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0:14:05

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1

一、奖扶对象确认条件

(一)基本条件

奖扶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曾经生育(或收养,下同)子女,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

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二)奖扶对象基本条件的具体解释

1.本人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是指:

(1)原配夫妻、再婚夫妻、丧偶或离婚后现无配偶的,均以本人的户口性质界定。“农业户口”以公安部门注册登记的户口性质为准。待定待落、没有户口的,暂不予资格确认。

(2)在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农村居民户口”是指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

(3)虽为农业户口,但已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不纳入奖扶。

(4)农村居民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后,在未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前以及享受农村居民生育政策期间,继续按照农业户口予以确认,奖扶金自2012年起发放。

2.曾经生育子女,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是指:

(1)夫妻生育子女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以该夫妻生育行为发生时的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为依据。年6月30日以前生育的子女,可以不受生育数量限制。

(2)年7月1日以后未达到生育间隔以及再生育年龄规定生育的、年5月28日以后早育的、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生育且后来结婚登记或在年1月31日以前属于事实婚姻的,均推迟一年即奖扶对象年满61周岁始享受,申请时已超过61周岁的,按照实际年龄为发放起点。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是指:

(1)夫妻现存的子女包括生育的子女(含送养、离婚判随前夫或前妻的子女)、合法收养(含年4月1日《收养法》实施前收养,已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子女。

(2)再婚夫妻双方均未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生育,再婚后未再生育子女的,子女数分别计算;再婚后再生育子女的,再婚前和再婚后生育子女的现存数合并计算。

(3)一方再婚已合法生育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子女的,现存的子女数合并计算。

(4)离婚、丧偶现无配偶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合法生育的现存子女数计算。

(5)生育子女送养,该子女现存活的,计入现存子女数。

(6)生育双胞胎、多胞胎的,以现存的子女个数计算。

(7)子女在生育了下一代后死亡的,不计入现存子女数。

(8)违反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生育后其子女死亡或送养的不纳入奖扶。

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是指:

(1)以本人公民身份证的出生时间为准,没有办理公民身份证或公民身份证与户口簿不一致时,以较晚的出生时间为准。

(2)奖扶金年满60周岁开始享受,夫妻一方达到一方享受;申请时已超过60周岁的,按照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3)年1月1日以前出生,但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纳入奖扶。

二、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程序

(一)本人申请。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见附件1),连同本人公民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子女公民身份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一并交村委会。因个人原因未纳入本年度奖扶对象资格确认程序的,从确认年度起计发奖扶金。

(二)村民委员会审议。村委会对申请人的出生时间、户口性质、生育状况、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等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审议,对符合条件的奖扶对象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将拟上报的奖扶对象的情况在村及村组张榜公示10日(样式参见附件2),无异议的由村计生主任和村委会主任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加盖村委会印章,连同申请人申请材料一同上报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委会上报的奖扶对象信息进行书面和入户审核,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信息再次在其所在村及村组张榜公示10日。无异议的,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连同申请人申请材料一同上报所在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确认。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奖扶对象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将符合条件的奖扶对象信息在县级人口计生网和奖扶对象所在村及村组张榜公布10日,无异议的,将其录入“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奖扶对象信息档案,发给《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证》。将最终确认的申请人名单汇总报县级财政部门和市人口计生委。

在每年的资格确认过程中,对下一个年度的目标人群进行摸底,并逐级上报,以备下一年度的资金预算。

(五)市人口计生委抽查、备案。市人口计生委组织人员对网上信息质量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对全市奖扶对象信息进行入户抽查、备案,并会同有关部门对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奖扶对象确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与其他政策的衔接

1.与特别扶助政策的衔接。符合奖扶条件、但同时又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条件的,按就高的原则,不重复享受。

2.与低保政策的衔接。在进行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人家庭收入核算时,奖扶金不计入家庭收入。

3.与城镇从未就业人员补助费的衔接。已经享受奖扶政策,后来户口农转非(含成建制农转非并已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福利和保障待遇的),退出奖扶后,原已享受的奖扶金不再退回。退出奖扶人员

否享受城镇补助费由各区市县自行制定,并报市人口计生委备案。

四、奖励扶助对象的退出

实行奖扶对象年审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奖扶对象要及时变更、退出。

(一)退出条件

(1)现存子女数增加(包括收养、过继、婚姻变动等导致子女数增加的);

(2)农转非(含成建制农转非并已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的);

