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满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5:52:25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范文篇1

何谓顾客满意

一般而言,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顾客根据他们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产品和服务,因此,PhilipKotler认为,“满意是一种人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顾客服务的目标并不仅仅止于使顾客满意,使顾客感到满意只是营销管理的第一步。美国维持化学品公司总裁威廉姆.泰勒认为:“我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让顾客获得满意感,我们要挖掘那些被顾客认为能增进我们之间关系的有价值的东西”。在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的过程中,企业向顾客提供超过其期望的“顾客价值”,使顾客在每一次的购买过程和购后体验中都能获得满意。每一次的满意都会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盈利与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顾客也会将他们的消费感受通过口碑传播给其他的顾客,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但现实的问题是,企业往往将顾客满意等于信任,甚至是“顾客忠诚”。事实上,顾客满意只是顾客信任的前提,顾客信任才是结果;顾客满意是对某一产品、某项服务的肯定评价,即使顾客对某企业满意也只是基于他们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令他满意。如果某一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善,他对该企业也就不满意了,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感性评价指标。顾客信任是顾客对该品牌产品以及拥有该品牌企业的信任感,他们可以理性地面对品牌企业的成功与不利。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显示,在声称对产品和企业满意甚至十分满意的顾客中,有65%85%的顾客会转向其他产品,只有30%40%的顾客会再次购买相同的产品或相同产品的同一型号。

何谓客户信任

顾客信任是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和信赖,它是顾客满意的不断强化的结果,与顾客满意倾向于感性感觉不同,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一般地说,顾客信任可以分为3个层次:

认知信任——它直接基于产品和服务而形成,因为这种产品和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个性化需求,这种信任居于基础层面,它可能会因为志趣、环境等的变化转移;

情感信任——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持久满意,它可能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偏好;

行为信任——只有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顾客不可或缺的需要和享受时,行为信任才会形成,其表现是长期关系的维持和重复购买,以及对企业和产品的重点关注,并且在这种关注中寻找巩固信任的信息或者求证不信任的信息以防受欺。

长期以来,管理者都认为市场份额是取得利润的原动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PIMS(ProfitImpactofMarketShare)模型支持了这种观点。但EarlSasser教授发现这种观点是不一定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一个与高利润和快速增长更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顾客信任,而不是市场占有率。

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

在营销管理理论中,顾客忠诚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顾客忠诚实际上只是一种误解。

当市场营销的专家们提出“顾客忠诚”这一概念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至上理念是大规模生产,即企业先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的理解设计产品,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吸引顾客购买。在整个过程中,企业是主导,处于主动的地位;顾客作为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只能接受企业为“他们”设计、生产的产品,顾客选择性差。特别在短缺环境下,顾客不得不重复购买相同的产品。这种重复购买给人的错觉是“顾客忠诚”。

其实,在个性化感性消费时代,产品品种繁多,产品同质化日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顾客不可能长期对某企业和某产品“忠诚”。

从另一方面而言,顾客忠诚的对象是企业或产品,因此顾客忠诚是顾客对企业或产品忠诚,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物,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企业对顾客忠诚。只有这种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企业为顾客服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以顾客忠诚为指导的市场营销可能导致:企业或产品独自尊大,脱离顾客,服务质量差;企业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滥用消费案例,贩卖顾客善意,引诱顾客消费;销售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不讲信用,不择手段,等等。

Daniel教授的“桶”

老顾客是对企业、产品、服务有信任感而多次重复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群体。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完成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压力,都或多或少地把寻找新顾客作为营销管理的重点,而忽视了老顾客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DanielCharmich教授曾经用漏桶来形象地比喻企业的这种行为。他在教授市场营销学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桶,然后在桶的底部画了许多洞,并给这些洞标上名字:粗鲁、劣质服务、未经过训练的员工、质量低劣、选择性差等,他把桶中流出的比作顾客。他指出,企业为了保住原有的营业额必须从桶顶不断注入“新顾客”来补充流失的顾客,这是一个昂贵的没有尽头的过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维系老顾客,因为堵住漏桶带来的远不是“顾客数量”,而是“顾客质量”的提高。

老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老顾客的终身价值是巨大的。根据调查,从一个爱吃意大利馅饼的人身上获得的终身收入大约是8000美元,从一个卡迪拉克车主上获得的终身收入是332,000美元。

顾客信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当可观,这一点在其他行业也得到了证明。近年来的服务行业,如软件和银行业的调查统计表明,顾客信任度提高5%,企业收益可上升25%80%。如果一家公司始终不渝地给予顾客超值回报并赢得了忠诚的顾客,其市场份额和收益就会增加,而招揽顾客和为顾客服务的费用就会下降。公司可以将因此获得的超额利润投资于一系列新的活动,譬如,奖励老顾客,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员工的报酬等等,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企业盈利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

顾客信任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顾客信任带来重复购买,顾客重复购买增加企业的收入,而且老顾客保持的时间越长,购买量就越大;因招揽顾客费用减少,使企业成本降低,一项研究表明,争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约比维持一位老顾客的成本多数倍,而且在成熟的竞争性强的市场中,企业争取到新客户的困难非常大;由于“口碑效应”,老顾客会推荐他人购买从而增加新顾客;企业对熟悉的有丰富消费经验的老顾客的服务更有效率、更经济;顾客信任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满意度,员工归属感随之提高,进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聘和培训费用,减少员工流失损失,又进一步使成本降低,因此形成一种强化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效应。

顾客贿赂不能培养顾客信任

企业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希望通过折扣或回馈来招揽顾客、留住顾客,并把这种活动称之为“忠诚营销活动”,这实质上是一种顾客贿赂,对于培养顾客信任没有任何作用。椐美国食品营销协会的报告,瑞士的顾客转移率最低(7%),英国最高(24%),但是,低转移率的瑞士却是顾客忠诚营销活动参与率最低的(15%),而高转移率的英国的顾客忠诚营销参与率是最高的(83%)。没有参加这种活动的顾客中,有12.7%的人认为这些活动太浪费时间,为获得这些折扣不值得。有35.5%的顾客说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购买同样多的东西,有87.5%的顾客声称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从这家商店购买商品。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顾客贿赂实质上的最大收益者是企业的一般顾客,他们是现实的获利者,而不会是企业的信任者,企业在这种活动中得不偿失。

但企业为了一定的市场目的而采用折扣或回馈等方式招揽顾客却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可取的,如清仓,快速收回投资,季节性转型,避免延时导致损失(如水产品、鲜果等),通过关键的活动赢得竞争优势,等等。不过长期地应用这种策略则会导致价格战,导致多方受损,如彩电业。为了赢得竞争企业还是应当通过独特性来提高顾客价值,获得顾客信赖,如海尔。

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

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话,顾客信任则是顾客满意的行为化。

因此,我们说顾客满意仅仅只是迈上了顾客信任的第一个台阶,不断强化的顾客满意才是顾客信任的基础。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顾客满意并不一定可以发展致顾客信任,在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的过程中,企业还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在促进顾客信任的因素中,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是两个决定性因素。个性化的产品能增强顾客的认知体验,从而培养顾客的认知信任;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能使顾客产生依赖,进而培养情感信任;只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都能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时,顾客才会行为信赖;顾客不可能自发地信任,顾客信任需要企业以实际行动来培养。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个性化的产品应从营销的最上游开始。较高层次的顾客已不再满足于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对于能体现个性的产品更加青睐。由于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已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企业可以在保持一定规模经济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使顾客都能获得满意的感受,现代生产理论中的大规模定制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它既可以满足特定顾客群的个性化需要,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柔性制造系统已能按顾客个性化要求生产定制化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日本松下自行车工业公司里,机器人、电脑和工人一起在一条装配线上生产出一辆辆定制的自行车。每辆车都是根据顾客的身材、重量和爱好特制的,价格比现成的型号高10%。松下的经验已渗透到日本的许多工业领域,他们开创了一个成批生产个性产品的新时代。而DELL则通过顾客化定制满足了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要,使企业一跃而成为名列前茅的IT供应商和服务商。

据调研,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主要集中在外形、色彩、规模、型号和特殊的辅助性功能上,而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的需求则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产品的差异性、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辅助性上而非基本功能上,就好象不管是洗地瓜的洗衣机还是洗内衣的洗衣机,清洗的功能是基本的,但手动控制、电脑控制则是顾客各有所好。因此企业在实现产品个性化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外形设计和辅助性功能上,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非是十分困难的事:

(1)面对面地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根据顾客的需求意向预测产品;

(2)让顾客参与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使顾客感到该产品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3)进行敏捷化的定制化生产,使顾客时刻感到他的个性化享受;

(4)商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使顾客感到接受这件产品和享受商家的服务是价值的体现;

(5)在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之前使顾客感到便利;

(6)解除顾客的疑义,增加顾客的贴身感受;

(7)及时送达;

(8)销售关怀。

增强顾客体验

LewisCarbone认为顾客很在乎与你做生意的感受,尤其是对某种产品或某企业有感情的顾客,很难用打折来改变主意。他们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是在接受一种体验,他们频频光顾某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因为该企业创造了比竞争对手更让他们倾心的体验,因此增强顾客体验是培养顾客信任的重要方法。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树立为顾客服务的观念。“礼貌待客,微笑服务”并不等于优质服务,这仅仅是服务态度上的要求。企业要做到全面优质服务,就必须将为顾客服务的观念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中去。IBM提出了“IBM就意味着服务”的经营理念,对每个员工都进行企业理念的培训,帮助他们懂得本企业的宗旨就是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达到顾客满意的水平,并使员工认识到与顾客打交道,不单纯是为了销售产品,而是要为顾客解决实际问题。IBM公司以其完善的服务和对顾客负责的精神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充分的信赖感。

