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2:51:53

家庭经济

家庭经济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经济状况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们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础细胞,她是孩子第一教育者和教育空间,孩子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等首先是从家庭中习得,孩子一切美好的力量都是从这里萌芽和滋长。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随着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程度更为明显。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了家庭承担教育投资的能力。

本研究以农村家庭为分析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农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重点探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的影响。本文选取河北省尚义县农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条件是有子女且子女达到入学年龄的家庭。全县管辖6个镇8个乡、172个行政村,622个自然村,共计农业人口17万。调查取样以经济水平为标准,力争具有代表性:选取经济水平较高的乡镇2个,中等的2个,低等的2个;每个乡镇再按照高、中、低进行抽样选取行政村;所选取的行政村再按照高、中、低三等选取农户。发放调查问卷550份,收回530份,有效问卷511份,有效率为96.4%。课题组由农村经济、教育、统计等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

一、农村家庭经济状况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来表示。表1是调查对象2006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由表1可了解到农村家庭收入情况。

二、农村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入

由表2可知,家庭教育投资各个项目总的百分比分别为:家庭人均收入在50~500元的为154.3%、家庭人均收入在500~1000元的为135%、家庭人均收入在1000~2000元的为130.1%、家庭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为200%、家庭人均收入在3000~4000元的为218.2%、家庭人均收入在4000~5000元的为200%、家庭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为200%。表2中所列各项投资内容,都是需要经济力量才能实现的,按理家庭收入状况直接决定着各项内容的投入量,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表2可见,家庭收入在2000元(包括2000元)以下的家庭各项投入并没有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也没有随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显然,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把这部分家庭作为考查对象的话,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直接投资并无多大关系。由表中观察到,只有家庭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不包括2000元)以上水平家庭,才会增加家庭教育投入。据调查,该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属中上等收入家庭。所以得出结论:在一般中低收入家庭,家庭收入与教育直接投资没有多大关系,只有在中上等以上收入的家庭,才会有直接的关系,家庭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适当地增加教育的直接投入。

家庭对子女的学习实行奖励既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因此与家庭经济也是相联系的,是不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越会实行奖励呢?本研究统计显示并非如此,见表3,家庭年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的分别有88.9%、86.3%、85.7%、82.6%的对子女的学习实行奖励,而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分别有87.0%、87.5%、85.7%的家庭对子女实行奖励。数据显示,家庭收入状况对家庭奖励子女学习没有什么影响,或影响不大。

综合表2、表3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家庭智力投资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直接投入产生什么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本研究中的相当水平是年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家庭才会决定增加教育投入。

三、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教育期望

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教育期望的关系问题是笔者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那么,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会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表4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对男孩的教育期望。从表中的数据来看,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家庭没有显示出对男孩有较高的期望值,经济状况相对低下的家庭也没有显示出对男孩有较低的期望值,且经统计二者相关系数为A=0.0211,呈极不显著相关。

表5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对女孩的教育期望。从表中数据可见,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除了对女孩的教育期望在初中以上外,在高等教育的期望值上,并没有显示出其高经济收入所带来的高教育期望值。

总之,由表4、表5的数据可见,一定的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的教育期望产生一定的后果,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并不能促进家庭对子女教育产生较高的期望值,较低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导致家庭降低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

四、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教育投资选择

由表6可知,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投资选择,一部分家庭较现实地选择让孩子直接成为家庭劳动力。如家庭经济状况为1类的,有28.3%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务工或务农,而经济状况为2类、3类、4类、5类、6类、7类的分别有20.8%、16.4%、12.2%、0、4.8%、8.7%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回家务农或务工。经济状况较好的4类、5类和6类家庭分别以33.3%、54.5%、52.3%的比例对未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孩子的选择主要模式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好只好让他回家务农”,而不大愿意花费巨大的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或职业学校继续念书。与此同时,各类家庭分别有一定量的家庭为实现其理想的目标,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在各类所选择的项目中,按比例排在最高位的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手艺技术”,7类分别为:32.6%、37.5%、33.8%、30.1%、27.3%、28.6%、39.2%,看来这部分家庭不甘心直接将孩子变为劳动力,而是想让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

总之,笔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教育投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被教育制度淘汰下来的学生,家庭是否继续对其进行教育投资,并不是经济所能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模式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手艺、技术”是想让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其次是家庭为实现其理想的目标,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也有一大部分中、高收入家庭选择的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好只好让他回家务农”,让子女成为直接的劳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宛顺,刘立红.中国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1992,9(11):3-11.

[2]夏翠微.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2):106-107.

[3]彭湘华,李香花,杨令芝.成本领先战略实施浅探[J].会计之友(下),2008,(01):42-43,66.

[4]龚继红.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1999.

[5]刘守义,郑利萍,韩惠鹏.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6(26):384-385.

