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人物短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3:22:29

电视人物短片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1

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生活空间》之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有不少栏目开辟了电视人物短片专栏,象中央台的《生活》,《万家灯火》、《半边天》,浙江卫视钱江版,齐鲁电视台的《齐鲁风》,济南电视台的《社会传真》、《经济大观》都有固定的人物片版块。与以前的一些电视人物纪录片不同的是:首先,这些在栏目中出现的电视人物片不再仅仅把镜头聚焦在知名人物身上,而是更多地面向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平民的视角去体会和反映普通人的故事和情感,映照寻常百姓的真善美;其次,由于这些人物片往往是某个杂志性栏目中的一个小版块,因此在节目长度上常常要受到限制,短则六--七分钟,长也不过十几分钟。

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春,我在济南电视台《经济大观》栏目工作期间,与编导殷宏滨合作,负责《人物》版块的采编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对电视人物短片的创作也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选题

一部电视人物片的创作,首先从选题开始。选题是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6年的记录片选题规划暨业务研讨会上,北京广播学院的朱羽君教授在《加强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力》一文中指出:“一部纪录片必须有一个主题,它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观念。作者选题应该考虑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社会氛围、政治经济动向和社会审美的需求,要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是电视纪录片选题的重要依据。”

也许有人认为,许多电视人物片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效性不是很强,什么时候播出还不是一样。事实证明,在适当的社会氛围下,适时推出一些观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选题,往往可以较好地实现电视节目传播的预期效果,1997年,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济南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行业机械化的提高,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到1997年10月底突破了10万人。尽管政府动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但再就业率仍不足30%。如何引导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成了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大观》推出了《1997再就业之路》人物系列,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达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象北京电视台的纪实系列片《中国母亲》在选题时,也考虑了当时世妇会将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大氛围。另外,象在股市大涨、股民纷纷入市时推出股市人物系列,三八妇女节前后推出女性人物系列,五一劳动节前后推出劳动模范系列等等,既可以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又可以提高观众关注的兴奋度。系列推出的电视人物片在选题时还要考虑整个系列的整体风格,注意有一个整体定位。选择的人物应有其独特的个性,通过他可以传达某种信息。《经济大观》推出再就业人物系列时,社会上下岗职工很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意选择了呢?当时编导在选择人物时定下的标准是:①是普通的下岗职工,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社会背景、没有特殊的技能;②是乐观、进取、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他或许已经成功,或许还很艰辛,但是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投入生活;③他的再就业之路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质,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倾向。因此,这个系列最终选择了这样几个人物:傅微,从借钱摆小摊干起到在大商场中拥有自己的食品超市,她体会最深的是创业的艰辛;马玉娥,昔日的技术能手因技术过时被淘汰下台,她告诉大家的是重新掌握一门新技术的重要性;高虹,下岗后开过饭店,当过老板,最后却干起了收入不多、管事不少的街道居委全主任,她对今后的人生有一种超出金钱意义上的新追求;康巴丝宾馆的女职工是一个群体,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产业工人转变为服务行业人员那种痛苦的心理转变以及对新岗位的珍惜。李玉俊,下岗后放弃了城市生活去农村当了养狗专业户,自己在经济上获得收获的同时也给别人一个启示:再就业的路原来可以很宽。

另外,电视人物短片的选题还要和整个大栏目的定位相吻合。

如今,可供电视观众选择的电视节目频道非常多,恐怕任何一位观众打开电视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频道。由于电视节目稍纵即逝,观众不能像阅读报刊、杂志那样从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许多栏目在创办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希望通过确定栏目的风格、传播对象、内容,使栏目形成个性,吸引固定的观众加入收看行列。由于电视人物短片是整个大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编导在选题时对此要有所考虑,不能随心所欲。比如:如果是文化节目,在选择人物时宜选择文化界、文艺界人士或具有相关特长或爱好的人;体育节目则宜选择体育运动员、教练员、业余体育爱好者等等,如果是经济节目,则应重点表现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情感、价值观和命运。

交流感与采访时机

如果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演员动作表情做作,语气生硬地背诵台词,肯定会很反感。其实,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编导常常也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

大多数采访对象常常是第一次上电视,对摄像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感。记者前去采访时,常常是私下里闲聊时,谈笑风声、挥酒自如,但是只要摄像师一扛起机器,记者一拿起话筒,被采访者就会本能地隐藏起真实的自我,动作表情拘谨,语气不自然或语言缺乏条理,这样的采访肯定不会不成功。那么怎么才能让被采访者态度自然诚恳、落落大方地面对镜头,还原真实地自我呢?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能很好地交流、达成某种默契。如果采访对象能把记者当成朋友或家人那样倾诉,那么他的真情流露也会使观众与人物之间有了交流与理解。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交流感呢?

首先,记者在采访前应尽可能多地收集和研究有关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帮助记者安排采访活动;第二,还能为创造采访时的和谐气氛作准备。一般来说,当采访对象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时,往往容易对记者形成认同感,那么他就可能忽视摄像机的存在,爽快而充分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1997年夏天,我和编导殷宏滨去济南历城区仲宫镇采访高级农技师张耀堂,一位扎根山区30多年的省级劳动模范。由于他是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宣传典型,因此在我们前去采访时,手头已经有了一份张耀堂的事迹材料。有了这份资料是不是就够了呢?当时,我们认为,这份材料主要介绍了人物作为劳动模范的事迹和成绩,而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我们好像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机之前,我们与镇上负责宣传的同志、农技站站长、张耀堂的老伴、学生,以及他本人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中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包括他晨练的习惯,他的农民朋友,他的老伴是为了支持他才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等等。事实证明,这些资料对我们以后的采访拍摄以及片子风格及结构的确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与采访对象坦诚相见、消除隔阂。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的制片人陈虻在《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文中谈到:“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翻开,像他的妻子、像他的父亲、像他的朋友一样去读。”“像朋友、家人一样去关注你的拍摄对象。其结果,一切都来那么直接、都那么带有根本性。”我们在采访下岗女工马玉娥时,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马玉娥原是某建筑公司的油漆工、技术能手。下岗后在家庭生活极其贫困的情况下,努力学习驾驶技术,重新竞争上岗。她性格风向,不善言辞。在采访初期,对采访可以说是很不合作,常常是一句“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把你打发了。甚至在我们按约好的时间去采访时,她已经出车了,但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很想“拿下”这个人物。于是我们决定推迟拍摄计划,专门拿出几天时间跟她磨合。她还没上班,我们就已经在单位等她;她出车,我们也出车,她修车,我们帮着递工具、打下手;有空就和她聊天。慢慢地,马玉娥开始把我们当自己人,以后的采访就很顺利了。在编辑这个片子时,在讲述她下岗的苦恼,学车的艰辛、重新上岗后的狂喜时都采用了马玉娥本人的大段独白,字字真情实感,很有感染力。

另外,适当的采访时机和采访场所也是保证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采访时机选择不当,往往会因为采访对象感觉不方便,准备不充足,或情绪不到位而随便应付几句了事,影响采访质量。同样,采访场所的选择对电视采访也很重要,因为观众往往可以从采访地点、环境的展示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加深某种印象,以加强对人物的理解。而让采访对象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往往会使他因“境”而忆事,因“境”而叙事。其言谈举止才更真实,更富于感染力。因此在采访前,应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问题,让采访“走”出办公室、会客室,这样不仅有利于采访氛围的形成,谈话也会更生动、具体、深入。

[page_break]

现场感与同期声

电视节目是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它可以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视觉画面上看,有人物的形象神态和现场环境,从听觉形象上看,有解说、对话、音响。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因此,与报纸、电台的传播方式相比,电视具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电视所特有的现场感。

报纸和电台只能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电视不仅可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还能再现事件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细节。在进行电视人物片的创作时,哪果能很好地运用现场感这个优势,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编辑《下海当老板》一片时,片子首先是从主人公高勇每晚都要亲临的工作现场开始的。

【画面】

深夜,公司的院子高勇在指挥工人分捡袋装奶、搬运、装车,可听到工人数数的声音,搬运声。

【解说】

在济南市东外环路一个邻街的院子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高勇,他现在是一个送奶公司的老板,每天晚上,他们都要这样把鲜奶分捡配送到各个配送点,然后送到各家各户。

高勇今年二十八岁,一九九一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威海一家大酒店的工作,和爱人一起回到济南,办了这家送奶公司。

【画面】

高勇满头大汗,湿透的汗衫,送奶车离去。

【同期】

记者:每天都要这么送吗?

高勇:每天都这么送,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六个小时,开始也是这么一袋一袋送起来的。当天的产品,当天给用户送到家门口,一天下来我的衣服得溻个五六次,他们给我测过我一天能跑三百二十多层楼,一般人没这个锻炼水平,以前的时候光见到老板是坐在老板桌后面,挺好的办公室里面,实际上你自己干了以后就发现,好多问题你不亲身去做的话,你可能不了解这个工作的实际情况,所以,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说是身先士卒吧,这也是自己应该经历的一个过程。

记者:当老板不容易吧。

高勇:那肯定的,这是一个切身的体会,当老板的不容易!通过上面这个片断,观众很快就对高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记者的视角、记者的描述使观众对人物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有了了解,另一方面由于观众亲眼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事件,看到了送奶人夜晚繁忙的工作流程,有了亲临现场的观感,所以当高勇感汉当老板不容易时,观众在感情上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另外,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特定的现场环境可以感动、激活采访对象,使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去采访下岗女工傅微时,她已经有了四年的经商经验,在大商场里有自己的食品超市,事业蒸蒸日上,过去艰难创业的经历好像已经淡漠了。碰巧有一天她要去段店市场采办货物,正是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摊位,于是我我们决定跟她去进货。一是想表现人物现在的经营活动,另外就是想旧地重游,再现傅微那段经历和当时的心态。果然,当来到她昔日的单位时,她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故事:第一摆摊只卖出一瓶红豆酱,卖一瓶红豆酱菜只挣一分钱,去郑州进货,在雪地里被困三天三夜……朴实生动的语言,既让观众了解到有关细节,也展示了人物的丰富个性,增强了感染力。

要创造现场感,同期声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人物的讲话和现场各种实况音响。自从纪实类节目在观众中得到认可之后,同期声的作用也日渐受到重视。其实,声音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与图像一样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表现力。声音使画面增强感染力,画面使声音有了依托,两者紧密结合,才会产生最完整的表达意象,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当镜头画面与声音同时传达给观众后,可以产生比单纯画面更为强烈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另外,运用同期声还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因为电视画面常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对反映过去曾经发生而没有拍到的情景以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无能为力。同期声却能说明过去的情形,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常常会采用人物的谈话诉说过去,倾诉感受,再配以人物谈话时的神情动作,往往同样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弥补了画面表现力的不足。

不过,对同期声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同期声也不能代替解说词。所采用的同期声应该鲜活生动,人物的同期声要有个性、富有信息量。如果选择的同期声缺乏新意,冗长呆板,就会破坏片子的节奏感,给人拖沓、多余的感觉。

情节、细节

一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都肯定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吸引人看下去。现在,这种创作手法也被大量采用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强调“节目故事化、故事情节化”。电视人物片用纪实手法报道真实的人物,就是要报道这些人物所作的突出的、生动的、感人的事实。用真实的故事写人,人物的性格才有了依托。电视人物片的主题思想常常也是通过节目内容自然流露出来,通过活性性的事实来体现。

