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0:53:44

公开选拔

公开选拔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提高城市社区党组织构建和谐社区的能力为目标,着眼于解决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社区主要领导能力素质作风不适应等问题,坚持德才兼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选人视野,改进选任方式,完善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的高素质社区干部队伍,提高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和谐文明新社区、推进省际边贸新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范围和条件

公开选拔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主要在城关镇东城社区、西城社区进行,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一般由3——5人组成。

公开选拔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报名人员范围是: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各乡镇、唐家庄办事处、麻家台办事处副科级领导干部中的中共党员。

报名参加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开选拔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能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带头学习并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

2、工作能力比较强。工作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熟悉社区工作特别是社区党建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

3、热爱城市社区工作。立志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对自己要求严格。模范履行《党章》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权力,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廉洁自律,群众反响好。

5、身体健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三、方法和步骤

公开选拔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从**年12月1日开始,12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1、报名(12月1日——12月15日)各乡镇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动员,及时将公开选拔的方法步骤、范围条件传达到广大党员之中,动员有志于参加公开竞选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党员积极报名。报名采取个人自愿、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县委组织部将认真做好报名资格审查工作。

2、笔试(12月16日——20日)对审定符合条件的参选人员,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进行笔试,笔试按1:3确定预备人选。

3、答辩(12月21日——25日)竞职答辩演讲会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参会人员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劳局、县民政局、城关镇党委、社区党员群众代表组成,人员原则上不少于50人。竞职演讲会的主要内容是:首先由预备人选作自我介绍,并就社区发展、服务群众、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平安社区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规划及打算进行演讲,并对参会人员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每个预备人选演讲结束后,参会人员根据演讲人表现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议,按得票多少取前2名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正式候选人。

4、考察(12月26日——27日)考察由县委组织部、人劳局、民政局和城关镇党委共同参与,采取差额考察形式,全面考察被考察人选的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现实表现,确定社区党组织书记正式候选人。

5、任职(12月28——31日)2名正式候选人确定后,及时组织社区党员大会进行差额选举。选举结果报经乡镇党委审批后,由县委组织部按照干部任用管理条例进行任命。

四、任期和待遇

公选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任期原则上为三年,享受副科级待遇,公务员身份不变。对表现优异、实绩突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可以优先提拔使用或转岗使用。

五、管理和考核

公开选拔范文篇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这次颁布的六个文件,其内容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能下能出和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是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进一步落实,也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配套制度和措施。贯穿六个文件的基本精神,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六个文件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规范党政领导人才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利于营造良好气氛,形成规模效应,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集中出台这六个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决心,标志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入到一个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整体推进、不断深化的新阶段。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适用范围、选拔程序、考试考察的方法、纪律和监督等作了规定。两个文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大推行两项改革的力度,推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选拔范围:公开选拔主要适用于选拔党政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选拔党政机关或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公开选拔面向社会选拔,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选拔。《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还明确规定了应当进行公开选拔的几种情形。二是努力提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两个文件都将考试、考察涉及的有关问题作为规范的重要内容,规定要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为依据,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命制试题,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对面试小组组成、面试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以增强面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等等。三是致力于拓宽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比如: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参加公开选拔作了原则规定;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规定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

《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决策制度的重要改革。2000年12月,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地(市)、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逐步做到分别由省(区、市)、市的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在全委会闭会期间,可由党委常委会议作出决定,但在常委会议作出决定前必须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要求。按照中央要求,各地积极实践和探索,多数省(区、市)试行了省级党委全委会表决市地党政正职人选的做法,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文件将这一做法加以规范,使之定型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对全委会表决和闭会期间征求意见的适用范围、程序以及如何处理表决和征求意见中出现的情况和结果等作出了规范。明确规定,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一般应当由上一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并提交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全委会闭会期间急需任用时,应当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文件还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党的县(市、区、旗)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参照本办法执行。