(3)户口迁出;

(4)死亡;

(5)审批错误(因弄虚作假等原因取得奖扶金的,取消其奖扶对象资格,已领取的奖扶金全额退回);

(6)其他应退出的情况。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2

接渝人口计生办发〔**〕23号《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专项宣传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社会影响力,使各项奖励扶助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推进中央《决定》和市委《意见》的深入贯彻落实,县人口计生委决定,在全县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奖励扶助政策专项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加大奖励扶助、共建和谐计生

二、宣传内容

重点宣传提高整合标准后的奖励扶助政策(具体内容以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联合发出的文件为准),结合宣传人口计划生育“惠民计划”以及各级出台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三、时间安排

**年4-6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年5月10日前):安排部署阶段。

主要任务:县人口计生委制发《通知》,制定活动方案,对专项宣传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布置。

第二阶段(**年5月11日至6月10日):集中宣传阶段。

主要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以及“惠民计划”、其他利益导向政策进行大规模集中深入宣传。

第三阶段(**年6月11日至6月30日):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对专项宣传活动进行检查、总结和绩效评估,各街镇乡于6月10日前向县人口计生委宣技科报送活动总结。

四、活动内容

在专项宣传活动期间,各街镇乡要重点组织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新闻宣传

1.召开新闻通气会

县人口计生委认真策划和组织召开有新闻媒体参加的奖励扶助政策宣传新闻通气会,向新闻媒体集中通报市政府提高整合奖励扶助标准的背景、重大意义、提高整合标准后的各项具体政策,以及本地区制定的其他利益导向政策、利益导向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突出成效等。为了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向新闻媒体提供有上述内容的新闻通稿。

2.发挥领导在宣传活动中的带动作用

邀请县党政领导发表署名文章、电视或广播讲话、接受专题采访,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专项宣传活动中的带动作用。

3.组织新闻媒体开展集中采访报道

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报道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1)提高整合奖励扶助标准的背景及重大意义、提高标准后的具体政策、本地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情况及成效;(2)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地采访,通过群众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传报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后的良好社会反响;(3)本地区及基层利益导向工作的典型经验。

(二)抓好社会宣传

1.组织街头宣传咨询活动

各街镇乡统一于**年5月15日前后,通过领导人发表讲话、发放宣传资料、展板展示、播放宣传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展奖励扶助政策大型街头宣传咨询活动,在全县形成奖励扶助政策宣传的强大声势。

2.营造浓厚环境氛围

各街镇乡要依托各种宣传阵地,利用流动宣传车、宣传画、标语、板报、专栏、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环境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受众量,努力提升奖励扶助政策的社会影响力。按照市里统一设计奖励扶助政策宣传挂图样本,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印制各街镇乡免费发放到基层和居民户。

宣传挂图的印制规格为:正度128克铜版纸,单面四色。印制数量为:县城区50套、每个乡镇(街道)20套、每个村(居)10套、每个村(居)民小组5套、每个人口较多的农村院落1套的标准计算印制数量,并发放到基层张贴,确保宣传挂图城市进社区,农村进村组进大院。

(三)抓好进村入户宣传

1.开展院坝宣讲活动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组织宣讲小分队,深入农村院坝面向群众宣讲奖励扶助政策,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群众反映。

2.送宣传品入户

由县人口计生委按照市里统一设计奖励扶助政策入户宣传折页样本印制,由各街镇乡免费发送到每个育龄群众户。宣传折页的印制规格为:200克铜版纸,大度16开(210毫米×285毫米),双面四色,加一专色。同时各区县要自行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设计制作包括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知识、优生优育知识、避孕药具知识等宣传内容在内的各种文图和实物宣传品,由各街镇乡结合实际自行印制,并免费发放到户。

