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7:54:29

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范文篇1

关键词:交易系统;投资预期值;交易风险;交易心理

一般而言,许多投资者刚踏入证券交易市场时,没有成熟的交易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以后,就会逐步认识到建立一个交易系统的重要性。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操作者的交易方法的定性化;(2)交易方法的条理化;(3)交易系统的完整性;(4)交易结果的数理统计下的理性总结。交易系统在投资决策的很多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本文仅从投资预期、风险控制、交易心理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设定了交易结果的投资预期值

在证券市场上,对交易系统而言,一般都设定了投资预期值,它反映的就是分析者所研究的价格变化中的非随机因素。若预期值为正,数值越大,则表明分析者对非随机因素的变化认知度越高。与之相反,若预期值为负,则表明分析者对非随机性价格变化的规律还认识不够,系统要加以完善。很多情况下,投资者根据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对交易市场的某部分的认识,就误以为找到了投资获利的秘诀。然而,任何方法如果不进行统计的研究,就只能在某些时候、某些局部的获利,而无法长期可靠地获取收益。投资者经常错误地认为,在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够预测到市场价格的走势。然而,当他们具备了有关交易系统的基本理念后,就会发现走势预测在整个操作中只占不那么重要的地位,某些成熟的交易系统甚至可以不包括对未来价格走势分析的因素。实际上,如果要设计一个可靠的交易系统,仅仅依靠走势预测进行的市场交易,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大困难。在进行投资之前,交易系统就可以用比较客观的方法来检测投资者的操作策略,没有必要用真实的操作资金来挥霍。这个过程类似于流水线生产汽车,大项目的流程是先在实验室里设计和实验,然后进行中试,最后才能大规模生产,规模生产以后就很少反复改动最开始的设计思想了。交易系统如果要设计合理的正预期值,就应该进行测试和检验,市场就是最好的检验员。在进行数据测试时,不要用近几年的和一个市场的数据,要尽可能用更长时间和多个市场的数据;或者用专门的软件生成随机波动特征的数据检验。经过多次检验和修改,交易系统可以被投资者用来描述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就符合交易市场的特征了。

二、对交易市场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市场永远存在各种风险,可能会给市场交易者带来损失,因此许多投资者对交易中的风险往往采取回避和厌恶心理。然而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对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风险就没那么可怕了。而且在某些市场环境下,风险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在风险控制方面,如果使用交易系统可谓得心应手。交易系统对风险的控制不是随机的和主观的,也不是事后得出的。它在交易发生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相关的参数,然后根据有关机制进行计算,理性地分析各种情况,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中外大量的投资人士的成功交易经历都已证实,采用交易系统以后,交易中的风险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即使投资者在1987年全球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的极端不利市场环境下,也能从容应对。一个完善的交易系统对风险的控制方法是对交易中出现的所有可能做出应对方案。例如:(1)交易以后,立刻出现亏损,如何处理?是置之不理,还是立刻将现有的持仓清理掉;(2)交易以后若市场价格不再大幅波动,而是连续横盘整理,如何面对此种情况?是心如磐石且持仓不动,还是减少一半的仓位抑或是全部平仓?(3)入场后,遇到不利于自己仓位的重大消息,要如何应对;(4)入市后出现较大的盈利,是持仓不动还是立刻平掉。当然,在一切风险控制之中,交易系统最应该考虑到的是:发生了最坏的情况,投资者也不会破产。

三、控制交易者的心理弱点

只要交易者是人类,就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影响自己的决策,即所谓人性的弱点。对投资者而言,心里弱点主要有两个,恐惧和贪婪。投资市场的特点就是未来走势是不确定性,交易心态也在时刻变化。恐惧就是我们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恐惧程度的变化,极度恐惧时候害怕出错,从而不敢交易;另一种情况是贪婪,在盈利时,对市场的未来存在过高的期望值,不管自己理想中走势与市场实际走势有什么区别,对未来盈利空间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想解决恐惧和贪婪就要把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在投资中可以在交易之前设置适当的盈亏比。假设预计盈亏比为3:1,预计盈利是三个单位,亏损为一个单位。如果市场不利,到达事先设定好的止损线必须止损;价格有利时,让利润奔跑,没有到达止盈线时不得止盈。这样,交易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最大亏损和最大预期盈利,就克服了我们在投资之前的恐惧心态和面对收益时的过于保守的心态,后续的交易受心态变化的影响就会很小了。

四、结语

在风云诡谲的证券交易市场中,一个良好的交易系统在投资决策中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交易系统的交易无异于盲人摸象,可以这样说,交易系统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交易系统是万万不能的。

参考文献

[1]波涛.系统交易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普铁军.波段赢金[M].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交易系统范文篇2

关键词:交易系统投资者效用投资策略系统投资

从人类文明历史出现第一次证券交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早期证券交易主要采取现货交易方式,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交易形式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向复合的发展趋势。各国证券交易方式的分类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既可按单一标准分类,也可兼采多种标准分类,并形成了现货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并存的交易形式。

以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例,截至2008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过3900家,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超过30.4万亿美元。另外,美国政府、公司和外国政府、公司及国际银行的数千种债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如今这样一个证券交易高度发达的世界,各国上万种股票,各个公司、各国政府数千种债券,一起构成了庞大的证券投资市场,其总市场价值约为20.9万亿欧元,日均交易额为1029亿欧元。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证券交易确实是当今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在这个市场弈,他们的投资行为是主观收益的,然而客观上却影响了这个世界的进程。

证券投资有证券套利、证券包销、证券发行等多种形式,其中,证券套利有许多种分析方法,主要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多种组合。在证券套利投资中,很多投资者坚持一套成型的投资系统,希望将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然而相对于不采用固定系统的投资者,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如果可以,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本文通过对证券投资者的效用的研究,结合证券交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投资方式对投资者产生的效用不同,分析得出创建交易系统与投资者效用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投资建议。

研究假设

根据损失厌恶(LossAversion)理论,人类对诸多风险进行选择时,对损失存在着必然的厌恶感,具体来说,损失造成的效用损失程度是等幅收益的2.5倍。所以,在对比分析交易系统的作用时,笔者认为应该以投资者效用为比较标准,而不是直接的数字收益。这样才能更真实的反映交易系统对投资者的实际作用。

假设1:投资者对损失的厌恶程度是等幅收益效用的2.5倍。

投资者效用,衡量投资者从投资组合中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根据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投资者效用可以分为三类:风险喜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

即使经济学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但是由于人类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所以风险中性的情况在真实的市场中是不存在的,投资者一般也只分为两类,积极型和保守型,即分别对应风险喜好和风险厌恶。本文将对这两类投资者的效用分别进行系统与无规则的对比分析,探究创建交易系统的必要性。

假设2:投资者分为两种,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并且二者对风险的厌恶与喜好程度相同。

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反映了研究者是否成功分离了价格波动中的非随机性部分。交易系统的正期望值越高,则反映研究者对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的认识程度越高。反之,如果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小于零,则反映研究者还未能捕捉到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绝大多数投资人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完全没有系统的观点。

假设3:投资者的操作方法是可以高度定量化、条理化的,并且具有系统的完整性。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交易系统都有弊端。但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客观的认识交易系统。在进行这个研究的时候,笔者选择了包含入场信号、出场信号和期望计算等参数的多个不同的交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做旨在说明交易系统自身的质量并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是否有清晰的系统,可以从非系统交易中区分出来。

假设4:交易系统自身质量的差异不会从质的方面改变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只会在量的方面有影响,即质量更高的交易系统产生的效用更大。

许多投资者根据把对市场的某种认识与致胜的方法混淆了。他们不知道要想在市场上获胜,必须进一步确定其方法在统计上的科学性。无论是随机性的价格波动还是非随机性的价格波动中不具备统计显著性的部分,只能给投资人以局部获胜的机会,但是绝没有长期稳定获胜的可能。本文在研究交易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区分系统交易与非系统交易的差异,假定投资者设计的交易系统都有数理统计原则依据。

假设5:投资者对其操作方法的效果是根据数理统计原则指导下的认识。

交易系统

那么究竟什么是交易系统?从简单的概念上讲,交易系统是系统交易思维的物化。系统交易思维是一种理念,包括一整套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心理互动的过程,它体现为在行情判断分析中对价格运动的总体性的观察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观察,表现为在决策特征中对交易对象、交易资本和交易投资者的这三大要素的全面体现。

交易模型理论是交易系统的核心,它与交易系统设计者自身的理论基础、投资哲学以及个人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国际主流的交易系统有以下两种:技术分析系统和基本分析系统。

(一)技术分析交易系统

技术分析交易系统是指使用市场历史的交易数据(价格、成交量和持仓兴趣等),通过计算各类交易指标和指数,并经过系统化搜索检验、优化处理,以期判断价格发展趋势和交易信号的交易系统。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以道氏理论和江恩技术理论等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基础之上,以价格形态辨别、发展趋势研究和突破信号等理论为主要工具得出结论,并经过大量统计学分析检验。该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分析失误,特别是在对重大事件中判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保证了交易分析中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其具体模型主要有以图型形态识别为基础的和以价格趋势判断为基础的交易系统。

(二)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统

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统是指交易者使用市场外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所有影响基本经济关系的信息进行考察,并对这类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数据库,从中判断市场的均衡价格而进行投资的系统。该系统的特点主要是:为大规模资金进场提供良好的分析依据;理论基础雄厚,容易为投资大众接受。但对于短线和时机把握帮助不大,而且信息收集难度大,导致分析滞后于市场价格,同时分析主观性过强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其主要模型有价值评估和积分评估等。

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二阶矩阵来说明两种不同的交易系统对两种不同的投资者分别有哪些影响,见表1所示。概括来说,交易系统(不考虑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投资者把握投资时间

毫无疑问,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都是可以获利的,不同的交易系统自然投资时限也不同,有专为短线投资设计的交易系统,也有只为长线投资服务的交易系统。不要认为交易系统的时间属性是个无所谓的概念,表2中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假设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完全随机的,并假设损失厌恶系数为2.5(投资者效用=股票价格上升的概率-股票价格下降的概率×2.5)。中国论文联盟

