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3:35:15

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会计工作;影响;策略

会计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热门专业,会计队伍的不断壮大也推动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引领时展的新方向,促进企业及其会计工作者不断革新自己的管理思想,推动企业会计管理理念、方式的转型升级。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会计作为企业的核心之一,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各大企业也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运作、经营等,而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其在企业的经营、预算、决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会计信息化不仅可以科学有效的检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水平、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接受的能力以及市场运作的能力,更是推进企业不断革新新理念、新方的重要法宝。总之,会计信息化实践能够将资金流、业务流、物资流等进行全面的整合,进而弥补了传统的会计管理中资金流滞后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核算水平以及工作效率,使得企业的每一项资金、物资的决策都尽可能的做到科学、合理,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助推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除此以外,会计信息化的实践以及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进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的转变。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核算工作大有裨益。以往的会计核算工作往往比较复杂,工作量较大,核算人员面临着心理和工作双重压力。而会计信息化则会大大减少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的会计核算高效、有序,使得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一方面,会计核算人员可以准确的分析并掌握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另一方面,会计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得到优化升级,事务性的会计核算演化为信息化的会计核算,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核算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借助信息化的核算方法有效的解决问题,避免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利益造成损失。另外,会计信息化实践下,与时俱进,制定合理的核算守则,更好的简化核算的手续,提高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二)对会计分析方法的影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影响着会计分析的方法。我们知道会计分析方法是会计核算的深度发展,其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重视会计信息化对分析方法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竞争水平。会计分析方法是以核算的方法为铺垫,在其基础上合理的借助统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等方面的知识,利用专业的比较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资金、物资以及利润等各项指标进行专门的分析,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会计信息化实践发展下,要及时的修补会计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总结与汲取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实践中的经验,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的运作下,利用会计分析的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有的放矢的整理,促进会计的个性化发展。(三)对企业会计治理的影响。在会计信息化实践的推动下,促使会计新准则、企业会计内部审计准则以及行业规范得到贯彻落实。在信息化平台下,企业对会计治理与管理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在总结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等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完善了企业对会计的管理,但是在满足众多用户对会计信息、数据等的需求上亟须进一步革新与完善功能。在财务呈报,非财务信息得到重视,背景信息、预测性信息以及经营成果的地位同等重要。在会计信息化实践下,会计业务流程日趋标准化,企业对会计治理越来越重视。

