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路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2:22:06

发展路线

发展路线范文篇1

群众工作包括三个部分:工会、妇联、青年团。企业党群工作是指企业的党务工作、工会工作和群团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效益服务的。从管理角度来讲,企业党群工作做好了,也是一种生产力,因为党群工作担负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人的工作的,由此可见,在企业管理中,党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油田企业中,必须加强党群工作,在选择干部职工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不断统一思想,在油田企业的改革发展中,不断建设工作队伍,凝聚广大油田职工的力量与思想,更好地服务于油田的创新性发展。在培育职工时,要注意创新精神和艰苦不懈精神的培养,时刻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动力,对广大职工的基础思想工作不断巩固,建立相应的精神支柱,以油田发展、构建和谐为理想。同时,为了推动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坚持和继承优良的传统,从各个方面改进和创新油田企业的党群思想工作,比如机制、方式、内容等,总之,所建立的党群思想工作体系一定要与油田企业的内外发展相适应,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进一步开展党建工作,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

二、群众路线是助推油田发展的生命线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推动了油气能源需求的增长,多数油田企业都实现了稳步增长,因此,油田企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和挑战期。实践证明,油田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广大油田职工的信任与支持,只要建设好干部队伍,为广大职工解决好利益问题,使广大油田职工充分融合在油田的发展中,发挥最优化工作潜能,才能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质量与效益并存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建设良好的干部队伍

在油田企业的发展中,建设良好的干部队伍,不仅是实行群众路线的基础,还是促进油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各项政策实施方面,领导干部属于监督者、执行者和制定者,各个部门、单位都要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干部作风,对整个队伍和整个油田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干部队伍的良好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和和谐油田的构建,也是实现稳定油田的需要。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青海油田始终坚持的活动重点就是局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应该深入到队站、班组及基层中,切实做好调研工作,通过一切形式,比如发放调查问卷、群众座谈等,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对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进行查摆,均在10条或15条。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彻底清查了一遍各级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在油田企业中,促进了务实风气的扎根。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做好作风转变工作,始终坚持贴近一线工作,做好指挥,积极落实和解决相关问题,使群众可以清楚看到领导干部的改变,不断激发广大油田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为油田的发展谋利益。

2.解决好油田职工的利益问题

想要促进油田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有效坚持群众路线,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广大油田职工的利益问题。在历史的创造中,人民群众发挥着根本动力作用,职工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基础。青海油田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充分融入群众路线的思想,把广大职工作为主体地位,促进油田工程建设和和谐油田的发展。在油田企业中,实施了相应的惠民政策:(1)始终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环保作为首要要求,坚持管理从严,认真落实相关责任,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完善相应的业绩考核指标,实现职工收入的稳步增长,使职工能够无后顾之忧的投入工作;(3)本油田企业已经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明显提高了职工的医疗、健身、餐饮和住宿条件;(4)对于职工子女,解决了职工子女的就业及上学问题,并举办了相应的助学活动,真正为广大职工解决了实际问题;(5)同时本油田企业在扶贫帮困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在固定假期时,比如国庆节、中秋、春节等,做好送温暖工作,覆盖到了每一位困难群体。

3.构建服务型党组织

在油田企业的发展中,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服务型党组织,党组织之间,上级为下级服务,党组织为党员做好服务,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充分服务于人民群众,具有科学发展性的党组织。在油田企业中,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动员广大职工具有催化剂作用,促进广大职工全身心投入油田的建设中。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型党组织要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建设,以凝聚民心、党心为前提,密切建立干群、党群关系,建立多层次服务管理体系,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与注定性,真正为油田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三、结束语

发展路线范文篇2

我国证券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初期,券商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制度、背景等非市场经济方面的因素。1998年底《证券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实施分类管理后,券商各项业务在逐步走向规范、理性和有序的同时,竞争将更为激烈,券商自身的实力将成为竞争中最主要的因素。为此,一些综合性券商在证券市场低迷而纷纷缩减其他部门时,却加强了研究机构的力量。这是因为,在新的竞争格局下,研究实力将成为综合性券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加强证券研究,促进研究与业务的共同发展

一、证券研究是综合性券商各项业务深入发展的基石

(一)承销业务风险加大、责任加强,研究实力决定承销的成败

我国股票的承销业务自股票市场开业以来,基本上是在低层次上竞争,加之非市场经济因素的干扰,大多数投行人员的精力主要放在争项目上,真正做好项目的较少,以致过度包装成为公开的秘密。根据《证券法》中证券发行权利、责任的规定,券商承销将承担连带责任风险。同时,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今后股票的发行价格将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这条规定意味着承销商没有发行失败的风险、一级市场没有投资风险的“新股不败”将成为神话。股票发行改为协商定价后,不同发行企业的市场定价将区别开来,一级市场发行价和二级市场交易价将大大接近,一级市场风险上升。这就要求券商必须对发行人的行业前景、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在判定企业真正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方案。一旦发行失败,一级市场的股票被套,或承担其他连带责任风险,将可能引发公司财务危机。因此,作为券商研究最基本内容的公司分析和定价,将直接关系到发行的成败甚至券商自身的存亡。

(二)自营业务理性化、规范化,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凸现

自营业务一直是券商重要的利润来源。在二级市场较好时,自营业务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左右,行情较差时其比例也在20%左右。我国券商自营曾经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如挪用客户保证金、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散布谣言、操纵股价、对倒、内幕交易等。《证券法》出台后,监管将更加严格,违规行为将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同时,券商有限的资金将在承销、经纪和自营中分配,因此,券商的自营业务将更加理性,注重规避风险,整个投资理念将发生变化。

首先,加强宏观研究,掌握政策导向,有利于券商降低系统风险。虽然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对市场整体的影响,而且不以单个券商的意志为转移,但这并不等于说券商就无法降低系统风险对自身经营产生的不确定性。正因为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即来源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影响等,所以这些系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例如,经济周期的波动有一定规律,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更健康地发展。因此,加强宏观研究,把握住政策导向,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风险。

其次,券商自营将更加依赖于对行业的研究和公司分析。在一个投机性很强的证券市场中,券商自营主要依赖于资金优势、内幕消息或成功的做庄,研究部门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往往难以得到投资管理部门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公司股票的价格将越来越体现其实际价值,这要求券商研究部门必须深入理解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具体内容包括:跟踪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动向,充分认识我国产业政策未来变化的趋势及其行业经济的结构,准确分析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及其在行业中的竞争态势,并加强对企业的销售收入、行业的成本结构、市场条件、企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与变化、公司的长远规划,了解公司的资产重组状况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上市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公司的市场范围、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部的管理体制;研究公司未来投资的回收期限、资金的时间价值;研究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各项财务指标,准确地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和公司的业绩增长状况,分析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操作;对企业进行真正有成效的实地考察,提供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和资产管理操作建议。所有这些工作,都不是一般的股评人士所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的,它需要真正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方面的专家。

(三)购并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来源,行业特长将成为竞争要素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展开,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对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券商还仅仅依靠自身背景或通过走后门、拉关系、吃吃喝喝争取业务,不提高业务档次和水平,将会越来越受到依靠专业优势进行全方位服务的券商的威胁。以购并策划、资金债务管理、项目贷款和投资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真正的商人银行业务必将成为21世纪券商竞争的主战场。这要求券商在提供传统的承销服务的同时,还需协助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投资咨询和管理、企业诊断、项目融资等全方位的高智能服务。

1998年的证券市场购并活动如火如荼,沪深两市共有476家公司进行过或大或小的资本运作,重组事件达925起,但其中却鲜见投资银行家的身影。其中自然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购并活动本身的非市场经济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券商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特别是缺乏对一些行业特别精通的专家,大部分投资银行的并购顾问都只是狭义并购专家,即只对并购业务本身十分了解,但对涉及并购公司所在行业却知之甚少,因此写出来的建议和方案难以引起企业的强烈兴趣。

美林证券购并业务迅速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和吸引行业专家对形成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人们一般都认为人际关系在并购业务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美林证券在经过调研后发现,客户对并购顾问的最终要求是提供可以真正帮助他们拓展业务的建议和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创新建议,如何种产业和产品应被重视,购买什么企业能加强他们的主营业务等。因此,美林证券以重金充实了行业研究力量,行业专家横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业。正是基于他们行业方面的特长,他们提供的建议往往高人一筹,因此赢得了像百事可乐、卡特彼乐这样的大公司的业务。1993年美林的并购业务只列在全美排行榜第八名。经过5年的努力,它终于在1997年成为全美第一。

观察我国现时的投资银行业务,同当地政府官员的人际关系是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和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观念转换,资产重组将从单一追求二级市场效应或为应付某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的“长官意志”发展到真正从实际出发,从公司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企业对现有投资银行业务的要求也不仅停留在熟悉一般投行业务上,行业方面的实力将成为衡量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经纪业务软扩张,研发力量是支撑

经纪业务利润是稳定的利润来源,在形势较好的情况下,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30%左右,而在大势低迷时,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因此该业务不仅是经纪类券商生存发展的支柱,而且也是综合性券商不可忽视的利润源泉。今后券商经纪业务的扩张不应再像以前一样单纯通过收购营业部的方式,而应走一条软扩张之路。“在经营客户资本的基础上经营客户”,将成为今后经纪业务应当坚持的经营方针。

随着市场风险的加大和投资理念的改变及投资实力的增强,个体投资者对信息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预测大盘或个股短期动态走势、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信息服务,而会更加注重宏观基本面、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基本面的分析服务。通过咨询服务或投资理财服务,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是所谓“经营客户资本”。在经营客户资本成功的基础上,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加盟,从而达到“经营客户”的目的。“经营客户资本”必须以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作支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强大的研究机构将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借助综合性大型券商的雄厚实力,紧密结合各项业务,证券研究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券商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就像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一样,资源的投入比例是衡量公司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购并业务和经纪业务是券商的核心业务,证券研究应紧紧围绕这四大业务进行,依托这些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证券法》出台后,券商将分为经纪类和综合类。作为经纪类券商,由于不能开展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单一的经纪业务将难以支撑起实力雄厚的研究力量,证券研究不能与承销业务、自营业务和购并业务相结合,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对于中小型的经纪类券商而言,在设立信息部门的同时,更多地借助外界的研究力量可能更加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三、加强公司规划研究,成为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参谋

研发部门作为券商的人才基地和公司各项业务的参谋,也应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如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研究,为公司的风险控制、业务监管等提供框架性建议,从而为公司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路线范文篇3

一、群众路线的历史形成

群众路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辩证地吸收了中国优秀文化“民本”思想的精华,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方法。应该说,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而逐步演进、深化和升华的。群众路线的萌芽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早在前后,第一代共产主义先进分子就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识,曾经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提出“民众联合”的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根据党的组织要求,共产党员开始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组织工人反帝反封建斗争。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组织章程决议案》,特别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0随着国民革命的发展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意识到群众的重要性,1925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扩大执行委员会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中再一次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4721928年7月,党的六大把“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一重要论断明确写进党的文件。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走上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群众路线从此孕育成熟起来。1929年,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一文中阐述“红军与群众”关系的时候,特别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提法,提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2]36“没收地主豪绅财产是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但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在最短促时间中也要注意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2]39“对需用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2]40。强调了要树立群众观点的工作方法。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指出要纠正单纯的军事观点,重视群众工作。20世纪30年代在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反“围剿”斗争中,分别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就党群关系、工作方法、斗争策略、动员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和阐释,指出红军不仅要进行军事战争,还要承担宣传、组织、武装群众以建立革命政权的重大任务。这些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党对群众工作的认识,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积极主张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实行全面抗战。在《论持久战》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大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大海”[3]。为此,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三三制”原则,组织群众建立人民政权,实施“大生产运动”,依靠群众渡过经济上的暂时困难。经过运动的理性思考和探讨,党的群众路线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群众路线作了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4]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群众路线的内容、实施方法和步骤进行的集中论述。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列为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指出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并且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概括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从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专门对群众路线科学概念和原理内容作了全面说明和高度概括,指明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和人民群众密切、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自此,群众路线载入“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正式形成。

二、群众路线的深化发展

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于科学认识党群关系,现实做好群众工作,解决社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关于党群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监督制度、反对官僚主义等方面,都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总结和概括,即:一是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6];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取决于它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提出要通过建立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正是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群众路线观点,中共八大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对“”进行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再一次针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进行系统总结和明确规定,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后来,在十三大党章中又附加上“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一句,由此完成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创新性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7]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邓小平明确地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之一,表明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具体实现,就是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苏联和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艰难时期,更加重视巩固和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特别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明确提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8]中共中央鲜明地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写入党的指导思想中。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重申并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新一届领导集体一直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9]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此,党的十七大全面部署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问题。在21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把握群众路线在当今时代的突出特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科学评价标准。强调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11]为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中共中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问题,在全党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顺应民心、民意的党员自我教育活动,是全面深化改革党风建设的重大举措。

三、群众路线的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一部党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史。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2年的光辉历程,党员人数突破8500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党才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体民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进力量。任何政党只有赢得群众、依靠群众、掌握群众,才能够真正获得胜利。今天,我们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确保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不在于手中的权力多大,而在于广大党员干部能否真正树立群众观点,为人民群众谋好利、服好务、执好政、掌好权;能否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同群众共甘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深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当前,一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丧失党员立场,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现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所以,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使党始终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成为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把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群众路线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要讲求方式方法。要在新形势下促进群众工作的发展,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掌握具体的、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如,调查研究、民主协商、典型示范、说服教育,等等,特别是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手段方法,诸如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搭建群众工作的桥梁,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增强群众工作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完善群众工作制度。

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群众工作顺畅进行的保障,只有不断建立和健全群众工作制度,才能够使群众工作得以制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为此,就必须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权力行使机制、沟通交流机制、管理监督机制、诉求反映机制、矛盾化解机制等,促进党员干部及时广泛地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接收群众监督,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培养大批群众工作者。群众路线的实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群众工作者和群众领袖,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注重培养和造就群众工作队伍,发掘群众工作人才,把德才兼备的精英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通过专业培训和业余学习,练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硬功夫,全面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人民群众永远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只有充分实践群众路线,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党心民心,才能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合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作者:李斌工作单位:沈阳大学政法学院(思政部)

