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安全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6 16:41:14

法律安全常识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1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部署为依据,更好宣传党和国家应急管理的方针政策,普及应急知识,增强公众应急意识和能力。切实强化“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能力,使应急常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上升。

二、工作目标

(一)各社区、旅游公司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率达到100%。

(二)居民应急常识和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95%。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各村主任、旅游公司董事长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辖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办,具体负责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日常事务。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队伍,加强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一是管委会成立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讲队伍,各居委会、旅游公司选定有知识、懂法律的志愿者,深入院坝、田间地头宣讲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知识和避险自救常识,采取举案说法、现场说法的形式,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观念,形成“安全生产就是保生命、保健康、保幸福”的共识。二是广泛普及安全生产常识。面向广大居民、企业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生产公益宣传,利用宣传阵地(宣传牌、公告栏或橱窗)广泛宣传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应急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提升公众的安全素质。三是利用会前学法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主题教育培训。

(二)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一是开展工作人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安全发展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培训主体责任。三是对微小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鼓励不具备培训能力的微小企业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服务协议,帮助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居委会、各股室、旅游公司要把做好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筹社会资源,明确职责分工,增加宣传教育培训投入,改进宣传方式与培训方法,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确保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2

一、成立组织

市教育局成立了“xx市教育局全市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安全生产法》普法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指导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市区教委(教育局)、直属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机构,并认真担负起组织领导的责任,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二、学习内容

学习《安全生产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消防安全知识、用电常识、旅游安全常识等,观看电视宣教片《法佑平安》。

三、竞赛程序

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5月1日—5月15日,成立组织。各县市区教委(教育局)、直属学校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于5月15日前将活动机构和组成人员名单报市教育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阶段:5月16日—9月20日为学习阶段。各地要组织中小学师生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安全常识,观看《法佑平安》宣教片;市教育局将制作中小学师生安全法律知识、安全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各县市区教委要广泛动员中小学师生参加学习与答题活动。

第三阶段:9月21日—9月30日为中小学师生和家长解答试题,班级、学校、乡镇开展竞赛时间。

第四阶段:10月1日—10月10日,各县市区在学校、乡镇竞赛的基础上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并从竞赛中抽出3名优秀队员组成参赛队(1名教师、1名中学生、1名小学生,3名队员中至少有1名农村队员、1名女队员),参加全市中小学师生安全知识竞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3

一、宣传目标

紧紧围绕奥运法制宣传的主题“人文奥运.法治同行”,通过宣传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增强群众健康饮食合理用药意识,提高社会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氛围,维护全市人民的健康权益,营造良好的奥运社会环境。

二、宣传内容

(一)健康饮食、安全用药常识;

(二)真假药品识别常识;

(三)《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卫生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

(四)《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法规。

三、宣传形式

(一)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

(二)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街头宣传;

(三)举办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药品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

(四)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讲解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五)组织参观假劣药品陈列室,展示打假治劣成果,讲解真假药品鉴别常识;

(六)在市局政务网站上开设法制宣传专题栏目,介绍食品药品监管法制工作进展。

四、活动安排

(一)在“6.23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等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街头宣传活动;

(二)不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常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

(三)每周五下午开放假劣药品陈列室;

(四)每月组织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1-2次;

(五)每季度组织1-2期药品从业人员培训班。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4

一、活动目的

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法律、道德、诚信意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使广大群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全社会知晓政府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12年6月11日至17日

三、活动主题

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

四、活动口号

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

关注食品安全,关爱健康人生;

食品安全,全民行动;

加强农村食品监管,维护群众身体健康;

举报食品违法行为人人有责;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

做良心食品,创诚信企业;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和改善民生;

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建立科学饮食文化。

五、活动内容

1、办事处活动安排

食品安全广场宣传咨询日

时间:6月11日上午9:00—11:00

地点:商业街广场

内容:

(1)举办食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图片展。

(2)设置食品安全咨询台、食品质量举报台。

(3)摆放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展板,发放食品安全生产明白纸。

(4)制作食品安全生产宣传横幅在主干道悬挂。

承办分工:

(1)安办负责悬挂横幅,摆放刊板等。

(2)发放的各类安全宣传品由参加宣传日活动的单位自行确定和制作。

(3)党办负责邀请区电视台、开发时报对活动进行采访,搞好宣传报道。

2、村居(社区)活动安排

(1)每个村居书写不少于2条的食品安全宣传标语,在村主要路口或场所张贴。

(2)利用村大喇叭播放食品安全常识。

(3)开展送“食品安全常识”进家庭活动,将“食品安全明白纸”送到各家各户。

(4)社区在显要位置摆放食品安全知识展板、悬挂食品安全标语条幅,利用橱窗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常识宣传。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5

第一,无须“硬啃”法律常识

2014、2014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题目全部都是法律常识,使得本应该是最简单的一个模块难度大大提升,一时间考生难以适应,头疼不已。但在2014年,法律常识的比重大大减少,25道常识判断中只有7道法律题。从今年的大纲上来看,法律常识仍然不会作为考点,相比于去年的题量比重,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考生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教材看案例背法条,只需要对比较重要的一些法律部门有简略的了解即可。宪法行政法仍然可能是主要考查内容,最近一两年内新颁布的有重要影响的法律也应该是关注对象,比如《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等,考生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第二、热点时事不能放过

“回归”之后的常识判断,时事政治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两三年之中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这些时事上至党中央国家政府,下至干部百姓,都普遍给予很高的关注,作为常识考查无可厚非。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出现了与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神七飞船、CPI、金融危机等重大热点时事相关的考题。作为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2014年还出现了与改革开放有关的题,而2014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很有可能在这一点上设置题目。对于时政部分,考生其实没有必要刻意专门复习,完全可以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多接触新闻、报纸、网络等,了解国内的方针政策和国外的大事小情,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细节点滴重视积累

严格来说,“复习”二字并不适用于常识判断模块,因为除了法律常识尚算有迹可循外,常识题根本就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复习根本无从下手。因此,真正适用于常识判断备考的,应该是“积累”二字。这种积累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接受到的知识都有可能派上用场,比如读过的某一本书、看过的某一条新闻、经历过的某一件事等等等等。同时,积累又绝对是一件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考生切忌心浮气躁盲目求快,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识也不是一夜间能够灌进脑袋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考生需要摆正心态,以平常心面对。

笔者曾经听到一个说法,常识判断只要做上一本“5000题”就可以轻松拿下。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荒谬至极的事情。首先,绝大多数考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上几千道题;其次,常识判断的整体分量不值得下这么大的力气,如果常识都要做上几千道题的话,那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岂不每一部分都要做上万道题?再次,常识判断可以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可考,即便考生能将《大英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倒背如流,也未必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又何况区区的5000题。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6

一、成立农机安全宣教活动领导小组

为保证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依据部门职能,特成立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二、宣传教育内容

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级有关农机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的宣传。

2、组织开展农机(主要包括拖拉机、旋耕机、脱粒机、农用电机等)安全操作规程与技能知识,农机安全驾驶常识,农机保养维护常识教育。

3、组织开展农机事故防范知识、拖拉机各类违法行为导致发生事故的理论知识、遇险时避免事故发生与降低事故损害常识、农机事故自救与互助救援常识的教育。

4、组织开展典型农机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三、宣教方式

根据农机安全生产特点,突出农时与重要节假日,深入场镇、田间场院等重点场所,采取适合农村特点,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进行广泛宣传。

(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传单、广播和展板、板报等各种媒体、宣传车、宣传栏、挂图、标语、手机信息和农机安全知识资料等方式,深入场镇、村、学校,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农村学生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做到“墙上有标语,路边有警示,手中有资料,广播有声音”。