《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将领导干部的辞职分为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四种形式,并分别对其适用范围、辞职条件、辞职程序、辞职后的安排或管理,以及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与纪律处分的关系、自愿辞职后的从业限制等作出规范。四种辞职形式在干部管理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因公辞职是选任制干部工作变动时需要履行的一个程序,主要适用于选任制干部即由人大、政协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任期未满因工作需要变动职务时,通过辞职来达到组织调整的目的。自愿辞职是健全正常退出机制,实现领导干部能下能出的一条重要渠道,其中又分为辞去领导职务和辞去公职两种情况。引咎辞职是领导干部对本人失职失误的一种主动追究。责令辞职是党组织对不再适合担任现职领导干部的一种组织处理。文件规定,领导干部辞职必须依法进行,由人大、政协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要依照法律或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办理。干部辞职制度特别是引咎辞职制度的推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推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更好地履行职责;有助于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培育良好的从政道德,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文件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干部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对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提出了规范管理的措施。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的人才流动,反映了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程度的提高,反映了职业选择的多样化,也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正常退出机制都有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不按程序办事、管理不规范等。也有一些干部辞职后在原地区或分管业务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容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和诱发腐败行为。为此,需要对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加以引导和规范,将其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和减少其消极影响。根据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文件重点就辞职条件、辞职程序、辞职后从业限制等提出了规范管理的要求。文件重申了“三年两不准”的要求,即:党政领导干部辞去公职后三年内,不得到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任职,不得从事或者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针对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文件强调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防范因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诱发新的腐败行为。

《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对清理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提出了明确要求。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兼职问题,中央早有明确规定。但有的地区和部门执行得不够好,安排了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兼任企业负责人,这一做法影响了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不利于贯彻政企分开原则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经中央同意,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对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凡在企业兼职的党政领导干部,要免去或本人主动辞去其在企业的职务;凡企业负责人兼任党政领导职务,要免去其党政领导职务。”这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公开选拔范文篇3

一是公选成本过高。没有专门的公选题库和公选工作班子,每次公选都要组织专门的命题小组出题,哪怕只公选几个岗位,也要抽调大量的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地方财政、用人单位和报考人员及所在单位的负担。

二是公选周期较长。如按照公开选拔的工作程序进行运作,从报名、笔试、面试(或实地考察、调研)、考察、体检,加上各个重要环节的公示,到最后决定任命,一次公选的时间少则两三个月,长则达半年之久,耗时过长,对公选单位的正常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对其他相关单位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是公选造成浪费。每次公选的行政成本都相当可观,但因公选岗位偏少,并且没有经常化,形不成一定的规模,公选中几十个人竞选一个岗位的情况常有。许多进入公选最后考察阶段的对象,尽管相当优秀,终因岗位限制而落选,造成巨大的浪费。

四是易出现考试型干部。参加公选的考生,只有通过笔试和面试两关才能进入最后的考察阶段。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公选岗位笔试比例为1:10,面试比例为1:5,考察比例为1:3,并且权重一般为4:3:3、3:4:3或3:3:4,不管是哪一种比例,只要笔试特别好,在面试中就会占有较大优势,并且一次面试的几道题并不能完全看出一个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公选出来的干部绝大多数能力较强,社会反映较好,但也有个别的干部属于“考试型”干部,到公选工作岗位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足就表现了出来。

针对目前公选中存在的问题,在公选尚未完全进入制度化、正常化、程序化之前,可考虑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建立题库、成立公选工作班子。利用人事系统现有的资源,至少每个省(自治区)建立一个公选考试题库,既可以使试题符合当地实际,又可以统一标准降低成本。成立专门的公选工作班子,使公选工作专业化、经常化,培养一支业务骨干队伍。伊犁州党委组织部采取的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度规定组织人事干部参加干部考察必须有干部考察资格证,考察组长必须有A级资格证。

2、将公选作为发现人才的平台。公选突破了条块束缚,打破了部门限制,为组织人事部门发现人才开辟了新的渠道。我们要打破以往仅仅只是把公选作为为空缺岗位选人的思维方式,把思路放到通过公选发现更多的人才上去,将那些在公选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纳入到后备干部库中。**年我县组织公开选拔卫生系统科级领导干部活动中,共有64人参加角逐,其中35岁以下和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达到98%和100%。我们在选拔出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同时,又从进入面试和考察的公选对象中筛选出10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充实进科级后备干部库,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全县科级后备干部的文化、年龄和专业结构。

