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情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8:20:34

发展情况

发展情况范文篇1

20*年是我县实施“推进五大创业工程、实现全面振兴目标”这一新的发展战略的开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办好九件实事、抓好九项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奋斗、干事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小康应县、和谐应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结一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增强综合县力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农业比重过大,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虚而乏力;三产发育不足,小而初级。这是我们应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所在。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按照“强化一产、壮大二产、搞活三产”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㈠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在粮食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基地。今年入春以来,我们面对粮价下跌、粮食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切入,不断加强了基地建设工作。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我们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72万元,减免农业税770万元;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我们推广了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实施了优种工程和农业机械耕作项目;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我们实施并完成了义井片5700亩、大临河片1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下社镇西三村高效节水园区建设工程,薛家营水库灌区、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二是抓流通。一年来,我们在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培植粮食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拓宽了粮食销售渠道,使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抓转化。通过积极运作,完成了玉雄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已进入试产阶段。这个项目的建设对我县粮食产业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以上三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和测算,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6.6万亩,比去年增加1.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亿公斤,比去年增加150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扩张蔬菜基地。今年,我们通过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在义井、大黄巍、臧宅三个乡镇新发展了5万亩蔬菜基地,为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保障。二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今年,我们通过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规范蔬菜种植活动,新增无公害蔬菜面积5万亩,累计达到了10万亩。同时,还积极开展了青椒、胡萝卜、架豆、马铃薯四种蔬菜国家产地质量认证工作。三是加强蔬菜产地市场建设。为了保护菜农利益,今年蔬菜上市期间,我们依法整顿和规范了蔬菜市场秩序,并收起300多万元管理费。11月份,我们利用收取的管理费启动了下社、赤堡、下马峪、义井、龙泉5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工程。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生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总产6亿公斤,

在畜牧产业发展上,我们突出抓了奶牛养殖。年初,我们面对乳业衰退、奶牛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站在逆向思维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确立了“淘汰一批、新购一批,改善牛群结构;改良一批、更新一代,提高奶牛档次”的思路,通过运作,淘汰了2000余头低产和病残奶牛,购进了2600余头高产奶牛、改良了6460头奶牛,与此同时,组织发动奶农、鲜奶经纪人新建起59个奶站(累计达到72个),大大提高了奶源基地的竞争力。此外,还组织畜牧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落实了“一免四补”政策,使奶牛养殖户得到350多万元的实惠。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全县奶牛养殖再度走热。截至11月底,全县奶牛存栏数达到21370头,同比增长19.9%。由于我县奶牛养殖势头强劲,今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15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县范围。

在林果产业发展上,我们突出抓了生态建设。一年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25公里通道绿化工程(栽树60多万株);4万亩农田林网工程(栽树10万多株);4.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1.2万亩荒山造林工程(飞播造林4万亩,流域造林3.2万亩,水保造林4万亩)。由于我县生态建设成绩卓著,今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生态建设先进县”。

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据农业部门测算,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039元,比去年增长10.1%。

㈡以七大行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传统优势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开发产品,拓展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1-11月,白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279万元,上缴税金1388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和11.8%;炉具企业上缴税金174.6万元;陶瓷企业上缴税金275.5万元。

传统劣势企业改制取得了新进展。一年来,我们先后对应县糖厂、应县化肥厂、利达玻璃厂、应县麻纺厂、恒达陶瓷厂、大众陶瓷厂、棉织厂等10家老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审计,并按照该退则退、该破则破、该转则转、该租则租、该卖则卖的原则,采取了相应的改制措施。目前,棉织厂破产已完成,玻璃厂破产已进入法律程序,糖厂和化肥厂实行了租赁经营。通过推进老企业改制,使一些回生无望的老企业彻底消失。使一些苟延残喘的老企业焕发了生机。

新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方筹资建成了一批调产项目。2002年8月开工建设的玉雄淀粉糖品有限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已于今年10月建成,目前正处于试产阶段;2003年10月开工建设的下原平钢铁有限公司电炉炼钢项目,已于今年8月建成,目前进入了投产准备阶段;去年立项建设的同朔水泥有限公司20万吨水泥生产技改扩建项目,已于今年7月建成投产;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引资建设的晋华、金茂、腾达、文通、鑫光、金海洋等煤炭加工运销企业已陆续投入运营。这些企业在煤源紧张、原煤涨价的形势下,今年,为我县财政做出了1300多万元的贡献。

据经贸部门统计,1-11月,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4.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上缴税金3771.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26%。

㈢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三产结构调整步入轨道。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建设晋北旅游大县的目标,重点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了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为了提高应县木塔的知名度,年内我们投资65万元,开展了以木塔为主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四次全国性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会,散发宣传应县木塔的光盘3000多张、资料5万多份;在北京、大同、太原等城市和一些交通要道上架设了大型广告牌,在英特网上制作了宣传网页;组建了神塔旅行社。通过宣传促销,木塔景点游客数量由去年的6万余人次增加到今年的7万余人次,门票收入由去年的240万元上升到今年的425万元。二是加大了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今年以来,不仅我们组织编制上报了应县木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净土寺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恢复建设等方案,完成了应县木塔周边环境整治、辽代博物馆建设、应县木塔消防、技防等项目的立项研究和项目申报工作,而且和台湾籍佛教界著名人士蔡荣富(慧礼法师)达成了开发建设应县龙首山文化园的协议。

一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在增加财政收入上下了功夫,特别是培植新财源、整顿税收秩序、争取转移支付资金三项工作的开展,扭转了财政收入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11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4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7%。据预测,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可达8100万元,比去年增收1030万元,增长14.6%。剔除去年财政收入中的770万元农业税,实际比去年增收1800万元,增幅为28.5%。此外,今年我们又争取到2881万元转移支付资金。由于财政形势有所好转,我们给全县干部职工增发了25元和84元津贴。

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乡基础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改善人居环境,既是提高人民生存生活质量的需要,又是增强招商引资承载能力的需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加大了城乡基础建设力度。

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启动并实施了旧城改造一期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五座办公大楼建设工程。

在实施旧城改造一期工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了先规划、后建设的指导方针。首先,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应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旧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先后组织专家、县领导、中层领导、老干部代表、社会各界代表进行了40多次讨论和论证,使规划具有了较强的指导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具体实施中,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人为本、依法公开的改造思路,坚持做到了决策、规划、补偿、招商、程序五项公开。特别是针对旧城居民弱势群体较多的实际,推出了拆一平米旧房补一平米新房的“拆一补一”补偿安置办法,量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全省范围内开创了旧城改造先河。在拆迁动员中,我们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广泛支持。由于我们工作力度大,措施得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期工程一、二、三标段612户居民和38家单位的房屋拆迁工作,拆迁总面积7.19万平方米。在拆迁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手段,没有出现一起拆迁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拆迁安全事故。11月4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旧城改造大手笔》为题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目前,一期工程一、二、三标段基础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四、五标段拆迁动员工作也已圆满完成。与旧城改造相配套的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于6月22日开工,11月25日开始供暖。为旧城改造解决拆迁户居住问题的西苑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4月1日开工后,经过紧张施工,10月底前已完成了楼体建设全部工程和小区内的绿化硬化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196万元,目前厂区建设已完成,管网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解冻后正式投入使用。五座办公大楼的建设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工商办公大楼、劳动和社会保障大楼已开工建设;交通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计生大楼目前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积极争取落实奖金,公安刑侦大楼立项工作正在进行。

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我们启动并实施了公路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工程、村通电话工程、城乡饮水解困工程等。

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三项工程:一是投资1000万元的桑干河大桥建设工程。长381.6米、宽8.5米的桥体工程已在今年国庆节前完工,引线工程路基建设也已完成,预计明年7月可竣工通车;二是投资2500万元的洗朔线过城段改线工程。长7.815公里、宽18米的路基工程已完成,路面工程明年春天由市公路局完成;三是村通水泥路工程。全年共完成村通水泥路402公里,总投资6000余万元。投资1000万元的电子政务工程,4月7日与山西省移动公司朔州分公司举行了工程建设签约仪式,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和调试,局域网、互联网全部开通,将于12月28日举行竣工剪彩仪式,明年元旦正式运行。投资1200万元的村村通电话工程,新建起4个基站,架设了140公里光揽,覆盖31个山区偏远建制村,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资430万元的25村饮水解困工程已全部完成。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朔州现场会专门观摩了我县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情况,与会领导、专家对我县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在全省推广的决定。

