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6:20:42

交易

交易范文篇1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研成果;交易;政策措施

为推动科技成果实施转化,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相关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政策法规,以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进程,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科技计划成果是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产出的研发成果,从近年来技术市场公开交易情况看,开展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成效并不理想。因此,针对当前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面临的现实情况开展研究,并提出能够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面临的新形势

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重点涉及的管理内容,因此要认清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形势,就应从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大形势进行分析。(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因素。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客观上要求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要求企业主动寻求新的科技成果,推动企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既是推动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的成功依赖和体现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规模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反过来又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并第一次把产学研结合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产学研的结合,强化了技术创新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重要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能够推动产学研的发展,也体现了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实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深入实施,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国家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同时,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周期不断缩短,机会稍纵即逝,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不断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制度相对完善,但是专门针对科技计划成果进入技术市场进行公开交易的政策尚不健全,对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程序、中介机构的选择、科技计划成果的分类和价值评估、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各有关利益方的权责规制等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政策引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计划成果的有效展示和进场交易。(二)审批程序复杂。在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成果属性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然而,在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全链条中,涉及到科技管理、财税管理、资产管理等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问题,导致整个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和转移转化周期延长,影响了技术效益发挥,同时大幅削弱了科技计划成果所有者进行交易或转移转化的积极性。(三)缺乏硬约束和有效激励。当前对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是引导性的,没有强制性,科技计划成果所有者对已经取得的研发成果不开展转化或交易活动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考核机制缺乏对科技计划成果交易绩效的评价。而且,科技计划成果所有者即使积极推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实际上最终得到的交易收益很少。因此,在既缺乏硬约束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科研人员推动科研成果进场交易的积极性不高。(四)中试环节薄弱。中试环节是促进科技计划成果交易的重要因素,缺乏中试的科技计划成果在进场交易过程中缺乏竞争力,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中试环节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实验室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困难,一方面技术需求方需要的是经过中试的技术,另一方面技术供给方提供的是未经中试的实验室科技成果,形成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中空”环节,交易成本和风险都很高,严重影响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可能性。(五)中介机构不健全,服务能力弱。目前,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尚不健全,普遍存在服务能力较薄弱的问题,尚未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有效服务机制。例如,目前缺乏权威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构,难以界定科技成果的价值,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交易。另外,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投资咨询和融资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中介机构等都远不能满足现实要求。

三、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政策措施

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应该尽快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法规,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全国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进行统一规范,完善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各个环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计划成果的效益,从而提高国家财政投入产出效率。(一)完善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法规政策。完善法规政策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国家应当在《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规制下尽快出台专门的管理办法,规范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行为,切实保障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供需双方、中介机构、科研人员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在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法律环境。要从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全过程出发,在科技计划成果供给、科技计划成果需求、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服务等多个方面做出实质性规定,逐步形成合力;第二,国家应当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政策,在现有政策框架内明确规定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必要性,增加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强制性规定,切实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过程管理、成果管理及信用管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当对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的信用等级进行降级处理,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得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第三,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出台,强化落实和监督,切实发挥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法律效力。完善落实科技人员转化交易的股权和期权激励等收益分配制度,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投资引导等多种形式,落实促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引导政策。(二)优化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环境。第一,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桥梁,国家应提供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一批多种形式的科技中介机构,拓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和范围,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推进技术、人才、资本、产权的有机结合并形成网络化,为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提供全方位服务平台;第二,加强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和协调,完善中介机构的执业制度、工作程序、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科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发展,扶持中介机构健康成长,保证进入科技中介市场的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培育能够提供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多领域和全方位的咨询与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三)加强对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公共服务。第一,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机制。信息有效交互是加速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有效途径,要搭建好信息网络平台,确保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地传递,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重视和完善科技计划成果信息的管理与,定期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指南;第二,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定期上报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情况,开展绩效考评,形成约束力。绩效考评内容应包括:对实际取得的绩效成绩和年度绩效计划中的绩效指标进行比较;如果没有达到绩效目标,要说明没有达到目标的原因,以及将来完成绩效目标的计划和时间表;如果某个绩效目标是不实际或不可行的,要说明改进或终止目标的计划。(四)推进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全程产学研合作。第一,产学研合作是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供需双方紧密联系的有效途径,当前应致力于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或支持,由相同或相近产业及其他关联产业的企业之间,结合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自愿互利、共同发展原则组建专业化协作体系,引导产学研合作纵深发展。具体包括:推动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与企业协调行动;引导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成共同参股或相互持股的经济实体;鼓励企业与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建立各种中试基地,发挥科技计划成果孵化、示范和推广作用。第二,成立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协调员队伍,派驻到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促进并协调公共研究部门、产业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态势,并对协调员进行年度评价。(五)加强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多部门共同参与。政府间协调主要应通过定期会商的方式,在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的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协调、各类基金计划的协调与合作、共建共管科技中介机构、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共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共同推进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等方面全面展开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大勇,洪雅兰,吕奇.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与市场成熟度评价[J].产业经济评论,2017(5).

[2]贾无志,吴希.国家科技计划成果之政府介入权初探[J].中国基础科学,2014(3).

[3]耿超,齐英.进场交易与优先购买权的冲突及对策[J].产权导刊,2007(8).

交易范文篇2

(一)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指根据污染控制目标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允许许可证在各污染源之间交易的制度。

排污权交易的思想来源于科斯定理,这已达成了共识。科斯定理认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自愿协商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就可以通过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和经济组织的优化选择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而无须抛弃市场机制。企业或个人在追求利润或利益最大化时,会持续向环境排污,而不顾是否超越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将生产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即企业的一部分盈利是以牺牲社会的环境容量或资源为代价的或其一部分生产成本转由社会或其他主体承担,结果便形成负外部性。而实行排污权交易是将外部性转至企业内部的有效途径。

比如,对于某企业来说,由于治污成本太高,进一步的投资和扩大生产得不偿失,于是只好控制规模。但是与此同时,另外某个企业,可能由于引进先进治理技术,排污大大降低,于是“污染指标”部分闲置。对于前者来说,生产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于后者来说,尚存的“污染空间”也是一种浪费。而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则是一种生产效率的损失。污染权市场的建立将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在这个市场上,排污权成为一种商品,可以进行自由交易。那些用不完排污权的企业,可以有偿转让给那些排污权不够用的企业,转让方因此丧失部分排污权,而受让方则由此获得更多的排污权。如果排污权的市场价格高于治污费用,排污企业则会因转让或出售排污权而积极治污。该制度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对污染进行控制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排污权国际交易的背景

污染权的市场交易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在美国,随后这个新兴的市场迅速扩展,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推行。污染权的交易也从某个行业和区域的市场,逐渐演变为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市场,甚至发展成国与国之间的全球化市场。而排污权的国际交易主要源于《京都议定书》的生效。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为了扭转全球变暖趋势,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明确约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如果发达国家不履行承诺,将面临严厉处罚。例如欧盟规定:如果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超标,在2005年至2008年3年的过渡期里,每多排放1吨二氧化碳,企业将被处以48美元的罚款,2008年至2012年间,处罚的标准将加重到每吨120美元。发达国家既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完成减排任务,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向国外寻求污染排放权。

《京都议定书》同时允许发达国家向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权——帮助后者每降低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可获等量排放权,这种合作机制也被称为清洁发展机制(CleanerDevelopmentMechanism,简称CDM)。另外,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相对较低,如减排1吨二氧化碳,在发展中国家只需5-15美元,而在发达国家则需要10倍的成本(50美元)。所以发达国家为了完成减排任务,通常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污权。

排污权国际交易的现状和特点

当前,排污权交易在国际上发展非常快,例如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前的2004年底,在联合国注册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仅有1件,而现在已超过了200件,且数量还在快速增长。据世界银行估算,2008年至2012年,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作为新兴的市场宠儿,全球每年的需求量达到7-13亿吨,由此形成了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贸易市场。从排污权交易发展的特点来看,其既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更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首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排污权交易是排放权市场的一大特点。因为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根本无法单独完成《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减排任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排污权交易源于清洁发展机制,该机制鼓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后者削减排放量,有关项目在获得该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有关部门的认证后,可以抵扣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卖出的排放权,现在主要由一些国际碳基金和公司通过世界银行等机构参与购买后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从中赚取差价。