(2)制定合理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会有不同的具体化的有特色的标准细则要求,如海尔的“12345”法则:1个证件上门服务要出示上岗证;2个公开公开统一收费标准并按标准收费,公开出示维修或安装记录单并在服务完毕后请顾客签署意见;3个到位服务后清理现场到位,通电试机演示到位,向顾客讲明使用知识到位;4个不准不喝顾客的水,不抽顾客的烟,不吃顾客的饭,不要顾客的礼品;5个一递一张名片,穿一双拖鞋,自带一块垫布,自带一块抹布,赠送一件小礼品。

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顾客的需求出发。

具体明确。企业应确定尽量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员工执行。

员工接受。员工理解并接受企业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才会切实执行和落实。企业可以发动员工参与制定质量标准,这样不仅使标准的确定更精确,而且可以获得员工的支持。

(2)强调重点。如果确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繁琐,势必会使员工无法了解所需达到的主要要求。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基本原则统一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灵活性,使他能够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有针对性的提供特殊服务。

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如果企业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太高,员工无法达到,就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标准过低,又无法促使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的质量标准,方能激励员工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3)向顾客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兑现。“一诺千金”对于企业来说是责任,对于顾客来说是价值。多次的“一诺千金”有助于形成顾客信任,一次的失约会导致顾客的背离。

(4)服务质量的考核和改进。做好服务质量检查、考核工作,才能促使员工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应定期考核员工的服务质量,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有关员工,帮助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此外企业应根据考核结果,奖励优秀员工,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服务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可信度,增强顾客对服务价值的满意感,产生有利的口碑宣传效应,并鼓舞员工的士气,最终也会加强员工和顾客对公司的信任感。

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是培育和维系顾客信任的手段。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有顾客,还可使企业寻找回已经失去的顾客。作为全球最大、访问人数最多和利润最高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法宝就是顾客关系管理。当你在亚马逊公司第一次购买图书后,其系统就会记录下购买或浏览过的图书,当你再次进入该书店时,系统识别你的身份后就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有关书目。你去该书店的次数越多,系统对你的了解也越多,他也就能够为你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因此亚马逊公司始终维持着65%的回头率。

顾客关系管理现在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顾客服务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法宝,它可以改进信息提交的方式,加强企业与顾客的沟通,简化顾客服务流程,提高顾客服务质量。据调查,近80%的企业都在努力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章一,顾客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美)约翰.A.昆奇著,吕一林译,?市场营销管理—教程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查尔斯.戴克著,李圣贤译宝洁的观点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顾客满意范文篇2

关键词:顾客满意让渡价值顾客关系

著名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营销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及了解顾客,使产品或服务能适应顾客的需要。”顾客满意营销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要从满足顾客的需要出发,从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从企业的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顾客满意营销战略就是要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和解决问题,要把顾客的需要和满意放在一切考虑因素之首。

一、顾客满意的理性分析

“顾客满意”原本是商业经营中一个普通使用的生活概念,没有特别的含义。1986年,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借用“顾客满意”,将一个生活概念演变成为一个科学概念。企业界在心理学家定义的基础上,对“顾客满意”的内涵进行了扩展,把它从一种界定指标发展成一套营销战略,直接指导企业的营销,甚至经营活动,并将其称为“顾客满意营销战略”。

顾客满意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函数,其内容包括产品满意、服务满意、过程满意和社会满意。顾客价值理论认为,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顾客价值的大小,而顾客价值可分为客观价值与主观价值。客观价值亦即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顾客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价格、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主观价值是顾客对企业产品质量、功能、价格、服务、包装、品位和企业品牌、形象、知名度等综合因素的主观判断价值。客观价值可以量化分析,而主观价值只是可以用感知的心理感应去定性判断。

科特勒认为:“满意是一种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来源于其以往的经验、他人经验的影响以及营销人员或竞争者的信息承诺。而绩效来源于整体顾客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形象价值构成)与整体顾客成本(由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构成)之间的差异。购买行为往往是顾客形成了一个价值判断,并根据这一判断采取的行动。购买者在购后是否满意取决于与这位购买者的期望值相关联的供应品的功效。顾客满意的定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函数。能否实现顾客满意有三个重要因素。顾客对产品的预期期望;产品的实际表现;产品表现与顾客期望的比较。如果效果低于期望,顾客就会不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与期望相匹配,顾客就满意。如果可感知效果超过期望,顾客就会高度满意、高兴或欣喜。

通过对世界上大多数成功企业的调研中,有一些企业其期望值与其可感知效果是一一对应的。这些成功的企业都是贯彻“全面顾客满意”战略。例如:施乐公司保证“全而顾客满意”,它保证在顾客购买产品的三年内,如有任何不满意,公司将为其更换相同或类似产品,一切费用南公司承担。施乐多年来一直坚持运用顾客满意测评系统,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及时解决顾客抱怨,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实践证明,高度满意和愉快引发了一种对品牌在情绪上的共鸣,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这种共鸣树立了顾客的高度忠诚,这里的挑战,就是要求企业创造一种公司文化,要求企业内每个员工都努力使顾客愉悦。各行各业的企业经营战略必须以全面顾客满意为中心,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是否赢得市场和顾客。企业能做到让顾客全面满意,赢得顾客,就能争取到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

二、提升顾客满意水平的途径

(一)提升顾客满意的基本理念

在具体实施提高顾客满意水平的各种措施之前,企业的领导者与全体员工应当确立以下理念。

1.转变企业观念,树立顾客满意的观念。传统的企业观念是以企业为主、以利润为中心的生产观念,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树立以顾客为主、以顾客满意为核心、实现企业与顾客“双赢”营销竞争观念。这不仅要求企业领导者或管理者转变观念,也需要包括企业员工在内的所有人员转变观念。

2.识别顾客需求,满足顾客关键需要。企业要时时跟踪顾客需求变化动态,准确地识别顾客的关键需求变化动态,准确地识别顾客的关键需要和预测顾客需求的可能变化,在满足顾客对产品的本质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表层需要。

3.产品和服务要永远超前于顾客对它预期。一方面,应把产品与服务标准提高到顾客现有预期之上,使顾客不仅仅是满意,而且是由衷的高兴;另一方面,要在顾客预期之前就引入新的服务形式,积极主动为顾客服务,不仅向顾客提供他们想要的东两,而且要提供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会喜欢的东西。

4.鼓励顾客投诉,建立顾客反馈信息的长效机制。企业对顾客投诉的态度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处理颐客投诉呢?首先,建立顾客投诉渠道并保障顾客投诉渠道的畅通,方便顾客投诉;其次,及时、友善、快捷地为顾客处理产品问题并解释其原因;最后,跟踪问题产品和顾客满意状况,防止顾客满意恶化。同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保持尊重和歉意很重要,它能赢得顾客的尊重和顾客的忠诚回报。所以,重视顾客投诉,降低顾客抱怨频度,企业应建立顾客反馈信息的长效机制。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可以解决顾客如何与生产商、销售商进行交流,顾客又用什么途径获取产品及服务信息的问题;企业可以及时了解顾客对企业满意的程度,以及对企业的意见;企业还可以利用这种沟通的方式掌握顾客的相关信息,形成顾客数据库,以针对其特点更好地开展业务。

(二)提高顾客让渡价值

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是否满意,取决于与购买者的期望值相关联的供应品的功效,“满意水平是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函数”。顾客在选购商品或服务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从中选m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或服务,以此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因此,提高顾客if=渡价值是提高顾客满意水平的主要手段。

提高顾客让渡价值有两个可供选择的途径:该企业可以尽力增加总的顾客价值,或减少总的顾客成本。由于总的顾客成本具有一定的刚性,它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减,因而作用有限。更积极的方法是增加总的顾客价值。增加顾客总价值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增加产品价值。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注重市场调研及客户需求的识别,设计人员应面向市场,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市场调研和客户在产品研制和产品质量的确定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通过市场调研,倾听顾客的声音,可以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进而结合A身情况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即目标消费群),然后,根据目标市场进行产品设计。

2.提高服务价值。首先产品定位要准确,对于服务同样如此。当消费者被大量的广告信息淹没的时候,正如斯科特.罗比内特所说“服务定位的宗旨是如何使消费者比较容易识别本企业的服务产品”。定位是一项战略性营销工具,企业可以借此确定自身的市场机会,并且当竞争情况发生变化时,企业能够实行相应的措施。定位可以是不经计划而自发地随时间而形成,也可以经规划纳入营销战略体系,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它的日的是在顾客心日中创造有别于竞争者的差异化优势。其次,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要允满情感化。在从注重数量向生活质量转变的消费时代,顾客越来越要求企业提供细致、周到、充满人情味的服务,要求购买与消费的高度满足,因此,高品质、全方位的服务理所当然地成了企业赢得优势的一大法宝。

3.提高人员价值。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率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所产生的价值。企业员工直接决定着企业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企业每个员工的态度、精神面貌、服务等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顾客满意”。可以说,企业员也是“顾客满意”实现的关键。在实施“全面顾客满意”工程中,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培训企业员工,不仅使其掌握良好的技术和产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以及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