3、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通过年底考核时群众推荐和公选产生的后备干部,大多数素质较好、可塑性强,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经验的问题。为了加快他们的成长,应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培养。对于出了学校就进机关工作的,把他们放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接受锻炼;对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通过挂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增强领导才干。**年以来,我县共选派了142名科级后备干部到村队、企业、居委会、江苏徐州挂职锻炼和到信访局、接待处轮岗锻炼,经过磨炼,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已成为本单位的中层领导,有的已崭露头角,走上领导岗位。

公开选拔范文篇4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本规定所称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公开选拔适用于选拔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

第五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

(一)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二)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三)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

(四)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

(五)其他需要进行公正选拔的情形。

第六条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第七条公开选拔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提高科学化水平,降低成本。

第二章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

第八条公开选拔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选拔职位以及职位说明、选拔范围、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等。

第九条公开选拔应当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选拔职位的层次、人才分布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确定报名人员的范围。

第十条报名人员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可以附加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第十二条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

第十三条报名人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者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并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一般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

第三章考试

第十五条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第十六条笔试、面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命题前应当进行职位分析,增强命题的针对性。试题一般从全国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以及经认定合格的省级组织部门题库中提取。

第十七条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5:1。

第十九条面试应当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注重科学性。

第二十条面试由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一般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

第二十一条面试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面试小组中必须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二条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应试者的考试综合成绩。

第二十三条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综合成绩应当及时通知应试者本人,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市(地)、县(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条件允许时可以由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第四章组织考察

第二十五条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3:1。

第二十六条组织(人事)部门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选拔职位的职责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对是否适合和胜任选拔职位作出评价。要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二十七条实行考察预告制。将考察对象的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联系方式等,向考察对象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向社会进行预告。

第二十八条考察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

第二十九条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应当由同一考察组考察。

第三十条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察,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并出具鉴定材料。

第五章决定任用

第三十一条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试成绩,研究提出任用建议。

第三十二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用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党委(党组)集体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第三十三条对党委(党组)决定任用的干部和决定推荐、提名的人选进行公示。公示后,未发现影响任用问题的,办理任职手续或者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并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

第三十四条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

不适用试用期制的干部,任职一年后经考核不胜任的,提出免职意见。

第三十五条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能任用的人员,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可以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第六章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严格按照公开选拔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

(四)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特别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不准泄露考试试题分情况、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对公开选拔工作要加强监督。必要时,成立由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方面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监督。

公开选拔范文篇5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严重影响许多国家经济增长。作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外需不振,出口下滑,会减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面对外需萎缩的新变化,进一步扩大内需尤为必要和迫切,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拓展自身需求,在本轮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切实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党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争分夺秒,狠抓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扩大内需既是战胜当前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力抓手,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国内市场广阔,发展机会多,回旋余地大,需求潜力尤其是农村市场需求巨大。30年改革开放打下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和体制基础,国民储蓄率高,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资金供给较充裕,宏观政策调整空间较大。只要坚定信心,措施得当,抓紧落实,扩大内需必将大有作为。

我们面临的保增长任务繁重艰巨,保增长的关键是解决市场需求不足,要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投资消费比例,一方面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适当扩大投资规模,切实优化投资结构,一方面积极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把扩大消费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结合起来,解除群众后顾之忧,让人们“有钱可花,有钱敢花”,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产能,形成新优势,提高竞争力,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扩大内需归根到底要靠激发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住时机推出更多有利于发展的改革措施,以深化改革消除制约扩大社会需求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互促进来扩大内需,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公开选拔范文篇6

第二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通过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择段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促进领导班子结构的改善和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为加快我县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三条公开选拔方式主要适用于选拔县委、县政府工作部门的副职领导干部。必要时也可用于选拔上述部门的正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属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时,应事选征得同级人大常委会同意。