这是一种国际合作的双赢机制。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支付更少的成本,履行了减排“废气”的义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降低了污染,免费获得了治污经验,甚至还能从废气利用中获益。而归根结底,这种制度安排从总体上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改善了全球的大气环境,落实了《京都议定书》。

其次,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污权额度的买卖。比如,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大量工厂停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但它分配到了比较多的排放份额,且不必在履约期间减少排放,所以它在签署后就可以大量向西方国家出售排放权。另外,欧盟国家之间的排污权交易也属于这类方式。最后,就是类似西欧与东欧的联合履约模式。所有欧盟成员国可视为一个整体,实行内部调控,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我国排污权国际交易现状分析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也是最有潜力的排污权提供方。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和资金来帮助我国“减排”,以换取二氧化碳排放权。我国政府于2006年10月起,正式施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对有关温室气体排污权交易的规定进行了调整,以鼓励进行更多此类交易。

2006年4月,日本JMD公司不仅无偿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治污设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还花数亿元巨资向巨化公司购买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大一笔跨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交易金额大约为每年3亿元人民币。据统计,目前我国每个月都有1000多个清洁减排项目达成合作,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签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最多、减排量最多的国家。

对国内企业而言,以跨国排污权交易为核心的清洁发展机制充满着机遇,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对CDM项目认识不够,不敢承担技术改造和更新的风险,大多数企业还不知道利用CDM来开展对外合作,没有把握国际排污交易的巨大市场需求。

排污权交易在国际上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积极行动。据清华大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统计,截至2006年,印度和巴西在联合国登记注册的CDM项目分别达到28个和37个。未来的排污权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国应该积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努力改善我国的环境状况。

虽然我国有巨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市场潜力,但是目前的项目开发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有:清洁发展机制国际规则复杂,项目准备成本高;目前减排额出售价格较低,影响了项目开发商的积极性;我国虽已开展了一些能力建设活动,但开发设计项目的能力仍然欠缺;提高能效和煤层气开发利用是我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优先领域,但目前方法却很少或没能得到通过,直接影响了我国在此领域的项目开发。

另外,启动CDM项目的程序比较复杂,因为该项目属于国际贸易和技术贸易,而且要报请联合国登记注册,这需要专业中介公司介入服务,但目前国内这类中介公司很少;而且项目设计文件非常复杂,有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这也阻碍了我国CDM项目的开展。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这就为国内企业参与CDM项目带来好机会,政府部门则要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指导和服务。

参考文献:

交易范文篇3

第一条(目的)

为了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和场内经营行为,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办法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固定场所,组织场内经营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服务和管理的企业法人。

本办法所称的场内经营者,是指在市场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现货商品交易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自产自销的农民及其他组织。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经营管理、场内交易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部门职责)

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和规范的协调、指导和管理。

本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对本行业商品交易市场进行指导和管理。

各级工商、卫生、税务、质量技监、公安、消防、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卫生、价格、城市交通等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区县、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责)

区、县人民政府对本区域内的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和设置进行协调和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的周边环境和秩序进行管理。

第六条(原则)

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应当遵循活跃流通、方便市民和合理布局的原则,符合设置条件;重要商品交易市场应当实行规划调控、择优授予经营权。

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应当实行提供服务与实施管理相结合,明确经营管理者的市场管理责任。

场内经营者在商品交易市场内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应当信守承诺、合法经营、正当竞争,不得侵犯商品购买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

第七条(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条件)

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市场选址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并达到环境保护和市容环境卫生的要求;

(二)有与交易的商品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地和配套设施;

(三)有一定数量具备管理资格的市场管理人员;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设置商品交易市场不得占用道路和绿地、林地,不得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

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设置的具体条件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征求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意见后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管理)

本市对食用农产品市场等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实行规划管理。

其他需要实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确定后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市场布局规划的编制)

市场布局规划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或者协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市场布局规划应当包括商品交易市场设置的数量、区域、方位、规模和功能等基本内容。

编制市场布局规划,应当征询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

第十条(市场经营权的公开招标)

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市场经营权,应当依照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

公开招投标的具体操作程序,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并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通过公开招投标程序取得的市场经营权不得转让。

第十一条(食用农产品市场的规划管理)

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规划,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布局规划,由区、县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市级商业中心不得设置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其他商品交易市场名义开办的市场内,不得从事食用农产品交易。

第三章市场经营管理者

第十二条(登记注册)

申请从事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应当在其筹备设置的商品交易市场具备本办法规定的设置条件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市场经营管理者在登记注册地以外从事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应当在其筹备设置的商品交易市场具备本办法规定的设置条件后,向市场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分支机构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三条(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

市场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名称中,行业部分应当标明“市场经营管理”字样。

不从事市场经营管理的企业,其名称中不得使用“市场经营管理”的字样。

第十四条(申请开业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

市场经营管理者申请开业登记,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提交的材料外,还应当向登记主管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符合消防、卫生、治安、环境保护等要求的证明材料;

(二)符合规定用途的房地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三)符合规定的市场管理人员的证明材料;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食用农产品等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申请开业登记的,还应当提交市场经营权中标通知书。

第十五条(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市场经营管理者变更企业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经营期限等,应当向登记主管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市场经营管理者歇业、宣告破产或者其他原因终止营业的,应当及时向登记主管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六条(制订和实施市场管理制度)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制订各项市场管理制度,定期在本市场组织检查市场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第十七条(维护经营场地和设施)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维护市场内各项经营设施以及消防、卫生、环境卫生和安保等设施,确保相关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第十八条(进场经营合同的规范指导)

市场经营管理者在与场内经营者订立进场经营合同时,可以参照进场经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双方依法规范经营的有关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以及纠纷解决方式。

进场经营合同示范文本,由市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并推荐使用。

第十九条(督促场内经营者依法经营)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核验场内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各类经营许可证。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督促场内经营者履行有关法律规定和市场管理制度,增强诚信服务、文明经商的服务意识,倡导良好的经营作风和商业道德。

第二十条(场内公示)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显著位置悬挂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各类经营许可证,公布市场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对本市场内的违法经营行为、获得表彰奖励的情况以及经营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公示。

第二十一条(配置计量器具和协助计量检定)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配合质量技监部门对场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进行登记造册,并组织场内经营者向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督促场内经营者依法对计量器具进行日常维护。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市场内配置复验计量器具。

鼓励市场经营管理者为场内高价位的商品提供计量器具规范服务,统一出具量值数据。

第二十二条(市场交易情况的统计)

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统计市场交易情况,填报统计报表,定期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三条(专用区域的划定)

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划定不少于本市场营业面积5%的专用区域,用于农民出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或者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人员经营食用农产品。

第二十四条(对场内经营者进行监督)

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得为从事非法交易的场内经营者提供场地、保管、仓储、运输等条件。

场内经营者有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立即制止和督促改正,并向有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配合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调查处理。

第二十五条(纠纷处理和赔偿)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建立市场交易纠纷调解处理的有关制度。

鼓励市场经营管理者建立消费者先行赔偿制度。场内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无法从场内经营者获得赔偿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有义务根据市场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

市场经营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负有赔偿责任的场内经营者追偿。

第二十六条(商品交易市场的终止经营)

市场经营管理者歇业或者其他自身原因终止经营的,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场内经营者,并与场内经营者结清有关财务手续。

实行规划管理的重要商品交易市场终止营业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提前一个月向授予其市场经营权的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委托市场管理服务)

市场经营管理者可以委托专业的市场管理服务机构从事市场管理服务。

受委托的专业市场管理服务机构从事市场管理服务的,不免除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承担的市场管理义务及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行业协会)

鼓励市场经营管理者自愿组成市场经营管理的行业协会,实行对商品交易市场的服务、自律和协调。

第四章场内经营者

第二十九条(依法经营)

场内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市场秩序。

第三十条(亮证经营)

场内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依法应当取得的各类经营许可证。

农民在市场内出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或者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人员从事经营活动的,不受前款限制,但应当持有有关证明,并在市场经营管理者划定的专用区域内经营。

第三十一条(经营范围)

场内经营者应当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越经营范围。

第三十二条(进货凭证的保存)

场内经营者购进商品的,应当检验商品质量,并保存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原始发票、单证等,但农民销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的除外。

特约经销品牌商品的,场内经营者应当向进货方索取授权证明。

第三十三条(购货凭证的开具)

场内经营者出售商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商品购买者出具由本市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或者其他购货凭证。

第三十四条(重要商品销售台账的建立)

经营下列商品的场内经营者,应当建立购销台账:

(一)豆制品、肉类、粮食及其制品和电器产品等与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

(二)钢材、化工原料、有色金属等属于重要生产资料的商品;

(三)属于驰名商标或者地方著名商标的商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擅自设立市场的处罚)

未经注册登记擅自设立、经营商品交易市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三十六条(超越经营范围的处罚)

市场经营管理者超越经营范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七条(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责任)

市场经营管理者未履行下列市场管理职责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并可视情节轻重给予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制订各项市场管理制度的;

(二)未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的。

第三十八条(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履行监督职责的责任)

市场经营管理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并允许不符合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组织或者个人进场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给予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市场经营管理者为从事违法经营的场内经营者提供场地、保管、仓储、运输等条件或者采取纵容、隐瞒方式予以庇护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场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场内经营者不履行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义务,相关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按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适用的例外)

法律、法规、规章对有关商品交易市场的管理部门、布局规划、设置条件和监管职能等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商业企业租赁柜台的经营行为,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现有市场的过渡条款)

本市现有商品交易市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进行整改。

交易范文篇4

关键词:交易系统;投资预期值;交易风险;交易心理

一般而言,许多投资者刚踏入证券交易市场时,没有成熟的交易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以后,就会逐步认识到建立一个交易系统的重要性。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操作者的交易方法的定性化;(2)交易方法的条理化;(3)交易系统的完整性;(4)交易结果的数理统计下的理性总结。交易系统在投资决策的很多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本文仅从投资预期、风险控制、交易心理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设定了交易结果的投资预期值

在证券市场上,对交易系统而言,一般都设定了投资预期值,它反映的就是分析者所研究的价格变化中的非随机因素。若预期值为正,数值越大,则表明分析者对非随机因素的变化认知度越高。与之相反,若预期值为负,则表明分析者对非随机性价格变化的规律还认识不够,系统要加以完善。很多情况下,投资者根据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对交易市场的某部分的认识,就误以为找到了投资获利的秘诀。然而,任何方法如果不进行统计的研究,就只能在某些时候、某些局部的获利,而无法长期可靠地获取收益。投资者经常错误地认为,在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能够预测到市场价格的走势。然而,当他们具备了有关交易系统的基本理念后,就会发现走势预测在整个操作中只占不那么重要的地位,某些成熟的交易系统甚至可以不包括对未来价格走势分析的因素。实际上,如果要设计一个可靠的交易系统,仅仅依靠走势预测进行的市场交易,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大困难。在进行投资之前,交易系统就可以用比较客观的方法来检测投资者的操作策略,没有必要用真实的操作资金来挥霍。这个过程类似于流水线生产汽车,大项目的流程是先在实验室里设计和实验,然后进行中试,最后才能大规模生产,规模生产以后就很少反复改动最开始的设计思想了。交易系统如果要设计合理的正预期值,就应该进行测试和检验,市场就是最好的检验员。在进行数据测试时,不要用近几年的和一个市场的数据,要尽可能用更长时间和多个市场的数据;或者用专门的软件生成随机波动特征的数据检验。经过多次检验和修改,交易系统可以被投资者用来描述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就符合交易市场的特征了。

二、对交易市场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市场永远存在各种风险,可能会给市场交易者带来损失,因此许多投资者对交易中的风险往往采取回避和厌恶心理。然而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把对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控制在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风险就没那么可怕了。而且在某些市场环境下,风险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在风险控制方面,如果使用交易系统可谓得心应手。交易系统对风险的控制不是随机的和主观的,也不是事后得出的。它在交易发生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相关的参数,然后根据有关机制进行计算,理性地分析各种情况,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中外大量的投资人士的成功交易经历都已证实,采用交易系统以后,交易中的风险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即使投资者在1987年全球股灾和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的极端不利市场环境下,也能从容应对。一个完善的交易系统对风险的控制方法是对交易中出现的所有可能做出应对方案。例如:(1)交易以后,立刻出现亏损,如何处理?是置之不理,还是立刻将现有的持仓清理掉;(2)交易以后若市场价格不再大幅波动,而是连续横盘整理,如何面对此种情况?是心如磐石且持仓不动,还是减少一半的仓位抑或是全部平仓?(3)入场后,遇到不利于自己仓位的重大消息,要如何应对;(4)入市后出现较大的盈利,是持仓不动还是立刻平掉。当然,在一切风险控制之中,交易系统最应该考虑到的是:发生了最坏的情况,投资者也不会破产。

三、控制交易者的心理弱点

只要交易者是人类,就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影响自己的决策,即所谓人性的弱点。对投资者而言,心里弱点主要有两个,恐惧和贪婪。投资市场的特点就是未来走势是不确定性,交易心态也在时刻变化。恐惧就是我们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恐惧程度的变化,极度恐惧时候害怕出错,从而不敢交易;另一种情况是贪婪,在盈利时,对市场的未来存在过高的期望值,不管自己理想中走势与市场实际走势有什么区别,对未来盈利空间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想解决恐惧和贪婪就要把不确定性进行量化,在投资中可以在交易之前设置适当的盈亏比。假设预计盈亏比为3:1,预计盈利是三个单位,亏损为一个单位。如果市场不利,到达事先设定好的止损线必须止损;价格有利时,让利润奔跑,没有到达止盈线时不得止盈。这样,交易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最大亏损和最大预期盈利,就克服了我们在投资之前的恐惧心态和面对收益时的过于保守的心态,后续的交易受心态变化的影响就会很小了。

四、结语

在风云诡谲的证券交易市场中,一个良好的交易系统在投资决策中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交易系统的交易无异于盲人摸象,可以这样说,交易系统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交易系统是万万不能的。

参考文献

[1]波涛.系统交易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普铁军.波段赢金[M].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交易范文篇5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经双方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相关规定,特签署本合同。

一、合同内容:

1.质量要求:

2.质量要求:

3.质量要求:

二、合同金额:

共计人民币(大写)(小写)

三、付款方式:

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合同总额的50%,即人民币¥_____元(大写:________元整)。

2、项目结束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余款,即人民币¥______元整(大写:______元整)

四、责任与义务

1.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相关设计和制作工作。

2.乙方需在规定时间(____年__月__日前)完成,并送交甲方签字认可。

3.甲方根据乙方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承担因版权、文责所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纠纷。

五、产权约定:

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才享有著作权,否则,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违约责任:

因设计和制作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经过大量调研工作的同时更需设计师的精心创作,乙方在开始着手设计时就已经在全面的履行合同,因此,甲方如提前终止合同,预付款乙方不予退还。

七、其他事项:

八、甲乙双方如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果则提请法律途径解决。

本合同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对方签字盖章合同一份,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名:代表签名:

地址:地址:

交易范文篇6

(一)碳交易试点工作奠定了我国碳交易服务业的市场基础

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重庆、湖北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目前,各地区的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积极建设交易平台,培育第三方咨询、审核等碳市场服务业。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均正式启动了本地区的碳交易。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快速推动当地碳交易服务业的发展,推动遵约企业和碳交易服务机构之间的联动,加强各地碳交易服务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产业的整合发展。

(二)政策环境为碳交易服务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目前,我国已出台《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各试点省市也根据《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制定了地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和碳交易管理办法等地方规章,深圳和北京还出台了规范碳交易的人大文件,实现了区域碳交易服务活动的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我国碳交易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层面立法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碳交易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法律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点工作和碳市场履约机制对企业的约束力,影响了碳交易的活跃程度和碳市场的整体效果。

(二)碳排放数据采集困难

碳排放数据是碳交易的基础,也是碳交易服务业的核心业务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统一的统计核算标准,各试点均自行开发,数据口径不一,影响了今后全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统一。

(三)交易模式受到限制

国务院在2011和2012年为清理整顿交易机构,出台了有关规定,包括《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等,其中对碳排放配额交易,规定不得以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限制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模式,难以实现连续交易、形成线性价格,不利于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金流动融通作用。

(四)激励约束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引导碳市场形成、鼓励开展碳交易的激励和约束政策还不够完善,企业开展碳交易内生动力不足,难以发挥碳交易机制对促进企业减排的推动作用。

