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4:08:20

法律思考

法律思考范文篇1

〔关键词〕校园欺凌;制止;法律思考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于各类媒体,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笔者认为,在认真研究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联动机制,有效防止校园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一、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危害严重

近年来,未成年人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屡禁不止。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期间,光是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多达43起。为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事件,国务院于2016年4月专门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但是效果不容乐观。据教育部统计,仅2016年5月至8月,全国各地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其中不光有以多欺少的暴力殴打,更有脱光衣服甚至逼吃大便这样的欺凌侮辱,一些极端个案的情形,让人很难相信这些事情会是在校学生所为。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据《京华时报》2016年12月29日信息,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批准逮捕1114人,不批准逮捕759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起诉2337人,不起诉650人。从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网络媒体上每个月都有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被曝光。2016年1月11日晚上,江苏无锡女生遭羞辱,在视频中,一名女生在宿舍角落里遭到数名女生持续捏脸、打耳光、扯头发,甚至是用椅子砸。施暴及围观女生竟然时不时哄笑奚落,并且满嘴脏话,一位围观者还进行了拍摄。2018年6月5日,山东淄博市一排名第二的初中生将排名第一的同班同学残忍杀害。今年9月初,刚刚开学,某地一名16岁的初三学生残忍地用刀割破同班14岁同学的喉咙,致人死亡。有的学生被强制逼迫吃屎喝尿,有的女同学被强制脱光衣服,受尽凌辱。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人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几乎所有被欺凌的学生内心都会产生极大的恐惧,大部分人会产生厌学、弃学、逃避、自卑、胆小怕事的心理,而且,这种心理问题会伴随他们整个成长的时期甚至是终生难以摆脱。当然,也有少数被欺凌者在事后产生极端报复心里,寻找机会或者是在下次被欺凌时,采取暴力极端反抗,例如,携带刀具刺伤或者刺死欺凌他的人。总之,无论哪种情形,校园欺凌事件都会给受害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而且,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家庭原因。有些家庭过度溺爱孩子,不及时纠正孩子的暴力倾向,把孩子惯成了“小霸王”,动不动就拳头相加,用武力解决问题;在一些父母离异和留守儿童家庭,家长不能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便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有些家长采取“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采取武力教育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从小就熏陶了通过暴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二是学校原因。有些学校过分注重成绩教育,抓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和法治教育,学生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有些学校或老师发现轻微暴力行为或学生存在暴力倾向时,没有及时批评、教育、制止,导致微暴力发展成中暴力、高暴力;学校和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家长之间缺乏及时沟通交流,共同教育孩子;学校内部缺乏制止校园暴力的运行和解决办法,班主任老师不知道面对校园暴力该怎么办;学校与驻地公安部门没有协作机制,对校外人员进校园的暴力行为没有及时打击、制止。三是社会原因。公安部门对校园欺凌事件和暴力行为打击不力,打击不及时,处罚太轻,起不到惩罚、教育和有效的震慑作用;有些地方公安部门警力不足,顾不过来,使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得不到处理,从而越来越胆大,导致极端暴力行为发生;缺乏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前期预防性教育,出了问题才打击,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当地教育局不重视,没有和公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未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四是网络、媒体不健康的影视、游戏、文学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毒害。特别是黑网吧具有暴力倾向的影视、游戏,很容易把未成年人带入暴力倾向,他们通过模仿习得暴力行为和污言秽语。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措施

如前所述,校园欺凌的总体比例比较高,危害大,遗憾的是,我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较少。应对校园欺凌应从六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立法,制定一部《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法》。建立由教育和公安部门牵头、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行为的法律制度,为有效预防、制止、惩罚、教育校园欺凌事件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其次,建立法治进校园制度。在各个学校设立并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邀请专家、律师、检察官、警察进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赛,安排学生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大家学法、懂法,从小做一名守法公民。

第三,对存在暴力倾向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重点辅导、教育、引导。例如,组织专门法治学习,带领他们到少年犯监狱参观、学习等,也可邀请律师、心理咨询师对他们进行专门辅导、教育,使这部分有暴力倾向的未成年人及时得到心理矫治,逐渐改掉“暴力倾向的坏毛病”。

第四,学校内部健全完善预防和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制度。一经发现,及时有效制止。

第五,做好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一方面,教育孩子通过沟通交流解决矛盾和问题,不要有暴力倾向,家庭要多给孩子温暖和关怀,及时辅导、纠正孩子的暴力倾向。另一方面,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有效预防被侵犯,一旦发生被侵害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保护。

法律思考范文篇2

关键词:非法;校园贷;网上贷款近年来,非法校园贷

在我国校园当中,特别是大学校园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种类众多且存在较多的乱象,经常突破法律的底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于该种情况,即需要从法律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在对其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好问题解决。

一、非法校园贷的丑恶一面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非法校园贷在我国得到了野蛮生长,对学生安全以及高校稳定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虽然我国银监会以及教育部曾经发文对校园贷市场进行规范与整顿,也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并没有根除,其依然在校园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2017年,陕西一名大学生先后在多个校园贷平台上借款,共欠款20多万元,最终因无法还清欠款自杀。同年,安徽一名大学生为了帮助同学,而向校园贷平台借款1.7万元,之后为了还钱,而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借款,在3个月内,共在20个平台中具有贷款,共贷款额25万元。而面对后续这些机构的暴力催款,最终选择割腕自杀。可以说,大学生采取校园贷方式借款所发生的悲剧行为还有很多,且在近年来具有增加的趋势,不得不说,非法校园贷平台虽然借款手续非常简单,但如果欠款不还,则将以非常暴力、难以想象的方式催款,在对学生施加非常大压力的情况下使其最终走向悲剧,也正是其丑恶一面的表现。

二、非法校园贷的法律性质

面对非法校园贷,做好法律性质的把握十分关键。从法律角度来说,对于校园贷的这种行为而言即是一种借款合同行为。在借款合同当中,由借款人向贷款人实施借款行为,并约定在到期后还本付息。如果没有合同的主体,也就不存在合同,如果合同主体不适格,也将会对合同的效力产生影响。在借款合同当中,所具有的主体即可以分为贷款人以及借款人。具体分析来说,首先即是借款人主体身份的适格问题。借款人在对借款合同进行签订后,即需要能够具有对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对于借款人来说,其则为大中学就读的学生,年龄在18周岁左右。对于18周岁以上的学生,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能力人,有资格对借款合同进行单独的签订,且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于18周岁以下的学生,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在经法定人同意后才能够对借款合同进行签订,而如果在没有经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合同进行签订,也需要在经过法定人追认后才能够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而在现今大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学在招生方式方面相较以往也发生了变化,在招生面扩招的情况下,其中也有部分无法对自己行为进行完全辨认的成年学生,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对于他们私自签订的合同,也需要在经法定人同意后才能够具有法律效力。就目前来说,我国也没有将校园贷经营行为列入到特许或者说是禁止经营的行列中,对于贷款人来说,虽然其并不具有校园贷经营资质,但也没有对我国法律禁止相关规定进行违反,对此在合同签订方面依然具有有效性。就现今大学教育来说,虽然已经不是精英教育,但学生在素质方面也要高于普通人,但是还有很多学生陷入校园贷当中,且在贷款平台上也具有较多的注册人数。在该过程中,虚假宣传则可以说是导致该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贷款平台中,其经常大肆宣传免利息、低利率以及零利息等,但却具有较高的手续费以及服务费,如果存在违约情况,还需要支付高额的违约金,在折算之后则可以发现,所花费的费用甚至要高于高利贷。在有的贷款平台中,也存在没有将违约金、服务费以及手续费写入到合同当中的情况,即使没写进合同,也缺少对应的说明,却主张手续费、违约金以及服务费,可以说存在较为明显的欺诈意图,而即使将这部分内容写到了合同当中,也需要贷款方说明相应条款,并提醒借款人能够引起注意。学生在违背自身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了借款合同,学生可以到法院申请更改或者撤销。

