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5:39:42

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范文篇1

关键词:碳成本;碳排放成本;低碳经济

一、碳成本的相关定义

(一)环境成本。广义的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资源获取,加工,销售产品,废品处理等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和损失,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出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代价。目前比较权威的观点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会议(1998)在《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对环境成本做出了如下定义: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二)碳排放成本。针对目前碳排放成本的定义,国内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宁宇新,廖春如认为,所谓碳排放成本是建立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包括生产、制造、物流、使用和废气而产生的有关碳排放代价及由此而产生的补偿等方面的内容。桑军朝做出如下定义:碳排放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三)碳成本。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概念指出,碳成本是指每单位排放进入空气的碳超过可接受水平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本文认为狭义的碳成本定义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碳排放成本,但是碳成本的涵义比碳排放成本要更涵盖更多方面,而碳排放成本核算仅限于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或企业为节能减排而产生的费用。

二、碳排放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一)碳排放成本流程的确认。与传统成本概念类似,在企业中,如果该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与碳排放有关,或者有碳排放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即可确认为碳排放成本。其次能否确认为碳排放成本还应当遵循两类确认原则,一类为理论确认原则;第二类为实务上的确认原则,即应当划分为资本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并执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原则。(二)碳排放成本的计量。有学者曾将碳排放成本形象的形容为碳黑箱这是因为碳成本所独有的无形性以及不确定性导致的,在这方面无论国内外都无权威性的研究与著作。为了将曾经作为外部成本的碳排放成本逐渐的变为内部成本,Ratnatunga和Balachandran两位教授提出了一种做法:在传统的成本会计中,通常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材料等,如何将碳排放成本从这些传统成本当中分离出来是这种方法主要研究的重点。据两位教授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除了碳排放成本,还应当将碳排放权交易,碳固会计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碳排放交易的管理系统。

三、碳排放成本的分类

(一)按不同空间范围划分的碳排放成本。对于不同范围的碳排放成本,按照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内部碳排放成本与外部碳排放成本。属于企业应当承担的、经过明确的计量的就属于内部碳排放成本,外部成本就是那些企业无法进行准确计量、未能由企业承担的碳排放成本。(二)按不同的时间范围划分。按照对碳排放成本的会计处理与实际发生时间的时间差,可将其分为三类:过去碳排放成本、当期碳排放成本以及未来碳排放成本。过去碳排放成本是指当前会计期间造成的费用是用于补偿以前会计期间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损失。当期碳排放成本是指在当前会计期间内发生的费用是用于清理当期碳排放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未来碳排放成本是指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与碳排放有关的费用是用于对未来的环境污染个损失进行补偿的资金准备。(三)按不同功能划分。对于与碳排放相关的支出的功能,可以将碳排放成本分为三类: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维护当前现状以及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弥补过去的损失也可将其称为弥补成本,该成本是指企业支付的费用是为了弥补以前的损失的支出。维护当前现状是指为了维持现状而不至于恶化的目的而支付的一种成本。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状况是用于将来碳排放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发生的费用。

四、研究建议

(一)政府加强引导,完善法规。政府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应当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碳交易市场秩序并据此逐步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更新碳排放交易市场相关制度提高运作效率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碳排放交易市场当中。制定出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详细规定披露内容,并将其作为一条法规强制执行。(二)企业加大技术投入,节能减排。企业作为政府制定的政策的最终执行者,自身也应当努力完善披露模式,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科技投入并积极推动碳成本核算研究。根据自身企业所在的地方政策、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的研发出适合自己的企业的碳成本管理方法。定期组织人员去发达或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与经营增进友好往来。

参考文献:

[1]宁宇新,廖春如.低碳时代的碳成本及其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1):98-99.

[2]梅怡,章道云,熊青.环境成本界定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05):61-63.

[3]桑军朝.低碳会计理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08.

[4]林万祥,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2,(06):14-16.

会计确认范文篇2

[关键词]会计确认;标准;创新

一、传统会计确认标准及其局限

会计确认在西方早期的会计文献中就有论述,但至今对会计确认作出最具权威性定义的当属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该公告认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同时该公告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四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凡符合四个标准的,均应在效益大于成本以及重要性这二个前提下予以确认。标准是: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计量属性,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相关性———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

会计确认标准作为会计系统予以确认的会计事项所应具有的特征,是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凡符合标准的会计事项被确认为相应的会计要素并纳入财务报表中,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标准的信息则被摒弃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标准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度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20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传统会计确认模式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批评,会计确认模式面临创新的压力与挑战。美国证券交易会(SEC)委员StevenMHWallman认为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存在如下局限性:“第一,那些潜在的相关项目由于不符合确认标准而被忽略(通常是由于可靠性原因);第二,由于计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越来越无用的项目却依然包含在报表当中;第三,人们并不总是清楚为什么一些信息包含在财务报表当中,而其他信息则被排除在报表之外”。

二、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模式

Wallman在《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未来之二:彩色方法》文中,对会计确认标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应建立在为用户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上。他将原有的单一标准扩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在结构的会计确认标准体系,其基本构成如下:

(一)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

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必然是企业最相关、也最为可靠的信息,因此,该标准所确认的信息构成了财务报告最核心的部分———财务报表。

(二)存在可靠性问题的项目

1.研究开发费用、广告支出等。按照现行会计惯例这些项目发生时即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事实上这些项目通常会形成资产,从而满足现行确认标准的第一项条件(定义标准)。由于企业必须不断地对来自于研究开发以及广告方面的产出进行评估,从而表明这些活动所带来的未来利益是可计量的。

2.品牌、企业长期累积的无形价值以及花费在顾客满意度上的支出等。这些项目同样由于信息的不可靠性,现行会计惯例拒绝将其作为资产项目予以确认。因此,在核心层之外建立一个新的层次,并将该层次的标准界定为那些具有相关性但也许可靠性稍逊的信息。

(三)可能存在可靠性和定义双重问题的项目

有些行业,顾客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可计量性,同时也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具有可靠的特征。另外,顾客满意度与品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也符合资产定义的标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并非如此,当顾客满意度是以调查的评价形式表示,或者它不与某一特定品牌相关而是与雇员的服务联系在一起时,就很难界定将其确认资产项目。无论如何,顾客的满意度的信息对于任何一类用户都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因此,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将其从第二层次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一个层次列示。

(四)不符合要素定义标准的项目

该层次所包含的项目为那些满足可计量性、可靠性以及相关性标准,但很明显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标准的项目。其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风险计量实践。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于风险管理,风险灵敏度分析必然与企业和财务报表的用户相关。同样,尽管还不能完全排除怀疑成分,但基于定量分析风险测试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可计量性和可靠性的标准,特别是当企业在运用风险计量技术方面获得较多的经验时,情况更是如此。除了那些开发风险测试项目的企业以外,通常风险分析不能满足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或权益要素的定义特征;而且,这类方法通常所传递的信息是已确认或未被确认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敏感度信息的假设性变动,而不是真实性变动。因此,将这类信息单独反映一方面可以向市场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描述完全符合现行确认标准项目的特征。除了风险计量实践之外,前瞻性信息也属于这一类型。

