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波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4:40:17

股市波动

股市波动范文篇1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股市波动范文篇2

股市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股市波动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1][2][][]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1、股市政策的二重目标:稳定和发展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事实来看,股票市场的功能主要是甚至可以说唯一是为国有企业融资。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好与1984、1985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吻合。当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实行经营责任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有企业开始自筹资金,第一批股票就这样因为其筹集资金的功能应运而生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股份制和股票市场得到了官方正式承认,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规范和改造,有意识地组织股票市场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服务,并逐步明确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所以,中国股票市场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应归功于其简单而实用的筹资功能,特别是为国有企业筹资的功能。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股票市场的目标主要是甚至唯一是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林义相,1999)。而长期以来中国股市都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的融资需要,但随着银行对国有企业资金支持的减少,国有企业对股市融资的依赖却越来越大。因此,股市政策的制定者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发展股市,扩大股市为国有企业融资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股市扩容。股市政策的另一重目标是保证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即避免股市的大起大落。这在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中都有表示,典型的如1998年4月证监会表示,证券市场要着重抓两件事,一是发挥证券市场功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解困服务,二是通过改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而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就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措施。所以股市政策的目标可归纳为二重目标:稳定和发展。⑧这二重目标虽然长期来看是一致的,但是在短期内也存在冲突。股市要增加为国有企业融资的能力,必须扩容。而扩容就要求股价不能持续下跌,显然,股市的持续低迷是难以吸引到投资者的。为了弥补股市融资量与国有企业资金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股市“超常规发展”被认为是必须的(王开国,2001)。我们认为提出中国股市超常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它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从建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的急于求成思想在证券市场发展中的表现;其次它也是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对股市依赖性的逐步增强要求股市超常规发展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大的融资量。然而一味地追求“超常规发展”,却有可能造成股市的大起大落。实际上这种追求超常规发展而造成大起大落的现象在股市短短十来年发展历程中已多次出现,严重损害了股市的健康发展。[][][1][2]

内容提要: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动。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验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关键词:股票市场

股市波动范文篇3

关键词:股票市场股市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股市波动

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

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股市波动范文篇4

关键词:股票市场股市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股市波动

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股市波动范文篇5

关键词:股票市场股市政策动态不一致性股市波动

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

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股市波动范文篇6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股市波动范文篇7

中国股市从诞生以来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股市波动剧烈,短短十来年已经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二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股市政策①,如股票发行和上市速度、政府领导人的讲话、甚至《人报》社论等来调控股市运行,使股市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特征。这些政策的目的是试图根据股市波动情况来调控股市,使其在政府理想范围内运行。

政府政策调控股市波动,具有以下特征:1、政府政策不连贯、前后不一致。如1997年证券委、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规定银行、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能人市炒作股票,1999年7月1日实行的《证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但随后为了刺激股市,于1999年9、10月又批准三类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市;2、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公众的预期,公众未预期到的政策往往会造成股市剧烈波动,典型的,如1999年12月巧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引起几乎所有股票都以跌停收盘,其原因就有政策出台突然、力度超出公众预期的因素,相反公众预期到的政策效果就比较温和;3、政策效果还取决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公众的预期和行为就会相应发生改变,从而使政策执行效果也发生改变。典型案例就是国有股减持,在出台的时候是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但是由于公众预期股市将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股市低迷,这时继续减持国有股就不利了,因而后来政府决定国有股减持暂缓执行。

由于这些特征,股市政策往往造成股市过度波动。即使政府出台的是一项稳定股市的政策,并事先承诺使股价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然而一旦股民相信了这个承诺并据此形成了股价稳定预期,政府就可以使股市加快发展以实现为国有企业更多融资的目标。这是因为,也许在政策制定阶段政府的最佳选择是稳定股市,但在执行阶段由于公众预期的改变,政府的最佳选择就变成促进股市上涨!这样政府就没有积极性真正实行这项稳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而这种动态不一致的股市政策执行的结果只能是股市剧烈波动。

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对政府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作过实证分析,他们利用Wichem和Miller(1976)的办法,先鉴别出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波动点,然后确定这些波动点有多大比例是由政府股市政策造成的,得出的结论都是股市政策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股市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两个缺陷,一是他们确定的是股市波动点中有多大比例是由股市政策造成的,而没有分析股市政策有多大比例造成了股市波动;二是他们只是对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作了经验分析,而没有对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股市波动的做出理论解释。我们认为,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政策动态不一致性在于股民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股市的影响,并实证检验这些政策有多少造成和加剧了股市波动。文章是这样安的除第一部分外,第二部分建立股市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模型,分析股市政策是怎样造成和加剧股市波动的;第三部分运用不同于吕继宏、赵振全(2000)和许均华、李启亚(2001)的方法从多大比例的股市策造成了股市波动这个角度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股市波动范文篇8

