与乡农技校合作后,所培养的学员不仅为胜芳服装所用,很多学员也输送到南方企业。有的学员不等培训结束,工厂就急着要人,农技校成了企业的香饽饽”办好乡农技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国家正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阳光工程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原则组织实施。目标任务是-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年,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国家实施阳光工程来看,为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已列入各级重要日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2002年以来,针对岗前培训这一环节较弱的实际。鹤山乡逐步加强了对输出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强化农技校这个主阵地作用,采取了先培训,后上岗,带着技术进工厂”办法,增强了劳务输出人员的竞争力。进一步发展推进了劳务输出产业。可以说,加强技能培训是形成我乡劳务输出金字招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乡运作情况和外地一些先进经验,推动劳动力技术培训促进转移应着力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首先成立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各村也都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好本村劳动力参加各类培训。形成了以用工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劳务输出企业为纽带,以农技校为主阵地,政府统筹,整体联动的技术技能培训格局。二是明确技术技能培训的原则和目标。原则即:以富民强乡为目标,按照“以实用技术促农业结构调整,以岗前培训促劳动力转移”原则,以农技校为主线,涉农部门共同参与,加强对农民的劳动技术技能培训,转变农民的生产和创业观念,促进劳动力从事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行业,推进有条件的劳动力转移,努力提高转移的质量和水平。

技术转移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快高新技术发展为出发点,以引进省外、国外技术成果和企业为主要内容,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线,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重点,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互动,积极探索技术转移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转移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一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为切入点,示范引导和推进全省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逐步形成技术转移的工作网络体系。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工作重点是:

1、促进购买、引进省外国外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在我省有效转化,促进863等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在我省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来皖落户。

2、开展产学研合作

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本地区、本行业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需要,组织与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现有技术成果的转移、扩散,或根据技术需求与可能的提供者建立联系,沟通合作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集成中央驻皖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的相关科技资源、人才,支持我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增强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

专业性的技术转移机构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特定技术领域,联合有关企业或设计研究单位,共同参与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突破产业技术升级、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并形成向产业转移的有效机制,推进产业的技术升级。

(二)建立**省技术转移交易平台

在**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省技术交易中心,并根据需要建立若干分中心,搭建技术交易平台,为技术转移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主要功能和任务为:

1、技术转移供给和需求信息;

2、开展技术转移项目评估和技术交易,促进技术与资本的对接;

3、凝炼、筛选符合省技术转移专项的重大技术交易项目;

(三)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转移合作项目

在省技术转移机构促进购买、引进省外国外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中,以及在省技术交易平台交易成功的项目中,凝炼、筛选一批符合我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关系民生的重大技术转移项目组织实施。

(四)探索建立技术转移运行的长效机制

创建适合省情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联动机制,把市场机制、技术转移的工作机制以及政府计划的引导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纽带,以产学研对接为主要形式,以技术转移专项计划为支撑,具有我省特色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形成长效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

三、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部署,分布实施”的原则,坚持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构建和形成我省的技术转移体系。

(一)建立1个省技术转移交易中心。

(二)引导和支持建立10个综合性、20个行业或专业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个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联盟。

(三)实现全省技术交易额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实现35亿元。

(四)实现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在**落户、转化和产业化。

(五)面向我省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若干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

通过加强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使我省技术转移的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技术转移体系逐步完善;技术转移工作进一步活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获得较大提升,为建设创新型**提供有力支撑。

四、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加强技术转移示范建设

省科技厅根据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申报条件,各市、有关行业部门和单位依据申报条件择优推荐。省科技厅对申报的机构组织评审,首批选择若干家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试点,重点支持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促进技术转移的体制和机制,培育一批信誉良好、有影响力,行为规范化、综合服务能力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

(二)政策引导,建立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

在充分发挥现有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措施。完善职务技术成果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合理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和调动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在技术转移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促进技术转移的人员。

(三)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技术转移行为

省科技厅设立技术转移专项资金,实施技术转移计划,重点支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能力建设,支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促进购买、引进省外国外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合作中遴选的项目与技术交易中成功的重大项目。

(四)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技术转移范文篇10

部分纺织车间如细纱车间由于机器发热量大,在冬季车间热量仍有剩余,需要大量排放到室外大气中,大量热能白白浪费;而部分纺织车间如络筒车间和前纺车间在冬季则需要供热。此时可采用热能转移、风量平衡的方法,把热量剩余车间的热量转移至需要供热的车间。该技术称为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不消耗或消耗很少的能量,将部分纺织车间的热能转移至另外的纺织车间。