显然,在较短的投资时间内,正收益的概率始终距50%不远,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一年以内的投资取得正收益的概率比(50%)高不了多少。而特别长的投资时间(如100年)虽然可以100%确定获得收益,但是对寿命有限的人类来说又不现实。实际上,投资者效用从1年后才开始为正的(蓝色数字)。所以,1年到10年为期的投资将更诱人,这也正是笔者要强调交易系统能使投资者控制投资时间的原因,因为恰当的时间会带来最大的投资者效用。

(二)凸现期望分析的优势

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寻找交易信号,以入场信号和出场信号为主。但是毕竟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发现的信号绝对正确,所以投资者需要对这样的信号进行分析,尤其是评估其正确的概率。其实,投资决策的过程就是将直觉或者认识转化为概率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因为最重要的不是概率,而是期望。假设现在某只股票上涨的概率是80%,下跌的概率是20%,而上涨的幅度只有1%,下跌的幅度则是5%,那么最终的期望就是0.8×0.1-0.2×0.5=-0.02,即股市很可能上涨,但是投资者的效用却是负的。所以,使用可以同时判断概率和计算期望的交易系统,显然可以最大化投资者效用。当然,如果有人在投资时计算了期望而不清楚自己是否拥有交易系统,实际上他都是在采用固定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那这就是交易系统。

(三)减少信息量对投资的影响

显然,交易系统出现的本意就是一些投资者希望克服人类的惰性和情绪化,其目的也是让交易活动更加程序化。在传统的认识中,人们总是相信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投资损失,换句话说,只要能掌握更多的信息,那么投资的准确性也必然会提高。然而,研究人员对赌马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个实验中,赌马的投资者先后在掌握5条信息、10条、20条和40条信息的情况下分别对每一匹马进行同样的预测,不幸的是,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使预测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反倒是投资者对自己预测的信息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也就是说,更多的信息不仅没有帮助投资者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反而让他们更加坚持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无疑是在帮倒忙。显然,交易系统的发明者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因为交易系统确实在能有效筛选、过滤信息,一个交易系统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越多越好。信息使投资者的信息与预测准确性出现了背离,投资者效用将相应减少。所以从应对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交易系统的存在对提高投资者效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有助于克服心理作用对交易活动带来的影响

投入与趋同性:一旦做出决策,人们就会改变中立思考立场,尽力寻找支持这一决策的证据,从而无视不利于这一决策的证据。

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在面对收益时具有风险厌恶倾向,而在面对损失时则具有风险喜好倾向。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投资者经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判断,原因很简单,他的情感让他相信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时,他就会找来一千个理由来作论据;而当他的情感对这笔投资感到厌恶时,同样地,他也会找来另外一千个理由来证明这笔投资有多么糟糕,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一个关于的事例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一个下注前犹豫不决的赌徒,在下注后突然间就会信心大增,这是个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现象。事实上多数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决策之后,我们的内心就好像被一股力量支配着,让我们不得不去依附于这个决策,然而很多时候错误的结果让我们一再付出沉重的代价。毫无疑问,投资者效用也在这个过程中蒙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且除了交易系统之外,似乎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五)可以控制组合周转率

“所有实证数据无一例外的表明,低周转率资金(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在两年以上)在3年、5年、10年和15年的时间范围内业绩最佳”。

从表3中可以看出,周转率低于50%的投资组合其业绩要明显高于50%以上的,过高的周转率甚至会导致负的回报率(如蓝色数字)。

组合周转率的高低与长期业绩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周转的成本造成的,包括交易成本、隐性成本和税收成本等。也就是说,一套经过筛选的投资组合,长期持有总会有不错的收益;即使换成其他组合依然有收益,只是要支付相当高的周转成本而已,这就使得周转率高的组合长期业绩表现不佳。

美国的共同基金的年周转率在1946年到1966年之间的20年都保持在20%的低水平,而今天的平均水平已接近100%。再看看中国A股市场,2006年基金整体组合周转率为287.30%,A股市场的平均周转率为376%。而在151只开放式基金中,有40%以上的开放式基金组合周转率超过了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周转率最高的一只基金竟然高达1657.83%,同时有四只基金的组合周转率超过1000%。显然,对结果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前景效用的作用扩大,使市场的组合周转率高的让人难以置信。

交易系统的存在可以让投资者始终保持对交易过程的高度关注,而不是一味的担心结果,毕竟任何结果都有运气和概率的成分。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是交易系统在这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效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二阶矩阵来看一下投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以便更深刻的认识交易系统的作用,见表4。

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投资者效用在两种情况下的变化,结合投资者的实际交易经验,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交易系统可以使投资者明白账面的数字收益不是最重要的,投资者效用才是最重要的。交易系统可以使投资者避免落入某些心理陷阱,包括过度自我感觉良好、经验启发型偏差(Heuristic-drivenBias)、非理性恶性增资(IrrationalCommitmentEscalation),以及确认陷阱(TheConfirmationTrap)等。因为人们愿意相信他人的原因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所以交易系统可以使一个人的投资行为个体化,而不是随波逐流。

总之,交易系统还没有被所有投资者所熟知,但经过分析,我们确实发现了它相比非系统投资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从投资者效用的角度分析,在证券交易中创建交易系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美]兹维•博迪,[美]罗伯特•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交易系统范文篇3

关键词:交易系统投资者效用投资策略系统投资

从人类文明历史出现第一次证券交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早期证券交易主要采取现货交易方式,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交易形式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向复合的发展趋势。各国证券交易方式的分类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既可按单一标准分类,也可兼采多种标准分类,并形成了现货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并存的交易形式。

以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例,截至2008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过3900家,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超过30.4万亿美元。另外,美国政府、公司和外国政府、公司及国际银行的数千种债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在如今这样一个证券交易高度发达的世界,各国上万种股票,各个公司、各国政府数千种债券,一起构成了庞大的证券投资市场,其总市场价值约为20.9万亿欧元,日均交易额为1029亿欧元。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证券交易确实是当今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在这个市场弈,他们的投资行为是主观收益的,然而客观上却影响了这个世界的进程。

证券投资有证券套利、证券包销、证券发行等多种形式,其中,证券套利有许多种分析方法,主要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多种组合。在证券套利投资中,很多投资者坚持一套成型的投资系统,希望将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然而相对于不采用固定系统的投资者,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如果可以,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本文通过对证券投资者的效用的研究,结合证券交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投资方式对投资者产生的效用不同,分析得出创建交易系统与投资者效用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投资建议。

研究假设

根据损失厌恶(LossAversion)理论,人类对诸多风险进行选择时,对损失存在着必然的厌恶感,具体来说,损失造成的效用损失程度是等幅收益的2.5倍。所以,在对比分析交易系统的作用时,笔者认为应该以投资者效用为比较标准,而不是直接的数字收益。这样才能更真实的反映交易系统对投资者的实际作用。

假设1:投资者对损失的厌恶程度是等幅收益效用的2.5倍。

投资者效用,衡量投资者从投资组合中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根据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投资者效用可以分为三类:风险喜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

即使经济学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但是由于人类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所以风险中性的情况在真实的市场中是不存在的,投资者一般也只分为两类,积极型和保守型,即分别对应风险喜好和风险厌恶。本文将对这两类投资者的效用分别进行系统与无规则的对比分析,探究创建交易系统的必要性。

假设2:投资者分为两种,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并且二者对风险的厌恶与喜好程度相同。

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反映了研究者是否成功分离了价格波动中的非随机性部分。交易系统的正期望值越高,则反映研究者对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的认识程度越高。反之,如果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小于零,则反映研究者还未能捕捉到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绝大多数投资人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完全没有系统的观点。

假设3:投资者的操作方法是可以高度定量化、条理化的,并且具有系统的完整性。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交易系统都有弊端。但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客观的认识交易系统。在进行这个研究的时候,笔者选择了包含入场信号、出场信号和期望计算等参数的多个不同的交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做旨在说明交易系统自身的质量并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是否有清晰的系统,可以从非系统交易中区分出来。

假设4:交易系统自身质量的差异不会从质的方面改变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只会在量的方面有影响,即质量更高的交易系统产生的效用更大。

许多投资者根据把对市场的某种认识与致胜的方法混淆了。他们不知道要想在市场上获胜,必须进一步确定其方法在统计上的科学性。无论是随机性的价格波动还是非随机性的价格波动中不具备统计显著性的部分,只能给投资人以局部获胜的机会,但是绝没有长期稳定获胜的可能。本文在研究交易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区分系统交易与非系统交易的差异,假定投资者设计的交易系统都有数理统计原则依据。

假设5:投资者对其操作方法的效果是根据数理统计原则指导下的认识。

交易系统

那么究竟什么是交易系统?从简单的概念上讲,交易系统是系统交易思维的物化。系统交易思维是一种理念,包括一整套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心理互动的过程,它体现为在行情判断分析中对价格运动的总体性的观察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观察,表现为在决策特征中对交易对象、交易资本和交易投资者的这三大要素的全面体现。

交易模型理论是交易系统的核心,它与交易系统设计者自身的理论基础、投资哲学以及个人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国际主流的交易系统有以下两种:技术分析系统和基本分析系统。

(一)技术分析交易系统

技术分析交易系统是指使用市场历史的交易数据(价格、成交量和持仓兴趣等),通过计算各类交易指标和指数,并经过系统化搜索检验、优化处理,以期判断价格发展趋势和交易信号的交易系统。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以道氏理论和江恩技术理论等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基础之上,以价格形态辨别、发展趋势研究和突破信号等理论为主要工具得出结论,并经过大量统计学分析检验。该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分析失误,特别是在对重大事件中判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保证了交易分析中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其具体模型主要有以图型形态识别为基础的和以价格趋势判断为基础的交易系统。