涉及国家重要机密和国家安全等特殊领导干部的任用,不宜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

第四条选拔的对象范围:**县各级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符合应选条件均可报名。

第五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应选条件为:

1、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政策理论水平,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政治立场坚定,有进取精神,能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有明显实绩;思想解放,坚持实事求是,有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善于团结同志,公道正派。

2、有胜任拟任职务所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和组织领导能力。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国家正式干部,工作须满3年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不受工作年限限制。

4、身体健康。

第六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需履行以下基本程序:

1、确定公开选拔的职位。

2、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选拔《公告》或《简章》。时间应在开始报名的7天之前,的范围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3、报名和资格审查。报名采取个人自报或组织推荐后自报的办法。资格审查主要审查应试人员的出生时间、任职时间、学历、职称及报考职位所需的专业条件等。

4、公布参加应试人员名单,核发准考证。

5、统一考试。应试人员凭准考证、身份证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先进行笔试,后进行面试。报考一个职位参加笔试的人数,一般应达到10人以上,不够10人的,应取消该职位的考试。笔试以后,依得分情况由高至低按一定比例确定人员参加面试。对于报考人数较多的职位,可适当增加参加面试人数。面试之后,可按面试得分或笔试、面试综合评分由高到低取前3名作为体检和考察对象。

6、体检。体检前应事先确定好检查的复查的同一医院,并严格按照体检的内容及标准进行。对第一次体检不合格者,可进行一次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按考试成绩依次从面试人员中递补参加体检。

7、组织考察。对考试成绩列前3名并经体检合格者进行组织考察。考察实行预告制,面向社会公布考察对象。考察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重视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理论素养、政治立场、道路品质以及是否勤政廉洁,并由纪检监察部门作出廉政鉴定。同时要深入了解考察对象的实际组织领导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社交圈、生活圈等有关情况。对思想政治素质较差、群众公认程度较低或存在其它较严重问题的干部,即使成绩好,也不能作为拟任用人选。对参与同一职位竞争的人选应由同一个考察组考察,以便统一评价比较。

8、公示。根据考察情况,每一职位由县委确定1名拟任人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对似任对象监督。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对公示期间反映的似任对象的问题,按照公示制度的有关规定处理。对基中确有问题、不适合担任所报考职位的,经县委研究,可从考察对象中依次递补1人再进行公示。

9、公布选拔结果。公示合格者,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法规决定任用,并向社会公布。

10、试用。对公开选拔产生的领导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间,转组织、行政及工资关系。属党员干部的,试用期内,暂不任命党内职务,可根据工作需要列席党组(党委)会议。试用期间享受试任职务的工资及有关福利待遇。

11、正式任用。试用期满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考察。对考察合格者,按规定程序正式任用。对考察不合格者,按原职务或职级重新安排工作。

12、对在公开选拔中发现的优秀人才,因职数所限未被任用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实际情况选拔到其他相关岗位上任职,或纳入后备干部队伍。

第七条加强对公开选拔工作的组织领导:

1、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县委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统筹部署,加强指导,认真把关。公开选拔的领导职位由县委组织部提出,报县委审核确定。

2、县委组织部门在县委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公开选拔工作。要严格细致,及时总结经验,规范操作,改进方法,降低成本,提高选拔工作的科学程序。

3、参与公开选拔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人事工作纪律和有关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各项规定,确保考试、考察的公开、公正与公平性。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要严肃处理。

公开选拔范文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创新干部选拔工作方式,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增进干部队伍活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县委决定开展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的目标职位和范围

本次公开选拔14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具体为:团县委副书记1名、县侨联副主席1名、县应急办主任(高配副科级)1名、县交通局副局长1名、县防指办主任(高配副科级)1名、县审计局副局长1名、县安监局总工程师1名、县第一中学副校长1名、乡镇副职6名。