五、有关要求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3

为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谋划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增强指导工作的能力,解决制约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近期,我们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组织干部深入华亭、崇信、崆峒三县区10乡镇20个村,围绕影响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不同层面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如何破解群众生育意愿与计划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我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年来,我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认真落实党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坚持不懈地狠抓计划生育各项措施落实,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势头,人口出生率由八十年代初的30‰,下降到现在的12‰,全市累计少生人口62万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管理模式,坚持“三为主”、推进“三结合”,建立了以奖励扶助、特困救助、少生快富、特别扶助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利益导向机制,群众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各级在计划生育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始走上了由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推动向利益引导、由处罚超生为主向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相结的转变,有效地改善了人口计生部门与群众的关系。但是,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看待人口计生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群众生育愿望与现行生育政策不相适应。受传统生育观念和部分乡村比较严酷的生存环境的影响,群众生育二孩特别是男孩的愿望比较强烈,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尖锐。这一矛盾将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农村还有很大的难度,尤其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难度更大,这就决定了我市的低生育水平仍然还不稳定,随时都有反弹的现实风险。二是计划生育的思维理念与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影响,在计划生育工作的理念上仍然习惯于把干部当做管理者,把育龄群众当做管理对象,没有摆脱重行政推动轻政策引导,重行政管理轻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模式,形成了计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对抗关系,这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要求是不协调的,也是难以持续的。三是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与统筹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受人口增长惯性和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制约,出生人口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性别比持续攀升,流动人口数量逐步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既有政策方面的漏洞和不平衡性,又有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既有大部分人偏好男孩等传统生育文化观念的影响,又有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影响人口和谐、婚姻家庭稳定和社会保障的提高,影响全市经济人均水平和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延缓建设小康和谐魅力新平凉的步伐。因此,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正视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解决存在的矛盾,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谋划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帮助人、满足人,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计划生育的主体。既要依靠群众,又要善于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实现群众生育意愿和国家政策的“双赢”。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和各种利益引导机制,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使群众在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同时,切身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努力创造符合人性化的服务条件,围绕生育、节育、生产、生活,为群众提供规范、安全、舒适的技术服务。

2、树立宣传引导的理念。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计划生育的治本措施,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方法,通过舆论宣传、环境宣传、面对面地宣传,增强全体公民的国策意识、人均意识和遵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意识,消除对女孩和二女孩家庭的歧视现象,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母亲,关爱女孩,关心计划生育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改变群众的婚育观念,努力缩小群众生育愿望和国家政策之间的差距。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4

一、落实国家和省级推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1、时间要求:每年3月31日前审核完成,4月30日前录入国家网内。

2、符合的条件:

A、申请人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

B、年1月1日以后出生在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

C、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D、申请人年满60周岁。

二、江西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

1、符合条件:

A、女方年满49周岁;

B、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C、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D、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资格确认

本人申请;乡级初审;县级确认。

三、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

乡级人民政府应为农村独女、二女家庭父母中施行了绝育手术的一方,办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金。

四、0-6周岁爱心保险

乡级人民政府应为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0-6周岁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二女家庭每年办理一次30元的计划生育爱心保险。

五、农村绝育的独女家庭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农村绝育的独女家庭(含1女户、育龄妇女满45周岁)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成员,由政府买单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六、阳光助学

农村绝育的独女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正在读高中凭户口本和学校证明逐步安排助学金。考取大专以上学院的,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奖励300—600元。

七、农村独生子女、二女绝育户女儿中考加分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5

(一)强化“五期”教育:对新婚夫妇和照顾生育夫妇,由计划生育服务站集中进行“五期”教育,使生育夫妇全面掌握优生优育知识。对培训合格者,计生部门方可办理《生育服务证》。

(二)全面开展婴儿出生缺陷干预活动。引导生育妇女服用“斯利安”,以此减少新生婴儿缺陷。

(三)严厉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不得从事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活动,杜绝人为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行为发生。对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行为,要依法打击处理。

(四)坚决废除重男轻女思想,严厉打击弃婴、溺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婴儿的生命权。

二、探索新时期计生工作新思路,改进计生工作方法,全面落实计生工作优待政策,建立长效计生激励机制

1、在土地调查中,农村独生子女享受优先划分承包地。

2、在农村建房中,独生子女可多享受建房面积。

3、计划生育家庭可优先享受政府“阳光培训”和优先推荐就业。

4、农村能源建设、红层找水等民生工程,优先安排计划生育家庭。

5、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优先纳入低保,优先享受帮扶,优先安排无房户建房补助;优先享受医疗救助、法律援助、捐资助学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

三、坚持利益导向机制,引导育龄夫妇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

1、对计划生育夫妇免费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对生育一孩的贫困妇女,提供分娩医疗救助;

3、对贫困计划生育家庭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

4、全面落实计生奖扶特扶政策。要广泛宣传计生奖扶政策,将计生奖扶特扶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对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条件的家庭,各村不得瞒报、漏报和错报,必须做到100%准确,真正把计生奖扶特扶政策落实到每个计划生育家庭。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6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背景;问题;对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效果

