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4:40:58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范文篇1

这些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都具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的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有人说,企业经营是龙头、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把企业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系统,而是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并高效运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必须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工具,而不等同于技术进步。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搞清楚,错误地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明新技术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技术进步是技术概念,以技术为导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切中市场,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哪怕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不能算技术创新。

但都还不足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资源?还是资本?都不是全部加起来也还不是认为,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称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技术、资源和资本等都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可流动的技术迟早要被突破,资源是可分享的资金是有限的唯有企业的灵魂是别人学不去拿不走的唯有创新力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长久的因此说,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力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培育创新力?

一、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首先要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企业领导者的事。其次,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地分配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和推进。因为,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必须领导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利益、解决核心竞争力,这等大事应该由领导者亲自抓。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往往在谈到技术创新时,任务就交给了技术部门,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和浪费人力物力。可以这样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谁的观念要创新?企业领导者;怎么创新?身体力行去实践技术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决定行动。观念存在于人脑之中,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人的言行。什么人的观念要创新?怎么创新?企业领导者实践技术创新后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以市场为导向,经营创新要求我先研究市场。市场今天要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市场明天要什么现在就储备什么。欧美国家企业的策划部门和商业工程师负责提出“做什么”管理部门和工业工程师负责提出“怎么做”企业领导者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决策,屡屡成功。巴西铌公司的商业部最初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先不谈商业问题,而是与钢厂进行铌铁合金化应用技术的交流,教会了许多钢厂使用铌铁合金,获得了可观的铌铁市场份额,这就是能动地影响了市场需求。可见,经营创新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根据生产需要去采购物资—即供应,传统企业的经营要领是供销做买卖。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即销售。这种供销式的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的企业盛行几十年,目前仍然存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模式在人们观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经营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技术创新的模式去组织企业的经济技术活动,企业的关键部位脱节所致。试想,工程师蹲在厂里不去研究市场、不去研究竞争对手,而是习惯于技术导向,搞了半天的技术进步,结果还是脱离市场的技术;经销人员不懂技术,只管推销,销售业绩稀里糊涂的好起来,又稀里糊涂的滑下去,卖不出去了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价格问题还是服务问题,搞得清楚吗?

三、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管理的任务是解决秩序、纪律和积极性,

而调动积极性则是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要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要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三大机制:

1.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产出的投入则是浪费。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就是要辩证地解决好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技术创新约束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则落后,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纳入考核范围,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形成约束力。

技术革新范文篇2

一、前技术时代艺术中的神性秩序

(一)艺术是认知之母

从史前人类开始一直到公元16世纪,艺术中反映的世界秩序一直是神性秩序。这种神性秩序,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为对不同的崇拜对象,表现的形式也不同。但无论崇拜的是何种神,都集中表现在对生命与生殖延续意义上的敬畏。从人类制造工具的那一时刻起,至少在意识上已经形成了对待制品形象上的先见或者概念上的明确———即概念区别力与形态感知力,已经具备了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定义———“在用物质来实现以前存在于其结果中的概念组成”的意义上的艺术家[1]10。视觉形态感知力是意识和概念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当这两种能力以多极性和逐级式的渐进衍化开后,发展为思维、语言、文字、数字后,借助概念差别和抽象的逻辑推理,人类来准确地描绘对象的特性、差异、统一性和多样性。“正是借助于名称和数字,人类的理解能力终于可以制服世界了。”[2]58史前艺术的辉煌期在于公元前4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克罗马农人和马格德林人创造的洞穴艺术,它占据了人类开创艺术以来2/3的时间。这些艺术形式表明人类从“雕塑—减法思维”发展为“图画—加法思维”,是人类有意识地将观念以具体的形象“固化”下来、追求永恒的见证。洞穴岩画艺术已经体现出明确的分工与协作。秩序的雏形最早表现为城市与神庙———公元前9000年耶利哥和沙塔尔休于,诞生了宗教组织和文字,这是实现有序控制的重要手段,自从产生了文字,人类就踏入了文明社会。大约在公元前4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就开始科学观测月亮的运行规律和周期,证据就是几千块雕刻过的驯鹿和猛犸骨片。从地中海诸岛到大西洋沿岸,散落着庞大的巨石阵,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英格兰西南部索尔兹伯里的旷野上的史前巨石阵。“如今,所有的学者都同意巨石阵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中心和祭祀场所,而且是由居住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人建造的。它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对天文学知识的运用,表明它的作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的一个宗教活动中心,用来祭祀太阳和月亮,构成一种地区性日历(regionalcalendar)。”[3]误差不超过一天。这个巨石阵,建造于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长达1600年。这显示了史前人类对弥漫在他们头顶上的外部世界的秘密的终极探索,追寻世界的真实和永恒———秩序。范德瓦敦(B.L.VanderWaerden)于1983年发表的一部题为《古代文明中的几何学和代数学》中提出三个新发现,最后一个发现是“能够证明,史前巨石建筑运用了毕达哥拉斯三角形”。古希腊几何学、天文学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源头,当然还要归功于埃及、古巴比伦以及位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的成就。数学、天文、宗教都统一在这个巨大的艺术体量中,可以说艺术是认知之母。所以,斯宾格勒谈道:“每一个伦理体系,不论在源头上是宗教的还是哲学的,都与伟大的艺术尤其是建筑艺术有关。”[2]344

(二)地中海主义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三个帝国都以地中海为中心,向欧亚非三大洲扩展,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们的艺术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世界强烈的征服欲望、对神性秩序的天然依赖、对永恒意义的绝对追求以及对真实性的不懈探索。希腊古典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探索自然秩序的自然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通过数学(的和谐)来确定宇宙运行秩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规划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秩序;米利都学派力图从自然秩序中追究万物的共同本原,普罗泰戈拉的名言———“我寻找过我自己”、“人是万物的尺度”,则确立了衡量人在自然秩序中的地位和标准。世界秩序体现在宗教的伦理秩序上———特别是奥林匹亚新神谱上。作为衍生,公共性也是他们的重要原则,但这种公共性是依附在神性秩序下的。这三大帝国的文明滋生出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地中海主义。埃及人的心灵中只有未来,没有过去和现在,“现在”只是连接未来的一个临时边界。艺术对未来的关切表现在石雕像、木乃伊、金字塔、严密的行政制度上,他们的“卡”通过肖像雕塑变成永恒,被认为是可以通过一种超越性的酷似而与死者相关联。金字塔呈现出强烈的几何化象征主义,尖顶被认为是与神交流的点。古埃及的壁画艺术属于类概念艺术———图像语义,是一种“数—总和”的关系,呈现出清晰的视觉秩序。它只关注艺术意义的准确传达,正是这种神性秩序制约了古埃及3000年艺术形式自始至终不变,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印象性的永恒,是纯粹的印象主义者。古埃及对强大体量和神性的热衷被古希腊人继承下来,同样,对于古埃及雕刻技术的依赖一直到古典时期才彻底摆脱,强调真实再现。在希腊人的世界意识中,一切的历史经验都会变成特定的瞬时的“现在”,没有时间性、运动性和神话式的背景。一切都豪无保留地沉浸在自然这一切片上,所以现实主义在于真实地再现,以取得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真实。而奥林匹亚诸神赋予他们理想主义色彩,英雄贵族的传说是联系他们与古代的唯一精神线索,实际上现实与古代实践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们更多的是沉迷与自我幻想。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添加了诸神的理想化色彩,就是浪漫主义。这种英雄贵族主义情节,在古罗马那里得到发扬光大。维吉尔在《埃涅伊特》中谈到埃涅阿斯死去的父亲这样训诫这位英雄:“铸造青铜像,我们也许不如别人那般栩栩如生。雕塑大理石像,我们也许做不到别人那般逼真……但是,罗马人,你们要记住,你们拥有统治世间其他民族的力量———罗马的艺术应该是将和平强加于人的艺术,是实施法治的艺术,是给战败者以宽恕、使傲慢者屈服的艺术。”[4]罗马的艺术深刻体现了这种身份认同,秩序是通过艺术来体现的。罗马的等级秩序森严,但是允许通过个人努力来活动不同的等级。事实上,罗马社会的宗教主要是希腊化文学的产物,一些宗教在人们意识中逐渐消失。