县交通局副局长、县安监局总工程师等2个职位在丽水市范围内选拔。乡镇副职1名面向本县现任或曾任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拔,其他5个乡镇副职职位均向本县符合条件者选拔。

二、报名的资格条件

(一)资格条件

报名人员除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近三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没有年度考核的,近三年无违法违纪问题)、身体健康外,具体职位还需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团县委副书记职位: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年龄在26周岁以下(年月日以后出生);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参加工作满2年(年月日以前参加工作)。

2、县侨联副主席职位: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年月以前参加工作),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归侨或侨眷。

3、县应急办主任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乡镇中层满3年(任职时间计算至年月日止,下同),县乡机关单位工作5年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共党员。

4、县交通局副局长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地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5周岁以下,土木工程类或交通土建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交通运输系统工作经历5年以上,且具有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县防指办主任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且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水利水电类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6、县审计局副局长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且具有审计师、会计师或建筑类工程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7、县安监局总工程师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地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化工或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3年以上。

8、县第一中学副校长职位:现任县属中学中层正职以上、联办中学副校长以上,并在现岗位任职3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9、从村干部中定向选拔的乡镇副职职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现任或曾任行政村书记、主任满3年。

10、乡镇副职职位:现任或曾任县直各机关部门,各乡镇,县直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属驻松企事业单位中层正职满1年或担任中层副职满4年;或中级职称以上;或副主任科员以上;或所任职务相当或高于目标职位职级。年龄在40周岁以下,参加工作满3年,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受理报名:

1、受过刑事处罚的;2、处于党纪、政纪处分所规定的提任使用限制期内的;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4、本县县管干部岗位变动不满一周年的;5、其他不宜报名的。

三、基本程序

(一)宣传发动。召开全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动员会和新闻会进行宣传发动,并通过全市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选拔职位、选拔范围、报名资格条件、选拔方式和时间安排等。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在本单位、本乡镇内进行动员。

(二)推荐报名。凡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有自荐和被推荐的资格(垂直管理单位需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县外报名人员需征得所在县组织人事部门同意),自荐和被推荐人员需统一填写相应的报名表一份(附表一),每人限报一个职位,同时须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任职文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先由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报考人员基本条件和资格进行核实,签署意见后加盖单位党组织公章,再到县委组织部报名,同时签署公平竞争承诺书(附表二)。

(三)资格审查。报名后由县竞争性选拔工作办公室根据条件要求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经资格初审合格的报名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不足10:1的(乡镇副职5名的报名人数与职位数比例不足6:1的),由县竞争性选拔办公室研究决定是否取消或核减该职位的竞争计划数,对取消职位的有关报名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四)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测试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每个职位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1:5(5名乡镇副职职位按1:3)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经资格复审后向社会公告。公开选拔笔试分数占总成绩的40%。

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综合表达、分析能力、领导潜能及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面试分数占总成绩的60%。视情择一职位进行电视现场直播。

根据参加公开选拔人员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每个职位按1:3比例(5名乡镇副职职位按1:2)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并向社会公告。

(五)组织考察。由县竞争性选拔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干部考察组,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客观地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及社交圈、生活圈等方面情况,对考察对象的现实表现作出评价。考察前考察预告,接受群众监督。

对入围需办理公务员调任手续的人员,由县竞争性选拔办公室指定医院,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不列入考察,空缺的人选根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六)县委全委会遴选。召开县委全委会对入围人选进行遴选,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入围人选进行五分钟陈述,再由县委委员、候补委员进行圈选,每个职位按照得票从高到低确定1:2的建议任用人选(5名乡镇副职职位提出名建议任用人选)。

(七)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召开县委常委会研究,差额票决决定任用人选。县委常委会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未被任用的考察入围人员如符合有关条件的,列为县管副科后备干部管理。

(八)公示和任职。对任用人选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公示,公示合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任用手续,并实行一年试用期,期满进行全面考核;不适宜实行试用期的,在任职满一年后,进行胜任度考核。考核合格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所任职务,一般按原级别安排工作。如人选为企业人员,须在任用前按有关规定辞去在企业担任的原有职务;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正式任用后,持有的企业股份按有关规定处理。

