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审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02:10

电视审美

电视审美范文篇1

关键词:电视艺术;审美生成;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本身存在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表达,在这两种重要特性的相互作用下,能够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诗化转述,不断发现和展现生活中的审美元素,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下面本文就对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和审美特征进行具体研究。

一、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

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传达,并且这两种特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能够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的诗化传达,获得一定的审美生成。电视艺术是近现代社会人类步入到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形式的新艺术样态[1]。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和美学特质,其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将画面语言作为本体性语言。同时,区别于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电视艺术语言鲜明的个性不在于其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复合式、多元化并且具有较高科学技术含量的电子语言系统。电视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般不会以单一的手段维护电视艺术作用的发挥,而是通过对其他艺术语言和精神传统进行融合和变异,逐步促使电视艺术更为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电视艺术审美,并进一步推动诗化电视艺术审美的生成和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艺术本体论相关研究中必须深入探索的问题。对于电视艺术来说,受到其自身个各项特质的影响,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播性和逼真性的统一、同时具有兼容性和选择性、能够实现大社会与小家庭的结合、重视留白的艺术性、客观具有物的尺度存在完善性、受众群体存在针对性、能够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多个方面,下面本文就选取其中几点进行具体分析。

1、传播方面具有逼真性和假定性

电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是自然存在的,电视艺术在向受众群体传播相关艺术信息时,可以借助图像和音频的形式保证传播的逼真性,促使电视艺术对受众群体的艺术吸引力逐步加强,获得良好的艺术传播效果。同时,电视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假定性。主要表现在叙事时间和空间的假定两个主要方面。实质上,电视屏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其通过屏幕展现出一个四维声画世界,是将审美幻象世界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电视叙事艺术是一种建立在审美影像性、假定性基础上的艺术形式[2]。在电视艺术中,其叙事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不能够等同,电视艺术时间可以结合艺术创作需求进行自由的加快和倒流,假定性较为明显。而在空间层面上,电视艺术表现出的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空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通过对各种镜头的搭配和组合,营造出一种新的虚拟环境,与人们正常生活中的空间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2、电视艺术具有兼容性和选择性

兼容并蓄,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提取艺术精华并且具有因人而异的可选择性,是电视艺术的另一项重要审美特征。电视艺术是我国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与多种艺术形式的有结合体,能够向人们展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视听综合形式。从综合视听艺术的感知角度和审美关照角度进行分析,这种艺术形式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指人、影、光、色、声等等,任何一种元素一旦进入到电视整体艺术中,就会获得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得到新的发展,因此其具有兼容性。同时,基于电视艺术在艺术形式选择方面兼容性,其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艺术进行整合处理,产生新的艺术效果,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为其选择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简单的说就是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需求,保证人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艺术追求。

3、美的对象符合人的审美尺度

美的对象与人的审美尺度相符合是电视艺术的另一项审美特征。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对历史的传承和弘扬,并且其从产生之初就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各项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从人们的生活中挖掘艺术,并将利用更为高级的艺术形式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可以说其艺术美的对象能够达到与人的审美尺度吻合[3]。电视艺术的这一审美特征不仅促使其在大众生活主流价值的引导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对受众群体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为电视艺术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电视艺术作为上世纪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历史存在一定的联系,其能够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构建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因此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当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走向成熟时,其作为根本性的审美对象自然也会成为具有时代性质美学范本,能够进一步推动时代精神的构建。

作者:谷丹 单位: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

参考文献:

[1]刘恩.接受美学视域下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J].西部广播电视,2013(14):4,6.

电视审美范文篇2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长起来的,它转变了此前精英文化的“小众”时代,是商业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合谋,可以说大众文化正是以实现利润为目标的文化商品化的必然结果。

“大众文化”也称“民间文化”,它主要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包括各种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广告、时尚杂志、流行歌曲、动漫画制品、营业性体育比赛、时装模特走秀及各种选秀比赛等。

这其中,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霸权,其主宰地位与传播能量是显而易见。电视产品就是一个消费品,因为它是拿来消费的,所以必定带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这不仅消解了传统审美的高雅性、严肃性,而且泛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模式化了的个人话语代码,无边际的审美快感使审美体验在不同人群中的距离缩短为“零”。

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加之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高收视率,电视节目不断追奇,导致当今电视审美逐渐变异为“消费化”这一有悖于艺术“为提升人的素质”的审美走向,即片面追求电视节目带来的经济利益、收视率,节目形式华丽、煽情,仅供受众消遣,对提高人的素质没有实际意义。

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电视台“我型我SHOW”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堪称电视“审美消费化”的典型。它们以普通观众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对象,让这些普通人进行一定的训练和包装之后,有机会走上“星光大道”,其结果是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给电视台、商家带来不菲的收入。

然而,这类选秀节目的电视审美取向都极富争议。评委和观众对选手的评判往往发生错位,评委们考察的主要是选手的唱功技巧和舞台表现力,而普通观众除了看唱功外,更主要还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及私人情感。2005年“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她的唱功在三甲中并不是最好的,外形也并不出色,但她以极其鲜明的个性、另类的气质和一种打破中国传统的“双性形象”获得了最高人气;“我型我SHOW”前五强中的施洋,虽为男生,却嗓音尖锐,参赛时专挑女生歌曲演唱,专家批评其唱功不佳,在台上表演时甚至将自己衣服剪破,大肆耍宝、搞怪,竟也人气飚高,晋级五强。如此电视节目传递出的审美取向,越发演变为对传统审美的颠覆。

在分析“超级女声”的社会影响时,2005年10月人民网理论频道首发了近四万字的七篇系列调查报告——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了其负作用:“超级女声”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超级女声”强调忽略参赛者的知识素养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超女”的价值观念。以人人都能唱出的歌声为选拔内容,比以学习成绩为内容的比赛更为有趣,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因而,“超级女声”成为青少年心中实现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目前,此类选秀节目在全国呈蔓延趋势。央视制作有“非常6+1”、“星光大道”,东方卫视有“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安徽电视台有“超级少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当今由电视“审美泛化”引起的“消费化”影响呢?

其实,从大的社会范围来看,特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选秀节目的走红也与当前我国社会弥漫的浮躁情绪有关,最直接地说,是与人们渴望“出名”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这种思潮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缺乏引导和规范,就容易演变为一种浮躁的情绪和行为。一旦这种浮躁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失范的现象。二、电视审美向“异化”、“内涵化”相结合的趋势发展

中国在跨世纪之际,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12亿人口中拥有3亿多部电视接收机,2000多座电视台,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就决定了电视将成为全社会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全社会“人”的综合素质,电视在完成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也将责无旁贷地在强化全民族审美水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的电视媒体对流行文化宣传力度太过火了,总以为老百姓最喜欢的仅此而已,不惜工本拍摄,非常讲究声色光效、画面造型。在黄金时间,流行文化占尽风流,高雅文化年复一年退避三舍。这个事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却是快餐型的软性文化,缺乏当代美学思想的支撑,未能吸纳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审美思维成果,缺乏内涵。

有人认为现在是文化转型期,人类传统的审美习惯应该改变了。但是,无论如何,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电视媒体必须把好电视审美大关,形成电视审美“异化”和“内涵化”相结合的良好发展趋势。“异化”是指各媒体应顾全大局,不盲目跟风,发展有自己特色形式的电视节目;而“内涵化”即对电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格调的高追求,在重视收视效果的基础上重视收视率。

“如果我们不把关电视审美方向,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艺术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

综观我国地方媒体,在电视审美方向把握上较好的有:安徽电视台,定位于“大电视剧”,以新电视剧的引进和经典电视剧回放为主,注重电视剧的思想内涵,全天滚动播出,娱乐节目也围绕电视剧进行,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电视剧卫视”;广西电视台,定位于女性、时尚、民族,以“时尚广西”为口号,做大做强“时尚中国”、“寻找金花”等特色栏目,在获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打响了广西的知名度;香港凤凰卫视,定位于资讯,“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时政性、知识性,风格犀利,予人启发。它们都沿着“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一方向发展,既开发一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赢得发展,又通过节目向观众传播了内涵化较高的审美取向。

而要达到电视审美“内涵化”,就必须消除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一个观念误区——“收视率越高,越能体现电视艺术的价值”,将媒体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审美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其实,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比如两档节目,一档思想内容比较深刻,文化意蕴比较丰富,审美情趣比较高雅。如果只有100个人看,但这100个受众的修养都很高,他们看完后不仅获得了视听上的感官快感,而且通过快感达于心里,得到了一种认识上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由快感而升华到了美感。那么这个收视质量是高的,通过这100个人的鉴赏体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收看。这样的节目往往是可以反复播出,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提升了受众的素质。相反,如果一档很平庸的节目,虽然拥有1万个观众,但是这1万个人都仅仅是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刺激感,他们的审美修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尽管收视率是前者的100倍,它的收视质量却是低的。

