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29:41

服务市场

服务市场范文篇1

气象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我国在2000年全国气象会议上,将气象服务分为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性气象服务,因此商业性气象服务就成了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意味着气象服务进入了市场范围。商业性气象服务主要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可使其获增值效益的气象信息产品;用户需支付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

二、目前我国气象服务的现状

2.1我国气象服务起步晚,发展慢

虽然近几年全国许多地方的气象部门都纷纷成立了专业气象台,但是我国的商业性气象服务总体上并没有跳出气象部门的圈子。

2.2气象服务机制的不完善

这种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气象部门的缺乏参与市场的观念,从而难以捕捉到市场真正的需求,从而不能为市场提供针对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专业气象产品。

2.3气象服务缺乏营销观念

目前,我国气象产业对产品的营销缺乏必要的营销观念。这种营销观念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已开发产品的宣传与推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已开发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也没有唤起相关企业运用气象该产品提高经营绩效的意识;二是缺乏与市场需求者之间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导致气象部门难以捕捉到市场真正的需求。

三、拓展气象服务市场的途径和想法

3.1强化气象服务市场意识

在大多数人看来,气象服务是社会公益性质的一种服务,因此,要将气象服务市场化难免会受到传统意识的质疑,但在传统意识的质疑和挑战下,气象部门更应该强化气象服务市场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与市场需求者进行更多的联系,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从而为市场提供针对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专业气象产品。

3.2借鉴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模式

加入WTO后,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跨国气象公司对我国气象服务的服务方式等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问题日益凸显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借鉴。例如,国外气象服务的商业化模式提醒了我们国家应在确保气象基本业务和为全社会做好服务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私人气象企业的发展;公益性气象服务和商业性气象服务之间的界限要严格划分。

3.3努力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开拓新的服务领域

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的拓展领域战略,绝不是简单地在传统气象业务领域的延伸和一些服务指数增加,也绝不是指气象科技产业领域的拓展,而主要是要围绕社会公共服务新的需求、新的业务领域去拓展。气象部门拓展业务服务领域,就是要不断在增加气象公共服务产品上下功夫。拓展业务领域要从公共服务需求中来;拓展了气象业务领域,才能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中国气象局党组近几年来重点抓的沙尘暴、空间天气的监测预警等项目,就是非常成功的拓展业务服务领域的典型事例。在拓展中、在服务中及时将新的气象业务和服务领域规范化、标准化,并要尽最大可能争取法制化、职能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拓展气象部门工作领域。

3.4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快速高效的服务通道

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来确保优质服务等。四是要在严守纪律法规中抓养成。公安机关是一支准军事化队伍,纪律是打造过硬队伍的命脉,是提升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培养一支具有“亮剑”精神的公安队伍,就必须用铁的纪律统一民警的意志和行动,保证上级的命令指示畅通无阻地得以贯彻执行。要树立“抓小节就是抓战斗力,敛小节就是保胜利”的思想观念,从小疏忽、小毛病、小事和举止言谈上抓起,逐项进行“会诊”,一步一步进行细化规范,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养成严守纪律制度的良好习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四、率先垂范———凝聚

服务市场范文篇2

为了将服务产品同有形商品区分开来,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许多市场营销专家从产品特征

购角度来探讨服务的本质。大多数服务产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不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性”可

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产品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

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肉眼看见其存在。同时,服务产品不仅其特质是

无形无质甚至使用服务后的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

“利益”的存在。例如,汽车出现故障,车主将车子交由汽车修理服务公司处理,但车主在取回车

子时,对汽车维修服务的特点及经修理后的汽车部件是否全部恢复正常,都是难以察觉并做出判断

的。

然而,服务产品真正百分之百具有完全不可感知件的特点的极少。反之,很多服务需要有关人

员利用有形的实物,才能正式生产,才能真正提供及完成服务程序。比如,餐饮业的服务中,不仅

有厨师的烹调服务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很

多消费品或工业品是与附加的顾客服务一块出售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些有形

商品如汽车、录音磁带、录影带等,只不过因为它们是一些有效载体。对顾客而言,更重要的是这

些载体所承载的服务或者效用。由此看来,“不可感知性”并非纯粹是服务产品所独有的特征。

不过,服务市场学者进一步强调,从传统的产品概念出发,附加的顾客服务并非有形的消费品

或工业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顾客服务也就不是独立的服务产品。此外,“不可感知性”亦

非要求所有的服务产品都必须是完完全全是不可感知的,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视角将服务产品

同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区分开来,萧斯塔克曾提出“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性差异序列图”,举

例说明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区分,并强调服务产品愈是接近“不可感知性”的一极,则愈需要营

销人员运用“4P”之外的技巧,才能有效地在市场竞争中确保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西斯姆在此基础上于1981年提出了“不同类型产品评估差异序列理论”,首次全面、系统地研

究“不可感知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制定服务产品营销战略的特殊含义。根据西斯姆的分

析,大部分消费品及工业品都属于可感知性比较强的产品,对于这类产品,顾客很容易对之进行评

估从而作出购买决策。相反,大部分服务产品则属于不可感知性产品,顾客对它们的特质很难评估,

因为即使在消费和享用之后,顾客也无法根据消费经验感受到这种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而只能相信

服务提供者介绍和承诺,并认为该服务确实给自己带来所期望得到的好处。比如,病人经过医生诊

治后,只能相信医生的说法及其开出的处方;在服完药之后,也只能相信医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

待药力发作后,病情才会好转直至痊愈。

2、不可分离性有形的工业品或消费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

列的中间环节,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产品则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

性的特征,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于顾客时,也正是

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

活动或过程,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必须直接发生联系,从而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

的过程。服务的这种特性表明,顾客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病人必须向医生讲明病情,医生才能作出诊断,对症下药。

顾客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问传统的产品质

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第一,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完全排除了顾客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

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而非顾客。而在服务行业内,顾客参与生产过程的事实则迫使服务企业的

管理人员正视如何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扮演他们的角色,如何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生产过程,如何

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服务知识达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和谐进行。如若企业管理人员忽略这些问题,