关键词:新股发行;股市波动;Granger因果检验

从募集资金的规模来看,2007年9月由于权重股中国石油的发行,虽然IPO只有15家(中位数为18家),募集资金却达到了1490.40955亿元人民币,远远超出其他各月的募集规模。募集资金规模最小的一个月为2008年3月,只有3.70025亿元人民币。月募集资金量100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共有20个月(含募集资金为0的8个月);100—200亿元的有6个月,200—300亿元的有7个月,300—400亿元的有3个月,400—500亿元的有5个月,500—600亿元的有3个月,600亿元以上的有2个月。

在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这段时间内,从A股新股发行的频率趋势来看,速度越来越快,集中上市的新股数量越来越密集,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应该受到投资者更高的重视。

(1)数据处理

在利用时间序列的过去数据来量化历史关系,并试图对未来进行预测时,首先要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对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对数收益序列lnyt作一阶差分后,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作平稳性ADF检验,结果ADF检验的值为-1.733,P值为0.7358,在1%、5%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即对数收益序列存在单位根;而对数收益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的统计量为-6.127,远小于1%的临界值-3.968,所以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同样地,检验同期的日募集资金总量和冻结资金总量的平稳性,结果不存在单位根。

(2)实证分析

对于A股新股发行,市场申购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借贷,另一种是从二级市场抽离资金。当新股发行的募集资金来源于二级市场时,募集资金规模会影响二级市场的资金供给,从而可能加大二级市场波动。为了考察新股发行规模对股指波动的影响,采用2006年6月5日—2010年3月24日的日募集资金总量和冻结资金总量两个指标来作为发行规模的度量指标,即统计同一天内发行的所有IPO,将其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分别加总,将没有新股发行的时间内(包括IPO暂停)的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设为0,并经过指数化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新股发行规模和股指波动序列之间的关系。

用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来考察新股发行规模与股市波动序列之间的关系,序列的波动Granger导致了第2个序列的波动。

用基于贝叶斯的MCMC方法来估计GC-MSV模型,将似然函数和先验分布的编码输入到程序软件WINGUGS中:

(3)结论

本文在二维随机波动率GC-MSV模型基础上,利用MCMC方法和吉布斯抽样,将新股发行价格和量的因素综合考虑,采用新股发行募集资金量和冻结资金量的数据,综合考察新股发行规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GC-MSV模型的Granger因果性检验结果表明,冻结资金量和募集资金量均构成股指波动的Granger原因,但是冻结资金对股指波动的Granger影响远大于募集资金量。说明尽管新股发行要面向市场募集资金,但是相对大量被冻结的打新股资金而言,其占比较小,对股市波动的影响较为不显著。短期内冻结所占用的申购资金,一定程度上起到转移二级市场资金流向,使股市波动加剧,但是从长期来看,募集资金和冻结资金变化不构成股指序列持续波动的主要动力,股指序列的绝大部分变化由自身冲击来解释。

参考文献:

[1]Ibbotson,R.,Sindelar,J.,Ritter,J.TheMarketsProblemswiththePricingofInitialPublicOfferings[J].JournalofAppliedCorporateFinance,1994,(7):66-74.

[2]Jenkinson,T.,Ljungavist,A.P.GoingPublic:TheTheoryandEvidenceonhowCompaniesRaiseEquityFinanc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3]Allen,F.,Faulhaber,G.SignalingbyunderPricingintheIPOMarket[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9,(23):303-323.

[4]Welch,I.SeasonedOfferings,ImitationCosts,andtheUnderpricingofInitialPublicOfferings[J].JournalofFinance,1989,(44):421-490.

[5]Ritter,J.R.,Welch,I.AReviewofIPOActivity,PricingandAllocations[J].JournalofFinance,2002,(57):1795-1828.

[6]Loughran,T.,Ritter,J.R.TheNewIssuePuzzle[J].JournalofFinance,1995,(50):23-51.

[7]Miller,E.M.Risk,Uncertainty,andDivergenceofOpinion[J].JournalofFinance,1977,(32):1151-1168.

[8]Teoh,S.H.,Wong,T.J.,Rao,G.AreAccrualsduringInitialPublicOfferingsOpportunistic?[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1998,(3):175-208.