此外,今年我们在塔乡游子们的倾力帮助下,使北同蒲铁路延建项目落入县境。这件事情标志着我县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据统计部门统计,1-11月,全县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8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05倍。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在城乡建设上又做了不少事情。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卓有成效

推进社会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教育事业在去年完成中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的基础上,今年又公开聘任了146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县直中小学副职,从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了200名教师,教师全员招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改善教学条件上,今年又完成了40所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总投资3023万元,建筑面积47110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教育教学基础;还针对性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城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对农村贫困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共免书本费、杂费138万元,受益学生近7000人。卫生事业在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进行了县级医院管理和乡镇农村医疗组织建设,整顿了私开诊所乱行医问题。规范了行医行为,为群众创造了较好的就医环境。科技工作重点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文化事业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俗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同时,整顿了文化市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加强基层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在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绝育户的奖励扶助上、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上、计划生育服务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78‰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0.5%,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社会保障事业在加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同时,全面启动了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使1100多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此外,我们还完成了社区组建工作,成立了9个社区服务中心;安置了95年以来的197名军转人员;开展了城市管理整顿、交通秩序整顿、客运秩序整顿和专项严打斗争,全面加强了社会秩序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发展情况范文篇2

刚才,局长和局长分别对区品牌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好品牌建设提出了意见,我觉得两位局长讲得很好,非常符合实际,针对性很强,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两位局长的讲话精神。下面,我以“以品牌建设助推产业升级”为题讲三点意见,希望我区的品牌建设能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关于“十一五”期间品牌建设情况

刚才,局长已经代表品牌办作了一个品牌发展报告。我记得年也召开过一次品牌建设会议,会上有很多的企业家作了典型发言。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区去年财政总收入已经突破了100亿,达到了100.07亿,地方财政收入是59.67亿,在全省排第三位,非常不容易。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幅在十六个强县市中仍处于领先地位,上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了66.54亿元,地方收入44.5亿,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大力推进品牌建设是密不可分。这几年,我们培育了一大批的品牌企业,品牌经济发展得非常好,税收也稳定增长,工业企业是税收稳定增长的来源,目前的财政收入中47%是工业企业贡献的,这中间又有很大一部分是今天在座的品牌企业对的贡献。与此相关区品牌建设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品牌培育与创建工作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区的驰名商标从1件增加到16件,名牌产品从无到有,目前已经有3个,省名牌产品有17件。另外,还有大量的商标和产品获得了省市区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形成了品牌建设梯度培育的良好格局。品牌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4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是品牌经济的效应。

2.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五年来,我区主持起草国家标准24只,行业标准14只,建立部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有1个部级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和2个国际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落户,101只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了我区企业形象。

3.企业创牌意识大大增强。从“要我创牌”转变为“我要创牌”,从区政府到各职能部门和镇乡(街道)、到企业,都将品牌建设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品牌建设氛围。品牌工作在我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品牌建设机制,品牌建设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以上三方面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省市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区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一直关心支持区品牌建设工作的省市工商局、质监局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除此之外,区委、区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保障了品牌战略的顺利实施。

1.组织保障。专门成立了区实施品牌经济战略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挂帅,相关部门参加;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品牌工作领导小组,从领导力量上提供了保障。

2.政策保障。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品牌扶持奖励政策,年以来,区财政共兑现品牌奖励和补助金额达1368万元。当然,这个数字也不是很大,十年来也只有一千多万,今后我们区品牌建设的扶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3.舆论保障。一方面通过新闻舆论的关注,推动形成全社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策划品牌建设、品牌推广、品牌宣传系列活动,全区上下对品牌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企业参与品牌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加。

以上简要地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我区在品牌建设上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区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注册商标总数与法人企业数量比率偏低;二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等行业品牌相对薄弱;三是农产品品牌相对单一;四是经济总量小,品牌竞争力较弱;五是品牌成长的环境有待改善等等。

二、关于“十二五”品牌建设任务

品牌建设是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委托大学专家制订了区“十二五”品牌发展规划,经浙大专家和品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多次研究,共同探讨,基本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下一步我们要根据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衔接,使区“十二五”品牌建设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十二五”期间品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为主题,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设的有效政府工作机制、良好政策体系和针对性的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形成“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品牌发展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着力营造有利于品牌创造、品牌利用和品牌保护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努力在“十二五”期间使区品牌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县(市、区)前列。

“十二五”期间品牌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到2015年,全区注册商标总数超过11000件,法人企业商标拥有率达到70%以上;驰名商标达26件,省著名商标达48件,市著名商标达79件等。

三、关于推进品牌建设的具体要求

今天的会议除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以外,关键是谋划“十二五”品牌建设,我再提三个方面的建议和要求。

1.认识上要有新提高。刚才局长对“品牌”建设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概括:“品牌”是“品质”+“品格”+“品德”,这是对品牌内涵的把握,是一个非常精准的解释。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产品短缺时代,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续而到现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我们对品牌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对品牌的理解分成四个层面。第一层面,品牌是符号、是产品形象。比如的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是一个商号,是区别于同类产品的代号,就像人的名字一样。第二层面,品牌是质量,是品质。特别是在刚刚走出短缺经济时代,品牌就是质量的代表、质量的化身,比如凤凰牌、永久牌自行车就代表一种质量。第三层面,品牌是企业文化。现在,供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品牌代表质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产品产能已经饱和,不是产品能不能生产的问题,而是产品能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品牌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一种融合。刚才“老板”电器的任总也做了精彩的发言,它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企业主要领导的理念、价值和品德的融合。所以“老板”这个品牌现在的价值就高达几十个亿,上市的话其品牌价值就更大。全球对品牌价值有评估,“可口可乐”的老板就说,假使公司倒闭,第二天照样可以用“可口可乐”这个品牌把公司在全世界重新做起来。这是因为工厂只是一个形式,品牌已经是一种升华,凝聚了企业文化。第四层面,品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时尚潮流。前两天,很多家纺企业在上海参加国际家纺博览会,我也参加了,感受很深。家纺是的传统特色产业,今天在座也有很多家纺界的企业家,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家纺不仅仅是做一块料子,而是要引领时尚潮流。我参观奥坦斯布艺,发现它不仅仅是设计,从窗帘到摆设,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一看到产品就知道我们今后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时尚潮流。这也是“LV”包之所以如此贵的原因,它每年做时尚的,引领世界时尚的潮流,价值不可估量。品牌建设的终点也不仅仅是引领和成为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引领标准的制定,做标准是品牌建设的最高形态,一流企业做标准,也要有这样的企业。

2.保障上要有新举措。第一,领导力量要加强。这次区长一定要我来参加品牌建设会议,因为我参加,部门、镇乡一把手都要参加,这样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保障全区上下的品牌工作有人抓,能抓到实处。第二,政策保障要到位。我们前几年在品牌建设奖励上投入了一千三百多万,我觉得还不够。新五年在政策保障强化上,一是结果和过程要并重。以前我们只重视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结果,现在我们要重视引导企业去创名牌、创著名、创标准,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区财政、经发、工商、质监等部门要进一步研究,不只是事后奖励,应该在整个品牌建设的过程中给予奖励和支持。就好像上市,企业上市之后的政府奖励其实已经微不足道了,企业真正在乎的是在上市过程中,政府能否给予其帮助和支持,这些比事后奖励更重要。创品牌也一样,在评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之后,企业销售和利润都上去了,这个时候的奖励对企业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过程怎么支持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二是硬件和软件要并重。昨天在上海,我和家纺的企业家探讨,他们向我反映区的家纺业已经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所以他们不在乎政府对于技改的奖励和支持,而需要政府帮助他们引进人才,在这方面就需要从原来的只重技改转变为技改与软件并重。三是质量和特色要并重。这次我去上海看了家纺馆,有一点对我触动很大,现在家纺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亮点,在不同的领域有自己的特色。对品牌建设而言一定要突出的优势,要有的特色。第三,社会合力要加强。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党委政府是不够的,仅仅靠企业也是不够的,要全社会来关注,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重视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全区上下形成共识,要整个社会形成共识,这样品牌建设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上次朱书记让我在区党校读书会上做了一个中央党校读书汇报,我讲了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也是现在品牌建设也碰到一个大问题,诚信体系建设对目前的包括来说,都是很欠缺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包括前段时间号称“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造假事件,反映出目前整个社会在诚信体系方面的缺失。

