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7:21:02

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范文篇1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

(1)术前出室访视;

(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

(3)建立信息窗口;

(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

(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

(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

(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

(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

(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

(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

(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护理服务范文篇2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

(1)术前出室访视

(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

(3)建立信息窗口

(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

(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

(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

(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

(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

(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

(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

(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护理服务范文篇3

关键词:骨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

随着目前社会人群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疾病治疗和康复要求也日益增强。而目前医院骨科患者大多都是由于不可抗力而导致机体受到损伤的,损伤发生多属意外,其心理变化较为复杂[1]。加之骨科患者大多都失去了生活自理,需要更多的照顾,因此,骨科患者的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2]。选取了112例骨科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服务,以期从各自的护理服务质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一个最适于骨科的护理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112例患者均属于2015年11月~2016年5月来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男62例,女50例;年龄为15~85岁,平均年龄为43.26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3.6d。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根据其自我意愿选择入组,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56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后行常规护理,有专门的护理管理小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和有效治疗,并在患者入院、住院和出院前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除予以上述常规护理外,还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入院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夜间护理等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1.3评定标准

满意度评定标准主要从患者对治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沟通交流、环境态度、病区环境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定,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满意度等级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为保证研究数据准确,所得数据均取3次以上基于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所得的平均值,运算应用描述性分析及推断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9%。说明相对于常规护理,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更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

2.2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了不良事故共计1次,而对照组有5次,说明了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也可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

3讨论

对医院而言,骨科科室是一个兼具有强大工作任务量及独特性质的科室,前来就诊的患者多是属于车祸性创伤或事故性创伤,患者的伤情较为复杂。加之大部分骨科患者都伴有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恢复、休息[3]。有研究表明: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随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深入,各种护理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优质化的护理服务是一种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要求相关医护人员能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既重视患者的医疗问题,还要意识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必要需求,力争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较为全面、安全有效的优质化服务。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有效的优质化护理服务。①入院前的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其心理状态较为复杂,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巨大的考验,患者在入院时都会带有巨大的疼痛感,其入院的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因此其很难适应医院内部的陌生环境。加之大部分的骨科患者在入院后都会进行牵引术、石膏固定等常规骨折处理,心理恐惧感会倍增。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感,给予患者足够的安全感。护理人员也可以主动的为患者介绍医院的医疗资源情况,对患者现有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及病情可能发展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以方便医师进行有效诊断[4]。②术前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应该对自我病情进行大致了解,医护人员应该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手术。护理人员也应该尽量的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整个手术过程,要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动向医师倾诉术中感受,以帮助医师做出准确治疗。③术后护理。对骨科患者而言,术后护理的重点在患者手术部位的处理,因此需要选用硬板床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部分四肢进行了手术的患者,可选择使用合适的支架和固定带以抬高患者患肢,帮助患者血液回流。在对患者进行石膏固定时,也必须反复确认外固定石膏的舒适度,以减少石膏对患者肢体的压迫[5]。相关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对患者的组织愈合新生情况进行有效观察。护理人员术后也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手术较为成功的患者,应尽快告知患者于其家属,以增强其对自身疾病恢复的信心,同时也需要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以保障患者情绪稳定,促进疾病康复。骨科患者的术后恢复常常伴有复健,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康复锻炼的意义,并告知其正确的训练方法,适当鼓励患者运动患肢,积极配合术后的后期治疗。④晚间护理。夜间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患者床铺的整理和检查,查看所有床边设施、设备是否都能够进行正常工作。夜间工作期间也可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6]。通过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也相对较少。优质化护理服务的推广,不仅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也得到了骨科医师和护理人员的良好回应。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工作人员大都表示在研究期间,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同样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它要求护理人员在高要求下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我的专业水平,也能提高自我工作效率。将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贯彻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得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速度,护理人员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护理人员、医师及医院等都是极其有益的。综上所述,护理工作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模式需要进行有效改进,以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作为“人性化”护理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对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骨科临床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则能够让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系统的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病情的良好恢复,增进了医患感情。

作者:张小华 刘玲 沈岑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吴焱,靳晚玲,赵海英.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病房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3(13):103-105.

[2]陈帆,王春燕,罗雪玲,等.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老年股骨头置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12(15):1103-1104.

[3]徐丽,高宇清,孙艳杰,等.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医院门诊患者就医流程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12(10):1222-1224.