则可能导致因顾客不懂其自身的职责而使服务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

顾客通常并不会责怪自己的失误反而将之归咎于企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水平低下,进而丧失日后

与之打交道的兴趣和信心。第二,服务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行为也严重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及企业和顾

客的关系。由于服务产品要按顾客要求即时生产出来,这就使过去在生产车间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

变得过时。既然不同顾客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员工是否具有足够的应

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就颇成疑问!何况,顾客与服务员工在沟通

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企业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服务过程中断,

企业也就失去了顾客。所以,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区别于那

些实行机构化和自动化生产的第一与第二产业,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

的存在,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

(如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

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于是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直接

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同是去旅游,有人乐而忘返,有人败兴而归;同时上课听讲,

有人津津有味,有人昏昏欲睡。这正如福克斯所言:“消费者的知识、经验、诚实和动机,影响着

服务业的生产力”。

差异性使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产生“形象混淆”,因为,对于同一个企业,透过两家不

同的分店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分店的服务水平显著地优于另一个分店的情形。前一分店的

顾客确实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另—分店的顾客则可能对企业的低劣服务予以投诉。这

种“企业形象”或者企业的“服务产品形象”缺乏一致性,将对服务产品的推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

响。

4、不可贮存性基于服务产品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服务产品

不可能象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

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当然,提供服务的各种设备可能会提前准备好,但生产出来的服务如不

当时消费掉,就会造成损失(如车船的空位等),不过,这种损失不象有形产品损失那样明显,它

仅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因此,不可贮存性的特征要求服务企业必须解决由缺乏库存所

引致的产品供求不平衡问题、如何制定分销策略来选择分销渠道和分销商以及如何设计生产过程和

有效地弹性处理被动的服务需求等。

5、缺乏所有权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移。既

然服务是无形的又不可贮存,服务产品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

务新产品。以银行取款为例。通过银行的服务,顾客手里拿到了钱,但这并没有引起任何所有权的

转移,因为这些钱本来就是顾客自己的,只不过是让银行保管一段时间而已。再比如,乘坐飞机之

后旅客从一个地方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此时旅客手里除了握着机票和登机牌(而这些物品,是

顾客登机前就买到的)之外,他们没再拥有任何东西,同时航空公司也没有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

让给旅客。缺乏所有权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感受到较大的风险,如何克服此种消费心理,促进

服务销售,是营销管理人员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服务产业发达的国家,很多服务企业逐渐采用

“会员制度”的方法维持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当顾客成为企业的会员后,他们可享受某些特殊优惠,

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就某种意义而言他们确实拥有企业提供的服务。

从对上述五个特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不可感知性”大体上可被认为是服务产品的最基本特

征。其它特征都是从这——特征派生出来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亦即无形性,

它才不可分离。而“差异性”、“不可贮存性”和“缺乏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不可感知性”

和“不可分离性”两大特征所决定的,同时,就对服务市场的营销行为及顾客行为的影响而言,

前两种也不如后两种特征那么深远。

对服务特征的研究都是以把服务与有形产品区分开来为出发点的。然而,企业向市场所提供的

产品既可能是有形产品,也可能是无形服务,或者是二者的混合物,从现实经济活动来看,服务通

常是与有形产品结合在—起进入市场的,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很难把服务从有形产品中独立地分离

出去。考特勒认为,按照服务与有形物质在产品中大致所占的比重,可以把市场上的产品分成五种

:①纯粹有形产品。如肥皂、牙刷、盐等产品中几乎没有附加任何服务的成分。②附加部分服务的

有形产品。这些服务通常是为了促使消费者乐意购买该产品。③混合物,其中服务与有形物质各占

一半。比如,在餐馆里往往是服务与食品并举的。④主要服务产品附带有少量的有形产品和其它服

务。如旅客乘坐飞机购买的是运输服务,他们到达终点后没有得到任何有形产品。不过,存旅途中,

航空公司会提供—些食品、饮料和杂志等。⑤纯粹的服务产品,其中几乎不会附加任何有形物品,

如照看婴儿、心理咨询等服务。

因此,要想严格地把有形产品同无形服务区分开来显然是十分两难的。正如斯密所言:“似乎

没有任何标准可以清楚地划分出两大部分(指产品与服务)的界线”。李维特更进一步认为,每—

个行业都渗透着服务,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所包含的服务成分的多少。而从市场营销学的观念看来,

虽然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在表面上体现出不同的物质特征,而实际上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是产品,

都能为消费者提供利益和满足感,只不过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罢了。所以,虽然我们界定了服务

产品的基本特征,但它只是表明服务产品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倾向,而任何一种服务也只是这些

特征的不同组合。广义地理解产品同服务的关系,其意义在于传统的营销理论和原则在服务市场领

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地照搬过来。事实上,即使对于同是有形产品的工

业品和消费品,二者在营销战略的制定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于是才有工业品营销从消费品营销中分

离出来。既然服务产品与有形产品具有不同概念及特征,那么也就必然会区别于传统产品营销的服

务营销理论和架构。

服务产品的特征决定了服务营销同产品营销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产

品特点不同。如果说有形产品是一个物体的话,服务产品则表现为一种行为、绩效或努力。由于服

务是无形的,顾客难以感知和判断其质量和效果,他们更多地是根据服务设施和环境来衡量。②顾

客对生产过程的参与。由于顾客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如何管理顾客使得服务推广有效地进行成为服

务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③人是产品的一部分。服务过程是顾客同服务提供者广泛接触的过程,

服务绩效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也与顾客的行为密切相关。所以,人成为服务产品

的一部分。④质量控制问题。由于人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服务产品的质量很难象有形产品那样用

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进而其缺点和不足也就不易发现和改进。⑤产品无法贮存。由于服务产品

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进行,从而使服务产品具有不可贮存的特性。虽然生产服务

的设备、劳动力等能够以实物的形态存在,但它们只是代表一种生产能力而非服务产品本身。如果

没有顾客需要提供服务,就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浪费;同时,如果服务需求超过供给能力,又会因缺

乏存货而使顾客失望。所以,如何使波动的需求同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便成为服务营销管理中

的一个难题。⑧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在服务市场上,既然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是由顾客同服务提供