股市波动范文篇9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M2指标与上证指数呈完全同步的变化。

外贸进出口的三分之二来自美国、日本,美日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我国外贸总值,从这一指标考察,上证指数将是悲观的预期。

随着股市运作的逐步规范,上证综指必将反映国民经济的总量变化,2001年下半年股市变化已经有了反映国民经济变化的端倪,即国民经济处于一个大的下降通道中。

国有股减持、违规资金的查处、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股市的变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政策或是一种工具,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本在于国民经济的好转,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提高。

股市是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个窗口,股市的兴衰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股市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都将对股市及股市中存在着的各种股票发生显著作用。

本报告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出发,考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分析GDP构成中投资、消费、外贸对股市的作用力,同时对股市波动中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加以描述,以期能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中揭示股票市场的周期变化规律。

一、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变化

1.1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

为了尽可能全面的反映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变化,我们截取了十年的GDP季度资料和股市的月度资料以观察其相关的变化,这里股市的波动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综指作为观察样本。

从观察的情况看,自94年开始,国民经济处于一个大的下降通道中。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机关年纪处于衰退阶段。一般说来,在经济衰退时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到危机时期,股价跌至最低点;而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又会逐步上升;到繁荣时,股价则上涨至最高点。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企业的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促使企业减少产量,从而导致股息、红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的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当经济衰退已经达到经济危机时,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瘫痪状况,大量的企业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形势持悲观态度而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经济周期经过最低谷之后又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又能开始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觉得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缓缓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企业的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股息、红利相应增多,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

从我国的情况看,93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在11.2-7%之间波动,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经过三次统计平滑处理的资料显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处在一个缓慢下降的通道中。而同期上证综合指数仅在92、93年同国民生产总值有趋同的趋势外,其它年份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趋势完全背离,以月份考察的上证综指常常出现大幅震荡的现象。但总体而言,上证综指处于于大的上升通道中。我们以十年的年动态数据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的相关关系表明,其相关系数仅为0.08。以季度动态数据测算的相关系数竟然为-0.245。经济周期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与现实情况完全不同。

二、GDP相关指标与股市变化

2.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六五”到“八五”时期,除1989、1990两个特殊年份之外,其余年份投资和GDP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而且投资增长速度在很多年份均高于甚至是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六五”时期,投资增幅高出GDP增幅8.7个百分点;“七五”时期为8.6个百分点;“八五”时期为24.9个百分点。进入“九五”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相对应,同期GDP可比增长速度也呈逐年下滑趋势;另外,投资高出GDP的幅度也明显缩小,1996年为5.2个百分点,1997年二者持平,1998年为6.1个百分点,1999年则呈逆趋势,GDP增幅高出投资增幅2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继1989、1990年之后的第三个投资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特殊年份。2000年,为刺激经济,政府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同年投资增幅达到9.26%。进一步对影响2000年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00年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这与1999年的情况截然不同。据我们测算,2000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基本持平达到40%左右。199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5%,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比1998年分别高出20.5和1.1个百分点;而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1%,?陀谕冢牵模性龇?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8.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2%,比1998年下降1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2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为扩大投资需求,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政策,包括继续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财政贴息;继续降低利率,活跃股票市场,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对投资方向调节税实现减半征收;出台《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尤其是1999年中央继续发行国债用以扩大投资需求,其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年共发行1100亿元),而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然十分低迷,且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从资本市场而言,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政府、企业、居民各不同的投资主体之间的资金难以进行有效的调剂。政府、企业、居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其中企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政府投资,最后是居民个人。与投资地位相对照,全社会资金在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分配则完全呈相反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状况为:政府由资金结余部门转变为资金短缺部门,短缺资金占GDP的比重在1%以上;企业一直是资金短缺部门,且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居民一直是资金结余部门,且结余份额越来越高。根据对2000年资金流量的测算,政府部门短缺资金为1000亿元,非金融企业短缺资金为12100亿元,居民个人结余资金为16000亿元。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状况表明,要实现投资的快速增长,只有对不同投资主体间的资金进行合理调剂,也就是说,通过合理渠道,将相对次要投资主体居民的闲置资金转化为主要投资主体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使用的资金。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格局显然不能满足有效调剂资金的需要,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很难从目前的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首先是银行贷款受到限制。银行部门一般不愿意为民营企?祷蛑行∑笠荡睿蛭歉械椒⒎糯畹姆缦沼胧找娌欢猿啤?998年以来,为扩大内需,刺激民间投资增长,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中央政府首次要求银行系统“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各个国有银行先后成立了中小企业部,同时为鼓励银行将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政府还相应提高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利息的浮动范围。但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以及民营企业本身一些固有的缺陷,使银行对其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其次是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从一开始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促进其机制的转换,要求股票市场要优先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对十分狭小,且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必须已经连续三年盈利,上市公司所流通股本应在5000万元以上。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都较小,产业层次低,与国家对企业上市规模和优先产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客观上加大了中小企业上市的难度。我国上市公司中非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所占比例不到10%。三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以谋求高收益的特殊商业性投资活动。美国IT产业的崛起与风险投资业和NASDAQ系统的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险投资业在美国兴起,极大地支持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进入“二次创业”过程,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正处在起步和成长阶段,需要相应的创业机制予以扶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而目前我国对风险投资的扶持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投资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传导机制是投资增加→经济回升→股票市场上涨。其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影响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可能的表现形式是部分以投资为理由的贷款违规进入股市,但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对这部分资金的影响程度作出判断。但就理论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不直接作用与股市。下表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和月度变化也反映了这种现实。

