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2:47:28

监管系统

监管系统范文篇1

一、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廉政文化的实践

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要求,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在组织领导上,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为着力点。一是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源头治理总体规划,作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确保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措施落实三到位。二是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遵循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规律,明确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进行细化分解,狠抓落实,形成党政负责、纪检监察协调、各部门配合实施、全体干部共同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三是充分发挥系统垂管资源优势,上下联动,横向协作,增强系统廉政文化实效。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勤俭节约、简洁有效的原则,建立图书室、活动室、局域网站,设立政务公开宣传栏、读书园地,购置群众娱乐文化活动所必须的设施设备等等,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二)在教育引导上,以加强思想教育,培育爱岗敬业精神和廉洁从政理念为重点。我们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任务,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内容上注重突出廉政点,贴近工作实际,把握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形式上注重实效,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1、营造廉政文化氛围。首先在单位内部走廊的醒目处设置了“八荣八耻”内容展板等廉政文化宣传内容,并在办公场所张贴岗位职责和廉政警句等,以警醒励志,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廉政文化,促进廉政勤政;其次是通过召开“廉内助”座谈会,发廉政短信、廉政寄语、慰问信等形式,及时提醒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警醒领导干部过好节假日特殊时期的“廉洁关”,以“清廉家风”和“关爱之情”助廉;再次通过报刊、电视、网站、工作简报等文化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宣传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各项建设活动中的好经验和创新成果,展示出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相融合的“文明、公正、高效、廉洁”的执政理念,形成弘扬廉洁、鞭打腐败的良好从政“生态环境”,使工作人员能在积极向上的廉政文化氛围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操守和自律能力。

2、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在教育中,我们坚持抓好“四个结合”,即:把廉政教育与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结合,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相结合,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一是开展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宗旨,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监管理念为主要内容,在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广泛开展了学党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当“药监卫士”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基础理论培训班、开展学党章知识竞赛、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召开形势报告会、学习谷文昌、高志全、陈俊等先进人物事迹等,引导系统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强化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激励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忠于职守,出色完成监管工作任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二是加强廉政法规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人员“十不准”等工作规范,开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如对省局编印的《警钟长鸣》警示教材以及电教片《贪欲铺就自毁路》等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参观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进行直观教育等,引导教育党员干部树立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的廉洁从业理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三是培育文化素养,升华职业道德品质。我们把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用文化的力量培育人,通过建设“学习型机关”、组织开展“读书修德、以德律己”读书思廉活动、选送并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各类理论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等,让大家在学习分析中得出正确的判断,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自觉践行公民道德规范,遵守职业道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清廉如水,树立起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

3、开展廉政文化活动。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润物无声的渗透和感染中,不断汲取优秀传统及现代廉政文化精髓,融入高尚精神,我们建立了图书室、活动室,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读书演讲、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比赛、电化教育等生动活泼的廉政文化活动,加大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亲和力,让廉政文化入耳、入心、入脑,陶冶广大党员干部高尚情操,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理念,为建设“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制度建设上,以约束食品药品监管人员遵纪守法,建立良好职业操守和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我们立足于从治本的深度遏制腐败,着力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长效机制。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相关责任人,明确责任范围,实行责任追究,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成效。

2、完善执法约束机制。一是制订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各项制度,如《机关效能工作八项制度》、《政务公开五项制度》、零售药店申批程序、药品执法办案程序等等,以保障执法有依据,操作有规程,权力有制约,最大限度减少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中的随意性。二是强化制度规范和责任追究。制定监管工作人员“十不准”、认证员工作纪律、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等等,一方面让干部工作、生活有“镜子”,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到不“犯规”、不“越轨”,同时通过对“两权”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防范的惩治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四是建立有效的廉政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组织对纪律规定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并结合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考评,加大制度规范的约束力,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四)在廉政监督上注重易发不廉洁问题的岗位和重点,着力强化廉政文化的监督制约功能。一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充分运用党内监督的力量和廉政文化的力量,从认真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着手,增强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树立起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重点岗位和环节的监督把关。第一办好政务公开专栏、局域网站,把社会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重点,及时向社会公布,实行“阳光操作”,如药品相关法律法规、零售药店许可以及药品稽查案件查处结果等,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二向管理相对人发放印制有药监工作人员“十不准”内容的“监督卡”、两G认证员现场纪律执行情况监督反馈表、开展稽查办结案件回访和认证现场监督等,强化权力制约,促进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三是通过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聘请特邀监督员、开展行风满意度调查以及开门纳谏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廉政勤政。四是建立干部廉政勤政档案,增强食药监管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性,把系统发生腐败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几点思考

尽管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对廉政文化缺乏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导致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上存在局限性,缺乏力度和广度,如廉政文化建设主题不够突出,氛围不够浓厚,形式方法还不够丰富等。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就目前本系统情况看,我们认为应当在“四力”上做文章:

(一)把握时代,激发廉政文建设的生命力。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的集中体反映,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其核心价值观是为民、务实、清廉。

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把握这一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与先进文化相适应,也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融入“三讲”、先进性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新思想、新理念,抓住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信念这一核心,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永葆清廉为目的,培养廉洁自律的机关工作人员,塑造廉明公正的机关形象,这样廉政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

