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2:41:54

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1

关键词:基层管理者;素质;效率

1基层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普通人的工作任务是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一般来说内容比较单一,标准也比较明确。而管理者是负责某项工作,这项工作可能包含几项或多项具体内容,涉及自己以及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岗位和人。负责这项工作意味着管理者既要照管并约束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速度,工作效果等即控制工作过程,又要承担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管理者既要完成自己承担的具体作业任务,又要对基层人进行管束、协调和绩效考核等等,因此,基层管理者虽然直接承担的责任并不大,但还是要承担比普通人要大得多的压力。所以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2基层管理者要有负责的自觉意识

基层管理者对同一份工作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做普通人只需为自己负责,而基层管理者的选择倾向是比普通人更注重自觉意识,表现出来就是处处为组织负责的责任心。单纯追求报酬和期望合理回报并同时为组织负责任是职业活动中两个不同境界的表现,前者是普通人获取生存的权利,后者则是组织赖以发展的栋梁。虽然组织并不需要基层管理者站在组织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但他必须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自觉想到组织的需要和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利益在最小单位上不流失或少流失。

3基层管理者要有科学的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包括用人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用人要知人,要知人善用,即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布置工作要指明意图,指出要点和方法,限定工作进度,并进行检查和监督,要“言必行、行必果”切忌只布置、不检查,或者有检查不考核,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善于沟通,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到确切的信息。沟通是“知人”的重要手段,是“善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体现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手段之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要善于表扬和批评,表扬和批评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善于表扬能够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表扬不可以夸大其词,要使下属感觉到你的诚意,从心灵深处受到激励,不可以随便表扬,搞精神贿赂,精神贿赂充其量起一时作用,但是后果不堪设想,万万不可以在组织内部效仿,否则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很难建立起来;善于批评也很重要,批评时一定要站在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立场上进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要指出下属的错误的根本和关键之处,“善于批评”往往会起到比表扬还好的效果。总之沟通、表扬和批评,是人性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公务员之家:

4基层管理者要清廉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唯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才能过好权力关、名位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消极因素造成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不少管理者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跌进了“色井”,掉进了“钱洞”,沦为人们所不齿的腐败分子、犯罪分子。要使管理者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性原则。市场经济规则和党性规则,从客观上来说,是两个不同范畴和领域的东西。市场经济原则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本身不具有阶级性、政治性。而党性原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所以,它们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混淆。我们必须在理论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实际中加以正确的处理,在社会经济领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政治领域必须注意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诱发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投机作假、个人主义等现象,运用杜会主义道德准则和党性原则来遏制。所以,作为一个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地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自觉遵守党风廉政法规,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做一个头脑清醒的基层管理者。

5基层管理者要讲效率

基层管理者所管理的事情往往都是简单、烦琐或细微的工作,是构成全局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全局效率的基础。由于自身素质或工作接触面的局限,基层人大多缺乏对工作内容的系统性的认识,往往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实际效率,或误以为做得越快效率越高,结果匆匆做完了的事情在进入下个程序时却不得不增加一些程序来补充或修正前面的漏洞,最终造成迟滞,影响了总的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成雷厉风行、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本领,否则,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有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水平,我国加入WTO,组织基层管理者更要学习许多新的东西,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贸易术语、国际惯例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规则,组织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6基层管理者要务实

基层管理者一定要务实,大力倡导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作风。一个组织的生产要素在于基层管理的成效,所以基层管理者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地工作,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力争成为广大被管理者信得过的领头雁。基层管理者要静下心来研究问题,顽强拼搏,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工作中做到“行之以先、说之以理、动之以情、务之以实”,力戒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发扬奉献精神和求实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把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管理工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总之,作为基层管理者来说,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且手中权力有限,因而个人威信的影响力对做好管理工作比制度权力更为重要。所以在基层的管理实践中,基层管理者应从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2

普通人的工作任务是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一般来说内容比较单一,标准也比较明确。而管理者是负责某项工作,这项工作可能包含几项或多项具体内容,涉及自己以及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岗位和人。负责这项工作意味着管理者既要照管并约束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速度,工作效果等即控制工作过程,又要承担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管理者既要完成自己承担的具体作业任务,又要对基层人进行管束、协调和绩效考核等等,因此,基层管理者虽然直接承担的责任并不大,但还是要承担比普通人要大得多的压力。所以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2基层管理者要有负责的自觉意识

基层管理者对同一份工作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做普通人只需为自己负责,而基层管理者的选择倾向是比普通人更注重自觉意识,表现出来就是处处为组织负责的责任心。单纯追求报酬和期望合理回报并同时为组织负责任是职业活动中两个不同境界的表现,前者是普通人获取生存的权利,后者则是组织赖以发展的栋梁。虽然组织并不需要基层管理者站在组织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但他必须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自觉想到组织的需要和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利益在最小单位上不流失或少流失。

3基层管理者要有科学的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包括用人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用人要知人,要知人善用,即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布置工作要指明意图,指出要点和方法,限定工作进度,并进行检查和监督,要“言必行、行必果”切忌只布置、不检查,或者有检查不考核,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善于沟通,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到确切的信息。沟通是“知人”的重要手段,是“善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体现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手段之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要善于表扬和批评,表扬和批评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善于表扬能够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表扬不可以夸大其词,要使下属感觉到你的诚意,从心灵深处受到激励,不可以随便表扬,搞精神贿赂,精神贿赂充其量起一时作用,但是后果不堪设想,万万不可以在组织内部效仿,否则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很难建立起来;善于批评也很重要,批评时一定要站在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立场上进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要指出下属的错误的根本和关键之处,“善于批评”往往会起到比表扬还好的效果。总之沟通、表扬和批评,是人性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4基层管理者要清廉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唯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才能过好权力关、名位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消极因素造成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不少管理者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跌进了“色井”,掉进了“钱洞”,沦为人们所不齿的腐败分子、犯罪分子。要使管理者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性原则。市场经济规则和党性规则,从客观上来说,是两个不同范畴和领域的东西。市场经济原则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本身不具有阶级性、政治性。而党性原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所以,它们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混淆。我们必须在理论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实际中加以正确的处理,在社会经济领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政治领域必须注意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诱发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投机作假、个人主义等现象,运用杜会主义道德准则和党性原则来遏制。所以,作为一个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地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自觉遵守党风廉政法规,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做一个头脑清醒的基层管理者。