三、非法校园贷的法律评价

实际上,非法校园贷的很多行为都设计违法。在约定方面,根据我国民法总则当中的规定,民事主体在具体参与到民事活动时,不得出现违反公序良俗以及法律的情况。2016年,借贷宝具有10G不雅裸照遭到了泄露,并因此在社会当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该事件中,共涉及到160多名女大学生,被要求手持一张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才能够贷款,通过裸贷方式贷款的学生,能够获得2至5倍普通借款的额度。根据我国法律,传播裸照可以说是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也是禁止交易的一种情况,并不能够将裸照作为合同的抵押物。即使用赤裸视频以及裸照进行抵押的约定从法律角度来说是无效的。且在部分借款合同中,也约定了如果到期没有及时还款,则需要以肉偿的方式偿还,对于该行为来说,则可以说是严重违反了我国的法律,且涉嫌犯罪,是需要对其进行严厉打击的行为。而除了约定以外,还有催收方面。对于正常的银行贷款来说,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抵押,如借款无法按期归还贷款,贷款方则可以对自身的抵押权进行行使,即拍卖抵押物受到偿还。从这里即可以了解到,对于具有抵押的贷款来说,其具有更高的保障水平,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自身没有什么财产,非法校园贷为了能够多获取利润,在借贷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学生提供财产抵押,在放出贷款后,其为了追回本金与利息,则经常通过违法方式催收。第一,即是殴打,通过殴打威胁使学生还款。第二,即是传播裸照。在我国,裸照是禁止传播的资源,如因借款方没有按期还款而在网上传播其裸照,那么则将因此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第三,即是对借款人隐私的泄露。当借款人在平台中对账号进行注册时,即需要对个人的基本信息进行填写,如果其没有及时还款,且贷款人将其基本信息进行公布,也将因此对借款人的隐私权造成侵犯。第四,即是肉偿。对于该行为,如果女学生不反对按照此方式还款,则将构成,而贷款方则涉嫌组织罪,接收性服务的,第三方则构成了。四、非法校园贷的盛行原因在现今世界经济发展快速的过程中,全球一体化进程速度也得到了加快,对人们的物质需求进行了有效的满足在,无论是衣服、汽车还是数码产品等,都能够在网络上进行购买,且代购风盛行。在该环境下,很多的人们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塑造,对物质享受具有了更多的追求,并因此形成了攀比性的消费倾向。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在思想方面还存在不够成熟的情况,缺少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引领,经常存在一定的攀比情况,如比衣服、比化妆品、比手机等等。在该种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了为了面子而铤而走险,因缺少经济来源,在面对校园贷诱惑时则很容易陷入到其中而无法自拔。其次,在现今非法校园贷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很多不良平台也在此当中看到了商机,通过APP、微信扫码以及小广告等方式进行见缝插针式的宣传。同时,很多平台在宣传当中也存在误导以及虚假宣传情况,对审核门槛进行降低,在审核程序方面存在形同虚设情况,以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入局。同时,通过虚假经营以及不同手段对学生进行诱骗,使其提前消费、过度消费,通过高额利息标准的制定使学生轻易进入到漩涡当中,并因此在社会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五、非法校园贷的自我控制面对非法校园贷,除了国家在政策以及法律方面对其进行规制之外,学生做好自身的控制可以说是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内容,只有正确的认识非法校园贷、能够良好的控制自己,才能够在面对非法校园贷诱惑时能够把持住分寸,避免陷入贷款的漩涡。当然,单凭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是不够的,这即需要相关方能够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力:第一,作为学校来说,需要能够做好日常学生的经济生活教育工作,对其做好经济社会知识的教育,以此对学生的安全以及风险意识水平进行提升。在教育中,将非法校园贷的特点以及危害介绍给学生,以此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校园贷,避免出现校园攀比的情况。同时,学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也需要能够加强对于校园环境的排查,避免非法校园贷广告出现在校内,最大程度减少学生同不良信息间的接触机会。第二,家庭方面,家长在生活当中也需要能够做好对孩子消费观念方面的教育,以此使其能够对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具有了解,避免出现孩子因缺少意识欠下债务、而家庭无力偿还的情况,同时,家长也需要能够同孩子加强交流,对孩子的消费需求进行及时的了解,对于合理的需求,则可以进行满足,而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则需要对其做好引导以及教育工作,以此实现孩子正确金钱观念的培养。第三,作为我们高中生自身来说,也需要能够在不断的学习当中逐渐树立起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对自身需求进行充分的结合,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需求要加强克制,拒绝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不攀比虚荣、不盲目跟风。同时,也需要能够在学习之余适当的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通过法律武器的应用做好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六、结论近年来,非法校园贷被媒体不断曝光,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危害到学生的利益,也对于校园的和谐环境造成了破坏。在上文中,我们从法律角度非法校园贷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可以说,非法校园贷的存在确实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非常大的威胁,这即需要各部门能够加强监管,且作为学生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意识,在对其形成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翠清.女大学生校园“裸贷”法律权益保护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7(12).

[2]王怀勇、邓若翰.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6).

[3]李新龙、丁伟.关于高校“校园贷”乱象问题的几点思考.现代交际.2017(19).

[4]刘诗姝、张越、章航、季梦怡、张懿.大学生校园贷的认知及其外因内因分析.金融经济.2018(6).

[5]赵磊.浅谈校园贷预防及整治.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6]杨东.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人民论坛.2016(34).

[7]任一帆、马旭峰、王欣丛.大学生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干预.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2).

[8]王艳华.校园网贷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机制.行政与法.2017(7).

[9]吴臻颖.议析校园网贷法律风险防范.现代经济信息.2016(11).

[10]吴芳芳.大学校园不良网贷的法律问题思考.法制与社会.2017(35).

[11]詹海玲、叶秀蓉.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机制.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法律思考范文篇3

关键词:金融伦理;金融法

一、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伦理思考

众所周知,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次贷危机,每一次金融风暴都起源于金融创新。相对于经常发生的金融风险及其漏洞,金融法规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即法律往往是在事件发生的基础上才产生,并且伴随着问题的扩大或者加深,法律仍需不断完善和改进来填补这个漏洞。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由于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问题。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创新能带来新动力、新的增长点和新机遇。但创新也需取之有度,否则只能成为累赘。金融行业的创新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金融创新会带来的新业务,这些业务的监管及相应问题的处理方式可能让监管者感到始料未及。一些企业会钻监管的空子,打法律的擦边球,从而会产生一些金融风险。这时金融法律往往无法及时、有力地约束并管制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此时我们可以从金融伦理角度出发,用伦理道德适当地约束金融行业从业者的金融行为。从金融伦理的角度思考,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明确自身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金融衍生品为例,如今金融衍生品的种类日渐丰富,有时人们可能没有办法分辨他们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对于从业人员,他们应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不盲从,多考虑投资者的实际情况,为他们介绍风险情况相适应的产品,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金融从业者更要做到不踩法律的边界线,不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让对方的利益受损。同时,在如今逐渐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的制裁下,那些触犯金融法律的行为将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大家都应该提高金融安全意识,不论是从金融伦理角度出发还是从金融法律角度出发,都要遵守金融行业相应的规章制度。掌握金融基本伦理道德,做到遵法守法懂法知法不犯法,为金环境创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和空间。金融环境好了,融资也就相对更加方便了,投资者更愿意投资,金融机构将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包容资金更加充足的市场,进而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金融伦理思考

随着近年来P2P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金融行业发展的空间巨大,P2P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最开始,它是基于一个理财平台的功能,具有相关资质的平台经过尽职调查,资金需求方的必要信息,供资金供给方即投资者自行选择投入的资金量及其期限。由此产生委托关系,即委托人为投资者,人为平台。由于双方利益不一致,人存在道德风险,即许多P2P平台的机构负责人起了贪念和私心,他们利用法律的漏洞不仅未做到尽职调查,以致公布了一些虚假信息,而且利用超高收益率来诱惑投资者,最终结果导致坏账频发,广大投资者蒙受巨额损失,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后来基于此类乱象,国家强制出台了一些针对P2P平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让每一个机构都有对应的第三方托管银行,由银行来管理平台所融集的资金,进而降低了平台的包括道德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这时由P2P这一个带有隐患带来的大风波才算告一段落。其中,平台的性质改变了,但原本的隐患也减少甚至消除了。以上是互联网金融中的一个例子,未来有可能还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互联网促进了金融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平台所有者极易利用互联网为自身牟利。在前几年P2P暴雷之后,国家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如《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而金融法律的滞后性导致它们往往不能迅速地对这种新兴事件作出快速、正确的反应。此时,金融伦理的约束力不容忽视,从业者应该专注于正当的、一定范围之内的利益,不应花心思在不利于市场发展之处。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在进行投资时也要多从金融伦理的角度出发,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金融平台和业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多了解一些新闻时政,不要贪图那些高额收益,因为这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甚至是骗局。作为金融机构的监管者,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不仅能专注于现行金融法律,还应找出法律的不足,并及时对法律进行修补。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一旦出现一些异常的不合规的现象,及时地将他们扼杀于摇篮之中。

三、普惠金融带来的金融伦理思考

普惠金融是指哪些可负担成本的金融机构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有人认为,金融就是要服务大众的,可是一些企业因为自身规模不是特别大,难以达到银行借贷所要求的条件,而这些企业又可能恰恰是急需资金的,这就是社会上一些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因此,他们很可能铤而走险,选择那些付出高额利息的贷款渠道。这里就反映出来两个金融伦理问题:一是那些不合规的贷款公司的问题;二是银行的问题。首先,这些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一般会高于银行,而且其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是特别正规,对于贷款企业来说,一旦选择了他们,不仅要面对高额利息,还可能面对一些霸王条款。这其中更容易发生一些不符合金融伦理甚至是违法违规的事情。第二种情况,属于一个比较矛盾的事情。对于银行来说,在国家没有明确帮扶政策的时候,如果选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会有业绩下降的风险。但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首要目的是盈利。当面对不同的贷款对象时,银行又该如何选择?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到的理由和结果也将不同。对银行而言,并没有法律约定银行一定要做什么,但银行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小微企业贷款问题来讲,银行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盈利性和金融伦理这两个角度来考虑,结果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如何平衡金融行业的盈利性与金融伦理的道德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金融的一些特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人认为作为经济的重要分支,金融应得到更大力的发展。另一些人认为,金融行业已经展示出来其劣根性,这种性质从金融行业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金融从业者的低素质方面体现出来。金融法可以看作金融行业的最低行为标准,而这个行为标准有时并不是全能的。于是金融伦理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许多高校都新设了金融伦理课程的学习,来增强未来金融从业者的道德素质。金融伦理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兴名词,它会不断发展并被赋予新的内涵,进而成为金融行业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我们相信,金融伦理道德是可以被加强的。对于金融这样一个高危的且对于社会造成深刻影响的行业,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正如对待人伦,我们不能随意触碰,而金融伦理与法律法规相辅相成,伦理作为法律的补充,调节法律无法调节的方面。法律包含最低限度的伦理,金融是高风险行业,仅仅依靠法律的调节必然是不完善的,一旦造成恶劣的后果,从监管层到每一个参与的个人都难辞其咎。因此,伦理作为内心的约束,而非行为的约束,使人们能更加意识到金融具有的风险性及相关后果。金融带来的一些必要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担忧的是金融进步的同时,因为人们意识淡薄而产生的各种错误,进而对金融业本身乃至整个社会造成巨大打击,最终的受害者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

伦理是一张约束社会的无形的却又强有力的网,随着金融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金融伦理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金融法相比,金融伦理更具有亲民性,抛开法律的强制性和惩罚度,金融伦理更像是约束在人们心中的一个道德标准,它更倾向于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探究人们应该遵守哪些规范。所以,相对于法律,伦理的范围更大更广,效用更加温和,更易于被人所接受。对于金融法,金融伦理更像是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基准,从伦理道德来看金融法,是研究金融漏洞的一个不错的方向,金融伦理更像是一个尺度标准,只有大家都遵守这个尺度,它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宣竹.我国风险投资的金融法环境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22).