电视审美范文篇3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艺术;审美文化;文化构建

一、引言

迈入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人们对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当前的电视艺术作品主要给人以审美感知上的视听享受,无论是以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的电视节目,与以往相比都更为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与民族精神的传达,更注重观众的观赏喜好与体验感。新时期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应该是多元化的、积极的、健康的、开放的,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当下,要使信息的传递更具实时性。这就要求新时期的电视艺术节目,必须更加重视节目内容上的积极健康,最大程度地发挥电视艺术节目的引导作用,保障电视艺术审美文化的健康性。

二、电视艺术类型的多元化

首先,电视艺术类型的多元化指的是包括电视综艺节目、文学节目、纪实节目、电视剧、艺术品等节目的百花齐放,不能一家独大或单独发展某一种受欢迎的电视艺术类型,必须做到多管齐下的协同发展,丰富电视艺术类型。其次,电视艺术类型的多元化,还包括电视艺术元素的多元化运用和组合,如电视的节目内容、画面造型、文化符号、有声语言、文化内涵等,这些元素的合理组合和运用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听盛宴。另外,电视艺术类型的多元化要符合新时代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特征,推行“上层收紧、下层逐步放开”的模式,秉承开放、积极、健康的原则,深入挖掘人们的喜好,创作高品质、高质量的电视艺术作品。最后,注重在电视艺术节目中融入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既符合当下观众胃口,又能体现民族精神文化和国家精神文化的电视节目。如《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引发全民热议的文化节目,这些均是构建新时期电视艺术审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电视艺术审美的重构

电视艺术审美重构就是打破传统的电视艺术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用更为符合新时期潮流特点与审美特点的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帮助人们完成对审美现实和审美活动的再认识,进而重构电视艺术审美美学。当前,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电视机设备正逐步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互联网而诞生的便捷媒介依托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逐渐成为电视艺术作品播放的主要阵地,人们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快速地获取知识、了解最新讯息、并进行娱乐消遣。而多媒体平台的便捷让人们不再钟情于某一档电视栏目或某一种电视类型,部分平台为留住观众,盲目跟风,加剧电视艺术节目的庸俗化和类型化,进而导致优秀的电视艺术作品越来越少,不利于电视艺术审美的重构。因此,各大媒体平台与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应重视电视艺术节目内容的创新,加大对原创电视节目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电视艺术和电视技术的紧密结合,利用先进的电视制作技术,如3D技术、虚拟技术等,对电视艺术节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呈现手法进行审美创新,革新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念,进而完成电视艺术审美的重构。

四、新时期下的电视艺术审美行为

新时期下的电视艺术审美行为,是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构建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电视艺术审美行为包括审美生产、审美消费、审美批评三个方面。其中,审美生产是新时期电视艺术审美文化构建的开端,而提高电视艺术作品美感和审美传达则是审美生产的关键。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电视艺术节目制作技术如何先进,人始终是电视艺术节目的核心生产力,只有加强电视艺术节目制作者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修养以及美学品位,才能有效地提高电视艺术作品的美感与审美传达,完成审美生产。审美消费是人们对电视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以及完成欣赏所花费的金钱物力,过去由于版权意识的缺乏,人们不重视对电视艺术作品的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人们版权意识的加深,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得到很好的版权保护,还能因为优质的内容获得可观的收益,激励电视艺术创作人去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促进电视艺术作品类型的多元化发展。最后,人们对电视艺术作品的讨论和评鉴,以及日常生活中与电视艺术作品言语交谈,都是对电视艺术作品的审美批评,人们会运用自己的所看、所感和所学,依据自己的喜好和自我的艺术审美认知,来完成对电视艺术作品的观看选择和审美批评。因此,电视艺术节目的创作要以人为本,帮助人们完成审美品位的提高和审美再教育的加强,进而完成新时期电视艺术审美文化的构建。

五、结语

总之,电视节目制作方应端正创作态度,在电视艺术节目中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提高电视艺术节目的欣赏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不断革新电视艺术节目创作模式和创作思路,以此来推动中国电视艺术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倩,屈雅红.话语与身份:女性主角历史剧的性别文化建构[J].现代视听,2016(11).

电视审美范文篇4

电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艺术属性和价值规律都体现在电视艺术必须是一种审美活动。当电视审美以艺术形式出现时,就必须遵循艺术规律。“从美育角度来说艺术作用于人,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所以,电视审美应“为提升个人素质”服务,这给电视审美发展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电视审美当前的“泛化”与“消费化”现象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长起来的,它转变了此前精英文化的“小众”时代,是商业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合谋,可以说大众文化正是以实现利润为目标的文化商品化的必然结果。

“大众文化”也称“民间文化”,它主要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包括各种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广告、时尚杂志、流行歌曲、动漫画制品、营业性体育比赛、时装模特走秀及各种选秀比赛等。

这其中,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霸权,其主宰地位与传播能量是显而易见。电视产品就是一个消费品,因为它是拿来消费的,所以必定带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这不仅消解了传统审美的高雅性、严肃性,而且泛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模式化了的个人话语代码,无边际的审美快感使审美体验在不同人群中的距离缩短为“零”。

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加之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高收视率,电视节目不断追奇,导致当今电视审美逐渐变异为“消费化”这一有悖于艺术“为提升人的素质”的审美走向,即片面追求电视节目带来的经济利益、收视率,节目形式华丽、煽情,仅供受众消遣,对提高人的素质没有实际意义。

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电视台“我型我SHOW”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堪称电视“审美消费化”的典型。它们以普通观众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对象,让这些普通人进行一定的训练和包装之后,有机会走上“星光大道”,其结果是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给电视台、商家带来不菲的收入。

然而,这类选秀节目的电视审美取向都极富争议。评委和观众对选手的评判往往发生错位,评委们考察的主要是选手的唱功技巧和舞台表现力,而普通观众除了看唱功外,更主要还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及私人情感。2005年“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她的唱功在三甲中并不是最好的,外形也并不出色,但她以极其鲜明的个性、另类的气质和一种打破中国传统的“双性形象”获得了最高人气;“我型我SHOW”前五强中的施洋,虽为男生,却嗓音尖锐,参赛时专挑女生歌曲演唱,专家批评其唱功不佳,在台上表演时甚至将自己衣服剪破,大肆耍宝、搞怪,竟也人气飚高,晋级五强。如此电视节目传递出的审美取向,越发演变为对传统审美的颠覆。

在分析“超级女声”的社会影响时,2005年10月人民网理论频道首发了近四万字的七篇系列调查报告——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了其负作用:“超级女声”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超级女声”强调忽略参赛者的知识素养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超女”的价值观念。以人人都能唱出的歌声为选拔内容,比以学习成绩为内容的比赛更为有趣,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因而,“超级女声”成为青少年心中实现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目前,此类选秀节目在全国呈蔓延趋势。央视制作有“非常6+1”、“星光大道”,东方卫视有“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安徽电视台有“超级少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当今由电视“审美泛化”引起的“消费化”影响呢?

其实,从大的社会范围来看,特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选秀节目的走红也与当前我国社会弥漫的浮躁情绪有关,最直接地说,是与人们渴望“出名”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这种思潮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缺乏引导和规范,就容易演变为一种浮躁的情绪和行为。一旦这种浮躁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失范的现象。

二、电视审美向“异化”、“内涵化”相结合的趋势发展

中国在跨世纪之际,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12亿人口中拥有3亿多部电视接收机,2000多座电视台,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就决定了电视将成为全社会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全社会“人”的综合素质,电视在完成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也将责无旁贷地在强化全民族审美水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的电视媒体对流行文化宣传力度太过火了,总以为老百姓最喜欢的仅此而已,不惜工本拍摄,非常讲究声色光效、画面造型。在黄金时间,流行文化占尽风流,高雅文化年复一年退避三舍。这个事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却是快餐型的软性文化,缺乏当代美学思想的支撑,未能吸纳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审美思维成果,缺乏内涵。

有人认为现在是文化转型期,人类传统的审美习惯应该改变了。但是,无论如何,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电视媒体必须把好电视审美大关,形成电视审美“异化”和“内涵化”相结合的良好发展趋势。“异化”是指各媒体应顾全大局,不盲目跟风,发展有自己特色形式的电视节目;而“内涵化”即对电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格调的高追求,在重视收视效果的基础上重视收视率。

“如果我们不把关电视审美方向,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艺术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

综观我国地方媒体,在电视审美方向把握上较好的有:安徽电视台,定位于“大电视剧”,以新电视剧的引进和经典电视剧回放为主,注重电视剧的思想内涵,全天滚动播出,娱乐节目也围绕电视剧进行,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电视剧卫视”;广西电视台,定位于女性、时尚、民族,以“时尚广西”为口号,做大做强“时尚中国”、“寻找金花”等特色栏目,在获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打响了广西的知名度;香港凤凰卫视,定位于资讯,“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时政性、知识性,风格犀利,予人启发。它们都沿着“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一方向发展,既开发一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赢得发展,又通过节目向观众传播了内涵化较高的审美取向。