(三)艺术的救赎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各地兴起后,古埃及出现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基督教艺术风格,称为科普特艺术,初期曾受惠于希腊—罗马艺术。但是,中世纪地中海主义却将古埃及的类概念壁画艺术与金字塔的几何象征主义结合起来,发展为哥特式的图像语义———观念象征主义,成为“无字的书”。艺术家运用图像讲述圣经故事,通过它在精神上与上帝融合,起到救赎的意义。基督教哥特式是非自然的,它超乎自然之外,最终凝结在“光”与“色彩”的概念上。它象征着“神的启示”进入信徒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上帝的大能及浩恩,眼睛涌出幸福的泪水。这是以前艺术所没有的,此前三大帝国的艺术强调的是征服,在瞬间凝固人的自由意志而表现为顺服,这是一种静止观的艺术;而基督教艺术却表现为动态的,重要的在于它的这种唤起情感的力量。作为一种观念象征符号,提醒世人记住真实的信仰。随着时间的推进,基督耶稣最终被共识为由上帝挑选出来的人以拯救人类,属于宏大的历史事件。艺术所奉行的超验信仰最终战胜了异教的生命崇拜,成为一种崭新的历史真实性诗史叙构。

(四)临界与跨界

“黑暗的千年”这一提法已经被本世纪的学者所摒弃,今天我们把中世纪视做“信仰的时代”而不是“蒙昧”的时代。“严格地说,只是早期的中古时代常常被称为‘黑暗时代’,但是,牛津英语词典进一步地把它扩展到整个中世纪。”恰恰就是在中古时期,近代欧洲民族诞生,当今的欧洲国家形成。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也产生于那个时期,而且,构成我们这一时代文明基础的许多文化价值也来源于中古时期。”“那种认为中世纪的思想是不发达的,认为它对自然界的理解是原始的,认为这种前科学的思想的标准不能令人满意的观点,是错误的。”[5]中世纪从古罗马继承了拉丁语、拉丁文学,大学、银行、议会制度。自11世纪以后,各种知识迅速增长起来,并进一步系统化、专门化。到13世纪发展为神学、罗马法、宗教法规、医学、数学、天文学、占星学、逻辑学和自然哲学,最后是语法和修辞学。在这些智性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人文主义倾向。瓦萨里在1550年将“文艺复兴”定义为“再生”———自13世纪起,艺术将容易地看出她的再生和在我们的时代达到完美的进程,“我这里所说的艺术家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意识到美好的艺术已经死亡,于是努力将它们复活,并将他们逐步完善、提高,最终达到今日辉煌和崇高的成就”[6]。这是一种处于临界状态的秩序和艺术。南方温润气候不可能像北方那样产生狂风暴雨般的艺术改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追寻现实主义和人类的情感,关注伦理道德,但并不反对基督教,而是虔诚的宗教徒。他们反对僧侣制度、教皇、教会,而不是反对基督,这是有区别的。

布鲁尼对此说:“我不责备有益的规劝和号召为上帝服务。但是我憎恨伪装”[7];伽丘坚信上帝是一切善的源泉;阿尔伯蒂认为,神———自然不仅赋予人有自然的属性,而且赋予人有社会的属性———社会的道德准则。谦虚、知羞耻、重荣誉、正义感、仁厚爱人都是人心灵中的珍贵品质。意大利继承了古罗马的精神遗产,以古典主义为尊,“真实征服”情节在这里再次得到复苏。他们注意力集中在把握现实世界呈现在空间中的全部特质———无限的深度、稳定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真实征服”代表人物是达•芬奇和尼德兰的弗莱玛尔大师(theMasterofFlemalle),在他们的真实中体现出现实和幻想水乳交融的意境。而弗莱玛尔的技术改革却是至关重要的,他改变了中世纪用蛋黄和水调以颜料粉末的“坦培拉”(tempera)技法,而代以油性调和剂,从半透明的薄涂层到厚重的颜料堆积,可以表现出丰富的色阶变化,这才形成令人信服的真实效果。时间和距离也是母性的象征。1250年左右,阿雷佐和锡耶纳的托斯卡纳画派和拉斐尔开始把崇高母性含义注入圣母的形象中后,艺术转向了表现纯粹人性类型的巴洛克风格。而真正为欧洲艺术建立了新秩序的是米开朗基罗,他把存在主义悲剧意识注入到艺术中。最初米开朗基罗赋予普通人以神的形象和力量,但是,在对基督以死救赎这个世界作了深刻反思后,他开始意识到,人像神那样去超越自然并征服世界,注定是要失败的。那么最深刻的人性与生存问题———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物质的、世俗的价值与永恒的、非物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8]144所以,他的艺术内涵着即将爆发的力量和生气。明显的艺术变革中心不在意大利,而是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北欧人文主义与中世纪晚期大学中依然保存着神学文化体系相对立,一切都以世俗知识而非超自然信仰为基础,建立了世俗的语言学、历史学和艺术的研究。13世纪天主教教廷的腐化、专制,在15世纪40至90年代达到极端,天主教宗教裁判所加强了对异端思想的镇压,进入真正的“黑暗的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自然哲学以无畏的精神面对现实生活,对天主教会展开更加猛烈的批评。14世纪德国神秘主义者开始呼吁新的“精神革命”,在艺术中强调生活的世俗。1420年视觉艺术革命在佛罗伦萨和尼德兰独立发生了:“它们仅仅为征服视觉世界这一共同目的所联系,几乎在所有其他方面,它们都是完全处于不相干的。”[9]

