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49:07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范文篇1

我们大家都能够感觉得到,经营城市是今天中国的热门话题之一。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领导都在探讨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概念?什么叫经营城市呢?

根据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著名的拉瑟尔曲线是解释关于城市思考的关键。拉瑟尔曲线显示: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的时候,会进入飞速发展期,直到70%之后进入平稳期。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子,也就是说工业化过程造就现代城市。今天的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36.5%,这还是去年的统计,这个数字说明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象飞机起飞一样头抬起来了,开始进入城市的高速发展升空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很响亮的口号:“在中国人民初步解决温饱的基础上,2020年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小康的集中体现就是城市化率至少达到50%。在这个基础上,整个中国人民的生活将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解决吃饭的问题、解决生存的问题,到转入整个民族享受。享受我们的劳动成果、享受我们的精神成果。提高生命和生活的品位和质量。这以前是当作资产阶级思想来批判的。这是人类追求的最良好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整个经济增长形式、增长内容、增长结构都会发生深刻变化,举个简单例子:在此前,我们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划分方式都是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现在已经不能概括整个经济状态的中国。现在很多学者都在探索新的划分方法。我们也在研究。除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外,还有个重要的公式:恩格尔系数。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生活素质主要看他用于日常消费衣食住行,特别是吃饭、穿衣,如果占的日常消费越大,说明这个国家发展水平越低;相反,越高。倒过来说,一个国家的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越大,说明这个社会越发达、越成熟。

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醒过来,中心是城市经营问题。有观点认为我们一直解决不了的三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就三农谈三农可能解决不了问题,反弹琵琶,就城市化、城市经营反而有可能舒缓和解决三农问题。

环顾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就会发现中国的专家、学者们把中国划分为9个城市群和城市带。但我们认为决定中国并决定中国和世界竞争的城市只有三大经济圈,这叫三足鼎立,也是三个发动机。第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共1亿2千万人口,这是中国经济最活跃,人口素质最高、生活水平最高的区域。称为长三角经济圈或大上海城市圈。第二个是以广州和香港为主的珠三角经济圈,我们把他叫做华南经济圈或珠三角都市群,覆盖人口6千万人。此前世界最关注的是珠三角经济圈,甚至全世界把他誉为“世界工厂”,他的产品几乎触及了包括美国和欧洲的整个东西方市场。还有一个经济圈是大北京经济圈,又有人把他叫做环渤海经济圈。也就是说以北京为主,拉动天津、河北,按吴良庸院士的设计往南是保定,往北是唐山。这个区域辐射的也是5、6千万人口。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就是这三足鼎立。就象个巨人,两条腿是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头是大北京经济圈。正是这个巨人支撑起了中国的整个架构。在这个背景下,所有城市只有一个选择,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要么划归这几大经济圈,要么服务它、接受辐射和聚合,在其中确立自己扮演的角色。青岛、大连等其他城市也都不错,但他们只是在这些大的经济圈里分工和合作。原来一个市长只关起门来做皇帝,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只考虑自身的循环,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要在这些城市圈里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点。就象钟表的齿轮,确定了大齿轮(主齿轮),中齿轮、小齿轮后怎样找到啮合关系,从而大齿轮转一圈,你转十圈;你转十圈也带动大齿轮转一圈。采用这样一种离合关系,从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才各有生命力。

回想起十年前的往事:我作为新华社的记者,派我去调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到上海后采访了当时的市长黄菊,畅谈三个小时。当时谈的很多事情今天历历在目,上海究竟如何定位?上海未来究竟发挥什么作用?上海未来十年将会展现什么形象?现在我们回头看上海,已经不仅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看好的,有可能成为世界五大国际大都市后的第六大都市,就在这短短的十年时间。当时他跟我说的观点,我经过这么多年的反思,终于明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球一体化的结构当中,上海的经济结构不是一、二、三,而是三、二、一。首先是第三产业,是现代服务业。再反弹琵琶,梳理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不符合的一律淘汰。一百万纺织工人全部下岗,只保留了宝钢、麦道和其他高科技行业,当时震动之大,难以想象。几十万到百万工人下岗,但通过这十年的整合和转换,上海终于形成了五个流的集聚:金融流、信息流、人才流、科技流、物流。经过了十年,一个崭新的上海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辐射和聚合功能,以致能突破行政藩篱。广东一个县、市要整合底下的各路诸侯都很难,象东莞、顺德……都不服管。这一次南海和顺德被整合到大佛山,不管骂不骂都是完成件大事。至于广东和香港的一体化提了二十年,一直是“落花无情,流水无意”。过去香港对“穷亲戚”一样躲避广东,现在上海崛起后,香港反过来要和广东一体化了。但广东这时候开始“翘尾巴”了。我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广东和香港象寒冬里的两个巨人,原来谁也不理谁,现在互相抱着才能互相取暖,才能不会冻死”。面对上海的竞争,这样的背景下,粤港一体化才真正走到可以实施的阶段。一是交通上的一体化,香港到深圳蛇口的大桥已经开始修建,香港到澳门到珠海的大桥也要建。二是,总理到香港,给香港送了一份“大礼”——香港和内地提前实现WTO,香港就一下兴奋起来了。香港、广东怎么一体化,怎么联合起来与上海并驾齐驱的另一个发动机就提到日程上了。在广东、香港补课的时候,再看上海,本来他与江苏、浙江的行政地位是一样的,但现在他的辐射力已经使江苏、浙江,甚至更远的安徽、江西都投入他的怀抱。江西已经公开提出:“江西就是上海的后花园”。从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在城市化、城市经营中,领导们思维方式应有三个转变:

1、量入为出变为量出为入

改变小而全、大而全的“小农”思维。我到了一个地方后,这有一亩三分地(多少资源)就关起门来做皇帝,第一产业多少?第二产业多少?第三产业多少?然后小而全、大而全,自我循环。这是违背现代城市化、全球一体化、城市经营的。这是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这就是小农经济的做法,在早期广东为了放活经济,基本就是这种方式。那时为了调动积极性,甚至各个县、镇、村都是小而全、大而全。举个简单例子:佛山市要建一个大学,刚刚投资3个多亿建好,发现南海、顺德比他有钱,建的大学比他还好。佛山搞了个奥林匹克运动中心,搞好了发现用不了,顺德比他搞的还大。这就是诸侯割据、自给自足、量入为出的的思维方式搞出的严重后患。为什么在李长春到中央之前要一统大佛山呢?就是考虑资源再不能这样耗散了,必须统一起来,在城市化、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共享。所以这是第一个问题,把量入为出变成量出为入。量出为入什么意思,就是必须狗拿耗子,一定要到别人的锅里去舀汤。这是城市经营必须转化的第一个观点。比如甘孜:如果光是考虑自身的问题,就是看州里有哪些资源,然后东部怎么办,西部怎么办。县里又开始考虑了,东门怎么办、西门怎么办。然后乡里再考虑……。我们认为州里应该考虑:我在中国怎么办?我在四川怎么办?我究竟有什么资源是稀缺的、是具有差异性的?在这个背景下面,怎么在整个中国的一盘棋下面量出为入?考虑去吃别人的粮食下金蛋在我的甘孜。

2、改线性思维转换为复合性思维

过去领导们基本就只有GDP意识,纯经济意识,天天就盯着GDP啊、经济增长率啊,现代社会这些只是一条主线而已。比如甘孜,如果讲GDP的话,我们就只能补课工业化,最后就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这里显然不可能大搞工业化,生态很脆弱,最后“天上鸟飞绝,地下人迹灭”,清水变浑浊,雪山融为水。什么都没有了。倒过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工业化还有没有现代化呢?完全能现代化,特别是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没有第二产业,反而有更好的第三产业。除了经济指标外,文化、艺术,甚至生态,比如天上的明月、山间的清风、高山雪峰、冰川湖泊,很多东西在整个中国,特别全面实现小康的背景下都会散发强大的效力和效益。所以我们不能用线性思维而要用复合性思维来考虑它。当然,整合是个很大的学问。

3、封闭性思维转化为发散性思维

封闭性思维就是关起门来做皇帝,只考虑我这一亩二分地。发散性思维就是把周边小至全州,中至全省,大至全国,把竞争关系转变为竞合关系。包括旁边的阿坝州、丽江和中甸的竞合关系,你的补充使他更能添彩,他的增长反而对你有所推动。

在城市经营时代的领导一定要有这三个思维的转换,才能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长计划、短安排,才可以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回到我们说的中国城市群现象,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大北京这三大城市群以外,是不是其他城市就是“配件”,没有多少希望了呢?不是!红花还要绿叶辅,反而是各有各的所长,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在中国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中国城市群会出现“3+1现象”,即三大城市群+西部的核心城市。可能成为西部核心城市的有:成都、重庆、西安。其中成都和重庆称之为成渝城市带,大成都和重庆成为竞合关系。重庆作为工业、制造业重镇,成都不能和它攀比。重庆是后门设厂,成都不仅前门开店,后门也设厂。依附现代服务业中心基础,对第二产业补课,最后强化对大四川、大西部的辐射和服务能力。我们把它定位为:“西部之心,魅力之都”。他还将服务于整个四川的旅游。

我们看到,在经营城市方面,中国市长的衡量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上个世纪6、70年代—80年代初搞建设

2、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管理城市

3、到现在——经营城市

现在衡量市长的标准之一就是能把城市经营得升值,极富竞争力,极富魅力,经营得极有辐射力,能够把自己的勺子伸到其他人的锅里去,让更多的人来消费自己。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在中国已经做了8个案例,总结出的经验:不管城市经营怎么复杂,逃不脱这样五个环节:

1、城市战略定位:

从成都到甘孜,甚至甘孜的每一个县,比如康定、海螺沟、泸定、德格……可以说每个地域都面临战略定位。前提是全州的战略定位,象大厨确定宴席的菜系一样,只有总的菜谱确定了才能成席,否则可能菜很好吃但成不了席。不能关起门来做皇帝,要用动态、辩证、发散的眼光,放在整个世界、整个中国经济一体化这个背景下,寻找他的差异点或叫卖点。找准后把定位顺藤摸瓜找清楚。在定位清楚后去指导规划。

2、战略资源的梳理、盘存、和整合:

我们甘孜州究竟多少资源?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民间说“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大道理”就是战略定位。从发现资源的角度来考虑甘孜州的空气稀薄也是资源,这一行我们6000多米雀儿山走过、4200米的理塘睡过、……不仅我走下来了,整个团队来自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大都走过来了,开始大家都惊恐,怕过不了这关,经过大自然的体检,比医生的话管用。空气稀薄经过人的传说,经过这种体验,是别的地方得不到的体检方式。千年的雪峰、万年的冰川、高原的森林湖泊……发展旅游就会发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很多宝贵的资源。

3、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

就是根据战略定位和资源要素量身制定区域的发展战略。

4、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

没有前面三项就进入这步是非常可怕的。一步到位搞规划的结果是好看不好吃,规划也会显得“魂不附体”。比如昆明市博会,一步到位做世博园,走弯两年,结果发现只是在完成政治任务。给昆明、给云南人民带来什么,后来又经过了重新调整、补课才到当时的模样。

5、城市形象的定位、包装、品牌推广

只有科学地经过了上述步骤之后才到了城市形象的定位、包装、品牌推广这一步,而不是象有的城市表象地包装宣传成“浪漫之城”之类。

下面我结合我们做过的案例来具体地讲一讲:

第一个案例是廊坊:

我们称之为尴尬的角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北京缺玩的地方,于是各大部委就在这建度假中心;北京要吃菜,就在这种菜;后来北京发展了,又嫌弃这里城不城乡不乡。到现在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了。廊坊始终不能形成物流中心,和商业街的右手繁荣左手冷落现象一样,它和左手商业街一样缺少留人的“旋涡”,只是高速公路的过站而已。所以我们给它定位为“休闲CBD”。其角色是放在大北京经济圈里,补充北京的不足。北京有很多国内外的大企业办公,但极不适宜人居住,老板们都愿意到清山绿水间去,在工作中休闲,在休闲中工作。环顾整个大北京地区,只有廊坊最具备这个条件,“招智引商”。现在廊坊的“大北京高球城”热闹非凡,很多老板在此流连忘返。这就找到了差异化的竞争方式,同大北京进行配套。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快,补充北京的不足。不出意外的话,廊坊在三、五年将有一个新的展望。这是城市带、城市圈互补功能的案例。

另一个是99昆明世博会

我们把它叫做战略的胜利。前几天在成都开会时,四川省领导认为四川的旅游资源不比云南少,但为什么云南上去了,四川却没有?我当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相信。但走完这一圈后受到深深到震撼,甘孜州的旅游资源不比云南差,但后发优势怎么符合市场进行整合,打造更适应新的21世纪人们消费的形态出来?当初做世博会,为什么做?一开始是“蒙的”(贵州话,意为不清楚)。中央因为1995年申办奥运会失败了,就拿了个“世界园艺博览会”。给北京,北京要200亿基础配套费,中央说哪里去给你这么多?北京说不给就不做,中央感到压力特别大。1996年,当时管旅游的李岚清副总理到云南。云南给他展示花卉、园艺,他看了不禁悲从心头起,自言自语说:“哎,你们这里的确是不错啊。我们拿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要的配套费太高了,中央拿不出来啊。现在我们就两种选择:一种是退回去,整个中国都没有面子了;一种呢是不知道去哪里再找地方”?当时的云南省委书记、省长胸膛一拍就说:“你放心,可以拿来云南干。大概要拿多少钱”?李岚清说:“不多吧,大概就二、三十个亿”。领导们回去就算了笔帐,认为25个亿就够了,可以用烟草的钱。三天后给中央汇报说云南来干,不要中央一分钱。李岚清当时高度表扬了他们,之后把项目给了他们。区区25个亿要办世博会,怎么可能。25个亿只是园子。除此以外还有若干项目:第一机场要扩大;第二,基础设施要扩建;第三,资源要重整。当时的思路不对,按组织部的方式来安排干部,并且来个“肥水不流外人田”。成立二、三十个子公司,什么规划、施工、园艺、广告……全自己做。这样一弄,李岚清来视察工作时大发雷霆,因为整个工期、建设根本跟不上。于是又赶快换“马”,这一换就两年了。换了个建设厅的厅长做副市长,只抓世博会。又调了烟草公司的党委书记来做副职,专门管钱。专门成立了公司,就是说烟草公司投资,(世博会)完了以后资产也归烟草公司。当时找到了工作室,我们发现三大问题:1、事情本身急;2、云南的当家产业:烟草和有色金属都开始衰落,必须要实现战略性转移。这就需要一个引爆点、一个支点来撬动。他们意识到通过世博会,通过会展经济来实现转型和升级换代。但他们操作上不行。建了很多机场,这也对。3、他们以为世博会就是世博园。没有真正认识到世博会是云南的一个超级支点,用好世博会的五个月和长达两年的预热期,将会整合很多有形和无形资源,从而讲云南的故事给全中国和全世界听,使云南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我们去后只解决一个问题,报告用了三千字,归结为两句话:“云南要变烟草大省为绿色资源大省,变有色金属王国为旅游产业大省,必须要以世博会为支点,运用半年的会展期和三年的宣传期,撬动云南的经济板块,使云南产生品牌和产业的根本转型。怎么宣传?——‘彩云之南,万绿之宗’”。这句话怎么来的呢?当时我问过很多人云南为什么叫云南?很多人说不清,我们发现,一个说法是“云岭之南”;另一个是非常浪漫的人文说法,汉武帝第一次派使臣来云南,到了贵州、云南,估计还有我们甘孜,回去后史书记载有三个点:第一个点是“夜郎自大”,第二是酒的第一次记载,第三就是关于云南。说在云岭以南一个彩云飞翔的神秘的地方。——“彩云之南”。那“万绿之宗”是怎么来的呢?云南是绿色植物王国,包括茶叶,据英国的大百科全书记载,茶叶最早出现在云南横断山脉,通过长江流到杭州,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由英国人带到世界。“彩云之南,万绿之宗——中国99’昆明世博会”,世博会完了之后又作为云南的形象,对世界宣传。江总书记一来,中央各种领导就来了,中央各种领导一来,中央电视台就免费长达一年的宣传。由于未雨绸缪,长时间的宣传,把整个云南的形象推广到了全中国、全世界。而且不仅仅是世博会,而是世博会和昆明的旅游资源,和滇西北丽江、中甸,以及原有的旅游资源如西双版纳、瑞丽等。因为来的人肯定要玩个够,这样一来全带起来了,云南的旅游果然实现了彻底的转变。现在云南又来找我们了,更大的愿望是要把昆明打造成“东方日内瓦”。要在世博园三千亩的后面又给了四千亩,一共七千亩。全市的规划已经准备了两年,还觉得不够,要我们介入,打造一个亚洲的生态城。2005年东盟首脑会议,原来广西抢去了,云南领导跑到北京去找吴仪,当场给云南了,说了三句很精彩的话,说:“如果东盟会议不放在世博会开,别人会以为我们以大欺小,看不起小兄弟。所以不可能放在广西,世博园是中国的品牌、世界的品牌,在这开表示是贵客”。“为了表示支持,今年的昆交会我亲自来”。“需要什么政策、需要什么支持,中央全力配合”。昆明又从生态城市转化为会展、休闲城市。我们要全面介入,第一件事是要修建15座总统别墅。第二个是会议——“东盟10+3”,想把昆明打造成永久性的东盟的论坛,超过博鳌。另外云南省委书记去新加坡招商,说你来干什么?他们都跑到昆明打高尔夫去了,果然上百个老板都在阳宗海春城高尔夫一呆一周,飞机一天两趟。昆明决定要做东方高球城,建20个球场,五年后建成。昆明的气候适合做这个。

第三个案例是成都

由于正在进行中,所以不便多说。这次他们前期做的规划上百万字,各个产业都有三十多万字。都做的非常好,但要纲举目张,最后我们访谈了上百个专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报告非常荣幸的通过了。我和成都市的领导解释中途到甘孜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光是解决一个成都是解决不了四川的,光是解读一个成都是解读不了四川未来的增长点——大旅游的,所以我必须要到甘孜去。反过来我认识完甘孜会对四川、对中国的西部有更大的认识。说起来我们途中还有精彩的人生经历。在这里还得感谢州委泽波书记。我们到金沙江边的时候接到电话说要我到成都去讨论成渝一体化的问题,我一问到成都要赶1000多公里,我问两天能否赶到?泽波书记说只能特殊处理,就是警车开道。并且说跑也要看一看周边,就选择了从白玉走。穿过白玉一百多公里原始森林的时候,路最难走,但最兴奋。因为我看过了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看过了云南的热带雨林,都很失望,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森林,上面是参天大树,下面是林莽,还可以看见天。雪山、溪流……很罕见。第一天晚上10点赶到理塘在4200米的高原城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又接着赶,泽波书记考虑的周到,要当地的警车开道。结果警车翻车了,躲闪对面的车,翻到沟里。我发现川藏的司机都是活雷峰,没有一个象广东的出事就逃。康巴汉子把车抬出来后又接着赶,中午与刘书记紧急见了一面。下午过二郎山天堑堵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半夜11点钟赶到成都。我在笔记上记录:我有吹牛的本钱了。在两天内几乎横跨横断山区,我经过了若干条大峡谷,我看了五座雪山。我经历了从5000多米海拔到几百米海拔的落差。这个背景下是对成都、四川。咱们甘孜州,在成都、在四川未来旅游要扮演什么角色?不仅有了理性的认识,更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感情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四个案例是西安

西安这个城市是十二朝古都,但历届领导最头疼的就是今天的西安有两个,2000年前打造的十平方公里的皇城西安,这里有七十万人,包括市委、市政府、回民街。另一个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向南扩张后建的“西高新区”,这在中国排前三名。原来离中心城五公里应该是在郊外了,没想到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新的西安城中心区。出现一个不伦不类的问题:中国过去搞园区经济往往没有和城市化结合在一起,要么园区和城市扩张“非驴非马”到接在一起了,要么园区被城区甩得很远,象天津经济开发区,甩到塘沽,一方面没有接受天津的辐射,一方面本地没有很好地发展第三产业,一到黄昏上万人又坐上卡车往城市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西安的“非驴非马”、城不城乡不乡,一个是天津两者不能够共享。在这个背景下,西安新的领导班子来了,找到我们。当时南部的高新区上马时,同时还有一个南部的旅游开发区因为种种原因没做起来,成了半吊子工程。我们按城市经营的理念来经营大西安,把立足点放在曲江开发区里打造一个新的西安城,过程非常复杂,但归纳出来就是八个字:“腾笼换鸟、八马拉车”,意思就是开发新城疏导老城,拉直骨架,双城并耀。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个最大的教训就是旧城改造,比如广州,十年的旧城改造,把几千年的上下九、西关搞得不伦不类,而且乌烟瘴气成了中国最说不清楚的城市。到三年前新的市长上来时才痛定思痛,不再光旧城改造,而是通过新城开发来疏导老城、腾空老城,回头进一步完善改建和升华老城,这是血的教训。那么西安怎么改造?几十万人呆在十平方公里里面谁都不愿意搬出来。机会来了,腾笼换鸟,曲江新城现在43平方公里,推出城市应运商。要千万注意两个极端,要么一放就乱,全部放给运营商,商人是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杀鸡取卵、“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结果是小区很好,整个城市一塌糊涂。另一个极端是政府包办一切,结果是城市不好,也不能调动积极性,还搞得老百姓不买帐。为什么说领导思维的三个转变非常精彩呢?用它来指导城市运营、房地产开发,甚至是旅游产业效力都是很大的。在这个背景下西安我们做了个中间形态,我们推出城市应运商,我们把他叫做“一级半”开发商,一级开发土地在政府手上,房地产开发商是二级,两者之间有个一级半,他的功能两句话:“承上启下,左右逢缘”。承什么上呢?承政府宏观调控之上,必须扮演政府的很多角色。政府说这块地在整体规划里是旅游板块或商务板块,它的面积是多少、容积率是多少、功能分区是怎么回事、路网是怎么回事、风格是怎么回事。想清楚了,选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国营的也可以,不违背国家政策,用政府的土地,他出钱他投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个按市场化运做,一个政府干预,该配套该服务跟进。大的战略思路确定,功能分区理清楚后,他来投钱,把毛地变熟地,熟地变宝地。土地通过市场价拍卖、挂牌。二级开发商进入,调动他最大积极性,挖潜、革新、改造。又市场化运做,又防止他越位。这就是“承政府战略、策略之上;启市场运营之下”。另一句话“左右逢缘”,城市运营商还需要整合许多资源来强化这个地方的能量和卖点。在这个问题上西安怎么做的呢?“腾笼换鸟、八马拉车”。“腾笼换鸟”——十平方公里的老城根据这个历史机遇,依能量大小有大做、中做、小做三策。能量大则大做,把十平方公里置换出来,保留精髓,打造东方第一皇城,再现汉唐雄风。把以前的盛况作成有根有魂的主题公园,“西有古罗马,东有长安城”。那整个西安在世界上就不得了,但难度很大。如果大做不了,就中做,把“麻雀置换出去,把孔雀换进来”。70万人中3、40万人置换出去,疏导完后拿出2、3平方公里做汉唐城。如果中做也不行,再小做,疏导2、30万人,1、2平方公里再现汉唐城。“八马拉车”怎么做,这43平方公里设定了八大引擎,八匹马,八个功能区。怎么开发启动?第一功能区:中心区,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全部搬过来,不要四大班子一分钱,置换。运营商提供2个亿建中国最好的中央政务区。4亿5千万亏了2亿5千万怎么办?这个帐很好算,政府有无形资产,牵动起市场,拉动板块。结果借大欢喜,政府拉动了板块,同时获得更大的办公天地和空间。置换出原来的地点,应运商过来招商引资,包装和推广,开发。第二个引擎更精彩,原来的政绩工程花十多二十个亿建的,包括会展中心,一年只开个3、5天,旁边建的象阿房宫似的曲江宾馆,联动效应没起来,效益不是太好,整合输理后打造一个西安的会展中心一下就盘活。第三个中心是佛教文化中心,大雁塔底下,本来就是日本人朝圣的中心,稍微一转换,又是一个能支撑西安魅力的中心。第四个中心更有意思。西安有一个古文物的地下交易市场,我们说为什么不能把地下变地上呢?——古文物交易中心。还有教育中心、36洞的高尔夫等一共八个板块理清楚以后,城市运营商一去银行就给了30个亿。这就是“腾笼换鸟、八马拉车”。好!上半场就到这里。休息10分钟接着进行下半场,欢迎大家提问。

