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庸俗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6:45:47

电视庸俗化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1

当研究界用“庸俗化”指称当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介存在的一种令人反感或者担忧的倾向时,我们面临着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此却往往认识与准备都不太足。具体表现为,在对关键性的概念缺乏必要的阐析与规定的前提下,就率尔操觚,仓促立论。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得出的结论疑云密布,歧见丛生,不仅意见不甚相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逆相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保持学术研究的诚意在严格的学术规范下,对一个真正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时,大家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在媒介庸俗化探讨中出现的问题是,大家用的是相同的概念,但是各自所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也就是说名同而实不相同,有时候是由于对概念认识上的差异,有时候是由于各自强调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并不是在同一个视点甚至是同一层面上展开,都在自说自话。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境下所获得的成果,不仅是比较有限的,而且还会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效应。

当我们回顾研究界对媒体庸俗化的认识过程时,可以参看的有价值的材料为数不少,其中的标志性的事件自然不能忽略。《南方周末》于2002年4月25日刊发了一篇题为《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的访谈文章,它标志着媒介的低俗化或者庸俗化已经从一个专业性的研究对象转化为公共性的热点话题。谈到庸俗化的表现,他说:“一个是造假。我们很多新闻节目造假,甚至移花接木,把这个事儿安排到那个事儿上,庸俗到极点了。有些揭露行业黑幕的节目,看起来惊心动魄,就像电视剧,其实是组织拍摄的,却自称是偷拍的。这是不尊重人。这种弊端尤其反映在娱乐节目上。他说的这些其实只是电视人缺乏专业精神的表现,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庸俗化与低俗化的问题。

尽管如此,这篇访谈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应和者众,持不同意见的也不乏其人,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至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既然如此,电视中有一些庸俗的节目,一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亲和力的节目,有什么不好吗?电视台当然应该有一些严肃的、高雅的、精英化的节目,但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电视有不同的功能,而观众又是很复杂的群体,所以节目必须是多样化的。

低俗化是与庸俗化相近或者相关的概念,在很多的语境中二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电视庸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低文化受众层次的普遍存在,为电视的商业繁荣提供了充分条件,就像一个圈圈,有什么样的电视文化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受众,有什么样的受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作者。在批判电视的庸俗化的时候,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指斥电视文化缺乏深度,不具个性。

显而易见,这不是我们用以指称大众媒介中出现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现象的含义。如果这样的理解是庸俗与低俗的本义,那么,在探讨媒介的庸俗化与低俗化倾向时就必须明确:在这一语境中,庸俗与低俗是有特定含蕴的,它不再是中性词,包涵了具体的道德与价值判断。概而言之,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受众健康心态的接受底线的品质,一般表现为无聊的搞笑、出格的表演、不健康的炒作、无忌惮的诱惑。极端的形式是对色情、暴力渲染。

二、对电视庸俗化的管理

电视的庸俗化的倾向已经较大面积较高频率出现在国内大众传媒的娱乐作品中,这种症候的出现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我国现在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由两个深刻转变构成:一是体制的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的转轨,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媒体的生存状态、目标设置等各方面都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媒体除了仍旧要承担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引导舆论的重任,也就是说除了一如既往地履行喉舌功能之外,其产业的性质也不断地被凸显并且被开发出来了。2004年3月29日,由、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文化产业统计课题组发表了第一阶段成果《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了权威性的界定。指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娱乐服务。既然传媒属于文化产业,那么它对包括产量、产值等利益指标的追求应该是理直气壮,无须隐讳的。因而,作为经济诉求的具体表现形态,产业的建设与经营就成了各个媒体的日常要务与共同焦灼。正是在这个方向的追求上,一些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普遍趣味而降低了言述姿态,这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但是这不能作为走向庸俗化的理由。因为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推定: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惟有庸俗的东西才可以赢得广泛的接纳。而且,在媒介中实际上就存在着大量虽然层次不高却不失纯正、健康的媒介制品。尤其显得重要的是,媒体庸俗化表面上只关乎媒介本身的旨趣、格调,实际上它与社会的氛围的形成,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结构、生命气韵的养成不无关系。因而,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并加以防范、遏制。借鉴国外的经验并总结我国已有的实践,可以考虑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管理。

第一,法律法规的制约。

日本的刑法也规定,“散布、贩卖或公然陈列淫秽文书、图书或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美国联邦《刑法》规定:凡在广播中任何淫秽、不雅、亵渎神圣的语言,皆属犯罪。对不雅的界定有两条:一是播出内容明显违反当代社区标准,二是播出内容与社会价值毫无益处,由此可见,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即使在欧美国家,庸俗化性质的物品也同样是要受到排斥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里,虽然没有专门的新闻传播法,但是,我们有一个齐备的法律体系应对新闻传播领域涉法事务。这个体系的第一层面是宪法,第二层面是由刑事、民事、行政三方面组成的基本法律,第三层面为其他专门性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特殊人群的人格保护。《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以谋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政府行政管理。

在这方面,各国根据自身的体制与国情,采取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我国广播电视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一般是通过发放与颁布《通知》《实施细则》和《办法》的形式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调控。针对现在一些节目主持人以追求时尚为由,播报时好在中文里夹杂外文,或者模仿港台腔,在装束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广电总局便发出通告,强调节目主持人不要模仿不雅的主持风格,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切实做到高雅、端庄、稳重、大方。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广告出现的混乱泛滥的现象,广电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暂行办法》,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播放内容低俗、误导消费等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

第三,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

作为一种行业自律形式,新闻自律指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迄今为止,西方大众传播的各个领域,都已制定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基本准则。各国新闻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的最后一条便是: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在国内,由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新闻报道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健康的内容。行业自律源于行业内部的自觉,因而自有其特殊的功效。

公众监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研究者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发表意见,从学理的角度对庸俗化进行抨击;另一层面是普通民众以街谈巷议等口头传播形式,诉说电视庸俗化的现实危害性。公众监督虽然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也不具行政管理的权威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但由于其波及广,其影响力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夏辰:《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

[2]徐蕾:《从人文角度看中国电视的庸俗化和商业化》.

[3]张永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148、149页.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2

关键词:电视庸俗化电视新闻传播管理

一、重新审视关于电视庸俗化的争议

当研究界用“庸俗化”指称当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介存在的一种令人反感或者担忧的倾向时,我们面临着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此却往往认识与准备都不太足。具体表现为,在对关键性的概念缺乏必要的阐析与规定的前提下,就率尔操觚,仓促立论。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得出的结论疑云密布,歧见丛生,不仅意见不甚相同,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逆相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保持学术研究的诚意在严格的学术规范下,对一个真正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时,大家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在媒介庸俗化探讨中出现的问题是,大家用的是相同的概念,但是各自所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也就是说名同而实不相同,有时候是由于对概念认识上的差异,有时候是由于各自强调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并不是在同一个视点甚至是同一层面上展开,都在自说自话。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境下所获得的成果,不仅是比较有限的,而且还会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效应。

当我们回顾研究界对媒体庸俗化的认识过程时,可以参看的有价值的材料为数不少,其中的标志性的事件自然不能忽略。《南方周末》于2002年4月25日刊发了一篇题为《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的访谈文章,它标志着媒介的低俗化或者庸俗化已经从一个专业性的研究对象转化为公共性的热点话题。谈到庸俗化的表现,他说:“一个是造假。我们很多新闻节目造假,甚至移花接木,把这个事儿安排到那个事儿上,庸俗到极点了。有些揭露行业黑幕的节目,看起来惊心动魄,就像电视剧,其实是组织拍摄的,却自称是偷拍的。这是不尊重人。这种弊端尤其反映在娱乐节目上。他说的这些其实只是电视人缺乏专业精神的表现,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庸俗化与低俗化的问题。

尽管如此,这篇访谈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应和者众,持不同意见的也不乏其人,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至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既然如此,电视中有一些庸俗的节目,一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亲和力的节目,有什么不好吗?电视台当然应该有一些严肃的、高雅的、精英化的节目,但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电视有不同的功能,而观众又是很复杂的群体,所以节目必须是多样化的。

