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维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5:54:08

法律维护

法律维护范文篇1

一、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关系

作为一项新兴的权利,域名权的出现不过数十载。对于域名权究竟是否为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至今仍无定论。换言之,即域名权应为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或仅是商标权在网络空间范围内的延伸。

(一)域名与商标的联系与区别

域名与传统商业活动中的商标有着类似之处,即二者同样具有易于辨识和容易记忆的商业价值。但二者在某些方面仍具有明显差异。

首先,在唯一性上,商标依照分类注册,在不同领域内允许相同或类似商标的存在,但域名是在世界范围绝对唯一。域名的注册只涉及先后性问题,不考虑使用领域与类别,使得域名成为更为稀缺的资源。

其次,是地域性的差别。一般说来,注册商标都是由各国国内法予以保护的,域名的地域性则小的多,由于网络连通世界的特性,每一域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可以访问的,这就要求注册域名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保护。

再次,二者在识别性方面有着很大差别。商标具有明显易识性,消费者能够根据图像、文字的组合一眼辨识出商品或服务提供者。但域名进行分辨由计算机完成,由于其精确性,个别的字符的不同会导致其指向另一个毫无关联的网站,但消费者并不当然具有如此高程度的辨识能力,这就造成了域名更容易被误认和混淆。

此外,各国法律对于注册商标的构成都有诸多限制,如不能使用专有名词及地名、国家名称等,但域名无此限制。

由此可见,域名与商标虽然有许多共性,但由于技术原因,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商标权保护模式对其进行规制,而应从当科技所及的范围出发,对域名进行独立的保护。同时,由于域名保护的立法模式尚不成熟,立法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商标权保护立法体制,尽量完善域名保护体系。

(二)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

实践中,域名权与商标权可能发生的冲突通常有以下几种:

1.域名注册人将他人的在先商标注册为自己的域名。对他人商标的恶意注册,是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中最常见立法也最完善的一类。

2.在不同领域拥有相同商标的所有权人之一将其商标注册为域名。如前所述,商标注册分类别进行,而域名在世界范围内绝对唯一,就可能造成数个合法商标权人对同一域名的争夺。此种情况下,域名注册人对其商标享有合法权益,注册、使用的理由正当,即使其他商标权人不能再注册其商标,法律也很难否认注册之合法性。其他商标权人只能另寻途径径保护自己的经济权益。

3.商标的反向侵权。商标的反向侵权是指商标权人不合理地扩大自己的商标专有权,要求域名注册人将其合法拥有的与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域名转让自己或放弃,以达到自己使用该域名的情形。这就形成了商标权与域名权的另一种冲突。

二、域名权的国际保护模式

虽然域名权的性质至今仍未定性,但由于域名权纠纷的日益增多,世界各国都开始对域名权进行保护和管理。各国对域名权的性质认识不同,对其的保护模式也各有特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域名权的保护模式大致有以下三种较为典型:

(一)ICANN保护模式

互联网的发展结束了政府垄断域名的历史,1998年开始美国政府将域名注册、保护及纠纷管理的权力移交给一个民间非营利实体,即ICANN。ICANN的性质自成立后就从未停止过争议,现普遍观点认为其是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

ICANN并不直接针对驰名商标进行保护,而是考虑是否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可以认为,ICANN将域名作为商标权的一个新的适用领域而对待,客观上将商标专用权扩大了到网络领域。

此外,ICANN模式在解决域名与商标冲突时,同时规定了行政救济方式和司法方式,规定了独立存在的行政程序,与网络方便快捷之特征相吻合。同时UDRP为起诉方挑战被诉方提供了一种快捷而又相对经济的机制,允许商标权人向ICANN允许的一个服务商提起诉讼,对诉讼的裁决采取专家组模式。由于UDRP规则利用行政手段解决争议,因而并没有剥夺当事人将域名抢注争议诉诸法院的权利。

ICANN创立了一种被各国广泛接受的ADR模式,并且由于其时效性和便捷性,成为许多国际范围内域名争端的首选方法,同时,由其指定的UDRP也成为各国域名相关立法的蓝本。可以说,ICANN在域名的国际保护上做出卓越的贡献。

(二)美国式保护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域名开始保护的国家,相关立法较为成熟。美国式立法基本将域名视为商标权的一种新客体给予保护。

美国专利商标局在1998年1月提出了将域名注册为商标的评审规则,域名注册人可以通过商标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域名。在二者竞合的领域,由负责登记的NSI公司处理。从NSI的相关规定看来,较为倾向于对商标权人的保护。在域名争议中,NSI公司并不直接决定域名的归属,而是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目的是通过规范域名行为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进而保护经营者的利益,。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域名争议纠纷解决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调整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借鉴意义。

(三)CNNIC保护模式

CNNIC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管理和领导的一个非营利性管理与服务机构。2002年3月,CNNIC制定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自此确立了我国的域名保护法律机制。

CNNIC将域名权视为商标权的某种延伸,立法上采取了与商标权类似的规定。如不得使用公众知晓的国家或地区名称、外国地名、国际组织名称,不得使用行业名称或者商品的通用名称及其对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有损害的名称等。同时,还将域名注册与商标、企业名称直接联系,域名不得使用他人已在中国注册过的企业名称或商标名称。若一域名和我国的注册商标相同,而该域名又不为商标权人所有时,商标权人可以提出异议。

CNNIC也做出了许多特色规定,包括解决域名争端的非诉解决模式,有助于当事人以较低成本快速解决纠纷。且此种争议解决方式适用于与所有有民事权益的名称或标志之间的冲突,而不仅局限于域名与商标或服务标记权间的冲突。此外,CNNIC禁止域名有偿转让,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域名的恶意注册。

法律维护范文篇2

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要求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检察机关必须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真正做到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动摇。当前,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信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作为现代检察制度的一个类型,中国检察制度的特殊性既源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源自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是适应国情的历史选择。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坚持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因此,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坚定不移地把这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执法是法治的中心环节,法治国家法律至上的原则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职权行使职能,只有当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时时受到法律的约束,才能树立起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对执法公正的信服。办案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使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如果用违法的手段去办案,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践踏。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是否依法办事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正人必先正己,因此更应该带头严格遵守法律。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三要依法稳妥推进检察改革。检察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中央和高检院的统一领导下,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加以推进。推进检察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有利于强化法律监督、有利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成果,依法循序进行。

法律维护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管理;大学生权利;法律思考

高等学校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学校生活良性运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条件。然而,近几年来,高校在其管理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如何依法治校,保护大学生合法权利,成为一个亟待锵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在依法治校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问题一: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定位:民事关系抑或行政关系?

在我国,随着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状告母校的事件自1996年刘燕文起诉北大拒发博士学位开始,已逐年增多。重庆某学院发生的“女大学生怀孕被开除案”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多数观点都对高校处分学生权利的正当性提出质疑。那么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是民事关系还是行政关系?当前学者的几种观点:(1)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学生选择某一高校,意味着他接受了该校一系列学生管理规则的契约,包括对学校依据所制定的规则对其行使处分权的认可。当然学校也必须遵守这种契约,不得随意剥夺学生的学籍。确实需要剥夺学籍时,要设置一定的救济途径,包括司法程序救济。(2)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许多事情并不是可以通过民事方法解决的。(3)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有行政法律关系也有民事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高校与大学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特殊法律关系。这种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既非双方权利义务平等的民事关系,又非上下级之间的行政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从教育具有“公务”性质意义上分析,可以把这种法律关系称为准行政法律关系。其次,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方面,高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大学生是受教育者,因而高校与大学生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于学校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都分别作出了规定,为高校和大学生享有其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高校是一种组织管理系统,学生是该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就是说,高校是组织者,学生是被组织者,因而高校和学生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高校作为履行特定职能的特定主体,依法享有在其特定职能范围内自定规章、自主管理的特别权利,《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同时,法律也规定大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承担认可和服从学校管束的义务。

问题二:高校处分权的合法合理界限在睇里?