第二篇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就明确了党的纲领是“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1]3。192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0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中指出:“对于各种产业工人尤其要力求其完全组织在我们共产党指导之下,成为纯阶级性的独立组织,并且要尽力发展我们自己党的组织,力求深入群众。”[1]346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提倡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1925年10月中央扩大执委会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472这时,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开始萌芽。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中指出:“我们党有这种伟大的力量,不但因为我们党的阶级性使然,而且因为有群众之奋斗,无产阶级及其贫苦农民群众之奋斗作保证———这些群众是我们党的基础。”[2]同年3月,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重点强调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一切依靠群众”的强烈意识。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确立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指出:“第一个革命浪潮已经因为历次失败而过去了,而新的浪潮还没有来到,反革命势力还超过工农,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3]1929年9月,在《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并指出“关于肃清反革命的工作要经过群众组织来执行,才有群众的意义”。“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4]36“没收地主豪绅财产是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但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4]39。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

同年12月,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中指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5]80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批评了单纯军事观点,指出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5]86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就含有深入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思想,他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5]111“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5]113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5]136至此,中国共产党已经初步形成“群众化的工作方式”[6]62。这一切表明,党已掌握了正确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已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实践和运用,就是要发动群众,实行全民族抗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进行了丰富和完善。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7]899对“从群众中来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7]900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群众路线理论成熟的标志。在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极其深刻的论述,指出了群众路线的科学含义,并进行了理论概括,完整地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界定,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臻于成熟,并把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写进党章。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6]342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论述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对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作了深刻阐述: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8]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将“群众路线”的概念首次纳入党章,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9]

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相信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0]1980年12月,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1]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群众路线的内涵作出了定义性的科学表达: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2]834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12]835并强调了群众路线是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主要方面之一。[12]832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13]928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加进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14]的论述。随着历史的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5],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6]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全党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17]“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群众路线理论。2008年,在全国组织会议上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四个不能变”,这就是: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不能变,始终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的谦虚态度不能变,关心群众疾苦、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真挚情感不能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作风不能变。[18]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对群众路线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丰富,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指出“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9]强调人民群众是至高无上的地位。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至此,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再次被强化,其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路线的深化和丰富还在继续,将来也会不断的进行下去。

二、切实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形成与发展史的考察,可以发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搞好各项工作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92年来的奋斗历史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取得成功的传家宝。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得好,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13]1425,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汇聚磅礴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优势和力量源泉,贯彻好群众路线,才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确保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把人民团结成“命运共同体”,才能强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三、切实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是解决“四风”问题的坚强保证

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种危险尖锐摆在全党面前,这四个危险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历来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大敌。形式主义误事伤民;官僚主义损害群众利益,直接威胁党的执政根基;享乐主义动摇理想信念,追求享受,不思进取;奢靡之风危害严重,侵蚀心灵,销毁意志,助长社会仇富心态而引发各种社会矛盾。这四者不断地侵蚀着党的肌体,瓦解着党员干部的奋斗意志,败坏了党风及政府的公信力,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四风”问题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共产党内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脱离群众危险、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20]。因此,切实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是解决“四风”问题的坚强保证。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首先作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又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为期一年半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是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群众路线要求共产党时刻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用心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同时加强广大群众对于共产党的监督,以此来祛除侵蚀我党肌体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亮出坚决反对“四风”的利剑,能够使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共产党反对“四风”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回顾中国共产党92年奋斗历程,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实践成功的根本保证。新时期,我们踏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历史可以昭示未来,中国共产党在群众路线指引下,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成功,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定能克服“四风”问题,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许振江工作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第三篇

一、“群众路线”一词的提出及其早期内涵

中共自建立伊始就注重深入群众,强调用群众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教育和组织他们,但这一时期中共更多的是与群众“建立友好关系”,还没有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具体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和作风。如1926年4月15日在《我们今后怎样工作》中这样论述:“我们今后要深入群众获得群众并巩固群众的联合战线,必须在宣传上及活动上极力矫正过去的错误……要有适合群众要求的口号,才能集聚这些反敌人的势力。如果口号提高了,色彩鲜浓了,使群众畏避,自己陷于孤立,甚或群众反被反动方面吸收过去,更是危险。”②虽然言辞中仍体现出与农民群众之间难以一时抹去的“隔阂”,但1926年9月的《农民运动议决案》中,就提出比较接近于群众路线式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做农民运动工作的人,必须注意先使他自己的言语行动生活服饰农民化,而后始能接近农民,使农民接受宣传。……要深知民间疾苦,才能说出农民的要求,要懂得客观可能行动的限度,才能引导农民去斗争……应详细调查该地农民生活状况,习俗,习惯,找到可以接近他们组织他们的方法。”③1926年9月《妇女运动议决案》中也指出:“过去在许多地方,我们都是拿国民党的妇女部,妇女协会,各界妇女联合会等机关去活动,去号召群众,但结果多忘记了群众,没有打入群众,而只占据这些机关;……我们根本的责任在‘号召群众’,取得群众,决不是占据机关,形成一种机关运动。因此我们要根本注意群众的工作。”④显然,这些历史文献表明,在1921~1927年间,中共在使用“群众路线”一词时,主要将其看作是一种工作的方法或作风,这是其早期的概念内涵。

二、“群众路线”概念内涵的初步完善

1927年国共分裂后,无论是基于解放群众的理想抑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考虑,中共都更加迫切地需要走向群众、组织群众和领导群众。在1927~1937年间,中共自始至终都将“党”与“群众”的关系视为革命的中心问题,视为衡量和考察各级党部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虽然这10年间中共经历了三次“左”倾,但即便是“左”倾的中共中央,也没有放弃中共与群众之间在价值和组织层面应有的紧密关联,相反,其更加强调群众对于中共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共走向群众的必要性———虽然不合理的斗争方式使中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的手段和力量。在这一时期,从事实际政治军事斗争的更能体会群众对于党的现实意义。1934年初,将其对于群众的这种价值取向用经典的话语表述出来:“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⑤这一论述成为中共对群众的价值取向通俗而直接的展现。这一时期中共在农村地区的革命斗争使其迫切地需要宣传、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占据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众的解放也成为中共赢得革命胜利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1928年中共六大将“争取群众”作为总的政治路线(“争取群众的路线”),这一时期,“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成为中共实现其价值理想和解决现实问题时所遵循的基本路径,中共将“充分的群众工作”上升到了“路线”的程度,“群众”和“路线”两个用语逐渐走向统一,“群众路线”这一整体性称谓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逐渐具备其特有的内涵。一般认为,正是在1929年9月,最早将“群众”与“路线”两个用语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新的“群众路线”称谓①。这一称谓是基于中共试图将群众工作“路线化”的努力以及诸如“经过群众的路线”之类的说法而产生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群众路线主要是指“借助、依靠、通过群众”,“公开、广泛地”开展工作。如在1929年9月《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首次出现的“群众路线”,便是针对筹款过程中“红军”与“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提出的,即筹款工作必须发动、经过群众,公开广泛地进行,不能依靠军队及其暴力狭隘地进行。同样,1930年5月《中央通告第七十八号———反帝国主义运动的策略路线》提出:“反帝国主义必须是公开的号召,充分运用群众路线,才能团结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小资产阶级群众,吸引国内一切少数民族,成为广大群众的斗争,绝对不能束缚在党的狭小范围内,否则是极大的错误。”②

这里的“群众路线”也主要是“公开的、群众的而非狭小的、秘密的和少数人”的意思,因此,这里虽然将“群众路线”作为明确的工作准则提出来了,但仍未赋予其丰富而独特的内涵。至1933年,“群众路线”这一称谓已经正式化和约定俗成了,其主要表现为此时中共提出群众路线称谓时已对其加上引号,进行强调和特指,如1933年11月《中共中央局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区边区给苏区各级党部指示信》中就提出:“没收分配的斗争,必须坚决反对任何脱离群众的方式,充分运用‘群众路线’。”③中共的工作重心在这一时期逐渐转向农村,中共党内农民成分的急剧增加使中共中央感到“农民意识”已经对中共的先进性和工人阶级基础造成了侵蚀,“过去党内的生活大部分以全力致力于农民暴动的工作,对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观念不甚坚决,所以有意和无意中忽略了城市职工运动的工作,……因为现在中国的党员成份十分之八九是农民,所以许多党部的行动差不多跟了农民的意识走。”④为此,党采取的方式是增强无产阶级的成分,减少农民成分以及消减农民意识等。当然,这一时期中共并非没有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从中共领导群众的具体斗争中形成正确认识的重要性,1929年6月中共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政治决议案》中就指出:“若没有对于全党同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斗争中解释党的基本理论与策略,决不能推进党的布尔塞维克化,完成党领导革命的任务。当然这样的理论的教育,要注意与实际斗争策略,党的日常工作,发生密切的联系,离开策略,离开工作去高谈理论,这是一种清谈的倾向。这不只是使同志得不到正确的政治认识,而且是妨害党执行在目前革命当中实际任务的最恶劣倾向。”⑤将这一探索深化的,则是。虽然也认识到远离城市无产阶级会给中共带来不良的意识倾向,会削弱中共的先进性基础,但他并没有诉诸中共与群众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所带来的中共作为现代政党的必然先进性,他也没有将外来的“本本”当作正确认识中国问题的圭臬。更加强调中共从“群众的实践”中去获得正确的认识,发现真理———当然,如同后来所经常强调的“甘做群众(主要是基层的农民群众)的学生”之类的说法,他的这种认识方式并不是“回归农民意识”,而是在中共和农民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一种交流,并且通过对这种交流的汲取、整合和深化来获取正确的认识,同时认为单靠农民群众自身,而没有中共作为现代政党的存在,认识过程是无法进行的。①

这一时期,对于群众路线认识论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其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上,更表现在他对调查研究的重视上,在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认为“主观主义”的解决方法应该是:“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②在1930年5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更加鲜明地反对只依靠教条和本本,脱离群众和群众的实际斗争与生活的认识现实的方式,他首先批评道:“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③因此,强调,解决现实问题最好的方式是从群众中、从现实中找到各种“材料”,当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通过走出机关,深入群众的方式获取群众的和基层的最直接的各种材料时,才可以称得上形成了对于现实的正确的认识,也便可以依据这一正确的认识合理地解决各种问题,“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子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④由此,在看来,中共的上级机关的认识和指示的正确性不在于其作为上级机关自身的地位,而在于其能否贴近现实和群众的需要,基层的群众在很多时候比党员干部更了解客观实际,乃至更具智慧,“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⑤为此,只有贴近群众和现实的认识才能够深入群众,才能使中共不至于脱离群众,进而更好地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完成各种任务,“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的。”⑥

在1927年至1933年间,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19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⑦的口号,这就意味着中共仅仅依靠自身的知识、阶级成分或者远离实际的各种理论和指示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都无法使其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和革命现实,反对教条和本本不仅要在理论上打破它,更需要通过党员干部实际的调查研究成果来补充、修正乃至替代各种脱离实际的理论和指示。总之,在的努力和示范下,中共对“群众路线”概念内涵的认知,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得以初步形成,其主要表现为从群众中、群众的实践中获取材料,经过中共的理论整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最终成为指导群众实践的思想。这一时期中共的群众工作在现实压力下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较之前一时期,中共更加关注在群众工作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如“盲动主义”、“军事投机”、“命令主义”以及“官僚主义”等,看到了这些不当的工作方法和作风阻碍中共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使中共脱离群众,“最主要的危险倾向就是盲动主义和命令主义,他们都是使中共脱离群众的。”①而中共脱离群众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替代群众”和“不顾群众”,因此,中共六大《职工运动决议案》就指出:“共产党……应当严重反对知识分子藐视群众无知识无文化而自骄自傲的态度。应当严厉的反对工会工作者‘替代群众’,‘不顾群众’而擅自决定一切问题的企图。对于这些现象应当毫不容情的肃清。”②显然,中共虽然是比群众先进的领导者,但正确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并不是只依靠中共做决定和执行任务,相反,中共应该教育群众,说服群众,“只有说服群众才能领导群众,只有说服群众才能取得群众。只有国民党与群众的关系是‘命令’的关系,共产党必须坚决肃清这种同国民党合作时代的传染病,才能真正取得千百万群众。”③此外,较之前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共在现实的工作中已经逐渐地将群众工作的作风和方法系统化、原则化和理论化了,这首先表现在中共提出群众工作应该“到群众中去”,“我们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够推动群众,不应该也决不能够站在群众外边,命令群众,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的努力,来推动群众的实际斗争;不应该用临时拉夫的办法,来制造群众大斗争的空气,我们的工作,应该切切实实推动群众不断的斗争……”④要“面向群众依靠群众与经过群众”,“……集中火力向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开火,……一切决定的执行,必须面向群众依靠群众与经过群众。”⑤其次,这一时期,中共将正确地动员、组织和领导群众上升到了“工作路线”的高度,将群众工作中脱离群众的错误视为“非群众的工作路线”,1929年6月中共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职工运动决议案》在谈到海总工作时就提出:“改正海总非群众的工作路线。由下而上建立群众的组织,充实海总下层群众的基础,纠正过去机关式包办式命令式的工作方式,要运用组织的形式来领导群众的斗争。”⑥最后,这一时期,中共已经明确提出了作为工作方法和作风的“群众的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概念,并作为特定的原则来指导中共的群众工作:“新区边区的党在领导方式上最基本的弱点是不会运用‘群众的路线’,在没收分配土地,肃反等残酷的阶级斗争中,不会发动群众参加,许多地方只是少数工作人员直接的干,日常工作也是这样,干不通时,便强迫命令群众,或则消极起来,坐在机关里叹气。这种领导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当然是由于不相信群众的力量,认为群众不能起来的,只有自己干,……所以要使党的领导能够充分的运用‘群众路线’就必须努力组织群众的工作,首先最重要的是工会,青年团和贫农团,在群众组织中建立党团,党的每个口号经过自己的党团去动员各种群众组织。”①