低俗化是与庸俗化相近或者相关的概念,在很多的语境中二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电视庸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低文化受众层次的普遍存在,为电视的商业繁荣提供了充分条件,就像一个圈圈,有什么样的电视文化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受众,有什么样的受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作者。在批判电视的庸俗化的时候,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指斥电视文化缺乏深度,不具个性。

显而易见,这不是我们用以指称大众媒介中出现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现象的含义。如果这样的理解是庸俗与低俗的本义,那么,在探讨媒介的庸俗化与低俗化倾向时就必须明确:在这一语境中,庸俗与低俗是有特定含蕴的,它不再是中性词,包涵了具体的道德与价值判断。概而言之,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受众健康心态的接受底线的品质,一般表现为无聊的搞笑、出格的表演、不健康的炒作、无忌惮的诱惑。极端的形式是对色情、暴力渲染。

二、对电视庸俗化的管理

电视的庸俗化的倾向已经较大面积较高频率出现在国内大众传媒的娱乐作品中,这种症候的出现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我国现在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由两个深刻转变构成:一是体制的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的转轨,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媒体的生存状态、目标设置等各方面都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媒体除了仍旧要承担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引导舆论的重任,也就是说除了一如既往地履行喉舌功能之外,其产业的性质也不断地被凸显并且被开发出来了。2004年3月29日,由、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文化产业统计课题组发表了第一阶段成果《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了权威性的界定。指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娱乐服务。

既然传媒属于文化产业,那么它对包括产量、产值等利益指标的追求应该是理直气壮,无须隐讳的。因而,作为经济诉求的具体表现形态,产业的建设与经营就成了各个媒体的日常要务与共同焦灼。正是在这个方向的追求上,一些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普遍趣味而降低了言述姿态,这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但是这不能作为走向庸俗化的理由。因为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推定:惟有庸俗的东西才可以赢得广泛的接纳。而且,在媒介中实际上就存在着大量虽然层次不高却不失纯正、健康的媒介制品。尤其显得重要的是,媒体庸俗化表面上只关乎媒介本身的旨趣、格调,实际上它与社会的氛围的形成,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结构、生命气韵的养成不无关系。因而,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并加以防范、遏制。借鉴国外的经验并总结我国已有的实践,可以考虑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管理。

第一,法律法规的制约。

日本的刑法也规定,“散布、贩卖或公然陈列淫秽文书、图书或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美国联邦《刑法》规定:凡在广播中任何淫秽、不雅、亵渎神圣的语言,皆属犯罪。对不雅的界定有两条:一是播出内容明显违反当代社区标准,二是播出内容与社会价值毫无益处,由此可见,即使在欧美国家,庸俗化性质的物品也同样是要受到排斥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里,虽然没有专门的新闻传播法,但是,我们有一个齐备的法律体系应对新闻传播领域涉法事务。这个体系的第一层面是宪法,第二层面是由刑事、民事、行政三方面组成的基本法律,第三层面为其他专门性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特殊人群的人格保护。《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以谋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政府行政管理。

在这方面,各国根据自身的体制与国情,采取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我国广播电视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一般是通过发放与颁布《通知》《实施细则》和《办法》的形式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调控。针对现在一些节目主持人以追求时尚为由,播报时好在中文里夹杂外文,或者模仿港台腔,在装束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广电总局便发出通告,强调节目主持人不要模仿不雅的主持风格,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切实做到高雅、端庄、稳重、大方。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广告出现的混乱泛滥的现象,广电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暂行办法》,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播放内容低俗、误导消费等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

第三,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

作为一种行业自律形式,新闻自律指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迄今为止,西方大众传播的各个领域,都已制定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基本准则。各国新闻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的最后一条便是: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在国内,由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新闻报道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健康的内容。行业自律源于行业内部的自觉,因而自有其特殊的功效。公务员之家

公众监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研究者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发表意见,从学理的角度对庸俗化进行抨击;另一层面是普通民众以街谈巷议等口头传播形式,诉说电视庸俗化的现实危害性。公众监督虽然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也不具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但由于其波及广,其影响力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夏辰:《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

[2]徐蕾:《从人文角度看中国电视的庸俗化和商业化》.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3

摘要:近年来,对于国内电视媒体庸俗化的倾向,论者蜂起,歧见纷呈,并且逐渐使这一专业性很强的论题越出了研究界,成为波及甚广的大众性的热门话题。从2004年初起,对庸俗化倾向,新闻传播界从个体仅仅是理论上的辩证、剖析过渡到集体性的旗帜鲜明地抨击、抵制。新闻界出现的包括低俗之风在内的不良倾向,是新闻业内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重点面对的实际问题。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措施,以应对已经出现的不良现象。因此,我们现在需要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这一倾向。

一、重新审视关于电视庸俗化的争议

当研究界用“庸俗化”指称当下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媒介存在的一种令人反感或者担忧的倾向时,我们面临着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对此却往往认识与准备都不太足。具体表现为,在对关键性的概念缺乏必要的阐析与规定的前提下,就率尔操觚,仓促立论。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得出的结论疑云密布,歧见丛生,不仅意见不甚相同,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逆相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保持学术研究的诚意在严格的学术规范下,对一个真正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时,大家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这不是太奇怪的事情。但在媒介庸俗化探讨中出现的问题是,大家用的是相同的概念,但是各自所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也就是说名同而实不相同,有时候是由于对概念认识上的差异,有时候是由于各自强调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并不是在同一个视点甚至是同一层面上展开,都在自说自话。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境下所获得的成果,不仅是比较有限的,而且还会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效应。

当我们回顾研究界对媒体庸俗化的认识过程时,可以参看的有价值的材料为数不少,其中的标志性的事件自然不能忽略。《南方周末》于2002年4月25日刊发了一篇题为《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的访谈文章,它标志着媒介的低俗化或者庸俗化已经从一个专业性的研究对象转化为公共性的热点话题。谈到庸俗化的表现,他说:“一个是造假。我们很多新闻节目造假,甚至移花接木,把这个事儿安排到那个事儿上,庸俗到极点了。有些揭露行业黑幕的节目,看起来惊心动魄,就像电视剧,其实是组织拍摄的,却自称是偷拍的。这是不尊重人。这种弊端尤其反映在娱乐节目上。他说的这些其实只是电视人缺乏专业精神的表现,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庸俗化与低俗化的问题。

尽管如此,这篇访谈还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应和者众,持不同意见的也不乏其人,电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甚至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既然如此,电视中有一些庸俗的节目,一些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有亲和力的节目,有什么不好吗?电视台当然应该有一些严肃的、高雅的、精英化的节目,但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电视有不同的功能,而观众又是很复杂的群体,所以节目必须是多样化的。

低俗化是与庸俗化相近或者相关的概念,在很多的语境中二者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电视庸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低文化受众层次的普遍存在,为电视的商业繁荣提供了充分条件,就像一个圈圈,有什么样的电视文化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受众,有什么样的受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作者。在批判电视的庸俗化的时候,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上,指斥电视文化缺乏深度,不具个性。

显而易见,这不是我们用以指称大众媒介中出现的那些令人揪心的现象的含义。如果这样的理解是庸俗与低俗的本义,那么,在探讨媒介的庸俗化与低俗化倾向时就必须明确:在这一语境中,庸俗与低俗是有特定含蕴的,它不再是中性词,包涵了具体的道德与价值判断。概而言之,它指的是一种超越受众健康心态的接受底线的品质,一般表现为无聊的搞笑、出格的表演、不健康的炒作、无忌惮的诱惑。极端的形式是对色情、暴力渲染。

