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2:26:21

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范文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作为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小型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其融资难状况在总体上并未得到改变,快速的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抑制其活力的瓶颈。再者企业融资是企业理财的重要决策之一,我国的民营企业要想在新世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有作为,就必须解决好融资问题。

1民营企业融资难成因

民营企业对市场经济的巨大贡献与其获得的金融支持极不对称。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1金融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放贷的经营成本较高

金融机构向民营中小企业放贷所涉及的经营成本大大高于大型企业。由于金融机构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等大致相同,而每户民营企业平均获得的贷款大大低于大企业,因而民营企业每笔贷款的经营成本对金融机构来说相对较高。据世界银行1978年在菲律宾的调查,大额贷款的运作费用为贷款总额的0.3%~0.5%,而向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尽管金额较少,运作费用却高达2.6%~2.7%。

1.1.2金融机构“亲大远小”倾向突出,所有制偏见仍很严重

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主要是面对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因为对其放贷风险相对较小,安全可靠,利润也丰厚;而民营企业因其经营规模小,资信状况差等原因,难以像大企业那样与金融机构建立传统联系。由于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放贷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高,使其收益与放贷所承担的风险不相称,导致“亲大远小”倾向突出,这是民营企业不能与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的突出表现。调查显示,1996年在北京中关村的上千家科研型民营企业中,只有约20%的企业能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

金融机构现行的融资体制主要是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外源融资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由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所有制的不同,所以很难通过这种融资体制来实现融资。另外,金融机构在思想上仍然不能改变传统的信贷观念,存在严重的政策性歧视。金融部门只看体制、不看效益,将饱受资金困扰的民营企业拒之门外。

1.1.3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

由于政府对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贷款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导致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放贷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如果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企业就能以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接受市场价格(利率)的人都可以得到贷款;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放贷,不管企业愿意付出多高代价,也不向你发放贷款,这就是所谓的“信贷配给”,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民营企业贷款受阻。

1.2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机构不是按照民营经济运行的要求设置的,因此出现了民营经济政策政出多门的现象,不仅政府的计划部门在制定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税务、劳动、工商管理等部门也在制定此类政策,从而造成了政策混乱,有时甚至产生矛盾,这种状态难以形成政府与民营经济间良性的互动关系。正因为政府职能机构不健全,中介机构也难以健康地发展起来,导致民间投资者在获取投资信息,争取资金支持方面不能普遍得到有效的服务,从而加大了民营企业融资难度。

1.3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1.3.1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

(1)对自身承担风险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民营企业的企业主偏向于过度追求发展速度,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经营不够稳健;在过度追求暴富的浮躁心理等非理性思维支配下,往往风险意识不足,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另外,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一些民营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在资金运用、债务管理方面没有系统化知识,导致承担债务过多,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范围的现象。

(2)对履行债务义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对所欠债务还本付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许多民营企业不注重信誉,对履行债务的义务重视不够,“欠债老大”、“逃废债”现象很多。债信(即还债信誉)问题的存在,使银行贷款风险程度大幅度升高,导致贷款意愿大大降低。

1.3.2民营企业高比例歇业或倒闭使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加大

民营企业的不稳定性及高歇业率或倒闭率,加之在市场变动和经济波动中表现出的脆弱性,是金融机构惜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有近30%的民营企业在两年之内就退出市场,近60%在4~5年内消失,如此高的倒闭率和歇业比率,使得金融机构放贷时慎之又慎,加上放贷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较高,导致金融机构不愿给民营企业放贷。

竞争机制范文篇2

2008年我国反垄断法开始实施,但同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为避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产业调整措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之间的搭配模式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这两者之间的实施效率,我们应借鉴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优势特征,充分发挥“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相互协调补充作用,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一、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基本经验。

(一)政策创设的因时制宜。

1946年至50年代中期是日本二战后经济恢复期产业政策主导与竞争引入时期。日本1945年制定了《禁止垄断法》,但该法并未真正得到实施。1953年《禁止垄断法》的修改,放松了对卡特尔的限制,制定了一定条件下的大量卡特尔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如中小企业卡特尔、不景气卡特尔等。在“发展至上”的高涨信念和经济形势下,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法规为特定产业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日本政府干预经济合法化、合理化。日本的“经济赶超战略”使得竞争政策日益处于次要地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成为日本经济政策追求的核心目标。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膨胀与竞争政策弱化时期。这一时期,日本提出“产业立国”的政策目标,政府强化了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竞争政策进一步趋于弱化,产业政策逐渐处于强势膨胀地位,明显贯彻的是竞争政策服务于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产业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核心是竞争政策服从产业政策,反垄断服从生产集中。”[1]日本卡特尔高涨,多数卡特尔集中在进出口企业和中小企业团体,卡特尔总数在60年代均维持在200件左右,同时日本又出台了反垄断的新适用除外法规,如《纤维工业设备临时措施法》等容许卡特尔的产业政策实施临时法。60年代中后期日本企业合并案件剧增,出现了许多影响反垄断法实施的大型合并案件,如1963年的三菱三重工的合并案,以及1970年八幡制铁、富士制铁合并成立新日铁,日本企业合并膨胀迅速到达顶峰。60年代日本政府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主导着本国的新产业体制,建立了新产业秩序。该政策推进企业合并和产业重组,产业政策重点转向加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规模扩张和调整产业投资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优化。

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为日本产业政策逐渐受限、衰弱与竞争政策日益强化时期。70年代日本通产省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1973年的《石油供需调整法》,1979年的《特定机械信息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77年日本反垄断法进行强化性修改,恢复了对垄断结构的规制、对于垄断状态严重限制竞争行为可命令转让部分营业、增加对卡特尔征收课征金的规定等。8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法不断导入竞争和防止垄断条款,1984年制定的《电信法》将竞争机制引入电信部门,准许新企业进入电信行业。1991年日本反垄断法进行相关修改,对课征金数额的计算方法和实行期间进行调整,提高对违法卡特尔的处罚力度,1992年反垄断法对刑事处罚进行了修改,实行两罚制,同时大幅提高对企业的罚金刑。1997年《关于整理禁止私人垄断及确保公正交易法适用除外制度法》将28部法律中的47种卡特尔或废除或缩减了20部法律,35种卡特尔[2]。1999年制定《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整理的相关法律》,废止并缩小适用除外卡特尔范围。2000年修订的反垄断法为私人当事人禁令诉讼提供了合法渠道和法律依据。2005年日本反垄断法修正案获得通过,该修正案修改了征缴课征金制度,引入了宽恕制度和在刑事调查中采取强制措施的制度,并修改了听证程序[3]。于2006年1月4日生效的该次修正案增强了公正交易委员会对核心卡特尔的打击力度,实施反垄断法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政策实践的差异与融合。

