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2:37:04

计生规章制度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1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及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国家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第九条国务院编制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应当规定控制人口数量,加强母婴保健,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第十三条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大众传媒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十四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

第十五条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费用。

第十六条国家鼓励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七条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第十八条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十九条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

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第二十条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第二十一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前款规定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条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

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二十三条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国家鼓励保险公司举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

第二十五条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六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第二十九条本章规定的奖励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三十条国家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三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组成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第三十三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针对育龄人群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工作,承担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第三十四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措施。

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

国家鼓励计划生育新技术、新药具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第三十五条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第三十七条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计划生育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违章操作或者延误抢救、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贿赂的;

(四)截留、克扣、挪用、贪污计划生育经费或者社会抚养费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协助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四十二条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其他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十三条拒绝、阻碍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附则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实行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劳动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夫妻双方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实行计划生育是违法行为。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一行政区域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考核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计划生育工作,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本条例的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工作部门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计划生育协会、人口学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逐年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组织实施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省实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制度,市、县(区)实行计划生育机构兼职单位制度。兼职委员单位和兼职单位应当根据计划生育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的具体措施。

第十二条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按人口规模配备计划生育工作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本辖区内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按人口规模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人员,负责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需要,设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配备计划生育工作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接受所在地乡、民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村(居)民委员会、大型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可以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十五条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备案。

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第十六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

第十七条全社会都要积极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级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报刊、影视、广播、文艺等大众媒体,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工作的义务。

第三章生育调节

第十八条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比法定婚龄迟三周年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三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十九条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民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家林场审批,可按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四)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五)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

(六)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的;

(七)夫妻双方的户籍均登记为村民委员会居民(以下简称“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按照前款规定对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申请作出的批准,应当报上一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安排生育,再生育的按超生处理;

(一)夫妻双方均属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但一方是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录用的人员;

(二)户籍登记为居民委员会居民(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夫妻生育子女后,一方或者双方将户籍迁移登记为农村居民的;

(三)经批准生育,怀孕后无紧急情况未经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引产的;

(四)遗弃子女或者送养子女后要求再生育的;

(五)故意致婴儿死亡或者谎报婴儿性别、谎报婴儿死亡的;

(六)违法收养子女的;

(七)其他不符合再生育条件的。

第二十一条村民委员会整个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原属农村居民的育龄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的,从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之日起,四周年内可按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本人自愿将户籍迁出居民委员会,在户籍迁移时虽已安排生育但未怀孕的,取消原生育安排。

农村居民自愿将户籍迁为城镇居民的,除迁入前已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已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可以生育外,从户籍迁入之日起,均执行城镇居民的生育规定。

第二十二条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聚居在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少数民族夫妻是农村居民的;

(二)少数民族夫妻一方是农村居民,另一方是城镇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的;

(三)夫妻均是农村居民,一方是非少数民族,并在少数民族一方落户居住的;

(四)少数民族夫妻均为农村居民,依法生育二个子女,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其中一个或者二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第二十三条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规定的,间隔期间应当在四周年以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受间隔期规定限制:

(一)二十八周岁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

(二)经病残儿医学鉴定并经批准再生育的;

(三)原患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第二十四条归侨、侨眷的生育,户籍在本省但居住在境外的公民的生育,以及配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同胞、外国人在本省生育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五条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

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为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创造条件,指导育龄夫妻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一方首选结扎措施。

第二十六条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

不符合本条例有关规定而怀孕的,应当及早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七条育龄夫妻采取绝育手术后,因子女死亡,符合生育规定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施行输精(卵)管复通手术。

第二十八条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

第四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制度,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三十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包括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组成,纳入区域卫生规划。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在批准的范围内各自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禁止个体医疗机构和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人员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第三十一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育龄人员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服务,承担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咨询以及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还应当承担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宣传教育、药具发放、管理人员培训等任务。

第三十二条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具体办法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后落实节育措施的,节育手术费用由本人支付。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节育手术并发症医学鉴定组织,负责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工作。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成立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负责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

第三十四条因节育手术出现并发症的,由县级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并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后,指定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治疗。医疗费按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职工因节育手术并发症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参照工伤事故处理;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因此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因节育手术或者治疗节育手术并发症而出现医疗事故的,按国家有关医疗事故处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严禁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怀孕无紧急情况要求施行引产的,施行手术单位必须查验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方可以终止妊娠。

第五章优待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六条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日;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城镇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三十七条职工接受节育手术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第三十八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以下优待:

(一)属于职工和城镇居民的,从发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并可给予适当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

(二)属于农村居民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或者办理养老保险;

(三)招工、录(聘)用、解决住房、扶贫救济及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四)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产假、看护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第三十九条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没有生育只收养一个子女的职工,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当地县(市、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的百分之三十给予一次性奖励。