那次会议上,我也举了个例子,就是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这个案件,三鹿奶粉并非自己要去用三聚氰胺,而是所谓的科技人员推荐的,理由是三聚氰胺加入后奶粉中可测到的氮含量会增加,当时三聚氰胺还因此作为国家的发明和专利报到科技部,三鹿奶粉的生产企业到现在为止还挂着这个牌子,非常痛心啊,我们的个别科技人员也造假,所以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缺失是非常可怕的。我年到美国去接受培训,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讲是什么,绝对不是规划问题、经济管理问题,而是诚信,就是出了问题后怎么样对待诚信的问题,所以诚信建设需要全社会的重视,诚信建设是区品牌建设的一个基础。

3.工作上要有新成效。我们的品牌与世界品牌差距在哪里?同样是品牌,但是我们与世界品牌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比如拿我们的名牌西装“杉杉”西服去和国外的“阿玛尼”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这背后就是品牌的创新力和营销体系的差距。所以品牌不光是一个牌子,它背后要有整个设计研发团队都做支撑,品牌的创新能力、品牌的成长环境都要支撑。一方面,要发挥企业主体力作用。增强品牌的延伸度、认可度和传承度。这也是家纺企业对我的启示,家纺已经将近五六年时间,每年总量都维持在一百亿左右,如果没有品牌的延伸、产业链的延伸,仅仅靠做一块布、做一般的基础产品是很难实现转型升级的。只有增强品牌的延伸度,家纺企业才能实现华丽的转身,今后的家纺产业集群可能就会是一千亿。希望在座的企业家对品牌建设能够进一步地关注。

发展情况范文篇3

20*年是我县实施“推进五大创业工程、实现全面振兴目标”这一新的发展战略的开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办好九件实事、抓好九项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奋斗、干事创业,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小康应县、和谐应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结一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增强综合县力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

农业比重过大,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虚而乏力;三产发育不足,小而初级。这是我们应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所在。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按照“强化一产、壮大二产、搞活三产”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㈠以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在粮食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基地。今年入春以来,我们面对粮价下跌、粮食难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切入,不断加强了基地建设工作。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我们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72万元,减免农业税770万元;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我们推广了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实施了优种工程和农业机械耕作项目;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我们实施并完成了义井片5700亩、大临河片1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下社镇西三村高效节水园区建设工程,薛家营水库灌区、大小石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二是抓流通。一年来,我们在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培植粮食经纪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拓宽了粮食销售渠道,使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抓转化。通过积极运作,完成了玉雄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已进入试产阶段。这个项目的建设对我县粮食产业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以上三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和测算,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6.6万亩,比去年增加1.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2亿公斤,比去年增加150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蔬菜产业发展上,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扩张蔬菜基地。今年,我们通过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在义井、大黄巍、臧宅三个乡镇新发展了5万亩蔬菜基地,为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了保障。二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今年,我们通过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规范蔬菜种植活动,新增无公害蔬菜面积5万亩,累计达到了10万亩。同时,还积极开展了青椒、胡萝卜、架豆、马铃薯四种蔬菜国家产地质量认证工作。三是加强蔬菜产地市场建设。为了保护菜农利益,今年蔬菜上市期间,我们依法整顿和规范了蔬菜市场秩序,并收起300多万元管理费。11月份,我们利用收取的管理费启动了下社、赤堡、下马峪、义井、龙泉5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工程。上述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生产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总产6亿公斤,

在畜牧产业发展上,我们突出抓了奶牛养殖。年初,我们面对乳业衰退、奶牛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站在逆向思维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确立了“淘汰一批、新购一批,改善牛群结构;改良一批、更新一代,提高奶牛档次”的思路,通过运作,淘汰了2000余头低产和病残奶牛,购进了2600余头高产奶牛、改良了6460头奶牛,与此同时,组织发动奶农、鲜奶经纪人新建起59个奶站(累计达到72个),大大提高了奶源基地的竞争力。此外,还组织畜牧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落实了“一免四补”政策,使奶牛养殖户得到350多万元的实惠。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全县奶牛养殖再度走热。截至11月底,全县奶牛存栏数达到21370头,同比增长19.9%。由于我县奶牛养殖势头强劲,今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15个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示范县范围。

在林果产业发展上,我们突出抓了生态建设。一年来,我们成功地完成了25公里通道绿化工程(栽树60多万株);4万亩农田林网工程(栽树10万多株);4.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11.2万亩荒山造林工程(飞播造林4万亩,流域造林3.2万亩,水保造林4万亩)。由于我县生态建设成绩卓著,今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生态建设先进县”。

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相应提高。据农业部门测算,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039元,比去年增长10.1%。

㈡以七大行业发展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传统优势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开发产品,拓展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1-11月,白酒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279万元,上缴税金1388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和11.8%;炉具企业上缴税金174.6万元;陶瓷企业上缴税金275.5万元。

传统劣势企业改制取得了新进展。一年来,我们先后对应县糖厂、应县化肥厂、利达玻璃厂、应县麻纺厂、恒达陶瓷厂、大众陶瓷厂、棉织厂等10家老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审计,并按照该退则退、该破则破、该转则转、该租则租、该卖则卖的原则,采取了相应的改制措施。目前,棉织厂破产已完成,玻璃厂破产已进入法律程序,糖厂和化肥厂实行了租赁经营。通过推进老企业改制,使一些回生无望的老企业彻底消失。使一些苟延残喘的老企业焕发了生机。

新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今年以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和多方筹资建成了一批调产项目。2002年8月开工建设的玉雄淀粉糖品有限公司1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已于今年10月建成,目前正处于试产阶段;2003年10月开工建设的下原平钢铁有限公司电炉炼钢项目,已于今年8月建成,目前进入了投产准备阶段;去年立项建设的同朔水泥有限公司20万吨水泥生产技改扩建项目,已于今年7月建成投产;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引资建设的晋华、金茂、腾达、文通、鑫光、金海洋等煤炭加工运销企业已陆续投入运营。这些企业在煤源紧张、原煤涨价的形势下,今年,为我县财政做出了1300多万元的贡献。

据经贸部门统计,1-11月,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4.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上缴税金3771.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26%。

㈢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三产结构调整步入轨道。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建设晋北旅游大县的目标,重点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了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为了提高应县木塔的知名度,年内我们投资65万元,开展了以木塔为主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四次全国性的旅游产品宣传促销会,散发宣传应县木塔的光盘3000多张、资料5万多份;在北京、大同、太原等城市和一些交通要道上架设了大型广告牌,在英特网上制作了宣传网页;组建了神塔旅行社。通过宣传促销,木塔景点游客数量由去年的6万余人次增加到今年的7万余人次,门票收入由去年的240万元上升到今年的425万元。二是加大了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今年以来,不仅我们组织编制上报了应县木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净土寺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土寺恢复建设等方案,完成了应县木塔周边环境整治、辽代博物馆建设、应县木塔消防、技防等项目的立项研究和项目申报工作,而且和台湾籍佛教界著名人士蔡荣富(慧礼法师)达成了开发建设应县龙首山文化园的协议。

一年来,我们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还在增加财政收入上下了功夫,特别是培植新财源、整顿税收秩序、争取转移支付资金三项工作的开展,扭转了财政收入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11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74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7%。据预测,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可达8100万元,比去年增收1030万元,增长14.6%。剔除去年财政收入中的770万元农业税,实际比去年增收1800万元,增幅为28.5%。此外,今年我们又争取到2881万元转移支付资金。由于财政形势有所好转,我们给全县干部职工增发了25元和84元津贴。