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倡导重构卡特尔与追求市场竞争的经济派别斗争一直没停止过,矛盾冲突的结果并未出现赢家。现在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在日本市场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国际贸易、技术研究和创新、教育及中小企业中,产业政策对竞争政策继续会起到补充作用,但产业政策也不得限制公平自由竞争的发展,它们共同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率的提高[4](P131)。从日本反垄断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公正交易委员会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实施机关通产省之间长时间内存在一种紧张关系,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磨合以及日本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在两者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合作关系[5]。“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和产业主管机关共同适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指南,以及通过实施一系列强化竞争和放松管制的措施,确立了两者之间及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法之间的共同管理、相互合作以及有机融合的关系,使产业主管机关和反垄断主管机关之间发生的不协调尽可能地降到最低。”

[6]日本反垄断法经过不断修订和完善,逐渐在公共服务领域确立反垄断执法机关处理限制竞争行为的权威性和优先性。日本禁止垄断法的制定为其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冲突提供了重要的协调路径。

日本在不同发展时期采取宽严迥异的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这主要反映了日本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的重视程度不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经济发展效率的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目标是日本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首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立法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偏重产业政策法,鼓励企业大型化,促进产业优化与升级,产业政策法的发展以反垄断法的弱化为前提。在经济成熟与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日本注重产业政策法与竞争法的协调,更重视反垄断法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反垄断法往往优先于产业政策法。在经济萧条时期,适时颁布临时产业政策措施,为解决危机奠定了经济基础,凸显产业政策法的地位与作用。21世纪日本竞争政策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日本官方与民间的认可,产业政策法的规制作用日益“淡出”。在“原则自由,例外规制”经济原则指导下,逐渐扩大反垄断法的适用领域,强化竞争政策规制功能,大力促进市场机制的运行,最终实现了整个经济运行机制从产业政策“主导”向竞争政策“自律”过度,竞争政策日益成熟、高度强化。尽管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存在冲突,但这些冲突不是决定性的,不容忽视的是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融合。

二、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一)政策之间的差异。

从总体来看,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与冲突。两者的调整手段存在巨大差异。

产业政策的实施是行使国家宏观调控权的表现,其调整手段具有多样性,常采用间接诱导、直接管制、行政指导、市场准入、信息等多种方式,具体运用财政、金融、税收、外汇、补贴等扶持政策措施,以及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管制、劝告等多种管理手段,其调整手段具有宏观综合性。而竞争政策往往采取单一的法律规制方法,运用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依据竞争法对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进行规制,其调控方式具有微观规制性和具体针对性。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产业政策法主要调整政府与企业行为的关系,政府权力远大于企业和个人,政府对经济的任意干预倾向往往难以自我抑制,追求盈利的企业为了自身私利也常投政府所好或去贿赂政府官员以求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垂爱,通过产业政策法治可以约束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特别是限制政府权力于产业政策法的范围之内,而非滥用。竞争法主要调整企业等市场主体行为,市场中存在的“尔虞我诈”、“”,以及垄断或限制竞争等行为都是市场主体追求非公平的优势地位所致,明显违反竞争法律规则,应该予以规制实现市场的“有效竞争”。两者的价值取向存有偏差。“产业政策强调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对市场经济加以干预,反垄断法强调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禁止限制竞争行为来维持市场的竞争机制。”[7]以产业政策为裁断的主要依据和以竞争政策为裁断的主要依据,其最后所形成的判断性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竞争政策追求的核心价值导向为整体消费者福利的提升和社会公平竞争秩序的稳固;产业政策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导向主要是通过政策倾斜对弱势行业进行扶持或对特定企业予以资助来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实现市场的差别待遇。

(二)政策之间差异的原因。

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理论依据不同导致这两者之间的差异[6]。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影响资源配置的强制手段,但两者的理论基础与依据不同。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市场机制固有的内在缺陷性以及经济后起国家的“后发优势”,而竞争政策的理论依据则为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市场存在的失灵。产业政策作为一种制度,一般与自由竞争制度不同,它是一种非市场的经济调控方法,其制定与执行总是由政府来干预或指令生产、交易、消费的市场产业结构来完成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赶超和弥补市场空缺。产业政策调整的是产业整体,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层次,它侧重于具体产业的发展,其通过支持某产业或企业来增强其竞争力。竞争政策是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以获得对资源配置最佳结果的制度安排,它是在市场竞争主导的条件下完成的。竞争政策调整的是微观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属于微观市场政策层次,其以维护和促进自由平等的竞争为着眼点,注重对市场结构或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修复市场机制之不足,确保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外,产业政策的含义、性质、法律地位、特征、基本原则、体系内容和竞争政策的绝大部分显然不同,这些基本概念内容的不同也是导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还有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与格局的影响也是促成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之间存有差异的重要原因。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缔造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时代环境,国民所弘扬的“崛起、复兴”的历史情结正在培育着竞争性的心态和文化,一种赶超、跨越的思潮与实践正悄然风起,竞争性的国际环境正冲击着传统内向的非竞争性文化传统。对不适产业政策的反省和对先进竞争政策的诉求相糅合酝酿着对未来的期待,而产业政策规则的缺失和竞争政策诉求的非理性又会造成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政策机制的冲击。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冲突与融合的进路反映了产业决策部门与竞争监管当局并未能对成本分担机制进行合理定位,缺乏科学合理的统筹,导致成本收益分担机制突破边界而引发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激烈冲突、博弈。

三、日本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协调及对我国的借鉴。

(一)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由于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各自的具体功能不同,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两者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因此,有限的竞争政策、竞争法律制度本身应该不断修改、完善与充实,同时还需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法与之相协调。日本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竞争政策为主导的市场机制与产业政策为主导的产业管制机制的共同作用、综合协调。竞争政策不能孤立存在,虽然完善的竞争法律体系为市场主体开展公平竞争提供了条件,但仅靠竞争法的贯彻执行未必能发挥其最大效用。日本竞争政策的实施不能排除日本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同时采取合适的产业政策,比如对特殊弱势行业或者部门给予反垄断法的豁免,或者对某个特定地区或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等。