(二)体现特色,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力。首先,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具有监督执法职能,是权力部门,监管的业务事关百姓健康安全,是民生大事,为社会所关注,因此,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主题,突出抓好宗旨、信念教育,突出权力观教育,使全体人员铭记权来自于民,须为民所用,切不可以权谋私,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岗位如许可审批、案件查办、管人管钱等岗位人员的教育。其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处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向监管相对人,外勤多,而且经常单独外出执行公务,常常面对各种诱惑,因而廉政文化建设尤其要突出廉洁自律教育,使工作人员强化“自律”意识,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行,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第三,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来自各行各业,资历、阅历深浅不一,特别是有相当部分人员来自企业,长期经商,思想基础差别较大,就工作性质而言,也有不同,既有党务,又有业务,既有内勤、又有外勤,既有执法监督,又有技术保障等。因此,廉政文化建设在抓好面上教育、覆盖全方位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人员多重性特点,采取多样化形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各有侧重。第四,要把廉政文化建设延伸到监管对象。从系统特点和当前所暴露的问题来看,工作人员的不廉行为多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有关,而这些监管对象又是相对明确的、固定的,同时监管与被监管也是相对的,我们在监督企业是否依法生产经营的同时,企业也在监督我们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廉洁行政。所以,把廉政文化建设扩展到管理相对人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向监管相对人进行宣传教育,对有行贿行为的企业采取不良行为记录,与信誉挂钩,促使他们合法经营,遵守我们的政策、制度、规定等,不向工作人员行贿,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食品药品监管机关腐败机会,同时也请企业正确行使监督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从而让监管与被监管双方形成“互动”,同奏反腐倡廉之曲。

(三)丰富载体,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廉政文化不仅内涵深刻,而且外延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十分丰富的,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应当不拘一格,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各种载体,让群众喜闻乐见,增强效果。一是要发挥好“一地、两窗、三室”作用。即运用党风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或警示教育基地这一社会资源开展廉政教育,同时通过办好廉政橱窗宣传栏、网站廉政视窗栏目以及图书室、宣教室、活动室,以扩大廉政文化的宣传阵地,使大家更多的机会置身于廉政文化氛围之中。二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主题活动,如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电视等电教片,举办廉政文化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编写廉政文化建设教材、警句、格言、案例,在重要节日召开贤内助座谈会、发廉政短信等,使廉政文化建设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充分发挥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收到实实在在的功效。

监管系统范文篇2

据统计,目前我县已经普查建档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200余家,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特别是在县城以下的乡镇、乡村到处都有,无处不在。从获证照情况看,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1家,其中3家已经国家总局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2012年12月之前获取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而允许存在的食品小作坊52家,但其证照到期之后也属于无证生产;其余小作坊既未获取营业执照又无卫生许可证,普遍存在无证生产的情况,监管难度较大。

以行业分布情况看,获证产品种类有12种,其中传统米粉1家、银丝米粉1家、粮食加工12家、食用植物油1家、罐头1家、茶叶1家、饮料4家、纯净水3家、酱腌菜2家、配制酒2家、塑料包装容器2家、板鸭1家。

二、主要采取的食品监管措施

(一)对获证企业采取的监管措施

对辖区内仅有的31家获证企业(含现已注销生产许可证的3家企业),我们加强日常督查,与企业签订承诺书,采取抓高风险产品专项整治,尤其是检查企业非食用原料、食品添加剂使用、重要卫生安全指标等,有效地预防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积极推进质量兴县和名牌兴企战略实施,助推食品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做大做强,提升食品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二)对无证小作坊采取的监管措施

针对小食品加工户存在的问题,我局积极探索,建立并实施了“抓领导、勤防范、重整治”的食品小作坊监管新思路、新模式。抓领导。通过分析全县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局把食品小作坊监管摆在重要位置开展整治,成立了领导小组,划分了监管责任区,明确了各股室职责分工,以责任到位促工作落实。勤防范。我局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制,勤巡查、勤回访,对辖区小作坊经常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并以糕点、黄酒、白酒等直接入口食品生产作坊为重点监管对象进行高密度的监控和检查,确保重点产品不出问题。重整治。即:集中精力,整合监管资源,抓源头、抓根本,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年初以来,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食品小作坊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并进行登记建档。同时,明确小作坊监管任务,针对小作坊存在的认识不高、质量保证能力差的特点,加大对小作坊的巡查、回访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小作坊整改,对故意违规的从严查处。在具体监管过程中,我们对小作坊进行分类,对症下药。对条件较好而存观望思想的,积极做工作,督促其尽快整改,达到申证要求。对条件稍差,有畏难情结的,派出骨干人员,给予具体帮扶指导,促其上一个台阶。对认识不到位,经济实力太差的,做工作进行劝退。我局将50家制酒、榨油、米粉、糕点等重要领域小作坊纳入了监管范围,对条件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小作坊帮请县政府予以取缔。

(三)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我们对全县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专项检查工作。目前我县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已备案的有19家,其中4家是饮料生产企业,2家是酱腌菜生产企业,其余13家为糕点小作坊,共50多个品种,我们已要求其随时将新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助剂情况向我局备案,并要求备案企业统一使用“市食品生产全面建立购买和使用添加剂登记台帐”,对生产和使用的每一批次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都要做好台帐记录,以便掌控其从生产(进货)到售出(使用)的全过程。我局根据企业原材料采购和用量、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加工助剂购买和使用台帐认真核查,看企业是否按备案的情况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经过全面检查,辖区内使用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均已备案登记,并提交了真实性自我声明,做到了进货索票索证,建立了进货和使用台帐且记录规范,按备案的情况使用食品添加剂,未发现违规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的行为。

(四)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业务培训

要求企业开展经常性内部培训,包括普及性培训、专题性培训、自愿性培训;接受各级质监部门组织的培训,一是组织获证企业食品检验人员、质量员、企业法人代表参加省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有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检验人员检验检测水平;二是组织对全县8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进行了《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等宣贯培训,要求企业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三、目前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专项整治,我县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质量有了明显的好转,总体状况也呈良好态势,但我们在监管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除少数企业外,我县食品企业大部分为小规模,企业生产条件差,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方面不到位,不能持续保持企业申证时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2、食品小作坊方面存在难题,小作坊关系到城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人身安全,既不能放任自流不管,又不能搞“一刀切”全部取缔,而且目前对小作坊管理仍无法可依,处罚依据、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划分不清都给各部门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受部门自身条件的限制,食品安全专业监管人力不足,检验设备不配套、检验人员业务水平跟不上要求,检验成本高、财力上没有保障。