(五)存在定义、可靠性以及可计量性问题的项目

包括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标准,同时又不能可靠计量的项目。对这些项目价值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易审计,并且也许只存在于某一特定的行业而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这些项目的计量通常不满足可靠性的标准。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些项目对企业最终的经营收益的贡献额越来越大,将其从会计信息中剔除的作法显然不妥。Wallman在其构想的会计确认新模式中将这一项目作为第五层次予以确认,同时为了提高该项目的可靠性,对其所采用的计价方法应给予适当的限制。

三、对创新模式的评价

Wallman提出的“彩色模式”,打破了传统财务报表仅以确认和不确认作为信息披露唯一标准的结构。Wallman认为传统财务报告的这种处理是一种“黑白模式”,即要么确认,要么不确认。因此他针对FASB第5号概念公告所确定的四条确认标准,一项一项地分别予以考虑,建立了他所说的分为五个层面的彩色报告模式。彩色模式与现行模式相比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的目标不同。创新模式强调财务报告应提供相关有用的信息,以便对投资、信贷以及其他决策有较高的利用度;现行模式则强调一项信息是否应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从而维护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第二,会计确认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在创新模式下,会计确认主要的功能被弱化,仅适用于核心层会计信息的生成,而对于其他各层次的会计信息则没有相应的制约作用;相反,在现行模式下,会计确认居于主导地位,凡没有通过会计确认标准检验的有关信息,均不纳入企业的财务报告当中。第三,二者的后果不同。在创新模式下,由于放宽了企业经济信息进入财务报告的限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容量;在现有模式下,不论是财务报表还是对有关报表的附注说明,都仅局限于可以进行确认的项目,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对有限。

总之,与现行模式相比,Wallman所构想的创新模式与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与企业会计信息的动态发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从而更能有效地满足各类会计信息终端用户的差异性需求。当然,这一模式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是否具备可操作性。Wallman在提出彩色模式后,并未提出他的彩色报告怎样编制,平时会计记录应如何进行。因此,应在Wallma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一种更为有效的会计确认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会计确认范文篇3

会计确认是将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体财务报表的过程。(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第221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要符合四个基本条件,并应在效益大于成本及重要性两个前提下予以确认。其标准是:

(一)定义,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

(二)可计量性,具有一个相关的可计量性,足以可靠地予以计量;

(三)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

这些标准是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凡符合标准的信息被确认为相应的会计要素并纳入财务报表中;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标准的信息则被摒弃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标准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度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很多人对其固有的局限性提出了质疑。美国证券交易会(SEC)委员StevenM.H.Wallman认为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存在如下局限性:〔StevenM.H.wallman.Thefutureof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PartTwo:ThecolorizedApproach.AccountingHorizons,1996;June:138—148〕第一,那些潜在的相关项目由于不符合确认标准而被忽略(通常是由于可靠性原因);第二,由于计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越来越无用的项目却依然包含在报表当中;第三,人们并不总是清楚为什么一些信息包含在财务报表当中,而其他信息则被排除在报表之外。近二十年来企业经营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局限性,传统确认模式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批评,会计确认模式面临创新的压力与挑战。

二、会计确认的创新模式

Wallman在《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未来之二:多彩的方法》(ThefutureofAccountingandFinancialReportingPartTwo:ThecolorizedApproach)文中,对会计确认标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应建立在为用户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上,其焦点应在于一个项目是否为企业财务披露的一部分,而不是该项目是否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他将原有的单一标准扩展成为一个具有多层次内在结构的会计确认标准体系,其基本构成如下:

第一层次,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满足现有确认标准的项目必然是企业最相关、也最为可靠的信息,因此,该标准所确认的信息构成了财务报告最核心的部分——财务报表。

第二层次,可能存在可靠性问题的项目。包括总体满足现有确认标准,但由于可靠性不足而被排除在核心财务报表之外的项目:

(一)研究开发费用、广告支出等。按照现行会计惯例这些项目发生时即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事实上这些项目通常会形成资产(它们可以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未来利益,否则企业不会进行此类的投资)从而满足现行确认标准的第一项条件(定义标准)。由于企业必须不断地对来自于研究开发以及广告方面的产出进行评估,从而表明这些活动所带来的未来利益是可计量的。此外,大多数的信息用户不会对这些项目的相关性提出质疑。但将这些支出作为资产确认的主要困难在于其可靠性,因为它们预期的未来价值很难准确地确定,支出的耗用过程通常与其他资产的使用交织在一起,从而无法满足可核实性以及中立性的要求。通过在核心层之外设立一个新的层次将其确认,一方面凸现了它与核心层所确认信息在可靠性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另一方面为这些项目资本化或予以恰当计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品牌、企业长期累积的无形价值以及花费在顾客满意度上的支出等。这些项目同样由于信息的不可靠性,现行会计惯例拒绝将其作为资产项目予以确认。然而,等到完全可靠再确认时,有关的信息已经过时而使其相关性消失殆尽,因此,在核心层之外建立一个新的层次,并将该层次的标准界定为那些具有相关性但也许可靠性稍逊的信息。那些内生于企业(如品牌)的资产在现行标准下是不予确认的,因此也就意味着它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价值为零。虽然很难准确地确定品牌的价值,但可以十分确信的是,零几乎总是错误的答案,这便是将此类项目予以确认的现实经济意义所在。

第三层次,可能存在可靠性和定义双重问题的项目。有些行业,顾客满意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可计量性,同时也是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具有可靠性的特征。另外,顾客满意度与品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也符合资产定义的标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并非如此,当顾客满意度是以调查的评价形式表示,或者它不与某一特定品牌相关而是与雇员的服务联系在一起时,就很难界定将其确认为资产项目。无论如何,顾客满意度的信息对于任何一类信息用户都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因此,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将其从第二层次中分离出来,作为单独的一个层次列示。

第四层次,不符合要素定义标准的项目。该层次所包含的项目为那些满足可计量性、可靠性以及相关性标准,但很明显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标准的项目。其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风险计量实践(RiskMeasurementPractices)。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在于风险管理,风险灵敏度分析必然与企业和财务报表的用户相关。同样地,尽管还不能完全排除怀疑的成分,但基于定量分析的风险测试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可计量性和可靠性的标准,特别是当企业在运用风险计量技术方面获得较多的经验时,情况更是如此。除了那些开发风险测试项目的企业以外,通常风险分析不能满足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或权益要素的定义特征;而且,这类方法通常所传递的信息是已确认或未被确认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敏感度信息的假设性变动,而不是真实性变动。因此,将这类信息单独反映一方面可以向市场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描述完全符合现行确认标准项目的特征。除了风险计量实践之外,前瞻性信息也属于这一类型。

