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态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4:19:44

发展态势

发展态势范文篇1

关键词:广东省;香港;航空物流

一、粤港两地国际航空物流发展现状

(一)香港机场发展现状。香港国际机场地个于香港赤立角,占地面积为12148km2,现时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运作,国际货运量在全球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根据香港政府的数据显示,香港国际机场2017年上半年,总共处理的货物达到了230万公吨,与2016年同期进行对比提高了11.3%。现时大约有90多家航空公司拥有与香港机场进行往返的航线,总共到达的城市超过了一百五十个城市。(二)航空货源分布。在跟香港通航的货运班机国家与地区里面,航空货运量排处前10名的是国家与地区占了总量的72.9%,具体见图1所示。图1与香港通航的货运班机国家与地区货运量占比(三)主要的运输航线。我们减去了货运量在300吨范围内的航线,现今总共有70多条沟通了香港和其它国家与地区物流航线当中,货运量占了前40名的航线占比超过了总运量的90%,这样的一些所属国家与地区的航线分布状况具体见表1所示。货运量处于前20名的航线里面,其占比超过了总运量的70%。(四)航空货运细分市场分析。根据香港国际机场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经过香港国际机场直接地进行转运的航空货物量大约占了整个航空运量的32%左右,而当中有82%左右的货物均是通过香港空运货站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的。同时结合其统计所得,进港、出港以及进行转运的货物里面,其分别占了整个货物总量当中的21%,46%以及32%。香港地区进行出口航空货物重点是流向欧洲、北美以及东南亚地区,其总共占了整个航空总出口量的90%。而当中进口的航空货物大部分均是来自东南亚、欧洲、日韩等地区的,其占比也达到了88%。综上所述,在香港机场当中的总体的航空货运里面,大约有50%是属于航空出口的,而有1/3左右是航空转运的,当中更有1/5属于航空进口。就详细的航空货物流来看,航空出口大部分均是发向一些欧洲、北美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而通过航空转运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内陆,部分东南亚国家等,将其视之为主要的转运点;航空大部分均是通过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运送到香港的。

二、白云机场机场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划

(一)白云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地处在广东省的白云区与花都区交接位置,其为现时国内的第一家是完全根据中枢机场理念进行设计的机场,占地面积达到了3276hm2。其总共有跑道五条,每一年的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了8000万人次,而当中的货物吞吐量可以做到250万吨/年。而机场在定位方面是以广州作为中心,可以成为全国的转运中心,并且很好地与世界各国进行沟通的,目标在于将其打造成为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航空港。(二)区域以及经济优势。珠三角地区为中国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区域之一,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很强的贸易基础以及雄厚的贸易实力。而且在现今,该地区经济水平依然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远远要比国内的平均水平更高。同时,白云机场更是我国华南区域最大对外贸易地区,其有物流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三)货物流量以及流向。现时,广州白云机场总共已经开通了全国范围里面的81个城市当中的120多条的国内航空线路以及通向境外18个城市里面的24条线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现时白云机场当中航空线路的主要流向是我国的华北以及华东地区,在国际方面主要的国家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三、粤港两地国际货运能力评估和分析

粤港两地区的国际航空物流由于其区位比较接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竞争,同是,又很好地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对两航空公司的物流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一)香港航空货运市场态势分析。结合香港国际机场的设计以及相关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的四个季度当中,机场在货运方面,同比提升量具体是-22.9%,-17.1%,-5.7%以及16.2%,由此可见,在货运方面表现出逐渐发展的趋势。结合ACI(国际机场协会)对外公布的同期的相关数据,全球航空货运均处于增长当中,而且以亚太区域的国内货运的增长速度更为显著。所以,根据数据可以预测,在香港的航空货运领域中,整个行业将表现出东南亚航线显著提升的发展趋势,欧美等区域的航线依然是以香港作为其出口以及转运的主要地区。就长远角度进行分析,伴着世界经济迈向衰退,亚太区域将会表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同时,亚太地区航线于香港国际航空物流领域的价值也就将更加深入。然而,由于香港国际受到地面以及空域本身的制约,在不久的将来,其航空物流发展在规模方面是很难做到大幅度的提升的。同时,结合香港国际机场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现今机场处于繁忙阶段的时候,航班起降量已经达到了58架次每一个小时。然而,它的跑道的最大容量却只可以在70架次范围以内。结合英国NATS的相关报告可以得出,就算香港机场要马上地开展空域重新规划的建设工作,进一步的完善地面设施等策略,也依然没有办法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表现出饱和的现状,其发展的空间并不大。(二)广东白云机场航空货运市场态势分析。结合现今粤港两地的国际航空物流发展来说,随着国内与国外贸易的不断加深,国内电商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新白云机场的逐渐完善,其未来的发展将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在这里,结合广东白云机场近年的相关资料,为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到香港未来国际航空物流的发展态势与需求情况,开展了下面的一些假设。1.货运市场增长情况。在过去市场需求要比机场本身的最大容量更低的时候,航空物流的数量在几这几年中一直保持着平均6%左右的年增长率;然而,伴着市场需求逐渐地与机场容量极限靠近,而整个物流市场的增长情况便会受到制约,而其总体的货运量也会在3年里,逐渐地向着低增长方面发展。2.平均运距波动状况。结合广州白云机场近五年当中的平均运距波动情况,可以假设广州白云机场香空货运平均运距在日后的5年当中将会维持着大约2%左右的增长。3.运力增长情况。结合在过去的5年当中,广州白云机场的运量情况,航班的起降量大约是每年增均提高在6.5%左右,稍微要比其物流货运量6.2%的速度高一点;在这里可以假定在日后的五年里面,其航班量的增加依然是跟货运量的增加情况相一致的。结合上述的三大假设,我们将可以获得在未来的五年当中,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空物流发展的态势推测。认为在未来的五年当中,广州白云机场的货运量将会继续以大约6%的增长速度发展。这是由于国内市场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快速发展,而对于航空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而白云机场是在2010年才全体完工而言,属于新建设机场,而且其规模比较大,定位为物流中枢机场,在设计规划上有着一定的超前性,容量方面也比较大。因而,相信在未来几年中,依然会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在货运周转量方面,将会继续维持在4%左右的增长速度,或者有所提高。这也是由于目前香港国际航空物流业已经逐渐饱和,而国内需求不断增加,部分香港地区的物流需求将转会转移至广州中。

四、结语

论文在开展了粤港国际航空物流发展态势分析之时,选择了广东的白云机场与香港国际机场作为研究对象,以进行分析。探讨了两地物流方面的相关现状情况,航空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机场目前的运输能力等,并且获得了下面的一些结论:香港国际机场由于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当地的文化与贸易现状等因素影响均会为香港国际航空物流业的蓬勃与繁荣带来很好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规划与场地因素的影响,以香港国际机场目前的现状发展来看,其在不久的将来将要面临着客量上限饱和的局面。而广州白云机场属于新投入使用机场,其配套与基础设施均比较完善,容量也是比较大的,因而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竞争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鲍同振.论珠江三角洲五大机场的定位[J].国际经贸探索,2005(21).

[2]王宏学,陈名刊.新白云机场的物流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05(1).

[3]王富强.美国空港发展航空物流的做法及启示[J].现代物流,2001(2).

