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体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4:19:27

会计体制

会计体制范文篇1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信息不准确据调查,我国无论是企业还是各单位,会计主体都不是独立的,在抑制财政的收支上比较混乱,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国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各单位或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不准确的,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秩序发展十分不利,对于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当然也抑制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第二、人员管理乱对于各个单位或者企业来说,在具体运营的过程中会计存在于各个阶段,就拿一个企业来说,整个企业会有专门的会计人员,其下属各部门也会有专门的会计人员,各个单位的下属部门有时也会存在非专业的会计的存在来履顺本部门的账目。如此,会计的工作就不像员工那样简单,当然,会计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很多混乱的现象,所处的境遇就很尴尬。第三、体系不完善目前现行会计法规中存在着若干问题。首先,缺乏对虚假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其次,会计法律责任难以界定。第三,在司法实践中,一项虚假信息的披露,从原始凭证直至报表的公布,中间有着非常多的环节,涉及到公司的财务人员、财务经理、公司监管机构,以及注册会计师、会计的媒介等,如何确定这不同环节的法律责任,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会计工作由于其对财务的掌管和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力度,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角色,但是面对财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当下的监管机制却不完善。第四、人员素质低在我国各单位或者各勤业,往往存在着对于会计法律、法规不了解,不清楚,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个别违规行为,对于正常的会计账务处理和核算工作中出现差错,有些严重的,甚至丧失会计的原则做假账等,这些人员的素质问题必须导致会计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秩序。

以上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如下:第一、健全体系完整和健全的会计法律体系才能更好的推动跨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以《会计法》为根本,出台相配套的政策、法规;第二、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有效地监督,出台相关的监督的法律;第三、能够根据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改变自身的工作方法,用信息时代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会计水平。第二、加强监督会计管理体制要有完善的监督体制,保证所有的工作在阳关下运行。第一、可以推行财务专员委派制度;第二、进行良好的内控机制;第三、进行有效的社会和政府的监督。第三、政府引导政府会计管理职责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理念。政府机关的会计行政职能要进一步明确,对于政府管理范围内的要落实到位,对于职能范围之外的要进行放权,但是也不能因为怕出责任而将自身该落实的责任也将权力进行下放而出现诸多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有管理空位的现象。总之,政府要适度管理,有效管理进行引导,促进会计管理体制的发展。第四、人员自律国家或企业各个级别的会计人员都会对整个国家或企业的会计管理体制造成必要的影响,在对各层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各会计人员会计的相关理论以及会计的实际操作等会计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进行必要的培训,也就是说要对会计从业的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必要的培养。在会计人员的工作考核、晋级过程中将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进行评定,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量化考核,以此更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第五、信用制度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在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建立信用制度的方式,将所有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信用也作为年底考核的目标,在整个单位、整个地区甚至全国形成会计信用的竞争,对于信用不好的会计从业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将信用良好的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紧迫感,督促会计从业人员守信用,保证整个会计管理体制的健康运行。

总之,会计管理体制的是否完善而健康,对于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就目前的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来说,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是较完善的,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以保证会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健康,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杨萍,张治国.关于完善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4(3).

[2]李晓煜.关于当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7).

会计体制范文篇2

关键词:会计职能;市场经济;会计核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也给会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就使会计职能在内容和发挥上无一例外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

1市场经济对会计反映职能的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领域拓宽,导致会计反映的范围和内容扩展,从而增加了会计反映的难度。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社会物资保障的市场化趋向成为一种必然,物资供应方式将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转向从市场获得。由此而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各单位的实物供应量不断减少,经费供应的比重逐步加大,会计反映对象也由简单的物资领用为主扩展到市场流通领域中的经费领报支拨的全过程,反映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思想上要逐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思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传统的事后核算转变为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核算。事业财务计划的制定到经费的领报支拨,以及物资采购、收发、结存等,都必须运用会计方法进行记录和反映,使各项经济活动至始至终都置于会计的严格控制之下。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完善会计核算成为当务之急。“市场越发展,信息越重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作为反映市场的第一语言,已成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之关键所在。而准确有效信息的取得,必须依赖于科学完整的会计核算,这就给会计反映职能和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必须改革和完善传统的会计核算办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以便尽快与国际接轨。二是要建立实用的会计科目体系。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要素之一,这项工作的实施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关系。既要考虑科目的科学性,又要考虑其实用性;既要考虑到科目的全面性,又要避免其交叉重复;既要考虑到科目的有效性,又要考虑其操作的简便性。总之,会计科目改革要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发展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第三,市场经济的客观性,要求会计反映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即会计在发挥反映职能时,要尤其强调“真实与公允”原则。所谓“真实与公允”是指会计工作中要以诚实的态度正确揭示有利或不利的一切重要信息,不歪曲或掩盖事实真相,也不故作玄虚。作为人们认识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手段之一的会计,在市场经济中必须树立“真实与公允”观念,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体现真实客观的要求,促使会计反映职能更好地发挥。

2市场经济对会计监督职能的影响

市场经济以市场自发调节为其最本质的特征。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职能是否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是,市场经济对会计监督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无疑都是会计工作必须正视和予以回答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法制经济,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呼唤着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区别之一就是管理方式间接化和管理手段法制化。在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边界,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都必须依靠法律而得以协调,各种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必须以法律的最终实现为条件。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监督之上。由此,会计发挥其监督职能,对经济活动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多环节、多层次的监督,对于防止和避免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保证经济活动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经费使用的高效有赖于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市场经济以取得盈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这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共同性,体现在经济活动中,则是对经费使用效益的追求。因此,在经济活动中,效益观念、效益意识已成为支配会计工作的主导,体现这一思想,会计工作必须发挥其监督职能,促进经济活动的规范化运作,从而做到人少钱少把事情办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表现在权衡得失的系统思考上,会计要对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实现,实施强有力的监督。

第三,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要求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趋于多元化,多种经营实体协调发展,各种经营方式综合运用。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直接面对的将是包括国营、集体、个体甚至合资在内的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这些微观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趋利性,使得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严格的会计监督来规范经济活动,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从而为社会经济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其安全性和高效性。

可见,会计监督职能是否得以发挥,发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费效益的高低。就这点而言,要保证社会经济活动的高效性,会计监督职能必须得以充分发挥。

在肯定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必要性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将对会计监督职能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会计监督的难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行为“变通”手法多样,造成会计监督困难。一是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对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的界定更加困难;其次,由于就体制本身的缺陷,以及各项配套建设一时还难以一步到位,跟不上体制转换的步伐,给少数“投机者”创造了便利条件,使会计监督难度增大。再次,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会计监督面临新的冲击。表现在:一是市场价格逐步放开,商品交易过程更加复杂,财会部门难以准确掌握物资采购情况;二是市场上发票管理混乱。买少开多,开假发票甚至不开票,以收据代替发票等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发票失真,加大了会计监督的难度。

3市场经济对会计预测和参与决策职能的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促使会计预测必须在预测上下功夫。市场调节是一种自发的事后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加上其本身存在的所谓“市场失灵”的缺陷,使得这种调节同时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势必会造成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要减少和避免这些损失和浪费,会计必须增强其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同样要求强化会计预测,以谋求竞争中的主动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催化剂,是发展的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经济主体追求利益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外部动力,在这种利益驱动下,竞争日趋激烈,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并最终致胜,简单的基础管理手段已难以胜任。作为会计,必须运用先进的技能手段,强化预测功能,利用准确的预测掌握市场变化趋势,积极主动地搞好经济保障。

其次,市场经济是价值经济,要求会计参与决策必须体现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调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之一,对社会经济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社会经济活动必须遵循客观价值规律,体现在会计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对经费投入投量决策始终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具体而言,决策要以价值规律为依据。会计参与决策的重要内容,一是参加重大开支项目的论证。检查经费的使用和开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符合价值规律要求。针对实际工作中花钱办事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问题,会计参与决策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此问题。二是参与决策要树立利益优先观念。对会计而言,参与决策要始终以经费效益为中心,克服工作中不讲效益、盲目拍板的问题,做到花钱看方向,开支看效果,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唐记明.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职能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5)