4、质监部门对无证生产的查处缺乏有效的强制手段,发现无证生产现象后无法进行强制性取缔,所以时常出现禁而不止的现象。

5、部门协调配合上存在不足。我们很多时候需要与工商、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虽然也开展过联合执法,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部门之间在信息共享、案件处理、配合协调上还远远不够,有待加强。

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1、县共有52家食品小作坊,占全县83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总数的62.7%,具有多、小、散、乱、差的特点。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单靠质监部门的力量很难监管到位,各职能部门应该密切配合,统一行动。对条件尚好又有取证意向的食品小作坊,我局积极帮扶,使其早日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对仍不能取证的食品小作坊,报请政府组织实施取缔。

2、为确保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乡镇食品安全员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优势,由各乡(镇、街办)协管员牵头组织食品安全信息员,对辖区内食品小作坊摸清底数,确保不留盲区。同时,负责对小作坊业主进行政策宣传、思想疏导及后期整改过程的督查工作。

3、当地乡镇、街道、农村、社区要主动担负起食品小作坊的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列入上级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掌握小作坊的基本信息,并主动向有关监管部门通报,协助监管部门工作。

4、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把好食品生产加工源头是关键,只有抓好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才能有效保障整体食品质量安全。而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监督检验,不仅能防止不合格食品出厂,还能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提供依据,对存在区域性问题的产品及时发出警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从而提高食品生产质量,消除安全隐患。

监管系统范文篇3

一、食品质量监管中面临的技术瓶颈的主要表现

(一)对食品标准不熟悉。当前食品安全标准的复杂性抑制了基层执法人员对标准的学习和掌握。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准多。目前我国已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18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国家标准委计划到“十一五”末,把我国食品标准的标龄由现在的平均12年降低到4.5年,制修订周期控制在2年之内。标准的更新换代加速,使基层执法人员在食品标准方面的知识更新压力加大。二是标准乱。食品标准分散于质监、卫生、农业等多个部门,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形成冲突,由于制定标准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有些修订不及时,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标准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如酸牛乳的国家标准(GB2746-1999)规定,在酸牛乳中可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但在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的苯甲酸钠的使用范围没有酸牛乳,这就让企业、执法者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三是标准不配套。不仅表现在标准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从生产到流通的过程中,据商务部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而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余个,相对于生产与加工标准来说,数量差距很大。在流通相关标准不足的情况下,即使食品生产质量合格,也难保不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二)“QS”标志监管不到位。基层执法人员由于对“QS”认证食品具体产品的审查细则、更新修订熟悉程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执法越位、不到位等问题。一是检查范围扩大化。执法人员将未纳入“QS”认证范围的食品品种进行查扣。如根据2006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保健茶却还没有纳入发证范围,而目前基层执法人员在查扣茶类产品的同时往往忽视这点。二是审查细则不掌握。不断修订的“QS”认证食品审查细则使执法人员很难全部掌握清楚。在47个有审查细则的申证单元中,有20个重新进行了修订。在的无证查处日期后又进行修订的申证单元有17个,而且大部分都增加了认证范围。如2005年修订的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规定,芝麻油不在发证范围之内,2006年新版的审查细则又把芝麻油包括进去了。这些问题使我们工商基层执法人员感到非常被动。

(三)食品外观检查专业方法不足。外观检查主要针对感官、标签、包装质量、印刷质量等进行。多年来,工商执法人员在这方面曾经积累下很多的经验做法。但随着造假手段不断高科技化,近几年我们在食品外观检查手段方法上越来越匮乏,形成了不重视外观检查方法,认为外观检查方法没有技术含量、检查方法越发简单的局面。实际上食品外观检查是我们的基本功,是与抽样检测同等重要的技术手段,而且具有方便、实用等优点。忽视传统的外观检查方法和经验是错误的,我们真正缺乏的是面对新产品、新造假手段应具备的更加专业的检查知识和经验。

(四)快速检测箱利用有限。目前基层工商分局基本都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箱,但实际利用效果还很不理想。一是检测项目有限。快速检测箱所能检查的对象仅限于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相关的肉菜等食品,同时,对有限的食品进行的检查中,其检查项目也是有明显限制的,这种有限的检查范围与工商部门肩负的整个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明显不相匹配。而根据国务院部门职能分工的调整,正规检测机构分属质监、卫生、农业、检验检疫等不同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唯一没有检测机构的执法部门,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的检测亟待解决。二是利用不足。有的单位没有把检测试剂置于保鲜柜0°-4°C保存,放在常温状态已经失效。有的检测箱处于闲置状态,一年也用不上几回。同时食品检查箱的检测试剂有效期一般为两年,每种试剂使用次数最少的有25次,一般可使用50-100次,更新试剂费用一般为一两千元,有的分局试剂还没怎么利用就已过期,资源浪费严重。

二、形成技术瓶颈的成因分析

形成以上技术瓶颈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法律法规的问题,也有职能分工上的问题,主要的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流通领域食品监管方向不明朗。我们工商有人员多、监管力量大的优势,但同时存在监管工作技术含量低的劣势。是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浅层面上监管,还是弥补我们的缺点,向技术、标准说话。这个监管大方向的问题不确定、犹豫不决,我们很多的后续工作就会盲目发展。

(二)基层工商的监管重心发生偏移。目前基层工商分局把食品监管的主要力量放在建立长效机制和应付检查上。忙于督导经营者建立台账,索证索票,疲于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最急需管理的食品质量反而缺乏精力去监管。