在过度竞争领域或基础性非竞争行业部门比较合适采取灵活的产业政策,甚至允许鼓励特定条件下的企业兼并或特殊的企业集中以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和高度垄断部门,应引入产业政策法的调整,消除市场进入或退出的障碍,增强市场竞争力。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是国家发展经济,依法行使国家经济管理的基本手段,它们之间不是此消彼长或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不是谁代替谁的关系,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依存与相互补充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拾遗补缺”的关系[8]。在执行产业政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违反竞争政策的情况,并不能以产业政策代替竞争政策或竞争法代替产业政策法的简单方式,而应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协调与融合。

(二)政策协调对我国的借鉴。

首先,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须遵循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方向。日本1947年颁布的《禁止垄断法》打破了战前的集权控制和限制竞争体制,其完善的市场机制为日本随后顺利实施产业政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都以市场机制为基本的指导方向,遵循政策优先性必须与经济发展状况或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理念。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实施内容及领域的优先性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情景而由国家不断进行调整,而并非绝对武断地以优先适用竞争政策或产业政策为前提。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优先性问题,同时也要在考虑优先性的同时注意两者的互补性,避免两者之间的立法冲突。我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实施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如公共利益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合理原则等,因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产业的差别需求可以对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适时做出一定调整。

竞争机制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破除各级部门干部工作中徘徊放松、安于现状的思想障碍,摒弃一切束缚发展的落后意识,打破常规,树立“不进则退、满足是倒退、慢进也是退”的思想,增强干事创业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在全县上下形成“举争创一流之旗,谋争先进位之策,走跨越发展之路”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争先进位具体内容

实行争先进位目标奖惩,坚持以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为依据,坚持以奖励为主、奖惩并用的原则,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实行“排位名次升降奖惩”制度,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工作性质相近的原则分类,每年排位两次(半年排位一次,年终排位一次),通过“奖进位、惩退步”的办法,督促、鼓励各单位各部门争先进位。

三、实施对象

1、乡镇(6个)

***

2、经济部门(16个)

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和环保局、交通局、农牧局、国土资源管理局、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林业局、水务局、农发办、统计局、招商局、望远工业园区管委会、市场管理中心、供销社、商业总公司

3、社会发展部门(12个)

教育体育局、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民政局、人事劳动保障局、科技局、文广局、地震局、杨和街道办事处、就业局、社保局、人防办、医保中心

4、执纪执法单位(7个)

纪检委(监察局)、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审计局、安监局

5、县委、政府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县委直属机构和人民团体(16个)

县委办(档案局)、人大办、政府办(史志办)、政协办、组织部(老干部局)、宣传部、统战部(宗教局、工商联)、政法委、政研室;县编办、总工会、团县委、妇联、科协、党校、残联

四、奖惩办法

按照工作性质相近的原则分类,每年排位两次(半年排位一次,年终排位一次),由县委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依据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汇总排位,并按系统(行业)通报各单位排名情况。

1、乡镇(6个)。半年排位名次前2名的单位予以表扬;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终总排位名次前2名的单位授予“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奖励单位10000元;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2、经济部门(16个)。半年排位名次前3名的单位予以表扬;排位名次倒数后3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终总排位名次前3名的单位授予“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奖励单位10000元;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3、社会发展部门(12个)。半年排位名次前2名的单位予以表扬;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终总排位名次前2名的单位授予“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奖励单位10000元;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4、执纪执法单位(7个)。半年排位名次前2名的单位予以表扬;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终总排位名次前2名的单位授予“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奖励单位10000元;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5、县委、政府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县委直属机构和人民团体(16个)。半年排位名次前3名的单位予以表扬;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终总排位名次前3名的单位授予“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奖励单位10000元;排位名次倒数后1名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6、其他。年终,报经县委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核后,综合5个系统(行业)单位排出的倒数后1名,确定出全县综合倒数第1名,实行末位淘汰,并扣发单位年终13个月的奖励工资。对获得国家(省部委)、自治区级表彰奖励的单位分别给予20000元、10000元奖励。

五、相关事宜

竞争机制范文篇4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

1、利用新闻媒体及学校内部阵地,宣传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市教育系统的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对教育系统的内部体制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学校内部存在的种种顾虑,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和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内部体制改革深入人心。

2、分层召开会议,统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优秀教师短缺的尴尬局面,使学校发展缓慢,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工资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目标与职责没有结合,任务与考核没有配套,效益与报酬没有挂钩。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反复介绍改革思路,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不断完善改革方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群众组织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沟通上下,疏通情绪,化解矛盾。

3、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改革的政策文件,纠正思想偏差。现行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下建立起来的,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的发展。一是教师的竞争意识不够。二是教师的创新精神不强。三是教师的师德素质不高。面对教育的现状和压力,我们清醒地看到,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出路。通过组织学习,我们的改革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为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理清思路,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1、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和有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按生定编,因需设岗,依岗定责,据岗定酬,全员竞争,择优聘用为原则,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职员工聘用制、工作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分配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新型的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机制,并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强化竞争机制,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二是强化激励机制,解决能高不能低的问题。三是强化淘汰机制,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四是强化考核机制,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五是强化保障机制,解决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问题。

2、把握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民主与法制的原则。采取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群众的方法,让广大教职工认识到改革的目的不是整人,也不是砸大家的饭碗,而是要打破“大锅饭”,端掉“铁饭碗”。二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各校采取个人述职、群众测评、综合评分、公布考评结果的办法,让每个人都在同一把尺子下量一量长短。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同时实行动态聘任,即高职可以低聘,低职可以高聘,鼓励教师区域流动。三是注重解决改革中的各种矛盾的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群体目标和个人岗位责任的关系,在制定总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制定各部门的分目标及教职工的岗位责任,使所订目标既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责任心,又有利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其次是处理好“多劳多得”和奉献精神的关系,实行“绩酬挂钩”、“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其三是处理好个人劳动和集体劳动的关系。在教学管理中,我们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整体化作用,建立党员和群众谈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教师注意力由量的竞争引向质的竞争,由收入的竞争引向素质的竞争。