这一时期,随着中共的工作重点逐渐从城市转入农村,作为一种组织原则的群众路线不仅仅体现在中共党内,苏维埃政权亦通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建立和运作起来。中共的组织自身非常强调“民主集中制”的这一组织原则,虽然在现实的压力下,中共必须强调自身的巩固、统一和团结,强调在铁一般的纪律下塑造党的力量,但是只要现实情况允许,党内的民主主义依然受到重视,党内的选举、普遍的讨论以及自下而上的了解和监督也尽可能地得到推行。1928年初,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党内民主的意义:“1、要全体党员参加党的生活与了解党的策略;2、尽可能的经过党员群众讨论党的各种实际斗争的策略;3、尽可能的实行指导机关由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选举。但决不是要下级负责同志或每个党员无理的攻击上级机关负责的同志,决不是要上级机关无权威,一切都要解决于党员群众……。”②同年7月中共六大的《政治议决案》亦着重强调党内的民主集中制:“实行真正的民主集中制:秘密条件之下尽可能的保证党内的民主主义;实行集体的讨论和集体的决定主要问题;同时反对极端民主主义的倾向,因为这是可以破坏党的纪律,不负责任的态度可以因此而增加,而且损害党的指导机关的信仰。”③在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党的严格纪律与党内民主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平衡是中共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逻辑,依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中共与党员群众之间就能够紧密结合,能够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双重的积极性,而违背这一组织原则,中共必将丧失党员群众的支持,中共的干部也因失去群众的信任而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虽然这一时期中共经历了多次“左”倾浪潮的冲击,使中共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很多时候难以落实,但中共仍旧将“走群众路线”作为党内纪律和民主实现的理想方式:“对于严重政治错误而又固执不改的同志,我们需要在群众前面指出他的错误,使他的错误观点不能在群众中起作用,使群众不信任他,最严重的惩罚便是公开的消灭他在群众中的政治生命,而不是暗地里消灭其肉体。”④此外,伴随着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这种政权体系沿用和发展了中共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由此成为苏维埃政权机关的组织原则和民主形态,这在政权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上就表现为苏维埃政权是“群众自己的政权”,政权的目标是为了解放群众,政权必须依靠群众的创造、参与和监督,政权权力的行使和政策的落实也必须深入群众和通过群众,并最终为了群众。“苏维埃组织应当采取民主集中制,……苏维埃的群众化是对的,群众化的主要意义是要苏维埃真正由群众产生出来,实际为群众利益而努力,吸收群众中积极分子参加苏维埃各部各委员会工作,经常向群众报告苏维埃的工作,……如果有精密计划,正是发挥群众创造精神的动力,如果群众有比苏维埃更好的意见,可提出苏维埃采纳,……这绝不妨害群众创造精神的发展。”⑤由此,不仅中共自身的组织和运作必须“走群众路线”,中共所建立的政权也必须“走群众路线”,作为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群众路线在中共和中共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体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三、“群众路线”概念内涵的基本定型

以延安时期为中心的1937~1949年间,是中共对“群众路线”概念内涵认知基本定型的时期,“延安时期的许多政策都是在瑞金的最先尝试、并逐渐发展成熟的办法。在理论阐述的支持下,20世纪30年代初的实验性创议如今已成为完整的操作制度。”①一般认为,在1943年6月1日为中共中央所写《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是“群众路线”概念内涵基本定型的标志,其中所提出的“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成为对“群众路线”概念最典型的论述,“至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已经成型并延续至今,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②群众路线概念在这一时期的基本定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群众路线认识论的最终形成。作为一种认识论,群众路线强调党的正确认识不源自外来的教条和理论,而源自党员干部对于现实和群众的调查研究,唯有通过中共与群众、认识与实践之间不断的循环往复,才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也唯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成为中共指导一切的科学原则,1937年7月的《实践论》对于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做了最为深刻的阐述和最为详细的说明,“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③以1941年3月、4月发表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同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央关于实施调查研究的决定》等为标志,“群众路线”概念不仅作为认识论在理论上成熟,也通过调查研究的广泛推行,在现实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其次,群众路线进一步地原则化和操作化。这一时期,群众路线理论和概念更加成熟和丰富,成为中共必须遵守的鲜明而根本性的原则,与其概念化和理论化相伴随,这一时期迫切而丰富的群众工作实践也使群众路线具有了更加细致、多样和成熟的操作方式。最后,群众路线实际作用的有效发挥。这一时期,创造性地运用了群众路线方式,更加有效地推进了中共的作风建设;在军队建设上,军民之间以及军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群众路线推进了军民一致和官兵一致;政权和民主建设中的群众路线既保障了对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又赋予群众政治上的主体地位,推动了群众的政治参与;经济文化建设中的群众路线既满足了群众对自身利益的现实要求,又使中共的政策和价值不脱离群众,被群众认可和接受。

作者:李华工作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第四篇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逻辑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理论逻辑上讲,党的群众路线,有三个结构性要素:一是主体要素,即中国共产党,起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一切为了群众”,即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二是客体要素,即群众,党领导和服务的对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集中体现。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是价值目标,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手段和力量源泉。“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1]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和历史地位决定了必须一切依靠群众。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历史唯心主义往往把各种英雄、超人等看作历史的创造者,忽视和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驳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那些自命不凡的思想家或少数杰出人物所决定,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4]。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时,并不否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的贡献。一切依靠群众,就要肯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性作用和个体的历史作用,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一切依靠群众,就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呼声,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价值利益诉求;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一切依靠群众,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标准。三是领导方法与工作路径,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是同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有机统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甘苦与共,才能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亲身体会群众的心声和利益诉求,找到解决很多问题的突破口。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领导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这三个要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在群众路线中,党的领导是前提,群众观点是核心内容,是领导方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直接影响路线践行的效果。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和群众关系的基本方针。在这个三位一体的理论结构中,党与群众的关系是其逻辑起点。党群关系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5]人民群众是政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党群关系直接关系着政党的盛衰兴亡。说:“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6]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举,群众路线从本质上也要求处理好党群关系。群众路线有三个维度的要求,主要是针对领导主体而言: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为了人民,立足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服务于人民的观点。切实把发展和维护好群众利益摆在工作全局的第一位置,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的第一职责,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第一尺度。二是在行动上,必须倾听群众的呼声,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组织群众,实现群众的利益;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总揽全局,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三是工作方法上,按照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要求,制定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务必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进行比较和论证。另外,要拓宽民主渠道,实行民主决策,根据法律和制度的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表达和体现,不能搞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脉络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群众路线也走出了一条清晰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长期的群众工作中提出和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1943年6月1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论述了群众路线所包含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他还形象地把方法问题看作过河的桥或船。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094后来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又专门讲解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坚决治污、治贪,表明了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的决心和态度。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其《公报》里重新恢复了党的群众路线,明确提出如何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论断:一是要给予群众路线充分的恢复和发扬;二是强调新时期发展群众路线的重点就在于发展民主;三是发展群众路线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根本保证。1981年6月中央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明地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倍加珍惜党的群众路线,并在回应现实中作了进一步发展。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7]。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话语表达有了进一步的调整,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内涵。同志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结提炼了科学发展观。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号召“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可以说,没有群众路线,我们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绩,群众路线是党在不同时期战胜困难、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围绕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逻辑,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在具体内容、方法和话语表达上不断调整、创新、与时俱进。“为民务实清廉”是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赋予的基本要求。为民是根本目标,务实是实现途径,清廉是关键保障,三者辩证统一,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党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为民务实清廉”的党的群众路线是顺应新的时代要求提出来的,是回应“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尤其是回应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时代挑战提出的要求。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1.“为民”是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

“民”就是指人民,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是普遍概念,人民是集合概念,属于政治范畴,包含着人的社会属性,但着眼于人的政治属性。尽管不同时期的人民范围不同,但人民始终是与敌人相对的一个概念。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这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客体范围的一个基本界定。“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8]。“为民”是党立场方向的灵魂,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立场和本质决定的。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9]29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确立了为无产阶级利益和人类解放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政党。邓小平1956年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10]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根据时展变化,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正是基于这一点,指出,“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这句话阐明了党的总路线或根本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它对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第一,坚持群众立场,正确认识新时期党的群众基础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很多新的阶层,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新兴阶层。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我国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我们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党的最大优势,就是联系群众;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密切联系群众不是停留在联系上,而是为了更好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掌握民意,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11]。尤其是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必须对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保持高度警醒,要自觉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每项工作中。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实现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的现实载体。服务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所在。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使命,将服务贯穿于执政活动始终的一种政党发展形态。建设服务型政党就是要在工作中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服务人民渗透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行各业,渗透于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把各项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第四,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检验标准。党的群众路线是党与群众基本关系的展现和表达。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尺。

2.“务实”是群众路线的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观察和研究客观事物,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要把“求真”得到的理论、方针、政策贯彻于实践,取得现实成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方针的正确性、恰当性。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体现。“求真”是“务实”的基础,“务实”是求真的最终实现途径,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坚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57。延安时期,给中央党校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给《解放日报》的题词是“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的要求。新形势下,务实是群众路线实现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路径。求真务实,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空洞的。对于我们党而言,首先,务实必须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务实重行是作风建设的重要特征。党的作风,是党的宗旨、理论、规范在党员干部的社会实践中的行为体现。务实就必须坚持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反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思想方法,反对脱离群众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要切实纠正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次,务实必须克服形式主义的积弊。所谓形式主义是指“什么应是什么”与“什么是什么”之间的脱节而言。社会转型期,在执政条件下,党内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其主要表现既有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更有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贪图名利,既有弄虚作假,又有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是精神懈怠和脱离群众的最基本表现,也是作风拖沓和消极腐败的温床。因此,只有下决心克服形式主义,才能大兴实干之风;只有力戒形式主义,做到“不虚”,才能真正做到务实。第三,务实要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否则“务实”会变成空洞的口号。同志讲得很深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2]。群众的实际问题解决了,需要满足了,群众路线必然会得到贯彻,党必然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务实是党性的表现,是民心所向的优秀品质,因此,务实应该成为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3.“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关键保障

“清廉”即清白廉洁,自古就是中国政治家的理想和追求。无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还是现代政治文明,清廉都是政治文化中正能量的表现,是社会普遍接受认可的政治文化。在现代政治话语中,清廉代表了公平正义原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石,是对权力的有效约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国家的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的限制,以“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13],从而为现实的人创造“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同时,恩格斯还把要求一切公务人员“向每一个公民负责”当作“一切自由的首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工具,它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没有在人民头上称霸的权力。因此,共产党一再强调“权为民所用”,走群众路线,“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14]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清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能释放出正能量,有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政治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无形中实现对权力的道德约束。因此,清廉是拒腐防变的精神长城,是群众路线实施的关键保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追求。1939年,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把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作为共产党员的重要修养。1947年同志把“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策。2005年同志重申要建设廉洁政治。党的十八大将清廉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标志着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进步。腐败现象跟清廉的政治理念是根本对立的,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只有反腐倡廉,才能真正得到民众的拥护,才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才能使我们的党真正成为一个服务于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官德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其次,要切实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第三,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用制度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实现清廉政治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一人一党之责,而要靠全社会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政治监督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

作者:全家悦工作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

第五篇

一、群众路线的三个基本特征

早就讲过,我们很多同志到一个新地方、新单位去工作不知道怎么办,遇到很多问题,他给开出的处方是,“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个部分各个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因为你未出门时脑袋是空的,归来时脑子已经不是空的了,已经载来了解决问题的各种必要材料,问题就是这样子解决了”③。这个观点从建国前就在讲,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了。缺乏对一个地方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会举步维艰,甚至不切实际,会严重偏离以致损害群众的利益,进而影响党群关系,削弱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权威。当然,对于群众路线的提出众说不一,但不管谁何时提出,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基本工作路线的宗旨是始终不变的,虽然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如建国后,我们首先在价值理念上就提出了一个“工具论”,1956年邓小平做修改党章报告,就修改党群关系提出自觉的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工具。这个话是批不倒的,从政党理论来讲都是站得住脚的。不管政党代表谁的利益,都得代表它的利益去从政或执政,党的本质和性质就决定了它必须把其代表的这部分人的利益传递到决策层去,为他们服务。同时,这种“工具论”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冒险主义倾向。特别强调要防止这种冒险主义的倾向,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群众的觉悟没有那么高,历史条件也不具备,如果强行去做,风险是极大的。这也就是列宁原本意义上所说的“左”的错误。第二个倾向是尾巴主义,就是落在群众后面,有的时候表现为时代已经进步了,群众的觉悟已经大大提高了,党还落在群众后面,这就叫尾巴主义。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群众说怎样就怎样,可是群众的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刘少奇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论述中,对于群众的要求,他认为既不能估计得太高,也不能估计得过低,认为人民群众是正常的有各种各样利益诉求的人群。在这种背景下,工具论和尾巴主义,会犯错误的。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二、民主参与背景下的群众路线

在民主参与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群众路线的意义尤显重要。这在学理上涉及到群众在政治活动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涉及到如何摆正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更是关乎中国民主道路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十八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必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①。还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制”等。所以,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走群众路线要在群众自治中得到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同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②。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而走群众路线的主体是领导群体、领导干部,而不是群众本身,群众路线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式。而民主参与的主体是群众,这就是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遇到的新考验。浙江温岭的参政参与式民主恳谈会就折射出当今社会治理格局是多元利益格局,执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都有了一个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总之,中国共产党已经永远摆脱了以往对其“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③等的偏见,当今的社会治理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群众路线也就必须渗透到这种社会格局当中。实践表明,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这一点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都是一直强调的。这与党所尊崇的唯物史观密不可分,它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主张从人民群众中挖掘潜力,汲取力量,增长智慧。社会主义民主亦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利益。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第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其执政正是为了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走群众路线是执政党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保证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能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可以看出,从价值取向来讲,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根本一致的,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第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党的群众路线的行使主体是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次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的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②。而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在民主参与的背景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做到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扩大公民的有效有序参与,并进一步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样方可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群众路线要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中

发展路线范文篇4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

党思想路线,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党的思想路线通常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在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指南,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早已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唯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认识问题,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实践活动中要真正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是的思想路线则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以来,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良好开端。

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的坚持和贯彻执行。在这期间,党中央和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是强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体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依据其基本国情来制定新中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十分重视在全党开展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活动。三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东西。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四是大力倡导调查研究。要求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要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跑一跑,进行调查研究,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解决,使我国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而艰苦的任务,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