5基层管理者要讲效率

基层管理者所管理的事情往往都是简单、烦琐或细微的工作,是构成全局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全局效率的基础。由于自身素质或工作接触面的局限,基层人大多缺乏对工作内容的系统性的认识,往往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实际效率,或误以为做得越快效率越高,结果匆匆做完了的事情在进入下个程序时却不得不增加一些程序来补充或修正前面的漏洞,最终造成迟滞,影响了总的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成雷厉风行、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本领,否则,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有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水平,我国加入WTO,组织基层管理者更要学习许多新的东西,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贸易术语、国际惯例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规则,组织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6基层管理者要务实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3

关键词:基层管理;公关意识;企业形象

基层管理者是企业中直接负责日常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与广大员工和顾客公众有着最直接、广泛的联系,是企业有效管理与企业形象建立的基础,更是管理层与员工、企业与顾客公众沟通的桥梁——企业基层“公关人员”。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形象的建立,员工对于企业目标和管理决策的理解都要通过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来实现。企业基础管理的优劣也取决于企业基层管理者的水平。无论企业引进哪种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模式,不重视基层管理工作,不关心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企业效率和企业执行力就无法实现。如果要真正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就不能单凭招聘阶段人才的选拔与有限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更要重视基层管理者公关意识的培养。

1公关意识在企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公关意识,即公共关系意识的简称,它是公共关系的原理和公关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内化,包括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协调意识等。基层管理者不断增强自身的公关意识,(1)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公众关系,有效实现基层管理目标。一方面,基层管理者肩负着企业管理层需求与员工需求实现的双重任务,也是二者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水平高,就能准确理解企业管理层的任务与要求并圆满完成,也能将基层员工的需求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时传递。另一方面,基层管理者难免要经常与顾客公众交往,而当前市场的竞争性要求卖方必须以优质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同买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基层管理者忽视员工的服务意识教育,漠视与顾客的沟通,就容易使顾客不满意甚至引发危机。

(2)基层管理者如果具备较强的公关意识,就能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机整合,使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方向,让高层领导知晓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基层管理者良好的公关意识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它是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要素的综合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让企业得到公众的肯定和支持,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发展机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但企业形象的树立并非独属公关部的任务,企业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是企业形象的塑造者。企业要把公关思想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环节,开展全员公关,就必须先增强基层管理者的公关意识,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

2企业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公关意识

2.1形象意识

形象是公众对特定组织或某个人的总体印象或综合评价。形象意识指在决策和行为中高度重视声誉和形象,重视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基层管理者的形象意识主要涉及到个人、管理者群体以及企业三个层面的形象。

(1)个人形象。对基层管理者个人而言,塑造良好的形象对获得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良好的个人形象使基层管理者更易赢得内外部公众的信任和好评,促进公众对其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与技巧,更应该遵循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这一公关基本原则,对待公众客观、公正,工作中决策科学,正确处理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这样基层管理人员就能充分展现其人格魅力,发挥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2)管理者群体形象。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与员工和顾客公众的联系最为紧密。公众对企业管理层的印象往往是通过与某个或某几个基层管理者的直接互动形成的,不可能与每一个管理人员交流后再做出总体评价。因此,基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不光代表着他个人,也代表着企业管理层的群体形象。

(3)企业形象。所谓企业形象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环境下,公众对企业及其日常行为产生所产生的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评价的综合体现。对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转化为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源于企业良好的行为,它离不开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与积累。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链承上启下的枢纽,是企业执行力的具体实现者,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形象的认识与理解不但影响着广大基层员工的认识,而且会通过其自身行为与基层员工行为进一步影响顾客公众对企业的看法和评价,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形象。基层管理人员不但要重视自身的形象塑造,还要教育引导每一位员工自觉重视企业的形象与声誉,时刻注意维护本企业的形象。

2.2公众意识

公众指与特定的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意识就是指企业要自觉地将公众的意愿和利益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积极引导和影响公众,使企业与公众在长远利益上取得统一。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好坏和公众需求的状况。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已成为任何一个企业存在的前提。企业要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获得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必须真正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自觉维护公众利益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满意。

对于员工,基层管理者一方面要敢于按照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要求他们,身体力行,把规定转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共同遵守,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精神赢得下属信赖,根据上级领导的指导积极引导下属参与管理;因才用人,处理问题公正合理及时果断,有效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不滥用权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了解基层员工的需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支持他们继续学习和创新,以关爱之心帮助员工认识自我,改进不足之处,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对于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能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并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发展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要及时关注顾客的特殊需要和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妥善解决顾客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加深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

2.3传播沟通意识

传播是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传播沟通意识指企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沟通方式,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活动的意识。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充分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评价,及时改进工作。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与方式将本企业的目标、工作重点、宗旨、取得的成绩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传递给公众,进行广泛宣传,让公众对企业及其行为有良好的认知;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时刻关注公众需求、建议与意见的变化,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以监测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与社会环境发展的趋势预测提供依据。基层管理者肩负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企业与外部公众交流信息的重任,是否具备传播沟通意识关系到企业与公众互动的效果,并会进一步影响公众对企业的评价。传播沟通意识要求基层管理者重视与公众的沟通,不仅要有主动与公众交流的意识,还要追求交流的效果。