下半场:甘孜州的城市经营

如果说上半场比较闷的话,下半场就是散文了。我讲讲此行的一些观感。

13天下来,对我的人生经历是绝无仅有的,信息量之大,震撼之大,够我消化一、两年,而且对中国的认识,对旅游业的认识都会产生很重大的作用。

这次州委、州政府下了很大的工夫,泽波书记、肖峰局长一直陪同。而且做了充分的安排。我们从东线切入,成都出来先到了都江堰、青城山,感触很深,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李冰父子罕见的水利工程,下一步要打造的休闲、养生的圣地。往上到了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然后路分两地,一个是阿坝——中国九寨沟的代表之地,一个是我们进入甘孜的地界开始进入四姑娘山,终于进入甘孜的门户——丹巴县。我们这次给自己很大压力,我扮演三个角色:一个考察者、新闻主持人总编、项目总策划。外带新闻单位过来,电视台就两个,每天晚上解说,谈兴奋点,还有策划工作会议。这次(考察)完了以后除了新闻报告外,工作室还额外增加些压力,做一个大型的文化片,叫做《秘境之旅——康巴见闻》。还出本书,我亲自撰写,摄影家的摄影也组合其中。由于走马观花不可能拍出更多的风光和景物,而这些是为了用特殊的方式去推广甘孜州。还希望州里多配合。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里专门讲过一句话,说“读书、学习一定要讲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反复的过程”。考察一个地方也是这样,我经常对我的徒弟们讲一个观点:方法论很重要,叫“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好的思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而且我经常说:中国两个哲理表明两种现象,有的人“盲人摸象”,有的人擅于“疱丁解牛”。片面和深入全面。在甘孜州经过三个过程:第一,每个点跑完找感觉;第二,点跑完后找到线;第三,通过深入、深刻的研究后把他放在中国和西南的背景下面再找到面。点、线、面。分别讲:

第一、点:

丹巴的藏村藏寨。可以大做文章,我跑遍了很多地方,到欧洲的瑞士、维也纳、德国,痛感中国没有象西方这样宁静的小镇、乡村,这样天人和一的东西。到了瑞士,根本不喜欢住大酒店,那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我感兴趣的是瑞士的家庭旅馆。是牧人的木屋延伸过来的。不光我,所有的游客都有这样的愿望。考察达沃斯,3000来人的小镇,象夹皮沟似的小镇,交通很麻烦,也住在家庭旅馆里,我的感触很深。丹巴的藏寨、丹巴的藏族村落在整个中国肯定有卖点、兴奋点。而且包括道孚的民居和丹巴的藏寨结合在一起,可以成为康巴人的乡村生活。另外从建筑学来讲,中国几千年的古文明,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古村落非常少。原因是中国的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很容易毁于战乱。罗马的建筑存在了2000年,是大理石的,被成为永恒之城。丹巴上千年的建筑还存在,因为是土石建筑。我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藏族把房子演绎成这样子。另一个重要卖点是藏寨主要是古碉楼建筑。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防御和自我保护;第二阶段用于炫耀,打仗时的烽火,娶妻生子;到第三阶段装饰性效果,展示个性特色的建筑符号和形象;这完全符合人类建筑史。欧洲的村落都有教堂,围绕教堂2、30户人家,非常幽雅舒适。在中国,往往看到的千人一面,旧城改造后乡村同质化,很可怕。很多专家疾呼,但不得一法整治。在这有的藏寨还有白塔,感觉很舒服。所以在规划上根本不用动,他是天人合一的,在源于生活上高于生活就可以了。我建议你们可以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考察瑞士的乡村家庭旅馆,回来后将有很多启发。先用2、3户进行梳理,作成家庭旅馆的模范户,接待形成经验后再制定规矩和标准进行推广。会有大量的游客沉迷于此。

旅游无非有三种形态:第一阶段,观光旅游。特点是到此一游,消费不多,门票一张。旺丁不旺财,赔本赚吆喝。最后打扫完后名声出去了。包括峨眉山、青城山、九寨沟的早期都是如此。中国人先解决吃饱的问题。游够了以后到第二阶段,叫休闲旅游,指解决了温饱,进入小康的人们。特点是:呆十天八天,不会打一枪就走,去了爱上它以后就会不断地去;对当地的拉动不单挣名声,而且是产业性拉动,不仅富了当地老百姓,而且产生连带效应,使当地的经济产生超常规的发展方式。比如丽江就充分享受了它的甜头,40%的游客都是休闲。所以我给丽江定位的是“小资天堂,白领世界”。小资来了,安家乐业,办酒吧、网吧、搞艺术……所以我们说: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民众经营文化。丽江四道“菜”:玉龙雪山、丽江古城、东巴文化、鬼才宣科。充分体现了以上三点。

宣科搞纳西古乐,我开玩笑说:“你这个说白了就是我们老家的道场民乐,搞得还很神秘。”宣科很得意的说:“有个音乐学院的教授批判我们音乐不入道,书呆子,我是世界著名的牛津的音乐博士,他能和我比吗?!”私下又说:“旅游这个玩意儿,就是看你有没有兴趣,大家呆在这里是我说高兴的就行了”。他说的很有道理。他把自己“倒腾”后,纳西古乐出口转内销,西方认可后,中国人也去,宣科成了丽江的超级脱口秀大师,中国的脱口秀大师,如果不是“非典”已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执棒演出。宣科的故事很有趣,这个人1978年从监狱里放出来,在学校里教英语,普通话说不好,英语说得很溜。老外被他搞得一愣一愣的,最喜欢他因为三点:被关过、有藏族血统(其实是安徽人,爷爷辈有藏族血统,无从考证)、幽默。82年到文化馆。丽江这个地方搞文化很值得借鉴。“游手好闲东巴郎、披星戴月纳西女”,女人很辛苦,男人们就游手好闲,搞琴棋书画,成为“五类分子”,没事干。宣科也是“六类分子”,“出来”以后和“五类分子”找事干——操琴。1990、1991年有人来(旅游)了,对这些老人很感兴趣,就搞个戏园子演奏,一不小心成为丽江、成为中国的一张王牌。越搞胆子越大,到世界各地去演出,老外觉得老人们和乐器都极其神秘,音乐似天籁之音,演奏者都跟“出土文物”似的。加上宣科外语讲故事,讲得比拿破仑与约瑟芬的故事还浪漫。老外极其崇拜他。直到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成为“吓死人”的品牌。他认为还不够,又自己撰写论文,关于音乐的第42种起源说——音乐来自恐惧。他说当初在监狱里就老唱歌,怕老鼠来咬,半夜过坟场也用来壮胆。这就在牛津获得了博士学位,这就是宣科的魅力。市场挖掘了宣科,宣科提升了市场。咱们甘孜有没有“宣科”?我一路在找,有:如丹巴写墨尔多神山歌的、德格唱格萨尔王传的阿尔、海螺沟肖局长找出来的活地图——山神爷(王志纲给人起的外号)等。关键是象宣科一样,一个出来了,带出很多,各种流派彼此竞争,很丰富。

旅游的第三个阶段是体验旅游。做西安策划时的感悟就是用体验旅游来拯救西安的旅游。西安的官员反映,本来西安和北京是中国旅游的朝觐前线,原来克林顿都来过的,但现在急剧滑坡,原来游客呆三天,现在只呆4个小时。西安这里不适合休闲,但可以做旅游的最高境界:体验。体验汉唐盛世。

甘孜这里观光、休闲、体验一个都不能少。浅层次、中层次、深层次都能做到。比如德格,主要就靠体验,格萨尔王传的来龙去脉,作为藏文化的史诗和东方的史诗,对于身体力行的特种游客:文化人、艺术家等爱深层次体验的游客非常有吸引力。还有印经院等等。

而道孚则主要是康巴饮食和精美的房子

我们在道孚的八美吃了一餐,用嘴来体验康巴饮食,藏族饮食的特点是:“康巴的汤料,海纳百川”。确实鲜美。藏族的、彝族的、汉族的……这些都是游客感兴趣的,怎么进一步挖掘,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

炉霍的亮点是“康巴狂欢节”

我们在炉霍看到了最有震撼的狂欢。是中国最有号召力的(旅游)产品。“康巴狂欢节”(耍坝子)三大特点:规模大、品位高、浪漫;但没有产生生产力,自娱自乐。北京、广州、上海这些人的都市生活极其匮乏,嗷嗷待哺,来了以后会乐于花上千元与民同乐的。第一,康巴人很知道休闲娱乐,长达三个月耍坝子;第二,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风格不一样,歌不一样、舞不一样、玩的方式不一样;第三,从饮食、服务各种品位、各个方面现代人都能接受。“水烧开了”,为什么不让北京、上海的人来“下筷子”呢?可以好好整合,北京、上海、广州都想搞狂欢节,但搞不起来,康巴人天生很懂得休闲狂欢,为什么不搭建舞台,让外面来的人来消费呢?做好能超过内蒙的那达慕,超过新疆。

德格的亮点是康巴文化

最有价值的三点:一,翻雀儿山自我体检;二,过草原格萨王尔传的发祥地;三,康巴文化,藏经院。

在沿着德格到白玉的金沙江畔走的过程中,脑子里浮现三个东西:一,电影金沙江畔;二,昌都,文化层次高的人感兴趣的文化走廊,一路都有很多典故、故事;三,横断山脉的感觉,这是人文史和地理学上都很有价值的。在甘孜段的游牧走廊、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吐蕃王朝、古羌人。这些过程当中的东西对高端游客是非同一般的。

白玉的亮点是高原水城

但有些遗憾,公路边的有些建筑是镶瓷砖面的,象公共厕所,需要稍加调整。甘孜应该发展特色小城市,找到他们的魂,高明的设计师怎么规划设计?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寻找差异化,形成众星捧月、百花齐放。这也会使游客流连忘返。

甘孜的森林是中国最好的之一。但也留下很多过去砍伐的遗迹。物种众多、溪流相伴。人在里面走不觉得累,完全可以每十公里一个驿站,专供骑马观光、愿走愿留都可以,提供山珍野味。深处走可看溪流、看万山红遍。往外走是大氧吧,可以穿短裤、穿比基尼森林浴等。可以写森林交响曲、咏叹调。包括海螺沟也应恢复森林步道。给现代人一个“折腾”的地方。