无子女的职工或者因独生子女死亡造成无子女的职工,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当地县(市、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的百分之百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

上述奖励或者生活补助经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开支,企业单位的列入成本税前开支。

第四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的独生子女户和纯生二女结扎户,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优待办法。在招工、录(聘)用、安排村镇企业工作,安排宅基地、生产扶助、扶贫救济、入托、入学和医疗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建立和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基金会,优先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户和纯生二女结扎户的基本养老问题。

第四十一条农村男方到独生女方家结婚落户,以及独生女户、纯生二女结扎户的夫妻户籍随女儿迁入女婿所在村并居住的,享有与所在村居民同等待遇,任何人不得阻挠和歧视。

第四十二条对模范实行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行政、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奖励金,按单位所在地县(市、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计算,在单位年度预算内列支。企业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可在当年计税所得额的千分之二以内提取。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全省统一实行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制度,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避孕节育、孕情检查、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有关服务进行管理,已婚育龄妇女应当按照规定领取计划生育服务证。具备办法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四条实行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制度。计划生育合同应当明确生育、避孕节育、孕情检查,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奖励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乡、民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与育龄夫妻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与建立承包、租赁、劳动关系的单位以及个人,应当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依法签订的计划生育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四十五条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对拒不履行避孕节育和孕情检查义务的育龄夫妻,可以根据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民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提请,滞留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暂住证、就业证;对流动人口,有关单位和业主还应当停止承包或者租赁、辞退解雇、收回房屋。滞留的证件待当事人履行义务后发还。

第四十六条各级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在对孕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应当查验其计划生育证明。对无计划生育证明的,应当及时通报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协助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七条成年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到户籍所在地乡、民族乡、镇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办理计划生育证明。

成年流动人口到现居住地后,应当向现居住地乡、民族乡、镇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交验计划生育证明。

第四十八条有关行政部门审批成年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营业执照、就业证、车辆驾驶执照等证件时,应当核查其经现居住地乡、民族乡、镇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查验过的计划生育证明,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不得批准办理有关证件。

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被招用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不得招聘雇用。

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业主,应当配合其现居住地乡、民族乡、镇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做好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不得出租或者出借房屋。

第四十九条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征收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由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地级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作出征收决定,具体工作由所属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执行,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协助执行。

当事人一次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按规定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单位提出分期缴纳申请,分期缴纳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流动人口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其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社会抚养费和滞纳金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和私分。

第五十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乡、民族乡、镇集体企业对其超生职工应当给予行政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用合同。对超生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对超生人员,有关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五年内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乡、民族乡、镇集体企业不予招工、录(聘)用;五年内不得选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和评为先进;七年内不得享受医疗福利;七年以上十四年以下不得享受农村股份合作制分红及其他集体福利。

第五十一条在评选先进集体、授予个人荣誉称号和确定综合性奖励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任用等方面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

第五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的有关规定,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迟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资料。

第五十三条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民主管理。乡、民族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出生计划的落实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情况,节育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公民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入相关场所开展工作。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具(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二)农村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当地乡、民族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实际上年纯收入高于当地乡、民族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对其超生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不够间隔期生育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四)非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非婚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重婚生育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六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违法收养子女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第五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第五十七条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或者组织他人冒名顶替参加孕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计划生育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违章操作或者延误抢救、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贿赂的;

(四)截留、克扣、挪用、贪污计划生育经费或者社会抚养费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第六十条对不能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人民政府的主要责任人,追究其领导责任。

对不履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分工的有关部门和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单位以及兼职单位,追究其负责人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一条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有关协助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二条拒绝、阻碍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属职工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威胁、殴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者毁坏其财产、严重干扰其家庭正常生活和生产的;

(二)造谣惑众、煽动闹事,扰乱计划生育工作秩序,毁坏计划生育部门财物的;

(三)藏匿违反计划生育对象的;

(四)拒不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孕情检查的。

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和个人雇用无计划生育证明的流动人口或者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成年流动人口不按照规定办理或者交验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或者交验,逾期仍不补办或者交验的,由其现居住地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计生政策;女职工;劳动关系;劳动法;制度正义