三、对加快我国碳交易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设想

(一)基本原则

发展碳交易服务业应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主题,适应新形势下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将发展碳交易服务业作为新兴服务业的重要内容,遵约以下具体原则: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原则。以市场化为导向,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培育壮大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开展基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交易,促进碳交易服务业发展。二是强化激励政策引导原则。通过制定完善激励政策,支持建设碳排放交易平台,完善碳交易配套制度,引导市场主体增强碳交易的内生动力,壮大碳交易服务业规模。三是加强制度标准规范原则。加快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制度、标准,加强碳交易服务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规范碳交易市场行为,促进碳交易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统筹国内国外资源原则。在充分用好国内政策和资源的基础上,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碳交易先进经验,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理念,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准则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二)发展重点

1、建立交易平台制定交易规则,具体包括设计产品、交易模式与流程,配额注册登记、交易产品挂牌、信息披露、配额交易、交易结算、会员管理等方面的详细制度。建立交易系统,具体包括撮合系统、信息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等的内容。通过配置充分满足交易和灾备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严密的交易和风险防控体系,最终实现交易系统与登记簿、资金第三方存管系统的对接,具备开发服务于政府碳减排目标和市场定价机制需求的交易产品的能力。2、建立登记注册系统登记注册系统是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碳配额的确权中心和管理中心。为碳交易配额的生成、分配、存放、交易和流转提供载体,实现了配额的确权和固化,从权属上保障了配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企业通过查询持有配额数量变化,管理自身碳排放,通过注销配额完成碳排放履约。具体功能包括:账户管理、配额管理、减排量信息备份、企业排放数据管理、企业合规监管、配额确权、统计分析及信息等。3、建立核查验证体系按照保守性、透明性、可比性、确定性和经济性原则,依据政府批准的碳减排核算方法,建立真实客观、能够实现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第三方核证支撑体系,同时为降低收集处理数据的成本,开发碳排放主体排放情况在线报告系统。4、培育交易主体通过规范交易行为,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培育碳交易参与主体,促进政府主管部门合理下达减排目标,推动交易经纪机构活跃规范交易,鼓励金融机构和个人参与交易,确保排放权企业完成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5、建立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充分调动碳交易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包括市场交易咨询顾问、减排项目咨询顾问、核证核查培训咨询服务等,以完成减排目标为前提,在碳交易全产业链中,最大化利用市场手段实现资源分配。6、建立金融支撑体系搭建金融支撑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碳交易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通过碳交易确定交易标的物权价值,积极探索形成低碳金融服务模式。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进程,为开展碳交易、发展碳交易服务业提供法律支撑。在总结碳交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的碳交易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碳交易主体、程序和规则,构建标准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加快建设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并加强与碳交易平台的衔接。尽快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为开展碳交易提供依据。探索形成有利于促进碳交易的价格调节机制,增强政府对碳交易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建立财税金融扶持政策中央财政设立碳交易服务业专项资金

支持碳交易所按照统一标准建设交易平台,完善碳交易市场配套体系,提升碳交易服务能力。研究建立促进碳交易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扶持政策,对碳交易主体、交易平台、经纪机构开展碳交易给予一定税收优惠,降低各参与主体的核证和交易成本。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碳交易特点,开发碳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引进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优惠贷款和赠款,加大对碳交易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三)完善统计核算标准,培育第三方核证机构

制订完善碳减排、核证、交易等相关标准,引导碳交易规范有序开展。引导碳交易市场主体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加强碳减排的计量统计。制定国家层面的第三方碳减排核证机构管理办法,明确机构设立条件。建立第三方碳减排核证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程序,确保核证公平公正。

(四)加强宣传培训和交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

交易范文篇7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碳交易市场;清洁发展机制;碳中和;碳达峰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焦点,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并有效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2018年碳定价状况和趋势》概述了全球现有和新兴的碳定价措施,其中全球都在实施的减排措施即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市场是指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所建立的市场。世界各国许多学者都在全面研究探索碳交易市场,即以交易机制、分类、交易工具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由于我国较晚进行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导致丧失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动权。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碳交易价格每吨低于印度所售价2~3欧元,同时碳交易价格远低于欧洲二级市场价格。为数不多的企业作为主体参与碳排放市场的交易,但是大部分企业的分布较为零星,并未集中在同一城市或具体的行业。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往往通过以与境外的买方进行商业往来应对市场的需求,有关的信息尚未完全透明化。由于目前存在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处于半透明且分散的状态,因此中国企业在交易往来中居于不利地位。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与权贸易量、建立统一碳交易平台紧密相关。因此,本文对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困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议。

1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线上交易,我国正式步入“碳经济”时代。全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总成交量截至2021年8月11日为646.183万吨,总成交金额为3.261亿元,成交均价为54.15元/吨。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从2002年8月至今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02年8月正式核准《京都议定书》至2012年,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处于CDM项目阶段。2004年6月,我国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法规。继对上述的法规进行修订之后,我国于2005年10月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2005年1月,北京安定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利用项目作为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CDM)”试点成功。2005年6月7日,内蒙古腾辉锡勒风电项目作为我国第一个获得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CDM注册成功。我国的CDM项目在各领域不断拓展,2005年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项目为3个;2007年,我国获得CDM执行理事会批准项目不断上升至113个;2008年,我国获得CDM执行理事会批准项目上升至总计222个。第二阶段:2013—2020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八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处于区域碳排放交易试点阶段,在上述区域内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2011年,我国发改委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先后作为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地区;2013年6月—2014年6月,上述决定的试点地区陆陆续续启动碳排放权交易;2016年,福建省作为又一新的试点地区。我国7个省市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开市以来,碳交易市场成交额不断上升,截至2020年,中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自2014年的4.8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第三阶段:我国自2021年开始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将电力行业纳入其范围内,处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阶段。我国在2020年11月20日颁布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确定了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企业与配额的分配方法;同时,在2021年1月5日颁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进入碳排放交易的实施阶段;2021年7月,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

2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困境

我国在碳排放控制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碳交易市场体系想要蓬勃健康发展,就要努力对现有的缺陷不断完善。并且,我国目前只有针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治理的阶段,不包括其他温室气体的交易,如一氧化二氮、甲烷和全氟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我国在碳排放交易市场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以往的发展建设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目前存在以下明显问题。

2.1碳排放交易市场结构、产品单一

碳排放交易市场结构不科学、碳交易产品类型单一是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中主要存在的难题。根据国际碳排放减排机制可以将碳排放交易市场分为配额型碳交易市场和自愿型碳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现有的可供交易的碳配额主要掌握在控排企业中,碳排放交易市场缺少流动性,交易量也不密集。碳市场结构和碳交易的出发点主要是合同的履行,因此对交易的激励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潜力较小。同时,参与碳交易市场的仅有单一市场交易产品——二氧化碳,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已经将二氧化碳、甲烷等6种温室气体减排纳入交易市场的范围。

2.2碳交易市场信息披露未完全

我国主管部门能否对碳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碳交易市场活跃度能否提高,与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信息能否及时有效地披露息息相关。目前,碳交易市场的信息并未进行完全披露。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过程中,碳交易市场有关的信息主要是中国和各省区的碳交易网络组成的,碳交易市场信息披露不完全的原因来自政府网站。碳交易市场信息是公开的,但行业中的企业名单并不完全公开。由于信息披露不充分,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得完全准确的信息,因此纷纷放弃相关的交易,上述种种对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影响很大。

2.3碳交易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就全球市场而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稍晚,由于尚未完全发展的原因,许多的纰漏在市场监管方面接连出现,例如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虚报碳排放报告案的发生。首先,碳排放量的检测技术并未发展成熟,同时未制定统一的排放量监管机制,以上出在企业之间的市场纠纷很难进行有效的界定,且未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其次,目前并未制定贴合实际情况的监管。最后,审批的相关程序相当繁琐,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资,容易导致权力寻租的不良后果。

2.4现有的碳配额分配方式单一

如果要实现碳排放交易市场,就离不开符合现在经济发展的配额分配方式。我国目前的配额分配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即以免费的方式集中进行分配,虽然在个别地区存在小规模的拍卖情况,但是占总配额分配方式的比例并不高。我国现存的配额分配是以历史排放法为主,基准线法为次要的配额分配方式。历史排放法的计算是以排放主体历史排放量、排放强度为内容得出碳排放配额。历史排放法显然具有明显的缺点,即控排企业的历史碳排放总量越大,就可以拥有越多的排放配额,但是先前自主进行减排的企业相较上述企业,获得的免费配额明显减少。

3完善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尚未完全成熟,在现有的交易市场中,企业基本上通过国家、地方环境管理部门及政府牵头实现碳排放权的交易,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市场无法发挥力量和作用。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完成的自由交易是低效的,可供企业选择交易标的的范围较为不足,同时存在市场进行交易时的价格不透明、可比性低、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