家庭经济范文篇2

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较大的求职花费等经济因素,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贫困的特征,特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匮乏、心理因素、社会偏见等多种原因,与一般毕业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更难就业。

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群体特点。困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法摆脱经济窘困给学习、心理、价值观等思想状况带来的影响。

2.1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影响各种技能的培养,就业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进而陷入新的贫困循环。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易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种种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也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获取学习资料,还需要面临交付巨额学费、生活费的压力。第二,家庭的贫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出身贫寒,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获取丰厚的奖学金,因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难以摆脱经济贫困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实践锻炼,因而不利于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与周围同学的接触中,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并且往往会刻意回避会让他们感到自卑的社交场合,从而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在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为做兼职、勤工俭学等时间因素,不得不放弃诸如学生会、读书会等社团活动;而譬如话剧社、摄影协会、网球社、登山协会等社团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往往缺乏特长的培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参与高校校园的各种实践活动,这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易产生敏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比会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他们下意识地回避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竞争比较。对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承担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和应对城市消费水平产生的高昂生活费是一笔要耗尽家庭积蓄的开支,甚至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校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感到负罪,这种负罪感会在他们遭遇考试失利、竞选失败、面试遇挫等高校常见挫折的时候,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长期在这样的负罪感下学习生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伴随着他们的就是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挫折带来的沉闷、压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2.3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思想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上的困窘,往往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受灰色的处世观、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贫富的荣辱观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如若面对生活贫困的态度是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导致其不求上进,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主动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同学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过于依赖他人而丧失独立,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屡遭挫折,在社会现实面前内心滋生不良情绪,不是合理归因遇挫的缘由,而是归咎于父母无能、社会不公,甚至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不能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贫困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3.1源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入学后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学费、生活费上。有些人通过赢得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但过分在意奖学金使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产生了偏差,完全热衷于学习,很少或不参加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群体社交活动的缺失,使他们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影响。另一部分人通过贷款和勤助解决学费生活费,相应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高校普遍的勤助岗位———劳务型工作上,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有限不说,甚至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削减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次,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此对钱看得很重,往往缺乏投资和包装意识。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拓宽道路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因为高昂的培训、报名考试费,或者课余培训时间和打工时间相冲突而放弃了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的环节需要经济投入:简历制作、服装置办、通信费用、交通住宿等。这些就业成本对于还未踏上社会获得稳定收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不得不选择成本低廉的求职方式,从而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擅与人交际,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多害怕竞争,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悲观情绪,不能主动积极地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岗位,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他们急需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以及时清还贷款和利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支付高昂的学费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补贴家用,不愿再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里劳动力剩余,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3.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

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贫困的家庭也缺少各种社会关系,很难对其就业提供帮助;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比较封闭,缺少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努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缺少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也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延长就业周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重负,迫切希望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以改变家境贫困的局面,较高的就业期望,使得他们刚一毕业就把目标锁定在薪酬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然而这种做法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并且这类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每年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顺利就业的几率更低。

3.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匮乏,就业指导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培训,导致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盲目乐观,对现实就业的指导意义不大。由于缺乏就业指导,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校期间很少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准备不充分,仓促就业。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综合素质的不足而引起就业竞争力短缺,这会进一步导致未来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校里弥补这些差距,最起码在知识、技能等教育可影响的方面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就业时能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着力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作者:蒋家宁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磊.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2]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潘军明.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湖南理工学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5]刘一荻.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家庭经济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困难学生;教育管理;资助体系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为特殊,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该类群体规模逐渐扩大,该方面问题的持续显现也引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型资助体系构建非常重要。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且遵循机会均等与成本分担等十分重要,将无偿资助及有偿资助有效结合,不断健全相关法律及制度,从而使得国家及社会和个人需承担的责任充分明确,持续规范资助工作以提升资助效益。因此,分析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与资助体系建设对国家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确保教育公平、公正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充分体现了教育具备极强的公平性,教育公平亦可促进人类全方位发展,加快社会进步。很多经济困难家庭因经济困难而使得孩子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辍学打工而造成总体文化水平偏低,或者是不通文墨而制约社会发展;也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大学,却因高昂的学费及生活费使得家庭负担不了。高职院校实行资助工作可有效缓解贫困学生生活困难问题,从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及道德素养,也确保其完成学业。所以,资助及育人工作的充分结合可实现教育公平。

2.确保社会和谐

21世纪提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且注重民主法治及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但是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却面临诸多问题,这是和谐社会不和谐因素。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20%学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生活拮据,尽管其成绩优秀却很难安心,这也使其就业压力加大,身心多多少少会存在某些问题,这些学生逐渐成为学校的弱势群体。个别学生受到一点刺激便出现偏激行为,用这样的方式宣泄内心不满及仇恨,最终成为社会对立面的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校及社会和谐。高职院校应加强贫困生教育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帮助贫困学生,给予贫困生关爱及援助,应理解和尊重他们,对其给予适应的引导及教育,这样可解决物质上的需求,也使其得到精神上的关怀,从而化解他们心中的不满,及时遏制他们走向歧途。