(1)对内传播沟通,形成企业内部融洽的工作氛围。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沟通企业内部上下之间、成员之间的信息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是基层管理者与其部属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离开了传播沟通,下属无从了解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无法了解员工。基层管理者与员工的传播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足或信息失真造成的。对内传播沟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层级传播和内部媒介进行,如会议、内部刊物、企业网站、内部广播、领导信箱、人际传播等方式,不但把管理层的决议、决定、计划等传播下去,而且要积极与员工交流,倾听员工的心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形成基层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融洽的关系,提升员工对管理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对外传播沟通,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也即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与外界发生方方面面的联系,如消费者、新闻媒体、社区邻居、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等。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具有现代公关意识的基层管理者,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就应着力运用公关传播手段和方式,与公众建立联系、交流信息,使外部公众了解本企业,获得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效果。

2.4服务意识

公关意识中的服务意识,就是要真心实意地为公众服务,替公众着想,让公众满意,并以此为企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及时调整、改进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服务意识是企业赢得公众长期信赖,密切与公众关系,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也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基层管理者要做好公众的服务工作,一方面,必须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关注外部公众,尤其要引导员工重视顾客公众的需求与困难,尽力帮他们排忧解难。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细胞。他们每天要与许多顾客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他们在工作中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蔼可亲的微笑都会给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员工在企业生存与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搞好员工关系,基层管理者就要力争了解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员工合理的需求。首先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使员工及其家属的生活有保障。其次,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让员工共享有关企业的信息,唤起并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肯定员工价值,使员工产生归属感;通过鼓励员工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工作的需要。

顾客公众是企业最重要,最不稳定的公众,也是基层管理者经常接触的一类公众。顾客的多少与评价,决定着企业的存亡与兴衰。由于商品的不断增长与同类企业竞争的加剧,顾客真正成为市场的真正主宰,充分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由此,要让顾客满意,有效吸引顾客,基层管理者就必须让员工充分理解“顾客至上”的理念,即除了货真价实、物有所值外,无论在何时,都要真诚服务、细心周到,满足顾客的需求;使员工知晓顾客教育的重要性,使其盲目消费变为自觉消费;还要妥善处理各种纠纷,及时、认真、耐心、诚恳对待顾客投诉。

当然,除了顾客公众,基层管理者还有可能会与媒介公众、社区公众、政府公众产生联系,也要尽可能满足这些公众的需求,正视他们的批评。对于内容属实的批评表示感谢,并迅速查明事件真相及其原因,及时上报企业高层,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失实之处,应诚恳地向他们提供真实情况,澄清事实。

2.5协调意识

协调意识即企业充分认识到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性,千方百计通过调整自身行为,以协调企业与公众的关系,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由于企业与公众在利益和目标追求上总是存在差别,导致企业与公众之间出现矛盾与隔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对于公众的需求,企业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让公众牺牲自己的利益,应该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对环境和公众的适应性,缓解双方矛盾,以较小的代价实现共同协调发展。

基层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就必须善于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使企业内求团结、外求和谐发展。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关系善于运用公关策略,按程序与上级有效协调,对员工之间的矛盾恰当处理,与其他管理者要经常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与员工开诚布公地讨论建议、意见,从而达成企业内部的共识,增强凝聚力。另一方面,对外部公众,要实事求是地传播企业相关信息,出现危机时,应坦诚说明事实真相,宣传企业的处理措施,引导公众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克非.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纪华强.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谢玉华.公共关系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4

关键词:基层管理者;素质;效率

1基层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普通人的工作任务是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一般来说内容比较单一,标准也比较明确。而管理者是负责某项工作,这项工作可能包含几项或多项具体内容,涉及自己以及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岗位和人。负责这项工作意味着管理者既要照管并约束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速度,工作效果等即控制工作过程,又要承担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管理者既要完成自己承担的具体作业任务,又要对基层人进行管束、协调和绩效考核等等,因此,基层管理者虽然直接承担的责任并不大,但还是要承担比普通人要大得多的压力。所以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2基层管理者要有负责的自觉意识

基层管理者对同一份工作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做普通人只需为自己负责,而基层管理者的选择倾向是比普通人更注重自觉意识,表现出来就是处处为组织负责的责任心。单纯追求报酬和期望合理回报并同时为组织负责任是职业活动中两个不同境界的表现,前者是普通人获取生存的权利,后者则是组织赖以发展的栋梁。虽然组织并不需要基层管理者站在组织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但他必须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自觉想到组织的需要和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利益在最小单位上不流失或少流失。

3基层管理者要有科学的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包括用人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用人要知人,要知人善用,即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布置工作要指明意图,指出要点和方法,限定工作进度,并进行检查和监督,要“言必行、行必果”切忌只布置、不检查,或者有检查不考核,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善于沟通,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到确切的信息。沟通是“知人”的重要手段,是“善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体现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手段之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要善于表扬和批评,表扬和批评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善于表扬能够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表扬不可以夸大其词,要使下属感觉到你的诚意,从心灵深处受到激励,不可以随便表扬,搞精神贿赂,精神贿赂充其量起一时作用,但是后果不堪设想,万万不可以在组织内部效仿,否则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很难建立起来;善于批评也很重要,批评时一定要站在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立场上进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要指出下属的错误的根本和关键之处,“善于批评”往往会起到比表扬还好的效果。总之沟通、表扬和批评,是人性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4基层管理者要清廉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唯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才能过好权力关、名位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消极因素造成某些领域道德失范,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不少管理者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跌进了“色井”,掉进了“钱洞”,沦为人们所不齿的腐败分子、犯罪分子。要使管理者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性原则。市场经济规则和党性规则,从客观上来说,是两个不同范畴和领域的东西。市场经济原则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本身不具有阶级性、政治性。而党性原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所以,它们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混淆。我们必须在理论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实际中加以正确的处理,在社会经济领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政治领域必须注意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诱发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投机作假、个人主义等现象,运用杜会主义道德准则和党性原则来遏制。所以,作为一个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地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自觉遵守党风廉政法规,积极开展反腐败斗争,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做一个头脑清醒的基层管理者。