《1997再就业之路──傅微》节目长度只有11分钟,其中包括了4个比较完整的情节:1.仲秋节傅微在商场里安排月饼的销售;2.采办货物,迎接国庆节销售旺季;3.为扩大经营规模回工厂与领导商谈租赁空闲厂房、改建仓库;4.为筹措资金去银行咨询贷款事宜。这四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一环扣一环。通过这四个情节观众一方面了解了傅微从下岗女工成长到商界女强人的经历,了解了她的个性;另一方面,故事的发展也始终吸引观众对傅微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产生兴趣。

不过,这并不是说电视人物片中一定要有情节,因为在采访时并不是总能碰巧拍到合适的情节。制造和采用虚假的情节只能画蛇添足,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说情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细节则可以通过记者的现场观察捕捉到的。电视人物片或许不一定有情节,但是却不一定没有细节,在节目播出时,深深打动观众、经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往往是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比如:一双泪眼、一个期待的眼神、风中飘动的白发、蹒珊的脚步或人物的一个手势等等。在电视人物片中,细节运用得当,可以使人物丰满、活灵活现,使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真实可信。

要想捕捉到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细节,就要求记者和摄像在采访拍摄过程中“瞪大眼睛、注意观察”。既要观察人物,他的表情、手势、眼神、对话、活动等,又要观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能预见性地提前开机,在抓拍到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情节后也不要马上关机,留下一段回味的时空,在后期剪辑时,也有充分的发挥余地。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2

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生活空间》之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有不少栏目开辟了电视人物短片专栏,象中央台的《生活》,《万家灯火》、《半边天》,浙江卫视钱江版,齐鲁电视台的《齐鲁风》,济南电视台的《社会传真》、《经济大观》都有固定的人物片版块。与以前的一些电视人物纪录片不同的是:首先,这些在栏目中出现的电视人物片不再仅仅把镜头聚焦在知名人物身上,而是更多地面向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平民的视角去体会和反映普通人的故事和情感,映照寻常百姓的真善美;其次,由于这些人物片往往是某个杂志性栏目中的一个小版块,因此在节目长度上常常要受到限制,短则六--七分钟,长也不过十几分钟。

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春,我在济南电视台《经济大观》栏目工作期间,与编导殷宏滨合作,负责《人物》版块的采编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对电视人物短片的创作也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选题

一部电视人物片的创作,首先从选题开始。选题是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6年的记录片选题规划暨业务研讨会上,北京广播学院的朱羽君教授在《加强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力》一文中指出:“一部纪录片必须有一个主题,它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观念。作者选题应该考虑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社会氛围、政治经济动向和社会审美的需求,要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是电视纪录片选题的重要依据。”

也许有人认为,许多电视人物片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效性不是很强,什么时候播出还不是一样。事实证明,在适当的社会氛围下,适时推出一些观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选题,往往可以较好地实现电视节目传播的预期效果,1997年,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济南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行业机械化的提高,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到1997年10月底突破了10万人。尽管政府动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但再就业率仍不足30%。如何引导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成了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大观》推出了《1997再就业之路》人物系列,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达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象北京电视台的纪实系列片《中国母亲》在选题时,也考虑了当时世妇会将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大氛围。另外,象在股市大涨、股民纷纷入市时推出股市人物系列,三八妇女节前后推出女性人物系列,五一劳动节前后推出劳动模范系列等等,既可以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又可以提高观众关注的兴奋度。系列推出的电视人物片在选题时还要考虑整个系列的整体风格,注意有一个整体定位。选择的人物应有其独特的个性,通过他可以传达某种信息。《经济大观》推出再就业人物系列时,社会上下岗职工很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意选择了呢?当时编导在选择人物时定下的标准是:①是普通的下岗职工,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社会背景、没有特殊的技能;②是乐观、进取、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他或许已经成功,或许还很艰辛,但是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投入生活;③他的再就业之路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质,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倾向。因此,这个系列最终选择了这样几个人物:傅微,从借钱摆小摊干起到在大商场中拥有自己的食品超市,她体会最深的是创业的艰辛;马玉娥,昔日的技术能手因技术过时被淘汰下台,她告诉大家的是重新掌握一门新技术的重要性;高虹,下岗后开过饭店,当过老板,最后却干起了收入不多、管事不少的街道居委全主任,她对今后的人生有一种超出金钱意义上的新追求;康巴丝宾馆的女职工是一个群体,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产业工人转变为服务行业人员那种痛苦的心理转变以及对新岗位的珍惜。李玉俊,下岗后放弃了城市生活去农村当了养狗专业户,自己在经济上获得收获的同时也给别人一个启示:再就业的路原来可以很宽。

另外,电视人物短片的选题还要和整个大栏目的定位相吻合。

如今,可供电视观众选择的电视节目频道非常多,恐怕任何一位观众打开电视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频道。由于电视节目稍纵即逝,观众不能像阅读报刊、杂志那样从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许多栏目在创办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希望通过确定栏目的风格、传播对象、内容,使栏目形成个性,吸引固定的观众加入收看行列。由于电视人物短片是整个大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编导在选题时对此要有所考虑,不能随心所欲。比如:如果是文化节目,在选择人物时宜选择文化界、文艺界人士或具有相关特长或爱好的人;体育节目则宜选择体育运动员、教练员、业余体育爱好者等等,如果是经济节目,则应重点表现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情感、价值观和命运。

交流感与采访时机

如果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演员动作表情做作,语气生硬地背诵台词,肯定会很反感。其实,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编导常常也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

大多数采访对象常常是第一次上电视,对摄像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感。记者前去采访时,常常是私下里闲聊时,谈笑风声、挥酒自如,但是只要摄像师一扛起机器,记者一拿起话筒,被采访者就会本能地隐藏起真实的自我,动作表情拘谨,语气不自然或语言缺乏条理,这样的采访肯定不会不成功。那么怎么才能让被采访者态度自然诚恳、落落大方地面对镜头,还原真实地自我呢?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能很好地交流、达成某种默契。如果采访对象能把记者当成朋友或家人那样倾诉,那么他的真情流露也会使观众与人物之间有了交流与理解。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交流感呢?

首先,记者在采访前应尽可能多地收集和研究有关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帮助记者安排采访活动;第二,还能为创造采访时的和谐气氛作准备。一般来说,当采访对象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时,往往容易对记者形成认同感,那么他就可能忽视摄像机的存在,爽快而充分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1997年夏天,我和编导殷宏滨去济南历城区仲宫镇采访高级农技师张耀堂,一位扎根山区30多年的省级劳动模范。由于他是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宣传典型,因此在我们前去采访时,手头已经有了一份张耀堂的事迹材料。有了这份资料是不是就够了呢?当时,我们认为,这份材料主要介绍了人物作为劳动模范的事迹和成绩,而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我们好像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机之前,我们与镇上负责宣传的同志、农技站站长、张耀堂的老伴、学生,以及他本人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中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包括他晨练的习惯,他的农民朋友,他的老伴是为

了支持他才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等等。事实证明,这些资料对我们以后的采访拍摄以及片子风格及结构的确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与采访对象坦诚相见、消除隔阂。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的制片人陈虻在《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文中谈到:“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翻开,像他的妻子、像他的父亲、像他的朋友一样去读。”“像朋友、家人一样去关注你的拍摄对象。其结果,一切都来那么直接、都那么带有根本性。”我们在采访下岗女工马玉娥时,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马玉娥原是某建筑公司的油漆工、技术能手。下岗后在家庭生活极其贫困的情况下,努力学习驾驶技术,重新竞争上岗。她性格风向,不善言辞。在采访初期,对采访可以说是很不合作,常常是一句“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把你打发了。甚至在我们按约好的时间去采访时,她已经出车了,但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很想“拿下”这个人物。于是我们决定推迟拍摄计划,专门拿出几天时间跟她磨合。她还没上班,我们就已经在单位等她;她出车,我们也出车,她修车,我们帮着递工具、打下手;有空就和她聊天。慢慢地,马玉娥开始把我们当自己人,以后的采访就很顺利了。在编辑这个片子时,在讲述她下岗的苦恼,学车的艰辛、重新上岗后的狂喜时都采用了马玉娥本人的大段独白,字字真情实感,很有感染力。

另外,适当的采访时机和采访场所也是保证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采访时机选择不当,往往会因为采访对象感觉不方便,准备不充足,或情绪不到位而随便应付几句了事,影响采访质量。同样,采访场所的选择对电视采访也很重要,因为观众往往可以从采访地点、环境的展示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加深某种印象,以加强对人物的理解。而让采访对象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往往会使他因“境”而忆事,因“境”而叙事。其言谈举止才更真实,更富于感染力。因此在采访前,应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问题,让采访“走”出办公室、会客室,这样不仅有利于采访氛围的形成,谈话也会更生动、具体、深入。

现场感与同期声

电视节目是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它可以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视觉画面上看,有人物的形象神态和现场环境,从听觉形象上看,有解说、对话、音响。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因此,与报纸、电台的传播方式相比,电视具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电视所特有的现场感。

报纸和电台只能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电视不仅可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还能再现事件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细节。在进行电视人物片的创作时,哪果能很好地运用现场感这个优势,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编辑《下海当老板》一片时,片子首先是从主人公高勇每晚都要亲临的工作现场开始的。

【画面】

深夜,公司的院子高勇在指挥工人分捡袋装奶、搬运、装车,可听到工人数数的声音,搬运声。

【解说】

在济南市东外环路一个邻街的院子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高勇,他现在是一个送奶公司的老板,每天晚上,他们都要这样把鲜奶分捡配送到各个配送点,然后送到各家各户。

高勇今年二十八岁,一九九一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威海一家大酒店的工作,和爱人一起回到济南,办了这家送奶公司。

【画面】

高勇满头大汗,湿透的汗衫,送奶车离去。

【同期】

记者:每天都要这么送吗?

高勇:每天都这么送,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六个小时,开始也是这么一袋一袋送起来的。当天的产品,当天给用户送到家门口,一天下来我的衣服得溻个五六次,他们给我测过我一天能跑三百二十多层楼,一般人没这个锻炼水平,以前的时候光见到老板是坐在老板桌后面,挺好的办公室里面,实际上你自己干了以后就发现,好多问题你不亲身去做的话,你可能不了解这个工作的实际情况,所以,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说是身先士卒吧,这也是自己应该经历的一个过程。

记者:当老板不容易吧。

高勇:那肯定的,这是一个切身的体会,当老板的不容易!通过上面这个片断,观众很快就对高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记者的视角、记者的描述使观众对人物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有了了解,另一方面由于观众亲眼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事件,看到了送奶人夜晚繁忙的工作流程,有了亲临现场的观感,所以当高勇感汉当老板不容易时,观众在感情上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另外,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特定的现场环境可以感动、激活采访对象,使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去采访下岗女工傅微时,她已经有了四年的经商经验,在大商场里有自己的食品超市,事业蒸蒸日上,过去艰难创业的经历好像已经淡漠了。碰巧有一天她要去段店市场采办货物,正是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摊位,于是我我们决定跟她去进货。一是想表现人物现在的经营活动,另外就是想旧地重游,再现傅微那段经历和当时的心态。果然,当来到她昔日的单位时,她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故事:第一摆摊只卖出一瓶红豆酱,卖一瓶红豆酱菜只挣一分钱,去郑州进货,在雪地里被困三天三夜……朴实生动的语言,既让观众了解到有关细节,也展示了人物的丰富个性,增强了感染力。

要创造现场感,同期声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人物的讲话和现场各种实况音响。自从纪实类节目在观众中得到认可之后,同期声的作用也日渐受到重视。其实,声音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与图像一样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表现力。声音使画面增强感染力,画面使声音有了依托,两者紧密结合,才会产生最完整的表达意象,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当镜头画面与声音同时传达给观众后,可以产生比单纯画面更为强烈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另外,运用同期声还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因为电视画面常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对反映过去曾经发生而没有拍到的情景以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无能为力。同期声却能说明过去的情形,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常常会采用人物的谈话诉说过去,倾诉感受,再配以人物谈话时的神情动作,往往同样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弥补了画面表现力的不足。