二、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管理及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完善,其界定标准较为模糊。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和家庭能筹集到的资金,还不能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及生活费用的学生,这可以说是定性描述,模糊且操作困难。同时,认定依据非常单薄,诸多高职院校认定依据仅是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包括家庭所在地及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这也使得学生出具的相关证明可信度不高。同时其认定程序不规范,高职院校均实行的是先由学生申请,再提交经济证明材料,接下来是班级辅导员及学生代表综合评议,通过院系认定及名单公示和学校审核,这些均要求辅导员观察认定准确性较高,以及班级学生代表意见应客观公正;再者是,其间资助主体多元化及单一化并存,资助方式体系内部结构存在问题,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式体系内部结构不健全,同时勤工助学途径及渠道应进一步开拓。助学贷款制度亦不健全,存在贷款对象限制极为严格,征信体系不完善,还款期限短且贷款减免优惠策略缺失和贷款利率高等问题。

三、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及管理探析

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及管理属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校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其自身务必认识该问题的重要性,这样亦能科学有效地展开各项工作。应避免将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简单化及经济化,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该阶段他们正处于三观树立及形成的主要时期,这时应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他们往往具备极强的自尊心,且敏感脆弱,应着眼于其实际情况而实行针对性策略,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以培养其成才。不应将家庭困难学生各方面问题简单经济化,应以人为本,严格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方面教育工作,以促使其全方位发展。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不小,该群体学生认定及管理极为关键。应严格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背景调查及建档工作,新生寄发录取通知单时,附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份,学生入校之后也给学生讲明国家和学校各方面的资助政策,应积极引导学生自愿申请,相关人员亦可于生活中深层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真实情况。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心理咨询及教育引导,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亦是教育界所关注及达成共识的一项教育工作,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在社会中极易因自身家庭经济困难而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人所承受的压力亦是逐渐增大,而且该群体学生各方面压力要比同龄人更多,这时若出现心理问题而未能及时处理,则可能出现各类极端行为,所以应对该群体学生给予科学合理的咨询及引导,严禁不良事件及极端事件的出现。

四、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

应合理规划及分担教育成本,并加强政府投入。编制科学合理的学费价格体系,实行完全学分制及弹性学分制;明确国家主体责任以加强政府投入,国家应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主体,国家责任主要是社会救助的体现,不断加大政府投入以适应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而出现的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需。增强法律及制度建设以促使资助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注重立法工作,使资助工作有法可依,并持续加强制度建设,使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再者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且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划进社会保障体系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使其包括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灵活对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可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政府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操作规程。健全基于助学贷款的资助策略,应合理整合到校资金,根据资金性质及用途进行划分,再经由学校统一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样可避免重复资助或是资助不足,从而将资金效益充分发挥;再构建基于助学贷款的资助分配体系,根据资金性质及用途构建分类资助体系。应注重资金来源渠道的拓宽,加强社会性资助,着眼于资助工作所需的社会资本,政府应不断加强该方面政策规划,使得更多社会性资本逐渐转进教育行业。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属于高校学生里的特殊群体,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程度的资助,是国家所推行的绿色通道政策,是国家及人民极为注重的惠民政策,同时也是高校重要的教育任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为特殊,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使得该类群体规模逐渐扩大,随着该方面问题的持续显现也引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快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型资助体系构建非常重要。因此,分析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与资助体系建设对国家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因此,深层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教育工作重要性,主要是确保教育公平、公正及确保社会和谐,基于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管理及资助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及管理探析,并提出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策略,以期提升国内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管理水平,加强其资助体系构建。

作者:王海鹭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解军霞,李想.切实发挥心理资助在高校资助体系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

家庭经济范文篇4

一、适用范围和认定工作的原则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成人高等学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参照本实施办法执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二、认定工作的组织管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制定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行三级管理负责制:

㈠高校应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学校的认定工作。

㈡院(系)成立以分管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成员参加的认定工作组,负责本院(系)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㈢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

三、认定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设置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三档。

高校在组织认定工作时,参照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财产损失严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四、认定程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高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1、高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附件1);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应向在校学生发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已被所在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附件2),不再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认定评议小组组织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负责收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3、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照本办法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本年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4、院(系)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5、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汇总各院(系)审核通过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6、每学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原则上在开学后的一个月内完成,完成后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填写《*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类统计汇总表》(附件3),于每年10月15日前报送省学生资助管理机构。

五、认定工作的检查与监督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学校应全面、细致地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将认定工作作为每个学年开学初的重要任务进行布置。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学生管理、财务部门加强对院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做出调整。

六、其他

各高校应依照本办法及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院(系)认定工作组和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工作规程。

家庭经济范文篇5

为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制定的各项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现就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本意见适用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收的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2.本意见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1)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2)院(系)成立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3)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

5.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2-3档。

6.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1)学校应全面、认真部署每个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应向在校学生发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已被所在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2),不再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2)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认定评议小组组织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负责收集《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3)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本年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4)院(系)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5)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6)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汇总各院(系)审核通过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7.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做出调整。