建国初期,随着“人多力量大”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的首次生育高峰期开始出现,后来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第二次生育高峰开始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生育高峰的影响下,人口盲目无计划增长的态势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际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社会面临的人口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在1971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晚、稀、少”的策略,1980年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近乎10亿,中央及时了“9.25公开信”只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独生子女。在1982年9月,党召开了十二大,并正式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984年,面对农村实施“一孩化”政策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央略微调整了“一孩化”政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这时逐步形成。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产生的效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进,很快降低了人口生育率,其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1)少生了近乎5亿人,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开始逐步由高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高自然增长率,开始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有利于中国人口的科学发展。(2)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资源的压力也开始逐步缓解,(3)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经济飞速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长达40多年的实施中,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少现实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问题

我国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增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人口问题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可有效缓解由于人口膨胀,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一方面应肯定其贡献,另一方面也不应忽视它给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引发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男女比例失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比失衡。我们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性别比,一般情况下,生物学规律是决定性别比的主要因素,应保持在103以上107以下。下图1为2006-2010年出生人口条形图性别比,由图可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正常值范围比一直高。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在我国造成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养儿防老”思想等,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渐渐不重视女孩,造成女婴死亡率高以及给女孩提供相对比较差的生长环境等,这样造成我国的性别比越来越偏高。性别比长时间的失调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剩男”问题,据有关部门预计截至到2020年,我国的光棍数量可达到3000万,同时性别比严重失调后,对建立与稳固家庭婚姻关系也是十分不利的,若家庭不稳固,便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固。单身男性的增多很容易引发性犯罪,以及拐卖妇女事件等。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人口素质下降。人口素质也可以说是人口质量,主要指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我国的人口素质在“十一五”期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越来越激烈的综合国力相比还是很难适应,计划生育实施后可有效控制人口数量,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危害到了人口质量。

(三)加速人口老龄化。我们通常把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时,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人口都称作老年型人口,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这逐步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生育率下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我国实施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大幅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水平,使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可以说计划生育是一种催化剂,催化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工作思路要明确。应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身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创新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生育水平平稳降低,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大幅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科学合理分布,促进我国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让人口、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资源实现最终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让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主动、积极开展一些关爱女孩活动,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让两性实现公正、平衡发展。对各种技术越轨行为应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哪些用医学手段鉴定婴儿性别的惩罚力度,部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溺爱子女,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会责任感,让独生子女能独立应对各种社会问题。

(三)重视发展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应逐步改善家庭养老结构,完善社区老年服务建设,让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紧密结合,不断夯实养老保障体系。

四、结束语

总是,要想更好的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效果,认清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积极主动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瑾艳 单位:山西潞安集团公司王庄煤矿

参考文献:

[1]任庆伟;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果、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3).

[2]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12).

[3]傅国平.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治理对策[M].长沙:湖南大学2002级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在2013年11月15日正式实行“单独二孩”政策,这表明我国的人口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是否仍然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讨论十分激烈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争议,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来分析计划生育政策的公共效用,提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新时期的调整要点,为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建国之后,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每年在30‰~37‰之间。人口的高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比如在教育、饮食、就业等方面。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且将这一政策纳入宪法条款,各地政府也响应国家号召,制定相应政策,并且在群众当中宣传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虽然偶然会出现小规模的反弹趋势,但是总体上仍然保持着下降的态势。这说明了我国在过去的计划生育工作当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不良趋势,对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单纯地降低人口增长率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越来越弱,甚至开始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对此,我国必须对计划生育的政策进行调整,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下来选择新时代的计划生育政策。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公共效用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人民大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激励效用和时间效用两方面。政府通过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人口生育数量,从个人逐步推广到全社会,形成一种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生育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妇女生育率显著降低。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从1972年以来,到我国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为止,如果我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国家人口总数要比现在多上五亿。由于每个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投入大大增加,我国人口的平均素质大大增强,这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正向激励效用。由于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要经历一段不短的时间,所以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行之后并不能明显体现效果,而是要经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体现出来,这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时间效用。所以,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发点不在于对当下的人口问题立刻进行解决,而是通过对人口增长趋势的调控来缓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各方面压力。这也导致了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部分副作用,比如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劳动力短缺、年龄结构失衡等问题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几十年之后才暴露出来。

