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3:54:33

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范文篇1

进行数学思想教育,当务之急是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等。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需要。要切实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目标的教育行为。另外,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和用计算机等现代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因此,要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进行目的性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如斜三角形的应用,简单的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导数、向量、算法等章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应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以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关注数学文化价值,增加学生爱国热情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探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轨道,提高文化素养。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反映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数学文化的介绍,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四、注重教学方法,结合正确评价,进行个性品质教育

在概念、定理、习题的教学中,通过对概念的引入、定理的论证、习题的解答等各个环节,逐步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拨的意志毅力,忠诚正直的高尚品格。

另外,在教学中就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索”愉快地学习。通过教师的启发、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勇于克服困难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五、根据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世界观教育

教学观念范文篇2

1职教教师教学观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1.1职教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其次,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1.2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分数论英雄,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其萌芽状态期间,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个性心理学研究,个性是一个整体。健康的个性就是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和美的表现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健康个性者即是自我实现者,是把个人的内部潜能作最大的实现者。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即是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1.3职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

2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和教育引导的缺乏,以及对个性的否定性评价倾向,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个性发展不健全。

首先体现为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削弱了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等积极的人格倾向,强化了谦卑需要、攻击性需要等消极人格特征,造成个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言:“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其次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1573%有自责倾向,1317%学生有恐怖倾向,1181%有冲动倾向;572%的学生有综合情况。以至于出现浙江一高中生因无法忍受压力用锄头杀死母亲的惨剧。浙江省对2961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测查结果表明,167%的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3职教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3.1职教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欠缺,改进教育方式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现在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一旦进入校门,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3.2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努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前苏联学者赞科夫认为:“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从认知结构主义观点出发,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观思维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较短,有利于因材施教,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整体素质。此外,因考试具有教育性,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所以还可从调整考试的导向性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学校教育方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采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3.3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没有激情,缺乏诗意和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21世纪进步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职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克服“浮躁”、“疑惑”、“颓然”等心态。不能将道德人格作为追求富贵的工具,更不能为了追求高贵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

3.4做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做一名合格的职教教师

作为一名职教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而对于所教专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无法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职教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材。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以上四点是转变职教教师教学观,从而改变教学实践,并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建议,总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提高自身素质,就要担负起重任,就要端正教育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范才生.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兴洲.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王公安,袁桂萍.论21世纪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0(6)

教学观念范文篇3

1职教教师教学观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1.1职教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仅有一方存在的教育教学是不成立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是一种知识传授与发展智能基础上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自己的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其次,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1.2职教教师对教学目的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从理论上讲,教师都深刻地清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却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框定在升学或就业标准的模式里。“成绩好”、“就业”成了教学的唯一目的,以分数论英雄,教学中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考就不学,许多学生不得不尽力压制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致学生知识结构畸形、个性发展狭隘乃至萎缩。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学习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做与考试学习无关的事,不能凭自己的个性去从事感兴趣的事。所以,大多数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在其萌芽状态期间,就有可能被只具传统观念的教师所湮灭,在分数的标尺面前,被教师无情地判为没有出息,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残忍的压制。然而,中外历史千百次地告诉我们,在传统眼光的学校里判为没出息者,日后竟出现诸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人,他们极大地影响、改变和震撼着整个世界,而他们早年也都被当时的学校判为“愚不可及”、“不可教也”之类。事实证明:学生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往往是划不上等号的。教学目的的核心应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个性心理学研究,个性是一个整体。健康的个性就是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理性与直觉、美的体验和美的表现等诸方面获得高度和谐发展的人。健康个性者即是自我实现者,是把个人的内部潜能作最大的实现者。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即是自我实现、自我创造。

1.3职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当其冲的是教会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知识,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因此,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化的教学活动。

2当前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忽视和教育引导的缺乏,以及对个性的否定性评价倾向,扼杀了一些学生的个性,导致个性发展不健全。