二、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城乡基础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改善人居环境,既是提高人民生存生活质量的需要,又是增强招商引资承载能力的需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加大了城乡基础建设力度。

在城市建设上,我们启动并实施了旧城改造一期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五座办公大楼建设工程。

在实施旧城改造一期工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了先规划、后建设的指导方针。首先,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应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旧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先后组织专家、县领导、中层领导、老干部代表、社会各界代表进行了40多次讨论和论证,使规划具有了较强的指导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具体实施中,按照政府组织、市场运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人为本、依法公开的改造思路,坚持做到了决策、规划、补偿、招商、程序五项公开。特别是针对旧城居民弱势群体较多的实际,推出了拆一平米旧房补一平米新房的“拆一补一”补偿安置办法,量大限度地让利于民,在全省范围内开创了旧城改造先河。在拆迁动员中,我们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广泛支持。由于我们工作力度大,措施得力,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期工程一、二、三标段612户居民和38家单位的房屋拆迁工作,拆迁总面积7.19万平方米。在拆迁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手段,没有出现一起拆迁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拆迁安全事故。11月4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旧城改造大手笔》为题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目前,一期工程一、二、三标段基础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四、五标段拆迁动员工作也已圆满完成。与旧城改造相配套的县城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于6月22日开工,11月25日开始供暖。为旧城改造解决拆迁户居住问题的西苑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4月1日开工后,经过紧张施工,10月底前已完成了楼体建设全部工程和小区内的绿化硬化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196万元,目前厂区建设已完成,管网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解冻后正式投入使用。五座办公大楼的建设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工商办公大楼、劳动和社会保障大楼已开工建设;交通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计生大楼目前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积极争取落实奖金,公安刑侦大楼立项工作正在进行。

在公共设施建设上,我们启动并实施了公路建设工程、电子政务工程、村通电话工程、城乡饮水解困工程等。

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抓了三项工程:一是投资1000万元的桑干河大桥建设工程。长381.6米、宽8.5米的桥体工程已在今年国庆节前完工,引线工程路基建设也已完成,预计明年7月可竣工通车;二是投资2500万元的洗朔线过城段改线工程。长7.815公里、宽18米的路基工程已完成,路面工程明年春天由市公路局完成;三是村通水泥路工程。全年共完成村通水泥路402公里,总投资6000余万元。投资1000万元的电子政务工程,4月7日与山西省移动公司朔州分公司举行了工程建设签约仪式,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和调试,局域网、互联网全部开通,将于12月28日举行竣工剪彩仪式,明年元旦正式运行。投资1200万元的村村通电话工程,新建起4个基站,架设了140公里光揽,覆盖31个山区偏远建制村,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资430万元的25村饮水解困工程已全部完成。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朔州现场会专门观摩了我县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情况,与会领导、专家对我县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了在全省推广的决定。

此外,今年我们在塔乡游子们的倾力帮助下,使北同蒲铁路延建项目落入县境。这件事情标志着我县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据统计部门统计,1-11月,全县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8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05倍。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在城乡建设上又做了不少事情。

三、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卓有成效

推进社会进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科教文卫、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教育事业在去年完成中层干部公开竞争上岗的基础上,今年又公开聘任了146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县直中小学副职,从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了200名教师,教师全员招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改善教学条件上,今年又完成了40所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总投资3023万元,建筑面积47110平方米,进一步夯实了教育教学基础;还针对性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城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对农村贫困中小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共免书本费、杂费138万元,受益学生近7000人。卫生事业在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进行了县级医院管理和乡镇农村医疗组织建设,整顿了私开诊所乱行医问题。规范了行医行为,为群众创造了较好的就医环境。科技工作重点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文化事业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俗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同时,整顿了文化市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加强基层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在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绝育户的奖励扶助上、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上、计划生育服务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78‰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0.5%,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社会保障事业在加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同时,全面启动了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使1100多名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此外,我们还完成了社区组建工作,成立了9个社区服务中心;安置了95年以来的197名军转人员;开展了城市管理整顿、交通秩序整顿、客运秩序整顿和专项严打斗争,全面加强了社会秩序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发展情况范文篇4

[关键词]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新兴技术

临港新片区属于当前国家对外开放的示范前沿,其物流制度的创新、高新技术引进,都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机遇的背后往往都是严峻的挑战,通过对临港新片区内物流企业的实地调查,发现智慧物流在新环境下面临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困境,这些困难使得智慧物流企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契机。

1智慧物流的概念及功能

1.1基本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提高,传统物流与新兴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物流行业得到了非常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民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物流。正因如此,为了规范物流程序以及提高物流效率,许多的专家和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和研究现代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从而提升物流服务,满足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物流服务要求。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的运送、存储、包装、装卸以及配送等环节的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的管理[1],物流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创新指挥以及系统指挥之间的融合的现代化物流模式。智慧物流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各种新兴技术从而构成了可以减低成本增加效率的新型物流业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体验。

1.2智慧物流的主要功能

1.2.1促使物流行业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是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其运用在传统物流行业能够转型升级,是智慧物流的典型特征,始终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实际上,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不平衡、行业标准不健全,对传统物流的转型升级有着一定的影响。而智慧物流借助各种新兴技术和不同高科技设备第一时间获得关于运送、存储、包装、装卸以及配送等不同流程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及时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构建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建立数据之间的联动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利用其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收集模式可将货物、车辆以及仓储信息等数据及时、精准地反馈给各个参与主体,补齐物流行业的短板,实现物流运作的感知智能化、规整智能化等。有利于更好地对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道路的选择、自动跟踪的控制、自动分拣的运行、配送中心管理等问题提出更具有针对性且合理的处理方案,使所做出决策更为精确,以达到决策优化的效果。1.2.2推进物流生产一体化智慧物流既包括企业自身生产中的全部内部活动,还包括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的全部物流活动。智慧物流就是将这些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彼此关联起来、进行信息数据共享,将物流过程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集成一体化系统,对数据进行有价值信息地挖掘,并通过新兴技术在资源配置上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可以减低物流和管理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1.2.3提升物流行业柔性化发展服务质量影响着企业的口碑与发展,一个好的物流服务体验对于提升物流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增加客户的忠诚度有着重大意义,需要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感受到物流的便利和快捷,则需要强大的物流服务技术体系作为支撑。智慧物流新兴技术的应用对服务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口。智慧物流的柔性化发展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现代技术将物流服务实现与客户个性化、多样化对接,能够提供高度可靠的、特殊的、额外的服务,满足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匹配,让广大人民能感受和体会到智慧物流带来的有益之处,以至于提升物流品牌在客户体验领域的知名度,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商业价值。

2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现状

自2013年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到现在的“临港新片区”,临港新片区一直承担着肩负着开放合作,创新协调,文化共融的使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面高水平开放,有针对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临港新片区作为我国改革建设经济重点地区,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临港新片区传统物流不断转型发展,在过去几年内,临港新片区的物流技术向自动化、信息化、数控化调整升级,在仓储方面,利用无人仓、机械臂等机械设备的同时利用冷链、语音助手等新技术不断推动助力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的发展。总的来说,对于智慧物流,临港新片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很大。