而要达到电视审美“内涵化”,就必须消除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一个观念误区——“收视率越高,越能体现电视艺术的价值”,将媒体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审美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其实,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比如两档节目,一档思想内容比较深刻,文化意蕴比较丰富,审美情趣比较高雅。如果只有100个人看,但这100个受众的修养都很高,他们看完后不仅获得了视听上的感官快感,而且通过快感达于心里,得到了一种认识上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由快感而升华到了美感。那么这个收视质量是高的,通过这100个人的鉴赏体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收看。这样的节目往往是可以反复播出,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提升了受众的素质。相反,如果一档很平庸的节目,虽然拥有1万个观众,但是这1万个人都仅仅是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刺激感,他们的审美修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尽管收视率是前者的100倍,它的收视质量却是低的。

电视审美范文篇5

对电视剧本体论的考究,过去传统认识认为,电视剧不是一门艺术,而是通过电磁波这一物质载体跨越时空即时、远距离来传达信息和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电视剧的技术属性层面来审视,带有一种技术为先或以技术为导向的实用主义色彩,全盘忽略了电视剧艺术本体属性的存在。在当代,电视剧所具有的艺术属性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电视剧融多种艺术元素于一身,通过强度稠密的情节艺术化来表现时代风貌。电视剧艺术性这一身份的确立,对其审美性提出了精神上的呼唤。电视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具有审美的意识形态性,其中审美性是首要的。第一,明确事物的审美性是不可复制的,复制的审美失去了物体本真中的“光晕”。这种审美性的凸显,可能因审美主体的理想、价值、尊严、知识积淀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是,其内在审美的本性不会因时间的流失、空间的转换和地点的转移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这种审美性是“先前经验”中原有的一种体验,而非超越现实的“花非花、物非物”等玄空观念的意义表达。所以,电视剧要想获得这种审美性的意义,必须要强化电视剧类型创作的多样化,为电视剧批评提供理想的实践土壤。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电视剧逐渐失去自身的审美性,它把视点转向了单纯娱乐化的创作,以娱乐代替人文关怀,忽视电视剧的审美本性,这就导致了电视剧的生存危机。第二,审美性与作品艺术性是紧密相连的,同时作品艺术性的表达离不开合理的艺术性语言和合情的创作态度。首先,在艺术语言层面,每一种艺术门类都具有自身的语言表达,语言作为不同艺术门类实现自身合理存在的媒介,本身就带有一种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象的外观展现,更多是借助语言的外化形式来传达意义。同时,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要通过想象来实现。美国著名的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认为:“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幻象,这种基本幻象便是每一门艺术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每一种艺术都存在着属于自身的艺术属性,这种属性更多是通过艺术虚幻的形式来展示,艺术门类自身的表达离不开语言外化形式的虚幻诠释。这里我们所讲的艺术语言,起到一种具有物质媒介的审美性功能,脱离了其物质外壳掩盖下纯功能性的作用。其次,是创作者的态度。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的批评传统》中,对文艺作品的创作提出了四大要素,即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由此可见,创作者构建起了世界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创作者的地位是重要的。创作者以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态度来审视作品,直接影响着作品审美性的实现。特别是在当前“跟风”“克隆”现象流行之际,如谍战剧《潜伏》的播出,引起的“谍战热”(《暗算》《黎明之前》)。电视剧的创作如何实现审美意义的持存,这对创作者的素质和创作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审美性通过对有价值意义事件的诠释,给现实中的人们一种“向上意志”的引领,起到一定的社会功能。电视剧观众之所以审美,除了在身心方面达到愉悦的目的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素质。观众通过对作品的评判,在电视剧文本层面不断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最后形成更为完善的审美态度,如鞭笞人性中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在这种审美态度的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审美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现社会担当。当前的电视剧创作,只是高调倡导其娱乐功能,而忽视了对受众价值意义的引导。

二、电视剧艺术的审美趣味探究

过去传统的文论里针对审美有没有趣味之说,有过长期的讨论,有人认为,审美是超功利性的行为,是不带目的纯粹精神上的感受,是没有趣味可言的;也有人认为,审美存在趣味的差异性,并且还有高低可言。笔者认为,审美还是有趣味可言的。提到审美趣味,我们首先要从审美主客体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阐释,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对审美主体的审视上。过去对审美趣味界定为:“它是审美鉴赏力,是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既有个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英国著名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中指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比如诗的美,不在于诗,而在于读者的情感和趣味。”他认为,审美趣味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人的审美趣味是先天的功能,它的“一般原则在人性中本是一致的”,但因“人与人的脾气不同”及“时代和国家各有特殊的习俗和看法,产生审美趣味的差异。”本文所理解的审美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借助传统潜意识中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积淀而成的审美理想,从直觉上或者是从理性上来对审美客体做出一种哲理式的、人文化的鉴赏和评判。明确了审美趣味的定义之后,接下来本文对审美趣味有无高低之分进行诠释。第一,由于审美鉴赏主体自身知识的积淀、素质修养、生活环境、民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必然在美的感受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诉求。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农村题材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作为当下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上映便引起了大众强烈的“口感上”的共鸣。作品以夸张的手法、诙谐幽默的台词、搞笑的脸谱化人物,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剧中以谢永强和王小蒙之间的爱情为主线,以刘能和谢广坤之间的明争暗斗为副线,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爱情及事业。很多人认为,《乡村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成功,在于它拍出了新时代农民的爱情故事,是一部农村现实主义的力作。但是,也有人认为,《乡村爱情故事》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农村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从审美趣味上来讲,可谓是一部趣味极其低俗的作品。前者对它顶礼膜拜,后者对它持批判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审美主体、审美趣味的差异性。第二,由于审美客体的一些特征,比如形象性、整体性等,并不会完全展示在审美主体面前,它总是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这必然会引起主体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审美趣味上的差异。形象性和完整性是审美客体的关键特征。形象性即审美客体是直观的、具体的,是能为审美主体所感受到的特征;完整性即审美客体不仅是感性的、具体的,而且要求感性形式具有完整性,这样才能引起人们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第三,通过审美关系的互通,由美学层面上的审美快感到哲学层面上的哲理思辨,这直接影响着审美趣味的高低。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形象性和完整性做出情感投射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如《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从喜剧的本体论上来讲,创作者的创作思想中缺乏对喜剧的全面认识,认为作品只要把大众逗乐了就成功了,这是一种极其迂腐的创作理念。有很多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者不是通过赚取观众的笑来实现审美价值,而是对人性真善美的褒扬或者对社会现实性的忠实再现。通过这种哲理化的思考来彰显创作者的审美理想,对生命中的个体给予人文关怀,实现对社会的担当,如电视剧《电影马向阳下乡记》和《喜耕田的故事》。审美趣味的高低,离不开审美主客体及其关系互通中价值意义的彰显。现在,很多电视剧缺乏这种现实意义的再现,导致受众成为了“精神上的侏儒”。为了当下电视剧艺术的繁荣,我们有必要开展客观、科学的电视剧批评。

三、展望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下,娱乐化、视觉化充斥荧屏,电视剧的创作要密切关注现实,把视角转向现实生活的层面,对现实做出不同角度的审视和批判,特别是对电视剧审美趣味的把握要到位,把审美趣味的问题提升到作为一种评判标准的高度。在当前的消费语境下,审美趣味和电视剧批评对电视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要求电视剧的创作要贴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气息,与时代步伐一致,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指导下,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坚持高品味、高品质、高品格的原则,消解并抵制消费语境下媚俗、低俗、庸俗之作,追求文艺作品的创作实现“乡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融合,最终借助电视剧这一新物质载体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内涵,对时代性的价值观给予新的诠释。与此同时,给予受众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实现对受众人文化的关怀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作者:徐大文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法)让•波德利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3.