会计体制范文篇3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

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综观世界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有两大派别,一是美、英等国为代表的股东利益导向模式,另一种是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导向模式。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也各有特色。我们选择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为样板,对它们各自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做一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各国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的优劣,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提供借鉴。

一、美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股东权利保护的国家,尽管其公司治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以股东利益为导向却总是贯彻始终。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美国公司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把内部治理结构抽象成股东和经营者的委托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标准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尽管美国的公司治理采取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模式,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中,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都有自己的特色。

(一)家族大股东主导阶段

从股份公司兴起到20世纪三十年代之前,美国公司的股份相对比较集中,股票主要掌握在少数私人家族手中,家族大股东持股比例一般在50%以上。那时,股票市场尚不十分发达,股东的稳定性较强,投机性较小。家族大股东由于持股较多,因而在公司治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是股东大会还是董事会,都被家族大股东牢牢控制着。由于经营权掌握在经理的手中,而经理可能更热衷于使其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而不会把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其他利益相关者(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的经济利益又基本上是由合同事先确定的,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关系不大。因此,这一时期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是股东如何对经理进行监控,以使经理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相协调。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也主要体现为董事会(其实质上代表的是股东)对经理的会计监督上。由于董事会直接参与经营决策和监控,因此,可以直接对经理人员的会计操纵行为进行监督。但是,在这一阶段,董事会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履行监督的职能,而是把对经理的监控作为全部董事理所当然的职责,只不过由于会计信息的专业特殊性,董事会一般是先聘请专门的注册会计师对经理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发表意见,然后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对经理进行监督。

(二)经营者控制阶段

1932年,阿道夫。伯尔勒(AdolfBerle)和戈迪纳。米恩斯(GardinerMeans)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表明,1929年末美国大型公司股票所有权的分散十分显著。在最大的200家工业公司中,半数(数量上占44%,资产价值占58%)以上公司的股票所有权是如此分散以至于这些公司的管理被认为是自我控制,而并不真正对任何一个特殊的所有者或其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单个股东对公司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小,其参与企业决策和监控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以“用脚投票”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成为众多股东的共同选择。

股东们对“用手投票”权的放弃,使得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越来越多的董事会成为“橡皮图章”,经理人员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和支配者。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司的实际控制使经营者有了更为优越的操纵会计信息的条件,而众多的股东则远离公司的运作,无法直接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仅仅依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显然已经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了。1938年,美国发生的著名的麦克逊。罗宾斯(McKesson&Robbins)药材公司案件,向利益相关者只依靠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的做法敲响了警钟。这一阶段在会计监督方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经历了1929年股市的大崩溃之后,特别是1933年颁布《证券法》和1934年颁布《证券交易法》之后,资本市场进入了一个发展和完善的时期,股票交易和信息披露制度都得到了规范和完善。同时,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日趋分离,经理人员的职业地位和作用得到确认,经理市场迅速发展和完善起来,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对经营者的约束作用逐渐加强,市场对公司的控制机制逐渐形成,这种机制是通过接管来阻止经理人员滥用职权和挥霍公司资源。一旦经理人员滥用他们的权利或者因任何其他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公司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从而吸引买者猎获这家公司,以达到对这家公司的接管并校正所发生的滥用职权的行为。

显然,在这种背景下,经理人员在财务报告上舞弊的动机会更为强烈。但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运作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在显著提高,因此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惩罚力度明显增强,而且防止财务报告舞弊主要是管理当局职责的观念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被公司管理当局广泛接受。这一阶段,人们对内部控和制的认识已突破了内部牵制的限制,其所涵盖的范围几乎涉及到了企业内部所有的控制程序方法。随着查错防弊的责任转由公司管理当局承担,审计的目标开始正式界定在验证财务报告的公允性方面,审计方法也由原来的详细审计转变到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和评价基础上的抽样审计,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审计工作明显转向依赖和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审查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的数量,审计工作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可以说,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的结合,也是二十世纪审计方法和技术的突出进步。

2.董事会中出现了专门从事会计监督、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审计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理事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前身)在其的会计系列文告第19号中,建议由董事会设置一个专门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代表股东遴选鉴证公司财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参与洽谈审计范围与合同,以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这一利用专门委员会来弥补外部审计监督功能缺陷的制度安排便是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最初渊源。

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审计委员会制度并未得到广泛实施。直到197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在各股票上市公司内必须成立由董事会领导的审计委员会。1977年,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纽约交易所一项新条例,要求本国的每家上市公司“最迟于1978年6月30日以前设立并维持一个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这些独立董事不得与管理层有任何会影响他们作为委员会成员独立判断的关系”,以便于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在此之后,审计委员会制度在美国才逐渐得以普及,审计委员会的产生办法、职责范围及其运作机制也开始规范化和制度化。

3.董事会改组的步伐加快,独立董事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越来越重

要。董事是由股东选举产生的,但是当股权高度分散以后,每一个股东已经失去了委派董事代表自己去参与公司治理和监督的动机,董事的选举和提名权逐渐落到了高层管理人员和内部董事的手中,从而导致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高度重合,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丧失殆尽。为了使董事会能够有效地发挥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美国《1940年投资公司法》规定至少需40%的董事由独立董事(IndependentDirector)担任。显然,这一规定对于制止高层管理人员和经理层对董事会的操纵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是,这一制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董事会基本上仍然是由内部董事所把持。从1970年开始,美国上市公司不断出现涉嫌财务诈骗的案例,先后不到10年,共有400多家美国上市公司涉嫌财务犯罪。这些涉嫌财务犯罪的案件促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出上述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决定,以审查财务报告、控制公司内部违法行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商协会、美国证券交易所也纷纷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多数成员为独立董事。到1980年的时候,企业圆桌会议、美国律师协会商法分会,不仅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多数成员为独立董事,而且要求董事候选人的任命完全授权给由独立董事构成的提名委员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部分大公司的董事会都已经由外部人组成,这表明,董事会的选择过程正在向产生更“独立性”董事的方向发展。

4.财务会计组织的改革拉开序幕。在这一阶段,由于公司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大公司的管理部门正式接受揭错查弊的责任,使得财务会计组织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美国的各大公司率先进行财务会计组织改革,并最终改变了美国公司财务会计组织设置的格局。特别是“总控制长”(Controller)的设置,突出了会计控制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会计部门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在“总控制长”组织系统的初步设置阶段,已经将过去企业中的“财务会计主任”的职掌,通过“总控制长”与“财务长”(Treasurer)的设置将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的基本界限划分开来,并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将内部审计控制划归“总控制长”领导范围,这是美国财务会计组织建设方面的另一良好开端。

(三)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的股东主要是个人股东,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超过13%.70年代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不断上升,至80年代初达到30%多。1989年美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总值的49.3%,1996年已达52.6%.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变化及20世纪80年代购并浪潮的再次兴起以及反收购策略的不断出新,使得机构投资者对参与公司治理的看法有所改变。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机构投资者普遍对参与所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保持低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投资者公开干预被投资公司,往往被市场理解为“坏消息”,从而造成股票价格的下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同样要遭受减值的损失;(2)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管理后,其股票的交易就要受到限制,这样可能会潜在地扩大损失;(3)监督的成本较高,且要由自己承担,但监督的收益却要由全体股东分享,对持股比例不大的单个机构投资者来说,这样做得不偿失。

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比例越来越高,采取“用脚投票”方式已不能有效地避免损失。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识开始觉醒。1992年11月到1993年12月的13个月内,IBM、通用汽车和柯达等一些大公司董事会迫于机构投资者的压力而先后解雇CEO并调整经营策略,就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典型案例。

在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美国公司会计监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部控制倍受重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使对经营者的会计监督又回到了大股东手中,机构投资者等大股东的直接监督有所改善,内部控制得到空前重视,内部控制由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到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产生了质的飞跃。