2.1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发展

本小组对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的发展现况研究选择了临港迈科物流园、上海洋山港物流园作为对象,利用实地访谈和参考各个互联网平台、相关书籍和期刊论文,了解到临港新片区物流建设的基本状况,可以将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目前临港新片区物流业务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已使用到了大数据,云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但大部分临港物流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开始阶段,例如泰东机械公司使用的是公司内部的ERP系统。(2)自动化仓储管理逐步搭建。目前临港新片区物流园利用初步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货物进行管理、实时更新货物从订单生成、下达订单及货物的进出完整的生产出货链,做到有货就出的最少仓储量。(3)由资源技术为主导转换为由平台主导。随着科技进步,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由原来资源技术为主导转换为平台主导,通过平台,临港新片区的物流体系可以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从而提高效率。(4)传统渠道模式改变。随着物流需求出现碎片化、及时化,临港新片区传统的多层分销渠道模式向短链化发展,灵活调整物流,及时出单出货,以供应物流需求。(5)技术应用全面升级。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正在逐步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技术全面收集记录分析,精确物流效率并让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初步智能化,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实现降低能效,存储配送等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新兴技术的应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我们了解到新兴技术是智慧物流是否能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临港新片区的众多企业都积极研究发展智慧物流的新兴技术,从而更好地运用智慧物流的新兴技术。2.2.1智慧物流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在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总共分为以下几个场景:(1)物流企业主要应用智慧物流的大数据技术在三大预测和一大规划上———需求预测、设备维护预测、供应链风险预测、网络以及路由规划。(2)物流企业主要应用智慧物流的物联网技术在产品溯源、冷链控制、安全运输、路由优化等场景上。(3)物流企业主要应用智慧物流的云计算技术在设备管理、数据分析这两个场景上。(4)对于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方面,临港新片区还属于研发发展阶段,目前主要应用于流程优化、物流追踪等场景上。2.2.2智慧物流新兴技术的应用环节临港新片区的智慧物流新兴技术主要应用在生产、运输、仓储、配送四个环节上。在临港新片区的生产环节上,利用新兴技术,对于原材料、零部件进行追踪和识别;在临港新片区的运输环节上,对运输货物安装电子识别标志,及时了解货物运输状态;在仓储上,利用新兴技术及时了解库存状态;在配送上,利用新兴技术及时跟踪确定配送状态。从而对物流进行统一规范,准确把握信息,形成高效率的物流处理系统。

3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存在的问题

3.1未完善建立健全智慧物流系统

临港新片区大多数的物流公司没有完整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生产没有一体化发展,各个流程自主工作信息数据共享不及时,系统资源配置得不到最完备的处理,体现不出系统的指挥功能,没有完全发挥智慧物流的优势。

3.2行业人才的缺失

智慧物流行业需要大量素质较高的物流从业人员,而如今传统的物流行业中,从业人员没有体系化、延续性的培训,导致整体的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远远低于智慧物流行业普及所需要的人员素质。高素质物流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将供不应求。好在如今临港的各个高校都在进行智慧物流方向的人才培养,相信人才缺失的问题会在不远的将来获得解决。

3.3技术和经济的投入不到位

建设智慧物流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目前只有一些较大型以上的物流企业能够对智慧物流进行建设以及改革。技术水平、经济水平的不足会阻碍智能物流的发展,而临港的物流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为主,这些企业在智慧物流的环境下发展阻力较大,中小型物流企业无法将资金和技术投入一步到位,需要长期满满投入建设,所以智能物流系统发展建设周期较长。

3.4智慧物流的宣传力度不足

临港新片区的许多中小型产业至今依旧单纯地认为智慧物流就是融入了新兴科技的传统物流业,却没有理解智慧物流会从他什么方面如何改变物流业。大多数中小型物流公司对智慧物流的应用了解不够,无法紧跟潮流,导致有经济实力的中小型企业会由于运用知识的缺乏而无法实现广泛应用。现有的智慧物流的宣传手段及宣传方式无法让物流业的从业人员清晰得感受到智慧物流所带来的影响,无法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导致愿意尝试智慧物流的企业不在多数。

3.5应用智慧物流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临港新片区的智慧物流虽然随着技术科技的兴起正在逐步稳定发展,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智慧物流应用上还有许多挑战,例如在基础设施上,临港新片区的新兴技术的设施、设备研发还是欠缺,很多企业对智慧物流的认识不够全面,理解不深,不能够完全把握,所以在临港新片区还有许多传统物流的企业,导致新兴技术的应用存在约束,并没有全部普及。

4临港新片区智慧物流发展策略

4.1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信息处理平台

智慧物流所依托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已趋于成熟,能够支撑建设信息处理平台,结合临港新片区的区位特点———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包括小洋山岛以及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空运、航运资源丰富、货物吞吐量大,因此,信息数据体量庞大,物流管理困难复杂。各物流园区应共同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将各个环节进行明确要求,充分提升、运用信息化技术水平,实时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合理共享、处理和应用。通过建设物流信息处理平台,打破物流各环节之间的壁垒,避免时间、空间距离造成的信息误差,尤其是在多式联运上能够更加高效、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更好地实现智慧物流,完成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运作。

4.2配备智慧物流设施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

临港新片区产业集聚化程度大,各大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仓库、供应链管理公司坐落,货物数量大、种类多、周转率高、积压情况普遍,然而目前临港新片区各大物流园区、仓库及公司所使用的仍是过去简单的设施设备,更多的工作仍需要人力去完成,如:驾驶叉车完成货物装卸、人工进行货物盘点等等。各园区构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信息处理平台的同时,也需及时配备智慧物流设施设备,引入如:智能物流小车、智能物流仓库、智能物流机器人等设备,提高整体物流园区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智能物流设施设备和信息平台的对接,全方位实现智慧物流,高效、便利、快捷地采集各类数据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4.3积极尝试将智慧物流与各类先进技术相融合,实现智慧物流的全方位渗透

随着信息水平的飞速发展,5G技术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一步步趋于成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等先进技术,“万物互联”不再是遥不可及梦想。在智慧物流行业的不断实践下,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运用RFID标签可在智慧物流体系下帮助快速读取信息,确定货物的基本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能将信息进行上传处理,更加及时地反馈给消费者有效信息,而人工智能则能够大大减少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积极尝试将智慧物流与各类先进技术相融合,最终实现智慧物流的全方位渗透。

4.4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合作,引进优秀人才,确保人才储备

随着临港新片区的高速发展,专业物流人才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便充分得以体现。智慧物流大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者,相较于传统物流,不仅仅需要了解其基本的运作方式,更需要掌握先进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知识,有着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因此,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合作,引进优秀人才,确保人才储备亦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除此之外,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合作能够扩大智慧物流、临港新片区及各个物流园区的受众普及度和知名度。

5总结

新的机遇迎来新的挑战,在临港新片区的背景下,智慧物流的发展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政策导向、行业人才的引进、技术和经济等都成为了临港新片区下智慧物流发展的绊脚石,但是智慧物流基于本身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的智能化手段,为它适应新片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他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的对外部的环境做出响应。新片区给智慧物流带来的挑战更多的偏向于物流的纵向深度,而文章给予的战略建议也更多地偏向于智慧物体的体系方面,构建物流信息的处理平台,深化智慧物流的体系,引进知识技术型人才等都是推动智慧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措施,新片区也为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新片区下的智慧物流必然会逐渐成为物流行业的前沿阵地,成为未来物流行业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1]朴银玥.智慧物流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物流商论,2020(10):37-39.

[2]刘晓燕,梁军.基于智慧物流技术的无锡高新物流空港物流园区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市场,2020(30):161-162.

[3]原娟娟.农产品上行中现代智慧物流体系设计[J].电子商务,2020(10):10-11,14.

[4]朴银玥.智慧物流新兴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中国商论,2020(19):37-39.

[5]杜峰.5G开启“无人”物流新时代[J].中国品牌,2020(10):84-85.

[6]高飞.城市智慧物流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储运,2020(09):111-112.