(三)部门之间的技术壁垒尚未打破。质检、卫生、商务与工商在食品安全管辖上竞争多年。特别是农业、质检、卫生有制定标准权,许多标准上的制定、技术上的规范、行业上的管理等信息资源也不能有效共享,无形之中的壁垒阻碍了工商部门在食品质量监管上的有效突破。

三、克服技术瓶颈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专业化人才。全面树立专业化监管意识,在基层选拔一批相对素质较高的人员,邀请相关部门和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以涉及食品的法律法规、食品标准、检验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一批专业化人才。通过这些业务骨干的传帮带,在基层工商机关就能影响和带动出一大批具有食品专业技术知识、训练有素的人员,为食品质量监管专业化建设打下最可靠的基础。

(二)优化检测设备配置。现代化的食品检测设备已经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效开展食品市场监管不可或缺的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工商行管理机关凭肉眼、凭经验办事的思维习惯。但从目前基层分局的实际考虑,应为分局配备无需经过化验环节、直接使用、便携式的检测设备,如食品专用测温仪、笔试酸度计、蜂蜜比重计等。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检测人员和设备的配置,在县区局一级建立快速检测室,侧重于食品成分、食品卫生检测,配备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集中资金为检测室购买组合试剂、辅助设备和检测仪器,增加检测项目,涉及需要化验检验的检测样品由分局带到县局检测,可以有效解决食品快速检测箱资源浪费这个问题,也有效提高了我们的专业化水平。

监管系统范文篇4

为了实现创业服务年的各项目标,推进我市项目建设又快有序有效地发展,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为副组长的重大项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三科。

二、强化服务,做到事前监管

重大项目进入我市后,我局主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一是主动上门告知项目投资人安全生产监管中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让投资人事前了解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做到心中有底,避免少走弯路和重复投资。二是主动与安全评价机构联系,主动配合项目投资人到中介机构做安全生产评价合同,协调评介价格,服务评价内容,督促评价报告出台,争取安全生产评价报告的早日批复。今年我局局长共去安全评价机构十余次,协调降低评价费用200多万元,此项协调工作我局共花费了15万余元,服务了亚泥五、六期工程项目,理文项目、沃土复合肥项目、蔡氏造纸项目、武山铜矿尾矿库项目等共15个项目的安全评价,认真做好了事前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工作。

三、强化指导,做好项目建设过程监管

重大项目建设周期短,建设速度快,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我局主动联系,指导企业项目建设,指导企业按照项目安全生产预评价的要求施工,如武山铜矿尾矿库基础工程施工没有按评价报告要求施工,我局及时告知,避免了项目不必要的损失。

四、强化监管,做好生产项目生产安全检查

今年共对项目开展安全检查共计30余次,对重大项目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如园区企业安全设施不到位,人员未经培训上岗,特作人员不持证上岗,安全距离、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管理人员业务不熟不能履责等问题,全年共查园区企业安全生产隐患196条,督促整改196条,实现了全年重大项目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形势。

五、强化问责,提高服务项目效率

监管系统范文篇5

关键词:财务快报系统;PageOffice工具;UML时序图;MVC+Hibernat框架

现有的财务快报系统存在用户上报财务数据效率低下、过程繁琐等问题,按照国资委对财务管理提出的精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要求,必须从新设计一套具有先进技术、先进设计理念以及先进架构的财务快报系统,以满足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1系统总体设计

财务快报系统主要针对资产监管和用户需求进行开发。该系统的开发使得传统的资产数据人工采集转变为数据实时采集,从而提高了资产监管效率。本系统采用MVC层级架构设计,B/S体系结构,使用JEECG智能开发平台进行开发。系统后台采用ajax连接、MVC+Hibernat框架,前台使用Bootstrap框架,运用成熟的软件设计技术进行开发。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基础设施层:包括机房设施、存储设施、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该层是本系统的基础,为财务数据的计算、采集和存储功能提供底层支撑。平台支撑层:该层包括应用支撑和数据采集管理两个部分。其中,应用支撑可为系统提供高效的应用和扩展集成,为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环境和运行环境;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为本系统的数据采集单元,可将采集的资产数据经过校验、审核后,报送至监管部门数据库,以便提供查询和决策。数据层:该层可按照财务数据统一指标将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为资产监管和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业务应用层:包括财务系统、融资担保系统和数据中心,是在数据采集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上搭建起来的业务管理层。用户层:该层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界面,是该系统所有功能的入口,提供财务快报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