[4](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电视审美范文篇6

关键词:审美消费化;审美泛化;电视产品;审美异化;审美内涵化

电视审美是通过荧屏上五光十色的电视艺术节目呈现出来的,因此,电视艺术节目中的审美取向必然代表了电视审美的发展方向。

电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艺术属性和价值规律都体现在电视艺术必须是一种审美活动。当电视审美以艺术形式出现时,就必须遵循艺术规律。“从美育角度来说艺术作用于人,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所以,电视审美应“为提升个人素质”服务,这给电视审美发展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电视审美当前的“泛化”与“消费化”现象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长起来的,它转变了此前精英文化的“小众”时代,是商业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合谋,可以说大众文化正是以实现利润为目标的文化商品化的必然结果。

“大众文化”也称“民间文化”,它主要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包括各种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广告、时尚杂志、流行歌曲、动漫画制品、营业性体育比赛、时装模特走秀及各种选秀比赛等。

这其中,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霸权,其主宰地位与传播能量是显而易见。电视产品就是一个消费品,因为它是拿来消费的,所以必定带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这不仅消解了传统审美的高雅性、严肃性,而且泛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模式化了的个人话语代码,无边际的审美快感使审美体验在不同人群中的距离缩短为“零”。

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加之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高收视率,电视节目不断追奇,导致当今电视审美逐渐变异为“消费化”这一有悖于艺术“为提升人的素质”的审美走向,即片面追求电视节目带来的经济利益、收视率,节目形式华丽、煽情,仅供受众消遣,对提高人的素质没有实际意义。

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电视台“我型我SHOW”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堪称电视“审美消费化”的典型。它们以普通观众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对象,让这些普通人进行一定的训练和包装之后,有机会走上“星光大道”,其结果是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给电视台、商家带来不菲的收入。

然而,这类选秀节目的电视审美取向都极富争议。评委和观众对选手的评判往往发生错位,评委们考察的主要是选手的唱功技巧和舞台表现力,而普通观众除了看唱功外,更主要还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及私人情感。2005年“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她的唱功在三甲中并不是最好的,外形也并不出色,但她以极其鲜明的个性、另类的气质和一种打破中国传统的“双性形象”获得了最高人气;“我型我SHOW”前五强中的施洋,虽为男生,却嗓音尖锐,参赛时专挑女生歌曲演唱,专家批评其唱功不佳,在台上表演时甚至将自己衣服剪破,大肆耍宝、搞怪,竟也人气飚高,晋级五强。如此电视节目传递出的审美取向,越发演变为对传统审美的颠覆。

在分析“超级女声”的社会影响时,2005年10月人民网理论频道首发了近四万字的七篇系列调查报告——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了其负作用:“超级女声”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超级女声”强调忽略参赛者的知识素养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超女”的价值观念。以人人都能唱出的歌声为选拔内容,比以学习成绩为内容的比赛更为有趣,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因而,“超级女声”成为青少年心中实现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目前,此类选秀节目在全国呈蔓延趋势。央视制作有“非常6+1”、“星光大道”,东方卫视有“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安徽电视台有“超级少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当今由电视“审美泛化”引起的“消费化”影响呢?

其实,从大的社会范围来看,特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选秀节目的走红也与当前我国社会弥漫的浮躁情绪有关,最直接地说,是与人们渴望“出名”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这种思潮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缺乏引导和规范,就容易演变为一种浮躁的情绪和行为。一旦这种浮躁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失范的现象。

二、电视审美向“异化”、“内涵化”相结合的趋势发展

中国在跨世纪之际,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12亿人口中拥有3亿多部电视接收机,2000多座电视台,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就决定了电视将成为全社会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全社会“人”的综合素质,电视在完成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也将责无旁贷地在强化全民族审美水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的电视媒体对流行文化宣传力度太过火了,总以为老百姓最喜欢的仅此而已,不惜工本拍摄,非常讲究声色光效、画面造型。在黄金时间,流行文化占尽风流,高雅文化年复一年退避三舍。这个事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却是快餐型的软性文化,缺乏当代美学思想的支撑,未能吸纳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审美思维成果,缺乏内涵。

有人认为现在是文化转型期,人类传统的审美习惯应该改变了。但是,无论如何,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电视媒体必须把好电视审美大关,形成电视审美“异化”和“内涵化”相结合的良好发展趋势。“异化”是指各媒体应顾全大局,不盲目跟风,发展有自己特色形式的电视节目;而“内涵化”即对电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格调的高追求,在重视收视效果的基础上重视收视率。

“如果我们不把关电视审美方向,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艺术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公务员之家:

综观我国地方媒体,在电视审美方向把握上较好的有:安徽电视台,定位于“大电视剧”,以新电视剧的引进和经典电视剧回放为主,注重电视剧的思想内涵,全天滚动播出,娱乐节目也围绕电视剧进行,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电视剧卫视”;广西电视台,定位于女性、时尚、民族,以“时尚广西”为口号,做大做强“时尚中国”、“寻找金花”等特色栏目,在获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打响了广西的知名度;香港凤凰卫视,定位于资讯,“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时政性、知识性,风格犀利,予人启发。它们都沿着“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一方向发展,既开发一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赢得发展,又通过节目向观众传播了内涵化较高的审美取向。

而要达到电视审美“内涵化”,就必须消除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一个观念误区——“收视率越高,越能体现电视艺术的价值”,将媒体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审美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其实,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比如两档节目,一档思想内容比较深刻,文化意蕴比较丰富,审美情趣比较高雅。如果只有100个人看,但这100个受众的修养都很高,他们看完后不仅获得了视听上的感官快感,而且通过快感达于心里,得到了一种认识上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由快感而升华到了美感。那么这个收视质量是高的,通过这100个人的鉴赏体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收看。这样的节目往往是可以反复播出,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提升了受众的素质。相反,如果一档很平庸的节目,虽然拥有1万个观众,但是这1万个人都仅仅是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刺激感,他们的审美修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尽管收视率是前者的100倍,它的收视质量却是低的。

电视审美范文篇7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长起来的,它转变了此前精英文化的“小众”时代,是商业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合谋,可以说大众文化正是以实现利润为目标的文化商品化的必然结果。

“大众文化”也称“民间文化”,它主要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包括各种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广告、时尚杂志、流行歌曲、动漫画制品、营业性体育比赛、时装模特走秀及各种选秀比赛等。

这其中,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霸权,其主宰地位与传播能量是显而易见。电视产品就是一个消费品,因为它是拿来消费的,所以必定带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这不仅消解了传统审美的高雅性、严肃性,而且泛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模式化了的个人话语代码,无边际的审美快感使审美体验在不同人群中的距离缩短为“零”。

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加之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高收视率,电视节目不断追奇,导致当今电视审美逐渐变异为“消费化”这一有悖于艺术“为提升人的素质”的审美走向,即片面追求电视节目带来的经济利益、收视率,节目形式华丽、煽情,仅供受众消遣,对提高人的素质没有实际意义。

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电视台“我型我SHOW”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堪称电视“审美消费化”的典型。它们以普通观众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对象,让这些普通人进行一定的训练和包装之后,有机会走上“星光大道”,其结果是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给电视台、商家带来不菲的收入。

然而,这类选秀节目的电视审美取向都极富争议。评委和观众对选手的评判往往发生错位,评委们考察的主要是选手的唱功技巧和舞台表现力,而普通观众除了看唱功外,更主要还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及私人情感。2005年“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她的唱功在三甲中并不是最好的,外形也并不出色,但她以极其鲜明的个性、另类的气质和一种打破中国传统的“双性形象”获得了最高人气;“我型我SHOW”前五强中的施洋,虽为男生,却嗓音尖锐,参赛时专挑女生歌曲演唱,专家批评其唱功不佳,在台上表演时甚至将自己衣服剪破,大肆耍宝、搞怪,竟也人气飚高,晋级五强。如此电视节目传递出的审美取向,越发演变为对传统审美的颠覆。

在分析“超级女声”的社会影响时,2005年10月人民网理论频道首发了近四万字的七篇系列调查报告——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了其负作用:“超级女声”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超级女声”强调忽略参赛者的知识素养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超女”的价值观念。以人人都能唱出的歌声为选拔内容,比以学习成绩为内容的比赛更为有趣,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因而,“超级女声”成为青少年心中实现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目前,此类选秀节目在全国呈蔓延趋势。央视制作有“非常6+1”、“星光大道”,东方卫视有“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安徽电视台有“超级少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当今由电视“审美泛化”引起的“消费化”影响呢?

其实,从大的社会范围来看,特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选秀节目的走红也与当前我国社会弥漫的浮躁情绪有关,最直接地说,是与人们渴望“出名”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这种思潮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缺乏引导和规范,就容易演变为一种浮躁的情绪和行为。一旦这种浮躁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失范的现象。二、电视审美向“异化”、“内涵化”相结合的趋势发展

中国在跨世纪之际,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12亿人口中拥有3亿多部电视接收机,2000多座电视台,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就决定了电视将成为全社会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全社会“人”的综合素质,电视在完成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也将责无旁贷地在强化全民族审美水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的电视媒体对流行文化宣传力度太过火了,总以为老百姓最喜欢的仅此而已,不惜工本拍摄,非常讲究声色光效、画面造型。在黄金时间,流行文化占尽风流,高雅文化年复一年退避三舍。这个事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却是快餐型的软性文化,缺乏当代美学思想的支撑,未能吸纳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审美思维成果,缺乏内涵。

有人认为现在是文化转型期,人类传统的审美习惯应该改变了。但是,无论如何,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电视媒体必须把好电视审美大关,形成电视审美“异化”和“内涵化”相结合的良好发展趋势。“异化”是指各媒体应顾全大局,不盲目跟风,发展有自己特色形式的电视节目;而“内涵化”即对电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格调的高追求,在重视收视效果的基础上重视收视率。

“如果我们不把关电视审美方向,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艺术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