3、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指导学校改革过程中,我们注意妥善安置落聘教职工,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做到了“无情聘任”、“有情操作”。“无情聘任”是一切按政策规章办事,“有情操作”是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一是保护老教师、病残教师和以往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对这部分教师尽量优先聘用,如校长认为确实难以聘用,则划定年龄界限,帮助办理病退等手续。二是帮助有一技之长或虽无一技之长但愿意服从分配的教师在学校内部梯级流动,即落聘教师向服务性职员岗位流动,职员岗位落聘人员向工勤岗位流动,清退临时工和代课教师。三是组织协调聘任,将落聘教师介绍到缺编学校,或者高一级学校落聘教师到下一级学校任教。四是鼓励落聘人员自谋职业。

竞争机制范文篇5

人才的合理适时的晋升是对人才的肯定,也是其对于事业追求的一种满足。只有在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才队伍的源动力才能得以激发,团队才能鲜活,具有活力。而人才的晋升选拔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制定好人才选拔的标准。在人才选拔任用方案出台以前,要通过岗位设置数,结合岗位职责和要求,本着岗人适应、择优选优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有关人才的资历、学历、年龄、工龄、政治面貌等资格,特别是在个人的安全生产业绩、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软能力方面的条件进行考虑研究,对于有特殊贡献、能力突出者也要突出予以侧重,从而制定人才选拔任用标准,并要经过反复论证,不断完善标准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减少了标准的唯高性和盲动性,同时对于制定的标准要有横向、纵向的参考可比性,避免前后人才选拔、相同或类似的岗位选拔的标准存在不合理的内容。二是严格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履行基本程序之外,要增加公开的宽范围的竞聘机会和途径,组织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程序,并严格把握程序,让更多的人才有真正展示自身价值和能力的机会,同时,通过双向选择,让岗位的选择有更加合适的人选。三是针对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环节,要增强民主推荐测评的比重权限,严格民主测评无记名程序,避免民主推选测评流于形式,真正提高有效性。同时,在组织参评人员的范围时,对参评人员的范围选择要有针对性,适当增加各相关部门代表的比例,确保此环节体现民主性。

有效的考核激励是人才竞争机制的重要手段

目前铁路企业基本上都存在人才使用上“只上不下”情形,对于提拔的人才,忽略了其所业绩表现及岗位发展要求,除非出现较大责任问题,都不会降低其岗位。这种情形就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干部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才的晋升空间也造成了较大的阻碍,直接打击了人才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目前铁路企业现行的激励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三种:工资(或年薪)、奖金、各种福利等物质激励,岗位的平行、上下交流激励,以及授予各种荣誉精神激励。而这些激励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又存在物质激励平均主义现象严重、荣誉激励缺乏权威性、岗位交流机会严重缺乏等问题。建立健全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激励机制系统化工程,完善的激励方式和途径是贯彻整个单位和人才发展的。只有在突出人才的优势需求,真正满足其最需要的需求的时候,激励才真正发挥了作用。同时,在考核方面,目前对于考核的手段和执行力度更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对于发生责任问题真正予以追究的方法方式以及考核力度不能起到避免问题再次发生、警示他人的作用。也只有将激励、考核与工作真正结合以后,对于人才的规范培养和发展才能发挥作用。

人才的竞争机制建设要着眼于长远,注重目标和方式

竞争机制范文篇6

关键词:市场结构测度指标竞争机制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房地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房产交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尤其是房价已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但如今房地产业普遍存在着定价过高、中低价位住宅供给不足、高档住宅空置率较高等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因此深入了解房地产业,测量房地产市场结构,并对其竞争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测度

市场结构的各个测度指标可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测定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从而确定该市场的市场结构。房地产业是一个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基础性行业,是一个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在我国独特的市场情景下,用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和进入壁垒三个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来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测度。

(一)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根据2004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在北京这个市场,属于我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的几家开发商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占当地市场份额的41%和30.8%。而在我国香港,房地产企业前三强的市场份额要占到51%;2005年房地产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企业有7家,资产总额达到2034.2亿元,占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的33.45%;2006年和2007年房地产百强企业房屋销售额分别为2710亿元和5007亿元,增幅分别为34.8%和65.32%,均远远高于同期行业平均水平(杨继瑞,2008)。

(二)房地产商品的差异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房产具有异质性的特点。产品异质性越强则垄断的可能性就越大,生产者对价格的操控能力也越强。与普通消费品不同,房地产产品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如地理位和空间、通风采光、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开发商资质等,其中地理位置和空间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这使得房地产具有不可复制性,形成其自然垄断性。房产地理位置的差异是天然的,购房者的选择区域也是有限的,因而在人口密集的城区,购房者的谈判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果单靠市场机制,他们只能是房地产高额垄断利润的提供者(张玉、刘光中、于忆骅,2006)。

(三)房地产业的进入壁垒

构成市场进入壁垒的因素很多,但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并不主要体现在必要资本量、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等方面,而在政府的协议土地出让制度以及在位房地产企业所采取的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竞争策略方面,这是造成我国房地产业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项目投资额较大,但是房地产业本身具有高负债经营的特点,银行融资成为其主要来源,这在相当大程度上使得行业资本进入壁垒失效(周刚、孙尧、许远明,2001)。房地产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并不明显。我国房地产业中80%到90%的企业属于三级资质以下的中小规模企业,其投资总额却占全行业总投资的近70%。说明中小规模房地产企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也进一步证明规模经济对于房地产业潜在进入者来说,根本不是进入壁垒;由于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未能形成强有力的企业品牌形象,不能有效构筑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所以潜在进入者在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上并无明显劣势。

政策壁垒是我国房地产业一个重要的行业进入壁垒。由于我国土地产权的国有性质以及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控制,使得土地出让制度以及在该制度下的土地获取,成为房地产业的主要进入壁垒。我国是以颁发土地许可证(土地出让合同和土地使用证)的形式来规范房地产开发的,而许可证本身就是政府设置的进入壁垒,开发商只有经过政府许可才能进行开发活动。同时,政府对土地的出让绝大多数采取的是协议出让方式,即由地方政府与开发企业就特定地块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而进行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这种方式基本上排除了对土地使用权的竞争,完全取决于开发商的“寻租能力”和政府的主观偏好。在这种情况下,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可能因为而无地可开发,而一些具有政府背景或善于“寻租”的开发商则能圈占大量土地并成为土地批发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土地的获取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最大的进入壁垒(李伯含,2006)。

随着房地产业的门槛提高,优质房地产企业的垄断地位在不断加强;房地产商品的异质性又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够通过垄断定价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虽然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主要不体现在必要资本量、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等方面,但政府的协议土地出让制度却形成了房地产业主要的进入壁垒。因此,我国房地产业市场形成了由少数大型房地产企业操控的区域性的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房地产业市场竞争机制