二、对电视庸俗化的管理

电视的庸俗化的倾向已经较大面积较高频率出现在国内大众传媒的娱乐作品中,这种症候的出现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我国现在正处在深刻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由两个深刻转变构成:一是体制的转轨,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的转轨,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媒体的生存状态、目标设置等各方面都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闻媒体除了仍旧要承担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引导舆论的重任,也就是说除了一如既往地履行喉舌功能之外,其产业的性质也不断地被凸显并且被开发出来了。2004年3月29日,由、新闻出版总署、统计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文化产业统计课题组发表了第一阶段成果《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了权威性的界定。指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娱乐服务。

既然传媒属于文化产业,那么它对包括产量、产值等利益指标的追求应该是理直气壮,无须隐讳的。因而,作为经济诉求的具体表现形态,产业的建设与经营就成了各个媒体的日常要务与共同焦灼。正是在这个方向的追求上,一些媒介为了满足受众的普遍趣味而降低了言述姿态,这应该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但是这不能作为走向庸俗化的理由。因为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推定:惟有庸俗的东西才可以赢得广泛的接纳。而且,在媒介中实际上就存在着大量虽然层次不高却不失纯正、健康的媒介制品。尤其显得重要的是,媒体庸俗化表面上只关乎媒介本身的旨趣、格调,实际上它与社会的氛围的形成,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结构、生命气韵的养成不无关系。因而,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并加以防范、遏制。借鉴国外的经验并总结我国已有的实践,可以考虑从以下3个层次进行管理。

第一,法律法规的制约。

日本的刑法也规定,“散布、贩卖或公然陈列淫秽文书、图书或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美国联邦《刑法》规定:凡在广播中任何淫秽、不雅、亵渎神圣的语言,皆属犯罪。对不雅的界定有两条:一是播出内容明显违反当代社区标准,二是播出内容与社会价值毫无益处,由此可见,即使在欧美国家,庸俗化性质的物品也同样是要受到排斥的。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里,虽然没有专门的新闻传播法,但是,我们有一个齐备的法律体系应对新闻传播领域涉法事务。这个体系的第一层面是宪法,第二层面是由刑事、民事、行政三方面组成的基本法律,第三层面为其他专门性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特殊人群的人格保护。《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以谋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二,政府行政管理。

在这方面,各国根据自身的体制与国情,采取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我国广播电视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是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一般是通过发放与颁布《通知》《实施细则》和《办法》的形式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进行调控。针对现在一些节目主持人以追求时尚为由,播报时好在中文里夹杂外文,或者模仿港台腔,在装束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广电总局便发出通告,强调节目主持人不要模仿不雅的主持风格,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切实做到高雅、端庄、稳重、大方。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电视广告出现的混乱泛滥的现象,广电总局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暂行办法》,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播放内容低俗、误导消费等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

第三,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

作为一种行业自律形式,新闻自律指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迄今为止,西方大众传播的各个领域,都已制定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基本准则。各国新闻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的最后一条便是: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在国内,由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新闻报道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健康的内容。行业自律源于行业内部的自觉,因而自有其特殊的功效。公务员之家

公众监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研究者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发表意见,从学理的角度对庸俗化进行抨击;另一层面是普通民众以街谈巷议等口头传播形式,诉说电视庸俗化的现实危害性。公众监督虽然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也不具行政管理的权威性,但由于其波及广,其影响力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夏辰:《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南方周末》2002年4月25日.

[2]徐蕾:《从人文角度看中国电视的庸俗化和商业化》.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4

关键词:泛娱乐化;职业操守;虚假新闻;公信力

毋庸置疑,我们的新闻正在走向“泛娱乐化”。翻开一些报纸杂志,《网络色狼求色劫财》、《激情相约约来警察》、《漂亮女教师卖身救弟》之类的噱头充斥版面。打开广播电视,几乎在各个时段都能听到看到主持人用轻松调侃的语气播报的娱乐性新闻节目。对于媒介内容“泛娱乐化”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引发了传媒业界的关注。2004年,《南方周末》发表的两篇文章《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和《电视为什么不能庸俗化》,标志着这一讨论已经从专业问题扩大为一个公共性话题。笔者想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闻“泛娱乐化”将使媒体丧失职业操守在市场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加快、资源紧张的今天,市民需要更多的关怀。让市民暂时忘掉烦恼,并且能获得大量的信息来帮助克服现实中的烦恼,是会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的。因此作为媒体来说,不仅要给受众提供信息,还应该增强服务意识,娱乐受众。从某种角度说,媒体内容的娱乐化也可以说是媒体人性化、新闻内容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娱乐和轻松,媒体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泛娱乐”的新闻报道方式是不可取的。过分地强调新闻的娱乐功能,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新闻报道走入“娱乐”歧途。笔者以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受众),可以对坏人坏事、奇人奇事、怪人怪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对那些坏人坏事、奇人奇事、怪人怪事产生浓厚兴趣的观众付之一笑,乃至随声附和、喝彩叫好。而作为一个媒体人,一个以守望社会良知为己任的新闻工作者,就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投其所好。以这种方式获取的高发行量、高收视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媒体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的最好证据。

二、新闻的“泛娱乐化”是虚假新闻的温床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感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大量新闻事件的传播实践证明,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残酷,“适者生存”的生态法则同样在媒介中得以体现。有些大众传媒,为了提高收视率或发行量,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已经不是单纯地聚集报道某新闻事件了,而是从各自媒体的特点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策划,并进行创意构思,通过娱乐化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

2003年11月6日,南京一家报纸上登出了一则很吸引人的报道——《美少女网上拍卖初吻》,讲的是一个网名叫“另类女子”的女孩,在西祠胡同网站“南京娱乐圈”BBS上公开拍卖自己的初吻,引发网上轩然大波。这名记者饶有兴趣地采写了此篇新闻,并在后续报道中称,这则新闻引起了不小反响。

更值得担忧的是,不少媒体和从业人员在新闻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到了不惜造假的地步。2002年1月,一份国内知名的刊物登载了一条新闻——《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说的是山西的一个女记者,因为写批评性报道遭人报复,被人贩子拐卖到陕西一个山沟里呆了61天,最后被一个好心人解救。这条新闻后来被证明是一条十足的假新闻,完全是一个新闻杜撰出来的。这条新闻入选“2002年十大假新闻”。

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些媒体和从业人员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使新闻逐渐演变成一种商业行为,社会正义让位于经济利益,职业道德屈从于受众眼球,最终使“娱乐”演变成“愚乐”。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假新闻都被多家媒体转载,可以说,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这也就能说明为什么假新闻频频出笼,越打假,假越多。

三、新闻的“泛娱乐化”最终将使媒体丧失公信力新闻“泛娱乐化”的现象,表面上看是新闻工作者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需要,实际上是新闻工作者在“受众观”上的严重错位。

这种错位直接导致受众潜意识里追求的猎奇刺激成了媒体不惜笔墨满足的目标。正因为如此,一系列缺乏人性关怀、失实、刻意编造的新闻,引发了全社会乃至全球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关注。

诚然,媒体的“收视率”或“点击率”,对于扩大新闻宣传影响力,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在于我们追求的“点击率”和“眼球新闻”,应当以新闻纪律为原则,以新闻事实为前提,以新闻职业道德为准绳。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和庸俗需求,势必会违反新闻原则,违背职业道德,扭曲价值取向。娱乐化、媚俗化的报道用煽情、刺激、血腥等方式报道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名人趣事、日常事件等软性新闻,不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什么进步理念,广大受众也是不接受的。上海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一个问题涉及到对现在的新闻媒体信任度,是不是能够完全相信现在的新闻媒介,有相当一部分上海市民选择了不能相信。这说明我们媒体的诚信力、公信力都在下降。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可能使一个媒体保有长久的生命力。2002年香港的《东周刊》因为刊登刘嘉玲裸照事件被香港娱乐圈集体罢读,道德操守的丧失直接导致其成为香港第一家因一篇不良报道而导致关门的杂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关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新闻记者对于维护社会正义更是作用突出,作为媒体、作为记者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手中的权利有起码的责任感与良知,以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美国媒介文化研究者尼尔·波茨曼出版于20年前的著作《娱乐致死》,2004年被引介到中国后引起较大关注。波茨曼认为,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将带来社会智力的集体下降。我们会如波茨曼所预言的那样,踏上“娱乐致死”的不归路吗?但愿这个问题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是非辩论而成为人类对自身命运的终极追问。