发展态势范文篇2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丹麦的设计师福林特(NielsPeter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概念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有基本的差异。在西方而言,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类已被视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导致后来兴起的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卓越的科技发明。可是,在东方来说,人类往往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的协调。我们这个以西方为主导,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往往欠缺安稳;而东方哲学体系所灌输的和平安静思想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意识、生命力的节奏与韵律、线面的有机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种种充满活力的造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而它们恰恰是承载东方文明的载体。这些造型不是单纯的再现已知事物,也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思维所不能替代的直观感受在未知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险。它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存的勇敢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先进世界资讯发达,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制的逐步瓦解,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已有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绘画的构成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谐与完整,各种元素之间力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即各种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画面中,“内容即使繁杂,也统一于意境”。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3设计在未来的挑战之一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从长远角度看,最好的生态产品将会成功并控制市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保存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要求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的太阳能;节约用水设计等。

格鲁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自然科学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觉心理学,它在德国首先提出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即生态设计。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当代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目前,追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计划,《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类智力或智能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之上的,不会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应用,进而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这一本质,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发展态势范文篇3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发展态势

Abstract:Thedesignart''''sdevelopmentimpelledthehumanmaterialandthespiritualcivilizationprogress,thehumansocietyevolvesalsoallthetimeaffectsisdesigningartisticthepath.Designarttheadaptationwhich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possibilitytothescienceandtechnology,thesocialculturetransforms,hasformeditsprogressiveessentialfactorandtheconstruction.

keyword:Designartindustrialdesignsocietyculturedevelopmentmomentum

前言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莫合力纳吉(L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利特(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设计从根本意义上讲是社会和文化思想的反映,因此设计艺术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对社会的理想。讨论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先要看看人们对社会的理想模式,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控制人口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丹麦的设计师福林特(NielsPeter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概念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有基本的差异。在西方而言,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类已被视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导致后来兴起的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卓越的科技发明。可是,在东方来说,人类往往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的协调。我们这个以西方为主导,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往往欠缺安稳;而东方哲学体系所灌输的和平安静思想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意识、生命力的节奏与韵

律、线面的有机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种种充满活力的造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而它们恰恰是承载东方文明的载体。这些造型不是单纯的再现已知事物,也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思维所不能替代的直观感受在未知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险。它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存的勇敢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先进世界资讯发达,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制的逐步瓦解,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已有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绘画的构成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谐与完整,各种元素之间力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即各种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画面中,“内容即使繁杂,也统一于意境”。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3设计在未来的挑战之一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从长远角度看,最好的生态产品将会成功并控制市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保存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要求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的太阳能;节约用水设计等。

格鲁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自然科学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觉心理学,它在德国首先提出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即生态设计。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当代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目前,追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计划,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类智力或智能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之上的,不会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应用,进而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这一本质,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发展态势范文篇4

一、法律发展的涵义

张文显教授曾指出:"与发展的一般意义相应,法律发展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是指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包括制度变迁`精神转换、体系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或变革。用''''法律进步''''、''''法律变革''''指称''''法律发展'''',显示了法律发展的核心和实质,也揭示了法律发展研究的价值。法律发展在基本内涵上与法制现代化是等值的。"而公丕祥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法律发展具有特殊的涵义,它意味着从传统型法制向现代型法制的历史变革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法律发展的概念与法制现代化的概念内在很契合,其本质意义在于伴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法律也面临着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历史更替。在哲学意义上,发展本身作为一门理论形态,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经历了从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再到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变。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从其实质上讲,必须代表全部范围的变化。通过这个变化,整个社会制度把人们普遍不满意的生活条件变成被认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更好的生活状况和条件。由此我们把法律发展的涵义归结为:一方面,法律发展指称的是法律自身从简单到复杂、从野蛮到文明、从落后到先进的演进历程和前进趋势。另一方面,法律发展是指每一个民族在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根据自身文化现状,在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和对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加以借鉴、吸收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法律改革目标定位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实践过程。总体说来,"法律发展"可以表达为这样一种概念:发展必须是根源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变化,在法律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也只能根植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之中,否则,就只能是机械式地全盘照搬,根本谈不上发展。法律发展意味着一种法治模式,它不能是任何绝对理性的建构,只能是全民族参与的集体的实践,是一个民族选择、探索和不断试错的过程。

二、法律发展与法律国际化和法律全球化的关系

在当今的法学词汇表中,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这两个词汇都是表征世界法律发展状态和趋势的概念,所以很容易被人们当作等值概念来使用。许多论著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大多没有对其加以严格区分,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法律全球化与法律国际化是一回事,那么法律全球化就并非一个具有原创意义的新概念,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在当前的法律全球化研究中,一件最为紧迫的事情是对法律国际化和法律全球化这两个概念加以精确地界定和明确地区分,这是法律全球化研究卓有成效地开展的基本前提,同时也为未来中国法律的发展趋势找好了门槛。(1)法律国际化国际关系的存在是国际化的前提。如果国与国之间彼此封锁,不相往来,自然就不可能出现国际化现象。国际化这一概念描述的是不同国家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程度。里斯本小组对"国际化"所作的解释是:"经济与社会的国际化描述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各种原料、工业产品以及服务、货币、思想与人员的交换。"在法学范畴体系中,法律国际化是一个以国家为轴心来描述和分析世界法律发展状态和趋势的范畴。这个概念能够有效地解释民族国家时代世界法律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在民族国家时代,疆域界限分明的民族国家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世界不过是由这些民族国家相加的总和。因此,"国际社会"这个词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世界的特点。在各个民族国家的疆域内,它们的政府在行使统治权,制定、实施国家的法律,建立和维护稳定的法律秩序。在民族国家之外和民族国家之上,既不存在具有更高权威的治理主体和具有更高效力的法律,也不存在同民族国家一样行使治理权的主体和同国家法一样有约束力的规则。国际法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法,是国家法律主权的一种延伸。法律秩序只存在于民族国家的范围内,世界层次的秩序主要是建立在民族国家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力量对比的基础上。(2)法律全球化从20世纪下半叶、特别90年代以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运动为先导,人类开始进入全球化的新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虽然对当今一些时代特征已经达成共识,但对全球化这个概念却各持己见。而针对法律全球化也是众说纷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教授夏皮罗认为,法律全球化是指全世界生活在一套单一的法律规则之下的程度。中国学者周永坤先生也认为,法律全球化是全球分散法律体系向全球法律一体化的运动或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整合为一个法律体系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法律全球化就是法律的非国家化。德国学者德尔布鲁克认为,全球化应当解释为市场、法律和政治非国家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各个密切联系的民族和个人的共同利益。英国学者图布伊纳认为,法律全球化意味着私政府立法。法律可以理解为世界法律的多元化、一体化和法治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学者车丕照认为,法律全球化即全球范围内法律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这些解释分别从某些方面揭示了法律全球化的内容,但都有各执一端、不及其余的缺陷。但是从中有的学者把法律全球化的基本标志和内容归结为三项:第一,世界法律多元化。第二,世界法律的一体化。全球化不仅使国家与国家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了,而且使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时空联系越来越扩大。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组织的一项决定很有可能在其它国家或者组织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影响世界上很多人的生活。在法律方面,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内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清楚看到这些法律规范正在联为一体,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不清,而这种联结的实现就在于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信念已得到普遍的确认。"第三,全球治理的法治化。法律的全球化是由全球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推动的法律发展进程。但是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全球化是一个比法律国际化更高级、更复杂的阶段。国家是法律全球化的促动者,法律国际化是法律全球化的起始阶段。

三、法律发展与法律移植

从我国的百年法制改革运动的动向来看,我国所经历是一部中西两种不同的法律文化类型之间的接触与碰撞中进行的。也是一部走出人治,迈向法治的历史。然而,我国百年法制变革的历程,采取的又是怎样的一种"模式"呢?直观地讲,我们似乎应该承认,它采取的是一种"法律移植"的模式。期间的路途颇为艰难曲折:晚清和民国是以全面移植欧陆(德国)法律为开端的;随着新政权的诞生,以"六法"体系为核心的旧"法统"被彻底抛弃,全面导入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趋势,同时也是革命根据地法制经验的延续和发展;如今,我国的法制建设,可以说是呈现出了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势--无论欧陆抑或英美,都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资源或榜样。退后百年,回眸历史,我们可以深深感到:晚清发轫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修律运动,尽管当时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但后来的"历史效果"却极为巨大。也就是说,它使一个相沿数千年之久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与此同时,一个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结构严谨的现代西方"法律文本"瞬息就被建构起来。之后的百年法制改革历程,恐怕只能说是"继续"晚清的"未竟"事业,或者说是一部壮丽的"西行漫记"。据此而论,我们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法律移植"可以成为我国现代法制建设的一条"终南捷径"。在此后的一系列变革中,出现的清末"洋务运动"及其它的一系列法制变革都无法摆脱这一棘手的问题。直至到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全面透彻地检讨西方法制文化的同时,专心孜孜地挖掘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的遗产,他意图在彻底诠释中西法制文明之后,创造一个堪称"中西合璧"的现代宪政制度。在他的努力下,我们开创了一种利用"本土资源"来进行"法律移植"的行动。为我国法律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那种所谓"先进"的,被移植进来用以"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秩序的法律,往往不能贴近日常生活、走进日常生活,以便"建构"一个现代商业社会秩序。这是否告诉我们,法律移植尽管完美无缺,然而可能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呢?它是否意味着我们业已"掉进"一种"法律更多然而秩序更少"的"陷阱"呢?尽管法律移植困难重重,我们为何还要移植法律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参考:其一,法律移植成功国家的示范作用。对晚清政府来说,日本移植西方法律短短三数十年一举成为东亚的强国,完成"脱亚入欧"的弘愿。其二,作为一个"后生--外发型"的国家,这意味着它同时也是一个"赶超型"的现代化建设国家,故而在进行现代化法制建设时,实在没有充裕的时间可供慢慢实践、从容总结、深入研究,再予立法定制--挨打的滋味不好受,唯一的办法就是"只争朝夕"呀!其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相信法律制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为了确保各项改革能够"天随人愿"地顺利进行,达到应然要求或理想,预先建构或移植一种他国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四,确信人类具有"饮食男女"的普遍需要,因此,可以说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相同的;进而,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的法律制度,似乎也应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其五,认定人类具有完善的理性能力,能够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人类自身创造的法律,人类当然也有能力发现其规律、抓住其本质,做好法律移植这件事情。其六,在中国语境里,它似乎与我们对"法律是什么"这样一个法律"本质"问题的认识密切相关。从以上六点可以看出,在我国目前这种状况和情势下,对我国的法律发展进行法律移植是很有可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发展态势范文篇5