(二)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统

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统是指交易者使用市场外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所有影响基本经济关系的信息进行考察,并对这类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数据库,从中判断市场的均衡价格而进行投资的系统。该系统的特点主要是:为大规模资金进场提供良好的分析依据;理论基础雄厚,容易为投资大众接受。但对于短线和时机把握帮助不大,而且信息收集难度大,导致分析滞后于市场价格,同时分析主观性过强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其主要模型有价值评估和积分评估等。

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二阶矩阵来说明两种不同的交易系统对两种不同的投资者分别有哪些影响,见表1所示。概括来说,交易系统(不考虑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投资者把握投资时间

毫无疑问,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都是可以获利的,不同的交易系统自然投资时限也不同,有专为短线投资设计的交易系统,也有只为长线投资服务的交易系统。不要认为交易系统的时间属性是个无所谓的概念,表2中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假设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完全随机的,并假设损失厌恶系数为2.5(投资者效用=股票价格上升的概率-股票价格下降的概率×2.5)。

显然,在较短的投资时间内,正收益的概率始终距50%不远,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一年以内的投资取得正收益的概率比(50%)高不了多少。而特别长的投资时间(如100年)虽然可以100%确定获得收益,但是对寿命有限的人类来说又不现实。实际上,投资者效用从1年后才开始为正的(蓝色数字)。所以,1年到10年为期的投资将更诱人,这也正是笔者要强调交易系统能使投资者控制投资时间的原因,因为恰当的时间会带来最大的投资者效用。

(二)凸现期望分析的优势

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寻找交易信号,以入场信号和出场信号为主。但是毕竟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发现的信号绝对正确,所以投资者需要对这样的信号进行分析,尤其是评估其正确的概率。其实,投资决策的过程就是将直觉或者认识转化为概率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因为最重要的不是概率,而是期望。假设现在某只股票上涨的概率是80%,下跌的概率是20%,而上涨的幅度只有1%,下跌的幅度则是5%,那么最终的期望就是0.8×0.1-0.2×0.5=-0.02,即股市很可能上涨,但是投资者的效用却是负的。所以,使用可以同时判断概率和计算期望的交易系统,显然可以最大化投资者效用。当然,如果有人在投资时计算了期望而不清楚自己是否拥有交易系统,实际上他都是在采用固定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那这就是交易系统。

(三)减少信息量对投资的影响

显然,交易系统出现的本意就是一些投资者希望克服人类的惰性和情绪化,其目的也是让交易活动更加程序化。在传统的认识中,人们总是相信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投资损失,换句话说,只要能掌握更多的信息,那么投资的准确性也必然会提高。然而,研究人员对赌马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个实验中,赌马的投资者先后在掌握5条信息、10条、20条和40条信息的情况下分别对每一匹马进行同样的预测,不幸的是,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使预测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反倒是投资者对自己预测的信息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也就是说,更多的信息不仅没有帮助投资者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反而让他们更加坚持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无疑是在帮倒忙。显然,交易系统的发明者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因为交易系统确实在能有效筛选、过滤信息,一个交易系统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越多越好。信息使投资者的信息与预测准确性出现了背离,投资者效用将相应减少。所以从应对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交易系统的存在对提高投资者效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有助于克服心理作用对交易活动带来的影响

投入与趋同性:一旦做出决策,人们就会改变中立思考立场,尽力寻找支持这一决策的证据,从而无视不利于这一决策的证据。

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在面对收益时具有风险厌恶倾向,而在面对损失时则具有风险喜好倾向。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投资者经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判断,原因很简单,他的情感让他相信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时,他就会找来一千个理由来作论据;而当他的情感对这笔投资感到厌恶时,同样地,他也会找来另外一千个理由来证明这笔投资有多么糟糕,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一个关于的事例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一个下注前犹豫不决的赌徒,在下注后突然间就会信心大增,这是个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现象。事实上多数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决策之后,我们的内心就好像被一股力量支配着,让我们不得不去依附于这个决策,然而很多时候错误的结果让我们一再付出沉重的代价。毫无疑问,投资者效用也在这个过程中蒙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且除了交易系统之外,似乎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五)可以控制组合周转率

“所有实证数据无一例外的表明,低周转率资金(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在两年以上)在3年、5年、10年和15年的时间范围内业绩最佳”。

从表3中可以看出,周转率低于50%的投资组合其业绩要明显高于50%以上的,过高的周转率甚至会导致负的回报率(如蓝色数字)。

组合周转率的高低与长期业绩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周转的成本造成的,包括交易成本、隐性成本和税收成本等。也就是说,一套经过筛选的投资组合,长期持有总会有不错的收益;即使换成其他组合依然有收益,只是要支付相当高的周转成本而已,这就使得周转率高的组合长期业绩表现不佳。

美国的共同基金的年周转率在1946年到1966年之间的20年都保持在20%的低水平,而今天的平均水平已接近100%。再看看中国A股市场,2006年基金整体组合周转率为287.30%,A股市场的平均周转率为376%。而在151只开放式基金中,有40%以上的开放式基金组合周转率超过了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周转率最高的一只基金竟然高达1657.83%,同时有四只基金的组合周转率超过1000%。显然,对结果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前景效用的作用扩大,使市场的组合周转率高的让人难以置信。

交易系统的存在可以让投资者始终保持对交易过程的高度关注,而不是一味的担心结果,毕竟任何结果都有运气和概率的成分。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是交易系统在这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效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二阶矩阵来看一下投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以便更深刻的认识交易系统的作用,见表4。

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投资者效用在两种情况下的变化,结合投资者的实际交易经验,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交易系统可以使投资者明白账面的数字收益不是最重要的,投资者效用才是最重要的。交易系统可以使投资者避免落入某些心理陷阱,包括过度自我感觉良好、经验启发型偏差(Heuristic-drivenBias)、非理性恶性增资(IrrationalCommitmentEscalation),以及确认陷阱(TheConfirmationTrap)等。因为人们愿意相信他人的原因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所以交易系统可以使一个人的投资行为个体化,而不是随波逐流。

总之,交易系统还没有被所有投资者所熟知,但经过分析,我们确实发现了它相比非系统投资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从投资者效用的角度分析,在证券交易中创建交易系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美]兹维•博迪,[美]罗伯特•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交易系统范文篇4

根据损失厌恶(LossAversion)理论,人类对诸多风险进行选择时,对损失存在着必然的厌恶感,具体来说,损失造成的效用损失程度是等幅收益的2.5倍。所以,在对比分析交易系统的作用时,笔者认为应该以投资者效用为比较标准,而不是直接的数字收益。这样才能更真实的反映交易系统对投资者的实际作用。

假设1:投资者对损失的厌恶程度是等幅收益效用的2.5倍。

投资者效用,衡量投资者从投资组合中获得的心理满足程度。根据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投资者效用可以分为三类:风险喜好、风险厌恶和风险中性。

即使经济学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但是由于人类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所以风险中性的情况在真实的市场中是不存在的,投资者一般也只分为两类,积极型和保守型,即分别对应风险喜好和风险厌恶。本文将对这两类投资者的效用分别进行系统与无规则的对比分析,探究创建交易系统的必要性。

假设2:投资者分为两种,风险厌恶与风险喜好,并且二者对风险的厌恶与喜好程度相同。

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反映了研究者是否成功分离了价格波动中的非随机性部分。交易系统的正期望值越高,则反映研究者对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的认识程度越高。反之,如果交易系统的期望值小于零,则反映研究者还未能捕捉到非随机性价格波动。绝大多数投资人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完全没有系统的观点。

假设3:投资者的操作方法是可以高度定量化、条理化的,并且具有系统的完整性。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交易系统都有弊端。但这一点并不妨碍我们客观的认识交易系统。在进行这个研究的时候,笔者选择了包含入场信号、出场信号和期望计算等参数的多个不同的交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做旨在说明交易系统自身的质量并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是否有清晰的系统,可以从非系统交易中区分出来。

假设4:交易系统自身质量的差异不会从质的方面改变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只会在量的方面有影响,即质量更高的交易系统产生的效用更大。

许多投资者根据把对市场的某种认识与致胜的方法混淆了。他们不知道要想在市场上获胜,必须进一步确定其方法在统计上的科学性。无论是随机性的价格波动还是非随机性的价格波动中不具备统计显著性的部分,只能给投资人以局部获胜的机会,但是绝没有长期稳定获胜的可能。本文在研究交易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区分系统交易与非系统交易的差异,假定投资者设计的交易系统都有数理统计原则依据。

假设5:投资者对其操作方法的效果是根据数理统计原则指导下的认识。

交易系统

那么究竟什么是交易系统?从简单的概念上讲,交易系统是系统交易思维的物化。系统交易思维是一种理念,包括一整套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心理互动的过程,它体现为在行情判断分析中对价格运动的总体性的观察和时间上的连续性观察,表现为在决策特征中对交易对象、交易资本和交易投资者的这三大要素的全面体现。

交易模型理论是交易系统的核心,它与交易系统设计者自身的理论基础、投资哲学以及个人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国际主流的交易系统有以下两种:技术分析系统和基本分析系统。

(一)技术分析交易系统

技术分析交易系统是指使用市场历史的交易数据(价格、成交量和持仓兴趣等),通过计算各类交易指标和指数,并经过系统化搜索检验、优化处理,以期判断价格发展趋势和交易信号的交易系统。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以道氏理论和江恩技术理论等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基础之上,以价格形态辨别、发展趋势研究和突破信号等理论为主要工具得出结论,并经过大量统计学分析检验。该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分析失误,特别是在对重大事件中判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保证了交易分析中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其具体模型主要有以图型形态识别为基础的和以价格趋势判断为基础的交易系统。

(二)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统

基本面分析交易系统是指交易者使用市场外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所有影响基本经济关系的信息进行考察,并对这类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数据库,从中判断市场的均衡价格而进行投资的系统。该系统的特点主要是:为大规模资金进场提供良好的分析依据;理论基础雄厚,容易为投资大众接受。但对于短线和时机把握帮助不大,而且信息收集难度大,导致分析滞后于市场价格,同时分析主观性过强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其主要模型有价值评估和积分评估等。

