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继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58:44

股权继承

股权继承范文篇1

何为股权?学者有许多不同观点。第一,股权所有权说。该学说认为股权本质上是所有权,而将股权视同所有权,将会否定公司独立人格的基础独立财产,导致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否定。这种学说已被摒弃。第二,股权债权说。该学说主张股权本质上是债权,它强调了公司法人对股东投资于公司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但并没有认识到股权不仅仅是收益请求权,还包括公司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权等权利,没有认清股权和债权之间的本质区别。第三,股权社员权说。德日学者基于公司属于社团法人,认为股权为社员权的一种,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持此观点。该学说认为股权是股东作为公司(社团法人)的成员而享有的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的总称,并以此为依据否认股权可以继承。第四,股权独立民事权利说。该学说主张股权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独立权利类型,是股东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而在公司中享有的以财产为核心的权利,本质上是财产权。笔者对第四种观点持赞同意见。

股权是一种与物权、债权并列的新型财产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它有以下特性:第一,财产性是股权的最基本属性,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出资行为而取得的特定民事权利,股东因其出资行为,以实物或金钱为载体,将其出资转化为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是股东财产性权利的集合体,股权又可以货币形式量化,因此股权具有典型的财产性。

第二,股权是自益权能和共益权能的有机统一体。股权包括公益权和自益权两项权能。股东的自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利益单独行使的权利,如股权转让请求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公司终止后的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财产性权利。股东的共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全体股东共同的利益,通过共同行使的方式,来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它包括出席股东会的表决权,任免公司董事和公司管理人员的请求权、股东代表诉讼权等非财产性权利。行使共益权是以实现自益权为目的的。

第三,股权具有可分割性与可转让性。股东在转让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时,可分割转让,即可以全部转让,也可部分转让。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只是在转让对象上受其他股东意思限制而已,并非不可转让。

二、我国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五)款规定:“企业投资者破产、解散、被撤销、被吊销或死亡,其继承人、债权人或其他受益人依法取得该投资者股权”;第(六)款规定:“企业投资者合并或者分立,其合并或分立后的承继者依法承继原投资者的股权”;《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由于本规定第二条(五)、(六)项的规定导致企业投资者变更的,如果企业其他投资者不同意继续经营,可向原审批机关申请终止原企业合同、章程。原企业合同、章程终止后,股权获得人有权参加清算委员会并分配清算后的企业剩余财产;如果股权获得人不同意继续经营,经企业其他投资者一致同意,可依照本规定将其股权转让给企业其他投资者或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全部转让给该股东的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二)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让,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用于证明前款规定的过半数股东同意的证据,可以是股东会决议,也可以是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股东的书面声明材料。

三、完善股权继承制度的思考

1.关于股东资格继承问题

第一,股东资格应是当然继承,公司章程可以作例外性规定。继承人只需要证明其为已故股东的合法继承人即可。其他股东只有证明公司章程有排除或限制继承时新股东加入的约定,继承人方不能自动取得股东资格。在股权继承的问题上,如果股东认为将来可能发生的股东资格继承会给公司带来不确定性,则全体股东可以协议在公司章程中确定股东资格继承的条件,或者完全禁止股东资格继承。

第二,引入平衡制度,对继承权及股东权作出更合理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由于发生股东资格的继承,公司的人合性可能不同程度地被破坏。新的股东可能会严重破坏原有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而导致公司僵局。在此情况下,应当引入平衡制度,应当赋予其他股东退出或解散公司的法定权利,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公司的人合性。

第三,参照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继承股权。当股东之间事先没有约定,事后也不能达成协议时,各继承人要想取得股东资格成为公司股东,应由各继承人向公司提出申请,由公司在合理期限内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会,由尚健在的股东表决,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他们入股的,他们才可以成为公司股东。否则,他们不可以成为公司股东,不同意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的股东,应优先购买继承人本应继承的股份,再由继承人继承财产利益,如果不购买即视为其同意继承人成为股东。

2.关于公司股东人数问题

第一,因股权继承而导致公司股东人数超出50人,是合法的。对人数超过公司法规定的,可以考虑由原有股东收购新加入股东的股权来减少股东人数或由数个新加入的股东仍然共同共有一个股权来解决。

第二,因股权继承导致股东仅为一人,则为一人公司。该公司应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作变更登记。

3.关于无(限制)行为能力人是否可以成为股东问题

在股权继承中,无(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股东。其一,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并无明确的相反规定,可推断其具备股东资格。其二,无(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自行管理其财产,可由法定人代为管理。

参考文献:

[1]江平.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68.

[3]王利民.论股份制企业所有权的二重结构.中国法学,1989,(1).

[4]郭峰.股份制企业所有权问题探讨.中国法学,1988,(3).

股权继承范文篇2

【关键词】股权继承股权自然人股东人合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因其资合性的特征,其股权继承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兼具人合和资合的特征,使得股权继承面临的问题复杂得多。

一、股权的性质分析

何为股权?学者有许多不同观点。第一,股权所有权说。该学说认为股权本质上是所有权,而将股权视同所有权,将会否定公司独立人格的基础独立财产,导致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否定。这种学说已被摒弃。第二,股权债权说。该学说主张股权本质上是债权,它强调了公司法人对股东投资于公司的财产享有所有权,但并没有认识到股权不仅仅是收益请求权,还包括公司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权等权利,没有认清股权和债权之间的本质区别。第三,股权社员权说。德日学者基于公司属于社团法人,认为股权为社员权的一种,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持此观点。该学说认为股权是股东作为公司(社团法人)的成员而享有的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的总称,并以此为依据否认股权可以继承。第四,股权独立民事权利说。该学说主张股权是一种自成一体的独立权利类型,是股东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而在公司中享有的以财产为核心的权利,本质上是财产权。笔者对第四种观点持赞同意见。

股权是一种与物权、债权并列的新型财产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它有以下特性:第一,财产性是股权的最基本属性,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出资行为而取得的特定民事权利,股东因其出资行为,以实物或金钱为载体,将其出资转化为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是股东财产性权利的集合体,股权又可以货币形式量化,因此股权具有典型的财产性。

第二,股权是自益权能和共益权能的有机统一体。股权包括公益权和自益权两项权能。股东的自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利益单独行使的权利,如股权转让请求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公司终止后的财产分配请求权等财产性权利。股东的共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全体股东共同的利益,通过共同行使的方式,来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它包括出席股东会的表决权,任免公司董事和公司管理人员的请求权、股东代表诉讼权等非财产性权利。行使共益权是以实现自益权为目的的。

第三,股权具有可分割性与可转让性。股东在转让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时,可分割转让,即可以全部转让,也可部分转让。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只是在转让对象上受其他股东意思限制而已,并非不可转让。

二、我国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五)款规定:“企业投资者破产、解散、被撤销、被吊销或死亡,其继承人、债权人或其他受益人依法取得该投资者股权”;第(六)款规定:“企业投资者合并或者分立,其合并或分立后的承继者依法承继原投资者的股权”;《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由于本规定第二条(五)、(六)项的规定导致企业投资者变更的,如果企业其他投资者不同意继续经营,可向原审批机关申请终止原企业合同、章程。原企业合同、章程终止后,股权获得人有权参加清算委员会并分配清算后的企业剩余财产;如果股权获得人不同意继续经营,经企业其他投资者一致同意,可依照本规定将其股权转让给企业其他投资者或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全部转让给该股东的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二)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让,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用于证明前款规定的过半数股东同意的证据,可以是股东会决议,也可以是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股东的书面声明材料。三、完善股权继承制度的思考

1.关于股东资格继承问题

第一,股东资格应是当然继承,公司章程可以作例外性规定。继承人只需要证明其为已故股东的合法继承人即可。其他股东只有证明公司章程有排除或限制继承时新股东加入的约定,继承人方不能自动取得股东资格。在股权继承的问题上,如果股东认为将来可能发生的股东资格继承会给公司带来不确定性,则全体股东可以协议在公司章程中确定股东资格继承的条件,或者完全禁止股东资格继承。

第二,引入平衡制度,对继承权及股东权作出更合理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由于发生股东资格的继承,公司的人合性可能不同程度地被破坏。新的股东可能会严重破坏原有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而导致公司僵局。在此情况下,应当引入平衡制度,应当赋予其他股东退出或解散公司的法定权利,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公司的人合性。

第三,参照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继承股权。当股东之间事先没有约定,事后也不能达成协议时,各继承人要想取得股东资格成为公司股东,应由各继承人向公司提出申请,由公司在合理期限内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会,由尚健在的股东表决,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他们入股的,他们才可以成为公司股东。否则,他们不可以成为公司股东,不同意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的股东,应优先购买继承人本应继承的股份,再由继承人继承财产利益,如果不购买即视为其同意继承人成为股东。

2.关于公司股东人数问题

第一,因股权继承而导致公司股东人数超出50人,是合法的。对人数超过公司法规定的,可以考虑由原有股东收购新加入股东的股权来减少股东人数或由数个新加入的股东仍然共同共有一个股权来解决。

第二,因股权继承导致股东仅为一人,则为一人公司。该公司应按照公司法相关规定作变更登记。

3.关于无(限制)行为能力人是否可以成为股东问题

在股权继承中,无(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股东。其一,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中并无明确的相反规定,可推断其具备股东资格。其二,无(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自行管理其财产,可由法定人代为管理。

参考文献:

[1]江平.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68.

股权继承范文篇3

[关键词]股权继承;股权;遗产股权

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有自然人股东的公司不断发生股权继承问题。虽然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股权继承问题做了一些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较为笼统,加上股权继承本身的复杂性,这使得股权继承在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务部门都存在许多有争议的问题需要澄清。本文通过分析股权的可继承性入手,在参考域外股权继承立法例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试提出了完善我国股权继承制度的设想。

一、股权的可继承性分析

何为股权?学者有许多不同观点,德日学者基于公司属于社团法人,通说认为股权为社员权的一种,在我国也有很多学者持此观点。该说认为股权是股东作为公司(社团法人)的成员而享有的财产权利和非财产权利的总称。[1]我国有的学者认为股权为兼具财产权和人身非财产权的一种特殊的权利。[2]有的学者认为股权是股东基于股东资格依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而在公司中享有的以财产为中心的权利。[3]而我国对股权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为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出资行为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和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权利的总称。[4]究其实质,股权是一种与物权、债权并列的新型财产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它有以下特性:

第一,股权是股东基于其出资行为而取得的特定民事权利,股东享有的与出资行为无关的民事权利不属于股权。它是股东向公司缴付出资之后享有的一种权利,而非权利与义务的复合体,股东对自己权利的不行使不会损害到他人之利益。股东享有股权,并不意味着他不负担义务。如股东负有遵守公司章程的义务,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义务,不得退股的义务等,但股东的这些义务可以看作是股东享有股权的对价,它们本身并不属于股权,而是由公司法规定的股东负有的义务或是股东之间因契约而承担的义务。

第二,财产性是股权的最基本属性,股东因其出资行为,以实物或金钱为载体,将其出资转化为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是股东财产性权利的集合体,股权在变价时又可以金钱形式量化,因此股权具有典型的财产性。

第三,股权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我国通说认为股权包括公益权和自益权两项权能,股东的自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利益单独行使的权利,如股权转让请求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等财产性权利。股东的共益权是指股东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全体股东共同的利益,通过共同行使的方式,来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利,它包括出席股东会的表决权,任免公司董事和公司管理人员的请求权等非财产性权利。财产性权利和非财产性权利二者契合在一起构成股权完整的权利体系。其中财产性权利内容是股权的基本方面,收益是股东对公司投资的主要预期利益,是股东向公司投资的基本动机所在,也就是说收益是股东的终极目的;非财产性权利是确保股东获得财产利益的手段,是次要方面,但这不是说其不重要,它仍是围绕财产性权利这一核心而设,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财产权益,是财产性权利的体现和保障。

需要说明的是自益权与共益权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如股东会的召集请求权,宣告股东会决议无效的请求权,这样的权利股东可以单独行使,但它的行使受一定条件限制,并且它行使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股东自身的利益,这样的权利既可以看作是自益权,也可以看作是共益权。

第四,股权具有可分割性。股东在转让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时,可以全部转让,也可部分转让。在股东部分转让股权时,原有的股东与新加入的股东各自享有独立的股权。

第五,股权具有可转让性。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只是在转让对象上受其他股东意思限制而已,并非不可转让;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对有特殊身份的股东,对其持股时间有一定限制,它也是可转让的。

由于股东何时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一种法律事件。但股东遗留在公司中的股权不因股东的死亡而必然消灭,股权的财产性、分割性及可转让性等特性都决定了股权可以作为遗产由死亡股东的合法继承人来继承。这已为我国公司法及继承法所规定。[5]

二、域外股权继承的立法例及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德国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公司股权具有可继承性。有限责任公司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公司股份是可以继承的。根据该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如果公司章程没有对股份分割进行规定,那么继承股份时对股份的分割必须获得其他股东的同意。为防止因为继承而无限制增加公司股东人数,该法第十七条经四款规定,公司章程中也可以禁止对公司股份进行分割。如果公司章程没有特别规定,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有任意指定的遗产继承顺序,公司股东去世后,其股份依法转让给遗产继承者;若有多个继承人,则股份归他们共同继承;可根据有限责任公司法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的规定对股份进行分割。

一个股份为几个继承人共同继承,他们必须共同行使该股份的权利。对该股份所欠的支付责任,所有继承者必须承担连带责任。继承者对继承股份所欠的债务承担无条件的清偿责任,这些债务包括尚未缴纳的股金、追加出资、差额责任或遗留补缴责任等。如果公司股份被遗赠给某一继承人或第三者,则受赠者可以根据一般的法律规定向其他遗产继承者提出转让要求。要求必须符合有限责任公司法的要求规定的形式要件。如果公司章程根据有限责任公司法的规定对转让作了限制,则还必须满足有关转让的其他前提条件。如果无论是遗产继承者还是受赠者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因为公司拒绝同意转让,则遗赠可能无法实现。