[2]张悦.探析我国金融安全与金融法体系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2018(10).

法律思考范文篇4

1、关于“民工讨薪”与《劳动法》实施的有关问题

(1)关于劳动争议的界定。《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均对劳动争议作出界定,其中《意见》的界定范围显然宽于《条例》,其第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例》规定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也作了相应规定。从《意见》、《条例》和《解释》来看,劳动者与建筑企业的讨薪应属劳动争议。

(2)关于救济措施的成本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必须先经仲裁,对裁决不服的方可起诉,这里体现了竞合禁止的立法思想。即劳动仲裁是法定的必须程序,不允许当事人选择直接起诉。但必须看到整体拖欠民工工资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笔者认为应将其纳入到民事审判工作中去。劳动争议和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具有及时处理的特点,《劳动法》规定仲裁申请期限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解释》仍然规定为60日,否则将失去实体上的胜诉权。很显然,这样不利于保护那些整体拖欠工资职工的利益。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可跨省、自治区承建建筑工程,一旦发生纠纷,如采用仲裁,仲裁管辖权目前也不十分明确具体,实行提供劳动地点和用人单位注册也不一致,以劳动者工资所在地仲裁机构管辖制度,而按照这一规定,势必会加大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支出成本,不利于快速、高效地处理此类争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关于“民工讨薪”采取不当方式的相关问题

目前常出现“民工讨薪”采用拉横幅打标语、爬塔吊、楼顶、甚至冲砸用人单位或发包单位设施等现象,给这些单位造成了负面影响,包括名誉权的侵害,一些过激行为也妨碍了治安管理。而上述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样也应受到保护,但通常都难以通过法律途径得到支持。

法律思考范文篇5

关键词:格式合同;风险分配;法律规制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格式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反复使用预先拟订的,并由不特定的第三人所接受的,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合同。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内容的预先确定性

即格式合同的内容均为单方预先设定好的,合同另一方无权协商。

(二)合同的反复适用性

从格式合同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格式合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和运用总结出来的,其内容具有规范化和定型化,因此格式合同可以反复使用,并非仅适用于某一特定对象。

二、格式合同的弊端

通过上文对格式合同基本特征的描述,可以看出,格式合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化交易程序,节约交易时间,促进交易迅捷。但同时,它的弊端也一并暴露出来。

(一)主体地位的不平等

之所以叫格式合同就是因为其内容都是由一方预先设定好的,条款具有规范化和定型化,而不是双方一起协商的产物,这就使得合同自由原则大受限制。而事先订立合同的一方往往都是经济上或法律上的强者,另一方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订立合同方便常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将一些有利于自己却不利于对方者的条款订入合同中,弱势方只能或多或少自愿屈服于这些不公平条款,此种交易就如同“一个手无寸铁的弱者在一个手执尖刀顶着其喉咙的强者面前达成的交易”。在此种弊端作用下,格式合同往往成为强者鱼肉弱者的工具,因此格式条款常常被称为“霸王条款”。

(二)风险分配的不合理

格式合同的特征决定了双方地位的不平等,而其主要表现就是风险分配方面。订立合同方往往利用其在专业或法律知识上的优势,对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采用较为含糊的表述方式,亦或采用强制性条款来免除自己的责任,从而将风险转嫁于对方,而另一方由于其经济地位的劣势,对风险不合理分配的此类条款也不得不屈从。

三、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

从其他国家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方式来看,大致分为立法模式、司法模式、行政模式以及自律模式。综合借鉴外国做法,笔者认为,在中国对格式合同的弊端调整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完善立法,加强立法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关格式条款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民法典等基本法中制订有关格式条款合同的一般性、原则性规定;二是在基本法之外制订格式条款合同单行法,对格式条款制度做出详细的、具体的规定。目前在我国,格式合同主要由《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海商法》、《保险法》规制,但这些已有法律对格式合同的规定过于简单化,不能直接适用于现实中的格式合同纠纷案件,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对格式合同制度进行专门立法,杜绝行业规章等肆意解释。

(二)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由于格式合同对风险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弱势一方受到损害,对此,笔者建议应当加大行政救济手段,一方面国家应当注重行政审查制度的构建,例如加强行政部门对格式合同的审查力度,事先审核、事先协商,未经过审查批准的格式合同,严禁使用,以维护人民利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规定和完善合同纠纷的行政裁决机制。

(三)注重司法控制

司法控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判决合同中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条款无效。二是通过民事法律的一般原则,比如公序良俗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自愿公平平等原则等,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加强法院对格式合同条款的解释,以更好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四)培养自律意识

现如今,有关格式合同的纠纷如此之多,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格式合同的认识尚显不足,签约一方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不高。因此,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也是对格式合同进行法律规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国家要注重培养行业自律意识,由各商业行业协会等民间自律组织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和监督,从而取消或限制某些不公平条款之使用。另一方面,应当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合同弱势一方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王雨彤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登明.论对格式合同的控制[EB/OL].

法律思考范文篇6

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哪里有法的思索,哪里就有对权利的反思;哪里有社会的进步,哪里就有权利的足迹。[1](p147)权利内容的演变是社会进化的见证人。古今中外,由于“权利”一词本身所包容的特殊的个人自由强势主义的因子,不可避免地成为法学领域中争议最持久、最广泛、最激烈的话题。在一个法律社会里,如何看待法律权利的实质是认识这个国度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晴雨表。

在对法律权利考量之前,我们先行梳理国内学者对权利认识的代表性表述:

(一)权利指的是在一定的法律关系之中,法律关系的一方对另一方所享有的可以要求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并为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资格;[2](p137)

(二)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三)权利是具有正当性、合法性、可强制执行的主张;

(四)权利是法律承认和保障的利益;

(五)权利是法律规范规定的有权人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请求国家强制力量给予协助的可能性;

(六)权利是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法律规则承认一个人的选择或意志优越于他人的选择或意志。[3](p85)

从上述之中可以看出,权利在我国理论界的表述是以法律关系的存在为背景的,因此导致了权利与法律权利在一定场合中的同义,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抑或在理论教科书上。权利并非天然的就是法律权利,尤其是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法律权利,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格。

二、法律权利的特征

理解法律权利的进路是厘清它的特征。

(一)真实性。真实性,是指法律权利是能够真实享受的,不是飘渺的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古希腊诗人海希奥德认为,法律乃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一种和平秩序,它迫使人们戒除暴力,并把争议提交给仲裁者裁断。而其日后的诡辩论者则从自然界里大鱼吃小鱼的事实中推出一种弱肉强食的权利。[4](p4)弱肉强食是一种权利,这不能不让我们的回忆追溯到那个野蛮历史时期。强者的能力――吃掉别人,生存自己的能力就是权利。这个观点的内容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笔者认为这大概是从法律的角度对权利本质的原初解释――权利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推导出来的。对法律的期望和法律建立之后的作用受到怀疑,其实质就是对法律权利的疑惑。但是从反面论证了法律权利必须具有真实性。

(二)特殊性。特殊性是指法律权利是法律规范划定的权利。诡辩论者安堤弗认为,任何人只要违反自然法则就必定会受到惩罚。但是如果一个人违反国家的法律而未被发现,那么他就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丧失名誉。这里面从中隐含着人们所约定的惯例,实际上只是对自然“权利”设定的一种桎梏的假设。[4](p5)不言而喻,法律权利的设定是对人天生拥有的自然权利的分割,是自然权利的一部分,并受到法律的制约。

(三)正当性。与安堤弗同时期的斯拉雪麦格相信,法律乃是握权在手的人们和群体为了增进他们自制的利益而制定的。柏拉图在其<共和国>一书中写道:“我断言正义不外是对强者有利的东西。”权利是强者的产物,法律权利是强者对自己为所欲为的一种利用正义掩盖的为了增进他们自身的利益而给予的爱称。正如同斯拉雪麦格认为:“如果非正义到足够程度,那么就会比正义更有力,更自由,更高明。”毋宁用“权利”代替句中的“正义”,我们解构出这么一个语意:“一旦法律规定的非权利战胜了应然的权利,这种不该被强者拥有的非权利比应该拥有的权利更有力,更自由,更高明。”法律权利的非正当性,表明了法律权利的存在失去了法律具有的公平的内在机理。

(四)法定性。作为权利的一部分,非法律权利和法律权利共同组合成权利的集合,只有权利被法律明确隐含或明示在规则中,才能是法律权利。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充分理解他的老师在取得西西里岛冒险的惨痛经验以后所认识到的“如果某人管理人类事务可以不承担责任,那么就必然产生傲慢和非正义。”[6](p10)他宣称:“人在达到完善境界时是最优秀的动物,然而一旦脱离了法律和正义,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晚年的柏拉图意识到只所以产生傲慢和非正义,就是因为某人享用的法律给予的权利太多了,以至于管理人类事务可以不承担责任。亚里士多德认为权利不仅而且应该受法律的支配。由放任的自然权利升华到法律权利,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不用规则规制的权利,必将导致每个人都没有权利。法律权利是权利中的一部分的法律化。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的,充满恶意的,野蛮残忍的和富于攻击的。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始终与他人处于战争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力量。因为,即使是最弱者也能杀死最强者。在这种自然状态中,不存在道德上或法律上的是非问题。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任何东西提出主张,而利益则是唯一合法的尺度。每个人都有尽力使自己的生命和肢体免遭他人侵犯的“自然权利”。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处于战争状态,其起因在于每个人都有把利益作为唯一尺度标准为依据的权利,而对任何东西都能提出主张。霍布斯认为要想解决这个争端,找到和平,人们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法则,彼此之间达成一项契约。权利必须由某种规则固定,只有把权利法律化,才能消除令人类社会混乱不堪的自由放纵因素。