不过,对同期声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同期声也不能代替解说词。所采用的同期声应该鲜活生动,人物的同期声要有个性、富有信息量。如果选择的同期声缺乏新意,冗长呆板,就会破坏片子的节奏感,给人拖沓、多余的感觉。

情节、细节

一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都肯定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吸引人看下去。现在,这种创作手法也被大量采用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强调“节目故事化、故事情节化”。电视人物片用纪实手法报道真实的人物,就是要报道这些人物所作的突出的、生动的、感人的事实。用真实的故事写人,人物的性格才有了依托。电视人物片的主题思想常常也是通过节目内容自然流露出来,通过活性性的事实来体现。

《1997再就业之路──傅微》节目长度只有11分钟,其中包括了4个比较完整的情节:1.仲秋节傅微在商场里安排月饼的销售;2.采办货物,迎接国庆节销售旺季;3.为扩大经营规模回工厂与领导商谈租赁空闲厂房、改建仓库;4.为筹措资金

去银行咨询贷款事宜。这四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一环扣一环。通过这四个情节观众一方面了解了傅微从下岗女工成长到商界女强人的经历,了解了她的个性;另一方面,故事的发展也始终吸引观众对傅微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产生兴趣。

不过,这并不是说电视人物片中一定要有情节,因为在采访时并不是总能碰巧拍到合适的情节。制造和采用虚假的情节只能画蛇添足,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说情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细节则可以通过记者的现场观察捕捉到的。电视人物片或许不一定有情节,但是却不一定没有细节,在节目播出时,深深打动观众、经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往往是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比如:一双泪眼、一个期待的眼神、风中飘动的白发、蹒珊的脚步或人物的一个手势等等。在电视人物片中,细节运用得当,可以使人物丰满、活灵活现,使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真实可信。

要想捕捉到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细节,就要求记者和摄像在采访拍摄过程中“瞪大眼睛、注意观察”。既要观察人物,他的表情、手势、眼神、对话、活动等,又要观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能预见性地提前开机,在抓拍到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情节后也不要马上关机,留下一段回味的时空,在后期剪辑时,也有充分的发挥余地。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3

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生活空间》之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有不少栏目开辟了电视人物短片专栏,象中央台的《生活》,《万家灯火》、《半边天》,浙江卫视钱江版,齐鲁电视台的《齐鲁风》,济南电视台的《社会传真》、《经济大观》都有固定的人物片版块。与以前的一些电视人物纪录片不同的是:首先,这些在栏目中出现的电视人物片不再仅仅把镜头聚焦在知名人物身上,而是更多地面向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平民的视角去体会和反映普通人的故事和情感,映照寻常百姓的真善美;其次,由于这些人物片往往是某个杂志性栏目中的一个小版块,因此在节目长度上常常要受到限制,短则六--七分钟,长也不过十几分钟。

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春,我在济南电视台《经济大观》栏目工作期间,与编导殷宏滨合作,负责《人物》版块的采编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对电视人物短片的创作也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选题

一部电视人物片的创作,首先从选题开始。选题是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6年的记录片选题规划暨业务研讨会上,北京广播学院的朱羽君教授在《加强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力》一文中指出:“一部纪录片必须有一个主题,它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观念。作者选题应该考虑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社会氛围、政治经济动向和社会审美的需求,要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是电视纪录片选题的重要依据。”

也许有人认为,许多电视人物片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效性不是很强,什么时候播出还不是一样。事实证明,在适当的社会氛围下,适时推出一些观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选题,往往可以较好地实现电视节目传播的预期效果,1997年,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济南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行业机械化的提高,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到1997年10月底突破了10万人。尽管政府动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但再就业率仍不足30%。如何引导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成了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大观》推出了《1997再就业之路》人物系列,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达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象北京电视台的纪实系列片《中国母亲》在选题时,也考虑了当时世妇会将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大氛围。另外,象在股市大涨、股民纷纷入市时推出股市人物系列,三八妇女节前后推出女性人物系列,五一劳动节前后推出劳动模范系列等等,既可以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又可以提高观众关注的兴奋度。系列推出的电视人物片在选题时还要考虑整个系列的整体风格,注意有一个整体定位。选择的人物应有其独特的个性,通过他可以传达某种信息。《经济大观》推出再就业人物系列时,社会上下岗职工很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意选择了呢?当时编导在选择人物时定下的标准是:①是普通的下岗职工,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社会背景、没有特殊的技能;②是乐观、进取、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他或许已经成功,或许还很艰辛,但是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投入生活;③他的再就业之路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质,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倾向。因此,这个系列最终选择了这样几个人物:傅微,从借钱摆小摊干起到在大商场中拥有自己的食品超市,她体会最深的是创业的艰辛;马玉娥,昔日的技术能手因技术过时被淘汰下台,她告诉大家的是重新掌握一门新技术的重要性;高虹,下岗后开过饭店,当过老板,最后却干起了收入不多、管事不少的街道居委全主任,她对今后的人生有一种超出金钱意义上的新追求;康巴丝宾馆的女职工是一个群体,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产业工人转变为服务行业人员那种痛苦的心理转变以及对新岗位的珍惜。李玉俊,下岗后放弃了城市生活去农村当了养狗专业户,自己在经济上获得收获的同时也给别人一个启示:再就业的路原来可以很宽。

另外,电视人物短片的选题还要和整个大栏目的定位相吻合。

如今,可供电视观众选择的电视节目频道非常多,恐怕任何一位观众打开电视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频道。由于电视节目稍纵即逝,观众不能像阅读报刊、杂志那样从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许多栏目在创办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希望通过确定栏目的风格、传播对象、内容,使栏目形成个性,吸引固定的观众加入收看行列。由于电视人物短片是整个大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编导在选题时对此要有所考虑,不能随心所欲。比如:如果是文化节目,在选择人物时宜选择文化界、文艺界人士或具有相关特长或爱好的人;体育节目则宜选择体育运动员、教练员、业余体育爱好者等等,如果是经济节目,则应重点表现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情感、价值观和命运。

交流感与采访时机

如果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演员动作表情做作,语气生硬地背诵台词,肯定会很反感。其实,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编导常常也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

大多数采访对象常常是第一次上电视,对摄像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感。记者前去采访时,常常是私下里闲聊时,谈笑风声、挥酒自如,但是只要摄像师一扛起机器,记者一拿起话筒,被采访者就会本能地隐藏起真实的自我,动作表情拘谨,语气不自然或语言缺乏条理,这样的采访肯定不会不成功。那么怎么才能让被采访者态度自然诚恳、落落大方地面对镜头,还原真实地自我呢?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能很好地交流、达成某种默契。如果采访对象能把记者当成朋友或家人那样倾诉,那么他的真情流露也会使观众与人物之间有了交流与理解。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交流感呢?

首先,记者在采访前应尽可能多地收集和研究有关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帮助记者安排采访活动;第二,还能为创造采访时的和谐气氛作准备。一般来说,当采访对象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时,往往容易对记者形成认同感,那么他就可能忽视摄像机的存在,爽快而充分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1997年夏天,我和编导殷宏滨去济南历城区仲宫镇采访高级农技师张耀堂,一位扎根山区30多年的省级劳动模范。由于他是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宣传典型,因此在我们前去采访时,手头已经有了一份张耀堂的事迹材料。有了这份资料是不是就够了呢?当时,我们认为,这份材料主要介绍了人物作为劳动模范的事迹和成绩,而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我们好像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机之前,我们与镇上负责宣传的同志、农技站站长、张耀堂的老伴、学生,以及他本人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中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包括他晨练的习惯,他的农民朋友,他的老伴是为了支持他才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等等。事实证明,这些资料对我们以后的采访拍摄以及片子风格及结构的确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与采访对象坦诚相见、消除隔阂。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的制片人陈虻在《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文中谈到:“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翻开,像他的妻子、像他的父亲、像他的朋友一样去读。”“像朋友、家人一样去关注你的拍摄对象。其结果,一切都来那么直接、都那么带有根本性。”我们在采访下岗女工马玉娥时,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马玉娥原是某建筑公司的油漆工、技术能手。下岗后在家庭生活极其贫困的情况下,努力学习驾驶技术,重新竞争上岗。她性格风向,不善言辞。在采访初期,对采访可以说是很不合作,常常是一句“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把你打发了。甚至在我们按约好的时间去采访时,她已经出车了,但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很想“拿下”这个人物。于是我们决定推迟拍摄计划,专门拿出几天时间跟她磨合。她还没上班,我们就已经在单位等她;她出车,我们也出车,她修车,我们帮着递工具、打下手;有空就和她聊天。慢慢地,马玉娥开始把我们当自己人,以后的采访就很顺利了。在编辑这个片子时,在讲述她下岗的苦恼,学车的艰辛、重新上岗后的狂喜时都采用了马玉娥本人的大段独白,字字真情实感,很有感染力。

另外,适当的采访时机和采访场所也是保证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采访时机选择不当,往往会因为采访对象感觉不方便,准备不充足,或情绪不到位而随便应付几句了事,影响采访质量。同样,采访场所的选择对电视采访也很重要,因为观众往往可以从采访地点、环境的展示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加深某种印象,以加强对人物的理解。而让采访对象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往往会使他因“境”而忆事,因“境”而叙事。其言谈举止才更真实,更富于感染力。因此在采访前,应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问题,让采访“走”出办公室、会客室,这样不仅有利于采访氛围的形成,谈话也会更生动、具体、深入。

现场感与同期声

电视节目是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它可以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视觉画面上看,有人物的形象神态和现场环境,从听觉形象上看,有解说、对话、音响。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因此,与报纸、电台的传播方式相比,电视具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电视所特有的现场感。

报纸和电台只能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电视不仅可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还能再现事件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细节。在进行电视人物片的创作时,哪果能很好地运用现场感这个优势,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编辑《下海当老板》一片时,片子首先是从主人公高勇每晚都要亲临的工作现场开始的。

【画面】

深夜,公司的院子高勇在指挥工人分捡袋装奶、搬运、装车,可听到工人数数的声音,搬运声。

【解说】

在济南市东外环路一个邻街的院子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高勇,他现在是一个送奶公司的老板,每天晚上,他们都要这样把鲜奶分捡配送到各个配送点,然后送到各家各户。

高勇今年二十八岁,一九九一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威海一家大酒店的工作,和爱人一起回到济南,办了这家送奶公司。

【画面】

高勇满头大汗,湿透的汗衫,送奶车离去。

【同期】

记者:每天都要这么送吗?