实际上主要有两点:以印刷为媒介的大众传媒,扩展了自然疆域的界限,改变了欧洲世界的社会结构,视觉艺术再一次做出反映并赋予实践的意义;考古热及异地浪漫之游,加强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荷兰的自然主义由写实发展为表现精神旨趣的手段之一,风景画成为独立的画种,自然不再是人物的陪衬。德国艺术家这一时期吸收荷兰自然主义观念,但没有仿效意大利艺术而返回到理想主义,而是寻求各种方法以表现最新发现的精神深度。宗教改革的结果以妥协告终,导致了人们的怀疑论,也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知觉的局限性以及知识的相对性。十五六世纪德国年轻人以狂风暴雨般的热情来表达对进步知识的渴望,艺术也是如此,一种根源于艺术与人类生存问题的密切关照。丢勒将根据自然规律创造的新理想美与对自然的逼真再现结合起来,寻求人类的精神福祉,预示了几十年后的米开朗基罗与文艺复兴的决裂。“因此,《启示录》立于两个世界之间,它终结了一个世界,预示着另一个世界的诞生,并将文艺复兴之前与之后的世界结合起来。”[8]86

老勃鲁盖尔继承了米开朗基罗的存在主义悲剧意识。在他的艺术中,将人置于一种“文化———历史”的现实情景之中来考察,这种现实性包容了整个人类的存在,是人类沉思与反省的对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强烈的焦虑之情。《盲人》表明个人命运不可控制,一个偶然的事件会改变人的命运,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凌驾于我们的欲望和情感上,牵引着我们如同盲人一样浑然不觉地向前。他笔下的普通百姓,如同库贝尔和米勒的乡下人或农民画一样。这种思想与左拉的自然主义、加缪的《局外人》、陀思妥耶夫斯基为罪犯和穷人写小说以及荒诞派一样。1517年拉斐尔挂毯出现在布鲁塞尔,荷兰画家在其中发现了线条、体块、色彩、构图等各种意味。当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和提香的《圣母升天》正在绘制之中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内部和外部的统一性给破坏了,开始充满了寓言的、象征的和奇异的叙事内容。老勃鲁盖尔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三种元素组合起来,这三种元素是,奇形怪状之物、阴曹地府和怪兽。巴洛克就这样被孕育其中了。这样,艺术从最初跨界的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发展为越界的存在主义悲剧。在近代技术革命之前,人与神、世界、产品处于宇宙整一性的亲和关系之中,海德格尔赞为“诗意”。意义、身份、价值、道德都被保持在这种整一性中,在谢林看来,神话既是世界,又是土壤。

二、技术时代的艺术秩序

(一)机器秩序

12世纪新城市的出现、15世纪的新教改革运动、以及印刷为媒介的大众传媒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世界的社会结构。15世纪后技术变革的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出现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随着远距离武器和远程读物的出现,跟着哥伦布和哥白尼的脚步,出现了望远镜、显微镜、化学元素,加上牛顿和莱布尼茨将数学带入微积分时代,罗伯特•波义耳发明了化学分析的方法,人类进入到微观元素时代。从此,智能代替了心灵,触及生命的边缘,表现为追求权利意志和未来的垄断。而严重的是伦理从此失去了对生命对象的沉思,能量、位置、作用张力、状态热量替换了中世纪以来的道德、伦理、神圣、公义、善恶等概念。伟大的巴洛克时代的早期———“矫饰主义占了上风,作为古典主义的反对者,首先在审美上,打破了古代主义的静穆之美,创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建筑结构上,长式建筑与集中式建筑充满矛盾。后期哥特式建筑深受矫饰主义的影响,逐渐过渡到巴洛克建筑。矫饰主义通过各种奇异装饰,宣扬了压抑欧洲千年之久的感性美。这是矫饰主义值得肯定的地方”[10]。巴洛克极具包容性的思想产生了普世的影响力,持续了150年,能满足当时艺术上、思想上和社会上各种层面的需求———从国王、主教到市民;从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家具到服饰甚至是谈话方式。追求鲜活、自然的生活才是情感真正的真实,它那华丽的视觉盛宴暗示着对人们对制约欧洲两千余年的理性思维的抛弃。蒸汽机的发明,从根基上颠覆了世界秩序。机械生产割断了自中世纪以来手工艺中人与物之间唯一伦理上的联系,“人感觉机器就像是魔鬼,这是对的。在信徒的眼中,机器意味着对上帝的离弃。它把神圣的因果关系交给人,由人凭借一种先知先觉的全能使其运转起来,默默地、不可抗拒地运转起来”[2]504。新兴的资产阶级在金钱上分享了国家权利,但无法获取与中世纪历史情感中“土地与神圣”相联系的贵族荣耀。于是到了十七八世纪,那些小资们开始借助艺术来获取文化身份,各种复古主义、折衷主义浮现出来,成为炫耀身份地位或金钱的一种象征,尤其是建筑:外表上古典主义或哥特式的,内部却是巴洛克式的。巴洛克怪异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的虚无和身份的缺失。

(二)骚动的秩序

机器成为真正的女王,人类和自然成为它的奴仆。利益霸权正朝向它的物质顶峰迈进,马力替代了人力,人类的生命被触及边缘。16世纪末文艺复兴已经使等级秩序发生了改变,提香《神圣的爱和世俗的爱》、贝里尼的《神的晚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肉欲的形象,但是形象的道德符合底线。但贝里尼、提香、巴托罗米奥修道士和拉斐尔等人为阿方索公爵设计的雪花膏房间,明显体现出古代色情主题。在经历了约1800年的革命后,视觉艺术再一次作出反映并赋予实践的意义。巴洛克最初体现出上述有趣、奢侈、放肆的风格,150年后的洛可可虽然有妩媚柔靡的一面,但是,赋予空间以亲切感,追求温馨优雅的情调。但这些都很快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继洞穴艺术之后,印象主义再一次以固化的形式来表达稍纵即逝的现象固有的意义,它意味着人类再一次有意识地追求那“活生生的自然”的全部意义。这种色彩谱系借助于科学发现,体现着一种完全非宗教的精神,夏凡纳批评外光派所处理的某个瞬间,足以把教堂的内部世俗化,并把它贬低至陈列厅的地步。印象主义既来源于莱奥纳多对阿尔卑斯山脉上空大气的研究,又是对文艺复兴的抛弃。“事实上,直到出现印象主义,才完全彻底地征服了自然,呈现在画家眼前的东西才样样可以作为绘画母题,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才都成为直到艺术家研究的对象。”[11]它是一种非欧几里德几何式的世界秩序,它意味着人类的醒觉意识在经过彻底深刻反省后,拼命地把纯粹的无限空间感受为最高的和无条件的现实,以及把所有感官意象凝固为“那一瞬间”捕获了一种全新的情感和体验的世界。这种瞬间,如同人的生命一样,是唯一独特、神圣和不可重复的,是作为历史情景中人的情感这一个稍纵即逝的存在。法国人永远是那么地浪漫,即使是在艺术中,印象主义也保留着这样的情节———自然真实。但是德国人不这样,他那狂风暴雨般的热情、哥德式的冷静,将这种存在与历史中的个人情感,发展为纯粹数字与符号的表现主义。音乐数字是它的形式旋律,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它内在的纯粹精神分析,没有它,最现代的形式无法解读。世界秩序就是这样在两极互补中得到平衡,法国人的浪漫在笛卡尔的哲学和数学的平衡,而康德不再研究精微无比的微积分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哲学家也可以称之为数学家。费希特、黑格尔和浪漫主义全都不通数学,芝诺和伊壁鸠鲁也是这样。叔本华在这个领域薄弱到近似无知,尼采也好不到哪里去。当数字的形式世界从哲学的视野中消失时,哲学也就失去了一个伟大的传统。从此以后,它缺乏的不仅是结构的力量,而且还有被称作思维的伟大风格的东西。叔本华本人承认他是一个半吊子的思想家。”[2]366所以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将数学、哲学移植到艺术中去,艺术形象表现为极度抽象的数字关系。在这一时刻,根植于欧洲人内心深处、始终与物质属性相联系的观念才彻底得以摆脱。危机随之而来。古代艺术家是工匠,却是艺术家;现代艺术家是艺术家,却是工匠。人的创造力却越来越弱化,在抛弃了微妙的技法、灵动的笔触和恢弘的叙事意义之后,刷子、泥刀出现在艺术家的工具箱中,点线面的堆积、信手的涂鸦、流淌的痕迹充斥着虚实画面,粗陋、庸常、病态、冷漠、猥琐、过敏成为时尚,替代了怜悯、救赎、信仰。他们热衷于抛弃一切技术上的障碍,却沦落为伟大艺术“放纵的附庸品”。