8.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家庭经济范文篇6

关键词:疫情防控;高校;精准资助

1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面临的问题

1.1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无保障。2020庚子春节,受肺炎影响,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中”,但是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宅在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学习上和生活上面临巨大的经济困难。首先,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收入单一甚至无收入来源,受肺炎疫情影响,其父母不能提前复工赚取足够的生活费补贴家用,尤其对部分建档立卡家庭来说,延迟复工复产更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其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遭遇家庭重大变故,甚至家庭成员感染的情况,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家庭经济不堪重负;最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赚取部分生活费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是疫情防控期间“不出门”使得他们失去了补贴生活费的好机会,“只消费零收入”使得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经济上巨大的压力。1.2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性指导。各高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网上学习”成为新时尚,但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困扰。一方面,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它们更需要专业性指导来完成毕业论文,解决就业问题或者学习深造问题,尽管“空中双选会”、网上视频招聘等层出不穷,但是部分高校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宣传途径单一、效果落实不够详尽等问题,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条件限制,无法及时有效获取实时信息并就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择业决定,而且由于其自身阅历较低,对毕业、就业等问题甄别困难且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对于非应届毕业生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完成网课的学习并对未来发展做好规划,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受到家庭网络影响,通过借用别人的无线网络或者使用流量而造成信号不畅,尤其对于偏远山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面临更大的信号不畅问题,这就使得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参与网课的学习,影响自身专业发展,不利于专业素养的培养,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自身约束力,而且其家长不能给予指点监督或者管理方式不当,尤其是一些孤残家庭,由于家中劳动力短缺,会出现学生担当家里“顶梁柱”的现状,这就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的事情,进而消沉颓废,荒废学业。1.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尽管“史上最长假期”增加了学生与亲人相聚的欢乐时光,但是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首先,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而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产生诸多负面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其次,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性格内向,使得其在面临择业、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问题时不能积极求助老师同学的帮忙,致使其产生诸多心理困扰,影响其进一步发展;最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与外界沟通或者同亲人关系不和谐而变得萎靡不振、消极抑郁。

2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出现问题的原因

2.1高校资助摸排范围受限、资助力度有限、资助形式单一。高校资助坚持使用传统的资助模式,尽管传统的资助模式可以减轻高校老师的工作量,而且传统的资助工作模式运行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资助模式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问题。第一,高校摸排工作主要是通过学生主动申报的方式进行,这不可避免会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及时或者不想反应自己的实际诉求、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获得补助而提供虚假材料以及高校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学生实际困难程度甄别困难的问题;第二,高校资助项目繁多,资助资金有限,这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的资助金额有限,只能起到临时性补助的效果,勉强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对于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来说,资助金额的作用就变得微乎其微,资助金额不足以缓解其家庭经济困难现状;第三,目前高校主要是通过发放补助金额的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上帮扶,但是在“扶志”与“扶智”等方面缺乏专业性教育指导,这不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面发展。2.2高校缺乏“文化扶贫”机制体系建设。育人是资助的永恒目标,但是大部分高校仅仅致力于在“扶贫”方面做好做优,而忽略了“扶志”与“扶智”的资助育人目标。首先,高校资助队伍未能与教学团队做好交流互通,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面临各行其是的问题,任课老师不能准确把握所授课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状况,无法就其面临的学习就业等方面问题进行专业指点和辅导帮助;其次,高校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教育,部分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受助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对比自己获得资助金额多的同学怀有敌意,缺乏励志勤学、诚信感恩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最后,高校缺乏对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一些励志感恩、志愿服务事例未能够及时收集并借助新媒体做好有效的宣传,使得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2.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能及时反应自己的诉求。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学生自己申报进而学校审查,最后做出资助决定的资助工作模式,但是单纯依赖学生自己反馈难免在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方面面临不足。一方面,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对学校机制体系建设的认识,不能准确定位各部门机构的作用,认为自己的问题反映是给学院和学校添麻烦,宁愿忍气吞声也不肯上报自己面临的困难,使得其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错过了机会,不能通过相应补助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另一方面,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心理方面的困扰,他们不想让老师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而高校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的渠道又较为单一,这就使其不能够得到有效资助;与此同时,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对认定材料的重视程度,认定材料的不足或不实使得老师不能准确把握其实际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而影响受助金额确定。