2.2消费

在我们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表明GDP处于下降通道中,GDP的下降除投资的影响外,消费需求不足是另一因素。我国GDP的增长率在1992年达到14.2%的罕见高度之后呈现逐年回落态势,到2000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这一周期的回落与1992年以前的增长率波动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是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同时出现了回落,其中工业增长率回落11.3个百分点是主要因素。二是回落持续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个周期都长,而且目前仍无明显回升的迹象。从国内消费方面来看,1992年之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但从1992年之后,消费贡献率连续8年低于60%,平均贡献率比前几十年的年平均贡献率低6个百分点左右。这一突出变化表明,需求不足是影响GDP回落的重要因素。对于消费需求不足,政府消费部分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分析。这里仅就居民消费加以论述。影响居民消费不

足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影响。根据历年的调查资料:1985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2.9﹕1,1990年这个比例为3.9﹕1。2000年为5﹕1,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虽然没有城市的大,但其发展趋势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就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量化研究,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二是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大都是量入为出,储蓄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这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现象。三是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需求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即期收入,还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而有关收入的预期又与人们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预期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

改革、机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等,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支出水平,而唯一没有正式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又无法使人们在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之间划上等号。人们可以预见的收入增长仅仅是工龄和职务工资等有限的几项,面对人员的分流、下岗压力以及日益与市场挂钩的子女教育费用等等涉及切身利益的社会变化,都将加强居民储蓄倾向。

为了刺激消费,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已经降到了历史低点,低利率储蓄政策在短期内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是很显着,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其影响必然会逐渐增加。此外,实行低利率储蓄对新增储蓄的影响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而且有利于一些储蓄资金转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这些资金的流动将随着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投机因素的减少,向消费领域回流。但是,就股票市场而言,低利率促使资金投向消费或股票市场的倾向并没有显现。从94年8月的325点到97年5月的1510点;97年9月的1025点到2001年6月的2245点;97年7月的2245点到目前的1680点,股票市场的变化独立于消费和利率的变化。

2.3外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增长,明显地改变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出口年平均增长13.2%,进口年平均增长11.2%。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外贸依存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开放经济中,净出口是总需求的函数,以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它直接构成对GDP的贡献。实践表明,贸易的高速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而贸易的下降则是导致目前中国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

由于外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增长变化与国际形势、汇率有直接的关系,不同于投资、国内消费。为此,我们将近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的绝对值与上证指数的变化加以对比,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上证综指的走势竟然与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变化如此的趋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视觉上的直观,我们将上证综指做了放大一倍的处理)。我们计算的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我们用滞后一年的进出口总额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81。这说明股市提前一年反映进出口的变化的强度要大于当年。这一意外的发现我们试图做以下解释:一是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势必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由于外币的国内不可流通性,这必然要求增加等值人民币的供应量。资金的增量供应必然对股市产生影响。二是随着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程度的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是伴随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而进行的。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资本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八五”时期平均增速为36.1%,“九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大量资本的流入,弥补了国内资本的不足,这使得国内的部分资金有了相对宽松的腾挪空间投资于证券市场。外贸形势不乐观时,情况正好相反,所以其波动趋于一致。三是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运行的下行阶段,通货紧缩加剧,大量产能过剩,职工下岗失业日增,宏观环境的恶化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1998年实施扩张政策,大力启动经济,但扩张政策收效不大,经济仍在波动中继续下滑,人们的预期尚未改变,投资者的信心也未恢复,因而,消费依然看淡,投资也只是政府投资扩张,而民间投资仍不活跃。但此时,即97-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7299、29153、31135、34153亿美元,绝对量处于升势,同期外资的利用为644、586、527、590亿美元。从外资的情况看98、99两年利用外资的增幅回落,2000年大幅增长。上证指数提前一年发生变化。这源于资本本性的决定,国内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进入股票市场逐利成为必然。四是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中的投资收益以1995年为界,之前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之后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前者反映的是资本收益的实际流出额,后者记录的是全部的资本收益额。于是资本收益有两个流向:一个作为资本收益换成外汇流向国外,第二作为利润再投资记在资本项目的直接投资项下,这种利润的再投资在记入利用外资的同时,资本项目下的投资进入股票市场存在现实的可能。五是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们的进出口主要来自美日,美日经济向好,其股票市场繁荣,促使我国的进出口增加,股票市场呈现牛市。