第五层次,存在定义、可靠性以及可计量性问题的项目。包括不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标准,同时又不能可靠计量的项目,如企业持续经营的价值、企业的智力资本以及企业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价值。这些项目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如企业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即使企业在其训练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其熟练的劳动技能归劳动者本人所有,而并不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对这些项目价值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易审计,并且也许只存在于某一特定的行业而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这些项目的计量通常不满足可靠性的标准。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些项目对企业最终的经营收益的贡献额越来越大,将其从会计信息中剔除的作法显然不妥。Wallman在其构想的会计确认新模式中将这一项目作为第五层次予以确认,同时为了提高该项目的可靠性,对其所采用的计价方法应给予适当的限制。

三、对创新模式的鉴证与评价

对创新模式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鉴证,则以上构想只能停留于理论范畴。但这一具有多层次内在结构的会计确认模式可以得到有效的鉴证:首先,鉴证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以是对会计信息的全面审计,也可以是局部审计,甚至是对信息进行相应的评述。对于处于核心层的会计信息,审计师可以实施全面鉴证,而对于处于核心层以外各层的会计信息,则可以分别采用局部鉴证或对信息进行相应评述的方式进行。其次,鉴证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信息的价值,还可以是对管理层所应用的价值评估程序的鉴证,即便有一些项目审计师无法对其最终的结果作出鉴证,但却可能对管理层所应用的价值评估程序进行准确的判断。

会计确认范文篇4

[关键词]环境会计;确认;计量

会计要素也被称为财务报表要素,它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只有对会计要素做出科学严格的定义,才能为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坚实的基础。环境会计要素是基于会计环境的存在而又服从于环境会计目标的需要而产生的。影响环境会计的经济因素、自然环境资源因素以及环境管理的内容决定了企业环境会计的会计环境,环境会计的会计环境决定了某一会计主体会产生怎样的环境事项,而环境事项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了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而对会计核算对象的进一步分类,则构成了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支撑点——环境会计要素。

一、环境会计要素的确定

关于环境会计要素,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但主要分为以下4类观点: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三要素论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二是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收入和环境收益;三是包括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保护收益;四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和环境效益;五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费用和环境损益。四要素论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二是包括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三是包括环境污染损失、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保护收益。五要素论认为环境会计要素分为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损失和环境收益。六要素论认为环境会计的对象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和环境利润[1]。

我们认为环境会计“三要素论”不够全面,因为企业的环境活动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会导致环境负债。“四要素论”的观点没有考虑环境资源所有者或使用者在企业环境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六要素论”的主要目的可能是追求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但其可操作性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对环境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环境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更多的是表现为隐性收入,与企业一般意义上的收入有明显的区别,在确定环境损益时,可以将其与环境支出对比,以评价环境活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但如果把环境收入作为一个要素单独核算,在实务中很难操作[1]。依据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以及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环境会计的要素确定为五要素,即: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费用和环境收益。这样可以使环境会计像传统会计一样进行复式记账。环境会计的复式记账是指利用确定的货币形式,对企业环境活动所引发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等进行复式会计记录,并使之按照环境会计复式记账的账户设置归类核算。然而,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与传统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不同,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应承担责任的环境活动。企业应承担责任的环境活动有些与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关,有些与企业财务活动无关。

凡是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环境活动都应当纳入环境会计的复式记账系统,并保持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兼容;凡是与企业财务活动无关的环境活动,因无法采取确切的货币计量,很难与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相互兼容,在现阶段,我们应视其重要性要求,可以编制环境报告书进行披露[2]。

二、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所谓会计确认是把某个项目作为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者其他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或列入最终财务报表之中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体现为将经济业务传递的数据利用文字表述和金额归集于账户之中;第二个步骤体现为最终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表述的过程。前者可以认为是初次确认,而后者则是一种再确认。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是会计循环的初始环节;会计确认的对象是会计对象要素,会计确认的归宿是财务会计报表。

美国FASB在第5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5)《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要求,确认一个项目和有关的信息,应符合4个基本的确认标准。凡符合4个标准的,均应在效益大于成本,以及重要性这两个前提下予以确认。这4个基本确认标准为:(1)可定义性。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某一要素的定义。(2)可计量性。项目具有一个相关的计量属性,足以充分可靠地予以计量。(3)相关性。有关信息在用户决策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可靠性。信息是反映真实的、可核实的、无偏向的。这4个基本确认标准渐渐为各国所认可和遵循。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它是将涉及环境事项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和确定过程。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主要有:(1)可定义性。在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凡是能用货币、指数、实物等计量或是可用文字叙述的信息都属于企业环境会计确认的范围。在具体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各个要素的定义和特征以及文字说明中的包含的内容,将环境事项归集到相应的要素。(2)可计量性。环境事项必须具有可计量性,才能纳入会计核算系统。然而环境会计核算可能会涉及一些非货币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已不能适应环境会计计量的需要,鉴于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必须建立新的计量方法,以提供环境会计信息。(3)相关性。相关性是指所提供的环境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具体的说来就是要针对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排除不相关的数据,增加有用的信息。(4)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确认会计要素时必须有真实可信的依据,其发生与否和金额都要经得起验证,企业环境会计必须如实、完整地反映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事项[3]。

由此可见,环境会计确认的4条基本标准也可以概括为:环境会计被确认的会计要素必须是符合环境会计要素的定义,可靠地加以计量,同时与信息使用者相关。环境会计的确认最终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环境事项在财务报表表内列报的内容,概括地说环境会计确认是一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根据环境经济业务开设并登记环境会计要素账户;第二个阶段:根据登记的环境会计要素账户编制会计报表并对外披露。

三、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公告中认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记列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葛家澍和吴水澎认为:“计量,是指财务会计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认,使其转换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4]。我们认为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计量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一项目的实物数量;二是项目的货币表现,即金额。金额取决于两个因素: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计量单位一般是货币,包括名义货币和货币的购买力。一般情况下,只要物价变动不达到恶性通货膨胀的程度(其主要标志是最近3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一般都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等。不同的计量属性,反映了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的特点,因此传统会计一直把历史成本作为其基本的计量属性。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如何对环境会计要素进行计量,关键是要在继承传统会计计量的基础上,根据环境会计各要素的特点来建立计量方法的理论。从环境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等特点来看,在建立环境会计计量理论时,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第一,多种计量属性的并存;第二,多元化的计量单位的采用,包括货币计量、指数计量和实物计量等;第三,计量方法的灵活使用等[5]。

一个完整的计量模式,除计量对象外,还应包括两个要素:计量属性和计量尺度。环境会计计量模式也应包括计量对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3个要素。计量对象是指企业产权范围内的资源环境的价值运动,可按照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益、环境费用等环境会计要素进行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计量单位,即计量尺度,是指对计量对象量化时采用的具体标准。计量单位包括名义货币和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环境会计计量一般应采用简便的名义货币计量单位,但对于跨期较长的资源环境项目应采用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因为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不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会计事项,我们认为应当采用各种计量方法结合使用,同时用文字、图形等形式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应针对环境会计要素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选用多种计量属性进行货币计量,包括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清偿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折现值等,一般应在保障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6]。

具体到环境会计,对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体现以下几点:(1)环境会计计量上应以货币单位计量为主,以其他实物量计量为辅。(2)环境会计计量的基础,可以采用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清偿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折现值等。(3)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计量。在环境会计诸要素中,存在着许多模糊现象,如环境资源效用的模糊、环境资源稀缺的模糊等。因此,模糊数学在环境会计的计量中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乔石震,乔阳.漫画环境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李军.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及计量研究[J].商业会计:上半月刊,2009(16):18-19.