2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财务快报系统主要将信息化管理理念融入到财务管理过程中,提供满足资产监管信息化的工作需求。按照国资委统一数据存管指标,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设计。系统功能主要包括:财务数据录入、财务数据审核及汇总、财务数据自动计算、财务数据分析及报告生成。其中,财务数据分析功能主要是对单位财务快报按照地区、模式以及行业等指标进行分析,实现对国有资产以及财务数据的全面监管。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3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按照国资委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及用户需求,本节对财务快报系统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并利用工具集成方式和UML时序图对功能设计流程进行阐述。3.1数据自动计算模块。以财务快报当月对比数的自动计算为例,时序图如图3所示。用户登录财务快报系统后,进入业务办理界面,通过封面信息表可添加页面。首先,进行单位的年份、月份等数据的录入。保存单位信息页面后进入快报数据的填写,完成快报数据填写后进行保存,系统将数据封装成List对象,然后向系统后台发送。后台的会自动添加财务快报信息,成功后系统启动子线程,对单位当月财务快报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如果该单位以前计算过当月财务快报数据,则子线程会删除就数据,并从新计算当月数据。通过方法对当月快报数据进行查询;通过方法对快报类型指标进行查询;通过方法查询该单位上月快报数据。通过查询出的当月和上月财务快报数据,系统进行运行并得到本月财务快报计算结果。3.2数据审核功能模块。数据审核功能模块能够有效保障财务数据上报的质量,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审核的功能。审核规则是根据系统中的指标关系进行设置的,如果出现错误指标,则修改后再次进行审核。数据审核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用户填写完财务快报数据后,系统对数据进行审核,并筛选出财务快报中的错误数据或不符合规则的数据,以此保证上报数据的正确性。用户在财务快报界面按照快报月份及单位名称,可查询出财务快报数据。确认审核后,的方法会接收到用户发出的审核请求,并进行数据审核。系统通过执行方法对待审核的财务数据进行查询;通过图4数据审核程序流程图方法可查询财务快报数据指标的审核规则;通过方法可对之前审核结果进行删除操作。利用不同的指标,通过for循环程序按照规则审核;审核结果产生后,执行方法将结果入库,完成该次数据审核。3.3生成图表分析模块。生成图表分析模块的设计,采用了工具集成方案,将帆软报表软件集成到财务快报系统中,实现可视化的财务快报数据图表。实现过程如下:步骤一:建立连接。利用帆软报表软件与财务快报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连接,得到财务数据源,建立数据连接,如图5所示。图5定义并建立数据连接步骤二:图表制作。首先在帆软中选择图表类型,然后编写SQL查询语言,如图6所示。查询数据源中的财务快报数据,最后配置数据属性,根据图表类型配备相应的数据源,并生成可预览的模板。步骤三:程序集成。将财务快报系统与帆软生成的图表进行集成,并通过财务快报系统界面将图表展示。将访问网站设置到财务快报系统中,用户通过点击即可获取财务快报数据的图表页面。实现方法如图7所示。3.4财务报告生成模块。该模块集成了PageOffice工具,是国资委用户根据单位填报的财务快报数据,通过启动confirm子线程确认财务报告的生成,并根据财务快报图表及模板数据实现财务快报生成。其中,财务报告数据可根据指标数据依据存储生成,财务报告生成模块的实现过程如下:步骤一:在系统配置文件中填入PageOffice工具配置;步骤二:在页面中使用PageOffice工具提供的方法对财务数据标签进行定位,将填写光标定位至位置上,然后利用方法放入数据,实现自动财务数据的功能。关键代码如下:DataTagdeptTag=doc.openDataTag("{upYear}")deptTag.setValue(cwbgCtl.getData(dataMap,"upYear"))系统将光标定位至书签位置,实现依据存储中财务数据的的自动填入,如图8所示。图8定义书签步骤三:定义书签使用方法,并通过与帆软报表软件的集成实现图表的自动插入(关键代码如下),其中“pic1”是图片地址。DataRegiondata2=doc.openDataRegion("PO_p1")data2.setValue("[image]"+dataMap.get("pic1"+"[/image]"))步骤四:财务快报系统封面操作中启动confirm子线程,使用Api工具生成图表,并调用依据存储过程的统计数据。图表信息存储到依据数据库可通过方方法实现,最终生成完整的财务快报报告,实现过程如图9所示。

4总结

为满足国资委要求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本文设计了财务快报系统。该系统通过压力、负载以及功能测试,能够实现财务快报数据的分析、汇总、审核以及录入等功能。系统功能展示正确、完善,人机交互较为便捷,性能测试过程中,系统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s。

参考文献

[1]李立成,金翠霞,徐明一,等.基于XBRL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构建[J].会计之友,2019(15):34-38.

[2]刘洪渭,刘文楷,李奇凤.利益相关者信息需求差异与财务报告系统重构———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58-67.

[3]程平,代佳.基于RPA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账管理优化研究———以ABC集团为例[J].会计之友,2018(16):141-146.

[4]陆兴凤.基于业财融合的新型财务信息化系统构建思考———以新零售为例[J].财会月刊,2018(9):98-102.

[5]陈虎,孙彦丛,常亮.财务运营系统:以电子发票应用和电子档案系统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8(9):25-28.

监管系统范文篇6

本文作者:黄忠工作单位:田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年,质监部门实行垂直管理,至此,给质监事业带来了新的转折点,质监事业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技术人员结构、检测设备构成、检测技术水平等都取得了明显地变化。特别是检验检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百色市计量测试研究所现已建立计量标准检定装置33个,检测能力55项;百色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现有各类检测仪器256台(件),检验能力已由2005年的6大类204项增加到2012年的7大类524项;百色市特种设备检验现有各类检测仪器97台(件)检验能力由2005年的5项增加到2012年的7项。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特别是10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国办发〔2011〕48号文,将工商、质监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业务接受上级工商、质监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领导干部实行双重管理、以地方管理为主,这使得质监部门又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不管归地方或不归地方,质监部门如何发展?该怎么办?出路在哪里?百色市质监局新领导班子正式到位后,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经过多方研究决策,决定在平果、田东、靖西等3个县试行推广监管联动工作机制,这又为质监事业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监管联动“试水”县级质监工作为更好地在全市系统范围内顺利推广实施,全面实现市、县局及服务对象的监管联动,进一步预防监管漏洞和消除监管盲点。