4.提高形象价值。良好的组织形象具有财务价值、市场价值和人力资源价值,因此,必须作好组织形象管理。目前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认为组织形象就是组织标识系统。事实上,虽然组织标识系统的设计异常重要,但它仅仅是组织的一个映像。组织的真实本质和个性才是组织形象的重点。消费者选择伙伴建立关系时,重视的是质量和本质,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表面符号。因此,必须创建鲜明的组织个性与组织文化,依靠实际行动而不是浮艳的文字来展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点。组织形象通过产品质量水平、品牌特征和服务交付三个方面表现出来。运用这三个要素营建并保持坚实的顾客关系,关键是在同所有与组织有关的人员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一致性。组织行为模式的不一致直接带给顾客对组织形象负面的感受。组织形象绝对无法超过企业最薄弱部分的表现。做好组织形象管理,还需妥善处理危机事件,维护组织形象。良好的组织形象其实是一件脆弱的“物品”,容易损坏,一旦损坏就很难修复。任何企业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产品质量差错,而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应付对企业组织形象产生不良影响。更糟的是,若被媒体公开,不论孰是孰非,最终结论如何,都有可能对企业的组织形象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害。这些损害往往并非来自问题本身,而是源自管理者和员工处理事件的方式。因此,在危及企业形象的事件发生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尽量缩小影响面,维护组织形象。

顾客满意范文篇3

一、供电企业CSD测评工作现状

由于电能供应的相对垄断和供电企业生产特点以及用电顾客众多、需求多元,供电企业对CSD的测评和监控,与社会上其他产品生产企业尚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大致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多数供电企业尚未建立CSD测评体系。当需要对CSD进行测评时,通常采用自我评价法,以“政府放心,用户满意”或“用户基本满意”、“得到社会好评”等概念化语句替代CSD。因无量化的概念,这种自我评价,既不能反映CSD,也不能通过CSD测评进行内部控制和改进企业管理。

二是少数供电企业以达标创一流考核标准中的用户评价满意率来代替CSD。地(市)级供电企业达标创一流考评标准,对用户评价满意率如何测评未作明确规定,各地测评方法各异,多以向大中用户发征询意见表作为计算依据。县(市)级供电企业一流考评标准,虽对客户满意率测评作了规定,提出要按供电区域用电人口总数的10%~15%征询意见,由于用电人口众多,征询意见表回收困难,实际按规定进行测评的供电企业并不多。

三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测评。由于供电企业生产、销售的特殊性,社会中介机构也面临建立供电企业CSD测评模式问题,加之委托第三方测评时间周期较长,又需支付一定费用,据了解,委托中介机构测评CSD的供电企业也不多。

二、供电企业CSD测评的难点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方针,围绕优质供电、优质服务、开展行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CSD测评尚未建立体系,究其原因主要是:

1、思想认识尚有差距。由于较长时间电能供应紧缺,电力成为短线产品,加之行业垄断,由此造成用电顾客期望不高,供电企业无竞争压力,对CSD重要性认识不足,给开展CSD测评工作带来困难。

2、用电顾客群体庞大。供电企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用电顾客遍布社会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除了边远山区少量农户外,整个社会的人群都是用电顾客。一般县(市)供电企业的用电顾客有数十万,地(市)级供电企业的用电顾客达数百万,要调查了解如此庞大的顾客群体的CSD,信息收集比较困难。

3、电力生产供应特殊性。电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无形而又难以贮存的二次能源,具有发、供、用即产、供、销同时完成的特性。电能质量必须依靠专用仪器、仪表进行连续在线监测,绝大多数用电顾客不具备监测条件,难以准确感知,给CSD测评带来困难。

4、用电顾客需求不一。由于电能有广泛的用途,用电顾客因需求不同、感受不同、期望不同,造成影响CSD的因素较多,对测评CSD的要因确定和建立指数模型带来困难。

三、建立供电企业CSD测评体系的设想

由于CSD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供电企业CSD测评的诸多难点,供电企业CSD测评要达到比较全面客观,就不能完全套用一般产品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的方法,既不能简单采用社会问卷调查方法测评,也不能仅仅依靠顾客投拆进行测评。基本设想是:以供电企业已建立的电网管理和生产、营销等信息系统提供的有关电能质量和营销、服务质量可量化的实绩信息为基础,结合社会调查和顾客投诉所获得的信息,采用权数量化进行综合测评。

(—)具体方法

1、确定影响CSD的主要因素(要因)。供电企业CSD的要因要从绝大多数用电顾客对电能供应和服务全过程的需求和期望综合考虑,充分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供电企业可根据顾客需求和管理实际增减。如电能质量中的“周波合格率”和“谐波合格率”,因信息来源等因素可暂不列。

2、确定要因权数。要因权数要以影响CSD的程度和完成指标的难易来确定。

要因中的“社会媒体反映”,因有

表扬和批评,且有影响程度和影响面,因此,不定权数,按调查证实后的影响情况,在CSD测评量化后,直接对CSD进行修正。

测评指标标准计算值一般以国家标准或达标创一流考核标准为基点,结合供电企业质量管理目标确定。如电压合格率,《供电企业服务规范(送审稿)》规定≥90%,地(市)级一流供电企业考核标准规定≥98%,县(市)一流供电企业考核标准规定≥96%,**省电力系统向社会承诺城市≥95%、农村≥90%,企业质量目标值≥98%。如果标准计算值定为96%,对应权数定为0.06,则权数随指标实绩的高低在权数0至0.1之间上下浮动影响CSD。如将确定测评指标标准计算值改为确定测评指标最高值和最低值,同样可按测评指标实绩计算实际权数。对于业扩报装完成期限和事故检修和停电处理时限等测评指标,可按《供电企业服务规范(送审稿)》和达标创一流考核标准,先计算合格率,然后确定标准计算值或最高值、最低值。社会媒体反映分表扬和批评,可按级(如县、市、省、中央)确定增减权数对CSD进行修正。

4、确定要因的信息来源。要因信息以供电企业现有信息系统评价期实绩指标为准,对信息系统中不能提供的测评指标,落实职能部门负责统计。

5、确定要因的传递和处理分析方法。各要因由企业职能部门负责统计、计算和分析,最后由企业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综合统计、计算和分析,也可以建立CSD测评信息管理体系进行计算。计算方法:

CSD=测评指标实得权数之和加(或减)社会媒体反映情况修正权数。计算分析期限:县(市)供电企业按月、季、年,地(市)供电企业按季、年,并可按月、季制成年度CSD变动曲线。

6、CSD并进行内部考核。企业综合部门按期完成CSD计算后,经企业领导审核后定期CSD及各项测评指标实绩,并纳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7、落实措施、持续改进。在进行CSD统计、计算、分析的同时,企业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计划,实现PDCA循环。

(二)主要优点

1、使CSD做到内部监测和外部调查有机结合,规范CSD的测评,既减少信息调查工作量,又增加了信息覆盖面;

2、使影响CSD的主要因素得到量化,提高CSD的科学性、准确性;

顾客满意范文篇4

何谓顾客满意

一般而言,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顾客根据他们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产品和服务,因此,PhilipKotler认为,“满意是一种人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顾客服务的目标并不仅仅止于使顾客满意,使顾客感到满意只是营销管理的第一步。美国维持化学品公司总裁威廉姆.泰勒认为:“我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让顾客获得满意感,我们要挖掘那些被顾客认为能增进我们之间关系的有价值的东西”。在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的过程中,企业向顾客提供超过其期望的“顾客价值”,使顾客在每一次的购买过程和购后体验中都能获得满意。每一次的满意都会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盈利与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顾客也会将他们的消费感受通过口碑传播给其他的顾客,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但现实的问题是,企业往往将顾客满意等于信任,甚至是“顾客忠诚”。事实上,顾客满意只是顾客信任的前提,顾客信任才是结果;顾客满意是对某一产品、某项服务的肯定评价,即使顾客对某企业满意也只是基于他们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令他满意。如果某一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善,他对该企业也就不满意了,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感性评价指标。顾客信任是顾客对该品牌产品以及拥有该品牌企业的信任感,他们可以理性地面对品牌企业的成功与不利。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显示,在声称对产品和企业满意甚至十分满意的顾客中,有65%85%的顾客会转向其他产品,只有30%40%的顾客会再次购买相同的产品或相同产品的同一型号。

何谓客户信任

顾客信任是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和信赖,它是顾客满意的不断强化的结果,与顾客满意倾向于感性感觉不同,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一般地说,顾客信任可以分为3个层次:

认知信任——它直接基于产品和服务而形成,因为这种产品和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个性化需求,这种信任居于基础层面,它可能会因为志趣、环境等的变化转移;

情感信任——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持久满意,它可能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偏好;

行为信任——只有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顾客不可或缺的需要和享受时,行为信任才会形成,其表现是长期关系的维持和重复购买,以及对企业和产品的重点关注,并且在这种关注中寻找巩固信任的信息或者求证不信任的信息以防受欺。

长期以来,管理者都认为市场份额是取得利润的原动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PIMS(ProfitImpactofMarketShare)模型支持了这种观点。但EarlSasser教授发现这种观点是不一定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一个与高利润和快速增长更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顾客信任,而不是市场占有率。

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

在营销管理理论中,顾客忠诚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顾客忠诚实际上只是一种误解。

当市场营销的专家们提出“顾客忠诚”这一概念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至上理念是大规模生产,即企业先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的理解设计产品,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吸引顾客购买。在整个过程中,企业是主导,处于主动的地位;顾客作为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只能接受企业为“他们”设计、生产的产品,顾客选择性差。特别在短缺环境下,顾客不得不重复购买相同的产品。这种重复购买给人的错觉是“顾客忠诚”。

其实,在个性化感性消费时代,产品品种繁多,产品同质化日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顾客不可能长期对某企业和某产品“忠诚”。