三、后技术时代的艺术秩序

混凝土将人脚与大地的唯一联系割断了;机械复制将人手与产品之间的唯一联系隔断了;世界图像成为超真实的视觉奇观;虚拟程序却将人身体带到一个真空包围的环境中,虚拟技术、互联网的发展,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界限。曾经的神性秩序,因为是神圣公义的,所以是永恒的;而世俗秩序,因为是人为自私性的,所以是短暂的。随着神性秩序的世俗化,人类失去了永恒制度的参照,迷失在世界坐标体系中。艺术再次担当起心灵觉醒的重任,在探索一种新的秩序,叙事意义在新的历史情景中由普遍同一转向异质和碎语。

(一)身份认同

阿诺德•盖伦认为,人在诞生时具有尚未完成的本能缺乏,在面对开放的世界时,表现出极大的不安。于是,各种社会制度应运而生,担任起维护“世界构造”稳定性的重任,缓解了由本能上没有定向的各种冲动的积累所造成的紧张。但是在近代,非制度化又动摇了传统制度的稳定。由于人在本能上始终是贫乏的,需要有稳定性和对行为的可靠的路标,所以会出现这种“身份缺失”的忧虑。“近代性的非制度化目前更直接地与近代社会的特色有关,其中最重要的的各种特点就是由技术而来。”[12]为了寻求身份认同,必须寻找一种媒介,于是购买是最好选择,消费是最好的体现。这时,艺术被金钱嫁接,走向精神消费或炫耀性消费,通过艺术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

(二)情感认同

金钱取得了话语权的地位,达到了胜利的尽头,最后的冲突,是金钱与生命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良知的斗争。波普艺术映了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迷惘与孤独。如安迪•沃霍在《玛丽莲•梦露》、汉米尔顿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具有魅力》等,整个画面透露的是无限的性感与诱惑。20世纪以来,艺术最大的变化就是艺术的民主化,这种趋势在21世纪会更加普及。电子媒介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工具,电影艺术取得了绘画与建筑的话语权,而成为全球化风向标。电影《阿凡达》代表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最新成绩,《阿凡达》深刻探讨了人性复杂欲望的内部黑洞,也反映了外部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在内部结构与时空经验的共性时态中表达了人类欲望层次的空间存在意义。不论是“曾在”、“现在”还是“将在”,生命始终是艺术所关注的对象。影片《2012》提醒我们“将在”的灾难,通过“恐惧”反思“现在”、珍惜“将在”,具有救赎的意义。在这场传统的斗争中,文明将取得其最后的形式。艺术终结论始终关注其外在的意义而忘却了其本质的意义———探索与反抗,所以它不会消失,反而会重新规定叙事意义。

技术革新范文篇3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是以产业化为目的的。施工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项目,就是“加工”某类建筑物的服务能力,服务品种多少、服务质量高低、服务能力大小就是其竞争制胜的决定因素,资质门类和等级、质量认证都是对综合服务能力的认定,相当于工业企业的产品许可证。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服务能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建好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比如说攻克超高层房屋建筑技术就是意味着具备干这一类工程的服务能力,并不是说干好某一个特定的超高层建筑后这种能力就消失了,技术创新(即提高这种服务能力的工作)就中止了,相反应当在承建一个个有差异的同类工程的实践中得到加强。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业绩越多,技术创新的成果和施工经验就越多,施工能力就越强,就越能承揽到更多的同类工程,实现规模化“生产”即产业化的目的。

建筑企业同样存在技术创新与市场、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孤立地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是先有市场后有创新,但如果把投标过程和施工过程贯穿起来看,还是先有新技术成果后应用于生产和开辟新市场,这一点和工业企业完全一样。因为投标时技术难题在招标文件中已经反映出来,企业提交的施工方案必须能够满足项目成功建成的需要,技术难题必须先解决好并得到评委的认可才能中标,这本身就是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和鉴定过程,中标后的施工过程就是把技术开发成果结合实际运用于生产,保证进度、安全、质量,实现利润的过程。

建筑企业也需要专门的研发机构。它的职能包括两个方:第一是领导和组织在建项目技术攻关,提高常规作业的技术含量,改进现有的服务产品;第二是选择有商业价值和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研究,开发新的服务产品为承揽任务进行技术储备。一方面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在建项目施工需要,另一方面引进或开发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优势的技术成果,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形成超出对手的服务能力、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独占性的核心技术,依靠技术上的跨越实现服务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垄断或独占优,创造出高额的利润。

技术革新范文篇4

关键词:物流技术;技术革新;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产业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在此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开始探究物流技术革新视角下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律,并通过研究其对于商贸流通行业的影响来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但是,现阶段我国物流运输行业仍存在较多问题,物流技术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革新。因此,需要在物流技术大幅缓解物流滞后及配送错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物流技术,在构建以信息化物流体系为核心商贸流通产业模式的基础上,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物流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发展现状

(一)物流技术的基本定义。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物流技术,且得力于我国传统商贸流通行业的研究重视,物流技术逐渐在我国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受到了整个行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著名学者徐天亮曾说过,“物流由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不仅是对近年来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总结,同时也是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革新过程中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基于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物流技术逐渐显示出更加多元化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越来越快的革新速度,成为商贸流通行业谋求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如何以物流技术为依托构建信息化物流体系,是现阶段商贸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二)物流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1.传统物流。在物流技术早期发展阶段,将储存和运输功能进行独立是物流技术的主要特征。而这种早在计划经济时代便已经流行的物流技术虽然能够在行政指令的依托下满足指定区域的物流运输需求,但由于需调动国家的物流资源以保证物流工作的协调开展,所以整体效率相对较低,很不利于物流行业的全面展开。此外,虽然我国物资供应部门在1963年便已经针对物流行业构建了统一化的管理服务标准,但运输物流服务为一次性收费,需建立在全国统筹协调基础上保障物品的精准运输,对于人力物力的浪费相对较多,同样有违物流产业的便捷化发展需求。2.系统化物流。在传统物流概念基础上,系统化物流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中,系统化物流出现于物流技术初步进入我国的时期,指的是一种集包装、装卸、加工、储存、运输为一体的物流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物流运输逐渐呈现出系统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特征,且其服务价值愈发突显,使得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变革趋势。例如,1981年,我国提出了“仓库一次性作业”理论,其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就物流成本进行节约,同时也对集装箱单元技术、散装水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帮助。3.信息化物流。从1993年上海华联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统一进货和商品配送后,我国物流技术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基于信息化的物流技术体系所具有的高质量服务能力,能够在帮助传统商贸企业建立良好市场形象的基础上大幅拓宽其市场空间,并最终满足其提升自身市场效益的目的。此外,得益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京东、淘宝为主的各大电商企业均已经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物流系统,而其通过构建集物流、商贸、互联网为一体的物流商贸模式,已经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二、物流技术的革新必要性及其对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现状