本次公开选拔工作,将设置民意代表参与公开选拔全过程。建立民意代表库,根据各环节工作需要随机抽取民意代表参与资格审查、人选产生的整个过程,增加公开选拔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落实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四、时间安排

公开选拔工作从月上旬开始至月上旬结束。具体安排如下:

月日,县委研究公选方案;

月日,召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动员会;

月日-日,公告,召开新闻会,宣传报道;

月日,报名(县外人员报名可延长到16日);

月日-日,资格初审;

月日-日,发放准考证,笔试前各项准备工作;

月日,笔试考务工作会议,布置考场;

月日,笔试;

月日-日,笔试阅卷;

月日-日,资格复审,面试考务工作准备,发放面试通知;

月日,面试;

月日,组织体检;

月日-日,组织考察;

月日之后,召开县委全委会遴选和常委会票决讨论决定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媒体公布结果。

以上日程,根据实际进展情况,以正式通知、公告为准。

五、组织领导

公开选拔范文篇8

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民营经济十分关键。在国际市场出现重大波动之后,出口贸易遭遇寒冬,外向型经济面临重大考验。分析这些年来的进出口贸易不难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对整个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2%左右,但在过去5年里却突然达到19%,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它带来了一系列的失衡,突出表征就是产业结构过度依赖外部市场以及外贸盈余和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更改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通过扩大内需来稳定国内发展。那么,我们就得考虑,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哪方面的内需,能否通过扩大内需满足并提升我国经济的内在发展诉求,能否使中国经济构造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主导的良性循环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已经证明,民营经济活,全局则活。民营经济不仅是中国经济在改革初期实现“起飞”的发动机之一,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扩大内需的重点对象应该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兴盛创造一个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在民营经济迅速成长之后,政府及时跟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提供财政支持,使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外通内联,不受或少受环境影响。所谓软环境,就是要在政策上对民营企业放松管制。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来完善市场经济,但实际上民营经济在很多领域的准入管制反而加强了,而且长期在竞争中“享受”着低于外资和国有企业的“低国民待遇”。在目前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下,要想变危机为契机,就应当通过政策改革,给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平等的竞争舞台,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软环境”。来源:考试大

金融危机的一个典型反映就是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由于缺乏资源,低收入群体往往会受到最大的伤害,也因此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要想化解这一问题,发展民营经济不可或缺。从扩大内需来说,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富民,民不富,内需市场就难以有坚强的基石;而要想富民,首先就必须解决就业问题。仔细分析我国企业的数量布局,民营经济已经占了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创造了中国GDP的约40%和GDP增量的约60%,扮演着解决就业问题主渠道的角色。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营经济的兴盛与否,已成为中国经济繁荣与否的一个典型标志。这也是为什么说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民营经济是必由之路的重要原因。

广东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始终伴随着民营经济不断突破各种障碍、顽强发展的历程。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30年广东经济的辉煌;实现广东未来的宏伟发展目标,同样离不开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升华。只要我们广东坚定改革理念,不断解放思想,为民营经济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大发展,我们就能够通过繁荣民营经济来繁荣广东的经济社会。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广东带来了许多挑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社会上下同心协力,清醒认知,做好我们理应做好的事,挖掘社会本身存在的经济发展力量,创造公平和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够迈过沟壑,迎来经济又一轮大发展的新春天。

公开选拔范文篇9

一、目标的明确性

目标的明确性,是竞聘演讲区别于其它演讲的主要特征。这一方面表现在演讲者一上台就要鲜明地亮出自己所要竞聘的目标(或厂长、或校长、或秘书、或经理),另一方面,其所选用的一切材料和运用的一切手法也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使自己竞聘成功(使听众能投自己一票)。而其它类型的演讲则不同,不管是命题演讲还是即兴演讲,虽然都有一定的目的,但其目标却有一定的“模糊性”、“概括性”和不具体性。打个比方说,如果演讲如大海行船,那么一般演讲是要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困难,驶向遥远的彼岸,而竞聘演讲则是竞争看谁有条件来当船长。