参考文献:[1]《南方周末》。2004(16)。

[2]曹璐,吴缦。广播新闻业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任远。荧屏前的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5

关键词:DV;电视新闻;平民化

DV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镜头对普通百姓的“俯视”态度,由普通人讲述或记录着的生活百态经由电视这一公共媒介传播出来,一时间,话语权被打破。

“社会趣事、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在DV新闻中随处可见,观众们透过DV看到了多侧面的社会,多阶层的冷暖人生,多方的奇闻趣事。老百姓在观赏身边中的这些媒体景象时,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

DV新闻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于它的拍摄对象往往是社会底层相对“弱势”的群体,它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并会通过媒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在许多特殊的场合,DV具有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之DV的大量普及,过去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可能拍摄到的新闻现场能够被DV拍摄下来。假如某处爆破拆除一栋房子,就有一群人争相拿着DV机前往拍摄。目前,已有很多电视台开始利用DV进行拍摄,如江苏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招募了5O多人的拥有特定型号家庭摄像机的通讯员队伍,成立专门俱乐部,制定规程,这些百姓记者分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一旦遇到车祸、火灾等事故,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生动记录下事件的全过程,有的还拍摄到很多现场独家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在这场慢慢升温的DV新闻热中,就连中央电视台也不甘落后。中央电视台生活频道的《讲述》节目,曾发出DV新闻征集令;《金土地》栏目播出的《开拍啦!》节目历时约一个月展播的30余部农民自拍的DV纪录片,以‘低视角’和‘原生态’为亮点,内容丰富,涵盖而广。它们多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虽然拍摄很不专业,构图、编辑等都比较粗糙,视点取向,基调设定,叙述口吻的选择上都与专业人士所拍的片子有较大差距,但是因为整个节目充满了风格各异的地方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带有生动朴实的韵味。央视国际频道《新闻六十分》栏目开辟“DV看世界”版块,专门向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征集DV新闻作品。放限国外,来自DV的重大新闻素材更是不在少数。美国“9.11事件”爆发的时候,第一个飞机撞楼的镜头就是业余人员无意中用DV拍到的,毋庸置疑,这个镜头弥足珍贵。发生于本世纪初的南非白人警察残暴殴打并放狗撕咬南非国境的非法黑人移民事件,也是被附近居民用DV拍到,并在电视上播放。结果南非举国哗然,最后当事的白人警察被捕入狱,有关警界首脑辞职下台,南非总统出面安抚.南非警界被全面整顿。可以说,时至今日,DV新闻已经不仅仅是电视新闻的一种点缀,而确确实实地成了电视台拓展新闻来源的重要手段和有益补充。

DV的出现,不仅使平民化和个性化的媒体趋势凸显,也冲击着传统的新闻制作手法或理念。新闻媒体如何应对DV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媒体如何在DV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

(一)如何“趋利”

就技术成本的降低和素材来源的扩大这两个方面来看,DV的发展对新闻媒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而新闻媒体应该重视DV所带来的这些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1)充分利用DV技术,发展和改善自身的设备设施。正如很多新闻媒体的一线工作者所倡导的那样,将DV作为一种新的节目交换格式,并且从经济和实用性角度出发,更大范围的使用DV,无论是作为辅助设备还是作为主打设备。

(2)加大开发民间DV资源的力度,以素材收购、DV通讯员、Dv线人等形式,扩大新闻素材来源。中国新闻媒体应该学习国外的新闻媒体,对新闻价值高的DV素材进行收购,国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的新闻媒体用重金买下了一组由DV拍摄的世贸大厦双子塔被飞机撞击的镜头。同时,新闻媒体可以招募一定数量的DV拥有者,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让这部分人成为媒体的兼职摄像师和DV通讯员,让他们拍摄一些周边或身边的新闻镜头;也可以招募一定量的DV线人,进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拍摄,比如电视台的摄像师因为路程、反应时间等问题无法及时到达新闻现场的时候,可以让处于新闻现场附近的DV线人赶到现场进行拍摄。

(3)拓展DV类新闻节目的表现方式、内容。事实证明,目前DV节目对受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把握住受众这一兴趣,策划和制作一些新的DV类新闻节目,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学习国外“开放频道”的模式开办DV频道,来拓展DV类新闻节目的表现方式和内容。

(4)利用DV资源,加快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的力度。运用DV进行新闻监督、舆论监督在国外已有很好的先例,“发生干上个世纪末的美国洛杉矶自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一案,就是一位携带DV的过路人偶遇所拍下的。带子一经电视播放,竟然引起了洛杉矶黑人大暴动。最后从美国总统到洛杉矶市长都出面抨击警察的残暴行为,给受害者赔礼道歉,并将肇事警察,这才将事态平息下来。同样发生于上个世纪末的加拿大军队中老兵虐待新兵事件,也是被个人DV拍到的。一经电视播放,加拿大举国震惊,结果施虐老兵被军法审判,军界首脑辞职下台,加国总理向民众道歉,军队实行了改革。”我国的新闻工作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利用好DV资源来加强好新闻监督和舆论监督。

(5)整合好资源,建立通联网络,畅通送达渠道。这方面,可以借鉴报纸的通联工作经验。“为保证有一个长期稳定、质量较高的新闻源,电视台应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业余新闻通讯员队伍,并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业余通讯员队伍的业务指导、联络沟通、情况掌握、信息交流,片子传递等工作,以确保电视台能及时得到有价值的个人新闻。同时还可以通过研讨会、DV作品大赛等方式加强联系。”

(二)如何“避害”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DV的快速发展也是,就其对新闻媒体的影响而言,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把关”与“控制”的难度增加以及新闻节目庸俗化的趋势加大这两个方面。

(1)通过法律、政策以及技术等手段,加强“把关”和“控制”。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关于DV犯罪的法律,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就如何管理和规范DV节目有太多的具体政策规定。媒体应该通过合法渠道呼吁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和要求行政机关出台关于DV的具体审核和管理的政策规定。同时,通过成立具体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标准等手段在媒体内部加强对DV节目的管理,以及加强对DV素材在后期剪辑制作时的管理。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6

关键词:DV;电视新闻;平民化

DV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镜头对普通百姓的“俯视”态度,由普通人讲述或记录着的生活百态经由电视这一公共媒介传播出来,一时间,话语权被打破。

“社会趣事、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在DV新闻中随处可见,观众们透过DV看到了多侧面的社会,多阶层的冷暖人生,多方的奇闻趣事。老百姓在观赏身边中的这些媒体景象时,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

DV新闻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于它的拍摄对象往往是社会底层相对“弱势”的群体,它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并会通过媒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在许多特殊的场合,DV具有传统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加之DV的大量普及,过去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可能拍摄到的新闻现场能够被DV拍摄下来。假如某处爆破拆除一栋房子,就有一群人争相拿着DV机前往拍摄。目前,已有很多电视台开始利用DV进行拍摄,如江苏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招募了5O多人的拥有特定型号家庭摄像机的通讯员队伍,成立专门俱乐部,制定规程,这些百姓记者分布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一旦遇到车祸、火灾等事故,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生动记录下事件的全过程,有的还拍摄到很多现场独家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在这场慢慢升温的DV新闻热中,就连中央电视台也不甘落后。中央电视台生活频道的《讲述》节目,曾发出DV新闻征集令;《金土地》栏目播出的《开拍啦!》节目历时约一个月展播的30余部农民自拍的DV纪录片,以‘低视角’和‘原生态’为亮点,内容丰富,涵盖而广。它们多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虽然拍摄很不专业,构图、编辑等都比较粗糙,视点取向,基调设定,叙述口吻的选择上都与专业人士所拍的片子有较大差距,但是因为整个节目充满了风格各异的地方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带有生动朴实的韵味。央视国际频道《新闻六十分》栏目开辟“DV看世界”版块,专门向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征集DV新闻作品。放限国外,来自DV的重大新闻素材更是不在少数。美国“9.11事件”爆发的时候,第一个飞机撞楼的镜头就是业余人员无意中用DV拍到的,毋庸置疑,这个镜头弥足珍贵。发生于本世纪初的南非白人警察残暴殴打并放狗撕咬南非国境的非法黑人移民事件,也是被附近居民用DV拍到,并在电视上播放。结果南非举国哗然,最后当事的白人警察被捕入狱,有关警界首脑辞职下台,南非总统出面安抚.南非警界被全面整顿。可以说,时至今日,DV新闻已经不仅仅是电视新闻的一种点缀,而确确实实地成了电视台拓展新闻来源的重要手段和有益补充。