三、进一步推动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策略

(一)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构建起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者要对会计信息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精力,同时要对员工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从行动上支持会计信息化发展。为更好的推进会计信息化,要采取举措构建起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最大程度的满足财会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形出发,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将会计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根据会计信息化系统显示出的数据信息、资金要求、预核算等数据及时调整本部门的工作进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二)建立并落实会计信息化的安全保密体制机制。构建起安全的保密体制机制,有利于防止会计信息、数据等重要资料被他人复制、窃取。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安全保密制度:第一,对信息系统定期情形检测、清理系统垃圾,及时修复系统漏洞,防止会计核算数据、资金数据等重要信息被窃取;第二,对有关数据进行备份,其中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资料要登记保存,详细的注明数据信息,包括数据的内容、保存的位置、保存时间等,另外,对于备份的数据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保管。此外,会计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借助防火墙技术、网络密匙、访问限制、身份识别等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密设置,防止数据被窃取、复制等,维护好会计信息化安全保密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便利了企业对会计人员、信息数据的管理,减轻了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有助于推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要积极完善与创新自己的工作理念、方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强化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结果,推进会计信息化实践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素依.信息化发展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4).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2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规范化的现实意义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能简化会计核算程序,提高计算机会计工作时效;对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对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实现上做出了努力,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助于加强国际会计协调,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还能提升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水平,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三、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要表现(一)规范化的存货计价计价是存货会计的重点所在,大致的计价方法可分为两种,以是否以实际成本为基础来进行区分。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的方法多应用在存货规格低、品种少的小型企业中。另一种以非实际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应用在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当中,这些企业的存活规格高、品种较多,对会计处理工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同时还对采购部门业绩的考核上有所帮助。但是,就目前看来计划成本法不容乐观。具体原因大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传统或实际成本的计价原则在计划成本法中仍有较多的体现。会计处理手续过程的简便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是会计人员对其进行运用的目的。但会计领域内伴随计算机应用的广为普及,以往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渐渐的落后,自动化和高度集中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在使数据处理能力加强的同时,也使得数据处理的准确程度有了很好的保障,切实对会计核算的质量做出保证。(2)价格体制的改革。存货的价格在计划经济时期多由国家操作,没有很多的价格波动,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中,实际成本同计划成本之间的问题不是非常的明显。企业应在存货的计算方法上,适当根据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状况做出调整,以在成本的计算上有更多的把握,为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优质的服务。(二)规范化的成本分配在辅助生产当中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在实际处理中由于不同的产品成本程序而有所变化。分配方法上有按计划成本、按前后顺序、交互的形式、代数的形式和直接分配的形式。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中,出于简化计算手续的目的,通常在分配方法上选用直接分配的方式,但是它存在着很多假定因素,表现在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被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占用,不然的话就不适合这样的分配方法;计算简便是按照前后顺序作为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它要求辅助生产费各做一次性计算,可顺序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对之后的车间费用负责,使得分配结果产生相关的影响;按照计划成本的分配形式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时,对计划单位成本要有很高的准确性,若在实际中的存在较大的差额脱离于计划之内,对企业的经济核算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影响到合理的会计核算资料的统计。使用代数形式的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在结果的输出上正确率最高,但对于一些较多辅助生产车间的企业而言,由于要进行繁琐的核算过程,不为企业广泛使用。总而言之,没有最好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与手工会计核算之内。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打破了这一不完善的僵局,即便有再多的车间,再多的未知数,都可轻松的运用代数形式的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代数分配法在会计软件中的简便程度优于其它任意的一种,并且得到的结果也是最可信的。所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问题上,必须要注重代数分配法这一规范化的方法。(三)规范化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根据行业的不同有着很多的变化,这种定式同样存在于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所以说,要同会计信息化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规范好现行会记成本核算的制定,设计出结合计算机自身处理的特征、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设计思路上打破以往的惯性,把数据流转的减少作为设计的初衷,考虑的相关对象上不再把数据处理的具体时间做研究。传统手工会记核算上,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很多种,来对管理要求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做出充分的适应。其最重要的差别在于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使用任一种方法,都要在成品、半成品的最终成本上做出相关计算。所以按照品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做成本核算,是成本计算工作最本质、最基本的要求。(四)规范化的分类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做何种类型的选择,取决与企业的规模和单位的业务类型。对于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收款、转账和付款凭证是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记账的主要凭证方式,而通用记账凭证则作为小型企业的凭证方式。对会计记账凭证种类选择的科学性,对凭证的记账和汇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使会计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得到切实保障。信息化的环境下,以往这种分类的记账凭证没有了实际的意义,恰恰不同,过多种类的凭证类型,使计算机更多的对内容进行自动的判断,看上去对记账凭证的准确性、自动化做出了提高,但实际上不但多余,反而会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效率的降低。虽然现在的会计软件在设计上都有记账凭证类型模块的出现,这也只是较多的在以往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的会计工作人员上做出适应。所以说,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尽量用规范化的通用记账凭证作为记账凭证的主要类型。(五)规范化的账务处理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账、多栏式日记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传统的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中常见的几种类型。进行实际的组织会记核算时,有管理的具体需要和会计业务的繁杂程度在其中灵活的做出选择。处理中必须要对工作量的多少做出思考,就使其夹带了过多手工处理的局限性。循环和重复是其存在的主要缺陷,延迟的信息提供、较多误差的数据和工作量的巨大使会计工作人员不能承受。会计信息环境下,重要的是在会计处理目标上做出考虑,即从各种会计信息上获得到管理所需要的。所以,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已经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要改变成日记账务或记账凭证的账务处理核算形式,对计算机会计处理程序做更好的适应。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化

(一)加快计算机会计工作的效率计算机替代手工方式进行会计核算,使之前的很多步骤显得复杂落后,经过上述规范化的操作之后,彻底改变了以往手工处理环境下形成的固定格式,会计人员能都在会计核算方法上有一个快速全面的了解,并熟悉了使用步骤。另外,还使得会计核算方法更好的同计算机处理相融合,数据流程更清晰明了,效率更上一层楼,在会计核算的步骤上做出更多优化,计算机会计工作的效率得以充分提升。(二)会计核算软件的规范化的提高不可否认,现今外国的会计软件比我国自行设计的要领先很多,在广度、深度上都存在着不少的偏差,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软件发展的步伐较慢与技能掌握普遍欠缺的用户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国内复杂繁琐的会计核算方法,导致对软件做研发时,一些功能难以进行开发,比如就成本核算子系统而言,在操作中无法进行实际的应用,开发出来没有任何的意义,此类问题不进行有效解决必然会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势必要寻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在会计核算中进行提取,从而为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普及带来更多有利的条件。(三)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按照相关规定提高会计核算资料做相互之间的可比性,是可比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实际的工作当中,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产生,使得会计制度的形成和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上出现多样化。试想让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一致,并相互间进行竞争的两家上市公司作比较,会计处理方法在两个)明细总分类账户是对总账账户的补充及完善。该类账户能够更好的使企业的经济业务更好的进行分类与归纳,是对企业某一经纪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该类账户是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因而也叫明细账。通过本文的对比与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之间互有异同。其中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是否有明确的结构,反映资金形态的方式是动态还是静态以及设置是哦福有相关的统一规定等几个方面。而期相同支出主要在于账户是依科目而生的,因而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相同,名称一致,记录记录形式相似。