1988年,AICPA公布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相比,内部控制结构的最大变化就是把控制环境纳入到了内部控制的范畴,强调环境因素对实现控制目标的重要影响,因此,它将内部控制(结构)划分为控制环境(ControlEnvironment)、会计制度(AccountingSystem)和控制程序(ControlProcedure)三部分。1992年,COSO(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1994年又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ies)、信息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监督(Monitoring)五部分构成。COSO委员会同时提出,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努力的方向,而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每一个组成要素适用于所有的目标类别,每一个组成要素也与每一个目标都有关。对于任何企业或企业中的任何部门,内部控制都极为重要。

2.内部审计地位不断提升。与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对应,内部审计组织在公司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美国大公司内部审计组织地位进行的调查表明,从1957年到1979年的二十二年间,由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的比重在增加,而由主计长和其他领导内部审计的比重在下降,而且下降得很快。在内部审计地位提升的同时,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等监督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财务会计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更加明确。

3.激励和监督的关系更加和谐。在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同时,这一阶段也特别重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重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和谐与统一。如前所述,美国公司在公司治理中特别关注股东利益,强调股东对经营者的有效监控,各种会计监督组织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而设置的。从表面上看,股东和经营者在这种监督关系中是处于完全敌对的两个方面,但事实上由于美国公司在加强监督的同时,非常重视对经营者的激励,经营者和职工持股计划及高层经理人员股票期权计划等的普遍实施,使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其持有的股票或股票期权。这些激励机制的推行和实施,使得经营者的身份与股东的身份逐渐趋同,经营者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的动机得以有效地抑制。这使得激励与监督的关系更加和谐,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其说是一种敌对关系,倒不如说越来越趋向于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显然,如果没有这种激励机制作为前提,则不论是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是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很难说其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监督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美国的公司治理始终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利益为宗旨,因此,其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也主要体现为股东对经营者的会计监督。就股东对经营者的会计监督机构和运行机制来说,股权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其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伴随着股权结构由集中到分散再到相对集中的变化过程,股东对经营者的会计监督也经历了以内部监督为主到以市场监督为主,最后又转变到以内部监督和市场监督并重的方式,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在美国公司的会计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制

度的变迁中,政府的推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也说明这种制度变迁是一种半强制性的。对于经营者的会计监督来说,内部控制不断受到重视,并经历了由内部牵制到内部控制制度,再到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与此同时,会计机构和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二、德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

与美国的股东利益导向模式不同,世界上存在着另外一种公司治理的模式。这种公司治理模式不以股东单边利益为导向,而是以股东、职工、债权人(主银行)等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为导向。德国的“股东――职工共同决定”模式和日本的“股东、主银行、员工共同治理”的多边治理模式是这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导向模式的典型代表。与这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导向的治理模式相适应,其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也与股东导向模式下有明显的差别。

(一)德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

1.德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它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经济制度,其内容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法律保护市场竞争、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改善社会市场环境等。社会市场经济的最高指导思想是“竞争秩序”观念,由国家的秩序政策的力量维护自由的市场经济。会计作为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然也充分体现了这种秩序观念。表现在会计工作规范上,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政府试图通过法律规定企业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体现,即“会计规范法典化”。

在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独资公司占德国企业总数的87.3%.中小企业大都是无限公司,有限公司约占公司总数的5%左右。在德国,大型私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少数大型“公私合有”公司,都基本上实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大股份公司在企业总数中的比重并不大,只占公司总数的2%左右。

德国股份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具有与美、英等国完全不同的特点。德国经济学家彼得。努内坎普(PeterNunnenkamp,1997)对德国股份公司的所有权结构的分析表明,(外部)企业和家族在股份公司所有权中占有主导地位。1970年(外部)企业和家族占有公司全部股份的41%,家族(个人)占28%;1990年,这两个比例分别是42%和17%.根据彼得。努内坎普的分析,大约85%的大型股份公司至少有一位持股量在25%以上的股东。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决定了德国公司的公司治理必然采取以内部监督控制为主的模式。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银行在德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德国的银行是全能银行,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票。虽然银行持股的比例仅为10%左右,并不是很高,但由于德国的银行可以充当小股东的股票托管人,并被赋予可撤消的投票权。银行凭借这种投票权获得了比实际持股比例多得多的投票权,从而能够在股东大会上通过投票有效地选举自己的代表进入公司监事会。再加上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性质,使得银行成为德国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2.德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典型特征是其“共同决定”的治理模式。共同决定(Co-determination)就是雇员选举自己的代表,与股东代表一起共同组成公司决策机关,实行联合决策式的“两会制”。在这种模式下,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由管理委员会(相当于美、英的高级管理部门或执行委员会)和监事会(相当于美、英的董事会)组成。管理委员会的委员称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具体运营。监事会成员不能充当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不得参与公司的实际管理。

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是公司股东、职工利益的代表,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具有任免执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和主席的权力;监督执行管理委员会成员是否按公司章程行使经营权;对资本增减、筹资与投资等重要财务事项进行决策;审核账簿、核对资产,并在必要时召开股东大会。在监事人选和监事会组成上,监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的监事、委派监事和职工监事组成。根据企业规模和职工人数的多少,职工代表可占到1/3到1/2的席位(在超过500人的公司里,1/3的监事由雇员选举或由行业工会任命;在超过2000人的公司里,这一比例提高到1/2)。监事会主席由监事会成员选举。

(二)德国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体制

由于德国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和公司治理结构都与美、英等国有所不同,因此德国公司的会计监督体制与美、英等国也有很大区别。

1.监事会审计。由于在德国公司中,管理委员会全部都是执行董事,而监事会成员不得在管理委员会兼职,监事会的成员都是非执行董事,再加上监事会有任免管理委员会委员的权力,使得监事会的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须再设立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

德国《股份公司法》第111条规定,“监事会可以检查公司账簿、文件和财产物品;也可以为此目的而委托某个监事会成员,或者为了某些特定任务而委托个别专家”。在检查公司账簿时,有权委托财务专家和会计师,这些权利是保证监事审计职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监事会的信息主要来自执行董事会,因而重点对信息披露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审查。由于德国公司的监事会实质上是由股东、职工和银行三方面共同控制的,因此,监事会对管理委员会的监督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股东、职工、经营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2.税务审计。税法对德国财务报告和审计的影响非常大,要求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应与税法要求相一致,所有纳税扣减项目都要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为保证公司的财务报告遵循税法及其细则的规定,德国还开展税务审计。

德国所得税法细则规定,如果税务审计发现公司没有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公司的所有所得税抵免都将被取消,亏损结转也不例外。自从1874年的撒克逊所得税法颁布以后,就有了商业报表和纳税申报应当一致的至高无上的原则。服从纳税要求的计价方法要与在财务报表中所遵循的“有秩序的簿记原则”相符(所得税法第5(1)条)。因此,一个必然的结果是,为了能从所得税抵免中获得最大利益,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同样要采用服从纳税要求的计价方法。由于要求编制企业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与税法的要求一致,因此,税务审计无疑是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又一道屏障。

3.独立审计。虽然总体上德国的独立审计不很发达,但对于股份公司来说,独立审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31年,德国政府修改了公司法,颁布了著名的《关于股票法、银行审计和租税减免的紧急命令》,明确规定应由经济审计师对大型股份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年度审计,这使德国的民间审计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以1931年为标界,在此之前,审计业务主要是由非专家的监事负责进行,从此以后,审计业务委托给专业审计人员实施。1965年的股份公司法规定全部公开公司和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都要进行审计。1969年的公司法将审计对象扩展到公开公司以外的公司。在1969年制定的《关于一定企业和康采恩计算的法律》中,规定无论企业的法律形态如何,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必须披露年度决算书并接受决算审计师的强制审计。

4.内部审计。在德国公司,企业内部审计出现较早。德国最大企业之一的克虏伯公司,从1875年开始就已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了。德国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主要有三种情况:(1)隶属于管理委员会;这种方式在少数特大型企业中采用较多;(2)隶属于总经理;大多数德国企业都采取这种方式;(3)隶属于财务副总经理,目前有一部分企业采用这种方式,但将会越来越少。显然,与美国公司内部审计

更多的是隶属于财务副总经理或主计长的状况相比,德国公司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层次相对更高,这与德国公司更重视内部监督有直接的关系。