高勇:每天都这么送,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六个小时,开始也是这么一袋一袋送起来的。当天的产品,当天给用户送到家门口,一天下来我的衣服得溻个五六次,他们给我测过我一天能跑三百二十多层楼,一般人没这个锻炼水平,以前的时候光见到老板是坐在老板桌后面,挺好的办公室里面,实际上你自己干了以后就发现,好多问题你不亲身去做的话,你可能不了解这个工作的实际情况,所以,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说是身先士卒吧,这也是自己应该经历的一个过程。

记者:当老板不容易吧。

高勇:那肯定的,这是一个切身的体会,当老板的不容易!通过上面这个片断,观众很快就对高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记者的视角、记者的描述使观众对人物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有了了解,另一方面由于观众亲眼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事件,看到了送奶人夜晚繁忙的工作流程,有了亲临现场的观感,所以当高勇感汉当老板不容易时,观众在感情上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另外,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特定的现场环境可以感动、激活采访对象,使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去采访下岗女工傅微时,她已经有了四年的经商经验,在大商场里有自己的食品超市,事业蒸蒸日上,过去艰难创业的经历好像已经淡漠了。碰巧有一天她要去段店市场采办货物,正是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摊位,于是我我们决定跟她去进货。一是想表现人物现在的经营活动,另外就是想旧地重游,再现傅微那段经历和当时的心态。果然,当来到她昔日的单位时,她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故事:第一摆摊只卖出一瓶红豆酱,卖一瓶红豆酱菜只挣一分钱,去郑州进货,在雪地里被困三天三夜……朴实生动的语言,既让观众了解到有关细节,也展示了人物的丰富个性,增强了感染力。

要创造现场感,同期声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人物的讲话和现场各种实况音响。自从纪实类节目在观众中得到认可之后,同期声的作用也日渐受到重视。其实,声音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与图像一样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表现力。声音使画面增强感染力,画面使声音有了依托,两者紧密结合,才会产生最完整的表达意象,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当镜头画面与声音同时传达给观众后,可以产生比单纯画面更为强烈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另外,运用同期声还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因为电视画面常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对反映过去曾经发生而没有拍到的情景以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无能为力。同期声却能说明过去的情形,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常常会采用人物的谈话诉说过去,倾诉感受,再配以人物谈话时的神情动作,往往同样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弥补了画面表现力的不足。

不过,对同期声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同期声也不能代替解说词。所采用的同期声应该鲜活生动,人物的同期声要有个性、富有信息量。如果选择的同期声缺乏新意,冗长呆板,就会破坏片子的节奏感,给人拖沓、多余的感觉。

情节、细节

一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都肯定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吸引人看下去。现在,这种创作手法也被大量采用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强调“节目故事化、故事情节化”。电视人物片用纪实手法报道真实的人物,就是要报道这些人物所作的突出的、生动的、感人的事实。用真实的故事写人,人物的性格才有了依托。电视人物片的主题思想常常也是通过节目内容自然流露出来,通过活性性的事实来体现。

《1997再就业之路──傅微》节目长度只有11分钟,其中包括了4个比较完整的情节:1.仲秋节傅微在商场里安排月饼的销售;2.采办货物,迎接国庆节销售旺季;3.为扩大经营规模回工厂与领导商谈租赁空闲厂房、改建仓库;4.为筹措资金去银行咨询贷款事宜。这四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一环扣一环。通过这四个情节观众一方面了解了傅微从下岗女工成长到商界女强人的经历,了解了她的个性;另一方面,故事的发展也始终吸引观众对傅微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产生兴趣。

不过,这并不是说电视人物片中一定要有情节,因为在采访时并不是总能碰巧拍到合适的情节。制造和采用虚假的情节只能画蛇添足,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说情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细节则可以通过记者的现场观察捕捉到的。电视人物片或许不一定有情节,但是却不一定没有细节,在节目播出时,深深打动观众、经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往往是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比如:一双泪眼、一个期待的眼神、风中飘动的白发、蹒珊的脚步或人物的一个手势等等。在电视人物片中,细节运用得当,可以使人物丰满、活灵活现,使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真实可信。

要想捕捉到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细节,就要求记者和摄像在采访拍摄过程中“瞪大眼睛、注意观察”。既要观察人物,他的表情、手势、眼神、对话、活动等,又要观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能预见性地提前开机,在抓拍到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情节后也不要马上关机,留下一段回味的时空,在后期剪辑时,也有充分的发挥余地。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4

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开办《生活空间》之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都有不少栏目开辟了电视人物短片专栏,象中央台的《生活》,《万家灯火》、《半边天》,浙江卫视钱江版,齐鲁电视台的《齐鲁风》,济南电视台的《社会传真》、《经济大观》都有固定的人物片版块。与以前的一些电视人物纪录片不同的是:首先,这些在栏目中出现的电视人物片不再仅仅把镜头聚焦在知名人物身上,而是更多地面向普通百姓的生活,用平民的视角去体会和反映普通人的故事和情感,映照寻常百姓的真善美;其次,由于这些人物片往往是某个杂志性栏目中的一个小版块,因此在节目长度上常常要受到限制,短则六--七分钟,长也不过十几分钟。

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春,我在济南电视台《经济大观》栏目工作期间,与编导殷宏滨合作,负责《人物》版块的采编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对电视人物短片的创作也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选题

一部电视人物片的创作,首先从选题开始。选题是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6年的记录片选题规划暨业务研讨会上,北京广播学院的朱羽君教授在《加强电视纪录片的结构力》一文中指出:“一部纪录片必须有一个主题,它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种观念。作者选题应该考虑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社会氛围、政治经济动向和社会审美的需求,要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是电视纪录片选题的重要依据。”

也许有人认为,许多电视人物片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效性不是很强,什么时候播出还不是一样。事实证明,在适当的社会氛围下,适时推出一些观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选题,往往可以较好地实现电视节目传播的预期效果,1997年,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济南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行业机械化的提高,下岗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到1997年10月底突破了10万人。尽管政府动用社会各方面力量,但再就业率仍不足30%。如何引导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成了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大观》推出了《1997再就业之路》人物系列,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达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象北京电视台的纪实系列片《中国母亲》在选题时,也考虑了当时世妇会将在北京召开的社会大氛围。另外,象在股市大涨、股民纷纷入市时推出股市人物系列,三八妇女节前后推出女性人物系列,五一劳动节前后推出劳动模范系列等等,既可以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又可以提高观众关注的兴奋度。系列推出的电视人物片在选题时还要考虑整个系列的整体风格,注意有一个整体定位。选择的人物应有其独特的个性,通过他可以传达某种信息。《经济大观》推出再就业人物系列时,社会上下岗职工很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随意选择了呢?当时编导在选择人物时定下的标准是:①是普通的下岗职工,没有经济实力、没有社会背景、没有特殊的技能;②是乐观、进取、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他或许已经成功,或许还很艰辛,但是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投入生活;③他的再就业之路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质,代表着一个群体,一种倾向。因此,这个系列最终选择了这样几个人物:傅微,从借钱摆小摊干起到在大商场中拥有自己的食品超市,她体会最深的是创业的艰辛;马玉娥,昔日的技术能手因技术过时被淘汰下台,她告诉大家的是重新掌握一门新技术的重要性;高虹,下岗后开过饭店,当过老板,最后却干起了收入不多、管事不少的街道居委全主任,她对今后的人生有一种超出金钱意义上的新追求;康巴丝宾馆的女职工是一个群体,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产业工人转变为服务行业人员那种痛苦的心理转变以及对新岗位的珍惜。李玉俊,下岗后放弃了城市生活去农村当了养狗专业户,自己在经济上获得收获的同时也给别人一个启示:再就业的路原来可以很宽。

另外,电视人物短片的选题还要和整个大栏目的定位相吻合。

如今,可供电视观众选择的电视节目频道非常多,恐怕任何一位观众打开电视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频道。由于电视节目稍纵即逝,观众不能像阅读报刊、杂志那样从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许多栏目在创办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希望通过确定栏目的风格、传播对象、内容,使栏目形成个性,吸引固定的观众加入收看行列。由于电视人物短片是整个大栏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编导在选题时对此要有所考虑,不能随心所欲。比如:如果是文化节目,在选择人物时宜选择文化界、文艺界人士或具有相关特长或爱好的人;体育节目则宜选择体育运动员、教练员、业余体育爱好者等等,如果是经济节目,则应重点表现人物在生活中的行为、情感、价值观和命运。

交流感与采访时机

如果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演员动作表情做作,语气生硬地背诵台词,肯定会很反感。其实,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编导常常也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

大多数采访对象常常是第一次上电视,对摄像机往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感。记者前去采访时,常常是私下里闲聊时,谈笑风声、挥酒自如,但是只要摄像师一扛起机器,记者一拿起话筒,被采访者就会本能地隐藏起真实的自我,动作表情拘谨,语气不自然或语言缺乏条理,这样的采访肯定不会不成功。那么怎么才能让被采访者态度自然诚恳、落落大方地面对镜头,还原真实地自我呢?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能很好地交流、达成某种默契。如果采访对象能把记者当成朋友或家人那样倾诉,那么他的真情流露也会使观众与人物之间有了交流与理解。

如何才能实现这种交流感呢?

首先,记者在采访前应尽可能多地收集和研究有关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个人爱好、职业生涯、人生观念等。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帮助记者安排采访活动;第二,还能为创造采访时的和谐气氛作准备。一般来说,当采访对象认为记者对所谈的问题十分熟悉时,往往容易对记者形成认同感,那么他就可能忽视摄像机的存在,爽快而充分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1997年夏天,我和编导殷宏滨去济南历城区仲宫镇采访高级农技师张耀堂,一位扎根山区30多年的省级劳动模范。由于他是市委宣传部推出的宣传典型,因此在我们前去采访时,手头已经有了一份张耀堂的事迹材料。有了这份资料是不是就够了呢?当时,我们认为,这份材料主要介绍了人物作为劳动模范的事迹和成绩,而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人”,我们好像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机之前,我们与镇上负责宣传的同志、农技站站长、张耀堂的老伴、学生,以及他本人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中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包括他晨练的习惯,他的农民朋友,他的老伴是为了支持他才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等等。事实证明,这些资料对我们以后的采访拍摄以及片子风格及结构的确定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与采访对象坦诚相见、消除隔阂。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的制片人陈虻在《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文中谈到:“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翻开,像他的妻子、像他的父亲、像他的朋友一样去读。”“像朋友、家人一样去关注你的拍摄对象。其结果,一切都来那么直接、都那么带有根本性。”我们在采访下岗女工马玉娥时,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马玉娥原是某建筑公司的油漆工、技术能手。下岗后在家庭生活极其贫困的情况下,努力学习驾驶技术,重新竞争上岗。她性格风向,不善言辞。在采访初期,对采访可以说是很不合作,常常是一句“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把你打发了。甚至在我们按约好的时间去采访时,她已经出车了,但她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所以我们很想“拿下”这个人物。于是我们决定推迟拍摄计划,专门拿出几天时间跟她磨合。她还没上班,我们就已经在单位等她;她出车,我们也出车,她修车,我们帮着递工具、打下手;有空就和她聊天。慢慢地,马玉娥开始把我们当自己人,以后的采访就很顺利了。在编辑这个片子时,在讲述她下岗的苦恼,学车的艰辛、重新上岗后的狂喜时都采用了马玉娥本人的大段独白,字字真情实感,很有感染力。

另外,适当的采访时机和采访场所也是保证采访成功的重要因素。采访时机选择不当,往往会因为采访对象感觉不方便,准备不充足,或情绪不到位而随便应付几句了事,影响采访质量。同样,采访场所的选择对电视采访也很重要,因为观众往往可以从采访地点、环境的展示中获得许多从属信息,加深某种印象,以加强对人物的理解。而让采访对象置身于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往往会使他因“境”而忆事,因“境”而叙事。其言谈举止才更真实,更富于感染力。因此在采访前,应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场合设计不同的问题,让采访“走”出办公室、会客室,这样不仅有利于采访氛围的形成,谈话也会更生动、具体、深入。

现场感与同期声

电视节目是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它可以同时作用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视觉画面上看,有人物的形象神态和现场环境,从听觉形象上看,有解说、对话、音响。视听结合,形声并茂。因此,与报纸、电台的传播方式相比,电视具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电视所特有的现场感。

报纸和电台只能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电视不仅可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还能再现事件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细节。在进行电视人物片的创作时,哪果能很好地运用现场感这个优势,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我们在编辑《下海当老板》一片时,片子首先是从主人公高勇每晚都要亲临的工作现场开始的。

【画面】

深夜,公司的院子高勇在指挥工人分捡袋装奶、搬运、装车,可听到工人数数的声音,搬运声。

【解说】

在济南市东外环路一个邻街的院子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高勇,他现在是一个送奶公司的老板,每天晚上,他们都要这样把鲜奶分捡配送到各个配送点,然后送到各家各户。

高勇今年二十八岁,一九九一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一年前他辞去了在威海一家大酒店的工作,和爱人一起回到济南,办了这家送奶公司。

【画面】

高勇满头大汗,湿透的汗衫,送奶车离去。

【同期】

记者:每天都要这么送吗?