二、内容的竞争性

在其它的演讲中,内容尽管可以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说长道短,但一般都不是来“显示”自己的长处。即使在事迹演讲中,也忌讳毫不客气地为自己“评功摆好”。但竞聘演讲则不同,它的全过程都是听众在候选人之间进行比较、“筛选”的过程,竞聘者如果“谦虚”、“不好意思”说自己的长处,表示自己也是“一般般”,就不能战胜对手。因此演讲者必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而“竞争性”说白了,也就是演讲者无论是讲自身所具备的条件,还是讲自己的施政的构想,都要尽最大可能显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胜他人一筹的“优势”来,有时,甚至还要把本来是“劣势”的东西换一个角度讲成“优势”。比如,在一次竞聘厂长的演讲中,一个年轻工人在介绍自己时这样说:“我一没有党票,二没有金灿灿的大学文凭,三没有丰富的阅历,我只是一个初涉人世的二十五岁的小伙子。你们有百分之百的理由怀疑我是否能担得起化肥厂厂长的重任。然而,同志们,朋友们,请你们仔细地想想,我们化肥厂长期处于瘫痪的状态,难道是因为历届的厂长没有党票、没有文凭、没有阅历吗?”(掌声)接下来他又讲了听众心中有而口中无的改革措施,最后竟以大多数票获胜。

三、主题的集中性

所谓主题的集中,是指所表达的意思单一,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这就是说,在表达意思时,必须突出一个重点,围绕一个中心,而不要搞多重点,多中心,不能企图在一篇演讲中解决和说明很多问题。比如,在一次小学校长竞聘演讲会上,一位很有“希望”的老校长就由于谈得太面面俱到而让人产生了反感。他在介绍自己时,不仅详细介绍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而且在说获奖情况时,把在某晚报征文比赛获纪念奖这样的与竞聘条件无关的奖励都说上,罗列了不下二十个,说得听众直笑。在说措施时,又从如何抓学生学习、体育、德育到如何开办校办工厂,从如何管理教学,到如何关心教工生活,其措施几乎是“全方位”的。结果造成了立意分散,让人听了好像什么都说了,而又摸不清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对比之下,另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就围绕“如何把学校教学水平搞上去”这一中心问题讲,讲得有情有理,头头是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使自己竞聘成功。因此,在做竞聘演讲时,一定要“立主脑”,“减头绪”,“镜头高度聚焦”,这样才能在听众心中燃起共鸣之火。

四、材料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所选材料既是符合实际的,又是对自己竞争“有利”的,也就是无论讲自己所具备的条件还是谈任职后的“构想”,都要从“自我”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竞聘演讲是“竞争”,但并非是比赛谁能“吹”,谁能用嘴皮子“甜”人。听众边听你的演讲,边在“掂量”你的“话”是否能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取得效果。比如在讲措施时,那种凭空喊“我上台后如何给大家涨工资,如何给大家建楼房”的演讲者,听众一般是不买账的。而那种发自肺腑讲实际的措施才是听众最欢迎的。

有个工人在竞聘演讲中就做到了这一点。他说:“恕我直言,我无力为你们迅速带来财富,提高你们的工资,增加你们的奖金,我能做到的只能是:第一,诚恳地倾听你们的呼声,热忱地采纳和奖励你们的合理建议,我准备成立一个由新老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参加的‘智囊团’,让大家提出优良的改革方案和科学的管理措施。第二,现在咱厂瘫痪的原因是因收不上来几百万的外欠款,我要是当了厂长,我一方面要用法律解决问题,一方面设立奖励制度,谁要是能完成任务,就奖励20%。当面点清,说话算数。第三,目前当务之急是把积压产品销出去。这就要调动全厂工人的积极性,要把专业推销员和业余的结合起来。按效益提成。第四,在扩大销路的同时,还要扩大生产,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我们要先拿出点资金让工厂的机器转起来,我先拿出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两万元进行集资入股。第五条,在工厂扭亏为盈之前,我先不拿工资。盈利之后,我的工资和奖金也拿全厂平均数。我当厂长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和全厂工人们一起,让咱们厂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如果,两年之内,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我就立即自动下台。最后,我还要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我要是当厂长,我保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如果发现我有一分钱不干净,大家可以把我家的全部东西都拿走。”因为他所讲的都是真诚的切实可行的,所以工人们都投了他的票。