[4]张明,谢旖静,吴军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骨科老年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6):995-996.

护理服务范文篇4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干预;孕妇;分娩

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往往产生焦虑、害怕等情绪,一旦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不利于分娩的进行[1]。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为产妇开展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改善产妇焦急、害怕等情绪,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抽选60例产妇进行探讨,选择优质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整理归纳包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医院2017年1月至10月妇产科接收的120例孕妇进行分析,平均分组。实验组年龄20-45岁;参考组年龄22-45岁。经过分析两组的基本信息,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参考组开展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2.1环境干预。产妇住院后,创建清洁卫生,优质的病室环境。护士每日按时对被褥消毒,保证其清洁。病房里有必备物品陈例:暖水壶等。随时观察产妇的情况,同时为产妇及家人讲解医院的环境,使其消除陌生感,创建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1.2.2心理干预。产妇住院过程中,护士须对其开展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引导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对其相关检查,给予全面科学的监管与防护。此外,护士还需为产妇与家人介绍有关疾病知识与治疗方法、手术效果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术前,护士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改善焦虑害怕心理,使其确保放松平稳的心态进行手术。术后,护士应该备好供氧治疗仪,必要时,方便产妇及时吸氧。切口必须及时的消毒,避免感染。此外,严格监测产妇的生命征,随时掌握其身体情况。1.2.3饮食搭配。根据产妇的身体状态以及饮食爱好,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其补充足够的营养需求。告知产妇不许挑食偏食,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且告知选择合适的体位,建议产妇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其身体康复,有效避免伤口黏连,确保切口的干燥卫生,增强舒适度。病室勤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为其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改善睡眠质量[2],有利于促进身体的康复。1.2.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为产妇加强健康知识宣教,让其全面认识到病因、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此外,告知其有关治疗的禁忌事项,护士能够随时全面了解产妇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科学的治疗。1.3疗效判定。分析所有产妇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并发症等情况。总100分。1.4数据分析。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达,采用c2检验。(P<0.05)为准,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2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妇产科皆为女性患者,疾病对于身心的损害较为严重,所以,加强护理干预,非常关键[3]。该报告中,参考组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实验组选择优质护理方法,经过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并发症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充分的说明了优质护理促进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且减少了不良护理时间改善预后,对产妇具有显著的使用价值。优质护理模式属于一种以患者为出发点,加强基本护理,认真执行护理责任制,不断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进而有效增强护理工作质量[4]。属于一种现代新型的护理方式之一,具有显著的临床成效。其宗旨即为满足患者需要,确保其生命安全,增强舒适度,维持稳定的心理情绪,获得患者及家人的理解,进而加快身体康复。其包括以下优点:①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②进行心理干预,给予精神支持与安慰,确保其平稳乐观的心态,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预后,积极和患者交流,构建和谐的相处模式;③科学合理搭配饮食,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机体所需营养,提高抵抗力,改善预后;④开展功能训练,引导患者术后初期下床活动,促进身体恢复;⑤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时,保护个人隐私,增强其信任感,构建和谐护患模式,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治疗依从性。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成效,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确保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5):218-219.

[2]符宇,甘芳.健康教育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7(18):3095-3096.

[3]邓琼芳.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妇产科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情况的影响效果[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31(4):608-610.

护理服务范文篇5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

(1)术前出室访视

(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

(3)建立信息窗口

(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

(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

(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

(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

(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

(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

(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

(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护理服务范文篇6

【关键词】护理管理;新模式;优质护理服务

本组探究中选取5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护理管理新模式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观察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0例,患者年龄在69岁至28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5.24±5.32)岁;另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7例、11例,患者年龄在68岁至2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36±6.35)岁。本组探究中给予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采用护理管理新模式,具体措施如下叙述:给予护理人员实施责任包干制以及医护共同查房制度,给予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管理、质控管理、绩效管理,对护理记录进行创新和简化并给予护理人员实行弹性调配以及弹性排班。

1.3判定标准

利用自拟调查问卷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度。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56例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中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经x2检验后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对比分析