高勇:每天都这么送,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六个小时,开始也是这么一袋一袋送起来的。当天的产品,当天给用户送到家门口,一天下来我的衣服得溻个五六次,他们给我测过我一天能跑三百二十多层楼,一般人没这个锻炼水平,以前的时候光见到老板是坐在老板桌后面,挺好的办公室里面,实际上你自己干了以后就发现,好多问题你不亲身去做的话,你可能不了解这个工作的实际情况,所以,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能说是身先士卒吧,这也是自己应该经历的一个过程。

记者:当老板不容易吧。

高勇:那肯定的,这是一个切身的体会,当老板的不容易!通过上面这个片断,观众很快就对高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因为一方面通过记者的视角、记者的描述使观众对人物的个人情况、工作情况有了了解,另一方面由于观众亲眼看到了正在发生的事件,看到了送奶人夜晚繁忙的工作流程,有了亲临现场的观感,所以当高勇感汉当老板不容易时,观众在感情上很容易产生认同感。另外,正如在上文中提到的,特定的现场环境可以感动、激活采访对象,使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去采访下岗女工傅微时,她已经有了四年的经商经验,在大商场里有自己的食品超市,事业蒸蒸日上,过去艰难创业的经历好像已经淡漠了。碰巧有一天她要去段店市场采办货物,正是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摊位,于是我我们决定跟她去进货。一是想表现人物现在的经营活动,另外就是想旧地重游,再现傅微那段经历和当时的心态。果然,当来到她昔日的单位时,她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故事:第一摆摊只卖出一瓶红豆酱,卖一瓶红豆酱菜只挣一分钱,去郑州进货,在雪地里被困三天三夜……朴实生动的语言,既让观众了解到有关细节,也展示了人物的丰富个性,增强了感染力。

要创造现场感,同期声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人物的讲话和现场各种实况音响。自从纪实类节目在观众中得到认可之后,同期声的作用也日渐受到重视。其实,声音在电视节目制作中与图像一样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表现力。声音使画面增强感染力,画面使声音有了依托,两者紧密结合,才会产生最完整的表达意象,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当镜头画面与声音同时传达给观众后,可以产生比单纯画面更为强烈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另外,运用同期声还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因为电视画面常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对反映过去曾经发生而没有拍到的情景以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无能为力。同期声却能说明过去的情形,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在拍摄电视人物片时,常常会采用人物的谈话诉说过去,倾诉感受,再配以人物谈话时的神情动作,往往同样可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弥补了画面表现力的不足。

不过,对同期声的运用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同期声也不能代替解说词。所采用的同期声应该鲜活生动,人物的同期声要有个性、富有信息量。如果选择的同期声缺乏新意,冗长呆板,就会破坏片子的节奏感,给人拖沓、多余的感觉。

情节、细节

一部优秀的电影、电视剧都肯定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吸引人看下去。现在,这种创作手法也被大量采用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强调“节目故事化、故事情节化”。电视人物片用纪实手法报道真实的人物,就是要报道这些人物所作的突出的、生动的、感人的事实。用真实的故事写人,人物的性格才有了依托。电视人物片的主题思想常常也是通过节目内容自然流露出来,通过活性性的事实来体现。

《1997再就业之路──傅微》节目长度只有11分钟,其中包括了4个比较完整的情节:1.仲秋节傅微在商场里安排月饼的销售;2.采办货物,迎接国庆节销售旺季;3.为扩大经营规模回工厂与领导商谈租赁空闲厂房、改建仓库;4.为筹措资金去银行咨询贷款事宜。这四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一环扣一环。通过这四个情节观众一方面了解了傅微从下岗女工成长到商界女强人的经历,了解了她的个性;另一方面,故事的发展也始终吸引观众对傅微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产生兴趣。

不过,这并不是说电视人物片中一定要有情节,因为在采访时并不是总能碰巧拍到合适的情节。制造和采用虚假的情节只能画蛇添足,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说情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细节则可以通过记者的现场观察捕捉到的。电视人物片或许不一定有情节,但是却不一定没有细节,在节目播出时,深深打动观众、经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往往是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比如:一双泪眼、一个期待的眼神、风中飘动的白发、蹒珊的脚步或人物的一个手势等等。在电视人物片中,细节运用得当,可以使人物丰满、活灵活现,使人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真实可信。

要想捕捉到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的细节,就要求记者和摄像在采访拍摄过程中“瞪大眼睛、注意观察”。既要观察人物,他的表情、手势、眼神、对话、活动等,又要观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能预见性地提前开机,在抓拍到富有表现力的情绪、情节后也不要马上关机,留下一段回味的时空,在后期剪辑时,也有充分的发挥余地。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5

[关键词]《直播中国》;现场直播;传播观念;社会责任

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新闻的采集、加工、传递变得更为快捷有效。在世界电视业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中国电视新闻从技术手段到内容风格,从理论建构到业务实践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杨伟光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出:“电视是全天播出的新闻媒介,它的时效观不是播今天的消息,而应该是刚刚发生的消息,甚至是正在发生的消息。”朝着这个目标,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数次现场直播报道,充分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的努力方向:面对重大事件,实现时差为零的同步报道。现场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已深入人心,并在实践创作中不断深化。以改版后的《东方时空》每周一次的《直播中国》为例,充分体现电视业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在创作观念上的更新。

一、电视传播观念的更新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更多地注重于客观记录,展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表达新闻事件时采用多重视听元素,尽力展现其各个层次、各个侧面,大量利用同期声记录人物谈话和现场实况音响等。观众在主动感受现场报道的信息多元化和多样化、复杂化的同时,有了信息选择的更大空间,并在自主地解释报道意义的同时被赋予能力,受众地位无疑日渐提高。

回顾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对传播研究的深入,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对受众能力的开发。中国电视诞生之时,其报道内容主要是政策解释和政令的宣讲,很少介入新闻报道的过程。从传播的角度看,只强调传播者对接受者的有意影响,忽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调动受众参与节目更无从谈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蓬勃发展,电视新闻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这期间就现场报道而言,出了不少精品,但没有形成气候。更多的电视人通过探索对电视新闻传播中如何更好地实现传播价值,电视新闻传播如何适应受众,发挥媒介优势有了更多的感受和研究。随着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深入,我们看到“媒介万能论”或“传者第一论”已无法解释传播过程中的诸多现象。大量的电视新闻报道实践证明,电视观众由于个人差异、社会类型和社会关系等不同,对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反映。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有限的。新闻传播如何面对这些有着不同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受众,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传播学研究中大量从心理学层面对劝服效果的研究成果,为电视新闻报道打开了思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尔提出的“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对顽固的受众来说,信息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发现的,重要的是受众如何处理信息。“使用与满足论”进一步强调受众的地位,用施拉姆的话来说就是“讯息是放在接受者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传者必须更注重受众的需求。

电视新闻是以现场的声画并茂的优势参与传播媒介的竞争。多重视听符号的综合运用,将观众带入一个事件发生现场,与事件有关的信息观众都能感受到,并会注意捕捉与主要事件相关的讯息,与此同时一些不相关的信息也会出现在观众面前,干扰观众对信息的处理。因此,片面地突出将讯息全盘展现,受众有任意选择信息的自由,让受众自行处理,只能是一种传播假设。在实际报道过程中,媒介需要拿出支配性的意见。电视记者必须在现场对各种有用无用的信息进行选择、过滤,通过对报道全面、客观的设置,才能帮助观众搞明白事件的真相。

传播者毕竟是作为控制信息的一方,它站在较高的位置担负着主导的角色,根据一定时期的需要发起并形成强大的报道优势。传媒的报道会影响受众对哪些问题重要的判断。同时某类议题或事件报道出现频率的多少也是受众判断其重要与否的依据,传媒通过有组织的报道引导人们思考某类问题。受众面对传播的内容既存在需求的权力,也存在抵制的自由。我们也应看到,随着资讯社会日益发展,受众的意识已相应发生变化,受众在传播中的位置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媒介进行自我判断和选择。现代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存在着共同追求信息的平等关系。作为电视新闻如何在报道中贯彻这种意图,使信息能顺利地,以最好的效果到达传播的彼岸。当电视传播的技术手段逐渐完善后,现场直播自然便提到电视新闻的报道日程上了。

二、电视现场直播报道的观念演变

新闻现场直播是指“电视台记者在事件现场,以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情景边摄录,边同步播出。”①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日趋复杂,时空分布日趋分散。观众对电视报道的真实感、现场感要求却日益迫切。为了解决这种报道内容的单一与观众要求的多样之间的矛盾,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现场直播报道。将“现场”这个外延拓宽,内涵也在媒介的精细布置下丰富。回顾这几次令人瞩目的现场直播,我们不能不感慨,我国电视传播业在传播观念上的更新和传播方式上的大胆尝试。它为《直播中国》节目的问世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1997年3月9日的《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的直播报道为例。中央电视台对漠河、北京、南京、昆明的日偏食进程进行全貌报道,使观众在电视机前对各地日食程度有了形象的、全面的认识、感受和理解。在电视屏幕上我们看到当8:41北京日全食达到最大值时,反复对切其他三地的太阳画面,9:07漠河日全食即将出现前40秒,反复切出昆明太阳复圆画面。跨区域大范围的来自京、黑、宁、滇四地的现场信号把几个地方的景观同时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机位设置使新闻现场完全处于摄像机的关注下,确保观众对现场各个角落的一览无余。

大范围多机位的设置仍无法完整表现事件的发展变化,它必须同长时间大跨度的跟进式报道结合起来,即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过程的连续展示,不断提供新鲜信息来抓住观众。现场直播报道对时间的裁剪显示电视转播的优势。电视台在播出计划中“开窗口”辟出大段时间保证了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推进,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动态报道,如连续72小时的《香港回归特别报道》,14小时的《三峡大江截流特别报道》等,实现了完整的进程式现场直播报道。现场直播报道总体上大跨度长时间跟进式的操作和跨区域全方位的设置机位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了电视媒体裁剪时空的魅力,使新闻报道突破了“一时一地”的局限,实现“多时多地”的传播,从传播效果来看,它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传播的客观真实性。这是对电视直播报道观念的一个突破。