(一)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的显著特点是:一个行业中仅有少数几家厂商(企业),而这少数几家厂商(企业)的单个规模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环境,房地产价格并不是像完全竞争市场那样由供求决定,而是由垄断厂商掌控。最大限度地获取垄断利润是所有寡头企业的行为目标,而这一目标是寡头企业借助各种竞争策略和行为,培育市场势力,获取垄断高价来实现的。房地产寡头垄断企业对房价的操控主要是通过垄断定价、价格歧视和价格串谋来实现。

1.垄断定价。企业要进行垄断定价,必须具有市场势力。企业的市场势力是与企业处的市场结构相联系的,不同的市场结构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势力的大小。在我国房地产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房地产企业不仅具有市场势力,而且市场势力还相当强。在此市场结构中,企业不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制定者,并且,企业能够把价格定在高于边际成本之上,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就具有市场势力,企业具备了垄断定价的能力。

2.价格歧视。对同一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根据购买数量、购买者特征,或者各种商品销售条款确定相应价格的定价行为被称为价格歧视(PriceDiscrimination)(李伯含,2006)。价格歧视的必要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在其市场上,企业要么能够识别有不同预期价格的消费者,要么能够区分有不同需求弹性的市场区域;消费者不存在套利机会。房地产企业是寡头垄断企业,具有相当的市场垄断力量,因此可以进行歧视性定价活动。但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完全,房地产企业不可能充分了解每一个消费者的信息,因此,现实经济中的房地产企业的价格歧视行为属于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在价格歧视定价行为下,房地产价格会由于产品质量、空间格局、销售时间、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收入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价格合谋。所谓价格合谋(Collusion),是指企业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在定价决策中采取一致性行动,以提高市场势力,使所有参与企业均达到最优(李伯含,2006)。房地产企业的价格串谋行为则是处于同一市场区域中的房地产企业之间通过正式谈判或其他方式,在房地产产品定价决策方面保持协调和一致,以使各方都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市场,这些寡头之间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很容易达成某种形式的价格合谋。可见,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是垄断厂商价格合谋的结果,而这种价格合谋也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余凯,2007)。

(二)房地产市场的非价格竞争

垄断定价、价格歧视和价格串谋等价格竞争策略都是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的竞争手段。非价格竞争通过差异化来进行区别定价,其实是一种更高形式的价格竞争,是通过满足不同消费者偏好影响市场需求,从而增加销售数量,最终使企业获得高额利润。非价格竞争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品差异化,包括概念差异化、属性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品牌差异化、区位差异化等。房地产市场的非价格竞争是以概念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为主。

1.概念差异化。“概念”是产品核心价值的外在表现,一般是用简洁易懂并高度概括的语言对产品进行描述或界定。企业通过对产品概念的界定来突出和强化产品的定位和核心价值。概念差异化能够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核心价值有明确的了解,有利于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偏向并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概念差异的保持能够给企业带来惊人的竞争优势。概念差异化强调不能与竞争对手拥有相同的想法或概念,所以必须找出自己独有的特征以创造自身的专有概念(曾燕,2002)。遭遇竞争者针锋相对的房地产企业要么加强目前拥有的房地产概念以突出其差异,要么针对竞争对手的新概念提出自己的新概念以维护现有的房地产差异化概念。同时还要在原有房地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新,才能保证企业处于长久的领先地位。

2.服务差异化。属性差异化就是产品使用价值上的差异,包括产品的外观、性能、质量等方面不同于或优于同类产品的差异。属性的差异性能够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是企业赢得消费者的最基础的保障。最能体现服务差异化的是房屋销售期间的客户服务与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是房地产经营的最后阶段,“满不满意看管理”说明了物业管理对社区的重要作用。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产品的重要配套设施,其差异化水平也是房地产差异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物业管理水平是房地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房地产企业实行服务差异化的最重要内容。

3.品牌差异化。品牌是一个企业用以辨认其产品,并使之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一种名称、标记、符号或色合计,或者几者的组合。品牌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向顾客提供产品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属于企业识别系统中的视觉识别,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最能够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品牌差异化的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所接受,并能转化为高度认同的房地产品牌形象,因此品牌的设计非常重要。品牌设计应坚持简洁醒目、朗朗上口,构思巧妙、特点突出,注重内蕴、广泛推广等原则,设计出既能迎合大众品味又有自身企业特色的房地产品牌(斯蒂芬、罗宾斯,1999)。品牌创立后,对品牌的维护和发展也很重要,房地产企业应树立对品牌的主动保护观念,采取全方位的动态保护措施,并根据时展不断增加品牌内涵,保持品牌在房地产市场的持久竞争优势。

结论

本文对市场结构的内涵、测量指标进行了介绍,并用这些指标对我国房地产结构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区域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产品差异化明显,政策法律制度进入壁垒较大,属于区域性寡头垄断市场。正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垄断性,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竞争方式主要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和价格合谋,而非价格竞争则以概念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为主。房地产市场的寡占影响了市场上正常的竞争活动,市场调节作用失灵,最终将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采取相应政策与措施,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由寡占向竞争的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继瑞.中国经济改革30年—房地产卷[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玉,刘光中,于忆骅.中国房地产业的寡头垄断趋势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6(1)

3.周刚,孙尧,许远明.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探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9)

4.李伯含.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

竞争机制范文篇7

主要内容:盗版现象由来已久,累禁不止,这是源于它坚实的市场基础。从需求方面看,它的市场基础在于盗版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品的消费价值;从供给方面看,它的市场基础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高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盗版品的存在,并不象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有害无利。其实,盗版品究竟会增加福利还是减少福利,取决于时期的长短、竞争的最后趋势以及政府反盗版的严厉程度。本文认为,政府应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而不是消除盗版的负面影响为目标,以运用竞争机制为导向,采用包括修改版权保护法规在内的多种措施,在权衡盗版成本和反盗版成本的基础上,实行适时适度的反盗版策略。

关键词:盗版现象,盗版品的生产价值,盗版品的消费价值,经济福利,盗版成本,反盗版成本,适度的反盗版策略

一、引子

盗版现象由来已久。尽管各国都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反盗版措施,以对盗版进行打击,但时至今日,盗版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根除,反而还有日益漫延之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盗版呢?盗版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为什么要打击盗版呢?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盗版现象累禁不止呢?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反盗版策略呢?笔者拟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定义本文讨论的盗版现象为“一切生产、销售和使用包括诸如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书籍等的非法复制品以牟取利益的行为”。[1]这些非法复制品统称为盗版产品,与之对应则为正版产品。