2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管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可得出明显观察组患者更佳的结论,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较为明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多种疾病发病率呈现为逐年上升趋势发展[1],护理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日益增长,基于此,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提出了护理管理新模式,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科室需要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实际情况并给予合理工作安排以及实施责任包干制[2],每名护理人员可负责7名至8名患者并指派工作能力强以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服务病情危重患者,实施24h护理负责制并在交接班时确保认真、仔细并确保给予患者连续性护理干预。责任护理人员需要协同临床医生进行一起查房并在查房期间仔细聆听临床医生分析患者病情以及护理要点等[3],及时对临床医生反馈患者病情变化动态消息以及异常情况并确保及时沟通交流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科室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年限等进行分层管理并实施护理能级对应管理[4],目标、手段分别是是科学化、规范化,将粗放型护理管理转变为精细化护理管理以有效避免资源不合理配置以及显著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小组成员是科主任、护士长以及质控护士等,质控小组需要定期巡视和调查监督护理服务工作情况并仔细记录护理人员的各种情况作为阶段性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挂钩奖金以及晋升等,约谈考核结果不佳护理人员。科室需要自行设计护理记录表格并上报给上级有关部门批复,批准后采用,通过创新简化护理记录来增加护理人员为患者护理服务时间并缩短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对护理人员实施弹性调配机制以及机动护理管理制度并根据科室业务量以及风险的大小实施护理人力合理配置,部分专科护士以及高年资护士实施相对固定安排,弹性调配低年资护士并及时抽调机动护士去往住院患者增加以及危重患者众多的科室,进一步确保护理安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3.57%、100.00%,显著性更佳。综合以上理论得出,护理管理新模式可显著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静 张新静 单位: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韩书香,韩东洋.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管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388.

[2]周鼓利.护理管理新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177-178.

护理服务范文篇7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护理服务;实施效果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深入改革,各级医院全面开展国家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优质护理指的是通过制订一系列规范、制度、措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儿科是医院内相对特殊的科室,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家属对临床护理有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儿科全面开展优质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96例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男患儿51例、女患儿47例;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5.42±0.35)岁。观察组98例,男患儿53例、女患儿45例;年龄1岁~12岁,平均年龄(5.76±0.42)岁。组间比较儿科患儿的个人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落实层级管理制度。根据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分成三级护理人员,从低到高依次为实习与分管护士、主管护士和主管组长,各级护理有不同的护理职责。1名护理人员至少负责2例患儿的护理,为其提供连续、无间断的全程护理服务。1.2.2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由于患儿缺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具备自我护理能力,所以临床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儿的预后。护理文书为改善、制订护理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2],因此应规范书写,尽量省掉不必要、重复的护理记录;通过简化书写,让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护理中。1.2.3规范仪容仪表。所有护理人员统一着装,学习礼貌用语,突出阳光、温暖的职业形象。在培训学习中加入儿童心理学内容,用儿童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与之沟通。专业、明确的解答家属提出的问题。1.2.4营造轻松、和谐的病房氛围。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用色彩温暖、鲜艳的卡通、漫画装饰病房,将玩具、儿童图书集中摆放在病区一角,让病房充满童趣,让患儿感受到家庭温暖;在病区走廊设置“文化墙“[3],将爱心标语、祝福、温馨提示等内容张贴在墙上;提供”传呼“服务,以便第一时间为患儿提供帮助。1.3观察评定标准。向两组患儿家属发放我科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问卷中每个条目均有3个选项: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新时期下,人们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评价,已经不再局限于疾病的治疗技术,更多的是关注医院的临床护理服务。“以患者为本“是优质护理的核心与宗旨,强调尊重患者的人格,对生命充满敬畏[4],让患者获得生理与心理的舒适、愉悦感,从而树立生活的希望。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发挥创新力,提高主观能动性,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操作技术,勇于自我反省。本研究中,观察组、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98%与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满足了患儿及其家属的个体需求,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为患儿享受到科学、温馨、合理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智英,成守珍,吕林华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168-1171.

[2]吴娟.浅谈优质护理中儿科进修护士带教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z1):143-144.

[3]韩金芝,王燕,毛太生等.新型”3H”护理服务模式在儿科优质护理病区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安徽医药,2013,17(10):1824-1826.