(五)应当性。为了全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为了兼顾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作为一名成员应该拥有的权利,权利必须有一部分要用法律固定,以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契约的优益。此处的应当性是从被动的意义而言。即权利应该由法律明确限定。以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中世纪在神学和哲学领域达到登峰造极的圣·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一种习惯,依据这种习惯,一个人根据一种永恒不变的意志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7](p31)――法律应该赋予每个人一部分权利,而这部分权利尽管是权利总和的一部分,但社会成员希望由法律明确以斯获得享受的根据,光明正大、不受他人指使的实现自己的利益。

(六)依托性。与托马斯·霍布斯同时期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受欲望和权力意志支配的程度要高于受理性支配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个人权利的范围取决于他的力量之大小。每个人都有为其所能为的最高之权利;换言之,个人之权利达于他的力量的极限,而这也是他的权利的限制条件。那么就应当竭力保护其自由,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其他,这就是自然的最高法律和权利……斯宾诺莎在认同人的自然权利的同时,从人的心理角度出发勾画了法律权利的实现要以强大力量作为后盾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于各人对自己权利保护的渴求。而这种权利又当在法律规则中体现。政府的职能不仅仅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而是给予并充分保护社会成员应该拥有的不被他人侵犯的法律权利。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既能保障法律权利的行使又能惩治侵犯他人合法的法律权利的其他社会分子的强大的国家为依托。

三、法律权利的含义

德国法学家普芬道夫曾经给出了法律权利的三层含义:一是维护自己;二是不能对他人施加压力;三是能够适当地控诉侵犯其平等权利的行为。简洁的含义为我们揭开了认识现代社会中法律权利的面纱。

(一)法律权利是社会成员享受特定权利的法律依据。权利带有鲜明的个性,行使权利的活动总是追求一定的利益。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而法律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一种遮掩而已。”[8](p307)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权利就是被保护的利益。法律权利意味着个体的这种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是得到法律认可的,受到法律的保护。尽管行使权利是以维护个人私利为目的,但这种权利的实现并不影响社会中其他个体行使同样的权利,因为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那么他实际上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让渡给他人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也就得到了自己所失去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而且也得到了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已有的东西。法律权利标志着法律对部分权利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更是社会全体成员实现这部分权利的保障依据。

(二)法律权利是限制范围内的自由的为与不为。决不能损害他人,甚至为了实现法律权利,而对他人施加压力。在这种状态下,法律权利的运转已走入病态。法律权利一方面赋予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实现自己法定利益的权利,另一方面,又对此进行规制。法律权利概念本身就体现了这个矛盾。个体在享受法律权利的同时必须去遵守一定层次的规则约束,“遵守”二字是实现法律权利进程中的义务。法律权利表明每个个体可以自由地行使或放弃,其付出的成本是不得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侵害。法律规定了法律权利的合法性,但正是这种合法性却又给每个人标明了享受权利的界限与尺度。

(三)法律权利通过法律手段救济的必要性。法律权利表明任何个体依法所拥有的权利不受他人侵害,受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补救,以此恢复原初的状态。被侵害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法律救助,其原因在于,一旦某人的行为具有了法律权利的属性,同时也就具有了对抗他人和群体的社会力量。从本质上看,法律权利是个体与整体这个关系中所处的自主地位的一种标志,形式上则表现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构造。一个人行使享受权利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将对他人、乃至社会、集体产生某种“影响”,法律权利的影响力始终是在秩序范围内的;法律限定主体权利的范围和程度;确定了他人和其他主体应采取的相应行为,意味着必要时国家机关强制性参与活动的可能性以保证权利的实现。

四、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紧随着格老秀斯把国家定义为“一群自由的人为享受权利和他们的共同利益而结合起来的完整的联合体。”之后,德国法学家普芬道夫阐释说: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地维护自己以使人类社会不受纷扰,同时他又从自然法的原则中推出:“任何人都不能对他人施加压力,从而使他人能在其诉讼中适当地控诉侵犯其平等权利的行为。”这两个观点一方面表明了普芬道夫强调法律上的平等原则,另一方面表明法律权利的主体的独立性及法律权利遭受侵犯时可通过控诉得到补救。普芬道夫的推论加上沃尔夫的观点――在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中不可能实现人的自我完善,那么马克思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光辉论断更加说明了在法律层面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统一关系。

康德指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仅把他人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每个个人都应当永远被视为目的本身。黑格尔认为,自由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具有为所欲为的权利。告诫人们要过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生活,而理性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权利。到了康德、黑格尔时代,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潜在的关系已经跃然纸上了。即便是法律权利,也要受到相关法律的调整,而不是随意受个人理性的自由支配。而这种支配与服从就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享受权利就要付出义务。

法律思考范文篇7

关键词:公证;农村房屋;自认证据;审批前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大力推进,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农民外出打工,举家迁移到远离家乡的城市居住,他们在农村的住房就闲置下来,而同时农村中的无房户需要房屋居住生活。也有些城市居民由于祖辈过世留下的农村房屋遗产需要继承,有的地方因城乡一体化建设大量农村房屋面临着拆迁而随之带来的农民房屋如何安置等等。因此,由于城乡一体化带来的迫切需要解决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问题是公证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实务课题。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设有诸多限制,从而影响了对农村房屋的公证办理并制约了农村房屋所有权的流转。

一、农村房屋的特点和公证面临的诸多难题

农村房屋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房屋、乡镇企业所有的房屋及农民个人所有的房屋,本文所指的农村房屋仅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属于农民个人所有的房屋。我国农村房屋的所有权是否能转移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省建设委员会规定“房屋所有权转移变更(如买卖、赠与、交换、转让、继承、分析等),房屋状况变动(如翻建、扩建、拆除、倒塌、焚毁等),他项权利变更(如设定、注销他项权利),应及时向村镇管理机关申请登记。”由此说明我国农村房屋也存在买卖、赠与、交换、转让、继承、分析等多种所有权转移方式。但是办理农村房屋公证存在下列特点和难题:

(一)很多农村房屋没有办理所有权登记手续,权属不清,是办理农村房屋公证面临的一个首要障碍办理房屋方面的公证,认定房屋权属是办理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关键,而我国农村房屋大多数是权属不清,公证员难以分清权属。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房屋很多没有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比如有的农村房屋只有准建证或宅基地使用许可证,甚至有的农村房屋什么证都没有。权属不清,是办理农村房屋公证面临的一个首要障碍。

(二)农村房屋所有权的主体复杂,能否正确区分农村房屋所有权的主体是公证员办理农村房屋公证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在公证理论界对农村房屋所有权的主体认识上存在诸多争论,有的人认为农村房屋应与城市房产一样,所有权认识上应该秉持基本是夫妻共有的理念。有的人认为农村房屋因宅基地是以户为单位,农村房屋是房随地走,所有权认识上应该秉持基本是家庭共有的理念。认定农村房屋是夫妻共有的和认定是家庭共有的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这两种理念目前争论很大,难以定论。由此有当事人申请办理农村房屋公证,公证员应基于什么理念来区分房屋所有权的主体,这是公证员办理农村房屋公证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农村房屋是一种限制性物权,现行我国法律法规对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有诸多制约,这是我们目前办理农村房屋公证面临的又一个障碍目前我国法律对城市和农村的房屋交易规定了两套不同的管理体制:城市房屋,可以自由交易;农村房屋不能自由交易。农村房屋是一种限制性物权,主要是土地性质是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的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因此,在办理农村房屋公证时必须综合考虑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宅基地使用权方面的规定,我国对农村房屋的管理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允许一户农民有两处(含两处)以上宅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这意味着已经有一处房屋的农民不得再拥有其它农村房屋。2.禁止农村房屋向城市居民流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有关部门不得为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3.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于非农业建设。4有关农村房屋产权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农村房屋管理机构不健全。

二、采用证据学中的自认规则是办理农村房屋公证收集证据的一条重要途径

上述论述了农村房屋所有权主体复杂,权属难以认定,导致我们在公证实务中不敢办理有关农村房屋方面的公证。实际上办理农村房屋公证,不管是继承公证,还是赠与等公证,都是需要由公证员去收集证据,通过收集的证据所形成的证据链从而使公证员能够对当事人的农村房屋公证申请予以进行公证证明。要认定农村房屋的权属,除了有关部门对该房屋所保留的档案或者所出具的权属证明外,还有证据学中的自认证据规则也是认定农村房屋权属的一条重要途径。自认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己的事实予以的承认。我国法律仅对诉讼上的自认作了规定。诉讼上的自认可以产生两个法律后果:(1)约束当事人的效力。当事人一方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承认的。对方当事人就承认的事实不再负举证责任,作出自认的当事人也不得在诉讼中提出与自认事实相矛盾的主张,双方当事人也无须对自认的事实进行质证和辩论。(2)约束法院的效力。当事人的自认可以成为法院确认案件事实的依据,所以正常程序上涉及自认部分的调查和辩论不再进行,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和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不受当事人自认的约束。自认构成是指自认成立所必需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一般来说,自认构成必须具备三个要件:第一,须是诉讼正在进行,且于诉状准备或言词辩论时,或在法官面前为之;第二,须就对方当事人主张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承认为真实;第三,须为声明或表示。这是我们诉讼上的自认。公证被有的学者称之为“准司法”活动,因此我们也可把诉讼上的自认推广到办理农村房屋公证上,公证活动中的自认构成要件本人认为也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须是公证受理后,公证办结前,且于在接受公证员的询问时,或在公证员的面前为之;第二,须就陈述某个主张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承认为真实;第三,须在公证员面前的声明或表示或在公证员制作的询问笔录文档中。在公证的受理审查阶段,是公证员亲自面见并询问全体公证当事人的环节,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询问笔录的制作,充分发挥自认证据规则的作用。我们在制作农村房屋公证询问笔录时,公证员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农村房屋权属问题。