发展情况范文篇5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我们立足把旅游业培育成襄樊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使这五年成为襄樊旅游发展最快的五年,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整个旅游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省排序位次前移。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以“三国文化”、“荆山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品牌日趋成熟,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预测,××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到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达到年的倍和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将由当年的全省第位跃居全省第位,位居同类城市第位。

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精品名牌正在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中部名城文化寻古旅游区为主体,以西南部山地峡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东北部平原河湖采风揽胜旅游区为两翼,贯通湖北精品旅游线、中国三国文化线和襄樊名景揽胜大循环线的旅游精品正在形成。以这些产品为依托,襄樊名城一日游、汉江水上一日游及荆山原始自然生态长线旅游产品,正在成为鄂西北精典线路,受到各地旅游者的青睐。××年,吸引了北京、广东等地旅游专列的到来,实现了旅游专列停靠我市游览观光的重大突破。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截止××年底,全市共建成开放各类景区处。其中,部级景区(点)处,部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处;设立各类旅行社家,其中具有经营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家;评定星级宾馆家,其中星级家,星级家,星级家,床位余张。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数量分别达到年末的倍和倍。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

四是旅游合作开局良好,区域旅游地位日渐突出。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合作的新路子,先后联合十堰、南阳、神农架等地,联手开发广东、山东、武汉、北京等地市场,成功吸引了广东、北京等地旅游专列到来,放大了襄樊作为中西部和鄂西北旅游的门户和集散中心的效应,提升了襄樊在中西部旅游中的区域地位。目前,在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中,襄樊与武汉、宜昌被并列为湖北三大旅游区域中心。

五是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市场全面规范,。结合城市“创优”,围绕创造“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和游客满意”的总目标,全市大力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治旅游环境,全力规范旅游市场,使市、县两级重点景区全部实现了“四通”、“六化”。即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讯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旅游厕所标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规范化,提升了城市旅游档次,保持了旅游市场连续多年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的零记录。

近五年来,我市旅游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问题的长期积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实施,旅游发展重点不突出。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全市旅游产品品种虽然日趋丰富,但以“跟风”产品和大路产品居多,缺乏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在已经开发出的诸多类型产品中,且不说在内国际、国内缺乏领先地位,单是在省内领先也廖廖无几。三是旅游“六大要素”结构不够合理整个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均衡,宾馆环节畸粗,高品位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娱乐等环节畸细的状况仍很严重,直接制约了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旅游整体形象尚不鲜明。“荆山生态”、“三国文化”两个旅游主题,既难以体现、突出襄樊特色,又停留在概念化阶段。除了本市的业内人士外,外界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吸引力;五是旅游服务环境亟需改善。窗口行业服务意识不浓,旅游企业服务手续繁琐,优质服务差距较大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了今后旅游市场的发育、发展,人为延缓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家、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继续贯彻落实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形象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到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的,把旅游业培育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具体措施

⒈用“三划”明确方向。一是编制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鄂西北旅游门户和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把握好我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有效重组、整合和利用旅游资源,科学地进行产业设计,制订出阶段性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指导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避免盲目、低层次和无效建设。二是搞好整体形象策划。导入形象设计战略,根据襄樊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特色,策划和设计襄樊旅游总体形象,使襄樊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人一读朗朗上口,一看就能记住。三是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精心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休闲娱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管理项目,扩充旅游容量,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扶持,培植我市旅游业发展后劲。

⒉用“三提”展示形象。一是提升文化品位。深入挖掘襄樊及所属各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襄樊成为三国文化、楚文化的代表。在搞好现有开放景点的文化项目开发建设基础上,加快邓城遗址、九连墩遗址、雕龙碑遗址、马跃檀溪等文化遗产可视性景观的规划、建设,力争建成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经济增长点。二是提升环境品位。依托襄荆、汉十等高速公路的开通,提升市域内公路等级及景区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好旅游交通环境;按照环境认证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推进景区规范化管理,促进景区保护、管理、开发、经营与国际接轨。三是提高建设品位。按照弘扬个性、优势互补的要求,指导景区做好项目设计与建设工作,打造襄樊整体形象。

⒊用“三调”优化结构。一是调整市场结构。重点抓好广东、北京、上海、西安、洛阳等大城市和襄樊航班、火车直达城市的宣传促销,以襄樊周边地区为基础,积极开拓中远程市场;同时,指导景区、饭店等涉旅单位调整销售政策,实行新老市场、大小客户、淡旺季节相区别的灵活的价格政策,吸引游客。依托古隆中、荆山生态等成熟景区点,携手武当山、三峡、明显陵等周边景区,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拓展襄樊旅游市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以鼓励开发旅游商品、设立旅行社团、旅游交通企业为重点,针对性地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旅游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将旅游六大要素培植成六大产业,并形成有机高效的旅游产业链。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的转变。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高品位的观光旅游产品、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等。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加快推进我市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

发展情况范文篇6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我们立足把旅游业培育成襄樊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使这五年成为襄樊旅游发展最快的五年,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整个旅游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全省排序位次前移。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以“三国文化”、“荆山生态”为主题的旅游品牌日趋成熟,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全市旅游景区招徕、吸纳游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据预测,××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到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分别达到年的倍和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将由当年的全省第位跃居全省第位,位居同类城市第位。

二是旅游产品日趋丰富,精品名牌正在形成。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目前全市已形成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宗教朝拜、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以中部名城文化寻古旅游区为主体,以西南部山地峡谷休闲度假旅游区和东北部平原河湖采风揽胜旅游区为两翼,贯通湖北精品旅游线、中国三国文化线和襄樊名景揽胜大循环线的旅游精品正在形成。以这些产品为依托,襄樊名城一日游、汉江水上一日游及荆山原始自然生态长线旅游产品,正在成为鄂西北精典线路,受到各地旅游者的青睐。××年,吸引了北京、广东等地旅游专列的到来,实现了旅游专列停靠我市游览观光的重大突破。

三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截止××年底,全市共建成开放各类景区处。其中,部级景区(点)处,部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各处;设立各类旅行社家,其中具有经营出境游资格的国际旅行社家;评定星级宾馆家,其中星级家,星级家,星级家,床位余张。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数量分别达到年末的倍和倍。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海内外游客的不同需求。

四是旅游合作开局良好,区域旅游地位日渐突出。为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势,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协作、合作的新路子,先后联合十堰、南阳、神农架等地,联手开发广东、山东、武汉、北京等地市场,成功吸引了广东、北京等地旅游专列到来,放大了襄樊作为中西部和鄂西北旅游的门户和集散中心的效应,提升了襄樊在中西部旅游中的区域地位。目前,在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中,襄樊与武汉、宜昌被并列为湖北三大旅游区域中心。

五是综合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市场全面规范,。结合城市“创优”,围绕创造“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和游客满意”的总目标,全市大力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整治旅游环境,全力规范旅游市场,使市、县两级重点景区全部实现了“四通”、“六化”。即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无线通讯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旅游厕所标准化、公用信息图形符号规范化,提升了城市旅游档次,保持了旅游市场连续多年重大旅游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的零记录。

近五年来,我市旅游虽然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问题的长期积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发展规划没有得到很好实施,旅游发展重点不突出。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全市旅游产品品种虽然日趋丰富,但以“跟风”产品和大路产品居多,缺乏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在已经开发出的诸多类型产品中,且不说在内国际、国内缺乏领先地位,单是在省内领先也廖廖无几。三是旅游“六大要素”结构不够合理整个产业链条发展不够均衡,宾馆环节畸粗,高品位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娱乐等环节畸细的状况仍很严重,直接制约了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旅游整体形象尚不鲜明。“荆山生态”、“三国文化”两个旅游主题,既难以体现、突出襄樊特色,又停留在概念化阶段。除了本市的业内人士外,外界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吸引力;五是旅游服务环境亟需改善。窗口行业服务意识不浓,旅游企业服务手续繁琐,优质服务差距较大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直接影响了今后旅游市场的发育、发展,人为延缓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国家、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继续贯彻落实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以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心,以整合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开拓市场、优化结构,提升形象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到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的,把旅游业培育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具体措施

⒈用“三划”明确方向。一是编制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建设鄂西北旅游门户和集散中心”的发展目标,把握好我市旅游业发展优势,有效重组、整合和利用旅游资源,科学地进行产业设计,制订出阶段性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点项目等,指导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避免盲目、低层次和无效建设。二是搞好整体形象策划。导入形象设计战略,根据襄樊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特色,策划和设计襄樊旅游总体形象,使襄樊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人一读朗朗上口,一看就能记住。三是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精心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休闲娱乐、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管理项目,扩充旅游容量,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扶持,培植我市旅游业发展后劲。

⒉用“三提”展示形象。一是提升文化品位。深入挖掘襄樊及所属各县的历史文化遗存,使襄樊成为三国文化、楚文化的代表。在搞好现有开放景点的文化项目开发建设基础上,加快邓城遗址、九连墩遗址、雕龙碑遗址、马跃檀溪等文化遗产可视性景观的规划、建设,力争建成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经济增长点。二是提升环境品位。依托襄荆、汉十等高速公路的开通,提升市域内公路等级及景区道路通行能力,改善好旅游交通环境;按照环境认证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推进景区规范化管理,促进景区保护、管理、开发、经营与国际接轨。三是提高建设品位。按照弘扬个性、优势互补的要求,指导景区做好项目设计与建设工作,打造襄樊整体形象。