3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完善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制度建设。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应对传统资助模式做出相应改进,创新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促进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首先,高校应及时足额发放还未发放奖助学金等,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得到相应补助,还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群通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线上宣传,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把握资助的动态信息;其次,高校应贯彻落实关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深入摸排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现代通讯方式详尽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现状,高校辅导员应建立与各班班长团支书长久联系机制,确保及时掌握学生家庭变动情况;再次,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启动紧急救援机制,对受肺炎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等方式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对建档立卡、城乡低保、残疾学生、孤儿学生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进行必要的网络学习费用补助等专项补助计划;最后,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启动对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的专项补助计划,表达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敬意和对其子女的关心爱护,发挥高校对时代先锋的崇敬,鼓励新时代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队伍中。3.2搭建服务平台,进行精准。“云指导”疫情防控期间,传统的面对面指导已经变得不现实,这就需要通过“云指导”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面临的困难。一方面,针对应届毕业生,高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毕业论文、就业、考研复试等作出针对性指导。在毕业论文方面,高校应成立专门小组对其论文进行指点审查,提升应届毕业生论文完成效率,为顺利毕业打下坚实基础;在就业指导方面,充分利用“云指导”对毕业生进行线上就业指导,做好招聘信息的及时准确、进行应聘技巧专项指导,提升应届毕业生网上就业能力,协助他们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考研复试方面,高校应及时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针对不同学生需求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为考研复试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针对非应届毕业生,高校辅导员与老师应该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线学习状况,针对学业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应及时对其进行专业指点并作出相应学习规划,切实保证“停课不停学”高质量有效进行。与此同时,高校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沟通交流,舒缓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压力,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对有厌学情绪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校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动态,确保他们在“停课不停学”阶段做好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3.3强化思政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精准资助举措要分层次、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塑造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当开展线上勤工助学活动,诸如新闻宣传、文档整理、网络平台维护等岗位,不仅可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生活费用来补贴家用;第二,高校应加强对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的培养,借助校内外媒体向学生征集诚信感恩励志类网络文化作品,提高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发扬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品质;第三,高校应对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典型事迹宣传,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响应“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号召,同时对在学习、诚信、感恩等方面有突出事迹的同学进行宣传,为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典范,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第四,高校应密切关注学生内心诉求,切实维护学生自身权益,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保障其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第五,高校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指导等方式进行教导,引导其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参考文献

[1]苏国红,李卫华,吴超.“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3).

家庭经济范文篇7

一、本意见适用于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招收的本专科学生。

二、本意见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一)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二)院(系)成立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三)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

五、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高校可参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本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设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三档。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认定工作组、年级(或专业)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一)学校应全面、认真部署每个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校在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时,应同时寄送《*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应向在校学生发送《*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校学生要如实填写《*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已被所在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2),不再提交《*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二)每学年开学时,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布置启动全校认定工作。认定评议小组组织学生填写《*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负责收集《*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三)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本年级(或专业)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报院(系)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

(四)院(系)认定工作组要认真审核认定评议小组申报的初步评议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认定评议小组意见后予以更正。

(五)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及档次,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如师生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本院(系)认定工作组提出质疑。认定工作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院(系)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请复议。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六)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汇总各院(系)审核通过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七、学校和院(系)每学年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学校应及时做出调整。

八、各市要加强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坚决纠正。

家庭经济范文篇8

本研究中,主要采用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这一指标来表示。表1是调查对象2006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由表1可了解到农村家庭收入情况。

二、农村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投入

由表2可知,家庭教育投资各个项目总的百分比分别为:家庭人均收入在50~500元的为154.3%、家庭人均收入在500~1000元的为135%、家庭人均收入在1000~2000元的为130.1%、家庭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为200%、家庭人均收入在3000~4000元的为218.2%、家庭人均收入在4000~5000元的为200%、家庭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为200%。表2中所列各项投资内容,都是需要经济力量才能实现的,按理家庭收入状况直接决定着各项内容的投入量,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表2可见,家庭收入在2000元(包括2000元)以下的家庭各项投入并没有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也没有随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显然,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把这部分家庭作为考查对象的话,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直接投资并无多大关系。由表中观察到,只有家庭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不包括2000元)以上水平家庭,才会增加家庭教育投入。据调查,该县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属中上等收入家庭。所以得出结论:在一般中低收入家庭,家庭收入与教育直接投资没有多大关系,只有在中上等以上收入的家庭,才会有直接的关系,家庭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适当地增加教育的直接投入。

家庭对子女的学习实行奖励既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因此与家庭经济也是相联系的,是不是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越会实行奖励呢?本研究统计显示并非如此,见表3,家庭年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的分别有88.9%、86.3%、85.7%、82.6%的对子女的学习实行奖励,而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分别有87.0%、87.5%、85.7%的家庭对子女实行奖励。数据显示,家庭收入状况对家庭奖励子女学习没有什么影响,或影响不大。

综合表2、表3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家庭智力投资虽然是一种经济活动并与经济密切相关,但在教育投资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直接投入产生什么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本研究中的相当水平是年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家庭才会决定增加教育投入。

三、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教育期望

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教育期望的关系问题是笔者关心和研究的热点,那么,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会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表4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对男孩的教育期望。从表中的数据来看,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家庭没有显示出对男孩有较高的期望值,经济状况相对低下的家庭也没有显示出对男孩有较低的期望值,且经统计二者相关系数为A=0.0211,呈极不显著相关。

表5显示了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对女孩的教育期望。从表中数据可见,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除了对女孩的教育期望在初中以上外,在高等教育的期望值上,并没有显示出其高经济收入所带来的高教育期望值。

总之,由表4、表5的数据可见,一定的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的教育期望产生一定的后果,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并不能促进家庭对子女教育产生较高的期望值,较低的经济收入也不会导致家庭降低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