为阻止不受欢迎的遗产继承者成为公司股东,公司可以在章程中规定:股东去世后,由公司回收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法对此予以认可,公司还可以在事后作出补充规定。章程可以对继承进行限制,比如股份不得由股东的成庭成员继承,或者不得转让给其家庭成员。公司章程可以规定一个较低的补偿价格,如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进行转让(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资本的外流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可以简化利益冲突)。公司可以对遗产继承者发出无需特殊形式的通知进行回收。公司也必须在适当的期限内行使其回收权。公章章程中也可以对股份回收不作规定,相反却规定股东或第三者的加入权利(加入条款),或者规定股份继承者必须将其继承的股份转让给某个确定或尚待确定的人(转让条款)。

如果遗赠者的遗嘱安排涉及其所有遗产,那么这种安排也同样涉及其持有的股份。但是遗嘱的执行可只局限于公司的股份。遗嘱执行者所享有的权利和必须承担的义务必须以民法典及遗嘱的规定为准。公司法并不反对遗嘱执行者行使股权,如参加股东大会,行使其查询权和投票权,因为这不是对股权的分割,而只是行使其作为执行者的职权。[6]

(二)法国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法国商事公司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公司股权通过继承方式或在夫妻之间清算共同财产时自由转移,并在夫妻之间和直系尊亲属和直系卑亲属之间自由转让。但是,章程可以规定,配偶、继承人、直系尊亲属和直系卑亲属只有在按章程规定的条件获得同意后,才可能成为股东。第四十五条规定,只有在争得至少四分之三公司股份的多数股东的同意后,公司股份才可转让给与公司无关的第三者。根据法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他股东可以通过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下列选择权:一是公司仅在健在的股东之间继续存在,即公司要回购死亡股东的股份,如果对股份作价达不成协议,则应当由鉴定人进行评估作价;二是准许已去世股东的所有继承人加入公司,公司继续存在;或者仅有某些继承人加入公司,公司继续存在;三是立即解散公司。由于法国法律规定两合公司的股东必须具有商人资格,而死亡股东的继承人可能因尚未成年或其他原因,没有成为商人的能力。在1966年7月24日法律第21条规定,在有一名或数名股东的继承人尚未成年时公司继续存在的情况下,这些未成年人对公司负债仅以其继承的遗产为限度承担责任。在这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优先于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另一方面,该条文还补充规定,公司应当在一年期限内转型成为两合公司,让未成年人在转型后的两合公司中成为仅负有限责任的股东。这样无能力人也就享有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度承担公司负债之利益。如果公司没有转型,那就应当解散,而不能采取事后补正手续的做法。[7]

英美公司法也有类似法国的规定,原则上承认死亡股东的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的权利,但公司章程如果授权董事有决定是否对新股东进行登记的自由裁量权,则董事有权拒绝登记,只要这种拒绝是出于善意。[8]

(三)日本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日本有限公司法》第19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将其股份之全部或一部转让与非股东时,应经股东权会承认。”第(六)款规定:“非股东者取得股份时,可以向公司提出记载取得出资股数的书面,请求公司于不承认其取得时指定可以收购该股份者。于此情形,准用前二款的规定。”按照第24条规定,《商法典》第210条之三第一款也适用于有限公司,即:如果公司章程规定了转让股份应经董事会承认条款时,公司可以在继承开始后一年内,从股东的继承人处收购其因继承所得股份而取得自己股份。[9]可见,继承人要想取得股东资格,须经股东会同意,并受章程限制。

此外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二款(两合公司)也规定,有限责任股东死亡时,其出资归其继承人。

可见,域外这些法律法规都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对于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的限制程序。

(四)我国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规定

我国《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五)款规定,企业投资者破产、解散、被撤销、被吊销或死亡,其继承人、债权人或其他受益人依法取得该投资者股权;第(六)款规定,企业投资者合并或者分立,其合并或分立后的承继者依法承继原投资者的股权;《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由于本规定第二条(五)、(六)项的规定导致企业投资者变更的,如果企业其他投资者不同意继续经营,可向原审批机关申请终止原企业合同、章程。原企业合同、章程终止后,股权获得人有权参加清算委员会并分配清算后的企业剩余财产;如果股权获得人不同意继续经营,经企业其他投资者一致同意,可依照本规定将其股权转让给企业其他投资者或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全部转让给该股东的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二)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转让价格等事项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其同意转让,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司股东。用于证明前款规定的过半数股东同意的证据,可以是股东会决议,也可以是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取得的股东的书面声明材料。

三、完善我国股权继承制度的设想

虽然我国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公司类型,公司股东都只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是股权继承涉及的问题仍较一般股权转让复杂得多。我国股权继承制度应紧紧围绕一方面保护死亡股东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合特征,保护其他股东及公司健康发展的整体利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公司章程及股东的意思表示,在股东没有约定及章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依照公司法、继承法等相关规定来设计。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股权继承应符合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规范及其行动准则的书面文件。公司章程可以委托其中一个股东制作,但最后必须经其他股东或发起人同意并在章程上签名盖章,公司章程才能生效。而且公司法对公司章程的修改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即在不损害股东利益、不损害债权人利益、不妨害公司法人的一致性原则下,先由董事会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建议,再将修改公司章程的建议通知其他股东,并召开股东(大)会,然后经过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才生效。公司章程作为公司的内部规章,被称为公司内部的小宪法,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因此,如果公司章程对股东死亡后其股权应如何继承有规定的,在股东死亡后其股权继承应严格按照章程的规定来办理。这已为公司法七十六条所认可。章程可以规定死亡股东的继承人不须经任何程序或须经其他严格程序才能成为公司股东;也可以规定股东死亡后其生前持有的股权由其他尚健在的股东购买,然后由死亡股东的继承人继承股权的财产利益,公司在健在股东之间继续存在或规定死亡股东的;也可以规定公司在某一个特定股东或任何一个股东去世后公司解散等内容。公司解散后,股权继承人有权参加清算委员会并分配清算后的企业剩余财产。

(二)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

股东去世之前与其他股东对公司股权如何继承有约定的。对这种约定,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只要没有明显的违法现象存在,就应认可其法律效力,即使公司法给出了某种解决方式,也应允许公司的股东通过事前的约定加以排除。这样,就可以很好避免将来发生纠纷,影响公司的稳定经营,也更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和各股东的利益。

(三)尊重继承人与公司原股东的意思表示

股东之间事先没有约定,但去世股东的继承人与其他股东就股权继承达成协议,对该协议,由于系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也应该按该协议履行,但应以不违反公司法强制性规定为限。

(四)参照公司股权转让的规定继承股权

当股东之间事先没有约定,事后也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于各继承人原来并不是公司股东,虽然按公司法的规定他们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考虑到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征,各继承人要想取得股东资格成为公司股东,应由他们向公司提出申请,由公司在合理期限内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会,由尚健在的股东表决,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他们入股的,他们才可以成为公司股东。否则,他们不可以成为公司股东,不同意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的股东,应优先购买继承人本应继承的股份,再由继承人继承财产利益,如果不购买即视为其同意继承人成为股东。

这里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公司股权不同于有形财产,其价值由多种因素构成,如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以及产品赢利能力和人员素质等。只有经过评估机构专门评估后,公司股权的价值才能体现或接近客观真实。[10]同时,死亡股东的遗产还包括一些财产性债务,这些债务包括尚未缴纳的股金、追加出资、差额责任或遗留补缴责任等。对该股份所欠的支付责任,所有继承者都必须承担无条件的连带清偿责任。

由于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定身份的股东转让股权的限制,对股权的继承可能会导致违反公司法的禁止性规定,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为一人公司,一人公司已为我修订后的公司法所认可,本文不再赘述;一种为人数超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50个股东的最高数额,对此要具体分析。

第一、公司法对公司人数的限制,笔者理解仅是对设立公司时的人数限制,不是公司存续时的人数限制。对于公司股权因继承、析产或者赠与、被强制执行而导致的人数违反公司法规定的禁止性规定则不应受此限制。

第二、如果没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仅因股权继承转让而导致公司股东超过公司法规定股东人数的情形,并不当然导致公司无效。因继承转让行为本身并不违法,至于转让结果,只要在合理期限内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吸纳新股东,也就不再存在违反公司法有关规定的情形了。[11]对人数超过公司法规定的,可以考虑由原有股东收购新加入股东的股权来减少股东人数或由数个新加入的股东仍然共同共有一个股权来解决。上文已论述了公司股权可以数人共同共有,在此不赘述。

第三、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特定身份的股东转让股权的限制,主要是针对公司发起人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转让股权的限制,应当从公司法的立法本意出发,来理解此种限制的性质。

公司法意义上的股权转让是指股东通过与他人合意,以契约的方式出让自己的股权,由受让人取得股权和股东资格的行为。公司法对特定身份的股东转让股权的限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公司及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而在共有股权的情况下,由于共有人某一方的死亡并不以股东单方的意志为转移,此种情况下对股权的分割所引起的股东姓名变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股权转让行为,且此种情况下对股权的分割继承通常不会危及到公司利益或者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在共有股权一方去世时,对共有股权的分割继承不受公司法关于特定身份的股东转让股权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2]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68页。

[3]王亦平、马强、王轶:《公司法理与购并运作》,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第1版,第60页。

[4]唐广良、房绍坤、郭明瑞:《民商法原理(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版,第75页。

[5]郭明瑞、房绍坤:《继承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94页。

[6]何美欢:《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版,第235页。

[7][德]托马斯。莱塞尔、吕迪格。法伊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单晓光、刘晓海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06-509页。

[8][法]伊夫。居莱:《法国商法》,罗结珍、赵海峰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79页。

[9]张贤钰:《婚姻家庭继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14页。

[10]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177页。

注释:

[1]江平主编:《法人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74页。

[2]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68页。

[3]王亦平、马强、王轶:《公司法理与购并运作》,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第1版,第60页。

[4]唐广良、房绍坤、郭明瑞:《民商法原理(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版,第75页。

[5]我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的公民可以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中应包括被继承人在公司中股权等财产性权利。详见郭明瑞、房绍坤:《继承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94页。

[6][德]托马斯。莱塞尔、吕迪格。法伊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单晓光、刘晓海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06-509页。

[7][法]伊夫。居莱:《法国商法》,罗结珍、赵海峰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79页。

[8]张明蹰编:《英国公司法典型案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9]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股权继承范文篇4

[论文摘要]从性质上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是一种特殊的出资转让,该出资转让既要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资合性,又要实现继承人的继承权。继承人股权的继承是一项在公司实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公司是由股东出资设立,并由法律赋予法人人格的有机体,具有人合性与资合性。为了确保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法律要求各投资主体将其出资的所有权让渡给公司,作为对价,投资者获得股权。〔1〕从行使目的来看,股权可分为财产性权利和公司事务参与权。〔2〕对于股东而言,财产性权利的获得是其终极目的,公司事务参与权只不过是股东实现财产性权利的手段和保障,公司的股权的财产性(对于“股权的性质”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对于股权具备“财产性”基本形成了统一认识)决定其可以继承。从性质上看,出资转让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协议而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而被继承人死亡后,有资格继承其股权的只能是死者的近亲属,死者近亲属以外的人依法只能作为死者的受遗赠人。因此,因继承行为导致的出资转让并非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的协议,而是因继承这种特定的事实行为发生的,〔3〕正是这一特殊的关系决定了股权继承既不同于公司内部的出资转让,也不同于外部的出资转让,它的核心价值追求应该是不破坏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以及资本的流动性基础上,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行。

一、在股东死亡后,其继承人是不是自然而然地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关于这一点,各国立法规定不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我国台湾和德国为代表,股东的继承人可以直接成为公司的股东,如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5条第1款规定:股份可以出让和继承;另外一种以法国、日本为代表,股东的继承人取得股权须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各国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转让的限制不一,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股东出资转让须经股东大会同意。如日本《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9条第2款规定,股东欲将其股份之全部或一部转让于非股东时,须经股东会承认。二是授权公司章程对出资转让的条件作出规定。如法国《商事公司法》第44条规定,公司股份通过继承方式或在夫妻之间清算共同财产时自由转移,并在夫妻之间以及直系尊亲属和直系卑亲属之间自由转让。但是,章程可以规定,配偶、继承人、直系尊亲属、直系卑亲属只有按章程规定的条件获得同意后,才可称为股东。我国新《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了“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可以看出,我国的立法借鉴了法国的立法,在承认继承权的基础上,赋予了公司章程的特殊规定权,其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我们知道,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介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企业之间,兼有人合性与资合性,共同出资人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才有可能树立起公司良好的商业形象,进而才有可能成为人们信赖的从事交易活动的对象,“资本的联合和股东间良好的信赖关系是公司两个不可或缺的信用基础”〔4〕。作为出资转让形式之一,股权的继承仅仅是主体的变更,并不影响公司的资本信用,但继承人的加入极有可能破坏公司原有的信赖关系,从而使公司产生信用危机。因此,合理的股权继承制度应该是既能实现继承人的继承权,又能维护公司的人合性。所以,我们把公司章程引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目前,尽管就公司章程的性质说法不一,但不论是契约说还是自治说,都承认公司章程是股东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公司章程就公司股权的继承问题作出了规定,则可以看作是被继承人对其股权继承所作的安排,作为继承人理应遵守。同时,公司章程是被继承人与其他股东的合意,在符合公司章程的情况下,股东的继承人成为公司的股东不会损害公司的人合性。因此,除非章程有相反约定,股东的继承人因继承股权可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公司章程在限制继承权时应该在法律范围内,并且对继承股权的限制不能高于对第三人转让股权的限制。当继承人要成为股东时,如果其他股东既不同意又不购买该股权时,视为同意,继承人取得股权,成为该公司的股东。

二、被继承人的股东资格问题

继承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拥有合法的继承权利,并且被继承人具备股东资格,便可行使继承权,这里需要讨论的就是被继承人股东资格获得问题。一般而言,要取得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须具备下列特征:(1)向公司投入在章程中承诺投入的资本,并实际履行出资义务;(2)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的公司文件中列名为股东;(3)被载入公司股东名册。其中,实际出资属于实质要件,工商行政部门对公司股东的登记和股东名册的记载属于形式要件。〔5〕股东资格的取得以形式要件是否具备为准。《公司法》修改后,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出资,也就意味着股东在没有全部缴纳出资的情况下,就已经全部的拥有了作为股东所享有的权利,如果出资就等于资格,那么没有完全出资就获得全部资格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确认某种资格,在许多情况下只需某些事实状态的存在或满足形式上的要件就拥有资格,在法律上这种例子很多,例如在物权上,记载在登记机关的不动产,合同法上的表见。还有就是如果将股东出资作为必要条件,则难以处理公司中实际的问题,如隐名股东问题。①我们知道,隐名股东在出资时与挂名股东是委托关系,他们之间有委托协议,当被继承人是隐名股东时,继承人可以凭借协议与挂名股东再次形成关系,这并不影响继承人的权利。同时,挂名股东享有股东的形式要件,具有股东资格,可以更大的发挥自主性为继承人创造价值,如果继承人不希望继续下去,可以依据委托协议,解除关系,维护自己权利。当然,以形式条件作为确认股东资格的要件,并不意味着忽视出资人的出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通过追究股东的出资责任,可以使受损害的法律关系得到恢复。

三、继承人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我国《继承法》并不排除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继承权,相反,在分割遗产时,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予以特别照顾。因此,除非公司章程有特别的约定,继承人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依《继承法》第6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人同意后行使。所以,股权转让的时候,应该不排除继承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

新的公司法只规定了自然人股权继承问题,而没有规定公司法人的继承问题;只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没有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继承;还有类似股权继承的夫妻财产分割,我国公司法也没有相关规定。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大难度,所以,尽快出台公司法解释或相关规定,是对我国公司法适用的一大推进,也是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江平.法人制度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3.