DV的出现,不仅使平民化和个性化的媒体趋势凸显,也冲击着传统的新闻制作手法或理念。新闻媒体如何应对DV发展所带来的诸多影响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媒体如何在DV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趋利避害的问题。

(一)如何“趋利”

就技术成本的降低和素材来源的扩大这两个方面来看,DV的发展对新闻媒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而新闻媒体应该重视DV所带来的这些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1)充分利用DV技术,发展和改善自身的设备设施。正如很多新闻媒体的一线工作者所倡导的那样,将DV作为一种新的节目交换格式,并且从经济和实用性角度出发,更大范围的使用DV,无论是作为辅助设备还是作为主打设备。

(2)加大开发民间DV资源的力度,以素材收购、DV通讯员、Dv线人等形式,扩大新闻素材来源。中国新闻媒体应该学习国外的新闻媒体,对新闻价值高的DV素材进行收购,国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的新闻媒体用重金买下了一组由DV拍摄的世贸大厦双子塔被飞机撞击的镜头。同时,新闻媒体可以招募一定数量的DV拥有者,并对其进行相关培训,让这部分人成为媒体的兼职摄像师和DV通讯员,让他们拍摄一些周边或身边的新闻镜头;也可以招募一定量的DV线人,进行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拍摄,比如电视台的摄像师因为路程、反应时间等问题无法及时到达新闻现场的时候,可以让处于新闻现场附近的DV线人赶到现场进行拍摄。

(3)拓展DV类新闻节目的表现方式、内容。事实证明,目前DV节目对受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把握住受众这一兴趣,策划和制作一些新的DV类新闻节目,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学习国外“开放频道”的模式开办DV频道,来拓展DV类新闻节目的表现方式和内容。

(4)利用DV资源,加快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的力度。运用DV进行新闻监督、舆论监督在国外已有很好的先例,“发生干上个世纪末的美国洛杉矶自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一案,就是一位携带DV的过路人偶遇所拍下的。带子一经电视播放,竟然引起了洛杉矶黑人大暴动。最后从美国总统到洛杉矶市长都出面抨击警察的残暴行为,给受害者赔礼道歉,并将肇事警察,这才将事态平息下来。同样发生于上个世纪末的加拿大军队中老兵虐待新兵事件,也是被个人DV拍到的。一经电视播放,加拿大举国震惊,结果施虐老兵被军法审判,军界首脑辞职下台,加国总理向民众道歉,军队实行了改革。”我国的新闻工作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利用好DV资源来加强好新闻监督和舆论监督。

(5)整合好资源,建立通联网络,畅通送达渠道。这方面,可以借鉴报纸的通联工作经验。“为保证有一个长期稳定、质量较高的新闻源,电视台应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业余新闻通讯员队伍,并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业余通讯员队伍的业务指导、联络沟通、情况掌握、信息交流,片子传递等工作,以确保电视台能及时得到有价值的个人新闻。同时还可以通过研讨会、DV作品大赛等方式加强联系。”公务员之家

(二)如何“避害”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DV的快速发展也是,就其对新闻媒体的影响而言,最主要的负面影响可以概括为“把关”与“控制”的难度增加以及新闻节目庸俗化的趋势加大这两个方面。

(1)通过法律、政策以及技术等手段,加强“把关”和“控制”。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关于DV犯罪的法律,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就如何管理和规范DV节目有太多的具体政策规定。媒体应该通过合法渠道呼吁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和要求行政机关出台关于DV的具体审核和管理的政策规定。同时,通过成立具体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标准等手段在媒体内部加强对DV节目的管理,以及加强对DV素材在后期剪辑制作时的管理。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7

“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各档选秀类的电视节目充斥着荧屏,成为街头巷尾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这些节目受追捧的根源也许并不是其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变了,文化变了,它反映了大众文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如人们所说“超女现象意味着精英娱乐的审美疲劳和大众文化的崛起”。大众文化,即一种娱乐文化、商业文化的力量正在成为新的文化因素,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变成全球性的共同的生活方式。它在改变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千百万人的性格,它已经在中国创造出大众文化环境中的新的习俗,它使我们能感受到我们在重新被塑造。我们的穿着、谈吐、身份语言,我们对媒体的依赖,我们对生活方式安排,不知不觉在适应着已经变化的一切

二、大众文化的定义在定义

大众文化时,雷蒙?威廉斯的一段话是经常被人引用的:“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的,它仍然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如大众文学、大众出版商以区别于高品位的出版机构)和刻意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如有别于民主新闻的大众新闻,或大众娱乐)”,“它替代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地位的同时,也具有很重要的现代意识。”首先它表述了知识界对大众文化长久以来的轻蔑和谴责态度,其次它显示了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到的重新确认。在我看来,大众文化就是以现代都市为中心,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大众传媒(主要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如通俗小说、消遣性杂志、畅销书、卡拉OK、流行歌曲和电子游戏等。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衍生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它的发展是为了适应人们消遣、娱乐的感性需要,这就注定了它不以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为要义,而更加注重娱情性、消遣性和休闲性;不是表达思想、认识、理解,而是宣泄快感、直观和情趣,带有游戏的性质。它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文化工业的生产,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三、大众文化意义

生活的世俗化、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在90年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消解着20世纪以来出现的所有崇高的、理想的、形而上的、深刻的观念、思想和神话,直接导致人们对近的和远的所有苦难和困惑的遗忘。事实上,90年代中国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的力量在于人们在面临新的生存压力时,必须去重新寻找和确立自己的身份。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生活的世俗化、享乐化,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对于一直生活在某种统一标准和模式限制之中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具有解放人性的功能。这意味着,在中国文化的上下文中,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解放人性的功能和消解理想和神话的功能同时并存。任意的消遣文化嬉戏不加以限制和引导的话,又容易导致相对主义的产生。如果一切都是漂浮不定和相对的,那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就没有了标准。所以我们在一方面肯大众文化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精英文化的位置。因为高雅文化还是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它们的融入对社会文化整体品位的提升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况且,这也符合大众文化的多元包容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四、大众文化对艺术的影响复制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话说,在数码复制的艺术中,原作不具有不可取代的独一无二性。例如,对激光唱片来说,母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光盘刻录机不仅能无限制的复制,而且字复制过程中没有丝毫的丢失和损耗,因此,包括第一张唱片在内,所有的光盘都是母盘,也都不是母盘。本雅明的关于机械复制给艺术及社会造成的危机实际上真正发生在数码复制高度发达的现代。总之,虽然高科技的复制技术给我们消费(欣赏和占有)艺术品带来了极大便利,社会大众接触和消费高雅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大,但是传统艺术作品的光景效应也因此丧失了,传统社会中被凝视和膜拜的艺术无情地被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和一次性艺术所取代。艺术品复制的数码化还导致了大众审美趣味的通俗化和平面化。不断加剧的大众化、通俗化和平面化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和艺术的一大特征。因此,由高科技复制技术所导致的这些在艺术和文化审美价值上的深刻转变是我们今天需要不断反思的重要文化现象。