本文作者:彭赠工作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3

会计信息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组的传统的会计模式,并在重整现代会计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全面的信息。这不只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是现代会计发展的趋势。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缺乏,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低。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及其相关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保养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基本是半路出身,没有专业的会计信息化技术,只懂得业务技术而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是知之甚少,无法将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有机结合到一起,另外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掌握得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造成了会计信息化人员知识不全面、不均衡、不系统,这些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在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水平很低。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需要现代化的财务软件,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所有的会计信息都以电子数据形式集中存储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中,会计信息化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黑客或病毒的侵扰,这种侵扰可能来自于系统外部,也可能来自系统内部,而且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系统安全性的担忧也成为影响企业选择会计信息系统的因素。然而企业却没有针对网络环境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安全防范措施。

(三)企业缺乏成熟的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会计信息化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受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中,不能有效的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作用,使得企业通过信息化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不系统、不完整、口径不一致,难以被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效利用。在信息化条件下,只是增强了会计财务管理的效率,而会计怎样核算、怎样控制等,都还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当然这个规范和标准要有别于传统的。但目前由于会计信息化标准和业务规范还没有成熟,缺少通用的标准信息化“会计语言”,阻碍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企业一方面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应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信息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同时要整合企业资源,推进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整体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4

论文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2.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中的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运行环境中,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或规定的运行次数下,程序和所有数据元素运行不同测试用例的无差错概率。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在给定的控制条件下,硬件系统执行所需功能的成功概率。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它取决于系统绝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确保数据可靠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系统的可靠性还体现在它的容错能力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评价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否能抵御外界干扰而正常工作。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时,审计人员应对决定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

3.会训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是指该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系统的各项处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一般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通过事后审计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根据审计的结果,管理者可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点

1.审计的所有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审计在每一领域都还做得不够,如:尚未构筑起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多维审计理论—,这种理论将使对审计环境、目标、本质、假设、概念、标准、技术、方法、过程等的论述更新颖、更丰富、更具逻辑性和环境适应力;急需加速我国的审计工作从落后的“绕过计算机审计”向先进的“通过计算机审计”和“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责任与风险巨大的审计(尤其是独立审计)行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时期,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而这是审计(后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2.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实时、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也具有多元、实时、开放性特征,实时审计、会计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境外审计等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容易。

3.会计信息化审计将对传统审计进行重整

尽管“两权分离的程度决定了审计主体的种类和被审计单位的形式”,“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决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历史变迁”,但如果所有的计算机只囿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水平,提供的信息单一、过时、封闭,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其必须依赖于多元、实时、开放的信息)收入又怎能达到其总收入的70%(我国仅30%左右)?事实上,正是信息量极大丰富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全新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支持了卓有成效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及其或集权或分权的管理模式,支持了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矛盾的最有效的解决,从而支持了现在和将有的多种繁杂的具体业务。

三、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1.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

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将会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为适应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领导力度,从宏观上搞好规划安排,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会计信息化审计,有效规划、部署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2.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审计同传统财务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

4.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

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在充分领会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企业领导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5.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

从内部讲,一是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二是重点选拔。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三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各类人才智力潜能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

6.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传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谢诗芬.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5-52.

[2]胡仁显.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78-82.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造假;内部控制;防治措施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相继问世及其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效益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会计的研究领域、深化了会计理论探索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为会计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供了便利的方法。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在中外企业、上市公司实行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会计系统客观存在的安全缺陷进行的违纪、违法和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信息化条件下财务造假与舞弊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和主要作法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是指某些人员为了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在使用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时,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等故意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舞弊作法主要包括:非法篡改业务数据,在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前或输入过程中,通过虚构、修改、删除会计数据等手段来达到舞弊目的;非法篡改财务软件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非法修改、截留、销毁输出的财务报表;其他非法手段,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利用网络黑客程序非法进入、拍照、拷贝、仿造或利用终端窃取会计信息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软件自身并不完善,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

由于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开发方式不同,种类繁多,给会计信息化的舞弊行为创造了便利条件。就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而言,目前市场上就有数百种之多,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结构和用法各不相同,其内容设计和售后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网上交易、网上会计还存在一些漏洞,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外泄或财务系统遭到攻击。有些单位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财务软件在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上更是存在很多不足和隐患,如:系统源程序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容易被修改和盗用;财务软件系统功能不全,很多都缺乏完整的操作日志,权限混乱、责任不清等。

