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3:57:30

基层党校

基层党校范文篇1

刚才召开了全市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使大家认识到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在紧接着又举行全市基层党校校长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进一步学习领会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正确履行职责,尽快进入角色,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党校校长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党校教育规律,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校首先姓“党”。同志和曾庆红同志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都把党校姓“党”作为根本原则。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校办学的党性原则,把党校事业作为整个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紧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今天,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就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贯彻到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我市历来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把党校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党校在为党培养领导干部、推进党的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以来,我市党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真正成为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为全市培养了大批干部,对提高全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党校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党的重要工作部门,同时又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校姓“党”名“校”。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到的是,除市委党校外,我市的各级党校虽然都不是党的专门工作部门,但仍然姓“党”,仍然是“学校”。因此,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下,还要认识党校作为“学校”的规律和特点,要遵循学校的教学规律、科研规律、办学规律来办事。当然,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党校,是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是党的思想理论阵地,是领导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共中央在《决定》中指出,党校是培训我党各级各类干部的主渠道,充分发挥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领导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同时指出,“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党校教育事业作为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党校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必须把党校工作作为“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来抓。

(三)党校在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是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肩负着艰巨的任务。要通过党校教育,切实加强各级干部的理论武装,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校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党校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培养大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干部队伍,又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党性强、作风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党校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市镇两级党校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同时,党校要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体制,实行两个“延伸”,即实行培训对象由党员干部向普通党员、农村党员和各类人才延伸;教学内容由政治理论向提高能力、素质和各种实用技术延伸,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基层党员和干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从而实现党建工作、人才工作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树立做好党校校长工作的自信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党校校长的素质高低关系到党校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除市委党校外,我市其它党校,包括镇、村党校和非公企业党校等,实际上长期处于一种管理上比较放松的状态,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与校长的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校校长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一要敬业、二要明白、三要务实、四要正已。

(一)不辱使命,追求卓越,做一个有敬业精神的校长

校长不仅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种职业。不管是专职的的党校校长,还是担任着其它领导职务、兼职的党校校长,都肩负神圣的社会责任,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真干事,干实事”,把校长这一职业,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的难得机遇,要追求卓越,干就要干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二)立足现实,勇于探索,做一个思路清晰的校长

作为校长,一要对党校的基本情况、发展目标、近期工作、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向了如指掌;二要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系统内的信息有所了解;三要对党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向、教改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对党校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扬长避短,正确制订党校发展规划,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

(三)清简务本,行必责实,做一个真抓实干的务实校长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的办学理念并不落后,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却远不如别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与我们的工作抓得不实、不细、不长久有关,很值得我们反思。管理的理念不管有多么新,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做”上。因此,我们既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又要克服那种只注重“花架子”,“一阵风”,“赶时髦”的做法,俯下身子,踏踏实实,真抓实干,从点滴抓起,从小事做起。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四)用心修练,以身示范,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令人信服的校长

教育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作为校长,既要管理好别人,又要管理好自己。因此,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凡是禁止老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这样以身示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师树立榜样,才会有人格魅力,才能令人信服,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才能在学校内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坚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创新,确保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创新是推动工作上水平的重要保证。这次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时间短,任务重,工作中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确保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注意借鉴过去的好经验,又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在不违背上级党委确定的总体原则的前提下,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要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县乡党校教学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要紧密联系我市实际,力争在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中形成北流“亮点”,不断把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教育培训的质量,是党校教学的生命线,是党校干部培训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加强党校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完成任务,更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培训方法,致力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求新求活,大胆改革。主体班次除采取课堂辅导教学之外,加大个人自学、小组研讨、市情调研、撰写论文、考核方式创新的力度。要鼓励学员围绕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行调研和思考、探索,写出一些有分量的市情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要积极探索,进行电化教学、情景教学的尝试;要不断完善考核考试制度,变过去单纯的理论测试为面试考核和理论测试相结合,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要通过创办学习简报、制作网页等方式,加强新老学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在坚持中央确定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精心安排教学课程,坚持把党的最新理论引进课堂,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在主体班的中心地位,使之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讲课内容要贴近理论前沿、贴近社会实践、贴近学员需求,使党校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要注重党性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外来培训班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要结合北流实际,突出重点,并尽可能安排学员多到相关部门、乡镇和民营企业考察、交流。三是在教学管理上,要加大改革力度,规范管理。要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要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重点加强对备课、面授、自学、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教学环节的管理。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树立现代培训理念,把现代培训理念贯穿到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初步实现教师的课堂教学从知识的讲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组织由“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变、教学方法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四是在师资安排上,坚持本校教师、外聘教师、党政部门领导三结合,建立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外请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

(二)加大力度,建设开放灵活、奋发有为的党校队伍。党校队伍建设是党校工作发展的关键。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着重抓好以下三点: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坚持周一学习会制度,采取自学、讨论、辅导、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确保学习的深入、有效;以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八桂先锋行”活动等为契机,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使教职员工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意识,切实增强用改革的精神加快党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贯彻党校姓“党”的要求,从严治校,使教职员工在政治上、工作上从严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党校、大队伍理念,聘请一些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党校、高等院校著名专家、教授到党校讲课。3、加强制度建设力度。以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教职员工的行为,规范各项工作。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查,抓好落实,使党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正常轨道,促进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层党校范文篇2