⒊用“三调”优化结构。一是调整市场结构。重点抓好广东、北京、上海、西安、洛阳等大城市和襄樊航班、火车直达城市的宣传促销,以襄樊周边地区为基础,积极开拓中远程市场;同时,指导景区、饭店等涉旅单位调整销售政策,实行新老市场、大小客户、淡旺季节相区别的灵活的价格政策,吸引游客。依托古隆中、荆山生态等成熟景区点,携手武当山、三峡、明显陵等周边景区,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拓展襄樊旅游市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以鼓励开发旅游商品、设立旅行社团、旅游交通企业为重点,针对性地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旅游行业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将旅游六大要素培植成六大产业,并形成有机高效的旅游产业链。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由单一产品向多层次产品、高品位产品结构的转变。要重点开发新时尚的生态旅游产品、高品位的观光旅游产品、大众化的休闲度假产品、独创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等。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加快推进我市旅游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轨。

发展情况范文篇7

认清形势调思路。近年来,县委对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现状和近五年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致富能力偏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意见》,把发展重点放在年纪轻、文化高、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的群体中。

立足实际订规划。在明确发展重点之后,县委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农村党员3000名,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占80%,高中以上文化的占60%,拥有一技之长的占90%,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占70%,并具体制定了年度计划,加强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明确分工定职责。建立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责任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组织工作的党委委员是具体责任人,要经常抓。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发展工作不力,一年考评不合格的,党委书记实行诫免谈话,二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免职。

二、增强农村青年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

深入调研,建立台帐。我们对农村青年进行了“拉网式”的摸底,全面掌握农村高素质青年的分布、数量等情况,发现农村高素质青年主要分布在外出务工人员、“两新”组织的从业人员、农村生产经营大户和退伍网军人中。在此基础上,乡镇建立管理台账,特别优秀的还单独建立了个人档案。县委组织部实行宏观管理,每半年检查一次台账的建立情况。

教育引导,激发热情。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因素负面效应的影响,农村青年特别是部分外出务工青年对党组织的认识不高,缺乏政治热情。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吸引力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激励。一是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典型,增强他们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二是强化服务进行引导。我们在劳务输出部门和培训中介机构建立党组织,及时收集他们的诉求信息,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对他们进行感召。三是广泛开展联谊活动。基层党组织指派专人长期联系,利用集中返乡机会召开座谈会,在流动人口集中地举办联谊会,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和宗旨信仰,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教育引导,近三年来,全县有1700多名外出务工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注重源头,实行对接。抓好农村中学生的教育培养,对发展高素质的农村党员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我们将目光前移,实行了农村党组织与学校党组织的有效对接,在全县20所乡镇中学中成立了业余党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定期考评,毕业返乡后及时移交村党组织,继续培养。近三年来,全县重点培养农村中学生2500多名,有700多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公务员之家

三、切实解决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工作的突出难题

发展情况范文篇8

一、当前基本情况总结:

全县的育苗工作以公司、合作社生产模式为主,规模化生产、集中化生产、特色化生产,为种苗的生产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管理环境。苗木的繁育形式多样,培育大苗、小苗繁育、种子育苗等。

经统计,全县现有育苗面积20702.5亩,其中育苗面积较大的苗木种类有法桐、海棠、白蜡、国槐,面积均在千亩以上;500以上的有金叶女贞、紫叶李;其他数量较大的有竹柳、107杨、樱花、垂柳、柳树、栾树、扶芳藤、丝棉木等,育苗面积均在百亩以上。另有黑松、蜀桧、臭椿、龙柏、五角枫、黄金垂柳、皂角等品种苗木的繁育。

各镇、办特色育苗面积较大的种类:孙镇包金梨1060亩,眀集镇白皮松500亩,西董办事处红豆杉100亩、蔷薇100亩、榆叶梅70亩,九户镇梅花100亩,好生办事处月季175亩、紫叶小檗60亩,码头速生柳200亩。

当前,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林业承担的新职责、新任务给林木种苗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县将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县林业发展现状和林木种苗工作实际,全面提升全县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促进我县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健康发展。

二、今后发展计划:

1.把林业苗木培育作为一项产业抓紧抓好,注重发展林业合作社、大集团公司参与苗木培育。在搞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大集团公司、林业合作社发展苗木生产,实施集约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初步计划到2018年全县苗木生产规模达到5万亩,争取6万亩。

2.注重发展大苗和特色苗木。林业发展趋势以大苗造林为主,尤其是道路绿化、城镇绿化、村庄绿化绝大多数都用大苗,所以要高度重视多年生的大苗生产。特色苗木要注意发展有特种用途的灌木、花卉及适宜山区雨季造林的侧柏、松树等,苗木品种上既要注重用材树种,也要重视经济树种和观赏树种的发展。

3.努力拓展苗木市场,提高苗木生产效益。积极不断为育苗专业户提供最新的苗木信息,不断开拓苗木销售渠道,拓展苗木销售市场,争取做到按订单育苗。

发展情况范文篇9

一、发展近况及特点

近年来,体育工作坚持“精品工程”计谋,出力打造以羽毛球为中心内容的体育品牌,促进了体育财产疾速发展。财产范畴不时拓展,发展规划逐步增大,财产效益分明进步。

(一)本体财产成效突出。本体财产指从体育竞技培训、体育销售、体育休闲效劳为主体的体育效劳业。年以来,体育因羽毛球等活动项目竞技成果明显而享誉全国,并带动了体育人才培训市场、群众健身休闲市场和包罗体育销售在内的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一是羽毛球活动在体育财产发展中处于抢先位置。羽毛球项目完成了我市奥运会金牌零的打破,具有普遍的群众基本,积年来参加人数不时添加。当前除市羽校和安化羽校两支专业队外,全市良多部分、单元、学校都已构成较为不变的羽毛球活动人群。市域内民营本钱运作的健身场合,绝大局部开设有羽毛球项目。二是体育已成为独具特征的体育消费。我市大型体育活动飞腾迭起,体育越来越遭到人民群众喜爱,体育各销售站点单机销量已超越福利。三是体育培训市场逐渐构成。先后培育了5位世界冠军和一多量全国冠军。在省“九运会”上跻身全省“三强”,在省“十运会”上发明了湖南羽毛球发展史上的“景象”。竞技体育的崛起,促进了我市体育培训市场的构成。市羽校培训的活动员除国内11个省(市)外,还有的曾来自越南、塞舌尔等国家。四是体育人群日益扩展。年以来,全市总计举行县级以上大型群众性活动会82次,单项竞赛940余场。延续十年举行“群众活动会”,为体育财产发展培养了厚实的群众基本。

(二)起劲盘活场馆资产,获得了优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以来,全市一多量符合国际竞赛规范的体育场馆接踵建成,建立总投资超越了开国以来前50年的总和。当前全市共有规范体育场地1321个,个中体育场24个、体育馆11座、灯光球场32个、水上体育场1个、高尔夫球场1个。奥林匹克公园、秀峰公园、沿江风景带以及小区健身设备不时完美,为群众就近磨炼供应了优越前提。

奥林匹克公园是国内独一以体育为主题的4A旅行景区。公园年对社会开放以来,先后承办了一系列高规格体育赛事和文艺上演,开展了丰厚多彩的群众文艺体育活动,累计创收余万元,已逐步凸显其体育竞技、全民健身、会展上演、休闲旅行的功用效应。与公园隔路相望的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占地2400亩,由民营本钱投资13亿元建成。当前高尔夫球场采用会员制的发展形式,首要面向长沙等周边城市高消费群体。