〔2〕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法律出版社,2006.233.

〔3〕董峻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

股权继承范文篇5

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资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与股份公司相比,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的人合性。这就决定了有限公司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相对自由,而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则比较严格。

新《公司法》第7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简单说,此规定明确了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2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与之前的老《公司法》相比,该规定优点在于排除了拟转让股权股东的表决权,而且征求其他股东意见时只需采取书面通知形式,无需召开股东会进行决议。

但该规定亦有严重不足:“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此处的“过半数”是指股东人数的过半数(不包括半数),而非持股数额的过半数,也就是以股东人数计算表决票数,而不是以股份数额计算表决票数。如前所述,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相比有较强的人合性,但单就有限公司而言,其人合性不及资合性,亦即有限公司更强调资合性,其次才是人合性。体现在股东表决权方面,应该是按照出资比例而不是人数行使表决权。《公司法》多处条款印证本观点,如第43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44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第183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由此可见,《公司法》第72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之规定,表面上是对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尊重,实质上忽略了其资合性,与《公司法》的一贯原则与理念相冲突。故建议将其修改或明确为“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表决权过半数同意。”

二、股东违反法定程序转让股权的效力认定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公司法》规定了“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这两个基本条件。如果股东未按照此规定进行转让,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应如何认定,法律并没有明确。目前有四种观点:有效说、无效说、效力待定说、可撤销说。有效说认为公司法的规定对股东内部有约束力,对股权转让合同没有影响;无效说认为,该行为违背了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合同;效力待定说认为该合同经其他股东追认后才能有效;可撤销说认为转让合同有效,但其他股东可要求撤销。

笔者主张该类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因为若一味认定无效,其他股东甚至转让双方均可以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不利于交易稳定,甚至出现恶意损害善意第三人利益的情形。股东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其他股东未必都会反对或主张优先购买权,此时认定合同无效不符合其他股东本意,也不利于股权流通和交易效率。效力待定说可能会使得该类转让处于长期不确定状态,应予摒弃。将该类合同界定为可撤销合同既能保护其他股东的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又可以维护交易效率,建议公司法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可以参照《合同法》第55条,规定其他股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三、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性约定的效力分析

与之前的《公司法》相比,2006年新《公司法》更加强调公司自治。而公司自治方式往往是通过公司章程,如对于公司组织机构职权,新法加入“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等等。实务中公司章程对于股东转让股权进行限制的现象多有发生,相关纠纷层出不穷。但由于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解决方式比较混乱。笔者认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公司章程可以对包括股东转让股权在内的内部事务进行约定,一般情况下应认可该约定的效力。新《公司法》第72条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议的有两种情况:

(一)“人走股退”。有些公司尤其是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公司以及股东人数较少的公司经常在公司章程中有“股东因离职等原因离开本公司时,应当将其所持股份转让”这样的条款。现实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只要求离职股东转让其股权,但没有对受让人范围进行限制;二是不仅要求离职股东转让其股权,而且要求只能向其他股东转让。第一种情况只是要求转让人不再担任股东,并没有侵犯到其他权利,该约定效力应予认可。第二种情况相对复杂,实际上剥夺了离职股东向他人转让股权的权利。但鉴于有限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而且该股东之前也同意公司章程这种约定,故该约定效力也应予认可。

此时如果转让人、受让人对转让价格达不成一致,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评估。若其他股东均不愿受让该股权,则视为对公司章程原有约定的变更,该股东可以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股权,不算是违反约定。

(二)“原价转让”。有些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规定:“股东离职时必须依原价转让股权”。此处的“原价”是指股东认缴出资时该股份的价格,而且现实中往往要求该股东只能向其他股东转让该股权。笔者认为,虽然转让股东也签署了公司章程,但此种约定明显剥夺了该股东就其股权进行定价的机会,侵犯到其合法的财产权益,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也无视了股份财产性及其价格波动的客观事实,故该约定应认定无效,转让股东可以与受让人协商确定转让价格。

四、实践中几种特殊的股权转让分析

(一)一股多卖

因股价具有变动性,有些股东可能将其同一股权转让给两个以上的受让人,此情况如何处理,法无明文规定。从合同法基本原理分析,只要是符合合同有效的基本要件,合同即为有效。因此,股东虽将同一股权转让给多人,但各转让合同均为有效,只是谁能取得股权尚不确定,也就是说应该区别股权转让合同和股权变动的效力,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不是股权转让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出资证明书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最原始、最直接证明。因此,只要持有出资证明书就应认定其股东资格,除非有证据证明签发错误。但若没有进行工商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对于通过受让股权成为股东的人,其股东资格也自其取得出资证明书之日取得。转让人多次转让其股权的,若工商登记的受让人与出资证明书持有人不一致,则应认定工商变更登记的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均未登记的,出资证明书持有人取得股东资格;公司就同一股权转让给多个受让人签发出资证明书的,最先取得出资证明书的受让人取得股东资格。其他不能取得股东资格的善意受让人可以追究转让人的违约责任或缔约过失责任。

(二)部分购买

如前所述,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权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若此时其他股东只愿意购买部分股权该如何处理?此时应该兼顾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和股东股份自由转让权。若将股权拆分后,其他股东仅购买一部分,股东以外的受让人愿意继续购买剩余部分,则转让股东不得拒绝其他股东的部分购买要求。反之,若因其他股东购买一部分股权导致股东以外的受让人不愿继续受让剩余股权,此时,应将欲行使部分优先购买权股东的态度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亦即同意转让人向第三人的转让行为。

(三)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人数实质性变化

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为五十人以下,其中一人公司要求比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要求更加严格。股东转让股权导致公司股东人数实质性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

1股东只有一人。这种情况发生于其他股东均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同一受让人,从而导致该公司由普通的有限公司转变成一人公司。因为一人公司在设立条件等方面比一般有限公司要求要高,此时应该具体分析:若股权转让后该公司符合一人公司的设立条件,则该公司继续存立,但需要变更工商登记,尤其要在营业执照中予以明示是自然人独资还是法人独资,对善意相对人尽到足够的提醒义务;若股权转让后公司只有一个股东而该公司不具备一人公司的基本条件,则给予一定的期限(如30日)要求其满足相关条件,期限届满后仍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则应将该公司予以解散。

2股东人数超过五十人。此种情形发生于某个或多个股东向股东以外的多人转让股权。因《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中股东人数上限为五十人,这种股权转让导致该公司不符合有限公司的基本条件。有学者认为,公司法对于股东人数上限五十人的规定是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规范的是“设立”而不是“转让”,因此股权转让后导致股东人数超过五十人并不违背公司法的强制规定,应认可股权转让的效力。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公司法之所以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作出规定是对其人合性的高度尊重,而人合性也是有限公司的特点甚至是优点之一,股东人数过多必然会冲击甚至泯灭这种人合性。而且,对于股东人数的规定不仅应在设立时满足,在运行过程中也应同样满足,否则必然导致公司运营的不规范,增加股东会决策的难度,甚至导致有人利用公司来规避责任与风险,不利于债权人利益保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股东对股权再次进行部分转让或采取信托方式,以达到法律对股东人数的要求,否则公司将予以解散。

(四)继承

从广义讲,被继承人的股权由继承人继承也属于股权转让的范畴。新《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第76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实践中因继承导致的股东纠纷多有发生,学界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也有分歧。有观点认为,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要取得股东资格,仍应按照公司法关于“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规定执行。这种观点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只要是公司章程没有禁止性规定或附加条件,且继承人符合法律关于股东资格的一般规定,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其便可以当然取得股东资格。当然依公司自治原则,公司章程可以约定一些必要的程序和条件,但这些条件不应被视为当然剥夺继承人的股东资格。为稳妥起见,建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公司章程中进行这样的约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继承其股东资格需由其死亡时其他股东表决权过半数同意”,这样既可以避免继承人直接继承股东资格破坏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又可以防止因绝对的禁止继承而错失良好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赵旭东,公司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5

[2]邹海林,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行为辨析[N],人民法院报,2003—06—20

[3]刘俊海,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J],法学家,2007,(6)

[4]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91

股权继承范文篇6

关键词:法律;公证;财产;继承;遗嘱

公证活动是一个国家在法律框架内提出的司法规范性活动,公证活动是否严谨真实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公证活动公信力的大小,只有全方位地对公证活动的内容从法律层面进行保证并规范执行行为才能够切实保证公证活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现阶段我国的公证内容很多,继承、合同和财产分割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公证行为,是在当事人申请的基础上由公证机关对其相关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展开的审查活动,对于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以下笔者将针对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一、基于法律之下的继承公证内容论述

(一)继承公证的概念

继承指的是当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或者真实死亡之后,遵照特定法律的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法律流程实现对公民生前财产的一种定向转移,继承人为财产的接收者。国家之所以确立继承制度就是为了赋予财产由被继承者转移到继承者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而继承公证则是为了对继承行为合法性与真实性的一种证明,在进行继承公证时,应当按照我国的《继承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继承行为采取公证措施,同时需要为做出的公证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继承公证在实践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1.对遗产分割协议合法性的认定

在财产继承中存在着对财产的分割问题,为解决财产的分割问题就需要签订相关的分割协议,而财产分割协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也需要进行公证,公证活动既可以在继承人所在地进行也可以在遗产所在地进行。当事人自身的身份证明、委托书和公证处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都应当在申请过程中由当事人进行提交,公证机关则遵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协议中的内容进行审查,其中包括:协议中涉及的各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达成一致,被分割的财产是否在被继承人合法处分的财产范畴中,是否属于继承人应当合法继承的财产范畴等,在完成了对协议中相关内容的全面审查后才可以出具公证书来对财产分割协议的合法性进行认定。

2.遗产分割与相关债务的实际处理

在进行财产分割时,要先对被继承人的财产进行是否对外存在债务的事实认定,假如对外存在债务就可以先用遗产去偿还对外债务或者是先由继承人继承遗产然后再以各自继承的遗产的比例份额来对应当承担的债务数额进行确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外债务没有偿还完成的情况下,公证处是不会出具相关的公证书的。假如遗产没有相应的继承人或者法定的继承人主动放弃了继承权,那么农村居民的遗产归集体组织,城镇居民的遗产归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死者存在未偿还的遗产的应当由接受遗产的相关机构在遗产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偿还。

二、基于法律之下的股权质押合同公证内容论述

(一)股权质押合同公证的概念

股权质押是法律问题研究中一个相对复杂的专业命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参考《物权法》《担保法》与《公司法》等相关的法律,所谓的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将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针对股权质押合同所做的公证需要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公证人员在严格按照《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与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秉承着公正客观的理念对股权质押合同进行真实性和发行方面的审查与公证。

(二)对股权质押合同真实性的审查公证

对股权质押合同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公证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分别是合同当事人与合同标的。对合同当事人真实性的审查主要是对当事人主体资格、提交的证明资料与合同签订者权限的审查。在股权质押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为出质人,一方当事人为质权人,如果股权质押是由于借贷关系而产生的,那么质权人通常也是债权人,出质人可能是债务人也可是第三人。在具体的审查公证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对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查应当以当事人提供的借贷主合同中规定的内容为依据;第二,对当事人是否真实存在的判断应当通过对当事人提供的资质类证明材料的审查实现;第三,对公司法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判断应当通过对签订合同或者申办公证的具体经办人的身份证明与授权文件等资料进行审查实现。在对合同标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公证时,应当明确合同中的标的就是股权,在具体的审查过程中,对合同中标的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公证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途径,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与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通过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备案登记的股东名册进行真实性的审查,而对于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则需要通过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中的登记信息为准进行审查公证。

(三)对股权质押合同合法性的审查公证

对股权质押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公证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股权质押合同是担保合同和从合同。从合同是依附于主合同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股权质押合同不能够单独存在,主合同存在且生效,从合同才能够有效成立,对股权质押合同的合法性的审查公证应当重点从主合同内容与形式着手。第二,合同中的明确出质的股权应当是在法律许可的出质范围内。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股权质押除了《公司法》中对相关人员转让股权提出了时间与数额的限定之外,其他的股权转让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直接参考市场交易状况;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权质押是需要通过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实现的;而国有企业与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权质押是需要经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批准的。

三、基于法律之下的婚前财产公证内容论述

(一)婚前财产公证的概念

所谓的婚前财产公证指的是由公证机构对夫妻双方二人在结婚之前的个人财产和所欠债务或者婚后两人的共同财产与所欠债务的权利归属与范畴等相关问题所达成的协定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加以证明所实施的活动。之所以要采取婚前财产公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于具有权威性的公证活动来对相关对象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确认,并且对夫妻双方二人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合法的规范,这一制度的存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夫妻之间可能产生的财产方面的纠纷在婚姻关系的开始予以消除。一般来说,婚前财产公证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在结婚登记之前夫妻两人达成协议并办理财产公证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二人达成协议并办理财产公证,当夫妻双方在财产方面产生了纠纷,婚前财产公证就能够充当证据有效解决纠纷。当夫妻二人的婚姻关系处于破裂边缘,要对双方的财产进行分割时,夫妻二人前述的财产公证书就可以成为其在财产划分时的重要依据。