从另一方面而言,顾客忠诚的对象是企业或产品,因此顾客忠诚是顾客对企业或产品忠诚,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物,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企业对顾客忠诚。只有这种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企业为顾客服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以顾客忠诚为指导的市场营销可能导致:企业或产品独自尊大,脱离顾客,服务质量差;企业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滥用消费案例,贩卖顾客善意,引诱顾客消费;销售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不讲信用,不择手段,等等。

Daniel教授的“桶”

老顾客是对企业、产品、服务有信任感而多次重复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群体。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完成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压力,都或多或少地把寻找新顾客作为营销管理的重点,而忽视了老顾客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DanielCharmich教授曾经用漏桶来形象地比喻企业的这种行为。他在教授市场营销学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桶,然后在桶的底部画了许多洞,并给这些洞标上名字:粗鲁、劣质服务、未经过训练的员工、质量低劣、选择性差等,他把桶中流出的比作顾客。他指出,企业为了保住原有的营业额必须从桶顶不断注入“新顾客”来补充流失的顾客,这是一个昂贵的没有尽头的过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维系老顾客,因为堵住漏桶带来的远不是“顾客数量”,而是“顾客质量”的提高。

老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老顾客的终身价值是巨大的。根据调查,从一个爱吃意大利馅饼的人身上获得的终身收入大约是8000美元,从一个卡迪拉克车主上获得的终身收入是332,000美元。

顾客信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当可观,这一点在其他行业也得到了证明。近年来的服务行业,如软件和银行业的调查统计表明,顾客信任度提高5%,企业收益可上升25%80%。如果一家公司始终不渝地给予顾客超值回报并赢得了忠诚的顾客,其市场份额和收益就会增加,而招揽顾客和为顾客服务的费用就会下降。公司可以将因此获得的超额利润投资于一系列新的活动,譬如,奖励老顾客,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员工的报酬等等,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企业盈利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

顾客信任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顾客信任带来重复购买,顾客重复购买增加企业的收入,而且老顾客保持的时间越长,购买量就越大;因招揽顾客费用减少,使企业成本降低,一项研究表明,争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约比维持一位老顾客的成本多数倍,而且在成熟的竞争性强的市场中,企业争取到新客户的困难非常大;由于“口碑效应”,老顾客会推荐他人购买从而增加新顾客;企业对熟悉的有丰富消费经验的老顾客的服务更有效率、更经济;顾客信任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满意度,员工归属感随之提高,进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聘和培训费用,减少员工流失损失,又进一步使成本降低,因此形成一种强化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效应。

顾客贿赂不能培养顾客信任

企业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希望通过折扣或回馈来招揽顾客、留住顾客,并把这种活动称之为“忠诚营销活动”,这实质上是一种顾客贿赂,对于培养顾客信任没有任何作用。椐美国食品营销协会的报告,瑞士的顾客转移率最低(7%),英国最高(24%),但是,低转移率的瑞士却是顾客忠诚营销活动参与率最低的(15%),而高转移率的英国的顾客忠诚营销参与率是最高的(83%)。没有参加这种活动的顾客中,有12.7%的人认为这些活动太浪费时间,为获得这些折扣不值得。有35.5%的顾客说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购买同样多的东西,有87.5%的顾客声称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从这家商店购买商品。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顾客贿赂实质上的最大收益者是企业的一般顾客,他们是现实的获利者,而不会是企业的信任者,企业在这种活动中得不偿失。

但企业为了一定的市场目的而采用折扣或回馈等方式招揽顾客却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可取的,如清仓,快速收回投资,季节性转型,避免延时导致损失(如水产品、鲜果等),通过关键的活动赢得竞争优势,等等。不过长期地应用这种策略则会导致价格战,导致多方受损,如彩电业。为了赢得竞争企业还是应当通过独特性来提高顾客价值,获得顾客信赖,如海尔。

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

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话,顾客信任则是顾客满意的行为化。

因此,我们说顾客满意仅仅只是迈上了顾客信任的第一个台阶,不断强化的顾客满意才是顾客信任的基础。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顾客满意并不一定可以发展致顾客信任,在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的过程中,企业还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在促进顾客信任的因素中,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是两个决定性因素。个性化的产品能增强顾客的认知体验,从而培养顾客的认知信任;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能使顾客产生依赖,进而培养情感信任;只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都能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时,顾客才会行为信赖;顾客不可能自发地信任,顾客信任需要企业以实际行动来培养。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个性化的产品应从营销的最上游开始。较高层次的顾客已不再满足于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对于能体现个性的产品更加青睐。由于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已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企业可以在保持一定规模经济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使顾客都能获得满意的感受,现代生产理论中的大规模定制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它既可以满足特定顾客群的个性化需要,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柔性制造系统已能按顾客个性化要求生产定制化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日本松下自行车工业公司里,机器人、电脑和工人一起在一条装配线上生产出一辆辆定制的自行车。每辆车都是根据顾客的身材、重量和爱好特制的,价格比现成的型号高10%。松下的经验已渗透到日本的许多工业领域,他们开创了一个成批生产个性产品的新时代。而DELL则通过顾客化定制满足了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要,使企业一跃而成为名列前茅的IT供应商和服务商。

据调研,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主要集中在外形、色彩、规模、型号和特殊的辅助性功能上,而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的需求则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产品的差异性、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辅助性上而非基本功能上,就好象不管是洗地瓜的洗衣机还是洗内衣的洗衣机,清洗的功能是基本的,但手动控制、电脑控制则是顾客各有所好。因此企业在实现产品个性化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外形设计和辅助性功能上,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非是十分困难的事:

(1)面对面地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根据顾客的需求意向预测产品;

(2)让顾客参与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使顾客感到该产品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3)进行敏捷化的定制化生产,使顾客时刻感到他的个性化享受;

(4)商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使顾客感到接受这件产品和享受商家的服务是价值的体现;

(5)在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之前使顾客感到便利;

(6)解除顾客的疑义,增加顾客的贴身感受;

(7)及时送达;

(8)销售关怀。

增强顾客体验

LewisCarbone认为顾客很在乎与你做生意的感受,尤其是对某种产品或某企业有感情的顾客,很难用打折来改变主意。他们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是在接受一种体验,他们频频光顾某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因为该企业创造了比竞争对手更让他们倾心的体验,因此增强顾客体验是培养顾客信任的重要方法。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树立为顾客服务的观念。“礼貌待客,微笑服务”并不等于优质服务,这仅仅是服务态度上的要求。企业要做到全面优质服务,就必须将为顾客服务的观念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中去。IBM提出了“IBM就意味着服务”的经营理念,对每个员工都进行企业理念的培训,帮助他们懂得本企业的宗旨就是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达到顾客满意的水平,并使员工认识到与顾客打交道,不单纯是为了销售产品,而是要为顾客解决实际问题。IBM公司以其完善的服务和对顾客负责的精神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充分的信赖感。

(2)制定合理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会有不同的具体化的有特色的标准细则要求,如海尔的“12345”法则:1个证件上门服务要出示上岗证;2个公开公开统一收费标准并按标准收费,公开出示维修或安装记录单并在服务完毕后请顾客签署意见;3个到位服务后清理现场到位,通电试机演示到位,向顾客讲明使用知识到位;4个不准不喝顾客的水,不抽顾客的烟,不吃顾客的饭,不要顾客的礼品;5个一递一张名片,穿一双拖鞋,自带一块垫布,自带一块抹布,赠送一件小礼品。

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顾客的需求出发。

具体明确。企业应确定尽量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员工执行。

员工接受。员工理解并接受企业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才会切实执行和落实。企业可以发动员工参与制定质量标准,这样不仅使标准的确定更精确,而且可以获得员工的支持。

(2)强调重点。如果确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繁琐,势必会使员工无法了解所需达到的主要要求。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基本原则统一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灵活性,使他能够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有针对性的提供特殊服务。

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如果企业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太高,员工无法达到,就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标准过低,又无法促使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的质量标准,方能激励员工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3)向顾客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兑现。“一诺千金”对于企业来说是责任,对于顾客来说是价值。多次的“一诺千金”有助于形成顾客信任,一次的失约会导致顾客的背离。

(4)服务质量的考核和改进。做好服务质量检查、考核工作,才能促使员工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应定期考核员工的服务质量,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有关员工,帮助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此外企业应根据考核结果,奖励优秀员工,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服务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可信度,增强顾客对服务价值的满意感,产生有利的口碑宣传效应,并鼓舞员工的士气,最终也会加强员工和顾客对公司的信任感。

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是培育和维系顾客信任的手段。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有顾客,还可使企业寻找回已经失去的顾客。作为全球最大、访问人数最多和利润最高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法宝就是顾客关系管理。当你在亚马逊公司第一次购买图书后,其系统就会记录下购买或浏览过的图书,当你再次进入该书店时,系统识别你的身份后就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有关书目。你去该书店的次数越多,系统对你的了解也越多,他也就能够为你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因此亚马逊公司始终维持着65%的回头率。

顾客关系管理现在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顾客服务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法宝,它可以改进信息提交的方式,加强企业与顾客的沟通,简化顾客服务流程,提高顾客服务质量。据调查,近80%的企业都在努力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章一,顾客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美)约翰.A.昆奇著,吕一林译,?市场营销管理—教程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查尔斯.戴克著,李圣贤译宝洁的观点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顾客满意范文篇5