[4]葛家澍,吴水澎.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索[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

会计确认范文篇5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会计收入确认;纳税;影响

一、新收入准则下的会计收入确认模式

新收入准则应该根据合同进行实施,第一,对合同满足会计收入确认情况进行判断,如若出现不满足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持续评估,一直到条件符合。如若出现满足的情况,需要转移产品的控制权,并且对合同进行出具。第二,在出具合同以后,如果需要对其进行变更,原合同依然存有效用,按时需要立刻终止。变更的合同应该是原合同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原来合同中没有被履行的部分,会构成一个新合同,对两方的义务和权力进行规范。第三,在出具合同以后,如果把其当做是独立性合同,需要根据单项义务对收入进行确认,如若在某个时期进行履约,应该根据投入与产出办法对合同进行执行,如若在时点进行履约,需要把商品风险事宜归纳到收入确认中,对收入确认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进行保证。

二、新收入准则下的税收筹划原则

依照新收入准则的实际要求,在进行收入确认以后,企业应该严格遵守下面两方面的原则。(一)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原则。会计政策主要指的是企业会计核算当中应该严格遵守的原则,在差异性的核算手段之下,企业成本与经济效益存有相应的差异性。把上面的核算结果当做是前提条件,其明确的缴税金额也不一样。相关税务部门经常使用现有的税法,把其当做是计算税额的标准。但是因为被区域间的不同所影响,使用上面的办法,很难与全部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所以企业具备很大的操作空间,并且重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计算税额。在新收入准则得以实施以后,让收入确认办法出现了改变,有效提升了政策的科学性。企业在税收筹划当中也需要严格遵守新收入准则,进而保证税收策划的科学性。(二)交易方式的合理性原则。新收入准则之下,交易手段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是企业税收筹划应该重视的原则,在企业实际运转与经营当中,要想减少纳税额,应该对交易出现的时间进行控制,进而有效调整税收情况。在法律所允许的相应范围中,应该对当期的税收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如若跨过了界限,企业的实际操作便会碰到法律。例如,就大型企业而言,在总公司的下面有很多的分公司,如果两者之间出现交易情况,政策和税率便会出现差异性。因此,把税收低的企业当做标准,核算税收情况。企业进行的缴税也会降低。所以要想提升纳税的科学性,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应该保证交易的合理性。

三、新收入准则下的会计收入确认及其纳税影响

(一)会计收入确认对增值税的影响。首先,就对收入确认标志进行变更而言,在新收入准则得以实施以后,其和传统准则进行对比,把对商品的控制权进行转移当做是收入确认的唯一标准。在其标志得到变更以后,让收入确认界限越来越清晰,经过多样性的法律文件,对实际事项进行了明确且主要的说明。其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判断水平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新会计准则得以实施以后,企业的会计人员一方面应该完成之前的工作,并且基于此,对产品控制权进行转移的途径、确认以及合同等进行查看。要想有效解决新收入准则对会计收入确认产生的影响,相关财会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对企业的实际合同与交易程序进行掌握,对其交易当中的控制权转移进行确定,特别是就某些虚拟性产品而言,在某种情况下,即使产品所有权出现了转移的情况,然而,产品控制权依然是企业的。在这样的现象下,会计工作人员经过跟踪控制权变更现象,防止由于收入确认的不合理,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以及法律方面的风险。第二,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差异性产品,应该依照合同使用相应的收入确认办法。通常情况下,不管是无形的资产,还是有形的产品,在掌握控制权方面都较为简单。如若企业的产品属于劳务类型,因为其自身所存有的变动性特征,在具体工作当中,难以界定控制权的相应归属情况。在这样的现象下,相应的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经过物权变更的手段,对劳务控制现象进行决定,进而为收入确认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其次,就对合同进行变更而言,新会计准则之下,合同主要是收入确认的开始,表明了收入确认所具备的法律特性,在会计准则出现改变的时候,合同根据传统的会计准则,应该依照新型会计准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进而对合同的法律效应进行保障。针对会计角度,如若合同的某些条款发生了改变,便应该对合同当中的产品关系以及收入确认等展开查看。就需要就改的内容而言,应该进行意见的拟定,然后报告给企业的管理层,在合同两方之间经过协商以后,对合同重新进行打印。由于合同在经过变更以后,其法律效用存有一定的差异性,某些合同把变更的条款当做是之前合同的有效补充,所以并不会对收入确认的相应时间产生影响。某些合同主要是把变更的条款当做是独立性合同,在展开收入确认工作的时候,应该依照独立性合同进行计算。最后,就对收入确认进行持续性评估而言,根据我国新收入准则的相关规定,合同的开始时间与准则的第五条例并不相符,企业需要展开持续性评估作业,并且在满足此条例以后,根据条例的实际规定情况展开会计处理。对缴纳增值税时间的规定主要是纳税人出现应税行为的当天,对之前开具的发票,应该是发票开具的那天。除此之外,增值税政策也有主要的概念,便是价外费用,如若在对款项进行收取以后,由于购买的一方出现违约情况,销售一方便不需要对之后的义务进行履行,并且对于已经受到的定金或者保证金等不需要进行偿还。然而,如若销售一方对合同当中的部分义务进行履行,由于对方的原意对之后的义务不继续履行,不需要对负债进行支付,常常被当做是价外费用。(二)收入确认对所得税的影响。新收入准则主要对会计确认进行了规定,但是却没有改变权责与会计核算工作。因此,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在展开核算工作的时候,应该使用传统的“重视内容,轻视形式”的相关原则。例如,把企业的盈利情况当做是所得税征收的主要根据,保证所得税以及会计的收入确认相统一。除此之外,在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当中,方面对国家财政部门进行了要求,另一方面也对企业所得税进行了要求,其应该把权责发生制当做是基本原则。此原则并不会因为会计准则的改变而进行更改。根据法律要求,收入确认并不会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对会计风险实际管理情况进行考虑,在企业对纳税筹划进行制定的时候,也应该尽量把新准则和所得税政策制度间进行有效协调,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风险的预防水平,防止企业出现法律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企业对某些税费进行节约,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保证。对使用分期付款办法与价值比较高的产品而言,应该把交易合同当中的收款时间当做是收入确认的是阿金。与此同时,在此法律条例中,把不确定归属的产品划分到“另有规定”中,这样产品的纳税手段与收入确认之间存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所以就相同准则之下所展现的差异性,会导致会计人员对其进行重视。

四、结束语

在新收入准则得以充分实施以后,对企业未来的财务会计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会计人员应该对新收入准则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了解,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需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保障。与此同时,也应该掌握新收入准则之下的会计收入确认以及纳税影响,经过对纳税方案进行更改以及补充,在合法的前提下,对企业的赋税情况进行节约,进而实现合理避税。

参考文献:

[1]谢东林.基于新收入准则下的会计收入确认及其纳税影响[J].财会学习,2018(9).