护理服务范文篇8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手术室护理;效果

手术室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手术室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若稍有不慎将导致手术效果出现偏差,严重的还将引发医疗纠纷,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给予较为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6例,妇科手术患者13例,内科手术患者15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例,其他手术患者10例;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5例,妇科手术患者12例,内科手术患者13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8例,其他手术患者12例。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值>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中配合、手术后药物护理及身体护理等;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指标、术中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满意度评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2]。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术前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诊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通过实施标准、科学的护理制度及程序,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责任心,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目的的护理方式[3]。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对患者宣讲疾病相关内容,如: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方式、治疗意义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手术。

3.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疾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治疗费用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如:焦躁、烦闷及紧张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倾听患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客观帮助患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及依赖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

3.3监测生命体征指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操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关注患者面部表情及各项指标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4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默契配合手术操作者进行手术,主动为操作者传递手术工具及擦拭汗液。

3.5预防并发症护理: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或调整体位,适当为患者进行按摩,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病床、病房的干燥与卫生,护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防止出现感染及压疮等现象。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缓解患者手术前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使得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显示得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手术患者低18.34%,说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实验组满意度及手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结果可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淑英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

护理服务范文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选取300名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她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名产妇,平均年龄21~45岁,所有孕妇均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协议,两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妊娠情况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具体的内容如下: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工作积极性,当班护理人员不可工作懈怠,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个人思想觉悟,激发工作热情。其次,为了使孕妇可以得到最周到的护理服务,将医院的孕妇随机分配在妇产科内的所有医生名下,建立每名医生和护士为5~7名孕妇提供护理服务,归属于同一个医生的孕妇集中在一起,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医生管理和照顾,每名医生至少配置3~5名护士配合护理,同时组内的护理人员需要分工合作,任务分明。再者,护理人需要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学习护理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与孕妇多沟通,仔细观察孕妇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了解产妇的需求,以便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给予孕妇鼓励和支持,以稳定其情绪。在孕妇的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时刻陪护,全程监督,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以确保婴儿顺利出生和孕妇的产后恢复。最后,为了保证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要建立评价、考核制度,把护理环节划分成不同的分值,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比、考核,选出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分值过低的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惩罚,以此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工作,禁止懈怠懒惰,所有护理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为孕妇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每位孕妇离院后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对问卷的内容进行统计、总结。

1.3护理效果评价

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计分标准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等四个等级,结合产妇的反馈意见,平时表现等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0名孕妇对护理服务的反馈意见经过统计后,结果如表1,发现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对照组孕妇的满意度比较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护理服务范文篇10

关键词:优质护理;睡眠质量;生命质量;满意度

手术室是以治疗外科疾病为主的科室[1],手术室患者疾病的构成较为复杂,一般为危急、重症疾病,手术治疗普遍存在风险性,术后也可能伴随多种并发症[2]。患者受到疾病本身的影响,担心手术结果或对手术缺少正确认知,均会导致患者在围术期发生睡眠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影响。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局限,优质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的干预模式,重在强化质量监控,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与全方位手段干预[3]。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福建省莆田仙游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2.37±7.68)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2.40±7.65)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1.2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治疗指征;2)精神、智力正常;3)自主意识良好;4)患者的一般资料齐全;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1.3排除标准1)排除沟通能力异常者;2)排除重症器官功能疾病者;3)排除合并传染病者;4)排除合并其他重症者。1.4护理方法1.4.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前进行常规的访视、宣教,向患者说明手术注意事项,配合医师实施手术等。1.4.2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1)完善制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完善护理执行制度,设置科学的操作标准,加强配套考核监督,多维度监控护理质量,持续完善护理职责内容,强化手术室安全质控,落实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手术室管理秩序;2)专业培训: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度,要求护理人员全部掌握手术室护理风险,了解手术室患者护理需求,增强风险识别、干预、应急处理等专业技能;同时,要掌握心理评估方法,关注患者身心状态;科学制定培养计划,重视专科护理人才培养;难度较高、风险性较大的手术实施前,加强查房与会诊,由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管理;3)分层管理;在实际管理中,设置分层管理制度,根据年资水平和综合素质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在护理排班中合理分层搭配,执行专科组长负责制,实施专业质控;4)强化激励:优化激励制度,将患者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和激励护理人员能动性开展工作,切实关注患者需求,根据病房周转率、手术护理难度等科学分配护理人员,重点完善应急干预机制;5)优化流程:优化护理程序,采用全程负责制,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术前规范访视,提高护患沟通质量,加强人文关怀,对患者和家属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开展针对性宣教,促进患者和家属正确认知手术。1.5观察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统计患者下床活动、术后初次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满意度:评分>90分,优;81~90分,良;71~80分,中;0~70分,差,总满意率=(优+良)/患者总数。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恢复效率比较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