1加强政府绩效评估背景环境的改进与绩效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

如果今后准备进一步在我省开展政府部门和国有机构的绩效审计,就需要逐步改善和建设我们的“可审计性”的政府管理环境和背景。首先就是政府的每个组织和机构都需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每项政策和项目都有精确的完成结果,以及如何评估和衡量。这是一个今后由管理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改变的重要步骤。如果缺乏这样一个背景和“可审计”环境,那么绩效审计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成效。

2加强对政府主要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过去也曾为单位制定过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但是与澳大利亚的做法相比,尚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1)没有形成制度化;(2)由各单位自行制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也没有横向的比较;(3)未向审计部门报告,也未与审计部门讨论。我们应该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逐步在我省建立和完善各单位和政府政策项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3提高政府审计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政府审计与其他的财务管理及行政管理一样,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信息化管理手段及工具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系统本身的效率和安全性就成为政府审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澳大利亚政府审计部门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安全性和系统性建设方面,有这样几点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消化和学习。首先,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系统接口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规定了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与政府财务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信息系统必须有接口,能够匹配。第二是政府审计部门负责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公共财政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当然每逢遇到复杂的系统或者系统的更新换代,审计部门必须聘请外部的专家或委托专业公司为自己提供咨询。审计部门需要保证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安全性。第三是通过自行设计的软件,以及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和与各部门的系统接口,审计署可以随时监测和检验政府所有部门财务财政管理系统运行的正常性和安全性。

4在实践中探索尝试,不断推进绩效审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作为公共资源的所有者,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绩效受到社会的监督日益加大,绩效审计随之应运而生。尽管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条件尚不成熟,但绩效审计不能因法制、管理薄弱而停止不前,绩效审计的目标就是通过评价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立足现有的条件,找准突破口,选好尝试项目,逐步推进至关重要。在初始阶段可选择一些项目规模较小、主题比较明确、管理制度健全、评价标准容易确定的项目。如在投资审计领域可以率先探索,率先实践,绩效在投资领域表现最直接、最充分。

5调整结构整合力量,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发展态势范文篇6

2002年,受消费结构升级和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呈现稳定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2001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9%,对GDP的增长贡献为5.6%;第二产业增长9.9%,对GDP的增长贡献为63.3%;第三产业增长7.3%,对GDP的增长贡献为31.2%。与2001年相比,GDP增量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和贡献率都明显提高,工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

从行业层面看,2001年至2002年年底,处于较好景气水平(景气指数大于110)以上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呈递增的趋势,而处于较差景气水平(景气指数小于100)的行业数量及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到2002年年底,20个主要的工业行业中已有11个处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情况比2001年大为改观,处于较差景气水平的行业数量则由2001年的11个下降到2个,如图所示:

2001年至2002年工业行业总体景气变化情况

根据2002年各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可将20个主要的工业行业划分为五大类:

表12002年重要行业平均景气状况分类

同2001年行业增长格局的基本特征相比,多数行业增长景气水平明显提高,行业增长景气的分化局面开始形成。如下表所示:

表22001年至2002年各主要行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上表显示,2002年除石油天然气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及饮料工业外,其余行业的增长景气较2001年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汽车、煤炭、食品、机械、金属制品和建材工业的提升幅度尤为突出。上升行业的数量及上升幅度都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综合考虑行业增长景气的水平和增长景气的变化情况,可将主要的工业行业进一步划分为四类:

表32002年重要行业景气综合分类

第一类是景气状况良好(指数≥13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以汽车工业为主,该行业2002年景气均值达137.9,同2001年相比提高36个点以上,景气水平和景气增幅均为近年来各行业之最;

第二类是景气水平较好(130>指数≥11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有食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不含汽车)和金属制品业。2002年,这4个行业的平均增长景气水平和上升幅度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是2002年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第三类是景气水平适中(110>指数≥100)且处于上升阶段的行业,包括建材、医药、钢铁、电力、电子、烟草、家电、造纸印刷、饮料、化学和纺织服装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60%以上,是保证我国工业乃至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类是景气水平较差(指数<100),而且相对下降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工业和石油天然气工业。值得关注的是,2002年下半年,石油及石油加工业基本走出谷底,在低位景气水平出现稳步回升的态势,有色金属工业在年底出现较明显的回升势头,景气水平有望继续高走。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以来,除了电子、机械等传统的经济增长带动力量之外,增长景气快速提升的行业如汽车、煤炭、钢铁、电力、建材等工业行业,以及重新焕发增长活力的传统消费品制造业如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服装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逐步加强,并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行业增长格局的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增长活力的提高。

二、分行业分析与预测

钢铁工业。2002年基本进入一个新的、具有较好持续性的增长阶段,行业增长景气指数除个别月份受市场预期调整影响出现短暂波折外,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年末景气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钢铁消费总量达到2.1亿吨,受此影响,钢铁价格在板材的带动下强劲复苏,有力地拉动了钢铁企业效益的普遍回升。据估算,2002年房地产业用钢新增量占全部钢铁新增量的60%以上,机械工业占新增钢产量的30%以上,是拉动钢铁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应对美国201条款,我国政府出台较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03年,国内钢材需求将继续扩张,国际钢材市场消费形势也将出现一定程度好转。“中国产业增长景气预测分析系统”的研究成果显示,钢铁工业增长景气将延续2002年的运行态势,保持在良好状态,钢铁生产将持续增长,全年钢产量将达到2.1亿吨以上;国内钢材价格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企业效益继续增长,全年实现利润将超过2002年;另外,钢材进口将得到抑制,出口有望高于2002年。

石油天然气工业。2002年,石油天然气工业增长景气指数经历了下降——震荡——上升三个阶段,以近似于倾斜的“W”状由年初的谷底缓慢攀升,虽然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全行业增长景气缓慢复苏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企业的市场预期是影响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运行态势的主要因素。从年初的情况看,由于国际油价总体水平低于上年同期,市场消费未见明显起色,行业运行延续着上年的颓势,增长景气指数滑落至历史最低。5月份以后,国际油价出现波动,国内油价走势也有所波动,受此影响,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先升后降,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9月以后,中东局势日益恶化和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力量的推波助澜使国际油价震荡攀升,引起国内主管部门对油品价格的调整,国内石油企业也加大了对市场的操控力度,虽然实际需求没有出现显著改善,下游企业补充库存以规避高价风险使国内消费形势开始好转,增长景气稳定上升,全行业开始出现回暖现象。预计2003年,国际油价将先高后低,全年均价与2002年持平或高于2002年,国内需求将保持适度增长,全年成品油消费总量为12250~12500万吨,同比增长4%左右。全行业增长景气将保持2002年的回升势头,行业复苏之路还将继续。