基层党校在党员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基层党员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与党员培训、“”、主题教育活动等相配套,形成形式多样、功能良好的基层党员教育网络,使广大基层党员的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对于提高广大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把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基层党校的产生和发展

基层党校的产生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为了适应新时期党员教育的客观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而探索出的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可以说,基层党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基层党校的产生,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繁荣城乡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党员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员教育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各项工作提供保证。这就要求党员教育工作要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真正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二,在改革开放、新旧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共产党员尽快摆脱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等思想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站到改革开放的前列,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给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第三,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竞争求利的特点,有些党员很容易误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怪圈,容易产生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窗户打开,苍蝇也会随之而入”。一些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消极的东西也会乘虚而入。所有这些,为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党员能够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第四,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市场化,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出现了“四难”:从业的多样性,使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适应;人员的流动性,使教育难以落实;活动的分散性,使教育难以开展;观念的更替性,使教育难以深入。这种状况使得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比较松散和薄弱,教育者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望“难”兴叹。这就要求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要加强适应性和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四难”状况。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适应形势发展对基层党员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客观要求,就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更加富有实效的基层党员教育方法和途径,基层党校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基层党校的产生,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社会各个基层单位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必须下大力气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党的建设就抓住了主体,落到了实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直接、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地是通过党员反映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党员的作用,也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员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各个方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有无战斗力,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一条重要标准。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新的形势要求他们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要善于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又要具有时代精神,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作风;既要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讲求经济效益,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通业务。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才能够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和党组织的现状表明,一部分党员的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还不能很好地成为领导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具体表现为: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有的不能彻底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理解不够不透,思想保守,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有的理论修养不够,缺乏党性锻炼,没有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对随之而来的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的价值观念,缺乏鉴别能力和抵制能力;有的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纪律松弛,甚至极少数党员贪赃枉法,腐败堕落。这种状况的存在,与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很不适应,迫切需要我们寻找一种新的、能满足广大基层党员教育需求的党员教育形式,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尽快提高广大党员的素质,基层党校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层党校的出现,适应了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基层党校的产生,还是完善党员教育机制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员教育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加强。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一些党员教育形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比较零散、狭窄,不够系统;教育时间比较分散,不够集中;教育方法比较单调,不够灵活;教育对象不分层次,缺乏针对性。由此可见,在继承和改善原有教育形式的同时,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机制,开辟新的党员教育阵地,已成为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基层党校的出现,弥补了原有的党员教育形式的不足,具有自身的优点:一是普及率高,覆盖面广。基层党校面向基层,改变了城乡基层党员长期存在的“入党几十年,没沾党校边”的状况。二是系统性好。基层党校的教育有较稳定的计划,较明确的目标,可以对党员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三是针对性强,灵活度高。基层党校可以根据基层党员的特点,进行分类型、分层次教育,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使党员教育更有吸引力。基层党校的创办,开辟了新的党员教育阵地,有利于党员教育机制的改善。

基层党校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产生的,十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校在实践中也不断提高和完善,取得了全面发展。

基层党校产生于80年代初。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办起了基层党校。基层党校建立后,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的实际进行教学,受到了广大基层党员的欢迎,引起了各级党委的重视。1983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有条件的乡或公社和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办党校。”这就为基层党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在中央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一些地区掀起了创办基层党校的热潮。1989年9月,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全国基层党校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了基层党校的办学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校作用,加强基层党校建设的措施。这次会议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校的发展,基层党校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现在,基层党校已经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党校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党校是列于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地(市)委党校、县(区)委党校之后的第五级党校。基层党校的性质与其他党校是基本一致的。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成为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根据这一性质的规定,基层党校应是基层党组织培训党员、培养干部的政治学校。要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宏伟目标,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关键在于我们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党性党风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教育,全面提高党员素质,造就大批能够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的高素质的党员和党的干部队伍。基层党校正是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有效形式,是基层党的思想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基层党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基层党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开辟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和培训的新阵地,在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的规模、质量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层党校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对基层党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课堂,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员素质的主要渠道。

在基层党校创办以前,基层党员教育往往不够经常,不够系统。在许多单位,由于没有固定的教育阵地,原有的一些传统的党员教育形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育方法比较陈旧,缺少活力和吸引力,再加上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思想建设重视不够,因此,党员教育工作往往显得比较松散和薄弱。基层党校创办以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基层党委可以利用党校自身的优势,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对党员、干部进行全面的思想理论教育,使广大基层党员和基层干部都有机会分期分批进党校接受党的系统教育,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实践证明,基层党校已成为对基层党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课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素质,还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党校的创办,适应了这种要求,通过基层党校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基层党校已经成为基层党委全面提高党员素质的主要渠道。

(二)基层党校是培养基层干部、建党对象的摇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但是,过去基层党委没有一个专门培养和训练干部的固定基地,基层干部来源奇缺,同时,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亟须加强。基层党校创办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基层党委可以利用基层党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党员干部和一部分非党基层干部进行全面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业务素质。实践证明,基层党校已经成为培养基层干部和训练基层干部的基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新党员时,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这样才能不断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不断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把我们的事业推向21世纪。因此,就必须加强对发展对象入党前的教育,这已经成为基层党委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基层党校的创办为此项工作提供了极好的阵地。基层党校可以根据党委的要求,对发展对象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为入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从而为基层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保证基层党员队伍后继有人。实践证明,基层党校已经成为培养建党对象的摇篮。