综观我国地方媒体,在电视审美方向把握上较好的有:安徽电视台,定位于“大电视剧”,以新电视剧的引进和经典电视剧回放为主,注重电视剧的思想内涵,全天滚动播出,娱乐节目也围绕电视剧进行,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电视剧卫视”;广西电视台,定位于女性、时尚、民族,以“时尚广西”为口号,做大做强“时尚中国”、“寻找金花”等特色栏目,在获得良好收视率的同时,打响了广西的知名度;香港凤凰卫视,定位于资讯,“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时政性、知识性,风格犀利,予人启发。它们都沿着“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一方向发展,既开发一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赢得发展,又通过节目向观众传播了内涵化较高的审美取向。

而要达到电视审美“内涵化”,就必须消除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一个观念误区——“收视率越高,越能体现电视艺术的价值”,将媒体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审美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其实,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比如两档节目,一档思想内容比较深刻,文化意蕴比较丰富,审美情趣比较高雅。如果只有100个人看,但这100个受众的修养都很高,他们看完后不仅获得了视听上的感官快感,而且通过快感达于心里,得到了一种认识上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由快感而升华到了美感。那么这个收视质量是高的,通过这100个人的鉴赏体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收看。这样的节目往往是可以反复播出,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提升了受众的素质。相反,如果一档很平庸的节目,虽然拥有1万个观众,但是这1万个人都仅仅是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刺激感,他们的审美修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尽管收视率是前者的100倍,它的收视质量却是低的。

电视审美范文篇8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传播载体

在电视竞争激烈的时代,在娱乐充斥荧屏的时代,《百家讲坛》火了,火得让所有的电视人感到嫉妒。讲桌一放,老师一站,就这么一个缺少包装、缺少炒作、缺少明星的“高级评书”,竟然以不可思议的“小成本”制作,拿下央视收视率排名第二位节目的成绩。《大国崛起》火了,火得让人惊叹,对西方大国崛起历史深入浅出的演绎,让内容如此精英化的节目,把学者、政府官员和普通的老百姓同时吸引到了电视机前,并引发了受众对当代中国崛起的思考。

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说老百姓“只爱八卦,不爱文化”绝对是错误的。作为承载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电视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文自然、娱乐生活、新闻资讯、知识传播、生活服务,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每个方面也都能创造成功。电视节目通往成功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怎样体现?笔者以为,“洞察人性,洞悉人心”,这个曾被易中天老师用来概括曹操驭人之术的论断,同样适用于电视节目的创作。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审美的评判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成功的案例已经表明,能够与时俱进洞悉大众心灵的节目在争夺观众中已经获胜。当今很多电视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它用大众的语言与大众对话,使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达成精确对接,正是电视美学再创造的功劳。因此,在为成功节目创造的奇迹感动之余,深入探讨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征,探讨电视制作对素材的再创造等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因为,观众正在期待着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

一、电视的观众:爱看故事的那群人

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在于说的内容,更在于说的方式。从成功的案例来看,内容编排的故事化或者说剧情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基本方向。很多节目的成功在于讲故事,《百家讲坛》是在讲故事,《大国崛起》是在讲故事,湖南卫视的《变形计》是在讲故事,《鲁豫有约》是在讲故事……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故事有人物、情节、环境,有悬念和猜测,有推理和判断,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和审美需求,能使观众获得融入其中的乐趣,从而对节目念念不忘。

“讲故事”能够将庞大而复杂的题材分解为若干个小巧而单纯的单元。小巧,让观众不至于疲劳;单纯,可以将一件事讲得更精彩。有人说,《百家讲坛》就是比较高雅的评书,这个评价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该节目“讲故事”的表现特征。说评书的办法就是每一回说个故事,完了来个“下回分解”留个悬念。传统的评书、章回小说,现在的电视剧,都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应用。

从扭转《百家讲坛》节目命运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说起,主讲阎崇年以“董鄂妃身份之谜”、“太后再嫁之谜”、“咸丰”大大小小的故事串起整个节目,一桩又一桩的清宫疑案是大多数观众知悉却不熟悉的事实。这些事实,正是节目吊起观众胃口的兴趣点和切入点,跟着阎崇年老师,读史的过程被简化为听故事,不知道怎么看书和没时间看书的观众被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吊起了胃口。

通过“讲故事”能够将抽象、枯涩的理论转化为观众看得懂,且爱看、具体、感人和形象化的电视节目,这是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电视节目通过“讲故事”,可以使观众娱乐、愉快地学习,也可以使观众由直观的事实,形象、轻松地去接触事物本质。

CCTV经济频道耗时三年的恢宏大作《大国崛起》,便是以生动的故事在讲大道理,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历程讲述中,贯穿了若干生动的故事,为观众建立了立体的时代背景,从“伊莎贝拉女王御驾亲征光复西班牙”的故事中,观众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欧洲影响的增强;从“独裁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宽容莎士比亚”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英国的政治文化氛围;从“法国皇后玛丽安东奈特”一句名言“法国老百姓吃不起面包,可以吃蛋糕”中,观众可以领悟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等等。故事,使节目更加生动,丰满,亲近。

再举一个与普通大众生活更加密切的例子,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之《网瘾少年》。这是真人秀节目,以网瘾少年魏程与贫穷农村少年高占喜互换身份为节目卖点,7天的时间里,魏程能够在艰苦的农村里生活,而从未接触繁华都市的高占喜在经历7天奢华的城市生活之后,继续回到落后困顿的农村,能否保持农村少年的纯朴?可以说,这是一个集煽情与悬念于一体的故事,节目开播之前,如此“噱头”已经撩拨起观众的兴趣,而节目开播后,百度的“魏程吧”、“高占喜吧”更是很好地说明了该节目的影响力。

以上案例,说明了内容编排的故事化、剧情化,能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但这并非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唯一技巧,而征服观众的根本依然是节目的立意和内容符合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至于技巧,则依立意的内容去灵活创造、灵活取舍。

二、电视的成功:让观众感动和共鸣

一位观众曾经对笔者说过,最好看的电视作品并不是那种雕琢文字、刻意求怪的东西,而是将观众心里面一些有感觉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用具体的节目表达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也就是本文开始指出的——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的对接。对接得好,观众会成为节目的铁杆粉丝;对接不好,只能让观众按动手中的遥控器。

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有两个境界:一是让观众爱看,到时间肯定要坐在电视机前;二是促进观众思考和学习,节目播完了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被节目激发的兴趣和求知欲。

《百家讲坛》和《大国崛起》都很精彩地展现了这两个境界。首先说《百家讲坛》,该节目的成功取决于调动观众学习历史的兴趣。以阎崇年老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为例,针对影视剧对历史的戏说,他的“正说”不仅保证了节目不会偏离历史教育的轨道,而且巧妙地吊起了观众的胃口。看了节目,很多观众不禁惊呼,若没有《百家讲坛》,受电视剧的“欺骗”不知何时能够清楚:首先是,知道了电视剧中大臣们称呼活着的孝庄“孝庄皇太后”是典型的文化错误,因为“孝庄皇太后”是在她死后才拥有的谥号;受《鹿鼎记》影响的金庸迷,许多人第一次知道建宁公主其实是康熙皇帝的姑姑,而不是妹妹。节目播出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不仅购买《正说清朝十二帝》图书收藏,同时也纷纷寻求节目中提到的历史典籍,了解更多的信息。

从完成收视率到引发观众学习历史的热潮,《百家讲坛》展现了电视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强大引导力。《百家讲坛》播出《刘心武解读<红楼梦>》,很多观众通过论坛等形式表达了对该节目的观感,并提出很多与刘心武老师对《红楼梦》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件很好的事,说明观众对电视节目传播的资讯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转变为主动思考。观众开始主动思考了,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便达到了,节目保持长盛不衰就有了后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共鸣是电视节目的内涵与大众生活的搭接。《百家讲坛》马瑞芳之《说聊斋》,节目是这样进行的前期宣传:20世纪8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九迪·蔡曾说:现在美国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文章都是教女人如何在男人面前保持性魅力,而在300年前封建闭塞的中国,蒲松龄竟然已经写出了像《恒娘》这样的小说!妻子利用性魅力打败竞争对手,把丈夫牢牢握在手心。17世纪中国作家竟然写出了可供20世纪美国妇女参考的小说,太神奇了。这期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征服了观众。在这个案例中,节目运用了这样的技巧。

这个案例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的秘密往往是隐藏于人心之中的人性本能,洞悉了这个秘密,便找到了感染他人的力量。找到了这种力量,就找到了以独特审美视角打造成功电视节目的切入点,在让观众心灵震撼的刹那,便是节目成功的一刻。

三、电视的精神:洞察时代的召唤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心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导力量,必然应该承担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电视节目的成功,完全取决于编导策划能否洞察时代的召唤。