1957年4月至1977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忽视或淡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陷入了片面夸大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边缘,因而在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系列极“左”错误。一是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二是经济体制建设上的急于求成,三是政治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形而上学的口号,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了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二、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建国50周年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曲折发展过程,伴随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现在和今后都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保证。

50年的历史证明,思想路线上的曲折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曲折的根源。什么时候党的思想路线端正,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得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必然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发展路线范文篇5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虽然只是一个由少数知识分子组成的精英团体,但先锋队的自我定位使其于建党伊始即宣布要走群众路线。因为他们深知在中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和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新型作风从事革命活动。党的“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这是群众路线在工运领域的充分体现。在随后的“五卅”运动中,群众路线的威力得以彰显。[1](P124-125)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在革命道路和方式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城市中心论者”表现出了急躁的冒进情绪,他们在激进的策略驱使下将“群众路线”的实践引向了反面,“强调‘一切经济斗争必须提出政治要求’,并且从日常经济斗争中‘一直发展到武装暴动’”[2]。一些地区出现了强迫工人罢工的情况,使党在这些地区严重脱离群众。究其实,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因当时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受“精英政治”影响的革命者在实践当中执行了一条偏离当时中国国情的群众路线,导致了人民力量难以发挥应有的威力。而以为代表的一部分共产党人则坚持中国的民主革命不会像苏维埃俄国一样通过发动城市暴动就能够看见胜利的曙光,继而建立起新的政权,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通过不断发动群众才能够最终获得胜利。为此,他们明确提出在当时城市已不具备开展群众运动的情况下党的工作重点需要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此,中共六大批判了“左”倾盲动主义,指出党的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迎接革命的高潮。所以中共六大在《职工运动决议案》中规定:工人运动“现在之基本任务,就是动员所有的无产阶级来围绕着它的阶级组织(党及职工会)”。为了实现这个基本任务,革命工会要注意“领导工人日常生活的经济斗争”;群众罢工时,要正确估计客观形势和主观力量,提出可能达到的要求,采取谨慎态度,做好充分准备,反对强迫罢工……的斗争方法[2]。

1928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3]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最早提出和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的文字记录。1929年9月,在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明确提出各项工作都要经过群众路线;[4]12月,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指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策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5]据此,我们可以看到“群众路线”的理论雏形开始形成。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并于1932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以保障工人群众利益为目的的劳动法令,它使工人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地位,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革命在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过程中,针对党内存在的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不断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经验,提出许多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观点和论断,诸如党的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必须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的思想;共产党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有深刻注意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代表群众,得到群众拥护的思想;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的思想[6]。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我国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者认为革命高潮已经到来,党应当联系政治的和经济的斗争,尽量地去发展政治罢工,定出准备各地的或几个主工业城市的同盟罢工方针。[2]

为此他们强调扩大赤色工会组织,退出黄色工会。针对王明等人的错误,刘少奇连续写了《最近中国职工运动,国民党工厂法、工会法与赤色工会目前的任务》、《在目前反帝运动中赤色工会应努力的工作》、《批评“退出黄色工会”的策略》、《1931年职工运动的总结》等文章和报告。他指出,这一时期工人的斗争还是防御的性质,主张从实际出发,从工人切身利益出发,把黄色工会的领袖和群众分开,在斗争中既要严厉对待黄色工会领袖的破坏,又要与他们的群众建立联合战线,在黄色工会中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把群众争取过来。这些观点真实地反映出我们党在争取工人阶级中不同阶层的群众时灵活运用了群众路线,它是在革命事业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开展群众工作所采用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方法。总之,这一时期,、刘少奇等也从各自工作的实际出发,就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领导群众的方式与工作方法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进入抗日战争阶段后,为了在国共合作抗战的历史条件下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斗争,中共中央于1937年8月12日发出了《中央关于抗战中地方工作的原则指示》;1937年10月,针对国民党对工人运动和各种群众运动既想利用又想控制的政策,中共中央专门了《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指示草案》,强调在任何时候,决不放弃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与教育群众的完全自由。这两个文件,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利用一切合法可能,独立自主地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抗战的胜利。[7]1943年6月,发表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8]。

这段经典的论述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这一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刘少奇在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关于群众路线问题。[9]党的七大上将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内容载入党章。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国统区领导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生存权利、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通过这些斗争活动,揭露、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工人争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同时团结教育了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人运动中的群众优势,为后来的继续斗争打下了基础;在刚刚获得解放的东北解放区,面对国民党的包围与进攻,党中央做出关于新解放区群众工作的指示,是发动人民进行清算汉奸的斗争,是减租和增加工资的运动,是生产运动。在这些斗争中,大批工会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建立党的核心,建立群众的武装和人民的政权,把群众斗争从经济领域迅速提高到政治领域,参加根据地建设。解放战争后期,随着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大批城市陆续解放,回到人民手中。中共入城之初,面临着恢复和发展生产、接管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党团结和依靠城市各阶层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完成。为此,中共明确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和一系列具体政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0]正是对群众路线的灵活运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中国工人运动史,不难看出和他的战友们总是能够根据时局的变化,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并且能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群众路线,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群众路线观及其工作方法在当前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李欢工作单位:陕西工运学院

第二篇:群众路线下政治体制改革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密切联系群众,获取群众支持

人民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走群众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现存的政治体制还有许多与群众路线不相符合、甚至脱离群众的地方,需要加以改进,以走好群众路线。政治体制实际上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及其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的制度安排。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在于人民的主体地位未被充分尊重,权力过分集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没有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也没有充分体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真实地赋予人民群众民主权利,加强权力制约,增强政治的民主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实际上就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保障人民群众所拥有的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获取人民群众更多的支持,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走群众路线的迫切要求。当前,党中央提出走群众路线,是因为在现阶段,我国出现了许多与群众路线背道而驰的现象,如滥用权力、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主观主义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党和政府机构脱离群众,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逐渐下降,严重损害了党的执政资源。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与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运用各种完善的政治体制来防止贪污腐败等与人民利益相违背的现象。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主义各种体制的完善,如把各种民主、法制、工作体制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一套既具惩罚又具激励的体制,使得行政干部无法贪污腐败和滥用权力,以减少官僚化,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获取人民群众的更多支持。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走群众路线,能改变以往领导干部高高在上的状况,而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更多地察民情、体民意、解民难,这样就真正解决了脱离群众的问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密切联系群众。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情况下,已经成为我国改革的一个难题,甚至有些时候已经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其他体制的改革,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体制能够符合当前我国发展要求,只有运用走群众路线的方法,才能真正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力在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邓小平也曾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2](P368)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要求和支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是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先进代表。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促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前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一个“顶层设计”,但这个“顶层设计”从哪里来?一个好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顶层设计”,一定是来自于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依据,人民群众的实践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和认识的来源。只有走群众路线,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现状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才能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动力促使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才能取得改革的最终胜利。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改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这些作风,重新维护人民的利益、表达人民的心声与要求。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给予改革巨大的支持,党中央设计出“顶层设计”,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顺利实施,改革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搞好政治体制改革就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本身就是一个工作方法。曾解释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3](P899-900)从这个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可以看出,群众路线是一套工作方法,而且是一套经过中国共产党实践检验比较正确的工作方法,政治体制改革也需坚持这种方法。同志对群众路线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的阐释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的法宝。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使中国共产党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回头看看历史,在实践中,每当中国共产党坚持这个路线的时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进步之时,而当党没有按照群众路线的方法去办事时,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遭受困难的时期。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走群众路线,运用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进行。也明确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要有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也必然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基本方法。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从群众中寻找意见,收集与人民群众意志不相符合、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体制,了解问题之所在,经过研究和重新设计,对现有不适合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修正或者废止和新建。然后,拿到群众中去执行和实践,再由人民群众提出意见,进行健全和完善,从而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善的、适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能够保障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政治体制,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一切依靠群众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以群众路线为保障,没有群众路线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不成功的改革。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关于群众路线的观点来源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财富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建设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政治体制改革更需要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明确阐述,“群众的观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4](P354)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可依靠的力量。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人民群众不断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换句话说,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首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政治体制改革是走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的路,人民始终是改革的最大推动力量。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诚如1978年邓小平领导的人民公开讨论,进行一次全面的思想解放一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的成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获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借助人民的力量。其次,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史无前例的,这样的改革首先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性,创新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政策、措施,集中起来形成体系,再放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以形成一套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最后,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协调好人民群众各种关系。政治体制改革,从一定程度上也是权力和权利的重新分配,人民群众的利益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要注重人民群众之间的各种关系(如民族关系、区域关系等),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支持,促进改革的顺利前进,否则就会给改革带来阻碍。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把人民群众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要靠人民群众去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人民群众去创新,所以,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政治体制改革必然难以深入。然而,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依靠人民的才智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走群众路线,即相信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为人民群众着想,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所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而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总之,人民群众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力量和最大保障,只有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才可能真正取得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P342)因此,只有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完成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只有走好群众路线,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才有可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才有保障。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归宿:一切为了群众

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归宿是保持党和政府走群众路线,或者说是保证和维护人民的最大利益。服务于人民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宗旨,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而且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成果还要在人民的实践中检验。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党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利益的一种表现。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3(]P1096)因此,作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它维护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少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为了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群众路线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愿,表达人民群众的意志,达到一切为了人民的基本目的。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终归宿。其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结果就是群众路线。邓小平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5](P177)如何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消除官僚主义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意见;发展民主,就是由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之中,共同讨论,对各种国家事务做出决策与选择;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意见,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信人民群众,使他们的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些最终目的基本上同群众路线不谋而合,即相信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一切问题、政策、措施从群众来,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人民群众中实施与检验。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走群众路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归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最后,检验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要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说的就是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方法和政策措施都要从人民中收集意见,经过加工、提炼,形成完善的理论、政策之后,再放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检验。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经历一样的过程。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改,改的对还是错,效果好还是坏,这都需要放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检验,特别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改革和成果都是这样一步步地实验出来的,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每一个政策的对与错。“邓小平同志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6](P152)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也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最终检验标准,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后检验程序还在人民群众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要求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然要走群众路线,而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否则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深入和不断前进。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的根本体现,是辩证法和认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科学方法。因此,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就能发挥群众路线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的导向作用,能够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走好群众路线,就能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于人民大众,同时也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否则,政治体制改革可能就要走相反的道路了。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群众路线,而且必须走好群众路线。

作者:张毅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第三篇:群众路线制度化与伦理化研究

一、制度化是执政条件下群众路线实现路径选择的必然趋势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定政治话语,“群众路线”是萌芽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形成于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阶段、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得到最大限度运用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发源于革命时期的群众路线主要是通过运动的方式得以实现和巩固的,当革命成功之后,必然面对着实现路径依赖的根本转型。群众路线在革命和执政条件下的地位转换。在革命时期,严重缺乏一般政治力量所拥有的基本政治资源,如政权资源、金钱资源、外来资源等,因而人民群众就几乎是中国共产党可以唯一依靠的政治力量,“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1](P381)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因此,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也是包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原来严重缺乏政治资源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党掌握了较为充分的政权资源、军事资源和一定的国际资源,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成就又使党掌控了较为充裕的资本资源。很多原来必须直接通过群众支持才能完成的事情,很多必须经过人民群众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通过掌控的政治资源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显得不是那么强大,人民群众的工具性价值显得没有那么突出。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形成了、发展了,经过长期的积累,成为一种风气,在党内滋生、蔓延。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逐渐被其他的工作方式方法所取代,群众观点更是由于种种原因被严重淡化,群众路线的根本政治路线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当前,严重脱离群众的危险已经演变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面对的“四大危险”之一,不仅严重威胁到党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且严重威胁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成为执政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防范脱离群众风险的努力及其局限性。对于执政以后党可能存在的这种脱离群众的风险,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清醒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2](P1438)

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主要沿袭群众运动的方式保持群众路线的实践。建国初期,针对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开展了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清理了一大批存在着各种消极腐败问题的党员干部,在社会上塑造了清新的政治风气。在此之后,政治运动成为党治理国家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成为包括保持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优势的中国政治生活的主流形态。以为主导的防范脱离群众路线风险的努力,从动机上来说无可厚非,在建国初期革命政权尚未巩固的情形下也以强有力的方式荡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包括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在内的一切污泥浊水,创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局面。随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主要矛盾的转移,以政治运动的方式保持群众路线生命力的良好的愿望逐渐走向了反面,导致了动荡不止的政治局面的反复出现,最终演变成为这样“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3](P105)的“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3](P105)实践表明,在执政条件下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维护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优势,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体上说来扩大了党内斗争的消极面,伤害了更多无辜的干部群众。运动,使“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3](P105)最终反而导致群众路线被严重歪曲、异化和消解。保持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优势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寻找新的路径。群众路线路径依赖的转型。关于保持群众路线政治优势的探索和努力也有很多贡献和闪光之处,也留给我们很多宝贵的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为建立人民民主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践和制定民主集中制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从而为执政条件下实现群众路线的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理论准备。

但本人并没有坚持在这样一个方向上走到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思想,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P118)确立为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成为党要永远坚持的根本政治路线。在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方面,吸取了的沉痛教训,强调坚决不搞政治运动,而是要在执政条件下用制度建设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开启了群众路线实现路径转型的历史征程。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在探索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实现路径方面不断推出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确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使群众路线在国家层面的制度化转型有了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加强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信访和人民监督各项制度,并提出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党内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新思路,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原则,为实现群众路线实现路径的制度化转型做出了新的贡献,开辟了新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上任伊始即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为重点,颁布实施并率先垂范,研究部署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秉承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群众路线视为党的根本政治生命的传统,另一方面更加强调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要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4]这就表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只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开端,通过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整顿党内存在的严重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四风”,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力图扭转党内长期存在的忽略群众、轻视群众的倾向,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伦理化是使群众路线融入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核心目标