由上可以看出,德国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德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不仅注重股东利益的保护,而且特别注重对债权人和职工利益的保护,其强有力的监事会的监督在整个会计监督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监督方式上,德国公司更注重内部监督,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相对较高。与美国公司内部审计更多的隶属于财务副总经理或主计长的状况相比,德国公司的内部审计大多是隶属于总经理。为了提高监事会监督的水平,独立审计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政府在法律中要求编制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必须与税法的规定一致,因此,税务审计构成了德国公司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道坚实的屏障。总之,强有力的内部监督(包括监事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与税务审计是德国公司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的一大特色。

三、日本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

(一)日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

1.日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环境。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非常独特的法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不是个人或私人所有,而是法人所有。在日本,公司法人间相互持股非常普遍。1994年,日本公司的法人持股比例达到68.4%,而在法人股东中,金融机构和事业法人(企业)所占比例最大。并且,大部分公司同自己的大股东相互持股,特别是同一集团(由旧财阀演变而来)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率达到20-30%.日本的证券市场不如美国发达,企业的资金筹措方式主要大量依赖间接融资。不仅如此,日本银行还可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票,形成了良好的银企关系。银行不仅对企业提供贷款,而且还帮助企业出谋划策、运筹资金。

主银行(MainBank)制度也是日本公司的一大特色。所谓主银行,不单纯是最大的贷款银行,而且是最大的结算银行、并拥有公司一定的股份(通常是前五位大股东之一)、承接公司发行债券的主要机构和公司经营的主要参与者。主银行一般有三个特点:提供较大份额的贷款、拥有一定的股本、派出职员任客户企业的经理或董事。日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工商企业资金来源的80%靠借入,在借入资金中,银行贷款又占到80%以上。因此,银行是日本公司最重要的一类利益相关者,主银行无疑是这最重要的一类利益相关者中的代表。

2.日本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由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主银行、员工共同参与治理的多边治理模式。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通常是经过长期考察和选拔,在本企业中一步步升迁上来的。大多数董事由公司各事业部长或分厂的领导担任。日本公司中普遍设立由主要董事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作为总经理的辅助机构,具有执行机构的功能。这样,以总经理为首的常务委员会成员,既作为董事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又作为公司内部的行政领导人掌握执行权,这种决策权与执行权相统一的公司,占了日本股份有限公司总数的92.8%,构成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特色。这说明,日本公司的管理不是强调个人决策和突出个人经营思想,而是注重集体决策和共同负责。

对董事会和经理的监督和约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交叉持股的持股公司,由于集团内企业交叉或循环持股,使集团内的总经理会(社长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股东会。如果一个企业经营绩效差或者经营者没有能力,大股东会就会对该企业的经营者提出批评意见,督促其改进工作,直至罢免经营者。另一重要监督来自主银行。主银行监督公司运转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公司业绩较好、企业运转正常时,主银行不进行干预,但在公司业绩很差时,主银行就显示出其很强的控制能力。与美、英等国不同,日本的银行拥有多种控制手段,如非正式磋商、直接投票、直接警告等。由于主银行掌管客户公司的资金结算,对公司的经营信息和整体财务状况把握得比较全面,因此能及早发现财务问题,并采取行动。一旦发现公司业绩恶化,主银行就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在大股东会、董事会上督促甚至更换经理人员。因此,主银行成为日本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

除持股公司和主银行的监督之外,日本的公司还设置了监事会。但与德国的监事会不同,日本的监事会与董事会是平行的关系,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察,对公司账目进行检查等。

(二)日本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体制

日本在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方面主要采取监事会监督、会计监察人监督(公认会计士审计)和主银行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制。主银行的监督前已述及,对于监事会监督和会计监察人监督(公认会计士审计),主要是由《商法》、《商法特例法》和《证券交易法》等规定的。

监事会监督(或监事审计)也就是商法审计,是根据商法和有关公司审计的商法特例法所实行的一种审计制度。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是一个世袭军事独裁的封建主义国家。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文明,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前,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深受德国的影响,在审计方面也模仿德国,在商法中规定各公司要建立监事审计制度。这种监事审计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其目的是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监事实施的监督检查,内容涉及财务活动、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等,审计目的主要是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效仿美国,颁布了证券交易法、税法和公认会计士法。《证券交易法》规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有价证券的公司应公布其有价证券报告书。有价证券申请书和各项资料,应由与企业无利害关系的公认会计士或审计法人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日本《关于股份公司监察的商法典特例法》(即前面所称的《商法特例法》)规定,凡资本额在5亿日元以上或年度资产负债表记载的资产总额在200亿日元以上的股份公司为大股份公司。鉴于大股份公司的股东、债权人、交易相对人及其从业人员为数众多,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对社会经济有较大影响,大股份公司除应按《商法典》规定设置监察人(监事)外,还必须设置外部监察人――会计监察人。会计监察人必须是经国家考核的公5认会计士或监察法人。会计监察人的设置,使大型股份公司经营者受到监事与会计监察人的双重监察。

为了明确监事会和会计监察人的职责关系,加强会计监察人与监事间的协调配合,《商法特例法》规定,监事会有权调查公司业务及财产状况和账目、审查董事职务履行和执行业务的状况,检查会计监察人(公认会计士)的审计报告等。还规定:会计监察人在执行其职务过程中,发现董事在执行职务中有不正当行为或违反法律、章程的重大事实时,应向监事报告;监事为执行其职务,必要时可以请求会计监察人提供监察报告。

日本是内部审计组织形式比较多的国家,但以直属总裁、副总裁等最高管理层的形式为主。根据日本内部审计师协会所编的《1988年度审计白皮书》显示,内部审计组织直属总裁、副总裁等最高管理层的占64.2%,与各部门并列的占23.1%,直属于监事的占3.9%,直属财务会计部的仅占8.3%.由上可见,日本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以监事会监督和主银行监督为主,设置会计监察人监察(公认会计士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监事会的监督。日本公司的监事会审计实质上与美、英等国的审计委员会的作用相近,在外部的会计监察人审计监督和经营者领导的内部审计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日本的监事会成员的身份与美、英等国的独立董事也有相近之处。日本的监事会成员均为外派人员,且

日本《商法特例法》规定,监事会成员一般是“在其就任前年间,未曾担任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董事、经理人或其他职员”的离任管理人员。除监事会监督和主银行监督外,内部审计在日本公司中也处于较高的地位,在会计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几点启示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的比较,至少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监督主体与决策主体的有效分离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虽然各种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在监督主体的安排上作法各异,但是,它们在监督主体的安排上却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即监督主体与决策主体必须实现有效分离,使监督主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例如,美国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监督主体,这些独立董事是一些除了他们的董事身份和董事会中的角色以外,既不在公司内担任其他职务并领取薪水,又在公司内没有其他实质利益关系的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虽然审计委员会是在董事会下设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但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上述要求能够保障审计委员会在实质上独立于决策主体(董事会)和执行主体(经理层)。德国以监事会作为监督主体,监事会由股东和职工代表共同组成,而其决策主体是由执行董事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监事会成员不得兼任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制度保证了作为监督主体的监事会独立于作为决策主体的管理委员会。而日本也由监事会为监督主体,但其监事会成员一般是“在其就任前5年间,未曾担任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董事、经理人或其他职员”的离任管理人员,这一规定使其监事会完全独立于由经理层组成的决策主体――董事会。

(二)公司治理理念是影响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的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中,监督主体的安排各异,其监督机构成员的组成和来源差别很大,各自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也不相同。监督主体主要代表谁的利益进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理念有关,因为各个国家不同的公司治理理念在其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强化,故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美国倡导“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理念,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在监督主体的安排上,不论是最初由董事会监督,还是现在由董事会中专门设置的审计委员会来进行监督,它们所代表的都是股东的利益,而且这些监督机构的设置也是最终受股东控制的。

德国和日本都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最大化”,重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因此,它们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主体的成员组成也比较全面,由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共同组成。德国的监事会成员中既有股东代表,又有职工代表和银行的代表。日本的监事会名义上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但由于主银行持有公司大量的股份,因此,监事不仅代表股东的利益,还代表了债权人的利益,况且主银行单独进行监督也是日本公司会计监督的一大特色。