3.1推进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

先以北京环境交易所等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为起点,在全国各省市推进,从而达到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结果。通过对各省市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状、能源消耗累计总量、历史排放标准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出台与各省市实际发展相切合的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政策。但是由于各省市的“高排放”和“高耗能”产业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应以此类产业为重点,加快各省市“高排放”支柱产业的转型发展。只有对碳交易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不断完善,才能调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活性,最终实现我国碳交易体系建设的新巅峰。

3.2健全碳交易市场监管机制

首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各部委和各行业,因此出台相关的法律是碳交易市场进行监管的最佳选择,从法律层面为实现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机制发展提供保障,集中对总量计算、分配方式、交易规则、市场参与者、惩罚等方面进行规定。其次,集中力量培养碳交易市场基础建设人才,加强具有核查数据和报告机制能力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除名机制,强化入市资质,才能加强核查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最后,推进碳交易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强化相关信息的透明度,达到良好的碳交易环境的目的。

3.3设计符合实际的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

我国现适用的碳排放配额方式严重影响了碳减排成本的承担者和交易后受益者的发展,合理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是重中之重。在碳市场建设初期,目前我国的碳市场配额分配方式设计是符合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免费发放方式,且以发放免费的配额方式为主,面对今后的碳市场健康发展,以拍卖的方式进行配额分配将会是促进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强有力药剂。从碳交易地区试点减排过程的探索,慢慢摸索出合理科学的配额分配机制道路。

3.4创新碳金融交易产品

在对我国试点地区的碳交易市场不断改进和完善之后,纳入碳交易市场范围的产品日益增多。北京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以原有单一的金融交易产品碳配额的基础上,还新增了如林业碳汇、碳减排量节能项目的金融交易产品。但是全国的碳交易市场除了北京之外,碳市场中的碳金融交易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缺少风险对冲、套期保值的能力,衍生出如碳期权、碳期货等金融创新交易产品才能达到碳交易市场产品多元化的理想状态,丰富了碳市场金融工具才能不断促进、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4结语

中国能否参与建设全球碳交易市场的问题涉及中国未来几十年会不会走在全球发展的前沿以及在碳定价权上的掌控力,中国会不会具有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国家能力,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将会是降低行业碳排放量强有力的工具。我国必须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度的建设,尽快出台并颁布完善的法律法规,通过调动研究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针对碳金融产品开发进行整合。同时,加快确定国家碳交易市场定价权的国际交易标准,推动全国碳交易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产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张雷.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10):110-115.

[2]雷立钧,荆哲峰.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33-35.

[3]张振龙.碳交易对新能源融资租赁业务影响分析[J].能源,2021(11):68-70.

[4]史丹,李鹏.“双碳”目标下工业碳排放结构模拟与政策冲击[J].改革,2021(12):36-38.

[5]李栋.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实现碳中和[J].债券,2021(3):47-48.

[6]胡安俊.我国“六大高排放产业”与碳达峰研究[J].中国能源,2021(8):63-65.

[7]张文晶.加快低碳转型助推“十四五”绿色发展[J].金融博览,2021(7):51-52.

[8]刘向东.切实发挥绿色保险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赋能作用[J].金融博览,2022(2):53-55.

[9]蒋洪强,曹东,李勃,等.从大数据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绿色执政理念的变迁[J].中国环境管理,2021(5):18-21.

[10]程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福建力量[J].海峡通讯,2021(5):38-40.

[11]李平沙.以科技创新绘制中国碳中和蓝图: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J].环境教育,2021(5):14-16.

交易范文篇8

关键词: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

所谓内幕交易,指的是因地位或职务上的便利而能掌握内幕信息的人(即内幕人员),直接或间接利用该信息进行证券买卖,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泄露该信息,使他人非法获利的行为。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市场结构和机制尚不完善,存在大量的内幕交易问题。2006-2007年,中国股市出现了新一轮大牛行情,伴随着股指的连续攀升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以新手法操作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不断滋生。延边公路、杭萧钢构、ST长控、ST金泰等象征着巨大财富的名字以及“史上最牛散户”刘芳的横空出世,使得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问题再次受到学者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一、世界各国内幕交易监管概况

1、立法严而执法松

尽管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学家们就对“内幕交易是否应该禁止”这一论题争论不休,但是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立法实践来看,由于内幕交易行为对市场公平投资秩序造成的破坏,对内幕交易进行限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如美国的1934年《证券交易法》、英国1993年的《公平交易法》、德国1994年的《内幕交易法》、日本《证券交易法》、澳大利亚2001年《公司法》、香港1990年《证券(内幕交易)条例》、台湾的《台湾证券交易法》及中国大陆的《证券法》等,均有禁止或限制内幕交易的明文规定(张宗新、杨怀杰,2006)。令人遗憾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措施并未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真正能够规范市场不法行为的,是监管机构的执法行动。

然而,相对于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内幕交易的监管执法则要困难得多。即便是在被世界各国公认的禁止内幕交易最严格和最全面的美国,广泛对内幕交易进行诉讼也是较晚的事情。美国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明文禁止内幕交易,但在其证券监管体系建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该条款也几乎是个摆设,从未认真执行过,1961年才出现了根据联邦法律进行的第一起内幕交易诉讼。直到半个世纪以后的七十年代,由于当时美国企业收购兼并盛行,投机分子乘机利用企业并购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行为十分猖獗,严重地扰乱了证券市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才开始加强内幕交易监管。

为什么制定了限制内幕交易的法律却难以执行?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证券监管机构缺乏执法的主观愿望。除了对内幕交易带来的危害重视不够之外,一些国家还认为严厉的执法会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如有学者(StampandWelsh,1996)指出:“总而言之,许多司法当局显然是或者没有兴趣、或者没有作好准备投入必要的资源以切实实施它们的反内幕交易立法。”许多国家或地区的证券监管当局仍然强调在投资者保护和商业自由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内幕交易执法存在许多客观上的困难。首先,内幕交易并非总是内幕人员自己所为,而往往以他们亲戚朋友的名义进行;其次,内幕交易的手段非常复杂,内幕交易者往往对内幕交易的各种方法非常熟悉,也熟悉监管当局的监管技术,不断创造出更新更复杂的交易方式,使监管者防不胜防;第三,内幕交易的认定和取证非常困难,这使得监管当局在资金、技术和人力上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2、加强执法成为共同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前,英美模式的证券市场治理模式并未成为世界性的潮流。但是,随着证券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日本证券市场治理模式陷入困境,重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英美模式逐渐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立法,各国证券监管机构也开始把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作为监管工作的核心目标,内幕交易的执法活动由此得到了强化。

从内幕交易认定的举证责任制度来看,世界各国也有意识地在逐步向美国模式靠拢。美国规则明确指出对内幕交易的认定,控方不需要证明被告的行事意图,只要有内幕交易的事实,不管是谁,只要你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得到这个内幕信息(初级举证责任在控方),都被假设为从事了内幕交易,被告必须提供所有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次级举证责任在辩方)(高如星,王敏祥,2000)。一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证实内幕人员有从事内幕交易的事实,被控方除非提供有力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就将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民事诉讼或者通过司法部进行的刑事诉讼。显然,这种“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大大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取证难度,因而更有利于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

二、中国内幕交易监管的法律框架及执法现状

1、限制内幕交易的立法措施

我国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是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刑法》、《证券法》、《公司法》、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行业自律性规定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禁止内幕交易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关于证券内幕交易的立法雏形是1990年1o月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17条,后来有了《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第39条和42条,《深圳市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办法》第43条。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内幕交易及其法律责任做出了初步规定。1993年9月22日,国务院证券委又颁布了《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进一步对内幕交易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1997年10月生效的《刑法》纳入了证券欺诈条款,第一次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证券内幕交易为刑事犯罪行为,并规定了其刑事责任,为打击内幕交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工具。1999年7月1日生效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的定义、内幕人员的界定、内幕信息的内容、以及内幕交易的类型都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刑法》、《证券法》和《公司法》中有关内幕交易的条款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进行了适当修订,充实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内容,对诸多违法行为设定了追究民事、行政法律责任的条款。2007年,中国证监会又颁布了《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及《限制证券买卖实施办法》。同时,《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认定指引》与《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也已开始在证监会内部试行并报最高法院研究,相信具体的司法解释会在不久的将来出台。可见,我国对于内幕交易以及相关行为的立法正朝着查缺补漏并不断细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以往恪守大陆法系与国情的僵化处置,我国证券法律法规正向英美等海洋法系国家借鉴成功之处,兼收并蓄,最终目的是增加内幕交易者的违规成本,对其形成法律威慑。