群众路线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政治伦理。只有让群众路线由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全体党员的内心道德准则,成为衡量党员干部执政行为政治正义性标准,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的执政行为,最终形成执政条件下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政治伦理在中国特色政治文明中的地位。与西方从抽象的神性和人性出发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关系”为出发点认定政治的正当性和政治行为的正义性,这种认定方式并不认可特定个体在政治上的权威性,而是认可某种特定价值关系的正义性,这就使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的界定方式具有二维趋同的特点,从而更加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也更加接近于政治的本质。与西方政治伦理不断在神性和人性的单向和二元对立中寻找政治权威的合理性相反“,中国传统的‘德治’、‘礼治’在求‘同’、求‘合’、求‘和’的思维定势下,自先秦一以贯之”,[5](P97)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之所以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与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的内容有关,更重要的是这种政治伦理的界定方式为中国古代政治的超稳定结构提供了独特的思维基础。关键的是,这种从“关系”本身而不是从主体利益角度确定政治正当性的方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本身判断政治正义性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最深层次的政治潜意识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明确表示不接受从抽象人性出发的西式民主体制,反对将西式民主作为“普世价值”在中国付诸实践,这就意味着不仅不接受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这些政治制度,也对这种制度背后所蕴含的政治伦理价值从根本上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中国当代政治伦理的确立,只能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寻找根据,并努力挖掘中国政治文明本土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吸收借鉴包括西方政治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就政治文明进步而言,还缺少很多东西,但是最为缺少的,是一种可以能够说服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内心道德准则。在这种情形下,尝试唤醒中国人沉睡多年的伦理意识,明确当代中国基本政治伦理内容,谋求超越个体利益和局部群体利益的普遍性道德准则或许可以成为值得尝试的蹊径。作为一个产生于革命时代的话语集合,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群众纪律、群众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等诸多概念的统一体。“群众”这个概念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政治伦理的特点,是从“先锋队”和“工农阶级”、“少数”与“多数”、“先进”与“落后”、“领导”与“被领导”等诸多政治关系方面规定党自身的宗旨、行为准则和党员个人应当树立的内心道德准则的做法,具有明显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的特征。曾经反复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6](P1094)

全心全意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利益,因此,能不能践行党的宗旨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存在的前提,心中是否装着人民、能否以为人民服务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人民利益为最大的耻辱是每一个党员首先确立的内心道德准则。颠倒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为人民群众仅仅是党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是巩固自身政治地位的工具,必然在取得其他政治工具后忽视、轻视、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夸张一点说,不仅是政治上的愚蠢,更是政治上的“乱伦”,不仅应当受到外部纪律的追究,而且应当受到自身内心最强烈的谴责。因此,在当代中国,群众路线不仅仅应当成为党组织对党员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而且应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基本政治伦理的核心内容,使群众路线从政治化上升为伦理化,使群众路线成为党员个人自觉的内心道德准则。惟其如此,才能使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考验面前有所淡定,在个人利益追求方面有所超越,在权力运用方面有所忌惮;也才能使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拥有最为深厚的国家政治伦理基础。

三、群众路线制度化和伦理化间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关系

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和伦理化并不是群众路线发展的两个相互背离的方向,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有机统一关系。其中,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因其刚性特点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进程提供基本的保障,而不至于使群众路线仅仅成为只可说不能做的政治话语;而群众路线的伦理化则为制度化提供基本的政治正义性前提和个体自觉执行制度的道德心理基础,推动群众路线、人民民主等方面的制度朝着自觉运行的方向发展。制度化是政治伦理的保障。实现群众路线由政治要求上升为政治伦理有很多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颁布实施《八项规定》,率先垂范,引领作风转变。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即强调的示范作用的体现。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通过适度的政治活动进行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顿,这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整风运动在新时期的运用。这些正在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适度整顿活动毕竟是暂时的,而作风作为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却是长期的。既然党已经放弃了通过反复运动的方式作为政治治理的根本途径,制度化就成为解决任何问题的根本选择,即使是群众路线的伦理化本身也是如此。事实上,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制度落实,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在参加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更进一步强调,“新形势下,必须增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善始善终、善做善成,”[7]反映了党中央的战略性制度思维。只有通过制度建设确立群众路线的政治伦理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得到贯彻落实,才能使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从行为到习惯,从作风到文化,通过长期的努力积淀为党员个人的内心道德准则,才能保障群众路线的政治伦理核心地位的最终实现。伦理化是确立制度正当性的道德基础。制度的生命在于其执行力,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戒,但又不能仅仅依赖于惩戒。惩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维护制度的长效性。相对于惩戒的激烈和强制性,伦理和文化对于个体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任何制度都是由人制定的,人们在制定制度时,都不免受到知识结构的局限,都会权衡制度本身可能给自身利益、群体利益和部门利益带来的影响,在缺少政治伦理制约的情形下,有较大的概率偏向于使制度朝着更加有利于局部利益的方向制定,或者至少谋求使制度对攸关自身利益的损失达到最小化的效果,这必然损害制度本身的正当性而受到来自于制度相对方的自发抵制。另一方面,任何制度最终都是要通过个人去执行的,个人在执行制度时往往会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制度要求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个时候是按照个人利益的需要还是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行为选择,就成为个人心理活动的基本方面。在缺少政治伦理观念的情形下,个体的行为选择结果有较大的概率偏向于服从个人利益,满足最直接、最现实的感性需求。这种状况长期积累下去,从个人来说就会形成反制度心态,从社会来说就会形成反制度文化,从而消解制度对自身利益的限制,导致制度期望效果的落空。由此可见,没有基本政治伦理作为制度的灵魂,制度本身也就可能沦为一张白纸,仅仅在思想传播领域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实现不了制度本身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宣示,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标志着总体上说来,中国已经由建章立制为重点转向了以制度执行为重点的阶段,同时追求更高的、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目标。无论是制度的执行还是更高水平的依法治国目标,都离不开基本政治伦理的构建。而群众路线作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已经确立,在革命阶段渐成体系,执政之后也不肯抛弃、不肯放弃的政治理念,完全有资格充当起构建中国共产党政治伦理基础的重任。群众路线一旦升华为党的基本政治伦理,必然会促进党内各项制度的科学化和人民民主各项制度的执行力,推动中国政治治理向着“以人为本、以德建党、依法治国”的方向发展,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本要求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实现。

总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传统政治优势,是党的生命线。从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群众路线的实现路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运动化的实现形式向制度化的实现形式转型。实现群众路线的制度化,一方面,是在党和国家层面通过党内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实现群众路线的常态化、长效化和刚性化;另一方面,是在党内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本伦理,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使群众路线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内在的政治品格要求和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制度化和伦理化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制度化的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才能为实现群众路线的伦理化、成为共产党人的政治道德准则提供稳定的前提;只有使群众路线由自上而下的政治要求积淀为共产党人自身的内在政治道德准则,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伦理,群众路线才能最终摆脱单纯工具性价值,产生主体性动力,使群众路线的制度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从而在国家治理结构方面实现以人为本、以德建党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

作者:肖泳冰工作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党校

第四篇:党章下群众路线创新历程考察实践

1七大党章修订:首次载入群众路线基本精神

1943年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这是我党首次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高度对群众路线进行理论概括和提出基本内涵,并科学阐述了我党对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践路径。1945年,在七大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和闭幕词《愚公移山》中,系统论述了群众路线观点,提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突出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刘少奇在《论党》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将它提到了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从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向群众负责、向群众学习、相信群众等方面概况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决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同时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启发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警戒自己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性,必须经常注意防止和清洗自己内部的尾巴主义、命令主义、关门主义、官僚主义与军阀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在第一章“党员”中添加了“为人民群众服务,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向人民群众解释党的政策”。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虽然没有出现“群众路线”的字眼,但却首次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集中反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确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章中系统地阐述群众路线问题,概括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我们党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都成熟起来了。此后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为全党熟悉和掌握,自觉普遍地运用在各项工作中。

2八大党章修订:首次出现群众路线一词

新中国成立后,党成为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1956年9月八大召开,大会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着重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大会通过的八大党章根据执政后党的状况发生的变化,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并在七大党章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了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一词首次出现在修订的党章中,强调发扬群众路线的传统,密切党群关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突出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意义;但八大党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什么是群众路线”没有作出明确概括。

3十二大党章修订:首次写入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1982年十二大召开,由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因此十二大党章在继承七大、八大党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有根本意义的修改。新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建设首次提出三项基本要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上,第一次在党的根本大法中写入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即“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在讲到党的建设时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领导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章中载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但是没有明确写入群众路线的方法,没有呈现群众的首创精神、作者简介:丁晓青(1986—),河南省方城县委党校教师。群众的利益要求与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性,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的表述仍显不够完整。

4十四大党章修订:科学完整表述群众路线

1992年修订的十四大党章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提出更高的要求,群众路线在党章中第一次被科学完整规范的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3]同时将党风问题、党群关系问题提高到党生死存亡的高度,要求全党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群众路线的内涵包括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方法与作风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解决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回答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它是群众路线的基础和前提,坚持群众观点,才谈得上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的是群众路线的方法问题,“从群众中来”是对群众实践的尊重,对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党和国家的很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来自群众,群众是“原料”的提供者,党“只有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到群众中去”就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通过科学的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路线方针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宣传解释,将其化为群众的内心信念并付诸行动,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检验。群众是政策的执行者和检验者,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就是党的主张和各项工作与人民的实践、要求和利益的统一。至此,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反映在党章中。

5结语

新世纪以来,十七大、十八大党章虽没有修订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但进一步要求全党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党群、干群关系,在全党明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新时期的党章赋予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群众路线在实践层面上真正回归到群众生活,切实满足群众的利益。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全党的价值追求。我党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赢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当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依然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尖锐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4]“为民”是贯彻群众路线之根本,要真让人民“敢说话、说实话、解心结”,使人民消除疑虑,为国家建言献策;“务实”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础,党的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率先垂范,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关注群众呼声,关心群众需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群众需求满足了,才能真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清廉”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必要保障,要求全党要坚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鲜明政治立场,要充分认识到“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对党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为了人民,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需要集中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

作者:丁晓青工作单位:河南省方城县委党校

第五篇: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一、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内涵,明确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走上小康之路,最关键就在于党坚持了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了,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个传承,我们党是靠它起家,靠它发展壮大,也是靠它走到今天的。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奋斗历史,上个世纪20年代初我们党刚成立时,是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很多,我们党作为一个刚成立的小党,既没有权也没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跟别的政治力量不同的地方,一是我们党有先进的理论做指导,二是我们党能够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工人群众,有他们的支持,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这点当时国民党才愿意跟我们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推进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之后,1927年,领导湘赣边界的民众发动了秋收起义,带领起义队伍在井冈山地区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成功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之后,党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典型的根据地在全国广泛建立。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之下为什么能够存在?靠的就是老百姓不惜生命支援红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我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联系群众。翻开我们党的历史文献,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关注群众路线并做了大量论述。在我们党最初的文献里,就有群众路线的论述了。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第一次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来,并且把它提升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伴随着我们党的成长并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群众路线是一种精神。群众路线首先表现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的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这是一种最彻底、最无私、最伟大的精神,是群众路线的精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高表现。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心甘情愿地奉献个人利益;群众路线还表现为敢想敢干,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一书中讲到,“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决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多地群体性事件多发高发,维稳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压倒一切的第一责任。据公安部的统计,2008年以来,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每年大概在10万起以上,2012年是16万起。这些重大群体性事件表明,我们个别干部和组织已经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可以说“脱离群众”已成为我们党所面临的最大危险。首先,在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动与调整过程中,传统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出现严重分化。一些党员干部难免滋生骄傲自满情绪,逐渐淡忘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工作生活中贪图安逸、追求享乐,个人主义严重,遇事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群众考虑,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实际上都是脱离群众的表现,长此以往,我们党就会有失去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危险。政治优势会逐步流失,到一定程度,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关系就可能会变为“油水关系”、“水火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思想观念,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生活诉求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利益矛盾与冲突就更加明显。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趋利性被强化,当干部们因迷茫于“谁是群众”而不知道“为了谁”、“依靠谁”的时候,被强化的趋利性会作为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使他们选择与强势者合作,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正确的群众路线可能会被有意无意地回避。这样一来,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坚持就出现了问题,“群众”的范畴会更多的局限于社会的少数即强势者之中,在部分干部那里,“密切联系群众”更多是与强势者的联系,而与弱势者的联系则会被减少或弱化。这必将导致群众路线的扭曲,导致社会不满情绪增多,矛盾加剧,使社会管理出现较大问题。

三、努力躬行实践,当好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

一是要以群众为本,把群众“欢迎不欢迎”、“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为本,就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地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要善于用群众的实践去启发群众的自觉,引导群众的行动;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走在群众的前头,做好群众的表率。二是要向群众学习。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同志早就提出:“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一个小学生。”因此向群众学习要积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断总结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真心实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顺应民意、集中民智,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实践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三是要接受群众监督,真正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监督也是一种制约。权力离不开监督,失去监督就会导致腐败;纪律离不开监督,失去监督就会导致涣散。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群众监督,也要率先垂范,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又要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严格监督,坚持原则,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群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综上所述,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坚持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增强群众观点。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中国梦,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坚强的党性,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作者:白云云工作单位:中共志丹县委党校

第六篇:群众路线下电子政务的作用

1电子政务在群众路线下的积极作用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该如何发挥电子政务在群众路线下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1提升自身实力

只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做好电子政务系统,才能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才能更全面地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与其他公司合作是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途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势必要求公司人员与本公司以外的一切保持良好的沟通和精诚合作的关系,才能够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学习其他公司的优点并对比出自身的不足。比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权力阳光系统,在外网申报数据转入内网进行审批过程中,数据的传输技术没有其他公司的强,公司人员就和其他公司合作进行这一项任务的进展,以求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方便企业的申报。

1.2倾听群众心声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权力阳光系统开设的网上办事大厅设有厅长接待日等与群众互动的模块,积极为群众提供建议和意见的途径,为政府和群众沟通搭起快捷的桥梁。长期以来,通过书信、公告、上门访谈等传统征求意见方式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无法在短期内大面积地进行,而随机抽查等调查方式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人民群众的意见无法充分表达。通过成熟的电子政务系统可有效克服上述不足,利用群发邮件、官网发放调查问卷等信息化手段向全社会(或特定行业、人群)收集群众意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并结合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干部作出既符合专业要求又符合民情民意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切实做到决策的民主化。