(三)基层党校是四级党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党从1923年创办第一所党校起,中央、省、地(市)、县(市、区)四级党校已经逐步配套。它们上下衔接,分工明确,形成了完整的四级党校教育网络。但是,基层党校创办前,每年只有相当一级的党员干部有机会进县、区委党校学习,占党员总数80%以上的广大基层党员和数量较大的基层干部并没有进党校学习、接受党的教育的机会。基层党校的创办,填补了这一空白,解决了县、区级以上党校难以承担而基层党支部又培训不了的难题,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都能进党校学习和接受党的教育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基层党校已成为四级党校教育网络的延伸和补充,使党校教育网络更加完善。基层党校建立后,使不能进县以上党校学习的基层普通党员、在职干部和后备干部以及大批积极要求进步的骨干也能进党校学习。并可以分期分批地对党员、干部进行轮训,实现对党员、干部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使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加强。

三、要办好基层党校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要求,党员教育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基层党校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办好基层党校是各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抓好的工作。具体地说,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基层党校的办学宗旨

基层党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的共产党员队伍,这支党员队伍应该是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德才兼备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具体地说,基层党校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服务。

第一,基层党校要为全面提高基层党员的素质服务。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业务素质,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基层党校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基层党员,帮助他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要引导广大基层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提高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把党的政策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要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忠于职守,关心同志,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教育广大党员时刻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开展现代科技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的教育,使广大党员掌握经济建设的环节和经济活动的规律,提高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的本领,从而使他们成为既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又有从事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本领,能够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先锋战士。

第二,基层党校要为造就一支符合“四化”标准的基层干部队伍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基层干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组织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几年没有发展新党员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基层党校必须把建设一支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基层干部队伍,作为自己的服务方向。这就要求基层党校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及其对基层干部的素质要求,摸清基层干部现实的素质状况,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地确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有的放矢、现实有效的培训教育,培养出大批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基层干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第三,基层党校要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服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提高和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基层党校的服务能力。基层党校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轮训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为基层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促进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更好地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服务。

第四,基层党校要为完成基层党委的中心工作服务。基层党委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和中心工作,基层党校要充分发挥党校的特点,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紧紧围绕基层党委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及时做到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使大家明确任务,理清思路,从而为完成基层党委的中心工作提供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

(二)要坚持基层党校的办学方针

基层党校的办学方针具体说来大致有四条: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基层,为两个文明服务,勤俭办学。

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41年,同志为中央党校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并明确规定“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同志的这些话,指明了党校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层党校在办学和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结合起来,同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在教学中,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又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研究和探讨工作实践中的一般规律,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今天,尤其要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性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

第二,坚持面向基层的方针。基层党校创建于基层,根植于基层,服务于基层。因此,基层党校办学必须充分注意基层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基层党校培训的对象一般是基层党员、干部和入党对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一部分人的文化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理解和接受能力,但是,他们处在第一线,实践经验丰富,也比较注重实际。所以,基层党校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探索最适合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材施教,力求通俗易懂。同时,由于教育对象情况不一,差别较大,因此,要区分不同层次,实行分层施教,增强针对性,提高教育效果。此外,基层生产、工作任务较重,工学矛盾较大。所以,办学时要注意这个实际问题,灵活安排教学时间,见缝插针,尽可能安排在生产淡季或农闲季节办班,教育方法也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总之,基层党校要根据基层的特点办学,注重实效,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第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针。基层党校是基层党组织培养党员、干部的政治学校,这就决定了基层党校办学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基层党校的教学、管理等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本着基层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基层党员干部缺少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要贯彻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又要贯彻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效如何,直接反映了基层党校办学方针的到位与否。

第四,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方针。基层党校是办在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基层单位,办学条件受到所在地区、行业的各种条件的制约,比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这就要求各基层党校在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勤俭办校。同时,也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力所能及地加强基层党校的硬、软件的建设,改善基层党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环境,逐步使基层党校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三)要加强对基层党校的领导

基层党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应该把办好基层党校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第一,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校的领导。基层党校是基层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轮训、培训和教育党员的任务。实践证明,基层党校为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党委要深刻认识基层党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基层党校建设纳入党委的重要工作议程,从组织上、思想上、物质上加强对基层党校的领导。

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校的组织领导。要认真为基层党校配备好领导班子,基层党委书记要亲自参加领导工作,并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干部到党校去工作。要选配好教员,特别是专职教员,并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基层党校教员的素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督促指导制定基层党校的教育计划,精心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培训、轮训。要定期检查基层党校工作。

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校的教育领导。党委负责同志要亲自参加讲课,掌握党校工作的第一手材料;要帮助基层党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贯彻办学方针和原则;审定基层党校的年度和班期的教学计划,提出教学要求;加强对基层党校教育情况的检查和指导,提高教育水平,并及时解决基层党校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确保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基层党委要加强对基层党校的行政领导。要加强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逐步加大对基层党校建设的投入,帮助基层党校拓宽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努力改善基层党校的办学条件,切实保护基层党校办学的积极性;帮助和指导基层党校制订各项工作条例和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对基层党校财务的审计和监督,保证经费合理开支。

基层党校范文篇3

[论文摘要]各级党校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标,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干部队伍实际状况,在办学理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提出“要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党的执政能力不仅表现为党的整体能力,也表现为党的干部的个体能力,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天生的,除了实践的锻炼,主要就是学习。市、县两级党校肩负着培养县处科级干部的职责,对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负有重大责任。这是市县等基层党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一中心,不断探索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培训模式。