(二)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很多单位领导也知道会计工作信息化的优越性和必然性,但是对具体的信息化过程不甚了解,对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问题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认为,会计信息化也是换汤不换药,不加改革,还用以往的财务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结果使财务工作一团混乱,漏洞频出。二是缺乏有效地系统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财会部门不能做到专机专用,财务人员不能正确操作计算机,造成系统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三是财务人员岗位分工不清,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实行信息化后,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均被计算机和程序所替代,应该及时调整,按照软件的要求和单位需要,重新设置会计人员的岗位和权限,做到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否则就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舞弊目的。如总账和明细账都由计算机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归集,取消了手工条件下两者的核对工作等等。而不少单位没有及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加以约束。四是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有其特殊方式,应该建立完善地管理制度,采取新的保密措施。常见的会计信息备份不及时,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不能及时归档,或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或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等,都可能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

(三)财务人员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欠缺

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到今天,会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大多以网络形式进行,这要求财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技术。而目前一般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认识不足,对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对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四)内部审计监管不力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疏忽大意或对系统了解不透,不能及时发现软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由于组织庞大、系统繁杂、会计信息来往频繁,更容易出现舞弊现象。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工作本身不是太了解,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不熟悉,或对远程审计等手段陌生,因此对出现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五)财政、税务机关等业务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目前看来,一些业务主管部门对会计信息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以税务机关为例,只是利用现代化手段部分地实现了网上或远程报税,却没有启动远程监管或远程稽查,对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和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一些单位的舞弊行为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和警告。

三、会计信息化过程中舞弊的防治措施

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中广泛应用,给组织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利用ERP系统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舞弊现象必然会有所增加,甚至花样翻新。虽然这些舞弊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有较高的智能化,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可以起到提前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一)选择适合自己单位特点的财务软件

在购买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时,结合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尽量购买市场上开发比较成熟的通用商品化软件。购买后,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不间断试用,尤其注意整个系统的权限设置、初始化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完善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解决。

(二)提高组织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财务部门应该利用一切方法,向单位领导说明会计信息化给单位财务工作带来的新方式、新途径和新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防治建议,让领导对会计信息化实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调整管理模式和管理思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防范与控制能力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基本工作规范》中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在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针对专业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既要有严格的授权控制,如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必须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允许软件开发人员有会计记账、修改、出纳等权限等;又要有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如按内部牵制原则实行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合理分工、明确责任、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从而防止工作差错或故意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此外,制定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等保证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完整准确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着力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全社会都应着力培养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专业管理人才,即“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同时,财会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既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对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必然要求。

(五)加强审计监督,尤其是内部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督,这要求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系统本身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其程序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审计监督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第一时间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完善内部控制与牵制制度;三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同时要加快审计电算化、信息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审计和全面监管的要求。

(六)加强外部监督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6

医院会计信息化是根本就在于会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目前还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方面的瓶颈,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医院会计工作的需要,就必须在功能上不断地拓展,切实注重瓶颈的突破又是拓展功能的关键。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浅见,展开以下几点分析。

2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院管理水平正在不断地提升,在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但是会计信息化对于促进医院高效的运行有着较高的作用,不仅能及时地收集、加工、处理、分析各种信息数据,而且还能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数据的指导。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注重信息化建设,将会计这门学科与网络科技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业务核算在自动化水平上也得到了提升,从传统的会计模式中走出来,有助于会计工作管理职责的发挥。而管理层又能随时查看这些会计信息,对未来财务形势进行合理预测,给医院管理与发展在决策上提供支持,促进财务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还能将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减轻,有助于财务核算速度的提升和财务信息的共享。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

3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目前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资金方面。在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资金方面,目前面临着投资量严重不足的同时,甚至还面临着信息化建设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往往只确保财会部门在财务软件购买方面的需求,难以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其只是为了降低财会人员的工作量,忽视其作用,导致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严重缺乏。3.2人才方面。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体现,但目前很多医院在复合型人才上较为缺乏。也就是同时具备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较少,使得财会工作开展往往只是电算化操作,只是利用财务软件完成基本工作,而忽视对财务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以及开发。在日常教育培训中,忽视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导致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支持较为缺乏,也是主要的瓶颈之一。3.3制度方面。除了资金和人才,制度方面也是主要的瓶颈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严重不足,使得其在制度上更多的只是电算化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要想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又面临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安全机制方面严重不足,使得制度的作用难以发挥,难以通过制度来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4拓展功能、应对瓶颈的对策