理塘的亮点是草原赛马会

草原赛马会可以做成狂欢节。

总的说来甘孜的旅游有着天然的七大资源:雪山、冰川、湖泊、森林、草原、避暑、缺氧。

人文资源美不胜收:康巴汉子、康巴狂欢节、碉楼小镇、……

最后再说说康定和海螺沟

我对康定的旧城改造建议:一,避暑之城;与各地的酷热相成鲜明对比,成都到这也就三小时。二,瀑布河;全国绝无仅有,穿城而过有落差的洁白的瀑布河,可听水声、观水势、感水韵、看水形。身在其中不觉得,来的人都很感叹。应该请规划师好好设计,甚至河道局部抬高阶梯故意造效果。桥梁一定是观赏桥。入城就有“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震撼。三,养生之城;温泉如此发达,但没做起来。养生本来和避暑、休闲是结合的,又有温泉。用会议、会展拉动休闲旅游。四,修旧如旧,不是旧城改造。打造中国有独特藏族特色又现代的城市,这一点可以借鉴卢森堡。

海螺沟的亮点是冰川、休闲。

海螺沟的名称需要考量,没有传递特质。实际到了后大出人们意料。需要调整的是:一,目前基本是观光,是浅层消费。

卖点:冰川、森林、湖泊、温泉

二,休闲养生:温泉。考察过日本香根的皇家温泉:头披星月、池中唱呤、木盆渡酒的野天风浴真是极至享受啊!我在全国很多地方体验过温泉,但只有这里可以做。特点是:几种温度分几个池,可以边泡温泉边看茫茫森林、可以看雪山,而且时有羚牛来喝水,四季都可使用。

海螺沟可做甘孜的龙头。

整个甘孜一次定位,分级开发。集中有限资源打造“客厅”,有了客厅,其辐射半径自然会让人们到理塘、巴塘。如果客厅来不了,从北京从上海他怎么到这些地方呢?这些是很大的学问。

海螺沟旅游处理的问题:一,旅游形态。战略定位,资源怎么梳理整合?海螺沟在整个甘孜扮演什么角色?其资源在整个中国扮演什么角色?资源怎么梳理盘存?二,操作模式。怕两个极端,要么政府插手过多,一管就死;要么企业自主权太大,乱砍乱伐,不受管束。整合的基础上,管委会能不能扮演运营商的角色,他既有政府的功能管理要承上,还有市场的行为要启下。在策划、规划的基础上再整合民间的开发力量。“众人拾材火焰高”,在此背景下统一推广形象。

稻城的要点是打通后门

打通与已经很成熟的丽江、香格里拉的通路。引丽江的游客资源来。开前门还要通后门,借势接力,力量就很强大。

甘孜的形象定位原则:“不是阿坝胜似阿坝,不是西藏胜似西藏”!

九寨沟国家投了100个亿修建的机场九月同航,2005年以前,投25个亿建好九寨天堂,世界全球一体化大会将在那开,九寨沟和成都联动。但九寨沟从开发到现在已经糟蹋的差不多了。其观光到休闲只是一花独放,整个板块能否起来是还不好说。我们同其竞争合作中,可借势借力,又超越于他。也就是找到一种新的说法、新的旅游形态、新的平台、新的旅游推广模式。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

甘孜与周边滇西北(丽江、迪庆、中甸〈香格里拉〉)的竞合关系。我是他们的战略总顾问,认为他们最伟大的是让全中国人向往香格里拉、向往雪域、向往东巴文化和藏文化、向往高原、横断山脉……。但那里的资源还是太有限,不象这里雪山、神山这样没法比。泸沽湖、女儿国。泸沽湖很有名,共有18个寨子,在我们这边有2/3。那边1/3不到,但开发起来了。我们怎么把后门连通?滇西北香格里拉已经炒热了,我们再怎么跟近都是老二。路途中有首歌对我打动特别大。叫做《香巴拉并不遥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她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她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香巴拉并不遥远,香巴拉就是我们的家乡——甘孜就是香巴拉”!

这首歌诠释了所有的内容,作为游客寻找的是一个圣洁的土地,寻找的是理想中的家园。她没有污染,她很旷达,她很自然,她很清纯,她很丰富。她是种梦境中的东西。她符合现代人的追求。

丽江、中甸为什么成功?因为他们赶了第二次浪潮。香格里拉是出口转内销的概念。香巴拉是藏语里神仙居住的地方,人间天堂。西方人洛克在这边游了十多年后,拍了很多照片,写了很多文章,传到西方,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开始,资本主义危机,人心惶惶的时候,人们都向往没有冲突、没有怨恨,很安详的地方,人们借助洛克的资料,虚构了一个现代桃花源,詹母斯·希尔顿写了本《消失的地平线》提到香格里拉,虽是二流小说,但正好符合当时人们的心理向往,改编成电影。香港华商把五星级酒店注册成“香格里拉”,一下在世界名扬四海。宣科又把它拿来说事,云南开新闻会,宣布发现香格里拉,游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下炒作开了。丽江和中甸打架了,中甸抢先定名香格里拉县,领导开玩笑说:“你们拿了20多个亿的品牌资源”。我说市场不认可没用。丽江也不争了,定为香格里拉的客厅。凡是到中甸非从这儿过不可。所以他做了件好事。你好他也好。香格里拉已经做完了。中国的旅游自“****”以后,人们走向富有,走向旅游,走向休闲,需要新的旅游形态———体验、休闲、观光一个都不能少。这时候需要新的平台,新的旅游。我们说甘孜这个未开垦的处女地完全符合条件:从观光到休闲到体验。这时候中国人完全可以很自信的说了,应该返朴归真,出口转内销的时候过去了,既然源头在这里:藏文化的、康巴文化的,那么“香巴拉”是下一步打造的平台。至于以后的广告词是“香巴拉并不遥远、香巴拉就在眼前还是梦回香巴拉”?回头再细化。

但为了破这个题,我的书里肯定有。考虑书名叫《密境之旅——梦回香巴拉》,第一章:走进香巴拉;第二章:发现香巴拉;第三章:探索香巴拉。图片和文字。相信出书后人们对这全新的视角。因为我不仅是个游客,还是一个学者、一个探索者。所以下一步“菜谱”有了,然后统一各道菜,都往这上靠,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下面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

1、问:请问王老师针对甘孜州垄断经营资源与交通封闭矛盾怎么解决?

答:解决这个问题要有三个转变:就是人力资源变人才资本;

民间资金变民间资本;

土地资源变土地资本;

政府经营城市、企业经营资本、民众经营文化

2、问:甘孜的交通瓶颈如何解决?

答:首先我不是政府,无法给你权威的回答。但据我所知现在全州都在修路,1、2年内二郎山通隧道,雀儿山通隧道;同时川藏线贯通,主要是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还有机场也是日程之中了。

3、问:旅游怎么做才可以扬全州之名?

答:先要找到魂。之后统一思想,众星捧月、百花齐放。之后张扬

4、问:甘孜不同于阿坝,不同于云南地区,如何解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答:他们的相同之处:从地缘上都是横断山脉,气候、地貌上都有相似的地方;

河流纵横;都是多民族多风情。

不同之处:阿坝开发早,是个景区:黄龙、九寨沟;是个点;

但阿坝州也因此成了前车之鉴,甘孜后开发可避免以前出现过的问题;

甘孜是面:藏文化的源头,如格萨尔王传。

甘孜开发更难,是交响乐而不是阿坝的九寨独奏曲

关于开发与保护:1、是优化而不是改造

2、做好几个样板示范

3、将破坏的和保护完好的一起对比保留

5、问:香巴拉和香格里拉两个概念是否重复?

发展战略范文篇2

战略的精髓在于选择,能否选择适当的国家战略,对于一国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国家战略得当,一国就可能掌握发展主动,顺势而起;相反,国家战略失当,一国就可能出现发展被动,陷入困境。改革开放前夕,经历“”浩劫的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传统的经济体制、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弊端丛生,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进行根本性转变,以适应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这构成了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当时,中国面临的“发展困境”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体制困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期待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实质是统制经济、命令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具有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行政式计划配置、经济组织结构封闭化等特点。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依托国家(执政党)所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加之苏联援助成为早期工业化的关键性外部条件,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技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显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特殊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弊端逐渐暴露,其体制优势迅速消耗,中国的国民经济遂陷入低度发展状态。虽然早在效仿“苏联模式”构建计划经济体制之时,就觉察到该体制存有弊端,提出要“以苏为鉴”,并先后进行过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行政性分权、旨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鞍钢宪法”等尝试,但并未从根本上纠正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过去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体制弊端从反面构成了“市场化改革”的体制性背景。

(二)“后发困境”:“后发劣势”的现实性与“后发优势”的潜在性

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既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而收获“后起之益”,也可能陷入后发劣势而遭遇“后起之弊”。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潜在优势,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化压力为动力,化动力为现实竞争力,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称之为“落后者的优势”。对于后发国而言,后发优势客观存在,但其实现却需要理想的条件:后发国与先发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且,两者发展时面临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应基本相同,只有这样,后发国的模仿才可能成功,后发优势才能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后发优势的发挥。例如,1973~1975年,我国大规模从美国、日本和西方引进技术,由于过于强调“先进性”和“规模大、速度高、效益大”,与我国当时的技术吸纳能力有较大差距,还与我国建国以后从苏联和东欧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工业体系和技术能力不能有效地匹配和协调,降低了技术引进效果,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如果说后发优势的发挥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其优势的发挥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那么,后发劣势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却是一种现实存在。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利本斯坦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论”均揭示出落后国家(地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难度。新中国经济发展起点很低,缺乏推进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产生了显著的“迟发展效应”。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央集权传统,缺乏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在产权、法治、信誉和文化信仰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基础,在经济发展中后发劣势变成现实存在,尤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优势衰减之后,后发劣势愈发显著,成为必须突破的发展障碍。

(三)“赶超困境”:封闭条件下赶超战略难以为继

与“体制困境”和“后发困境”相伴而生的是“赶超困境”。中国历史上的大国传统、近代以来的落伍经历、现实中国际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严峻压力以及国家振兴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新中国具有强烈的“赶超冲动”。加之当时“以苏为鉴”,我国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就确立了赶超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是一种把重工业作为突出固定重点的“倾斜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增加生产要素为主途径的粗放发展战略;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是一种以广泛发动群众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战略。赶超战略的实施,在短短十年之内,就迎来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现代化实现程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赶超战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立起强大的国家战略防御体系,但我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战略执行不是市场自然形成的,而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即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速为目标,不顾一切,采取争项目、争投资、争资源等措施所形成的。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条件下,我国缺乏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以填补国内发展缺口的条件,为实施赶超战略,确立并执行了低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这种政策的表现往往是不顾条件,大干快干,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起伏跌宕。总之,赶超战略是以资本密集、低就业能力、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这不符合中国人均资源稀缺、资本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改革开放的战略内涵: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是在既有发展战略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加以改变的情况下展开的,当时,既没有成熟的理论可资参考,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体现出强烈的“试错性”和探索性。因此,改革开放战略一开始并不是以完整的体系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才逐渐呈现出较为清晰完整的发展脉络。现代战略的核心范式是“目标(ends)一途径(ways)-手段(means)”。有鉴于此,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其战略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战略目标,这构成制定战略的方向和统领;战略途径,这构成战略实施的具体“抓手”;战略手段,这构成与战略途径相配套的实施工具。