一、基层党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必须充分肯定,基层党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学员党性锻炼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层领导干部,是我国党政干部培养的主阵地。我们在充分肯定基层党校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基层党校培训模式、方法及效果,与中央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与时展的要求,与学员要求,还存在相当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理念。通过党校学习提高干部理论水平是必须的,特别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尤为重要,但是,随着干部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培训着眼点,应从知识的灌输转到能力的提高上,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非高深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简明扼要的道理,是一看就懂的理论,其中,许多重要观点,我们已讲了几十年。第二,现代媒体对中央精神都是在第一时间内作了准确全面的宣传,进行权威性的诠解。学员即使不进党校,对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方针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三,我们干部队伍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不同于他们的前辈,就知识层面而言,已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和了解,我们既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什么都懂,但也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什么都不懂。最后,在现实工作中,最难的不是能否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提高破解实践中难题的能力,说到底,就是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重知识轻能力,既不适合时代对干部的要求,也不适应当今干部知识的特点。一般高校都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党校更应该把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突出地位。

2、重一般轻特殊的思维倾向。教学中多阐述的是一般性规律,多用的是一般性例子,介绍的是一般性经验,从理论到理论,而对于本地市情县情,由于了解不深,知之不多,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特殊性没有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成为课堂主要内容,因此也难引起学员共鸣,学员总是觉得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游离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是目前党校教学中最大不足。同时,面对新形势,基层党校也要探索能够建言献策的通道和形式,党校可适当将宣传和研究,课堂和论坛区分开来,将学员和教师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学员的建议,特别是批评意见,通过一定渠道反映上去。这符合党章规定,也是提高党校创新意识的要求。

3、教师与学员理论水平的接近和实践经验的拉大。现在基层党校教学双方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教师理论水平由于经费等原因长期得不到培训提高,教学内容缺少前沿性和深度,诸多讲课只是“二道贩子式的”,学员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中研究生已不是少数,再不着力提升学校老师学历层次,学员文凭普遍高于教员可能成为现实,党校教师在理论上相对优势有消失的危险,这是对基层党校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在党校教学双方中,学员实践经验本来就比教员丰富,要教员上课使学员满意已属不易,而要使教师总体上有比学员总体上有更宽广视野和实践经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4、单向度的授课方式。长期以来形成的党校作报告式的授课方式,仍是党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上了不少深有启发的好课,但是,也有不少课程,缺少师生交流,缺少针对性,课堂气氛沉闷,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员思考的问题,经常有学员反映,“把我们当小学生来教”。

这种授课方式缺少成人特点和党政干部特色。基层党校不认真反思目前教学理念和模式上的缺点,教学培训就没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基层党校培养干部职能就难以很好完成。

二、基层党校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

基层党校在提高干部能力方面负有重大责任,也是大有可为的,应走在时代的前头,与时俱进,把提高干部的各项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我认为,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创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新办学理念,从以知识灌输为中心转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第一,突出能力培养。党校是培养各级干部的学校,党校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等五种能力作为最终教学目的。学习理论,贯彻中央方针最终还要具体落实到提高能力上。在当今时代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党校多年形成的世界眼光、理论基础、战略思维及党性锻炼教学格局,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员能力,可以这样说,离开了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却了党校特点和最终目的,因此,基层党校要转变办学理念,把提高干部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贯穿于教学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二,从学理论到用理论的转变,学理论容易,用理论难。市县党校要办成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心,老师讲的是自己的有科研含量的专题,学员进党校是双重任务,既要学习又要研究。第三,党校培训要讲投入产出,也就是讲效益。党校要精心安排好教学,使学员感到学与不学不一样,有收获。组织部门要减少重复培训。如果学员认为,学和不学一个样,那么这个班就不成功,没有效益。2、创新教学主体,从单一制的党校专职教师队伍,过渡到以党校为主、兼职老师为辅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党校教学主体,是党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一定意义上说,老师水平就是这个党校的水平,党校教师自身的能力如何,将直接或间接对学员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党校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干部关键在教师。我以为,第一,形成党校大教师队伍的概念,基层党校教师队伍,专职要精,兼职要多,可把地方一些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领导,有影响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作兼职教授。第二,党校教师又是一个开放概念,教学队伍要逐步优化,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对党校教师队伍的重视,选调优秀人才,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在淘汰不适应党校教学和其它工作上,提供出口通道。就现在而言,可通过内部机制,坚决地将一些不适应教学教师调整到其它岗位上去。第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培养党校高素质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一个地市级党校最少也得要有十余个、一个县级党校最少三五个本地有影响的教师,要有二三个公认的权威,本地要培养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个方面基层党校领导要有战略眼光,舍得投入。

3、创新教学内容,从理论解释宣讲向理论实际运用转变。关键是课程的设计和更新要有针对性。第一,党校教学内容要有高度和深度,以扩大视野,启发思路。基层党校也要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步伐,党校所有专题都尽可能加大科研含量,站在本学科的最前沿,把最新成果介绍给学员,千万不可低估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理解能力。第二,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为主课前提条件下,更多开设市场经济和现代领导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帮助学员提高各种能力。第三,党校要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作为本级党校教学和科研的重点,聚焦于某一问题,成为某一问题的研究中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策性研究应该是科研的主要方向。