会计体制范文篇4

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基础上,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从本质上说,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两类机制:一是外部治理机制,即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人力市场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利益的作用及影响;一是内部治理机制,即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

可见,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具有多样性:其一,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经济关系、治理结构的各方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并且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加以保障的;其二,公司治理是一种契约关系,包括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其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安排,要求各方遵循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制度规定行事;其四,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权力制衡机制,公司股东具有出资者所有权,董事会具有法人财产权,经理人具有法人权,监事会具有出资者监督权,各方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公司有效运作。

关于世界上的公司治理模式:一种典型的分类是莫兰德给出的“二分法”,即以美、英、加等国家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模式和以德、日等国家为代表的网络导向型模式;另一种是根据监控主体的不同所作的“三分法”,即家族监控模式、内部监控模式和外部监控模式。下表是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特点描述。

尽管公司治理结构有各种不同的划分和不同的模式特点,但作为公司经理人所具有的法人权却是基本一致的,一般都具有:接受董事会授权对内事务管理的经营指挥,对外有诉讼方面及诉讼之外的商业权限,这种经理人的法人权包括管理权、指挥权、诉讼权和签约权。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特点描述

模式

项目

家族监控治理模式

内部监控治理模式(网络导向型模式)

外部监控治理模式

(市场导向型模式)

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

股权集中,主要控制在家族手中,负债率较高。

相对集中,法人相互持股,银行贷款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负债率较高。

相对分散,个体法人持股比例有限,证券市场筹资是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负债率较低。

外部市场的作用

市场体系不完善,几乎不依赖外部市场。

很少依赖外部市场。

各类市场发达,对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法律的作用

家族内部协商解决问题,几乎不依赖法律。

股东成员间协商解决问题,较少依赖完备的法律保护。

主要依赖完备的法律保护。

决策方式

个人决策或家庭决策。

倾向于集体决策。

倾向于个人决策。

对企业家控制权的激励约束

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基本不是问题,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城流内的权力分配和制衡。

董事会的直接监督约束作用明显,银行实际参与监控,内部经理人员流动起着一定控制作用。

活跃的控制权市场发挥着关键的激励约束作用,外部经理人市场的有效运作对业绩不良的企业家产生了持续的替代威胁。

文化特征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二、会计本质:一种契约的集合作

关于会计的本质,从产权理论和现代会计实践的角度看,是一种契约的集合体。即:公司管理层(含会计)与所有者、债权人、资本市场、社会等各方的契约关系的集合。

1.会计工作空间范围,即会计主体由“契约”构成。

依据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企业的本质是对合约签订人起制约作用的长期合约的集合,会计主体本质上是将出资者的财产通过订立契约组织起来,所有的会计活动都被限定在这些订立的契约当中,并服从于这些契约。

2.会计契约成立的基础是“财产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及其派生的各种权利。因为:第一,会计上的任何社会属性直接或间接地与财产权利相关,如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产权关系上,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其特定的产权制度。第二,会计上任何法律法规都要维护财产所有者的各项权利,保护财产权利不受侵害,稳定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和提高经济效率。第三,会计的核算与管理要依据财产权利来进行,如会计上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等。第四,会计上各种受托责任合约的签订与解除要依赖于财产权利,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并将财产所有权所派生的各种权利在不同的人员之间进行分解,使不同的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第五,会计上众多约定俗成的会计规范,其背后都是对财产占有及分配关系的反映,都是对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所引起的经济业务处理。

3.会计工作的任何秩序均来源于契约。会计工作受到多方契约的约束,既要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契约,又要执行与财产所有者、经营者等多方面所签订的契约;另外,还要保证其他的经济契约在会计上的执行。会计正是由于契约的存在和执行才保证了财产权利的行使和正常的秩序。

4.会计工作的目的在于履行和解除契约。无论是决策有用学派还是受托责任学派,如果从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工作的目的在于履行和解除契约。这是因为,企业是契约的集合体,而会计是契约集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契约的实质是信息,会计信息不仅是契约当事人订立的基础之一,其本身是构成契约的一个因素,而且还是监督契约执行和评估契约执行结果的手段。

三、会计体制的选择: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框架设计

会计研究成果表明,会计体制的选择思路大体有:会计人员派出制论、回归企业论和会计人员独立论。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存在两个层次的关系: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在这两个层次上,会计属于委托关系中的内部层次,这一委托线路可以表述为:

出资者——董事会——经理人一一会计人员

在这系列关系中,只有经理人员与会计人员之间不触及产权关系,因而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上为企业尽职尽责。问题在于,企业属于谁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的宗旨是:股东是所有者,经理必须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其立场自然要符合企业的宗旨,会计人员应从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服务于所有者的需要,提供有关人行为及其后果的信息,以便于所有者考评人的“财产经管责任”。这种观点就是传统的“股权至上”,即出资者在企业中投入了大量的专用性资产,并且这些资产是可抵押的,如果企业出现财务危机,首先遭受损失的便是专用性资产,出资者是风险的承担者,自然应该拥有全部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可见,按照“股权至上”观点,一个必然的推论就是: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只能是“资本雇佣劳动”或“股东主权”式的单边治理结构。然而,在现代“公司社会”中,大量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恰恰是偏离“股权至上”的逻辑。从理论上说,出资者购买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资本所有权就转变为股权。股权是公司赋予股东的权利,无论适用范围还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资本所有权。这意味着所谓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权威是不存在的,因为股权的运用受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制约。再者,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以及公司营运过程中的财产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组成公司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得以成为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因此,公司的目标只能是确保法人财产的保值与增值。那么,谁享有法人财产的收益呢?是那些投资于法人财产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工人等。因而公司应归利益相关者共同所有,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来实现自身的权益,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牵制、约束,从而达以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也就是说,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并且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说,相应的两种权利用职权都是对应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称的“共同治理”。见下图“公司治理结构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以上分析表明:会计的企业立场是必然选择,为相关利益者服务是其正确的立场定位。具体到会计体制的设计,则必须根据企业的性质、相关利益者的性状进行,在我国,尤其要注意国有企业的特殊问题。

1.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会计体制。这一类国有企业是指:向全民免费提供约公共产品(如国防、公检法系统等)和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的准公共产品(如公立学校、国家政策性银行等)的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具有的特点是;盈利目标服从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程度高,以确保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提高生产效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未必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为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抑制人们“搭便车”的行为,国家不仅要对这类企业拥有全部的所有权,而且应由国家来经营。

这种国有国营企业的模式主要特点是:

第一,由政府筹资(财政拨款或政策性银行的定向低息贷款等)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国家根据社会对这类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确定每年的投资额度,在这个总规模下,控制投资项目。

第二,政府直接任命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并向负责人提出任期内应完成的目标。政府向企业派驻国家稽查员和主管部门代表,监督检查企业经营国有资产及指标的完成情况,并解聘无能或失职的企业负责人。

第三,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为确保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政府实行严格的进入许可制度,以限制过度竞争造成的资激浪补。同时,对已进入该产业的企业退出权力也加以严格用制,即不准任意停产或转产,以保证准公共产品的正常供应。

第四,对收入分配的控制。企业的收入照章纳税后,企业的留利比例及留利的使用方向一般由政府通过企业董事会加以控制,主要部分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小部分用于职工的福利和奖金将政府每年对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提出调整框架,控制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企业负责人在幅度之内确定工资水平。

第五,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政府根据企业的边际成本状况、正常的盈利水平及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确定价格,如果企业因此而亏损,则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这样的国有企业中,会计体制采用“派出制”是适宜的,也是有效的。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采取会计人员派出制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2.垄断性国有企业会计体制。垄断性企业主要指:由生产技术的性质本身决定的自然垄断企业(如基础工业—能源和基本原材料、基础设施)以及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类企业具有的特点是:经营中要同时考虑利润目标和社会目标;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规模生产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基础产业投资大、外部效应强、适度超前发展要求高。因此,对这类企业采取国有国控模式比较现实,即政府不再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而是通过某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政府主要从社会目标出发,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行有效的所有权约束,并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垄断企业实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垄断企业在授权限度内自主支配经营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不违背应承担的某些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尽可能多的盈利。