(一)战略目标: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

国家战略目标是国家所要达到的战略预期任务,是一定时期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战略决策中的关键性因素。战略目标规定了一个时期的战略任务。任务的提出既基于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受发展的阶段性限制。改革开放战略最初是为了适应时代进步潮流提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表明,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和关键抉择,既要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长期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实现从困境中重新奋起,又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勇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的发展目标日渐清晰:从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到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再到提出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阶段性的准确把握和对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从发展层次上,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可划分为:第一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根本目标具有整体性,其目标在于使全体人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人民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具体目标具有渐进性,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几经调整,最终的确立直到党的十四大才得以解决;第三个层次,改革开放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差别性,例如,开放之初,我们主要希望实施经济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在加入WTO之后,改革战略具有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内涵,而在当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我们需要全面的开放,并致力于成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而努力。

(二)战略途径:渐进式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

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克劳塞维茨”的英国战略思想家李德哈特(BasilHenryLiddellHart)提出了“间接路线(IndirectAp-proach)”原则。他认为,战略中最重要的是一方面心里永远记着自己的目标,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行进的路线,即在追求目标时要适应环境,随时改变路线,尽量采取侧翼的行动,以求找到一个暴露的弱点。从战略方面来说,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就是一条真正的捷径,这与《孙子·军争篇》中“以迂为直”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与采取“激进式”方法推行改革的一些转轨国家不同,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路径是一条典型的“间接路线”,即渐进式的迂回战略。中国选择这一战略途径源于对改革初始条件的清醒认识和利用。中国计划控制的相对松弛、经济的二元结构及非均衡发展、单一的以及相对一致的意识形态等等初始条件,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适宜走一条渐进道路,进而决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框架和实施时序:“由易到难”地推进改革,先进行增量改革后进行存量改革;通过“利益补偿”与“体制替代”获得民众对改革的支持,以化解改革阻力;经过“双轨制”作为中介联结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对地方政府“分权改革”来培育市场的竞争主体;由局部制度创新带动全局制度创新,等等。通过这些“迂回”的战略途径,保障了改革开放的稳步进行,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随着中国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的改变,改革开放的战略路径也不断变化,其路径演变共同之处在于,依据国力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不致使“咬下的分量超过可以嚼烂的限度”,并依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加以调整。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间接性”和“渐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经济结构战略而言,在我国现代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重点实施倾斜式的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化战略,待我国进入工业化的成熟阶段,且具备“城市反哺农业”的条件时,及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2)就技术发展战略来说,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相当落后,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落差巨大的情况下,实施“以技术换市场”的战略,通过引进外资,以获得技术溢出,同时大力实施技术引进,通过技术模仿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待我国技术能力大幅提升,国内技术人才储备充裕之时,提出了自主技术创新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3)就区域发展战略而言,在我国不具备推进各地区同步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实施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待到条件具备即开始实施包括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4)就开放战略而言,在开放初期,实施对外特惠的外向战略,引进资本和技术填补国内缺口,在国内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待条件成熟时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再向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演进。

(三)战略手段:多力并举提升发展效应

战略手段指实施战略具有的一整套工具,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在内。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可资运用的国家权力和可资选择的战略手段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改革开放战略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作为后发国家、转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方大国的特殊性。整体上看,与国家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战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改革为手段带来改革效应。改革既构成战略本身,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改革形成的体制性释放效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集体生产条件下的“搭便车”现象,产生了制度激励,降低了生产监督成本;通过企业改革带来了效率提高,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效益也稳步提高;分税制改革促进了地方政府围绕经济发展的制度竞争和制度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独特的驱动力;金融体系的市场化使资金能够向高效益的环节流动,大大提高了资本要素配置的效率。(2)以开放为手段带来开放效应。通过实施开放战略,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走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校正国内要素结构失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通过融入国际产业链和国际价值分工体系,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改变了原有的劳动力资源闲置或低效率配置状态;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拓了国际市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使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得到稳步提升;通过加入国际组织,一方面利用国际规则保护和发展我国经济,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形成的“竞争效应”和“规则意识”反过来推进国内改革,促进我国改革深化推进。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经济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发展开始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行,中国已成为世界的中国,世界也成为离不开中国的世界。(3)以创新为手段带来创新效应。如前所述,改革与开放本身既是战略,也构成手段本身,两者都是创新的伟大实例。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互相依存、互为动力的动态过程。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折射着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正是在这样一个解放思想的伟大历史变革中,党在理论上日益完备成熟,在指导战略上更加高瞻远瞩,在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更加清醒坚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本身就是一次全方位的探索创新过程,也正是改革开放所激发出的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使得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一部创新史造就了“中国奇迹”。(4)以学习为手段带来学习效应。学习效应的发挥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改革开放伴随中国转型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利益分配和重新分配的过程,其中潜伏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决定了转型中的学习同样也是一个需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因而同样具有极大风险的过程,是一个在学习中创新,创造性的学习的过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需要向国外学习,例如学习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和经验,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干中学”,以“摸着石头过河”边总结经验,不断“试错”,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逐渐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前行。

三、改革开放的战略经验:三十年艰辛探索的历史启示

同志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继续把改革开放的伟业推向前进。从战略视角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是十分有益的。

(一)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长远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战略目标的选择首先来源于对战略主体利益的确定上。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集体事业。改革开放的战略主体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相统一。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创造一个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团结稳定的社会大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支持并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而在战略利益的确定上实现了国家利益至上与人民利益至上的标准相统一。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生产力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都体现了上述标准。在对战略主体和战略利益进行确定之后,战略目标的制定就有了可靠的依据。从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角度看,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上述长远目标,必须立足国情,体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从“三步走”战略,到“新三步走”战略,从“总体小康”目标再到“全面小康”目标,体现了我们对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准确把握。

(二)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战略路径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制于战略主体的能力、能动性和外部环境。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战略路径的选择上要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改革开放战略的重心在于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任务决定了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也应服务这个大局,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发展领域,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时则体现为不同的战略重点。例如: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邓小平同志提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农业也是重点。”在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表明经济发展重点的转变。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巨大规模的国家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多层次、多相关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开放一开始从试验开始,但这是在大系统之中的突破,因此虽然是“单兵突进”却具有全局意义,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展开,这种系统性更加显著。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相结合,构成了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两个基本点”;另一方面,改革逐渐走向“整体性、系统性”方向,开放逐渐走向“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这都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系统性特征。

(三)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坚持自主性与特色性相统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有着强烈发展意识的决策层的自主选择,而不是自身危机无法解决时外部冲击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内生性和自主性,自主性意味着改革开放战略有其行动主体——中国人民自主实施,即中国自主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速度和进步,这是原则性的一面;另一方面,自主性也意味着中改革开放的方略、方针、方式由中国人民自主选择,既不为传统的战略模式所束缚,也不为国外的模式如“华盛顿共识”所左右,因此,在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突破前人、具有开创性的理论与实践,如“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改革目标,均具有开拓性。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框架中的重要环节,从一开始就体现出强烈的与国情相联系的特色性。对比其他转轨国家,中国既没有选择俄罗斯激进式的改革模式,更没有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失去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这表明,中国的市场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立足中国国情,从而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之上生成自身特色。

发展战略范文篇3

展望我国21世纪上半叶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可由五方面组成:继续发挥煤的重要作用;开源节流,保障石油与天然气供应;充分发展水电与核电;大规模发展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支持未来新型能源的研究发展。上述五方面统筹发展,将使我国2050年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证,并为建立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打好基础。

构建这样一个体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沿着减小煤炭份额、大幅度增大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份额的方向,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二是设立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国家重大专项。三是设立以快中子堆和钍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先进核能系统,建立核燃料循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国家重大专项。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重大措施。要继续将节能放在优先地位,推动清洁、节能和高增值制造业和服务业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要保障石油供应,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我国能源技术研发体系,持续进行能源战略研究,并尽早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与机构。要进一步争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主动地位,用全面、确凿、详实、有力的数据来阐明问题的实质,维护国家发展的权益,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制CO2的排放。

二、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能源配置效率

尽管我国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改革仍处在初级阶段,改革任务还很繁重,影响能源企业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煤炭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电力部门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才刚刚开始;石油部门分拆后的区域垄断性还比较强;竞争框架正在搭建中,竞争主体、市场秩序、市场功能、定价机制等还未改革到位。

贯彻实施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确保国家能源总体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下,让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我国能源部门的竞争力。不断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应对各种能源领域的挑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推进能源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在建立完善和有效的现代监管制度的前提下,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能源产业。还要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放松经济性管制,加强社会性管制,将现行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为经济性备案、社会性管制,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能源管理新体制。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能源效率,而能源效率的提高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处于高能耗状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缩短这一阶段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工业行业中,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能耗工业,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的20%,但能源消耗却超过工业用能总量的60%。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初步分析,从2000—2005年,我国主要耗能工业部门的节能潜力在1.3亿吨标准煤左右,2005—2010年为1.05亿吨标准煤,2010—2020年为2.5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节能潜力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

四、提高能源技术创新力,建立符合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世界能源工业的发展,已经经过了由薪柴到煤炭、再由煤炭向油气的两大转变。在目前能源紧缺状况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抢占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

由于能源开采和使用的一些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远低于国际上80%~100%的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我国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而国外已达到70%~80%。目前我国主要煤炭技术装备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5年左右。在技术创新上,应当全面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力度,适当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在全国研发投入中的比例以及政府研发预算中能源研发的比重,并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国内外各类资源的紧密合作。

各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我国必须根据我国能源实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模式。就生物能源而言,我国沼气的生产及应用已基本形成规模,而燃料乙醇、生物制氢和生物柴油项目的开发进度相对落后。根据我国国情,能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采收率和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这也是开发新能源的关键。

五、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战略能源安全

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预计2010年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1亿吨,2020年为2亿吨左右。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将由目前的20%上升到2010年的40%,至2020年达到50%左右。战略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国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安全,而石油储备更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措施。因此,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战略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确保战略能源安全,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外解决能源问题的有利经验,通过有效的宏观政策指导,建立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的机制,加快能源技术进步,加强能源管理,妥善解决能源供给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体而言,一是要将战略能源安全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把能源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安全领域,给能源发展战略安全以高度重视。二是要尽快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完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尤其是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三是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我国利用国外的能源创造良好的环境。四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新能源,为能源发展战略安全提供后续保障。

六、优化能源结构,改革政府管理模式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应该“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当然,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并不是煤炭所占比重越大越好,因为当煤炭年产量达到20亿吨的时候,就是一个极限。超过了这一极限,煤炭的开采难度会加大,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优化也并非是搞“油气化”,减少石油比重是结构优化,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核能、风能、太阳能更是优化能源结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在出席中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研讨会时曾指出,长期来看,政策在能源供应上的左右摇摆致使结构调整没有清晰的方向。即当环境问题突出时,政策就偏向限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倡清洁能源;当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煤炭比重的增加又得到政策支持。我国能源规划应该重点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体制性矛盾。因此,只有解决体制问题以后,才能让能源结构的调整免受环境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如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的问题。

由于能源领域的特殊性,政府垄断、越位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指出,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在传统体制下,企业成为政府“生产车间”,市场各主体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利益纷争缺失了一条沟通、妥协、寻求利益平衡的通道,结果不仅政府效率低下,且易滋生腐败现象,这种现象在能源行业尤其明显。要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就必须把过去的“政府—企业”的二层结构转变为“政府—市场—企业”的三层结构,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与政府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能源领域体制的良性运行,从而促进能源行业的有序发展,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保障。

总之,能源发展战略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而且能够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反之,如果没有能源发展战略或者能源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国情,则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希望本文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研究能够为我国能源安全、经济的发展、小康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研究组:21世纪上半叶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A].中国科学院:2008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BP.2004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Z]..

[3]郑湘明、项贤春: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构思[J].学习与研究,2005(9).

[4]袭祥德、王强:打破石油的垄断[J].商务周刊,2005(18).

[5]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遭遇“政策摇摆”[N].北京现代商报,2006-04-27.