者面对面进行的,服务产品的推广就必须及时、快捷,以缩短顾客等候服务的时间。而等候时间过

长会引起顾客的厌烦,使其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及形象产生怀疑。⑦分销渠道的不同。服务企业不象

生产企业那样通过物流渠道把产品从工厂运送到顾客手里,而是借助电子渠道(如广播)或是把生

服务市场范文篇3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经济;政策;发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内涵

所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被视为服务的进出口,是一种跨境贸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并加快了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各经济体内部以及经济体和经济体之间的界限逐渐弱化,相互之间的协作和依赖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种行业能为各行业及各经济体间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生产经营活动的相互协调进行服务,因此服务行业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崛起,并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述定义出发,国际服务贸易有以下五个特点。1.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使国际服务贸易的贸易量不能通过海关的关税或统计来直接计算,这直接导致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壁垒几乎全部是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保护性也更强。2.服务贸易的范围广泛,提供方式多种多样。这就使国际服务贸易的单一监管存在实际上的困难,各国普遍采取的是政府政策、法规的方式监管,而且涉及不同的服务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的政策。3.国际服务贸易的分布区域差异明显。分布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亚洲和北美洲等商品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服务贸易相应也较活跃,而对于非洲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服务贸易仍然占据较小的比重,差异比较明显。而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一直都占据着优势,仍然保持主体地位。这种区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已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转变,而发达国家也很早就已经进入了服务社会。4.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更进一步。新兴服务贸易是与现代科技发展联系更紧密的银行、保险、咨询等行业,这些行业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受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也较大,相较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发展更快、更好,从而奠定了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优势地位。5.发达国家极力主张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则多数是被迫加入这一体系。与此同时,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致使各国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保留和保护。

二、开放服务市场是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各贸易参加国政府相继出台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抢占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份额。1.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促使服务市场服务化。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市场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转变,电信、金融、保险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国际上,服务贸易还主要集中在以美、英、法、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国际旅游业服务、世界信息网络服务、视听产品与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正在蓬勃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占各国外汇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各国家的经济也越来越“服务化”,并不断与国际服务市场接轨。2.有利于各国优势竞争,促使服务市场完善化。由于各国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和所处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国际服务贸易在本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在国际上服务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主体,占据着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因此服务业也逐渐成为其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低收入国家,虽然在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仍然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各国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不断竞争,也加快了国际服务市场完善和发展的步伐。3.冲击贸易壁垒,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基础和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国家,因此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1994年GATS的问世奠定了服务贸易多边自由化的制度与规则框架,各国也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与实际的经济政策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削减本国的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但由于涉及国家利益与安全等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大部分国家仍然对服务贸易多边自由化有所保留,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完全自由化仍需国际社会的互信和通力合作。

三、探索适合我国服务市场开放发展特色的服务贸易策略

服务市场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启示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行政效率,相继掀起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热潮。诚然,西方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与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凸显出一些共同的制度化取向。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筹集各种资源,通过民主的政治程序设定社会需要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又利用私营部门之所长,组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具体而言,指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挖掘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服务市场化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它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是为了解决官僚腐败及政府垄断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等问题而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提高供给效率及行政效率。

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

(一)私有化

把原有属于国有的公司或公用事业通过产权转移、拍卖、赠送、发行股票等形式转给私营企业所有或经营。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私有化改革起步最早最突出的国家。在撒切尔首相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私有化改革。1998年撒切尔政府表示私有化无禁区,把电力、供水、天然气等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梅杰执政以后,又把私有化领域继续扩大,邮政、铁路、运输等部门的私有化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可以说,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示范性效应为各国私有化改革树立了典范。受英国的影响,西方国家随即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私有化改革浪潮。

(二)合同出租

合同出租亦称合同承包、竞争招标,是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政府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与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进行转让。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对外向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招标承包,中标的承包商与政府签订供给合同,承包商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并按合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就是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监督承包合同的执行。在合同订立之前,公共服务的确定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机制起主导作用。合同订立之后,公共服务的提供就进入了经济过程,市场机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承包公共服务生产的组织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摆脱了原先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的各种限制。政府对承包商的合同管理代替了原先对行政组织的等级控制。

(三)公私合作

即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出租,与合同出租不同的是,政府不需要出资购买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而是以政府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或提供某项公共服务并允许承包商有投资收益权。公私合作可以发挥公私两种部门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各自目标中寻求共识,彼此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达到既能借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又凭借价格机制显示真实需求。

(四)用者付费制

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中来,按“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消费者在使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时必须向政府支付赖以收回成本的费用。与合同出租模式下政府出资购买由第三方提供的公共服务所不同的是,在用者付费模式下,服务的生产者一般是政府,享受服务的消费者直接向政府购买服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公用事业、垃圾收集、废水和污水处理、娱乐设施、公园、保健服务、特殊事项上的警察服务、楼房检查、住宅区服务等领域,广泛推行用者付费制。

(五)补贴制度

为了鼓励可收费物品和个人物品的消费,政府实施补贴制度。它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补助,是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补助降低了特定物品对符合资格要求的消费者的价格,他们可以向市场上那些接受补贴的生产者购买更多物品。在补助安排下,生产者是营利的或者是非营利的组织,政府和消费者是共同的安排者,政府选择特定的生产者提供补助,消费者选择特定的生产者购买物品,政府和消费者都向生产者支付费用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补助,是因为这些行业的服务能使公众普遍受益,适当的补助能减轻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这些物品的购买能力。另一种是凭单,就是政府部门给予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发放优惠券,有资格接受凭单的个体在政府指定的公共服务供给组织中“消费”其手中的凭单,然后政府用现金兑换各组织接收的凭单。实行凭单制的公共服务供给与消费模式是公共服务生产组织为争取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资源而竞争,这种竞争是在市场过程中进行的政府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公共服务生产组织同样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消费者个体的选择引发了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这部分代替了政府对这些组织的监督,这正是市场化制度安排代替政治化制度安排的优势所在。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变了政府对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的局面,可从容配置行政资源,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政府直接从社会提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调动资源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市场化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及技术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样一来政府既施展了“掌舵”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和精简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市场化使具体的“划桨”交给市场,政府在于“掌舵”,有效调整和优化了政府职能,微观的工作交给市场去做。如英国的“执行局”,美国的“法定机构”,政府可以撤销从事这些业务的常设机构,精简了政府机构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公众通过直接参与或者是通过协商、公决等形式影响公共决策,这样不仅能推进民主化,而且能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市场化后权力的适当下放,不仅减轻了政府的沉重负担,也有利于社会自治进程的发展以及“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立,促进政府和社会发展。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启示