三、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论

1.从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许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虽然在控制人口增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不能放松,必须继续从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才能够缓解我国的人口问题。这部分官员和专家学者主要是考虑到了我国庞大人口给国家的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认为只有将我国的人口总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每年人口保持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才能够解决我国的资源紧缺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仍然要继续实行,而且要从紧从严实行,保持我国对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的控制。

2.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也有一批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应该放开。这些人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不在于人口数目太多,而是在于人口结构不够合理,老龄化问题严重。“单独二孩”政策的全面实行,就是我国初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上所做出的尝试。他们反对继续从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是:如果继续从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容易导致我国新生儿的性别比例失调,引发新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选择

1.人口政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是继续从紧实行还是适当放开的问题上争议相当激烈,持不同意见的双方都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数据,来验证自己的观念。但是,双方在争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情绪化严重,观点极端化的问题。在实行“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人口政策的争议越来越激烈,我国政府必须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促进人口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所谓科学化,就是说人口政策的制定或调整必须要有科学依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人口政策对公共社会产生的影响,然后依据法律程序来进行调整或颁布。所谓民主化,就是人口政策在颁布施行之前,要将草案公布出来,经受社会大众的讨论,结合群众的反馈意见来进行修改和调整,符合大部分人的公共利益。

2.政府承担起职责。在人口政策的实行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为社会大众的生活稳定提供各方面保障。政府要对社会福利体系进行完善,让各种保障制度全面覆盖我国的城乡地区,让所有家庭都能够享受到适当的福利待遇,政府提供养老帮助,解决我国的养老难题。另外,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例失调也是困扰我国的一个人口难题。想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尽可能消除性别歧视的影响,转变我国民众的生育观念,另一方面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比如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中止人身等等。

3.以人为本。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调整、宣传、执行一切过程都要秉承“以人为本”的观念。计划生育工作的观念影响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效果。为了建设人口结构合理,人口增长率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调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行政管理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人文关怀,对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进行完善。只有对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进行完善,才能够促使人民去拥护该政策。计划生育办公室一方面要加强人口政策的宣传力度,转变人民大众的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改善公共服务,保障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比如给予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奖励,或者是在升学、就业、就医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具体的经济奖励数额和政策优惠幅度要根据地区的物价水平来制定。另外,我国还要完善整体的社会福利体系,为独生子女家庭和多生子女家庭制定不同的家庭保险方案,让所有家庭都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福利,保障我国所有家庭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缓解了我国在资源和生态环境上的压力,对于社会大众起到了激励效用和时间效用。目前,我国存在着是要从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还是要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争议,对我国新时期计划生育政策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国新时期一定要注意人口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秉承“以人为本”的观念,既要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调整,也要确保人们大众的根本利益。

作者:丛默燃 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庄国波,陈万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选择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09:93-96.

[2]李波平.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视角下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5:20-24.

[3]石智雷.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J].公共管理学报,2014,04:83-94+115+142-143.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8

企业是一个人员复杂,流动人口较广的场所,如果针对企业可以做好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那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重点单位都针对独生子女户有额外的奖励政策,并大力提倡独生子女制度落到实处,那么企业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具体该如何去做呢?有以下三方面:

1、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倡导工作。现在针对计划生育的管理方法还存在一些暴力、极端的手法,这些不但不会增强人们的独生子女意识,反而会影响计划生育的效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宣传力度跟不上问题,封建老思想、老龄化问题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目前的管理手段无非就是罚款、拘禁等,这样会给人民一个钻空子的理由,有钱就能多生孩子,没有一个合理的理念去落实计划生育,所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相比之下,还是城市人口针对计划生育的工作比较的到位,这与企业针对计划生育的管理是离不开的,各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办法进行宣传。

2、完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宣传为先,教育次之,惩罚最后的阶段性措施,尽可能遏制人口的膨胀,保证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独生子女制度负担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者,社会人士提出质疑。相关部门应加紧研讨此事,确定新的人口政策。适当满足人们对二胎剩余的要求,也是解决计划生育工作难的一个方向。

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企业责任。户籍制度改革已提出多年,各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遗憾的是效果依然不明显,权责依然不分。这不但加剧了计生工作的难度,让企业管理计生工作也无从谈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保证人民幸福安康,实现社会和谐进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人口政策都离不开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实施。针对人口大量流入企业,加强企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是保证计生工作正常实施的重要一环。采取措施,提高私营企业主的认识,使企业主多关心一些社会问题,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意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加强人民的计生觉悟。