在讨论澄清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即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就是说高校拥有一定的公权力,可以对学生行使处分权。现在的问题是,在这种管理中如何体现和尊重学生的权利呢?在法律上高校的处分权应被控制在多大的范围之内?笔者认为:对于高校的处分权应把握以下三点:(1)应当依法进行,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处分权。高校内部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既“小法”必须符合地方、教育工作者行政部门的“中法”和国家的“大法”,不能仅从学校自身利益出发,擅自出台一些与上级规章或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精神相悖的规定。(2)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应尊重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与诉讼权,在涉及到学生的根本性权利时,法律上应有一定的渠道加以救济。(3)高校处分权的行使必须既合法又合理。此间,“合法合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其一,主体与权限要合法,处分必须以高校的名义作出,而不能以其院、系名义作出;其二,内容要合法,即处分所依据的事实、证据要真实,充分,并且还得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处分条件、处分种类与处分幅度。在一般情况下,原则上应“就低不就高”,尽量别往勒令退学、开除学籍上靠。其三,目的要合法,处分学生必须是为了教育学生、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等公共目的,而不能纯粹是为了学校本身的利益。其四,要有程序保障,高校在处分学生时要告诉学生处分所依据的事实、法律依据、听取学生的意见与申辩。在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情况下,还应举行听证会,提供行政复议、诉讼等救济途径。

问题三:高校行使处分权应否遵循正当程序?

从目前发生的高校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来看,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作出的处分是武断的.既没有告诉学生处分的理由与依据,也没有认真听取学生的申辩。显然,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程序公正”的观念与实践相背。高校的处分权是否要接受正当程序的限制呢?笔者认为:现代行政法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重视程序正当性。高校行使处分权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首先是告之相对人作出处分决定的理由与根据,听取其申辩,在作出重大处分时举行听证会,允许相对人进行抗辩、质证,最后是送达书面处分决定,并告之可以申诉、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处分都要按照这种程序走一遍,这里还存在一个成本的问题,正当程序要与处分的严重程度相适应。对给予警告或记过这样的内部处分是一般不需要举行听证会的,但是,如果作出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时学校与学生之间就转化为一种准外部关系,应该举行听证会和为学生提供复议、诉讼等途径。

问题四:高校的处分权应否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

正当程序与司法审查,应该是检验依法治校的试金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生状告母校的现象逐渐增多,但学生在以学籍管理为核心的案件中能否直接状告高校,现在法律规定得并不明确。目前,学生就自己与高校之间的纠纷,一般是向学校所在地的教委申诉,但教委一般都是维护学校利益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把学生推到弱势地位上去了,这种做法必须改变。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建立一些中介机构来处理学生的申诉,以确保学校处分的公正性;二是要允许学生对学校的处分提出异议仍至最后向法院起诉,把学校的处分权置于司法监督之下,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

二当前高校管理中对学生侵权的突出表现

(一)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受教育主体公平、公正地普遍享有各种类型和各种形式教育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宪法》第四十六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在现实中,全国统一高考,不统一的录取分数线,造成不同地区考生入学的不平等;以2001年文科第一批本科录取线为例,全国重点大学录取线相差100多分,同样500分的考生,在北京可以顺利进入重点大学,而在有些地区却连大学的门都迈不进去。现在,高考虽改成各省单独命题,因此无法与其他省份对比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了,但这仅仅是回避了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公平录取的问题。教育的平等权还要求对所有考生自身来说在录取时要做到人人平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招生时对考生的身高、视力、健康状况等往往都作了一些限制。当然,一些特殊的专业对考生作出一些特定的要求是正当的,而对于那些根本无须作任何特定限制的专业考生进行限制,或仅仅因为考生患乙肝等疾病就不录取或录取后取消其入学资格,那么高校就明显存在着对考生进行歧视和滥用职权侵犯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之嫌。

(二)侵犯学生名誉权

法律保护学生的名誉权。学生名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学生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以及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赖程度。但是,高校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将学生考试成绩公之于众,将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公开张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的具体规定精神,这种做法已经构成了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

(三)侵犯学生财产权

与其他公民一样,学生依法享有财产权,但一些高校在利益的驱动下,则以各种借口侵犯学生财产权。如有些学校以学生自己保管财物不安全为由,在未经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代其保管;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谋取利益擅自动用学生财产如奖学金、助学金等;还有些学校没有经过职能部门的同意而向学生“乱收费”,或凭借教育行政管理职权强制并在购置学生生活用品时提高生活用品的价格。

(四)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作出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从现有的学生诉母校的案件看,学校对学生权利的侵犯主要是不颁发学位证书。此间,都涉及到如何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问题。

三高校管理工作中对学生侵权原因的浅析

(一)大学生与高校的关系被扭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构建起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需要的纵向关系,强调了学校、教师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忽略了高校与大学生还存在着一种属于私法性质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教师对学生无所不管,其尊严神圣不可冒犯,学生权利被漠视,甚至被抹杀。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以学校和管理者为主体,以学校和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势必造成对学生权利的侵害。

(二)法规与学校规章存在着冲突和缺陷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下位法与上位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作为行政规章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作为基本法律的《婚姻法》之间的关系,是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关系,下位法的规定不能违背上位法的规定。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不准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内容违背了《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必然造成对学生婚姻自由权的侵害。二是学校校内的自治性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如田永案,学校根据其制定的《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规定,给予田永退学处理。并据此不给田发“两证”。但学校的规定与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关内容相抵触。三是在一些教育行政管理法规规章中存在着不符合法治与人文精神的规定。如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规定,有各种恶性肿瘤、血液病的高考生,不能被普通高校录取。这一缺乏道义性和公正性的规定势必侵害这类考生平等享有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学校管理程序存在瑕疵

正当程序是法治理念中的重要内容,美国的程序法学派认为,把“程序制度化,就是法律”。管理过程的正当程序是相对人权利保障的基本要求,没有正当程序,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均等”就难以实现,其合法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合理的“知情权”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从学生状告学校侵权诉讼案来看,缺乏正当程序,程序上存在瑕疵,是高校在行使管理自主权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管理法治化,加强学生权利之保护

法治理念的普及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与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高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矛盾和权利冲突。正视高校管理所面临的这种挑战,我们必须以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来应对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建立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规范高校管理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

(一)正确理顺和把握大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与主管部门是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校内各种主体关系,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一律是我说你服从的关系”。然而,这种绝对的行政服从关系在今天是行不通的。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高校与大学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特殊法律关系。此间,既有属于公法性质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也有属于私法性质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为此,不管是高校作为教育机构,还是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都应当根据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具体规定,切实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统一;尤其是高校作为教育的组织管理者,在具体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权利,切实贯彻民主思想、平等观念、公正精神、权利意识和法治理念,严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具有服务合同性的民事法律关系,应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由民事法律加以调整。