四、家庭经济状况与家庭教育投资选择

由表6可知,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投资选择,一部分家庭较现实地选择让孩子直接成为家庭劳动力。如家庭经济状况为1类的,有28.3%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务工或务农,而经济状况为2类、3类、4类、5类、6类、7类的分别有20.8%、16.4%、12.2%、0、4.8%、8.7%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回家务农或务工。经济状况较好的4类、5类和6类家庭分别以33.3%、54.5%、52.3%的比例对未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孩子的选择主要模式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好只好让他回家务农”,而不大愿意花费巨大的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或职业学校继续念书。与此同时,各类家庭分别有一定量的家庭为实现其理想的目标,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在各类所选择的项目中,按比例排在最高位的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手艺技术”,7类分别为:32.6%、37.5%、33.8%、30.1%、27.3%、28.6%、39.2%,看来这部分家庭不甘心直接将孩子变为劳动力,而是想让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

总之,笔者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教育投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被教育制度淘汰下来的学生,家庭是否继续对其进行教育投资,并不是经济所能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模式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手艺、技术”是想让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其次是家庭为实现其理想的目标,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也有一大部分中、高收入家庭选择的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好只好让他回家务农”,让子女成为直接的劳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宛顺,刘立红.中国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1992,9(11):3-11.

[2]夏翠微.关于黑龙江省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2):106-107.

[3]彭湘华,李香花,杨令芝.成本领先战略实施浅探[J].会计之友(下),2008,(01):42-43,66.

[4]龚继红.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1999.

[5]刘守义,郑利萍,韩惠鹏.农村家庭教育投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6(26):384-385.

[6]刘守义.河北省尚义县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7.

[7]袁博,张贺,张艳红.改进投资组合模型的一种可行性解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03):74-76.

家庭经济范文篇9

关键词:精神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积极心理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近几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力度,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解决了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经济困难等问题,为他们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他们在心理上也存在着“贫困”。党和政府的一系列资助政策,保障了他们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这种偏重经济的资助模式难以很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心理贫困”滞碍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如何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并养成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不仅是高校工作者面临的育人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帮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

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研究显示,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呈负性变化,他们除了承受来自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也面对着来自人际、环境、学业等各方面的挑战。李小青等发现湖南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6个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黄秋莲对某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占相当数量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焦虑和苦闷、自卑敏感、思维单一、认知偏激、正性情绪少等心理问题。李明对革命老区某高校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敌对性等6个因子上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存在差异。韩力争等对南京某高校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主观幸福感水平上,比如生活满意度水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在适应能力、人际关系、学业就业、人格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偏执认识中常伴有负向心态,表现为不适应、脆弱、自卑、焦虑、追求虚荣、产生嫉妒、自我封闭等心理;在行为方式上主要表现为:遇到挫折极易受到伤害或打击,在人际沟通上不积极、不主动,敏感而多疑,在对问题的认知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的看法,时常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容易压抑自己,缺乏主观幸福感等。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到社会大的环境和家庭养育方式的影响外,还有个体应对社会方式、人格自尊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拮据,一户贫困家庭每年要为子女支付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生活和学业费用,无疑是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一些贫困家庭“因灾致贫”和“因疾致贫”等情况致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遇到巨大经济压力。另外,因贫困家庭的教育缺乏科学的方法,家长思想观念相对保守,不能正确地引导,使得孩子处于散养状态。这也使得来到充满竞争的开放环境中的他们极易变得敏感和迷茫,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或改变,处于大多经济条件优于自己的同龄群体之中,与同学之间难免有衣着、饮食及消费等方面差距。若不能正确看待差距,心理容易失衡而产生自卑。

当他们在学业上失去了往日的优越感,发现自己擅长的地方也不占任何优势时,往往会产生焦虑,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和困惑,难以继续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在个体因素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容易产生迷茫感,否定自我,自我效能感缺失。受到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的束缚,他们可能对某一问题产生片面性的、不公正的看法,持续的心理不平衡使他们产生抱怨,排斥甚至嫉妒他人,自卑心理被强化,人际关系变得敏感和多疑;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比较在意他人的评价,受到赞扬时沾沾自喜,受到伤害时情绪化明显;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遇到现实性问题时,不善于寻求帮助,有糟糕至极的心态,也极易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也有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把“贫困”当作资本,安于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或补贴,经济资助体系对他们的帮扶没有调动其努力自我变革的内生性动力,使他们形成“等、靠、要”思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诸多“心理贫困”问题的产生,与他们抵制不了物质生活的诱惑,难以找到满足自我价值目标密切相关。与非贫困生相比,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心理压力和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失去了发展兴趣和挖掘自我潜能的动力。