一、做好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关键在于对“顾客”要有新的明确定位与思考。

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认识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一件事情的成败,有了高度的认识,行动才能果断、坚决,才能取得好的结果。这就要求广大干部员工必须对“顾客”的重要性能够正确认识并高度重视。在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是后者)。顾客满意是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在理解上述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要对以下三方面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一是要清楚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源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要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方法、策略,使组织(如企业)的经营管理整体围绕以顾客为中心进行,市场和顾客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使组织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营销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原来一味地关注产品到注重市场环境、顾客需求的变化,并逐步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二是要明确顾客和市场的关系。市场是物质交换的场所。顾客是交换的主体。没有顾客的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没有顾客的市场形成不了现实的有效市场。顾客和市场两大因素互相扭合,引导或制约着组织的经营发展。组成市场的有三项基本要素:顾客、顾客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顾客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顾客的多少决定了组织市场的大小。顾客的多少决定了组织的市场占有率的高低。购买力是指顾客支付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购买力的高低由购买者的收入多少决定,一般地说,顾客的收入越多,购买力越高,市场就越大。购买欲望是顾客购买商品的动机、愿望和要求。消费和购买欲望是形成市场的前提条件。组织的市场营销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把顾客潜在的购买愿望变为现实的购买行为。试想,如果高速公路建成后无车辆行驶,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无法实现“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目标。三是要理解顾客和市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成为各组织关注和竞争的焦点,成为组织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市场机制的运作使经营主体增加,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产品供大于求,使顾客的选择空间加大,组织间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组织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进一步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最终赢得顾客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成为现代组织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顾客决定着组织的命运与前途。因此,谁能占有更多的顾客资源,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要想实现生存、发展,只有搞好自身的产品,打好“服务”这张品牌才是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服务”好坏与否的评价人是你的顾客,他要对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收费速度、清障能力、救援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出购买动机。由此可见,把做好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以此为手段能够把服务这一特殊的产品作为永无止境、持续改进的主题,以文明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全面服务赢得顾客高兴,社会满意,争取主动,抢占市场,实现效益。

二、做好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前提是“基础”工作要扎实和可靠。

就这方面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努力:一是要合理区分顾客群。一般情况下顾客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即关键顾客、普通顾客、竞争对手的顾客和潜在的顾客。关键顾客指企业的核心顾客或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顾客。其产品服务对象一般为重要部门、集团顾客、高消费群体等。这些顾客所带来的利润,一般占企业总利润80%左右,是企业需要特别关注和提供服务的对象。比如:我们的合作伙伴——运输企业。普通顾客指购买或使用本公司产品的散户或其他公众顾客。潜在顾客指当前情况下他们对企业的产品有购买欲望但没有购买力,或有购买力但没有购买欲望(包括竞争对手的顾客)。这对组织来说,暂时形成不了实际的有效市场,但只要条件成熟,他们就会成为实际顾客。这是组织必须密切关注的顾客群体。竞争对手的顾客。竞争对手的顾客应该说也是组织的潜在顾客,是组织扩大市场占有率努力争取的一个重要群体。如何通过科学、有力的手段争取竞争对手的顾客是竞争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二是要正确识别顾客需求。一方面应了解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因为组织对于整个市场的分析与决策是建立在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分析基础之上的。要通过识别自己的顾客,调查顾客的现实和潜在的要求,分析顾客购买的动机、行为和能力,从而确定产品的市场方向与生产数量,或及时更新产品,进而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另一方面,应该了解顾客对组织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因为顾客很少自愿地向组织提出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评价。很多不满的顾客总是在没有提出让组织能够进行改正的意见时,就停止使用或不购买其产品及服务了。三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测评队伍。测评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测评效果。为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测评队伍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应抓好人员选择(选择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好、热爱专项工作、思维敏捷等方面人员)、培训(重点内容为思想道德教育和测评业务知识、心理学、统计学等)、考核(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并抓好落实)、奖惩(根据测评结果与个人贡献做到奖优罚劣)“四个关口”,最终为争取良好测评效果奠定基础。四是要抓好保障与服务工作。也就是说要抓好办公设施、测评工具、车辆使用、后勤服务等资金投入工作,为测评工作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在这方面,新原公司为搞好营销调查活动,在活动期间给予①每个外出调查单位发放3条烟和2箱矿泉水;②每个外出调查人员每天补助2个加班;③每个本站区内调查人员每天补助一个加班;④每个外出调查单位补助车辆燃油100公升和⑤印刷宣传单及购置部分小纪念品用于调查时赠送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顾客满意范文篇6

何谓顾客满意

一般而言,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企业和员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综合评价,是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认可。顾客根据他们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产品和服务,因此,PhilipKotler认为,“满意是一种人的感觉状态的水平,它来源于对一件产品所设想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顾客服务的目标并不仅仅止于使顾客满意,使顾客感到满意只是营销管理的第一步。美国维持化学品公司总裁威廉姆.泰勒认为:“我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让顾客获得满意感,我们要挖掘那些被顾客认为能增进我们之间关系的有价值的东西”。在企业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的过程中,企业向顾客提供超过其期望的“顾客价值”,使顾客在每一次的购买过程和购后体验中都能获得满意。每一次的满意都会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盈利与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顾客也会将他们的消费感受通过口碑传播给其他的顾客,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但现实的问题是,企业往往将顾客满意等于信任,甚至是“顾客忠诚”。事实上,顾客满意只是顾客信任的前提,顾客信任才是结果;顾客满意是对某一产品、某项服务的肯定评价,即使顾客对某企业满意也只是基于他们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令他满意。如果某一次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善,他对该企业也就不满意了,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感性评价指标。顾客信任是顾客对该品牌产品以及拥有该品牌企业的信任感,他们可以理性地面对品牌企业的成功与不利。美国贝恩公司的调查显示,在声称对产品和企业满意甚至十分满意的顾客中,有65%85%的顾客会转向其他产品,只有30%40%的顾客会再次购买相同的产品或相同产品的同一型号。

何谓客户信任

顾客信任是指顾客对某一企业、某一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认同和信赖,它是顾客满意的不断强化的结果,与顾客满意倾向于感性感觉不同,顾客信任是顾客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肯定、认同和信赖。一般地说,顾客信任可以分为3个层次:

认知信任——它直接基于产品和服务而形成,因为这种产品和服务正好满足了他个性化需求,这种信任居于基础层面,它可能会因为志趣、环境等的变化转移;

情感信任——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后获得的持久满意,它可能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的偏好;

行为信任——只有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顾客不可或缺的需要和享受时,行为信任才会形成,其表现是长期关系的维持和重复购买,以及对企业和产品的重点关注,并且在这种关注中寻找巩固信任的信息或者求证不信任的信息以防受欺。

长期以来,管理者都认为市场份额是取得利润的原动力,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PIMS(ProfitImpactofMarketShare)模型支持了这种观点。但EarlSasser教授发现这种观点是不一定正确的,因为他发现一个与高利润和快速增长更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顾客信任,而不是市场占有率。

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

在营销管理理论中,顾客忠诚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但顾客忠诚实际上只是一种误解。

当市场营销的专家们提出“顾客忠诚”这一概念时,企业经营管理的至上理念是大规模生产,即企业先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的理解设计产品,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吸引顾客购买。在整个过程中,企业是主导,处于主动的地位;顾客作为企业产品的接受者,只能接受企业为“他们”设计、生产的产品,顾客选择性差。特别在短缺环境下,顾客不得不重复购买相同的产品。这种重复购买给人的错觉是“顾客忠诚”。

其实,在个性化感性消费时代,产品品种繁多,产品同质化日盛,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顾客不可能长期对某企业和某产品“忠诚”。

从另一方面而言,顾客忠诚的对象是企业或产品,因此顾客忠诚是顾客对企业或产品忠诚,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产物,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企业对顾客忠诚。只有这种观念的转变才能使企业为顾客服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以顾客忠诚为指导的市场营销可能导致:企业或产品独自尊大,脱离顾客,服务质量差;企业为了达到销售目的,滥用消费案例,贩卖顾客善意,引诱顾客消费;销售过程中的急功近利,不讲信用,不择手段,等等。

Daniel教授的“桶”

老顾客是对企业、产品、服务有信任感而多次重复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群体。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完成不断增长的销售额压力,都或多或少地把寻找新顾客作为营销管理的重点,而忽视了老顾客的作用。事实上,这是一个误区。DanielCharmich教授曾经用漏桶来形象地比喻企业的这种行为。他在教授市场营销学时,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桶,然后在桶的底部画了许多洞,并给这些洞标上名字:粗鲁、劣质服务、未经过训练的员工、质量低劣、选择性差等,他把桶中流出的比作顾客。他指出,企业为了保住原有的营业额必须从桶顶不断注入“新顾客”来补充流失的顾客,这是一个昂贵的没有尽头的过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维系老顾客,因为堵住漏桶带来的远不是“顾客数量”,而是“顾客质量”的提高。

老顾客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一个老顾客的终身价值是巨大的。根据调查,从一个爱吃意大利馅饼的人身上获得的终身收入大约是8000美元,从一个卡迪拉克车主上获得的终身收入是332,000美元。

顾客信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当可观,这一点在其他行业也得到了证明。近年来的服务行业,如软件和银行业的调查统计表明,顾客信任度提高5%,企业收益可上升25%80%。如果一家公司始终不渝地给予顾客超值回报并赢得了忠诚的顾客,其市场份额和收益就会增加,而招揽顾客和为顾客服务的费用就会下降。公司可以将因此获得的超额利润投资于一系列新的活动,譬如,奖励老顾客,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员工的报酬等等,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企业盈利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

顾客信任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顾客信任带来重复购买,顾客重复购买增加企业的收入,而且老顾客保持的时间越长,购买量就越大;因招揽顾客费用减少,使企业成本降低,一项研究表明,争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约比维持一位老顾客的成本多数倍,而且在成熟的竞争性强的市场中,企业争取到新客户的困难非常大;由于“口碑效应”,老顾客会推荐他人购买从而增加新顾客;企业对熟悉的有丰富消费经验的老顾客的服务更有效率、更经济;顾客信任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提高员工满意度,员工归属感随之提高,进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招聘和培训费用,减少员工流失损失,又进一步使成本降低,因此形成一种强化顾客信任的良性循环效应。