5基层管理者要讲效率

基层管理者所管理的事情往往都是简单、烦琐或细微的工作,是构成全局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全局效率的基础。由于自身素质或工作接触面的局限,基层人大多缺乏对工作内容的系统性的认识,往往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实际效率,或误以为做得越快效率越高,结果匆匆做完了的事情在进入下个程序时却不得不增加一些程序来补充或修正前面的漏洞,最终造成迟滞,影响了总的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成雷厉风行、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本领,否则,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有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水平,我国加入WTO,组织基层管理者更要学习许多新的东西,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贸易术语、国际惯例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规则,组织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6基层管理者要务实

基层管理者一定要务实,大力倡导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作风。一个组织的生产要素在于基层管理的成效,所以基层管理者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地工作,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力争成为广大被管理者信得过的领头雁。基层管理者要静下心来研究问题,顽强拼搏,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工作中做到“行之以先、说之以理、动之以情、务之以实”,力戒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发扬奉献精神和求实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把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管理工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总之,作为基层管理者来说,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且手中权力有限,因而个人威信的影响力对做好管理工作比制度权力更为重要。所以在基层的管理实践中,基层管理者应从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5

他做为一名电信企业的基层管理者,他在搞好维护中心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时刻保持同一线职工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地参与设备的维护,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完成电源、空调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王晓明志技术全面,业务精湛,不论是工程设计还是电源割接方案,他都精心设计精心布置。去年我中心完成了地下电力室20多面低压盘的更新改造和高低压供电系统的扩容,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王晓明志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工作安排,使每项工程都顺利地有条不紊地圆满完成。

在日常运行维护上,他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年7月正是我局用电高峰期,他在巡视设备运行情况时细心地发现了电源柜支架老化开裂。虽然故障点很隐蔽,但还是被认真细致的他发现了,并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紧急更换了电缆支架,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的发生,给维护人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优秀品德,急群众所虑,帮群众所需,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密切联系群众,使全中心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致地搞好每一项工作,他在完成局里下达的献血工作中以身作则,带头献血,不但完成了献血任务,更给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起优秀党员的光荣形象。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王晓明志不但自己刻苦学习和钻研技术业务,更重视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他大力开展和组织“岗位练兵”活动,使爱岗敬业、学习新知识蔚然成风。在生产上涌现出一批技术尖子,为全局供电安全保驾护航。

我们希望王晓明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戒骄戒躁,争取再立新功。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6

作为基层管理者,成本是公司的关键之一,对成本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采购瓶箱、到各部门生产的使用更应加以控制。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

透视昨天,工作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但我们却必须面对现实,不仅仅要能做的到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怎样节约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尽量使工作程序化、系统化、条理化、流水化!从而在百尺杆头,更进一步,达到新层次,进入新境界,创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必将有利于自己的前行。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09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一、回首2009

1、我们正生活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已渗透到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每个人既是享受服务的“客户”,又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个体。正因如此,我们的工作也应该更完善以为生产服务为中心,来为生产提供更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是我们秉承的理念,尽我们的全力去满足每一个生产细节的要求.确保了2009年生产旺季瓶箱供应,,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

2、能严格执行公司仓库保管制度,防止收发瓶箱差错出现。入库及登帐,检验不合要求瓶源不准入库;做到以公司利益为重,爱护公司财产,不监守自盗。

3、合理安排瓶箱在仓库内的存放次序。按产品种类、规格、等级分区堆码,不得混和乱堆,随着成套瓶区和回退瓶区堆位划线完工,使各堆位摆放比以前更加整齐,保持库区的整洁简洁。

4、积极配合财务部和采购部。负责定期对仓库产品盘点清仓,做到帐、物、卡三者相符。能真正掌握材料的进、出、存的工作流程,同时也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

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做好仓库库存的盘点工作,保证库存报表的每天上交时间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5、09年塑箱损坏严重,塑箱的管理权限在瓶箱库,可是使用塑箱的是(瓶箱库,包装车间,成品库).其中大部损坏应该是瓶箱库叉车司机供箱在通道推挤坏,倒一次瓶至少损坏7━10个塑箱,包装车间在卸垛是摔坏塑箱,塑箱卡在链道上,包装车间的员工是用棍打塑箱,洗620ML瓶时码垛机乱码时把塑箱挤坏,成品库转运塑箱瓶时损坏一些.瓶箱库缺少对塑箱使用的监管.

每天的工作中都有很多问题发生,我们有必要做到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去解决,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二、展望2010

在恪守以往取得的成绩和好的工作方法外,争取在2009年能改善去年的不足,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在此列出如下的仓库2010年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1、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⑴、加强对叉车司机的入职培训,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叉车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减缓设备的自然磨损,杜绝因人为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不当造成事故,监督叉车各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各种规范操作,对主观因素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予以纠正。提升在职叉车司机的安全驾驶意识,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⑵、按规定时间瓶箱进行盘点,及时核算出各生产班所使用瓶箱情况。在月终报表中通报给生产主管、及时指出各生产班存在浪费瓶子现象,积极配合各部门查找瓶损非正常损耗分析原因。杜绝后续再出现浪费现象。争取做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管理理念。

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⑷、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真正把公司成本降低,除了对员工的合理安排调动外,还需要认真实在培训员工,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下属有榜样看,大家都能够主动形成节约意识。

⑸、加强对叉车司机的驾驶技能培训,和安全责任意识,减少倒瓶率,同时要对包装车间在生产使用塑箱过程监管,严禁把塑箱做其它用途使用,制订塑箱使用管理规定,责任到人,加大对故意损坏塑箱的惩罚力度.