发展战略范文篇4

战略背景

人才问题是关系首都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首都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首都人才工作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其他省市相比,首都人才资源开发具有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综合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事业开拓空间大,发展机遇多;尊才尚贤传统久远,文化包容性较强;教育培训组织发达,人才培养能力突出;人才资源丰富,人才整体素质优良。这些优势为北京地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变化以及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要求,首都人才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和不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人才资源开发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仍需更新;其二,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其三,人才资源开发存在体制性障碍,用人机制不活;其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其五,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仍需完善,创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就迫切要求拓宽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路,认真制定和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不断为首都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为“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在首都整体发展中的升位,标志着首都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的新的转型。以此为契机,首都人才工作将会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愿景与目标

1.战略愿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完善现代人才资源管理基础设施,构建首都现代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整合人才资源,激活人才资源能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智力汇聚、人才资本持续增值、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人才竞技之都,努力形成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才智充分涌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新局面,不断为首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战略目标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首都现代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首都人才资源的存量和吸纳优势得到更加明显发挥,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取得更大成效;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各类人才和劳动者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吸引和组织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奥运工作者队伍,加大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人才和智力吸引、使用和流动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创业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建立起人才工作新的领导格局和工作机制,人才工作从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型基本实现。

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根本保障是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首都特点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人性化”的首都现代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专业化的首都宏观人才管理体系是重要基础,现代化的人才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是制度保证,社会化的人才资源管理研发与服务体系是关键环节,人性化的创业发展环境是社会保障,四者有机统一于首都现代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之中。

3.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都人才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出发,牢牢把握三个基本点,即:牢固确立法人单位作为用人主体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个人成长发展的积极性和愿望成为人才发展的基本动力。为此,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应遵循以下原则:党管人才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促进发展原则;市场配置原则;分类管理原则;法治原则。

战略对策

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用好三个环节,完善现代人才资源基础设施,以构建首都现代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为核心,整合首都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建适合于人才创业发展的环境,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

1.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形成有力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规范人才管理工作职责和流程,明确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应承担的工作职责,建立规范的人才管理工作流程,并对各行动计划进行分解和部署,制定相应的绩效标准,促进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割,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组建人才资源咨询机构,为首都人才管理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2.推进管理制度创新,激发人才工作活力以职责管理为中心,深化以“转变一个方式,建设‘两个系统、四个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管理从职务管理为主转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建设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和干部管理决策系统,完善干部发现选择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和干部监督激励机制,把干部评价、选择、任用、考核、监督、奖惩等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干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以市场化为取向,深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负责人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对企业负责人的管理由行政管理向出资人管理转变,由党政班子集中统一管理向突出企业特点的分层分类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将业绩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经营过程的监督约束。

以岗位管理为基础,深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深化专业技术人才评聘制度改革,完善科学分类、社会评价、单位聘用、政府调控的职称工作体制,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全面推进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

以保障人才权益为目的,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努力建立国内外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各类人才合理流动的后顾之忧。

3.注重人才能力建设,构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人才资源开发系统,按照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健全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干部培训和开发体系;启动“北京市定制化培养”计划,改革首都高等教育体制,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培养模式,更大规模地开展企业与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合作培养;实施人才资源专业人员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人员的配置等措施,尽快提升北京市人才管理相关工作部门人员、各单位组织人事工作者及各级管理人员的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人才资源管理队伍。

4.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强化市场配置作用

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首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社会化人才资源中介服务体系,搭建首都人才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人才资源产品和服务研发工作,全面建设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培养“三高一化”人才,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是首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在党政机关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知识与能力、善于治党理政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发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且居世界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医疗、卫生、新闻、法律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高级专家;培养一大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学术带头人及在各学科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中青年专家,培养造就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按照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的功能定位要求,在高级公共管理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队伍建设中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通晓国际惯例与规则,熟练掌握外语,具备丰厚的基础知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在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启动“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大力加强城乡适用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统筹协调首都整体人才队伍建设。

6.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竞争能力加快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科教文卫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激发人才活力,为人才成长搭建舞台。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氛围。健全人才政策法规评估机制,完善人才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首都人才资源合作组织”,建立环渤海地区人才资源配置和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单位人才资源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拓展人才发展空间。

发展战略范文篇5

一、产业发展战略

公司将遵循做强主业、积存实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道路的产业发展方针。在现有机电安装工程基础上,继续做强做好热电、造纸设备、环保工程、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工程安装调试,不断提高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等高新工程建设领域的安装技术实力,探索和发展行业最新技术,始终不渝地争当安装行业的排头兵,为公司的多元化发展积存实力。

多元化产业经营思路,其根本不在于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是为企业生存发展寻求更佳更多的途径。公司将审时度势,兼顾相关性和稳妥性。目前,公司对多元化经营发展方向正在作深入探讨和论证,拟涉及桔梗发电厂、龙须草造纸厂的投资建设等。

二、市场开拓战略

公司主业的经营,我们将强化品牌经营意识,以过硬的技术和诚信服务塑造优良品牌,以品牌占领市场。市场开拓不仅要从投资信息、地域上研究行情,更要研究行业内竞争对手的情况。依托并守住老市场是稳健而保守的策略,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客户是公司未来的战略重任。公司决定,在继续固守开拓广东、北京、江浙市场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陕、黔、晋等西部市场,并期望与台港及国外投资者建立更广泛联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年为始的三年内,公司市场经营业务将以招投标中心(市场部)为载体,彻底走向市场,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招投标中心完全走向实体化,使公司市场开拓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项目治理战略

在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上,项目治理工作将做战略性调整。其一是从体制上把目前的项目部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务施工力量,实行独立核算。主要承担公司内部安装施工任务,也鼓励其积极走向市场,面向社会承揽劳务施工;其二在治理方式上,授权与考核相结合。公司不干预项目事务,让项目经理(亦即劳务公司经理)充分行使治理职权和才能。将加大对项目综合治理能力和项目经济效益的考评,实行优胜劣汰。项目劳务施工最终将彻底走向市场,按市场化方式操作运行。

四、技术发展战略

主要是三大任务:一是施工工艺技术的总结推广。对每一重要、典型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技术总结,编写自己的施工技术规范,指导今后的施工;二是要下大力气培养施工技术力量,包括技术治理人才和现场施工技术工人的培训教育;三是跟进和研究行业高、新技术。确定专门的专业技术带头人,收集行业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尽快转化和吸收,为我所用。

五、人力资源战略

发展战略范文篇6

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规划,因此也遵循上述所谈的原则。

范畴

一般意义上,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含县城)、乡域集镇以上的各种聚落。包括了地域范围内广大的集镇聚落、一般建制镇聚落、特殊建制镇聚落(大型工矿居民点、边境要防、农场居民点等)以及县城驻地。当然如果此概念的外涵进一步扩充的话,则还应包括部分县级市的市区聚落。这样的界定是为了使城镇的概念在内涵上遵从趋同这一事实。以便使一般性的理论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际的操作性。

据1996年底《黑龙江统计年鉴》统计:黑龙江省现有县城47个,镇445个,乡集镇697个,另有县级市20个。单就上述范围迭加,则有1209个城镇型地域。

上述意义上的城镇基本上都处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由此承担着连接省域13个地级市[含2个地区](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3万多个农村居民点。构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中间层次,担负着推动省域整体发展的管理重大职责。

从1996年各县(市)的主要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述论及的重大意义(见表1)

类型

对大量的城镇群体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分类,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意义。首先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城镇类型可以分类进行理论指导,出同时必然在分类的基础上施行不同的纵深研究。

根据某种角度划分城镇类型,在黑龙江省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见表2)

这里所指的角度是针对城镇的产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的,比如说,按根据自然条件可以划分为:山区型城镇、半山区型城镇、平原型城镇等。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城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位需考虑的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以及其产业布局上宜充分考虑上述所言的自然的特异性。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影响一定范围上地域的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定综合评价表。在群体城镇研究中发现,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城镇发展状态的自然因素占据较重要位置,特别位置(含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和地势、土壤、资源等更显其影响的主导性。在考察各个城镇的历史兴起和发育进程的快速或迟缓方面,那些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优化或良好的地域是最初的城镇起因。

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上来看无疑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作为统治集团的罪犯流放地。气候的恶劣在宏观区域内无疑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土地的荒芜也是令当时的人类所趋之若噤的。这些是影响着地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因素,同时现实也在影响着,未来一定时期还将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国民经济“一五”时期,黑龙江作为拥有石油、煤炭、森林、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产的资源而成为国家的重工地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荒芜但又比较肥沃、广阔的土地,浩浩荡荡的各地区人马开进了这里,在人类征服大自然过程中,又重重地涂上一笔: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走向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居住的人群仍然在为国家做着高付出、低收入的贡献。

传统农业、传统工业无疑是历史上已形成的,同时也因之形成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温饱而足的思想仍占据在人们的思维之中。

我们在评价各种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的时候,历史因素仍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现实发展中重大的障碍,是急待以充分重视的突破口性因素。

二、城镇经济的内核──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38%。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到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而在东部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早已“半壁江山”,有的“三分天下有其二”。

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已逾1亿,超过国有企业职工人数,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总和。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不仅吸收了本地区的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大量地跨县、跨地区,跨省吸收富裕劳动力。1993年,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分别已1.2亿。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已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的、最根本的渠道,这对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我国农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不仅未要国家投资源,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如1990年至1994年共上缴国家税金4133亿元,其中1994年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5181亿元的31%。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据统计,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货值3398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已超过1/3。在服装、工艺品、五金工具等行业的出口中乡镇企业已占主导地位,轻工业品、纺织品、建材等产品的出口也占相当比重,这为我国对处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乡镇企业还是农业的强大支柱,对农业的反哺与支援越来越多。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还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公益事业,以乡镇企业为依托,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立起来了,这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极大。

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

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

我国到2000年要实现小康乃至到下个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国情看,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城镇和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当然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上的现代化。

总之,上述的数字表明,乡镇企业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它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抉择,是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大难巨的任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工业化乃至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将引起我国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调整和变化,使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在农村为主转向城镇为主这一世界性的一般发展趋势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且从根本上发送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布局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解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家业产值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3:7改变为7:3然而,由于原有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堡垒,本应与工业化同步变化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部始终保持建国初期工农业2:8的比例,虽然人口翻了一番,但仍是80%的人口比例务农。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有了一个令世人吃惊的发展。一方面,已从土地中转移出1亿多农村劳动力,造就了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使农民从单纯只是农产品的供给者,使自古以来那种农村只是农民干农业,而农业又只是种植粮食单一种植业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51%,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力量。这个历史性的质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的结束,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后,“八五”期间,乡镇企业也是国民经济最引人注目、增长最迅速的生长点。它必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

按现有统计口径,乡镇企业产值由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的产值构成,其中工业企业的产值(工业产值)占3/4以上。

我国乡镇企业和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从那时起到现在,这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

由于城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的工业、商业、金融、科技也逐步向农村扩展。这就为乡镇工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然而,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乡镇工业只能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在有限的产业空间里发育成长。

第二阶段:1984-1990

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提出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和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党的二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在这个阶段内,乡镇工业在计划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了资源、资金和市场等条件,从而获得了很快发展。

第三阶段:1991-现在

随着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认,市场经济日益扩展动作领域,在全国经济它全面升转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乡镇企业更是一马当先。

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分不开的,因为乡镇企业的生产要素来自市场,要按照市场的需要来组织生产,而且市场作用发挥得越是充分的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就越好。

乡镇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使城乡工业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互为供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崭新关系,它们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关联:

一是产业关联;

二是产品关联;

三是市场关联;

四是企业关联;

五是资金、技术、人才的关联。

这些关联在优胜劣汰的相互竞争中,推动它们积极改善经营机制,加速技术进步和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化机制的转换,增强了竞争能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