4.1结合医院的实际对拓展功能进行明确。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虽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不同的医院在建设水平、建设步伐上也存在不同,所以在拓展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时,需要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地对拓展功能进行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具体的功能拓展过程中,除了现有信息系统的功能外,还要具备以下功能:基础数据管理、电子报表、财务处理、指标管理、预算编制、网络报销系统、用款计划、合同管理、薪资管理、财会档案、网银支付、领导决策等功能,结合现有的功能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和优化,且各系统之间要成立相应的内部牵制与数据钩稽关系,相互之间密切分工与配合,促进系统功能的完善和优化。4.2切实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为确保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医院需要意识到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加大对其的资金支持力度,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加大对其的重视,注重系统功能完善,为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切实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针对目前在人才方面面临的瓶颈,需要医院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注重现有医院财务人员的培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确保培养在有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定期开展财务人员培训,采取跟班学习和现场操作的方式,促进其在理论和实践能力上的提升。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注重学以致用,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尤其是在会计信息化与ERP应加大重视,并促进其财务水平的提升。而在引进人才时,主要是引进具有经济、计算机、管理、法律、会计学等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3)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在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先进经验的借鉴,并根据医院实际发展的需要,建立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在操作权限、软件归档、数据库管理等方面不断地完善,切实发挥制度的作用,在打破瓶颈的同时拓展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强烈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往往只注重财务核算功能的完善,而在数据报表上往往只注重浅层次加工与处理,导致数据报表后蕴含的问题难以深刻地认识。加上财政部在会计管理工作方面的新要求,使得医院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在功能上进行拓展,且管控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并打破瓶颈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芬.新医改下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4).

[2]王学津.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8(2).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信息化;加强对策

1引言

“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开展的形式出现了微妙变化,会计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更为顺利进行,但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互联网+”时代诸多优势无法充分显现。当前,国内会计信息化整体进程较为缓慢,对“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和时代特点并未充分运用也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一定偏差。这一情形下,探寻出与“互联网+”时代相互吻合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策略也显得极为必要。

2“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概述

2.1“互联网+”时代特点分析。“互联网+”的主导者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的理念在于将互联网发展与实体企业发展间进行更好融合。由于电子商务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应用与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互联网+”这一时代也被人们广泛接受。“互联网+”时代具有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互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挖掘,且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企业与个人生产生活的影响会不断扩大。2.2“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的意义。“互联网+”时代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工作更好开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仍然较为单一,传统会计工作开展形式能够满足企业会计工作开展需求,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会计工作开展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依托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来带动会计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在会计信息化程度较好提升下,企业不仅能够对会计工作进行更好处理,其会计工作体系也能不断丰富,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程度提升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这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3“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会计电算化水平相对低下。“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升作为基础,然而现阶段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是不争事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的开展。由于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很多传统的会计工作开展方法依然被广泛应用,部分年龄偏高的会计人员更加不愿意进行会计电算化尝试。诸多因素影响下,会计电算化水平提升的困难程度较大,与之相对应的会计信息化进程自然相对缓慢。3.2会计信息化受重视程度较低。会计信息化建设事宜受重视程度较低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事宜并未受到充分关注,很多企业内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开展的偶发性较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效率也极为低下。“互联网+”时代,很多优秀的会计电算化方法都能够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且“互联网+”可以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多种帮助。但在企业对“互联网+”时代认识不清,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极容易流于形式,系列会计信息化建设措施和手段也无法被较好贯彻和落实,这也是很多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的直接原因。3.3会计信息化建设手段较少。“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手段较少这一问题较为普遍,很多企业不知道怎样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时,其会计信息化建设便较为茫然,相当大一部分企业不知道怎样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导致国内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效率极为缓慢。此外,“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上选择的方法并不合适,其单纯依托会计工作开展电子商务化程度提升带动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的做法并不可取,在会计工作开展核心内容信息化程度较为低下时,会计信息化建设也难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建设。3.4会计信息化人才较少。“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正在遭受相关专业人才较少这一因素的制约,很多企业内会计人员数量较少且年龄构成并不合理,部分年龄偏高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缺乏积极性,而年龄偏低的会计人员虽然能够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理念进行较好接纳,但其缺乏独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能力。在企业内部,一旦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无法满足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便无从谈起,“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人才要求较高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较少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也会不断扩大。