一、违反计生政策在解除劳动关系中实践运用

在现行的劳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中,并没有关于违反计生政策能否解除劳动关系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实践中的做法因地域、地方法规的不同而不同。实践中的主流做法一般是在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规定,违反国家或地方的生育规定的条件下才解除劳动关系,否则不能解除劳动关系。这是将违反计生政策作为公司的正常规章制度,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违反了公司规章制度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然而,有反对者质疑,从《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第五条的规定,“企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可以看出对“三期”女职工,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的,还应该顺延至“三期”期满。女职工应承担因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行政责任以及社会抚育费的支付,违反计划生育的行为不应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与双方履行劳动合同并没有直接关联性,如果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也是违背了“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即使公司规章制度中包含违反计生政策就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因与劳动法相关法律相悖也应视为无效规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使用人单位没有将其规定在规章制度中,直接根据其他规定,如深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2010年上半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疑难问题研讨会纪要》第4条规定,劳动者在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以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予支持。本文同意第一种观点,认为违反计生政策只能在用人单位将其明确写入规章制度中才可以成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直接反对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的观点,违背了劳动合同一定程度上的私法的性质——在不违背社会公义下的契约精神,虽然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还是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劳动合同还是需要遵循契约精神的,既然规章制度对其有规定,该规定又不违背劳动法的精神和法律法规,理应被尊重和认可,因此,在用人单位规定规章制度的条件下,违反计生政策可以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对于认同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违反计生政策都是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这种观点,并没有合理依据。

二、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的必要性

1.违反计生政策严重影响用人单位成本

违反计生政策的劳动者在参与劳动的时候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很显然,在劳动关系中对于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会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用人单位需要作出让步,只有这样在劳动关系中,女性劳动者才不会处于劣势。虽然说,我国劳动法奉行的是“扶助弱者”的“倾斜保护原则”[1],但是这种保护是对先天相对于用人单位弱势的劳动者的保护,是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对等关系所作的微观调整,这种微观调整在衡量利益关系中如果过激就会导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不对等。不遵守计生政策的形式有很多种,生育政策中,用人单位在“三期”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已经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女性职工带薪在“三期”中休息,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因为一位员工所作的人员调整,或者招聘临时替岗的临时工,以及整个用人单位运作效率的降低都是用人单位需要额外负担的成本,一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所有女职工呢?再加上2016年放开的二胎政策、对招聘临时工的人数限制的规定又无疑加剧了用人单位的负担。在现有的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体制下,如果违反计生政策不能够成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那么对用人单位无疑又是一大打击。本文认为,劳动法中对女职工“三期”的特殊保护已经起到了可以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利益的作用,如果将计生政策排除在劳动法的范围之外,则相对平衡的天平将会向劳动者倾斜。因此,应该将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有其法理依据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在学界主要有“二原则说”“三原则说”“五原则说”和“七原则说”[2],每种学说又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七原则说”更为合理,而“七原则说”中“劳动者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就是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的法理基础。女职工在劳动关系中享有“三期”的特殊权益,这种权利的享有必然应该有相对应的义务的履行,否则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不利于劳动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既然女职工享有“三期”特殊权益,但是如果毫无节制地享有特殊权益无疑会对用人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害。例如,一位未婚女青年进入用人单位后,没有遵守计生政策,生完一胎再来二胎,后面还有三胎、四胎,每生一胎都享有“三期”中至少两期的特殊权益,放假时间至少70天以上,而这些将会成为用人单位一定的负担。由此可见没有遵守计生政策的劳动者将会对用人单位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这些影响,国家又不会为其埋单。女职工享受的权利明显超过应该履行的义务,因此,违反计生政策的劳动者应该承担其不利后果,这是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因违反计生政策解除劳动关系是有必要的,但这种必要不应该是强制的,如果某用人单位并不认为违反计生政策的劳动者会导致其成本的增加,没有将其规定在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里,那么,违反计生政策就不能够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因为现行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将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只有用人单位在其规章制度中具体规定的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

3.计生政策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有学者认为,计生政策作为国家的重要政策,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有所区别,计生政策与劳动法并无联系,将其作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背了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初衷,违背了公平公正的法律理念,应该视为无效的规定。但是,计生政策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虽然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与计生政策有所区别,但是作为劳动法和计生政策共同适用的对象——劳动者,将其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计生政策如果不在劳动法中起一定的作用,必然会阻碍劳动法调整的秩序,即使将计生政策入法,对违反计生政策的行为和个人作出处罚,但是并无法弥补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对用人单位的损害,因此,计生政策应该作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调整是为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只有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发挥劳动法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效益,进而促进个人私益。这正是法律公平公正的理念体现在劳动合同法的“倾斜保护”原则中。不能将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否则就会产生在工作环境中的劳动者的不对等,这种观点很显然过于绝对,无法适用我国的现实状况。

4.违反计生政策解除劳动关系与其他规定并不矛盾

有学者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三期”女职工是不能被解除劳动关系的,因此违反计生政策就能解除其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关系与以上规定是相矛盾的。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三期”应被解释为遵守计生政策的前提下,因为法律的解释除了要遵循原意还应该遵循立法者的意图。很显然,无论是《劳动合同法第》还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立法意图都在于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使二者在劳动关系中能够相对对等。因此,此两处的法条的解释应该是在计生政策的范围内,如果超过计生政策之外的“三期”是不应该被特殊保护的。因此,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与现行的其他的法律规定并不是互相矛盾的。