基层党校范文篇4

一、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党校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近年来乡党委始终把党校建设工作当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主管领导具体抓,使基层党校工作有领导、有任务、有压力,保证了党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2、整合资源,多种途径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我乡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整合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与党校现有资源,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思路,采取远程教育专家网上授课与专、兼职教师现场答疑的教学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党员、群众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年,我乡党校集中培训党员3期、入党积极份子3期,利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农村党员经常性培训50余场,使全乡党员、干部加深了对党性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本领。

3、“请进来与走出去”。**年初,乡党校提出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工作思路。3月初,组织全乡党员示范户60余人到吕村镇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9月份,乡党校积极与县农业局专家候巧玲等联系,在梨园、后马、东见山三个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受益党员、群众达300多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国家减免农业税以及乡镇机构改革,我乡财力、人力、物力严重吃紧,由此造成了党校生存窘迫,功能萎缩,主要表现在:一、师资短缺。乡党校除了校长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外,教师多由机关骨干兼任,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无从谈起,重要培训工作则以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或从上级单位约请教师为主。二、经费保障困难。我乡经济条件较差,虽然乡党委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工作,但投入毕竟有限,原有图书、教学设备已严重落后、老化,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更是难觅踪影,直接影响到了乡党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三、由于上级单位加大了对乡村两级干部的培训力度,致使他们对乡党校缺乏认同感:认为乡党校培训环境差、教学力量弱、学习收获少,发个证也不管用,远远比不上市、县级党校及其他部门组织的培训,进而导致乡党校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不得不考虑培训规模以及经费问题。**年勉强办了3期党员培训班,3期入党积极份子培训班,仅培训了60多名乡、村干部,培训范围小,覆盖面窄,发挥不出党员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规划

基层党校范文篇5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校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党校是在基层党委直接领导下培训党员、基层干部、基层后备干部、基层理论骨干和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学校,是基层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新形势下对党员和基层干部进行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各基层党校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在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市基层党校工作与先进地区相比,特别是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基层党委对基层党校工作重视不够,基层党校开展党员教育普遍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专兼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基层党校基础设施较差、管理不规范,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很好地落实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党校在宣传、教育、团结、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和杜绝把基层党校工作看得可有可无、抓好抓不好无关大局的错误观念和认识,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把这块阵地坚守好、建设好,认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明确基层党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教学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贯彻面向基层、勤俭办学、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办学方针,适应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需要,以提高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经济和管理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切实加强基层党校建设,积极推进基层党校教育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动员全体党员和基层干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党员和基层干部,用现代科技知识教育党员和基层干部。通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执政意识,进一步提高他们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推广科技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维护稳定的能力,使基层党校成为党员基层干部理论学习的课堂、党性锻炼的熔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高素质的党员和基层干部队伍。

(三)教学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按需施教,使学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2、坚持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适当的集中学习、普遍轮训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激发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3、坚持分类施教的原则。按照学习要精、要管用的要求,针对不同党员的特点,分类别、分层次、分岗位开展培训。

三、切实搞好党员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活动

(一)加强理论武装

用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是培训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把组织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开展“*”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增强实践“*”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届四中全会精神,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教育内容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在突出抓好对党员基层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要重点把握党风党纪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知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内容,突出抓好知识培训和能力培训。要进一步明确教学任务。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年的集中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50小时,培训率达到95%;企业在职党员全年的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35小时,培训率达到90%;农牧民党员和社区党员全年的培训学习时间不少于21小时,培训率达到80%。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发展对象的,必须参加至少5天的脱产学习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三)开展教学创新

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紧密联系党员基层干部的思想实际、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认真研究和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注意运用群众化的语言和更加灵活的形式,在实际、实用上下功夫。要树立现代培训理念,采取集中授课、座谈讨论、案例教育、交流经验、互教互学等培训方式,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要积极推进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适时组织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推广示范性课程,增强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抓好农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

要把学习培训工作纳入到农村牧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以提高农村牧区党员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继续抓好市场经济、农业适用技术、法律法规、村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把广大农村党员培养成勤于学习、开拓创新、带头致富的模范,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要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抓住时机开展集中培训、专题教育和组织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之从业密切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要重点抓好党员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以此影响和带动基层党员加强学习,形成重视学习、自觉学习的浓厚氛围。

四、大力加强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

(一)加强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

要多渠道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层党校的教学场地和设施管理,切实改善学员的学习、生活条件。要健全党员教育阵地网络,规范基层党校教学管理,努力使基层党校办学向基层建设标准化、教育阵地固定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方向发展。要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和《*市基层党校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统筹考虑基层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充实基层党校的师资力量,强化管理考核。要通过举办基层党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进修培训、教学研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以及评课等活动,加强骨干师资的配备和培养,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加强教材建设

要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选用或编写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适用基层干部党员培训的基层党校教材。要配备一定数量并适应教学需要的政治、经济、社科类图书资料及有关党报党刊,建立较完备的档案资料、校史资料和图片资料等,并有专柜存放。要结合单位实际,做好党员培训教育音像资料的征订、制作和借阅工作,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四)开展电化教育培训

要注重信息化建设,配齐必要的电教设备,有条件的基层党校还应配置电脑、音响、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不断改善基层党校的办学条件。要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加强对电教播放设备的管理,着重在组织播放上下功夫,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对基层党校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党委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基层党校工作,自觉把基层党校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将其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要继续坚持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同级基层党校校长制度,党委书记每年至少为基层党校授课2次。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周密计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各级宣传、党校、民政、科协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基层党校工作,密切配合,加强指导,齐心协力推进基层党校教育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党校工作的运行机制