4“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更好进行的建议

4.1逐步提升会计电算化水平。“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更好进行首先要注重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且会计电算化技术实用性不断增强,企业也要进行会计电算化水平提升相关工作。建议企业积极采购并应用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使得企业内部各种会计工作开展可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在会计电算化水平有较好提升下,企业则应当关注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在会计电算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开展也能有较好的基础和保障。4.2提升企业等主体会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会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性高低与否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开展产生直接影响,“互联网+”时代,更好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也需要提升企业等主体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建议各企业结合会计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建立基本制度,并发挥出会计信息化建设制度对相关工作开展的指导性与规范性优势。除此之外,企业可以考虑在财会部门设立专门的信息化会计岗位,借此增强“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理念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向影响。4.3依托大数据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互联网+”时代企业更好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对大数据相应技术进行较好运用。建议国家积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库的建立,在确保云端数据中心各项数据安全性基础上,鼓励企业自行建立会计信息数据库并参与到宏观会计信息化建设数据库之中。除此之外,企业要增强对会计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例如,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企业可以更好进行生产经营策略调整,这也能够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果更好显现。4.4培养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打造出专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并依托专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开展具体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建议企业结合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岗位的重新设置,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将会计信息化建设内容作为培训基本内容外,企业也需要不断强化一般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积极性。在鼓励会计人员积极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尝试的基础上,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力量能够更为多元,会计信息化建设质量也能较好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更好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国家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加要成为企业会计工作开展中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互联网+”时代虽然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多种帮助,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必然是一个漫长过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情形下,企业需要就会计工作开展形式进行较好创新,并逐步增强对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应用程度。只有“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会计信息化的速度与质量才能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汉友,姜亚琳,张蓓.“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新会计,2016(1).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控;企业管理

1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企业会计业务的变革,会计业务作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项目,长期以来以人工记账为核心开展业务,由于人工作业的局限性,导致企业的会计账目难免存在着效率和精确性上的缺陷。自20世纪末信息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期后,关于加强会计业务领域信息化程度的研究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而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信息核算的精准度显著提升,进而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更为全面客观的信息,企业内控管理水平提高迎来了新的机遇期,研究如何有效利用会计信息化优势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效益,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会计信息化的优势

会计信息化具有高效、全面、开放的特性,由于会计信息化技术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人工记账,使得会计账目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有效降低了错误率,保障了企业财务项目记账的精准性。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财务核算已经初步实现了高度智能化,使得财务运算可以完全脱离人工限制,并且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内部控制能力,进而有效识别冗杂账目和误账对财务核算的影响;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会计财务管理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企业内部每个单元的财务信息可以在统一规划下进行共享及同步操作,简化了税务、财务部门的统计流程,扩大了内控管理范围,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核算压力,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财务管理及人员配置,使财务管理制度趋于规范化。最后,会计信息化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在传统会计项目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化更为侧重企业整体收支状况和财务结构的转变,岗位分工更加精细化,实现了企业财务项目中人与设备的双重控制[1]。

3会计信息化视角下企业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总体仍然处于实践探索阶段,许多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由于会计信息化简化了会计账目,优化了会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会计核算效率,改变了传统人工记账模式下的工作节奏,进而导致许多基层会计工作人员出现了岗位定位不明,账目分工不明确的问题。事实上会计信息化的意义在于优化基层人员的工作流程,降低核算压力,进而使会计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用于项目的审核和控制管理。由于信息化改革后,每个员工都要登录ERP系统进行项目核算,而不同的员工在项目权限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如果沿用多重身份系统进行登录管理,则会导致内控结构的混乱,而引发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分工不明和执行力差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内控管理制度的缺陷,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业务流程加以规范,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内控管理质量[2]。3.2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系统交互性差。每个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信息账目都是涉及商业机密的绝对隐私,在传统的会计项目工作环境中,尽管记账的精确度和效率会受到人工限制,但由于长期手工记账所形成的完善监管体系,使得每个凭证和账目管理都是在层层授权下完成的,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安全性。而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由于记账过程的“无痕化”,导致数据被篡改、泄露的风险被放大。一旦企业的安全系统或防火墙被攻破,则不法分子极有可能进入内控系统,导致商业隐私被泄露,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安全。此外,当前的企业ERP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完善,各职能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性不强,重点将软件功能开发集中在财务核算方面,忽视了与供应链管理部门和其他系统之间的协作,限制了信息交互的透明度[3]。