(一)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市场化方案的实施要求在宏观上应把公共服务市场化作为政府行政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由所有制形式多元化所产生的消费主体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的要求,这就必须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因此,要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对于纯粹的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政策、环境等直接由政府提供和生产,而对于混合的公共物品,如市政设施、后勤服务、供应系统等则可交由民营部门、非政府部门来承担,同时探索多元市场化的形式,如市政服务领域采用合同出租,道路、桥梁建设实行公私合作方式,部分国企实行民营化,水、电、燃气供应系统实施使用者付费制度等,从而有效改善公共服务。

(二)有限的市场化

市场化方案中政府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的退出,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脱离公共服务供给。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转交的是服务项目的提供,而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市场化方案只适用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因此,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是全盘私有化而是有限的市场化。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纯公共物品,如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都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果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可以市场化的话,那么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就无从谈起了。

(三)协调各方利益体

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虽己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也有相当一段距离。即便如此这一过程仍然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政府管理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法规,不仅可以对市场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施加影响,以达到利于公众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垄断权力的滥用,促使市场运行更加有效率。在这一渐进的过程中,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四)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要大力培育第三部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第三部门又称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成熟、发达的第三部门是政府转变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这是因为,公共服务成本高、利润少,一般企业不愿承担,而第三部门的公益特性使其具有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的数量在英法等国相当于政府机构的2/3或3/4,他们有效的分担了政府原有的公共服务职能,协助和参与了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第三部门虽然数量不少,但仍存在着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强、法制缺陷等问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迫切要求。因此,我国应对第三部门进行重新定位,大力发展新的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从而形成功能完备、行为规范的组织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化并非是最优选择。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谨慎,考虑一定要周密。既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功能,又要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克服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明确角色定位,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服务市场范文篇5

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离或采用技术手段消减,因此,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重要途径是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相关联。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会议后,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

二、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搭建减排交易平台

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如有关建立一个新的气候基金机构的条款,各方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改善气候方面需大规模资金保护其森林,逐渐走上低碳发展道路。这就存在着积极的可能性,即让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铺设的碳汇交易路径取得进展。

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于市场的环境保护做法是引入经济激励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其历史轨迹遵循“避免”、“缓解”、“补偿”的发展顺序。“避免”通过不发展或替代方式发展或限制发展来防止负面的环境影响。如果避免方式在社会经济上不可行,那么“缓解”措施最大可能地减少、消除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但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于已经造成的生态破坏及预防则要采用“补偿”方式。在各国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投入不足、设计管理不当、开发者不完全遵守条件、权威部门的履约监督等原因,自然生态补偿没有取得相对很好的生态保护效果。关键是这些生态保护技术方法上的探索难以解决社会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因此,一些担保、保证金、补偿信用等经济激励手段运用于自然生态补偿的实施。随后各个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发展组织同样进行了用经济激励手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尝试,分别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包括:国际的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环境服务市场、环境服务报酬和环境服务补偿。

国际上生态环境服务市场是根据环境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不同自然环境服务从不同领域、依据不同途径给予其补偿。这些环境服务付费从开展的生态环境服务领域分为四类:流域保护、碳固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服务。大型的项目计划往往是由政府驱动,但大型的项目计划也有规则调控下的生态环境服务市场,如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关于气候改变的碳汇市场。环境服务市场涵盖了多方参与、选择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是传统市场在环境服务领域的创建和拓展,应有明确的商品、交换转移。国内的环境服务付费如美国的一对一直接贸易、结算交易;国际间的交易包括哥斯达黎加FONAFIFO生态服务付费。但这种意义上的环境服务市场(除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碳汇市场)只有在几个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与这个标准差距较大。往往是一个提供者供给的环境服务产品有交叉。如:进行碳固定服务而保护天然林时,也同样提供了流域、多样性保护和景观服务。除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服务市场除市场机制一般意义上的不足外,还由于生态服务的空间特征限制了供给方的竞争,现存的例子都是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的双边协议,即不是自由、平等意义上的市场,当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太高时,多方卖者和买者就不会参与到其中。

三、低碳经济战略与环境服务市场的选择

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在降低减排成本实现减排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首先,高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削减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低碳经济通过低碳高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选择低碳燃料,使用低能耗技术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率,减少高碳含量物品的生产,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对碳进行隔离净化,达到从根本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其次,在清洁发展机制框架下,低碳高效技术的转移会使输出国获利,同时实现低成本排放削减。最后,作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征税手段和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国际环境服务市场是降低成本费用的手段,同时也鼓励了现有的低碳排放技术的扩散和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这些经济激励手段为排放温室气体形成一个市场价格,经济组织会为追求低成本进行多种途径的选择。消费者会在受政策影响的价格信号下选择低碳燃料,使用低能耗高效率技术,采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定技术等。如欧盟计划实施气候变化项目和碳交易,通过国际间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可以使美国减少30%~50%的成本费用实现减排。不过,以强制执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管制手段虽也可达到削减目标,但交易成本相应要高出市场方式许多。对于国内而言,政府作为市场力量的替代形式也并非总能实现其目标,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严格要求企业减排二氧化碳。

仅仅通过各方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最终达到减排目标的。低碳经济模式与环境服务市场都具有降低经济体温室气体减排成本费用的作用。只不过二者分别侧重于技术手段与组织方法、长期与短期、生产领域与交易领域。在不同的低碳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自然禀赋、不同敏感性的碳削减服务的交易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碳环境服务市场这一交易平台,实现减排成本的降低。政府采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则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如可交易的许可证、排污收费制度、水资源费、财政的补贴、税收削减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通过调整政府行为而影响相关利益者的行为,是一个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