2.4货币供应与股票市场

收入型货币数量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随收入的提高货币发行量以一定的比例增加,对经济总量的提高有显著效用。但是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

证券市场交易包括发行新股交易,也包括市场主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改变其持有的不同资产组合而导致的交易,但常见的大量交易,是源于二级市场上投资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心理预期、新信息传播及对其解释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对市场的不同看法所导致的交易。与商品交易一样,证券市场的资产交易也是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的,同样不可避免要产生对货币的交易需求。这里我们通过对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年份M0M2M1上证指数

1993年586434879.816280833.8

1994年7288.646923.520540647.9

1995年7885.360750.523987555.3

1996年880276094.928514917

1997年1017790995.3348261194.1

1998年11204104498.5389531146.7

1999年13455119897.9458371366.6

2000年14652134610.3531472073.5

股票市场变化引起总的货币需求变化的途径或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人们名义财富的增加,在收入比股价波动性更小的情况下,意味着财富/收入的比率上升。而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财富/收入比率越高,往往反映为货币/收入的比率越高,或者说收入流通速度越低。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的这种关系为财富效应。二是股价上涨反映了风险性资产的预期收益相对无风险性资产而言有所上升。在人们的风险偏好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相对价值的变化将导致风险性资产的风险程度增加,从而人们将会增加其资产组合中相对安全性资产的比重来抵消这种风险,比如说增大持有短期债券、货币等,从而引致货币需求增大。这种增大其实质是资产组合的货币表现。三是股价的上涨往往伴随着股市交易量的扩张,这要求相应的货币供应来完成这些交易。四是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张,一般会使得股票吸引力增加,从而在人们的资产组合中比重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货币资产(主要是广义货币,如居民储蓄存款)有一种替代作用,从而降低货币需求。以上的股票与货币的传导机制中,就理论而言,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作用有时是正向的,有时是反向的。我们用上表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大,导致货币需求相应增加。

股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变化的同时,货币供应的变化又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下图直接反映了货币流通量与股市的变化。变化表明货币供应量的走势完全同步于股市的变化,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股市的上涨与资金的推动是密切相连的。

三、关于股市背离宏观经济走势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这个新兴的证券市场中,证券融资的制度安排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强制执行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和中国国企的传统背景的原因,这种制度不可避免的与完全市场下的融资行为产生摩擦。

3.1上市公司股权失衡

与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股票市场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性,股票市场被严重分割,市场结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统一的市场体系。股票市场结构缺陷首先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严重分割。国有股一股独大,且这些代表国家所有的股权又不能上市流通,这种股权结构被严重分割的状况,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占67%的国家股、法人股主体代表的缺位,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3.2机构投资者发育不全

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比例过小,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操纵市场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使得市场大起大落、坐庄投机等现象时有发生。股价与企业效益已经没有匹配的效应。股票价格并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信息,而信息失真和市场参与各方信息之间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不得不为之付出额外成本,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被演化为理性投机行为,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不但信息传递机制发生扭曲,而且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可避免发生了扭曲。尽管国家的政策导向一直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战略投资者、封闭式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股票市场本身的发展要求相比,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3.3上市公司缺乏投资价值

从纵向比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呈整体劣化的趋势,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呈下降态势,通过对不同年度上市公司的考察,发现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越长,其效益越差。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上市的目的不是促其建立适应市场运作机制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而是乐于从二级市场圈钱,MM理论中的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债权融资的理论完全失效,关键在于董事会、经理层对股东的回报没有制约,总认为二级市场圈的钱是没有成本的美餐。不怕股东用脚投票。毕竟大股东代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上市公司为了在现行的制度下保住其融资的资格,不惜弄虚作假,愚弄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证券市场股份制改制的功能缺陷,致使公司的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投资价值。

股市波动范文篇10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M2指标与上证指数呈完全同步的变化。

外贸进出口的三分之二来自美国、日本,美日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我国外贸总值,从这一指标考察,上证指数将是悲观的预期。

随着股市运作的逐步规范,上证综指必将反映国民经济的总量变化,2001年下半年股市变化已经有了反映国民经济变化的端倪,即国民经济处于一个大的下降通道中。

国有股减持、违规资金的查处、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股市的变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政策或是一种工具,不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根本在于国民经济的好转,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提高。