现场直播报道依托现场实况部分的发展设置镜头,通过新闻资料的运用,热点问题的分析,演播室内主持人访谈和专家人士的点评,使新闻报道更全面丰富。现场直播的背景部分主要承担报道辅助性新闻事实的叙述功能,是对事件的渊源意义等隐性阶段的叙述。在辅助性新闻事实当中,一类是纵向的,即叙述新闻事件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直播报道中《历届人大概况》、《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概况》两部短片。另一类信息是横向的,即对新闻事件中涉及到的人、地、事以及相关情况做必要的补充交待。如《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报道中,对漠河地理人文环境的介绍,科学知识的介绍等。这些辅助性新闻事实表现多样,既有文字解说,又有影像图标动画,权威性宇可视性兼备,报道内容全面而厚实,保证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全面了解与认识,跳出现场,拓宽视野。背景报道还承担了调整观众视角的功能。通过主持人访谈和专家评说帮助观众不断从新的角度来主动地审视新闻事件,如在《三峡大江截流特别报道》中为主持人设计了12段演播室的话题,其中《三峡工程资金来源》、《三峡移民问题》等热点问题讨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不同角度来审视新闻事件,而专家的评说又为观众对不太熟悉的、专业性强的新闻事件进行思考提供帮助,在诸多背景材料的启发之下,观众的被动收视转化为主动地审视新闻事件,从而对新闻事件背后所承载的情感理念价值观有了更深的了解。

《东方时空》改版后,为了突出其新闻节目特色,增添了每周一次的《直播中国》现场直播节目。它不仅将现场直播日常化,而且对现场直播的内涵理解也更进了一步。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于,直播的现场不再是重大新闻事件现场,而是从更高的社会层面选题,以生活化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场景,让观众去感受别样的“生活空间”。

《直播中国》每期25分钟左右,每个星期天上午8点至8点半,通过直播方式,选取自然、人文、民生的角度报道中国,认识中国。直播的内容以特定地区的独特景观、神奇现象、历史遗踪和特定人群的独特生活方式为主,向观众展示广袤的中国国土上一些闻所未闻的或耳闻未睹的事物,尤其突出对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生活展示。与先前重大新闻事件的大场景、多机位、丰富的背景报道相比,现场直播报道已从动用一个台的精兵强将,转向调遗一支反应迅速敏捷的直播队伍,以走访的报道方式,以主持人为导线,带领观众边走边看边听,现场直播变得日常化、生活化,不能不说是创作观念的又一次变革。以第一期介绍山西平遥的老字号店铺为例。通过直播我们看到平遥的老百姓在12月3日早上8:00—8:30的生活状态。同样的生活时间,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带给观众几多新鲜和好奇。这是一种平民化的人文关怀意识在现场直播中的展示。又如《明前品龙井》介绍浙江梅家坞的龙井茶。茶作为一种文化已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紧密相连。梅家坞的龙井茶是茶叶中的极品。这种茶是如何制作的?《直播中国》把观众带到梅家坞的茶山,茶农的制作间。不仅看到享誉世界的龙井是如何采摘、如何制作的,而且通过贯彻其中的主持人敬一丹和于洪的介绍,了解了茶乡人民的生活变迁和茶与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关系。直播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展现一个过程,更是通过这个过程的展示,赋予选题一种文化精神,这是媒介对民族文化、百姓生活的一种关注和贴近。

[page_break]

由对直播的现场要求集中,便于报道,用完全纪实的手法再现现场,到大跨度、多机位、背景报道的介入,中国电视现场直播跨越了一大步。它不仅是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新思维,也是电视人站在发挥媒介优势的立场,寻找到的一个电视新闻报道的闪光点。而中国电视并没有止步,站在代表社会进步和主流文化的立场上审视电视传播的社会责任,于是有了《直播中国》。电视人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关注中国社会,在对现实的关切中流露出对自身进行反思和不断增强社会责任的意识。

三、《直播中国》体现了传受双方的平等关系

现场直播报道是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地位确立后,媒介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报道手段。

首先,我们从新闻类讯息的接受特征来看。“不论说明性本文什么时候揭示一种辩论,或者传达一种信息,它都预先假定了对一个给定的客观的参照;同样,这要求不断展开言论活动具有连续不断的具体化,这样,表述就可以获得它所预期的精确性。因此,意义可能存在的多重复杂性就必须通过读者观察本文部分的可联结性而不断地减少。”②现场直播通过长时间、多机位、跟进式报道和内容丰富的背景展示,在一个固定直播段中,保证观众持续不断获得丰富信息,消除不确定和不重要信息。真正调动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获得自己想知和未知的精确信息。现场直播的过程正是观众信息确认或材料收集的过程,并且保证与事实发展同步感知。

其次,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感受外部世界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但在不知不觉中,人们习惯于接受通过媒介传达的自己无法接触的感性信息。不仅要求信息迅速、准确,而且希望信息全面。可是与现实中存在的无数信息相比,媒介中的信息只是经过传播者选择的现实世界的一小部分,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政治的或商业的意图,从某种特定角度而进行的报道。《直播中国》的多机位的概述式报道,是传播者通过精心组织策划设计的,但它与事态发展同步,较全面地展现生活的过程,其提供的屏幕现实相对于单一的消息式报道和现场报道更丰富,更具有事态展示的真实性和价值信息,更符合观众对感性信息的接受方式。而且观众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能听到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各方面对相关的大的社会背景的认识和评价。以便自己能主动地去思考,并影响自己的决策。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所以说《直播中国》是媒介对受众需要的认识提高和调整的产物。

第三,新闻报道不仅帮助人们更全面了解社会现实,进行社会沟通,而且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否定担负起文化服务的责任。电视传播具有原始形态的信息场,观众能够眼见为实,亲身体验,通过倾听分析、介绍、评论,了解报道者的主观意向。才可能使媒介的议程转化为受众所关心的话题。在电视新闻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互动过程中,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建构高品质的社会文化是电视节目应承担的责任。我们看到受社会文化场的影响,电视直播节目中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浓厚。它与《东方时空》改版后的追求一致,将人文关怀平民化,降低关怀的“门槛”,更贴近大众的接受心理,注意利用电视传播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受众思想情趣,开阔受众文化视野,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介导向作用。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倡导健康的社会生活心态是电视节目对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通过常规化的现场直播节目,关注人的精神品格、情操,关注社会进步和人类的未来,是《直播中国》带给我们的一种新感受。它进一步体现了媒体对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价值的关注,融会了电视媒体对人类发展的爱心和高度责任感,表现出现场直播报道向深度发展的趋势。电视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最直接、最有力的传播媒介。

注释: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6

关键词:电视;科技节目;立意;体现

自从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来,“公民科学素养”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便走人了人们的视野。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公众的科学精神仍需培育,科学素养也要进一步提高。据调查,中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1.4%,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第三届世界科技记者大会通过的《巴西宣言》认为,要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科技新闻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相对于发达国家,大众传媒是中国公众获得科普信息的主要渠道:83%的人透过电视获得科普信息,52%通过报刊获得。20%通过人际交谈获得,11%通过广播获得,5%通过图书获得,2%通过网络获得。另一项调查也发现,86.2%的中国公众相信从电视上获得的科技信息;其次是报纸。达到67.3%。

科技新闻源主要来自3个方面:“事”型新闻源、“人”型新闻源和“物”型新闻源。常见的电视科技节目有3种,即科技消息、科技专题报道和科技知识专栏。

科技消息是以最新发生的科技事件为报道对象,如成果新闻会、技术鉴定会、成果展示会。消息类的题材占电视科技新闻比重最大,也最常见。例如2007年10月,由我国著名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清华大学教授马倩如,湖南省环境保护局蒋益民教授等11位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光明教授等开展的“涂料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法”系列科学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使大家了解了他们设计出的这一套新型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了我国涂料的清洁生产水平和相关成分产品的技术含量,解决了国内外涂料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众多技术难题,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了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和毒性,为传统涂料工业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径。科技专题报道是以某些新近涌现的科技人物或科技成果为主要内容,较全面地表现报道对象的发展、意义。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栏目、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科技环线”栏目等都属于科技专题报道。科技知识专栏是一种科普性栏目,其主要内容是某种科学知识、原理、成果等,形象地向受众讲述其原理,像央视的“科技博览”、“动物世界”等。总的来看,采用传统的科技节目形式开展科技新闻报道,显得有些单调和枯燥。所以要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科技节目的要求。在形式和方法上需要有新的突破。如对于适合现场直播的重大科技事件,应该尽量现场报道,因为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的播报形式。对于动态的、存在着无法预料的因素或结果的科技事件,采取电视现场直播,不但直接、明了,而且充满悬念。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成功直播了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重大科技事件,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7年10月,对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太空之旅进行了新颖的报道。发射当天新闻频道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银河系之夜》,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道科学视觉盛宴。节目一改过去科技新闻报道的“冷面孔”,采取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大型实景访谈演播室加快速多点动态跟进加多部门联动”。首先是在1000m2演播室里搭建了实景,营造出模拟月球和太空的环境,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在直播中,改变座谈方式,主持人与嘉宾“站起来、走起来、演起来”,增强了演播室谈话的吸引力。节目还首次实现了带观众的新闻直播,提出“爱好者”对话“大专家”的概念,实现现场观众与主持人、专家的互动,使抽象的科技知识变为生动的故事展演。另外,在直播节目中还穿插了40多个独家背景短片,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密集地介绍了相关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奔向月球并不是单纯的科学探测活动,还散发着浓郁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毕竟,望着这个泛着金黄色泽的星球,嫦娥、吴刚、玉兔、月宫,这些醉人的字眼,已经让中国人遥想千年。因此,在直播过程中,新闻频道运用了一些浪漫的手法,通过直观的方式,贴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比起一般单纯生硬的科技新闻报道更具亲和力。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除了央视新闻频道在“嫦娥一号”发射当天精心准备的“科学大餐”外,其他各媒体也在探索新形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探月工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持续性的报道。在这些科技报道中,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乎所有的报道,传递给受众的科技信息都不是唯一的,它们运用的背景材料和解释性报道方法,往往包含着更广泛的科普知识,成为了受众不知不觉接受科技洗礼的平台。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7

关键词:全球化市场化取消规则市场重构

在一些媒介学者看来,广播电视“一直是销售学的天才……它集中并加强了19世纪的报纸承担的广告和销售功能,它加速了将时间重新定义为金钱单位的进程。广播电视对每一个家庭的渗透是空前的,现代传播由此为历史上最大的生产力(工业)提供了出路,为最大的销售机器(商业)奠定了基础”。[1]这与广播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分不开的。在美国传播界有一则很著名的漫画:一位父亲坐在起居室的大沙发上看电视,儿子站在他身后问道:“爸爸,如果森林里有一棵大树倒了,而电视新闻记者没有把它报道出来,那么,这棵树算不算真正倒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广播电视不仅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体验,而且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公共事务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媒介学者们认为,同样都是通过无线电传送信号,电报和电话提供的是点对点的个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广播电视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提供了点对面的个体和群体之间传播可能性,以及身临其境独特体验——“广播电视之于印刷媒介,就象电话之于书信”。[2]由于广播电视传播的直观性和现场感,广播电视媒介为世人见证了二十世纪无数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二战盟军的胜利,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步,戴安娜王妃的世纪婚礼和世纪葬礼,香港和澳门回归,千禧年的第一缕曙光……这些历史瞬间当然是真实的,但同时又都是广播电视媒介建构起来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广播电视为他们提供了透视二十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过程的独特视角,许多遥远的故事,许多异地的场景,许多陌生的人和事,他们本无缘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的,却由于广播电视的存在而深深地介入其中:他们在自家的客厅里,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上的女教师麦考利夫流泪,为迈克尔·乔丹欢呼,为克林顿羞愧……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自身也在经历着从传输技术、手段到行业结构和传播理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调频电台的出现使得类型音乐电台成为广播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第一次使得青少年流行文化成为商业广播电视最重要的市场推动力量;有线电视从社区共用天线发展到光缆入户传送上百套节目,不但使电视的分众“窄播”成为可能,也使得因为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稀有性而将广播电视业视为公共信托这一传统信条的基础不复存在;卫星技术加快了文化全球化的步伐……广播电视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情状、思维框架和文化景观。难怪有一位美国的广播电视学者这样说:在笛卡儿时代,一个人可以说“我思故我在”,而在今天这个大众传播时代,恐怕只能变成是“我上电视故我在”了。[3]尽管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都在不断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从上世纪末延续到本世纪的整个行业的市场重构所体现出来的强者更强的力量游戏,对媒介全球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冲击则要更加深远。