(一)物流技术革新能够推动物流服务升级。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需依托于仓储业、运输业、信息业、货代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而构成,这意味着物流技术于不同行业中的融合效果将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得力于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将会显著提高,同时包括电商企业在内的商贸型企业也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此外,物流技术对于物流服务效率也具有较高的影响。例如,在物流技术发展影响下,美国Amazon物流技术体系已经涵盖包括无人机送货、智能入库管理、大数据物流信息统计、二维码精准定位、可视化作业订单在内的一系列物流服务项目,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就物流工作的整体效率进行了改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体验。而对于我国来说,现阶段尚未针对物流技术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因此,我国物流技术仍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背景对于物流技术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在充分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及物流行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产业体系,才能促进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的健康创新发展。(二)物流技术革新能够提升物流产业效益。对于国内物流市场来说,用户需求直接决定物流企业的发展走向,而只有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物流企业才能充分适应当前的经济市场。同时,基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敏捷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节能化逐渐成为现阶段物流体系的主要发展特征。尤其是由京东、天猫领衔所构建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不仅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对于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层面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代表了物流技术在服务功能领域优化升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此外,在物流技术发展过程中,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并非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全新物流概念给市场供应链管理关系带来的影响,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将显著提高,能够在帮助商贸企业正确制定市场决策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保障整个物流产业效益的持续提高。

三、物流技术革新对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一)物流技术革新使物流产业的发展目标发生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物流技术进入我国后,我国物流产业经历了由传统存储、运输单向化物流模式向集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多项管理要素为一体、系统化物流模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物流体系,不仅更加适应现阶段物流用户的服务需求,同时也使得整个物流行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物流技术革新对于物流产业最大的影响价值在于其使得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标发生了变化。其中,通过将物流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使得现阶段的商贸流通业更加贴合民生和民需,能够满足更多普通大众的真实所需。(二)物流技术革新使物流企业的市场资源更加丰富。在物流技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背景下,更加多元化的物流市场资源将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动力。针对现阶段我国物流市场特点,得力于国家行业政策的快速调整,我国已经实现了配送货、机械化处理、网络信息公开化以及人力配送的有机结合。而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物流产业将朝无人操控的方向发展,即物流工作所需的人力成本将更低,更有助于保障物流企业的利益发展。此外,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阶段物流企业已经能够通过整合分析用户信息来不断就自身的发展决策进行调整,这使得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有助于促进物流市场的健康进步。(三)物流技术革新使物流行业的运营管理更加便捷。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单向物流模式意味着需建立在全国基础上对旧物流体系进行协调,导致不同区域的物流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浪费问题,很不利于物流市场的全面扩大。对此,在物流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全球精准定位将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特征,这意味着企业工作人员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便能够精准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在大幅缩减物流运输所需成本及时间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最直接、最快捷的物流服务。此外,物流技术革新使得商贸流通业的运营管理效率更高,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使电子信息全面记录物流过程成为物流行业的常态,而这同样能够为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商贸流通业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系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此,需围绕现有物流技术,加快建设满足我国物流行业需求的物流技术体系,在切实迎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保障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佳佳,赵公民.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9-11.

[2]冯椿.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12-14.

[3]肖湘,陈潇潇.标准化对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22-24.

技术革新范文篇5

关键词:物流技术;技术革新;商贸流通业;发展影响;产业创新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在此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开始探究物流技术革新视角下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规律,并通过研究其对于商贸流通行业的影响来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产业体系。但是,现阶段我国物流运输行业仍存在较多问题,物流技术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革新。因此,需要在物流技术大幅缓解物流滞后及配送错误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物流技术,在构建以信息化物流体系为核心商贸流通产业模式的基础上,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物流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发展现状

(一)物流技术的基本定义。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入物流技术,且得力于我国传统商贸流通行业的研究重视,物流技术逐渐在我国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受到了整个行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著名学者徐天亮曾说过,“物流由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不仅是对近年来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总结,同时也是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革新过程中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基于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阶段物流技术逐渐显示出更加多元化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越来越快的革新速度,成为商贸流通行业谋求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如何以物流技术为依托构建信息化物流体系,是现阶段商贸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二)物流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1.传统物流。在物流技术早期发展阶段,将储存和运输功能进行独立是物流技术的主要特征。而这种早在计划经济时代便已经流行的物流技术虽然能够在行政指令的依托下满足指定区域的物流运输需求,但由于需调动国家的物流资源以保证物流工作的协调开展,所以整体效率相对较低,很不利于物流行业的全面展开。此外,虽然我国物资供应部门在1963年便已经针对物流行业构建了统一化的管理服务标准,但运输物流服务为一次性收费,需建立在全国统筹协调基础上保障物品的精准运输,对于人力物力的浪费相对较多,同样有违物流产业的便捷化发展需求。2.系统化物流。在传统物流概念基础上,系统化物流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中,系统化物流出现于物流技术初步进入我国的时期,指的是一种集包装、装卸、加工、储存、运输为一体的物流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物流运输逐渐呈现出系统化和多样化的发展特征,且其服务价值愈发突显,使得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变革趋势。例如,1981年,我国提出了“仓库一次性作业”理论,其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就物流成本进行节约,同时也对集装箱单元技术、散装水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帮助。3.信息化物流。从1993年上海华联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统一进货和商品配送后,我国物流技术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基于信息化的物流技术体系所具有的高质量服务能力,能够在帮助传统商贸企业建立良好市场形象的基础上大幅拓宽其市场空间,并最终满足其提升自身市场效益的目的。此外,得益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京东、淘宝为主的各大电商企业均已经拥有了相对独立的物流系统,而其通过构建集物流、商贸、互联网为一体的物流商贸模式,已经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二、物流技术的革新必要性及其对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现状