四、总结

在我看来,精英艺术是人类文明最高的体现,代表着艺术发展的纯正方向,有着思想内涵的博大、崇高、深刻与先进,它是真、善、美的唯一结合体,艺术可以“雅俗共赏”,但它应该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张力,保持自己独有的高贵。按照郎绍君先生所说,精英艺术应该更深刻地体现着人类的精神性;它有明确的自律意识、创造意识,集中表现着人的灵性和驾驭语言符号以传达内在信息的能力;它最鲜明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过去与未来,揭示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特色与变异,反映民族文明与外域文明的内在联系与差别。因此,一个时代,如果没有精英艺术,只能表示其文化精神乃至民族精神的萎缩。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8

关键词:电视剧对白;冲突;作用;情境;高潮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冲突推崇备至,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剧作技巧加以使用,甚至对叙事艺术创作中非冲突倾向进行政治批判,以捍卫冲突在叙事艺术创作中的地位。这种影响太深远了,以至于今天,我们还经常能在一些电视剧里看到剧中人见面就吵、说不了两句话就打。看了这样的电视剧,很多人哀叹: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今天的道德怎么下滑得这么厉害?这样的认知对观众的言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一些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探讨不良影响的根源:一是社会根源。那个时代左倾思想严重,阶级斗争扩大化,我们看到的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没有第三类人。这样,艺术中的冲突就等同于社会上的冲突。艺术上的冲突被庸俗化了。二是艺术根源。那个时代创作理论滞后于创作实践。我们除了“冲突论”以外,手头再也没有用以指导创作实践的有效的理论。当我们用“冲突论”来处理几乎所有的生活素材的时候,就把冲突绝对化了。在清算了冲突的庸俗化、绝对化之后,我们开始相信:“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对我国人际关系的冲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情交流也越来越复杂和微妙。我们若想真实地再现生活中人们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实,就必须找到更富有创造性的情感处理方式。仅仅抱定冲突,将冲突作为自己的唯一选择是不对的。那样的做法势必会导致人物关系和情感描写的简单化和概念化,使电影创作变成直白浅露的东西。”①摆脱唯冲突论是历史的进步。可是为了避免滑入冲突庸俗化、绝对化的老路上去,在创作实践中碰到冲突我们绕着走,这样,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度轻视冲突的作用。是该重估冲突在电视剧里的作用了!在这里,我们拟从电视剧对白的角度理性地分析冲突的作用。

一、展示人物深层次的东西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反过来,透过某人说过的话,人们可以了解某人的性格特点。因此,电视剧对白可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电视剧对白的这一作用与戏剧冲突无关——没有戏剧冲突,电视剧对白照样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然而有了戏剧冲突,电视剧对白对人物性格的展示力就大不一样了。美国剧作理论家拉约什•埃格里(LajosEgri)说,“冲突是被人物创造的”,冲突“被各个人物所决定”,因此,“通过冲突,这些人物将会揭示其自身,并且呈现出某些戏剧价值如悬念和其他所有的品质”。②拉约什•埃格里用了“揭示”一词,那就不是一般的展示,而是对人物深层次的东西的展示了。如在电视剧《嘿,老头!》第1集开头处,我们看到的刘二铁是一个和和气气的老人。待到他与小吃摊摊主小龙、儿子海皮、精神科医生发生争执后,我们看到他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而他与小龙、精神科医生发生争执都是因为人家说他脑子有毛病,而他对此接受不了。刘二铁与海皮的争执是因为海皮很久不回家了,刘二铁十分想念他,希望海皮能与自己住在一起。由此可见,刘二铁除了为人随和以外,还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总之,就是这些争执使我们看到刘二铁和气的性格特点之外的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争执,刘二铁这个人物形象要逊色很多。如果说在《嘿,老头!》中没有语言冲突,刘二铁这个人物形象还只是逊色的话,那么在电视剧《青衣》中没有语言冲突,柳如云、筱燕秋的人物形象就不成立了。原因是,金刚怒目不是刘二铁性格中的主导方面,而毫不妥协却是柳如云、筱燕秋性格中的主导方面。对于这种毫不妥协的性格,除了使用戏剧冲突,我们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更好的剧作手段来表现。电视剧《青衣》不是一部动作片,无法以形体动作取胜,只能以对白取胜。这样看来,最好的表现手段也就是语言冲突了。而事实上,电视剧《青衣》就主要是用语言冲突来表现柳如云、筱燕秋的性格的,而且表现得非常成功。如该剧第1集先通过柳如云与筱燕秋因挪动杯子而产生的争执表现出柳如云是个“混到份儿上”的戏剧演员,后通过柳如云与钱师傅因熨戏服而产生的争执表现出柳如云在戏剧表演上不肯凑合的特点,又通过柳如云与剧团领导因演出事故而产生的争执表现出柳如云不肯向领导低头的特点。这样,一个清高、孤傲的柳如云就立起来了。在骨子里,筱燕秋也是这样的人。如在第5集中,面对管理科的人的指责,筱燕秋先是以退为进、似退实进,后是硬碰硬。这都体现出筱燕秋毫不妥协的性格特点。总之,正是因为有了语言冲突,我们对剧中人的认识才是深入的。如果没有语言冲突,我们对剧中人的认识要肤浅得多。究其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自己埋起来。有的东西在内心里还会埋得很深,轻易不肯示人。在日常性的交往中,大家的言谈举止往往停留于性格的浅层次上,深层次的东西很少展露。而当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深层次的东西就容易展露出来了。

二、成全冲突性情境

我们欣赏电视剧,欣赏的不光是里面的冲突,也不光是里面的动作。作为戏剧性的三要素之一,情境也是我们在电视剧里欣赏到的东西。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认为,情境有三种:无定性的情境、平板状态的情境和真正有定性的情境。无定性的情境又称“无情境的情境”,就是“在尚未转化为具有定性之前,还保持着普遍性的形式,也就是无定性的形式”的情境。平板状态的情境又称“无害状态的情境”,就是在由普遍性向特殊化、真正定性转化过程中“还没有产生矛盾和矛盾所必有的解决”的情境。黑格尔说,只有在“导致冲突的时候,情境才开始见出严肃性和重要性”。因此,真正有定性的情境是见出冲突的情境。③而这样的情境能打破原先的平衡,走向新的平衡,使美展现出它完满的本质,因而是一种最理想的情境。于是乎,黑格尔说:“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用作剧艺的对象。”④而我们更愿意把情境分为一般情境和冲突性情境。冲突性情境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真正有定性的情境,而一般情境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无定性的情境、平板状态的情境。一般情境是构成人物动作的因,却不一定促成冲突——因为促成冲突不仅要有动作,还要有反动作。而冲突性情境之所以是冲突性情境,就在于它能引发冲突。如在电视剧《推拿》第1集中,在回老家的火车上,王泉与孔佳玉憧憬未来的一番谈话并没有冲突,因此其所处的情境(王泉与孔佳玉是相亲相爱的一对儿,志同道合,没有矛盾。他们正坐在回老家赴喜宴、谋发展的火车上,憧憬着新生活)只是一般情境。而在第2集中,在王家客厅里王海就搬回家来住、掏耳朵等事发生的意见分歧就产生了冲突,因此其所处的情境(王海有自己的房子不住却要回来和大哥两口子、父母挤在一起住,当母亲的自然要反对;王海都这么大了,还要母亲给他掏耳朵,当母亲的也要反对)就是冲突性情境了。虽然一般情境也有自己的价值,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冲突性情境的独特价值。德国戏剧家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有个不到顶点理论。如果我们把冲突的爆发看作顶点的话,那么最有魅力的还是在顶点到来之前,也就是冲突性情境的酝酿。那时候,我们会怀着特殊的心情等待冲突的到来。因此,相较于一般情境,在欣赏的时候冲突性情境会得到观众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在创作的时候冲突性情境会得到创作者更多的青睐和精心的营构。冲突与冲突性情境很像子宫与胎儿的关系。一方面,冲突是在冲突性情境中产生和发展变化的,正如胎儿是在子宫里孕育成长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冲突性情境就没有冲突。另一方面,冲突性情境并不是先于冲突而产生的,而是与冲突一起生成、发展变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冲突,冲突性情境也是不存在的。黑格尔说:“情境在得到定性之中分化为矛盾、障碍纠纷以至引起破坏,人心感到为起作用的环境所迫,不得不采取行动去对抗那些阻挠他的目的和情欲的扰乱和阻碍的力量,就这个意义来说,只有当情境所含的矛盾揭露出来时,真正的动作才算开始。”⑤这就是说,矛盾冲突最初是蕴含在情境之中的。如果没有实现动作化,它只是一种冲突的可能性;只有经过了动作化,它才显现为客观存在的矛盾冲突。反过来讲,客观存在的矛盾冲突使戏剧情境变得具体可感。这正像子宫,因为有胎儿的孕育成长,它才名副其实地称为“子宫”。没有胎儿的孕育,它是空有其名的。这也正如母亲之名,孩子是母亲生的不假,但是只有当一个女人有了孩子,她才称得上是“母亲”。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孩子成就了母亲。也就是说,是某人生的孩子使其作为母亲是名副其实的。因此,是冲突成全了冲突性情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冲突性情境。而这里的冲突自然包括语言冲突。