电力行业。2002年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行业景气指数全年运行于较高区间。电力生产、供应高速增长,总体供需基本平衡。全年发电量164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用电162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用电590、11830、1980亿千瓦时,增长3.0%、11.2%、10.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980亿千瓦时,增长7.7%;全国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4%。2002年电力行业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原因:第一,宏观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动力;第二,钢铁、煤炭、建材、机械制造等高能耗行业的

快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第三,农业电网新建和城市电网改造及西部地区用电普及,大大改变了电网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和网架结构薄弱的状况,迅速提高了农村通电率。中国产业增长预测分析系统的研究显示:2003年电力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增长景气将总体运行于良好景气区间(历史峰值水平)。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达到17820亿千瓦时,增长率约10%。另外,由于电力全国联网工程尚未全面完成,竞价渠道尚未建立和煤炭价格上涨致使火电成本上升,电价在2003年不会出现明显下调。

化学工业。2002年是我国化工行业复苏的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指数均值明显高于2001年;生产和销售保持同步快速增长,全行业完成产值7596.2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销售收入7216亿元,同比增长15.7%,受此影响企业获利水平显著提高,全行业资产利润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2002年化工行业良性发展首先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的需求拉动力量,如修建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城市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改革,对基础原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十分直接,特别是塑料板、管、带制造业,橡胶零件制造业充分受益,景气指数稳步上扬。其次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中(洗涤用品、化妆品药品)、日用塑料制造业的需求快速增加。再次是汽车、通讯、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橡胶制造业(轮胎制造业)、工程塑料等行业的发展。最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的需求也有所增加。2003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仍将是保证化工行业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不过,如国际原油市场大幅波动,会对有机化工原料、化纤原料、塑料原料等多种化工原料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化工行业增长预测模型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后的预测成果显示,2003年化工行业总体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但出现波动的可能性增大。

汽车工业。200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的第一年,行业增长景气指数上升幅度和持续性不仅以往不曾出现,在所有行业中也是绝无仅有。与此相应,汽车行业整体效益景气出现“井喷式”增长,汽车市场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据统计,2002年全国汽车累计生产325万辆,比2001年增长38.5%,其中,轿车109万辆,比上年增加55%,累计销量112万辆,比上年增长56%,是拉动汽车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2年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首先是居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使市场需求急剧扩大,200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居民消费热点转向住、行、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国内大城市私车拥有量大幅增长,私人购车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其次,市场准入制度放宽增加了汽车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而大大促进了需求的增长。由过去的目录制管理改为公告制管理,生产厂商数量增加,民营资本、外资相继进入轿车、客车和零部件行业,供给主体多元化促进了市场竞争,令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价格水平不断降低,进而极大刺激了用户的购车欲望。再次,汽车服务体系发展迅速,消费环境有效改善,汽车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程序更加规范,汽车消费信贷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最后,政府有关部门加紧修改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行业发展、鼓励汽车消费、规范市场行为、推进税费改革的政策法规,极大地鼓舞了消费者的信心,汽车消费使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2002年汽车市场火爆的刺激下,各大汽车企业大幅度修订了增产计划,新车型的推出步伐比2002年将明显加快,势必形成更为白热化的竞争局面。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进口汽车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中国产业增长景气预测分析系统”的最新预测结果,预计2003年汽车工业(含整车和零部件)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将达到20%以上,汽车工业全行业景气水平将在2002年基础上再创新的景气高峰,达到160点左右的水平。预计2003年汽车产销总量可以达到400万辆以上,增长幅度在23%左右。分车型看,预计2003年国产轿车产销量将达到约160万辆,增长幅度40%以上。进口轿车数量10万辆左右。客车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达到120万辆,增长率约为13%。载货车中,重型货车仍将成为带动增长的主力军,预计全年产销量将达到约125万辆,增长幅度13%左右。

机械工业。2002年,机械工业全线飘红,主要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总产值达18489亿元,同比增长25.1%,居工业各行业之首,经济运行质量也明显提高。从发展态势看,机械工业增长景气指数自2002年初开始平稳上升,在经历7、8、9月的震荡调整之后,逐步在115点左右的历史最好水平的区间内稳定下来。200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国民经济内在增长力量的集中表现。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03年机械工业增长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不过由于2002年基数太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可能要适当低些,按工业总产值计,将达15%左右的水平,按增加值计将达12%左右的水平。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将继续看好,并可能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纺织服装业。2002年,纺织服装业呈现良好运行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整体水平好于去年并且处于自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全行业生产稳定增长,服装业和棉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盈利行业。2003年,纺织经济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纺织工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纺织服装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长景气指数将在较好景气区间内波动,纺织工业生产、出口持续增长,但增幅有可能回落,纺织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产品价格仍将处于低位,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增幅提高的难度较大。

电子工业。2002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高速增长;国内电子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电子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产品出口大幅度上升,我国电子工业增长景气逐步回暖,景气指数从年初的100点以下上扬至113点,达到近3年以来的最高点。全年产值同比增长22.3%,成为对2002年工业快速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然而,在行业增长景气复苏的同时,企业效益景气未见明显起色,延续了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的下滑势头,全年下滑近10个百分点,跌至近3年以来的最低点。全行业亏损116.2亿元,同比增加18%;完成税金总额247.6亿元,同比下降了8%。预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2003年,电子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在100点以上的高位区间运行。其中,消费类产品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投资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另外,预计全球PC市场增长7.6%;2003年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口产品结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信业总体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预计,到2003年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规模将达到3亿户,年增长40%以上,固定电话用户也将超过2.5亿户,电话普及率将达到40%。

家电制造业。2002年,家电行业呈现出缓慢复苏的态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呈现前高后低的整体

回升态势,其中,黑色家电景气水平要好于白色家电,是拉动行业景气主要力量。引领行业景气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出口迅猛增长,出口景气与出口量表现出一致的前高后底。伴随增长景气的缓慢回升,家电业效益景气也开始走出亏损的地带,总体平稳回升,黑色家电表现出稳步上升的势头,白色家电效益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2003年,家电制造业仍将维续复苏势头,增长景气继续回升;多数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空调器如果天气形势好将会有10%左右的增长空间,微波炉的跌势将趋于停止,大致稳定在2002年的水平;同时,家电的价格将持续保持在低位;2002年中国家电企业中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2003年将继续有上乘表现,业绩将会有大幅度的跃升。

建材工业。2002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拉动下,建材行业整体运行状况好于往年,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较快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有显著提升。全行业景气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运行,并先后出现两波较有力度的上升。维持行业良好运行的主要动力为水泥制造业,在年初的100点上方盘横了5个月后,6月份景气指数从100.8点上升到108点。与此同时,全行业效益状况明显改善,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全年盈亏相抵后可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私营经济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58%。2002年建材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为2003年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奠定了基础,预计2003年建材工业产销量和利润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进一步上升,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增长指数出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小。在各个子行业中,水泥制造业由于受固定投资增长和关小上大的结构调整政策等有利因素持续发挥作用的影响,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态,但下半年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建筑用玻璃制品业将会延续自2002年9月出现的复苏趋势。

建筑业。2002年建筑业景气指数全年增势强劲,从年初的96点迅速攀升至120左右,增幅达25%,前半年景气指数上升的速度要略高于后半年,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预计2003年建筑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平稳上升,但是增长速度将会放缓,并低于2002年。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15%左右,近几年的热点包括住宅、大型能源建设和调度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将持续,建筑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仍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但由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滞后、企业经济效益较差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所改变。

煤炭工业。2002年,煤炭市场保持供求基本平衡格局,产销同步增长,煤炭价格继续适度回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是1997年以来运行质量和效益最好的年份。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在2002年上半年出现一定程度波动,进入下半年后则呈平稳上升的态势。企业实现利润显著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85.7亿元,同比增加42.3亿元,增长97.3%。2003年,煤炭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行业运行质量继续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行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继续增强。预计全国煤炭产量将在14.3~14.5亿吨,其中国内市场消费13.5~13.7亿吨,出口继续稳定在8500万吨左右。