(二)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以创建“平安农机”为主题。以示范村、户为宣传阵地,深入村、社,农村学校,积极开展“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即:在组织一次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与每位机手签一份安全生产承诺书;为广大机手和群众放映一部安全教育警示片;在每个村张贴、刷写安全宣传标语或送一套安全宣传挂图;给每个农机户送一本农机知识手册。三是以“校园安全”为主题。深入学校,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把《农机安全知识》学到家带回家,用学习成果劝导和影响家长共同参与安全宣传教育,达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带动整个村”的目的,促进农民群众与农村学生农机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四是组织开展农机手“安全日活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辟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进乡村、进学校,达到以日促月,以月促年的目的。五是积极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农机安全参与者的了解掌握相关法律与科普常识,提高守法意识和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三)开展专项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重要时期专项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忙季节,与元旦、五一、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的农机安全专题宣传教育。二是组织开展农机事故防范专题宣传教育。举办农机安全驾驶操作技能与农机事故防范知识讲座。三是举办专题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专题。“以案说法”,突出事故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举办农机事故警示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用发生在身边血淋淋的案例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进行体验、诱导,从感观上进行警示教育,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在“悚目惊心”的参观学习中,认识到违章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进一步增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户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等农机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与安全意识。四是组织新训与违法机手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新训拖拉机驾驶人和一个周期内扣分达12分的拖拉机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及农机安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机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时间步骤

(一)一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法》和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常年)。

2、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平安农机创建办公室与各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平安农机创建办公室和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常年),真正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3、组织新训与违法机手宣传教育活动(常年)。加强对新训拖拉机驾驶人和一个周期内扣分达12分的拖拉机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及农机安全管理的法规、规章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农机事故防范专题和典型事故案例方析,切实提高农民机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4、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二)二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四月份春耕生产期间,结合农机监理业务,深入乡村、田间场院等重点场所,采取适合农村特点,进行分发农机安全知识资料,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一期脱粒机、农机安全用电培训、宣传教育。

2、“五一”期间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三)三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在“双抢”期间进行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在每个村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宣传挂图,给农机户送一本农机知识手册,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2、国庆节期间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四)四季度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1、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为载体,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六个一”活动。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照区委区政府构建和谐新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大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食品安全宣传形式和内容。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显著增强,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岗位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透明,舆论监督及时有效。全社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形成全民关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食品安全宣传基本内容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教育重点,服务改革发展。

(一)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政策部署。重点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江门市新会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及新制订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展示食品安全整治取得的成绩。

(二)广泛宣传我区“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等活动取得的成效,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抵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宣传。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积极宣传重视食品质量卫生,讲究信誉的典型,重视企业信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者的责任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五)宣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的成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食品放心企业,提高我区食品信誉,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

四、主要措施

)(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成员单位及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要渠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力度。

1、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工作计划,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每年初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根据食品安全形势,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会城街道办、居委会、各镇政府、村(乡)委会要设置食品安全常识宣传专栏,支持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倡导科学、健康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新闻媒体要把新闻报道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开揭露曝光忽视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行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宣传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广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要体现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防止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断,避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或引起社会恐慌。

(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1、充分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定期开展群众性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分析透视和报道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和谐社区、安全社区的建设。

2、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建立食品安全橱窗,采用张贴海报、漫画和举办公益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常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力量,开展青年志愿者“食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学术团体、专业性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科普节”、“美食节”等时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科普知识,帮助人民群众掌握识伪劣,防欺诈的常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4、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以群众举报投诉、信访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公民监督参与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公益活动,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

5、建立食品安全网站,通过互联网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常识和食品安全质量状况以及政府部门重大食品安全举措、成效,加强监管部门与公众间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推进食品安全新闻会制度,统一重要食品安全信息。

6、通过食品安全简报、内部参考资料等,向各级领导通报全区食品安全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定期邀请各级领导参加有关食品安全的座谈会、研讨会以及面向公众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及时向各级领导传递各类食品安全信息。

7、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探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1、对食品从业人员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有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培训,使依法经营、规范生产成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为。