百色市质监局党组决定,在平果、田东、靖西等3个县局试行监管联动工作机制,目的是进一步规范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监管内容和程序,明确各部门工作协调联动过程中有关职责和工作衔接,特别是利用质监行政许可平台,落实许可受理、后续监管的前置内容,市局质量科、食品科、特设科作为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的牵头部门,分别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涉及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管理规范的事项进行协调,其他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职尽责,形成合力,有效地避免重复检查,多头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共同指导和督促企业落实质量、标准、计量、特种设备等属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各县局要以网络信息为平台,在市局各业务管理部门指导下制定和细化年度巡查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巡查、现场审核、帮扶指导和在处理各类业务时,对发现的涉及检验机构和市局执法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工作范畴的未办业务要通过发动联动手段,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必要时,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可以实施联合行动。对市局执法机构、业务管理部门和检验机构移送的监管联动机制信息通报函,要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送市局。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在2011年度工作目标考评上,试点的三个县都排在全市的前三名,其中田东县评为一等奖,充分说明了推行监管联动工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百色市质监局不失时机地决定在2012年全市质监系统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监管联动工作机制。目前,全市系统不仅全面推行监管联动工作机制,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市、县局双管齐下,行政机关与事业部门之间、部门内部股室之间互通信息,加强了服务配合,形成了强大合力,实现了监管联动。

创新就是一种发展的灵魂,是一种有效解决之前所未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如:某个企业的计量器具或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等如果到期未检或超期使用,联动机制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将依法立即着手处理。市局监察室将监督职能部门的落实情况,并对不作为部门或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有效地确保监管服务始终处于联动的管理状态,有效地预防和杜绝监管盲区的出现。今年以来,田东县质监局落实专人死盯监管联动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实施监管联动。通过市、县局联动,目前有效处理计量、特种设备等监管问题52件,本局内部联动监管88件,保证了监管对象的正常化发展。特别经过实施监管联动,个别企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监管思想转变为主动上门要求监管服务,解决了个别企业采取的“拖、推、躲”思想。

监管系统范文篇7

一、工作成效方面

1、制度有明确要求和规定,坚持审计程序办事。(1)工作制度中有明确规定:经审委员会与同级部门同时按规定的民主程序改选换届;经审委员会每年要按时审议财务预、决算;经审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财务收支的审计并填写经费收支定期审计表;经审委员会按规定,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闭会期间定期向工会委员会报告工作;在审议中,如遇需要暂时保密的事宜,经审人员要遵守保密纪律等等。(2)审计监督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审查同级组织经费收支和财产管理情况,审查所属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情况;监督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纪律、法规和财务工作方针、制度;督促同级部门定期公布财务帐目,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实行财务公开,发扬财务民主;协助同级部门组织收好、管好、用好各项经费,管好财产,严肃财经法纪,使经费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更好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听取职工群众意见,积极参与支持财务改革,对经费收支、财产管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其完善各项财务制度。(3)中心审计工作严格按程序办事,坚持审计计划,审计通知,实质性审查,审计报告等审计程序进行。这是单位经审委以相关规章制度为基础,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提出的制度要求和管理要求。它为中心完善审计管理提供了纲领性制度文件,它是一切财务审计工作的总纲。

2、货币资金业务中的内部控制职责分工:(1)出纳与会计人员工作相分离。(2)支票的签发与出纳相互独立,防止虚列支出、贪污或挪用。(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与总账相互独立,防止连贯性差错。(4)支票与印章应由不同的人保管,防止管理失控。出纳管理工作中,要求定期与不定期盘点现金,有盘点记录,体现内控有效性;现金要求实现日清月结。会计管理工作中,要求各部门应及时催收发票;大金额转账,要求有领导审批议案,有领导审核签章。结合中心财务工作,财务中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很好地实现了分离。支票填制由出纳办理,支票签章由财务主管审核盖章,很好地防止资金乱支出,挪用的现象。出纳负责及时编制(打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财务明细账、总账等由会计负责编写(打印)完成。出纳负责支票管理,印章由财务主管负责管理,防止乱用或出现资金转移的现象。工作中,财务主管定期不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并记录,这有效保障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和正解性,保证中心现金安全,保证现金有效运用。对于单位催账、收账工作,有专门财务人员进行专项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账户进行整理、清理、汇总,负责对账联系催收账款,保证了中心资金的有效及时收回。

3、薪酬业务循环审计职责分工:(1)人力资源管理、工资结算、工资领取、工资发放等职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按照规定流程和手续共同完成,各部门和部门内部各有关岗位应有明确的分工。(2)人力资源管理、工资领取、统计和财会部门相互独立,防止虚列支出和连贯性错误。(3)工资单的编制与审核相互独立,防止多计和错计应发工资。(4)工资结算汇总表的编制与审核相互独立,防止多计和错计部人数和应发工资。结合中心薪酬工作来谈,人事劳资部门负责对工资数据的汇总核算,从总体上把握人事劳资政策,负责对工资分配进行有效科学分配管理。财务部门以人事劳资部门提供数据为基础,负责对工资数据进行制表和审核,再经人事劳资部门审核签章,以保证其数据核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由财务部门到职工个人工资账户中,防止出现工资支出错误。这充分体现了此项工作的连贯性、制约性、统一性,防止虚列支出,防止多计或计错工资的情况,保证了工资发放地正确及时和完整,保证了职工利益,保证了中心利益,实现了对工资支出的有效管理、权责分明、分工到位,体现制约管理。

4、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职责分工:(1)提出采购申请与批准采购申请相互独立,以便加强对采购的控制。(2)验收部门与财会部门相互独立,保证按真实收到的商品数额登记入账。中心采购工作中,也是按制度规章要求有效有序开展。首先由中心职能科室(使用设备部门)提出专项申请———再由领导进行审核批准———由采购部门通过政府采购统一购置———财务转款购买———货到由使用设备部门和采购部门统一验收。整个采购过程中,体现了采购申请与批准的相互独立,验收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相互独立,更好地保证了资金管理的安全,体现了部门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5、销售与收款审计职责分工:(1)发送货物与开票相互独立,防止发货未经批准,销售业务没有被记录或商品被盗窃。(2)发送货物与记账相互独立,防止商品被盗窃并通过篡改记录加以掩饰。中心工作的销售体现在供血科的血液发出售出中,发出血液由供血科负责,对数量金额进行归档记录。开票和财务记账工作由财务科负责,体现了工作的独立性、制约性、联系性和统一性。