烟草行业。2002年,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呈现总量供求平衡,税利总额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全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在2002年初基本延续了2001年下半年的大幅上升的走势,并在4月份到达了今年的高点120.3点,随后稳步下降,但仍处于较好的景气区间,全年整体水平明显好于去年。据统计,烟草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27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208亿元,上缴税金908亿元,同比增长23%。2003年,烟草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烟草行业的工商利税将在今年1400亿元的基数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将与今年基本持平,但质量和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卷烟产量将在今年的3425万箱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卷烟销售量也会适度增长。在卷烟产品结构上,预计2003年一、五类卷烟将维持今年的水平,二、三类卷烟则将分别提高1~2个百分点,而四类卷烟将可能相应有所减少。此外,市场竞争将向中高档烟集中;烟草产业结构将有效调整,市场集中度提高。

有色金属行业。2002年,有色金属行业摆脱了上一年度的下滑势头,出现回暖迹象。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小幅下挫之后,开始逐步升高,年终攀升至105点,创造了2000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呈现出明显的前低后高特征。由于主要产品的价格低迷,2002年有色金属行业效益出现滑坡,但势头逐月趋缓,据统计,2002年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上年减少30个百分点。各分行业中,重有色金属行业景气明显回暖;贵金属冶炼业发展很不稳定;稀有稀土金属是景气攀升幅度最大的行业。2003年,有色金属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继续稳步上升,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将比2002年有所改善,有色金属产量将继续增长。预计,2003年10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将达1000万吨,同比增长5%;主要产品价格将呈现上扬之势,涨幅达6~10%;中等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650亿元,比2002年增长8%左右,完成工业增加值725亿元,比2002年增长6%左右;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5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

食品工业。近年来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在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了整个食品工业的良性发展。2002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形势良好,行业增长景气指数一直处于较高的区间,从年初起即一路攀升,在11月达到了130.6的历史最高点,行业运行情况良好。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乳品业、水产品业、其他食品加工业等等同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密切相关的子行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子行业,对食品工业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2003年,食品工业景气指数将持续2002年的上扬趋势,但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影响,发展速度可能有所放缓。各个子行业中,2002年在兼并重组中逐渐成长的乳品业仍将是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

医药行业。2002年,医药行业景气指数先降后升。在9月份之前缓慢下降,主要原因是2001年国家分3批公布了药品降价方案,对医药行业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9月后医药行业的改革出现成效,产业集中度提高,积极因素开始发挥作用,有力地支撑了景气指数的爬升。子行业中,化学药制造业景气指数波动较大,主要与近期有关医药行业的政策规定频频出台有关,但其出口保持了往年的良好势头,对整个行业拉动作用明显。生物制药业受国家政策扶持,是增长速度较快的子行业,市场潜力巨大。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对医药行业的全面增长将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此外,中药现代化以及生物制药业的快速发展为整个行业奠定了产业基础。另外还有一些外界积极因素将推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比如国际市场上一些跨国制药公司的“转移生产”将为我国的医药行业提供商机,2003年加入WTO的积极效应进一步释放等

等。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2003年将是我国医药行业快速增长并走向健康发展的一年。

交通运输业。2002年,在多重积极因素的拉动下,交通运输业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铁路客货运输、公路客货运输、民航客货运输、水上货物运输等主要指标都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2003年,交通行业货运增长景气将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其中,铁路货运随着中国WTO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煤炭、冶炼物资、石油、化肥、粮食等物资的运量将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运量会超过19亿吨。但受“非典”疫情影响,客运增幅将明显下降,其中,航空客运还将扭转近年来的稳增局面,出现负增长。铁路客运将在2002年的基础上略有增长,水路、陆路和航空客货运都将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

旅游业。2002年旅游业市场需求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分别表现在三大类旅游业务上,入境游出现快速复苏;国内旅游保持快速增长;出境游仍然高速增长。据统计,2002年国内旅游收入可达3800亿元。2003年,受“非典”疫情和伊拉克战争影响,旅游行业增长将受重创,预计,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等等指标都将受到直接影响,并出现程度不同的负增长。

发展态势范文篇7

巩固强化战略地位,为航天发展定出总体基调。近年来,美、俄、欧、日、印等航天国家和地区把航天作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予以优先安排,在出台的国家安全顶层战略和综合性规划中均把航天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特朗普政府将“美国优先”的思想提升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强调应保持美国航天的领导地位和行动自由。在2018年3月的《国家航天战略》中,系统阐述了航天发展总体思路和方向,为制定国家航天政策确定基调。统筹优化管理体系,为航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美、俄等主要航天国家实行总统最高决策、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在总统的直接领导下,设立航天委员会等专门机构,负责制定国家航天政策或发展战略。实施统筹协调的航天分工管理模式,对分工界面和职责权限做出明确划分,军民管理主体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注重相互间的协调与平衡。超前制定发展规划,为航天发展描绘未来蓝图。航天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需要超前谋划航天发展。为此,多个航天国家制定未来20年乃至30年的总体规划。俄罗斯通过《俄罗斯2013—2020年航天活动国家规划》《2016—202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规划》《2030年前及未来俄联邦航天活动领域国家政策原则的基本规定》等,系统规划航天产业发展,满足国家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国际合作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完善法律制度,为航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已有29个国家颁布了航天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航天活动提供了法治保障。

世界航天产业在各国的进展

航天发展至今,影响范围不断拓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全球共有12个国家具备航天发射能力,50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卫星,先后有近9000颗卫星发射升空,2000多颗航天器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在使用空间服务。从各国进展来看,世界已形成美国、俄罗斯、欧洲为第一梯队,中国、日本、印度等为第二梯队,其他航天国家为第三梯队的发展格局。美国处于全面领先,保持绝对优势,发展势头未减,并有以颠覆性技术推动快速发展的态势。俄罗斯曾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具有规模庞大的航天工业体系和相对雄厚的基础优势,目前正在重整旗鼓,力图重返世界领先地位。欧洲以德国、法国为核心,多国联合,既独立发展又与美国合作,在运载火箭、对地观测、空间科学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日本通过以民掩军的方式发展军事航天能力,卫星应用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印度利用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在美、俄、欧的大力支持下,对地观测、深空探测等领域进展迅猛。总体来看,各国在航天领域中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产业繁荣发展。竞争主要表现在国际规则主导权争夺不断加剧。围绕航天新秩序的构建,传统航天大国和新兴国家激烈争夺新的国际规则主导权,当前国际空间治理规则谈判呈现议题多、协调难、利益冲突激烈,进程缓慢的态势。合作主要表现在国际合作不断深入,航天已成为服务国家政治外交大局的重要手段。航天多边、双边合作日趋活跃,合作范围向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等方向深化拓展。

世界航天产业经济规模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航天产业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呈现四个特点。经济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2018年,达到4147.5亿美元,同比增长8.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十年来,稳步提升,从2382.5亿美元稳步增长到4147.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6.4%,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速。政府航天投入和商业航天均呈现增长态势。航天产业通常分为政府航天投入和商业航天两个部分。政府航天投入通常受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政府航天投入总额为858.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十年来,全球政府航天投入有两个阶段特点。2009年到2014年,基本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到2018年,经历了2015年、2016年的小幅回落后,2017年的小幅反弹,在2018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创十年新高。商业航天则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商业航天经济规模为3288.6亿美元,同比增长7%。近十年,商业航天收入持续增加,从1706.4亿美元逐步增长到3288.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政府航天投入在航天产业中占比略有下滑,目前基本保持在20%左右。2018年,政府航天投入占比为20.7%。十年来,这一占比有两条基线,2009年到2014年,基本围绕27%波动;2015年到2018年,基本围绕20%波动。这一下降也体现出商业航天对于航天产业的驱动力在逐步增强。航天产业增长驱动力不断强化,未来增长前景十分广阔。当前,各国政府从战略安排、政策支持、预算投入等方面加大对航天的支持,航天产品加快优化升级,航天应用模式和服务持续创新,都为航天产业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航天产业经济规模增长,以及航天技术和发展模式创新。著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在2018年年底预计,到2040年,航天产业经济规模将提高到约1.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未来二十年,航天产业仍然有望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展现了航天产业广阔的增长空间。