(二)婚前财产公证在实践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股权继承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精神,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为主线,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目标,明晰产权主体,理顺分配关系,建立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强集体服务功能,建立成员共有、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制度。

二、目标任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开展清产核资、明确债权债务、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主体明确、责任清晰、权利到位、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继承权。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民自愿、民主决策原则。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农民群众选择村或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分配方式,不搞“一刀切”。

(二)坚持依法依规、“三个不变”原则。做到依法依规,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户承包经营等权属不变、非经审批土地用途不变、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变等原则。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制定切实可行,容易操作、群众认可的改革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四)坚持广泛协商、科学界定原则。界定村或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坚持尊重历史、成员劳动成果积累、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实行标准一致,程序公开,防止多数人侵害少数人权益。

四、主要内容

按照要求,重点围绕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继承权等方面开展。

(一)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的办法,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

1、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应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边界不清的问题,对一些特殊情形制定出特别处理的办法,以灵活有效地解决特殊情形的成员身份界定问题。

2、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集体经济组织要编制成员名册。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集体经济活动民主管理权。

(二)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

1、在村小组范围内开展清产核资、明确债权债务等基础性工作。

2、对于集体所有的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等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并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农民股份合作,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股权设置以个人股为主、集体股为辅,也允许探索设置募集股、风险责任股等。

(三)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权能

主要是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继承权等权利。

1、积极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对于占有权,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按户登记会计账簿管理台账;同时,以户为单位向其出具股权证书,作为成员占有集体资产股份、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有效凭证。

2、有条件地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继承权。建立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管理制度,对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的范围、条件和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

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应以成员自愿提出退股为主要条件;转让应严格限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其他成员的应对受让方占有的股权比重合理设置上限;由本集体经济组织赎回的,应对赎回的条件、收购价格、收购股份的处置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应严格遵循成员书面申请——集体经济组织审批——张榜公开——变更会计账簿、管理台账和信息化管理平台记录的程序进行。

在尊重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愿的基础上,探索制定集体资产股份继承制度具体的管理办法,探索具备法定继承人资格但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人员继承集体资产股份的规则。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成立组织机构。乡村两级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农村股改工作,具体承担宣传发动、矛盾纠纷调处、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配置、机构设置、章程制度建立等改革任务。

2.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精神,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方案》、《农村集体资产量化方案》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实施方案交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同意后,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3.抓好宣传动员。召开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布置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工作。通过召开村民小组座谈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广泛收集干部群众意见,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4.开展业务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对村、组具体负责试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份量化操作办法、股份合作社注册登记等。

(二)实施阶段

1.清产核资。成立由村、组二级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小组,按照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村内各类资产进行产权界定、资产估价。通过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并制定清产核资方案,对组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源、资金,并登记造册。资产清查结果及处理意见经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张榜公示7天。对公示无异议的进行账务处理,并报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2.界定成员。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明确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由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组成清人分类小组,通过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并制定清人分类方案,以上年度公安部门统计年报人口核定现有户籍在册人口为基础,填写《人口调查登记表》,以村小组为单位编印成册,经核对无误后由户主签字确认。认真做好户籍不在册对象的调查登记,切实保护好有享受资格成员的权益,力争做到不漏人,避免矛盾与纠纷的发生。如户籍制度改变、农转非、大中专毕业生、服兵役等人员的调查,切实掌握人口变动情况。调查登记汇总后将《人口调查登记汇总表》公示7天,如有错误及时调整修正。确定为本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可以享受集体资产量化折股的人员要编制成员名册,报县农业局与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3.资产量化。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公开、依法的原则,充分考虑本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和组集体经济收入构成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折股量化的组级资产。重点是把村小组经营性资产,进行折股量化到全组成员,非经营性资产(如公益性设施等)原则上不进行折股量化。折股量化资产的范围、方式等具体事项,交由本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4.股权配置。由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组成股权设置小组,通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并制定股权设置方案。设置的集体股原则上占总股权的30%左右,具体比例由本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原则上凡符合本组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论年龄大小,一律享有股份。对组股份配置实行人人持股、一户一证,分户不增、并户不减、增人不增、减人不减,配置到人。

5.编制台账。改革的村小组根据股权设置方案的规定,计算股份数量,编制股东清册,并张榜公示7天,经校对无异议后建立正式的股东清册台账,报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6.登记注册。新成立的村级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要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及时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份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股东代表、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组级集体资产可交由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管理,并将选举结果报乡镇经管部门备案。

7.股权管理。股改后,股权证书作为参与管理要素,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量化的股权可以继承,一般情况下不得转让,特殊情况可以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通过规范、合法的程序在本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转让。但受让方占有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权的20%,因人员、资本变动等实际情况而需扩股、缩股或调整的,必须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

8.资产运营。改制后,股东(代表)大会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力机构。重大投资决策、经营方针、年初预算、年度计划及执行、收益分配情况,须经股东(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改制后的股份合作社在进行资产经营时要以集体资产的安全稳定和保值增值为前提,并有利于盘活集体资产,增加经济、社会效益时,可选择合适的市场主体形式。

9.收益分配。集体土地被征占补偿收益、开发收益、发包、租赁等收入都要纳入村小组集体收入管理,净收益实行按股分红。股份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实行年初预算制,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费用和公共服务开支在年初预算中体现。当年可分配收益,先扣除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经费、公共服务开支费用、发展资金、公益等费用后,剩余部分(扣除没有配置股权人员享受份额)按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配。

10.监督管理。股份合作社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股份合作社年度财务预决算和收支分配方案,必须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必须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改制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决议、人口调查登记表、实施方案、股东清册等重要纸质、影像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归档,装订成册

股权继承范文篇8

关键词人力资本股权生命有限性

自从20世纪60年代T.W.Schultz,G.S.Becker,J.Mincer等人奠定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后,对人力资本的研究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深化。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那么,一个理所当然的推导就是,人力资本也应该像物质资本那样参与分配,或者说,应该有收益权,更明确地说,应该拥有股权。

然而,关于人力资本能否像物质资本那样拥有股权,仍然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赞成者从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论证,认为既然人力资本具有核物质资本那样的属性,就应该像物质资本那样拥有股权;而反对者则从风险以及信息识别的角度来探讨,认为人力资本不可能像物质资本那样承担风险,而且,人力资本的信息识别难度要远远大于对物质资本的识别难度,存在不可避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人力资本不应该像物质资本那样拥有股权。

而且,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人们一谈到人力资本产权,就认为是给与人力资本所有者股份。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中,一些人以人力资本产权化为幌子,实际上是想把国有资产转移到个人名下。而且,这样的做法似乎还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默认或许可。

所以,关于人力资本是否应该占有股份的问题,无论从理论研究上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都具有重要的探讨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要证明人力资本为什么不能拥有股权,其依据是人力资本的生命有限性,即是说,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本身,是具有有限的生命的。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行了必要的推导,从而得出人力资本不能拥有股权的结论。所以,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一节讨论股权与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公司控制权等概念的区别,第二节讨论人力资本能否拥有股权的有关争论,第三节讨论人力资本的属性,第四节根据人的“生命有限性”来推导人力资本为什么不能拥有股权,第五节是结束语,指出本文的主要结论。

一、股权与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公司控制权的区别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汇是“剩余索取权”。所谓“剩余索取权”(claimtoresidue),是指对企业总收入扣除所有的固定合约支付后的剩余额的要求权。⑴也就是说,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就是参与剩余产品分享的权力。请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分享”而不是“分配”。因为“分享”只是结果,而“分配”包括过程。一个人可能有分享权但不一定有分配权。分配权是决定如何对剩余物进行瓜分的权力。而分享权只是在别人进行了分配之后,得到自己的那部分剩余物,不一定有权力来决定自己应该得到多大的比例。

剩余控制权则是一种分配权,即可以决定谁参与剩余物的分享以及如何分配的权力。虽然一般来说,拥有剩余控制权就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但两者并不一致。一些情况下,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人不一定有剩余索取权,比如有些董事会成员,他们可以在公司的分配方案上投票,但自己不一定能够参与对对剩余物的索取。

公司控制权是指对公司事务的决策权。所以,公司控制权虽然同样是一种控制权,但其控制的范围远远大于剩余控制权的范围。

股权则是因占有公司股份而按照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应该享有的对公司资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是最彻底的财产权力。拥有股权,就拥有了公司控制权、剩余控制权以及剩余索取权。

由于目前理论界探讨最多的是剩余索取权,因此,本文有必要介绍一下这样的问题:到底谁享有剩余索取权?在古典经济学中,所有生产要素是对称的,也就是说,资本和劳动一样,无论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其理论推导的结果是一样的。⑵但事实上,一直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获取固定的工资,也就是一种固定合约支付。而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则获得企业总收入扣除各项固定合约支付后的余额,也就是获得了剩余索取权。

也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学中,无需区分到底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或者把现实中的资本雇佣劳动作为前提,或者,即使要解释“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这个问题,也可以简单地用“资本比劳动更稀缺”或“在资本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在劳动市场上供大于求”来说明。然而,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一方面资本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有很大的改变,目前许多的资本需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促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

在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中,对契约、委托——等问题的研究扩展了人们对企业的认识,例如,根据杨小凯——黄有光的模型,由于对管理服务直接定价的成本过高,所以,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最好由管理者获得。据这一理论,如果把管理能力视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可得到一个推论:人力资本应该享有剩余索取权。

即便我们接受人力资本应该享有剩余索取权的结论,我们不能由此推导出人力资本应该拥有股权的结论,因为正如上述,两者的涵义是不同的。

在现实经济中,虽然有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等形式,但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所谓持股,实际上还是以管理层、员工投入物质资本作为前提的,管理层、员工所获得的,只不过是一种可以持股的权力而已。即便有些企业赠送股份给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但正如我们在后面将要证明的,这样的做法是无法持久的。

所以,即便我们引入了“人力资本”概念,仍然发现现有的理论不能圆满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物质资本能够拥有股权而人力资本不能?

二、人力资本能否拥有股权

虽然现在有人认为,人力资本应该像物质资本那样拥有股权,但在理论界并没有成为主流。

那么,人力资本为什么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拥有股权呢?

有人说是因为物质资本承担了风险而人力资本没有。这种观点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比如A、B两人共同创办企业,A投入物质资本而不参与经营管理,也就是说,是纯粹的物质资本所有者;而B参加生产经营管理而不投入物质资本,即,是纯粹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旦创业失败,A损失的是物质资本,自然承担了创业的风险;但B损失的是时间或机会成本,因为他如果不参与创办企业,则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收入,所以,B同样承担了风险。

也许,反驳者会说,B是获得了收入的,因此没有什么损失。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创业阶段的企业中所得到的收入会低于在一个成熟企业所得到的收入。而且,收入的损失是可以弥补的,不过未来的收入和现在的收入在价值上有所不同而已,但可以相互折算。而B损失的是时间,时间是不能弥补的,因为“时间不能倒流”。

仅仅这样倒也罢了,更重要的一点是,A可以同时创办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企业,即便一个没有成功,他也可能通过另外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成功而得到补偿;但B不能“分身”,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在两个企业工作,一旦失败,就不能再回到创业初“从头再来”。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B,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同样承担了风险,甚至可以说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奥利弗?E?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论述了,人力资本由于不能分散风险,因而所承担的风险更大。

所以,风险论不能圆满地解释为什么人力资本不能拥有股权的问题。

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物质资本的鉴别成本低而人力资本的鉴别成本高,或者说,对于人力资本,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物质资本的鉴别成本低而人力资本的鉴别成本高”的判断本身没有错,但与为什么人力资本不能拥有股权没有必然的联系。

鉴别成本的高低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有就是影响获取股权的比例大小。物质资本如果不是以货币资本的形态出现,则同样有鉴别成本高的可能性,比如对土地、厂房、设备等的鉴别。在货币资本与实物资本之间,存在的只是实物资本有可能“折价”计入,而并没有说实物资本因为比货币资本鉴别成本高而不计入。

同样地,人力资本的鉴别成本高于物质资本的鉴别成本,也最多影响人力资本的计入比例,比如说,可能“折价”计入,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人力资本应该拥有股权。所以,以鉴别成本高来解释人力资本为什么不能拥有股权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理由使得人力资本不能像物质资本那样地拥有股权呢?