2、在仓库管理及数据管理能力上提高。

⑴、为提高物料的管理,对所有进出仓物料必须按<仓库管理制度>执行,对经销商严格把关回退瓶质量和数量。为确保采购部、生产部及销售部能及时了解瓶箱库存情况,对金蝶数据及库存日报表需要实时录入。确保在进出仓前查询并录入相关数据再收发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⑵、加强对本部门职员的培训学习,真正掌握物料进、出、存的工作流程,使他们真正发挥技术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使物品能起到物流顺利周转,同时也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使其仓库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改进。积极配合采购部和销售部,对库存呆滞物品的积压进行整改,避免原材物料的浪费,节约原材料,处理部分呆滞物品,并改善仓库物品和堆放位置的紧缺现象,就能给生产周转瓶箱转运提供了合理空间。

⑶、重新对仓库库位成套瓶放置进行更有效合理的规划,使成套瓶摆放更加整齐,盘点更加方便,塑造目视仓储管理.

三、瓶箱库提出的建议

⑴车间生产延时和生产变动,应及时尽早通知瓶箱库,瓶箱库好合理的安排叉车司机上班,避免在人资源上的浪费.今年每周都有生产改动不通知瓶箱库,瓶箱库和包装车间信息交流优化,才能提高整个生产效率.

总之,仓库能在现实情况中不断的改善是离不开各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及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挥手昨天的时刻,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对过去取得的成绩,将不骄不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对过去的不足,将不懈的努力争取做到最好,我们将会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努力,我们更加清楚获取不是靠辉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断的努力。为了公司发展得更加壮大,并跻身于国内先进企业行列,让我们携手合作,创造出辉煌的明天!2010年,是全新的一年,也是自我挑战的一年,我们将努力改正过去一年工作中的不足,把新一年的工作做的更好,为公司的发展前景尽一份力。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7

关键词:农经管理;存在问题;对应策略

1农村经济特点

1.1劳动人口。农村人口较少,因此劳动力更少,并且同时因为受教育水平低、素质相对较低的缘故,所以接受新兴科学技术能力较弱,无法将科学技术有效的在日常劳动生产中实现,效率低、耗费高。1.2经济增长缓慢。相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经济结构更简单,因此也更难加快发展,瓶颈期更长,这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集合。但在当前社会来说很难改变。1.3农业生产为主。在我国农村,农业生产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构成,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占比高达90%,因此农产品的销售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农产品的售价越来越低,给此类劳动者带来的收益也越来越少[1]。

2农村经济管理问题

2.1基层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虽然如今九年义务制教育已经普遍,国家也大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在相对还是较为落后的农村而言,基层劳动者并没有普遍接受到完善的教育,因此受教育平均水平较低,素质较差,从而无法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无法将科学的方法利用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中,降低了效率,也无法提高产量,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反而还更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消耗。2.2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相对较底层,在基层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下的前提下,农经管理者相对来说更容易遇到更多问题与纠纷,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有缺陷,就导致了农经管理者在面对处理这类问题时常常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这样的后果是基层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责任无法判定分明,使被管理者无法服众,导致的结果是更难管理,纠纷更多,从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3基础建设不到位。农村的相关基础建设有欠缺,基础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没有工业的支撑,也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基础建设更显的尤为重要。但是国家对于这方面的相关财政投入不足,在没有资金投入的支持下,基础设施无法得到完善建设,农村基层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也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基层的农经管理者在面对这样的大环境,虽然想要把各项问题解决妥善,但却也是有心无力。

3问题对应策略

3.1提高基层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学校以及相关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优秀的教师队伍引入农村,在农村从新一代开始改善提高;而对于现如今的广大劳动者,则可以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开设相关讲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新兴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基层劳动者,使他们的日常工作生产中能够与科学有机的结合,不仅如此,还可以开设服务点,让基层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劳动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并得到解决。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在当前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弥补漏洞,这些漏洞不仅给农经管理者的工作增添了许多麻烦,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不小的障碍。同时,可以从基层出发,倾听基层管理者的心声。结束语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容小觑的一个部分,而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也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所以基层农经管理的工作是否到位在国家的飞速发展中关系重大,需要重视,而当今,农村基层劳动者总体素质教育水平低下、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与资金的欠缺等等,都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基层农经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所以解决以上问题是对基层农经管理者的极大帮助,提高基层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财政投入是当前很有必要的工作。只有这样,基层农经管理者更好管理、农村经济更好发展、国家才能更好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凤霞,杜晓辉.浅析当前基层农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3):187-188.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8

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却不是每一个企业能够做到的,因为“诚信自律”的背后是健全规范的流程与制度体系,是充分有效的授权,是对管理者领导能力的考验,是以责任、尊重为基本特征的企业文化的支撑。

首先,“诚信自律”班组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本班组所有主要操作规程的明细规定,并承诺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和操作规程,仪表一班承诺的内容几乎涵盖基层管理的所有方面,这就是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过程,因此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和辅导才达标。这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只有员工真正将制度和规程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和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自律”。

其次,“诚信自律”强调的是提高班组管理的“点效率”,但是在讲求系统效率的今天,效率不再取决于一个点或线,而是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完善、协调和良性运转。如果没有公司一整套的对“诚信自律”的激励措施和配套规定,那么,“诚信自律”就很难在企业中长期推行下去。

第三,“诚信自律”讲的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让员工参与管理,让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改变与员工的关系,变控制和命令式领导风格为指导和教练式的领导风格,把员工当做工作伙伴,给予下属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部门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只有当管理者能够艺术地和充满感情地激发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时,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成效,员工才会更有成就感。