1.3服务人民群众办事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权力阳光系统开设了网上办事大厅,方便社会企业单位在网上进行事项申报、查询等基本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办理单位,提高了办事效率。电子政务可不受时空限制为人民群众网上办事提供有效服务,减少家里、单位、办事单位反复跑的次数,免除排队、等候等“麻烦”,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使用互联网方式访问相关政务网站,办理个人或工作相关业务。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网上办事大厅投入运行以来,业务办理单位将自身可在网上办理的事项上网,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在线办理业务。业务办理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是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对象,通过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利用电子政务手段规范各单位办事事项的名称、内容,实现事项设立、变更、撤消的有效管理,使每个单位可在网上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清晰地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通过点击相应链接,办事群众可了解每个事项的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期限,按要求完成网上办事,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权力阳光网上办事大厅提供的有效服务和网上办事的便利。利用电子政务为人民群众办事提供有效服务,是政府部门适应时代要求,在管理层面的创新。

1.4赋予积极的行动

江苏省环境保护网站设有办理公示、公开信息等公示栏目,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且,权力阳光申报中还专门设有监督投诉模块,以方便办理单位和人员的监督投诉和意见的交流。另外,权力阳光系统中设有电子监察功能,可以由系统客观地对公务人员办理情况、办理效率等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可以对不正确的行为给与发送错误办理提示,可以督促公务人员认真、及时地办理好业务,更好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结语

发展路线范文篇6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

党思想路线,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党的思想路线通常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在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指南,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早已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唯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认识问题,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实践活动中要真正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是的思想路线则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以来,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良好开端。

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的坚持和贯彻执行。在这期间,党中央和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是强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体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依据其基本国情来制定新中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十分重视在全党开展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活动。三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东西。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四是大力倡导调查研究。要求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要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跑一跑,进行调查研究,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解决,使我国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而艰苦的任务,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

1957年4月至1977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忽视或淡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陷入了片面夸大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边缘,因而在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系列极“左”错误。一是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二是经济体制建设上的急于求成,三是政治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形而上学的口号,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了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二、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建国50周年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曲折发展过程,伴随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现在和今后都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保证。

50年的历史证明,思想路线上的曲折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曲折的根源。什么时候党的思想路线端正,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得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必然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发展路线范文篇7

一、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先河。

最早使用“实事求是”一词的是东汉的班固,他编著《汉书•河间献王传》,对河间献王刘德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作总体评价时,说“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自班固以后,“实事求是”一词逐步演化为一个成语流传下来,用来指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在以前,人们对“实事求是”的理解尚未上升到哲学层面,把“实事求是”上升到哲学高度,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理解,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是。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做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这句中国古话进行了改造,赋予其以崭新的内容,并上升到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高度。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选集》第2版第3卷80页),上述引文第一、第二句话的含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三句话的含义是理论联系实际。指出,从实际出发,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的放矢的态度。在运动中,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此,我们通常就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最简明的概括。不过,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哲学原理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其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经历了反对各种右的和“左”的错误路线,也经历了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等思想。1927年,在国民党反动派就要背叛革命的危机关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不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把领导权拱手让给国民党反动派,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等少数人又错误地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已经取得了胜利,对中国革命采取了取消主义的立场。从思想路线上看,陈独秀等人的错误在于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的社会和中国的革命。此后,为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我们党又犯了几次“左”倾错误,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危害时间最长,给中国革命造成的损失最大,几乎陷中国革命于灭顶之灾。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就思想路线来说也是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的。在革命的危难时刻,同志率先克服了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使人们从这种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著名论断,标志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形成。1937年,写作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彻底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问题。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马克思列宁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完整的概念,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经形成。1942年,为延安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建国后,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运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武器,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革命的领导阶级和同盟军,以及革命的道路和斗争形式,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和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历史证明,所创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确保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事业发展。邓小平高度评价了所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6页)。中国革命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遗憾的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十年“”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50年代后期起,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我们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暂时的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形势和国情的认识出现了主观主义的偏差,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错误,终于导致了“”的十年动乱。而在十年动乱中,、“”大搞思想禁区,制造个人迷信,把人们的思想封闭在他们的假马克思主义的禁锢内,不准越雷池一步,致使我们党和国家的许多工作严重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我们民族的生机和创造力受到了极大地抑制。粉碎“”后,当时的党中央领导人,不仅没有及时改变人们思想的僵化或半僵化状态,反而提出和推行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搞个人崇拜,用“左”的思想禁锢党和群众的头脑,我们党面临着在徘徊中前进的艰难局势。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怎样认识和对待晚年的失误,怎样纠正“”灾难性的错误,怎样审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怎样看待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怎样让全党的思想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全党同志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实事求是地作出回答和抉择。邓小平同志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非凡的革命胆略,率先批评了“两个凡是”,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开创了先例。

当时,邓小平同志刚刚出来工作,面对着问题成堆、积重难返的局面,他大无畏地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多次讲话中,一再提醒和呼吁全党要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1977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讲话中,就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概括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同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做好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然而还有人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实质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同志的原话,照抄照转照搬就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全党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重新确立起来。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强调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还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用科学的语言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下来:“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把中国化马克思、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进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具体地说,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涵作了科学的规定并写入了党章。邓小平同志一再论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根本点,多次谈到:“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并明确地规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路线。虽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可以包含在实事求是中,在实事求是中得到体现,但是邓小平同志的表述把四者连贯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不仅是概念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把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到了新的高度。第二、把解放思想看作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深刻分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为了打破思想禁锢,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大声疾呼“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能否解放思想,能否从过了时的思想、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是能否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为一体,是邓小平的一个创造。要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第三、实事求是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大道理。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创新,便是揭示出“实事”并不是平等的,“实事”中有大实事与小实事,有大道理与小道理,只有抓住社会的大实事和大道理,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把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中国的发展路线”,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优异成绩。第四、实事求是必须既立足于国情,又要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指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切忌照抄照搬,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邓小平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国情做了具体分析,指出至少要注意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在经济、文化上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才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且确认中国社会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坚持立足特色,自力更生,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对各种具体体制进行的自觉地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他还把改革同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列,称为“第二次革命”。当然,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提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认为应当借鉴外国经验,引进国外新技术、新设备,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于我国的市场、资金和资源,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服务,他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的“特色”理论、改革开放的理论是与他的实事求是理念相统一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组成。

三、以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所面临的这个时代,不仅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所处的时代有很大不同,就是与邓小平健在时的情况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还不安宁;国内改革事业在阵痛和洗礼中前进,各种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以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适应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结合新实践,总结新经验,做出新概括,提出新思路,继承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党章作了部分修改,在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中详细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根据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党章的这一提法,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完整的表述。1998年12月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20年的十一条历史经验,第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他指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贯穿于20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同志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科学论断,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又一次发展和创新。

发展路线范文篇8

党思想路线,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所以,党的思想路线通常又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在于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以保证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指南,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早已证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唯一科学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认识问题,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实践活动中要真正贯彻执行实事求是是的思想路线则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以来,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方面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良好开端。

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了较好的坚持和贯彻执行。在这期间,党中央和同志十分重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是强调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当前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体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依据其基本国情来制定新中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十分重视在全党开展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整风活动。三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东西。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四是大力倡导调查研究。要求中央的同志,各省、市、自治区、各部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年总要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合作社、商店、学校等基层单位去跑一跑,进行调查研究,以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解决,使我国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而艰苦的任务,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

1957年4月至1977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上发生了严重的错误,忽视或淡漠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陷入了片面夸大人的意志、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边缘,因而在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犯了一系列极“左”错误。一是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二是经济体制建设上的急于求成,三是政治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两个凡是”违背实事求是的形而上学的口号,明确提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与发展,使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产生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集中表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产生了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二是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二、思想路线的曲折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建国50周年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曲折发展过程,伴随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现在和今后都有许多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保证。

50年的历史证明,思想路线上的曲折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曲折的根源。什么时候党的思想路线端正,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得到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必然遭到严重挫折。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

进,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发展路线范文篇9

我国证券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初期,券商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制度、背景等非市场经济方面的因素。1998年底《证券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将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实施分类管理后,券商各项业务在逐步走向规范、理性和有序的同时,竞争将更为激烈,券商自身的实力将成为竞争中最主要的因素。为此,一些综合性券商在证券市场低迷而纷纷缩减其他部门时,却加强了研究机构的力量。这是因为,在新的竞争格局下,研究实力将成为综合性券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加强证券研究,促进研究与业务的共同发展

一、证券研究是综合性券商各项业务深入发展的基石

(一)承销业务风险加大、责任加强,研究实力决定承销的成败

我国股票的承销业务自股票市场开业以来,基本上是在低层次上竞争,加之非市场经济因素的干扰,大多数投行人员的精力主要放在争项目上,真正做好项目的较少,以致过度包装成为公开的秘密。根据《证券法》中证券发行权利、责任的规定,券商承销将承担连带责任风险。同时,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今后股票的发行价格将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这条规定意味着承销商没有发行失败的风险、一级市场没有投资风险的“新股不败”将成为神话。股票发行改为协商定价后,不同发行企业的市场定价将区别开来,一级市场发行价和二级市场交易价将大大接近,一级市场风险上升。这就要求券商必须对发行人的行业前景、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判断,在判定企业真正价值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发行价格和发行方案。一旦发行失败,一级市场的股票被套,或承担其他连带责任风险,将可能引发公司财务危机。因此,作为券商研究最基本内容的公司分析和定价,将直接关系到发行的成败甚至券商自身的存亡。

(二)自营业务理性化、规范化,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凸现

自营业务一直是券商重要的利润来源。在二级市场较好时,自营业务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左右,行情较差时其比例也在20%左右。我国券商自营曾经存在很多违规行为,如挪用客户保证金、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散布谣言、操纵股价、对倒、内幕交易等。《证券法》出台后,监管将更加严格,违规行为将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同时,券商有限的资金将在承销、经纪和自营中分配,因此,券商的自营业务将更加理性,注重规避风险,整个投资理念将发生变化。

首先,加强宏观研究,掌握政策导向,有利于券商降低系统风险。虽然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变化对市场整体的影响,而且不以单个券商的意志为转移,但这并不等于说券商就无法降低系统风险对自身经营产生的不确定性。正因为系统风险来源于宏观因素,即来源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经济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影响等,所以这些系统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例如,经济周期的波动有一定规律,政策的调整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更健康地发展。因此,加强宏观研究,把握住政策导向,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风险。

其次,券商自营将更加依赖于对行业的研究和公司分析。在一个投机性很强的证券市场中,券商自营主要依赖于资金优势、内幕消息或成功的做庄,研究部门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往往难以得到投资管理部门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公司股票的价格将越来越体现其实际价值,这要求券商研究部门必须深入理解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具体内容包括:跟踪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动向,充分认识我国产业政策未来变化的趋势及其行业经济的结构,准确分析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及其在行业中的竞争态势,并加强对企业的销售收入、行业的成本结构、市场条件、企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与变化、公司的长远规划,了解公司的资产重组状况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上市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公司的市场范围、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部的管理体制;研究公司未来投资的回收期限、资金的时间价值;研究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各项财务指标,准确地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和公司的业绩增长状况,分析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操作;对企业进行真正有成效的实地考察,提供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和资产管理操作建议。所有这些工作,都不是一般的股评人士所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的,它需要真正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方面的专家。

(三)购并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来源,行业特长将成为竞争要素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展开,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对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券商还仅仅依靠自身背景或通过走后门、拉关系、吃吃喝喝争取业务,不提高业务档次和水平,将会越来越受到依靠专业优势进行全方位服务的券商的威胁。以购并策划、资金债务管理、项目贷款和投资咨询为主要内容的真正的商人银行业务必将成为21世纪券商竞争的主战场。这要求券商在提供传统的承销服务的同时,还需协助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进行资本运营,提供投资咨询和管理、企业诊断、项目融资等全方位的高智能服务。

1998年的证券市场购并活动如火如荼,沪深两市共有476家公司进行过或大或小的资本运作,重组事件达925起,但其中却鲜见投资银行家的身影。其中自然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购并活动本身的非市场经济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券商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特别是缺乏对一些行业特别精通的专家,大部分投资银行的并购顾问都只是狭义并购专家,即只对并购业务本身十分了解,但对涉及并购公司所在行业却知之甚少,因此写出来的建议和方案难以引起企业的强烈兴趣。

美林证券购并业务迅速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和吸引行业专家对形成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人们一般都认为人际关系在并购业务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但美林证券在经过调研后发现,客户对并购顾问的最终要求是提供可以真正帮助他们拓展业务的建议和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创新建议,如何种产业和产品应被重视,购买什么企业能加强他们的主营业务等。因此,美林证券以重金充实了行业研究力量,行业专家横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业。正是基于他们行业方面的特长,他们提供的建议往往高人一筹,因此赢得了像百事可乐、卡特彼乐这样的大公司的业务。1993年美林的并购业务只列在全美排行榜第八名。经过5年的努力,它终于在1997年成为全美第一。

观察我国现时的投资银行业务,同当地政府官员的人际关系是业务成败的关键。随着企业并购的规范化和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观念转换,资产重组将从单一追求二级市场效应或为应付某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的“长官意志”发展到真正从实际出发,从公司发展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企业对现有投资银行业务的要求也不仅停留在熟悉一般投行业务上,行业方面的实力将成为衡量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经纪业务软扩张,研发力量是支撑

经纪业务利润是稳定的利润来源,在形势较好的情况下,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30%左右,而在大势低迷时,经纪业务产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因此该业务不仅是经纪类券商生存发展的支柱,而且也是综合性券商不可忽视的利润源泉。今后券商经纪业务的扩张不应再像以前一样单纯通过收购营业部的方式,而应走一条软扩张之路。“在经营客户资本的基础上经营客户”,将成为今后经纪业务应当坚持的经营方针。