三、人力资本的属性分析

到底什么是人力资本,关于这个问题有众多的回答。本文因篇幅所限,不对这些概念进行过多的阐述。但一个可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概念是:人力资本是指人体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一个人的能力,当然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本文研究的是一个整体的人力资本,因此,我们不对这些具体细节进行分析,只是把人力资本当作一个笼统的概念。

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进行分析,这个性质就是: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为载体的,因而,单个的人力资本具有在生命周期上的有限性。这恐怕是人力资本区别于物质资本的一个最重要的、本质的属性。

对于物质资本来说,由于不存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因此,一旦投入,便与企业融为一体,只要企业没有消亡,物质资本也就没有消亡,其“生命周期”是无限的,也就是说,物质资本本身不存在有限寿命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与所投入的企业的寿命相关联的;而且,即便一个企业已经消亡,由于物质资本可以变卖和转移,它同样可以继续“生存”下去。

而人力资本则不同,它依附于劳动者个体而存在,只要劳动者本身的生命周期结束,体现于该劳动者身体的人力资本也就自然消失,无论在这个劳动者身体所体现的人力资本多么强大。而且,人力资本也不像物质资本那样可以继承和转移。虽然从遗传学的角度看,优秀人才的后代在遗传基因上具有概率上的优越性,但一是,这种优越性只是概率上的,不存在绝对的可能;二是,即便有绝对的可能性,也只是遗传了一些先天的基因而已,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培训、实践等有很大的关系。而绝对不会像物质资本那样,即便有很高的遗产税率,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会由子女继承。在影响个人财富的诸因素中,家庭财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尚没有研究表明,遗传基因具有多大的影响力。所以,人力资本一旦离开了劳动者本人,也就不复存在。

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不幸的是(或者说“幸运的是”),在我所掌握的有限的文献中,尚没有发现根据这一简单道理进行分析的文献。本文以下的讨论,就是根据这一简单道理而展开的。人力资本的“生命有限性”,使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推导。

四、人力资本的“生命有限性”与不能拥有股权的理由

以下分三种情况来进行分析。

情况1:假定人力资本所获得的股份是通过购买方式得到的。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人力资本股份”就等同于“物质资本股份”,只不过有两点小小的不同:一是,与“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出现以前相比,体现了委托人(principal)对人(agent)更为关注,但请注意,这不是什么“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结果,而只是委托人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以及提高激励效能的结果;二是,企业内的员工获得股份的成本比外部人获得股份的成本要低些,而这可以理解为委托人扣除了员工应得收入后所给予的一种补偿,或者,是委托人将采取股份激励机制后所降低的一部分监督成本,或者,所增加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人,以股份的形式作为补偿。

比如说,人A本来应该每年的收入为IA,但委托人只支付,且有:

(1)

n年下来,所累计的nΔIA达到一定数额后,转化为购买股份的差价。

或者,由于采用股权激励机制后,节约了监督成本ΔC,或增加了企业收入ΔI,委托人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内部员工购买股份的差价。

无论何种情况,人力资本所获得的股份,实质上与物质资本是没有根本差别的。

所以,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不认为人力资本得到了股份。

情况2:人力资本无偿获得股份但不能继承。

这种情况在企业中时常见到,一个企业为了吸引具有特殊管理能力或技术能力的人员加盟,让出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额的股份。但所获得的股份只归员工本人所有,一般来说有两点限定:一是员工离开本企业后不再享有股份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权,二是这种股份不能继承,它随着员工的消亡而自然消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把无偿给予员工的股份理解为一种收入方式,只不过这种收入方式与固定工资相比,具有可变性。然而,奖金也是可变的,因此,这种股份收入与奖金的性质类似。

在无偿获得股份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员工的固定收入部分将有所降低,因此,采用上面(1)式的分析,就不难发现:仍然只是把员工应该的收入分摊了一部分作为股份而已。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委托人在采取股份激励方式后将所节约的监督成本或激励后增加的企业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对员工的“转移支付”。

何况,这种股份根本不像物质资本股份那样具有股份的全部属性,特别是转让权和继承权,因此,它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股份。

所以,第二种情况仍然不能说明人力资本占有了股份,最多只能说人力资本拥有了剩余索取权。

情况3:人力资本无偿获得股份而且可以转让和继承,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的人力资本股份具有物质资本股份的全部属性。

推导如下:

我们用表示物质资本,用表示人力资本,假定将所有的资本只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部分⑷,则资本为,用表示物质资本所占的比例,用表示人力资本所占的比例,则有:

(2)

假定注册资本不变,我们用表示。

假定在创业时,只有A、B两人,A投入资本,但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就是说,A是一个纯粹物质资本的所有者;相对地,B只投入人力而不出资,即,B是一个纯粹的人力资本所有者。

本文不考虑法律的问题,即不考虑如何操作的问题。假定A投入全部的资金,但只占有一部分的股份,设为,而B不出资但占有另一部分的股份,设为,显然。

如果这个企业永远维持现状,也就是说,永远只有A和B两人,那什么问题也没有。问题的关键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有新的员工进入,比如说C。

如果C不需要股份也能很好地工作,那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C也是一个和B一样的人,需要有股份的激励。于是,C也要占有股份,设为。不可能来自,因为如果要B从自己的股份中无偿让出一部分给C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定。所以只能是A无偿让出。为什么说是无偿让出,因为我们假定C和B一样,是纯粹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也就是说,C是没有钱购买A出让的股份的。所以,只可能来自,也就是说,只有作为纯粹物质资本所有者的A无偿出让一部分给C,目的是为了使C更加自觉地、努力地工作,减少对C的监督成本。于是,A的股份比例就从变为,同样地,有

(3)

显然有

(4)

也就是说,A所占的股份比例下降。

如果企业不断发展,劳动力数量为,假设纯粹物质资本所有者为1,纯粹人力资本所有者为,并且假定每一个纯粹的人力资本所有者都占有股份,则有:

亦即

(5)

如果员工人数n无限增加,则有:

也就是说,如果人力资本可以像情况3这样无偿地得到股份而且可以继承和转让,那么,物资资本股份的比例就会不断下降。

设想一家百年老店,每一代劳动力都占有股份,而且这个股份可以继承和转让,那么,几代下来,物质资本所占的股份比例也许就缩小到一个很小的比例。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固然重要,但如果离开了物质资本的投入,也很难发展起来。但是,如果人力资本不断“侵蚀”物质资本的股份,那又有谁愿意投入物质资本呢?

所以,第三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便发生,也不过是像有些国有企业那样,以改革为名而侵蚀、转移国有资产的一种方式罢了。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人力资本的“生命有限性”,纯粹人力资本并不能转化为股份,因为如果纯粹的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股份,并具有股份的可转让性和继承性,那么,与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物质资本的股份比例就会不断缩小,而这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所不能接受的,因而不可能在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合约。所谓“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不过是以下两种形式的一种:要么是物质资本股份的另一个版本,要么是对员工应得收入的一种补偿方式,或者,是因为采取股权激励后所节约的监督成本或所增加的企业收入的一部分的转移支付。

本文只是对这一问题的一个初步分析,还需要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西奥多?W?舒尔茨,1990:《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中译本,华夏出版社。

加里?S?贝克尔,1987:《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中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谢德仁,2001:《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建民,1999:《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

魏明,2003:《企业家人力资本模型初探》,《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方竹兰,1997:《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第6期。

奥利弗?E?威廉姆森,200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黄乾,李建民,2001:《人力资本、企业性质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经济学家》第6期。

XiaokaiYang,Yew-KwangNg,1995:“TheoryoftheFirmandStructureofResidualRights”,JournalofEconomicBehaviourandOrganization,No1。

WhyHumanCapitalCanNotGainEquitiesRights?

HUWei-qing

(SchoolofEconomicsandBusinessManagement,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

Department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ongqing,400050)

股权继承范文篇9

引言:股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人”的条件,是其最基本的构成人员,是公司成立、存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在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公司提交的注册登记申请中,经常会遇到公司的“股东”存在缺失问题,此时,无论是从登记的规定要素和原则出发也好,还是为了规避将来可能发生的由于股东之间权益纠纷而给行政部门曾经作出的行政审批带来的行政风险也好,都是要求工商部门必须认真分析对待此类“股东缺失”问题。加之目前我国公司的设立、运作直至主体退出等机制都处在有待规范和完善的阶段,很多问题一时还没有解决的良法,工商部门唯有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如何积极主动并且是审慎有效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对将来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提供实践的依据。笔者即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对所接触和知晓的股东缺失问题及工商部门的作为与否作粗浅的探讨。

第一章“股东”在注册登记中的意义

一、股东的概念及相关名词的概念和性质

1.股东:从法律规定中来看,公司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股东的概念,只是在一些相应的条文中规定了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法第三条)、股东的权利(第四条)、股东的出资差额填补责任(第三十一条)以及股东知情权(第三十四条)等。应该说,公司股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参与公司设立或出资的原始股东、公司成立后的继受股东以及公司成立后因公司增资而加入的新股东。由于公司的类型、投资人向公司出资的时间以及取得股权的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股东的含义可以有不同的表述。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该可以表述为在公司设立时或在公司成立后合法取得公司股份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相关法条的内容可以更好帮助了解股东的概念。如《公司法》第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第三十三条第二、三款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该条规定明确了股东名册登记和工商登记是公司对内、对外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2.股东资格:又可称为股东地位、股东身份,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一)》第二、十一条对股东资格有过目前来讲较为详细的解释,“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涉及实际出资数额、股权转让合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确认股东资格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具体案件中对事实证据的审查认定,应当根据当事人具体实施民事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选择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所以说,股东资格的认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并依照特定的具体规则而行。股东资格的取得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由于股权具有财产权利与身份权利的双重属性,股东资格正是其身份权利性质的重要反映,因此,股东资格是一种具有明显身份利益性和人身专属性的法律地位。各国公司法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关于公司股东资格的确定有两种标准,即实质要件说与形式要件说。所谓实质要件说是指是否履行出资义务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但是,对于缴纳出资与公司股东资格取得之关系,各国立法大多未作明确规定。但一般而言,采法定资本制的国家对此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而采授权资本制的国家对此要求比较宽松。可见,不在股东出资和股东资格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是多数国家的立法通例。而所谓的形式要件说是指以股东是否被记载于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及工商登记等形式要件作为确定股东资格的标准。就如韩国公司法学者李哲松认为:“股东与其说是因出资而成为社员(股东),还不如说因取得资本构成单位的股份而成为社员。股份的取得是成为股东的前提。对此不得有例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当这些形式上所记载的主体不一致时,应如何确定谁是真正的股东则成为一个问题。

3.股权:《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而关于股权的性质,国内法学界曾有过争议,提出过许多学说,如“股权所有权说”、“股权债权说”、“股权社员权说”、“独立民事权利说”、“股东地位说”等,但性质上的争议并不妨碍人们对股权内容的一致认识。我国公司法理论界一致认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权利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既具有财产权的一面,又具有非财产权的一面。前者如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后者如表决权、诉讼权等对此权利的属性,虽然还未有针对性的法律解释,但理论上基本共识是股权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自益权具有财产权的属性,包括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派请求权等;共益权不具有明显的财产权属性,包括表决权、建议权、质询权等。可见,股权内容具有综合性,可谓一束权利或权利束。《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上述三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股东因出资或受继让而获得股东资格,当获得股东资格后依法行使股权,并通过行使股权,从而保证了公司的存续和发展直至消亡(吊销或注销)。

二、注册登记中涉及需“股东”表意的内容。

结合现行《公司法》的相关的规定,公司在成立初、成立后向行政机关提交各类登记申请中涉及需要“股东”出场的主要有以下一些:

1.有限责任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应由公司章程依法作出规定。而有限责任公司修改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按出资比例)的股东通过。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需要由股东会作出决议。原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致使股东会不能依照法定程序召开的,可以由该公司出资最多或者持有最大股份表决权的股东(指单个股东)或其委派的代表召集和主持会议,依法作出决议,否则,企业登记机关不予办理变更登记。

2.公司章程是股东身份确认的重要依据之一。公司章程是公司在申请工商登记时必须提交的文件,该文件记载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情况等,股东应当在章程上签名或盖章。股东发生变更时,变更后的章程应当交登记机关备案。股东在签署章程时,知道或应当知道公司各股东的身份及其出资情况,可以视为其是真实意思的表示。可见股东签署公司章程对内是确定股东及其权利义务的重要根据。

3.股东名册是股东主张行使股东权利的最有效证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据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发生变更时,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可以看出股东名册的记载具有权利推定力,是可以无举证主张股东权利的依据。但是,因公司的主观错误未将应记载的股东记载于股东名册的,属于公司履行义务不当,不能简单地因股东名册的未记载而否定其股东资格。

4、出资证明书在认定股东身份中无决定性的效力。出资证明是公司为股东出具的出资凭证。是公司成后应当向股东签发的文件,是一种物权性赁证,仅可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初步证明,持有出资证明书不是认定股东资格的必要条件,没有持有出资证明书的也可能被认定为股东。

三、“股东”对于注册登记的意义。

法律规定设置和赋予股东可为和不可为的权利义务界限,让股东正常“存在”情况下各项经营活动以及向行政机关申请的登记事项一般只要具备内容合法、形式完备、材料齐全等要件,即可顺利办理获得许可。而当股东非正常情况下灭失后,此种种权利必然要发生转移、行使甚至无以行使,而且在股权的转移、和灭失其中的合法性与否也同时影响到其公司法人的经营和权利行使以及必要的事项登记,从而最终给注册登记部门带来问题和疑难,是否许可其股东缺失下权利转移或中的登记申请,直接决定将来是否会面对相应的行政风险。而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注册部门,也不能仅仅就行政相对人所提交的形式和内容要件进行审核,此外还应该就所承担的市场监管职责,从材料的表面看到实质,对暗藏的隐患和可能对大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深入的思考,从而积极地做出最为完善的建议和决策,而不应轻易地就事论事、就材料论材料地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要与其他辅助手段如行政建议、抄告、预警、整改等结合,从而预防和杜绝可避免的问题发生。综合考虑。“股东”对于公司本身的注册登记事项和注册登记机关的工作都有不可轻视的意义,而旦面临了股东缺失,公司必须本着负责的态度,妥善处理好内部权利义务的转置处理,而注册登记部门一定审慎地审核公司所提交的带有暇疵的申请材料,综合地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章当前在登记实践中遇到的股东缺失的情况分述及原因探究

股东有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两大类,那股东的缺失也就包含了自然人股东缺失和法人股东两大类,其中又可包含多种情况:

一、自然人股东的缺失

1.自然人股东不再履行股东义务,或失去联系。

如上海某某电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为享受相关国家优惠政策,该公司拉了一名香港自然人王某出资入股49%,实际资金都由中方股东提供,合作数年后,王某对该公司失去兴趣,全家移居国外,从此音讯皆无。该公司现既无法办理董事委派,也无法修改公司章程,不久前原法定代表人去世,因无法召开董事会,无法改选法定代表人,造成银行拒绝接受其票据,账号无法使用,经营遇到严重困难。

2.自然人股东已死亡,无人继承或继承权不确定。

如老张、老李和老王三人是原上海某高校教授,因为学术研究成果卓著,掌握了一批高新技术,三人共同投资设立一家高分子材料研究公司,业绩不错。但由于年纪大了,年初老李去世,老李一生坎坷,早年饱受冲击,家属或是流散海外,多年无法联系,或是已经去世,无妻无子无女,股权无人继承,又无法转让,现公司另两名股东希望可以买下这份股权,但难以操作。

二、法人股东的缺失

1.法人股东已注销。

山东某经贸公司在上海与其他几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因市场原因一直效益不好,多年没有分红,山东公司几经人事变更后,已无人知道其在上海尚有一笔投资,2007年初,山东公司因亏损注销,但其后上海的这家贸易公司却因成功一种进口保健品起死回生,效益大增。公司欲进一步扩大规模时发现山东公司已经注销,且无法找到相关人员,造成公司股东缺失。

2.法人股东被登记机关吊销。

上海某建筑装潢有限公司,成立时由两家公司和一名自然人作为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其中A公司占股份40%,B公司和自然人股东C各占股份30%,然而在公司成立若干年后,A公司因违法经营被依法吊销了营业执照,2008年以来,由于楼市不景气,装潢工程利润下降,该建筑装潢有限公司欲变更其经营范围,转行从事贸易,但修改公司章程必须有2/3以上股东通过,A公司作为已被吊销执照的股东占了40%的股权,造成公司无法正常变更。