发热量较大的车间主要是指细纱车间。细纱车间用电一般占全厂吨纱基本生产用电的60%~70%,除一部分转化为加工产品的机械能外,绝大部分电功率转化为热能散发到车间中。细纱机的主要产热部件是电机,电机表面温度甚至高达60℃[1],远远高于车间的温度。因此为节约能源,目前细纱车间的电机基本上都单独进行排风,称为工艺排风。由于细纱车间热量过剩[2],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工艺排风都排至室外大气中。除工艺排风外,细纱车间的车间回风[3]称为地排风。根据国家标准,细纱车间的温度一般也高于其他车间的温度。实际纺织车间中,冬季细纱车间的温度甚至比前纺并粗等车间的车间温度高10℃以上。

发热量较小的车间包括有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这些车间的机器数量较少,机器排布较稀,整个车间总体发热量较低。在冬季,仅靠机器发热量不足以保证车间的温度。为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温度,需要从外界输入热量。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指在冬季,把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通过这种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来节约能源。

2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的应用

热能转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①细纱工艺排风通过空调室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②细纱车间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

方法一:细纱工艺排风通过空调室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

工艺排风回细纱空调室过滤后,由工艺排风机通过主风道隔出的一条通道送至产热量较小车间的空调室,然后由该空调室的送风机送至车间。该方法较以往空调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①工艺排风室的排风窗可调,可把工艺排风调小或关闭,以保证在冬季工艺排风可送至其他车间;②在主风道内隔出一条风道,连接细纱空调的工艺回风室和产热量较小的车间空调室。在隔出风道的两端,装有调节窗以保证冬季工艺排风可以畅通,而夏季工艺排风不能通过。隔出风道可采用普通的砖墙或玻璃钢风道。

方法二:细纱车间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车间

当细纱车间与产热量较小车间相连,也可以利用细纱车间的空气来加热隔壁车间。此时,需要打通两个车间的隔墙,安装门或者窗。冬季时减少细纱车间的排风量,增加新风量,保证细纱车间相比隔壁车间为正压状态。隔壁车间关闭送风系统,打开回风系统。则打开两个车间之间的门和窗,就让细纱车间的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

当然,方法一采用了工艺排风机和送风系统,其送风比较均匀,整个车间的舒适度较高,热能利用率较高,然而增加了隔出风道,改造费用较高;方法二仅使用了门窗,把细纱车间的空气流通至隔壁车间,热能利用率很低,整个车间车间温度不均匀,热舒适性很低,但改造费用较低,而且不开隔壁车间的送风机,运行费用较方法一为低。

总之,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可将细纱车间的多余热量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从而保证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这样可节约大量能源。例如,利用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在除西北、东北偏冷地区之外的纺纱厂,冬季可不设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3工程实例

实例1山西某有限公司采用方法一,把细纱车间的工艺排风送至前纺车间和络筒车间。在不增加锅炉的前提下,将前纺并粗车间、后防络筒车间的温度提高了6~7℃,都达到19℃以上,不采用锅炉即可达到人体的热感觉要求。一个采暖季节煤折合资金5.0万元,远远高于投资改造的费用。

实例2郑州某棉纺织厂由于细纱车间隔壁的络筒车间产热量较小,采用方法二,将细纱车间和络筒车间通过门窗来调节冬季热能分配。增加很少的投资费用,就使络筒车间的冬季车间温度提高至18℃~22℃,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车间的热舒适性,节能效果明显。

在上述两个工程实例中,利用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冬季不设供热系统,即可达到人体热感觉的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结论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是指在冬季,把细纱车间的热量转移至后纺的络筒车间、前纺的并粗车间等产热量较小的车间。通过这种车间热能的相互转移分配,来节约能源。

纺织车间热能转移技术有两种方法:细纱工艺排风通过空调室送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细纱车间空气直接流通至产热量较小的车间车间。

利用车间热能转移技术,在除西北、东北偏冷地区之外的纺纱厂,冬季可不设供热系统,即可达到人体热感觉的要求,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陈志祥.细纱车间空调节能探讨.棉纺织技术,1995,23(1):26-28.

[2]刘秀萍.环保节能的空调工艺运用实践.上海纺织科技,2004;32(3):64.

[3]刘方林,马国忠,莫蔚通.细纱回风利用与节能,广西纺织科技,1995,24(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