五、思路的“程序”性

思路,就是演讲者的思维脉络:“程序”是指演讲中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的顺序。竞聘演讲不像一般演讲那么“自由”,它除了题目和称呼外,一般分为五步:

第一步,开门见山讲自己所竞聘的职务和竞聘的缘由。

第二步,简洁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年龄、政治面貌、学历、现任职务等一些自然情况。

第三步,摆出自己优于他人的竞聘条件,如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既要有概括的论述,又要有“降人”的论据。比如,讲自己的业务能力时,可用一些获得的成果和业绩来证明。)

第四步,提出假设自己任职后的施政措施。(这一步是重点,应该讲得具体详实,切实可行。)

第五步,用最简洁的话语表明自己的决心和请求。

当然,以上几步也只是简单的模式,实践中演讲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稍有变化,而并非填表式。

六、措施的条理性

演讲者在讲措施时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不要像漫坡放羊那样,讲到哪儿算哪儿,让人听了如一团乱麻。为了把措施讲得有条理,可用列条的方法,如“第一点”“第二点”或“其一”“其二”等表示。除此,在每一“步”之间要用“过渡语”来承上启下。如,当自我介绍之后,可以说:“我之所以敢于来竞聘,是因为我具备以下条件”来引起下文;讲完条件后,可以再搭一个“桥”:“以上我说了应聘的条件,那么,假如我真当了校长(或乡长、厂长),会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初步设想。”这样不仅条理清楚,而且使演讲上下贯通,浑然一体。

公开选拔范文篇10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开选拔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本规定所称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公开选拔适用于选拔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

第五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

(一)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二)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三)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

(四)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

(五)其他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情形。

第六条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四)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办理任职手续。

第七条公开选拔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公开选拔工作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提高科学化水平,降低成本。

第二章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

第八条公开选拔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选拔职位以及职位说明、选拔范围、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等。

第九条公开选拔应当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选拔职位的层次、人才分布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确定报名人员的范围。

第十条报名人员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可以附加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第十二条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

第十三条报名人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者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并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一般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

第三章考试

第十五条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第十六条笔试、面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命题前应当进行职位分析,增强命题的针对性。试题一般从全国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以及经认定合格的省级组织部门题库中提取。

第十七条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5:1。

第十九条面试应当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注重科学性。

第二十条面试由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

同一职位的面试一般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

第二十一条面试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面试小组中必须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二条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应试者的考试综合成绩。

第二十三条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综合成绩应当及时通知应试者本人,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市(地)、县(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条件允许时可以由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第四章组织考察

第二十五条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3:1。

第二十六条组织(人事)部门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选拔职位的职责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对是否适合和胜任选拔职位作出评价。要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二十七条实行考察预告制。将考察对象的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联系方式等,向考察对象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向社会进行预告。

第二十八条考察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

第二十九条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应当由同一考察组考察。

第三十条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察,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并出具鉴定材料。

第五章决定任用

第三十一条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试成绩,研究提出任用建议。

第三十二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用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党委(党组)集体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第三十三条对党委(党组)决定任用的干部和决定推荐、提名的人选进行公示。公示后,未发现影响任用问题的,办理任职手续或者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并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

第三十四条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不适用试用期制的干部,任职一年后经考核不胜任的,提出免职意见。

第三十五条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能任用的人员,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可以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第六章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严格按照公开选拔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

(四)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五)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特别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评分情况、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对公开选拔工作要加强监督。必要时,成立由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方面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监督。对公开选拔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干部、群众可以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纪检机关(监察部门)检举、申诉。受理机关和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核实处理。

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公开选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推荐人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