首先体现为缺乏积极的主体进取性,不敢面对问题,采取逃避的做法,削弱了成就需要、持久需要等积极的人格倾向,强化了谦卑需要、攻击性需要等消极人格特征,造成个性和人格的缺陷,缺乏探索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热情。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所言:“考试时一比较,马上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在外国,中国留学生无论在普通大学还是一流大学,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学生胆子小,老师没讲过的不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不敢做。”

其次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中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1573%有自责倾向,1317%学生有恐怖倾向,1181%有冲动倾向;572%的学生有综合情况。以至于出现浙江一高中生因无法忍受压力用锄头杀死母亲的惨剧。浙江省对2961名大中学生心理卫生测查结果表明,167%的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在一些学生的眼里,个性仅仅被当作或是服饰上的怪异,或是行为中的张狂,或是价值观上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抵制。他们把个性这一内在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一种浮躁、虚华和叛逆,以外在的“标新立异”来体现富有个性的“我”,抹杀了个性的内在稳定性。

3职教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3.1职教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欠缺,改进教育方式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当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些方面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替代。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现在许多学生在未上学之前,吵着、闹着、盼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进那梦寐以求的“天堂”和“乐园”。然而,思维单一、未谙世事的他们,一旦进入校门,在就业压力和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面前,有的便开始出现厌学情绪,甚至发生逃学等不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3.2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努力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燃烧的火炬。”前苏联学者赞科夫认为:“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从认知结构主义观点出发,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观思维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可以从开设活动课、选修课、劳技课等课程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内容更新周期较短,有利于因材施教,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个性特长,提高整体素质。此外,因考试具有教育性,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功能,所以还可从调整考试的导向性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说,学校教育方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采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浓厚的探索精神、独特的求异思维、非常规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除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十分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3.3提高职教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青年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保证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改造大自然的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修养和品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的素质缺陷,毕业生走上社会以后,没有个性和独立的思想,没有激情,缺乏诗意和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与能力,只有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这种状况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引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讨论,并达成共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21世纪进步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职教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关系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个人道德修养,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大学生克服“浮躁”、“疑惑”、“颓然”等心态。不能将道德人格作为追求富贵的工具,更不能为了追求高贵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

3.4做名副其实的实践指导教师,做一名合格的职教教师

作为一名职教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而对于所教专业的生产实际过程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是无法担当起实践指导教师的重任的。职教培养的是面向各行各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材。实际动手能力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和赖以生存的自我本钱;也是职教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闪光点。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真刀真枪的操作本领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

以上四点是转变职教教师教学观,从而改变教学实践,并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建议,总之,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具有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职教教师就要改变教学观,提高自身素质,就要担负起重任,就要端正教育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范才生.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兴洲.非教学因素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王公安,袁桂萍.论21世纪职教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J].现代技能开发2000(6)

教学观念范文篇4

论文摘要:面对职业学校参差不齐的生源,职校教师何以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各异、心态的各异,给职校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职校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近几年职校的生源数量逐年递减,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这一生源群体学习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各不相同。如何满足这一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是许多有责任感的教师考虑最多也是最为头痛的问题。

近两年,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启发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基础。

1.在知识传授关系中师生关系应平等与民主,师生间相互尊重、信任。教师不以权威自居,更不应该以家长作风及其专横态度强制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学生也不唯命是从,因为学生有权与教师平等地沟通思想,有权向教师要求他们所希望所需要的东西,也有权对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并对教科书提出批判性意见。教师对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多加引导,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并充分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能对他们产生偏见或歧视。这一点从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

2.在智能发展上,学生应自主和独立,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才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发展,不必强求全体学生一致,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实现自我发展。师生教学间的平等民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关键取决于教师。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维护和发展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对传统教学体系下的教师来说,必须放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教师权威的思想,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健康的发展。

3.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学技能多样化。尤其是职教老师,首要的是教会职业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把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当作自觉行动,精神饱满地学习、探索和追求。学生作为主体,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中,自觉、自主地手脑并用,多种器官协同活动、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独立性得以充分发挥。创造活动是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创造活动中,个人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需要、性格、知识和能力,展现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在探索新事物、发现新规律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素质的超越,从而逐步实现个性的完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意培育、引导、训练每个学生的开发创造潜能的意识、方法和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以培养听话的学生为荣耀的片面观念,消除对顽皮学生的错误偏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异想,激发学生积极表现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尝试和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教师应树立起以培养学生健康个性特别是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这一思想,从而把这一有意识的活动熟练化为无意识的习惯性的教学活动。

职校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什么策略呢?