世界航天产业的新特点

发展态势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文化发展态势主导多元综合创新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舞台,五彩缤纷,世界各种文化竞相纷呈。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儒、道、释文化,无不登台亮相。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种不同性质、色调的主义、理论、学说、思想和主张,都在顽强地表现自己,争夺和占领阵地,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什么?这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想围绕这个中心命题,重点谈谈当代中国文化曾经出现的几种主要范式和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问题。由于水平所限,自己的看法是否得当,还希国内外专家、学者批评教正。

中国现代文化的起始,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迅速解体,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的失败,敲响了封建主义文化的丧钟,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亡与图存成了全民族的头等大事。无数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在各个战线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展开了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恩格斯在1857年就科学地预见到:“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曙光。”

从鸦片战争开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五种文化范式。

一是中体西用范式。清末张之洞最早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所说的“体”是指原理原则,“用”则是指原理原则的应用。“中体西用”的思维范式,其实质是以封建主义文化的思想体系为“体”、为“本”,以西学即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思想体系为“用”、为“末”,其目的在于维持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种思维范式,反映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复古主义理论流派。

二是“全盘西化论”范式。系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陈序经(1903-1967)。他认为“中国文化根本上既不如西洋文化之优美,而又不合于现代的环境与趋势,故不得不彻底与全盘西化”。而创造新文化的唯一出路,则是“全盘西化”。如果不“全盘西化”,则必然为西洋文化所压迫,其结果则是“国家灭亡”,“连了种族也许灭亡”。“全盘西化”论不时在我国以不同形态浮现出来,在一些提倡者和鼓吹者看来,中国的一切不如人,甚至连中国的月亮都没有西方的圆。在理论上则是不加分析和消化,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学说,成为十足的洋人的“传声筒”。

三是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间接性。“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在一段时间内成了权威的思维模式。苏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概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文学原理”、“文艺学引论”等等,成了高等学府必修的教科书。但是无可否认,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教条主义倾向,并留有庸俗社会学的痕迹。这种思维模式自然要突出意识形态性。因此,文化的党性、阶级性、人民性、思想性,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相反对各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规律的研究和论述就显得相对薄弱。在文艺领域独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结果,必然要排斥世界各民族文艺中出现的新理论流派。斯大林时代主管意识形态的日丹诺夫,对西方现代主义一概斥之为反动颓废的文艺思潮就是重要佐证。前苏联文化领域的这种“马克思主义”范式对中国的影响,我们绝不能低估。

四是中国“”中出现的“文化专政论”范式。这种范式的代表作是委托炮制出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这个“纪要”以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大批“人性论”、“真实论”、“现实主义深化论”、“中间人物论”,鼓吹“根本任务论”。它披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外衣,掩盖着“”阴谋篡党夺权的实质。因此“纪要”所代表的是一条形“左”实右的极“左”文艺路线,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直接成为毁灭文化的那场“大革命”的前奏曲。

五是“综合创新”范式。在我国较早倡导“综合创新论”的是张岱年、王元化先生。在20世纪的30年代中期,张岱年先生就主张哲学发展的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解放后他又明确提出“文化的综合创新”论,他说:“我反对‘中体西用论’、国粹主义,更反对‘全盘西化论’,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一个新的创造,同时又是多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的新的综合。”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王元化先生呼吁学术界应重视综合研究法,认为综合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必然趋势,并提出应注意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蒋孔阳先生在《美学新论》中,进一步强调在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应走综合创新之路,他认为不仅在观点上应综合创新,而且在研究方法也应综合创新。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古今巨变、中外汇合的时代,各种思想和潮流纷至沓来,我们面临多种的机遇和选择。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把古今中外的成就,尽可能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以为我所用。学者有界别,真理没有界别,大师海涵,不应偏听,而应兼收。综合比较百家之长,乃能自出新意,自创新派。”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经过一个世纪的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表明前四种范式都不可取,而综合创新才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术的发展,有益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范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转瞬已成为历史。中国文化将以什么样的态势呈现于21世纪?未来学家在作着种种预测,浪漫主义诗人正在构思自己梦幻般的畅想曲,现实主义不忘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站在哪里,脚步又要迈向何方?站在新世纪伊始的门槛上,面对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考虑到时代挑战,社会的转型与发展的机遇,我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主导多元,综合创新。

冷战时代结束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向。就全世界范围来讲,意识动态领域(包括文化艺术领域)出现多元化景观,很难说有哪一种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能够成为全世界的主导理论。那么,我们是否能据此同意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中国现在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多元化呢?我认为这仅仅是说明了部分特征,不能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向。

主导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历史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整体,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我们所说的主导,具体来讲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求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以此去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二是要求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中外古今的一切文化现象,去从事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丰富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多元与多样是有区别的。多样是指同一种性质的文化体系中,可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同是儒家学说,既有孔孟为代表的正统的儒家学说,又有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还有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等等。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中,也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心理学、马克思主义艺术学、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等不同形态。它们虽然研究的内容、表现的形态不同,但其理论基础则是共同的,都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形式。多元是指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基础上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就文艺学来讲,我们看到的有: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波斯彼洛夫的《文学原理》;英伽登的现象学的文学理论;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弗洛伊德、荣格的文学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瑞恰兹和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尧斯、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理论;德里达及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美国的詹姆逊、英国的伊格尔顿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等等。这些不同文学理论派别的倡导者,他们的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和美学观是大相径庭的。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学派的学者们,追求的学术目的又有其共同性,即在探讨和研究文学艺术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方面又可以走在一起,取得共识。

在一个多极化世界,某一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中,主导与多元能否统一,多元文化之间能否共存,国内外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美国哈佛大学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教授在1993年发表在《外交》双月刊上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中说:后冷战时期的冲突的主要原因不是经济,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不同的文化。他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对于亨廷顿先生的观点,国际上曾引起激烈的争论。按照亨廷顿教授的看法,由不同民族和宗教构成的多元文化国家,必然是一个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地区。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林任君博士以新加坡文化发展的成功典型,有力地反驳了亨廷顿的观点。他说,新加坡是世界的一个缩影。移民是我们的共同历史,世界各民族与各种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资产。由于新加坡是个多元的种族社会,又处于不同文化潮流的要冲,我们有幸继承了世界的四大文明:中国文明、马来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换句话说,“亨廷顿预言会发生冲突的那些文明正在新加坡并存。然而,文明在新加坡小岛范围内的相互影响并没有导致冲突,也没有破坏我们国家的团结,相反地,却产生了美好的成果。”耳闻为虚,眼见是实。1997年春本人经去新加坡实地观察和体验,我深深感受到新加坡腾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正确处理和利用了多元文化的资源。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繁荣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新加坡人清醒地懂得,随着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交通的革命,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借鉴和选择西方文化的优点,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制度经验。他们强调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反对盲目接受西方文化。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一度沦为日本殖民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他们独立后坚决摈弃了西方文化中的那些平庸的、消极的、对青少年有害的成分,而借鉴和吸取了西方文化中有价值有成分,保持和发扬了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新加坡出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融合的现象。竞争的观念、民主、自由的观念与透明的法律、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民族文化传统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

第二,主导与多元统一。价值观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在新加坡并存的多元文化中,东方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共识,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力倡以群体利益为重的价值观,批判和抵制西方的那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新加坡的街道上、地铁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和文学作品中,随时可见儒家的一些著名格言。1997年春节期间,新加坡与山东省联合举办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孔子成了最受尊敬的中心人物。滨河湾广场在孔子的高大的站立塑像周围,还塑了五个小学生的像,他们分别代表了新加坡存在的五大价值观。这组群雕具有审美的象征意义,它形象地蕴含着新加坡文化的主导多元的基本特征。新加坡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综合创新不仅给我们以启迪,而且也给我们观察中国文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