股市是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个窗口,股市的兴衰直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股市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都将对股市及股市中存在着的各种股票发生显著作用。

本报告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出发,考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分析GDP构成中投资、消费、外贸对股市的作用力,同时对股市波动中的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加以描述,以期能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中揭示股票市场的周期变化规律。

一、宏观经济周期与股票市场变化

1.1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

为了尽可能全面的反映宏观经济与股票市场的变化,我们截取了十年的GDP季度资料和股市的月度资料以观察其相关的变化,这里股市的波动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综指作为观察样本。

从观察的情况看,自94年开始,国民经济处于一个大的下降通道中。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机关年纪处于衰退阶段。一般说来,在经济衰退时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到危机时期,股价跌至最低点;而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又会逐步上升;到繁荣时,股价则上涨至最高点。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企业的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促使企业减少产量,从而导致股息、红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的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当经济衰退已经达到经济危机时,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瘫痪状况,大量的企业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形势持悲观态度而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经济周期经过最低谷之后又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又能开始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觉得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缓缓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企业的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股息、红利相应增多,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

从我国的情况看,93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在11.2-7%之间波动,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经过三次统计平滑处理的资料显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处在一个缓慢下降的通道中。而同期上证综合指数仅在92、93年同国民生产总值有趋同的趋势外,其它年份与国民生产总值的趋势完全背离,以月份考察的上证综指常常出现大幅震荡的现象。但总体而言,上证综指处于于大的上升通道中。我们以十年的年动态数据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上证指数的相关关系表明,其相关系数仅为0.08。以季度动态数据测算的相关系数竟然为-0.245。经济周期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与现实情况完全不同。

二、GDP相关指标与股市变化

2.1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六五”到“八五”时期,除1989、1990两个特殊年份之外,其余年份投资和GDP均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而且投资增长速度在很多年份均高于甚至是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六五”时期,投资增幅高出GDP增幅8.7个百分点;“七五”时期为8.6个百分点;“八五”时期为24.9个百分点。进入“九五”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相对应,同期GDP可比增长速度也呈逐年下滑趋势;另外,投资高出GDP的幅度也明显缩小,1996年为5.2个百分点,1997年二者持平,1998年为6.1个百分点,1999年则呈逆趋势,GDP增幅高出投资增幅2个百分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继1989、1990年之后的第三个投资增速低于GDP增速的特殊年份。2000年,为刺激经济,政府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同年投资增幅达到9.26%。进一步对影响2000年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00年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这与1999年的情况截然不同。据我们测算,2000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基本持平达到40%左右。199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5%,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比1998年分别高出20.5和1.1个百分点;而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1%,?陀谕冢牵模性龇?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8.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2%,比1998年下降1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2个百分点,比1998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为扩大投资需求,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政策,包括继续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财政贴息;继续降低利率,活跃股票市场,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对投资方向调节税实现减半征收;出台《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尤其是1999年中央继续发行国债用以扩大投资需求,其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全年共发行1100亿元),而同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仍然十分低迷,且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从资本市场而言,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政府、企业、居民各不同的投资主体之间的资金难以进行有效的调剂。政府、企业、居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其中企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政府投资,最后是居民个人。与投资地位相对照,全社会资金在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分配则完全呈相反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部门之间的资金余缺状况为:政府由资金结余部门转变为资金短缺部门,短缺资金占GDP的比重在1%以上;企业一直是资金短缺部门,且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居民一直是资金结余部门,且结余份额越来越高。根据对2000年资金流量的测算,政府部门短缺资金为1000亿元,非金融企业短缺资金为12100亿元,居民个人结余资金为16

000亿元。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资金余缺状况表明,要实现投资的快速增长,只有对不同投资主体间的资金进行合理调剂,也就是说,通过合理渠道,将相对次要投资主体居民的闲置资金转化为主要投资主体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使用的资金。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格局显然不能满足有效调剂资金的需要,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很难从目前的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首先是银行贷款受到限制。银行部门一般不愿意为民营企?祷蛑行∑笠荡睿蛭歉械椒⒎糯畹姆缦沼胧找娌欢猿啤?998年以来,为扩大内需,刺激民间投资增长,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中央政府首次要求银行系统“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各个国有银行先后成立了中小企业部,同时为鼓励银行将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政府还相应提高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利息的浮动范围。但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以及民营企业本身一些固有的缺陷,使银行对其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其次是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从一开始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促进其机制的转换,要求股票市场要优先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条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对十分狭小,且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必须已经连续三年盈利,上市公司所流通股本应在5000万元以上。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都较小,产业层次低,与国家对企业上市规模和优先产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客观上加大了中小企业上市的难度。我国上市公司中非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所占比例不到10%。三是缺乏风险投资机制。风险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投向风险较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以谋求高收益的特殊商业性投资活动。美国IT产业的崛起与风险投资业和NASDAQ系统的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险投资业在美国兴起,极大地支持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已经进入“二次创业”过程,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正处在起步和成长阶段,需要相应的创业机制予以扶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而目前我国对风险投资的扶持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投资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传导机制是投资增加→经济回升→股票市场上涨。其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影响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可能的表现形式是部分以投资为理由的贷款违规进入股市,但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对这部分资金的影响程度作出判断。但就理论而言,固定资产投资不直接作用与股市。下表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和月度变化也反映了这种现实。