1.职校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寻找欠缺,改进教育方式。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特别是思想品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地、细心地去挖掘其中的原因,加强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特有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能,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2.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教学观,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行教学过程的科学化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学生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授课方式为标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3.职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将教育学生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的传统。二是加强教师个人道德修养,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教学观念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田径;教师观念;转变

一、融入学生,改变教学形象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认为教师必须要在学生中建立威信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开展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常以严肃刻板的教学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严肃刻板的教学形象虽然能很好地制约学生的行为,但是也令初中田径课程缺乏生机,学生往往会因教师的严厉严肃而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效率难以提高。教师应该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形象,以温和友善的形象融入执教班级的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上好田径课程。笔者在田径教学中为了改善体育教师在初中学生留下的刻板印象,常常在教学之前利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介绍一些与田径运动相关的知识,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例如在长跑训练时,笔者会融入学生的长跑队伍参与到学生的训练中,在共同训练的过程中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坚持完成长跑。在笔者融入的长跑训练中,学生在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鼓励中提高了运动的积极性,在积极的运动心态中很好地完成了长跑训练。教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语言、融入学生训练的方式能有效改变体育教师的严肃形象,受到初中学生的信赖与喜爱,让学生对田径学习充满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因材施教,改变教学结构

因材施教,改变教学任务的结构,为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体育学习层次,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更适合个体的体育学习,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在以往的田径教学中,教师常常在班级中制定统一的教学任务,这种统一的教学任务结构忽视了班级学生每个个体的身体素质差异性,不利于每个学生的田径水平良好发展。教师应该将班级学生依照身体素质划分对应的层次,制定难度不同的田径训练。例如在实心球项目的学习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如果强制要求学生使用相同重量的实心球,重量过高会导致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难以实现教学任务,重量过轻则会使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针对这种教学问题,笔者依照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制定了不同的分组,并为每个组别制定相应的实心球重量: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适当的增加实心球重量,使学生可以稳步提高力量与技巧;为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减轻实心球的重量,引导学生以技巧训练为主,在技巧不断上升以及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后逐渐增加重量。通过在实心球训练的过程中为学生划分任务层次,有效地使每个学生得到了适合自己身体素质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的实心球水平都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在田径学习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设置合理的教学任务结构可以使每个学生的田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重视实战,改变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初中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常常因为田径项目的器材和布置等问题在教学中用理论代替了实践,学生缺乏对田径项目的实践操作,仅从理论学习中难以真正掌握田径运动项目的运动技巧,有效提高体育学习质量。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重视初中田径教学中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田径项目的实战中提高田径学习的水平。例如在跳高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反思中看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在跳高教学时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利用课间准备跳高器材、搭建跳高场地等方式保障学生的跳高实践。为学生做好运动技巧演示,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导,提高学生的跳高技巧与水平。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初中田径教学工作中应该对以往的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反思,改变以往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田径学习的错误教学观念,构建良好的初中田径课堂,让学生的田径水平得到提升,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超毅.田径训练观念创新——关于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1-5.