[2]吴明泉,高允斌.新收入准则下的会计收入确认及其纳税影响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7(11).

[3]石运青.新收入准则下的会计收入确认及其纳税影响[J].经贸实践,2018(8).

会计确认范文篇6

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科技越发展,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越大。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学科也蓬勃发展,管理学中有人本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研究也有了长足进展。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会计却没有赶上时代的潮流,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揭示仅仅局限于物资资源信息,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人们还迫切需要企业提供与他们决策有着密切关系企业人力资源信息。于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成为历史必然。那么,该如何确认,计量,此信息呢?在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时候,我斗胆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人力资源的确认

资产的定义是预期能够流入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都符合此定义,即两者都有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将人力资源作为资产来确认的问题已经有许多文章作了论述,作为资产来确认人力资源业已经成为一个不需争论的事实。关键问题是,只将人力资源笼统地确认为资产就可以了吗?我们知道,物资资产有着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之分,如果将资产在企业营运中起的作用还可分为管理用资产,生产用资产,销售用资产等。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人力资产作出类似分类。因为企业中必然存在着一部分临时工,同时也有长期的雇员。他们在企业中的分布和作用大不相同,而人员结构不同的企业情况更不一样,也就是说,仅仅这样揭示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指只将人力资源笼统地确认为资产)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为这样揭示的会计信息并没有说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结构组成以及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分布情况。而恰恰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内部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可以反映企业管理的先进性,而内部机构的设置具体又表现在人员的结构和分布上。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稀缺,我国的企业机构设置呈“纺锤性”,企业的生产经营重点是生产,生产一线人员很多,而市场营销人员利科研人员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机构的设置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前不久,已经审理结案的全国最大的国企破产案――阿城糖厂的破产为此作了一个痛苦的注解。阿城糖厂拥有员工五千多人,“一年之内中层干部的人数增加了近4倍,从40人增加到了188人。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该厂销售人员却一直没有增加。”(引自中国电视报《新闻调查》)市场销售人员仅二十多人。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一个理想的人力分布配置应里“哑铃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和营销人员相对来讲应该较多,而生产人员应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按人力资源的作用即生产部门人力资产、管理部门人力资产和销售部门人力资产对人力资产分别确认。这样一来,信息需求者就可以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分布,从而可以分析企业的人力结构是否合理,据此还可以作为预测企业的未来前景的工具之一。

二、关于人力资产的特点

人力资产是相对于物资资产而言的,因此,搞清两者关系是正确提供人力信息的前提。物资资产目前一般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来计量。非流动资产一般来说是一次性投入,并且企业一旦取得某项非流动资产,此项资产就属于企业所有,企业对其拥有完全的所有权或控制权,然后按此项资产在企业收益的受益期长短来分摊其价值。流动资产流动性较强,一般是分期购买,分期计量。同样,企业对其也有着完全的所有权。但“人”却不同,“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会思维的高级动物。企业可以通过支付工资等费用来拥有人的劳动力使用权,但企业不可能对人本身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可见,人力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计量物资资产时,由于企业拥有对物本身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计量对象是物本身,计量人力资产时由于企业没有也不可能拥有对人本身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如果把人本身作为计量对象是不恰当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只能是人的劳动力,也即人力资源的计量对象是劳动力,是人所具有的能力,使用该能力可以为企业创效益做贡献。由于计量的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这样一来人力资产就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同时我们也知道,企业中的人力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定的,有的终生服务于企业,有的经常变换单位。也就是说在总体上人力资产既有流动资产的性质又有非流动资产的特征。

三、关于人力资产的计量

由于人国资产具有上述特点,应该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计量呢?

目前,普遍的方法是将各种费用资本化或者将人力资产使用期间的各种费用折现,然后,再将其在以后期间内摊销,这种方法类似于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但是,这种处理方法有很多缺陷。首先,该方法所涉及到的资本化或折现时间是主观确定的,同时所用计量模式中涉及的有关数据,例如折现法中的原值,还要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调整。这样一来,会计所提供的有关人力资源信息的可核性和反映真实性必然较低,从而信息的可靠性就受到怀疑。另外此方法的可操作性也很低。

我认为,我们完全不必利用上述方法来计量有关信息,而可以根据其不同的费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企业取得人力资产之前,必然要发生一定的费用支出,如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取得人力资产后还要发生一定的培训费。对于前者,由于费用是在资产取得之前发生的,并且费用的发生与资产的取得与否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花费在特定对象身上的支出有效,也就是说,对某人力资产的费用支出结果是取得了该资产,那么此费用应该计入该人力资产价值,反之,如果也计入此人力资产的价值,则很不恰当,而是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类似于研究开发费的处理)。对于有效费用和随后发生的培训费如果有合同并且数目较大则在合同期内摊销,如没有合同则在三到五年或更适当的年限内摊销;如数目较小,则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类似干固定资产修理改良费的处理)。人力资产取得后,正常情况下企业都会每月支付工资,而支付工资是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权的购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项人力资产的取得,是企业多了一位供应商,此供应商供应给企业的是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在有效人才市场假设下,企业每月付款,供应商定期供货,否则,如果供应商不满意,就会停止供货,这表现为员工离开企业,同样如果企业不满,则停止购货,这表现为企业解雇员工。这样一来,企业就好象在购买如原材料这样的流动资产。会计处理时就可以参照类似于原材料等流动资产的处理方式,借记“人力资产”,贷记“应付工资”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这样做的原因或好处如下:

其一,这种做法所提供的信息的相关性较强。会计信息的提供也应贯彻“以需定产”的原则,从需求者的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更关心的是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小,期望人力资产信息能帮助他们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需求相对而言要小些。也就是说,利益关系人并不太

乎企业人力资源本身的价值大小,他们更关注企业取得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其二,此法的可靠性也较高。这里的会计计量所用的是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前面已经讲过,影响人力资源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因素以外还受工作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追求的既有物资上的享受又有精神上的满足。而精神方面是难以衡量的。但在一个有效的人才市场中,买卖双方必定会权衡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得失,工资可以很好地充当交易的显示器。长远来看,如果交易价值较低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人力资产在该企业得到了较好的精神满足,而人力资产精神的满足程度又从侧面体现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低。