二、针对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措施

1、企业难以掌控婚育信息,直接影响计划生育效果。企业流动人口成员都比较的负责,重点在于流动性较大,随着就业调动、离职、转行等问题很难掌握居民真实的婚育信息,某年的春晚有个小品这么说,为了房子假扮离婚等手段都用上了,所以企业在针对计划生育管理中应该突出精准性,另外在计划生育隐蔽性的做法也不乏泛泛之辈,生育的隐密性使得计划生育难度加大。同时,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差,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不高,难以及时获得避孕节育指导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计生部门也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婚育动态。解决方法: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体制,依法明确社会各方职责,实现无缝隙覆盖、无漏洞服务。按照“城市流入抓社区、市场流入抓雇主、单位流入抓法人、房屋租赁抓房东”的原则,四个依托确保计划生育全面落实。

2、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在居住地管理上陷入泥潭。企业人口流动性大,针对外出人员当地计划生育管理政策与现住地管理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使得计划生育难以下手,各区域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规定生育以女方户籍管理为主的原则。“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制与现行的生育管理存有冲突,致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和生育服务证办理无法进行并无从掌握婚育信息。另外,就是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问题,爱管不管或不想管的态度致使不少居民钻了空子。解决办法:尽可能的落实两地之间的相关工作,尽快实现以现居住地为主、两地共管的协调机制互助关系。针对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加工监督,确保针对计划生育的监管力度,提高落实效果。另外,企业管理制度应该合理完善,针对就职人员的信息录入有效性落实,并针对独生子女奖励更好的兑现,针对超生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协同计划生育部门有效提升监管效果。

三、小结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9

加强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的政策法规知晓率,是今年政策法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半年检查和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为了规范政策法规宣传内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将政策法规宣传的参考内容、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参考内容

1.哪些法律法规对生育孩子的数量作了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参考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2.符合条件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夫妻双方提出申请,经县人口计生委批准。

3.违法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应该接受什么处理?

参考答案:

(1)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对拒不缴纳的,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2)国家工作人员、党员还要接受党纪、政纪处理。

4.违法生育应该缴纳多少社会抚养费?

参考答案:

以县政府文件规定的征收标准为准。

5.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怀孕的,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

应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人口计生部门提供证明。

6.对已经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哪些主要的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参考答案:

(1)安环;(2)皮埋;(3)男扎;(4)女扎。

7.对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有什么法律规定?

参考答案:

(1)严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2)严禁选择性别的人工流产。

8.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成年流动人口外出前,要办理婚育证明;

(2)已婚流动育龄妇女要签订生殖保健服务合同,并定期寄回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9.**市对再婚人员的生育政策是怎样规定的?

参考答案:

(1)再婚前一方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

(2)丧偶再婚夫妻,丧偶再婚前一方依法育有两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

10.国家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奖励标准是多少?

参考答案:

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生育的子女在二个以内(含二个);

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报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金标准

1、独生子:840元/年。

2、独生女:(不包括曾经生育两个子女,因子女死亡,现存一个独生女的)1080元/年。

11.国家特别扶助政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标准是多少?

参考答案:

申请人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具有**市城镇或农村户籍;

2、未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现无存活子女或现存一个(包括合法收养一个子女)被依法鉴定为三级以上残疾;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女方年满49周岁。

扶助金标准

1、现无存活子女家庭

(1)、农村:60岁以上的农村独生子女(按国家奖扶条件认定,下同)死亡的对象,按2640元/年的标准发放。

其余对象按基本额1200元发放。

(2)、城镇:按基本额1200元/年的标准发放。

2、现存一个子女三级以上残疾家庭

(1)、农村:60岁的农村独生女三级以上残疾的对象,按2280元/年的标准发放,独生子三级以上残疾的对象,按2040元/年的标准发放。

其余对象按基本额960元/年发放。

(2)、城镇:按960元/年的标准发放。

12.**市独生子女残疾扶助政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标准是多少?

参考答案:

1、本人及配偶均为本市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本人及配偶终身只生育了一个子女,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其独生子女残疾,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

4、年龄在60周岁以下,配偶中女方年满49周岁;

5、子女持有四级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扶助标准

每人每年600元。符合国家奖励扶助或特别扶助条件的转为申报奖励扶助或特别扶助发放。

13.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标准是多少?