对于《大国崛起》被广泛认可,总编导仁学安指出:“这完全是由于我们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对于当时舆情的了解,对于今天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而做出的。”《大国崛起》是偶然和必然的交织,在节目制作三年前的一个早晨,任学安在汽车上的收音机里听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了题为“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集体学习,任学安在同名丛书《大国崛起》的后记中将其称作“历史的召唤”。没有对时代精神领悟的必然,这条偶然听到的新闻,就不会激发创作者的灵感。依据《大国崛起》主创仁学安的观点,该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知识性。这部系列片较系统地反映了九个国家在过去五百年中逐步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国的历史,……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有些国家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过伤害,也给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过伤害,我们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第二,符合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符合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对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集体思索。……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国力越来越强,中国正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是什么样子,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也就由此产生了思考它的一种现实需求。上述这段话其实说明,《大国崛起》的成功三要素:第一,引人兴趣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第二,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认知习惯(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与时代民众对国家富强的集体向往形成了共鸣(其实,我们从来就是一个大国,而作为一个现代世界的大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相对于《大国崛起》这一类型大题材纪录片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央视的《梦想中国》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等节目则典型地映鉴了普通人心中的明星梦。《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与美国的《美国偶像》属于同一类型。《美国偶像》在美国本土的收视率超过了《谁是百万富翁》,甚至冬奥会和奥斯卡转播收视率也无法与其相比。《超级女生》和《梦想中国》在中国的走红同样证明了草根文化在全球的走红,也证明了电视的大众文化属性,与大众的心灵越贴近,就越能获得成功。

四、电视的使命:大众文化的主导

电视海纳百川包容多元文化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者。乍听起来,这个论断似乎很矛盾,既是大众的,又何须多元?解开这个疑问,还得从文化的概念说起。

文化包括四个层次:(1)主导文化,指体现特定时代群体的文化形态。(2)高雅文化,亦称“精英文化”,指表达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的文化形态。(3)大众文化,指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形态。(4)民间文化,指体现普通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形态。而“大众”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的大众概念层面上,大众文化是一个包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狭义大众文化的泛文化概念类型。

传媒文化是大众文化。电视的表现模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语言)的社会功能:以大量的信息、流动的和模式化的文体、类型化的故事及日常氛围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审美需要。电视是广义的大众文化的代表,是多种文化的转换器。这是因为电视文化是直接面向家庭的传播媒介,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有家庭,也就形成了电视对多种文化形态类型的超强包容性,加之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身,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传播最先进的载体,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和主导意义显而易见。电视文化传承的是广义大众文化,这正是电视节目观众群体细分和影响其他媒体的内在动力。公务员之家

电视审美范文篇9

【关键词】《琅琊榜》;审美化生存;意境;浪漫主义;悲剧;崇高

在文化与感官、消费空前结为一体的今天,人类的精神出路将更加倚重于“审美”,如果不能在这最深重的矛盾中突围,作为整体的人的前景将是暗淡无光的。作为2015年度中国电视市场中的一匹“黑马”,54集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可谓是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审美化生存的典范。本文将从意境美的电视化呈现、浪漫主义的艺术观照,以及由悲剧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发,探讨电视剧《琅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气度实现自身的审美化生存。

一、传统意境美的电视化呈现

意境是我国传统审美艺术的最高层面,代表着我国具有独特东方文化气质的审美价值观。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苏州园林,还是烟波浩渺一扁舟的《寒江独钓图》,或者是“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的唱词古曲,都讲究“物与神游”“得意忘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氛围,追求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美学效果。在电视剧艺术中,意境主要指的是整部作品通过电视手段营造出的一个有机统一的独特艺术境界。它是创作主体们通过电视艺术手段(主要是试听造型、节奏语言)以及全剧事件、人物言行、人物性格等表现出的精神主旨和艺术氛围。《琅琊榜》的出现,不仅让大众眼前一亮,而且也警醒着电视剧制作人员注重意境创造的必要性。(一)庄重审慎的视听造型。1.引人遐想的意蕴留白。“留白”一词源于我国传统的书画艺术,通过在画面上留下空白,使整幅作品的画面和章法更为精美协调,同时给观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人们熟知的《秋江鱼隐图》《溪山清远图》等都是成功运用留白、创造边角山水的典范。在《琅琊榜》中,这样的留白也是屡见不鲜。《琅琊榜》开篇不久,江左盟盟主梅长苏就以极为神秘的姿态出场。破晓的江面薄雾蒸腾,水波不惊,然而这样平静的画面却被庆国公府追拿家奴的叫嚣声打破,一场厮杀即将上演。就在此时,朦胧的江对岸传来了一阵飘渺悠远的笛声,一袭白衣、一叶轻舟,在若隐若现的山水之中,梅长苏翩然现身(如图1)。此情此景,像极了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舟一人,山川寂寥,除了清冷的色调外别无他物。这悠远的意境让观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水域的烟波浩渺、寒气逼人。此时此刻,除了轻舟漾过水面的波澜声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庆国公府主将季赢则拱手作揖——这不仅暗示着轻舟上的人非等闲之辈,也为接下来的紧张剧情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此处留白的营造,塑造了江左山水的空疏寂静,也让观众对迷一般的梅长苏产生了好奇。像这样的留白在《琅琊榜》中还有很多,这些恰到好处的留白为整部剧增添了幻美意境。图12.精致细腻的画面构图。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中庸之道、和谐之善、对称之美。《琅琊榜》一经播出,就被网友称为“处女座良心剧”,因为该剧的画面布局有着“强迫症”一般的精致细腻。除了大量运用传统的对称之外,编导们还精心运用了其他布局方式,加强画面的意境美与仪式感。微博用户“我们当猫吧”曾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力分析<琅琊榜>到底为什么这么“好看”?》的文章,从画面构图的角度,举例指出该剧运用了“三分法则”“对角线构图”“黄金三角形”“黄金螺旋”等方法,而这些法则的精准运用也使得画面背后的情感更有张力、意境更加深远。在构图中,中央部位通常留给最重要的视觉形象。我们常说,一幅画必须平衡,焦点必须集中,中央部位具有稳定感,常用来表现严肃、庄严的气氛,并且,在中央部分的主体应具有支配感和权威性。梁帝寿辰当天,笠阳公主孤身一人手持谢玉手书在承乾殿向其请命(如图2),随着附议人数的逐渐增加,画面最终形成以靖王为首的“V”形人物排列(如图3)。整个场景以靖王为中心,笠阳、霓凰等人则以“V”字形分别在左右对称排开。如此布局给人以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靖王坚决平反赤焰军冤案的决心,意味着他在这场请命中起着最主要的领袖作用,是所有希望冤案昭雪的人们的精神支撑。同时,庄重的对称构图加上靖王近景,以及众人中景的景别取舍,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股夺人的气势,这也就暗示了众人冒死与梁王展开了激烈的心理战。图2图33.庄重得体的服装礼仪。作为古装剧的重要成分之一,服装礼仪对观众起着重要的“情景引入”作用,在意境的传达中扮演着“传形”的重要角色。作为一部制作精良的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并没有因原小说架空历史而对剧中的人物设计随意而为,相反,编创人员为电视剧拟定了明确的朝代背景。在着装方面,剧组没有完全还原古代人物服饰,但在礼仪、言行等方面都大量参考了古代的规范,从衣服前襟的右衽,到系在身上的玉佩,以及不同身份人物服装的材质、花纹与颜色,屋内烛光光源的设计,等等,剧组都进行了得体设计。也正因如此,整部《琅琊榜》成功再现了中国传统服装古典雅致的风格。(二)张弛有度的节奏语言。电视剧的节奏是创作者根据作品中戏剧冲突和人物的情感状态,运用电视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在句子或段落里形成动与静、动与动、静与静、快与慢、长与短、强与弱的对应,并通过观众的生理感知进而作用于观众审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节奏是整个电视剧叙事的“呼吸”,因此,节奏语言的设计,对于电视剧塑造特定的氛围和精神主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主创人员的艺术化与审美化处理,《琅琊榜》的节奏感主要源自蒙太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互相对应。当然,如果要将若干个蒙太奇段落的节奏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要对剧中人物的内心节奏进行较为准确把握。全剧高潮当属梁王寿辰当日的群臣请命。当天早晨,靖王携新婚妻子前往梁帝宫中请安,梁帝心情大好,别有兴致地和靖王一起用膳下棋。一家人喜乐祥和聚在一起,宫廷之中的天伦之乐莫过于此。在接下来的庆典上,歌舞升平,群臣朝拜。然而,笠阳公主的请命如约而至,整个气氛随着皇帝的不悦一下子降到冰点。随着蒙挚、霓凰等重量级人物加入请命的行列,群臣情绪激昂、纷纷附议,全场情绪冲向高潮;梁帝则从刚开始的兴致勃勃转向一头雾水,紧接着,伴随着赤焰军冤案真相逐渐揭开而恼羞成怒——直到靖王挺身而出、梅长苏真实身份的揭开,梁帝才最终明白自己走入了一个精心设计好的局。“儿臣一向以皇长兄为楷模,但是儿臣,却绝不会是第二个皇长兄。”举起的长剑落地,梁帝的白发凌乱不已,此时此刻,其心理防线已经全面崩溃。盛怒之后,失魂落魄的他一遍又一遍长笑不已,嘴里喊着“乱臣贼子”,步履蹒跚地走向大殿门口,等待他的是早晨和儿子没有下完的那局残棋。在这里,创作人员通过对节奏张弛有度的处理,将电视剧的终极矛盾推向了顶峰,也浓墨重彩地亮出了全剧的精神主旨;梁帝对权力的迷失、靖王对彻查赤焰军冤案的孤愤与执念,以及朝堂上下纯良官员隐忍多年终得附议的夙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节奏本身的起伏也使整部《琅琊榜》的意境传达成为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电视剧的“以形写神”才有了一个更为多样融合的形式基础。