第四,用工资成本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信息的需求者根据工资成本和企业效益推断企业人力资产使用的效益性。

第五,用工资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源,还可以使企业领导层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因为企业人才会根据企业所给的工资和企业所提供的精神上的报酬作出是否继续在本企业工作的决策。而工资因素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样一来,对一个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管理者来讲必然会尽量满足企业有用人才的物资和精神上的要求,以使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和更大的动力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从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会计确认范文篇7

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各项条件的总和。会计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产力层次,二是经济基础层次,三是上层建筑层次。具体包括以下几类: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这几类环境要素作用于会计的程度与方式存在差别,其中生产力层次因素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但并不直接,要通过第二层次因素发生作用;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也可以找到经济根源。各类基础的或上层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环境因素相互交织,不断对会计确认与计量提出新的要求。

一、经济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址的影响

经济环境的快速变迁引发了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两大难题:通货膨胀会计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解决这两个难题首先需要突破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包括确认与计量原则的松动和单个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1.当币值稳定时,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下,会计核算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如果物价波动幅度较大,尤其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计量期末资产以及本期取得的净收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难以被物价处于变动的市场和经营环境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以什么为计量依据对外报告其资产、负债等价值数据,以什么为依据确定因物价变动对净收益的影响,从而正确确认本期的实际净收益,就成了会计理论和实践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以其“以小搏大”之势,不断涌现于经济各个领域,它在为使用者规避各类价格变动风险的同时,陆续暴露出其自身的高风险特征。由于传统会计坚持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被排除在外,其风险信息无法得到适当反映和充分披露。故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近期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提出了确认的标准:(1)当且仅当一个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企业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欠债。(2)当且仅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一部分的合同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应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项金融资产的一部分;如果企业行使了合同中规定的获利权利、这些权利逾期或企业放弃了这些权利,则表明企业对这些权利失去了控制。(3)当且仅当金融负债或金融负债的一部分消除时(也就是说,合同中规定的义务解除、取消或逾期),企业才能从资产负债表上将其剔除。

二、政治法律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廿的影响

1.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对经济资源的配置与管理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拥有全部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经济资源,很少甚至没有企业财产的私人所有权。例如企业没有土地所有权,在单一公有制经济下也不需评估确认土地使用权。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合资入股时,才产生将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重要“无形资产”进行确认与计量。也是缘于政治环境的差异,对于使用非会计主体拥有的土此的有偿支出,在私有制国家称为“地租”,在我国则确认为让地使用铲

2.政治环境因素实施其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政府所执行的政策、制定的规章及颁布的法律条款去实现。政府通过立法可以直接影响会计的发展,这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和税法等。如我国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保值增值方面的法规直接涉及国有资产是确认为股权还是债权,以及如何计量的问题。又如,英美法系的国家在法律上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而就要求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予以确认和计量,对库藏股份则不予确认纳入股本;而在强调“形式重于实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反之。

三、文化教育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廿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的选择行为影响较大。例如,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社会的权距较小,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弱,容易接纳有差异的因素,并且美国是一个阳刚社会,人们注重成就、决断力及物质上的成功,因而其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的可选择余地较大,强调真实反映,偏向乐观,所以美国强调计量的公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德国与之相反,文化特征表现为集体主义,对不明朗因素反映强,社会权证巨较大,阴柔社会,因而德国强调稳健性原则,确认与计量方法趋于保守,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例如一般不允许进行资产重估,严格限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长期合同收入”等。

四、科学技术环境对会计确认与计且的影响

现代科技推动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沟通更加快捷,公允价值计量不再仅仅停留于理论研究阶段,其应用在技术上获得了转机。另外,借助高级数学运算工具,可以采用更精确的计算方法,计量固定资产折旧或债权折(溢)价等项目每期应摊销的数额,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会计确认范文篇8

[关键词]经理股票期权;会计;观点

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企业问题的方式,受到了多方的关注。由于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自然也成为试图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界的一个焦点。对此,会计界有几种不同的确认观点。

1.非会计对象观。这种观点认为股票期权既不具有权益的性质,又不具有负债的特点,完全不符合现行的会计要素定义,它超越了会计处理对象的范畴,因而不应在现行会计体系中得以确认。对它应当作为一种高管人员的薪酬在附注中披露即可。笔者反对这种观点。如前所述,会计是在发展变化中的,现有的会计体系不应是一个固化的体系,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新的处理对象的出现正是体现出新经济下对会计的新要求,所以不应予以排斥,而是应该主动接受,这是会计生命所在。

2.或有事项观。这种观点认为期权产生的一系列的权利义务以及其所能带来的权益、负债,具有不确定性,依赖于未来的事项,因而视之为或有事项来进行处理。但是笔者认为,将股票期权看作企业的或有事项,与或有事项准则定义不符;导致资产虚增,不符合谨慎原则;如果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较大,会导致费用不均衡,不符合配比原则;如果经理人弃权,需要冲减原来的记录,有操纵资产之嫌。

3.特殊权益观。这种观点认为期权具有负债与权益的性质,在现行的会计模式下,应将之视为一种特殊的权益较为恰当。但这种观点也认为,股票期权应该确认为报酬费用,这与费用观一致。笔者认为这种看似稳妥的办法究其实质就是费用观,更重要的是,扩展现行的会计框架可以准确地定义期权,消除这种定义上的模糊性。

最大的争论还是在于下面两种认识: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

4.费用观。据SFACNO.6的定义,费用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由于销售或生产货物,或从事构成该主体不断进行的主要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和其他资产的耗用和负债的承担(或两者兼而有之)”。IASC则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形式表现为资产流出、资产折耗或是承担负债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对所有者分配而引起的权益的减少”。可以看出,两者均认为费用是资金的流出,资源的耗费,企业经济利益以负债等方式的流出,而资本性交易的流出不是费用。股票期权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在于对经营者的激励使之提供更佳的服务,为企业创造出比传统薪酬所能激发的更大的股东价值。而事实上,这种服务的接受可以认为是一项在收到时立即被消耗的资产。FASB第六号概念公告“财务报表要素”中对此也有详细的解释:其他实体所提供的服务,包括个人服务,不可能同时储存和使用。因此,尽管他们的使用可能会给实体的其他资产创造和附加价值,但他们只能作为企业实体暂时的资产……这个概念也可以运用于各种类型的服务,其中就可以包括经理人所提供的服务。那么,即使这些服务并没有创造和形成一项可确认资产,但它从本质上应该归属于一项隐含资产,其借方仍然应该在损益表中确认为费用。但这种借方分录虽然导致了费用的发生,却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现金的流出。它们仅仅表示企业接受了资源,所导致的费用也只是表示这些资源的消耗。相似的,如果所接受的服务是以股票和股票期权的形式支付,所产生的费用也应该是代表这些服务的消耗。所以,企业实际上为此承担了相应的成本(无论是回购股票的实际现金流出,还是新发股票的股权稀释,都是有成本的),因而期权的实质与日常经营活动的耗费一样,是为换取经营者努力这种有价值服务的一种负担,所以应该把股票期权确认为费用。笔者认为即使把股票期权当作一种换取长期资产投入的方式(对人力资本的承认),也不能放弃对费用的确认,任何资产都应有对其日常的摊销,损耗的承担,毕竟,没有不付费的午餐。要使会计准确反映经济实质,这种收入、费用的配比是必须和有意义的。