随着市场风险的加大和投资理念的改变及投资实力的增强,个体投资者对信息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预测大盘或个股短期动态走势、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信息服务,而会更加注重宏观基本面、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基本面的分析服务。通过咨询服务或投资理财服务,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就是所谓“经营客户资本”。在经营客户资本成功的基础上,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加盟,从而达到“经营客户”的目的。“经营客户资本”必须以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作支撑。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强大的研究机构将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借助综合性大型券商的雄厚实力,紧密结合各项业务,证券研究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券商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就像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一样,资源的投入比例是衡量公司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购并业务和经纪业务是券商的核心业务,证券研究应紧紧围绕这四大业务进行,依托这些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证券法》出台后,券商将分为经纪类和综合类。作为经纪类券商,由于不能开展投行业务和自营业务,单一的经纪业务将难以支撑起实力雄厚的研究力量,证券研究不能与承销业务、自营业务和购并业务相结合,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对于中小型的经纪类券商而言,在设立信息部门的同时,更多地借助外界的研究力量可能更加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三、加强公司规划研究,成为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参谋

研发部门作为券商的人才基地和公司各项业务的参谋,也应该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议。如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研究,为公司的风险控制、业务监管等提供框架性建议,从而为公司的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依托研究力量,树立券商品牌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有信誉的公司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公司的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甚至比有形资产价值更高。品牌的价值来源于品牌所代表的公司的服务、对客户的吸引力等无形因素。它是公司形象、声誉的最简洁的代表,体现了公司经营的组合效益。公司要发展,必须从一开始就在经营公司的同时经营自己的品牌,而且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困惑,树立长期经营公司品牌的思想。目前,一些券商在经营中短期行为严重。如在承销业务中,采取做一次就跑的方式,而不管公司上市后是否能够发展,使得一些经过券商过分包装的公司上市后不到一年即出现大幅亏损。这种短期行为既有害于市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也会极大地损害券商本身的信誉。因此,长期经营公司的品牌与公司的其他资产的经营一样重要,这对我国正在迅速成长的券商来说尤其重要。

对券商而言,研究部门和其他追求利润的业务部门不一样,没有利润指标的制约和职业道德问题的困扰,因此是最容易和适合包装的。同时研发部门集中了大量行业、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理论方面的人才,他们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有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因此研究部门是容易出成果和树立品牌的。同时不论投行业务或经纪业务,如果借助名副其实的研究力量,将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如国内有些著名券商就非常注重研究工作并发挥研究部门在业务开展中的作用,效果显著。

加强证券研究,促进券商营销

一、协助券商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行主办券商制

主办券商制是指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通过签订协议或股权参与等形式,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双方的交易和运营成本,促进券商和企业的合理分工和共同发展。企业专注于产品经营,券商则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开展资本经营。

当前与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主要是券商的投行部门,由于投行部门业务繁忙,投行人员精力有限,对行业的了解也难如研究机构的行业分析员一样深刻,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的联系难度较大。因此,仅仅依赖投行部门与上市公司建立主办券商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借助研究人员的力量,将使良好的愿望变得切实可行,并在业务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业务洽谈时,由投行业务人员和研究所的行业专家一起出面,先由研究员同客户探讨客户所代表公司的产品、市场状况、行业发展地位及存在的问题,向客户提交权威、详实的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再探讨企业发股前后的股权运作和长期发展。客户对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心悦诚服后,再由投行业务人员为主与客户进行谈判,开展业务。在一阶段的业务完成后,由研究人员与公司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研究人员可以随时提供行业方面的咨询服务,也便于及时了解公司和行业方面的动态。这样,可以促进研究和业务的共同发展,便于券商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金信证券研究所曾为海尔策划200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长期资本运作方案、大唐电信职工持股会方案以及充当津港储运、强生股份、大众出租的财务顾问,取得了企业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投行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研究部门与政府机构建立良好关系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筹资者,政府业绩又往往取决于当地经济或行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常常是短期的),而这又与政府官员的个人业绩联系在一起。无论现在或不远的将来,政府部门在投行业务方面仍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是券商营销面对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在一些发达国家也不例外。利用好政府资源,力所能及地为政府部门发展地方经济出谋划策,将有力地推动投行业务乃至券商整体业务的开展。

三、与投资者交流,维持长期合作关系

今后经纪业务将更加注重软扩张,这需要有雄厚的研究力量做支撑。现在有一些券商借助研究所的力量,由研究所举办“股民学校”,向投资者讲解宏观基本面和公司的财务、经营分析方法,有的还由研发人员充当某些投资者的“高级秘书”,为投资者提供“个性”服务和“定向”服务,获得普遍欢迎。这是国外经纪业务的发展方向,也是我们倾听投资者心声,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吸引长期客户的重要举措。

保持证券研究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树立研究品牌

证券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与发达市场证券研究机构相比,我国证券研究机构从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到发展模式上也许都还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加上自身定位不明,在公司中的地位随行情和业务的开展而摇摆不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证券研究部门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功能定位不明确,研究方向不确定,日常工作脱离基础研究,以致许多证券公司的研究机构普遍变成公司的秘书部、股评部,难以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或投资建议,基本上对整个公司的除经纪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不起任何作用,从而造成研究部门在公司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必须保持证券研究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才能在证券研究和自身业务的开拓上取得突破。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1998年初,金信证券研究发展部改制成为金信证券研究所。1999年8月又经上海市工商局批准,改制为完全独立的“上海金信证券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保持证券研究机构的独立性有以下好处:

一、有利于稳定队伍和经费,以形成科学的研究机制、研究方法、激励机制和发展模式。成立研究所后,我们根据研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内部设置了七大职能部门,即行业与上市公司部、宏观经济研究部、市场研究部、国际业务部、信息部、编辑部、综合管理部以及跨部门设立的宏观预警小组和基金小组,在管理上实行部主任负责制,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二、促进证券研究工作的发展,提高研究工作的权威性。同公司其他的部门一样,研究工作能够并且应当服务和服从于整个公司的发展。但券商研究同任何研究一样,只有独立的研究才能保持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只有这样,研究才具有生命力,研究人员才能潜心研究并提供权威性的公正客观的研究报告。目前应着重克服这样的误区,即忽视研究工作的独立性,把研究部门视作业务部门的附属,为公司自营坐庄、发行配股承销进行所谓的“股票推荐”,或为二级市场客户短期炒作提供信息和“股评”,或把其视为“点缀”、“宣传部门”。应该说,这些工作多少带有急功近利的味道,多少有些偏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而最终不利于研究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声誉与整体发展。

发展路线范文篇10

一、群众路线意识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60多年前就曾经深邃地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320同样,一个政党不仅需要正确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理论,更需要具有掌握这种理论和具有群众路线意识的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绩显著,举世公认。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矛盾易发、多发,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紧张,群众的不满情绪呈扩大趋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面临严峻挑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党的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意识弱化和缺失,不能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为民理念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应是深层因素之一。因此,从理论上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意识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深刻反思党在群众路线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增强群众路线意识的有效途径,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防范脱离群众危险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共产党的责任是什么?讲得好:“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盐油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2]P138“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3]P1883这种在工作中“处处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识就是群众路线意识。因此,群众路线意识,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觉站在群众立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的总和,是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高度认同和深刻内化的结果,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性质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切为了群众的目标意识;一切依靠群众的基础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意识;相信群众能够解放自己的民主意识;对群众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向群众学习的创新意识等。群众路线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重要内容,客观上具有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存在基础的客观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等主要特点。

首先,从群众路线意识内部结构来看,群众路线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的包括中央、地方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这种严密的组织性客观上决定了群众路线意识的层次性。一般地说,群众路线意识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为代表的政党的群众路线意识、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群众路线意识和党员干部个体的群众路线意识等。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政党的群众路线意识是群众路线意识的最高层次,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性质,从根本上规定了党群关系的内容和方向;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群众路线意识是群众路线意识的中间层次,其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最终贯彻执行,对整个党群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党员干部作为党的组成细胞,既是党的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也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其群众路线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干群关系,并对党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是群众路线意识的基础。其次,从群众路线意识存在的条件来看,群众路线意识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和支持的结果,其存在的基础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群众路线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不是先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神秘存在,也决不是脱离现实社会实践的虚幻形式,其形成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具体地说,群众路线意识的形成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特别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二是党对群众地位、群众作用、群众利益的正确认识;三是人民群众力量的充分显现;四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的形成。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是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本理论条件;党对群众地位、群众作用和群众利益的正确认识是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基本政治条件;人民群众力量的充分显现是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形成坚持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是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制度条件。最后,从群众路线意识的存在状态来看,群众路线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前所述,群众路线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诸多条件和因素共同作用和支持的结果。然而,群众路线意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具体地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发展及其存在的条件,如群众本身的构成及其力量表现方式、党自身的目标任务和领导方式、党员干部队伍的内在结构、党工作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就决定了由其共同作用和支持着的群众路线意识也必然或迟、或早要发生变化,也即群众路线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是群众路线意识的时代性决定了增强群众路线意识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二、群众路线意识不强制约党的事业发展

当前,全党群众路线意识基本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求,但是,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地方也尚存在某种程度的异化、弱化甚至缺失的问题,给党群关系和党的事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从群众路线意识的上层看,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普遍具有强烈的群众路线意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组织,把自己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利益的政治工具,公开宣称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党执政后更是把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因此,尽管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矛盾多发、易发,有的甚至演变成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但是,人民群众仍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问题的一方面。然而,另一方面,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作为政党的群众路线意识也在客观上存在局部异化和弱化的风险,特别是在西方精英主义思潮等的影响下,一些决策部门和机构在一些重大政策制定和决策的过程中存在迷信技术专家和轻视群众意见的发展趋势,客观上存在忽视群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巨大风险。

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纠正,并最终出现知识精英与资本精英全面结盟的话,这对党群关系的破坏将是根本性的。其次,从党的群众路线意识的中间层次看,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群众路线意识比较强,但客观上存在“间歇性集体缺乏”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党始终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的组织纪律十分严格。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把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更是进一步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重要任务等。这就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群众路线意识。因此,尽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各地经济社会仍然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群关系良好。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本位主义和“政绩冲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组织、领导班子为了维护本地方、本部门和“小圈子”的利益,客观上存在选择性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问题,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拉大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助长了群众的不满情绪。这也是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矛盾开始出现向政府集中趋势的重要原因。如果任其不断积累和扩散,群众的不满情绪将势必不断增强,对象将势必继续上移,最终将必然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最后,从党的群众路线意识的基层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具有较强的群众路线意识,但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弱化问题比较严重,有的甚至严重缺失。一方面,由于我们党对干部的条件设置比较严格,选拔任用程序比较规范,教育管理和考核制度比较完善,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党的干部队伍整体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而,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能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党的决定,普遍具有较强的群众路线意识。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官本位文化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和群众政治参与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弱化,有的甚至完全背离党的宗旨,以权谋私,以权压人,以权代法,公然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这既是导致当前一些地方干群矛盾尖锐,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最主要根源。

三、把增强群众路线意识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着力点

现代科学证明,意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如果没有来自体内、体外的传入信息,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活动。群众路线意识作为执政党及其执政成员的主要群体意识,同人的其他意识一样,其发展变化也是受到多种条件的综合影响———内部与外界刺激。具体地说,当前导致群众路线意识异化、弱化和缺失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如下几个方面:部分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受西方精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和我国传统官本位意识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不懂得、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致使其在实践中难以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执政为民理念,这是导致当前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根本思想根源。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党的历史方位和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一些党员干部淡化和忘记了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模糊了自己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和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导致当前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重要时代因素。转型时期我国各项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和发展之中,某些体制机制如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和考评体系、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等尚不完善,客观上存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动力不足的问题,再加之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制度尚不完善等,这是导致当前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重要制度因素。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长期影响,长期缺乏民主的足够训练,我国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还普遍偏低,现代公民意识相对缺乏,尚不足以有效担当起民主监督党和政府的重任,这就在客观上导致群众力量无法充分显现,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外部压力不足,这是导致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重要外部因素。

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意识普遍增强,党的群众路线就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坚持,党群关系就会紧密和谐,反之,党的群众路线就得不到有效贯彻,党群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把增强群众路线意识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着力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第一,继续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工作中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夯实党员干部自觉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第二,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和生死存亡。好的作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拉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也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增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我们要以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为增强群众路线意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制和机制。“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4]P19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为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意识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当前,必须要以推进党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逐步扩大群众的参与度,在干部的推荐、选拔、考察、任用和考评等主要环节逐步增加群众权重,充分激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第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列宁曾经指出,“不吸引更多的人民阶层参加社会建设,不激发一直沉睡的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谈不上什么革命的改革。”[5]P141-142现代科学也证明,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客观外界刺激的程度与人的意识的强度是呈正向相关性。群众路线意识与人的其他意识一样,其存在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群众中大力加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法制教育,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制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和有效监督党委政府的能力,为党员增强群众路线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袁准1龙秀雄2工作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第二篇

一、群众路线的多重理论内涵

群众路线是一种世界观。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正是科学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谛,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奠定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因此,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多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论并非凭空而来,准确地说,是来源于伟大的群众实践,来自对于群众实践的直接而深入的接触。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没有群众的实践,认识便无法开始,但如果没有党对于认识过程的掌握,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认识,甚至连实践本身也无从开展或者失去其根本价值。群众路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世界观,其根源就在于党要形成、发展和验证某种认识,就必须接触和深入群众。群众路线是一种方法论。党的根本工作就在于动员、领导和组织群众,因此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成为检验党的具体工作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本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党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必须摆脱空谈空想,更多地关注实际工作;党员干部必须走到群众中间,考察群众的状况,关心群众的具体生活;党在工作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时刻关注群众的需要和情绪;此外,党还必须在工作中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当的具体工作方式。群众路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衡量尺度。方法论强调党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而作风建设则强调我党工作中的态度问题。群众路线与作风问题密切相关,只有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才能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极为形象地体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群众路线的实践使我们党的事业真正赢得了全国人民广泛而持久的支持与参与,而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转折关头根据国际环境变动和历史发展趋势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做的调整或建构,都使我们党有效地把握了影响中国发展的整体局势,跟上了时展的步伐,这两者在党的领导实践中的结合与统一,成为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群众路线必将成为我党时刻保持先进性,并进而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群众路线是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我们党在如何站稳群众立场、如何走群众路线、如何做群众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所有这些都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看问题、处理问题方面,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和做法,并相应制定了一批规章制度,我们应该把它们贯彻落实好。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中国全面加入国际社会,现有的体制或做法在有些方面不利于贯彻群众路线、不利于推动中国全面加入国际社会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如何在群众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财富占有日益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借助政府税收和财政政策去更好地进行利益调整,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公平分享发展的成果?如何保证群众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公共问题的处置上能有效地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如何保证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这些领导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如何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各种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停留在现有体制和做法上,可能都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出路只能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群众路线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在党的建设的诸多内容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刘云山同志在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而“全面小康”与“中国梦”亦是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作者:王晋明工作单位: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当前践行群众路线提升国企管理水平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有效机制,用人制度有待完善。整章建制是解决好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国有企业管理的长效机制,但是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一些国企管理人员之所以作风不实、脱离群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权力集中、缺乏有效制衡。因此,防止群众路线成为一阵风,必须从制度机制上找根源,着力健全并落实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首先完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其次要完善管理人员定期交流机制,推进职能部门与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轮岗交流,注重在基层培养和选拔管理人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国有企业重大决策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构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权力制衡机制。