第四,“诚信自律”实际反映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倡导的是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诚信”是企业和员工之间承诺承担彼此责任的讲诚信,“自律”是员工自觉的行为,这就是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更高境界的过程。“诚信自律”需要厚重优秀的文化根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诚信自律”活动又能够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真正落地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最后,三环化工的“诚信自律”管理创新,是针对一个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企业基层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并大胆尝试,无论下一步能否如其所愿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三环化工的收获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基层管理中的“谋事”与“谋人”

“谋事”与“谋人”这是中国式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孰优孰劣,我们争论了很多年。有人说“谋事”好,也有人说“谋人”好。对我们基层单位来说,要搞好管理工作,到底是“谋事”好还是“谋人”好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谋事”与“谋人”在基层管理中的含义:“谋事”就是认真考虑怎么把事情办好,成天想的是做事,是事情,把事情琢磨透彻,想清楚,把事办好,办漂亮。而“谋人”则是考虑怎么用人,把人琢磨透,也就是说,成天考虑的是人。哪么到底孰优孰劣呢?我们到应该“谋事”还是“谋人”呢?“谋事”者认为:事业的成功,工作的圆满完成,单位的顺利发展是由一件件小事大事堆彻而成的,把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有做好了,事业也就成功了,单位也就发展了。而要把这一件件小事大事都有做好,做完美,做圆满,就必须要认真考虑它,思考它,真正认识并掌握它,从而要求管理者在平时工作中要“谋事”。而“谋人”往往误入歧途,不想着把事办好,一心琢磨人,一心想着怎么控制人,怎么整人,拉帮结派,营私谋利,置单位利益于不顾,造成单位的发展前进受阻,甚至倒退。

“谋人”者认为,作为一名管理者,首要的工作就是用人,虽说单位工作是建立在一件件小事大事基础上的,但做事的是人,而人又是千差万别的,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个性,只有充分了解单位里的每一个人,才能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才能把事情办好,完成好。从而就要求管理要去“谋人”,真正地认识了解每一个单位成员。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谋人”与“谋事”本无所谓优劣,无所谓谁好谁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侧重点的。笔者认为:基层管理者要重点谋事,兼顾谋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大部分都没有人事任免权,上级安排什么人就只能用什么人,从而不用去考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而且对大部分基层单位来说,人员也是相对稳定的,对他们的了解不是一件难事,很快就能知道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喜好什么不喜欢什么……也就是说,“谋人”的工作量不是很大,没必要花大量精力在这方面,还不如花点精力把事琢磨透彻,什么事什么人做更好,什么事需要什么人,更有利于单位工作的开展与进步。

其次,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办事员,必须带领员工们去做事,去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自己对事情都不明白,不精通的话,是谈不上很好地完成任务的。而且基层的主要工作就是做事,完成好工作任务,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组织员工完成任务,如若不了解事情的话,也就谈不上组织好,管理好了。所以,基层管理者应以“谋事”为主,全面了解并精通事情规律,从而完成任务。

第三,“谋事”为主,“谋人”为辅,容易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和制度,防止各种非正常管理秩序出现。谋事为主,管理者主要精力放在事情上,最大限度地把事情做好,找出解决问题、做好事情的最佳办法,凡事对事不对人,上下齐心协力把工作完成好,把事情做好。从而也较易形成适合基层以完成任务为主的管理制度。而如果“谋人”为主,就易拉帮结派,形成以个人利益压集体利益的小利益团体,也易形成专制性的管理制度。从而不利于基层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基层的交替与发展,每逢管理层变动时,就易出现不稳定现象。从而也与基层单位的长期利益不符。

综上所述,对基层管理者来说,依据基层单位的现实情况,为了更好完成基层的工作任务、使命,保持基层长久稳定与发展,管理者应优先于“谋事”,多思考办事方法,完成工作任务技术,辅之以加强对员工的认识和了解,也就是“谋人”,从而促使基层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前进。

基层管理人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

1、督促——督促、指导员工按规定完成接待任务,优秀的主管是在不间断的巡视之中完成这一管理职能的。

2、沟通——主管必须具有善处人际关系、处事应变的能力和解决日常业务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3、协调——现场工作与各部门之间关系密切,主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横向联系能力和协调能力。

4、计划与实话——主管人员应配合经理拟订各项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5、控制——掌握各项业务工作并使之按程序、按规格正常地开展和进行。

6、培训——主管人员就是员工的教师,应懂得培训的方法,对服务知识、态度、技巧、职业习惯应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给员工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员工应达到的各项服务标准,都能准确地示范和作出圆满的解释。

7、鼓励——主管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随时引发下属积极创新,从而产生敬业精神。

8、评估——主管人员应身先士卒,工作在第一线,对产品质量和员工工作表现应有充分的了解,作出公正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奖、罚、升、降的依据。

一、基层劳动纪律管理

1、考勤纪律和交接班纪律:

考勤——主管人员每月应做好员工考勤记录,月末汇总上报,病、事假要事前请假,班组长有权停止安排工作。对不服从领导指挥及我作安排者,住领班有权停止考勤。

交接班制度——(1)未正式交接班前,交班者不得擅离岗位。

(2)做到交接:交情况、交设备、交工具、交质量、交记录。

(3)填写好交接班记录,做到手续完备。(4)交班者要为接班者提供方便,做好准备工作,当班的问题当班处理,未尽事宜也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2、服务规范管理纪律——主管人员应让服务规范化在每一个员工身上表现出来。一般具体操作是:(1)班前提示、集中训话、介绍本班工作任务、要点和注意事项、对重点要特别提示。(2)班间严格检查员工工作情况,不妥之处应及时指正。(3)班后总结,以利下次改进和发扬。

3、组织纪律——各部门、班组之间都有该部门班组之间的纪律要求,主管人员应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同时教育、监督员工贯彻执行组织纪律。