(二)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和规章制度

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尊严,保障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与国家大法、基本法律协调统一,使高校管理法律化制度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制定法规和规章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遵循法治统一原则,即下位法的制定必须有上位法的依据,不得与之矛盾,所有的法律和规章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其二,高校内部的自治性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不得与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相违背;其三,删除现行教育行政法律、法规、规章中不符合法治原则与人文精神的规定,确保大学生的平等教育权不受侵犯。公务员之家

法律维护范文篇4

[关键词]证券市场完全竞争证券法律

一、市场类型划分与证券市场

1.市场结构的划分和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按照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产品差异度、进入障碍大小等标准分为四种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各个不同的市场具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完全竞争市场,该市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有极多的买主和卖主,二者之间不必固定买卖关系。第二,单个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交易量同市场全部交易量比起来都很小。第三,市场上交易的产品或服务都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第四,不存在不确定性和行业秘密。第五,不存在进出障碍。

尽管上述苛刻的要求导致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但其作为一个理想的市场有其自身的意义,经济学家可以通过复杂的演绎推论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配置效率的市场类型,竞争导致了社会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2.证券市场的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市场,既是理想前提假设下的市场,更是经济学家心中理想达到的市场。高效充满活力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证券市场就是实际生活中最为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证券市场是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自由竞争是维护证券市场活力的根本。它很大程度上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参与者角度看,证券发行人、证券投资者、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自律性组织、证券监管机构等主体共同构成了证券市场,大量的证券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使得证券市场符合极多买方和卖方的条件;同时,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上,不存在哪个人甚至哪个公司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时国家能),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最终证券市场形成了统一的价格。

二、证券市场的作用和竞争性保持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从历史上看是必然的,经济发展的大浪淘沙决定了公司制是现代社会企业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从股份公司到股票再到经纪人最后到证券交易所,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繁荣的证券市场。它肩负着融通资金、资本定价、资本配置、转换机制、分散风险、宏观调控等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规律和自然法则都告诉我们,竞争性是一个市场繁荣活力的根基,证券市场要想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它的完全竞争性,即通过竞争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一般认为金融市场具备三个条件:

1.较低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低是保持一个市场竞争性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足不出户的交易已经成为现实,较低的收费和合理的税率有利于保持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这似乎不是难以实现的问题。

2.公开的信息获得

高效的竞争市场要求信息的公开透明,只有公开才能公正。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如果在一个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就称这样的市场为有效市场。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外在效率有两个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自由地根据有关信息而变动;二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否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量等质的信息。

3.大量的交易者,供求决定价格

竞争性市场需要大量的交易者主要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参与者对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价格完全由供求决定,没有哪一个交易者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法律保护

经济和法律的交集在于公平与效率,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要兼顾效率与公平,为了效率,我们必须保证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了公平,我们必须保护证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长远看,公平的市场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归根结底还是提高了效率。

证券市场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制定一些规则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证券市场经历了从自发到规范的过程,形成了政府干预、法律规范的成熟市场。

前文指出证券市场,竞争性是需要维护的重点,很多法律规范都是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证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就有利于保障证券市场的竞争性,特别是证券法规定信息公开要具备可识别性、可信赖性和可持续性,并遵守法定方式,这都有利于有效市场的建立。

证券法律规定了证券发行要依法核准,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并履行特定程序,这就筛选了相对优良的发行人进入市场,严格的考核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利益;证券法相关规定有助于是二级市场即证券的交易市场形成竞争的氛围,比如对参与证券交易的主体限定不允许内部从业人员、管理层等特定群体自由交易证券,这是为了保障参与人的公平,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参与人应该拥有相等的知识和相同的信息,而这些特殊群体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取超额利润,妨害自由竞争,所以证券法律对此加以限制;另外,严格收购程序,防止恶意收购,这样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的产生,有利于市场竞争性的保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证券法律惩罚恶意操纵股价的行为,认为制造行情,抬高、压低或稳定某种证券价格以谋求私利是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完全竞争性的行为,操纵行为虚拟供求破坏自然价格形成机制,诱发过度投机,设置投资陷阱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还可能造成垄断,总之,法律严厉控制这种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保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

四、一个问题——对规则制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的质疑

前面说到竞争性是证券市场繁荣发展的基础,诸多法律规范也提倡维护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从传统意义上讲,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进行调节,政府对市场不作任何干预,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承担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其他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如食品、服装、家电等产品市场都是自发形成、政府干预少、鲜有超额利润的,与此不同,证券市场却充满了政府干预的痕迹和各种法律规范的条条框框,证券市场最初自发形成,后来却处处体现着政府干预的痕迹,从美国1933年的证券立法到英国1948年的《公司法》,再到欧洲银行法中对证券交易的种种要求规范,证券市场成为了最不“自由”的市场。中国情况尤甚,在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法规几乎全部由国外直接引进、强行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然而经济学告诉我们,竞争最完全的市场应当是政府干预最少最自由的市场,这与证券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发生矛盾。在我国,它是一个一个完全由“人造”的市场,一个先有政策、后有交易、充满规章、处处监管的市场,这样的前提背景下,证券市场怎样还能成为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证券法律在证券市场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到底是限制其自由发展还是保护它的竞争性?

对于我国来说,证券市场的框架从外国引进,先有规则,后有市场,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随时制定新的法规,其自身发展还很不成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难免放任自流导致恶劣后果或者过多干预影响竞争性,在立法中如何兼顾合理规则的制定和市场竞争性的维持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夏雅丽,丁学军.证券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罗斯(美).公司理财(第六版).机械工程出版社.

[3]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律维护范文篇5

一、金融维权管理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金融维权管理机构缺失

1.金融机构的维权管理部门职能弱势。基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的金融维权工作多由信贷部门具体操作,有的金融机构虽然设立了资产保全部门,但事务多、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金融维权的专业人才,在债权催收、保全、评估及应诉方面,处于被动应付地位。

2.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维权进行协调和管理的主体不明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前金融维权工作由人民银行进行协调和管理,银监会分设后,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负责金融维权的协调和管理,造成金融维权管理“群龙无首”。

(二)金融维权法律制度不完善

1.没有专门的金融维权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目前,金融维权工作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综合性法律,国务院行政规章虽然不少,但政策性强,彼此缺乏衔接,内容上常有冲突的内容。实践中,金融机构维权常以《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为依据,但无论哪部法律,其规定都是原则性和笼统的,而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又过多地考虑地方利益、社会稳定等因素。因此,金融维权工作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作为依据。

2.现行《破产法》的规定不利于金融维权。按照我国的《破产法》,企业财产在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偿顺序是: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费、国家税款、一般债权。这样的破产清偿顺序容易造成企业以破产名义实施逃废贷款行为。据调查,某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底贷款余额为11.6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7.36亿元,占比63%(不良贷款中包括市中行剥离数额);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由企业改制、转制、破产、停产等原因形成的坏帐为4.3亿元,占58%。某农村信用社由于企业改制、转制、破产形成的不良贷款达2.7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60%。

3.1994年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常被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违规套用,以此逃废金融债务。

《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补充通知》中关于国有企业政策性(即计划性)破产试点的政策只适用于国务院确定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范围内的国有企业,但许多非试点城市的企业在破产时也强行适用这一政策。由于《通知》和《补充通知》对企业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才可以纳入“计划内破产”的范围,以及哪些部门行业的企业不能实行“计划内破产”等问题没有规定,一些地方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安置下岗职工,任意扩大“计划内破产”的适用范围,对一般破产企业套用“计划内破产”的有关政策,导致了不规范的企业破产行为的大量增加。