(一)如果当事人的农村房屋既有农村房屋所有权证,也有集体土地使用证。当事人如果持有农村房屋所有权证,那就说明其房屋产权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一次权属认定。同时我们根据婚姻法中的相关条款,我们可有充分理由得出其房屋产权是夫妻所有还是个人所有的结论。但是农村房屋的权属并不是上面认定这么简单,因为当时颁发农村房屋所有权证部门并不真正是房屋管理部门,其权属认定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去做,还有该农村房屋的宅基地是以户为单位做出申请的。所以该农村房屋权属可能就存在着夫妻共有的例外,房屋权属就有可能是家庭共有。在这里,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自认证据的规则,根据该农村房屋的档案所涉及的所有家庭成员,并对全体家庭成员进行权属询问,制作询问笔录,通过他们的自认,发挥自认证据规则的作用,我们就可从而得出该房屋是夫妻共有还是家庭共有或个人所有等正确的权属结论。

(二)如果当事人的农村房屋没有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只有集体土地使用证或准建证。或者农村房屋没有任何相关证件。这里我们应注意的是该农村房屋的权属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权属认定,那它的房屋权属如何认定?根据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因继承、受遗赠、合法建造等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其物权自继承或受遗赠或建造行为成就时生效。由此可认为,该农村房屋如果从来没有领取相关房产证,物权是从该房屋建造完毕时形成生效,其权属主体便是该农村房屋的出资建造人。核实出资建造人,是认定此种房屋权属的关键。在实务中,首先我们可通过村委会或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出具证明来核实出资建造人。一般来说,对于农村房屋是谁出资建造,该房屋所在村委会是比较知情的。农村建设房屋,除了土管部门申请宅基地外,还要到村镇建设管理部门申请建设许可。因此,村委会或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出具的权属证明是一种可信赖的证据。其次,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自认证据规则的作用,根据该农村房屋的档案所涉及的的家庭成员,或者对该农村房屋全体家庭成员进行权属询问,制作询问笔录,通过他们的自认,我们也就可得出该房屋是夫妻共有还是家庭共有或个人所有等正确的权属结论。自认证据规则在我们办理农村房屋公证中有广阔的空间,我们应充分认识自认证据规则在办理农村房屋公证中的巨大作用,认真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笔录也就是证据中的“当事人的陈述”证据,是我们办理农村房屋公证“确权”依据的一个重要证据。

三、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

应当先由国家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审批农村房屋受让人资格是我们办理农村房屋公证的前置程序办理农村房屋公证,除了明确房屋的权属主体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知道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受让方是否能享受宅基地使用权的资格。我国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形式:①买卖;②赠与③继承④析产⑤遗嘱或遗赠等。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物权法的公示原则,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以及其项下的宅基地使用权转移都需要分别去房管部门和土管部门去登记,分别登记之后,农村房屋所有权受让人才取得真正的物权。公证的职能是对当事人申请提出的房屋所有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协议(如赠与、析产等)或法律事实(如继承、遗赠等)提供公证证明。但正因为本文前面论述的农村房屋是一种限制性物权,现行我国法律规范对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有诸多制约。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使我们必须坚持对办理农村房屋公证应当先由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审批农村房屋所有权能否转移给受让方的原则。首先农村房屋受让人身份的认定方面。《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三条、第八十六条规定,农村集体土地范围内的房屋申请初始登记或转移登记时,都需要登记部门认定申请人是否属于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何确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我国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认定农村房屋公证申请受让人是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是我们公证的职能。农村房屋公证申请受让人是属于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应该由村民委员会和所在乡镇部门出具比较可行。其次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应该坚持“先地后房”原则,这与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转移登记“先房后地”正好相反。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之所以是“先地后房”,因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带有身份性质的财产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变更,自变更登记之日起生效。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必须持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地登记关依法进行变更登记。《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六条也规定了房屋所有权转移必须先进行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房屋所有权依法发生转移,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宅基地使用权证明或者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农村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条件,需由土管部门做出前置认定比较合适。上述办理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公证的复杂性,笔者所在地公证处就为此专门与农村房屋公证所涉及的土管部门、房管部门、村镇建设办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了当事人要申请办理农村房屋公证,农村房屋所有权受让人资格必须先由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审批的前置程序规定。如果对农村房屋所有权受让人资格有关部门进行了前置认定,那我们对办理农村房屋所有权转移涉及的买卖、赠与、交换、转让、继承、分析等公证就有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作者:胡志菊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公证处

参考文献:

[1]叶自强.论自认法则[J].宁夏社会科学,1996.

法律思考范文篇8

这篇论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重婚这个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重点在于横向的比较。包括不同法律学科对于重婚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界定;不同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与区别之处;以及重婚与事实重婚的区别与联系。纵向的比较也就是重婚问题的历史与渊源,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中所表现出的不同。重婚问题在当前社会下,突出表现为认定困难。因为我们国家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阶段,社会的变革,各种思想的斗争,阶级矛盾的存在,新思潮的出现与经济的发展。这些都决定了重婚问题的出现是带有很强社会性的,很多重婚都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如一些是在建国以前就形成的一夫多妻重婚关系;有些是在战争时期夫妻失散,之后再次嫁娶造成重婚的事件;还有些是出国之后,在与原配偶未进行离婚登记,而在国外再次结婚的重婚现象。总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重婚是一个很典型的社会问题,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其次,重婚是和文明背道而驰的,从历史的研究来看,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它们要么是生产力发展低下的产物,要么是剥削社会男女不平等的表现。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重婚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消亡,只有在一些宗教或落后的国家与地区才部分存在;重婚孳生丑恶,为大众而不容,重婚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诸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从辨证的角度看,重婚来源于社会,被社会所制造所决定,但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只有对重婚问题有很清楚的认定,我们才能很好的去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对于重婚的处理,是建立在认定基础上的,严重的触及刑法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要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一些社会原因形成的重婚,注重区别、严格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一些事实重婚是我们研究重婚问题时不能忽视的问题,重婚罪中所指的“有配偶”和“结婚”都包括事实婚姻,而且给社会带来相当多的社会问题,不由得我们不重视。

关键词:重婚事实婚姻一夫一妻重婚罪

一夫一妻制度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是我国婚姻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任何人都只能有一个配偶,不得同时有两个或更多的配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婚姻关系是男女两性基于爱情的结合。爱情的专一性和排他性,必然要求一夫一妻的结合。在我国,一切公开的或者隐蔽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都是非法的,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贯彻一夫一妻制的法律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些对于重婚的认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重婚问题在新的社会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事实重婚也成为我们考虑重婚问题时必须研究的内容。

一、对于重婚的认定

在我国,一切公开的或者隐蔽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都是非法的,都将受法律的制裁。这是贯彻一夫一妻制的法律保障。

(一)婚姻法上对于重婚的认定:

在婚姻法上,重婚是被归于无效婚姻的。婚姻法上对于重婚的认定没有做过多的涉及。一般意义上认为,相对于重婚罪,婚姻法上的重婚范围要更广。首先,一些重婚行为并不严重,没有达到罪的级别,不认为是重婚罪,但在婚姻法上认为是重婚。还有一些事实重婚,虽然婚姻法还没有具体的把这些行为认定为重婚,但把其划为重婚的呼声很高。

(二)刑法上对于重婚的认定:

(1)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法律所保护的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主义婚姻关系。重婚罪破坏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现实的婚姻家庭关系。它不但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屈辱,而且对子女的抚育和成长也带来不利的影响,破坏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两种人:一种是有配偶的人在没有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的;第二种本人虽然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其本身来说,他(她)是初婚,并不是“重”婚,但因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就成为重婚罪的共犯,他与重婚者共同破坏了合法的婚姻关系,所以也要以重婚罪论处。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一是以弄虚作假的手段非法骗取登记结婚,即有配偶而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的行为。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结婚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办理结婚手续,取得结婚证,夫妻关系才算合法建立。要解除婚姻关系,双方自愿离婚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领取离婚证书;非双方自愿离婚,而只是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一般是由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县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在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准予离婚还是不准离婚。男女双方在登记结婚后,未经合法程序解除婚姻关系前,如果一方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则构成重婚罪。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的,也构成重婚罪。二是事实上形成非法婚姻关系。我国《婚姻法》虽然早有明文规定,但由于多年来一些陈规陋习习惯势力影响,群众法制观念不强,一些部门执法不严,一些偏僻地区登记不便等等因素的存在,还不能使每一对结婚男女都能自觉地执行婚姻登记的规定,以致在目前的社会中,未经合法登记而成为事实婚姻的,尚占一定的比例,它不会因《婚姻法》的颁布,施行而在短暂内消失。如果对事实婚姻从法律上不给于承认,将会脱离实际,也不符合婚姻法保护一夫一妻,自愿结合,男女平等的婚姻家庭关系原则。因而重婚罪中的“有配偶”和“结婚”,都包括事实婚姻。就是符合重婚罪主体条件和主观要件的人,虽然没有进行婚姻登记,但公开以夫妻关系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了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因此,重婚罪的两个婚姻关系,可是是两个登记婚姻,可是是一个登记婚姻,一个事实婚姻,也可以表现为两个事实婚姻。

(4)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表现为自己已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或明知对方已有配偶而仍然与之结婚。因此,无配偶的一方如不知对方有配偶而受骗与之结婚的,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的一方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出于喜新厌旧,玩弄女性;有的是贪图享受;有的是家庭不和,受到虐待而引起的;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也有的是因生活困难,外流谋生困境所迫使。一般来说,重婚的动机不影响案件的定罪而影响量刑。