教学观念范文篇6

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最好?”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最好。”这里,教师关心的是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环节:

1、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

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权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教师是学生心智的培育者,承担着对来自社会实践的知识经验筛选、加工、整理,然后以学生能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职责。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带有极大的智力成分,所以,需要教师发挥主动实施,愿意施教的热情与自觉性,需要教师抛弃机械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靠教师本身,这对于乐教且善教的教师来说对教材处理和教法的选用要能游刃有余。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由于参与活动和动手操作易于引起学生求学的乐趣和探索的热情,所以寻求知识的活动化、游戏化、趣味化,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使教学互动克服枯燥、被动的局面,只有教师的善教才能激发学生的乐学的热情,学生的乐学又体现在课堂上的“四小”表现上,即“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2、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新体现在操作训练环节上。

教学观念范文篇7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着想,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经验证明,数学知识几年不用,大部分就会被遗忘。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能使人终身受益。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者认为:所谓教育,就是学生忘掉所有“书本知识”以后剩下的那一部分。如果我们向学生传授的只是书本知识,长期不用,几年以后学生就会一无所获。所以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2.有良好的心态。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语言上的,最主要还是行为上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具有感染力,即使是每节课老师站在讲台前的这一段时间的精神面貌,都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我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把所有个人和家庭的烦恼与痛苦统统留在教室的门外”。我在每节课前除做好教案、教具准备外,尽量控制不愉快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努力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充满生命的活力。只有教师的情感到位了,学生才能产生学习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双向优化,使教与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适应儿童的学习

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身心需要。我们教师的工作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未成年的孩子。教学工作光靠教师单方努力是不行的,教师的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要想使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其根本在于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要求。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基础教育时期是促成或扼杀儿童好奇心的关键时期。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小学生在真实的事物面前会有许多的不理解,但是,不理解的东西越多,不理解的思想越能使小学生深感惊奇或诧异,由此出现的激奋、惊奇、诧异就越能够纠正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衰弱、萎缩状态,唤醒正在沉睡的脑细胞,迫使大脑加紧工作,积极活动。如此,在学生大脑里产生许多“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恢复学生高度的求知欲和好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去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新奇和惊讶之感是思考的开端。如讲“年、月、日”一课之前,我带学生唱“三百六十五个祝福”这首歌,歌中唱到“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唱后问学生:“一年有三百六十五个日出是什么意思?是每年都有365天吗?为什么有时是366天?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知道一些什么?”一首歌引起了诸多的为什么,引起了诸多的新奇和诧异。同学们带着许多的疑问、好奇,积极地投入到查找资料、询问家长的求学活动中。当正式上“年月日”一课时,同学们都胸有成竹、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汇报自己所获得的有关知识。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被学生讲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学生带着问题、好奇去搜集信息的同时,不但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问题,还博览了群书、增长了才干、增强了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想说,就让学生多说。

好问、好说也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自己知道的事情想说出来,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想发问,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为所有的学生创设“说”的条件。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问题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一课,看度数时,到底是看内圈还是看外圈的刻度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自己突破难点,我找两个已经会量角的同学到黑板前来演示量角(由于没正式学习,多数同学都不大会量),我问男生:你看的是哪圈刻度?(内圈。)又问女生:你看的是哪圈刻度?(外圈。)我接着幽默地说:“看来要看哪圈的刻度还要分男女吗?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时机成熟了,立即有同学提出:为什么有时看内圈刻度有时看外圈刻度呢?前边的同学指着黑板上的角,边演示边说,很快就讲清楚了怎样看内外圈的刻度。学生给学生解答,往往比教师讲还清楚,因为他们的语言更接近,感受更亲切,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

在讲“长方形、正方形认识”一课时,当课要结束时我问大家“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一个女生站起来说:“能不能说正方形是长方形进化得来的呢?”话音刚落,一男生等不及举手站起来便说:“进化是指活的东西,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变化。正方形不是从长方形进化得来的。我认为,可以理解正方形是通过长方形转化得来的。”我表扬了这位男生,并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他自豪地回答:“常看书,书上的知识可多啦。”同学们向这位同学投去了佩服的目光。这位同学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并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感染、教育作用。

3.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

有人曾说过:听了,一会儿就忘了;看了,就记住了;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前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服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手上有丰富的神经,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认识得深,有时会起到眼耳等器官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是高效的。好动手也是儿童的天性之一。