三、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条件的社会意义

1.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是社会实践的选择

劳动法作为一门社会法,其立法目的和宗旨是维护社会公义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处在人类社会中,整个社会秩序井然才能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劳动法即是出于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到每个个体的利益的考虑,这也是受先有集体再有个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将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必然会成为主流趋势。

2.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是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相统一的结果,更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的需要

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违反计生政策的女职工不仅不再享受正常“三期”的特殊权益,甚至情节恶劣的应该直接解除劳动关系,在就业不景气的今天,用人单位的效益不如经济上行期,如果出现违反计生政策的女职工损害或者阻碍了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则用人单位有权在有规章制度规定的前提下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关系。日本学者小林直树认为会损害劳动者的生存权①,不利于对劳动者生存权的保护,本来就需要更多经济支撑的违反计生政策的女职工再遭遇解除劳动关系可能会出现阻碍其生存的不良后果。但是,个人可能甚至不会出现的不良后果与一定会发生的社会良性发展阻滞的情况相权衡,选择后者无疑是正确的,因此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是社会实践的选择,是中国国情的选择,也是利益衡量的优选方案。这不仅仅是实质的正义,更是形式正义,违反计生政策作为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要经过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审查过的。而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作为劳动法中调节劳动关系的具体的规章制度,因其是社会实践的结果,是各方利益衡量之后的最优选择,因此,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是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统一。古往今来,正义呈现出其相当模糊和不确定的一面,“但其基本含义还是较为明确的,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正义观念实质上是寻求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冲突的理性平衡”。正义有个人正义和制度正义两个层次,在当代社会,制度正义的实现就是正义的实现。制度正义的实现必然包含实质和形式的统一,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的制度设定,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是在法律框架内的正义的结果,既是解决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还是制度正义的结果[3]。

四、美国对于我国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启示

在美国,任意雇佣依然是解雇制度的基石。当然,由于任意雇佣原则完全无视劳工利益的考量,依然严格遵循任意解雇原则的州越来越少,目前只有乔治亚、阿拉巴马等州,大多数州都开始对任意解雇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对于任意雇佣的例外,理论上一般可以分解为公共政策、默示契约以及诚信与公平原则。美国很多州的法院,已经确认了一项诉因,允许其雇员基于以下的理由提起诉讼:违反公共政策、与合同中设定的默示条款冲突、违反雇佣合同中的诚信默示条款和默示公平交易义务。美国的公共政策作为任意解除也就是我国所认为的无条件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是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的,我国并没有关于此方面的法律规定,但是从共同的劳动法的共通的社会作用的角度出发,公共政策的违背会给劳动者在执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无论是荣誉方面还是经济利益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计生政策据此也有存在的必要,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违反计生政策作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来规避没有明确法律条文的尴尬境地。五、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应该指向女职工在劳动关系中,女职工由于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以及相对于男职工的弱势的竞争力,因此给予女职工特殊的保护和权益,这种“三期”特殊的保护和权益的享有才有其义务的承担,将违反计生政策的女职工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主体才是合理的。男职工在劳动环境和社会责任与社会地位上较女性职工优越,男职工违反计生政策对于用人单位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小甚至可能是没有,因此,男职工违背计生政策如果适用解除劳动关系的规章制度,则违背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而且,男职工违反计生政策与劳动关系的健康持久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疏远,在男职工违背计生政策的情况下,应该在社会法等相关法律中给予相应的惩戒,因为损害的是社会公共政策,而没有直接损害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就此而言,公司规章制度的设立应该限制其解雇权,男职工违反计生政策应该被限制解雇,否则,用人单位相对于男职工是完全强势主体,不利于整个劳动市场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稳定存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违反计生政策作为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有其合理性,但是男职工和女职工因其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同而对其限制解雇的程度应该不同,男职工在这方面应该限制用人单位的自由解雇权,与女职工有所差别。

作者:宋艳艳 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决定》和省、市《意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进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提高服务能力为主线,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目标,实行党政牵头、部门联手、上下联动、综合施治,按照健全班子、规范制度、完善阵地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落实帮促整改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遏制违法生育反弹,从根本上扭转工作的被动局面,促进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

二、主要措施

(一)制定帮促转化方案,全面落实帮促责任制。各街道要深入薄弱社区(村)进行调查研究,摸清薄弱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社区(村)帮促转化方案,明确帮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帮促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确保取得成效。