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现实状况和重婚案件的复杂性,在处理重婚案件中,主要是正确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要注意区分:

①.重婚罪与有配偶的妇女被拐卖而重婚的界限。一些地方拐卖妇女的犯罪较为严重,有的妇女已经结婚,但被犯罪分子拐骗,贩卖后,被迫与他人结婚。在这种情况下,被拐卖的妇女在客观上尽管有重婚行为,但其主观上并无重婚的故意,与他人重婚是违背自己意愿的,是他人欺骗或强迫的结果,所以该妇女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

②.重婚罪与临时姘居罪的界限。姘居,是指男女双方不以结婚为目的,临时或含约定期限在一起非法同居生活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

③.掌握重婚行为的情节是否严重的界限。重婚行为的情节有轻重,危害有大小之分。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重婚行为,根据立法精神和实践经验,不宜认为为重婚罪。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夫妻一方因不堪虐待外逃而重婚的。实践中,由于封建思想或者家庭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夫妻间虐待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一方,尤其是妇女因不堪虐待而外逃后,在外地由于他人结婚的,由于这种重婚行为的动机是为了摆脱虐待,社会危害性较小,所有不宜以重婚罪论处。二是因遭受灾害外逃而与他人重婚的。在我国一些地方,确有因遭受洪涝,天旱,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在原籍无法生活而外流谋生的现象。有时夫妻一方外流后,直到对方还健在,有的甚至是双方一同外流谋生,迫于生计,不得不在原夫妻关系存在的情况下有与他人结婚。这种重婚行为尽管有故意,但其危害性不大,也不宜以重婚罪论处。三是男女双方进行了婚姻登记,由于某种原因没有一起同居,但其合法夫妻关系已经成立,如果双方或一方未依法解除该婚姻关系而由于第三者登记结婚或形成事实婚姻关系的,属于重婚行为。四是由婚姻关系的男女一方,已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要求,在案件审理期间和上诉期间,当事人就同第三者登记结婚或者形成事实婚姻的,也是重婚行为。五是男女双方未达到法定婚龄或不符合结婚的其他条件而非法同居的,因这种关系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所以,其中一方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有配偶的人与他人非法同居,通奸或姘居的,均不构成重婚罪。六是有的配偶出于某种需要办理了假离婚的手续,以后弄假成真,一方面借此再婚的,因这种离婚并非双方真正的意愿,本来是假的,应视为无效离婚。其后某一方的再婚,应视为重婚行为。

④.重婚罪与强奸罪的界限。在实践中,有的男子本来有妻子,但却利用某种关系,采用暴力,胁迫等手段,长期与其他妇女过性生活,对外也毫无顾忌,以夫妻关系同居,而女方却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屈从。对于这类案件应按强奸罪论处,不应定重婚罪。区分是重婚罪还是强奸罪,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侵犯的客体。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二是在客观方面。重婚罪在客体上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弄虚作假的手段非法骗取登记结婚,即自己有配偶又与别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第二种是凡是符合重婚罪主体,主观要件的人,尽管没有进行结婚登记,但公开以夫妻关系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这里既包括经济生活,也包括性生活,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强奸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二、对于重婚的处理

(一).婚姻法对于重婚的处理:

婚姻法给人的感觉是弱惩罚法,有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婚姻法,但对其浑不在意。因此对于婚姻法的责任追究应加大力度。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在民事上应负的责任包括:一是停止侵害。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当事人解除重婚、同居关系,停止继续侵害合法配偶权益;二是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三是离婚时分割财产和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无过错方应得到照顾。如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改房,离婚时,如果是过错方取得房屋产权的,过错方应给予无过错方按该房屋市场价一半金额以上的补偿,或对产权按照顾无过错女方及子女作分割。对有证据证实固定资产或其他价值较大的财产,属于过错方购买给第三者的,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刑法对于重婚罪的处理:

重婚罪的刑事责任:《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犯重婚罪的行为人量刑时,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手段,情节,影响,后果等综合考虑。对那些一贯玩弄女性,喜新厌旧,腐化堕落而重婚的;采用伪造证件,欺骗单位,欺骗对方等手段而重婚的;犯重婚罪,屡教不改的,应当从重处罚。同时宣告解除其非法婚姻。

构成重婚罪的当事人要负刑事责任。刑法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究重婚罪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公安机关依报案、举报或其他线索自行侦查,或是法院、检察院发现有重婚嫌疑移交公安机关侦查,侦查终结后通过检察院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审判。配偶发现另一方有重婚行为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二是由受害者收集证据后,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可以向法院控告重婚的,除合法配偶外,受欺骗而与有配偶的入结婚的也是受害者,也可以提起诉讼。

(三)关于重婚诉讼的一些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建立了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追诉机制。危害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以及侵犯社会公益的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进行追诉,而侵犯公民个人合法权益、情节简单轻微的犯罪案件的追诉权则由被害人行使。重婚案件就其本质而言应属于公诉范畴,因为重婚案件不仅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它破坏了公民之间的合法婚姻关系,给合法婚姻关系的一方及其子女造成伤害,而且侵犯了我国婚姻法所保护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严重败坏社会道德风尚,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故对重婚案件的审理应区别于一般的自诉案件。

(四)重婚的管辖问题:

审判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地区管辖和专门管辖。重婚案件作为自诉案件应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重婚案件的审判管辖问题主要是指重婚案件的地区管辖,即同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规定“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地。”就重婚案件而言,地区管辖的分歧主要是由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引起的,重婚案件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被告人,也即重婚行为人通常有二人,一人不可能单独重婚;(2)被告人的居住地与犯罪行为地通常是一致的;(3)重婚的犯罪行为地有可能为多处,即多处重婚。地区管辖的分歧主要是在对“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理解不一,有的法院认为被告人居住地与犯罪行为地通常是一致的,故由被告人犯罪行为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有的法院认为被告人居住地应指被告人重婚前最初居住地,也即被告人原户籍所在地,故由被告人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更为适宜;对管辖权理解的差异易导致同级人民法院互相推诿管辖责任,既不利于被害人行使自诉权,又不利于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地查明案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人认为,基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更为适宜”应理解为更为有利于被害人起诉,在重婚案件中,被告人居住地应包括有重婚犯罪行为的所有被告人的原户籍所在地、各重婚犯罪行为地。所有被告人的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犯罪行为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对被害人选择其中之一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而不应互相推诿。对被告人多处重婚,被害人向多处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自诉的,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其它已受理的人民法院可将案件移送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若从法院的角度来理解“更为适宜”就易导致管辖权的互相推诿,若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更为适宜”,及时受理重婚案件,则不仅便于重婚案件被害人及时行使自诉权,而且可以避免管辖权的推诿,提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效率,还有可能防止和制止因重婚纠纷导致的一些不法行为及犯罪行为。

三、重婚的横向思考

(一)重婚在不同的部门法中的比较:

重婚在婚姻法和刑法上都是被明令禁止的,在主观方面当事人都表现为故意,都是明知一方或者或者双方有配偶而以夫妻名义进行生活。他们重婚破坏的对象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法婚姻关系秩序。而且在社会危害上是一致的,这些重婚都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但是两者对于重婚的规定和处理也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

第一,《婚姻法》与《刑法》对于重婚惩罚度不同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一方重婚是另一方诉请离婚的法定理由,《婚姻法》保护的是公民合法的婚姻关系,这就决定了《婚姻法》属于民法的范畴,婚姻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婚姻家庭法》中对于重婚,主要是制止其存续,使其不能继续破坏社会主义婚姻秩序,要求重婚造成离婚中的过错一方给予无过错一方损害赔偿。而刑法对于重婚的要追究重婚者的刑事责任,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婚姻法》与《刑法》关于重婚的主体不同《婚姻家庭法》的主体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自然人,刑法上除了这种人之外,还包括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自然人。也就是说,刑法对于破坏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当事人都进行追究责任,而婚姻法仅仅是保护婚姻秩序不被破坏。

第三,《婚姻法》与《刑法》关于重婚的范围不同《婚姻家庭法》对于重婚认定的范围相对比较广,只要是破坏了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形成法律重婚或者事实重婚,都认为是重婚。而刑法上对于相对比较严重的以重婚罪论处,而一些社会危害小、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重婚。对于那些因为胁迫、违背自身意愿,或者由于特定原因而重婚行为的不以重婚罪论处。

(二)法律重婚与事实重婚的比较:

在比较重婚和事实重婚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事实重婚和法律重婚的概念。事实重婚是指一方或者双方现存婚姻关系尚未终止,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形成被其他公民所认可的婚姻关系,发生重婚关系的双方并没有在国家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并没有采取骗取的手段登记、领取结婚证。法律重婚则是指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现存的婚姻关系尚未终止即采取欺骗手段进行登记、领取了结婚证而成就婚姻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规定: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1994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1994年2月1日民政部)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显著不同点在与是否采取欺骗手段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在主观上,法律重婚有着更强的犯罪故意,在了解一方或者双方有配偶的情况下,为了使他们的非法的同居关系为社会所接受。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欺骗,从而在国家登记机关拿到结婚证,达到他们的目的。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它们发生的环境一般有所差别。事实重婚往往出现在交通相对闭塞,积极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在一些我们国家的婚姻法律登记制度还无法很好贯彻的地区,事实婚普遍存在,事实重婚隐藏其中,更难于被发现。而法律重婚多出现在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管理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因为意识、经济、管理严格等多方面的原因,促使当事人采取欺骗的手段去的结婚证。

其三,这和当事人也有很大的关系,法律重婚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往往有一些法律知识,为了维护他们之间非法的关系,他们考虑到要有证明他们婚姻关系的国家证明。而事实重婚的双方,往往文化素质比较低,对他们之间的非法婚姻关系采取顺其发展的态度。

(三)事实重婚与同居的比较:

重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事实重婚,而事实重婚中,就是当事人之间没有去骗取结婚证而以夫妻名义生活在一起,被人民大众所认可的婚姻关系。它与现在社会中的同居有很多相似之处,那到底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对他们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重婚与一些不正常的两性关系的区别。

这里所谓的“同居”,指的是男女双方并没有依法缔结正是的婚姻关系而在一起共同居住生活。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双方均为无配偶者的同居。其中有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双方仅以一种单纯的同居关系或者以“试婚”为名义的同居,另一种是双方以夫妻互待的共同生活。另一种是有配偶者又在婚姻关系之外与他人同居。

对上述各种“同居”应按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

没有配偶的一男一女出于自愿而同居生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人对待两性关系采取了轻率放任的态度。虽然这种行为不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容易产生各种纠纷,侵害有关公民的合法权益,但是,如果仅仅是单纯的同居而没有财产或者子女抚养方面的纠纷,它就只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减少以至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依靠道德制约和行政规制。如果因为财产或者未婚同居生育的子女抚养而发生纠纷,首先应当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时可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按照《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没有配偶且又没有婚姻障碍的一男一女以夫妻互待同居生活的,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应当补办结婚登记手续。如果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而又没有补办结婚登记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解除其非法同居关系。如果涉及非婚生子女的抚养问题,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因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解决。如果因为同居期间的财产问题发生纠纷,应按一般财产关系处理,即同居生活其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各自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应按个人财产对待;同居生活期间,因为共同生活和经营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在非法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财产的,可根据互相扶养的具体情况,作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分的适当的遗产。

修改后的《婚姻法》明文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双方应当解除同居关系,必要时可以追究行为人的行政责任。如果属于包养暗娼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并对配偶他方或者子女、父母有遗弃、虐待行为的,受害人可以要求基层组织予以劝阻、调解,或者请求公安机关依法干预,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无过错配偶要求离婚以及请求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四)国内外对于重婚问题的比较:

重婚,多重婚在美国大多数州都是无效婚姻,而且州刑法对重婚亦有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确认一夫一妻制的司法判例是在1878年。最高法院在审理摩门教徒雷诺兹的案件时,认定雷诺兹犯有重婚罪,因为他同时娶了几个妻子。雷诺兹称,根据摩门教教义,上帝要求其信徒实行多妻制,在某些情况下,不娶多妻还会被罚入地狱。最高法院为此宪法第1修正案:法律可以干预宗教活动,当宗教与法律发生冲突时,以法律为准。故雷诺兹犯有重婚罪。

多重婚是指一个男人或女人在同时有几个配偶,而重婚是指在前婚未解除时又缔结第二个婚姻。传统上,州的重婚法对承担刑事责任不需要有特别的故意,但是现行的刑法和几个最近的判例要求有主观上的犯罪故意。为了防止善意相信他方配偶已经死亡的无辜者婚后违反州的传统的重婚法,许多州制定了被称为“EnochArden”法令。这一法令规定一段时间后,一般是5-7年,配偶一方就可以以失踪一方已经死亡为由再婚。然而,这一法令并不能使后婚有效,它只是是重婚者不承担刑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绝大多数的司法部承认重婚和多重婚的法律效力,还是有些州通过推定婚姻实际上不承认重婚和多重婚,,并在法律上给予保护。

虽然重婚和多重婚在绝大多数国家遭到禁止,但这种婚姻在穆斯林国家和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依然得到认可。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原因这一现象已日益减少,但仍然有专家认为,重婚和多重婚有利于道德和法律。其理由有以下四点:(1)多妻是宗教赋予男人的特权;(2)多重婚在妻子不育或不能多育的情况下,允许丈夫多妻以生育子女,同时又不离弃第一个妻子使其流离失所;(3)多重婚可以防止不道德行为。例如嫖妓,强奸,通奸以及在许多西方国家存在的高离婚率;(4)在战争和灾难期间,多重婚可以保护寡妇和孤儿。

四、重婚的纵向思考

重婚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文明问题。在阶级社会中,男女间的地位一般难以平等,重婚往往被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或诏令所允许;另外在社会不发达的阶段,一个人有两个以上的配偶被普遍所认同,只有随着人类逐步走向文明,重婚禁止才能被人们普遍接受。

(一)在原始社会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中女子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在这个阶段普遍采取走婚,原始的婚姻还没有形成,所以更谈不上重婚问题。父系氏族社会中男子地位由原来的从属上升为统治,原始的人类“占有思想“使得那些在氏族公社中有地位的男性以拥有更多的妻子作为自己地位的体现。重婚多婚乱伦现象严重,婚姻基本上表现于混乱。在这个时期,掠夺婚盛行,掠夺婚又叫抢婚,是指男子以暴力劫夺女子为妻的婚配形式。他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从偶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转变的过程中。

这是由于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迫切要求有更多的劳动力。在这个阶段,走婚或者多婚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人类数量的增长,虽然原始野蛮,但是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的。掠夺婚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婚姻制度正在往一夫一妻制转变,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是进步的,相对于原始的混乱婚姻制度,这种制度野蛮,但是一种观念进步。抢到的妻子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被他人所侵犯,这是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出现的产物。

(二)在奴隶社会时期

夏、商、西周的婚姻制度基本上是在礼的规范指导下形成的,主要体现的是宗法伦理道德精神和男尊女卑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虽然实行一夫一妻的原则,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一原则对各级宗主贵族而言是没有约束力的,他们之间广泛盛行一夫一妻制形式下的一妻多妾制。

(三)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基本上延续了奴隶社会的婚姻制度,有创新也基本上都是程序上的。在这个时期,婚姻家庭的法律原则包括包办买卖婚姻、男尊女卑、维护家长权利和亲属等级关系、实行等级内婚等。在中国宗法制度下,礼制和法制都要求“男不亲求,女不亲许”,必有“主婚”和媒妁才能成立婚姻;实行“一夫一妻”;要求女性服从男性,在夫妻关系中,“妇人从夫,无自专之道”;强调“人各有偶,色类须同”,严禁良贱为婚。

(四)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建立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反对封建主义制度,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婚姻家庭法律原则,包括个人本位、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等等。但中国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使得这种婚姻制度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就是在资产阶级内部,象官僚资本家买办资本家等也都是封建主演变而来,他们依旧是沿袭旧的婚姻制度。即便是新兴的资本家,养小妾现象也很严重。

(五)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婚姻以男女双方的感情为基础。恩科斯曾经指出,“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因此,“以为基础的婚姻,按其本性来说就是个体婚姻”。在我国,一夫一妻原则意味着一个人在一个期间内只能有一个配偶,不允许任何多偶关系的存在。重婚被法律所严格禁止。重婚行为人要承担形势和民事的法律责任。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重婚是一种婚姻家庭领域的犯罪行为;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一方重婚是另一方诉请离婚的法定事由,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过错方给予损害赔偿。

重婚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在现代文明社会里,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不允许。因为其一方面破坏了一夫一妻平等的婚姻家庭关系,破坏了家庭幸福,侵害了广大弱势群体的权益,另一方面遗留给社会种种问题,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重婚是一种犯罪,打击它是社会主义秩序稳定和保障,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公共道德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3、《中国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婚姻家庭继承法》张贤鈺主编法律出版社

5、《刑法学》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

法律思考范文篇9

一、稽查报告的法律内涵

大凡法律文书,其基本要求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客观、公正。因此,稽查报告作为一种法律文书,也必须按照法律准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事实清楚。稽查报告对稽查事项的评价结论和处理处罚结果,都必须建立在其所涉及的事实基础之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事实为依据。只有事实清楚,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对被稽查事项给予定性和提出处理意见。稽查报告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基础就是事实清楚,这是稽查工作和稽查报告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

二要证据确凿。重证据是执法行为的一个基本准则,稽查工作也不例外。如果事实是存在的,但缺乏证据证明,还是不能说是清楚的。

三要定性准确。对被稽查事项涉及的违法问题。稽查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给以定性,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定性的准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税务机关对税款的查补与处罚,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反映了税务稽查人员和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因此,对涉税案件的问题定性一定要恰当,能够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定性既不能避重就轻、大事化小,也不能无限上纲,任意戴帽子。我们常说要以理服人,定性准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处理恰当。稽查报告对所述违法问题的处理意见,一定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是最基本的,同时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处罚尽可能相一致,避免畸轻畸重的情况的发生。

五要行文规范。稽查报告既然是法律文书,就得讲究一些法律文书的要求。要按照总局的统一格式要求,做到规范美观,严肃权威。稽查报告行文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文字要字斟句酌,简明扼要,详略得当。语言表达要准确,切忌夸张,并使用规范的文字等等。

二、目前稽查报告存在的几个缺陷

目前税务机关的稽查报告质量,由于稽查报告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缺陷:

一是叙事有情无节。有的稽查报告对被查纳税人的违法事实表述过于简单,常常以一句结论性的语言一带而过,由于叙事有情无节,使人看不出违法问题的情节,性质及后果如何。事实上对于违法事实,不少稽查人员总是缺少对纳税人主客观原因、当事人的认识态度的分析。有的稽查报告逻辑混乱,概括性差,甚至用工作底稿粘贴,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使人不能直观地了解被查纳税人哪些问题较多,哪方面问题较严重。

二是评价过于原则。稽查评价是稽查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稽查评价,可以基本反映被查纳税人的核算情况。目前稽查报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原则,报告中的评价部分只就被查纳税人收入和支出不合理部分的简单罗列,评价针对性不强,有时对各个被查纳税人的评价内容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往往是“一副面孔”或“一个病症”,由于评价过于原则,对纳税人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界限,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分辩不清,不便于向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的管理建议,同时也使管理部门无法运用稽查结果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