二、“心理贫困”的内涵与精神帮扶的积极心理学审视

(一)“心理贫困”的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从社会文化学的视角对贫穷进行了研究,发现贫困者听天由命而非思变,不愿参与大范围的社会结构活动,这种亚文化对其成员和社区产生了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影响。李炳全通过对中国人的心理研究,指出贫困者具有力避失败而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以及安于现状等“心贫”表现。瞿明丽从文化因素、家庭背景和能力竞争三个方面对“心理贫困”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使个体容易形成腼腆、矜持的“内向型”民族特性,阻碍了个体的情绪宣泄;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经济条件的欠缺等因素容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贫困”;因能力竞争中处于弱势而造成“心理贫困”。心理贫困是指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的一种缺乏状况,其主要表现为负性情绪增多、人际关系不良、社会参与受限等。心理贫困受到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和自我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消极的认知偏离,表现为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负性变化,是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尚未构成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从具身认知理论来看,生成心智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整体性和交互性,心智是身体活动的内化或内部运行。家庭经济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贫困”形成的诱因,贫困文化观念、缺失的教育引导等环境也是导致“心理贫困”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贫困”能产生焦虑、自卑、抑郁、敏感、保守、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是个体不合理信念引起的消极心理反应,使他们思维模式化,也极易造成偏执的心理和人格的不健全,这些都会映射到他们的学习、交往、情感和人格等各个方面。

(二)精神帮扶的积极心理学审视

积极心理学是关注幸福与动力的学问,它主张把工作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的能够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上。积极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人的积极一面,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倡导个体对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并能通过问题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心理贫困”是消极的,与积极心理要素组成的心理资本是相悖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力趋回避、防御自我,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当消极地对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时,结果往往使事情办得更糟糕,而当能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时,问题往往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要用一种更为开放的、积极向上的、肯定的眼光去关注和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升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的良好心态和勇气,使他们在积极的自我暗示中更加乐观,并充分挖掘其潜能,更加主动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虽存在“心理贫困”问题,但他们也具备积极的心态。比如,他们也有强烈的社会交往需要,也有获得别人认可的需要,也有通过沟通获取友谊、友爱与情感的需要,这都是精神层面的需要。马斯洛需要理论认为,交往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与不和谐人际关系之间产生极大的心理矛盾。他人不经意的言行会被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联想为瞧不起自己,进而引起偏激认知,甚至产生过激行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有虚荣倾向,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强烈的现实物质生活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得不到很好的引导,他们的自卑、敏感和焦虑等心理极易被强化,使得他们更多地选择封闭的方式逃避伤害。

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消极心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培育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他们也有自身的一些优点,比如节俭、学习刻苦、乐于帮助他人,富有情感等。培育和提升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会使他们更加有信心地支配和管理好自己面对各种问题,并最大化地发挥其人格优势。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也日益暴露出当前社会侧重物质资助体系的片面性、短期化、单一化等特征,缺乏对他们精神需要的关注。大学阶段是个性形成、性格稳定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趋于成熟,但因受到各种文化思潮和不良思想的侵蚀,极易使他们形成消极的思维方式,放大并强化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的发展。

三、精神帮扶助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实践路径

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更为重要和基础性的是重视对他们的精神帮扶,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心理贫困”。具体实践路径如下。

(一)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这是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保障。首先,为优化课程教学质量,要加强对上述课程专业教师技能训练、优秀教案设计、课程理论研究等活动,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使他们带着情感开展教学活动,以人格魅力影响、感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我探索和价值选择;其次,要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了解其群体特征和心理需求,结合他们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性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平台,以案例分析、小组交流等形式,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形成对人生理想、学业、就业的良好心理认知;最后,扩充课堂教学的外延,依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和带动他们加入不同的兴趣小组,如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交谊舞协会、英语交际协会、书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志愿者服务社团、义教工作服务队等协会或社团,让他们在积极的交际和社会实践体验中增进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创新资助模式,突出精神帮扶

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帮扶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在现有经济资助模式的基础上,切实把“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创新资助育人模式,突出精神帮扶。首先,资助管理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突出人文关怀,加强对其思想引导。比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召开专题励志会议,使他们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到贫困是外在的、暂时的,引导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改变;以身边的优秀校友和历史名人为榜样,激励他们产生改变自身现状的动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社会实践机会,创新勤工助学岗位育人模式,把严格管理和情感关注有机结合起来,对他们工作过程定期跟踪,加强引导,建立动态管理档案,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尊重、爱护、激励,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既能他们肯定自身的价值,又能激发他们的精神力量,培养自强能力。其次,在资助管理过程中,形成动态化帮扶方案,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多元化需求和现实特征,实行分类帮扶。针对大一贫困生适应问题,通过开展班级团体辅导,使其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并逐渐学会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沟通能力,开展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和谈心谈话交流,促进他们走出自我思想束缚,学会沟通和展现自己;针对面临毕业有着焦虑和压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走访、信息沟通等形式给予学生心理安抚,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开导,使其勇于面对竞争,敢于抉择;在“自强之星”“巾帼之星”“自律达人”等系列评选中,除了给予“胜出者”必要的奖励和表彰外,也需要关注“被淘汰者”,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使其明白,通过努力可以证明自己更优秀。

最后,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筛查出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活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和认识个人心理的秘密和规律;充分发挥校园显性和隐性文化的熏陶和渗透功能,为他们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提供环境支持;建立家校沟通渠道,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怀,共同关注他们的成长等。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脱贫”,不仅是高校推进“立德树人”的具体行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精神帮扶不仅要消除他们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还要向他们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他们的认知水平与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才会拥有彻底摆脱“贫困心理”的禁锢,才会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李小青,宋传颖.湖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

[2]黄秋莲.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策略研究[J].教育评论,2015,(12).