二、浪漫主义的故事架构与情感演绎

浪漫主义的美学原则是电视剧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元素,它使电视剧作品具有了耀眼的情感光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超高的精神旨归。作为一部古装传奇剧,《琅琊榜》散发出的浪漫主义气息在主旨的表达与升华中起到了不可撼动的作用。(一)沉冤昭雪的主观性强调。浪漫主义美学原则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主体,即艺术创造中主观性的强调。在传统的宫斗剧或者权斗剧中,权力的争夺是整部剧的核心或者是主题,然而在《琅琊榜》中,梅长苏辅佐靖王并使之最终操控整个政局,仅仅是作为平反赤焰军冤案的手段,这就使得整部剧具有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为了赤焰军,活下去。”在电视剧的开端,梅长苏从赤焰军惨遭屠戮的恶梦中惊醒。作为赤焰军副帅、梅岭一役的幸存者之一,13年来,他以羸弱之躯隐姓埋名、卧薪尝胆,每往前走一步,都是为了冤屈得以昭雪、忠魂得以长眠。在太子誉王争权夺势气焰正盛之时,他让蔺晨所在的琅琊阁放出“麒麟才子,得之得天下”的预言,并在名义上顺理成章被逼入京。实际上,他是主动出击、展开运筹多年的复仇与平冤大计。剧中第二位重要人物——靖王,他在梅长苏的帮助下,从一个置身权斗之外的“流放皇子”最终成长为皇室继承人,但他上位的目的也并不在于夺权。满怀着对赤焰军冤魂的孤愤、对挚友林殊惨死的悲痛,靖王对这段往事耿耿于怀,然而面对梁帝,他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梅长苏的出现和最终身份的揭晓,他的内心再次燃起了重审赤焰军旧案的烈火,对梅岭忠魂的清白也更加坚信不疑,而实现夙愿的唯一途径,就是成为太子,掌控朝局。这样一来,对于主观情感极其强烈的《琅琊榜》,其故事架构就不再是简简单单争宠或是夺位,而是为了人世间真相的揭开、正义的长存而进行的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平冤与复仇。在阵营设置上,梅长苏与靖王的政治联盟与太子、誉王的智囊团人物设定并不均衡,在一年多时间内,梅长苏在两宫对峙中长驱直入、剪羽除翼,靖王则暗渡陈仓、蚕食两党,成为储君,他们的成功不能说是一帆风顺,却也是有惊无险。这样的设置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很多网友也指出,《琅琊榜》的权力斗争情节和《雍正王朝》《贞观长歌》《甄嬛传》相比并不在一个级别。但是,过于渲染权斗,势必反客为主,弱化全剧的精神旨归,浪漫主义下的美好愿景也会沦落为利己主义的附庸。(二)不可名状的激情与隐忍。《琅琊榜》的整体风格委婉而不失大气,含蓄而不失坚决,这不仅得益于全剧浪漫主义的精神旨归,也归功于对人物情感演绎的浪漫主义手法。全剧最主要的情感线是梅长苏和靖王如骨肉般的兄弟之情。面对忠良耿直的靖王,梅长苏选择了承担:“他天性不善权谋,又厌倦权位之争,夺嫡是何等凶险之事,以他这样的性格,怎么敌得过心狠手辣、实力雄厚的太子和誉王呢……这些痛苦和罪孽,靖王承受不了,就让我来背负,那些阴暗、沾满鲜血的事,就让我来做。”而当靖王被夏江的诡计蒙蔽,几近与梅长苏断绝往来之时,他的悲愤与痛楚也如决堤般倾泻而出:“萧景琰,你有情有义,可你为什么就没脑子,13年前梅岭的火烧得还不旺吗?祁王府的血流得还不够多吗?你到底还想把多少人命搭进去!”面对靖王决绝的背影,梅长苏依然不能够、也不可以真正表明自己的身份与初衷,也许只有在神志不清的情形下,他才能喊出“景琰,别怕”的呓语——这是他时时刻刻挂在心头的惦念,但是面对翻案与夺嫡的重重危局,他只能将这种热烈而沉重的情感默默埋葬。在梅长苏的内心,经历百转千回、九死一生之后的静水流深和为了揭开真相、安抚忠魂的澄澈情怀,糅合成一种不可名状的隐忍与激情。澄静的隐忍,不仅仅是为了来日的厚积薄发,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最在意的人;烈焰般的激情,来源于对朝堂清明、百姓安居的崇高愿景,也源于对邪不胜正、沉冤昭雪的坚信不疑。当然,选择隐忍的不仅仅是梅长苏一人,霓凰郡主对爱情的克制、靖王母亲静妃以静制动的慧敏,以及所有为了重审旧案的人们的沉默,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同一个信仰。在梁帝寿辰的庆典上,这些积蓄已久的隐忍在笠阳长公主的请命之下集体爆发,整部电视剧蓄势已久的情感也在这里被挥洒得淋漓尽致。这种“含蓄而壮美”的浪漫主义情愫,使得一部《琅琊榜》沉郁顿挫、荡气回肠。

三、悲剧命运下的崇高感与生命力

《琅琊榜》散发出的气息之所以非同凡响,除了声画形式的精益求精、故事内容与情感演绎的浪漫主义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主人公的命运而贯穿整部电视剧的悲剧色彩。悲剧可以把我们从现实世界带到深刻激情的理想世界,消除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厌倦无聊;也正是这种悲剧色彩迸发出的崇高感与生命力,将《琅琊榜》的美推向一个极致。(一)坚不可摧的崇高灵魂。在《琅琊榜》的最后,冤案得以平反,忠魂得以长眠,始作俑者也得到了制裁,但是,梅长苏选择了一种回归式的死亡。这种终极意义的悲剧命运,将肉体的毁灭引向精神的再生,也给全剧赋予了更加崇高的审美意义。这种崇高感不仅仅源自梅长苏特定而纯粹的社会地位,也取决于他坚定不移的信仰与价值追求。“希腊古典悲剧都是围绕着英雄和国王的命运来写的,这些人都是声名赫赫、受人崇敬的像神一样的人物。仿照古典作品来写的法国悲剧,在人物的选择上甚至更严格。就连浪漫型的悲剧也没有任何例外。”在《琅琊榜》中,对于主人公梅长苏的设置同样遵循这一惯例。不论是昔日的朝堂还是如今的江湖,他的社会地位都是特定而纯粹的。梅岭一战之前,他原本是赤焰军副帅林殊,青年才俊的他在朝堂上地位显赫、前途无量;13年后,他成功化身为江左盟盟主,此时的他在江湖上声名远扬、五湖景仰。这种双重身份的设计也为他在平冤过程中做事与用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命运的车轮辘辘驶近,没有一个人可以重新扭转时间的因果——死里逃生的他多年来受火寒奇毒的煎熬,生命危在旦夕,这种死亡带来的无形羁绊也暗示着梅长苏不可逃脱的命数。特殊的身份、不凡的使命以及致命的病痛,使得他所承担的一切都让观众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感和敬畏感。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所有在崇高感中,这样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的根源是崇高事物展示的巨大力量,而在悲剧感中,这种力量呈现为命运。”“当然,纯粹的地位虽然重要,却不足以产生悲剧效果。悲剧主角还往往是一个非凡的人物,无论善恶都超过一般水平,他的激情和意志都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在《琅琊榜》中,一切权术与谋略,不是为了林门荣宠,也不是为了靖王上位,梅长苏的活,是为了还世间清白、祭七万忠魂的活。而在这条洗雪冤屈的道路上,他和所有希望重审旧案的人都面临着重重危局——从太子、誉王日渐激烈的权斗,到谢玉、夏江老谋深算的阴险,以及他们最终不得不面对的梁帝,没有坚定的决心,根本无法走到最后。正如《琅琊榜》原著中梅长苏的自白:“虽然我也会难过,但当一个人的痛苦曾经超越过极限的时候,这种程度的难过就是可以忍耐的了。”面对康德所说的对崇高事物的观照中那种“暂时阻碍的感觉”,若没有梅长苏本人13年来的苦心经营、运筹帷幄,面对痛苦展现出的强大隐忍与坚守,以及内心对于真相和正义契而不舍的追求,揭开冤案真相的夙愿恐怕将是一场空。(二)向死而生的生命感。叔本华曾经说过,悲剧能够把人类的情感“推向振奋的高处”,因为悲剧在哀悼肉体失败的同时,庆祝精神的胜利。对于梅长苏,他面对的不仅是洗雪冤屈的艰难险阻,还有多年病痛带给他的生命威胁——这是导致他本人悲剧宿命的根源所在,也是全剧爆发出强烈生命力的根源所在。尼柯尔教授曾说过:“悲剧认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没有对苦痛与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最终的悲剧情怀。赤焰军一案重审之后,梅长苏原本打算与蔺晨归隐江湖、医治顽疾。然而,梁帝晚年的昏庸治理,南朝境内纷乱四起,已代北魏而立的东魏趁机兴兵南下,朝中一时无人能够领兵。此时此刻的梅长苏,火寒毒对他的侵害已然深入骨髓,但他毅然披甲出征,势必做回当年的赤焰军副帅林殊。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放弃,而是选择。“我当了整整13年的梅长苏,却能在最后选择林殊的结局,这对我而言难道不是幸事么?”从那时开始,死亡再也不能对梅长苏构成威胁,悲剧的宿命再也不能阻挡他重新做回自我的决心。三个月之后,大梁得以和平安定,正义也得到了伸张,作为正义的象征,梅长苏却在沙场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悲剧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底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和努力向上的意识。”梅长苏离开了,他向死而生的风骨与胸襟,却铭刻在了剧中剧外所有人的心里,这也正是《琅琊榜》最终能够从2015年度国内电视剧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中国电视剧的审美化生存,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价值取向。《琅琊榜》的成功,不仅在于通过电视化的手段精益求精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还在于使用浪漫主义的叙事手法、抒情方式,使全剧绽放出耀眼的情感之美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之美。最令人荡气回肠的美在于剧中传递出的价值观念。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阵痛期,于外,人们在物质上面临着空前的对立与矛盾;于内,重重压力也让人们开始迷茫、焦虑和不安。《琅琊榜》传递出的朝堂清明、百姓安居、邪不胜正、沉冤昭雪的价值观念,使现实中处于压力与困境中的人们时刻观照自己,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升华,这也正是电视剧本身的审美化生存体现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耿婧琦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晶,李胜利.美学前沿(第2卷)[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62.