2.2消费

在我们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表明GDP处于下降通道中,GDP的下降除投资的影响外,消费需求不足是另一因素。我国GDP的增长率在1992年达到14.2%的罕见高度之后呈现逐年回落态势,到2000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这一周期的回落与1992年以前的增长率波动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是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同时出现了回落,其中工业增长率回落11.3个百分点是主要因素。二是回落持续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个周期都长,而且目前仍无明显回升的迹象。从国内消费方面来看,1992年之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都在60%以上,但从1992年之后,消费贡献率连续8年低于60%,平均贡献率比前几十年的年平均贡献率低6个百分点左右。这一突出变化表明,需求不足是影响GDP回落的重要因素。对于消费需求不足,政府消费部分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分析。这里仅就居民消费加以论述。影响居民消费不

足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影响。根据历年的调查资料:1985年,我国城市居民中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生活费收入之比为2.9﹕1,1990年这个比例为3.9﹕1。2000年为5﹕1,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虽然没有城市的大,但其发展趋势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就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量化研究,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增加有效需求。二是传统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大都是量入为出,储蓄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这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现象。三是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消费需求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即期收入,还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而有关收入的预期又与人们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预期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

改革、机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等,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收入和支出水平,而唯一没有正式提到国家议事日程上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又无法使人们在收入和支出的增长之间划上等号。人们可以预见的收入增长仅仅是工龄和职务工资等有限的几项,面对人员的分流、下岗压力以及日益与市场挂钩的子女教育费用等等涉及切身利益的社会变化,都将加强居民储蓄倾向。

为了刺激消费,目前我国的利率水平已经降到了历史低点,低利率储蓄政策在短期内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是很显着,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其影响必然会逐渐增加。此外,实行低利率储蓄对新增储蓄的影响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而且有利于一些储蓄资金转向股票、债券等投资领域,这些资金的流动将随着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投机因素的减少,向消费领域回流。但是,就股票市场而言,低利率促使资金投向消费或股票市场的倾向并没有显现。从94年8月的325点到97年5月的1510点;97年9月的1025点到2001年6月的2245点;97年7月的2245点到目前的1680点,股票市场的变化独立于消费和利率的变化。

2.3外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增长,明显地改变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出口年平均增长13.2%,进口年平均增长11.2%。由于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外贸依存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开放经济中,净出口是总需求的函数,以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它直接构成对GDP的贡献。实践表明,贸易的高速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而贸易的下降则是导致目前中国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

由于外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增长变化与国际形势、汇率有直接的关系,不同于投资、国内消费。为此,我们将近年来我国进出口总额的绝对值与上证指数的变化加以对比,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上证综指的走势竟然与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变化如此的趋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视觉上的直观,我们将上证综指做了放大一倍的处理)。我们计算的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2。我们用滞后一年的进出口总额计算的相关系数为0.81。这说明股市提前一年反映进出口的变化的强度要大于当年。这一意外的发现我们试图做以下解释:一是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加势必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由于外币的国内不可流通性,这必然要求增加等值人民币的供应量。资金的增量供应必然对股市产生影响。二是随着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程度的明显提高,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是伴随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而进行的。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资本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八五”时期平均增速为36.1%,“九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大量资本的流入,弥补了国内资本的不足,这使得国内的部分资金有了相对宽松的腾挪空间投资于证券市场。外贸形势不乐观时,情况正好相反,所以其波动趋于一致。三是1995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运行的下行阶段,通货紧缩加剧,大量产能过剩,职工下岗失业日增,宏观环境的恶化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1998年实施扩张政策,大力启动经济,但扩张政策收效不大,经济仍在波动中继续下滑,人们的预期尚未改变,投资者的信心也未恢复,因而,消费依然看淡,投资也只是政府投资扩张,而民间投资仍不活跃。但此时,即97-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7299、29153、31135、34153亿美元,绝对量处于升势,同期外资的利用为644、586、527、590亿美元。从外资的情况看98、99两年利用外资的增幅回落,2000年大幅增长。上证指数提前一年发生变化。这源于资本本性的决定,国内没有好的投资机会,进入股票市场逐利成为必然。四是中国国际收支统计中的投资收益以1995年为界,之前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之后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前者反映的是资本收益的实际流出额,后者记录的是全部的资本收益额。于是资本收益有两个流向:一个作为资本收益换成外汇流向国外,第二作为利润再投资记在资本项目的直接投资项下,这种利润的再投资在记入利用外资的同时,资本项目下的投资进入股票市场存在现实的可能。五是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们的进出口主要来自美日,美日经济向好,其股票市场繁荣,促使我国的进出口增加,股票市场呈现牛市。