例如,在教“7÷3”这道有余数除法时,可以让学生把7个圆片放在桌面上,要求把这7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学生怎么分也分不开。老师问:“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每份有2个,还多出一个。”老师说:“像这样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题,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多出的一个叫余数。”这样建立起来的“余数”概念,学生不仅十分清楚,而且不容易忘,用不着老师多费口舌去讲解。动手操作也是儿童最感兴趣的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通过数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孩子越来越聪明。而达到这个目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要热爱学习,热爱数学。目前我们教育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丧失了,出现了严重的厌学现象。学生们所厌弃的不是最基础的知识,厌弃的是人为地搞得复杂难懂的数学,厌弃的是教师提供给他们的一成不变的那套老模式。

1.要让数学适应学生。

一个好的厨师要考虑如何适应顾客的口味,是厨师要去适应顾客,而不是让顾客去适应厨师;一个好的演员要研究如何适应观众的欣赏水平,而不是强迫观众适应他的演出。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数学,应该让数学去适应学生,当学生不能适应数学时,我们要改造数学,对数学实行再创造使得它适应学生的学习。让数学恢复它质朴的、自然的、由繁到简的、生动有趣的本来面貌。

在学习乘法认识时,我让同学观察图形:(:::)怎样计算共有几个圆片,同学们除用加法计算外,还用了3×2=6,2×3=6两个乘法算式,并说明了理由。从此学生就明白了,两个算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一个问题有两种方法来解决。我就没有让学生严格区分谁做被乘数,谁做乘数。减轻了学生不必要负担。因为对于严格区分被乘数、乘数,我就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中学生不用区分,为什么数学专家都不用区分,非要让七、八岁的孩子严格区分呢?数学本身是简单的,为什么非要把它复杂化呢?复杂得让孩子听不懂、说不清,又用不上!如果我们总是让学生来适应数学,而不是积极改造数学,让数学去适应学生,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就无法挖掘,学生创造力就得不到有效地培养。

2.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

如果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会很厌烦。学习也是一样,每天总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也会厌烦,导致厌学、学习成绩大大降低。同样的知识,教学方法经常改变,小孩喜欢新鲜,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有了兴趣,就有了力量,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得以发挥,效果事半功倍。

教学观念范文篇8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制度化了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即在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标准揭示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怎样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第一要注重同学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交往。如果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将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将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二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又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生活中的图形》一章的学习评价可分几个方面进行: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在家折叠与展开图形的情况(可由学生评比);小组讨论时的发言;书面测试;作业情况;以及同老师的谈话等等。

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改变教学形式,重视数学活动。

教学观念范文篇9

一、精选史料搭平台,厘清先后次序

在备课《古代印度》时,笔者发现本课立足于文明史观,相继介绍了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摩尼创立佛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如此内容设置,有助于学生宏观认识古代印度的文明。唯一不足的是,本课没有清晰的时间线索,这种缺失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时空观。例如,有关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印度的内容被放置于第一部分,而佛教创立则被置于第三部分。如若不采取相关教学措施,学生依据定势思维,则会颠倒二者的先后次序,误认为佛教创立在孔雀王朝之后。为此,笔者摘取了相关史料,以此来搭建二者间的关联。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早年好战杀戮,统一了除南亚次大陆的整个印度,晚年笃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为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集结(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2]通过上述材料的呈现,学生最终构建出了以下思维导图:理解历史史实应该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与此同时我们又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思考这一历史史实与其前后的时间联系、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空间联系。在历史教学中,依托“四向评史”法审视历史史实,既能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这也成为让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的一个有效实现路径。又如,在学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战争》、第19课《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后,部分学生始终认为法国大革命早于美国独立战争。此外,由于启蒙运动内容被穿插于第19课的第一子目,如若我们不补充相关材料的话,学生可能会误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启蒙运动之前,他们也更难以知晓启蒙运动在美国独立战争及民主共和制建立中所发挥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精选了相关启蒙思想在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广为传播的史料,以此来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时空观念。由此可知,适当提供相关课外史料,并据此来建立逻辑关系易混项之间的联系,这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当然,在选取史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它是否能搭建起逻辑关系易混项之间的关联。最后,在史料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厘清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二、创造历史情境,回到“历史现场”