(一)物流技术革新能够推动物流服务升级。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需依托于仓储业、运输业、信息业、货代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而构成,这意味着物流技术于不同行业中的融合效果将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得力于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将会显著提高,同时包括电商企业在内的商贸型企业也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此外,物流技术对于物流服务效率也具有较高的影响。例如,在物流技术发展影响下,美国Amazon物流技术体系已经涵盖包括无人机送货、智能入库管理、大数据物流信息统计、二维码精准定位、可视化作业订单在内的一系列物流服务项目,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就物流工作的整体效率进行了改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体验。而对于我国来说,现阶段尚未针对物流技术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因此,我国物流技术仍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背景对于物流技术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在充分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需求及物流行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物流产业体系,才能促进我国商贸流通行业的健康创新发展。(二)物流技术革新能够提升物流产业效益。对于国内物流市场来说,用户需求直接决定物流企业的发展走向,而只有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物流企业才能充分适应当前的经济市场。同时,基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敏捷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节能化逐渐成为现阶段物流体系的主要发展特征。尤其是由京东、天猫领衔所构建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不仅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对于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层面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代表了物流技术在服务功能领域优化升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此外,在物流技术发展过程中,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并非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全新物流概念给市场供应链管理关系带来的影响,使得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将显著提高,能够在帮助商贸企业正确制定市场决策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保障整个物流产业效益的持续提高。

三、物流技术革新对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一)物流技术革新使物流产业的发展目标发生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物流技术进入我国后,我国物流产业经历了由传统存储、运输单向化物流模式向集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多项管理要素为一体、系统化物流模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信息化物流体系,不仅更加适应现阶段物流用户的服务需求,同时也使得整个物流行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物流技术革新对于物流产业最大的影响价值在于其使得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标发生了变化。其中,通过将物流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使得现阶段的商贸流通业更加贴合民生和民需,能够满足更多普通大众的真实所需。(二)物流技术革新使物流企业的市场资源更加丰富。在物流技术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背景下,更加多元化的物流市场资源将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动力。针对现阶段我国物流市场特点,得力于国家行业政策的快速调整,我国已经实现了配送货、机械化处理、网络信息公开化以及人力配送的有机结合。而在未来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物流产业将朝无人操控的方向发展,即物流工作所需的人力成本将更低,更有助于保障物流企业的利益发展。此外,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阶段物流企业已经能够通过整合分析用户信息来不断就自身的发展决策进行调整,这使得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有助于促进物流市场的健康进步。(三)物流技术革新使物流行业的运营管理更加便捷。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单向物流模式意味着需建立在全国基础上对旧物流体系进行协调,导致不同区域的物流资源存在着较大的浪费问题,很不利于物流市场的全面扩大。对此,在物流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全球精准定位将成为物流行业的重要发展特征,这意味着企业工作人员无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便能够精准获取客户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在大幅缩减物流运输所需成本及时间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最直接、最快捷的物流服务。此外,物流技术革新使得商贸流通业的运营管理效率更高,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使电子信息全面记录物流过程成为物流行业的常态,而这同样能够为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四、结语综上所述,我国商贸流通业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系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此,需围绕现有物流技术,加快建设满足我国物流行业需求的物流技术体系,在切实迎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保障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佳佳,赵公民.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9-11.

[2]冯椿.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12-14.

[3]肖湘,陈潇潇.标准化对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3):22-24.

技术革新范文篇6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

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技术革新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关系

一、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家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其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来开展,尤其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内生变量来研究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与地位。现代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不仅取决于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数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组合上述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从“新要素禀赋理论”、“贸易技术论”、“市场结构论”、“动态比较优势论”等理论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并日益彰显出“技术的重要性”——技术、特别是创新技术既可以节约经济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节约,此外还可以在给定要素条件下实现更大的产出以及实现生产的多样化,增加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技术创新改变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

技术创新促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了技术进步,并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推进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创新,逐渐地对社会现有的需求结构发生作用,需求结构的转移引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工业的大力发展,同时推进了农业的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改变,国际分工随之深化,从而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说,全球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推动形成了种产业内创新型集群与运营型集群间的国际分工格局。例如,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使得工业零部件的生产日趋专业化,从而导致分工的专业化,从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来看,国际上零部件生产已从少数发达国家逐步转向了部分发展国家中国家,国际分工日渐明确,而国际分工必然导致和形成国际贸易。此外,国际分工的发展逐渐超越了国家边界和产业边界,贯穿渗透到产业内层面、产品层面、产品工序层面的分工发展。

2.技术创新提高国际产品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基础,而新的产品和工艺是出口的潜力发展的基础,换言之,一国只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相应的比较优势,进而将这种创新优势体现在相应产品的净出口增长上。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相对价格和产品的优势上,且这两者具有互补性,而在产品本身的技术优势所产生的竞争力自然无需赘述,但在国际贸易中产品优势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价格的优势作用则会凸显,那么,相对价格低的产品就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相对价格的优势来源于生产国要素禀赋及使用效率。其中,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节约成本的关键。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容是十分宽泛的,在生产领域中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的改进与发展。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产品输出国的创新优势会随着技术扩散、传播而逐渐消失,使其逐步失去相应产品的净出口地位,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样的规律会进一步激发产品输出国增加技术创新的能力。

3.技术创新改变国际贸易产品结构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一些新的部门开始兴起,一些传统部门走向衰落,从而导致了国际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尤值一提的是,工业制品在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明显增加。这其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日益上升,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比重则相应下降。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产品不断问世,促使国际贸易产品结构不断细化与多样化,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附加值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激增。例如,在德意志银行的最新中国策略研究报告中,预期中国高附加值出口在未来3至5年间以30%-40%的年增长率将强劲发展。中国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例如电信设备、软件服务等,自2005年来增幅达到30%-150%。同时,报告指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将在今后多年继续保持迅猛发展趋势。其次,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服务业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发展迅速发展,并带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速发展。我们可以由数据显示:1960-1970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翻了一番,1970-1980年又增长了5倍以上,到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已经达到14600亿美元。1990-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7.0%,而且大多数年份,增长速度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最后,国际技术贸易勃兴。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成为核心力量,国际贸易的竞争实则为技术的竞争,因此,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贸易的重要对象,国际技术贸易额不断增加。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技术贸易额每年约为30亿美元,1965年至1995年,国际技术贸易的增长率为15.82%,大大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6.3%的增长率。2002年国际技术贸易额已达近万亿美元。公务员之家

4.技术创新提升国际贸易效率和效益

技术创新,尤其是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改变国际贸易以往的交易方式,极大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和效益。电子商务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技术创新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例证。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它涉及信息交换、销售、支付、运输等整个贸易过程。事实证明,电子商务的出现已经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助力,是国际贸易的支柱之一,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分工深化变革、提高国际产品竞争能力、改变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并提升国际贸易效率和效益,切实促进国际贸易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仇怡.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的实证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刘仁平.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6).

[3]陈效兰,吴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J].理论月刊,2003,(12).