5.利润分配观。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设计初衷就是使企业经理人能够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成为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之一,进而得以激励与约束经理人为企业剩余最大化而努力行使好剩余控制权。因此,经理人股票期权是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经济实质之所在。因此,在本质上,经理人得到的股票期权的价值是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而企业剩余(利润)的分享,为了反映这种经济实质必须将期权视为企业利润的一种分配方式。企业的权益应该视为股东与非股东所有者(经营者)共有,期权就是在权益内部结构上所做出的调整,是一种权益向另一种权益的转化。因此,不应认为在此之间发生了任何的费用负担,这是对经营者价值的承认。笔者认为,利润分配观强调了期权设计的目的,突出了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重视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契约中的地位,但是,经济实质是否就能视为是设计目的?我们也可以认为期权的实质是股东牺牲自身利益(低价出让拥有的股票),以换取经营者的忠诚与尽力。那么这不又可视为费用吗?也许这两种观点和我们会计确认计量时所用的权益理论相联系。究竟是所有者权益理论还是企业整体理论,这对费用观或者利润分配观将有直接的影响。

笔者认为,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的关键还在于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人力资本能否确认为投入的资本而与实体资本享有同样的权利,以及如何计量人力资本都将对这种争论产生影响。但总的来说,笔者赞同费用观,理由是即使资产也需要摊销。可能这让确认变得更为复杂,因为何时将人力资本确认为资产,如何计量其价值(这与人力资本的特性相关,往往只能事后观察其创造的实体价值来衡量),何时又应予以摊销,甚至于减值提取的标准,后期处置等等,都是一个个的问题。确认观点的争论仅是一个开始。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慧.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会计研究[J],2003,(8).

[2]尚彬,曹建安.员工股票期权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7).

[3]刘怀珍,欧阳令南.两项交易观: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探讨[J].当代财经,2004,(6).

会计确认范文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计量

科技越发展,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越大。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已被企业老总们所认可。除利润指标外,企业持续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还应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的能力、组织效能、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等。但是,目前企业会计关于人力资源的反映还很不够,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揭示仅仅局限于物质资源信息,这远远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人们还迫切需要企业提供与他们决策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人力资源的确认

根据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指用来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所拥有或能使用的各种具有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并掌握有更高层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是将企业中人的因素予以资产化处理。

人力资源之所以能被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因为其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相对于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于其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使用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更多经济利益的流入。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本质特征。此外,人力资源是企业通过招聘、培训、定期支付报酬等一系列事项所形成的,在合同期限内,人力资源事实上为企业所控制,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也为企业所拥有。因此,人力资源应被企业视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

关键问题是,只将人力资源笼统地确认为资产是不够的,物质资产有着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之分,同样,也可以对人力资产作出类似分类。因为企业中必然存在着一部分临时工,同时也有长期的雇员。他们在企业中的分布和作用大不相同,而人员结构不同的企业,情况更不一样。也就是说,仅仅这样揭示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指只将人力资源笼统地确认为资产)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为这样揭示的会计信息并没有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的结构组成以及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分布情况。而恰恰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内部机构设置的科学性可以反映企业管理的先进性,而内部机构的设置具体又表现在人员的结构和分布上。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构设置呈“纺锤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重点是生产,生产一线人员很多,而市场营销人员和科研人员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机构的设置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和营销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下,一个理想的人力分布配置应是“哑铃型”,企业的科研人员和营销人员相对来讲应该较多,而生产人员应该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按人力资源的作用即生产部门人力资产、管理部门人力资产和销售部门人力资产对人力资产分别确认。这样一来,信息需求者就可以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分布,分析企业的人力结构是否合理,据此作为预测企业未来前景的工具之一。

二、关于人力资产的计量

“人”不仅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生产力的主导因素,还是有血有肉、有思想、会思维的高级动物。企业可以通过支付工资等费用来拥有人的劳动力使用权,但企业不可能对人本身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可见,人力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只能是人的劳动力,也即人力资源的计量对象是劳动力,是人所具有的能力,使用该能力可以为企业创效益作贡献。由于计量的对象是劳动力,而劳动力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这样一来,人力资产就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同时,企业中人力资产的流动性是不一定的,有的终生服务于企业,有的经常变换单位。也就是说,在总体上人力资产既有流动资产的性质又有非流动资产的特征。

由于人力资产具有上述特点,应该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计量呢?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问题,目前得到公认的模式有两种,即成本会计模式和价值会计模式。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是指对人力资源按照其获得、维持、开发过程中的全部实际耗费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入账。成本会计模式又分为按历史成本入账、按重置成本入账等主要方法。其中,按历史成本入账是将人力资源的获得、维持、开发费用按其实际发生额资本化;按重置成本入账,是指在现时重新获得与原来相同的人力资源所要花费的成本。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是指按照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入账。这是因为企业获得、维持、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支出往往远远小于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根据其特性,可采用货币计量法(包括经济价值法、未来工资贴现法、商誉评价法等)和非货币计量法(如技能评价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而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更强调信息的真实性,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笔者认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同时认为可以根据人力资源发生的费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企业取得人力资产之前,必然要发生一定的费用支出,如招募成本,选择成本等,取得人力资产后还要发生一定的培训费。对于前者,由于费用是在资产取得之前发生的,并且费用的发生与资产的取得与否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花费在特定对象身上的支出有效,也就是说,对某人力资产的费用支出结果是取得了该资产,那么此费用应该计入该人力资产价值。反之,如果也计入此人力资产的价值,则不恰当,而是应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类似于研究开发费的处理)。对于有效费用和随后发生的培训费,如果有合同并且数目较大则在合同期内摊销,如没有合同则在三到五年或更适当的年限内摊销;如数目较小,则作为当期费用处理(这类似于固定资产修理改良费的处理)。人力资产取得后,正常情况下企业都会每月支付工资,而支付工资是企业对劳动者的劳动力使用权的购买。