顾客贿赂不能培养顾客信任

企业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希望通过折扣或回馈来招揽顾客、留住顾客,并把这种活动称之为“忠诚营销活动”,这实质上是一种顾客贿赂,对于培养顾客信任没有任何作用。椐美国食品营销协会的报告,瑞士的顾客转移率最低(7%),英国最高(24%),但是,低转移率的瑞士却是顾客忠诚营销活动参与率最低的(15%),而高转移率的英国的顾客忠诚营销参与率是最高的(83%)。没有参加这种活动的顾客中,有12.7%的人认为这些活动太浪费时间,为获得这些折扣不值得。有35.5%的顾客说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购买同样多的东西,有87.5%的顾客声称如果没有这些活动,他们仍然会从这家商店购买商品。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顾客贿赂实质上的最大收益者是企业的一般顾客,他们是现实的获利者,而不会是企业的信任者,企业在这种活动中得不偿失。

但企业为了一定的市场目的而采用折扣或回馈等方式招揽顾客却是十分有效的,也是可取的,如清仓,快速收回投资,季节性转型,避免延时导致损失(如水产品、鲜果等),通过关键的活动赢得竞争优势,等等。不过长期地应用这种策略则会导致价格战,导致多方受损,如彩电业。为了赢得竞争企业还是应当通过独特性来提高顾客价值,获得顾客信赖,如海尔。

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

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如果说顾客满意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话,顾客信任则是顾客满意的行为化。

因此,我们说顾客满意仅仅只是迈上了顾客信任的第一个台阶,不断强化的顾客满意才是顾客信任的基础。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顾客满意并不一定可以发展致顾客信任,在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信任的过程中,企业还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在促进顾客信任的因素中,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是两个决定性因素。个性化的产品能增强顾客的认知体验,从而培养顾客的认知信任;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能使顾客产生依赖,进而培养情感信任;只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及时性服务都能适应顾客的需求变化时,顾客才会行为信赖;顾客不可能自发地信任,顾客信任需要企业以实际行动来培养。

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个性化的产品应从营销的最上游开始。较高层次的顾客已不再满足于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对于能体现个性的产品更加青睐。由于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个性化与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已不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企业可以在保持一定规模经济的同时,为顾客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使顾客都能获得满意的感受,现代生产理论中的大规模定制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它既可以满足特定顾客群的个性化需要,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柔性制造系统已能按顾客个性化要求生产定制化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日本松下自行车工业公司里,机器人、电脑和工人一起在一条装配线上生产出一辆辆定制的自行车。每辆车都是根据顾客的身材、重量和爱好特制的,价格比现成的型号高10%。松下的经验已渗透到日本的许多工业领域,他们开创了一个成批生产个性产品的新时代。而DELL则通过顾客化定制满足了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要,使企业一跃而成为名列前茅的IT供应商和服务商。

据调研,顾客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主要集中在外形、色彩、规模、型号和特殊的辅助性功能上,而对于产品的基本功能的需求则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产品的差异性、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辅助性上而非基本功能上,就好象不管是洗地瓜的洗衣机还是洗内衣的洗衣机,清洗的功能是基本的,但手动控制、电脑控制则是顾客各有所好。因此企业在实现产品个性化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外形设计和辅助性功能上,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并非是十分困难的事:

(1)面对面地了解顾客的真实想法,根据顾客的需求意向预测产品;

(2)让顾客参与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使顾客感到该产品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3)进行敏捷化的定制化生产,使顾客时刻感到他的个性化享受;

(4)商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使顾客感到接受这件产品和享受商家的服务是价值的体现;

(5)在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之前使顾客感到便利;

(6)解除顾客的疑义,增加顾客的贴身感受;

(7)及时送达;

(8)销售关怀。

增强顾客体验

LewisCarbone认为顾客很在乎与你做生意的感受,尤其是对某种产品或某企业有感情的顾客,很难用打折来改变主意。他们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是在接受一种体验,他们频频光顾某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是因为该企业创造了比竞争对手更让他们倾心的体验,因此增强顾客体验是培养顾客信任的重要方法。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树立为顾客服务的观念。“礼貌待客,微笑服务”并不等于优质服务,这仅仅是服务态度上的要求。企业要做到全面优质服务,就必须将为顾客服务的观念贯彻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中去。IBM提出了“IBM就意味着服务”的经营理念,对每个员工都进行企业理念的培训,帮助他们懂得本企业的宗旨就是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达到顾客满意的水平,并使员工认识到与顾客打交道,不单纯是为了销售产品,而是要为顾客解决实际问题。IBM公司以其完善的服务和对顾客负责的精神使人们对其产生了充分的信赖感。

(2)制定合理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会有不同的具体化的有特色的标准细则要求,如海尔的“12345”法则:1个证件上门服务要出示上岗证;2个公开公开统一收费标准并按标准收费,公开出示维修或安装记录单并在服务完毕后请顾客签署意见;3个到位服务后清理现场到位,通电试机演示到位,向顾客讲明使用知识到位;4个不准不喝顾客的水,不抽顾客的烟,不吃顾客的饭,不要顾客的礼品;5个一递一张名片,穿一双拖鞋,自带一块垫布,自带一块抹布,赠送一件小礼品。

有效的服务质量标准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顾客的需求出发。

具体明确。企业应确定尽量具体的质量标准,以便员工执行。

员工接受。员工理解并接受企业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才会切实执行和落实。企业可以发动员工参与制定质量标准,这样不仅使标准的确定更精确,而且可以获得员工的支持。

(2)强调重点。如果确定的质量标准过于繁琐,势必会使员工无法了解所需达到的主要要求。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基本原则统一的前提下,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灵活性,使他能够根据不同顾客的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有针对性的提供特殊服务。

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如果企业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太高,员工无法达到,就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标准过低,又无法促使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的质量标准,方能激励员工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3)向顾客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兑现。“一诺千金”对于企业来说是责任,对于顾客来说是价值。多次的“一诺千金”有助于形成顾客信任,一次的失约会导致顾客的背离。

(4)服务质量的考核和改进。做好服务质量检查、考核工作,才能促使员工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应定期考核员工的服务质量,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地反馈给有关员工,帮助员工提高服务质量。此外企业应根据考核结果,奖励优秀员工,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服务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高质量的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可信度,增强顾客对服务价值的满意感,产生有利的口碑宣传效应,并鼓舞员工的士气,最终也会加强员工和顾客对公司的信任感。

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关系管理是培育和维系顾客信任的手段。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不仅可使企业更好地挽留现有顾客,还可使企业寻找回已经失去的顾客。作为全球最大、访问人数最多和利润最高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法宝就是顾客关系管理。当你在亚马逊公司第一次购买图书后,其系统就会记录下购买或浏览过的图书,当你再次进入该书店时,系统识别你的身份后就会根据你的喜好推荐有关书目。你去该书店的次数越多,系统对你的了解也越多,他也就能够为你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因此亚马逊公司始终维持着65%的回头率。

顾客关系管理现在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顾客服务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法宝,它可以改进信息提交的方式,加强企业与顾客的沟通,简化顾客服务流程,提高顾客服务质量。据调查,近80%的企业都在努力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顾客关系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章一,顾客服务: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美)约翰.A.昆奇著,吕一林译,?市场营销管理—教程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查尔斯.戴克著,李圣贤译宝洁的观点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顾客满意范文篇7

[论文摘要]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研究,对于企业设计与执行顾客保留策略,降低顾客流失率具有意义。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以前学者的研究结果,讨论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内涵、两者间的关系,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弄清楚顾客满意、顾客忠诚与顾客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企业设计与执行顾客保留策略,从而降低顾客流失率。

一、顾客满意的理论研究

顾客满意(CustomerSatisfaction,CS)的思想和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受到世人的认识和关注。学者们对顾客满意的认识大都围绕着“期望——差异”范式。这一范式的基本内涵是顾客期望形成了一个可以对产品、服务进行比较、判断的参照点。顾客满意作为一种主观的感觉被感知,描述了顾客某一特定购买接触的期望得到满足的程度。

Oliver&Linda(1981)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顾客根据消费经验所形成的期望与消费经历一致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Tse&Wilton(1988)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在购买行为发生前对产品所形成的期望质量与消费后所感知的质量之间所存在差异的评价”;Westbrook&Reilly(1983)认为顾客满意是“一种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是伴随或者是在购买过程中产品陈列,以及整体购物环境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而产生的”;PhilipKotler将顾客满意定义为“一个人通过对一种产品的可感知效果(或结果)与他或她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亨利·阿塞尔认为,当商品的实际消费效果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时,就会导致顾客满意,否则会导致顾客不满意。

从已有研究来看,顾客满意具有四方面的特性:(1)顾客满意的主观性。(2)顾客满意的层次性。(3)顾客满意的相对性。(4)顾客满意的阶段性。

二、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驱动作用研究

从已有文献来看,在有关满意水平与顾客行为的关系问题上,大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满意水平下顾客行为受到“态度”的中介影响,不受满意水平的直接控制。例如Oliver(1980)的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满意度可增加顾客对品牌的偏爱态度,从而间接增加对该品牌的重复购买意向。Bearden&Teel(1983)在对汽车服务的研究中也发现,顾客满意水平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受到态度的中介作用。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满意水平下的顾客行为是独立的,即满意水平对顾客行为起直接作用。如LaBarbera&Mazursky(1983)的研究发现,顾客满意水平对顾客重购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Oliver&Swan的研究也表明高满意水平对重购汽车的意向有很大影响。后来的学者对顾客忠诚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分歧,因为顾客忠诚同时包含了态度成分和行为成分。