二、盗版存在的市场基础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这种市场基础既包括市场需求基础,又包括市场供给基础。盗版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深厚的市场基础。

1、盗版存在的需求基础。尽管“盗版”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绝非一个好东西,应该消灭,但是在一片喊打声的同时,消费者却在行动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这就是盗版现象的市场需求基础。在盗版市场上,存在市场需求是其最根本的基础。

在明知商品真假的条件下,理性或有限理性的消费者之所以更多的选择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盗版产品的消费价值高于正版品的消费价值。什么是商品的消费价值呢?我们知道,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价格,一个是质量。如果某个商品的质量太差,即使价格很低,可能也不会有人问津;反之,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太高,即使质量很高,恐怕买主也是寥寥无几;但是,如果某件商品的价格很低,而其质量又比较好,购买者肯定会很多。显然,购买者并不是单独地看待价格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是综合的分析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即质量—价格比,它可以作为消费者所考虑的商品价值。因此,可以这样说,消费者购买盗版品的直接原因在于盗版品的质量—价格比远高于正版品的质量—价格比。在消费者看来,虽然盗版品的质量比正版品低,但是相差的程度非常有限,比如说,人们一般使用的MicrosoftOffice2000办公软件,除去普通老百姓一般很少使用的一些功能外,盗版品与正版品在质量或使用价值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但是,盗版产品的价格远低于正版产品,比如,在成都市场上,正版的MicrosoftOffice2000办公软件的销售价格超过6000元人民币,而它的盗版品只需要不到10元人民币。盗版品与正版品的价格比是1比600,盗版品的价格优势绝对让人心动。

消费者更多的“投票”盗版品,从根本原因上看在于这种选择能够给他带来最大效用。为了简化分析,我在此对正版品与盗版品的质量差异不作考虑,二者的唯一差别在于价格,即正版品的价格高于盗版品的价格。下图说明了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行为。在图中,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X,正版的X价格为P1,盗版的X价格为P2.(P2低于P1),除了X之外的其他商品为Y,价格为P。如果买主消费正版X,他只能选择B(X’,Y”)才能达到最大效用,最大效用为U*;如果买主选择盗版的X,他可以购买A(X”,Y”)组合实现最大效用U”。显然,X*小于X**,从而U’也小于U”。[2]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预算不变的条件下,对消费者来说,使用盗版品的总效用比使用正版品的总效用大。

2、、盗版存在的市场供给基础。尽管盗版的存在从根本上在于有市场需求基础,但是盗版品毕竟是有厂商生产出来的。对于厂商来说,并不是有市场需要就会有市场供给。就某种产品来说,厂商之所以选择生产盗版品而不是正版品,除了它在生产正版品上的所受的诸多限制之外,可能关键在于盗版品的生产价值大于正版品的生产价值。什么是商品的生产价值呢?对厂商来说,那种商品值得生产,不能只看它的价格高低,也不能只看成本大小,要看产品的价格与成本的差(即利润),或者看价格—成本比。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很高,但是生产成本也很高,从而生产无利可图,价格—成本比小于1,没有哪家企业会主动去生产它;反之,即使一种商品的价格很低,但是它的生产成本也很低,以至于生产利润相当可观,价格—成本比大于1,“挡不住的诱惑”,厂商无需政府动员也会趋之若鹜,甚至政府想堵也堵不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嘛!因此,利润或价格—成本比可以用来反映商品的生产价值。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技术和制度限制使得许多企业不能生产正版品。在盗版或正版中,“版”者版权也!在市场经济中,为了激励人们创新,政府运用专利法或版权法对版权进行保护。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版”进行保护,这无疑是非常应该的,但是这种保护会形成市场上的行政垄断和法律垄断,从而限制了许多厂商以合法的身份生产正版品。

其次,生产正版品的价格或收益怪圈导致了盗版品的大量产生。在正版品生产的垄断条件下,源于其垄断价格的巨大垄断利润对其他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使资源有向该产品聚集的趋势。然而,在过高的版权费用和制度硬壁的双重阻拦下,这种趋势就转化为生产盗版品。在盗版品的强烈冲击下,生产正版品的成本因加强防伪等原因而大大提高,而价格却在盗版品的竞争中不断下降,从而正版品的价值大大降低,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盗版品的生产和供给。(编辑:pulp)

再次,盗版品生产价值还集中的体现在它的生产成本优势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项生产活动的成本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版权费用。与正版品的生产相比,盗版品在直接生产费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盗版者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使用更加便宜的原材料,采用更加简捷的生产工序,使得产品成本大大降低。比如,用光盘刻录长达30集的电视剧,直接的生产费用(包括刻录机的折旧费、白盘费、刻录软件分摊费、人工费等)不会超过50元。不仅如此,盗版活动的低成本还体现在盗版商免费使用了别人的诸如专利权,著作权等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版权费用在专利保护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最后,盗版产品的供给还与厂商从事盗版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由于盗版的违法性,因此就有被查处并被惩罚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盗版在给厂商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对风险与收益的选择,将影响盗版品供给的多少。假定厂商在投资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安全资产上的投资即从事正版品生产,一是风险资产上的投资即从事盗版产品的供给,前者的预期收益为无风险的收益R1,R1,较为固定但通常也较小,风险或损失可能为0,后者的预期收益R2,R2的变动较大但在数量上也更大,可能损失为R0,盗版品的供给就取决于厂商对不同投资的效用评价。对于风险偏好型的厂商来说,较高预期收益带给它的效用大于损失时的负效用,他倾向于进行盗版产品的供给,当然,可能损失的大小会改变厂商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如此说当被查处的可能性增大,一些本来爱好风险的厂商将变为厌恶风险,从而减少盗版产品的供给。但是,由于现行制度规定的缺陷,市场的人为分割,地方或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以及执法者的寻租和麻木等多种原因,使得从事盗版活动的人非常容易逃避检查或逃避处罚,盗版的实际风险极低。

三、盗版现象的经济福利效应

在经济学上,对一种经济现象的评价,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来说明。同样,对盗版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分析它的经济效应。