在学完拜占庭帝国后,笔者发现学生对所学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存有张冠李戴的现象。给其提供疆域图,竟不能分清亚历山大帝国与罗马帝国,遑论它们与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关系。为此,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这些帝国的疆域图,并布置了以下问题:穿越时空,如果你生活在不同时代的拜占庭城市(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公元6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1453年),请结合所学,发挥想象,描述一下你在不同时代的所见所闻。此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笔者的帮助下,学生大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示例:(1)如果我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此时我们正被波斯帝国所控制,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在公元前525年,帝国攻占埃及,埃及灭亡。(2)如果我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此时我们正被崛起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国所控制,它曾在伊苏斯战役中以少胜多打败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三世。随后,我们的帝国又攻占了北非埃及,最远打到了印度河流域,最终它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东西方文明也随之走向交汇。(3)如果我生活在公元2世纪,此时我们正被罗马帝国所统治。而在此前,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灭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直至此时,我帝国已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中海已成为我帝国的内湖。我帝国最北可抵达不列颠。(4)如果我生活在公元6世纪,此时我们已隶属于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我的家乡也是帝国的都城。我的帝国虽不及罗马帝国那么辽阔,但仍然地跨三大洲。此时最有名的皇帝是查士丁尼,他曾颁布了四部法典,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5)如果我生活在公元7世纪,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面临外部危机,阿拉伯帝国日益崛起,并开始侵占我帝国控制下北非及西亚等处的领土。帝国已岌岌可危。(6)如果我生活在公元1453年,此时拜占庭帝国已被土耳其人所建立的奥斯曼帝国所灭亡,我的家乡被土耳其攻占,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以上示例是某一学生的作品,语言尽管不够老练,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已经进入“历史现场”,以当事人的口吻来描述他们所亲历的那些事儿。基于以上做法,我们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历史已不再是那些死气沉沉的知识。笔者相信,通过以上做法,学生已熟悉各大帝国政权更迭的史实,时空观念也在不断形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之窗,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三、加强中外关联,放大时空视角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和视野的开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认识和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时,人们已习惯将其与外国的相同相似问题进行联系和比较,反之亦然。”[3]“中外关联”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则将有利于学生从一个更加宽广的时空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例如,在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时,笔者让学生思考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此时的印度又处于什么时期?它们虽地处不同流域,但是否有相似之处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豁然开朗,此时的古希腊、古印度与古代中国都并非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在奴隶制度之下,群星璀璨,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果。最后,它们又都走向了统一。以上设计,让学生认识到了同一时段、不同地域下的东西方文明存有诸多相似之处。又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英国革命以及君主立宪制的先进性时,笔者给学生呈现出了两个时间点:1649年和1689年。此时的中国先是清王朝定都北京,之后康熙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了多项措施。然而,在1649年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已被送上了断头台。1689年,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国王逐渐走向“统而不治”。以上对比将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英国在此时的先进性,也加深了学生对中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

四、依托唯物史观,促成历史解释

近来,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大加指责。他们认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尽完美,国王的保留,则意味着它不彻底,也无法与美国先进的民主共和制相媲美。以上问题反映了学生还未能准确、客观地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4]基于以上分析,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相关史料,让学生认识到17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较为有限,而君主制度和王权受限、王在法下则是英国的政治传统。因此,君主立宪制的选择是顺应英国国情的选择,它虽保留国王,但它仍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它与美国之所以建立了不一样的民主制度,那是因为各国国情的不同。故而,我们不能超脱时空对其进行任何评价。相反,我们务必要借助相关史料,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而对其进行客观评判。