据有关研究表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较高的产业大都是技术简单,资本集约度较低、原料可以就地解决的轻、加工产业以及开采本地资源的采掘业,参与程度较低的都是资本集约度较高,或技术相对复杂的基础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能够用以说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的首先应该是技术的难易、资本集约度等供给条件。技术、资金的障碍越小,参与的可能性越大。

乡镇企业的创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效果”,或者说是城市工业的扩散结果。许多乡镇企业利用的是城市工业的二手设备,退休的技术人员以及原材料的“边角余科”等等。因此,本地域城市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成为乡镇企业的学习样板。

通过对乡镇企业结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从事、加工型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或劣势不显。著些产业资本集约度较低,劳动替代资本的弹性较大,技术差距相对小,而且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经济效益优势。相反,基础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原材料产业则具有相反的特点,这一切决定了目前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状况。

按照技术水平、资本集约度、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四原则,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不宜进入的产业为:石油化工、电力(小水电除外)、石油开采、化纤、黑色金属冶炼、有以金属冶炼、医药、化工、烟草、饮料、电子等11个产业。

鼓励进入的产业为:工艺美术、家具、木材加工、缝纫、皮革、文体用品、饲料其他工业、金属制品、建材矿开采、其他矿开采、食品、纺织、塑料、建材等15个产业。

允许进入的产业为: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煤炭采选、造纸、机械、电气机械、炼焦煤气、印刷、橡胶、仪表、采盐、运输机械、木材采运、自来水等14个产业。

对不宜进入产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禁止进入,改造、停产数转产。交通过制定规模标准、资本集约度、标准、消耗等严格禁止新企业进入,阻止这类产业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继续提高。对部分规模较大,消耗较低的企业要进行合并、兼并及相应的技术改造,扩大规模、资本集约度,对规模过水消耗高的企业要采取行政手段令其停产,并对其给予必要的积极,信贷支持促其转产。

对鼓励进入产业主要是鼓励竞争促使产品上水平,企业上规模,对新企业的进入也要严格掌握,引导资金投向现有企业的改造。

对允许进入产业中的矿业主要通过法律手段等防止乱采滥伐浪费资源,对其中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主要是强化与城市大工业的分工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加入企业集团,成为城市大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厂,分包厂。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成效如何有赖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创造的大环境。

城市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全民所有制工业要主动让出鼓励乡镇企业进入产业的部分市场。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要制定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省域乡镇企业总体上还须依赖地方资源为主,在独特地域上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

乡镇企业须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控制零散性小规模作坊式的经营生产方式形成,这可以采取灵活的联营、楞作等机制的引入,向集团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此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赖税收、信贷、企业财产关系、地区布局等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改革。

三、城镇体系

1996年底统计数字表明,黑龙江省有2个地区,11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47个县城,445个建制镇,679个集镇,总计1290个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1290个聚落点构成了省域的城市体系、城镇体系、村镇体系。

按照省域的宏观、中观、微观居民点体系(或称聚落体系),形成了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并呈现着“金字塔”状分层次的形态而存在于省域45.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当然也就以各自的地位、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结构,并通过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各种有形的交通线和吸引与辐射的无形线建构着和各种聚落群各种聚地带。

除此以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农垦系统和林业系统,矿建系统也因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开成的诸多居民点(或称聚落)。

上述各种聚落的产生、兴起、发育以及有的在走向衷亡,绝大部分是因建国以来伴随着以省域自然资源为绝对优势因素的开发而出现的。近二十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应地出现了边境口岸城镇,旅游型城镇等。

本文针对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进行探讨,而对宏观层次和农垦、林业等系统不做研究对象,目的是针对某一确定的范围(或称对象)做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实际可指导性的发展战略框架,供领导决策层参考。

城镇体系现实状态

把城镇的范畴界定县城以下(含县级市)在黑龙江省域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城镇体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不同于宏观层次棗城市体系,又有别于微观层次棗村镇体系。

一般地说,这一层次体系的形成在市带县体制下更加明朗。省域内现有2个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绥化地区)、是1个地级市。这13个市(地区)因行政区划各自独立地辖制着若干个县(或县级市)因而使13个地块范围内聚着各有特色的县城群体和建制镇群体。

I、省会哈尔滨市管辖下的阿城市、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以及原松花江地区的8个县。座落在省域中南部地区,呈面状。

II、重工业城市齐齐哈尔管辖下的讷河市及8个县座落在省域西南部边缘地区,呈面状。

III、牡丹江市管辖下的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以及12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南部地区,呈面状。

IV、佳木斯市管辖下的同江市,富锦市以及5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北部地区,呈带状区域。

V、油都大庆管辖下的4个份座落在西南部地区,呈带状。

VI、绥化地区管辖的绥化市、安达市、肇东市以及6县份,呈面状,座落在省域的中部地区。

其它即是省域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3个胰份,北部黑河市所辖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和3个县份,东北部、东部还有伊春市所辖的铁力市及1个县份,鸡西市所辖的密山市、虎林市以及鹤岗市所辖的2个县份。另外还有七台河市所辖的1个县份。

如果按照经济区划、并结合自然及自然资源特点又可形成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见表2)。

城镇间就是这样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联系、相互吸引,进行着一定量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庞大的有机的省域城镇体系大系统。

现实中,因这此城镇体系发育的条件的差异以及宏观区域环境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分层次状态,既有发达,又有落后;既有完善,又有欠缺。这是省域各级各类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

宏观上看,处在平原地区,交通条件良好,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较大便已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高级群、高级带,因而也必然形成了优良的城镇空间网络。如处在松嫩平原区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事实上已经成为省域的空间最具活力,也具有强大实力的城镇群体,城镇带。同样是平原地区的三江平原区域则因位置、历史以及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与前者相比,则逊色很多。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构想

认清上述所揭示的省域城镇体系事实,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原则及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进行总体战略的建构便是首位的任务。

△关于平原地区的城镇体系

平原地区因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良、历史基础较好、城镇间相互联系密切、内在的动力机制较强等优势条件做以下几项原则性的战略构想:

加强省际间、区际间、国际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扩大其吸引与辐射的能量。进一步成为省域城镇体系的“增长极核”。

促使城镇向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不仅在于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要现代化与城市化、而且生活方式要真正的城市化。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以及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转移,但前提条件必须使农业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和机械化,并逐步达到现代化。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应成为该区城镇体系的主要原则。

城市的第二产业应主动将一些配套性的散件性工业布局在各类城镇内,增加城镇人经济实力。

△关于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

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与平原地区城镇体系比较而言,分布更趋于松散状态,不象平原地区那样更加趋向集中,紧凑。因山区的资源向大都是山特产、林业、矿产且交通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较差,先天优势条件不如平原地区,但却可以形成自身的具有突出特色的城镇体系。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山产资源和特产资源,城镇工业宜以当地资源为主导取向,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城镇经济力是当务之急。

城镇体系间的联系宜进一步增强,客观上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内部结构的紧凑度不高,整体功能也因之而较低。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突出建设信息网络是其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过渡,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艰巨但又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上的工作。

加强科技力量和教育条件投入,促使为闭塞的聚落向开放式的聚落转化,这一方面特别需要发达地区给以物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城镇体系的向组织能力不断增加。

△关于工矿区城镇体系

工矿区的城镇体系无疑是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的,具有单一特性。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当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性的开发问题,替代产业也因之是石油资源,都存在如何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对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严格意义上需要遵循“合理开采、适度利用”的原则,把视野从纯资源的无续利用转向适宜本地特色的商品生产方面。替代产业的新视野的确立便是唯一的选择。

工矿区城镇体系内部诸“点”一部分需要让资源富含区,一部分则需要迁并到规模闪闪明显的地带区。

△关于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

前文已经提及,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是伴随对地域内大生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域内的居民聚落与一般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不同之处:一是人口在劳动力部分趋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二是地域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三是城镇化水平在地域比较分析中较高。省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矿产丰富的山区地带都具有此类型的城镇体系系统。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宜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针对非再生资源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考虑的,为了长远、永续地保持本地域发展,须首先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并预先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

城镇体系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应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针对市场的配置需求进行劳力资源和科学合理地布局。

强化城镇体系向外界进行开放。多年的条块分割客观上造成了独立的小单元系统须与地方环境逐渐融合,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统一性的地域开发格局。

△关于边境口岸地带城镇体系

省域的边境线较长,北部、东部边境沿线的城镇随着国家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一大批城镇因之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些聚落是国际间往来的节点,随着贸易形式的不断丰富,文化、思想、观念等也将输入和输出,在相互磨合的融合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具有各种特色(或称双向因子共存)的城镇类型。它是国家地域上内陆上边境、边境与国际的重要群体,为此,应设专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城镇产业布局宜侧重在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方面,特别是加强商贸、文化旅游、信息、服务、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布局。

城镇体系内部的职能结构总体上说应该侧重在交通、仓储、蔬菜、副食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方面上。它应该和内陆城镇是相互连接的,而非单独呈现一体化状态。

在城镇体系内部联系方面应该是松散型的而非紧凑的。它须要与对方城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接,这当然包含着极为丰富内容,如文化思想、观念意识等。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原则前提下,积极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思想意识,这是开放交流的必须。

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逐步向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合理流动。把贸易、饮食、服务、信息的产业空间充分敞开,确保这些劳动大军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基础设施的先行棗交通体系

在基础设施系统中硬件系统中的交通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电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系统在黑龙江省城镇体系中仍是一个重点的首位性问题。

众所周之,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地域发展中产生着如下的作用:促进地域内外部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技术、信息等不断地流动;促进区域范围内部的商品输入与输出;缩短空间距离等。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统一化、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必须使联结各聚落通道须畅。

目前的现实是:国道系统、省道系统网络清晰、作用突出,但微观中的城镇间联系更密切的地方线路和镇与镇、镇与乡、乡与乡间的交通网络,无论从其关联度、通达性路面质量、维护及管理力度都较弱,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制约着省域城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水平。一般而言,评价城镇体系中的系统发育程度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城镇与区域节点联系的便利程度;

城镇与大区域即宏观层次中干道联系的方便程度。

交通网络中路面质量以及等级情况。

从以上几项指标分析来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内部的交通网络发展是与城镇体系整体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从而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目前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做如下战略性的部署:

切实地把有限资金放在交通网络建设上来,分阶段、分重点地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加强交通网络中的系统研究,重点解决体系中各地域块间出入通问题,特别需要的是加强这一方面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较为精密的论证报告。

在资金筹集方式方面,可以多渠道地解决,真正实现谁建受益的目的。

发展战略范文篇7

教育乃国脉所系,教育兴、国力盛。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城市的发展在教育。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具体承担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光荣,岗位重要。教师职业是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倍受全社会敬重的神圣职业。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优先发展的事业。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都凝聚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锐意改革、求实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显著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元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两基”成果得到巩固。高中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辐射带动力不断增强,尤其是近两年高考上线率、录取率一直位于全省前列。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强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实现新的突破,酒钢职大被批准为甘肃省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改革步伐全面加快,铁路系统所属中小学已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中核四O四总公司中小学、幼儿园按期建成,中小学移交工作基本结束;酒钢公司中小学移交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我市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布局更加合理,教育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教育战线的全体教职员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辛勤耕耘、团结拼搏的结果。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我们要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五城三高”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城市的人才集聚能力,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推进科教兴市进程,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一、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城市的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教育在人才的成长中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一个教育优先进步的地区,也必然是最有希望的地区。在全面实现“****”规划,推进建设“五城三高”、实现“两个率先”的实践中,全市的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育、科技以及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强烈的事业心、扎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着力打造西部教育强市