技术革新范文篇8

内源性文化驱动: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

1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家精神

任何技术创新过程都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性,需要创新主体对这些可能性进行认识和评价,捕捉到创新目标,并有将创新目标进行下去的信念、勇气和排除烦扰的能力。罗森伯格在《探索黑箱》中用贝尔的电话网络技术创新来证明这一观点:“当贝尔的与下水道系统很相似电话网络构想被认为是野心勃勃和轻率的时候,他本人仍自信地认为,他发明的真正潜能只有通过建立一种提供相互连接服务的中心交换箱的电话系统才可以实现。因此,贝尔试验室历史上早期的技术、融资和战略选择有效地将其‘锁定’在倾向于通过系统性的方式发展电话技术研究项目上。”[2]253-256可见,“当一项技术变革快速发展时,即使是最‘理智’的决策者,也会对何时投资举棋不定。等待明天更优越的技术,意味着拖延今天现代化项目的进展。”“而产业的观察家和监管者,都常常不能充分意识到这些狭窄‘机遇之窗’的重要性,这扇窗口可以优化现有的系统并同时选取一种更优越、更有活力的道路。这也正是企业家精神的独特之处。”[2]274按照熊彼特的理解,“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品质,一是要有眼光,能看到市场潜在的商业利润;二是要有胆略,敢冒经营风险,从而取得可能的市场利润;三是要有能力,善于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进行并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最终获得利润[3]101-102。在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家、权威人士、领导者捕捉创新机会,确定创新目标,将其贯彻到底的精神品质,能够通过各个阶段的创新活动传递到企业其他群体,引导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的实施,成为维持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来源。在大多数公司,领导者扮演了评论员的角色,他们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战胜现有规范约束开展“危险性”的技术创新。在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企业家精神中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的特质会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表现为乐于合作的精神。在决策阶段,需要快速而灵活地开展技术创新,创新风险是被组织成员感知、责任分享的,重要的决定是逐渐做出的,所以企业家精神在决策层成员中又具体体现为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等精神特质。在市场阶段,始终要以顾客需要为目标,有长期的需要,有短期的需要。企业家精神又会影响到企业中的市场营销人员,形成接受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的非正式沟通、用系统思维取代零散思维的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策略和行动的能力。应该说,个人品质是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基础。企业家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对所激发出来的那种精神、那种观念,铸成了创新文化的一般特点,企业家个人的魅力和独特性,又使这种企业创新文化带有一定的个人风格。

2技术创新主体执着于创造的品质

在社会交流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中,执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可以定义为即使为原核心参与者提供了改变交流关系的途径,原核心参与者仍旧不改初衷,继续与另一个原参与者维持交易的趋向。执着根据不同国家的传统而有差异,如Linoln和Kalleberg的结论是美国和日本存在着“执着差距”。作者甚至提出,执着不属于美国的价值体系。相比之下,日本工人则忠于企业,执着地追求企业的目标。另外,在工业史的早期便有以执着著称的创新团队。例如,马自达企业公司的KenichiYamamoto建立了致力于为轿车开发一种令人满意的转子发动机的执着团队,在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被公众嘲讽为“汽油酒鬼”的情况下,通过一年的研发,使汽车的耗油量降低了40%[4]87。应该说,执着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可贵而闪光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发挥在富有创造、挑战和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更转变为关注于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性魅力,并集中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造梦想与追求。伊诺斯详细研究了20世纪前半叶在石油精炼工艺中的各项重大创新。在总结时,伊诺斯说:“至于什么是创新者的真正动机,从我们所知的证据来看,只能假定为好奇心与创造性的结合体。创新者渴望去满足他们观察到的实际需要,希望自己的技术成就和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和尊重。这些似乎是比贪婪更重要的特性。”[5]19巴萨拉也认为:“技术创新过剩当然并非经济需要促成。技术专家创造它们是因为从想象本身就能获得乐趣,即使不图其实用价值也图其在可能范围内运作自如的乐趣。”[6]75可见,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与其本身要求创造的愿望相关,创新团队要求创造的愿望越强烈,技术创新动力越大,技术创新的成果才会越丰富。

3技术创新主体以创新为荣的理想和信念

从技术层面讲,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是科学原理向其应用的延伸和拓展,包含着技术范式的创新。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弱、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现状,需要加大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力度,通过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完成核心技术的掌控、改造和升级。它要求创新的核心技术或主导技术必须是企业独自开发而获得的,并能在一定时间内在新技术上形成较强的壁垒,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但这一模式的缺陷在于对创新资源的要求较高,投入太大,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没有高度的创新认同和创新信念是难以进行下去的。也就是说,打造以创新为荣的理想和信念不是简单地把某种现成的文化精神外在地灌输或强加给创新主体,以作为外在地指导人们行动的理论教条,而是以技术创新的内在变化为基础,引导人们的自我启蒙和自我教化,自觉抵御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创新风险和困难,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促使不同文化在企业中交汇和整合,从而使理性的、契约的、创造性的文化精神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模式。

外源性文化驱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培育

1通过观念文化的引导,培育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

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在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指引下的行为表现,大多会演化为相当数量的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这种习惯无论是否与现代社会某些先进制度、理念相吻合,都容易被公众所认同或宽容。正是因为硅谷推崇“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因冒风险而失败的人”的价值观,才形成了硅谷浓厚的创业氛围,以致硅谷在新办企业3年后的成活率不到1%的情况下,每天仍有络绎不绝的新公司在硅谷落户。也只有将技术创新所具有的释放人的潜能、鼓励冒险、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精神由个体层面扩散到群体的层面时,才能激发强大的创新动力。社会层面对技术创新的价值认同,能够为人们勾勒一幅通向美好幸福生活的生动画面,它要求人们自觉追求科学,关注创新,整合文化传统,创新文化内容,明确文化方向,从而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确立起创新文化理念,引导人类活动朝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技术规范与人文关怀两重性目标协调,将技术创新所提供的合理性提升为人类行事的行为目标,实现技术规范与人文关怀的沟通,体现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2通过制度创新的激励,获得持续技术创新的保障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智力资源,需要有公正、有力的法律手段维护其劳动成果。除商标法、专利法为创新者收益率的提高提供法律保障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的研发活动也是十分有效的。这些法律手段能够通过创新成果的排他性防止技术外溢,通过对创新行为的补偿进行创新刺激。按照阿克里奇的说法,技术物的产生规定了行动者及其活动的空间,它存在于同人相互规定的过程之中,为我们建构了历史并提出了采取某种行动的框架。这样,新技术及其创新就产生出了关于世界的因果性的新形式或新秩序以及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新规范[7]205-224。技术物所反映出的创新要求,不断带来制度创新,需要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调控机制,为装备制造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形势下,《辽宁省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定》正式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着力支持发展符合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求、满足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需求、具备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的重点领域的装备制造业,必将对加快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发挥极大促进作用。

3通过提升创新品牌的价值,获得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势

一是要提升自主创新品牌的文化价值。装备制造业品牌的文化内涵就像品牌的灵魂一样,是其保持顽强生命力、获得品牌价值提升的关键。因此,通过自主品牌的创新,广泛地吸收各种文化素养,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创新,实现民族文化、工业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会贯通,才能使创新产品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二是要提高自主创新品牌的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品牌的价值。用一流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是创造和提升自主品牌价值、获得产品认同的关键。因此,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品牌的产品质量,不但能够使产品保值、增值,更会通过良好的信誉使产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三是提升自主创新品牌的个性价值,获得稳定的价值回报。自主品牌的个性创新使自主品牌具有独特的魅力、鲜明的个性,并以此来有效地吸引住目标消费者,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而具有特殊文化内涵并寄托一定文化情感的创新品牌,则可以通过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来获得某些固定群体的青睐,获得较高的品牌回报。