可以这样认为,一项人力资产的取得,是企业多了一位供应商,此供应商供应给企业的是劳动力这一特殊的商品。在有效人才市场假设下,企业每月付款,供应商定期供货。否则,如果供应商不满意,就会停止供货,这表现为员工离开企业,同样如果企业不满,则停止购货,这表现为企业解雇员工。这样一来,企业就好像在购买如原材料这样的流动资产。会计处理时就可以参照类似于原材料等流动资产的处理方式,借记“人力资产”,贷记“应付职工薪酬”或“银行存款”等科目。

这种计量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供信息的相关性较强。会计信息的提供也应贯彻“以需定产”的原则,从需求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更关心的是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小,期望人力资产信息能帮助他们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需求相对而言要小些。

第二,可靠性较高。这里的会计计量所用的是投入价值中的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的可靠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影响人力资源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工资因素以外还受工作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追求的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有精神上的满足;而精神方面是难以衡量的。但在一个有效的人才市场中,买卖双方必定会权衡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得失,工资可以很好地充当交易的显示器。第三,用工资成本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信息的需求者根据工资成本和企业效益推断企业人力资产使用的效益性。

第四,用工资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源,还可以使企业领导层提高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因为企业人才会根据企业所给的工资和企业所提供的精神上的报酬,做出是否继续在本企业工作的决策。而工资因素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样一来,对一个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管理者来讲,必然会尽量满足企业有用人才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以使他们有充足的精力和更大的动力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从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此外,用工资成本计量人力资源还可以保持会计发展的连续性,增强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还应该看到,尽管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计量的瓶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人力资源的会计管理滞后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二是人力资本价值核算基本上是空白,会计实务中,人力资源价值的相关信息仍被排除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三是人力资本权益核算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四是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缺乏整体的把握。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会计目标中对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忽略。由于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及价值计量的困难,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用人机制单一、僵化,以历史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价值并不可行,这些都造成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相关信息无法满足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可验证性和客观性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会计理论构架中人力资源会计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二是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模糊。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改革的对象仅为法人产权,对自然人产权的改革严重滞后。这种人力资本产权的长期模糊与缺失,一方面使得我国企业的用人机制僵化、人力资源配置落后和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使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理论框架一直以来以物质资本为核心,无法对产权模糊的人力资本实施必要和完善的会计管理。

因此,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除了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外,还应注意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一个完善的人才市场能提供一个合理的人才的市场价格,从而为会计核算提供依据,同时,人才的自由流动,也可以使企业自由获得其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确认,也就是提倡人力资源法制化。对人力资源的交换也应有一定的法律规范,确保企业对所雇佣职工的劳动力的所有权,对中途违约离职的职工也应有相应的处罚,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很不完善,而企业家市场几乎不存在,尽快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是当务之急。在实践中还应大力开展试点工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大面积铺开做准备。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理论上虽有所发展,但还很不完善,而且大部分理论还停留在对西方论著的翻译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全面实施任重道远,需要理论工作者与实务工作者共同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凤凤.浅议人力资源会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9).

[2]赵灵芝.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J].人才资源开发,2004,(Z1).

[3]张永宏,刘权保.试论人力资源会计.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

会计确认范文篇10

会计学上的资产、负债来源于法律上的有关概念。现代会计虽然已经将“资产”与“负债”的内涵外延都进行了拓展,但是权利与义务仍然是其主要内容。这些法定物权种类的确立,以及动产和不动产物权取得和变动规则的发展,直接决定了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内容与形式,进而必将影响会计核算。

企业法人所有权为贯彻会计主体理论提供制度保障

会计主体理论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会计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即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本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应独立于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自身与企业本身无关的经济活动。

会计主体与法学上的法人概念虽然并不完全重合,但是会计主体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划定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边界。传统会计主体理论奉行的是投资者本位理论,虽然也承认企业在会计上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尽在公务员之家()

但是却认定企业的全部财产归投资者所有。这样就使企业成为了投资者的傀儡,毫无财产的自主处分权,形成了企业自主经营的桎梏。事实上,国家对其出资设立的企业所享有的权益的性质一直以来也都是制约国企改革进程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现代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与经济生活的变革,财务会计开始强调企业的主体观念,认为在财产权的分配上,投资者一旦将其财产投入公司,就应该丧失了对其财产的所有权,转而拥有的是股东权利。而企业在取得了投资者投入财产的所有权后,依法对该财产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但是对于这一会计认识的进步一直未有充分的法律支持。对于企业法人所有权的会计研究,在我国物权法颁布之前,就有学者在积极讨论。为了正确界定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我国于2005年10月修正的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第4条则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物权法则是在公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这种新的企业会计主体观念提供了法理支持。其第39条明确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明确揭示出了所有权的四项积极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从本质上看,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物产全面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也就是说,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动产与不动产,一旦经过投资投入企业,原所有人即丧失所有权,就不能够再继续对原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转而行使的是股东权或出资人权利。企业法人依法成为其所有权人,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物权法的这一规定更加具体和明确地确立了企业法人所有权,为贯彻会计主体理论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正确区分会计主体的边界提供了法理基础,有利于杜绝股东以各种非法方式干涉公司经营管理和侵占公司财产。如果没有物权法的这一规定,企业将无法清楚地核算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

用益物权的会计核算处理

用益物权是指以支配他人之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的物权。用益物权的客体为他人之物,其中的他人,原则上为对物享有所有权的人,也可以是对物享有用益物权的人;他人之物,主要为不动产和不动产权利,也包括自然资源,但不能是动产。用益物权的内容,为对物使用价值的支配,可以具体化为占有、使用、收益权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主要有地役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渔业权等。

国际会计准则根据用益物权[公务员之家]的种种特性,将用益物权排除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以外予以单独规范,但我国会计准则却未能将大部分用益物权从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会计标准(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中排除,这样就造成原来实务中只能生搬硬套会计标准中的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规定核算用益物权,带来了用益物权会计核算的失真。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为了规范用益物权会计,在会计标准的制订方式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应对用益物权进行单独规范。

对于上述各种用益物权,随着物权法的实施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在会计上我们应该根据其权利的内容和特点,进行适当的确认和计量,不可简单地归类。如路桥收费权、公路经营权是依托在公路实物资产上的无形资产,是指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对已建成通车公路设施允许收取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权和由交通部门投资建成的公路沿线规定区域内服务设施的经营权。其作为无形资产还是固定资产一直以来在实务界与学术界都存在着争论,但是随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一些新规定出台,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路桥收费权和公路经营权作为无形资产在初始计量、摊销与后续支出上的技术障碍,从理论上就可以把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最值得注意的是,物权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现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将《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发展成了“建设用地使用权”。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除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外,符合无形资产定义,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国际会计准则一直认为土地是一种标准的不动产。然而随着物权法的实施,我国物权法所规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已经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对于“不动产”定义。从会计角度分析研究,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具备自物权特性的高级用益物权,具备了权利人能够拥有或者控制、权利客体有形、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等三大特点,在学理上,其实是可以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这实际上消除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利于准则趋同。

担保物权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