2、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把在职人员的培训纳入计划,对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干部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3、重视对广大农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向农民传授农业种植、养殖的安全知识,使农民自觉抵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兽药。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成部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全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部门配合,公众参与,分期实施的工作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各自职责范围内宣传教育活动,确保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三)落实宣传教育经费和人员。

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全区食品安全宣传计划和重大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各镇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与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和具体人员负责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订和实施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保证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8

指导纲要的意见

区教委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小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自救自护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关于贯彻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7〕16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强自尊、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生存技能,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丰富学生经历,获得实践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2.预防、干预与矫治相结合原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治。

3.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

4.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教育的合力。

5.发展、渗透与养成相结合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根本,坚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7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按照各学年级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特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划分如下,学校应根据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了解火灾概念及其危害。

(4)初步了解、增强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5)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122电话。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3)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适应新环境、新的交往范围与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校生活。

(2)提高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3)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现,通过引导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克服孤独、依赖及由学习与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4)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重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形成文明出行的意识。

(2)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入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及周边密切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2)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2)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4)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有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5)学习了解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的知识和方法,拒绝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法违规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4)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培养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了解家庭、学校和公众聚集场所等防火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别,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3)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4)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有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6)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有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诱惑。

(6)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和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灾害发生前的特征,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3)基本掌握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和救护知识。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5)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实施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应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思想品德、生物课和其他课程中进行,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中授课。

(二)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广泛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育人环境。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保障机制

(一)课时保障。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根据我区实际,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安排0.5课时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课时,实行间周开设,并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各学校每学期还至少开展一次自救自护和逃生的实践演练活动。

(二)资源保障。抓好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建设,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艾滋病教育、消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环保、防震等专题教育教材。公共安全教育教材由各学校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循环借阅,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课题研究规划,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各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队伍保障。要重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长和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及各学校教师内部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区教委负责对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管理干部、区教师进修学校从事安全教育培训授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委托三峡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初级中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学校安全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各学校负责对本校教职工进行培训。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如消防、法制、心理健康辅导等)领域,区教委可以通过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师资库的方式,进行统筹协调安排,派遣专业教师在中小学中巡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师资库的教师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相关部门(如交通、消防、卫生等)的专业人士组成。师资库的教师还可以作为当地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师资来源。

(四)服务保障。各校要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适合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消防安全、动手实践等的生存训练活动。区教委要充分依托人口和计生委、医院、卫生保健所、心理咨询机构等部门和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预防、干预、家庭教育咨询等专业支持,提高心理服务的质量。各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相关部门要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对用于教师培训、软件开发、课题研究等的经费应予以保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推动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奠定基础,使广大中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强自尊、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二)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生存技能,了解有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三)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丰富学生经历,获得实践体验,拥有健康人生。

2.预防、干预与矫治相结合原则。

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性教育为主,同时又必须对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学生危机问题进行科学的干预和矫治。

3.自助、互助与援助相结合原则。

自助,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救、自律与自我教育;互助,重在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各种帮助;援助,强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机构等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帮助,包括引导学生增强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通过自助、互助和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互动互补效应。

4.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

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教育的合力。

5.发展、渗透与养成相结合原则。

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根本,坚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二、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7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和心理健康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按照各学年级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特点,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划分如下,学校应根据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了解火灾概念及其危害。

(4)初步了解、增强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5)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122电话。

(6)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3)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适应新环境、新的交往范围与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校生活。

(2)提高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3)认识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情绪表现,通过引导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与环境的不适应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4)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重点地方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形成文明出行的意识。

(2)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入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及周边密切有关的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2)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2)初步认识与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4)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有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5)学习了解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的知识和方法,拒绝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法违规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4)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培养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意识;了解家庭、学校和公众聚集场所等防火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别,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3)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4)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模块七: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有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6)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有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诱惑。

(6)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灾害发生前的特征,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3)基本掌握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设施的安全和救护知识。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心理类事件。

(1)培养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2)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5)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三、实施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校应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学阶段主要在安全与健康、思想品德、生物课和其他课程中进行,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中授课。