(三)金融机构信贷、债权管理机制不健全引起相关法律风险

1.贷款保证效力不足形成法律风险。(1)保证人不具备法定担保资格。如政府部门或非经济实体等组织为贷款人提供担保。(2)保证人经济实力不足。如一家企业为多家企业提供担保。(3)保证人企业改制或恶意逃废债务。目前,贷款保证人借企业改制逃废债务情况时有发生。(4)保证期内未主张权利而导致保证责任免除。信贷人员未按规定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有效崔收,贷款失去时效。

2.贷款抵押效力不足形成的法律风险。(1)抵押物产权不明,抵押担保名存实亡;(2)抵押物品价不符实;(3)土地使用权与房产在办理抵押时分离,一旦贷款发生风险,在实际追索时常发生法律纠纷;(3)抵押手续不完整。如以机器设备抵押时缺少有关部门的文件。

(四)司法效率不高,导致依法维权工作效果不佳

诉讼手段本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审判体制和法制环境的缺陷,银行通过法律手段保全金融维权面临诸多困难。

1.诉讼维权效率不高。金融案件与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具有案件数量多、标的额大、专业性强的特点。但目前,大量金融案件与一般经济案件同属法院经济庭审理,从立案到审结多个程序,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结案,有的案件甚至几年久拖不决。

2.诉讼费用负担沉重。金融案件的审理与一般经济纠纷的收费标准相同,收取立案费、起诉费、执行费等。加上执行过程中资产转移有土地、房产、物价等多部门收费,总体收费在诉讼标的额的15%至20%之间,收费名目过多、费率过高,银行对庞大的诉讼费用难以承受。

3.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在对待金融维权问题上往往偏向企业,有意或无意助长、支持企业逃废银行债务。

4.司法执行难。目前,对民事诉讼败诉者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没有严格的制裁措施,导致金融案件执行“软弱”,使逃债者有恃无恐,法院判决成为法律“白条”,金融机构“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十分突出。

二、维护金融维权的相关法律对策

(一)建立健全金融维权管理协调机制

目前金融维权管理工作已由人民银行移交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项管理工作的机构设置和具体职责。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到设在县域的监管办事处,未在原来人民银行管理基础上增加任何新的内容。而且,从履行职责角度讲,单靠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一家监管机构显然难以做好这项长期困扰金融机构的“老大难”难题。因此,必须象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那样,建立起有地方政府、人民银行、人民法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金融维权管理协调机制,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成立常设性的办事机构,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金融维权工作收到实效。

(二)完善金融维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尽快制定《金融维权法》。要设立统一优先权制度,保全金融维权;对金融维权的转让、拍卖、债转股等做出详细规定,对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予以追究,最大限度地保护银行的利益,维护金融资产的安全,在法制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

(三)健全金融机构维权管理机制

1.金融机构内部要设立专门的金融维权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应设立金融维权管理办公室(可与资产保全部门合署办公),负责资产保全、维护金融维权、抵贷资产管理等事务。要提高人员素质,配备一批法律、会计、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金融维权管理部门。

2.建立严格的信贷管理机制。(1)成立信贷客户经理部,实行审贷分离,贷款审查委员会负责贷款项目的决策,客户经理部负责贷款客户的日常管理。(2)建立信贷管理系统,实行贷款风险责任制,一旦出现风险将追究信贷员、信贷主管、主管行长的责任。(3)建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按照信用等级对贷款客户实行风险管理。(4)建立抵押担保信息系统。商业银行应开发建立抵押担保信息系统,把保证人、担保人的信用状况、资产负债、担保贷款输入系统,并实现区域内联网,提供担保信息网上查询功能,有效地防止发生贷款担保法律风险。

(四)改善金融司法执法状况,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1.人民法院可以设立金融法庭。具体负责审理金融维权债务、票据、金融诈骗以及其他涉及金融业务方面法律案件或民事纠纷,提高金融案件的审理效率。

2.维护法治原则,减少行政对司法的干预。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法制环境;政府应当认识到金融维权的保全,对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而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又决定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的资金投入。因此,各级政府应当积极保全金融维权,减少对法院审理相关案件的干预。

3.降低金融维权案件费用。金融维权在资产转移时涉及法院、土地、房产、物价等多部门,其收费按统一的费率标准。金融案件具有数量多、立案标的数额大的特点,各部门应按标的金融确定费率标准。

4.加大执法力度,联合制裁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1)加强与政府、企业主管部门、法院的沟通,协调联动,形成维权合力。金融机构要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债权管理特别是企业逃废债情况,与政府有关部门、法院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取得支持和配合。(2)继续执行恶意逃废债务企业“黑名单”制度。金融机构、司法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拒不认帐和有还款能力就是不还的恶意逃废债企业进行联合制裁,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联手打击逃废债务的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维护范文篇6

摘要: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内幕交易行为屡见不鲜。对于内幕交易行为的刑法规制,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及争议,有待立法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是否应纳入内幕交易罪的犯罪主体;内幕交易罪的抗辩事由;罚金的处罚依据。分别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解决措施。最后通过总结,做出了立法完善上的建议。

关键词:内幕交易内幕交易罪犯罪主体抗辩事由罚金立法完善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以及泄露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与日俱增。从我国近几年来的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内幕交易行为严重破坏”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的信息保密制度,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在97年修订的我国新刑法中将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随者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司法机关正在不断加大对此类案件的处罚力度,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类”白领犯罪”为新型犯罪形态,在实际司法实践操作中对其行为主体、行为方式的认定以及取证等方面均有~定困难,所以在定程度存在立法、司法以及执法脱节的情况。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上市公司以及投资人的利益,有必要就内幕交易罪在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相关的立法完善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犯罪主体问题

(一)内幕交易的主体分类

从内幕人员与内幕信息的接触或获取方式来看,可以将内幕人员划分为以下两类。

1、第一类内幕人员。第一类内幕人员是指基于职务或者业务关系而获取内幕消息的人员。美国包括传统内幕人(TraditionalInsider)和推定内幕人(ConstructiveInsider)两类,即公司董事、监察人以及公司内具有控制权之股东和来自公司外部但与公司有一定业务关系(含服务关系)的人员;欧共体则称之为第~内幕人(primaryinsiders),包括任何因为其作为发行人的行政管理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成员而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我国,则称为证券内幕交易知情人员。

2、第二类内幕人员。足指非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即内幕信息知情人员之外的,不是基于职务或者业务关系,而是通过非法或合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美国把该类人员称之为消息受领人以及盗用信息者,即从内幕人泄露内幕信息行为中获取内幕信息的人。欧共体国家则定义为第二内幕人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占有内幕信息的除第一内幕人以外的其他人。此类内幕人员又分两种,即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以及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

(二)我国内幕交易罪主体的争议问题

《刑法》180条规定,内幕交易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即为前文分类中的第一类内幕人员以及第二类内幕人员中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争议关键在于,如果本身获取内幕信息的手段是合法的,那么是否符合本罪的主体条件?大多数学者认为仍构成本罪主体,理由如下:(1)援引美国的”信息泄漏理论(MisappropriationTheory)”,该理论认为任何因正当理由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如果为了个人私利私用该信息买卖证券或加以泄密,他就违反当初他取得信息所承诺的不得利用该信息牟利的义务,构成了内幕交易行为:(2)行为人”不该知道而知道”获得内幕信息,只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还需要行为人进一步非法利用该信息,因此,不管非内幕信息知情人员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只要最终的结果是获得了其不该知悉的内幕信息,就属于第二类内幕人员的”非法获取”。