三、参与高潮的制造

人们根据戏剧冲突的组织过程把戏剧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开端部分,平衡状态被打破,冲突产生;发展部分,冲突激化;高潮部分,冲突激烈爆发;结局部分,冲突完结,重新走向平衡状态。由此可见,高潮就是冲突。当然,高潮不是任何一次冲突。余飞先生说:“冲突推到极致就是高潮了。”⑥也就是说,高潮是推到极致的冲突。在戏剧中,冲突往高潮部分集中。电影与戏剧长度差不多。创作者在电影创作的时候,也遵从这样的结构原则,冲突往高潮部分集中。而电视剧,最典型的是长篇电视剧,集数非常多,光靠一次大冲突/高潮来吸引人是不够的。创作者经常把一次大冲突/高潮拆分成多次中型冲突/小高潮。但是小高潮也是高潮,也把冲突一次次推到极致。在戏剧中,人物动作主要是语言动作。用语言冲突来制造高潮是天经地义的。电影是充分视觉化的。作为电影的紧要处,高潮部分更应该使用视觉化的手段来表现。电影《猜猜谁来赴晚宴》的高潮采用了语言冲突的形式,就是因为它不够视觉化,被美国剧作家欧文•布莱克(IrwinR.Blacker)批评为不合适宜。⑦电影的高潮的确更适合用肢体冲突这样视觉化的手段来表现。而电视剧的高潮介于戏剧高潮、电影高潮之间,仅用肢体冲突来制造的情况很少见,仅用语言冲突来制造的情况倒是很常见,但是最常见的还是把肢体冲突、语言冲突结合起来形成高潮。如在《嘿,老头!》第1集中,很长时间不回家的刘海皮回家见到爸爸并与爸爸发生了冲突是一个小高潮。在这个小高潮里有肢体冲突,也有语言冲突。又如在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第5集中,为了盖房子的事张大民与古三儿发生了冲突,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冲突参与了高潮的制造。总而言之,语言冲突有参与高潮的制造的剧作功能。电视剧里的语言冲突发生在对白中,或可称为“电视剧对白冲突”。因此,我们说“语言冲突有参与高潮的制造的剧作功能”,就等于说“电视剧对白冲突有参与高潮的制造的剧作功能”。

四、引起人们的关注

与电视剧相比,戏剧是一种小众艺术。一部戏剧,只要吸引到一小部分观众就可以生存。而电视剧的受众动辄几千万、上亿。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剧是非常大众化的艺术。翻遍中外电视剧史,我们几乎找不到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而创作和播出的电视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电视剧技术、艺术、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收视率竞争日趋白热化。对电视剧来说,孤芳自赏的路是走不通的,就是小众化也不可行。电视剧唯有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是一个很大而又很重要的课题。在这里,我们不能展开充分的论述,仅从语言冲突的角度加以探讨。在生活中,几个人闲聊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几个人争吵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闲聊与争吵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冲突,而后者有冲突。为什么冲突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呢?从美学意义上讲,冲突就像是天空的两朵带电的云,虽然各自积聚着大量的能量,但是如果没有碰到一起,就产生不了闪电。碰到一起了,才会爆发出火花。当剧中人发生了碰撞,积聚的力量就会释放出来。在释放的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力之美。当然,这里的冲突还停留于生活的范畴。进入戏剧、电影、电视剧乃至对白,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呢?如在电视剧《小麦进城》第1集里,马红梅与另一女知青读书。她们的头发被一条穿过房梁的绳子拴着。一个人打瞌睡,另一个人的头被拽疼了。接下来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怎么设计呢?如果是“顺毛捋”,那么对白应这样设计:马红梅:别打瞌睡!看把我的头皮都拽着了。另一女知青:好的。这样的对白设计,波澜不惊,谈不上出彩。再看《小麦进城》是怎么设计的:马红梅说:你干什么呢?属猪的你,觉这么多?把我的头皮都拽下来了。另一女知青:我头皮也被拽着了。马红梅:你还犟哪你!另一女知青:是你先睡着的嘛!这段电视剧对白采用“逆茬来”的法子,设计了马红梅与另一女知青的语言冲突。这样一来,这段电视剧对白就热闹多了。由上可见,冲突是使电视剧对白吸引人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可以利用冲突增强电视剧乃至对白的吸引力,进而提高收视率,助力电视剧的生存与发展。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9

一、娱乐新闻失真的表现形式

1、隐私绯闻型

所谓隐私,就是把明星的个人非常隐秘的事情报道出来。绯闻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传闻。目前,隐私和绯闻很流行,许多报纸的娱乐版正渐渐成为隐私绯闻世界。众多的小报和追星族给娱乐新闻提供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娱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生动而流行的职业词汇。绯闻也就在这些人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壮大起来,凡是与明星的爱情有关的事莫不倾其篇幅,大肆渲染,称赞乐道之意溢于言表。目前,明星绯闻占据了娱乐新闻的主体地位。

2、琐屑无聊型

所谓琐屑无聊型,就是把明星的生活起居、小事小情、小事小非,莫不描写得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地报道出来。类似这样的新闻在如今的报纸上屡见不鲜。它的功能除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外别无内涵,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3、捕风捉影和胡编乱造型

所谓捕风捉影和胡编乱造型,就是对于道听途说娱乐圈的一点什么事情立马“敏感”,不加核实,添油加醋,以讹传讹,跟风炒作。比起以上两种类型的娱乐新闻。这种新闻更是把娱乐新闻失实的现象推向了顶峰。

二、娱乐新闻失真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来说。结合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受众猎奇的心理需求是娱乐新闻产生的前提。

二是部分影视制作公司和自由撰稿人是制造庸俗化娱乐新闻的罪魁祸首。

三是媒体的兴风作浪是娱乐新闻产生虚假倾向的根本原因。

四是广播电视综艺节目的雷同、铺天盖地的“模仿秀”和影视剧的协作,对娱乐新闻的庸俗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是一小部分编辑记者有意或无意地充当了假新闻的促销员,使报纸的“娱乐新闻”成了假新闻的批发市场和集散地。

2、客观原因

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物质领域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刺激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物质享受欲望和消费冲动,这样的情境容易使人失去理性,人们要求每件事情都尽可能使自己满意,所以也要求精神生活方面尽可能的快乐,而娱乐新闻就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从文化角度看,在社会转型期间。大众文化也风靡于世,将市民大众作为主要消费者。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手段,人们有一定闲暇和经济条件去满足文化需求,他们更多地关注细腻的生活,市井杂谈,关注离奇的事件和琐碎新闻,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好好地放松自己的心态。缓解身上的重负和压力,于是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