从立法的本意看,被吊销后进入清算程序,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和股东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我认为,只要股东甲作出的行为没有影响上述主体的利益,并且法律对被吊销执照的股东甲行使股东权利没有明确约束的情形下,A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的申请可以获得核准

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目前在操作中无须提交股东会决议,但须提交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的章程修正案。如被吊销的股东股份少于三分之二,应予以核准。反之,则应质疑该章程修正案的真实性。不论核准或者不核准,都应配合企管部门,督促企业通知其被吊销的股东办理注销登记,同时要求企业结合被吊销股东清算工作同时做好股权变更手续。

从申请经营范围变更的公司来看,由于公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所以其股东被吊销甚至注销并不一定影响其公司本身的经营能力,公司可以进行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工商变更登记。单从一次行政许可的角度来说,以股东被吊销或注销为依据禁止公司变更登记的依据并不充分,我们不允许其办理工商登记的主要原因在于工商部门对企业股东被吊销、注销有责无旁贷的管理职责,但是是否应当由注册部门在每一次具体的行政许可中来代替管理部门把关是值得商榷的。当然,作为工商部门一部分的注册部门在行政许可中发现有上述情况而置若罔闻也是不妥当的,所以只要注册部门有合适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告知或者行政建议,股东的吊销或被注销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办理与企业正常经营相关的工商登记。

1、应持审慎态度对登记申请进行审查,有必要对A公司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实质性了解。2、如经营情况正常,可核准登记申请,但有必要对相关登记事项作一定限制,建议设置一定期限的有效期,要求A公司在期限内对股东吊销情况进行处理。3、有必要建立与企业监管部门的联动,通过加强监管敦促A公司尽快解决股东被吊销执照的非正常状态,并掌握实际经营情况,避免A公司股东通过A公司的经营活动隐匿资产,损害债权人利益。

三、自然人与法人共有的股东缺失情况

1.股东抽资出逃。

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公司资本验资后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二是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入股东个人所有;三是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场地使用权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四是违反《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未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名义提走出资;五是抽走货币出资,以其它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六是公司回购股东的股权但未办理减资手续;七是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公司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目前的注册登记机关,将此现象判定为股东缺失的一部分。

在认定类此类情况下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股东与公司间的合法借贷关系或真实的商业往来关系不能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对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2年8月30日专门就此问题作出答复,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缺乏法律依据”。第二,股东将一定数额的资金交付验资,但在公司成立前即已抽回的,构成虚假出资,不构成抽逃出资。第三,反对股东行使股份收买请求权不能认定为抽逃出资。所谓反对股东行使股份收买请求权,是指股东大会作出的对股东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决议时,如公司合并、延长公司章程约定的经营期限等,对该决议持反对意见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以公平价格收买自己所持有的股份。此际,股东收回其出资不能认定为抽逃出资。

四、股东缺失情况出现的原因探究。

1、股东法律意识淡薄,不规范行为较为普遍。

实践中通过检查询问了解到,部分企业和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股东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知之甚少,对出资行为理解上存在着明显误区,如普遍认为公司是由自己出资设立的,属于自己的资产,可以随意支配。而且,对大多数公司、股东而言,公司章程只是在登记时必须提交的材料而已,登记注册后并未按照公司章程规范操作和执行,内部法律成了一纸空文。在这种背景下,股东、发起人的出资行为、股权变更行为、入退股行为变得相当随意,违法行为层出不穷。

2、法律条文缺少实际操作性

以股东抽逃情况为例,由于法律法规条文规定过于简单,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和依据,股东的抽逃出资认定较难,这已成为困扰查处股东抽逃出资行为的主要因素。比如对股东借款这一形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指函字[1999]第6号(1999年4月27日)的答复中确定“公司股东为规避法律、法规规定,以借款方式全额抽逃出资的,应按抽逃出资行为处理”,而在2002年7月25日的工商企字[2002]第180号答复中又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缺乏法律依据。……此前有关答复意见与本意见不一致的,按本意见执行。”实际执法过程中,如何确认“股东是为了规避法律法规规定以借款方式抽逃出资”,仍然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因此,急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以上几点加以明确界定。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的手段缺失

在法律上,工商部门行政强制措施不力。客观上面临市场退出机制尚不够完善,市场主体及其所有权人退出市场非常随意,不少企业在基于拖欠银行贷款、逃避债务等目的,退出市场不仅不申请注销登记,而且在退出市场前将财产转移,致使登记机关以未按时参加年检吊销其营业执照后,连当事人都找不到,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对其以前所欠的债务无法追偿,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而在日常监管中工商部门对公司银行账户的冻结、扣划等措施没有法律的明确赋予,仅有通过银行暂停结算的权利。在执法中,公司成立后,工商部门不能随意介入公司的正常经营,这使得工商部门主动发现股东抽逃出资的可能性相对低下。而在获得相应线索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工商部门获取财务账册和银行资料关键证据的难度加大,又由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趋向于电子化、网络化、技术化,使得查处难度更加突出,执法成本远较其他案件查处的成本要高。

4、股东缺失情况下股东会召集程序的合法性问题

作为企业登记和监督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引导企业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防微杜渐,以免出现股东缺失的情况。对于因股东缺失造成表决权未达二分之一以上,公司经营决策发生严重困难的,建议公司股东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提请法院解散公司;对于其他情形,股东会决议应按照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方式通过即为有效。无效的股东会决议自然不能作为办理公司变更的申请材料。笔者认为在这个方面,工商行政机关一是公司是否履行了通知义务;二是通知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章程约定。对于下落不明的缺失股东,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关于公告送达的规定,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个月,即视为送达。

第三章国内外理论及实践对股东缺失情况下股权转让等情况的处理原则

一、注册登记中股东缺失是否受理登记申请。

1.我国注册机关的做法:

(1)在股东因无法找寻或被注销而又无权利承继人的情况下,对于公司登记机关来说,如果该公司申请的是变更经营范围、地址、名称等无需召开股东会决议的事项的,且公司正常经营的,应当允许其办理相关变更登记。如果公司申请的是必须股东做出相关决议的事项变更的,比如修改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等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的公司重大登记事项的登记申请,应当做到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登记申请,应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于该项申请不予受理或不做出核准决定。同时建议公司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而且缺失股东未遵守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间接损害了存续股东的权益,存续股东可以“继续存续会使股东权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请求法院解散其公司或者以缺失股东未能按股东之间的协定行使股东权利请求法院对缺失股东以不具备股东资格予以支持。

(2)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纠纷案件的若干意见》(沪高法[2008]118号)的规定,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持有或共同持有公司全部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现时股东可以向公司住所地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一)因股东僵局导致股东会连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的;(二)股东行使表决权陷入僵局,无法达到法定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而持续不能做出有效股东会决议,损害或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三)公司连续六个月以上处于停业状态,对公司债权人或股东利益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四)因董事僵局导致董事会连续一年以上无法召开,或者董事行使表决权陷入僵局,无法达到法定的多数而持续不能做出有效董事会决议,并且股东不能打破僵局,损害或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五)其他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形。因此公司存在上述情况的,可建议申请人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登记部门可依据生效的法院审判文书做出相关行政许可决定。

(3)可以思考在公司章程中约定在股东缺失情况下,如何形成有效决议的规则和生效条件,同时要思考上述条款的合法性及如何防范股东滥用。《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就是新增加的条文,按照新规定,公司法将公司决议的合法性做了内容违法与程序违法的区分,内容违法属当然无效,程序违法属可撤销的行为。通知股东参加会议属于会议程序,其合法性主要依据是公司是否履行了通知义务,并且通知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显然新公司法在公司决议效力的维护上突破了原来只要是违法的均认定无效的做法。而程序违法的决议往往会侵犯小股东的利益,这样的规定涉及到公司决议效力的维护和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既从维护决议的效力基本点出发,也赋予了利益受害股东的选择权,使小股东的利益得到保障。在二者均合法的前提下,此次决议是有效的。

以上是基于工商部门积极行政,为这类企业出谋划策,但是如果经过努力还是无法达到以上的要求,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还是建议该类公司的存续股东通过诉讼的途径解散公司。

2.国外案例实例:

二、股东非正常灭失后股权的转让原则。

1.股东资格的继让。涉及股权的继承事实的发生,即老股东死亡后其股权由被继承人继承,也就产生了继承人继受取得股东资格成为公司新股东的法律问题。在学理上,人资兼合性和单纯资合性、公司开放性和封闭性是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继承有差异的法律基础。有限责任公司是兼具“资合性”和“人合性”的公司形态,其“人合性”要求股东间投资合作的“合意”,即基于股东之间的相互信任、精诚合作来成立公司。并且,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封闭性的公司类型,不允许向社会募集资本,限制股东人数和股份的自由转让,公司的发展依赖于公司内部合力,对外界不是“敞开大门自由进入”的。因此,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性排斥股东资格这一身份不受限制的“当然继承”,不支持死亡股东的继承人无条件地成为新股东,而应对此设置一定的条件来照顾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从继承法角度与公司法角度看股东资格的继承有不同含义: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继承法律都否定身份的继承,将继承限定于财产。资格和身份不属于继承法所界定的可继承范畴,因此从继承法意义上说股东资格不可继承。因此,应该从法律规定上排除股东资格的“当然继承”,而必须是在满足其他股东“合意条件”或者按照其他的一定程序来实现的继受取得。针对2005年《公司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之不足之处,需要对股东资格继承问题的限制性条件及其操作程序作出的补充规定。为了更好地体现有限责任公司对于人合性的诉求,调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与作为商事主体的股东之间的意思自治的矛盾与冲突,应将股东资格继承问题限定为:公司章程对此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司章程未作规定的,继承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继承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死亡股东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继承。

三、股东非正常灭失后股权的行使。

第四章目前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机关对股东缺失的处理及其不良之处

一、登记实务中的思考与操作。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部门对股东缺失的登记申请在处理时的考虑和处理,我们结合两个常见的案例作一分析:

1.案例一:A公司申请变更经营范围,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但注册部门在审查中发现该公司中一名股东甲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对此,是否应该受理并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呢?在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后,注册部门还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对是否受理此登记申请,对工商部门来说要考虑的无非是几点:一是合法的登记要件符合不符合?此次登记是否可能会造成将来的利益纠纷?审批部门是否会因为此次登记审批而承担一定的行政风险?那依据法律规定,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目前在操作中无须提交股东会决议,但须提交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的章程修正案。那么如果是被吊销的股东股份少于三分之二,肯定是可以予以核准。反之,可以有理由去质疑一下该章程修正案的真实有效性,而且不论核准或者不核准,都应配合企管部门,督促企业通知其被吊销的股东办理注销登记,同时要求企业结合被吊销股东清算工作同时做好股权变更手续。再说到底,我们可以关注讨论一下已被吊销执照的股东能否正常行使股东权力的问题。而根据股权的性质,股权从根本性质上来说是一种财产权,而对财产权利的行使并不以法人处于正常状态下为必然前提,已吊销的企业无法依法从事商事行为,但应当有权继续处理其财产,既包括债券债务的履行,也应该包括股权的行使。试想,如果不允许企业变更经营范围,那么是否允许企业的股权转让?如果不允许股权转让,那么被吊销企业如何处理其财产?如果连股权转让都允许,经营范围变更为什么不许?笔者认为,被吊销执照的股东依然行使股权权力。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如果是被吊销的是外地企业,我们根本无法发现,如果将这种监督责任揽在注册部门身上,是非常不安全的,而且事实上,核实的成本也是很高,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注册部门难以承担这种责任。

根据上述内容,结合案例一中是否核准A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申请的问题,就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一是A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如果仅仅因为一个股东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就制约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显然不符合法理,从工商部门保护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角度来看是不妥的。二是被吊销企业的法人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其丧失的只是经营资格,而以投票权为代表的股东权利是股权作为财产权的权能,行使这一财产权的权能有别于经营行为。三是对于办理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等不涉及股东会决议的公司变更,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仅以部分股东被吊销为由不允许A公司变更,在诉讼实践中也难以获得法院支持。所以还是应当受理其变更申请,但同时,考虑到工商部门全面的职责,还要注意几点:一是工商作为行政许可部门,具有尽职审查的义务。在发现或应当发现A公司股东已被吊销的情况下,如果不作任何处理,直接为其办理经营范围变更,可能会被视作未履行尽职审查的义务。二是工商部门同样还具有监管职责。尽管在工商内部监管与注册是分开的两个部门,但对外而言,工商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发现企业股东被吊销营业执照而未依法成立清算组处理股权,监管部门如果不采取相关应对,可能被视作行政不作为。所以在依法核准A公司的变更经营范围申请的同时,应当采取积极行政的措施,降低行政风险。在完成行政许可之时向被许可人发放行政建议书并通过内部程序抄告监管部门应当是较为可行的一种措施。

2.案例二:B公司共有甲、乙、丙三位股东,其中甲占公司40%的股份,乙、丙各占30%的股份,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变更须经过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现公司章程需要变更,负责公司日常管理的股东甲依法提议召开股东会,但股东乙为自然人,移居外国多年,已和公司失去联系,股东丙为公司,但已被吊销营业执照且同样无处找寻,无法召开股东会议,无法修改公司章程,对此,工商部门又应当如何处理?