1、从消费者剩余来看,盗版活动在长期和短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短期,由于盗版品的存在,原来不能购买或没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盗版品,从而增加消费者福利;原来使用正版品的消费者改为使用盗版品,因盗版品的低价格而给买主带来更大的消费者剩余;即使是对使用正版品痴心不改的消费者,也能够在盗版品的冲击下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正版品,并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长期,盗版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依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政府和正品生产企业对盗版不采取任何防范和打击措施,让盗版品的泛滥成灾,正版品的生产完全无利可图,不仅已有的正版品被完全挤出市场,而且不会有新的正版品产生,那么盗版品将会走到无“版”可盗的地步,此时消费者的福利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如果在长期中,通过市场竞争和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正版品的价格不断下降,逐渐逼近盗版品的价格,从而正版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最终完全挤占盗版品市场,那么消费者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2、盗版活动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详细的分析将另文阐述,本文在此只作简单的分析。就盗版品生产企业而言,由于他把更多的资源用在盗版品的生产上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因此他的经济效率会提高,从而在盗版活动中会增加他的生产者剩余。就正版品生产企业而言,如果盗版厂商的剩余的获得仅仅是正版厂商剩余的一种转移,那么正版品企业必然会损失剩余;如果由于盗版竞争的存在,促使正版企业进一步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量,即使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正版企业的剩余也完全可能增加。

3、社会福利来可以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和来表示,因而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就直接取决与买卖双方剩余的综合变化。从上述对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分析,我们知道盗版现象存在有利和不利两反面的影响,因而它可能增加社会福利响,也可能减少社会福利。从人们的内心感情和一般认识上看,通常认为盗版活动对社会是没有好处的。盗者偷也!仅仅一个“盗”字就十分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其实,盗版活动会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是无可置疑的,这是因为市场上盗版产品的多少将影响到正版商下期的研发投入。因为盗版产品的数量是如此之多,以至使正版商的预期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时,正版商将停止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这将影响到社会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进而造成对总产出的影响。盗版的存在对社会的损失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加以粗略估计,如果上期GDP增长100亿美元,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1,本期GDP增长110亿美元,且因盗版而使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降为0.08,则盗版导致的社会损失为1.2亿美元(100×0.1亿美元-110×0.08亿美元)。但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明盗版活动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也就不能得出盗版一定要损害社会安定福利的结论。看来,在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上可能存在认识误区。

四、政府的反盗版策略选择管见

上面的分析已经表明,由于在时期的长短、竞争的最后趋势和反盗版的严厉程度等上的差异,盗版既可能增加经济福利,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福利。盗版对经济福利的损害为政府的反盗版提供了理由。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应该如何选择反盗版策略呢?在政府的反盗版策略上,理论和实践上的论述都不少,在此主要就其中还存在问题的几个问题作简单的说明。

1、政府不能完全杜绝盗版活动,因而彻底解决盗版不应该成为反盗版的实际目标。一方面,只要盗版现象产生的市场基础存在,盗版是不可能人为取消的,另一方面,盗版活动复杂多样的影响,也决定了完全杜绝盗版行为本身也就同时消除了它可能带来的好处。正如人们不能在倒洗澡水时把娃娃一起倒掉一样,我们也不能消除盗版的负效应时把他的正效应也一起消除。因此,政府的反盗版仅仅是为了抑制盗版活动,减少盗版数量,把盗版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水平。

2、政府的反盗版行动应该适度,过度严厉和过分宽容都是不理性的。如上所述,盗版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各种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就是盗版的使社会付出的代价,简称盗版成本。不仅如此,政府或社会的反盗版行动也会给社会带来成本。政府的反盗版贯穿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从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研究,到相关法规的制定、监督机构的设立和人员配置,再到对盗版行为的处罚或判罪。政府在反盗版过程中所必然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全部费用就构成反盗版成本。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预期,当政府实施采取比较严格的反盗版措施时,反盗版成本会上升,而盗版成本则会下降,反之,当政府实施采取比较宽松的反盗版措施时,反盗版成本会下降,而盗版成本则会上升。也就是说,反盗版的成本是随着反盗版程度的增加而上升的,而盗版成则随着即反盗版力度的加强而下降。[3]显然,反盗版行动就存在一个度,社会究竟应该对盗版行为采取什么程度的反盗版行动,必须进行相关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一项理性的反盗版行动应该使盗版成本和反盗版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可见,政府的反盗版并非愈严格愈好,也不是愈宽松愈好。

3、修改过时规章制度是被政府反盗版行动所遗忘了的重要手段。诚然,执法不力是导致盗版泛滥的重要因素,其实,不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保护版权的规章制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这些过时的制度规定,助长了市场垄断,甚至是过度的垄断,高额的垄断利润衍生出大量的盗版。比如说,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长达16年的专利保护—美国专利法的规定—就显得太长,日益严重的盗版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对此,我们很多人尤其政府从感情上是难于接受的,在政府实际的反盗版行动中也是很难见到的。

4、更多的运用市场机制来反盗版,可能会成为政府反盗版的现实取向。如果说垄断产生盗版,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讲,反盗版就是要反垄断势力。运用市场竞争来反垄断已经是大势所趋,因而用竞争来反盗版也可能成为政府的优选策略。为此,我国政府可以借加入WTO的机会,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机会,通过改革和开放来引入和加强竞争,有效的防止盗版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威廉姆斯《反托拉斯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竞争机制范文篇8

机关或机关工作人员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习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能力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提高机关或机关工作人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办法,就是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这正是建设学习型机关所要求的。因此,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对于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推动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竞争机制,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要制定科学的竞争目标。目标是激发机关工作人员动机的诱因,通过设置学习的竞争目标,可以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因为竞争目标代表着机关工作人员发展的方向,是对机关工作人员优劣考证的重要依据。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出色团体的研究,他发现这些出色团体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们主动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地遵从。因此,要创建学习型机关,首先必须在对机关现有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集中集体的智慧,确定短、中、长期的发展规划,让所有的机关工作人员都有明确而共同的发展目标。学习的竞争目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目标系的设置、目标的量化、目标的权重和权值等。目标制定得是否科学,是否反映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内在规律和要求,这是一个关系到创建学习型机关能否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的重要问题。学习的竞争目标必须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如果目标没有挑战性,必然对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吸引力和压力,也就不能催人奋进。反之,如果目标脱离实际,高不可攀,也不能产生激励力和动力。因此,在设置学习竞争目标时,既要注重立足实际的基础,体现出目标的客观现实性,又要着眼于组织的发展,使目标能够对每个机关工作人员产生动力作用。目标是否适中,一方面,关系到能否被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也关系到竞争活动的成败。正确地确定学习竞争目标,必须体现“四个结合”。即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论证,制定出符合组织的学习的竞争目标。