中外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在一定时代某个国家存在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平衡的关系,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传统的原因,不同文化之中,往往由于一、二种文化适用于当时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大众的需要,而成为主要的或主导的文化。它之所以成为主导文化,是历史的必然,不是某些人可以主观杜撰的。国学大师张岱年对此说得很明确,他说:“每一时代,应有一个主导思想,在社会生活及学术研究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容许不同的学术观点存在。有同有异,求同存异。《周易·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又《睽卦·象传》云:‘君子以同而异’。同而且异,这是学术发展的规律。”我们说在新的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这首先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从空间来讲,中国的主体即大陆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台湾和香港、澳门地区,则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文化的多元性和体现不同性质、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思想体系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从时间来讲,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必然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主导多元的形态。事实也正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体现不同价值趋向不同哲学基础和审美观点的文化理论著作纷纷介绍、翻译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20世纪西方出现的种种理论学派几乎都在中国文化舞台上亮了相。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打破了前苏联的僵化模式,清除了形“左”实右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影响,开始真正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同时我们又兼容并包,广泛吸取和融合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允许不同学派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从一元走向多元,呈现主导多元的态势,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三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导多元与综合创新,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主导多元的文化形态,不是一种并行不悖、相互隔绝的静止形态,而是一种开放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形态。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本身,即可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对此,英国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学专家杜维明先生有一段很好的说明,他说:

最近十年国内考古学所取得的成绩显示,中国文化并不像以前所想的那样,是一种辐射性的文化,即从渭河流域、黄河流域,开始一点逐渐地向四方扩展开来。中国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一个多样性的、多源头的。有齐鲁的,有燕晋的,有荆楚的,有西秦的,这些文化慢慢地汇集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图腾时期,出现了最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龙。这个形象在自然物中是找不到的,它是由虎头、蛇身、鱼鳞、鹰爪、羊角等多种动物图腾、所集合起来的一个整合图形,是很多人的想象所汇集成的一个特殊的形象。一方面表明它的源头很多,另一方面又表明它是整合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我们比较强调汉族在中国文化塑造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实质上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集合体,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它特殊的价值,有它特殊的价值趋向。不可否认,少数民族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既是多源头、多侧面的,又是统一的整合体。

杜维明先生还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明中国文化的思想流派也是多元的。在公元前六世纪,世界是各种不同的轴心文明产生的时代,中国文化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流派。以后在不同朝代,依据社会的需要,而往往以某一学派的思想为主导。大一统的秦代以法家思想为主;汉初出现了“黄老之术”,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玄学时代,则有老、庄、易各种不同的传统。后来,从印度传入佛教,从蒙古输进伊斯兰教,西藏带来喇嘛教,17世纪从西方传入了天主教。这些宗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趋向来看,它的思想是多元的,是各种思想互相撞击、融合的过程。”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走向综合的时代。伊·普里戈金和伊·斯唐热合著的《从混沌到有序》中写道:“我们相信,我们正朝着一种新的综合前进,朝着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前进。也许我们最终能够把西方的传统(带着它对实验和定量表述的强调)与中国的传统(带着它那自发的、自组织的世界观)结合起来。”对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理论学派的思想体系,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尽可能地加以综合。在综合中分析,在分析中综合,只有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国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才有可能推进中国新文化的建设。

综合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任何文化上的创新都不是空穴来风,总是有所继承,有所借鉴,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展。因此,综合不仅在内容上要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体系中的一切有益的成份,而且在方法上也要善于吸取不同文化中存在的那些被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先进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和创造新的科学范式,从而引起理论上的革命和文化事业的创新。

发展态势范文篇9

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简说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四、多元、多样、复杂性:90年代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90年代这一发展呈多元、多样、复杂的发展态势,即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时空的多样性,民舞群体观念的复杂性,以便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于七八月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时节,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当地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神同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功能是通过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体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俗称“吃鼓脏”)是其最为隆重的神圣节日,它是一个由血缘家族、宗教为核心的“江略”(类似军事联盟的氏族组织)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2年举行一次,届时众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时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裸体像。在踩鼓时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绕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孙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孙子。〔3〕80年代以后,苗区的生产单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经济的私有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一次呼唤人们的劳动互助,这种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由此给人们提出了恢复“江略”团结的需求,通过鼓社祭,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同跳《踩鼓舞》,共饮“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缘的圈子里,使人们获得“江略”认同感的满足。从苗族鼓社祭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迹,又有加强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增强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还有击鼓而舞的愉悦快感。多元多层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特点在当代民间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适合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当然,这种改编应该十分慎重,不负责任瞎改乱编只能糟蹋民间舞蹈的精华,尤其给青年人造成误导,成为披着民间舞外衣的假冒伪劣产品。

3.舞群观念的复杂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观念,即其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生死观念、审美取向等。舞群的思想观念受到社会主体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舞群的年龄、职业、接受教育的程度等对其思想观念也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一切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原生形态的祭祀舞蹈的核心是万物有灵观念,其中以祖先崇拜尤甚,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从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或早期封建社会,祖先崇拜是压倒一切崇拜的宗教活动”〔4〕人们以为只有隆重的祭祀,才能获得祖灵的庇护,避免灾难,因为祖灵是直接掌握人们命运的。祖先崇拜的意识根深蒂固,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通过传统的祭祀年节和民间舞蹈,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土家族《跳摆手》祭“八部大王”,瑶族、畲族《跳盘王》祭始祖盘王,苗族“吃牯脏”跳《木鼓舞》、《芦笙舞》祭祖神等,均系祭祖仪式和舞蹈。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把民间舞蹈视作民族历史的教科书,通过民间舞向族民传授民族历史知识,使子孙后代永不忘本。如今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物质成果。但是,人们仍然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使自己的生活幸福、事业发达,家族兴旺,寻根念祖、祈求祖神保佑的思想并未消除,通过参加祭祖民俗活动,同胞共跳摆手舞、芦笙舞,与祖神进行勾通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寄托的观念依然在一部分人心中延续。当然,中国民众也在努力使民间信仰适应新生活方式的需要。

〔收稿日期〕1999—06—10“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责任编辑】郑畹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文化模式转型中的几个问题[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正文.黔东南苗族社区的变迁态势[A].人类学与西南民族[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杨@①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4〕蔡家麒.论原始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发展态势范文篇10

1.民间舞蹈是人体动态文化

民间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民间舞蹈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相连,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涉及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民间舞蹈是社会文化交织融合的总汇演。

2.民间舞蹈的文化结构

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以便使我们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民间舞蹈的时间性,即民舞文化的纵向面,展现民舞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可称之为“时间文化层”,即其历史层面。从时间文化层来分析民间舞蹈的形态,可分解为“原生形态”和“变异形态”二种形式。二种形态的生成都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历史背景、民舞群体的民族心理和审美心理等方面的综合互动作用。原生和变异二种形态的演变,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累积和融合,它表现为原生形态舞蹈的基本节奏、步伐、动律和体态的基因及其功能、文化内涵,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整合。民间舞蹈的空间性,即民舞文化的横断面,展示民间舞蹈的结构、表演环境、表演形式和程式,可称之为“空间文化层”。从空间文化层来分析民舞结构,可分解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二种构架。表层结构是指民舞表演中可见的物质性、动态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物具有指称、意味和记忆等功能。深层结构是指民舞主体即特定民族群体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审美情趣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它是蕴藏在民族群体头脑中的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生死观念等。

二、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转型

1.“社会转型”简说

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现象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异性是永恒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社会进入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加速期。何为社会转型?社会学家认为:“‘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当我们说社会转型时,着重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社会转型’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1〕社会转型期不是一切都变,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变,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都有一个向度的问题。本篇论文无意去探讨“社会转型”这一社会学术语,而是想通过吸收社会学家的科研成果,在当代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学科透视、分析传统的民间舞蹈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变异原由,使我们能较为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些现象。

2.民舞生存空间的变化

我们知道,历史上由于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结构、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千百年来民间舞蹈是在特定时空、特定群体中传承的,这个“特定时空”大多包括宗教仪式、祭祖祈神、年节聚会、生产劳动、婚丧嫁娶、谈情说爱等各种民俗事象;这个“特定群体”是指各民族的广大民众。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他们总是喜爱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舞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在劳动小憩或亲朋相聚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要唱唱跳跳歌舞一番,民间歌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讯、交通的大力改善,各民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空前的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在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民族贸易等地方经济中,接触了外界,开阔了视野,他们还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方式,认识世界,了解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当代色彩纷呈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卡拉OK等娱乐方式迅速传播,尤为青年人所青睐,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撞击,文化娱乐形式的多样性和普及性,特别是价值观念的转变等诸多因素,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化,这一变化呈多元、多样、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三、民间舞蹈的时空移位与新包装