6、实物控制(1)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和清点。确保实物真实存在,完整性。同时也对固定资产的产权凭证进行管理,确保其所有权的真实性。(2)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以提高业务技能。中心的固定资产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记录和监管,保证资产的完整。同时财务人员每年也定期进行财务学习或账务培训,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做好工作,为中心作出更大贡献。在中心领导大力支持下,财务审计工作的成绩是有的,成效是突出的。工作按制度规章进行,没有出现越权的现象,各职能科室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工作能很好的统一联系起来,工作中很好体现出各部门之间、工作内容之间的制约和监督。工作程序不断完善,有编制、有审批,内容分工明确,很好地起到了层层把关,严格管理的作用,保证资金安全的作用。专人专项工作管理模式,起到专人负责,落实责任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更好地及时地完成本质工作,同时这也体现出领导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作中还是存在不足之处,这有待我们工作的完善和改进。

二、存在不足

1、领导重视不够。有些领导认为:单位业务成绩提高了,单位的绩效水平也就提高了,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审计部门纵观单位全局经济往来业务,要对单位每笔经济往来业务都要进行审查。同时还要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数据直接体现财务数据的优劣,直接关乎单位经济往来情况,对单位决策起直接关键性作用。我中心今年下半年才设立审计部门,原来只是工会组织中有相应的审计部门。

2、审计部门地位不突出。财务,审计部门属于单位的后勤部门,不属于关键性岗位。单位财务部门把经济往来业务结算,核算清楚了,审计部门作用更是甚小。

监管系统范文篇8

一、严格履行监管责任

(一)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提请区委、区政府出台《区委常委会委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和《区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若干措施责任清单》,并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任务、落实措施。强化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评议考核、定期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二)推进许可制度改革。严格许可要求,缩减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申请材料,着力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管理;开展部分低风险食品经营告知承诺制许可试点;便利餐饮服务经营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不需要在许可证上标注销售类食品经营项目。强化许可跟踪检查,确保许可现场审核不合格项整改到位。

(三)加大食品抽检力度。坚持食品抽检监测“四统一”原则,科学制定抽检计划,均衡推进抽检任务,高效准确运用结果,及时抽检信息,强化承检机构管理,提升抽检监测能力。完成2020年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4.1批次/千人(其中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2批次/千人)工作任务。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抽检数据录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率100%,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完成率100%,监督抽检和食用农产品抽检任务完成率100%,抽检信息向社会率100%。

(四)持续开展隐患排查。突出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重点品种,“两超一非”、生产卫生条件不达标、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重点问题以及批发市场、集中加工区等食品生产经营重点区域开展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排查和集中整治。配合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重新风险分级,确定监督检查频次。加强重大活动保障,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五)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实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风险等级确定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实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定全覆盖和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督促网络订餐平台落实入网资格审核等管理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加大对入网餐饮实体店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及时处理,确保日常监督检查不走过场。

(六)深入开展重点检查。食品生产环节,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飞行检查。区局年度飞行检查数不低于获证企业总数的10%。食品销售环节,配合省、市局做好国家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销售者飞行检查,对国家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销售者100%开展跟踪检查;指导各所(分局)对高风险等级食品销售者加大检查力度。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高风险食品销售、校园食品销售开展“双随机”抽查;组织开展特殊食品经营单位“双随机”抽查,检查不低于本地企业的5%。餐饮服务环节,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单位”监管,实行“翻箱倒柜”式的检查,将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门店、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养老机构食堂以及重大节假日期间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作为监督检点。

(七)强化食品安全执法。以农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为重点整治对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切实规范农村、校园周边食品市场秩序;以茶叶、粮油等为重点,重点打击偷工减料、掺杂掺假、非法使用非食用原料或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持续开展保健食品市场乱象整治,重点打击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传销等违法行为。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上级交办案件和外市、外部门移交案件,以及媒体广泛关注、举报问题较多的案件线索,实行专人督办。强化业务监管部门与执法稽查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要及时移交执法稽查部门进行查处。继续联合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畅通行刑衔接渠道,完善行刑衔接运行机制。

二、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八)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企业覆盖率达到100%。加强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食品生产企业对照《食品安全自查表》,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并报告县区局,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每年不少于1次。加大《食品销售者主体责任清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责任清单》宣贯力度。

(九)落实食品安全自查和承诺。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过程控制体系,实现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100%,婴幼儿食品、肉制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查报告率100%。组织食品生产企业、放心食品超市开展食品安全承诺活动。

(十)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监督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建立生产全过程记录制度,督促指导大米、肉制品、速冻食品、饮料等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全区新增完成1家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督促大型食品销售企业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指导协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追溯义务。

三、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十一)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监管人员和食品安全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力度,继续实施“现场检查+培训”。强化技术支撑,推进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智慧监管。

(十二)加强监管合作。加强外部协作,建立健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衔接和协调机制,联合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监管合作。加强内部协作,充分发挥质量、标准、计量、信用等股室作用,形成市场监管合力。

(十三)加强社会共治。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立行规行约,开展行业技能培训,强化行业自律。继续推行食品安全“吹哨人”监督制度,在食品生产单位悬挂食品安全承诺书和有奖举报提示。规范和加强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快检信息公示。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宣传,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社会参与度,及时化解消费纠纷。