2.4货币供应与股票市场

收入型货币数量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随收入的提高货币发行量以一定的比例增加,对经济总量的提高有显著效用。但是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

证券市场交易包括发行新股交易,也包括市场主体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改变其持有的不同资产组合而导致的交易,但常见的大量交易,是源于二级市场上投资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心理预期、新信息传播及对其解释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对市场的不同看法所导致的交易。与商品交易一样,证券市场的资产交易也是通过货币媒介进行的,同样不可避免要产生对货币的交易需求。这里我们通过对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对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年份M0M2M1上证指数

1993年586434879.816280833.8

1994年7288.646923.520540647.9

1995年7885.360750.523987555.3

1996年880276094.928514917

1997年1017790995.3348261194.1

1998年11204104498.5389531146.7

1999年13455119897.9458371366.6

2000年14652134610.3531472073.5

股票市场变化引起总的货币需求变化的途径或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意味着人们名义财富的增加,在收入比股价波动性更小的情况下,意味着财富/收入的比率上升。而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财富/收入比率越高,往往反映为货币/收入的比率越高,或者说收入流通速度越低。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的这种关系为财富效应。二是股价上涨反映了风险性资产的预期收益相对无风险性资产而言有所上升。在人们的风险偏好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相对价值的变化将导致风险性资产的风险程度增加,从而人们将会增加其资产组合中相对安全性资产的比重来抵消这种风险,比如说增大持有短期债券、货币等,从而引致货币需求增大。这种增大其实质是资产组合的货币表现。三是股价的上涨往往伴随着股市交易量的扩张,这要求相应的货币供应来完成这些交易。四是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张,一般会使得股票吸引力增加,从而在人们的资产组合中比重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货币资产(主要是广义货币,如居民储蓄存款)有一种替代作用,从而降低货币需求。以上的股票与货币的传导机制中,就理论而言,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作用有时是正向的,有时是反向的。我们用上表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交易量扩大,导致货币需求相应增加。

股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变化的同时,货币供应的变化又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下图直接反映了货币流通量与股市的变化。变化表明货币供应量的走势完全同步于股市的变化,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股市的上涨与资金的推动是密切相连的。

三、关于股市背离宏观经济走势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中国这个新兴的证券市场中,证券融资的制度安排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情况下强制执行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和中国国企的传统背景的原因,这种制度不可避免的与完全市场下的融资行为产生摩擦。

3.1上市公司股权失衡

与发达国家成熟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股票市场内部结构的非均衡性,股票市场被严重分割,市场结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统一的市场体系。股票市场结构缺陷首先表现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严重分割。国有股一股独大,且这些代表国家所有的股权又不能上市流通,这种股权结构被严重分割的状况,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降低了证券市场的效率。占67%的国家股、法人股主体代表的缺位,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存在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

3.2机构投资者发育不全

投资者结构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比例过小,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可能造成操纵市场等不规范现象的发生,使得市场大起大落、坐庄投机等现象时有发生。股价与企业效益已经没有匹配的效应。股票价格并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信息,而信息失真和市场参与各方信息之间的不对称,使得投资者不得不为之付出额外成本,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被演化为理性投机行为,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不但信息传递机制发生扭曲,而且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可避免发生了扭曲。尽管国家的政策导向一直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战略投资者、封闭式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就股票市场本身的发展要求相比,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3.3上市公司缺乏投资价值

从纵向比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历年的业绩呈整体劣化的趋势,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呈下降态势,通过对不同年度上市公司的考察,发现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越长,其效益越差。究其原因在于企业上市的目的不是促其建立适应市场运作机制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而是乐于从二级市场圈钱,MM理论中的股权融资的成本高于债权融资的理论完全失效,关键在于董事会、经理层对股东的回报没有制约,总认为二级市场圈的钱是没有成本的美餐。不怕股东用脚投票。毕竟大股东代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有的上市公司为了在现行的制度下保住其融资的资格,不惜弄虚作假,愚弄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证券市场股份制改制的功能缺陷,致使公司的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应有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