[2]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61-112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1.

电视审美范文篇10

关键词:审美消费化;审美泛化;电视产品;审美异化;审美内涵化

电视审美是通过荧屏上五光十色的电视艺术节目呈现出来的,因此,电视艺术节目中的审美取向必然代表了电视审美的发展方向。

电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艺术属性和价值规律都体现在电视艺术必须是一种审美活动。当电视审美以艺术形式出现时,就必须遵循艺术规律。“从美育角度来说艺术作用于人,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素质’。”所以,电视审美应“为提升个人素质”服务,这给电视审美发展的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电视审美当前的“泛化”与“消费化”现象

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成长起来的,它转变了此前精英文化的“小众”时代,是商业时代文化和经济的合谋,可以说大众文化正是以实现利润为目标的文化商品化的必然结果。

“大众文化”也称“民间文化”,它主要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包括各种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广告、时尚杂志、流行歌曲、动漫画制品、营业性体育比赛、时装模特走秀及各种选秀比赛等。

这其中,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霸权,其主宰地位与传播能量是显而易见。电视产品就是一个消费品,因为它是拿来消费的,所以必定带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这不仅消解了传统审美的高雅性、严肃性,而且泛化为一种日常生活的需要模式化了的个人话语代码,无边际的审美快感使审美体验在不同人群中的距离缩短为“零”。

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加之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争取高收视率,电视节目不断追奇,导致当今电视审美逐渐变异为“消费化”这一有悖于艺术“为提升人的素质”的审美走向,即片面追求电视节目带来的经济利益、收视率,节目形式华丽、煽情,仅供受众消遣,对提高人的素质没有实际意义。

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电视台“我型我SHOW”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堪称电视“审美消费化”的典型。它们以普通观众作为节目的主要参与对象,让这些普通人进行一定的训练和包装之后,有机会走上“星光大道”,其结果是掀起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给电视台、商家带来不菲的收入。

然而,这类选秀节目的电视审美取向都极富争议。评委和观众对选手的评判往往发生错位,评委们考察的主要是选手的唱功技巧和舞台表现力,而普通观众除了看唱功外,更主要还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及私人情感。2005年“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她的唱功在三甲中并不是最好的,外形也并不出色,但她以极其鲜明的个性、另类的气质和一种打破中国传统的“双性形象”获得了最高人气;“我型我SHOW”前五强中的施洋,虽为男生,却嗓音尖锐,参赛时专挑女生歌曲演唱,专家批评其唱功不佳,在台上表演时甚至将自己衣服剪破,大肆耍宝、搞怪,竟也人气飚高,晋级五强。如此电视节目传递出的审美取向,越发演变为对传统审美的颠覆。

在分析“超级女声”的社会影响时,2005年10月人民网理论频道首发了近四万字的七篇系列调查报告——关于“超级女声”热潮的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了其负作用:“超级女声”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错位,使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受到挑战;“超级女声”强调忽略参赛者的知识素养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无限放大选手的成功几率,大胆改变以“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价值观。“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都能出状元”正是“超女”的价值观念。以人人都能唱出的歌声为选拔内容,比以学习成绩为内容的比赛更为有趣,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因而,“超级女声”成为青少年心中实现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目前,此类选秀节目在全国呈蔓延趋势。央视制作有“非常6+1”、“星光大道”,东方卫视有“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安徽电视台有“超级少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当今由电视“审美泛化”引起的“消费化”影响呢?

其实,从大的社会范围来看,特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心理。选秀节目的走红也与当前我国社会弥漫的浮躁情绪有关,最直接地说,是与人们渴望“出名”的心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化最直接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这种思潮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缺乏引导和规范,就容易演变为一种浮躁的情绪和行为。一旦这种浮躁的情绪弥漫整个社会,就容易出现各种不和谐、失范的现象。

二、电视审美向“异化”、“内涵化”相结合的趋势发展

中国在跨世纪之际,形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12亿人口中拥有3亿多部电视接收机,2000多座电视台,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大国。这就决定了电视将成为全社会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全社会“人”的综合素质,电视在完成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前提下,也将责无旁贷地在强化全民族审美水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现今的电视媒体对流行文化宣传力度太过火了,总以为老百姓最喜欢的仅此而已,不惜工本拍摄,非常讲究声色光效、画面造型。在黄金时间,流行文化占尽风流,高雅文化年复一年退避三舍。这个事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却是快餐型的软性文化,缺乏当代美学思想的支撑,未能吸纳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审美思维成果,缺乏内涵。

有人认为现在是文化转型期,人类传统的审美习惯应该改变了。但是,无论如何,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电视媒体必须把好电视审美大关,形成电视审美“异化”和“内涵化”相结合的良好发展趋势。“异化”是指各媒体应顾全大局,不盲目跟风,发展有自己特色形式的电视节目;而“内涵化”即对电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格调的高追求,在重视收视效果的基础上重视收视率。

“如果我们不把关电视审美方向,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艺术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

综观我国地方媒体,在电视审美方向把握上较好的有:安徽电视台,定位于“大电视剧”,以新电视剧的引进和经典电视剧回放为主,注重电视剧的思想内涵,全天滚动播出,娱乐节目也围绕电视剧进行,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大“电视剧卫视”;广西电视台,定位于女性、时尚、民族,以“时尚广西”为口号,做大做强“时尚中国”、“寻找金花”等特色栏目,在获得良

好收视率的同时,打响了广西的知名度;香港凤凰卫视,定位于资讯,“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栏目都具有很强的时政性、知识性,风格犀利,予人启发。它们都沿着“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一方向发展,既开发一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赢得发展,又通过节目向观众传播了内涵化较高的审美取向。

而要达到电视审美“内涵化”,就必须消除目前电视媒体存在的一个观念误区——“收视率越高,越能体现电视艺术的价值”,将媒体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审美的正确发展方向上。其实,收视率和收视质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收视率高未必收视质量高。比如两档节目,一档思想内容比较深刻,文化意蕴比较丰富,审美情趣比较高雅。如果只有100个人看,但这100个受众的修养都很高,他们看完后不仅获得了视听上的感官快感,而且通过快感达于心里,得到了一种认识上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由快感而升华到了美感。那么这个收视质量是高的,通过这100个人的鉴赏体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收看。这样的节目往往是可以反复播出,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提升了受众的素质。相反,如果一档很平庸的节目,虽然拥有1万个观众,但是这1万个人都仅仅是获得了视听感官的刺激感,他们的审美修养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尽管收视率是前者的100倍,它的收视质量却是低的。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