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二阶矩阵来说明两种不同的交易系统对两种不同的投资者分别有哪些影响,见表1所示。概括来说,交易系统(不考虑技术分析或者基本面分析)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投资者把握投资时间

毫无疑问,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都是可以获利的,不同的交易系统自然投资时限也不同,有专为短线投资设计的交易系统,也有只为长线投资服务的交易系统。不要认为交易系统的时间属性是个无所谓的概念,表2中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假设股票价格的变动是完全随机的,并假设损失厌恶系数为2.5(投资者效用=股票价格上升的概率-股票价格下降的概率×2.5)。

显然,在较短的投资时间内,正收益的概率始终距50%不远,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一年以内的投资取得正收益的概率比(50%)高不了多少。而特别长的投资时间(如100年)虽然可以100%确定获得收益,但是对寿命有限的人类来说又不现实。实际上,投资者效用从1年后才开始为正的(蓝色数字)。所以,1年到10年为期的投资将更诱人,这也正是笔者要强调交易系统能使投资者控制投资时间的原因,因为恰当的时间会带来最大的投资者效用。

(二)凸现期望分析的优势

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寻找交易信号,以入场信号和出场信号为主。但是毕竟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发现的信号绝对正确,所以投资者需要对这样的信号进行分析,尤其是评估其正确的概率。其实,投资决策的过程就是将直觉或者认识转化为概率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是全部,因为最重要的不是概率,而是期望。假设现在某只股票上涨的概率是80%,下跌的概率是20%,而上涨的幅度只有1%,下跌的幅度则是5%,那么最终的期望就是0.8×0.1-0.2×0.5=-0.02,即股市很可能上涨,但是投资者的效用却是负的。所以,使用可以同时判断概率和计算期望的交易系统,显然可以最大化投资者效用。当然,如果有人在投资时计算了期望而不清楚自己是否拥有交易系统,实际上他都是在采用固定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那这就是交易系统。

(三)减少信息量对投资的影响

显然,交易系统出现的本意就是一些投资者希望克服人类的惰性和情绪化,其目的也是让交易活动更加程序化。在传统的认识中,人们总是相信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投资损失,换句话说,只要能掌握更多的信息,那么投资的准确性也必然会提高。然而,研究人员对赌马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在这个实验中,赌马的投资者先后在掌握5条信息、10条、20条和40条信息的情况下分别对每一匹马进行同样的预测,不幸的是,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使预测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反倒是投资者对自己预测的信息出现了明显的上升。

也就是说,更多的信息不仅没有帮助投资者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反而让他们更加坚持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无疑是在帮倒忙。显然,交易系统的发明者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因为交易系统确实在能有效筛选、过滤信息,一个交易系统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越多越好。信息使投资者的信息与预测准确性出现了背离,投资者效用将相应减少。所以从应对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看,交易系统的存在对提高投资者效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有助于克服心理作用对交易活动带来的影响

投入与趋同性:一旦做出决策,人们就会改变中立思考立场,尽力寻找支持这一决策的证据,从而无视不利于这一决策的证据。

根据前景理论,投资者在面对收益时具有风险厌恶倾向,而在面对损失时则具有风险喜好倾向。这就容易解释为什么投资者经常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判断,原因很简单,他的情感让他相信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时,他就会找来一千个理由来作论据;而当他的情感对这笔投资感到厌恶时,同样地,他也会找来另外一千个理由来证明这笔投资有多么糟糕,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一个关于的事例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一个下注前犹豫不决的赌徒,在下注后突然间就会信心大增,这是个有趣而又发人深思的现象。事实上多数投资者都有这样的感受,一个决策之后,我们的内心就好像被一股力量支配着,让我们不得不去依附于这个决策,然而很多时候错误的结果让我们一再付出沉重的代价。毫无疑问,投资者效用也在这个过程中蒙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且除了交易系统之外,似乎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五)可以控制组合周转率

“所有实证数据无一例外的表明,低周转率资金(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在两年以上)在3年、5年、10年和15年的时间范围内业绩最佳”。

从表3中可以看出,周转率低于50%的投资组合其业绩要明显高于50%以上的,过高的周转率甚至会导致负的回报率(如蓝色数字)。

组合周转率的高低与长期业绩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周转的成本造成的,包括交易成本、隐性成本和税收成本等。也就是说,一套经过筛选的投资组合,长期持有总会有不错的收益;即使换成其他组合依然有收益,只是要支付相当高的周转成本而已,这就使得周转率高的组合长期业绩表现不佳。

美国的共同基金的年周转率在1946年到1966年之间的20年都保持在20%的低水平,而今天的平均水平已接近100%。再看看中国A股市场,2006年基金整体组合周转率为287.30%,A股市场的平均周转率为376%。而在151只开放式基金中,有40%以上的开放式基金组合周转率超过了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周转率最高的一只基金竟然高达1657.83%,同时有四只基金的组合周转率超过1000%。显然,对结果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前景效用的作用扩大,使市场的组合周转率高的让人难以置信。

交易系统的存在可以让投资者始终保持对交易过程的高度关注,而不是一味的担心结果,毕竟任何结果都有运气和概率的成分。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是交易系统在这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效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二阶矩阵来看一下投资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以便更深刻的认识交易系统的作用,见表4。

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交易系统对投资者效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投资者效用在两种情况下的变化,结合投资者的实际交易经验,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交易系统可以使投资者明白账面的数字收益不是最重要的,投资者效用才是最重要的。交易系统可以使投资者避免落入某些心理陷阱,包括过度自我感觉良好、经验启发型偏差(Heuristic-drivenBias)、非理性恶性增资(IrrationalCommitmentEscalation),以及确认陷阱(TheConfirmationTrap)等。因为人们愿意相信他人的原因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所以交易系统可以使一个人的投资行为个体化,而不是随波逐流。

总之,交易系统还没有被所有投资者所熟知,但经过分析,我们确实发现了它相比非系统投资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从投资者效用的角度分析,在证券交易中创建交易系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美]兹维•博迪,[美]罗伯特•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美]约翰•墨菲.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地震出版社,1994

3.[美]迈克尔•莫布森.魔鬼投资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

交易系统范文篇5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快速认证;区块链技术

1国内碳减排认证和交易现状

1.1概述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特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由每个试点省市发改委的组织下,以产权交易所和能源类央企为主牵头设立了交易所。我国主要是控制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总量(含直接发放配额和储备配额)附加自愿减排(CCRE),根据各试点市场的交易规则,可在一定额度内抵消碳排放配额。

1.2配额分配

试点省市发改委按照基准法确定控排企业配额数量配额发放,以免费发放为主、竞拍为辅是碳市场的主要交易产品。基准法按行业基准排放强度核定碳配额,适用于生产流程及产品样式规模标准化的行业。历史法即按照控排单位的历史排放水平核定碳配额,适用于生产工艺产品特征复杂的行业,如表1所示。

1.3自愿减排量

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由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设定机构,采用发改委备案的方法学核证,并经发改委备案的低碳项目所节约的减排量[1]。根据各试点市场的交易规则,可在一定额度内抵消碳排放配额,如表2所示。

1.4现存碳减排认证和交易的问题

我国试点碳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增长,就上海碳市场交易情况来看,自2013年11月26日—2019年12月31日,上海碳市场共运行1422个交易日,现货产品累计成交1.28亿t,累计交易额13.91亿元[2]。考虑到未来需要开放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按照目前碳减排认证和交易的试点,还有些工作待改进:①参与碳交易的企业数量比较少,市场活跃度较低;②碳交易的产品单一,目前主要以配额分配和自愿减排量交易为主,部分试点交易所配以少量的远期交易产品;③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中排放基准的计算方式的信息不透明,不同地区的排放基准也不同;④纳管企业上报碳减排量,在经过第三方进行认证,时间过程比较长,碳排放市场活跃起来后,碳排放认证的工作量将大大增加,人才需求也显得紧缺。

2初步构建区块链碳排放的计算及交易系统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能够构建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为交易数据提供溯源、防篡改的功能[3],可实现碳权交易的精细化管理。

2.1某分布式能源站碳减排计算

此分布式能源站目前属于未纳管企业,核算方式模拟CCER自愿减排,开展碳减排的快速认证和交易。此分布式能源站使用天然气进行热电联供,供应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蒸汽,电力部分全额上网。估算减排量ERy=BEy-PEy其中:ERy-在y年的减排量,tCO2e/yr;BEy-在y年的基准线排放,tCO2e/yr;PEy-在y年的项目排放/tCO2e/yr。基准线排放(tCO2e/yr)由2部分组成,根据企业原有供能方式为外购电力和外购蒸汽作为基准。根据当年上海市XXXX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电力外购碳排放因子,本市电力排放因子为7.88吨二氧化碳/万千瓦时,即0.788kg/kWh。外购蒸汽需要通过过热蒸汽参数查表,找到对应每吨蒸汽的热值,正常工况在1.0MPa,过热温度在220℃左右,取2834kJ/kg,折算至2.834GJ/t,根据《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试行)(SH/MRV0012012)》,供热企业碳排放基准,按照燃煤锅炉0.1046t/GJ作为供热排放因子。能源站内总共有5台机组,考虑到机组是轮流不定时运行,计算能源站内的碳排放数据是按照一台机组来进行计算,一台机组配置余热锅炉,在满负荷运行工况下,能够产生2000kW电力和6.5t蒸汽,消耗天然气1020m3/h,自用电为发电功率的5%。因此整个项目的减排计算方式如下:现有碳排放CCER是按照年度计算的,考虑到碳排放未来交易的实时性,系统按照每1.5h进行碳减排量计算认证,计算方式如下:CO2电=2000×(1-0.05)×1.5×0.788=2245.8kg=2.2458tCO2热=6.5×2.835×1.5×0.1046=2.89tCO2气=1020×1.5×1.97=3014.1kg=3.0141tCO2减排量=CO2电+CO2热-CO2气=2.89+2.2458-3.0141=2.1217t单台机组理论满负荷运行1.5h的减排量为2.1217t。