二、要建立公正的考评标准。在竞争中,考评标准是评价学习目标的实现及其成果的基本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目标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时限要求,以及学习成果的评价尺度、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的有效性等。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实行学时、学分考核办法,以量化积分的方式对机关工作人员年度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这是建立个人学习考核评价标准的有效举措,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比如,对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文化层次的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在评价标准上实行“一刀切”,对在职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等不同学习形式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准进行量化等,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当然,制定标准并非要将所有评价标准设计成一种完全量化的指标体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起来。机关学习目标不同于企业的经济指标,只讲定量而不讲定性,往往容易忽视主要方面。为此,一定要把握定量的“度”,能量化的就量化,不能量化的不要“强化”,防止产生学习只重天数、人数、次数、字数、篇数等数字游戏的形式主义,使竞争陷入歧途。同时,还要把握定性的“准”字,使定性的各要素经得起检验,尽可能做到看得见、摸得着,防止过于笼统、抽象,难以捉摸。因此,必须在计算方法、评价尺度、考评时间、考评程序等诸多方面形成一整套科学、客观、公正、易于操作的考评规范。此外,考核等次及结果的运用也是建立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不能单纯就学习评学习,必须充分体现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从而持续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

三、要构建公平的评判机制。竞争的实质就是按照既定的规则优胜劣汰,因此,评判者要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上,发挥至高无上的仲裁作用。一是要明确评判的价值取向。公平合理的评判,首先反映在机关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即在竞争的逻辑终点上,一定要彰显竞争参与者的绩效,也就是看竞争者取得了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当竞争的评判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学习为尺度时,竞争在实质意义上就成了学习力的竞争。二是要把标准作为评判的准绳。考评标准可以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具体指标加以区分,以体现它的科学性、合理性。但考评标准一旦确立,考评者则必须站在公平的立场上,把考核标准作为评判考核对象的根本依据,既不能有超越规则之外的弹性取舍,更不能根据不同对象宽严有别,切实维护考核标准的严肃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三是要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构。考评人员的组成要体现代表性和民主性,防止少数人说了算;要明确对考评人员公正评判的约束机制,防止出现人为的偏差。一个单位对竞争者的评判是否公平、公正、合理,实际上可以反映出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只有从根本上消除竞争评判中的各种不公正、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才能使机关工作人员在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自觉学习、积聚能量、增长才干、奋发有为,从而使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和生机。

竞争机制范文篇9

1.客观存在性

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要与周边的生产要素资源、市场配置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发生联系,因而,它是存在于企业的生产活动之中,是客观而无可避免的,它在企业的发展中处于全程状态,并与企业的融资、筹资、生产、经营而同时存在。

2.损益特性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风险与利益同行,企业要想获得较大的收益,就必然要面临更大的风险,这是由企业的利益与风险呈正相关的理论所决定的,因而,企业对风险的控制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收益程度。

3.复杂特性

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必然产生相关的财务活动,而在财务活动的运行程序中,有来自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不同影响要素,这些影响要素有些是直接可显示的,有些是“隐性”而无法预知的,这就将企业的财务活动置于复杂的境地之中。

4.不稳定性

企业的财务活动都会有其自身的分析和预期,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中,这些预期分析会呈现出与实际状况相偏差的局面,同时偏差的时间、类型、影响大小等都是不可确定的不稳定状态。

二、企业财务活动风险成因剖析

1.企业财务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由财务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自有资本都有其筹措的渠道,正常的财务资产结构是企业合理运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企业中的资本结构大多处于不合理的状态,其负债资产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这种归属于资不抵债的财务状态则会导致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影响要素纷繁多变

企业的财务活动要面临各种不同的环境,其影响要素来自于不同的层面,有外部的影响要素,也有内部的影响要素,并主要表现为:市场环境影响、法律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资源环境影响等,这些复杂要素的变化给财务活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变化特性。

三、企业财务活动风险预警及防范举措

1.要建构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企业的资金流动要用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加以掌控,为了保证企业发展的投资正确性,降低财务风险,要以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程序和机制为核心,避免外来因素的干扰,用科学的决策机构做出财务准确的判断,同时,决策机制还要对市场变化动态加以及时的信息反馈,在分析和评判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出预警和防范。

2.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活动的目标是盈利,然而,盈利的前提是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开支用度。为了让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保证盈利,需要分析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各项财务相关指标,要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保持应收、应付账款的稳定,这样才能通过相关的财务指标监测,完成对财务风险的管控。

3.建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管理活动,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加以实现的,绝非单纯的财务部门独立化运作,因而,企业为了保持其机构稳定并且有效衔接,需要架构一个与企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然后再以调研报告作为内部控制制度建构的依据,系统地完善和优化内部机制和组织架构,实现各组织部门协同之下的财务风险防范。

4.企业经营向多元化、投资分散化发展

企业在市场活动中,要筹集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进行不同项目的利益权衡,分析投资风险与盈利比重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向多元化项目发展,将财务资金进行分散化,从而保证用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收益,实现优势互补、补偿配合的机制。

5.完善财务风险长期预警系统

竞争机制范文篇10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发挥的。然而,如果只有自由竞争机制,“市场失灵”就可能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竞争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差距的悬殊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更应通过建立健全和谐机制,使全体劳动者在自主劳动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走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项基本要求;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须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受到社会和谐机制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目标和相应政策的引导;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是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各经济主体在和谐的环境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实现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充分的竞争不断地激发着经济主体的活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出现了竞争无序和失范等不和谐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规范经济主体责任、协调多方利益、均衡各方发展的和谐机制。近年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继续强化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在发展理念上开始形成和谐的共识,在政策操作层面开始形成和谐的导向,和谐运行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竞争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利益动力,和谐机制则为市场活动提供协调的力量和环境以及利益均衡的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只有这两种机制相互支撑、相互制约,才能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一个和谐运行的经济机制首先必须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劳动者权益的实现。正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在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分散竞争格局下,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界定各自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经济活动在“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引导经济主体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解决所遇到的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不能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要通过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引导企业节约能源,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推动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好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和裁判员,解决好市场公平问题和其他矛盾。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纯粹自由的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而“弱者”和“眼泪”又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如果说竞争机制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那么,和谐机制就应通过社会保障发挥雪中送炭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