4、班组民主生活—(1)主管在执行制度时应做到公平正无私、勇于认错。基层组织人员的生活与困难,要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关心、投入。(2)要开好基层组织民主会,要在会上形成真正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氛,给员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二、基层控制、指挥管理:

1、服务质量的预先控制——所谓预先控制就是为使服务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实施前所做的一切管理上的努力,防止服务中所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也就是班前准备。

预先控制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的预先控制——主管人员应按服务区域自身的特点灵活安排人员班次,以保证足够的人力资源。进行班前员工仪容仪表检查,员工待立岗位,站立姿势检查。

(2)物质资源的预先控制(班前物品准备检查)。

(3)卫生重量的预先控制(上岗前半小时要最后一遍班前卫生检查)。

(4)事故的预先控制:班前必须核对所接到的客情预报,避免信息误传,同是了解当天产品供缺情况,就让全体员工明了,避免事后引起宾客不满。

2、服务质量的现场控制——所谓现场控制是指监督现场正在进行的服务,使其规范化、程序化并迅速妥善地处理意外事件。

(1)服务程序的控制:服务期间,主管人员应始终站在第一线,通过亲身观察、判断、监督、指挥服务人员按标准服务程序服务,发生偏差及时纠正。

(2)呈递物品的控制:掌握产品呈递时间,不要让宾客等待太久。

(3)意外事件的控制:服务业是面对面服务的,如引起宾客投诉,主管应及时、迅速采取弥补措施,以防事态扩大,影响其他宾客。发现有醉酒的宾客应告诫服务员停止增加酒精性饮品。同时设法让其早点离开,以保证整个环境和气氛。

(4)人力控制:服务期间,主管人员应根据客情变化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工。

3、服务质量的反馈控制:所谓反馈控制就是通过质量信息的反馈找出服务工作有准备阶段的执行阶段的不足,采取措施加强预先控制和现场控制,提高服务质量使宾客更加满意。

信息反馈来源于:服务员、经理(内部系统)、来源于宾客(外源)。

三、基层服务质量的管理:

服务质量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判断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有良好的服务,才能招来并留住宾客,而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备件。

“服务业出售的商品只有一个——服务。

服务质量的特点:

(1)综合性:服务质量是服务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2)短暂性:生产与销售几乎同时进行,能否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工作是对服务质量的一种检验。

(3)关联性:(协调性)从产品生产到销售只有靠各环节人员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发挥集智才能保证优生服务。

(4)一致性: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及产品质量、规格标准和产品价格与服务态度均保持一致。

服务质量的内容——服务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是检查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

服务水平主要包括:

礼节礼貌——礼貌用语、仪容仪表。

服务态度——微笑、热情、干净是达到企业旺盛的诀窍。

清洁卫生——产品制作工艺、服务环境、岗位、服务人员个人卫生。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9

首先是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基层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以贯彻公司管理者推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而推进的,管理者意志是否正确、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合适,能否能在基层得到较好的贯彻与执行,是影响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推进的重要因素。第二是企业基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及被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政策实施的水平。作为基层生产力的最基本要素,管理者要较好的推行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解放基层的生产力;而被管理者在执行政策制度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生产效果,二者相互作用,是影响企业基层人事协调与否的关键因素。第三是企业各项信息的透明程度。基层人力资源工作中,更多是与各类个体打交道,不同个体的需求是有区别的,对基层职工需求信息的掌握程度及企业各类信息范围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的推行。信息的透明程度影响企业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推行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第四是激励与分配制度。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个体的生产积极性,适当和激励及分配模式是有效的手段。在企业利润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公正、公平的进行分配,影响职工的对精细化管理的参与程度。

二、对策

首先是加强培训。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有效宣贯依赖于各层的职工。在推行之初,对所有职工及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培训与宣传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基础。通过培训与宣传,提高管理者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普通职工的素质,也让普通职工明白自己在此项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企业形成“人人参与、事事相关”的主人翁思想,减少工作推行的阻力。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推进既是对企业各项决策的执行及执行效果的反馈,也是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时的有效参考信息。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精细化管理是切实有效的推行还是流于形式“面子工程”,通过有效的培训与宣传,提高职工的参与程度,促进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第二是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传统的基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常被浓缩成“人事工作”,即依靠人或者特定的某些(个)人去推行“事”,因而导致人与事的结合与分离混乱。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行,岗位与职责必然会更明确,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人事观念,树立正确的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拓宽用人渠道,敢于打破各种限制,增加人与事的透明度,做好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制定岗位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基础工作,严格按照岗位职责程序运作和考核,确保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推行。第三是加强信息的透明程度。信息透明程度是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行的重要指标,决定着该工作推进的水平。若企业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接收者对信息采取“趋利避害”或者“偏听偏信”,都会导致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出现偏差,从而产生不利影响。这必然要求企业信息的要及时,对信息的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引发各类问题。第四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激励机制。基层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宗旨即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力,切实将各级各类政策执行到位。引入适当的考核激励机选,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或者奖励大众化、和谐化的局面,加大奖惩力度,加强员工的监督及执行力,保持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员工的主动精神,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进取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保证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切实落实到位,提高组织的执行效力。第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对企业职工价值观念、团队思想及思维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推行必须与企业文化融合,植根入企业文化思想中,改变企业文化中落后的、不符合企业发展的思想文化,提升有利企业发展、有利于职工思想转变的观念,真正把向管理要效益落实到位,提高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三、结语

基层管理者范文篇10

首先,“诚信自律”班组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本班组所有主要操作规程的明细规定,并承诺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和操作规程,仪表一班承诺的内容几乎涵盖基层管理的所有方面,这就是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过程,因此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和辅导才达标。这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只有员工真正将制度和规程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和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自律”。