2.2硬件搭建

分布式能源站区块链系统现时使用Solo单节点架构,部署了两台主机。中心主机为HPZ440服务器,模拟交易所服务器。而客户端主机为HP桌面计算机。整个系统的架构为:能源站,OrgA;交易所HPZ440,OrgB;CCER购买方,OrgC。每一个Org均设有CA证书认证伺服点,为所有的交易进行背书,确认相关企业严格执行智行合约和系统架构允许的行为。

2.3智能合约

本智能合约以GO语言编写,目前提供7个功能供客户端使用。例如查询ID:一号机组减少CO2量的最新记录1.Args[0]=SerialID=一号机组减少CO2量2.Args[1]=TimeStamp=2019-3-1-1:24:47-2019-3-1-2:24:473.Args[2]=Average=N/A4.Args[3]=GreenEnergyCertValue=23845.Args[4]=GreenEnergyCertPrice=10006.Args[5]=IDforRef=497.Args[6]=Certowner=Edward8.Args[7]=Status=Bought上述记录说明第49个一号机组减少CO2量为2384,时间段2019-3-1-1:24:47–2019-3-1-2:24:47,用户Edward以1000元购入此CCER核证。

2.4客户端APP

能源站客户端以nodejs语言编写,主要功能是读取能源站内传感器信息,平滑数据处理,导入方法学计算并发送数据进入区块链内。本客户端需要1个js档案和1个html档案合并使用。Js档案为系统核心,html为可视化接口。

2.5交易平台终端

使用者先在终端打开v1_queryServer.js,执行查询系统本地服务器,其后用户可打开档案,如能源站系统、区块链网络和交易平台系统都上线便可看见,终端界面左方为系统状态信息,用户可在此处了解系统的连接状态,下一张CCER核证的生成时间以及CCER核证的数量状态。而在界面右方可看见已生成的CCER核证信息,用户可看见现在平台上可购买/已售出的CCER核证内容。如使用者需要购买CCER核证,可于右上方Username空格内填上用户名,在购买价格上填上金额,最后点击购买CCER核证便可完成操作。

3系统扩展及优化方向

3.1增加配额分配模式

根据配额分配模式,发改委需要每年输入每个企业对应的分配额度,每个企业确认后,将分配额度加入智能合约中。系统直接采集企业底层的电力和热力数据,其他行业采集对应参数,将数据记录在合约中,并实时计算出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实时分配额度随着产生的CO2排放量递减。

3.2增加第三方审核准入

因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是以联盟链的架构布局,原有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中,分配额度是进入纳管企业才有分配名额。同样CCER认证在原有体系中,也需要经过更多的审批流程来确认。虽然联盟链能够加快数据信任、碳排放本书数据的核准确认速度,但准入联盟链内还需要第三方的审核和企业申请进入。

4结语

通过本次构建区块链碳排放的计算及交易系统,初步降低了监管部门的成本、工作量、劳动力。各企业公司在本系统中对碳排放配额的认证与交易过程得到了清晰的见证。

参考文献

[1]何建坤.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9-09-27(3).

[2]宋金泰.天津:打造我国首家综合性环境能源交易平台[J].中国科技投资,2012(8):19-22.

[3]赵曰浩,彭克,徐丙垠,等.能源区块链应用工程现状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2019(7):14-22.

[4]张宁,,康重庆,等.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研究框架与典型应用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15):4011-4023.

交易系统范文篇6

(一)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置当前我国规划中的碳交易机制包括两类试点,一是国家层面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一是地方层面的强制减排交易机制。经验证明,要使碳交易机制在一定经济范围内发挥激励减排作用,必须建立强制减排交易体系。而强制减排交易体系可以采取碳排放的总量限制交易或基准信用交易两种形式。总量限制交易指政府对排放量规定一个上限,然后在该上限之下确定额度分配,当这些额度分配完毕就可以自由交易了。[1]现有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中,以欧盟的碳交易体系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总量限制交易。一个经济体无法实现全局总量限制时,则可采用基准信用交易方式进行。[2]基准信用交易是总量限制交易的一个变种,它指政府根据个体的排放水平划定一个特定的碳排放基线,并按特定程序进行监测和计算参与方的实际碳排放量,在履行期限届满时,若企业实际碳排放低于碳排放基线,可以将剩余碳信用额度进行交易获取收益;若企业实际碳排放超过设定碳排放基线,就必须购买缺口的碳排放量,以保证履行政府设定的碳减排目标。[3]当前,但凡采取碳强度指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都是基准信用交易,如瑞士、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碳强度是指每一美元经济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目前采取的是碳强度指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方法与经验值得我们在设置碳排放交易机制时借鉴。(二)区域间市场衔接2011年中国确定的首批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目前已经或正在启动成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以区域为单位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时,因为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情况差别很大,必然会出现交易机制的差异,碳排放标准的差异,核实、监督、处罚机制的差异,以及对产业的配额分配的差异等等。目前各省区市均是本着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区域内碳排放交易市场,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在形成全国性大市场时必然会出现矛盾和纠纷,因此在当前各省区市的交易机制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中是否需要有中央制定的统一的指导原则值得关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采用分权化治理模式,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体制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排放交易体系中如设定排放总量、分配排放权、监督交易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与其他总量交易体系的最大不同。其他总量交易体系如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体系,都是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采用分权化治理模式,欧盟既可以实现总体上的减排计划目标,同时又能考虑各成员国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平衡了各成员国和欧盟的利益。欧盟交易体系的分权化治理思想,体现在排放总量的设置、分配、排放权交易的登记等各个方面,这种在集中和分散之间进行平衡的能力,使其成为排放交易体系的典范。[4]

甘肃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

甘肃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需要在市场制度框架构建,该体系主要包括市场核心区、监管措施和奖惩措施三个方面。在交易市场核心区,主要是交易机制的选择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构建。对甘肃省而言,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偏向于重工业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选择总量控制的交易机制会影响甘肃经济总量的发展。因此交易机制选择基准信用交易机制是甘肃目前的必然选择,也就是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各行业每单位经济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通过限制单位经济活动的碳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各企业根据自愿减排和强制减排原则以及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并在碳排放市场进行交易。碳排放交易市场是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核心,企业和项目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自主交易,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下竞争定价,在这方面可借鉴国外如欧盟一些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经验。我国因为碳交易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交易体系,企业不具备完全依靠市场进行自主交易的能力,政府相关部门不具备市场有效监管的能力,因此甘肃在碳市场建立初期不可能一步到位,形成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建设之初不可能实行完全的市场化,相关部门需要协调、控制碳价格的剧烈波动,将企业的减排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当市场发展、发育到一定阶段,企业熟悉和适应了碳交易,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比较完善时,才可进一步推动价格市场化,相关部门对价格由控制转变为监管,将价格波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即可。此外,在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中,监管措施和奖惩措施是保障基准信用交易机制顺利、有效实施的条件。监管措施一方面需要对碳排放交易市场各交易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依法交易。另一方面对碳排放要进行科学的检测,建立碳测量中心,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支持更好的碳排放监测,以确保一个公平的碳市场。而且有效的监督、检测、核实是实行奖惩措施的依据。奖惩措施包括处罚制度和激励制度的设置与实施,对于达到碳排放标准或超标的企业或项目,可按照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于不能达标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必要的处罚。

甘肃碳排放交易的约束条件

(一)实行碳排放交易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目前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对甘肃的经济总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外贸出口和就业方面将产生负面影响。多年来,甘肃经济主要依靠采矿业和制造业两大传统工业,根据2011年《甘肃发展年鉴》统计数据整理知,采矿业和制造业两大传统产业2010年就业人口434061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3.09%;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377830万元,占城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的25.09%,同时外商投资126262万美元,占外商投资总额的20.08%;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左右。可以看出传统工业对甘肃经济发展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采矿业和制造业等传统工业的能源消费总量、煤炭、焦炭、原油及电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量约占总量的75%,因此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地方和企业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追求会阻碍低碳政策的执行,而如果简单地强制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或基准与信用额度交易在当前发展水平下又会约束经济的发展。(二)资金与技术的约束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京都议定书》附件中强调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氧化亚氯、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5种温室气体。对于碳排放的控制,从资金和技术方面看,甘肃的政府和相关行业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政府而言,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核算、跟踪企业的碳排放量以确定企业的碳排放配额是建立公正、开放的碳交易市场的前提条件。对于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方面都难以达到。对高耗能企业而言,节能减排的实施、技术创新同样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大量投入。目前,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欧美国家在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环保产业的技术转让中设置众多的技术壁垒。因此,资金和技术的约束将成为甘肃相关部门和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瓶颈。(三)目标与适应性的约束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一直对甘肃经济产生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甘肃工业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及主要污染物处理量逐年增加。但如果目前强制实施碳排放总量限制或单位经济活动排放量,部分企业因为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将很难达到要求的标准,并且当前法律、法规制度的欠缺也不能很好地支持碳交易的实施。2010年9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实现减缓温室气体增加的目标将很难并且成本高昂,将设定绝对排放上限和碳交易市场列为远期计划。对于甘肃这样的落后地区,企业、社会、政府各方面的适应性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可能出现。

甘肃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的支撑条件

交易系统范文篇7

在过去的30年里,建立于全球货币交易市场基础之上的各国政府债券市场、区域货币市场和全球股票市场日趋繁荣,成为债务和股票资本的重要来源。

外汇市场所具有的深度、流动性和透明度使得投资者能够在外汇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发现众多的跨境投资机会,政府和企业则能够以合理的成本举债和获得权益资本,这促进了尚处于早期阶段的国际投资的繁荣。

除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外,各类全球性投资者诸如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个人投资者和公司的财务部门也已成为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内的各交易所的客户。这些客户业已成为外汇市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并将继续决定全球外汇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客户是创新的驱动者

20世纪70~80年代,外汇市场客户对于交易的三大要求是:价格的品质(买卖价差小和流动性高)、价格的连续性(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仍保持价格品质),以及定价的速度(客户希望在30秒内即通过电话获得银行或经纪人的报价)。