(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村民自治。帮促部门要协助社区(村)配齐配强社区(村)领导班子,健全计生网络,对不适应人口计生新的工作形势的计生干部坚决予以调整。积极推行村(居)民自治,依法制定符合本社区(村)实际的《村(居)民自治章程》,建立健全村级计划生育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村(居)民自治中的作用,提高群众的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三)开展清理清查,全面摸清底数。要结合全区开展的信息质量专项调查活动,加强信息核查对比和交流工作。薄弱社区(村)要逐户走访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将新婚未管理的育龄妇女和孕情不明、流出去向不清、长期空挂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重点对象,及时准确掌握其婚、孕、育和节育措施落实等信息;将公安、民政、卫生、劳动、城建等部门信息与育龄妇女基础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对存在的差异进行细致核查,户籍地要及时掌握人户分离人员的信息,并委托现居住地纳入管理,定期进行信息交流,杜绝漏管和工作不到位现象。

(四)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管理服务到位。加大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宣传倡导力度,对未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在规定时限内引导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认真做好一年两次的孕环情监测工作,对薄弱社区(村)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孕环情监测次数,建立并落实孕环情检测分级负责、逐级审核把关制度,逐人核对身份,发现漏检、替检人员,及时查明原因,并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好补检工作。凡因妇检工作组织不力和人员漏检造成违法生育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街道要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坚持常年有奖举报和定期核查制度,发现违法生育线索一查到底。对违法生育行为要坚持征收社会抚养费,对违法生育欠交社会抚养费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实施征收。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法生育的,依法依纪从严从快处理。

(六)建立薄弱社区(村)转化督查制度。区、街两级对薄弱社区(村)转化情况定期进行现场督导,及时了解帮促转化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推广薄弱转化的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推动帮促转化工作扎实开展。

三、目标要求

通过帮促转化活动,计划生育薄弱社区(村)要基本达到以下目标:

(一)社区(村)级领导班子健全,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社区(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和育龄妇女小组长配齐配强,适应工作需要,待遇报酬落实到位。

(二)无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违法生育及瞒漏报、私自终止妊娠等现象;无漏管已婚育龄妇女,已婚育龄妇女微机信息准确、全面,各类统计资料和微机信息准确率达到95%以上;社区(村)级档簿资料设置齐全、填报规范,保管存放符合要求。

(三)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100%以上,产、术后随访服务到位,药具发放、随访服务及时到位。已婚育龄妇女孕环情查体率要达到100%;应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人员长效措施落实率达75%以上,及时率达100%。

(三)各类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等政策要落实到位;违反计划生育行为按政策规定要处理到位。

(四)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级服务室和人口学校得到完善,宣传和服务阵地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够基本满足育龄人群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知识需求,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对计划生育的满意率有明显提高。

(五)村(居)民自治水平明显提升。社区(村)级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得到完善,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落实到位,协会组织活动经常,广大群众在人口计生工作中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到村民自治的标准。

四、方法步骤

帮促活动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确定阶段(年4月下旬)。各街道根据本街道实际,研究确定本街道计划生育薄弱社区(村),并于4月20日前将薄弱社区(村)名单和帮促转化方案报区计生局。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5月中旬—年10月中旬)。各街道按照帮促转化方案要求,重点围绕“配强村级班子、健全计生队伍、摸清工作底数、规范规章制度、完善服务阵地、落实节育措施、抓好政策兑现、推行村(居)民自治”等内容,狠抓薄弱社区(村)的经常性管理服务工作的落实,堵塞工作漏洞,努力提高薄弱社区(村)的计生工作水平。

(三)考核验收阶段(年10月下旬)。各街道要于年10月底以前对本街道计划生育薄弱社区(村)转化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帮促转化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写出书面总结,上报区人口计生局。区人口计生局将采取日常监控或者不定期专项调查等形式对计划生育薄弱社区(村)的转化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组织领导

薄弱社区(村)帮促活动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区人口计生局具体负责实施,各街道帮促活动由负责联系街道的区人口计生局领导负责具体指导。各街道要分别成立薄弱社区(村)帮促转化领导小组,将帮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靠上抓。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5

根据省人口委提出的“抓典型建机制年”活动和《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乡因地制宜在全乡开展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试点工作,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1、提供组织保障,完善组织机构

我乡确定村为乡级村民自治试点。为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乡上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村里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配强配齐计划生育专职干部,具体负责村计划生育日常工作,以协会评估认定工作为基础,建立村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经常性的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活动,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选举产生了村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等人员。把热心计生公益事业,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技术特长的计划生育积极分子等吸收为新会员,壮大计生工作队伍,提高计生工作水平。

2、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以村民自治和协会评估工作相结合,严格按照议事程序,在广泛征求群众和会员意见的基础上,有会员代表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各村《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计划生育协会村民自治公约》、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制定了《协会工作制度》、民主参与与民主监督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活动制度》、《评比表彰制度》、《会员联系户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起“三册一簿”,即《协会花名册》、《特困家庭救助花名册》、《计划生育家庭提拔扶助对象花名册》和《协会活动记录簿》,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知晓率