笔者认为,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是否符合该罪犯罪主体.不能一概而论,仍需根据其具体情况判断。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员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件中的一个,方可构成犯罪主体:(1)提供信息者明知或轻率泄漏信息,且接受信息者亦明知提供信息者对该信息负有诚信保密义务,即双方对该内幕消息的非法传播构成”合意”:(2)接受信息者对提供信息者负有诚信保密义务,此时则不必考虑提供信息者是否明知或轻率泄漏信息。因此,仅当双方有”合意”或者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时,接受信息者符合此罪的主体构成,其他情况均不构成本罪主体。

二、抗辩事由

在我国刑法中并无明确的就这一罪名所提出的抗辩事由,其他法律法规中也无相关抗辩规定,实践中也无相关判例可供参考,可为一大立法缺陷。本文仪就刑法的总则内容以及罪名的具体要素,参考国外立法,列举抗辩事由,以供参考。

(一)一般抗辩

1、无获利或避损动机。英国法律规定”该人当时并未预料到其通过交易所获得的利益,是由于其所掌握的信息对该种证券的价格极易产生影响,则不构成内幕交易”。一般认为,基于以下几种动机的买卖行为不够成内幕交易:(1)善意抗辩;(2)行使认购权:(3)以获取董事资格为唯~目的:(4)真诚的履行特定义务。

2、信息已经部分公开。此抗辩主要针对所谓”圈内人”,即在配售或新股发行时,特定机构投资者或策略投资者知晓而一般投资者并不知晓的信息部分公开的情况。以不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为限。

3、内幕消息不影响其买卖行为。即即使未获知内幕信息,其也会进行证券交易。此抗辩事由须由当事人举证。

4、信息泄漏理论(MisappropriationTheory)。即当事人无法预料他人交易证券。

5、情节未达到客观要件要求。有学者提出了相关的数量指标来确定情节。

6、政府行为

(二)特别抗辩

1、收购兼并。我国法律在这方面并无明文规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广发证券内幕交易案中,并非对广发证券的收购行为定性为内幕交易,而是针对接受信息者f证券内幕交易知情人员的家人)。因此可以推断,收购兼并行为在实践中也被默认为是内幕交易罪的抗辩事得或处分证券;该信息直接产生于该行为本身。

2、稳定价格。此抗辩事由在其他国家一般由专门的”稳定价格经理人”(stabilizationmanager)来完成,在我国,则是由证监会以行政手段完成,构成前文所列的政府行为之抗辩。

三、罚金的处罚依据

《刑法》第l80条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其中在罚金的问题上有立法考虑不周之处,即罚金的依据是”违法所得”。这显然没有考虑到如果内幕交易的目的不是”获取利益”而是”避免损失”,那么单从罪名规定来看,”避免的损失”不构成”违法所得”,法律有失周延。在英国《刑事审判法》53条中特别规定,内幕交易者所获得的利益包括其避免的损失。参考国外立法,可以看出内幕交易人员通过内幕交易行为所避免的损失也应算做”违法所得”,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内幕交易罪的行为方式、行为主体、抗辩事由以及罚金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建议作如下立法上调整和完善:

(一)《刑法》第180条调整为: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将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卖出以后6个月买入,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法律维护范文篇7

一、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现状

与传统的知识产权相较而言,网络知识产权更突出的是知识产权的存在、使用环境为计算机网络环境。网络知识产权是曲于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知识产权,其具有传统知识产权的特性,如无形性、专有性等,但是由于其产生的环境的特殊,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网络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更明显;网络知识产权的共享性与专有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更突出;网络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更淡薄等。

网络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但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是触目惊心。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商业软件联盟(BSA)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全球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软件中有1/3以上为盗版,盗版软件给全球软件产业带来的损失比2003年增加了40亿美元。另有调查结果显示,从全球不同地区的盗版率来看,目前亚太地区的软件盗版率为53%,损失总额为75亿美元;东欧的盗版率为71%,损失21亿美元;而西欧的盗版率为36%,损失96亿美元;北美市场的盗版率为23%,损失72亿美元;拉美国家的盗版率为63%,损失13亿美元;而中东与非洲国家的盗版率为56%,损失10亿美元左右。从不同国家的盗版率来看,中国与越南的盗版最为猖獗,高达93%。

根据2009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显示,视频网站侵权、网店侵权等涉及互联网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高发,仅2009年上海法院受理以视频网站经营者为被告的侵犯著作权纠纷一审案件有200多起,可见,对网络知识产权加强保护显得尤其必要和紧迫。

二、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方式

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方式按照传统的知识产权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网上侵犯著作权主要方式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第47条的规定,凡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行为,即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网络著作权内容侵权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其他网页内容完全复制;二是虽对其他网页的内容稍加修改,但仍然严重损害被抄袭网站的良好形象;三是侵权人通过技术手段偷取其他网站的数据,非法做一个和其他网站一样的网站,严重侵犯其他网站的权益。

(二)网上侵犯商标权主要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销售也成为贸易的手段之一,在网络交易中,我们了解网络商品的唯一途径就是浏览网页,点击图片,而网络的宣传通常难以辨别真假,而对于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然进行销售,或者利用注册商标用于商品、商品的包装、广告宣传或者展览自身产品,即以偷梁换柱的行为用来增加自己的营业收人,这是网上侵犯商标权的典型表现。网购行为的广泛性,使得网店经营者越来越多,从电器到家具,从服装到配饰,应有尽有,而一些网店经营者更是公然在网络中低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的销售行为甚至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三)网上侵犯专利权主要方式

互联网上侵犯专利权主要有下列四种表现行为: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专利号的;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的;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的。

三、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责任

(一)民事责任

要确定民事责任的承担,必须对归责原则进行分析。归责原则是确认不同种类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标准与准则,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分析,即为了确定归责原则,归责原则决定着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的原则以及方法,可以说,归责原则是网络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而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则是过错责任,对于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人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我国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的管辖权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计算机网络著作权解释》中还规定了网络服务者的一般侵权责任:提供内容服务者对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足々门用于故意避开或者破坏他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方法、设备或者材料,而上载、传播、提供的,依照《著作权法》第47条第六项的规定,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民事侵权责任。

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民事救济,主要可以采取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而损失的赔偿金额的计算,可以参照《著作权法》、《商标法》与《专利法》中对于侵权赔偿额的规定进行确定。根据《著作权法》与《商标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的赔偿数额确定的方法为:依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依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实际损失、违法所得均不能确定的,法院依侵权行为情节判决50万元以下的赔偿:述赔偿数额中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专利法》中对于专利权侵权的赔偿损失数额的确定方式为:依权利人所受损失确定;依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确定;损失或违法所得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1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赔偿。

(二)刑事责任

我国自2000年起,先后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明确规定利用百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并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侵犯软件著作权的刑事责任以及对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作了详细规定。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从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实际需要出发,降低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定罪标准。同时还增加了一个规定,就是违法所得达到三万元的,也要定罪,对单位犯罪定罪的数额标准由原来是个人犯罪标准的五倍降低为三倍。例如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权的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如果行为人通过网络销售侵权复制品,根据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则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行政责任