其次,“诚信自律”强调的是提高班组管理的“点效率”,但是在讲求系统效率的今天,效率不再取决于一个点或线,而是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完善、协调和良性运转。如果没有公司一整套的对“诚信自律”的激励措施和配套规定,那么,“诚信自律”就很难在企业中长期推行下去。

第三,“诚信自律”讲的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让员工参与管理,让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改变与员工的关系,变控制和命令式领导风格为指导和教练式的领导风格,把员工当做工作伙伴,给予下属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部门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只有当管理者能够艺术地和充满感情地激发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时,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成效,员工才会更有成就感。

第四,“诚信自律”实际反映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倡导的是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诚信”是企业和员工之间承诺承担彼此责任的讲诚信,“自律”是员工自觉的行为,这就是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更高境界的过程。“诚信自律”需要厚重优秀的文化根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诚信自律”活动又能够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真正落地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最后,三环化工的“诚信自律”管理创新,是针对一个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企业基层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并大胆尝试,无论下一步能否如其所愿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三环化工的收获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基层管理中的“谋事”与“谋人”

“谋事”与“谋人”这是中国式管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孰优孰劣,我们争论了很多年。有人说“谋事”好,也有人说“谋人”好。对我们基层单位来说,要搞好管理工作,到底是“谋事”好还是“谋人”好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谋事”与“谋人”在基层管理中的含义:“谋事”就是认真考虑怎么把事情办好,成天想的是做事,是事情,把事情琢磨透彻,想清楚,把事办好,办漂亮。而“谋人”则是考虑怎么用人,把人琢磨透,也就是说,成天考虑的是人。哪么到底孰优孰劣呢?我们到应该“谋事”还是“谋人”呢?“谋事”者认为:事业的成功,工作的圆满完成,单位的顺利发展是由一件件小事大事堆彻而成的,把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有做好了,事业也就成功了,单位也就发展了。而要把这一件件小事大事都有做好,做完美,做圆满,就必须要认真考虑它,思考它,真正认识并掌握它,从而要求管理者在平时工作中要“谋事”。而“谋人”往往误入歧途,不想着把事办好,一心琢磨人,一心想着怎么控制人,怎么整人,拉帮结派,营私谋利,置单位利益于不顾,造成单位的发展前进受阻,甚至倒退。

“谋人”者认为,作为一名管理者,首要的工作就是用人,虽说单位工作是建立在一件件小事大事基础上的,但做事的是人,而人又是千差万别的,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个性,只有充分了解单位里的每一个人,才能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才能把事情办好,完成好。从而就要求管理要去“谋人”,真正地认识了解每一个单位成员。

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谋人”与“谋事”本无所谓优劣,无所谓谁好谁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侧重点的。笔者认为:基层管理者要重点谋事,兼顾谋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对基层管理者来说,大部分都没有人事任免权,上级安排什么人就只能用什么人,从而不用去考虑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而且对大部分基层单位来说,人员也是相对稳定的,对他们的了解不是一件难事,很快就能知道他们,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喜好什么不喜欢什么……也就是说,“谋人”的工作量不是很大,没必要花大量精力在这方面,还不如花点精力把事琢磨透彻,什么事什么人做更好,什么事需要什么人,更有利于单位工作的开展与进步。

其次,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办事员,必须带领员工们去做事,去完成工作任务。如果自己对事情都不明白,不精通的话,是谈不上很好地完成任务的。而且基层的主要工作就是做事,完成好工作任务,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也就是组织员工完成任务,如若不了解事情的话,也就谈不上组织好,管理好了。所以,基层管理者应以“谋事”为主,全面了解并精通事情规律,从而完成任务。

第三,“谋事”为主,“谋人”为辅,容易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和制度,防止各种非正常管理秩序出现。谋事为主,管理者主要精力放在事情上,最大限度地把事情做好,找出解决问题、做好事情的最佳办法,凡事对事不对人,上下齐心协力把工作完成好,把事情做好。从而也较易形成适合基层以完成任务为主的管理制度。而如果“谋人”为主,就易拉帮结派,形成以个人利益压集体利益的小利益团体,也易形成专制性的管理制度。从而不利于基层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基层的交替与发展,每逢管理层变动时,就易出现不稳定现象。从而也与基层单位的长期利益不符。

综上所述,对基层管理者来说,依据基层单位的现实情况,为了更好完成基层的工作任务、使命,保持基层长久稳定与发展,管理者应优先于“谋事”,多思考办事方法,完成工作任务技术,辅之以加强对员工的认识和了解,也就是“谋人”,从而促使基层单位长期稳定发展前进。

一、基层管理人员的职责与素质要求有基层劳动纪律管理。

完备的考勤纪律和交接班纪律具体内容是:考勤是指主管人员每月应做好员工考勤记录,月末汇总上报,病、事假要事前请假,班组长有权停止安排工作。对不服从领导指挥及我作安排者,住领班有权停止考勤。交接班制度是指在未正式交接班前,交班者不得擅离岗位。做到交情况、交设备、交工具、交质量、交记录。填写好交接班记录,做到手续完备。交班者要为接班者提供方便,做好准备工作,当班的问题当班处理,未尽事宜也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服务规范管理纪律,主管人员应让服务规范化在每一个员工身上表现出来。一般具体操作是:班前提示、集中训话、介绍本班工作任务、要点和注意事项、对重点要特别提示。班间严格检查员工工作情况,不妥之处应及时指正;班后总结,以利下次改进和发扬。组织纪律部门、班组之间都有该部门班组之间的纪律要求,主管人员应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同时教育、监督员工贯彻执行组织纪律。班组民主生活是指主管在执行制度时应做到公平正无私、勇于认错。基层组织人员的生活与困难,要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关心、投入。要开好基层组织民主会,要在会上形成真正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气氛,给员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二、基层控制、指挥管理:

服务质量的预先控制——所谓预先控制就是为使服务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实施前所做的一切管理上的努力,防止服务中所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也就是班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