按照“内容温馨,书写规范、制作文雅,款式新颖,体现地方特色,突出人文关怀”的要求,创建宣传教育文化长廊一条街,更新国策墙两个,刷写标语16条,服务所联合医院在各村组开展了妇科病普查,环孕情服务,生殖保健咨询、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发放避孕药具等服务,提升了服务所人员的技术水平,拉近了群众距离,提高群众知晓率。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6

一、评议目的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整改重点,通过组织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和“请流动人口农民工评计生”活动(以下简称“双评活动”),为研究制定人口计生工作措施、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情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评议范围

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在农村的县、乡(镇)主要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在县城所在地的镇、城市街道(社区)主要开展“请流动人口农民工评计生”活动。

三、评议内容

本次评议内容主要包括:育龄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技术服务、文明执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等5项内容。

四、评议方法

(一)制定、发放问卷调查表,以计划生育服务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万人以下的乡镇参评人数不少于100人,2万人以上的乡镇参评人数不少于180人,调查表采取现场发放、无记名填写回收的办法。

(二)在评议过程中,县人口计生委要组成抽查组,采取查看评议活动资料、召开计划生育服务对象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评议活动进展情况。督查问卷调查是否走过场,并现场组织育龄群众开展评议问卷调查。

五、评议安排

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自20*年8月初至20*年9月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20*年8月15日前,县人口计生委印发《关于开展“万人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各乡、镇计生办、直属单位进行部署,并制定本地“双评活动”实施意见。

(二)组织实施。20*年8月16日至9月10日,各乡镇计生办组织开展评议活动。

(三)集中整改。20*年9月中旬,各乡镇计生办针对评议活动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

(四)总结评估。20*年9月15日前,各乡镇计生办将有关数据统计汇总表(附件3、附件4)和“双评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整改措施等书面报告县人口计生委。

六、有关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双评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开展“双评活动”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与加强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与树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形象结合起来。

(二)各乡镇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周密部署“双评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双评活动”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技术服务行为。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7

一、领导重视,以建立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为重点强化普法教育工作。

2014年是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的中期之年,人口计生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局全体成员会议,专题研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实际,着手制定了《市区人口计生局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制定了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制度,并与有关科室签订了责任书,形成了局长、分管副局长、职能科室负责人、具体执法人员四级负责制,切实做到了内部分工明确,执法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狠抓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为强化普法教育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在区普法办具体指导下,结合本单位实际,先后制定了《区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宣传学习制度》、《区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区人口计生局优质服务承诺》、《区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区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区人口计生局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从宣传学习、执法公示和监督考核等具体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确保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

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基础,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为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局从学习教育入手,一方面定期组织全体成员,采取问答、讨论等多种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安排了30名执法人员参加市计生系统行政执法培训班,学习内容包括《婚姻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省计划生育条例》,通过了省计生系统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核,目前,我局已有2人获得行政执法监督证,7人获得行政执法资格证。9月份,区人口计生局组织街镇、村居计生干部300多人举办普法培训班,重点培训《母婴保健法》《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办法》等,通过学习教育,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执法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严格检查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8

一、加强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委纪检监察室紧紧围绕驻在部门中心工作,始终把中央纪委、自治区纪委第二次全会议精神的学习纳入反腐倡廉教育。在教育中,一是在党员干部中注重抓了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中纪委、自治区纪委二次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反腐倡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了《居安思危》警示教育片,促进了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二是有对性的开展工作,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易产生腐败,影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时期和重要环节,我们采取提前打招呼提要求的方式在领导干部思想上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堤坝。如春节期间,纪检组印发了《节假日期间应注意事项》,制订了《廉洁自律规定》、《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对每一项任务明确了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使贯彻落实有“抓手”、有目标、有要求。增强了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意识,形成了自觉抵制腐败的浓厚氛围,反腐倡廉教育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

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坚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政治纪律,2010年我们按照委领导的业务分工不同,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业务职责不同,重新修改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2月18日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大会。3月21日印发了《自治区人口计生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4月2日至5日根据年初的安排,对各直属单位党风廉政责任落实情况,从责任书的签订、廉政建设安排部署、建立和完善廉政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抽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明确,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直接与业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结果挂钩,与奖惩挂钩,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监督力度,规范干部行政行为

按照中纪委和自治区纪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总要求,对“三重一大”项目,工程招标、验收、政府采购等进行了有效监督;对“少生快富”、“奖励扶助”工程款使用进行了抽查。做到了事前跟踪、事中监督,拓宽了监督渠道,杜绝了挤占、挪用、贪污各项经费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堵塞了漏洞,确保人口计生事业专项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