也有研究者认为,仅有顾客满意是不够的,需要“创造”顾客惊喜(Oliver、Rust&Varki,1997)。“一般满意”的顾客的忠诚比率为23%,“比较满意”的顾客的忠诚比率为31%,当顾客感到“完全满意”时,忠诚比率达到75%。施乐公司对办公用品使用者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完全满意”的顾客在购买后18个月再次购买的机率是“比较满意”者的六倍(Jones、Sasser,1995)。

Koichiro(2005)着重研究了患者满意与患者忠诚之间的关系,他得出结论:患者满意虽然是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观感受,但却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向他人推荐医疗服务提供者的驱动因素。

三、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的调节因素研究

研究者们还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说明在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些调节变量,这些调节变量及其作用强度会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已有研究辨识出如下调节变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1.社会规范与情境因素

Ajzen&Fishbein(1972)认为主观的行为规范,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例如,当—个少年消费者对一件时尚款式的服装表现出极高的态度倾向时,他也许会觉得他的父母对他穿此类服装感到反感而取消购买的决定。澳大利亚学者Macintosh&Lockshin(1997)在对零售业的研究中证明了商店类型、地理位置等社会规范与情景因素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

2.产品经验

顾客先前的经验和知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顾客的态度与行为(Montoya-Weiss、Voss&Grewal,2003)。顾客以前的经验无形中也就构成了今后使用这种服务的满意度的门槛。在顾客忠诚的形成过程中,产品经验通常作为一个情景因素发挥着调节作用(严浩仁,2005)。

3.替代选择性

如果顾客感知现有企业的竞争者能够提供价廉、便利和齐全的服务项目或者较高的利润回报,他们就可能决定终止现有关系而接受竞争者的服务或者产品。如果顾客没有发现富有吸引力的竞争企业,那么他们将保持现有关系,即使这种关系被顾客感知不太满意(Bendapudi&Berry,1997;Dube&Maute,1998;严浩仁,2005)。

4.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指的是顾客从现有厂商处购买商品转向从其他厂商购买商品时面临的一次性成本。由于转换成本存在,顾客终结当前的关系先前的投资就会受到损失,于是就被迫维持当前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即使顾客对这种关系不满意,因此顾客转换成本较高时顾客的行为忠诚也较高。Jones&Motherbaugh的研究表明当转换成本非常小时,由于大部分人喜欢尝试多样性,即使一些顾客高度满意,但重购率并不高。四、现有研究的局限

1.对满意水平的变化末予重视

文献回顾中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忽略了满意是一个由低满意到高满意的两极结构,同样是满意的顾客,其满意的水平和原因却可能大相径庭。这也许是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关系问题上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

2.有关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有形产品领域,应用服务消费市场的研究很少。

3.在中国的情形是,许多企业仍然保持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于顾客行为的关注不够。因此,认为有必要对中国环境中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OliverRLLG.EffectofSatisfactionanditsAntecedentsonConsumerPreferenceandIntention[J].AdvancesinConsumerResearch,1981,(8):88~93

[2]TseDA,WPC.ModelsofConsumerSatisfactionFormation:AnExtension[J].JournalofMarketing,1988,(25):204~212.

[3]WestbrookRA,RMD.AnAlternativetotheDisconfirmationofExpectationThereofConsumerSatisfaction[J].AdvancesinConsumerResearch,1983,(10):256~261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亨利·阿塞尔: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WOBTJ.Selecteddeterminantsofconsumersatisfactionandcomplaintreport[J].JMarkRev,1983,(20):21~28.

[7]景奉杰曾伏娥:顾客满意水平对顾客行为影响研究的评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56(10):21~25

[8]Oliver,Rust,Varki.CustomerDelight:Findings,andManagerialInsight[J].JournalofRetailing,1997,73(3):311~336

[9]Jones,Sasser.WhySatisfiedCustomersDefect[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73(6):88~99

[10]OtaniK.ManagingPrimaryCareUsingPatientSatisfactionMeasures[J].JournalofHealthcareManagement,2005,(5):311~325

[11]AjzenI,FishbeinM.Attitudeandnormativebeliefsasfactorsinfluencingbehavioralintention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72,21(1):1~9

[12]MacintoshG,LockshinLS.Retailrelationshipsandstoreloyalty:Amulti-level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chinMarketing,1997,14(2):487~497

[13]Montoya-WeissM,VossGB,GrewalD.OnlineChannelUseandSatisfactioninaMultichannelServiceContext[J].MSIReports,2003,(2)

[14]严浩仁:试论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与理论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4):61~65

顾客满意范文篇8

[关键词]服务营销;消费者;客户满意;顾客抱怨服务

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充分掌握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充分满足消费者服务需求而在营销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1]服务营销丰富了市场营销理论,通过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服务营销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就是: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服务客户的思想,认清市场发展形势,明确厂家的上帝到底是谁,消费者是最高上帝。有一流的产品,再加上一流的服务,才能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保证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地位长驻不衰。但遗憾的是,有些企业在理解服务营销这一原则时出现偏颇,认为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而致使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并清楚了解顾客与自身所处立场,有时在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场合,遵循这一理念不但不能客观地解决问题,甚至会激化矛盾。“客人永远是对的”,是美国“现代酒店之父”斯塔特勒先生提出的。这一观念就是“要求饭店站在客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给客人以充分的尊重,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的要求”。海尔集团有两个口号:一是“用户永远是对的”;二是“绝不向市场说不”。21世纪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企业经营理念。但“顾客永远是对的”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即顾客的行为首先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行为。如果没有这一前提,良好的服务便无从谈起。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人,百个人有百种思维,百种生活形态。我们尊重顾客,为顾客服务,但不能因此包容顾客的一切。来企业的客人,企业员工会真诚为其服务,但没必要为其违规违法行为而埋单。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指出:营销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及了解顾客,以使产品和服务能适合顾客需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营销的目的就是让顾客满意。

1顾客满意的状态

顾客满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是顾客对某种产品或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行为获得的满意状态,是需要得到满足时的身心愉悦感。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2]亨利•阿塞尔也认为,当商品的实际消费效果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时,就导致了满意,否则,则会导致顾客不满意。企业要理解满意的顾客和顾客的满意,应从三种满意度去理解:第一,感知效果低于期望,顾客就不会满意;第二,感知效果与期望值相一致、相匹配时,顾客会满意;第三,感知效果超过预期,顾客会满意,甚至欣喜若狂。这有点儿类似于网购时的好评、中评与差评。实现顾客满意这一需求的比较典型的企业包括海尔集团、迪士尼乐园、联邦快递等,之所以企业有如此大的发展,跟深入理解服务营销的内涵并切实去运用实施不无关系。

2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

要全面了解满意的顾客的需求,并争取使顾客满意,还要进一步了解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包括:一是产品本身从质量到外观到原料等相关因素;二是销售活动包括售前活动和售中活动,售后服务质量;三是企业文化;四是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口碑等。这其中既有企业因素,又有产品因素,还有体现服务人员素质的沟通因素。

3让顾客满意的方法

让顾客满意的方法不一定非要把顾客当成上帝供着,也不一定非要秉承“顾客永远是对的”经营理念,而是针对不同顾客的需要,从了解顾客的需求入手,着手做一些相关工作。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差异性的,顾客的需求将影响顾客满意,用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是不切实际的,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最终目标还是顾客满意。

3.1顾客服务很重要,提醒顾客更重要

要一直以各种途径告诉顾客你有多在意他,让他(她)觉得自己很重要,要告诉顾客你对他们有多好,多做宣传。了解顾客的购买现状和行为,如顾客要购买什么?在什么时候买?在何处买?购买的原因又是什么?在顾客没有明确表示的时候已经确认了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要在产品、资讯、市场拓展方面提供全面服务,让客户的价值充分实现。

3.2做好售后服务和顾客抱怨处理

《哈弗商业评论》调查认为:42%的客户抱怨,是由售后维修不好所引起的,从而导致企业形象不佳。为求增进经营效能,加强售后服务之工作是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IANA是美国常见的处理抱怨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叫“IANA过程”,它包括Identity(确认)、Assess(评估)、Neqotiation(协商)、Action(处理)。即确认问题,评估、核定问题的严重性,互相协商,最后处理问题。[3]这是很值得国内商家研究和借鉴的方法。既重视客户的抱怨,又能正确及时地解决问题,用策略让客户满意,不是欺骗和糊弄客户,处理完顾客的抱怨之后,还要积极地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对企业处理的态度和看法,增加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3.3态度决定一切

在顾客购买行为发生过程中,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顾客的售后服务的承诺,对潜在消费行为的预知性等,都决定着顾客的满意程度。好的服务是企业员工良好素质的体现,它不花钱,但需要花心思,要认真研究顾客需求,并努力解决其需求,虽说顾客满意是企业极力想要达到的目标,但俗话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不能迁就刁难客户,不能以顾客的观点左右企业,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顾客的需求,同样,顾客的需求也促使企业努力改善服务,以达到让更多的顾客满意的目标。

4顾客不总是对的,但怎样告诉他们是错的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顾客不总是对的。“顾客永远是对的”是留给顾客看的,而不是企业的。企业必须及时发现并清楚了解顾客与自身所处立场有差异的原因,告知并引导他们。对于那些无理取闹或者带有明显恶意目的性的顾客,有时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让这些人在本企业捞不到好处,还企业一个干净的营销环境,也许会带来意外的社会影响力。当然这要求有一定的营销艺术和技巧,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企业要把业务做到最好,说到底就是把客户服务好。要把客户服务好,必须了解客户的真正需要,掌握良好的服务技巧并对客户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让客户感到真正的满意。

总之,做生意一定要了解顾客的需要,想方设法满足顾客的需要,但也并不是毫无下限,“顾客永远是对的”并不意味着员工就是错的,这只是一种理念,是适合挂在墙上,作为约束、激励员工的手段,也是吸引顾客,让顾客了解企业文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作者:梁静 单位:辽宁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服务营销的定义———MBA智库百科[EB/OL].wiki.mbalib.com.