现实的网络侵权中常常会涉及到侵权人的行政责任,例如对销售盗版图书行为,可以由工商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条、19条规定了网络侵权人的行政责任,例如第19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主要用于避开、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情节严重的,可以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并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定的不足

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引起了众多发达国家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关注并都在积极地寻找对策,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美国早在1995年即提出了全国性信息基础设施报告,并于1998年10月颁布了《千禧年著作权法案》;欧盟执委会于1996年9月颁布了《信息社会著作权及相关权绿皮书(增补)》;1996年12月20日联合国下设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由近160个国家的专家制定的主要涉及作者在计算机网络上权利的(WIPO版权条约》和(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此外,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

为适应数字技术下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的挑战,我国已先后出台了若干法律规范、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包括2001年lO月2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修正、国务院2002年1月1日修正后施行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l1月22日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5日施行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国务院通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及2009年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等等。

这些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从民事、刑事以及行政方面都在各自的适用领域内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发展而言,我国现有的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不足,例如由于侵权行为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则证据的搜索与保存问题便成为操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在传统情况下,对于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主要以违法所得、非法经营额等因素来判断。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侵犯著作权犯罪危害后果的判定主要即是依据数额确定的。根据其第2条第1款的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个人非法经营数额是判断该罪的主要依据。但在网络环境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仅仅从违法所得、非法经营额来判断还远不足够。很多情况下,行为人虽然违法所得、非法经营数额很少甚至没有,但其社会危害性却可能极大。此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就可能体现在侵权规模上,而判断侵权的规模除了要看侵权金额的大小,更要看制售侵权品的数量和范围。可见,与非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相比,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因其侵权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其社会危害性往往更大,但许多严重侵权行为在金额上却达不到标准。

五、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一)加快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如上所述,尽管我国已经有相应的有关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但是此类法律法规大多足以司法解释与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很少是由全人大常委会通过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这就说明有关网络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在法律位阶上并不高。此外,由于网络知识产权包括网络著作权、网络商标权以及网络专利权,现有的法律规范中并没有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因此,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是零散见于各个法律规范中。由于著作权侵权行为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较为常见,目前针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较商标权与专利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更多,需要加强对商标权与专利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而对于在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中的相关问题,例如证据问题,也应在《证据法》中加以规定或以其他形式规定。

(二)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网络交易平台不能游离于法律监督之外,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应当借助技术手段对交易各个阶段进行监控,在其设计的网络交易流程中加人知识产权审查程序,采取审核卖家真实身份信息、交纳保证金、提高进人门槛、追究售假责任等措施,对于权利人的投诉建立处理反馈机制,做到网上商品交易可查、可控、可问责,及时发现并制止相关侵权行为。

(三)提高公民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道德意识和技术手段

法律是一种外在约束,要起到根本警示作用还要依靠道德。因此,除了要从形式上完善立法,实践中打击侵权行为之外,更要设法提高网络传媒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更要倡导和鼓励互联网商家和广大网民自觉维护网上基本秩序。例如对于提供网络服务商,在发现用户有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行为时能够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使用互联网的用户能自觉自发自动地维护网络秩序,抵制、举报、打击网络侵权行为。

在强调法治、德治的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技术措施,加强技术监督的力度。例如通过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防止网络信息的失密和篡改等。

法律维护范文篇8

一、实施五大工程,锻造文明之师

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人民法庭工作的关键。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法庭把管好队伍不出问题、干好工作让党和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在干警中实施了“五大工程”,着力提高法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爱岗敬业观念。

一是固基工程。利用“”等形式组织干警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大家从思想上明确“为谁执法、为谁办案、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弘扬先进文化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服务。

二是后防工程。多次召开干警家属座谈会,让干警家属了解法庭工作的性质和廉政方面的规定,介绍干警的工作表现,赢得他们对法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使全体干警时刻把握“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原则和标准,筑牢反腐倡廉的坚实防线。

三是廉正工程。法庭一班人带头廉洁自律,以人格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全体法官。用我们庭长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因为一瓶酒、一条烟,甚至几千元钱就丧失原则,辱没人格。”多年来,该庭所有干警没有向当事人要过一回财物,没有找当事人报销过一个单子,在当事人和广大群众中树立起了良好形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法官,他们建立了“三个档案”,即:法官廉洁自律档案、公正司法档案、荣誉档案。这三个档案,为综合考察法官的业绩,执法水平和廉洁情况提供了客观依据。

四是充电工程。法庭在要求每名干警每月看一本最新业务书籍、撰写一篇理论文章的基础上,坚持每周半天集体学习制度和疑难案件讨论制度;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干警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全庭干警参加各类学习培训32期次,受训人员83人(次),大大提高了法官队伍的业务水平,从而保证了案件质量,提高了审判效率。自1999年至今年4月份,共受理各类案件3725件,结案3728件,结案数量逐年递增,做到了无错案,无超审限案,无矛盾激化引起上访案。

五是典型带动工程。组织了“远学谭彦,近学我们”活动,以典型的力量推动法庭队伍建设。我们同志是我们法庭的一名审判员,20多年来,他视人民如父母,把群众当亲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热情服务,秉公办案,2001年被省高院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荣誉称号。我们法庭充分利用典型就在身边这一优势,号召全体干警以我们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以民为本,公正无私,努力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全庭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浓厚工作氛围。几年来,已先后有6名法官受到省、市法院表彰。

二、完善调解制度,维护司法公正

提高审判效率,维护司法公正是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核心和落脚点。在工作中,我们法庭突出解决“二个重点问题”、完善“一个调解网络”,从根本上维护司法公正。

1、以消除“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为重点,解决裁判不公问题。在加强对法官的政治教育基础上,我们法庭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了规范的立案机制、实行了立审分立机制、排期开庭制度和公开监督制度,对案件审理情况落实所有案件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的以外,一律实行公开审理。积极开展了“无发回重审、无重大改判、无导致矛盾激化案件”竞赛活动,连续多年实现了零重审、零改判、零激化的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法官人员的责任感和公正性,该庭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实行了“案件审限跟踪管理卡”和“案件执限跟踪管理卡”两卡跟踪监督制;在外部监督方面,法庭从辖区聘请了30名特邀执法执纪监督员,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电话,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监督员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树立起了法庭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解决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耽误不起工夫”超审限办案的问题。立足农村和群众实际情况,法庭实行了急案申请制度、审限警示制度;对于老人、残疾人、儿童、外地人提起的诉讼,政策性、季节性强的涉农、坑农、害农案件等实行急案急办,无特殊情况一个月内审结。去年以来,我们法庭共受理审结此类案件85件,接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镜匾4块,表扬感谢信7封。

3、完善民事调解网络,将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该庭因地、因事、因人制宜,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案,即庭前调解、庭审调解和庭后调解。近两年该庭结案1200件,调解840件,占全部结案数的70%;调解案件中自觉履行的占78%,调解案件无一件引起申诉上访。通过加强调解工作,有效避免了当事人之间矛盾的激化和法官的对立情绪,保证了案件的质量,也大大缩短了审理的时限,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践行“三个代表”,情系人民大众

我们法庭庭长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发挥业务职能维护群众利益,我们责无旁贷”。多年来,该庭及时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审理好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审理好坑农、害农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的“三假案件”,审理好农民集体诉讼案件。2001年以来,共受理56起涉及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和13起“三假”坑农害农案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近两年来,先后为8家企业清理收回拖欠贷款及标的物折款270万元,帮助企业和43个欠款户签订了还款协议,涉及标的额96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实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法律维护范文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在就业、劳动保障、工资等方面遭到不平等待遇,损害农民工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无论从户籍还是各种福利待遇来看,农民工被排斥于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生活之外,他们是当代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在各种歧视性政策背景下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探索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民工权益受损的表现