具体地说,这种国有国控的企业模式主要特点是:

第一,明确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的约束方式。一般地说,财政部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及剩余索取权,并决定对企业财政拨款的支持程度及参股范围。计委调控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国家有关专业部门协调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进入或退出该产业的企业进行限制或调控。国家通过派代表参加企业董事会及任命董事长或决定董事的人选提名,保证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国家还可以通过向企业派驻稽查员、主管部门代表及审计检查,监督国有资产的营运。

第二,国家严格进行业绩考核。垄断性国有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目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且需要满足社会目标。国家作为所有者有必要为企业设置一套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即为企业设置在契约期内应具体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应达到的利润目标。

第三,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财政部、计经委等部门通过调控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投资收益率、投资资金来源来监督和控制企业的投资决策及投资规模,并同时对价格形成进行监督,以保证垄断性企业产品的供给水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第四,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包括对企业的帐目以及年度预算拥有批准权,对企业参股和变卖资产的决策权,对职工的工资总额拥有批准权等等。国家可以向企业派出稽查人员,督促企业遵守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检查企业帐目,给政府提供企业的有关信息等。在这样的国有企业中,会计体制采用“派出制”,也是适宜和有效的。

3.竞争性国有企业会计体制。这类企业一般不存在进入障碍,产品基本上具有同质性,并以盈利为经营目标。所以这类企业宜完全走向市场(大型企业实行公司化改造、中小型企业实行民营化改造)。公司化改造的核心是通过确立法人资产制度,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成为以利润为目标并能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主体。具体说:第一,政企分开,使资产所有权与行政权、调控权相分离。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一般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即:所有权主体行为资本化→国有股控股权分散化→公司产权独立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高效化。

第二,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公司作为独立存在的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可以占有、支配和使用公司资产,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发生各种经济关系,并承担相应的决策责任。

第三,出资者承担有限责任。出资者只以其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一旦企业破产或解散进行清算时,企业债权人只能对企业资产提出清偿要求,而不能直接起诉出资人。

第四,产权的可转让性。一方面,企业法人有权处分企业资产,包括企业产权的转让、企业的兼并和改组等;另一方面,股份可以自由转让。

第五,企业内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中可吸收其他非国有产权主体入股,不应有资格限制。一般也不对国有股在企业中所占比重做硬性规定。

第六,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通过规范和协调出资人、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优化企业的生产与组织管理的技术关系,在保护出资人权益的同时,优化对经营者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解决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增强企业活力。

会计体制范文篇5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概述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完成受托责任而建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信息市场出现了产权、股权分散、多人共有产权的局面,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专业化,使得产权所有者、投资者把控制权交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最终产生了两权: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投资者成了委托人,经营者、内部控制人成了当然人,在委托关系中,经营者为了完成受托责任,必须建立或依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随着委托人对人控制程度的越来越间接,经营管理活动日益成为公共物品,内部会计控制外部化趋势也将越来越显著。从专业性、权威性角度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都是要靠企业外部的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解决或促进的。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财政部对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制定的相对原则性的规定,并使之上升到了法规高度。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评价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并反过来影响着人的行动,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非常强调“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人和被控制人都应对内部会计控制负有责任,而不仅仅把它看成是董事会、管理层的事,此目的在于强调企业的团队精神,发挥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构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重要的控制环境。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力求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控制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

二是符合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点、经营方式等实际情况。不能脱离企业实际而一味求大,应该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其制度实施的可能性,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是成本效益原则。控制点的设置必须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五是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监督不力,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弱化

目前有不少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执行的好坏也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有的单位虽然也有一些奖惩制度,但没有完全制度化,致使部分人员认为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加之无相应的检查、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得力机构,使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为削弱。

2.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仍有不少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单位的领导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持冷漠态度。有的并未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甚至有的单位负责人超越内部会计控制行使职权,不支持会计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起来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目前虽然有些单位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某些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二是偏重于事后控制,事前的内部会计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对较弱;三是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重钱轻物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四、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对策

1.切实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单位负责人支配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比以前都有显著增加。在设立内部会计控制时,单位负责人的认识和态度至关重要。只有单位负责人不断提高自己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理顺会计工作关系,才能保证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所以尽快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取得单位负责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解和支持,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2.注重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和培养

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执行上,一项制度制定得再完善、再合理,如果没有负责的、称职的人来执行,其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作用或起反作用。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发现并制止各种不合理、不合规定情况的出现与存在,我们必须重视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选用、培训和考核,提高这部分人员的素质。

3.内部会计控制需要有相应的内部监督,同时强化外部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相应活动来实现。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且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

各级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法定管理部门,应通过《会计法》执法检查和其他监督检查方式,检查、督促各单位实行规范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法》规定了财政、审计、税务等监督检查部门在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依法实施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结论。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已经做出的检查结果能够满足其他监督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其他监督部门应当加以利用,从而提高外部监督的质量,促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4.明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主体,创造优良的控制环境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组织者必须是单位管理当局。由管理当局牵头组织设计,才有可能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之外,在整个单位营造一个顺畅的真实会计信息生成环境,才有可能有效建立和运作会计内控制度。

5.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企业一线业务的全过程中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直接归董事会管理并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6.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促使会计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检查考核和评价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要对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成效显著的单位、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使内控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7.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具体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与诚信会计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硬控制与软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效果与控制成本的关系、约束与激励的关系。

8.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体制范文篇6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一、当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这几年,我国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深,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生产方式又在不断的冲击着我国的企业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上个世纪70年代,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会计管理的需求,新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需要进行产生。企业的管理主要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而会计管理就是财务管理的根本,因此,会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情况,因此,制定新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顺应潮流,符合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已经迫在眉睫,所以本篇文章的研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会计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监督与执法

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需要监督和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我已经在上文提过,它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会计管理工作更需要监督和管理,在未来得会计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进一步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真正意义上使得会计违法行为能够有法可依。在会计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需要明确政府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性地位,需要全国各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能够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去发展,不论企业进行何种会计管理工作,都要受到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会计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依法执法,从而确保会计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企业的高速发展。

(二)提升政府间接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还是主要采用相对集中的管理制度,各方面管理内容没有完全下放,造成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未来前进道路,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提升政府的间接管理能力,有效的帮助企业完善会计管理工作,从而协助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

(三)薪酬制度的优化

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最关注企业的内容就是他们薪酬,在企业中,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薪酬绩效评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按劳分配,制定详细、有效、可行的薪酬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考核管理以及薪酬制度管理有效的调动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加强领导的管理水平,这些都是薪酬制度优化后的表现,因此,加快薪酬制度的优化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加强宣传教育

会计准则或者是企业当中的制度建设,都应当始终处在一种变化的过程中。为此,相关制度建设与教育宣传也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企业当中应当定期或者是不定期进行教育学习。企业当中的管理层也应当进行会计知识内容的学习,令管理能够成为具有科学性的工作。此外,对于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定期的会计准则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要让会计管理人员清楚明白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时刻保持清醒,确保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财务总监相关制度以及会计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所谓财务总监,就是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者,需要有一定的企业会计管理经验,可以有效的进行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总监的相关制度,一方面是要约素财务总监的工作内容,规范他的行为,促进他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是要加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相关考核工作,考核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出色的考核工作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奖罚分明,还可以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人员,对企业的良性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完善财务总监相关制度以及会计管理人员考核制度也是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如果可以很好的进行会计管理工作,将会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助力,这几年,我国的发展特别的迅速,以往的会计管理工作、会计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的发展需求,对我国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我在文中也提出了几点我的建议和想法,相信,未来,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下,企业领导人员对会计管理的重视和改革下,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一定会顺利进行,从而为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最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凤云.浅析会计管理体制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4):7-8.

[2]王靖.浅析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方法[J].《商情》,2013(4):15-15.

[3]赵辉.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信息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7):68-68.

[4]张晶.试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4):81-81.