顾客满意范文篇9

一级医院环境有待改善

环境美化的满意度评价为81.70分,相对较低。

一级医院收费规范性有待提高

顾客对医疗费用中的收费规范评价较低,其中以医疗收费的合理性最为明显,顾客对医疗收费合理性的满意度评价为80.12分,相比其他指标的评价较低。

二三级医院服务主要存在的不足

轮班安排:

医务人员的数量及安排与顾客的实际需求相比不够合理。

监督机制:

行风政风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仍然存在。

服务态度:

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尤其是窗口服务人员和检验人员。

1、医务人员的轮班安排与实际顾客的需求相比,不够合理。例如,窗口工作人员安排上,建议根据长期发现的规律,在高峰时期开放更多的窗口。此外,医生中午的休息时间太长,对就近上班的上班族来说,很难吻合。

2、部分医院仍存在极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

3、由于二三级医院的日就诊量较大,少数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尤其是窗口服务人员和检验人员。

促进医院顾客满意度提升的总体思路提升一级医院顾客满意度的建议

部分一级医院对顾客满意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2009新增25家医院中17家医院的顾客满意度都在全市一级医院平均水平以下,顾客满意度最低的深圳广生医院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11.13分。

1、重视医院顾客满意度,开展不定期服务质量检查加。

2、强医院的信息沟通,鼓励医院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

3、增加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一线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技术水平。

4、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

5、就医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氛围。

6、进一步完善医疗收费规范,进行合理收费。

提升二三级医院满意度的建议

提升服务质量

1、加强医务人员的情感交流培训,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2、针对各服务环节制定相应的医务人员服务规范,有效提升各服务环节的服务质量。

3、加强改善医院的环境清洁卫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就医环境。

完善相关制度

1、进一步完善行风政风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

2、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顾客的排队等候时间。

顾客满意范文篇10

关键词: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服务利润链理论认为,顾客满意可以促进顾客忠诚,而顾客忠诚可能会带来终身价值(包括保留、重复交易、推荐新顾客等),进而带来企业收入的增长、盈利的提高。因此,顾客满意度调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甚而成为企业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虽然许多企业以顾客满意度为其主要营运目标,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满意度调查,然而由于对于满意度指标把握的不准确和分析方法的贫乏,结果却难以得到关于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有价值的结论。准确完整地构建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是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起点和关键,本文试图阐述如何构建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由于顾客对质量、价值的感知以及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均为隐变量,是不可直接测评的,因此,需要对其逐级展开,直到形成一系列可以直接测评的指标,这些逐级展开的测评指标构成了满意度指标体系。

建立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意义

顾客满意指标(CSI)是由设在美国国家质量研究,中心和美国质量协会首先发起研究并提出的一个经济类指数。过去五年研究显示,ACSI(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与道·琼斯指数有着明显的一致性,但它比道·琼斯更具前瞻性。迄今为止,全球有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研究机构,并开始逐步推出全部或部分行业的顾客满意指标。

企业建立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有助于发掘顾客潜在需求,实时追踪顾客的需求变化,从而实现提升销售和交叉销售;测量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为评价企业服务或产品的质量提供依据;提高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为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与质量改进方案提供方向;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建立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建立顾客满意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从顾客的角度来设计指标体系以顾客为出发点,“由顾客来确定测评指标体系”是该体系最基本的要求。要准确把握顾客的需求,选择顾客认为最为关键的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必须可以测量顾客满意度测评结果应是一个量化值,因此测评指标必须可以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

测评指标必须能够控制顾客满意度测评会使顾客产生新的期望,促使企业采取改进措施。但如果企业在某一领域无条件或无能力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则暂时不应采用这方面的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必须有可比较性建立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需要考虑与竞争者的比较,因此设定测评指标时要考虑竞争者的特性。

测评指标具动态可调性由于顾客的期望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应不断了解顾客期望的变化,实时动态的调整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

顾客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的建立

满意度调研应揭示出不同测评指标影响顾客满意的程度,并由此找出满意和不满意的内在原因,从而比较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在不同指标上的优劣。完善的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能确保达到这一目的。

数据采集方法

建立不同的顾客满意指标体系所侧重的数据采集方法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有五种采集数据的方法:

二手资料收集二手资料一般可以通过公开发行刊物、网络、调查公司获得,对二手资料的收集有助于了解相关的产业背景、行业现状及业内领导厂商的概况,可为进一步设计指标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内部访谈内部访谈是了解企业内部经营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与企业内部不同阶层的管理者及员工进行访谈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盈利模式、薪酬制度、组织结构、人员士气等,还能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各类调查中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不但适用于定性分析,同时也适用于定量分析。使用者可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设计不同问卷,科学控制问卷发放与回收过程,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获得需要的信息。

深度访谈为了弥补问卷调查存在的不足,如开放性问题回答比较模糊等,有必要实施典型用户的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针对某一论点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或2-3个人),在交谈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用以探知被访问者对某事的看法,或做出某种行为的原因。

焦点访谈为了更周密地设计问卷或者配合深度访谈,可以采用焦点访谈的方式获取信息,就是一名主持人引导8-12位顾客对某一主题或观念进行深入的讨论。焦点访谈通常避免采用直截了当的问题,而是以间接的提问激发与会者自发的讨论,可以激发与会者的灵感,让其在一个“感觉安全”的环境下畅所欲言,从中发现重要的信息。构建顾客满意度调查指标体系的流程

建立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可以采用五个步骤:

提出问题构建指标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获得这些因素并将之量化,这一过程具体包括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

影响购买行为的顾客满意因素,影响产品(服务)使用的顾客满意因素,在这些满意因素中,哪些因素能成为满意指标;每一个满意指标对购买和使用的影响程度,上述数据可以从什么渠道获得;应该采用何种方式采集数据,采集数据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初步选定指标该步骤主要是初步确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指标,可以综合使用上述介绍的数据采集方法,寻找出所有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指标。

首先,可以收集二手资料以形成对该产业背景、行业现状及竞争对手的了解,初步给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其次,通过内部访谈、深入访谈和焦点访谈等方式与公司主管、和顾客打交道的员工、现有顾客、潜在顾客以及供应商等人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这些访谈为识别和理解重要的满意度指标提供了一个框架。该阶段主要使用定性分析方法即内容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有关满意度的某个具体观点、看法出现的次数,进行词语频率分析,确定词语使用水平的模式。在焦点小组中,确定初步的满意度指标,这时词语的出现次数是很有价值的信息。

开放型问题在这一阶段较为适用,因其能抓住顾客的直觉反应和自发性,捕捉到从公司角度出发无法想象到的重要指标。对答案进行分析从而了解顾客对每个满意度指标的评价及其重要性,有助于找出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通过编码和汇总分类,从开放型问题的回答中识别和提取重要的主题、问题、结构。编码过程中往往会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减少主观性的途径之一就是比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编码的个人所设计的代码,这样可以检验并讨论想法的差异,并在最终的代码表中包含每个人的最佳意见。

遴选有效指标在初步选出所有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指标后还要对其进行有效地遴选,剔除不适用的指标,保留不仅在统计意义上、而且在实际意义上能真正反映顾客满意度的指标。该阶段主要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即应用各种统计技术深入挖掘和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该阶段通常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所需数据,顾客满意度测评主要调查顾客对产品、服务或企业的评价,对这类问题的测量一般采用“李克特量表”。可以请专家根据初步选定的指标找出关键指标来设计问卷,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五级、七级或十级量表。在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及信度的前提下,可以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分析数据:

相关分析。首先,在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中剔除与其他指标高度相关的指标,使剩余的指标保持相对独立。如果两个或多个同级因素呈高度相关关系即多重共线性,则这些因素中一般只保留一个。其次,剔除对整体满意度影响较小的指标,仅保留与整体满意度有较强相关关系的因素作为测评指标。这样既可以避免对其他重要指标的干扰,也可以节约调查成本。一般采用专家讨论或者顾客意见汇总的方法来决定是否剔除某一个因素。如果顾客对某一个因素普遍不在意,或者相关分析处理的结果显示这个因素与总体结果几乎没有相关关系,则这个指标可以舍弃。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使数据简单化,因子分析可以从大量的可测量数据(如满意度评价)中总结出相对少数的简明信息,因子分析有助于研究各满意度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模式;同时,也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比较竞争者们在不同满意度指标上的优劣差异。利用因子分析可以对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不同的顾客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明确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改进质量,增加市场份额的途径。

判别分析方法。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可以确定选出来的指标能否很好地预测整体满意或不满意的程度。交替使用因子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得到的满意度指标不仅在统计上有效,而且在逻辑上也适用于测量顾客满意度。

确定指标权重对不同的产品与服务而言,相同的指标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售后服务对耐用消费品行业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则恰恰相反。因此,相同的因素在不同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是完全不同的,只有赋予不同的因素以适当的权重,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顾客满意度。权重的确定一般是根据专家讨论或顾客意见汇总的结果,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