4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控管理的优化方案

4.1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需要企业正视会计信息化在新时期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专业制度的基础上,对各个岗位的职能和项目加以规范。明确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能,保障在新环境下会计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避免工作内容的缺位以及管理权限的混乱,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定期对岗位项目进行审核,避免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管理内容上的重复,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ERP系统有效性。全新的内控管理制度不仅要规范岗位职能,明确部门责任,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的账目流程和日常操作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构建专业完备的内控管理体系[4]。4.2强化安保水平。信息安全是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账目的安全性会受到更多潜在威胁,为有效规避隐私泄露带来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当首先邀请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对企业网络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升级,保障内部防病毒体系和防火墙的可靠性,定期对软件产品进行升级和数据检验,一旦发现木马或可疑访问痕迹,应当立即排除隐患,并对现有信息记账进行审核。在内控管理方面,可采用双密钥加密方法,任何对企业内部账目资料的查阅和修改,都要在至少两名管理人员的身份核实下完成,从而杜绝不法分子对财务数据的篡改或泄露行为。此外,企业应当设立专业的网络安全部门,在专业人员的监管下对现有安保系统进行维护升级,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统一性[5]。4.3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促进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交流。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培养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会计团队和信息保障团队是构建现代化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定期对原有会计技术团队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外,在高校或社会引进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会计审计与信息技术兼备的管理团队,对于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避免信息孤岛化,完善现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加速多系统协作体系升级,促进财务部门、会计部门、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合作,对突破管理瓶颈有着重要意义。

5结论

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在时代浪潮下,企业应当积极把握发展机遇,运用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效率和数据优势,扩充内控体系,强化权限及结构管理,使内部控制审计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不断激励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加强专业性会计审计团队建设,深层次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质量,进而起到优化企业内控管理的目的。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企业的重视,追随时展脉络,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价值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国芳.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下的企业内控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6(11):10050-10051.

【2】吴雅琴,康富霞.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H集团为例[J].商业经济,2016,24(11):42-43.

【3】陶红霞.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6(14):53-53.

【4】陈立新.基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57-58.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特征企业

2011年2月23日,财政部副部长、中注协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军在中注协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上指出,信息化已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是否发达的新标准,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中重要的一类,它不仅可以进行会计核算,还可以用作财务监督、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为形成真实、完整的其他经济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财务管理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让信息传递更快捷、开放、灵活。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作为社会发展提供主动力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更是势在必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流程如图1所示。财务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把手工会计转变成由计算机会计,利用相关财务软件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简便处理,本质上与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无差别,远不及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不能满足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所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仍需不断完善。下面将总结出会计信息化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满足的特征,企业财务部门可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改变以往会计工作中信息不集中、闲置等问题,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1.财务信息多元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非财务信息与决策更加紧密,企业在做财务管理预测时,需要全面掌握企业的情况。会计信息只能反映出部分财务状况,虽然财务信息在决策中占首要地位,但并非是惟一指标。企业不仅仅需要了解其经济实力,也需要诸如软硬件实力、职工素质、科研实力等表现企业竞争力等指标来代表一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加入效用价值、无形资产评估、时间价值等形式,衡量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非财务信息,将财务信息向多元化信息转变,以全面反映整个企业的状况。

2.财务目标针对性

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对预算管理、拨款管理、工资管理、科研费用管理等经济业务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综合性信息,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但是其综合性却无法体现个别重要的经济业务或交易,而且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不同人士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各部门在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处理方法一致的情况下,应对不同信息使用者和特殊核算业务针对性的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有效性。

3.财务机制创新性

当前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虽然达到了取代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但是并未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创新和改进,距离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创新财务机制,才能避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混乱,出现例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的情形。

企业财务信息编码规范化是企业已实现的创新机制之一。信息编码规范化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网络财务系统,不仅减少了数据的输入量,避免多次输入出错,而且对实现信息的分析和共享都有积极的作用。

4.财务人才复合性

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来实践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活动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具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避免发生因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而出现的数据丢失等现象。另外还需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企业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分析评价方法,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审计工作中,从过去的查错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逐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审计、网络技术审计,为高层管理人员提出有用的建议或评价,使企业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

5.财务措施安全性

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是财务系统的保障,关系着企业财务系统的发展。财务信息的安全首先要在总体规划上制定完善的制度,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安全认证机制,达到信息规模化,其次必须运用网络技术健全对电脑病毒、黑客等技术的防范,建立多层防御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目前企业已建立起账务处理系统、业务收费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财务管理系统,还需要重点加强各管理系统之间的控制,建立网络访问权限,实行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建立资料备份机制。

会计信息化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问题;策略

1会计信息化下审计工作环境及审计目标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审计环境由手工处理、计算机辅助处理,到完全的计算机处理,传统的审计方法显然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由于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改变,因而审计目标与传统审计的目标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时效性,其中高安全性占主导地位,高可靠性和高时效性占辅助地位。安全可靠性是通过对软硬件的控制监测、数据通讯以及资源的监测实现的,而时效性是通过应用控制和一般控制实现的。