四、结论

1.在国际和国内缺乏引导碳汇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中国目前的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是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碳服务商品在现有技术水平、制度条件下难以实现排他情况下,由政府作为主体可以把外部交易成本转为内部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交易成本,明确了碳环境服务的准商品性质、使减排成为供需双方的必要选择,这就是一个进步,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引导公众参与。

服务市场范文篇6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启示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府行政效率,相继掀起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热潮。诚然,西方各国因其国情不同,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与进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凸显出一些共同的制度化取向。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筹集各种资源,通过民主的政治程序设定社会需要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又利用私营部门之所长,组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具体而言,指政府通过政治过程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等组织的参与,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的供给。目的是在政府部门不放弃公共政策制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挖掘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公共服务市场化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它只是手段而并非目的,是为了解决官僚腐败及政府垄断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等问题而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来提高供给效率及行政效率。

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

(一)私有化

把原有属于国有的公司或公用事业通过产权转移、拍卖、赠送、发行股票等形式转给私营企业所有或经营。英国是西方国家中实行私有化改革起步最早最突出的国家。在撒切尔首相上台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私有化改革。1998年撒切尔政府表示私有化无禁区,把电力、供水、天然气等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梅杰执政以后,又把私有化领域继续扩大,邮政、铁路、运输等部门的私有化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可以说,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示范性效应为各国私有化改革树立了典范。受英国的影响,西方国家随即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私有化改革浪潮。

(二)合同出租

合同出租亦称合同承包、竞争招标,是西方各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政府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与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进行转让。政府确定某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对外向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招标承包,中标的承包商与政府签订供给合同,承包商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并按合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主要责任就是确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监督承包合同的执行。在合同订立之前,公共服务的确定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机制起主导作用。合同订立之后,公共服务的提供就进入了经济过程,市场机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承包公共服务生产的组织在合同许可的范围内自由配置资源,摆脱了原先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下的各种限制。政府对承包商的合同管理代替了原先对行政组织的等级控制。

(三)公私合作

即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出租,与合同出租不同的是,政府不需要出资购买私营部门提供的服务,而是以政府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或提供某项公共服务并允许承包商有投资收益权。公私合作可以发挥公私两种部门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各自目标中寻求共识,彼此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达到既能借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又凭借价格机制显示真实需求。

(四)用者付费制

通过付费,把价格机制引入公共服务中来,按“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消费者在使用政府提供的服务时必须向政府支付赖以收回成本的费用。与合同出租模式下政府出资购买由第三方提供的公共服务所不同的是,在用者付费模式下,服务的生产者一般是政府,享受服务的消费者直接向政府购买服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公用事业、垃圾收集、废水和污水处理、娱乐设施、公园、保健服务、特殊事项上的警察服务、楼房检查、住宅区服务等领域,广泛推行用者付费制。

(五)补贴制度

为了鼓励可收费物品和个人物品的消费,政府实施补贴制度。它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补助,是政府给予生产者的补贴。补助降低了特定物品对符合资格要求的消费者的价格,他们可以向市场上那些接受补贴的生产者购买更多物品。在补助安排下,生产者是营利的或者是非营利的组织,政府和消费者是共同的安排者,政府选择特定的生产者提供补助,消费者选择特定的生产者购买物品,政府和消费者都向生产者支付费用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补助,是因为这些行业的服务能使公众普遍受益,适当的补助能减轻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这些物品的购买能力。另一种是凭单,就是政府部门给予有资格消费某种服务的个体发放优惠券,有资格接受凭单的个体在政府指定的公共服务供给组织中“消费”其手中的凭单,然后政府用现金兑换各组织接收的凭单。实行凭单制的公共服务供给与消费模式是公共服务生产组织为争取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资源而竞争,这种竞争是在市场过程中进行的政府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公共服务生产组织同样对消费者个体做出反应,消费者个体的选择引发了公共服务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这部分代替了政府对这些组织的监督,这正是市场化制度安排代替政治化制度安排的优势所在。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变了政府对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的局面,可从容配置行政资源,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政府直接从社会提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调动资源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市场化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及技术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样一来政府既施展了“掌舵”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和精简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市场化使具体的“划桨”交给市场,政府在于“掌舵”,有效调整和优化了政府职能,微观的工作交给市场去做。如英国的“执行局”,美国的“法定机构”,政府可以撤销从事这些业务的常设机构,精简了政府机构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以公众的需求为中心,公众通过直接参与或者是通过协商、公决等形式影响公共决策,这样不仅能推进民主化,而且能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市场化后权力的适当下放,不仅减轻了政府的沉重负担,也有利于社会自治进程的发展以及“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建立,促进政府和社会发展。

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启示

(一)市场化的制度设计

市场化方案的实施要求在宏观上应把公共服务市场化作为政府行政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政府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由所有制形式多元化所产生的消费主体多元化和需求多元化的要求,这就必须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因此,要根据公共物品的性质,做好市场化的制度设计,对于纯粹的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政策、环境等直接由政府提供和生产,而对于混合的公共物品,如市政设施、后勤服务、供应系统等则可交由民营部门、非政府部门来承担,同时探索多元市场化的形式,如市政服务领域采用合同出租,道路、桥梁建设实行公私合作方式,部分国企实行民营化,水、电、燃气供应系统实施使用者付费制度等,从而有效改善公共服务。

(二)有限的市场化

市场化方案中政府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的退出,决不意味着政府可以脱离公共服务供给。在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转交的是服务项目的提供,而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市场化方案只适用于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公共物品的提供上,因此,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是全盘私有化而是有限的市场化。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纯公共物品,如国家安全、环境保护等都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果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可以市场化的话,那么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就无从谈起了。