2、内幕交易监管的执法现状

虽然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与国外经验相比,我国的内幕交易行为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内幕交易普遍、隐蔽性强、交易主体多样且与其他违法行为相关联(如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复杂的证券犯罪形态加上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我国在执行法律打击内幕交易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发现难、查处难和监管成本高昂的困境。因此,与其它国家一样,我国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同样具有“立法严而执法松”的特点,发现效率和处罚力度均未能令广大投资者满意。

行政处罚方面,1994年的“襄樊信托内幕交易案”是中国证监会公开查处的第一起内幕交易案。截至2007年6月,在证监会查处的违规案件中出现“内幕交易”字样或被证监会按照与内幕交易相关规定公开处罚的案例仅有37件。它们有的只涉及内幕交易,有的则是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共同存在,共涉及沪深两市的36只股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实际发生的内幕交易相比,被查处的案例可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刑事制裁方面,虽然1999年的《刑法》就已经对内幕交易罪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直到2003年3月10日,“深深房”原董事长叶环保才成为因犯内幕交易罪被追究刑责的第一人。而时至今日,内幕交易罪的判例也只有区区的两例。除了上面提到的叶环保之外,另一个获刑人为恶意重组“长江包装”的泰港实业主要负责人刘邦成。

民事赔偿方面,情况则较为复杂。由于1999年7月开始实行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的规定语焉不详,但没有明确禁止。而2000年10月最高法院颁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中有证券内幕交易纠纷、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纠纷、虚假证券信息纠纷等。于是,2001年中,有一批亿安科技操纵股价案、银广夏虚假陈述案的投资者向有关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请求。仓促之间,2001年9月21日,最高法院下发了《关于涉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暂不予受理的通知》(即《9.21通知》),称因法院尚不具备受理及审理条件,要求各地法院暂不受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民事赔偿案件。2002年1月15日,最高法院颁布通知,宣布可以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2003年1月9日,又颁布了更为详尽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在此基础上,5年多来,全国各地法院共受理了近30家上市公司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总标的约7-8个亿,涉及股民近10000人。目前,80%以上的案件都已得到圆满解决。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诉讼受理一直未解禁。

直至2007年5月底,全国民商审判工作会议上,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对证券民事赔偿案件做出了重要指示,强调2005年修订后的《证券法》已明确规定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侵权民事责任,因此对于投资者对侵权行为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法院应当参照虚假陈述司法解释前置程序的规定来确定案件的受理,并根据关于管辖的规定来确定案件的管辖。会后,奚晓明的讲话作为最高法院文件下发到全国各级法院,这意味着尘封多年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终于解禁。

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案件的成立,需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及其他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法院认定有罪的刑事判决为诉讼前提,诉讼时效为行政处罚决定、刑事判决书做出之日起两年内。因此,目前尚在诉讼时效内的案件有下述两例:陈建良买卖天山股份内幕交易案(诉讼时效截止日:009年5月23日)以及世纪中天股价操纵案(诉讼时效截止日:2007年l0月l5日)。在案件发生期间内买入并卖出相关股票而权益受损的投资者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由此可见,在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责任方面,我国在立法和执法两个层面均存在较大欠缺。法律条文对于投资者因内幕交易造成的损失如何计算、内幕交易的时间应如何确定等关系到投资者切身利益的问题未有明确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在内幕交易过程中是否应付连带责任,会不会成为共同被告等问题也尚未提及,需要司法解释做出相关规定。由于缺少相关司法解释,受损失投资者的民事索赔权利实际上无法行使,这使得内幕交易受害者的维权之路显得崎岖而漫长。

三、加强内幕交易监管的政策建议

1、完善并落实民事赔偿制度,加强内幕交易执法

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对内幕交易的受害者给予充分的补偿,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充分发挥司法机构对内幕交易的裁判功能,预防与遏止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可以通过民事责任的方式动员广大投资者来参与对内幕交易的监控,更有效地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的法律基础,2005年修订后的《证券法》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侵权民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随着2007年5月底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对证券民事赔偿案件所做出的重要指示,尘封多年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民事赔偿诉讼受理问题也终于解禁。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已经建立。但是,民事赔偿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问题,例如小股民集体诉讼制度的确立,内幕交易中受害人遭受损失如何计算等,还需要立法机关及时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予以说明。

除了完善立法,我国在内幕交易执法力度方面也需要加强。众所周知,法律的威慑力并不在于其条文字面上的严厉程度,而在于法律条文能否得到切实的执行。我国已经制定了较为完整和严厉的禁止内幕交易法律,但长期以来没有能够有效地实施,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内幕交易调查取证较难。为了强化针对内幕交易的执法力度,首先,应对我国有关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做出适当修改,授予中国证监会查处内幕交易更大的稽查及执法权力;其次,修订银行保密条例,保证证监会能获得银行账目信息,方便对证券公司等潜在内幕交易主体的稽查调查;第三,借鉴国际经验,采用“举证责任在辩方”的制度,减轻证券执法的取证难度;第四,证券监管应该积极地利用司法手段,对违反法律的内幕交易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追究内幕交易者的刑事责任。

2、改善证券市场基础设施,完善交易制度

(1)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定期报告制度,预防内幕信息被利用。国内目前大部分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都与上市公司的内幕知情人员有关。为此,有必要建立定期报告制度,规定对于上市公司内幕人员和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等中介机构的内幕人员,以及持股数量达到5%以上的大股东,要严格要求其申报持股种类、数量及其变动情况,并及时地公开披露。此外,掌管国企上市公司的国家各部委工作人员以及证监会监管机构的职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亟需法律规范的内幕人士,而对于这些人应该如何监管是一大难题。证监会2006年年底曾允许监管机构职员投资开放式基金,虽然采取了备案等方式,但无法避免其中的巨大利益冲突与道德风险,引发极大争议,后有传闻称已被禁止。以此类推,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官员是否可以购买下属公司的股票,是不允许购买还是应该更强调信息的公开透明,这些问题均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做出明确的界定。公务员之家:

交易范文篇9

关键词: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市场股票交易制度

我国的股份公司作为市场的产物,它的形成主要来自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是我国股份公司组建的高峰时,但当时法规不够健全,没有《公司法》及《证券法》,只要有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股份公司就可以成立起来,并且可以随便私募资金。这些股份公司中,一些较好且运作规范的股份公司纷纷选择了上市,但至今仍有一些遗留的公司成为非上市公司的成员之一。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些国有或集体企业为了转换经营机制进行了股份制改制,他们在改制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采用募集设立方式成立了股份公司,成立之后纷纷选择在国内外上市,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大多数选择了内部职工入股形式。这些小型的股份公司在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股权设置不够规范,股票交易陷入尴尬的境地。第三阶段是2000年开始在建立创业板的热朝中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这些股份公司规模小,质地差,知名度低,但这些公司在组建时按照《公司法》要求最少需要有5位发起人股东,一般都是5到10位发起人,公司的注册资金通常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这些公司中有的从开始成立之时,就打算向募集资金,所以在股东构成中设计了适当的人或者皮包公司作为发起人身份,待公司从工商部门完成注册之后,所谓的原始股的销售就随之展开,有的甚至在股份公司筹建期间就开始对外销售股票,有的在公司成立3年后选择转让。

从我国股份公司建立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由于特定的背景、不同市场运行机制以及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性,形成了对非上市公司法律地位界定模糊,股份转让无法可依,造成了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途径不够畅通,主要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但产权交易所进行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存在许多问题。以下通过对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程序来揭示交易的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产物。从建立初期发展到2000年,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1)许多地方恢复、规范、重建产权交易市场,如上海、深圳、西安、青岛等一些地方开展了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河南、厦门、青岛、深圳等省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允许产权交易市场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托管、股权质押、增资扩股、转让过户、分红派息等服务;(2)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各地迅速建立,如上海、深圳、成都、西安、重庆,但主要角色仍以产权交易为主;(3)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把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非上市公司股权退出的主要场所;(4)产权交易市场呈现统一化趋势。目前,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以天津、北京、青岛为中心的北方产权共同市场——北方产权交易所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方产权共同市场——上海联合交易所,其他地方性的产权交易场所或者交易中心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加入南北两所成为其会员。但截止目前由于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会员单位业务比较清淡,为了增加其盈利,纷纷开展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