关联性文化驱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的建立

1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上游和产业链下游的协同创新

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取决于集群的创新能力、配套能力,即产业集群内部的文化协同。随着经济一体化及知识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依存度不断提高,企业仅仅依赖内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已日趋困难,必须制定适合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创新战略,实现外部资源与企业内部研发的有机结合,以弥补内部资源不足、降低创新成本并提升企业内部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在某些核心企业的主导下,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游延伸至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的供应商,产业链下游直达销售渠道和客户及辅助产品制造商。产业集群内各环节的协同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有效地消解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技术创新成果的社会扩散。相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轻工业集群而言,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除了具有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的同性特征,还具有核心企业的地位突出、集群知识流动快、专业化分工深化、集群创新可持续性的特点[8]。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对于重大装备成套能力、基础产业配套能力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技术创新之初就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一致的认识,这样才能将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多重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配套性和高效性优势。

2内部创新主体与外部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以科技活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主体在区域经济、政策、文化等社会基础的支撑下,通过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及协同作用,把技术创新成果引入市场和商业化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产业竞争力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能力[9]。产业创新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动态创新系统,需要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参与创新部门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需要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等的广泛参与,产业内外各主体的协调程度、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水平、政府的扶持力度都决定着产业技术创新的水平。此外,还要考虑由于创新成果被同行抢先注册,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引起的知识产权风险;研发和转化能力不足引起的技术创新风险;各行为主体不能诚信地承诺和履行其职责产生的信用与道德风险;主体隶属的公司、地区或国别不同,存在管理理念、制度、方法,生活习俗,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出现的整合风险[10]。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中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将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创新纳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支撑计划的方式,由政府出面协调产业内部创新主体与外部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降到最低,打消各创新主体合作中的顾虑。另一方面,通过核心企业负责制、项目责任制的方式,明确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有效组织和协调各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使参与创新的社会各机构组成一个共同体,在不否认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之间的社会分工,承认产、学、研自然分工的基础上,打破知识与经济之间的壁垒,紧紧抓住科技向经济转化的创新这一中心环节,实现知识向经济的转化、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结论

技术革新范文篇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份量似乎越来越小,这种价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污染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而对于城市而言,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和群众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加上城镇污水管网不完善,再加上生态环境监管不够到位,出现了大量工业废水超标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江河水库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积极主动争取各级财政对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础上,抓好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以及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抓好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资源及其他优势,下大力气开展多种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水利科技创新可以在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的水利建设做出贡献。

2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防汛预案,支持积极支持会商。水利信息化不能对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问题。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这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信息系统中加入防汛预案,提供洪水的预警。例如当洪水达到一定的预警级别时,这样的系统就能够给出相应的预警方案,根据方案,领导就会在会商中做出相应的调度决策。而在决策之前系统还能对放多少洪量、对下游会有什么影响等进行模拟。

这样的系统也能够将水利信息完全掌控。为了让用户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况并作出相应举措,掌上GIS资讯系统是重要的支撑。“掌上GIS资讯系统”可以运行在智能手机之上,智能手机提供无线电话、短信、电话簿等功能,“掌上GIS资讯系统”还能够提供全面的行业资料查阅、电子地图、空间定位、实时信息浏览查询等功能,两者有机结合,基于“掌上GIS资讯系统”提供的及时、充分的水利信息,项目领导、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地进行决策。

3极大RTK技术的应用

RTK(Real-timekinematic)是实时动态测量,对于RTK测量来说,同GPS技术一样仍然是差分解算,但不同的只不过是实时的差分计算。RTK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计算机的普及,能够使得传统作业模式得到革新,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RTK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RTK技术相比于GPS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足1s。

RTK技术如何应用在水利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各种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RTK技术还可应用到地形测图中。在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现在采用RTK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貌碎部点呆上一两秒钟,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一人操作,不要求点间通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RTK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断面测量操作简单,工作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数倍,大大节省人力。

技术革新范文篇10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

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能够把他们所有知识积极地投入进来。而雇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迎合企业和企业家与社会的需要,这将使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七是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必将推动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职业和B常成人教育体系将产生,虚拟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按需提供多媒体信息教学和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合格人才将是知识社会的栋梁。未来的科研体制将以系统研究方式出现,虚拟的研究所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面目展现在面前。科研成就不再是“天才的孤寂和孤寂的天才的个人的反射”,未来的科研体制将基于集体行动的网络化,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愈来敷紧密。

八是知识社会的发展必定会推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知识社会将带来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知识和一切新生事物无不都在推动着人们思维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因此,知识社会对世界政治环境的整合作用越来越大。

二、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依存与发展

知识社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之快速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社会造就知识经济,这是必然趋势。但是在知识社会条件下并不排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反却能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在现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只不过是所占比重差别较大而已。

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为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是振兴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发展知识经济,必须以较为充分发展的传统经济为基础,必须有较高的社会知识水平,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高技术基础和一定的硬件条件。产业革命必须以传统产业被高新技术改造或替代为特征。因此,发达工业国家,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竞相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造的主要方式是机电设备信息化,建立能控制生产过程、监督产品质量的自动化体系或使用揉性生产系统,实现工厂自动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技术改造,大幅度降低传统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并使传统产品多样化,加速更新换代。在知识经济推动下,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态势,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农业从传统的种养业向微生物产业、食品制造产业乃至新生物制剂产业拓展,出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但这丝毫也不能说明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中只是无足轻重的被动接受者。相反,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建立新产业,而且使旧的产业发生革命性的改造和发展。因为这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即使在知识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其支柱产业仍然是汽车、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信息产业是唯一可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的高技术产业。

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建立在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之上,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单一产业,而是大量地附加在不同产业中。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更离不开知识经济的渗透和兴起。传统产业通过注入高新技术可以发生裂变,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技术机会和商业机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知识经济的成果,向传统产业注入高新技术,注重提高产业素质和产出水平,特别是提高工农业等主要生产领域的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是迎接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运用知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从国情出发,优先选择那些市场需求迫切又有产业化所需条件的项目,重视那些对国家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不应仅仅盯在一些高水平的尖端技术的发展上,而忽视工农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的主导产业的培育。不仅应重视少数显示度高的技术,还应特别重视实施产业化的技术的成熟程度和实现产业化的工农业基础的建设。

当然,知识经济是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资源,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产业,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宏观特征。知识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持续投资得到持续经济增长而不降低投资回报,从而使得传统经济学密集投资回报递减规律成为历史。知识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中,GDP的增产是与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中,在保持GDP的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是持续下降的。知识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要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就业结构高技能化。因此启动科技创新工程,有助于推进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做好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双重文章。

三、技术创新是开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金钥匙,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助力器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还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来支撑、来促进、来提高,必须依赖于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因为技术创新就其行动内容看是由一系列的技术活动组成,但就其价值取向看则有明确的商业赢利目标。一种产品、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经济形态,都需要通过源源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去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