要认真落实同级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会每年定期听取基层党校工作情况的汇报,对基层党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要根据上级党委关于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制定周密的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树立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思想,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将此项工作开展下去。

基层党校范文篇6

一、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和“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根据区委党校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得到加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进一步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得到提高,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得到加强,党员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现有制度得到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方法步骤

区委党校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根据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安排大体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验收深化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3月下旬前)

1、成立机构,制定方案。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加强对本级党组织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推进计划、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和工作标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2、广泛宣传,层层动员。通过召开动员会、骨干培训会、党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广泛宣传动员,让每个党组织和每名党员清楚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方法步骤,切实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实施阶段(3月下旬至6月底)

1、调查摸底,分类定级。从党支部入手,对党支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组织设置是否合理、领导班子是否健全、组织制度是否完善、经费场所保障是否落实、活动开展是否经常、作用发挥是否充分,切实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采取基层党组织自查自评和党委评定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

2、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调查摸底和分类定级情况,针对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办实事、解难题,制定有效整改措施,实行项目推进,使党支部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实现一类基层党组织等级。

(三)总结验收深化阶段(7月初至年底)

深化推进,创先争优。以先进典型为目标,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学先进、见行动”,主动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党支部建设,形成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

三、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点工作项目

“提升素质”项目

1、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对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分级、分批进行培训。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央《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要求,充分运用齐鲁先锋网、党建电视频道、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采取书记讲学、上级督学、承诺促学、结对帮学、学分记学等有效措施,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严格落实公开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管带联”(党员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院,联系好群众家庭)等党员作用发挥制度,全面提升党员素质,促进党员作用有效发挥。

2、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开展“下基层、访民情”活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家庭,零距离听取民意、体察民情、增进感情,积极为基层群众解决难题,形成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四、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

区委党校将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实工作力量,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落实领导责任。区委党校党委班子成员将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基层组织建设联系点,深入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倾听基层诉求,帮助解决问题,搞好工作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努力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

(二)加强督导检查。区委党校每月向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书面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基层党校范文篇7

充分发挥党校培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根本在于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科研一体化,就是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简言之即“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近年来,辽宁省*市委党校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基层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途径,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一、教学出题目

注重从实践中了解学员需求是基层党校“教学出题目”的重心所在。*市委党校非常重视围绕教学需求设计专题或研究课题,首先把《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关于党校教学布局规定的五方面要求和*市的中心工作以及*市干部的学习需求结合起来进行选题设计。其次,党校的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及时抓住学员所关注和急需破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经过梳理后形成科研课题,进而深入研究。

“出什么题目”是教学出题目的重点。“题目”必须要围绕“需求”来出,即围绕干部对基本理论需求,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了解把握的市场经济知识、领导科学知识、文化素养知识和法律政策知识出题目。

二、科研做文章

围绕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的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活动是确定教学专题的两个重要方面。开展好科研活动,基层党校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科研课题的确定。课题形成以后有四种运行模式:一是省、市、校立项的课题,由学校统一组织科研课题攻关小组来完成。二是自行选择和论证的课题,可以会同相关学科的其他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来完成。三是个人自选课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科研任务。四是会同相关调研单位的同志共同完成。

全面的调研准备。调研前的准备包括:调研方案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符合实际、全面具体、便于操作;调研问题的拟订,其基本要求是围绕课题设计的问题要全面、准确、科学;调研对象的选择,包括被调研单位、被调研人员的选择。

科学的调研方法。实践中,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不同的调研方法。基层党校要坚持三个结合:点面结合。充分发挥党校理论性强的优势,合理组织和优化调研力量。上下结合。专题调研既要听取相关主管部门介绍的情况,把握全局和大方向,也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应注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确保调研工作听实话、察实情、求真知、见实效。课前、课中和课后调研相结合。课前调研是深入实际了解需求,包括干部的理论需求、素质需求、岗位需求、工作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需求;了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实践需求等基本情况。课中调研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研讨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在答疑解惑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在深入学员小组讨论和大会研讨中发现新的需求,在全面分析学员的工作建议中发现可借鉴的新思路。课后调研是重新回到实践中对新的问题、新的需求、新思路再深入调查研究。

三、成果进课堂

教学专题设置与科研立项相结合。目前*市委党校结合*市干部需求实际,围绕“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开设了六个教学板块,要求一方面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课题要紧紧围绕这六个教学板块来设计,引导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已经完成的符合六个教学板块要求的科研课题,教学管理部门要优先考虑将其设计成为教学专题;另一方面教师在专题课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新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可以经过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优先立项为校级研究课题。

成果进课堂中的“成果”的基本标准。进课堂的科研成果一是指我们自身主持、参与研究得到一定形式认可的科研成果,一般分为省级课题、市级课题、校级课题。二是教师自己开发的科研课题形成课题报告后,相关的重要内容和数据经过课题的调研单位认可,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确定,并经集体备课和新课试讲后,可以转化为教学专题内容。

基层党校范文篇8

刚才召开了全市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工作动员大会,使大家认识到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现在紧接着又举行全市基层党校校长培训班,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进一步学习领会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正确履行职责,尽快进入角色,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党校校长讲几点意见:

一、明确党校教育规律,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校首先姓“党”。同志和曾庆红同志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都把党校姓“党”作为根本原则。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党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党校办学的党性原则,把党校事业作为整个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紧紧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今天,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就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贯彻到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我市历来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把党校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党校在为党培养领导干部、推进党的事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以来,我市党校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真正成为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主渠道,为全市培养了大批干部,对提高全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党校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党的重要工作部门,同时又是培养领导干部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校姓“党”名“校”。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到的是,除市委党校外,我市的各级党校虽然都不是党的专门工作部门,但仍然姓“党”,仍然是“学校”。因此,在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下,还要认识党校作为“学校”的规律和特点,要遵循学校的教学规律、科研规律、办学规律来办事。当然,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党校,是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是党的思想理论阵地,是领导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熔炉。中共中央在《决定》中指出,党校是培训我党各级各类干部的主渠道,充分发挥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阵地和领导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同时指出,“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党校教育事业作为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继续教育事业,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党校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必须把党校工作作为“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来抓。

(三)党校在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是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党校作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肩负着艰巨的任务。要通过党校教育,切实加强各级干部的理论武装,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校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党校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培养大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干部队伍,又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党性强、作风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党校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市镇两级党校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做好党校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同时,党校要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体制,实行两个“延伸”,即实行培训对象由党员干部向普通党员、农村党员和各类人才延伸;教学内容由政治理论向提高能力、素质和各种实用技术延伸,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基层党员和干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从而实现党建工作、人才工作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树立做好党校校长工作的自信心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党校校长的素质高低关系到党校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除市委党校外,我市其它党校,包括镇、村党校和非公企业党校等,实际上长期处于一种管理上比较放松的状态,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与校长的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校校长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方面:一要敬业、二要明白、三要务实、四要正已。

(一)不辱使命,追求卓越,做一个有敬业精神的校长

校长不仅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种职业。不管是专职的的党校校长,还是担任着其它领导职务、兼职的党校校长,都肩负神圣的社会责任,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真干事,干实事”,把校长这一职业,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的难得机遇,要追求卓越,干就要干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二)立足现实,勇于探索,做一个思路清晰的校长

作为校长,一要对党校的基本情况、发展目标、近期工作、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向了如指掌;二要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系统内的信息有所了解;三要对党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向、教改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对党校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扬长避短,正确制订党校发展规划,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个性,学生有特长。

(三)清简务本,行必责实,做一个真抓实干的务实校长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时候我们的办学理念并不落后,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却远不如别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与我们的工作抓得不实、不细、不长久有关,很值得我们反思。管理的理念不管有多么新,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做”上。因此,我们既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又要克服那种只注重“花架子”,“一阵风”,“赶时髦”的做法,俯下身子,踏踏实实,真抓实干,从点滴抓起,从小事做起。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实践,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四)用心修练,以身示范,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令人信服的校长

教育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作为校长,既要管理好别人,又要管理好自己。因此,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凡是禁止老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这样以身示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老师树立榜样,才会有人格魅力,才能令人信服,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才能在学校内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三、坚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创新,确保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创新是推动工作上水平的重要保证。这次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时间短,任务重,工作中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确保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注意借鉴过去的好经验,又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在不违背上级党委确定的总体原则的前提下,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大胆创新。要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县乡党校教学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从我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要紧密联系我市实际,力争在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中形成*“亮点”,不断把市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教学工作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教育培训的质量,是党校教学的生命线,是党校干部培训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加强党校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完成任务,更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培训方法,致力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求新求活,大胆改革。主体班次除采取课堂辅导教学之外,加大个人自学、小组研讨、市情调研、撰写论文、考核方式创新的力度。要鼓励学员围绕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行调研和思考、探索,写出一些有分量的市情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要积极探索,进行电化教学、情景教学的尝试;要不断完善考核考试制度,变过去单纯的理论测试为面试考核和理论测试相结合,突出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要通过创办学习简报、制作网页等方式,加强新老学员之间的学习交流。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在坚持中央确定的“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精心安排教学课程,坚持把党的最新理论引进课堂,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在主体班的中心地位,使之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讲课内容要贴近理论前沿、贴近社会实践、贴近学员需求,使党校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要注重党性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外来培训班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并尽可能安排学员多到相关部门、乡镇和民营企业考察、交流。三是在教学管理上,要加大改革力度,规范管理。要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要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重点加强对备课、面授、自学、论文指导、论文答辩等教学环节的管理。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树立现代培训理念,把现代培训理念贯穿到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初步实现教师的课堂教学从知识的讲授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组织由“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变、教学方法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四是在师资安排上,坚持本校教师、外聘教师、党政部门领导三结合,建立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外请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