(三)协调各方利益体

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能够较好地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虽己初露端倪,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也有相当一段距离。即便如此这一过程仍然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政府管理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法规,不仅可以对市场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施加影响,以达到利于公众的目的,而且可以防止垄断权力的滥用,促使市场运行更加有效率。在这一渐进的过程中,协调各方面利益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四)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要大力培育第三部门,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第三部门又称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成熟、发达的第三部门是政府转变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这是因为,公共服务成本高、利润少,一般企业不愿承担,而第三部门的公益特性使其具有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非政府组织,这类组织的数量在英法等国相当于政府机构的2/3或3/4,他们有效的分担了政府原有的公共服务职能,协助和参与了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第三部门虽然数量不少,但仍存在着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强、法制缺陷等问题,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迫切要求。因此,我国应对第三部门进行重新定位,大力发展新的非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从而形成功能完备、行为规范的组织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化并非是最优选择。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态度一定要谨慎,考虑一定要周密。既充分利用市场的积极功能,又要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克服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明确角色定位,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服务市场范文篇7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与要求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特点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指政府通过有效方式筹集资源,作出决策,确定公共服务标准,然后再以市场机制为杠杆,通过招投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调动私营部门、非赢利部门等参与,在竞争中完成生产提供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某一层级政府依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基础和民众需求,根据规定程序确定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标准后,再以具体的政府机关或部门作为发包方,通过明确条件和资质的准入制度,按照一定程序公开择优遴选承包商,签订报酬与服务数量、质量、效率相挂钩且与规范考核评价结果相联系的合同,将公共服务生产任务承包给有关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主体)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要提高公共服务市场化具体改革项目的成功率和整体发展水平,必须全面把握其内在要求:

一是要明确公共服务内涵和边界。当前对于“公共服务”的理解存在着多种误区,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承担了许多不属于自身职责范畴的任务,所提供的服务中有一些属于“伪公共服务”范畴。所以,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要解决公共服务“是什么”和政府应该“提供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清晰界定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和边界。

二是要明确政府职责所在。公共服务是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对区域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有效供给各类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进行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当“甩手掌柜”,把供给公共服务的责任推给市场,而是要求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环节进行细分,在不放弃责任的基础上,把可以交给市场的环节让市场去做,从而达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的目的。因此,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只是政府履行职责方式的调整和优化,而不是责任的让渡。

二、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成效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变了政府对公共服务“大包大揽”的局面,可从容配置行政资源,有利于政府缓解财政压力。政府直接从社会提取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市场调动资源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公共服务市场化扩大了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资源及技术力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样一来政府既施展了“掌舵”作用,又充分利用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有利于改进行政管理和精简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市场化使具体的“划桨”交给市场,政府在于“掌舵”,有效调整和优化了政府职能,微观的工作交给市场去做。如英国的“执行局”,美国的“法定机构”,政府可以撤销从事这些业务的常设机构,精简了政府机构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服务市场范文篇8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适度

推进公共服务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和国外的实践情况出发,阐述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应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好公共服务市场化度的观点。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改革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政府的低效和财政危机,各国纷纷反思“官僚制”的弊端,进而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改进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同时,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运用非政府组织和民营部门提供混合公共产品;重视成本和绩效分析,以期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其中“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关注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主张重新界定三者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缩小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扩大市场与社会的作用;主张打破政府垄断,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半独立的公共企业也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以英国为开端,西方的主要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降低了政府成本,缓解了财政负担,极大的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为社会提供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它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型项目。其特点是投资资金量大、经济回报率低、社会效益居首位、具有显着的非排他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忠的一种最基本角色。这是由公共物品的特性及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是存在的市场失灵所决定的。

一方面,由于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得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国家预算开支,担负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市场失灵”,与公共服务相关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其外部性,由于外部性问题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出生的,因而也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解决,只能靠政府来解决。

由于公共服务的特点,加上市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以及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得到满意的公共服务,这就成为了政府干预公共服务的最充分的理由。

虽然,“市场失灵”可以靠政府去弥补、纠正,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现象。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财政支出没有严格控制,政府机构不断膨胀,成本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这些迹象表明,市场机制做不好的事情由政府直接来做也未必能做好,政府不能完全替代市场。

因此,公共服务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也不能完全由政府负责,政府和市场都应参与,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使投入少而产出多;通过竞争打破垄断,使供给者对公众的需要做出反应;通过竞争推动人们去创新,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需要。公共服务市场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二、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适度

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问题,诸如: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政府过度垄断,财政压力过大,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水平不平衡;市场不成熟,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全;甚至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市场化过度的现象等。

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公共服务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公共服务基本上是由政府部门一家独揽;二是政府依靠行政命令采用计划分配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公共服务体制不仅使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堪重负,而且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提供。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化必须适度。在任何社会,我们必须分配有限的资源,一些公共服务可以市场化,而另一些仍由政府提供为好,那么,其是否得当的“度”如何把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加强监督和控制,在“政府失灵”的时候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因此,必须在科学实践中把握公共服务市场化“度”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包括:

1、加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制建设。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障市场化过程的规范化,便于政府监督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减少市场化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因素。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目前我国民主监督制度尚不健全,尚未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改革,难免出现“暗箱操作”,这样反而会增加公共服务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等,并建立健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保证信誉良好、资质优良、价格低廉的企业承包公共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立法,为公共服务社会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2、培育市场。有学者研究指出:“2000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未超过50%,以此为基数,到2010年接近60%,2020年达到70%,成为准市场经济国家”。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只能在逐步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3、明确公共服务市场化对象,进一步研究公共服务的供给范围,一些必须由政府提供,而另一些可市场化或部分市场化。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义务教育,以及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等,由于此类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者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公地悲剧”的产生。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应该全部由政府供给。第二、具有非竞争性强和非排他性弱的服务,如邮电、电信、民航、铁路服务等传统上属于垄断性服务,应逐渐打破垄断,国有公共部门可进行公司化改革,通过入股方式吸引外部投资主题的参与,同时政府发送市场准入的限制,将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交给私人部门去完成,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施训安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第三、具有非竞争性弱和非排他性强的服务,如公共环境、文体事业、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等,则可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进行调配。

4、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各自责任。明确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非零和博弈”关系,在很多领域,政府和市场并非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对抗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合作态势。所以应把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利适度还给市场,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而政府则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由直接生产转为组织协调、规划决策、加强市场的法制建设及监督管理,实现政府在保障社会公平及市场良好运作的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将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根据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把握政府主导作用的尺度,把握市场化的尺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2-26

[2]张良.公共管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1-49

[3]张纲.公共管理学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41-56

[4]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2

[5]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32

[6]侯玉兰.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建设服务型政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4:31-34