20世纪90年代,我们目睹了外汇期权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使用了成熟的实时计算机风险管理系统和全球指令传送体系。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主要由路透和EBS提供的外汇电子经纪系统的扩张。这一时期外汇市场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趋势,并已蔓延至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就是创建一个更加迅速、低廉和安全的市场的趋势。从总体看,这是一种寻求更高的市场效率的强劲趋势,电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则加速了这一发展趋势。

我将阐述我们认为对市场参与者具有推动作用的三类效率:成本效率、风险管理效率和资本信用效率。

(一)成本效率

20世纪90年代,一些大型的跨国银行建立了能为其全球分支机构的外汇期权投资组合提供24小时风险管理和定价服务的网络交易系统,这样一来,不但使人力资源成本下降,更重要的是使风险管理者能够受益于大数法则,因为投资组合的对冲服从概率分布模型。随着这些全球范围的投资组合的增长,跨国机构的收入流更加趋于可测。

这些网络化期权交易系统的演进,使得银行通过自动交易屏幕进行的期权销售面值总额可达500万美元。其结果是既提高了定价速度,又使销售人员和交易员更具效率。

到2000年,客户要求银行进一步简化交易程序。大多数投资者和跨国公司都享有在交易前指导其获得几个有竞争力的价格的特权。他们不希望有一些员工专门等在电话机旁边以从彼此竞争的银行那儿获得最佳价格。1996年,StateStreet银行开发了外汇交易联接系统(FXConnect),这是第一扇开启的“银行之门”。2000年,这扇大门对其他银行开放其平台,由此变成一个“多银行电子系统”,使买方客户能看到35家外汇交易银行提供的价格,并能够以这些价格执行交易。

与此类似,7家主要银行于2000年决定采用新兴的、相对低廉的互联网技术来解决竞价问题。他们联合推出了被称为“FXall”的互联网“多银行电子系统”。在FXall,所有7家银行和成员银行能在同一时间竞价,并能确保其客户通过竞争获得一个最好的价格。今天,FXall有43家银行为超过500家客户提供市场服务,这些客户每天的即期和远期互换交易将近160亿美元。这种趋势在诸如Currenex等私人拥有的系统里也同样存在。Currenex对银行间货币市场和外汇交易参与者而言就象一个网上交易所,交易者进行电子化报价,通过双边授信安排进行结算,并且享受到称之为“直通处理(straightthroughprocessing,STP)”的另一项提高交易效率的创新,STP使得交易在被执行的同时就能将情况报告给后台和风险控制系统。

2001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采取了降低客户成本的措施,同时把一天的交易时间延长到几乎24小时,在其Globex电子交易系统上,在技术上推出了专门满足外汇交易市场需求的撮合引擎。这一技术允许CME的银行客户、机构客户和公众通过使用一个标准的电子交易界面或连续不断地向CME进行报价的自动交易系统来执行交易。自动交易系统减少了差错风险,并能连续不断地以一定的速率报价,这比任何一个交易员更富有效率。CME还通过VPN(虚拟私人网络)提供互联网联接。为降低电信费用,有些客户已用每月仅需费450美元的VPN来代替每月要花费3500美元的T-1线路。

由于银行和交易所通过自动化技术降低了内部成本,他们对其客户就更具吸引力了。根据一个大型国际银行估计,在过去的十年里,他们每笔外汇交易的成本已经从13美元跌到1美元。

近期,CME也通过花旗银行和CLS银行联接了“持续联系结算”(CLS)来降低成本。比如,通过CME的CLS方案,一家银行先前为交割4000份欧元期货合约也许要支付1万美元的费用,但现在只需25美元。

总之,近期出现的外汇交易创新决定着未来潮流,这些创新包括:使用互联网以降低电信成本;使用“多银行电子系统”把多家银行的报价集中在一个屏幕上;使用自动交易系统以快速、连续执行交易以及利用STP减少后台和风险管理差错并降低处理成本。

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新趋势,并将为外汇交易市场下一轮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风险管理效率

风险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发展涉及为管理外汇交易期权投资组合而开发的实时风险管理模式以及外汇电子交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O‘Connor&Associates与瑞士银行(SBC)合作为其系统内数以百计的外汇交易员和风险管理顾问安装了期权定价软件。在1993年SBC收购O’Connor时,这一软件升级为可供全球交易所和交易室及客户端使用的前台交易机制。客户获得期权价格的时间显著缩短,而且,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也能对全球的投资组合有一个实时的了解。

在路透和EBS交易平台上,即期外汇的电子经纪速度缩短为0.2秒左右,进一步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效率。

2001年,CME在Globex上推出了一个一天23小时的外汇产品,使交易时间从2秒下降到不到0.2秒。CME同样允许自动交易系统进行指令输入,这种键入自动交易指令的功能是外汇交易的一个新趋势的开端,它使在CME进行自动化套利交易的银行将有可能进行外汇期权的自动交易。

几年来,风险管理效率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STP的发展,通过使用行业标准TOF软件,STP首先在路透交易系统上得以实现。今天,当即期交易在路透或EBS上执行时,他们不但被自动地发送到前台交易系统,同时被立即发送到了后台以便风险监测、支付结算和总帐更新。这一方面通过减少输入错误提高了操作效率,同时也通过允许银行的风险管理者实时掌握其全球外汇头寸,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自动交易和STP将极大地提高银行交易组织的能力,并使其在未来几年里的支出持续减少。

(三)资本及信用效率

安然事件以后,外汇交易客户和他们的银行及投资银行正在寻找创造资本效率和减少对手风险的方法。各银行认为他们无法进行无限额无抵押的双边对手授信。现在,他们正在探索一些复合的解决方法

,类似于多年来由交易所提供的集中对手清算方法。这种复合解决方案已经在一级经纪业务中应用,在此情况下,银行同有其双边授信的客户进行交易,有时银行也进行EFP交易,通过把即期交易转换为期货交易的方式,将即期风险转化为交易所清算风险,由CME的清算部管理客户质押品并实施逐日盯盘。然而,多数一级经纪商自行制定客户的质押标准并实施逐日盯市。

近来,一级经纪业务在向EBS经纪系统或类似于FXall的多银行系统集中。在EBS系统,一级经纪银行把他们的高信用级别租给其客户—信用等级较低的银行。这种安排使得信用等级较低的银行能看到“内部价格”,每笔交易完成后,低信用等级银行除向EBS支付佣金外再向一级经纪银行支付一个差价。

另一个外汇交易信用领域的重要创新是CLS银行。数年来,49家主要交易银行投资于并支持CLS银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在交割时即解决清算风险的方法,其目的是要避免“赫斯塔风险”。今天,CLS银行每天通过执行10万余份的支付指令进行1万亿美元的清算,尽管CLS银行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已经在信用和支付效率方面显示出了优越性。

三、未来外汇交易趋势设想

交易系统范文篇8

关键词: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电子交易系统法律非完备性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我国的期货交易所也应顺应国外的潮流,把期货交易所改造成公司制交易;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造的条件尚不成熟,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其治理结构,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交易所。本文将对国外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的背景、原因以及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演化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期货交易所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国外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的背景

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是必要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的期货交易所陆续开始采用电子交易系统。在电子交易系统下,交易指令的下达、交易的撮合都是由计算机完成的,打破了传统交易系统的空间约束,对交易者数量的限制也不复存在。在引入电子交易系统后,电子交易网络上增加一个新会员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交易所就失去了向新加入会员收取会员费的基础;同时,交易所增加新会员的空间和数量约束被打破,外部的竞争就会更激烈,交易所放弃收取会员费,而只能收取基于交易的可变费用,即手续费。此时的交易者更象交易所的客户,而不是会员。由于电子交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有价值的私人物品,交易者不能无成本的“克隆”,所以它的所有者可以象普通的赢利性公司一样,通过向交易者提供交易服务来获取收入。

竞争是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的推动力

电子交易系统使期货交易所面临着来自现有期货交易所和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期货交易所不得不降低最终客户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其竞争力。尽管电子交易系统的引入能够提高期货交易所的自身价值,但由于它会降低对会员中介服务需求,这又与交易所的所有者—经纪会员的利益发生冲突。经纪会员自然会阻碍交易所为提高交易服务效率和增加投资者利益的而进行的创新。交易所管理层为减少与经纪会员的冲突和削弱经纪会员的势力,通常以扩张而筹集资本为借口来引入外部股东。交易所经纪会员迫于竞争压力,不得不做出妥协。一般来讲期货交易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大,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造的压力就越大。

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的变革

与国际上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演变的趋势正好相反,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曾经历了由公司制到会员制的改造。我国期货交易所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由中央政府部委、地方政府或其所属企业联合创办,采用电子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它的性质是按企业化方式经营,以赢利为目的非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之所以采用赢利性公司制治理结构是由当时发起主体的性质、面临的技术条件和竞争环境所决定的。

1995年9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关于期货交易所进行会员制改造的意见》规定:要把期货交易所改造成非赢利、自律管理的会员制机构。但会员制改造并没有实现交易所控制权向会员转移,其实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改造,而是实现期货交易所监管权、控制权由地方政府、各部委向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易所变成了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直属事业单位或行政附属机构。

中央政府旨在强化其对期货交易所控制权而实行的“会员制”改造的内在逻辑可在许成钢、Pistor(2002)提出的非完备法律理论框架下给出解释。根据非完备法律理论,由于法律本身的特点与外界环境的因素,完备的法律是不存在的,由此就会产生立法和执法剩余权力。立法和执法剩余权力在法院、行政管制机构之间的分配对执法和立法效率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法律非完备的情况下,由于法律在避免放纵危害行为和惩罚无害行为方面难以两全,法院的执法方式就不可能有效。一般来讲,法律体系倾向于为避免惩罚无害行为而限制惩罚水平。如果缺乏足够高的惩罚水平,单纯靠法院无法阻止有害行为的发生,造成大量社会福利的损失。为提高执法水平,需要引进一个具有前瞻性、主动性的行政管制机构,但并不是所有执法和立法剩余权力都应该赋予行政机构。如果制度和技术变化的速度较慢,潜在危害行为造成的危害可以在事后得到抑制,则事前的立法和法院的被动性执法应成为主导。相反,如果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变化很快,或潜在危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巨大,且在事后无法挽回,则立法和执法剩余权力应该倾斜于行政管制机构。另外,如果法律体系相对比较完善、执法体系有效,剩余权力就应由法院主导,否则,由行政管制机构主导。