1.1就业权受到限制和歧视由于固有的二元社会模式,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往往会遭遇到歧视,在岗位竞争中受到很多限制。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现象日益严重,出于保护城市就业者考虑,很多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优先录用当地户口的求职者,把农民工排挤在外。城市居民看不起农民工,认为他们愚昧无知、能力低下、不讲卫生,最终农民工从事的往往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苦累脏的活,如建筑、保洁、送水等。部分用人单位为预防农民工流动给其造成经济损失,采取扣留身份证或数月的工资,或是强制农民工交纳抵押金(一般为300~500元)的办法,来限制农民工自由择业。另外,社会上广泛存在各种现实的歧视,如招聘中隐性的性别歧视、城乡歧视、年龄歧视等,损害了农民工的就业权。1.2工资低且拖欠克扣现象严重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9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而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728元,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60%,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只能拿到当地的最低工资。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8月统计资料,农民工月薪在800~1200元之间的占31.5%,实际上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50%以上,如果工作在县及以下地区,工资也就800元左右。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低,增长速度慢,与农民工的价值贡献不相称。随着消费不断增长和物价的持续增长,现有的工资水平既不能够满足农民工改善生活、积累财富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他们提高学习和促进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大多是在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条件差的情况下获得的,付出的成本比较高。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近几年影响非常大也最棘手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和社会普遍关注。目前,全国拖欠民工工资已高达1000亿,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仅有6%的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1]。农民工辛苦一年却拿不到血汗钱,更多的人只能忍耐,极个别人只能通过跳楼、绑架包工头、自焚等极端方法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1.3劳动保护权保障不到位劳动保护权最主要的一项权利是安全卫生环境条件获得权,即劳动者有权在安全和卫生的生产环境中从事劳动的权利。有些用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让农民工在有毒有害岗位上长期工作,既不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也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结果导致农民工中出现的工伤和职业病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侵害了农民工的生命健康权。特别是在一些高危行业和污染企业,农民工工伤、职业病多发,有的甚至得不到及时救治。一些企业通过和劳动者签订短期的用工合同,在职业病的潜伏期内就结束合同,不续用,不返聘,从而逃避责任。这些工人在多个单位工作,一旦发病,难以确定职业病与哪家企业有关。劳动保护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获得法律规定的休息修养时间的权利。但在农民工工作过程中,用工单位随意延长工作时间,迫使农民工超时超负荷工作,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农民工由于家境贫困的原因,为了挣更多的钱,不得不长期忍受着年复一年的超负荷劳动,结果被迫付出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危险的代价。1.4社会保障权的缺失“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2]。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调查显示: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农民工以没有多少保障、近乎“裸奔”的方式在充满不确定的城市现代化中从事繁重的劳动。1.5子女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绝大多数城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民工子女入学作了方方面面的限制,如交纳择校费、借读费、捐资助学。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2000多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再加上借读费、赞助费,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平等受教育权在现实面前遇到阻碍,各种限制把孩子们挡在门外。农民工要么缴纳高额教育费,要么让孩子远离学校。这2种情况的后果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在城里上了学孩子们其实还是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上不了学的孩子们只能成为新时代的文盲,教育缺乏导致法纪观念淡薄,为将来顺利成人埋下了很多潜在的危险。

2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解析

2.1城乡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的强力制约建国初期我国为了早日实现工业化而采取牺牲农村服务城市的政策,城市居民各方面的福利待遇相当优厚,而这样的户籍固定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取得城镇居民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居留多久只能在城市“立业”,无法“安家”。没有城市的“户口”,就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也就自然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可以获得的一切福利待遇。另外城市管理部门对农民工采取歧视性政策,例如在就业问题上,某些地方采取先城市再农村,先本地再外地,先本省再外省的“三先”政策,使农民工权益严重受到侵犯[3]。2.2农民工职业技能低,参与竞争能力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是初中文化,也没有一门过硬的技能,受过的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学习也很少。大部分初中毕业后为了早日挣钱替家庭分忧,16岁就当学徒工,工作并不持续,不同的工种之间换来换去,到最后没有一门比较精通的专业技术。虽然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已超过60%,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超过10%,但还是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实际工作中,近50%的岗位要求熟练工。由于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低,使得他们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往往处于劣势。2.3行政执法部门监察、处罚力度不够县级以上劳动执法部门有权对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予以制止和处罚。但现实情况是,有些地方政府部门怕严格执行劳动法会使得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对地方经济不利,对自己的仕途也不利,再加上人员有限、工作量大、经费不足,所以劳动执法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极个别地方甚至不闻不问,对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案件力不从心。另外,行政执法部门对劳动违法活动处罚力度不够。如劳动法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大多是责令改正,严厉的也不过是赔偿损失或罚款。如此软弱的惩处力度,在用人单位追逐利润的原始冲动下则显得软弱无力。由于处罚力度不够用人单位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部分用人单位有法不依,漠视安全生产。2.4维权成本太高,程序复杂漫长2.4.1维权时间长、经济成本高。《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在调查的151个案件中超过一半的案件花费的时间在1~2年之间,案件平均经历时间为462天。一旦某个程序被延长,可能就要3年甚至6年左右才能结束。从经济成本看,实际支出比较大。《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的资料显示,从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到诉讼,农民工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还有政府成本和法律援助成本。一般情况下,讨薪1000元需要付出综合成本至少3000元。2.4.2维权过程艰难。首先,法律程序过于复杂。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一切劳动争议都必须先经过仲裁,如不服仲裁裁决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的解决实质等同于“三审终审”(一裁两审),降低了解决争议的效率。其次,举证难。我国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少数,并且提出诉讼不及时,在举证方面有很大难度。尤其是那些没有必要卫生防护措施的高危工种,一般在短期内还无法察觉,这就使举证的困难进一步加大。再次,执行难。很多农民工经过努力后胜诉了,但得到的只是判决书,判决书的内容转化为实际还是个未知数。据统计,劳动争议案件判决被主动履行的只有40.9%,2.3%的部分履行,56.8%的判决被拒绝履行。告不起,告得慢,甚至告赢了也拿不到钱,这是对法律价值的贬低,更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2.5参保率低,社会保险系统无法对接除工伤保险外,农民工在各种社会保险中参保率均在10%以下,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的参保率更是微乎其微。“不愿保、不敢保、无力保”,农民工自我保障意识不强是参保率低的主观因素。农民工流动性强、就业稳定性差,是参保率低客观制约因素。资料显示,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只占10%左右,使社保的接续转移遇到难题。一旦中途退保,之前缴纳保险的年限就不再计算,也不再享受保障。农民工在户籍地享受的新农保、新农合,一旦进入城市往往落空。2.6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率低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调查显示,12%的农民工不清楚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2.9%的农民工对劳动合同必须具备哪些内容一点都不知道,37.2%的农民工仅知道一点点。有些农民工认为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再加上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不规范,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履约率更低就成为必然。由于没有事先的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界定责任主体,很难找到有价值的证据,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各种保险金的缴纳。可以说,合同签订率低是农民工维权难的主要原因。