三是引用法规不当。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对违反税法的问题的定性没有引用法律法规,或者引用有误;二是处理的法律依据不够充足,或者适用法规针对性不强;三是引用过时失效的规定,或是引用会计事项发生时尚未施行的法规作为稽查依据;四是引用规定层次较低、没有法律效率的“红头文件”作为依据。

四是重点不够突出。一个稽查项目查出的问题可能很多,稽查报告应就同一问题进行归类,坚持重要性原则,有些稽查报告在披露违法问题时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事无巨细罗列一大堆,或者将一些技术性的差错写入稽查报告;或是对归集的稽查证明性材料不进行提炼,让数字充斥整个稽查报告。

五是语言拉杂不清。稽查报告的语言应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有些稽查报告往往简单地以会计核算过程或会计科目来反映事实,阐述问题没有与整个业务操作过程相结合,财务会计类专业词汇、会计凭证号和表示设备名称或工程项目名称的英文字母过多,个别还使用比喻等修饰性语言,表述含糊累赘。也有的明显带有个人主观意识的分析和推断性语言。不规范的稽查报告增加了人们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和困惑,降低它的可信度。

三、充实稽查报告法律内涵的途径

稽查报告的法律内涵既是稽查业务问题,更是税务机关执法能力问题,需要全体稽查机关和稽查人员共同努力解决好。

第一,精研有关法律法规,为稽查工作进行知识储备,做到言之有法。稽查工作不仅要求稽查人员精通稽查业务,更要求稽查人员知法懂法、严格执法。因此一定要认真学习,在开展稽查工作前,就要做好预案,收集与稽查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在适用法律时,一定要坚持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等原则。对不太有把握的法律适用问题,应及时请教上级或者相关业务部门协调解决。

第二,重视调查研究,为撰写稽查报告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言之有物。稽查报告是一项实践性、业务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其对稽查人员各方面能力和要求也非常高。稽查人员撰写稽查报告的资料来源一方面是被查纳税人提高提供的书面会计资料,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被查纳税人内控制度情况进行剖析,做到有情有节,这样将有助于防止表面性、片面性情况的发生。

第三,及时收集稽查证据,为稽查评价和稽查处理提供有力的佐证,做到言之有据。稽查人员按照稽查预案确定的稽查事项,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及时有目的地收集与稽查事项相关的证据,稽查证据必须具有相关性、客观性、充分性和合法法,要筛选有疑点的问题证据。有针对性地展开稽查证据的收集,为稽查评价及其后的工作早做准备。

法律思考范文篇10

一、要与金融部门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在涉及协税护税条款方面,对金融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作了较多的规定,约有20余处。这些规定涉及到金融部门在为纳税企业等纳税人开立账户、代扣代缴税款、查询涉税信息、划款纳税、扣款缴税等诸多方面,并具体而明确要求金融部门必须依法协助、支持、配合税务部门执行公务。同时对金融部门不履行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作了相应规定。如:《税收征管法》第十七条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金融部门因其有特殊的职能,常承担代收代扣款的业务(或义务),成为扣缴义务人,如:《税收征管法》第三十条规定:“扣缴义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扣税收的义务。”另外,《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四十条对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时,对银行等金融部门的义务也作了明确规定: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税务机关要求冻结的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税务机关要求,从纳税人存款中依法扣款。关于税务机关检查涉及纳税人存款帐户,《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可按法定程序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账户或储蓄存款。关于金融部门未依法履行有关法定的协税护税义务,特别在拒绝税务机关检查、冻结纳税人存款、扣缴税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如:《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帐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至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于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目前,随着新时期税收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税收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税务部门请金融部门或金融部门主动找税务部门,开展和拓展有关涉税业务不断在增多。如:纳税人通过银行自行申报纳税等,银行代扣税款业务也不断出现。综上来看,银行等其他金融部门涉税义务不少,与税务部门合作的业务较多,税务机关应主动与之建立相关协税护税信息网络,以加强对纳税人在金融部门的信息控管,防止税款流失。一是要建立与金融部门工作联系制度,落实具体联络机构和具体人员,定期加强工作上的联系、涉税业务上的沟通,保证涉税信息的畅通。二是要建立定期向金融部门宣传制度,绝大多数金融部门,特别是人民银行除外的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本身也是纳税主体,税务机关有义务定期向他们宣传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对法律法规涉及他们的具体协税护税条款要讲明讲深讲透,增强他们的税收法制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涉税义务。三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建立有关涉税信息共享渠道,加快涉税传递速度。四是要建立工作相互通报、检查制度。金融部门要主动向税务机关通报涉税信息,便于税务机关掌握情况,税务部门也要经常向金融部门通报相关情况,同时可组织、委派人员到金融部门检查、过问有关纳税人纳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终达到两部门在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二、要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工商部门在协税护税方面也作了一定的规定。如:《税收征管法》第十五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向同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定期通报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第六十条规定:“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这些规定,为税务机关从源头上控制和掌握税源情况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根据往年的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工商登记远远大于税务登记,或多或少出现一些税收上的漏征漏管记录。因此,税务机关要十分注重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涉税信息网络工作。一方面,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工商税务登记通报具体办法,积极加强与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并要结合自身实际,联合制定相应的工商、税务登记通报制度,做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使纳税人在工商部门的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与在税务部门相应的各类登记相吻合,达到基本一致。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关工作责任制,税务部门要充分运用法律的依据,通过设定本系统的专门机构和落实专门人员,督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义务,避免工作上的虚多实少、配合不力的现象。同时,通过实现联网形式,加大对工作薄弱环节的整治,特别要注重相互通报纳税人在市场、经营中的动态情况,达到相互控管、相互监督。

三、要与司法部门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涉税领域出现了一些不顾国家利益,而进行逃税、骗税、偷税、抗税等不同程度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这就需要从司法上建立协税护税保障体系,以维护国家税收法律的尊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均有具体的规定。如:《刑法》在第二编第三章中专门设立了“危害税收征管罪”,涉及的条款从第二百零一条到二百一十二条。具体包括对偷税、抗税、骗税、涉及发票犯罪均作了明确的惩处规定,其中: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可处死刑,并没收财产。《税收征管法》第五章“法律责任”中第六十三条至六十六条、七十一条、七十七条至八十二条、八十四条、八十八条等对涉税触及犯罪或需司法部门办理的涉税诉讼,依法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或办理。如:第七十七条规定:纳税人偷税涉嫌犯罪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也充分说明,国家对协税护税工作,越来越重视,把从建立司法协税护税保障体制提高到了重要地位。因而,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同司法部门,包括同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建立健全司法协税护税体系,共同打击涉税违法犯罪。首先,要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对税务机关应依法移交的涉税案件,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查处,不能以“罚”代“刑”。其次,要稳定、健全相关办理涉税案件机构,落实对口部门。比如:各级税务机关成立的稽查机构要定期加强与当地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联系,相互通报有关涉税案件的查处情况,同时,要提请司法机关在日常办理经济等案件时,对发现的一般性涉税违法线索予以提供、反馈,便于税务机关顺藤摸瓜,及时查处。再次,要拓展网上联合查“税”信息。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要建立有关涉税案件查处信息网络,遇有涉税“案源”相互快速传递,加强研究,迅速布控,联合查处,快速结案。

四、要与财政、审计部门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税收征管法》同样规定了有关财政部门在协税护税的义务。涉及的方面主要有:纳税人的账务处理、税款入库级次、帐簿保管、查补税款等。如《税收征管法》第十九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第二十条规定,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会计制度(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要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第二十四条还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帐簿、记帐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第五十三条规定:财政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法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并将结果及时回复有关机关(财政)。《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进行审计、检查时,对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的决定,税务机关应当执行;发现被审计、检查单位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向被审计、检查单位下达决定、意见书,责成被审计、检查单位向税务机关缴纳应当缴纳的税款、滞纳金,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机关、财政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将执行情况书面回复审计机关、财政机关。这就说明,各级税务机关有必要加强与财政、审计部门的配合,建立有关信息网络。一方面,税务机关要与相应的财政部门做好在税收收入与预算级次方面的联系工作,加强相关业务的协作;另一方面,要做好与财政、审计部门在检查涉税事宜、处理查补税款、滞纳金等事宜方面的有关回复、传递工作。

五、要与海关、外贸部门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飞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出口、外贸业务,需要办理相关办理出口退税事宜。《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很显然,税务机关在办理出口退税业务、查处出口骗税案件中,需要与海关、外贸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有必要建立稳定的护税网络。具体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建立联系制度,定期与海关、外贸部门通报、核对纳税人报关单、出口单证、纳税凭证等相关资料,便于相互了解、掌握纳税人相关动态信息,保证办理出口退税的真实性;二是要建立相互对口协查机构,落实有关人员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便于及时查处出口骗税案件;三是要建立有关政策查询系统,特别是税务机关要做到主动些、积极些,便于海关、外贸部门及时掌握、执行有关政策,确保在办理出口退税方面的合法性。

六、要与交通、邮政、电信等部门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相关资料。《税收征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按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其他方式办理纳税申报、报送事项。《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和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的数据电文方式,是指税务机关确定的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电子方式。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使用统一的纳税申报专门信封,并以邮政部门收据作为申报凭据。邮寄申报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以上说明,税务机关在进行税务检查、查询和办理有关涉税事宜时或环节上会需要交通、邮政、电信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税务机关对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与之建立协税护税信息网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税务机关要主动向这三部门宣传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政策,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税收法制意识,增强参与协税护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联系,掌握涉税信息。具体要加强与交通部门,包括与从事客运、货运方面的汽车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港口管理、邮政部门、电信等部门的联系,建立有关信息传输、查询制度,便于税务机关及时掌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相关涉税信息,防止国家税款流失,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如:通过核对邮政部门签发的纳税人申报日期,看纳税人是否真正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同时可通过交通部门的配合、支持,可以查封偷税、骗税、逃税纳税人的货物等,保证税款足额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