打造西部教育强市,就是要发展教育名牌,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优质高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通过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内部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纠中形式办学,增强公办学校的活力和效率,切实提高全市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铁路系统、中核四O四总公司中小学已正式移交地方管理,随着洒钢公司中小学向地方移交,我市的教育结构将更趋合理,教学力量将进一步壮大。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要在充分保证师资需求的同时,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提高教育水平的中心环节来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使广大教师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师资保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切实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战斗力强、群众信赖、能够带领教职员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好班子,把全市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工作的投入。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责任,不断加大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逐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尽快建立起教育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发展战略范文篇8

进入21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开展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雁门关地区生态养殖产业的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模式,雁门关地区可用于家畜饲料的作物种植面积达10万hm2,占种植业的15%,使得其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同时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从无到有,养殖方式从零散粗放式到规模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进了雁门关地区生态养殖事业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稳定、协调、快速的生态养殖发展之路。理清发展的思路就能提升发展的速度。瞄准生态养殖发展的“软肋”,雁门关生态养殖在建设中因势利导,遵循“种养结合、集约发展,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的思路,形成了统一规范布局,统一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的规模化发展模式,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养殖发展道路。(1)建立了责任明确的工作体制。雁门关生态养殖经济区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明确个人的分工和职责任务,把生产建设内容具体化使得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保证了生态养殖事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相关领导担任组长的生态养殖区领导小组,畜牧、发改委、财政等有关部门参与,并定期召开领导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共同协调,相互配合,整体推进,形成了强大合力,极大地推进了生态养殖建设的发展。二是强化领导责任,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县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深入一线组织推动,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确保了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把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严格地执行相关的政策。在落实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雁门关生态养殖立足于发展实际,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创造了优良的发展环境,实现了率先发展的目标。初步建立起政府搭台、部门组织、群众唱戏的组织分工模式。(2)农业生产与生态养殖协调发展。雁门关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为了加快生态养殖建设发展速度,提高本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雁门关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与生态养殖区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如: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植树植草改善地区植被覆盖,治理各地的水资源等,形成了“一行柠条、六行苜蓿”雁门关地区特有的饲草料种植模式,牧草种植实现了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发展。同时,试验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大力发展优良牧草品种,发展优质牧草,与此同时,结合养殖规模、劳动力数量,部分农作物用地改变为饲草料种植地,实现了农业与畜牧业的协调发展。(3)以重点工程为龙头,带动畜牧业的全面发展。依托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工程,引导零散小规模的养殖场户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标准型养殖方式发展。目前,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覆盖全区60%以上的村庄,养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机、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在部分县区建立了出口肉品加工企业,全面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4)完善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本地围绕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联合山西省农科院、山西省农业大学及相关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开展了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通过关键技术解决,提高了区域畜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畜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体系。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一是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二是推广了一系列实用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调配饲料喂养、牲畜快速增肥、隔离喂养、草料加工等先进技术;三是加强了无害化处理畜禽的技术;四是对生态养殖人员和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技术培训。

2促进雁门关地区生态养殖建设的建议

2.1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

要发展良好的生态养殖经济,就要依托当地区域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筹措投资资金,加大对雁门关地区生态养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强力推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保障生态养殖经济区的发展。

2.2创建品牌以建立信誉体系

通过打造自主品牌,吸引外部投资,扩大经营规模与品牌影响,逐步建立安全、优质的肉品信誉体系,推动雁门关地区乃至全省畜牧业的高效发展战略的实施。

2.3创新发展长效机制

雁门关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恶劣,限制了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使雁门关生态养殖建设平稳、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一条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创新机制。一是创新领导机制,能够发挥各级领导对资金的引导作用,优化雁门关地区生态养殖产业的融资环境。二是改变投资机制。在建设生态养殖经济区时,不能单一地仅靠政府资金的投入,要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优势,多元化地进行筹资,保证雁门关地区生态养殖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就是要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如股份制、合作社大户负责制等都是有效的管理机制,结合当地特色,选择合适的管理机制,就能极大地促进生态养殖的建设。四是考核机制的创新。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要求各地区严格地执行,并对其进行不定时的突击检查,同时组成专人小组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验收,保证生态养殖建设的顺利进行。

2.4加大技术研究与科技成果推广力度

发展战略范文篇9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早在1945年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即说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即将获得的时候,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后,即无产阶级取得全国政权后,党的根本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不难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和即已明确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主持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点中,明确把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和党中央向党内外正式宣告:“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3]至此,四个现代化正式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要走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专门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做出明确概括: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构想的其它方面也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上,提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和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在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提出了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等。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正确思想、观念、方法,但也有一些失误,主要是方法上的失误,有些失误是重大的。

在社会发展战略中,赶超战略成为发展战略的突出特征。1955年就曾谈到:“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要超过美国。”究竟需要多长时间,“看大家努力,至少是五十年,也许七十五年,七十五年就是十五个五年计划。哪一年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4]这之后,曾多次提出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十五年左右赶上和超过英国后,准备再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和超过美国[5]。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过程来看,当年提出的这个战略目标,至今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为了实现“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通过“政治挂帅”,特别是通过抓阶级斗争,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干扰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总结我党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例如,搞、,就没有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6]

二、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主题,大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本着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将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机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这些新的内容准确地把握了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赋予发展观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后者总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前后相承的历史变迁,使中华民族历史的主题越来越鲜明。科学发展观对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既有继承,更有发展。

(一)关于继承性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革命多次胜利和失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同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倡导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在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创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非常艰难的。要科学认识中国国情以及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破除教条主义,勇于解放思想,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通过,批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促进了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起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指出:要紧密联系加强和改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地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7]。

第二,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党的于发展的思想,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来源之一。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8]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看作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标追求。在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任务。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种关系。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论断,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思想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思想,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包涵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在多方面继承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二)关于发展性

第一,对发展的科学内涵作了更为科学的界定。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首要内涵,发展必须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科学发展。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指要符合人类社会建构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客观条件,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当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既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已失去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实际上把人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无疑是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和重大突破。

第二,科学发展观引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当代形态,是我们党谋发展、促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工作路线。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总的价值坐标,规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模式、目标和方向。惠及人民大众的发展必须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真正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第三,科学发展观重视并善于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重大社会关系问题、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认真落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57.

[3].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39.

[4].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00.

[5]乘风破浪(社论)[N].人民日报,1958-1-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7]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28,729.

[8].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8.

发展战略范文篇10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二、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信息化发展的进展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发展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推行电子政务、振兴软件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开拓进取,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电话用户、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6.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30%。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金关、金卡、金税等工程成效显著,金盾、金审等工程进展顺利。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开始起步,互联网上中文信息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制定并实施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长远规划,持续推进。坚持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作用。坚持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坚持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逐步增强信息化的自主装备能力。坚持推进信息化建设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并重,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坚持优先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二)信息化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是在工业化不断加快、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推进信息化的,信息化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全社会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二,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自主装备能力急需增强。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在整体上,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技术的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部分领域和地区应用效果不够明显。第四,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第五,数字鸿沟有所扩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成为影响协调发展的新因素。第六,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电信监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

三、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

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实现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网络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共享。要以需求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成本低、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创造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要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推动军民结合,协调发展。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努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服务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抓住网络技术转型的机遇,基本建成国际领先、多网融合、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确立科学的信息资源观,把信息资源提升到与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创造条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网络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显著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四、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利用公共网络,采用多种接入手段,以农民普遍能够承受的价格,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城乡统筹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适用的市场、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等信息服务,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改造。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加快服务业信息化。优化政策法规环境,依托信息网络,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引导人才密集、信息化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东部地区知识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的扩散,创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行电子政务

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协同共建,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四)推进社会信息化

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培训体系,方便公民自主学习。建立并完善全国教育与科研基础条件网络平台,提高教育与科研设备网络化利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的共享。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增强防疫监控、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分析和工作,改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加快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推进社区信息化。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

(五)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

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加快制度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务基金为基础、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加强宏观管理,拓宽多种渠道,推动普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加快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等国家基础信息库的建设,拓展相关应用服务。引导和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节约资源、能源和提高效益的作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加强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对生产、流通、金融、人口流动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和标准制定,加强对信息资产的严格管理,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时处理、安全保存、快速流动和有效利用,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优先领域的信息需求。

(七)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

突破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学研用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积聚力量,攻克难关,逐步由向核心逼近,推进原始创新,力争跨越核心技术门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装备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形成技术领先、基础雄厚、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信息产业。优化环境,引导企业资产重组、跨国并购,推动产业联盟,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

(八)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探索和把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内在规律,主动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实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坚持立足国情,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确保重点,优化信息安全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抓紧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漏洞、后门的发现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术,提高关键设备装备能力,促进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自主发展。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和我国在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建立和完善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九)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

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普及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配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组织志愿者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从事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

培养信息化人才。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

2

五、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行动

为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保证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按照承前启后、以点带面的原则,优先制定和实施以下战略行动计划。

(一)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

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把信息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托高等院校、中小学、邮局、科技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益性设施,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等,积极开展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和培训。

(二)电子商务行动计划

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大型重点企业为龙头,通过供应链、客户关系管理等,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价值链。加快信用、认证、标准、支付和现代物流建设,完善结算清算信息系统,注重与国际接轨,探索多层次、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式。

制定和颁布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南,分类指导,择优扶持,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电子商务活动。立足产业集聚地区,发挥专业信息服务企业的优势,承揽外包服务,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

(三)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全面支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四)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开发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卫生、“三农”、社保等领域的信息资源,提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建成若干强大的、影响广泛的、协同关联的互联网骨干网站群。扶持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建设。鼓励公益性网络媒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网络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优秀的信息产品,全面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注重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新技术发展对网络传媒的深远影响。

(五)缩小数字鸿沟计划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差距,创造机会均等、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普及信息服务。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逐步在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设立免费或低价接入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场所,提供电子政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救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六)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计划

在集成电路(特别是中央处理器芯片)、系统软件、关键应用软件、自主可控关键装备等涉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创新前沿,加大投入,重点突破,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具有研发基础、市场前景广阔的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射频识别等领域,优先启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加快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六、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持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顺利部署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战略行动,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政策体系

紧密跟踪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

把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修订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保障资金,把工业化提高到广泛应用智能工具的水平上来,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按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关国家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部署,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平衡器和助推器。

制定并完善集成电路、软件、基础电子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大型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政策。

(二)深化和完善信息化发展领域的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动运营服务市场的公平有效竞争。鼓励和推广各种形式的宽带终端和接入技术。鼓励业务创新,提供市场许可、资源分配、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支持。

研究探索适应网络融合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的统一监管制度。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为重点,加快转变监管理念。防范和制止不正当竞争。逐步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电信业务定价体系。

(三)完善相关投融资政策

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健全和完善招投标、采购政策,逐步完善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大国家对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国家信息化发展所急需的各类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包括基础性标准制定、基础性信息资源开发、互联网公共服务场所建设、国民信息技能培训、跨部门业务系统协同和信息共享应用工程等。完善并严格实施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国产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技术应用与研发创新、产业发展的协同。

(四)加快制定应用规范和技术标准

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体制和产业、产品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互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物品编码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五)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保护、电子证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六)加强互联网治理

坚持积极发展、加强管理的原则,参与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对话、交流和磋商,推动建立主权公平的互联网国际治理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经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形成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运行机制。

坚持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构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公民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治理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推动网络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七)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

研究和建立信息化人才统计制度,开展信息化人才需求调查,编制信息化人才规划,确定信息化人才工作重点。建立信息化人才分类指导目录。确定信息化相关职业的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培养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吸引海外人才,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参与国家信息化建设。

(八)加强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密切关注世界信息化发展动向,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多边组织,大力促进双边合作。准确把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情况,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九)完善信息化推进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