二、在产权交易市场开展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一般程序

(1)吸纳会员。产权交易所或中心往往吸纳一些没有证券从业资格的投资咨询公司、经纪公司、个人成为其会员,主要开展非市公司股权交易为主。

(2)承揽项目。会员通常以全国的非上市公司为目标,专门承揽非上市公司股票转让项目,获取暴利,同时增加产权交易所或中心的佣金收入。

(3)股权托管。为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非上市公司股票的可信度,中介机构要求股份公司寻找一家股权托管中心进行股票托管。托管后投资者持有一张托管卡,上面仅记载着非上市公司的名称、股东姓名和股票数,并没有注明股票的性质与来源。

(4)市场挂牌。以上程序完成之后,把承揽的非上市公司股票在产权交易所或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挂牌,似乎给投资者提供一个市场公允的价格。

(5)大肆宣传。为了便于销售本公司股票,股份公司往往会进行大肆宣传。股份公司在中介机构的精心策划下,会制造许许多多的题材在全国性的报刊杂志编造虚假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有些公司承诺较高的股利分配方案,有些公司通常声称“公司与国外或国内某某证券公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另外他们还会刊登广告,广告内容大多数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美好描述,甚至通过召开所谓的股东报告会或上市推介会,让董事长、律师等相关人员进行推界,以增加股民对公司的信任度。

(6)私下销售股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这些中介机构开始私下销售股票,他们往往以产权是产权市场的挂牌价格为参考价,大肆销售自然人股票或皮包公司持有的法人股,一旦事情败露,公司一般会声称“买卖公司股票只是公司股东行为,与本公司无关”,表面上看洗脱了公司的责任。

其实这一现象早就诞生了。这种交易非常隐蔽,大多都在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和约束下私下进行,而且有些公司承诺公司股票在若干年后将要在创业板或海外上市,于是投资者只能耐心的等待,以至于逃脱了法律的监管。近两年来一些非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压力下,被迫在美国OTCBB市场花50-100万美元买壳,并借此概念继续在国内疯狂圈钱,有些善于炒作的股份公司甚至已经从OTCBB市场转到美国主板市场,但是投资者在一级半市场购买的所谓的原始股仍然无法参与交易,而且没有任何的法律保障。

三、产权交易市场从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存在的问题:

(1)交易合法性受到质疑

目前,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即北方产权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交易所的业务主要以实物产权交易为主体,股权交易为辅助的交易模式。而股权交易特别是非上市公司个人股票交易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比如《公司法》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同时又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但是按照《证券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只有上交所和深交所,而这两个交易所仅进行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股票交易业务,并不开展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股票交易业务。《公司法》和《证券法》也只是对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股票交易进行了规定,对于数量超过上市公司30多倍的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没有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也没有对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设立行政许可。并且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过程中往往牵扯许多问题,其中包括非上市公司股权合理性问题。

(2)交易价格失去公允力

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除了交易合法性受到威胁之外,交易价格的合理性也受到质疑。非上市公司股票在产权交易所交易只不过披上了合法交易场所的美丽外衣,实际上只是为了显示挂牌价格,并不负责撮合交易价格和资金结算,这些任务往往是由产权交易所或者交易中心的会员完成的,它既有经纪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一些法人会员,又有一些个人会员。一般情况下,在私自销售股票之前经纪公司或投资咨询公司往往要与非上市公司签订两份协议,一份是委托转让协议,协议中确定4元/股左右的终端转让价格,并以此为依据到产权交易所或交易中心挂牌转让,然后在交易过程中漫漫把价格推高,造成该公司股票看涨的假象,以吸引其他投资者的目的;另一份协议是财务顾问协议,这份协议中载明了与未上市公司的结算价格,结算价格一般1元/股左右,中间3元/股左右的差价作为财务顾问费留给了这些黑中介。当然,他们为了达到成交的目的,往往把目标锁定在没有专业知识的中老年身上,并以免费、高股利(一般运作时要么扣除0.2元/股,给非上市公司按0.8元/股作为结算价格,要么从差价中扣除0.2元/股作为股利分配,这只不过是促销的手段而已,往往只一年,以后再也不会了,目的是为了促销)回报为诱饵,骗其上钩。这种交易价格一方面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非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3)交易信息极不对称性

由于非上市公司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求,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往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比如,有的未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能只有几百万元,而报表上编造了上亿元;有的公司可能是亏损公司,但报表可能是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纯利润;再如,投资者只会看到委托转让协议中的终端价格,但财务顾问协议根本不知,试想一想,如果投资者知道了中间差价这么大,谁还会去高价购买呢?然而一些中介在推销股票时,往往以该公司股票马上要去海外上市为借口,引诱投资者上当受骗,其实,有些公司根本没有能力或上市的意愿,有些即便迫不得已上市了,只不过是在美国的OTCBB市场借壳上市,上市后每股只有几美分。

(4)监管严重缺位

由于非上市公司的界定不明确,很多非上市公司涉及到国有的改制,因此体改、国资部门,证券监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可以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同时,由于多头监管,也存在互相扯皮、监管缺位的问题。例如地方产权交易所是根据国资部门的审批设立的,其中的业务也包括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而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作为证券的一种形式应当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证监会应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可事实上,证监会从来没有审批过任何一个机构来从事非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业务。证监会对于产权交易所从事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业务的行为体现了默许和打击的两面性。今年证监会为了加强对非上市公司的监管,专门成立了证券监管二部,负责对非上市公司及其股票交易的监管,但由于非上市公司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监管难度较大。同时在监管过程中出现监管环节问题,如委托产权交易所或者交易中心履行监管职能,但产权交易所或交易中心只是要求非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常规性的如公司设立批文、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财务报表(不需要审计)、股份转让合同等等文件资料,而非上市公司到底法人治理结构如何,是否存在虚假报表,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等等根本不予监督,更谈不上监管力度了。另外,产权交易所或者交易中心对其会员监管不力,只收取会员费、交易手续费、托管费、过户费等相关费用,并且交易手续费比证券交易所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有些工作人员甚至利用工作之便也在推销未上市公司股票,欺骗广大投资者。

四、产权交易市场从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风险

从以上可以看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得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似乎合法但不合理,在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具体包括:

1、信用风险:主要来自①投资者不能按照公司的承诺取得未上市前的股息收入,股息回报无望;②不能按照购买时的承诺上市形成的违约风险,有些即使上市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般投资者仍无法套现;③公司经营不善、运营不良及其它因素而导致破产,这种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属于致命的风险,它使投资者几乎血本无归。

2、流通性风险:这主要是指非上市公司股票在公司未上市前属于封闭市场,流通性不佳,变现能力较差。

3、跌价风险:投资者一旦高价购买了这些非上市公司股票就存在跌价的风险。例如有的投资者以4~8元/股的价格购买了非上市公司股票后急需用钱时只能按每股几毛钱的价格卖出,可见其跌价的幅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投资者从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存在许多问题和风险,要解决彻底这些问题,仅依靠打击和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投资者宣传、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健全我国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交易制度。

五、完善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进行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制度的对策

1、规范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性质

在公司法中,股权基本性质之一是具有可交易性,即流通性。股权如不具有流动性,即使它是明晰的,公司同样不具备可持续的动力。因为不可转让的股权称不上资本的所有权,因而股权的持有者无法真正行使股东的权利。当股权不能交易时,股东至多能行使“用手投票”的权利,而被剥夺了“用脚投票”的权利。可见,流通性是股票的本身固有的特性,而要使股票流通,必须承认它具有可交易的性质。因此,在已经实行了股份制的地方,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要求股票是可交易的,股份是可以转让的。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规范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性质。

2、进一步完善对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总是处于法律法规边缘化状态。按照原《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满三年以后可以转让,并且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按照此规定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任何地方交易都是违法的,投资者的股票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这实际上是和《公司法》中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满三年(新《公司法》规定为一年)以后可以转让的条款相矛盾的。其次,国资委以及各地国资局指定国有产权(包括股权)交易必须在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交易,虽然其交易并没有限定在法人股的范畴内,但人股东的股权交易的合法性被排斥在外,因为此交易并没有得到证监会及工商部门的认可,其交易也不受法律保护。这样交易地点的选择与指定方面也相互矛盾。新《公司法》尽管把原来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转让其股份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修改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转让其股份通过国家指定的场所进行,但截止现在还没有指定具体的交易场所。另外,按照《证券法》的规定,从事股票交易的中介机构必须具有证监会颁发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但证监会从未给在产权交易市场从事股票交易的任何一家中介机构颁发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这是否可以认为在产权交易市场从事非上市公司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呢?所以,要保证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应该进一步完善对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且相关法律法规应协调统一,以解决非上市公司股票的合法交易问题。