三、根治娱乐新闻的措施

1、整顿有关的娱乐部门和单位

制定相应的娱乐消息的法规,以约束娱乐节目制作单位和部门。凡为了自身节目的炒作而制造失实消息者,一旦查实,除给以经济处罚外,还应给予相应行政或法律的制裁。有关政府部门在加强娱乐市场管理时,应该认真地把这方面的工作纳入其中,加强监督检查,既可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又有利于娱乐市场的健康发展。

2、媒体应该自律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肩负着传播文化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因此。媒体应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党对文艺工作的要求,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放在首位。对那些德艺双馨的从业人员应加以褒扬,而对那些争名逐利、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行为不检点、媚俗作秀的艺人应加以批评,对那些愚昧、迷信及其格调低下、有害身心健康的消极的、负面的内容和炒作行为加以制约。这样做既是娱乐新闻开阔视野,提高品德、彰显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娱乐”灵魂的一种净化。

3、媒体工作者应具有专业水平

电视庸俗化范文篇10

一、娱乐化对新闻传播功能的弱化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新闻媒体所承担的主要是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对社会信息的即时、迅捷而又真实的传播,进而起到观察社会、望社会的作用。电视新闻节目也同样如此。虽然电视媒体总体来说是一种综合性媒体,也承担着传播艺术、满足受众审美娱乐的功能,但是就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其根本任务还应该是对真实新鲜的社会信息的传播。而过度的娱乐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新闻节目的传播功能。

1.娱乐化往往会弱化电视新闻节目新闻信息的沟通功能在追求娱乐化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为了吸引受众眼摘要: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各种娱乐性的节目大行其道,为了赢得更高的收视率和更多的市场份额,电视新闻节目也迎合了市场发展的潮流逐渐呈现娱乐化趋势,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然而,“新闻娱乐化”也将带来电视新闻节目的功能弱化、公信力弱化、导致电视受众思想品位的低俗化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传播功能公信力低俗化球,创造较高的节目收视率,往往会对节目进行较为华丽的包装,以达到对观众在视觉听觉上的强大冲击力,采用说书、闲聊配以歌曲、诗歌等演唱形式,将新闻演播室的背景、道具及主持人的服装、化妆等全部经过进行“娱乐化”的包装。众所周知的是,新闻报道必须以传播即时真实的新闻信息为主,读者受众之所以阅读收视新闻也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而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变动,而绝不是为了观赏华而不实的视觉效果和表演。新闻报道的价值指向固然是多元的,但在整体的新闻媒体的价值功能体系中,传播新闻信息始终是最主要的功能指向,其他的任何功能,包括娱乐功能都只能是辅助性功能。因此,过度的娱乐化包装往往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新闻报道所要传达的最核心信息,自觉不自觉地弱化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传播功能。

2.娱乐化往往会偏移电视新闻的价值取向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追求娱乐化的新闻节目除了在节目包装上吸引受众之外,也延伸到了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将严肃的政治经济性的新闻,甚至是灾难性新闻都往往进行了娱乐化处理。在这种倾向的指导下,新闻报道在改变了传统的呆板报道模式的同时,也往往消解一些重大新闻的严肃性。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每年的两会报道。虽然各大媒体都把每年的两会当作自己的重点报道对象,但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便开始想方设法制造新闻噱头,尤其是打着“硬新闻软报道”的旗号,一些娱乐化、平民化的内容挖掘就成为各类新闻媒体吸引受众的新招数。许多电视新闻节目也不例外,早在“两会”召开之前就纷纷找一些明星代表委员,挖掘内部秘闻,制造新闻噱头。显而易见,这类以娱乐为主的新闻节目的卖点并不在“两会”,更不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而主要是借助这些代表、委员的“明星效应”,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而已。其实,对关注国计民生的广大受众来说,他们最想了解和知道的是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自己的某些利益是否受到维护,而不是看一些明星参会穿多少钱的衣服,带多少钱的首饰等等新闻噱头。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虽然需要适度的娱乐,但是更要以满足受众真正的信息需要为己任,进而才能保证电视新闻节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的实现。

3.娱乐化往往会遮蔽新闻事件的深层意义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新闻娱乐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强调新闻报道内容的故事性和情节性。然而从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来看,构成新闻事件的价值要素是多元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不同要素的构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事件新闻价值的高低,但是就新闻报道的对象来看,社会上发生的大多数事件并不具备太强的趣味性,更多的平民化甚至重要性的新闻事件并不一定就具备趣味,因此,许多新闻记者为了从一般性社会事件中挖掘出具有故事性和情节性的内容,就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一些更有新闻价值诸如重要性、接近性的事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新闻事件中更重要的价值内涵。如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丑闻事件,中外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将报道的重点停留在事件本身的桃色情节,而对更加引人深思的政治体制弊端却极少关注,这实际上就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不仅使得新闻节目流于肤浅,而且也无益于新闻事件的完整呈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事件性质的判断。

二、娱乐化导致媒体公信力危机

作为社会公器,新闻媒体才被尊为“无冕之王”而获得社会的信任。尤其是以声画为传播介质的电视新闻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视听冲击力而在各类媒体中独占鳌头。但是,近年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却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愈演愈烈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思潮不无相关。

1.电视新闻娱乐化容易导致报道失实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最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进行市场化竞争的关键所在,因而更是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尽可能完整、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从而保证受众获取完整而真实的新闻信息。但是,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在娱乐化思潮的影响下,往往喜欢追逐传奇、冲突性的新闻事件,为了达到故事化、情节化的效果,很多电视新闻不惜夸张、编造甚至以虚构的手法来制造新闻,从而导致新闻失实。如2010年4月2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后来经过有关部门查证,这是一则假新闻。(2010年4月24日《天府早报》)其实,央视所报道搜救犬及其“动人事迹”,是一位不负责的网民把一篇旧闻改头换面发在自己的博客里和天涯杂谈,中央电视台过分注重了其事件的反常奇特性而没有进行核实,从而导致了报道失实。

2.电视新闻娱乐化容易导致责任感缺失由新闻娱乐化的特点所决定,过度追求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往往容易催生记者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浮躁心态,导致记者社会责任感的弱化或缺失。由于娱乐化的新闻节目往往喜欢追求带有离奇刺激性事件,因而为了实现传奇性的娱乐效果,为了单纯追求收视率,记者往往会置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原则而不顾,不惜进行夸张甚至编织虚假故事与人为炒作。不可否认,娱乐化手段的确能够增强电视新闻的趣味性,采用一些大众化、通俗化的报道方式也的确可以提高观众的接受兴趣,然而,大众化、通俗化并不等于低俗化、庸俗化,提高观众的接受趣味也不等于漠视新闻的本质和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弃之不顾,就使新闻媒体失去了社会望的基本职能。

3.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态度往往导致公信力下降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所具有的被受众所信赖的能力,电视新闻节目公信力是电视观众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的标尺,也是形成观众对一个电视新闻栏目的可信度的最主要的因素。对于电视媒体来说,赢得观众、占领更大市场、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独特优势是最重要的能力。但是,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看,电视新闻的公信力是由媒体的新闻态度所决定的。目前,受众之所以对电视新闻产生不信任态度,应该与电视新闻的采制与播报的娱乐化态度直接相关。试想,面对一个习惯于卖弄噱头而哗众取宠的媒体,有谁会希望从中获得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呢?也正是从这个意义说,娱乐化的电视新闻损害的不仅仅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丧失了新闻媒体在受众中的整体公信力。

三、娱乐化导致电视新闻的低俗化倾向

娱乐本身并无可指责,并且娱乐本身也并不一定低俗,但是,如果把一个本来严肃的事件娱乐化,把一个本来悲伤的遭遇喜剧化,那么这种娱乐也必然走向滑稽与低俗。娱乐化的电视新闻所导致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一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