(二)加大力度,建设开放灵活、奋发有为的党校队伍。党校队伍建设是党校工作发展的关键。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件大事、要事来抓,着重抓好以下三点: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坚持周一学习会制度,采取自学、讨论、辅导、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确保学习的深入、有效;以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八桂先锋行”活动等为契机,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使教职员工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意识,切实增强用改革的精神加快党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贯彻党校姓“党”的要求,从严治校,使教职员工在政治上、工作上从严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党校、大队伍理念,聘请一些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以及全国各地党校、高等院校著名专家、教授到党校讲课。3、加强制度建设力度。以切实可行的制度约束教职员工的行为,规范各项工作。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并进行定期检查,抓好落实,使党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正常轨道,促进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层党校范文篇9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搞好党员教育,必须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头脑中的想法也不同以往,党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坚定对党的信念,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党校建设中,Xx社区做到了“三个有”,即“投入有保障,管理有秩序,指导有力度”。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越来越不能吸引党员,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档次,吸引党员积极接受教育,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2010年,对社区党员活动室进行装修,先后添置了桌椅、彩电、DVD、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教育硬件,完善了藏书近3000套的“农家书屋”,大大增添了基层党校对学员的吸引力。为社区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2、规范管理,完善基层党校制度。办好基层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做到职责分明,分工落实,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结规范完整。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和年终考核制度;3、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社区党员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校务人员的配备上,我们成立了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其中支部书记担任社区党校校长负总责,支部副书记抓落实。聘请县委党校教师、镇领导干部担任党校兼职教师,使党员比较系统的学习到了理论业务知识,基层党校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社区不断拓宽基层党校办学思路,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之成为党员心目中的“长青树”,从而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1、教育内容上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学习中的疑点。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的,我们在社区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对党的信念;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篇目的学习,我们组织党员开展了“学党章,谈体会”、“学党章,见行动”等专题讨论,同时紧跟社会动态,让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解除党员思想上的疑惑。二是生活中的热点。除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等知识的讲解外,我们还注意针对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一些讲座,讨论。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我们组织了“如何搞好基层社区服务”“土地的合理利用”等知识讲座,使党员增强了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广大党员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正确认识。2、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培训、专题讲座、讨论外,我们还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观看录像、专题调研、外出参观等,创造了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二是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镇基层党校专门组织党员观看了《李连成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村——刘庄》,并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大讨论,比照先进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意识。三是办班培训与支部生活相结合:支部通过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生活,巩固学到的内容,加强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三种教育形式,创造出了党校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党员群众学习积极性很高,80多岁的老党员陈海昌,在眼花、耳背、身体不便的情况下,坚持参加培训学习,并以自己对新旧社会变迁的切身感受,教育自己的家人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社区还以党建博客等形式开展网络教育,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公开学习开展情况,收集党员意见建议。社区党支部主要通过支部生活、党建活动、例会学习、电化教育、每月一谈等方式,要求全体党员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并在社区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文明现象劝一劝,不卫生地方扫一扫,邻里间纠纷劝一劝,有困难邻居帮一帮,积极支持配合社区建设。同时通过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增强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共建意识。根据上述方式,有效保证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教育质量。2010年,社区共举办了党员培训班12期,参加学习培训受教育人数达300余人次,参训面达95%以上。

基层党校范文篇10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搞好党员教育,必须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头脑中的想法也不同以往,党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坚定对党的信念,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党校建设中,社区做到了“三个有”,即“投入有保障,管理有秩序,指导有力度”。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越来越不能吸引党员,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档次,吸引党员积极接受教育,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2010年,对社区党员活动室进行装修,先后添置了桌椅、彩电、dvd、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等教育硬件,完善了藏书近3000套的“农家书屋”,大大增添了基层党校对学员的吸引力。为社区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2、规范管理,完善基层党校制度。办好基层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做到职责分明,分工落实,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结规范完整。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和年终考核制度;

3、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社区党员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校务人员的配备上,我们成立了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其中支部书记担任社区党校校长负总责,支部副书记抓落实。聘请县委党校教师、镇领导干部担任党校兼职教师,使党员比较系统的学习到了理论业务知识,基层党校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社区不断拓宽基层党校办学思路,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之成为党员心目中的“长青树”,从而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的目的。

1、教育内容上把握“两个重点”。一是学习中的疑点。以“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为目的,我们在社区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对党的信念;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重点篇目的学习,我们组织党员开展了“学党章,谈体会”、“学党章,见行动”等专题讨论,同时紧跟社会动态,让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解除党员思想上的疑惑。二是生活中的热点。除党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等知识的讲解外,我们还注意针对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一些讲座,讨论。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我们组织了“如何搞好基层社区服务”“土地的合理利用”等知识讲座,使党员增强了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广大党员群众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2、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一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培训、专题讲座、讨论外,我们还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观看录像、专题调研、外出参观等,创造了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二是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镇基层党校专门组织党员观看了《先进事迹报告会》和《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村――刘庄》,并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大讨论,比照先进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增强了党员的先进性意识。三是办班培训与支部生活相结合:支部通过每月一次的支部学习生活,巩固学到的内容,加强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三种教育形式,创造出了党校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党员群众学习积极性很高,80多岁的老党员,在眼花、耳背、身体不便的情况下,坚持参加培训学习,并以自己对新旧社会变迁的切身感受,教育自己的家人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社区还以党建博客等形式开展网络教育,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公开学习开展情况,收集党员意见建议。社区党支部主要通过支部生活、党建活动、例会学习、电化教育、每月一谈等方式,要求全体党员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并在社区中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文明现象劝一劝,不卫生地方扫一扫,邻里间纠纷劝一劝,有困难邻居帮一帮,积极支持配合社区建设。同时通过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增强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共建意识。根据上述方式,有效保证了党员教育的覆盖面和教育质量。2010年,社区共举办了党员培训班12期,参加学习培训受教育人数达300余人次,参训面达95%以上。

三、注重实效,基层党校办学出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胆创新中的社区党校,培养出了一批批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极强的学员。

1、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培训,社区党员的党性观念得到转变,思想境界不断升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日益突出。涌现出了一批像支部副书记徐桂芝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王红政、鲍仁平等一批党员致富示范户,实现组组有标兵,人人学标兵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区党员素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