3、加强对投资者证券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

一般情况下,购买非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有的是缺乏一定的证券知识而盲目参与的,有的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参与的。近几年来发生了新变化,参与非上市公司交易的中介机构或地下交易的黄牛们把目标锁定在中老年身上,他们利用中老年人贪占小便宜的心理以及缺乏证券知识来引诱其上当受骗。当然也有少数投资者购买了这些股票后由于公司股票上市暴富的,但大多数非上市公司的股票既不能上市流通又没有任何利息回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显而易见。通过投资者教育,使其了解证券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进一步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并且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规范、监管、教育、打击相结合,力求综合治理。

过去,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处在法律法规的边缘化状态下而无人监管,当投资者发现自己购买的所谓的原始股票上当受骗时,只能向公安部门的侦查大队报案,但当经济侦查大队调查时一些中介机构早已人去楼空,即使当事人被抓,投资者的损失还是无法弥补的。今年,证监会为了维持正常的证券交易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成立了证券监管发行二部,专门负责对非上市公司及其股票交易的管理,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对非上市股份公司及其股票交易监管缺位问题,但要监管到位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公安、工商和证券监管部门鼎力配合,规范、监管、教育、打击相结合综合治理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存在的问题。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在产权交易市场进行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交易细则进行规范,使其交易制度合法合理;其次,对从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机构包括产权交易所、销售股票的中介机构、非上市股份公司、从业人员等加强监管力度,以维持正常的交易秩序;再次,对购买非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采取宣传教育的办法,让其充分了解证券知识,掌握交易面对的问题,避免交易面临的风险;最后,坚决取缔地下交易场所,严厉打击非法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交易范文篇10

1、内幕交易对公司造成损害。保护上市公司的利益,也是证券法的基本目标之一。反对内幕交易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内幕交易对涉及内幕信息的公司造成了损害。

第一,内幕交易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当某公司的内部人利用重大非公开消息进行证券交易时,公司的大众投资者很可能会认为自己未受到公正的待遇,从而丧失对公司经理人员的信心,进而丧失对整个公司的信心,使公司的声誉受到损害。…公司的声誉对公司的股票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大众投资者,由于财力有限,投入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同时又缺乏专业投资者的技巧,为了降低风险,当然愿意购买声誉比较好的公司的股票。当公司存在内部人交易,公司的声誉受到损害时,许多大众投资者就不愿意去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第二,内幕交易影响公司效率。当市场存在内幕交易时,公司股票的价格不能准确适当地在证券市场上反映出来,因为信息对公司股票的价格有最直接的影响。当内部人利用公司的重大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内部人有可能尽量延迟公布公司的信息。重大非公开信息公布的越迟延,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和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别就越明显。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不能反映正常的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尤其是当公司的下层职位的员工在利用重大j#公开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时,为了长期获得利润,极力延迟向上层员工传达信息,使上层员工不能迅速而准确地获得作出决策的重大信息,最终影响到公司的营运效率。

2、内幕交易对投资者造成损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一直是各国证券法的基本目标。美国《1933年证券法》的核心是第五章,该章的主要精神是禁止公司在符合证券法要求的登记完成之前发行任何证券,《1933年证券法》的大部分规定及其附录的表格、规则都反映这一目的。(1934年证券交易法》是为了保证有关各种证券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上及时准确的公开。从根本上讲,美国这两部法律的基本目的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当证券市场存在内幕交易时,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从而对投资者造成损害。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害,主要发生在内幕信息是利好时。当内幕信息是利好信息时,从事内幕交易行为的人员要大量购人证券(主要是股票),待信息公布之后,证券价格上涨时再适时抛售证券。

3、内幕交易对证券市场造成损害。内幕交易对证券市场会造成损害,基本上是主张禁止内幕交易的所有学者所公认的理由。这种理由是基于“公共信心”或“市场正值性(完整性)”理论。一方面,如果证券法允许内幕交易,大众投资者就会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从而影响大众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最终会使证券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众投资者,在获得信息方面是无法与公司内部人相比的,当投资者认为自己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不过是从事内幕交易者获利的陷阱时,自然不会自投罗网。此时证券市场的资金肯定会逐渐减少。证券市场的筹集资金的功能和对资本优化组合的功能就会丧失。另一方面,如果允许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内部人为了利用重大非公开信息长期获利,会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地延迟公布这些信息,而信息传递的迅捷与否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效率,内部人迟延公布信息的结果,必然导致证券市场效率降低。同时证券市场内部人延迟公布信息,又使大众投资者对证券缺乏效率不满,从而减少投资。而无论是投资者减少投资,还是信息传递的迟延,都会使证券市场的筹集资金的功能和对资本优化组合的功能逐渐丧失。

4、内幕交易会引发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它最初是指在保险市场中,当一方保险之后,由于保险公司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因而其避免保险事故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后来道德风险泛指一切可能引发不良行为的现象。无论公司的利好信息或利空信息都会使从事内幕交易的人获利。当信息是利好信息时,内幕交易人员可以先购进证券,待信息公布以后再出售证券而获利。当信息是利空信息时,内幕交易人员在其他投资者出售证券以前出售证券,待信息公布以后,证券价格下降时,内幕交易人员已经获利。如果允许内幕交易,公司经营得差要比经营得好容易的多,而无论公司经营的好坏,内部人又可以利用内幕交易获利,此时就存在一种风险,即内部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让公司经营得较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证券市场的经营者道德风险。

5、内幕交易违反公平原则。证券市场上的内幕交易行为违反了的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应当禁止。甚至有的学者主张用“公平原则”作为禁止内幕交易的法学基础。有的学者认为内幕交易行为的性质是基于对重要市场信息的不公正占有而进行交易获利的行为,它违反市场公平原则。以内幕交易违反公平原则作为禁止内幕交易的理由,是基于“公共信心”或“市场正值性(完整性)”理论:投资者更愿意在没有内幕交易的证券市场投资,而不愿意在允许内幕交易的市场上投资。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证券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在获得信息方面都应当有平等的机会。如果证券市场不公平,即证券市场上有内幕交易时,大众投资者就会和从事内幕交易者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投资者会丧失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从而减少投资,证券市场最终会逐渐萎缩。这种理由和前述内幕交易损害证券市场的理由都是以证券市场的“公共信心”或“市场正值性(完整性)”为基础。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此种理由强凋证券市场的公平性,认为内幕交易违反证券市场的公平性;认为内幕交易损害证券市场,强凋内幕交易对证券市j的损害后果,而造成这种损害的原因恰恰是内幕交易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

二、内幕交易监管制度的完善

1、进一步完善禁止内幕交易的立法,建立惩处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制度。我国证券立法没有建立明确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这影响了对内幕交易的惩罚力度。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禁止内幕交易的有关法律,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法中的民事责任制度。首先证券法中要对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民事赔偿的基础;其次,要完善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诉讼制度,可以参照国际经验建立集体诉讼制度,也可以参照台湾“证券市场发展基金会”的模式建立团体诉讼制度,也可以采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第三,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考虑在民事诉讼中采用“举证责任在辩方”的举证责任制度,减轻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强化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

2、提高证券监管执法水平,追究内幕交易的刑事责任,形成对内幕交易的强大威慑力。我国已经制定了较为完整和严厉的禁止内幕交易法律,但长期以来没有能够有效实施。执法的意愿不强和执法难度较大是其主要原因。

随着严格监管逐渐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共识,执法意愿不强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执法难度大,主要是内幕交易调查取证较难。为了提高执法水平,首先,应该进一步强化证券监管稽查队伍,增强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功能;其次,应该对我国有关证券监管的法律作出适当修改,授予中国证监会查处内幕交易更大的稽查、执法权力;第三,修订银行保密条例,保证证监会能获得银行帐目信息,以进行稽查调查和检查证券公司;第四,可以考虑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证券违法行为建立特别的举证责任制度,采用美国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在辩方)的制度,减轻证券执法的取证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