五、就地取材,强化时空观念

冯一下先生曾指出,“常规历史地图一般不标注时间,其功能仅在促进人的历史空间观念的形成,而对时间观念的形成作用不大。不仅如此,稍不留神,还可能使人产生时间错觉。”[5]那么,能否让历史地图发挥既培养空间观念又培养时间观念的双重功能呢?他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历史地图上,加注与该图反映的历史事物存在的空间相对应的历史时间(主要是作为时间节点的重要年代)。”[6]改造后的历史地图被冯先生称为“时空图示”,它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笔者在教学《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时,发现多数学生缺乏时空观念,不能有效掌握罗马从城邦到帝国崛起的过程。在冯先生的启发下,笔者让学生就地取材,利用并改造教材所提供的罗马帝国示意图,逐次勾勒出罗马从城邦到建立共和国、称霸地中海、建立帝国及帝国分裂的相关时间信息与发展轨迹。通过以上做法,学生的时空观念得到了强化。

教学观念范文篇10

中学语文教学观念包含着某些理论性问题的探讨,也包含着某些支配着教学实践的认识。特别是后者,往往直接驾驶着教学改革的动向。

下面谈三个方面的观念转变的问题。

一、要转变“唯本”的观念“本”指课本,即教材,教科书。课本对教学来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课本,课大概就没法上了,学生也失去了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依据。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曾把课本视为法律,不按课本进行教学是违法的行为。新时期以来教科书有了变化,人们有了新的认识。教材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都希望教材编得更好一些,更有利于教学一些。现在已经有几套不同的教材可供选用,教师教学更方便了些。但不管怎样,不重视教材,把课本视为可有可无的观点是不对的。

有过一个提法: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纲”指教学大纲,“本”指课本。为了规范语文教学和语文测试,使之能沿着规定的路发展起来,用意是良好的,只是执行起来问题并不少。

从另一方面来看,把“本”提到如此重要的程度,也显然有负面作用。无论什么事,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课本在教学中能起到多大作用,也应作具体的分析。

应该看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课本是很难完成应完成的任务的。叶圣陶先生有一段名言,大家都很熟悉:“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可以说是叶先生丰富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一项总结。这段话给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从中可以理解:要仅仅靠课本是不容易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目的的,因为它毕竟不过是个“例子”。就如同数学课一样,学生只学作例题还不够,他们需要以此类推,去演算大量的习题,才能真正掌握起运算的技能。语文也应如此。现在的教材编写得还是较好的,选文大都是有定评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多数教师教学也很认真,努力吃透教材,并且在课时安排、教法选择、布置练习等各个环节上都下了功夫;但为什么语文课的质量就是提不高呢?其实,关键就在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只有“一”,没有“三”;这样如何“举”,又“反”什么?

学习语文要多读书,古今许多学人均有这方面的论述,大家耳熟能详。吕叔湘先生就强调过学语文“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这里边当然包括语文课本)”。这是因为“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复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种种章句结构,种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而且“大量阅读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了解的事物,需要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参考书”,这样就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的本领(摘自《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书读得多了,“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韩愈),表达能力也会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就不仅仅要把课本教好,让学生学好,而且必须要辅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应读其他各种读物。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读物,指导学生怎样去读。教师向学生推荐的书,自己先要读,把自己读的心得介绍给学生,学生会有很深的印象,过了多少年后,还能记起老师介绍给他读过的书。这样的教师才是一个完成了自己全部任务的语文教师。

现在的问题是学生课外读书不是多了,而是太少相当多的学生几乎根本不读课外书。更为使人忧虑的是,从学生家庭到学校,以及社会舆论,往往把课本以外的书都视之为“闲书”,禁止学生去读。同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学生被课程压得抬不起头来,各科作业挤占了学生的全部课外时间,想读书也不可能了,在这样内挤外压的情况下,学生也就仅仅限于学习课本,不能越雷池一步。