法律维护范文篇10

一、电子商务中的新型商标侵权行为

(一)商标的域名抢注

这是目前网络商标侵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域名的冲突在于,虽然商标的地域性和专属性允许多个相同商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商品上和平共处,但在COM域下,一个域名在世界范围内只能为一个人所有。域名抢注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域名抢注”,侵权人故意把知名或比较知名的商标或商号大量注册为域名,这些抢注者通常还将抢注的域名进行出售、出租或让商标权人高价“赎回”;另一种则属于域名注册人与知识产权人之间的权利冲突,即域名注册人并无故意“抢注”,是由于域名的唯一性和“先申请先注册原则”,不可避免地与知识产权人发生权利冲突。这种情况虽有抢注的事实,但却不构成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域名抢注”。在国外,域名抢注行为的出现还要早上几年,其中也不乏一些极具讽刺意味的事件,如域名制度创设之初负责全球域名注册登记的机构——全球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nter2NIC)的域名就曾一度被人抢注。典型的案例有:红塔山被菲律宾的一个厂商注册,后来在当地设厂并生产了大量的香烟并销售到亚洲的很多国家,甚至返销中国。最近几年抢注中国商标比较严重的应是中国香港地区,在大陆比较有名的商标,例如“恒源祥”、“大宝”、“小护士”、“镇江香醋”、“雪中飞”等都遭到抢注。

(二)网页链接中的商标侵权

在因特网上,处于不同服务器上的文件可以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链接起来。只要上网浏览者在网页上点击超链接部分(又称“锚”),另一个网页或者网页的另一部分内容就呈现在用户的计算机屏幕上。合理设置的链接,在网络上都是允许的,因为链接技术是互联网存在的基础。但是,如果在自己网页上将他人注册商标或驰名商标设为链接,采用深度链接或加框链接技术,绕开被链接网站的主页,这种行为就有借他人商标的知名度来增加自己点击率和浏览量的“搭便车”的嫌疑。在一起涉及微软公司的案件中,原告票务专家公司是一家在美国各地出售各类演出门票的公司,它的网站列举了各类演出信息及相关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话或公司的网页订票或咨询。微软公司为在互联网上拓展新的商机,开设了一个名为“西雅图人行道”的网站,专门提供与西雅图城市有关的各种服务,并且未经票务专家公司的允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设计了一个以票务专家公司商标为图案的链接图标指针,通过该指针,用户可绕过票务公司的主页,直接链接到订票页面(即所谓的“纵深链接”),享受其提供的各类服务。票务专家公司诉称微软的行为是“电子形式的剽窃”,尤其是绕过该公司的主页的“纵深链接”使之大为恼火。所以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他人的知名商标、字号、商品名称作链接标志,这种链接行为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商标侵权行为。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标侵权

元标记指万维网超文本置标语言的一种软件参数,网主用以描述其网站,包括网主的基本情况、版权声明及关键词等这些信息访问人是看不见的,但搜索引擎必须依靠它工作。将他人的商标用作自己网页的元标记,将元标记埋藏于自己网页的关键词中,虽然并没有以可见的形式使用他人的商标,但当消费者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他人的商标时,行为人的网页则会从搜索结果中跳出来,因此,在网页的元标记中埋置他人的商标,网民在通过搜索引擎寻找时就会不知不觉地访问该网站。这种不经商标权人许可而使用商标作为关键词的行为明显构成对商标合法权益的侵犯。

(四)电子商务中的其他商标侵权行为

此外,电子商务中还存在通过网络广告、远程登录数据库查索、电子邮件帐户以及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假冒、盗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推销、兜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或在网上随意地诋毁他人商标信誉等侵权行为。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侵权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商标的域名抢注行为

在传统商标法中除本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商标权只能依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又只在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只在该国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国家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地区保护的商标权。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展开,商标的这种固有的地域性在逐渐减弱。又因为域名本身具有的国际性,很多从事电子商务的商家企业,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将他人的知名商标注册为域名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域名抢注侵权案件。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对域名抢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域名的管理和规制,我国目前主要通过《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来调节,但这两部法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对域名的注册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态度,域名的管理单位虽然要求用户不得将他人已在中国注册过的商标或者企业名称注册为域名,但是这些单位并不负责向商标注册机关或者工商管理部门查询用户使用的域名是否与注册商标或企业名称相冲突,这就给抢注者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除此之外两部法规都没有提出一个完善的域名争议解决机制,这也显然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域名抢注问题。

(二)网页链接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在互联网上,虽然处于不同服务器上的文件可以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链接起来,但通常,直接用被链接文件的网址作为图标的情形是很少的。设计者常用标题、文字或标志作图标的外表,因此,一些著名企业的名称或商标就被用来招引用户,从而引发网络商标侵权。因为这种连接技术的简单易行,而且伴随着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地域性和时间性的日趋淡薄,这种侵权行为也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因这种侵权行为并不直接针对特定的商品或服务,而是直接针对特定的链接,所以现行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这种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目前只能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相关条款勉强给予调节和规制。法律的滞后也是侵权行为增多的原因。

(三)搜索引擎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跨地域、跨行业类别的使用几率扩大,给商标权的确认、有偿使用、侵权监测及实施保护其专有权的实现带来新的困难。基于这种现状在网页的元标记中做文章,将他人的商标文字埋置于自己的元标记中,通过埋置关键词检索,网民在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他人商标时就会不知不觉访问该网页,这种不经商标权人许可而使用商标作为关键词的行为明显构成对商标合法权益的侵犯。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权的保护策略

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当适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对电子商务还没有专门的立法。对此应当组织法律和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和商标权实际情况,对于现行法律、法规无能为力的部分,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加强立法,将其纳入法律管制的范畴;对有缺陷的部分,进行填补和修正。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析

要打击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就要先确定什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标侵权行为,即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本质上讲,电子商务中商标侵权行为和传统的商标侵权行为认定没有根本的不同,相对于传统商务而言,电子商务只是改变了一种交易形式。但是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侵权行为毕竟是一种新型的商标侵权,其构成要件主要除了侵害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以外更应该强调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因为电子商务中的商标侵权的归责原则主要是过错责任原则,因而在电子商务商标侵权责任的认定中,过错要件是重要的必备要件之一,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即明知或应当知道其行为侵犯他人商标权仍然实施或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的,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电子商务合理使用商标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二)对规制电子商务环境下侵权行为的几点建议

1.针对我国目前用于域名的管理和规制的《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的不足,可以作出以下调整和补充:

首先,针对域名的抢注问题。域名注册的主管单位在接到新域名注册申请时,应负责向商标注册机关或工商管理部门查询用户使用的域名是否与注册商标或企业名称相冲突。其次,针对域名争议的案件,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通过下面三种途径解决:第一、当先注册方与争议方都能提供各自的商标注册文件,证明其对该特定称谓拥有合法使用权时,先注册方可以继续使用该域名,双方可通过诉诸法律,按照法庭裁决对争议进行解决;第二、当先注册方不能提供、而争议方能够提供商标注册文件证明其对该域名拥有合法使用权时,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可以要求先注册方于90天内登记并启用另一域名,而该争议域名将不允许任何一方使用,直至双方通过诉诸法庭并按照法庭裁决对争议进行解决;第三、双方达成妥协,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按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执行。最后,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涉及电子商务中域名的侵权案件,可以明确推定适用。域名侵权往往和企业的商标、商品、企业名称相联系,所以域名纠纷往往会和这些现存的知识产权发生联系,从而转化为商标权案或不正当竞争案。可以推定适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