本案中假使工商部门不予受理案例中所提的股东缺失登记申请片面地讲可能有一些好处,如符合法律规定、符合登记材料审查要求、在工作中便于操作、不用承担行政许可执法风险,但是却可能引起没有解决因股东缺失而造成的大量公司无法正常经营或无法从市场中退出的实际问题。那如果受理,则面对公司法对股东会决议生效条件、通过比例均有明确规定,法律瓶颈突破难度较大,而且缺失股东权利难以得到保证,相关重要登记事项变更可能遗留缺失股东权益受到侵害的后患,解决了眼前问题又引发的新的问题。

对此,在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股东缺失的确认问题。既然说股东缺失,必然要对该缺失事实予以确认。被吊销的股东很简单可以判断,但下落不明的股东(包括被吊销股东的清算责任人)显然是不能单凭申请人言辞就能认定的。依“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法则,理应由申请人提供材料来证明这个股东确实处于灭失状态。那么什么形式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事实呢?以邮件送达、公告送达等形式能否达到证明目的?另外,作为登记机关,是否有必要去对该类事实进行核查,核查的方式方法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不容回避和需要严加考虑的问题。提这些问题,并非是要否认股东灭失下工商登记行为的可行性,而是希望从风险考量的角度去完善登记程序、履行审查职能。总之,对股东灭失事实需要拿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予以界定。二是因股东灭失所导致的公司僵局区别于通常理解的公司僵局,后者是指在公司内部治理过程中,公司因股东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一切决策和管理机制均陷入瘫痪,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由于对方的拒绝参加而无法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其他方接受或认可,或者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因各方成员持有不同的见解,而无法通过任何决议的一种状态。而前者是公司处于正常的经营过程,但由于股东成员缺失导致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致使公司在后续经营中遭遇严重困难,但因欠缺有效条件而无法实现自我调整。这种矛盾的产生是基于股东灭失这一客观事实,而非出自现存股东的人为本意,与后者形成主要区别。如由于股东灭失,无法就变更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营业期限等事项通过有效决议和章程修正案,营业执照事项的变更登记也就无从办理。但同时《公司法》明文规定,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否则无法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而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申请变更或注销登记有相应的提交材料规范,只有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方能受理且准予登记。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股东缺失下的登记难题。那从股东灭失公司遭遇的困局来看,其归根到底的原因是无法形成有效的股东会决议。但这种原因的造成并非他人,而应归咎于公司自身,正是其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行机制失灵而导致了僵局的产生。因而从公司角度出发,其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股东会机构、完善内部治理程序,使公司步入正常轨道。而问题的关键是公司上述努力宣告失败后,其又该作出何种选择?这里笔者认为应区分两种情形:一是公司已无继续经营之必要,宣告解散。依照本案例,显然在股东灭失情况下是无法形成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的股东会解散决议,这时候股东可以行使《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司法解散权,请求法院解散公司,具体细节此处不作详叙。二是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现有股东有维持公司运转的愿望。公司解散是最后的无奈之举,除非穷尽手段无法实现公司自治经营之目的,否则为维护交易主体稳定及秩序安全,应严格限制非自愿性的公司解散行为。最高院在关于公司解散诉讼的司法解释中明文要求“人民法院审理解散公司诉讼案件,应当注重调解。当事人协商同意由公司或者股东收购股份,或者以减资等方式使公司存续,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可见司法对公司解散是采取较为慎重稳妥的态度。我们知道,公司治理是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设计,一般情况下,股东会功能的缺失并不必然导致公司经营的失败,除非在公司经营过程面临重大情况,必须且只能由股东会作出决策,否则公司经营仍能正常维持甚至可以发展得很好。这也是为什么最高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中规定,股东提起解散诉讼应符合“因无法召开股东会或不能形成有效股东会决议的持续时间应为两年以上,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为僵局设置了时间条件。

那么因股东缺失而无法形成减资或收购意见、而又确需继续维持公司经营的情形下,现有股东在涉及执照登记事项变更或章程修改等内容时,如何作出有效股东会决议呢?又如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在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举例:1、假设B公司由于经营需要,要增加“从事货物与技术进出口业务”的经营范围,同时需通过章程修正案,这时B公司应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如依国家工商总局《内资企业登记申请提交材料规范》规定,需提交“由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章程修正案”而无需提交关于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文件。但章程修正案同时也意味着章程的修改,而依《公司法》规定,章程修改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但事实上B公司连股东会都无法正常召开,何况三分之二呢,那么自然该章程修正案是未经股东会表决而出具的,其是否具备法定效力尚不得而知。而事实上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公司申请变更登记,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二)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在该条第一款第二项中明确提到了应提交的文件包括“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而《内资企业登记申请提交材料规范》中某些登记事项提交材料规范并未包括这一项,这一点笔者较为迷惑,也期待大家能够指点迷津。这里我们不去评论两条规定之间的适用关系,但从行政行为角度来看,我们在得知B公司实情后收取章程修正案受理其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类似的登记事项包括很多,如名称、住所、营业期限、实收资本等等),是否妥当?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受理且准予该类登记的风险,而这必然联系到外部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内部的股东利益平衡。应该说,对外而言,B公司甲股东关于名称、住所、经营范围、实收资本等事项的变更登记并未改变公司的资产关系或责任承担能力,债权人利益并未受到任何影响,相反,甲股东的行为使得公司经营得以维持正常状态,有利于债权人的债权实现与利益保护;对内而言,假设失踪股东突然出现,但B公司的登记事项已发生变更,但这种变更是建立在失踪股东怠于行使自身表决权利的基础上,况且这种变更并未改变失踪股东的出资关系,也未影响到失踪股东权利完整性和可实现性,因而从这个角度上讲,对内也未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这里我们可以引入“善意管理人”概念,在乙丙股东怠于行使自身股东权利的情况下(这部分股权可以直观地比喻为“悬置股权”),公司现有甲股东为维持公司正常经营而做出的变更决定应当认定为是基于对“悬置股权”的一种善意管理义务,非因过错或重大过失而无需承担责任。总之,上述事项的变更虽然引发了章程的修改问题,但该修改必须是基于善意,并且符合公司利益,也有助于公司目的的实现。

综上分析,在办理类似的变更登记时,笔者认为仅提交章程修正案应当准予变更登记。当然为了避免因民事责任引发的行政行为风险,我们也可以要求申请人及现有股东就此做出情况说明和担保承诺,这些材料可以内档形式存放,尽最大程度降低自身风险。2、假设B公司由于经营不利,甲股东想将公司予以拆分,自己分立另组公司,这时B公司应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在此我们首先应理解《公司法》第44条“对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立法本意,该项规定以强制性规范的形式确定通过比例,正是基于公司内部对重大事项慎重处理的需要,因为涉及这些内容的决定,可能导致公司主体资格、资本信用、偿债能力、股东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势必对中小股东及债权人等内外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需借助严格的程序性规定予以限制。可以说,这类事项变更登记由于较大的莫测风险,因而登记机关在受理该类申请时应当予以严格把关,材料齐全且须符合法定要求。当然,在这种情形下公司应当尽可能寻求民事途径或司法途径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股东下落不明满两年后以利害关系人身份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依要求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那么能否通过内部决议对灭失股东除名或强制收购其股权的形式来恢复公司治理呢?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有待商榷。除非公司股东基于意思自治原则在章程中已作明确约定且该规定不违反国家的强制性规定,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序良俗,否则股东权作为一种固有权利、非经权利人的意思表示或法定的强制执行程序不得变动,股东资格也是不能随意被剥夺。但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章程采用模板,往往仅包含必要记载事项的粗略设计,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因而对于股东缺失这种情形,笔者认为,为维持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可采取将缺失股东“股权悬置”的方式,但若出现公司非经股东会决议不能经营下去的时候,应寻求司法优先的解决策略,毕竟,民事关系才是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司法是各种权利的最后保障。其实类似的问题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中就有普遍反映,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和《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必须取得非流通股股东的一致同意。由于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数量非常多,因而股东失踪或无法查找的问题较为突出,实践中采取了多种变通方式来实现股东登记及表决程序,比如通过催告程序要求这些股东来登记。若规定时间里不来,则通过证监会豁免等措施完善其中的操作。或者强制小法人股股东履行支付对价的义务,如将这些小法人股股东挂在中央登记结算公司的股份按所需支付对价折算,强行划拨给流通股股东;或采取“公告默示同意原则”来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应该说,这些变通做法并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但有时候在特定事项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权衡上,我们的价值选择应该是最大可能公平下的效率优先。

二、实践可能引发的不良和困境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情况处理思考,笔者也是考虑到目前的对于股失缺失,我们的操作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1.无法明确直接追究主体人员

根据案例中的情况,在变更主体过程中,对于公司的直接领导不能确定,无法在行政执行中做出公正的处理。

2.监控困难

如果是被吊销的是外地企业,我们根本无法发现,如果将这种监督责任揽在注册部门身上,是非常不安全的,而且事实上,核实的成本也是很高,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注册部门难以承担这种责任。

第五章由股东缺失情况下的注册登记出发思考对法制完善和实践完善的探索。

一、《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完善。

1.转投资对象方面的缺陷及立法完善

《公司法》第12条第l款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从立法者本意来看,这一规定旨在禁止公司成为其他经济组织中承担无限责任的成员或股东,因为其他经济组织中承担无限责任的成员或股东在该经济组织的资产不足清偿债务时,须负连带责任,这会给股东和债权入的权益带来不利影响。然而,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是否公司转投资对象只能限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回答是否定的。在当前我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法人以公司企业法人和非公司企业法人两类形式行在,公司企业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承担的是有限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非公司企业法人,主要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非公司企业法人的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也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公司法》将转投资的对象只限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不合理的,而应当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实际上,公司的转投资应当扩大到全社会的范围内,不仅可以投资到公司,还可以投资到非公司的企业、事业单位等。从而扩大公司的投资渠道,鼓励公司的多元经营,促进全社会的经济繁荣。”

2、转投资形式方面的缺陷及立法完善

对这一问题的规定,见《公司法》第12条第1款,该款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这一规定,恰与《公司法》第3条关于投资和股东责任的规定是一致的,因此,《公司法》此处规定的转投资,仅指股权投资而不包括债权投资,这就意味着我国《公司法》对转投资行为所设置的限制仅针对股权形式的转投资而不针对债权形式的转投资,即债权形式的转投资不受限制。这一种情形显然是不合理的,果真如此,其危害是很大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公司转投资是以债权投资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对其不加以任何限制,则债权投资的不断膨胀同样可以导致公司资产的虚化,从而影响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对公司债权投资不加限制,违背了《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在修改《公司法》时或在有关的立法与司法解释中,应明确规定公司转投资包括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两种形式,并对债权投资的限额做出合理的规定。

3、母子公司规定方面的缺陷及立法完善

“由于公司的转投资形成母子公司,子公司常被母公司用作违法或规避法律行为的工具,因此,许多同家都在立法上对母子公司问题做了专门规定,借以限制母公司的不规范行为,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但是考察我国《公司法》,就整部法律而言,其规范均围绕一个独立公司而设置,没有涉及到母子公司这一特殊形态;而就整个中国现行法律体系而言,亦无一部规范母子公司的相关法律。“我国《公司法》只对公司对外投资这一行为采取了限制,而未对因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的公司与被投资对象之间的法律关系做出详细规定,使得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经济纠纷,给司法审判工作造成了困难。”因此,修改的《公司法》应当对这个重要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必要时,也可以单独立法,制定一部《母子公司法》亦未尝不可,在其中对这个问题予以规定。

二、市场主体内部监管机制的健全完善。

解决因股东缺失造成公司僵局的治本之策在于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情况下至少每年召开一次定期会议,审议包括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方案在内的公司重大事项。而股东缺失的公司,或是因为公司经营无方,前途黯淡,对股东缺乏吸引力;或是因为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股东与公司已私下划清界限;或是因为股东本身治理不善,对外投资不清不楚。诸如此类的原因导致公司股东下落不明,难以顺利召开股东会。由此可见,解决股东缺失的问题,关键在于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建立与股东的定期沟通机制,提高股东参与经营决策的意识。而且,作为企业登记和监督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应当积极引导企业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机制,防微杜渐,以免出现股东缺失的情况。对于因股东缺失造成表决权未达二分之一以上,公司经营决策发生严重困难的,建议公司股东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提请法院解散公司;对于其他情形,股东会决议应按照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规定的表决方式通过即为有效。无效的股东会决议自然不能作为办理公司变更的申请材料

三、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机制体制的完善。

我们说,依法行政提出了五个要求,那就是职权法定、依据法律、法律保留、法律优先、合理行政。从这些结合我们的实践,要求工商登记部门在受理行政许可事项的申请时,

在这点上,我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着重可以从几点入手:

1.把好行政许可的准入关。《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这就说明我们实施的是一种书式审查,审查的标准且唯一标准就是“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从条文看,书式审查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形式审查或是实质审查。

2.把好市场监管的监察关。自然人下落不明,作为企业登记机关的工商部门是无法掌控的,但是作为股东的公司营业执照吊销,法人资格归于毁灭,我们在监管当中应当是了解的。当作为股东的公司营业执照由于各种原因被吊销时,我们可以当即了解他作为股东相关的对外投资情况,并告知被投资的公司,该公司将注销的情况。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有效减少由于股东缺失造成的诸多不便。而且积极通过法律送达等合法通知程序告知缺失股东,并设法通过公司内部人事管理信息找寻缺失股东的实际投资方,要求作为投资方办理缺失股东的注销手续,“继承”一切债权债务以及在标的公司所占的股份,协助标的公司完成相关变更手续以及最终的股权转让手续。

3.把好主体退出的把手关。法院是处理公司僵局的权力机关。有限责任公司是典型的人资兼合公司,因为它的人合特征,所以更强调它的封闭性。当股东之间出现矛盾时,一方就会对其他方提出的决议持反对意见,甚至根本不参加股东会。在股东较少、股权较集中的公司,如果有一方反对,就无法形成有效的股东会决议,从而导致公司陷入无法调和的僵持状态。要打破这种僵局,必须要有一个机关来解决。我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即是对股东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对法院受理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情形做出了规定。当公司陷入僵局时,唯一的改变途径即是请求法院解散公司,这样的后果也让一些恶意股东为了解散公司而将公司置于僵局的状态。而作为登记机关的工商部门其实是无路可走的工商机关在预防公司僵局导致公司解散方面可以有所贡献。目前很多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都是按照工商机关的模板制作的,而现有的章程模板中是没有关于公司出现僵局状态如何解决的条款的。所以可以建议公司章程中加入一些破解公司僵局的条款,以改变公司一旦陷入僵局即要解散的噩运。比如在章程中约定:当出现公司僵局时,善意股东可以请求法院判决其强制收购恶意股东的股权,使公司可以存续。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委托与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英美国家公司法多称派生诉讼,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称之为代表诉讼,我国学者大多谓之股东代表诉讼。

[2](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概要》,李存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页。

[3]自2002年始,由一批热心于公司法改革的北京学者自发组成的“公司法修改”研究小组,经过近两年的艰辛研究,形成《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王保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版)。其中,第168—172条共同构成了股东代表诉讼之雏形,而针对股东代表诉讼的特殊性而设计的诸种要求和限制(如诉讼费用担保)只适用于代表诉讼,而不及于股东直接诉讼。