2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审计准则有待完善。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审计人员要注意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有的审计准则已经无法有效地指导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虽然我国财政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法规和准则,但内容较为宏观,对于微观层面的操作机制并没有作具体规定,不能对实际具体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由于我国审计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审计工作有效的研究较少,缺乏理论指导体系的支撑,致使审计工作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这严重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故审计准则有待完善。2.2审计线索更加隐蔽。企业会计实行信息化以后,财务数据的存储也逐渐磁性化与电子化。而且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在日常业务处理时,只需填制好会计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等操作可以很快完成,财务报表也可利用系统提供的报表模板直接生成。使用财务软件可以实现无痕迹修改,即使被操作人员进行了篡改,如果没有原始凭证就很难判断数据的真实性。财务软件还提供了反向操作的功能,在记账或者结账后,可以进行反结账和反记账,然后重新做账。并且很多系统的时间也可以重新设置,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出不同的账目,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很难发现是否是最近新更改的账。因此,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线索更加隐蔽,更容易导致经济犯罪的发生。2.3审计风险增加。会计信息化改变了审计工作的环境,审计线索更加隐蔽,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它不再局限于会计报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使得会计信息从纸质储存转变为磁、光、电等介质的储存,使用这种储存方式对会计信息进行修改时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并且也无法进行对会计信息留下证据的操作,比如像手工会计的签字或盖章等。对于“网上实体”,审计人员很难对审计对象的范围进行界定,这就增加了审查会计资料,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增加。所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下,除了传统的审计风险,还要面临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风险,审计风险增加。2.4审计软件通用性差。财务软件按适用范围可以分为通用软件与专用软件,现阶段通用软件在财务软件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自主开发或行业内统一开发的专用软件仍有很多企业在使用,专用软件通用性较差。现在的财务软件不仅考虑核算功能,而且更加注重管理功能的开发,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但很多财务软件在开发时没有考虑到信息化审计,依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致使更新财务软件时很难提取历史数据和保留审计痕迹。财务软件功能及结构的复杂化增加了软件开发的难度,使得审计软件通用性较差。2.5专业审计人员缺乏。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大部分高校的会计及相关专业,都开设了会计信息化有关的课程,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但是目前对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专业审计人才还很缺乏。近年来,我国审计部门为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会计审计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与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很多审计人员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和审计知识变化更新的节奏,无法对信息化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做出有效的识别。总之,现阶段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专业审计人员缺乏的制约。

3应对策略

3.1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为了对会计信息化的审计业务进行规范,保证审计质量,需要重新定义审计的相关原则和工作流程等,构建包括国家标准、审计准则、审计指南在内的审计信息化规范体系,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审计工作,以确保审计工作开展的公正客观性。对阻碍审计工作开展的行为,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情节恶劣的,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解决;全国审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积极组织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完善审计信息化建设、管理规范;对审计专家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促进各专业审计领域的信息化审计方法体系的构建。并且对于审计准则的建立要与国际标准相一致,进一步促进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3.2加快通用审计软件开发。随着企业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也包括进来,传统的审计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审计及相关部门应根据信息化的有关标准,强化审计软件开发规范,利用行政手段对通用性审计软件的开发进行鼓励与引导,大力支持审计软件公司的成立,促进通用性审计软件的开发,并组织专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审计软件进行评审,以促进审计软件在开展审计工作中独立性与通用性的实现。3.3提高审计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增加,审计人员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如果不顾及审计风险只为完成审计任务,必然会降低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企业会计的信息化也改变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信息安全已不是仅靠企业内部就能完全控制的。提高审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安全可靠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意外事故应急恢复备份机制;安装系统防火墙,有效阻止不安全的IP地址通过;安装反病毒软件,开发能够支持反病毒软件的审计软件,对相关文件进行安全检测和杀毒;提供多重登录体系,为审计人员赋予相应的操作权限并设置多重密码;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等。3.4强化审计人才培养。为了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培养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专业素养同时具备的审计人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国家应对高校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重视,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和知识结构,由会计领域逐步扩展到管理、经济和信息等领域,尤其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培养,为社会审计工作储备大量的复合型审计人才;(2)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大培训基地建立的力度,对各层次的审计人员进行分阶段的业务培训,邀请审计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为他们讲课并定期组织他们交流经验,加快知识的更新,提高业务技能以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3)审计队伍中加入高层次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之成为既懂会计、审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才,承担起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完善与更新的任务,以适应审计信息化的需求。

4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化必然要求审计信息化,目前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对于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广泛地进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信息的主流载体,这些技术也必将运用到审计工作中,审计将逐渐发展为云审计、数据审计,逐渐由无纸化阶段向无IT基础设施阶段迈进,审计人员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发展,我国要不断加强相关标准与法规建设,强化审计人才培养,促进审计信息化软件开发,此外还要加快网络配套设施的搭建才能不断促使我国审计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步与国际接轨。总之,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仍需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姚蓉.浅谈会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

[2]吴宏新.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J].现代商业,2014(01).

[3]王月艳.审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化环境的挑战[J].山西财税,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