2.国有企业管理观念相对落后,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不同。由于企业与职工根本利益及追求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与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也必然具有一致性。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并引导好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与职工群众一道解决问题,实现管理目标。从深化国企改革的现实需要看,要解决好职工群众存在的观念落后、思想僵化、平均主义等问题,需要教育引导;从国企管理的现实状况看,要升华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意识、形成全员管理、自我管理、主动进行管理创新的良好格局,需要践行群众路线;从国企发展面临的挑战看,要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证国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需要教育引导,同样也需要践行群众路线。因此,在职工群众中践行群众路线及教育引导,既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任务,也是搞好企业管理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国有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二、当前践行群众路线提升国企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意义

1.践行群众路线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职工群众是国有企业的主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学习教育活动,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必须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的大发展。在学习实践群众路线中,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深入调查,辩证分析,要时刻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要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将“为职工群众谋利益”贯彻到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在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生活,增加企业的各项福利,使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践行群众路线要接受职工的监督。国有企业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国有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以群众感情为基础,要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这是职工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民主权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许多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消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行为不规范,决策的整个过程没有践行群众路线,没有置于职工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因此,贯彻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是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

3.践行群众路线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丰富源泉。科学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都来自基层、来自职工群众的创造。而职工群众的创造力,来源于职工群众的实践活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才干,而且会产生新的需求。因此,国有企业要为职工群众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和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职工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关注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并与职工群众一道解决问题,实现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目地。

4.践行群众路线要坚决改进领导作风。当前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有种种不同表现,其共性在于企业一些领导人轻视职工群众,忽视民主管理。因此,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奖惩,确保企业领导人员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弘扬优良作风,真正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以换位思考理解职工群众的感受,以真诚态度对待职工群众诉求,努力形成尊重职工、职工支出企业、企业和职工良性互动,清风气正、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5.践行群众路线要保证企业的科学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赋予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中包括民主参与决策的权利。可见,企业的决策活动不但不能离开职工群众的参与,而且必须有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说,职工群众广泛参与是保证企业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因为职工群众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具体实践者,也是管理效果的直接体验者和受益者。因此国有企业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结语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创新管理水平,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工作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查找问题,全面分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在企业中践行群众路线,一定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制度和机制建立起来,保证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真正得以加强。

作者:滕琳工作单位: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

一、基层广播电视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身在基层但心不在基层是制约基层媒体发展的本质问题。记者身在基层、心不在基层的现象屡有发生。如今,许多基层媒体的记者并不把媒体和大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居高临下,态度倨傲,摆官架子,他们即使下去了,心还是在“上面”,急急匆匆下去,慌慌忙忙上来,稿件一交,就万事大吉。不能真正沉到基层,去真心倾听基层呼声、真情体味基层疾苦、真诚反映基层难题。这样做不仅影响稿件的质量,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更不利于党和政府赋予媒体作用的发挥。基层广播电视立足于身在基层这个最大的优势,特别需要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身体力行、真正地全心投入其中,用心感受基层的群众生活,倾心报道基层的点点滴滴,真心服务基层的方方面面。

第二,基层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依旧落后,同质化现象严重。传媒技术的发展催促着媒介之间传播方式的融合,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不断扩展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然而,基层广播电视往往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它们乐于模仿有影响力的节目的传播方式甚至照抄照搬,为片面追求报道的量,把其他栏目改头换面,打上新的标语,内容则换汤不换药,导致节目内容缺乏新意、节目形式呆板。基层广播电视的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

第三,基层广播电视在报道方式上有待进一步丰富创新。有些基层记者习惯于用会议总结式的、证明政绩式的官腔进行报道,似乎非如此便不能充分宣传报道基层的典型事迹。其实不然,基层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报道。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作为改进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机遇。《意见》要求媒体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该《意见》正是对基层广播电视“官味报道”的有的放矢,基层广播电视的报道方式改进势在必行。基层广播电视作为基层发展变迁的记录者,要客观真实全面进行记录,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感知现实生活的脉搏跳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解决当前发展中基层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优化基层广播电视发展规制的根本途径和必经之路。

二、基层广播电视践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基层广播电视是人民群众的传声筒,做好老百姓这艘“民生之船”的船头!望者,是所有基层传媒人应该肩负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践行群众路线有利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这一论述从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创造新闻。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斗争和主观世界的活动,是记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在群众中迅速抓住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基层广播电视坚持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普通百姓关心的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这样既能反映百姓生活,又能服务百姓,以百姓视角关注不同人的喜怒哀乐。这正符合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原则。

其次,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践行群众路线使基层广播电视能够坦然面对挑战。随着高科技手段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新兴媒体,从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到微博,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手段,都对传统媒体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新媒体的时效性、丰富性、公开性、交互性对传统媒体的挤压可见一斑,但对于处在边缘位置的基层广播电视来说,其挤压作用则更大。基层广播电视唯有呈现大量来自一线的鲜活新闻、独家新闻,反映老百姓身边事、身边人的深度报道,以及思想敏锐、观点前沿的评论,包括采用为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第三,践行群众路线能够充分考虑受众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用群众话说群众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新闻报道中的“八股”文风并未绝迹,时常见到让人厌烦的“假、大、空”,刻意拔高、美化、煽情等现象。群众路线的践行是要求基层广播电视的报道从冗长空洞、刻板生硬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这样,群众才愿意把自己遇到的烦心事、麻烦事、新鲜事告诉记者,基层媒体的报道才会更加立体、形象、生动。

第四,基层广播电视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能够及时利用新技术,实现媒体整合。对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认知,决定着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的生产形态、运作方式及传播效果。广播电视媒体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点是技术利用,不能简单地只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电视是技术媒体,更重要的是从电视媒体、市场需求的角度去认识技术,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将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技术是如何改变广播电视内容、提升广播电视内容表现能力的以及如何影响着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的,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三、基层广播电视践行群众路线的途径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透。”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广大基层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魂,用新闻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梁以达到改善民生之目的,还须基层广播电视亲历亲为,躬身实践,真正融入群众中去。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在报道理念方面,用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理念回应百姓关切。广大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切身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更饱含深情地排民之忧、解民之难。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晓声长谈》,为百姓化解情感纠葛,消解爱恨纠纷,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打进热线电话,跟主播钟晓唠一唠心里话,说一说烦心事。钟晓言辞犀利,总是能有的放矢、一语惊醒梦中人,深受群众爱戴;吉林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守望都市》和吉林乡村频道的《有事您说话》等都积极为百姓解决他们反映的小区物业为收缴物业费而私自给居民停止水电供应问题、家庭财产纠纷问题等等烦心事、麻烦事;吉林生活频道的《全城热恋》是一档在当地收视率很高的婚恋相亲节目,质朴的男女嘉宾、亲切的现场布景、浓浓的东北话、爽快的东北情,这一切构成了节目独特的服务群众模式,为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真情服务;吉林乡村频道的《二人转总动员》,少年组、成人组、老年组等不同组别为东北大地上爱好民间艺术的群众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从海选到复赛到总决赛,真正做到了百姓舞台、群众视角。这些基层广播电视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百姓生活,推动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做群众喜爱的节目。这也是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一个方面。

第二,在制度保障方面,努力使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和长效化。首先,深入接触基层广阔天地,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基层记者的自觉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仅要走到群众身边,更需要心贴群众。只有深入接触群众,逐步培养记者深入群众的习惯,脚踏基层土地,眼观基层万象,耳听基层声音,才能穿透社会的表象,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广大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创造,才能接上地气,采写出带有现场温度的新闻,做到哪里有新闻,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基层媒体来采写出群众爱听爱看爱读的报道。其次,基层广播电视适时地策划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让记者全身心体验。行动,是最好的语言。在基层,有些活动看似平淡无奇没有新闻价值,但如果记者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总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基层广播电视记者来说,这是难得的体验基层、接近群众的机会。只有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心贴心,才能感动自己,才能激发热情,才能迸发灵感,才能采写出自己满意、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再次,强化实绩考评,让践行群众路线扎根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心田。基层广播电视以民生新闻取胜,当今社会,即使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沟通的方式多了,但是基层广播电视和群众的距离不能变远、沟通不能减少、感情不能淡化,实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常态化和探索保障长效的办法机制是题中之义。基层广播电视要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根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心田,不但要取得实效,而且要坚持长效。与任何工作正常启动、获取实效都离不开制度一样,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例如把采编人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情况列入采编业务考核、年度考核和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适时安排专题业务研讨,对表现优异者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创先争优”的竞争机制。

第三,在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方面,更加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一是在报道内容方面,选取鲜活的民众形象构筑基层广播电视报道的主角。基层广播电视历来重视民生新闻报道,在日常报道格局中,普通人普通事始终是新闻的主角。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之后,基层广播电视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承担宣传报道任务,这方面的倾向更为明显。来自各行各业、善良朴实的民众形象的呈现,对基层的观众来说,极具地域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对观众的情感是一种洗礼。如北京大兴广播电视中心在“新区边缘行”中所作的报道《与养鸡大户田绍友再续前“缘”》、《一个“赤脚医生”46年的健康守护》、《礼贤小伙“张大侃”亦庄上班记》和《当年送胡主席彩绘葫芦的邻家女孩》等等。二是在报道方式方面,以亲历体验式的采访反映基层的人和事。仅仅让普通民众展示命运的甜酸苦辣还不够,观众也希望看到报道者的感同身受。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基层广播电视的记者躬身基层、仰视百姓,采取全天跟拍的方式,真实记录人们的生活原貌,小中见大地讲述了普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心路历程。一路艰辛一路情,记者随后发回的报道真实、生动、感人,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只有体验百姓的生存状态,才能知道群众的冷暖诉求;只有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

第四,注重创新,让基层广播电视践行群众路线永葆活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而基层创新是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注入活力的源泉。例如北京大兴广电中心“利用手机进行电视直播”、“零距离演播室”等落实“走转改”中的多种创新之举,正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建立现代传播体系,更好地向群众传播了有效的信息,准确地找到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基层群众的结合点。“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基层广播电视要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到在关怀中仰视百姓,在前进中脚踏实地,才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越走越好。

作者:朱月工作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第五篇

一、坚决反对“四风”,树立优良作风,在行动上、工作中切实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反对“四风”,最根本的是要触及思想灵魂,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和工作中。在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市委的落实办法出台后,我们立说立行,做出了榜样。我们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引导和约束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常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在行动上和工作中。1.反对形式主义,树立求真务实作风,踏踏实实做好工作。首先,切实加强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真正做到落实。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以一种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反对官僚主义,树立为民清廉作风,勤勤恳恳服务人民。官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在为民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要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观念,将心比心,平等交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提措施、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我们的身心都和群众在一起,才能使党员干部与群众水乳交融、亲如一家。在清廉上,切实强化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住寂寞,耐住清贫,抵住诱惑,挡住干扰,经住考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3.反对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奋斗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既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又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强调,抓改进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思想上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为远大理想奋斗不息;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要有钉子精神,要有一种韧劲和拼劲,要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4.反对奢靡之风,树立勤俭节约作风,保持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首先,要树牢“浪费是腐败、节约是政绩”的理念,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标准。其次,要把勤俭节约落实在行动上,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慎始、慎微、慎友、慎独,利益面前不伸手,诱惑面前不动心。最后,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化、长效化,要带头保持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始终以朴实的生活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过程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重解决突出问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级机关工委书记段春华在深入联系点市级机关工委开展调研时,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真正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真转真改。1.学习教育求深化,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针对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的群众观念树得不牢、对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及思想根源等认识不到位、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努力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深化学习教育中,既要做到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也要做到有实实在在的方式,坚持多一些集中学习,多一些讨论交流,多一些有效载体。通过集中学习讨论、邀请专家学者讲授、组织参观、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影片和警示教育专题片等方式,使工委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学习、深入思考、集体述学,让大家亮思想、亮体会、亮工作,加强相互间的交流,真正触动思想,从而奠定了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坚实思想基础。2.即知即改求实效,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工委聚焦“四风”问题,决心真正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使作风真转真改。一是把开门搞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二是及时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即知即改。据初步统计,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包含八个方面共80余条,梳理归纳为50余条。除了肯定性的意见外,还涉及到“四风”、推动机关党的建设、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机关工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研究讨论,做到逐条落实到人,能马上改正的立即作出改正的决定,并指定专人进行及时反馈;不能马上改正的,研究提出改正意见和时限。同时,按照正风肃纪的要求,严格落实“十查摆、十整改”,逐条进行对照,逐条进行整改,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三是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长效化。及时修订完善了《工委加强行政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工委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工委改进公务接待工作的规定》、《工委改进会议工作规定》等具体制度和规定。针对存在的调查研究不深入、结合实际不紧密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针对工作上缺乏艰苦细致的作风、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完善了《加强和改进工委机关工作作风的制度》。认真总结了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双联”活动的经验做法,完善了《市级机关“双联”活动实施办法》。3.党员干部作表率,解决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一是开展慰问和帮扶。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慰问市重点工程建设者和服务窗口单位,并发动市级机关党组织开展慰问活动。组织工委机关党员干部帮扶蓟县困难学生家庭,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坚定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深入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选取100个为民服务窗口和机关基层党支部,由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基层窗口单位的工作情况,同时督促各项为民服务规定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三是注重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机关工委充分发挥市级机关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注重引导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在思想引导上、学习教育上、组织生活上、协助服务上、转变作风上发挥作用。

三、努力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使服务成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