我国在试办期货市场之初,规制期货交易的法律极不完备,执法体系比较落后,因此主要依靠事前立法和法院执法很难有效规制期货交易中的危害行为。而且,期货市场是信息集散中心,投资者对各种信息反应灵敏,很容易对各种信息做出过度反应,一旦危害发生就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动摇整个期货体系的运行基础并波及到经济系统的其它领域。同时,在建立初期有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投机性极强的期货市场,如对期货市场监管不善,势必危及整个金融体系。因此,在期货市场建立初期,政府只能对期货交易所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

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改革的方向

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经使我国交易所现有的治理结构的存在基础发生改变,对期货交易所进行公司制改造已经成熟。

期货交易所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期货交易所面临的竞争来源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国内的竞争主要是替代竞争和各期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替代竞争指证券交易所和批发市场通过金融创新进入本属期货交易所的业务领域。期货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也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加强,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引发对期货交易需求的增加;随着政府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期货交易所的创新空间变大,导致期货交易所在金融衍生品业务上的竞争加剧;由于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上存在很多差异,现有三家期货交易所趋于异质性,且在竞争力上差距拉大。上述因素的变化,使三家期货交易所由原来的合作转向竞争。

在期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现有行政机构主导下的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兼容。主要表现为:行政机构行使期货交易所的剩余控制权,不能形成对期货交易所所有者及管理层的有效激励;管理效率低,决策速度缓慢,交易成本较高,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缺少敏感性,缺乏创新动力和应对市场竞争的快速反应能力。激烈的竞争使得现有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期货交易所要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的公司制改造,否则就会被淘汰。

我国的期货交易制度也趋于完善。自1999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规范期货交易的法律日趋完善;同时,我国司法体系的执法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根据非完备法律理论,现有对期货交易所的高度行政管制是法律极度不完备的产物,随着法律完备程度和执法体系效率的提高,弱化行政管制机构的权力将更有利于期货交易所竞争力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改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国外相比有自己的特性。由于国外期货交易所的管理层都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员,人力资本专用性很强,因此其利益与期货交易所的绩效直接相关,他们是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造的主要推动者。但在我国期货交易所现有治理结构下,期货交易所管理层官僚化严重,再加上任期上的限制,因此缺乏足够的激励来推动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变革。另外,我国的期货交易所由行政机构所控制,公司制改造中所遇到的主要阻力并不是来自其名义上的所有者—会员,而主要是其直接管制机构。

参考文献:

交易系统范文篇9

1医药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消费者、制造商、零售商、中间商、银行、税务、政府部门等从事商业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电子商务服务的对象范围可以分为最常见的企业对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或称B2C模式)、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或称B2B模式)、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或称C2C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诸如企业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政府间、政府与政府间、企业与企业和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B2B模式,是医药企业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以本企业为中心主导,把药品批发价格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供下游客户浏览,并接受客户的在线订单,收益主要来源于客户的服务费和交易中介费,如原料药生产厂家将原料卖给成品药生产厂家。这是医药电子商务的主流模式,占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5%。第二类是B2C模式,网上药店对终端消费者的交易,网上销售随着网络的出现而迅速发展,已经有了专门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的网站。这种占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5%左右的模式就是B2C模式。

2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医药行业推行电子商务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发达国家,制药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已是普遍现象。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20家制药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欧洲药剂师协会下属的药店,90%以上都开展网上药品预订服务,美国有1000多家网上药店,市场规模将近1700亿美元。而在中国,由于网络药品交易刚刚放开,医药企业还处于犹豫不决阶段。2006年,中国医药B2C开始出现,北京京卫大药房第一家获得了网上药店的资格。截至2007年年底,经审核批准,可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全国一共有1257家,其中提供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有406家;可以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的服务网站有14家,其中针对消费者的网上药店只有7家。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尚属起步阶段,但其中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医药业采购市场总额为280亿美元,到2010年将会达到600亿美元。

3B2B医药交易场及技术特点

B2B医药交易场是指数字化的电子交易场,交易平台覆盖全行业的垂直交易系统。它能够将所有具备条件的买方和卖方聚集到一个虚拟的中心交易场所,以动态价格进行医药在线交易。它不同于一般的招标机构,它不从属于买方或卖方,是独立的第三方交易系统,为买方和卖方提供双向服务,并致力于维护交易各方利益的均衡。BB交易场也不同于一般的BB电子商务系统,它是网络覆盖范围极为广泛的行业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公开、公平、公正的虚拟医药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买方和卖方都是B2B交易场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医药独立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场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B2B医药电子交易场技术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分布式系统部署:电子交易系统要求有一个全国数据中心,根据系统发展需要,逐步在一些中心城市建立同步数据中心。电子交易系统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保证了医药这种特殊商品的商务过程快捷、安全、可靠。

(2)分层式三级数据:考虑到医药配送的效率问题,电子交易系统实行三级数据库,对入网商品数据实行限制性。

(3)无纸化商务过程:电子交易系统将会员企业提供的纸质证明文件加工成电子文件后,可以在会员企业指定的范围内,成为整个系统共享的数据。

加上各种加密数据交换和订单确认过程,电子交易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医药交易的无纸化运作。

(4)可选择的多种成交模式:医药机构可以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或本单位的采购习惯,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采购成交模式进行医药采购活动。

(5)模拟现实商务活动的作业方式:电子交易系统基本保留了医药流通过程中相对合理的交易习惯,在系统中模拟了这些交易习惯的作业方式,以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进行医药交易的需要。

(6)方便快捷的订单处理系统:电子交易系统为购销双方提供了界面友好的订单处理系统,便于用户进行订单制作、审批和确认,同时还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

(7)功能强大的客户端软件:电子交易系统配备了与系统完全兼容的离线客户端操作系统。它可以直接接入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和医药企业的ERP系统,通过上网与系统服务器进行同步数据转换。既节约系统资源,又能够为用户节约通讯费。

(8)便利的网上结算和物流控制。

医药电子交易场具有成熟完整的商务模式,方便灵活的技术架构,从应用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中心数据管理、地方数据管理、成交撮合、交易结算、交易监控等五大系统。按用户划分,可分为买方、卖方、政府、中介经办机构、地方数据中心和全国数据中心六大用户体系。其目标是在行业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全面覆盖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电子交易市场,交易方式以B2B为主。

4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化原则,我国医药产业电子商务化模式已经在创新中开始运做,很多医疗机构与企业通过自己建设的门户网站,小范围的在尝试运作,比如网上信息、网上产品介绍、网上技术诊断、网上订购等,但是目前依靠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企业与机构并没有出现,而是多种渠道并行发展。电子商务部分的开发与应用在整个市场与消费领域上没有完全展开,企业对于这个方面只是观望、探索与备用。

电子商务整体的复杂性与连动性也是企业不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需要企业有整个产品线的完整性,产品应用品种多元化是一个基本特征,其次是需要有一个自我消化或者资源整合的一个配送中心,有强大的服务应用平台,反馈与信息处理中心等,并不是建设一个网站就能够开展对外的商务运行,其落地更是关键的环节,所以整体涉足电子商务仍然需要有相当长的里程。

另外,中国制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其领导层缺乏一定的网络知识,对电子商务的理念难以完全接受,同时由于中国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时间较短,企业内部难以实现计算机的统一管理。尽管中国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如同仁堂、广州药业等实现了ERP(企业资源管理),但绝大多数企业的计算机化水平太低。中国的制药企业在现实基础上,如何利用互联网经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交易系统范文篇10

二、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结构:是垄断还是竞争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市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和竞争程度,并对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描述市场结构的指标很多,本文考虑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进入壁垒等。

表1近年来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集中度(%)

附图

数据来源:根据FIBV网站(www.world-)年度数据中公布的1999年57家,2000家53家,2001年51家国际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1.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度量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特定市场内企业对产品的垄断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场势力。近年来随着金融管制政策的放松,各证券交易所均以产品结构多元化为战略重点,以“金融超市”为目标,不断拓展自身的产品线深度和宽度。但从交易所的产品特性来看,上市服务和交易服务是其最本源的业务,2001年这两项业务收入分别占FIBV总收入的15.6%和37.2%,是交易所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因此,我们在计算市场集中度时仅考虑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业务和交易业务,并在交易业务中,根据重要程度选取股票及基金交易、债券交易作为代表性指标(注:2001年,交易所提供的证券品种仍以股票和债券为主,有这两种产品的交易所家数分别占FIBV会员总数的96%和83%,其他品种依次为认股权证(75%)、期货(59%),期权(58%)、投资基金(50%)、ETFs(38%)见陈路编译:“全球交易所组织与财务结构变迁”,《深交所》,2003年1月号。)。由于FIBV会员涵盖的证券市值占全球证券总市值的97%(注:FIBV(1998),FIBVFactBook1998.),我们在计算中以FIBV会员的总市值代替全球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这可能会略微高估当前的市场集中度,但影响不大。

对照贝恩对美国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标准(注:贝恩将市场集中度分为6重类型:CR4的市场占用率75%以上为极高寡占型;65%~75%为高度集中寡占型;50%~65%为中(上)集中寡占型;35%~50%为中(下)集中寡占型;30%~35%为低集中寡子型;30%以下为原子型。见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7页。),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从上市公司来看,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市场集中度偏低,属于低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而上市公司市值呈现出高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第二,从交易业务来看,交易所的股票及基金交易业务呈高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债券交易业务呈中(上)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第三,国际证券交易所明显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下,近年来垄断程度有所下降。