1.民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0年代,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对外联系,为该地区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创造了条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多有保存,奇特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这些民族地区发展的首选项目,旅游业的发展使该地区走出封闭的山寨,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与此同时,在一些大中城市,也掀起了兴建民俗村、民族园、风情园的热潮,这些旅游景点规模不等,他们将各民族风格独特的建筑荟萃一起,并配上身着盛装的本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动静结合,交相辉映,使游客在一天或半天之内饱览民族风光。这一时期利用传统的民俗节日,采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根据商品流通的需要生造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节日,民族歌舞自然是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此间的民间舞蹈在旅游景点或节日活动中,展现风土民情,渲染节日氛围,增加活力和参与性,加强与商客游客的感情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民舞文化时空的移位

民间舞蹈多与信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紧密相连,其表演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无不受到民俗活动时空的制约。长期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节日、祭日,并从常日中突出出来,且以年为周期,循环往返,周而复始,不同的节日、祭日还形成了程式化、仪式化以及禁忌等约定俗成的风习。然而旅游景点的民族节日和歌舞表演,打破了原时节性和空间性的局限,反复再现节日民俗事象和民间歌舞等场景,使民间舞蹈赖以依存的民俗文化时空发生了变化,其内容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观赏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贵州雷山郎德村为例:这一带风俗约定,农历六七月间吃新节后才开始吹芦笙,到正月十五以后禁止吹奏,据说是春天后吹芦笙惊动谷神会造成粮食歉收。过去对违者处罚很重,要本人宰牛扫寨发誓不再违犯。作为旅游点开发后,现在只要游客一到,不论春夏秋冬哪一天,村民们照常吹芦笙跳《芦笙舞》迎接。过去只有在十二年一次的“鼓社节”(吃牯脏)才敲击的铜鼓,也照例每日向游客敲响。〔2〕滇东南彝族地区也有此风俗,每年四月初八“跳宫节”后不能再敲击铜鼓,理由也是铜鼓声会惊动谷神而使庄稼歉收,如今也已改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云南石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石林周围居住着彝族支系撒尼人和阿细人,边弹大三弦边跳《阿细跳乐》,是他们的代表性舞种。改革开放前,彝族人民基本按照传统习俗过火把节,没有表演成分,没有商业性质。节日期间或花好月圆之际,撒尼、阿细青年男女总要会聚一起,围着篝火跳乐(月),他们以舞蹈的方式自娱自乐,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近十多年来,节日活动产生了质的变化,节日期间国内外、省内外游客和商人大量涌来,其人数无数倍于当地彝族人。昔日彝家老少高举火把游弋田间驱瘟逐疫的火崇拜仪式,变成了广场的象征性篝火;昔日围着篝火自娱自乐、谈情说爱的《跳乐》,变成商业性的歌舞表演;昔日以血缘群体和地缘群体为节日的主体,变成数倍于本族人的外来者。

3.民舞形态的新包装

民间舞蹈在新的时空环境内,展示给游人的舞蹈形态大多是经过加工后的新包装,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经改编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间舞蹈无穷的魅力,此种民舞具有“新民舞”的意义。旅游景点的民间舞面对的是广大游客,经过加工改编后的民间舞突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强化了原民舞的风格韵律,动作变化更为丰富优美,既保持了民间舞蹈的“土风”味,又适应旅游文化的艺术欣赏品味。云南德宏州的《新嘎光》就是生动的一例。傣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家人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看不见孔雀跳舞,就得不到幸福和吉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德宏地区成为国内外旅游和经贸的热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食粮的需求越加迫切,旧的民舞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80年代中,州歌舞团和群艺馆的舞蹈家们,在原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中加以精选、提炼,整理改编出《新嘎光》,既保留了抒情典雅、韧性起伏的动律特点,又规范发展了动作组合,很快得到傣族群众的认可,特别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

全国民舞集成工作的大力开展,有力地促进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改编,使一些濒于失传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新生,也使一些基础较好的民间舞更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藏族《龙鼓舞》是青海省黄南州新挖掘的原始祭祀舞蹈,每年于六月跳神会时祭祀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青壮年男子手持单面鼓在神师的引领下边击鼓边跳。经整理加工,将流传下来的13段(套)动作,更趋完整规范,以雄健粗犷的跳跃击鼓动作,表现了请神、敬神、送神、降魔以及模仿雄鹰、骏马、海螺、太极等形象,无论从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使这古老的舞种得以新生。陕西的《安塞腰鼓》、安徽的《花鼓灯》、山东的《鼓子秧歌》、青海玉树的藏族《卓舞》等一大批民间舞蹈,都在保留原基本节奏、步伐、动律、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不伤筋骨强化精华的加工,在服饰、道具、音乐伴奏上突出了民族色彩,加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适应了当代审美的要求。加工后的民间舞又回到民间,从而带动了民间舞蹈形态从原生或半原生形态向变异形态的发展演变。

四、多元、多样、复杂性:90年代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促进了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90年代这一发展呈多元、多样、复杂的发展态势,即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民舞生存时空的多样性,民舞群体观念的复杂性,以便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1.民舞文化内涵和功能的多元性

民间舞蹈文化的变迁,首先表现在其内涵和功能的大包容量,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浸染下,使其古今交错、新老混杂。青海玉树草原的赛马会是康巴藏区远近闻名的草原盛会,每年于七八月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时节,都要在玉树结古镇草滩上进行民族歌舞、格萨尔说唱、赛马、射箭等表演,以及贸易交流等。90年代初,玉树当地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寺院,把法舞《羌姆》搬上民俗节日赛马会进行展演,这在佛教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数百年来,《羌姆》作为藏传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始终恪守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即遵循在寺院内由喇嘛僧侣表演的规则。现在寺院的活佛和喇嘛自愿地把法舞和群众性民间歌舞联合演出,从而使《羌姆》冲出了寺院的禁锢,增强了表演性、娱乐性,淡化了佛法的神秘感、威慑感,把宗教和世俗的关系拉近了,这一作法在全民信教的藏区很有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落实的结果。《羌姆》法舞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表演时空的移位和表演程序的简化,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人神同乐、宗教世俗化的发展。

民间舞蹈的内涵和功能是通过民俗事象的主旨予以体现的。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俗称“吃鼓脏”)是其最为隆重的神圣节日,它是一个由血缘家族、宗教为核心的“江略”(类似军事联盟的氏族组织)举行的祭祀祖先的活动,每隔12年举行一次,届时众人要跳《踩鼓舞》,踩鼓时要身背祖先“央公央婆”跳舞。央公央婆的象征物是用杉木雕刻成的男女半身裸体像。在踩鼓时象征交媾的表演中,要绕寨一周,表示祖先看望子孙繁衍,人人都是央公的孙子。〔3〕80年代以后,苗区的生产单位“家庭化”,加速了家庭经济的私有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再一次呼唤人们的劳动互助,这种互助自然是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发生。由此给人们提出了恢复“江略”团结的需求,通过鼓社祭,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同跳《踩鼓舞》,共饮“江略”酒,似乎又回到了同一血缘的圈子里,使人们获得“江略”认同感的满足。从苗族鼓社祭的活动中,我们看到这里既有祖先崇拜的信仰痕迹,又有加强群体之间的心灵交流增强认同感的心理需求,还有击鼓而舞的愉悦快感。多元多层文化内涵和功能的特点在当代民间舞蹈中具有共性。

2.民舞生存空间的多样性

民间舞蹈生存传衍的空间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随着当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空间呈现出多样、交叉的立体式形态。绝大部分的民间舞蹈仍然在原产地传承发展,它们较多地保留着民舞的原生形态,或原生和变异并存的状态,只要这个地区和民族继续保留着适合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民间舞蹈将与人民永存。作为某一特定民间舞蹈形态和风格的传衍,往往伴随着一个时代的需要或结束而延续或消失。旅游文化、商贸集会或各种文化节,扩大了民间舞蹈传播的空间,经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增强了表演性和观赏性,当其反馈回群众后起到升华提高的作用。当然,这种改编应该十分慎重,不负责任瞎改乱编只能糟蹋民间舞蹈的精华,尤其给青年人造成误导,成为披着民间舞外衣的假冒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