参考答案:

独生子女父母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至子女14周岁止,每月分别发给2.5元至5元的奖励金,或给予总额不低于300元的一次性奖励。

14.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应该免费享受哪些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参考答案:

(1)免费领取避孕药具;(2)安环和取环;(3)男扎和女扎;(4)人流和引产。

二、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随机抽问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从14道题中任意抽取5题分别询问群众,调查员对每个调查对象询问的问题可以不同。

计划生育政策范文篇10

1.按上级文件要求,制定医院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职责,完善院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规定。每年在人员变动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计划生育协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学校成员、各科室计生员名单。2.根据上级规定与区、街道、科室签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状,责任到人。3.健全了医院计划生育工作管理考评标准、制定了计划生育考核办法,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政工议事议程。我院党政工团领导非常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将计生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年初,在制定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同时,将计划生育责任承包内容纳入其中。参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年度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按照考核内容,对各支部进行考核。组织半年工作自检,自检小组由院计生办主任和专干等四人组成,逐科进行排查隐患,对重点人进行排队,把隐患扼制在萌芽中。4.结合上级部门工作方针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逐项落实。5.重点工作是对职工、广大市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三送”服务工作做的更具体化。6.续按照考核目标把工作细化,把存在的不足抓好。组织一些贴近职工生活的活动。7.对一些长学、长病、长休、弹性工作的职工,建立了名细表,我们充分利用每月发工资的机会与其联系,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使这些待岗职工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规,并制定了签到薄,每季签到一次。对重点人进行重点管理,落实到人。

二、“三送”药品发放,实级二级管理,做到帐目清、不漏发、不错发、库存合理

1.我院“三送”服务,在市、区计生局药具管理站人员业务指导和药具足量供应下开展工作。对“三送”避孕药具的管理,严格按照《辽宁省避孕药具库房管理工作程序》执行;对宣传资料、连心卡、资料袋等相关物资,填制调拨凭单,建立保管帐,定期进行盘点核查。2.医院对“三送”药具实行二级管理。在产科进行“三送”避孕药具的发放。指定专人负责,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上报药具报表;医院计生办负责帐目的管理,院计生办根据科室报表及时核对帐目及实地核查库存,定期上报区计生局药具负责人。3.每季度初由当地药具管理站根据上报库存情况负责送货上门或医院自行领取“三送”免费避孕药具及相关宣传资料。几年来,医院“三送”药具做到不漏发、不错发、不重复发放,杜绝了“三送”物品的流失现象。

三、针对医院产科特点,开展系列温馨“三送”宣传、咨询服务

1.首先在产科开展每周一次“胎儿大学”,有专业的医学专家为孕产妇在孕期的特殊时期保驾护航,为帮助新妈妈、新爸爸尽快适应新角色,提供产前、产后保健咨询服务,深受孕产妇欢迎。2.病房墙壁悬挂各种宣传画册,母乳喂养宣教知识,“三送”服务宣教挂图,“三送”服务标识,爱婴医院知识指南等等。走廊大厅,全天循环播放婴儿护理常识等健康宣教知识。为方便病人休息,我们不仅设置家庭式单人间病房,而且24小时供应热水,免费订餐,并在配餐室悬挂各种食谱,深受孕产妇及家属称赞,同时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为新生儿提供温暖新花被,卡通图片床罩,开展新生儿抚触,满足不同孕产妇需求。责任护士针对产妇特点做不同查房。3.产妇分娩后,第一日进行新生儿观察及早吸吮宣教;第二日,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产后的康复知识指导;第三日进行产妇乳房护理及新生儿常见病指导,介绍饮食、卧位、观察内容等知识并系统进行护理记录书写。护士一声恭喜的问候,“祝贺您当妈妈了”亲切语言深深感动着每名孕产妇。产后宣教工作更是产科病房独到之处。为了将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由专门的护士负责,在产后宣教工作中及时、准确、详细地进行出院健康知识讲解,哺乳期的避孕知识;送避孕工具,帮助产妇及时避孕,预防非意愿妊娠;送连心卡,帮助产妇及时咨询避孕方法;送健康家庭手册,让产妇知情选择和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并逐项逐条向产妇及家属解释产后避孕的重要性,及相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并设有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提供咨询“三送”工作落实每名孕产妇到实处,征求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国家政府的关怀爱护,让他们了解到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有了健全的细胞,我们会有一个健康的社会乃至一个健全强盛的国家。

四、面向职工、面向社会,体现国家的温暖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