(二)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广泛开展公共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创新教育形式,探索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育人环境。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保障机制

(一)课时保障。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根据我市实际,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安排0.5课时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课时,实行间周开设,并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各学校每学期还至少开展一次自救自护和逃生的实践演练活动。

(二)资源保障。抓好公共安全教育教材建设,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艾滋病教育、消防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环保、防震等专题教育教材,修订或编写重庆市公共安全教育教材,供全市中小学生使用。公共安全教育教材由各学校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循环借阅,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各区县(自治县)教育科研机构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各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加大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资源的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队伍保障。要重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长和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及各学校教师内部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市教委负责对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管理干部、区县(自治县)教师进修学院(学校)从事安全教育培训授课教师和全市初级中学以上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和学校安全管理干部的培训工作,各学校负责对本校教职工进行培训。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如消防、法制、心理健康辅导等)领域,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师资库的方式,进行统筹协调安排,派遣专业教师在中小学中巡回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师资库的教师可以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相关部门(如交通、消防、卫生等)的专业人士组成。师资库的教师还可以作为当地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师资来源。

(四)服务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为学生的健康安全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适合中小学生体育健身、消防安全、动手实践等的生存训练活动。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依托医院、人口计生委、卫生保健所、心理咨询机构等社会专业机构的力量,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预防、干预、家庭教育咨询等专业支持,提高心理服务的质量。各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对用于教师培训、软件开发、课题研究等的经费应予以保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推动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进行。

法律安全常识范文篇10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不断增强,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并趋于好转。但公众的食品安全常识仍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薄弱,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因此,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新会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构建和谐新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大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食品安全宣传形式和内容。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显著增强,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岗位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透明,舆论监督及时有效。全社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形成全民关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食品安全宣传基本内容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教育重点,服务改革发展。

(一)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政策部署。重点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江门市新会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及新制订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展示食品安全整治取得的成绩。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二)广泛宣传我区“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等活动取得的成效,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抵制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宣传。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积极宣传重视食品质量卫生,讲究信誉的典型,重视企业信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者的责任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五)宣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的成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食品放心企业,提高我区食品信誉,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

四、主要措施

(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成员单位及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要渠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力度。

1、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工作计划,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每年初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根据食品安全形势,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会城街道办、居委会、各镇政府、村(乡)委会要设置食品安全常识宣传专栏,支持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倡导科学、健康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新闻媒体要把新闻报道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开揭露曝光忽视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行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宣传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广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要体现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防止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断,避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或引起社会恐慌。

(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1、充分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定期开展群众性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分析透视和报道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和谐社区、安全社区的建设。

2、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建立食品安全橱窗,采用张贴海报、漫画和举办公益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常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力量,开展青年志愿者“食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学术团体、专业性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科普节”、“美食节”等时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科普知识,帮助人(民群众掌握识伪劣,防欺诈的常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4、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以群众举报投诉、信访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公民监督参与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公益活动,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

5、建立食品安全网站,通过互联网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常识和食品安全质量状况以及政府部门重大食品安全举措、成效,加强监管部门与公众间的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推进食品安全新闻会制度,统一重要食品安全信息。

6、通过食品安全简报、内部参考资料等,向各级领导通报全区食品安全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定期邀请各级领导参加有关食品安全的座谈会、研讨会以及面向公众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及时向各级领导传递各类食品安全信息。

7、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氛围。探索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1、对食品从业人员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有关职能部门、行业组织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培训,使依法经营、规范生产成为企业职工的自觉行为。

2、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要把在职人员的培训纳入计划,对从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干部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3、重视对广大农民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向农民传授农业种植、养殖的安全知识,使农民自觉抵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兽药。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全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部门配合,公众参与,分期实施的工作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各自职责范围内宣传教育活动,确保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三)落实宣传教育经费和人员。

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全区食品安全宣传计划和重大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各镇政府、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与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专项经费和具体人员负责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订和实施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保证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总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