提倡学生多读些书会不会在现在已经很重的情况下再增加学生的负担呢?这要考虑怎样理解这个“负担”。学生的书包过重,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要分辨一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一些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作用不大的、甚至根本无关的东西,当然可以把它们请出去;而有益的、必要的读物,就不能笼统说成是“负担”,不适当地加以“减轻”。譬如,一本供中学生“阅读”的32开本期刊,有60多页,定价不到一元钱,只相当于一只雪糕的价钱,应该不会给多数学生造成经济负担,但学生要认真读一读,就会有所收获,其提供给学生的营养,恐怕不是一只雪糕能同日而语的。学生从大量阅读中会产生兴趣,形成习惯,就会自己找时间读更多的书,他的知识和能力的丰富与提高,将随之而日新月异,“艺不压身”,绝不会成为负担的,而只能终身受用无穷。

不能仅仅靠课本去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了,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开扩眼界,去拥抱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

二、要转变“唯考”的观念现在的语文教育,严格说,是一种“应试”教育。从进了中学的门,学生就挣扎于考试的泥淖中。高中的学生盯住了高考,初中的学生盯住了中考,就连小学生也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下,曾见过一些县、区里统一给小学生出的达标试题,也是具体而微的高考模式。平时语文教学中讲练关系也受着考试序列的制约,数不尽的各式各样的测试占据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把测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就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

考试并不是不应该的。必要的考试可以使教师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绩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不能没有考试。高考、中考也是必要的,特别是高考,尽管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现阶段还很难设计出一种新的高校入学制度来代替它。高考的缺点是它的命题模式常常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水平背离,出现了高分低能。近几年高考命题似乎也注意了这种情况,力求更实际一些,但还未根本扭转这种现象。命题时基本上不再从课本上出题,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虽然有些教师对此颇有微词,但不能否认这是个进步。特别是通过高考进行筛选,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在当前社会风气还不完全令人满意的情况下,这未尝不是上策。

现在的问题是把考试绝对化了,考试压倒一切,它对教学的指挥作用不可低估。不仅教学围着考试转,教育行政部门衡量学校工作,社会舆论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无一不是看其升学考试的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录取比例。尽管三令五申不能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但至今仍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学校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读书就是为了考中,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这实际上是科举制度在今天新形势下的继续。作为一种有害的传统观念,是到了加以清算的时候了。刘国正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声疾呼:“跳出应试怪圈”,他希望语文教师“不围着考试指挥棒转,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基础扎实,就可以应万变”。他还呼吁“报刊应大讲应试教学之害”,“大力宣传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教学取得好成绩的先进经验”;建议“命题时,不仅考虑有利于筛选,而且要考虑有利于教师按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他还希望“教学指导部门,要先有明确的认识,并且要做学校领导的思想工作。”这是一位老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见,切中时弊,不可等闲视之。

语文教师应转变“唯考”的观念,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作为一项严肃的课题,形成共识,努力去做,使语文教学的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三、要转变“唯法”的观念这里说的“法”,是指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学法是很重要的,确定了教学目标,就要靠选用恰当的、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好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实现教学意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都是不应有什么怀疑的。

这些年来,语文教师很注意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有些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影响。但是,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教学方法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于是各种各样教学方法一时间泛滥成灾,课堂上,你是“三步法”,我是“五步法”,你是“诵读法”,我是“点拨法”,你是“谈话法”,我是“讨论法”,等等,不一而足。对这些方法本身,未可厚非,因为它们各有其所长,大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但不能把它们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几年前曾流行过一阵几课型单元教学法,被称之为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案,有的地区教学行政部门曾明令限期推广。但结果呢?一旦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它的寿命也就差不多了。

寄希望于教学方法上的突破、创新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恐怕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

要认识到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比教学方法的改进更为重要。高水平的教师,什么教学方法他用来都能得心应手,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语言苍白,教学内容单薄,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厌倦,不管选用什么方法,也很难把课上好。教师的素质还包括责任心和师德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更不是仅靠改进教学方法所能解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