会计体制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会计;管理体制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事关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政府的财政健康状况,是不能忽视的。但是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开展,急需我们建立相关的理论体系。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构建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一、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建立的必要性

(一)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

所谓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包括会计相关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会计制度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它与普通会计不同的一点在于这里的公共会计指的是特定国家组织和管理会计事物的方式。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公共财政的会计管理体制,是对政府职能的强调。所谓的公共财政指的就是政府在向整个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支出和收入情况。对于公共财政的财务会计管理有助于政府公共财政的健康,让公共财政能够更好的维持社会运转,造福社会大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1]。

(二)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必要性的。首先,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国家针对公共财政进行适当调控的需要。会计工作可以有效的计算出国民经济情况,为建立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依据。要保证国家对于公共财政的控制力,建立一个高效的公共会计管理体制是唯一的选择。而且,会计工作最讲究诚信和职业道德,保证整个公共会计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也是维护社会良好风气的必然选择。

二、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设想

(一)公共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任何一个制度都必须要先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制度就不能良好的运转下去。我国已经形成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但是针对公共会计的专门法案没有制定,这无疑影响了公共会计工作进入正轨的进程,需要引起相关立法机构的注意[2]。

(二)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主体

公共会计管理工作要明确谁是管理的主体。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我国国务院的财政部门是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也就是说,这就是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这是因为会计管理的工作关系到财政管理的有序进行,需要财政部门进行统筹规划[3]。

(三)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内容

1.政府会计管理

管理内容主要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政府会计管理。我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建立政府会计的岗位,只是在进行财政预算时有一个预算会计,这是不够的。预算会计只能核查预算的实施情况,而具体的财政收支情况需要专人来管理。这将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4]。

2.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

非营利组织会计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公立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组织又叫做事业单位,也就是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来支持,并不进行盈利的组织。这种组织包括了气象水利部门、科教文艺部门以及社会福利单位。第二种是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组织有的也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有的需要民间捐款,还有的依靠会员会费等,不一而足。

3.企业税务会计管理

所谓税务会计,指的是以纳税人为主体的会计工作,让纳税人能够及时准确的上缴税费的同时,也不违反相关法律。税务会计由税务部门管理,要依靠他们来取得财政收入。

4.企业会计管理

企业的会计管理并非是企业自己的财务管理。而是政府对于企业的财政状况监督,行驶公共职能的会计工作。这种企业会计管理是为了让企业能够明确会计的工作职能,监督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部门不能以此为借口干预企业的财政管理。

(四)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管理方式

1.会计人员管理

建立起一整套的公共会计管理体制,需要大批专业合格的优秀人才。所以,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会计人员管理。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和后续教育工作。提高资格认定的门槛能够确保会计队伍的高素质,加强后续教育能够保持会计队伍的高素质。对于素质不达标的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人才选拔程序来淘汰,而优秀的会计人才也要有一定的晋升奖励机制。其次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行业是一个需要工作热情和道德操守的行业,对于会计工作的任何懒惰和不法行为都会对所在的组织产生巨大的破坏效果。要持续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

2.会计监管

我国的会计监管工作主要由政府来执行,包括会计监管规范的制定和建立会计监管机构等。具体表现在制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制度等级的鉴定和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三、结论

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构建影响到政府对于财政状况的控制,关系到国家和社会能否平稳运行。本文首先对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必要性进行了总结和诠释,对建立公共会计管理体制的设想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作者:于国敏 单位: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

参考文献:

[1]张廷文.公共财政视域下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2]邱添.社会保障预算管理理论与实践思辨:国际经验与中国政策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2.

会计体制范文篇8

1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现如今大部分农村在选择与使用财务会计与管理的体制时最终所选择的相关体制都不够完善,最经常被选择与使用的管理体系就是自己村子里有钱就自己进行管理和村中的委员会进行管理这两种,但在这两种财务会计与管理的体制当中都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一旦农村当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和村委会或者是村领导之间存有依附关系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导致在财务当中发生贪污等状况。1.2基础工作不够规范。目前大部分农村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均表现出不够规范的状况,更缺少相应制度的保障。而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当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在对实际账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没有可以依据的规范制度进行工作,另外新老账的交接过程中,也因为没有相应的规范制度可以遵守从而出现很多财务账目一直在无法交接的状态中,严重的话还有导致在财务当中出现历史账目被遗留的状况。1.3对财务会计工作不够重视。现如今农村基层干部基本都不了解财务会计对于整体发展的重要程度,有些干部甚至认为财务会计工作基本都是个人的事情,所以就没有将自身放在财务会计的实际工作当中,也不了解自身到底应该承担哪些财务会计方面的责任,而最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对财务会计的实际工作不够了解;第二点是因为农村基层干部不了解财务会计可以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的过程中就没有培训其相应的法规常识;第三点是因为现如今社会经济一直处于不断加速发展的状态下,这就导致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进行接轨时,所接受的知识和国家政策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脚步,从而使农村当中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应接不上的问题。

2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体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2.1完善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的相关体制。根据现如今农村当中所应用的财务会计与管理模式的现状而言都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作用,所以一定要将农村当中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首先就需要根据财务会计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然后将其逐渐在农村委员会当中进行推行,这样不仅能够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体制进行完善,还能够在管理体系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解决。其次在农村当中选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时候,为避免财务人员与村领导之间出现依附的状况,杜绝村委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担任财务会计工作,并进行其他方面相关考察,以此来挑选出最为适合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另外在选定会计人员之后对其进行培养,系统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经过系统的培训后直接回到农村财务会计的工作岗位。2.2规范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的基础工作。针对现如今在农村当中的财务会计在进行基础性质的工作时不够规范的现象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创新措施进行处理。第一是将其与近几年以来发展的实况进行结合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措施,并以此来确保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基础性质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迹可循;第二是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基础性质的工作时,一定要将资金的实际流动状况进行控制,特别是在资金进行收入与支出的过程中;第三是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实际进行工作当中对财务进行审核时,一定要对审核的凭证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绝对不能够白条入账;第四是在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对自身在工作当中行为举止进行严格的规范。2.3加强对农村财务会计与管理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在农村当中的基层干部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制度都不够重视,也了解不到其到底会对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多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种问题就一定要加强相关领导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体系的重视。首先就可以让农村当中的基层干部了解到财务会计到底会对农村的整体发展有多大的影响,让其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将财务会计当中整个农村最为重要的事情进行处理将其加入到与其他重要事物的会议当中。其次在农村当中的各个部门都需要配合财务会计的工作,而且在进行新老制度的交换时一定要严格的对其进行指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能够最快的适应新制度,并给予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影响的重视,以此来将其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对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再次一定要将会计法在农村当中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普及,并加强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最后就需要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之前对其进行考核并加强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

会计体制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模式

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三方面来完成。而在经济方面,首先通过国家制定的经济规划进行预调控;其次,国家财政部门通过分析国家的金融方面信息进行调控;最后根据已经制定的调控方针以及所带来的调控效果进行在分析,从而完成经济调控的分析以及改进。而会计作为企业最懂得经济调控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必须对其进行引导以及干预。通过对会计行业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国家对于经济宏观调控的效率,并且方便国家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管理。会计反映了企业的财政部门的经济状况以及企业的经营效果,同时,会计也掌握着企业第一手的经济情况以及企业近段时间内的投资情况。因此,会计所计算出的企业收支,不仅仅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是掌握着投资商对于企业想获取的一些信息。为了保证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会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国家需要对会计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保证会计的活动在符合职场道德的前提下展开,促进各个企业之间的沟通以及合作。

1中国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以及要求

1.1我国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企业公司也蓬勃而出,在新的经济形式的冲击下,我国原有的会计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管理体制以及模式的更新就变得极为重要。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国家是引导,市场才是经济的主体以及决定者,因此,会计作为企业经济方面的引导者以及知情者,它的管理体制应尽快进行改变。首先,会计的工作核心,不仅仅是计算账目以及企业收支,而是要将企业做大做的更有竞争力,从而增加市场投资商对于企业投资的兴趣;其次,由于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动,会计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旧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下会计的工作需求,因此,要对会计的整体工作素质加以更新,使得会计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社会定位、资金的预算等重要的决策当中去;再者,由于企业的发展模式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不仅仅要掌握国内的经济市场,对于海外投资商、海外业务的发展也要有一定的掌握;最后,由于新经济形式下会计职能发生了转变,因此,对会计管理体制以及模式进行改革,保证会计能够充分的适应责任会计、盈利分析、风险投资等新的职位要求。