[3]李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对策———“成长训练营”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7,(3).

[4]韩力争,贺张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促进作用————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6).

[5]张世定.文化扶贫:贫困文化视域下扶贫开发的新审思[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1).

[6]李炳全.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解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6:2.

家庭经济范文篇10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探索

1引言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由于经济贫困而导致精神与心理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困”。他们深知在漫漫的求学路上,“贫困”给他们的学业造成的困扰;在匆匆的青春年华里,“贫困”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的不一样的色调。完成学业,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被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是摆脱贫困的最正确、最恰当且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对工作的渴望更急切、更强烈。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得的就业信息均是由高校提供,因此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会对这个群体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家庭经济困难与就业的重视

2.1提出国家解决贫困与就业的方针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也重视贫困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对如何科学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基于全体人民群众利益的视角分析了就业问题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人民富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全民就业工作提出“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国家方针[1]。具体体现在对劳动就业安排、劳动就业介绍与招收,以及社会救济与保险制度方面的详细论述,并且结合中国当时的现状,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政策。

2.2邓小平强调就业中教育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针对当时的数以万计的知识青年待岗就业问题指出:落实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就业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他强调,解决就业问题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同时,邓小平也强调就业教育工作不能忽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才能促使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齐头并进。并给教育工作者提出努力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任务。通过对邓小平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就业与就业教育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应该将其有机、巧妙的融入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并为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3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与“三个代表”息息相关

将就业问题认定为党和国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并强调“扩大就业、保障就业、促进就业”是党和国家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重要工作[2]。各级政府应该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制度、促进城乡协调、推动社会保障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对就业工作的重视提出的指导意见更让高校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积极的与社会各个部门相协调,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尝试自主创业等新型就业途径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由此可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对其自身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并且对带动家庭与地区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但是就业问题仍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2.4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相关联

在我国就业政策研究会议上指出“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深入调查分析各区域内的就业形势,统筹协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中来[3]。他鼓励青年大学生要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国家与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升华自己,施展自己才华,找到自己人生方向,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2.5精准扶贫

有研究认为,虽然2001年以来我国政府扶贫对象有渐渐细分的趋势,也提出了整村推进等有关战略与理念,但贫困村内受益的关键还是富户,因素就在于不到位的精细化机制。所以,对于精准扶贫思想的定位掌握,不能只在操作层面上把其解读为详细的工作方式,还要把精准扶贫思想提高到贫困治理原则性高度,映射到扶贫体制机制与政策系统中。实践精准扶贫思想的首要路径是设计精准扶贫工作程序的科学机制,大概包含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与精准考核4个程序。精准扶贫的首要程序是精准识别,要求避免目标偏移,且不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帮扶需要按照贫困户致贫因素与脱贫条件,以针对性方法扶持贫困群体;动态管理需要对扶贫工作实施实时跟踪与把控,依据扶贫进展及时调整;精准考核是确保“脱贫成效精准”的必要方法,及时对政策执行后的扶贫效果实施评估。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然是高校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除了给予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奖贷助勤补工作外,对于大学生自身以及家庭最关系还是莫过于就业工作,为此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是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给予帮助。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就是为了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立足于长远,对就业价值进行不弃的追求,最终推动自身全面发展。深刻全面、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成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考,我们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抓住矛盾所在,为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对策。

3.1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落实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理想信念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地位,提升教育方针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政原则

教育原则贯穿教育活动始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在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本着“尊重与爱护相结合”和“疏通与引导互补”的原则,实行“精神鼓励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和“普遍性与针对性相得益彰”的原则。

3.3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应根据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高校教育现状来综合考虑。为了实现教育总体目标,本着文中的教育原则,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定为进一步加强就业理想信念教育的工作范畴,它是用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挫折教育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脱离挫折状态的能力;最终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拥有敏锐、稳定的就业意识。

3.4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首先,应深化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改革,发挥教学工作的载体作用;其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自信心,明确自身的定位,了解自身的能力;再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重视新媒体的应用,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构建自我教育平台,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主体观念和自我教育习惯,强化主体意识,秉持积极向上、主动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择业与就业中出现的各类问题。4结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贫困”外显于经济条件较差,内显于精神上的无助与心理上的自卑。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不仅要侧重于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更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用到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去,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乐观豁达的心理状态,科学的看待、正确的理解就业岗位的选择,并且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摆脱经济贫困的同时,也使精神变得富足,心理变得坚强,这才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内到外实现“脱贫”。

作者:姚伟宁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浙东.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