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自治区纠风办于2010年2月3日召开新闻会,会上公布了2009年度全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情况。驻委纪检组对全区人口计生系统民主评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专题研究部署行业作风建设工作。3月21日印发了《2010年全区人口计生系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意见》,将民主评议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范围内容、规定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创办了纪检监察简报,刊载各单位民主评议行风情况,今年以来刊发简报14期,促进了行评工作的开展。

五、落实《信访条例》,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

一是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首先做到认真分析研究,确定调查对象、调点、范围、时间和方法,在规定的时限内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存在的问题该处理的进行处理,该纠正的纠正。二是对未达到纪律处分条件的党员干部,指出问题,严肃批评,接受教训。三是对批转下属单位查办的群众举报信件,督促其按规定时限上报调查处理结果。四是对上级批转的举报信件,保证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如我们协助少生快富处原州区炭山乡开城镇少生快富工程弄虚作假的违纪案件;与政策法规处对区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计划生育情况进行了清理核查。处理群众上访件等,从而提高了信访工作质量,保证了信访工作的畅通。

六、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和艰苦奋斗教育。把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与“学党章、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安排好党员教育活动,准备在购买一些反腐倡廉的光盘,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观看,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干事创业、务实高效的能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继续加强对中央《决定》和人口发展重大决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对人口计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要按要求坚决清理“小金库”。公务员之家: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和“请流动人口(农民工)评计生”活动。继续抓好“少生快富”、“奖励扶助”工程和“避孕药具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大力开展“三无”“一无”活动。坚决纠正计划生育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打击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三假”(假手术、假证明、假数字)、“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发生育证)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失职、渎职以及挤占、挪用、贪污各项经费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贯彻落实。

(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规章制度规范化、法制化。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工作机制、行政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招投标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礼品登记、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警示谈话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预防和减少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9

一、建立健全领导

机构,各司其负,各负其责

为确保本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成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担任组长,指定一名副院长分管计生工作,并落实了一名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及辖区内的计生工作,形成了计生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兼职人员具体抓的良好氛围,做到了各司其负,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落实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我们制定了《*医院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并在b超室显眼处上墙,另外,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有关的《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物管理制度》、《婴儿出生、死亡报告制度》、《孕情跟踪管理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各项规章制度顺利实施。

三、加强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计生规章制度范文篇10

按照《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关于县以下基层协会每三年为一届的要求,根据我县基层计生协会组织的现状,现就村级计生协会整建及镇级计生协会换届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规范动作,切实抓好基层协会整建和换届选举工作

整建好组织是做好计生协会工作的基础。19*年和19*年我县分别成立了县及乡镇、村三级计生协会组织,时隔14年,由于撤乡并镇、村组合并,且未进行过换届和整建工作,因此,镇、村两级计生协会要在20*年7月底前将基层协会组织恢复整建到位。

(一)整建村级计划生育协会组织

1、发展会员。发展村计生协会会员的对象是:本村知名人士、老党员、离退休回村的老干部(老职工)、老模范、老长辈、致富能手、育龄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应占本村会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全村会员总数应占本村总人口的5%—10%。以上范围内的人员须有本人自愿并填写“会员申请表”,经半数以上的理事同意(可召开理事会,也可逐个征求意见),即可成为本村协会会员,并发给会员证。

2、确立协会领导候选人。村级计生协会组织领导可设理事会理事(若干)、秘书长、副会长(1-2名)、会长、名誉会长。

(1)理事。一般为10-12人。其人员组成主要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专职副主任、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小学负责人、村医务室负责人、各村民小组负责人、“五老”代表、致富能手代表等组成。以上候选人,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选举。

(2)秘书长。一般由村计生专职副主任担任,主持协会日常工作。

(3)副会长。1-2名,可由村支部、村委会副职干部担任。

(4)会长。可由村支书担任,也可由村委主任担任。

(5)名誉会长。可由村支书担任,也可推选一名本村有较高威望的老长辈担任。

秘书长、副会长、会长须经理事会会议选举。

3、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关于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的届次,原曾经召开过县不是合并村,以原届次为基数递增会议届次数;已合并的村,如更换村名称,则以第一次为届次;如未更换村名称,则以合并后的村名称为准,以原届次为基数递增会议届次数。

(1)会员代表大会的任务。主要有:总结上一届计生协会工作开展情况、布置本年度及本届工作任务,修改制定章程,选举本届组织领导成员,选举出席镇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等。

(2)会员代表大会的议程:主要有:致开幕词、工作报告、通过章程、对确立的候选人进行选举、选举出席镇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领导讲话、致闭幕词等。

(3)选举组织领导办法。采取等额选举,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选举理事会理事

,由到会的会员代表对被选举人进行选举,选举人对被选举人可以赞成,可以反对,也可以弃权。被选举人获得造成的,必须超过实到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方能当选。选举结果,由大会主席团宣布。