2.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系统共有的基本特征之一(张铭洪等,2002)。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具有通讯网络的一般特性,并且证券交易所的流动性和吸引力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加,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可以是直接的,效用因用户的增加而增加,也可以是间接的,效用因用户数目增加而导致更多的互补产品供给而增加。证券交易所的网络外部性来源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和中介机构(交易商、经纪商、信息服务商)三个层面。从企业角度来看,它们会自然地选择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投资者买卖活跃和中介机构能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交易所挂牌上市;从投资者角度而言,随着组合多元化和风险管理活动的日益发展,投资者显然更乐意选择金融产品齐全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活动,同时,投资者也自然青睐投资者数量众多、流动性高的市场;对中介机构来说,其自然愿意在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投资者交易活跃的交易所提供服务。

交易所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往往意味着边际收益递增,并使交易所自身能够产生一种局部反馈的自我增强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马尔卡马克(M.Malkamaki)在2000年对FIBV的45家会员交易所进行的实证分析也表明:交易处理的规模经济性是一个递增函数,证券交易所的规模越大,规模经济程度就越高(施东晖,2001)。

从交易所的规模经济性来看,抢得先机的交易所具有压倒性的成本优势,构成交易所行业的进入壁垒。但随着电子交易系统的广泛采用,新的竞争者具有更低的运作成本,由此使交易所行业的进入壁垒降低,并使之成为自由进入的行业和完全可竞争的市场。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和低进入壁垒对消费者的需求、交易所收益变化和市场均衡的影响是其经济影响中最基本的一部分,这些方面的变化将引起诸如交易服务定价、交易所市场结构、交易所竞争战略等方面的新变化,进而带来市场运行的整体变迁。

3.垄断与竞争:本地化与全球化的共生

传统的证券交易所是一个高度分割的行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市场分割。在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交易产品被分为现货和衍生品两大类,现货交易一般在股票交易所进行,而衍生品交易通常在期货、期权交易所进行;二是地区分割。在一个国家有多个交易所时,市场无疑是分割的。而且即使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交易所,从全球范围看,市场也是高度分割的;三是交易过程的分割。交易过程通常包括下单、撮合、结算等几个环节,而传统上,这几个环节之间是完全割裂的;下单一般通过经纪商进行,撮合在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内进行,结算则通过银行、结算所等机构进行。这种市场分割使交易所依托本地市场,成为自然的垄断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证券交易并不需要诸如场地、交易大厅、会员等传统的外部条件,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来临又消除了证券交易所提供业务的地域界限。这些因素对交易所的自然垄断地位构成了挑战,交易所正经历着从自然垄断到竞争的变革,在国际市场上也越来越以竞争者的面目出现。

证券市场作为一个买方市场,使得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市场的卖方之间进行。卖方市场的竞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同类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即证券交易所相互竞争交易服务的购买者,包括竞争上市资源、竞争投资者等,这是全球化时代交易所竞争的核心;二是证券交易所与交易商、经纪商之间的竞争,即经纪商、交易商与证券交易所提供交易服务,抢占传统上属于证券交易所的业务领域;三是交易所和其他交易系统之间的竞争,即另类交易系统(ATS)(注:另类交易系统(ATS)泛指传统交易所以外的各种交易与撮合系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另类交易系统定义为:证券交易所或证券商协会以外,不经过SEC登记注册,却能自动集中、显示、撮合或交叉执行证券交易的电子系统。见《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刘逖,2002)。施东晖(2001)指出,从运作形式看,ATS包括以Tradpoint为代表的专用交易系统(PTS)、以Point为代表的交叉盘系统、以Instinet、Island等为代表的电子通讯网络(ECN)、以及以E—Cross—Net为代表的机构内部对盘系统等。)等新竞争者凭借“免费搭车”的成本优势和更低的运作成本,使交易所面临着替代威胁,迫使传统交易所大量投资于交易系统改造并强化跨国市场间的联系。

竞争使全球各主要证券市场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交易所传统的地理位置上的优越地位正在下降。但不可否认,竞争并没有撼动交易所的本地的垄断优势,至少在目前是如此。因此,国际证券交易所既是本地市场上的垄断者,又是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者,形成基于本地化和全球化战略的垄断与竞争共生的市场结构。

三、整合、差别化竞争与业间合作

交易所之间的整合在20世纪始终没有停止过。进入90年代中后期,交易所之间出现了新一轮的合并与整合风潮,表现在:第一,国内交易所的横向(各交易所之间)合并。如美国场外交易系统NASDAQ与美国证券交易所合并成为NASDAQ-AMEX公司(1998);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蒙特利尔证券交易所、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和阿尔伯特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并重组(1999);大阪证券交易所合并京都证券交易所(2001)等。第二,国内交易所纵向(现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交易市场与结算公司之间)合并。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德国期货交易所、德国清算公司合并成立了德意志证券交易(1994);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和瑞典衍生品交易所合并(1998);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1999),伦敦证券交易所、伦敦清算所和Crest公司的合并(2001)等。第三,国际间的横向整合。如德国期货交易所和瑞士期权交易所及金融期货交易所合并成立欧洲期货交易所(1997);伦敦证券交易所与德意志证券交易所合并成立国际证券交易所(2000)等。目前,还没有出现跨国交易所之间的敌意并购案例。(注:2000年8月,OM集团提出以每股价值20英磅的OM集团新股和7英镑现金收购每股伦敦证券交易所股票,但由于遭到伦敦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的拒绝而没有成功。)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行为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在垄断与竞争共生的市场结构下,交易所之间整合是在新的竞争压力下,最大限度地追求网络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效应。而网络外部性对产品差别化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在局部均衡中,网络外部性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汪淼军等,2003)。并从结果来看,交易所之间的整合突破了地理位置、上市资源、消费群体、交易产品、交易过程、交易机制、时间间隔等的限制,形成交易所建立在差别化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和NASDAQ市场,以不同市场定位等差别化竞争手段在国际市场上的角逐。

交易所之间的整合与差别化竞争并不排除业间合作,合作也是竞争的手段。国际证券交易所的跨国业间合作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建立合资企业,如NASDAQ、日本软银与大阪证券交易所三方合资在日本成立新的交易所(2000);二是共同上市,如NASDAQ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组成策略性联盟(1999),提供双方上市服务;三是构建共同交易平台,如斯德哥尔摩交易所和哥本哈根交易所建立北欧交易所联盟(1999),提供双边上市服务;三是构建共同交易平台,如斯德哥尔摩交易所和哥本哈根交易所建立北欧交易所联盟(1999),以斯德哥尔摩交易所的SAX系统为基础构建单一交易平台;四是共同进入系统,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与阿姆斯特丹等10个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以共同进入的形式,设立24小时全球证券交易市场(2000)等。

通过整合、差别化竞争与业间合作,交易所一方面试图强化其在本地的垄断地位,提高对本地市场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把业务触角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性,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四、交易成本、运作效率与盈利能力

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子化交易系统的采用对交易所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是交易所从垄断走向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在前文已有所涉及。在本质上,电子化交易反映了技术对人力的替代,以及在竞争压力下证券交易所对更低成本的不断追求。

从制度层面来理解,电子化交易事实上包含三层涵义:一是交易组织形式从大厅交易到电子化交易的变迁,这种变迁扩展了交易系统的市场接入能力,降低了证券交易所的运作、维护以及沉没成本;二是为市场覆盖能力的拓展提供了技术制度基础。很多交易所通过引入远程交易会员、系统联网等手段延伸交易系统,以实现无时差、全天候的连续交易和低成本扩张;三是交易制度由做市商机制转到竞价机制,通过速度快、透明度高的电子竞价交易制度的采用,对投资者的买卖指令直接进行“多边撮合”,从而绕过做市商而节省了隐性交易成本。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衡量市场绩效的诸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效率指标和利润指标。交易成本降低一方面通过提高证券市场运作效率(注:从交易所层面来理解,运作效率是指投资者能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快速、方便地执行交易。运作效率代表了证券交易市场运作质量的高低,反应了交易所的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效率,是衡量交易所市场绩效的基石。),进而使交易所行业的市场绩效提高,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交易所的盈利能力。2001年,FIBV会员平均固定成本占总收入比率为58%,平均利润率为18%,仍处于高利润率的行业。这一高额利润的存在一方面反映出在全球竞争的态势中,交易所具有低成本持续扩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交易所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垄断性,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与前面的分析结论也是吻合的。同时,上市交易所的平均固定成本占总收入比率为50%,平均利润率为32%,说明交易所的盈利导向性在总体上是成功的。

五、启示与展望:竞争理念下的市场层次化

从国际证券交易所的产业组织特性的演变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交易所的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系结构,关系到交易所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进而影响整个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水平和效率。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了人为分割下高度集中的两种体制。由于上海和深圳两家交易所的市场定位和运作规则完全相同,不具有业务、功能和分工的层次性,导致了高度垄断与业务趋同化竞争的市场格局,并进一步损害了交易所的运作效率,弱化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证券交易所市场结构变革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正面临着体制变迁和迎接竞争的双重挑战。

从增强竞争性的角度来看,我国交易所的变革首要的是建立起互有分工、功能互补、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形成差别化竞争的市场格局,这就需要对两所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理论界通常的看法是对两所重新定位和分工,将上交所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主板市场,集中A股、B股、基金、国债、可转换债券及国债回购的交易;深交所成为创业板市场,等。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将深交所的创业板市场与香港的创业板市场合并;上交所与香港新交所之间,可考虑通过共同上市、构建共同交易平台的方式加强业间合作;对沪、深两地交易所进行公司化改革,在此基础上推动市场间交易系统的建设;加强与国际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合作,形成各种方式、各种层次上的交易所联盟;由此形成三个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功能互补、相互竞争的统一市场体系,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

【参考文献】

①屠光绍,1999:《证券交易所:现实与挑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②施东晖,2001:《证券交易所竞争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③杨公朴、夏大慰,1998:《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④刘逖,2002:《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⑤张铭洪、陈蓉,2002:《网络外部性问题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第2期。

⑥汪淼军、励斌,2003:《网络外部性、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经济学》,第2卷第2期。

⑦张霓,2001:《百年证券交易所:改革、发展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

⑧陈路编译,2003:《全球交易所组织与财务结构变迁》,深圳证券交易所,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