[7]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103-111

服务市场范文篇9

一、2005年辽宁省餐饮服务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消费需求稳步增长。2005年,全省餐饮服务业营业额持续稳步增长。分季度看,一季度实现163.9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全年的22.2%;二季度实现167.8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年的22.7%;三季度实现187.7亿元,同比增长17.1%,占全年的25.4%;四季度实现220.6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年的29.8%,超过季均比重4.8个百分点,是全年增幅和比重最高的季度。分行业看,家庭服务业需求更加旺盛,同比增长22.5%,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是餐饮服务业中增幅最高的行业;其次是住宿业、美发美容业,增幅分别为21.1%和18.5%。餐饮业营业额所占份额是66.7%,仍然高居餐饮服务各行业榜首,其次是住宿业占13.5%。

2、餐饮市场持续火爆。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453.1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15.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6%,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个百分点。分月看,年内营业额最高月份12月为54.8亿元,比月均额41.1亿元高出33个百分点,占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的18.6%。适逢年底商务活动多、朋友相聚多、家庭聚餐多及圣诞节的强力拉动,是12月份餐饮业营业额骤增的重要原因。

全年餐饮市场异常兴旺活跃:一是风味特色街建设成效显著,集聚作用凸显。年内全省各地注重打造、培育、完善特色餐饮街区,仅大连市就新增10条特色餐饮街,有日本料理一条街、西餐一条街、体现文化气息的休闲餐饮一条街等特色餐饮街区的建设,满足了现代人特色化、个性化时尚消费愿望,有效地扩大、拉动了餐饮消费需求。二是早餐工程“快车道”迅速增多。全省各地大力推进早餐工程建设,不仅是慈怀斋、老四季抻面馆、永合豆浆等民族品牌餐饮连锁企业在不断扩大早餐市场份额,肯德基、麦当劳等洋餐饮也看好早餐市场,纷纷增加早餐项目,年内全省新增早餐供应点2000多个。三是品牌特色餐饮依然走俏。这些品牌特色店门脸典雅不俗,有舒适的就餐环境,适度的价位,可口的特色、大众菜肴,招徕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四是中式快餐成为黑马。随着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实行后勤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激活了快餐市场。以这些单位为依托,一些规范化、标准化、个性化的快餐配送企业应运而生,经营红火。以经营方便快餐为主的大连亚惠餐饮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超亿元,己跻身于全国百强餐饮企业。

3、社区商业快速起步。年内各级商业部门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全省社区商业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网点迅速增加。一是网点门类齐全。城市社区居民购买主、副食品、日用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及餐饮、美发美容、洗浴、洗衣、摄影扩印、维修、家庭服务等基本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比较好的满足。全省各类社区商业网点32万个,同比增长17.8%。二是大中城市社区商业建设成效显著。沈阳市积极吸引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进社区,全市有社区1044个,拥有2500平方米以上综合超市27个,10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专卖店5000余个,早餐店4000余个、美容美发店4500余个,洗衣店2000余个,社区商业中心125个。大连市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区的社区商业网,商业网的每一个节点由社区商业中心构成,社区商业中心设有一处社区型的购物中心和几条商业街,由此形成辐射,带动和促进社区商业设施改造和业态提升。鞍山市共有社区214个,社区商业网点19000个,达到每百人拥有1个社区服务网点。三是示范社区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年内各级商业部门积极开展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共培育、扶持、建设53个在本地区有示范作用的社区,这些社区的引导示范作用已初步体现。

4、美发美容彰显神韵。2005年,全省美发美容业营业额实现49亿元,同比增长16.5%,已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呈蓬勃发展势头。一是高新科技产品走俏。全年应用高新技术生产的美发美容用品、器械比较热销,销量比上年增加2成以上。在省内举办的美发美容展会上,高新技术产品的展示、推广和宣传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得到参观洽谈者的关注。二是保健项目产品热销。关注健康,绿色消费已成为众多女性的时尚,消费需求在逐步升级。省内中等规模以上的美容院几乎都增加了集养生、美容、健身、舒心为一体的“spa”项目;瑜伽运动受到许多白领俪人的青睐,瑜伽运动渐成为年内消费时尚;养肺、补肾以及足部护理等调治亚健康的产品开始走俏。三是连锁经营充满活力。沈阳珍茜摩尔时尚俱乐部、自然美、鞍山燕丽美容院、辽阳三明发业等多家品牌连锁企业呈迅速扩张势头,纷纷增加新店,经营红火,生意兴隆。

5、行业活动流光溢彩。为繁荣丰富全省餐饮服务市场,扩大

消费需求,年内全省各级商业部门组织开展“情系城乡百姓生活,繁荣餐饮服务市场”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各地的“美食佳节展风采”、“名优菜点大联展”、“厨房工程进万家”、“早餐工程进社区”、“诚信服务千万家”、“技术练兵大比武”等各类活动此起彼伏。沈阳国际美食节、大连啤酒节、大连烹饪技术大赛、鞍山首届中华名优小吃展、抚顺满族风情节、丹东首届美食节、锦州烧烤节、锦州首届美食节、营口首届华夏美食节、朝阳华夏美食节、葫芦岛风味小吃节等活动更是流光溢彩,在当地产生轰动效应,极大地扩大了餐饮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和餐饮市场的活跃与繁荣,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百姓的普遍赞誉。

6、假日市场捷报频传。元旦、春节、“五一”、“十一”、“圣诞”等节日市场繁荣活跃,供需两旺,继续成为餐饮服务市场的亮点。全省各级商业部门对节日餐饮服务市场提早安排,精心策划,各地的促销活动比比皆是,市场呈现出喜庆、火爆景象。几大节日的长假制度,为人们外出旅游、上街购物、餐饮、美发美容、摄影、洗浴等消费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假日百姓涉足宾馆、餐饮场所消费已成平常,走进美发美容场所、影楼消费也成时尚。据统计,假日期间全省各大中城市餐饮服务各行业的营业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餐饮、美发美容、摄影业在假日期间更为红火,营业额比平日提高3-5成。据对省内20家餐饮企业调查,春节、“五一”、“十一”、圣诞期间营业收入在上年高基数情况下同比增长16.9%、17.1%、18.8%、18.9%,平均比平日增加1倍。“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自然生态游”、“农家乐”、“民俗文化游”等大中城市近郊一日游餐饮消费特点突出,郊区旅游景点的周边餐馆,基本上是“车满场,人满座”。新年、圣诞举家到饭店就餐明显增多,据调查测算,12月24日、25日两日全省餐饮业营业收入超3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沈阳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了1亿元,仅24日一天就达到了7000万元,同比增长16%,是全年餐饮业单日营业收入最高的一天。分地区情况看,大中城市的消费者较小城市的消费者对节日更趋热衷。