选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由理事会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采取等额选举。选举结果,由大会主席团宣布。

选举出席镇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由村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采取等额选举。

(二)镇级计划生育协会换届选举

1、在本镇所辖行政村均已换届和建立计生协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镇直各有关单位人员为镇计生协会会员,并适时召开全镇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

2、确立协会领导候选人。镇级计生协会组织领导可设理事会理事(若干)、常务理事(若干)、秘书长、副会长(1-2名)、会长、名誉会长等。

(1)理事会理事。镇级计生协会理事会由若干名理事组成。其人员主要由镇党政领导,组织、宣传、统战、纪检(委员或干事),计生助理,科技干部,计生服务站、共青团、妇联、公安、民政、财政、卫生院、工商、司法、中小学、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各一人,各村协会会长一人,“五老”及有专业技术特长、致富能手、热心于计生工作的代表3-5名组成。以上候选人,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选举。

(2)常务理事。镇级计生协会常务理事若干名。除拟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外,镇公安、民政、财政、卫生、文化、共青团、妇联、计生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本镇中“五老”、有专业技术、致富能手、热心于计生工作的代表参加,人数不宜过多。以上候选人,须经理会会议正式选举。

(3)秘书长。可由镇计生助理兼任,也可由计生站从事协会工作的人员担任。如计生助理兼任秘书长,可考虑聘任一名计生站从事协会工作的人员担任副秘书长。

(4)副会长。1-2名,可由镇党委、政府分管计生工作的领导担任。

(5)会长。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或人大主席担任。

(6)名誉会长。可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也可推选一名有威望、工作热情较高、热心于计生工作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

2、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关于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的届次,原曾经召开过的且不是合并镇,以原届次为基数递增会议届次数;已合并的镇,如更换镇名称,则以第一次为届次(如塔山、城西);如未更换镇名称,则以合并后的镇为准,以原届次为基数递增届次数(如柘汪、海头等)。

(1)参加会议人员范围及规模。拟定的镇计生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镇及各村协会会员代表若干名。镇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规模按五万人口100个名额计算,每增强一万人口增加10个名额;不足五万人口的镇按100个名称计算。各镇应根据各村人口多少将代表名额分配至各村。镇直机关的代表名额数由各镇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会议任务。主要有:总结上一届协会工作开展情况、布置本年度及本届工作任务,个性制定章程,选举本届协会理事及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出席县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等。代表名额届时由县计生协会按会员比例提前分配至各镇。

(3)会议议程。主要有:致开幕词、工作报告、个性并通过章程、选举理事会成员及组织领导、选举出席县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表彰先进会员及先进基层协会、领导讲话、致闭幕词等。

(4)选举组织领导办法。采取等额选举,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选举人对被选举人可以赞成,可以反对,也可以弃权。被选举人获得赞成,必须超过实到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方能当选。

选举本届协会理事会的理事,由会员代表大会代表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采取等额选举。选举结果,由大会主席团宣布。

选举常务理事,由理事会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采取等额选举。选举结果,由大会主席团宣布。

长、副会长、秘书长在常务理事中选举产生,由常务理事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等额选举。由主席团公布选举结果。

选举出席县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镇计生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采取等额选举,选举结果报县计生协会备案。各镇选出的代表应体现群众性、广泛性和先进性,各级协会会员干部、育龄群众会员、“五老”会员、致富能手、知名人士等都应有一定的比例。

二、完善措施,建立健全协会活动制度

各镇要按照“协会建到村上,活动落实到组上,作用体现在育龄群众身上”的要求,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使基层协会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协会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1、建立会员小组。每个村计生协会应设立若干个会员小组,每个小组一般有10名会员组成。会员小组设组长一名,也可设副组长一名,正、副组长由本小组会员推选产生,报村委会或村协会备案。会员小组应经常开展活动,每月一般不少于一次。

2、建立会员联系户。按照居住相邻、自愿结合的原则,每名会员联系1-3名育龄群众家庭。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联系户和被联系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并帮助被联系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建立各项活动制度。规章制度是基层计生协会章程的具体化。各镇计生协会要结合村级协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理事会制度、会员小组活动制度、会员联系户制度、会员入会制度、宣传学习制度、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制度、评比奖励制度等。

4、抓好阵地建设。各镇要积极支持各级协会按照自己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要帮助解决办公用房、会员活动场所及办公设备,为协会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镇要挂计生协会牌于(长条状,白底红字,名称为:赣榆县××镇计划生育协会),刻印并启用协会公章;至少要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和专门的办公室。村级可设会员之家活动室,也可一室多用,资料橱、协会工作手册、宣传资料等要配备到位,协会章程及协会组织领导名单要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