1.2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注意要点

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注以下几点,才能够保证会计的改革符合国家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需求。首先,要理解国家对于会计管理的干预目的,只有充分掌握国家政策的目的以及意义,才能更透彻的理解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所在;其次,要进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会计改革,改革切忌步子买的太大,最终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只有让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首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经济形势,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合;最后,改革过程中要建立良好、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体系需要包括单位监督、政府监督、会计自身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保证会计管理改革处于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对于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惩处。

2会计管理体系改革的模式

2.1会计委任制

会计委任制,是指国家通过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的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意味着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视,国家委任专门的人员进行会计工作,也就是说明会计代表着国家进行对于该企业的财政管理、市场投资建议以及监督等工作。

2.2财务总监制

财务总监制是指国家对于公有企业进行高于会计的管理,包括对于股权的绝对控制、对于企业各类人员的监督以及对于国有企业的营收情况进行管理以及上报。相较于会计委任制,财务总监制意味着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更高程度的管理以及人力投入。对于这类国有企业,国家需要按时派出相应的监督人员进行企业财务的检查与监督。

2.3稽查特派员制

稽查特派员制,是指国家不仅仅对国有企业进行财政管理以及监督,国务院还会专派特派员进行企业的审查以及经营活动的干预。特派员,不仅仅是对企业的财政负责检查与监督,更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对于企业的经营做出相应的分析以及改进。

3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对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以及创新模式的研究,不仅仅能够提高大型、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收益,更能够提升这些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它们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权力的监督,避免腐败情况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乔宇.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探讨[J].财会学习,2017(08):104+119.

[2]于双庆.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中国外资,2017(09):164.

[3]沈明霞.中国当前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及其模式选择[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2):52.

会计体制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建议

会计管理体制是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限的一项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或地区界定会计管理组织形式、设置会计管理机构、实施会计人员管理的组织制度,它是经济管理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机构或组织,第二,规范企业会计人员自身行为的法律法规。

1会计管理体制的管理现状

1.1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对会计人员管理规定只是针对取得会计从业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人员具有约束力,但在会计人员职称评定、社会保障以及人员考核等方面缺少相关规定。虽然在奖惩制度方面可以找到相关的依据,但多数企业只重视惩罚规定,对于奖励则是只字不提。比如,在会计人员的职称评审问题上,目前,国家规定了要想取得初级和中级职称必须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公开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资格。但是在工作聘任方面,则明确规定由所在的工作单位负责聘任。在职称考试中,考试合格并取得职称资格,若工作单位始终不聘任的话,仍只是有聘任职称资格,确始终无法享受职称的待遇。1.2对会计人员保障不到位。第一,企业在法律实施上保障不到位。在我国《会计法》中有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对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但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国家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实施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一些坚持职业操守和原则的会计人员并未得到工作上的重用。相反,这些人员确遭受打击报复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对其打击的方式多样化,而打击的主体则是公司领导。例如,公司领导借公司某一岗位上进行公平、公开竞聘时,对坚持职业操守和原则的会计人员采取竞聘排名倒数第一的原则,对其进行打击。对此现象来说:大多数会计人员只能默默地接受现实。第二,企业的工资待遇保障不到位。在很多民营企业、私人公司以及个体工商户中,具备五险一金的公司很少,更无其他社会保险,加之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较差。因此,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无法得到较好的保证。

2会计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面临的问题

目前,在会计管理体制中,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以用人企业管理为主,每个公司自主设立会计管理机构,并聘用相关会计负责人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工作。这种管理体制导致会计人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2.1会计人员在身份的双重性。第一,作为公司的员工,要做好公司精准核算的工作职责,第二,对企业经济活动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进行监督,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在这种身份双重性下,会计人员属于企业的员工。在国家《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执行会计监督工作的职责主要为:审核记账凭证,要做到凭证的合法性、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发现账簿记录与实际事务及款项不相符时,有权进行处理,并及时进行处理;当无权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申请查找原因。因此,会计人员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当公司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产生冲突时,有些会计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错误地选择了公司利益。2.2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问题不清。很多公司的财务部门对会计人员采取松懈的管理方式。部门对会计人员无人事任命权,也无职务晋升权,对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更无管理权。因此,对其的违规违纪行为处理不到位,反而有些会计人员因坚持职业操守和原则被直属领导和同事排挤,甚至发生打击报复的现象,对于打击报复的现象,虽然国家在法律制度上提供了保障依据,但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财政部门也很难为其实施有效保护。面对可能受到直属领导和同事排挤、报复,不少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无法较好地履行监督职责,这种现象在很多公司普遍存在。2.3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不足。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相对不足。例如,对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大多只是针对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证书的发放,以及会计证的年检等工作上,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工作则多数由企业本身负责。2.4对会计人员的惩罚力度不够。在财政部下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当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时,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发证机关吊销会计证。目前,在多数企业自身管理上,有很多公司领导直接要求会计人员做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而规范上规定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时,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这一条显然是难以实现的。“情节严重”的标准依据则是由所在单位进行界定,而多数用人单位都不严格执行,往往以企业内部通报处理为主,致使会计人员心存侥幸心理。因此,由于企业对会计工作规范执行不到位,导致法律后果不严重、不具备威慑力,促使会计人员为讨好领导,做一些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相反,如果会计人员坚持职业操守和原则,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规定办事,则会引发领导对其工作的不满,遭受排挤和打击报复,导致自己的工作前途遭受严重影响。相反,当会计人员服从领导要求去做一些违规工作,自己不仅不会有任何的损失,还会得到领导的信任并在工作上予以重任,即便违规事情暴露,自己也不会承担很严重的责任。因此,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其的惩罚力度不够,往往会按照领导的要求违反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2.5对会计人员的监管不到位。会计的工作内容直接触及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为了确保公司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目前,很多公司领导人员不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监管工作,对其缺少有效的监督,由于监管不到位,会计人员为谋求自身利益而违反职业道德,配合相关领导对财务信息进行造假,导致公司的财务信息与实际不相符,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促使公司内部腐败现象的发生,直接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和信誉。同时,给公司自身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3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建议及对策

3.1逐步转变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设立完善会计人员的委派制度。由具备审计或者财政职能的机关作为领导会计人员独立机构,公司和企业来此机构聘用会计人员。在一个行政区内可以设立一所会计人员委派机构,该行政区内的公司和企业在该机构进行统一的聘用,不能擅自聘用其他会计人员。用人公司和企业向该机构缴纳聘用金,由委派机构向会计人员发放工资、奖金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等。3.2提升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工作。第一,规范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保障会计人员可以独立地行使监督权。目前,在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由用人单位直接管理,其主要工作是做好会计工作,而监督工作则无法有效地实施,导致企业内部屡次出现财务造假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决策工作。因此,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以及工资发放等其切身利益的权力从公司中脱离出来,从而,有效保障会计人员可以独立地行使监督权,杜绝财务造假的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第二,完善会计人员的考核监督制度。在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其岗位的独特性,公司要提升对其在岗人员的考核和监督。要设立完善考核监管制度,并依据监管制度定期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账目是否清晰、票据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违规违法现象,确保会计人员切实遵守职业道德,无违规现象的发生。3.3加强会计人员的奖惩制度。要大力提倡会计人员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对其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予以肯定,并在物质或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会计人员在财务监管工作中作出出色的成绩,并为国家或公司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不但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还要加大对其进行宣传,鼓励其践行会计人员监督职责,提升会计人员依法以规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对于违反职业道德,不认真践行监督职责,并配合公司领导违法违规,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严厉惩处。

4结语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有力确保会计管理工作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否则,不及时解决会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持续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年昭.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探索[J].经贸实践,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