(三)很多高规格体育赛事激活了竞赛扮演市场。年省“九运会”后,接踵承办了全国“五城会”局部竞赛、年和年“世羽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累计承办省级以上大型体育竞赛120余场(次),招待了国家羽毛球队雅典奥运汇集训,并被确定为国家队练习基地。一系列高规格体育活动共吸引了近15万人次直接参加。个中延续两届“世羽赛”,共吸引了16个国家和地域的150多名羽毛球顶级选手参赛,多名各级指导和新闻界、企业界伴侣来调查,河南、陕西、山东、北京、广东、辽宁等地球迷协会纷繁组团观看竞赛,现场观众累计超越6万人次,国表里7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竞赛盛况,拜访网站人数比从前同期增进60%。

凭仗体育手刺,遭到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的普遍存眷,为赛事举行开拓了新的筹资渠道,促进了体育财产全体规划不时扩展。办赛筹资的外向度不时进步,资金起原由市内为主已逐渐过渡到市外为主,竞赛扮演市场发育水平不时进步,已成为宣传企业产物、推介城市品牌的首要载体之一。

(四)体育财产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促进了城市基本设备改善。申办省“九运会”以来,城市建立速度大幅度进步,中间城区南扩40平方公里,南城区“五纵五横”骨干道悉数拉通,大路扩容提质,整个城市功用和档次不时提拔。二是促进了旅行业发展。全市星级宾馆的添加,黄金旅行线路确实定,4A旅行景区的评定,无一不打上了体育的烙印。省“九运会”时期,招待搭客10万人次,执行旅行综合收入5000万元。有材料显示,近两年大型体育赛事时期的旅行综合收入甚至超越了“黄金周”,体育竞赛扮演市场曾经成为全市旅行综合收入的首要增进点。三是促进了招商引资。仅依托省“九运会”平台,签约投资项目22个,引进资金11.46亿元。凭仗体育品牌资本,环奥林匹克公园带已成为投资热土。四是促进了文明财产发展。的新闻、出书、播送、电视,历来与本乡体育密不成分,体育文明是城市文明的主要构成局部,成为了文明财产化运作傍边的首要内容之一。

二、根本经历

(一)必需坚持“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赛形式。近年来承办赛事,坚持“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竞赛扮演市场规划不时扩展。“县政府主导”重在导向、协调,便于整合各有关部分资本,集中力气办大赛。“市场运作”关键是应用市场装备资本,筹集办赛资金,促使办赛方进步效劳质量和办赛程度,以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解除县政府办赛经费不足的后顾之忧。“县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是办赛成功的两个主要环节,相辅相存,缺一不成。在国内里小城市承办体育赛事遍及亏本的大情况下,的办赛形式被不少兄弟城市借鉴。年市体育局招待上门请教办赛经历的来客13批(次),触及7省(市)10个城市。

(二)必需坚持施行“金牌带动”计谋。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财产是整个别育事业的三个“车轮”,竞技体育在个中起到关键的驱举措用,是体育事业的中心局部。因为竞技体育能吸引很多的部分参加,触及交统统讯、电视告白、场馆建立等很多环节,进而决议了体育财产可以带动和推进相关社会活动的不时深化和发展。这种联系关系带动功用,还也使竞技体育占有了体育财产的中心位置。近年来,体育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坚持不懈地施行“金牌带动”计谋,注重做好打基本、增潜力的工作,后备人才层出不穷,国际赛场捷报频传,成功打造了城市的体育手刺。由于体育,遭到了世人的深度存眷;由于遭到存眷,体育才有了财产运作的人气、言论、市场和资本,才有了发展的本钱。

(三)必需坚持效劳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体育财产自身具有较强的乘数效应,据国家计算部分测算,每添加1万元体育财产的总产出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添加2.71万元。鼎力发展体育财产,不只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还还会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分的发展。因而,体育财产只要归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情况中,才干博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才有更大的作为。近年来,在发展体育财产时,一直坚持效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宣传推介,为发展造势,为旅行、文明及相关财产发展搭台,打造了可资借鉴的财产发展形式。

三、加速体育财产发展的考虑

体育财产所储藏的宏大商机,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法到这个新兴财产的宏大魅力。体育财产该当掌握前史时机,勇于理论,变革创新,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创新机制,昌盛体育健身效劳市场。一是充分发扬国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功用。虽然全市公共体育场馆绝大局部已面向社会开放,但因为治理程度不高、运营方法陈腐、人员负担繁重,未能发扬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当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包管国有体育场馆产权不变、体育功用不变、公益性不变的前提下,整合伙源、一致治理,逐渐完成一切权和运营权别离,进步综合经济效益。鼎力倡议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元、学校的体育设备有偿低费面向社会开放,完成体育资本的社会共享。二是积极鼓舞境外和民间本钱进入体育健身效劳市场。放宽市场准入前提,增强营业指点和政策搀扶。然后逐渐树立以体育俱乐部、体育会所、高尔夫活动项目为主体的高端市场,以公共体育场馆、城区通俗体育运营场馆为主体的中端市场,以及以学校、社区配套体育健身场合为主体的低端市场。构成结构合理、门类较多、条理清楚的体育健身效劳系统。

(二)乘势而上,拓展竞赛扮演市场。高程度体育竞赛具有普遍影响,对拉动旅行、交通、通信、物流、商贸、餐饮等相关行业发展,提拔城市知名度具有积极意义。一是要借“世羽赛”春风,持续争夺承办影响力大的高规格体育赛事。进一步完美“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办赛形式,鼓舞中介机构进行告白署理,吸引更多企业以冠名冠杯、告白招商、特许运营等方式普遍参加。二是答应和鼓舞社会体育生意组织、生意人积极承办群众脍炙人口的贸易赛事,争夺构成1-2项每年按期举行的传统性体育活动。三是对具有当地特征且构成了必然影响和规划的当地体育活动,如“群众活动会”、羽毛球电视应战赛、老年人门球赛等进行进一步的包装、宣传,以吸引更普遍的参加,逐渐做大。四是相关财产部分要充分应用大赛平台,联手反击。文明会展、旅行产物、招商引资、商贸物流等要应用大赛平台,做好筹划包装,积极宣传推介,延长体育赛事的贸易链条。

发展情况范文篇10

上世纪60年代,供销社就开始引进、推广、扶持毛竹、烤烟、桔柑、茶叶等栽培与种植,历经4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为全县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996年,红庙供销社青树分销店依托当地农民在农闲时利用稻草编织草袋的习俗,率先成立了全县第一家草袋专业合作社,发展草制品产业,变废为宝,助农增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2003年的中央3号文件和2004年以来的4个中央1号文件,都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2005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见》,明确了财政、税收、信贷、用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有力地促文秘杂烩网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供销社已发展注册专业合作社8个,另有3个正在办理注册登记,产业协会2个,建蔬菜专业市场1个,蔬菜配送中心1个,吸收入社、入会会员680人,带动农户3560户,累计销售农产品6200万元。

二、供销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的具体做法及收效

一是充分利用供销社在信息、经营等方面的优势,由供销社职工组织发起、组建服务型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南海供销社职工张华领办的法镇良种山药产业协会,发展会员87人,带动农户320余户,种植良种山药800余亩,年产值近500万元,平均每亩为农民增收3500元。二是结合各地农民种植和养殖习惯,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创办购销型专业合作社。冷水供销社良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依托孙浩蓝的生猪养殖场组建起来的,通过2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该专业合作社已拥有3个养殖分场,建防疫室和人工授精站各1个,存栏母猪690头,仔猪3000头,育肥猪600头。2008年出栏仔猪12000头,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三是以农产品经营大户为依托,创建农产品购销加工型专业合作社。绿叶蔬菜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经纪人依托蔬菜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在原有的农贸市场基础上组建起来,集蔬菜www.批发、加工、配送、销售为一体,平均每天批发、销售各种新鲜蔬菜2万多斤,不仅方便了市民购买,而且增加了蔬菜种植户积极性和收入,拓宽了供销社的经营领域。

三、供销社在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乡镇对专业合作社组织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供销社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专项业务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建设和发展;三是运作、管理不规范。部分专业合作组织章程不完善,运行不规范,管理松散,凝聚力不强;四是大部分专业合作组织以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为支撑,没有吸纳社员入股。在业务经营方面与农民联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供销社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的想法及建议

(一)市、县政府应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供销社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项目申报和资金扶持。

(二)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专项扶持资金。充分利用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一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论证、市场营销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