二、2006年餐饮服务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展望2006年,餐饮服务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均比较多,餐饮服务市场发展总体趋势向好。一是2006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三年,也是关键的年头,科学发展和全面实施振兴战略继续成为居民餐饮服务消费以更高水平和更快速度增长的契机。二是2006年国家提升公务员工资会带动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商务、公务活动活跃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将从消费需求、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上支持和促进餐饮服务业快速增长。三是国家拉动消费决策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产业政策的实施,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为餐饮服务市场的繁荣兴旺提供有力的支撑。四是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深化,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部分居民收入预期不乐观,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餐饮服务消费需求。综上分析,2006年全省餐饮服务市场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餐饮服务营业额将达到860亿元,增长17%左右,其中餐饮业营业额实现580亿元,增长16%以上。餐饮服务市场总体将呈以下特点:

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及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餐饮业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消费更趋理性化。竞争内容将从价格、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竞争,上升到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服务功能、文化品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更加注重打造自身品牌,提升企业文化品位。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的境外资本涌入到我省餐饮服务业,会出现一个外资抢占我省餐饮服务市场的高潮,餐饮服务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我省餐饮服务业的优化和升级。

服务市场范文篇10

关键词:公共服务;市场化;适度

推进公共服务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新课题。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和国外的实践情况出发,阐述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应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好公共服务市场化度的观点。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改革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政府的低效和财政危机,各国纷纷反思“官僚制”的弊端,进而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改进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同时,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运用非政府组织和民营部门提供混合公共产品;重视成本和绩效分析,以期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其中“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关注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主张重新界定三者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缩小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扩大市场与社会的作用;主张打破政府垄断,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认为“没有任何逻辑理由证明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官僚机构来提供,私人企业、非营利组织、半独立的公共企业也可以提供公共服务”。以英国为开端,西方的主要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降低了政府成本,缓解了财政负担,极大的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为社会提供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服务。它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公共物品,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型项目。其特点是投资资金量大、经济回报率低、社会效益居首位、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忠的一种最基本角色。这是由公共物品的特性及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是存在的市场失灵所决定的。

一方面,由于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得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国家预算开支,担负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市场失灵”,与公共服务相关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其外部性,由于外部性问题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出生的,因而也就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加以解决,只能靠政府来解决。

由于公共服务的特点,加上市场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以及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得到满意的公共服务,这就成为了政府干预公共服务的最充分的理由。

虽然,“市场失灵”可以靠政府去弥补、纠正,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现象。随着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财政支出没有严格控制,政府机构不断膨胀,成本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这些迹象表明,市场机制做不好的事情由政府直接来做也未必能做好,政府不能完全替代市场。

因此,公共服务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也不能完全由政府负责,政府和市场都应参与,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使投入少而产出多;通过竞争打破垄断,使供给者对公众的需要做出反应;通过竞争推动人们去创新,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市场化是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需要。公共服务市场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二、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适度

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问题,诸如: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政府过度垄断,财政压力过大,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水平不平衡;市场不成熟,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全;甚至在某些领域存在着市场化过度的现象等。

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公共服务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有两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公共服务基本上是由政府部门一家独揽;二是政府依靠行政命令采用计划分配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公共服务体制不仅使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堪重负,而且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难以提供。因此,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化必须适度。在任何社会,我们必须分配有限的资源,一些公共服务可以市场化,而另一些仍由政府提供为好,那么,其是否得当的“度”如何把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加强监督和控制,在“政府失灵”的时候应该引入市场机制。

因此,必须在科学实践中把握公共服务市场化“度”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包括:

1、加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法制建设。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障市场化过程的规范化,便于政府监督和控制。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减少市场化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因素。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目前我国民主监督制度尚不健全,尚未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化改革,难免出现“暗箱操作”,这样反而会增加公共服务的成本和风险,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等,并建立健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制度,保证信誉良好、资质优良、价格低廉的企业承包公共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立法,为公共服务社会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2、培育市场。有学者研究指出:“2000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市场化程度未超过50%,以此为基数,到2010年接近60%,2020年达到70%,成为准市场经济国家”。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只能在逐步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培育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3、明确公共服务市场化对象,进一步研究公共服务的供给范围,一些必须由政府提供,而另一些可市场化或部分市场化。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如:国防、外交、义务教育,以及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等,由于此类物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者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公地悲剧”的产生。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应该全部由政府供给。第二、具有非竞争性强和非排他性弱的服务,如邮电、电信、民航、铁路服务等传统上属于垄断性服务,应逐渐打破垄断,国有公共部门可进行公司化改革,通过入股方式吸引外部投资主题的参与,同时政府发送市场准入的限制,将一部分公共服务的供给交给私人部门去完成,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施训安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第三、具有非竞争性弱和非排他性强的服务,如公共环境、文体事业、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等,则可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进行调配。

4、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各自责任。明确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非零和博弈”关系,在很多领域,政府和市场并非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的对抗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合作态势。所以应把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配置权利适度还给市场,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优势。而政府则对公共服务的供给由直接生产转为组织协调、规划决策、加强市场的法制建设及监督管理,实现政府在保障社会公平及市场良好运作的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将政府作用与市场调节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根据我国国情,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把握政府主导作用的尺度,把握市场化的尺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2-26

[2]张良.公共管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1-49

[3]张纲.公共管理学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41-56

[4]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2

[5]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4-32

[6]侯玉兰.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建设服务型政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4:31-34

[7]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1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