[4]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5]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316页。

[6]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1期,第67页。

[7]殷铭:“一股民状告红光”,载《上海证券报》1998年12月15日。

[8]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1年商事审判暨行政审判案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305页。

[9]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商事卷1992—1999年合订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2—1026页。

[10]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关于股权与股东权,也有学者认为两者在性质和内容上各不相同,股权仅指股东对股份的所有权,是一种物权、财产权;股东权则是指拥有股东身份后的社员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利、其内容包括共益权与自益权。或“论股东权利”,载于顾功耘主编:《公司法律评论》2002年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3页。但此争论不影响作为诉权基础的实体权利的多少,而只是对实体权利的分类。

[11]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6页。

[12]范健、蒋大兴:《公司法论(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9—371,374—376页。

[13]有学者认为、自治规则属性是公司章程的本质属性(或称根本属性),但公司章程同时兼有契约性质。范健、蒋大兴:《公司法论(上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笔者不同意将中国现状态的公司章程生硬地套用英美组织大纲和内部细则的分类格式公司毕竟不同于重行政管理的机构,其个体之间的平等性和合意的色彩较重而且,违反公司章程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违约责任,而不是处分或处罚。

[14]笔者基于此认识还认为,这里隐藏着一种股东自救与维权的有效方式,即股东拟订公司章程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违反义务时的救济方式和民事责任进行更为明确、具体的约定,通过《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条款来弥补了《公司法》的不足。

[15]黄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载于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页。

[16](加)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旻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17]“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条。

[18]

[19]同注[12],第376页。

[20]倪建林:《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21]冯静、何永哲、苑福秋:“20世纪末中国公司法理论研究综述”,载顾功耘主编:《公司法律评论》2001年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232页。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4,32,33,35,43,106,108,110,143,177,195条。

[23]法国《商事公司法》第225226,226—1,227,244,245条,金邦贵译:《法国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188,194页。

[24]王春旭、罗斌主编《港澳台民商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388页。

[25]同注[16],第50页。

[26]同注[4]。

[27]虞政平:“中美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比较”,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第75页。

[28]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209页。

[29]同注[6],第69页。

[30](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2页。

[31]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32]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条文释解》,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33]厦门中院民二庭课题组:《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法律问题的调研报告》,

[34]刘敏:《股东资格认定中的三个问题》,载于《人民法院报》,2003年10月15日

[35]项先权主编:《新公司法理论与律师实务》,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36]王政:《法院应严格审查股东资格确认之诉》,

[37]邱小飞:《试论有限责任公司未出资股东的资格认定——从一起公司股东权益纠纷案例引出的话题》,载于《法律适用》,2005年第2期

[38]胡茂刚:《略论对有限公司虚假出资股东之法律规制?兼谈我国公司相关立法之完善》,载于《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5卷第2期

[39]俞宏雷.公司转投资的效力及其处理[J].人民司法,2003,(11).46

[40]戴德生.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问题[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1(4).22

[41]张婌芳.公司的经营范围与转投资的法律问题[J],2000,(9):116

[42]李静冰.论公司资产的特殊性及其投资者的权益保护[J].中国法学,1995,(3)

[43]何向亮.论我国公司法上的转投资限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0,20(2).63

[44][7]刘纪鹏.对《公司法》修改的十点建议[A].郭锋.王坚.公司法修改纵横谈[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79-90

股权继承范文篇10

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中小股东利益

股东代表诉讼,又称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当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主体侵害了公司权益,而公司怠于追究其责任时,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诉讼。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以下简称现行公司法)第152条首次确立了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弥补了以前公司立法上的缺陷,在公司法立法上迈出了值得肯定一步,将对司法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助于改变以往司法实践中不合理做法;但较其他国家立法相比过于简略,还有很多细节亟待完善。特别是对于原告资格的认定,线条比较粗糙,缺乏可操作性,且相当一部分没有涉及。基于以上分析,有必要对于原告资格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处理,以更好的保障中小股东和公司的利益,保持公司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一、对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识

传统诉讼法理论认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是与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也规定,原告是与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按此理论,派生诉讼中股东自身与案件的结果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因而是非正当当事人。在理论上为了破解第三人非为本人利益提起的资格的不正当性的难题,我国学者提出了程序性诉权理论,认为非直接利害关系可以自己名义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或保护民事权益。这一理论在民事法的诸多领域有运用,如《合同法》确立了债权人代位诉讼就是明证,也为派生诉讼的股东成为正当当事人提供正当性基础。但是否跟所有跟公司有利害关系的人都有权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呢?按照各国立法来看,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一般是指享有派生诉讼提起权的股东。有的国家,如加拿大将债权人也纳入了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范围。

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52条的规定,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指的是有权提起派生诉讼的股东。对于债权人能否称为适格原告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债权人与股东是两种性质不同、法律地位不同的利益主体,债券人利益的实现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予以解决,因此,不应当将债权人列入股东派生诉讼的范围。笔者同意上述观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对公司董事的监督与制约,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如果把债权人也纳入到适格的原告范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群众监督的作用,但由于公司跟债权人没有直接的公司治理上的利益关系,如果纳入适格原告范围,无形中会导致滥诉数量的剧增,此举不符合立法目的,总体来讲弊大于利。把股东派生诉讼原告提起权人限定在股东的范围之内,也不等于说每个股东都可以直接作为适格的原告。正如刘俊海教授所讲:代表诉讼提起权是每个股东都享有的一项股东权。但如同每个公民都享有结婚自由和权利,但不等于每个公民一出生即可结婚一样,我国《公司法》应当本着其应有的价值取向,设定股东提取代表诉讼的资格。

二、我国现行公司法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

依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52条的规定,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适合原告可以分为下列两类:(1)有限责任公司的任一股东。(2)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持股时间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

跟旧公司法相比,现行公司法引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体现了我国企业发展的需要,显示了我国公司法与时俱进的一面。这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公权不得干预公司内部治理的原则,为法院制裁公司高管、第三人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保护股东、公司、社会的利益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公权的介入同样也是有风险的,在很多情形下,法院的判断未必比公司管理层的判断高明,在商业机会转瞬即逝的今天,频繁而又无太多实质意义的诉讼对公司经营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而这无疑会最终侵害股东自身的利益,所以在引进股东派生诉讼的同时,为了防止滥诉,我国现行公司法也对于原告资格,特别是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做了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上的限制。我国的公司形式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的特征,股权相对集中,因此对股东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不做要求;而股份有限公司因其资合性特征,股份分布极为零散,应对股东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设定标准,以达到防止滥诉的目的。

三、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资格规定不足之处

对比国外立法,虽然在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上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总体来讲,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原告股东资格的限制所做的规定仍较为宽泛,缺乏可操作性,甚至有的地方没有涉及。分开来讲,笔者拟从提起派生诉讼之前和提起派生诉讼之后原告资格规定不足之处展开分析。

(一)提起派生诉讼之前原告资格规定不足之处

1.对于原告股东是否必须公正、充分地代表公司和其他众股东利益,我国现行公司法没有规定。

由于我国现行公司法没有对原告股东提出必须公正、充分地代表公司和其他众股东利益做严格要求,导致学界对于股东派生诉讼的性质观点不一,为实践中的认定原告资格设置了障碍。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不是所有符合152条规定的股东都是善意的股东,都要赋予其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资格。根据英美判例法,当股东知道董事违反其义务时候,必须采取积极地行动去维护公司的利益,并对此行为提出异议,否则,股东因疏忽或者没有对此予以反对而对违法行为予以默认时,股东因为欠缺“纯洁的手”而被禁止起诉。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就是为了弥补公司法人人格的缺陷,维护公司的利益。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对于原告资格的宽泛规定为某些潜在违法者规避法律,获得非法诉讼利益创造了机会。

2.对于持股时间规定仍有不足之处。

在股东持股时间上,美国采用“同时拥有股份”(contemporaryownership)原则,即提起派生诉讼的股东必须从被告对该公司实

施侵害行为时至诉讼判决之时都持续拥有公司的股票。

我国200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公司法仅规定的是连续持股180日,没有细化的规定,后来虽然在2006年4月28日公布并实施的最高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四条进行了细化,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但是仍过于宽泛,且存在不合理之处。笔者认为,如果按照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来看,在持有时间上,只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满足在起诉之前的任何时间持有股票连续180日以上就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对于拥有股权的起算点和其起诉时是否拥有股权在所不问的话,势必导致制度上设计的不合理,进而影响结果的公正;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股东派生诉讼共益性的根本特性。如图1中D点代表股东提起诉讼的时间。在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之前AB这段时间已经达到持续拥有股权180日以上,如果在BC这段时间把股权转让出去了,即使在CD这段时间又买入了相同的股份,法律仍赋予此股东原告资格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制度设置上的缺陷和理论上的混乱。基于股东派生诉讼共益权的本质特性,此时的股东无法完全有效代表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全部利益。

3.通过继承取得股权的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存在障碍

在继受取得股权的股东能否提起派生诉讼的问题,美国采用“同时持有股份”为原则,兼有例外情况,如,通过继承、司法判决的执行而取得股份的人可以提起派生诉讼。

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我国现行《公司法》中特别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可以继承,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虽然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是否能够继承没有直接规定,但是依据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不具有人合性的特点,任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股东资格的道路理应畅通无阻,所以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资格由于继承而加入的股东并不需要特殊的规定,股东资格当然可以继承。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如果让通过继承取得股东权的股东也按照原始取得股权股东在持有时间上限制得这么严格的话,无形中限缩了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范围,无法实现有效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4.双重、多重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资格我国现行公司法无相关的规定

双重代表诉讼是指:母公司的股东代表子公司提起的代表诉讼。三重代表诉讼是指甲公司为乙公司股东、乙公司又为丙公司股东的情形下,由甲公司的股东代表丙公司提起的代表诉讼。以此类推,只要存在着一连串的顺次持股关系,就可出现多重代表诉讼。

在双重或者多重代表诉讼中母公司的股东可能在被代表的公司中拥有较大的利益,但也有可能作为中小股东,存在较小的利益。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置之目的,就是在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如果子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利用子公司侵害股东权益,那么受到直接损害的是子公司,母公司中的中小股东也会间接地遭受损失。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一道公司的屏障。控制股东或董事控制着母公司和子公司,显然不会提起针对自己的诉讼,如果母公司的股东代表子公司提起诉讼制度设计上缺位,可想而知,中小股东的利益则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了。

5.无记名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存在障碍。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按照其持有的股票票面和股东名册上是否记载股东姓名为标准分为记名股东和无记名股东。因为无记名股票票面和股东名册上不要求记载其名字,使其具备了流通性比较强的优点,但是却给无记名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所应具备的条件设置了障碍。如果依据我国现行公司法,同样要求无记名股东达到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的条件,显然有失公平,导致严重打击无记名股东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积极性,无法达到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二)提起派生诉讼之后原告资格规定不足之处

我国《公司法》在派生诉讼股东原告资格问题上侧重于诉讼前股东资格的规定,忽视了派生诉讼中股东资格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项制度没有涉及,即我国现行公司法关于派生诉讼期间原告能否转让股权没有规定。若某一股东在穷尽了公司内部救济后向人民法院提出派生诉讼请求后,判决之前,将自己所持有的股权或股份进行了转让,这时派生诉讼的原告已经与公司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根据人趋利避害的利益本性,既然公司的利益已经与原告没有关系,原告不能尽其所能去维护公司利益。也就是说如果在派生诉讼期间,如果允许原告转让其股权势必会造成无法完全代表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时由于其趋利避害的本性,也无法尽其所能去维护公司的利益,最终无形中会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当然,原告的股东资格必须存续于整个派生诉讼这一原则,并非绝对,如果原告股东资格的丧失由于公司控制者违反信托义务或者由于被起诉的诈欺性兼并而引起,则不在此限。

四、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规定的建议

对于以上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规定不足之处的分析,笔者认为如果想使我国股东派生制度发挥更好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滥诉、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作用,必须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立法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确立的原告股东必须能够公正、充分地代表公司和其他众股东利益的规则。实践中可引入“净手规则”,即提起派生诉讼的股东必须对董事的违法行为没有明确的赞成、批准或者默认。如果违法行为发生后,股东已经赞成、同意或者批准了该种行为,则因其欠缺“纯洁的手”而不享有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另,如果股东单独为自己利益而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则法院应不予受理。

2.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提起派生诉讼的股东不仅应该在不正当行为发生之时具备股东资格,即起算点应该在不正当行为发生之时;同时也应该提起股东派生诉讼之后,判决之前具备股东资格。

3.建议完善我国现行公司法对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的规定,并批判的吸收美国做法,规定只要继承前股东资格已经符合法律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的规定,则继承后的股东也应当拥有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

4.建议允许关联公司享有股东权并符合我国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的股东拥有提起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范围,但是从督促控制公司和其董事以及从属公司负责人正当行使权力、妥善履行义务、对从属公司损害公司利益施以救济等角度考虑,有助于避免相互持股的关联企业之间出现负责人相互勾结、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现象的发生。

5.建议放宽我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无记名股东持股时间和持股数量上的要求。虽然一定意义上放宽原告资格股东的要求,有可能意味着滥诉率的增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剥夺此部分股东所享有的提起诉讼的权利。为了鼓励无记名股东通过诉讼维护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权利,结合无记名股票的特点,在制度设计上,可以对无记名股东的持股时间不做要求;但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滥诉,可以在持股数量上要求严格一些,如可以要求无记名股东单独或合计持股数量达到2%以上。

6.建议在股东派生诉讼提起之后,要求除了由于公司控制者违反信托义务或者由于被起诉的诈欺性兼并而引起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得转移其股权。

根据以上建议,笔者认为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可以表述为:第一款,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任一股东;除第A条规定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自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不当行为发生之时到提起诉讼时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包括关联公司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款,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款,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建议新增三条股东派生诉讼相关条款。A条(建议新增条款):第一款,无记名股东只要达到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二以上股份即可有权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第二款,通过继承称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持股时间的起算日期可溯及至继承之前。B条(建议新增条款):提起股东派生诉讼期间,除了由于公司控制者违反信托义务或者由于被起诉的诈欺性兼并而引起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得转移其股权。C条(建议新增条款):提起股东派生诉讼的股东必须能够公正、充分地代表公司和其他众股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