四、开展示范建设和整治提升行动

(十四)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活动,今年,争创建1个“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十五)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继续开展“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创建工作,今年,再创建1条“餐饮质量安全街区”,争取创建1条“省级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加强示范创建活动的动态管理。继续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在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基础上,力争2020年6月底前全区实现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月底前实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鼓励大中型餐饮单位加快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十六)开展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规范提升行动,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规范市场准入,加强监督检查、隐患排查、问题整改和案件查处,督促引导企业强化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实施各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小作坊登记率达到100%,推动诚信示范小作坊和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区2020年创建诚信示范小作坊、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实施方案,推进出台细化措施,推动诚信示范小作坊创建,今年,区创建不少于10家诚信示范小作坊,创建不少于1个食品生产小作坊集中示范区。

(十七)开展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提升行动。完成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建档率100%。组织对2019年度建设的食品安全规范化农贸市场开展复核。继续推进食品安全规范化农贸市场建设,新建一个食品安全规范化农贸市场。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快速检测工作,强力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互联网+监管”建设。

(十八)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宣传活动。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保健食品标签标识检查。按照计划完成保健食品重点检查。开展保健食品“双随机”监督抽查。开展特殊食品销售专区(专柜)经营规范提升活动。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活动,深入推进“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警示用语宣传普及,积极推动社会共治。

(十九)开展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贯彻落实《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对食盐批发企业、零售网点飞行检查,交叉互查。

监管系统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完善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纳溪区工商局结合法制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积极做好“红盾护农”的宣传工作,向农资经营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印发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3900余份,对农民宣传了农资市场监管及农资打假专业知识,开展“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活动;各工商所利用乡镇文化大院,“零距离”宣传法律法规和农资使用知识。邀请有关农技专家和工商人员一道,向农民朋友讲解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等知识,引导农民正确使施用农资,受到了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龙马潭区局还将23种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和19中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制作成消费警示卡发放到每个农资经营者手中,随时提醒经营者。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红盾护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站—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1-10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86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645台次,执法人员3526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6205户次,检查农资市场915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12件,罚没54.72万元,没收查扣物质684121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75户,受理农资投诉46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3.32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辨别真假难。一方面,农资品种花样繁多,伪劣农资从表面观测往往难以确定其真伪,执法检测手段的缺乏造成真伪难辨。另一方面,涉案农资鉴定费居高不下,一份化肥质量检验报告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质量检验报告成本高等因素,客观上造成农资市场打假成本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资真假的辨别。二是监督管理难。当前伪劣农资销售市场都在农村,并且越是偏远的山区和小村落越有市场。部分假劣农资还打着“送货田头,服务农民”的旗号,运到村边地头进行抛售,且流动性强。由于农村地大面广,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原因,执法部门对这些“上山下乡”的农资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三是打假罚劣难。农资经营主体杂乱无序,多为个人承包经营,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人员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宗族观念浓厚,造成执法环境差,当事人自觉履行行政处罚率低,查办的案件常常出现“办而不结”、“处而无罚”现象。四是深挖根除难。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伪劣农资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要跨区甚至跨省才能追根溯源。而各地打假信息资源未能互通共享,各打各的假,难以从源头治理。五是少数农资者“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落实不够理想,流于形式。

五、下一步农资监管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构建以农资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为基础的新监管模式;完善信用惩戒机制,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办法。

监管系统范文篇10

目前对于用于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无线设备之间的通讯编程,一般仍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较多,这主要是由于在编程时,要涉及到对无线通讯设备硬件的控制,因此,选择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较多。采用以上两种语言进行编程,对于一般的编程人员来讲,很难较快的掌握。本文采用可视化的编程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上问题,只要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技术人员,均可实现自己编程。

2无线通讯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在无线的通讯方式中,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可以认为是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工作的,而这种调制解调器是无线方式工作的,它不含有拨号功能,而且和它直接连接的是无线电台。无线电台的作用就相当于有线传输中的电话线,它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发送和接受信号的。而无线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将二进制的信号调制成可以在无线电台之间传输的无线电波。

信号转换过程的属性取决于调制解调器所接收到的源信号和目的信号。一般来说,调制解调器从终端或计算机接以串行方式收到二进制信号后,将它们转换成了音频信号。然后调制解调器将这些声音通过无线电台传输出去。在接受端,另一个兼容的调制解调器将这些声音信号转换成了二进制信号,并把这些二进制信号发送给终端或计算机。

由于在无线电台之间有过滤和放大作用,同时,无线电波的传输受很多因素影响,因此传送的速度受到限制。下面给出了一种900M电台的技术特性见表1。本程序就是使用的这种电台,对于其它参数的电台,其基本原理也是一样的。

3无线数据采集的编程

由无线通讯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无线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从带处理器的传感器或计算机终端发送二进制信号到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电台之间建立连接并传输数据;从另外一端的电台接受二进制数据;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因此,要建立无线设备之间的通讯必须在两端进行编程。

从计算机终端到无线电台的数据传输是通过计算机的串行口进行的,通过对串行口进行编程就可以实现向电台发送数据。在VisualBasic5.0中的控件MSCOMM是进行串口通讯的。通过设定控件MSCOMM的属性,可以用VB5.0对其进行灵活的编程,控件MSCOMM同时支持事件驱动及轮询方法。控件MSCOMM能生成一个名为OnComm的事件,它能能捕获的事件范围包括通过串口接受数据以及遇到任何错误等等。事件或错误的值以整数的形式保存在CommEvent属性里。可根据CommEvent属性判断最近一次事件或错误。也可以在程序中设置一个循环,每次循环都直接检查CommEvent属性的值,从而对事件及错误进行“轮询”。如果应用程序规模小,这种方法相当完美。

以上的两个子程序是在实现无线传输的基本程序,如果要实现无线设备两端的数据采集,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文件格式、控制命令、编码方式等的编程,这些编程均可通过VisualBasic5.0实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不作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