如果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由于许多国家都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经历并且仍然在继续经历快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转型,如东欧各国的体制转变,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影响,WTO对全面开放电讯市场的促进,等等,经济、社会、政策、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媒介产业,带来了广播电视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一些媒介与社会学者将世界传媒结构变化的趋势归结为“国际化”(或曰“全球化”)、商业化(市场化)以及媒介资本与所有权的集中垄断。[4]广播电视是媒介市场上十分活跃的部分,从整体上看,与上述三个趋势密切相关,这个影响巨大的大众文化产业在20世纪末呈现出以下几方面最为显著的变化。

1、由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在80年代的快速崛起,以及几乎是同时到来的大规模的媒介政策的市场化,广播电视传统的行业结构和市场平衡被彻底打破了——在美国,三大联播网三分市场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从70年代将近9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55%,并且还在不断滑坡。根据尼尔逊公司的调查,1996年,三大网晚间新闻的收视率仅为23.3%,比上一年度下降3个百分点,但在6年以前的1990年,这个数字还保持在41.2%。[5]在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不再是唯一或占绝对优势的广播电视媒介,商业电视快速崛起,有线和卫星电视也稳步发展,从1990年到1994年有线和卫星电视在整个欧洲市场上的平均年利润增长率达到30%,[6]成为不可小窥的市场力量。

2、大媒介集团的垄断和集中控制加剧。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进程,已将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工业,最大限度地纳入其经济增殖范围,重要性与日俱增。和所有其他市场行为一样,广播电视市场的重要概念与角色同样是关涉媒介运作的经济环境——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以及如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现在,媒介产权的集中过程不仅仅是卡特尔式的水平整合,而是水平整合和托拉斯式的垂直整合的有效结合,这样,既可以通过在同一媒介产品生产层次和产品市场的整合,来有效地提高媒介集团在某一领域的控制程度,扩大规模经济,又在日渐宽松的政策环境下不断强化不同媒介产品生产层次和同一媒介产品上下游市场的整合,以确保降低营运风险,提高效率,免受成本波动等市场变化的影响。

3、一个全球化的媒介市场正在形成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媒介集团进入全球传媒市场。如美国的迪斯尼、时代-华纳、VIACOM都在国际媒介市场上拥有许多知名的媒介产品品牌。从澳大利亚传媒巨子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到微软和贝塔斯曼,其经营目标都在全球市场。巨大的媒介联合企业兼并不断出现,呈现出娱乐业、新闻业和信息业高度融合的趋势,地方媒介公司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性联合加强。为扩展市场份额,让全球化媒介产品顺利进入地方市场,跨国公司越来越依赖于同地方性媒介携手,而实力虽不如跨国公司却占有地方性资源优势的小公司也十分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吸引跨国公司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利润,双方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因此而加大。

4、新媒介技术的渗透和数字化(digitalization)程度大大提高。一方面,从数字音频广播、非线性电视摄录编辑设备到卫星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等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整个广电行业从制作方式到行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无论是基于电讯业发展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方式如互动电视VOD,还是市场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因特网,对广播电视的形式、内容乃至基本理念,都在构成无可回避的威胁。新千年伊始,第一桩震动全球的媒介兼并案就是5年前还岌岌可危的“美国在线AOL”以1840亿美元一口吞掉了称雄百年的时代—华纳,展现出新媒介行业造就的新经济神话。由于技术改造的高额成本投入,有学者认为,在数字化的“星球大战”中,“强者通吃”的游戏规则将发挥到及至。[7]

这一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以欧洲为例,传统上,在欧洲,基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这样的传统信条,除卢森堡以外,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将广播电视视为公共服务事业,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在80年代以前,这些欧洲国家都基本遵循国家垄断或国家管理下公营和少量私营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一类广播电视媒介的特点是,广播电视台(公司)由国家委托/特许公共机构经营,其运作经费来源于收取受众的收音机和电视机的执照费(又称视听费),各种民间、私人和企业捐助,以及部分国家财政拨款,一些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不播放商业广告,有一些允许少量的商业广告或是赞助商的企业形象,但明确规定赞助不得影响节目内容。但进入80年代以后,一方面,有线电视和通讯卫星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公共广播电视赖以存在的基于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信条,而且还极大地拓展了广播电视的服务范围,为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是高投入、高成本的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共广播电视所依赖的视听执照费在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参见表1),而节目成本却在年复一年的增加,许多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在强大的市场压力下越来越难以为继,于是,以欧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公共广播电视政策做出种种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由化,即通过国家干预,在广播电视领域引入新的私有商营者,打破公有广播电视的一统天下,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二是商业化,在广意上指广播电视在经营中更多地强调市场因素和盈利倾向,在狭义上则指国家减少对广播电视业的公共投入,使公营广播电视财政收入中国家拔款和视听费的比重相对下降,而广告和其他商业性收入的比重增加;三是“非规则化”(deregulation,又译作放宽规则或减少规则),即国家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作出的种种限制。[8]于是,商业广播电视在欧洲快速发展起来(参见表2),并对公共电视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在英国,目前三个商业电视频道的观众份额已经达到47%,而公营BBC的两个频道的观众份额只有39%(参见表3)。

[表1]1997-1998年世界主要各国收取的广播电视接收机的执照费:[9]国家每台接收机的年费用额

以色列CT383以色列镑

韩国T/CT2500韩圆

冰岛R7200冰岛克朗CT24000冰岛克朗

爱尔兰CT62爱尔兰镑

英国T32.5英镑CT97.5英镑

意大利R3540里拉RCT161450里拉

奥地利CT2695先令RCT2801.76先令

荷兰R55盾RCT188盾

瑞士R160.80瑞士法郎CT248.40瑞士法郎

瑞典CT1440瑞典克朗

斯洛伐克R240斯洛伐克朗CT600斯洛伐克朗

捷克CT600捷克克朗

丹麦R192丹麦克朗RCT1299.20丹麦克朗

德国R113.40马克RT/RCT339马克

挪威1420挪威克朗

匈牙利CT5520福林

芬兰CT862芬兰马克

法国T471法郎CT735法郎

比利时比利时法郎CT7152比利时法郎

波兰R24兹罗提RCT69.60兹罗提

罗马尼亚CT3360列伊

注:R:收音机;T:黑白电视机;CT:彩色电视机;RT: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并用;RCT:收音机和彩色电视机并用

[表2]欧洲主要国家公共/商业电视台(覆盖超过50%)[10]的数量国家1980年1990年1997年

公共商业公共商业公共商业

奥地利222

比利时44244

丹麦1232

芬兰22122

法国33333

德国34459

希腊23435

爱尔兰222

意大利33636

卢森堡444

荷兰23136

挪威1123

葡萄牙2222

西班牙23333

瑞典2223

瑞士334

英国22223

[表3]英国无线(开路)电视概揽[11]频道性质开播时间年度预算(亿英镑)观众份额(%)节目内容

BBC1公共23.1828新闻综合

BBC2公共4.2111新闻、社教

ITV(5频道)商业19551830新闻综合

4频道商业19825.5311新闻综合

5频道商业19971.156电影、体育等

在这个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广电业的市场重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世界市场环境中的媒介组织,美国的广播电视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商业行为,不仅广电产品的出口额巨大——进出口通常被视为国际商业行为的第一种形式——如今视听工业产品是美国第二大出口商品,而且美国更是国际化的广播电视市场与商业中心,在国际投资与国际合作方面也频频出击。

这种情形绝非偶然。一方面,尽管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但其国内广播电视市场的饱和程度仍然在逐渐提高,国内市场扩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广播电视广告额上升的幅度也越来越有限(参见表4);另一方面,全球电视机的家庭拥有量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呈稳定上升的态势(参见表5),一个全球化的广播电视产品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这使得美国广播电视业向全世界扩张有了一个相当大的经济内驱力。

[表4]美国(无线)电视广告额(百万美圆)[12]年度联播网广告贴片广告地方台广告总计

19858,2856,0045,71420,003

19878,5006,8466,83322,179

19899,1107,3547,61224,076

19909,5657,9057,87525,345

19918,9157,2807,77523,970

199210,3327,5518,08025,963

199311,0338,0048,81627,853

199411,5858,1509,20028,935

[表5]全世界家庭电视机数量的增长[13]全世界电视机家庭拥有量(百万台)

1970年245

1985年573

1992年725

然而,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国际扩张,其基础是国内媒介行业的市场重构。事实上,市场重构似乎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定律之一,几乎每一次行业变动,市场重构都既是前提,又是结果。在这个范式中的力量角逐,不单影响了其自身,更是把影响扩散到世界。

事实上,在197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的电视业都还是一个封闭的企业,很少有行业外的资本进入。只有很少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因经营不善偶尔转手。和欧洲公营体制存在的理由相同,这种情形的原因也是基于无线电波的稀有性和公共性质的传统信条。在经过商业电台执照短暂的冻结之后,FCC在1952年设计了一个新的计划,只允许最大的几个广播电视市场有5到6个VHF电视台,实际上,大多数较大的广播电视市场上,VHF电视台都被限制在4到5个。其他的电视台执照都只能是UHF范围内——频道14到83——这些频道被称作“无人之境”,因为在当时,多数电视机都不能接收到UHF的信号,即使有的观众家里拥有VHF/UHF电视机,但也极少收看UHF频道。而且,大多数VHF电视台都是三大联播网的附属台,显而易见,为了建立一个成功的新联播网,就只能依靠VHF电视台来保证收视率,但遗憾的是,由于FCC的限制,主要广播电视市场上的独立而非三大网附属的VHF电视台已经所剩无几,完全不足以支撑第四个联播网。因此,这样的一个三大联播网独霸天下的市场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超乎寻常的稳定。

以NBC为例,长期以来,NBC一向是三大联播网中的老大。在电视业刚刚兴起的1940年中期,和其他联播网相比,NBC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它的拥有者是RCA,一个在电视演播制作设备和发射与家庭接收机等新兴产业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器制造商。NBC因此而在1931年进行电视试播,又在1943年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由于NBC的技术先导,再加上其电台明星对于广播听众的巨大感召力从电台带进了电视,NBC比CBS和ABC都更快地把一个个地方电视台变成自己的附属台,成为最具实力的电视联播网。它的节目于是快速地在观众中渗透,广告收入也因此而不断增加。NBC最早开始定期播出早晨节目(今天)和深夜节目(百老汇开放剧场和后来的STEVEALLENSHOW,以及再后来建立的TONIGHTSHOW——这样的节目现在已经成为非常成功的“类型”节目)。在新闻和体育报道方面NBC也是一路领先。NBC首先播出的系列剧WIDEWIDEWORLD,最早报道奥斯卡和艾米奖颁奖,最早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以及其它一系列特别节目,绝大部分是因为RCA的关系。而且,NBC也是最早播出立体声节目的联播网。即使威廉·佩利,一位烟草商的儿子,一步步地将于1927年开始电台广播的CBS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机构建成了NBC不可小窥的竞争对手(其父亲的烟草公司正是CBS最大的广告客户),以及多年后脱胎于NBC的ABC的成长,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NBC日益扩张所需要的经济基础。

但在1970年代中期,这种市场的稳定性开始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三:

第一是FCC解除了一些限制有线电视发展的条款。直到70年代早期,FCC都还在例行公事地通过一系列条款来限制有线电视服务商在最大的100个广播电视市场拓展业务,有线电视的作用基本上被限定在改善无线电视的收视效果上,经营无线电视(开路)的广播业主的利益因此得到了充分的保护,有线电视服务商只能在不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和广播业主抢占剩余的一点点市场。1972年,FCC开始改变姿态,之后差不多五年间,有线电视服务商不断为争取更多的许可而与FCC和相关政府机构争斗,并最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1972年,全美国的有线电视的用户总共只有近650万户,198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超过2900万户,1998年则进一步增加到近6500万户,相当于9700万户开路电视家庭的三分之二强(参见表6)。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不仅直接瓜分和冲击了稳定的广播电视市场,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作为政府对广播电视进行管制的有关无线电波的稀有性和公共性的传统理念。

[表6]美国有线电视用户的增长[14]年(秋)

有线电视用户

与电视家庭用户的百分比

1968

3,126,570

5.5%

1969

3,728,880

6.4

1970

4,498,030

7.5

1971

5,569,810

8.9

1972

6,484,380

10.0

1973

7,163,340

10.8

1974

8,230,310

12.0

1975

9,196,690

13.2

1976

10,787,960

15.1

1977

12,168,450

16.6

1978

13,391,910

17.6

1979

14,814,380

19.4

1980

17,671,490

22.6

1981

23,219,200

28.3

1982

29,340,570

35.0

1983

34,113,790

40.5

1984

37,290,870

43.7

1985

39,872,520

46.2

1986

42,237,140

48.1

1987

44,970,880

50.5

1988

48,636,520

53.8

1989

52,564,470

57.1

1990

54,871,330

59.0

1991

55,786,390

60.6

1992

57,211,600

61.5

1993

58,834,440

62.5

1994

60,495,090

63.4

1995

60,495,090

63.4

1996

62,231,730

65.3

1997

62,231,720

65.3

1998

64,800,000

66.1

第二个变化和第一个密切相关。随着节目发行系统的完善和全球观众的增长,大的广播电视公司或娱乐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卫星-有线电视联播网系统。时代公司先是建立起家庭票房HBO,后来又是CINEMAX和COMEDY频道;辛迪加的老大VIACOM播出了SHOWTIME,随后华纳公司也开播了MOVIE频道,NICKELODEON以及其他服务;一些专门化的有线电视公司也获得了成功,如特得·特纳的24小时新闻频道CNN,及其在买下米高梅的电影图书馆后开办的TURNERNETWORKTELEVISION(TNT);一些专门兴趣的服务如气象频道和ESPN也十分兴旺。1979年,C-SPAN(CABLESATELLITEPUBLICAFFAIRSNETWORK)开始进行社会公共事物的直播报道,1986年开始报道参议院的活动。尽管在有线电视领域,无线广播公司的介入比较晚,起步也慢,但无论如何DISNEY/ABC现在也已经是一个有线电视服务的大户,它拥有和部分拥有ESPN,LIFETIME和AE;1985年,NBC被其母公司RCA卖给了通用电器GE,GE卖掉了NBC拥有的电台,但保留了对整个联播网的所有权,从这时开始,NBC除了拥有和运作十余个分布在主要大市场的无线电视台以外,还进入了有线电视、国际电视和新媒介等传播领域。它的两个有线电视服务,一是有关商业和经济信息等的CNBC,不仅在美国,还进入了欧洲和亚洲市场;另一是开播于1996年7月的MSNBC,这是NBC与微软合作的有线新闻网和因特网新闻站点,在美国拥有225万有线电视订户,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有影响。为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NBC1993年开播了面向欧洲的SUPERCHANNEL,1994年则把相应的一套节目拓展到亚洲。它还曾经开办过一个24小时的西班牙语新闻节目(1993-1994),只可惜后来由于竞争太激烈而被迫关闭。事实上,形形色色的有线电视频道,在通过卫星进入世界市场的同时,更是分流了无线电视台的本国观众,削弱了三大联播网的经济基础。1996年10月,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开播了它(80年代中期它曾想收购CNN未果)基于FOX联播网的24小时有线新闻网FNC(FOXNEWSCHANNEL),即得到了170万户观众。[15]

[表7]黄金时间美国十大基本有线电视服务[16]

平均收视率

家庭用户

平均收视率

家庭用户

TNT

2.1

1,530,000

2.2

1,560,000

TBS

1.9

1,404,000

1.8

1,307,000

LIFE

1.6

1,155,000

1.5

1,036,000

A&E

1.3

919,000

1.3

920,000

DISCOVERY

1.2

858,000

1.2

840,000

[表8]1998年全美国广告收入(百万美圆)[17]联播网电视

14,485

贴片广告

11,045

辛迪加

2,820

杂志

10,930

户外

4,800

第三个变化是家用录象机的发展。如今VCR几乎是电视收视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的家庭拥有量已超过90%。全美最大的家用录像带租售连锁店Blookbust提供了随时随地租用录像带的便利。由于音像产品的私有性质,家用录像带市场的运作原理更近于书籍而非电视节目市场,这就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不得不面对完全不同性质的市场竞争对手。

于是,各大媒介集团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通过兼营与广播电视完全或部分不同性质、不同生产层次和不同市场运作模式的其他媒介产品,如印刷媒介或音像制品,以及对同一媒介产品上下游市场的充分开发和整合,如将利用广播电视节目资源来开发相关的声像副产品,等等,以此来分担市场风险,扩大赢利范围和提高赢利的可能性。目前,大多数持续发展的媒介集团,几乎都并不是单纯的广播电视公司,而是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有线和卫星电视、音像制品和其他信息与娱乐服务的超大型媒介集团(参见表9)。

[表9]20家顶尖媒介集团的赢利和业务范围(1998年)[18]排名公司名称营业额(亿美元)流动资金(亿美元)年利润(亿美元)业务范围

1时代-华纳246.2254.1227.28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因特网,期刊,音乐,出版,娱乐,零售业等

2沃尔特·迪斯尼224.737143.12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因特网,出版,音乐,零售业,体育,娱乐业和主题公园等

3索尼156.0920.215.65电影,音乐,电子游戏等

4Viacom132177.528电视,有线电视,电影,出版,娱乐等

5新闻集团12814.0118电视,有线和卫星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出版,技术开发和服务等

6TCI75.729.756.85有线和卫星电视,因特网,出版,音乐,技术和设备等

7Seagram/环球64.397.12N/A电视,电影,娱乐,音乐等

8西屋/CBS53.637.722.49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户外广告等

9通用电器/NBC51.534.510.02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等

10CoxEnterprises49.37N/AN/A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电话等

11ComcastCorp.49.1214.685.321有线电视,因特网,电话,娱乐等

12甘乃特47.2913.1616.17电视,有线电视,报纸

13赫斯特4212.5N/A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期刊,报纸等

14McGram-Hill35.345.324.84电视,出版,期刊等

15纽约时报28.64.524.55电视,广播电台,出版,报纸等

16Tribune278.156.42电视,广播电台,体育,教育等

17MediaOne24.197.54-3.2有线电视

18华盛顿邮报19.563.23.81电视,有线电视,因特网,报纸等

19CablevisionSystem19.492.720.81有线电视等

20PrimestarPartners131.35-5。1卫星电视等

[page_break]

[表10]10家顶尖媒介集团营业额变化的比较:[19]公司名称

1995营业额(亿美元)

1998营业额(亿美圆)

迪斯尼

164.4

224.73

时代-华纳

159

246.22

Viacom,Inc

101.2

132

新闻集团

79.8

128

索尼

76.6

156.09

TCI

49.4

75.7

Seagram,Ltd

48.2

64.39

西屋/CBS

45.8

53.63

甘乃特

44.5

47.29

通用电器/NBC

33.6

51.53

自此,一个超稳定的广播电视市场不复存在。进入80年代以来,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介市场发生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表明媒介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增长期。

首先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买卖、转手和兼并愈演愈烈。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所有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使用无线电波的公共信托,而且更是一种商业风险投资。随着法规的松动,以及华尔街对媒介资产开始感兴趣,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电影制作公司的出售和购买市场在1980年代初开始快速启动,并在1996年电讯法颁布时达到高潮。作为政府改变管理政策和华尔街改变商业策略的结果,到1980年代每一个联播网都已易手。原先,由于传统理念和政策的界限,购买一个联播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当大都会成功地兼并了ABC之后,一切都改变了,随后通用电器从RCA买下了NBC;到了1990年代,迪斯尼买下了大都会/ABC,西屋买下了CBS,CNN归入时代—华纳旗下。这样的兼并与再兼并产生了“巨无霸”型的媒介公司,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市场结构。

[表11]广播电视媒介的年交易总价格[20]年

广电媒介总交易价格(美元/年)

1964

205,756,736

1965

135,123,766

1966

135,718,316

1967

172,072,573

1968

152,455,412

1969

231,697,570

1970

174,785,442

1971

393,547,924

1972

271,330,537

1973

230,381,145

1974

307,781,474

1975

259,485,961

1976

290,923,477

1977

289,871,604

1978

651,728,398

1979

1,116,648,000

1980

876,084,000

1981

754,188,067

1982

998,398,244

1983

2,854,895,356

1984

2,118,056,053

1985

5,668,261,073

1986

6,192,669,871

1987

7,509,154,473

1988

4,947,838,198

1989

3,235,436,376

1990

1,976,626,100

1991

1,014,579,000

1992

1,045,373,000

1993

3,300,883,000

1994

6,862,416,111

1995

6,974,890,248

1996

25,362,436,647

1997

17,631,757,472

1998

12,937,925,196

第二个基本的变化是新的联播网的成长。1986年澳大利亚媒介巨头墨多克继收购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之后,买下美国十几家地方电视台,建立了FOX联播网。FOX的成功在于,与三大联播网目标受众年龄的日益老化针锋相对,其目标受众瞄准的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这正是广告商极力寻求的潜在消费对象群体。FOX靠每周晚上一些低成本节目吸引一定数量的附属台,到1990年代,FOX已经变成了三大网不敢小窥的竞争对手,这种情形部分地因为FOX敏锐的商业运作眼光,但更重要的是相当数量的电视剧的成功,如“结婚……和孩子们”、“辛普生家庭”和“X档案”等等,都赢得了巨大的利润。FOX的成功激励了另一个以电影制作公司为基础的新联播网,华纳兄弟公司下属的WBTV,以及后来的联合-派拉蒙公司组建的UPN,还有迄今仍然被业界称作“婴儿联播网”(BABYNETWORK)的PAX。

[表12]:四大联播网受众的平均年龄(1994年第4季度)[21]CBS50.0岁

NBC42.8岁

ABC38.3岁

FOX29.6岁

[表13]:六家联播网的收视率和受众情况(99年2月与98年11月比较)[22]

收视率/市场份额

与98/11相比%

NBC

10.0/16

+5

CBS

9.7/16

+2

ABC

8.9/14

+1

Fox

7.2/11

-6

WB

3.6/5

+6

UPN

2.1/3

+5

其中18-49岁年龄组

收视率/市场份额

与98/11相比%

NBC

6.3/17

+7

ABC

5.4/14

+4

Fox

5.4/14

-5

CBS

4.1/11

WB

2.0/5

+5

UPN

1.3/3

+8

第三是家庭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家用录象机VCR在1981年在美国才230万用户,1985年增加到2500万,到1990年变成6500万,1998年则达到8500万。[23]不仅是VCR,电子游戏、有线和卫星电视、PAY-PER-VIEW电影频道等等,共同改变了人们的闲暇消费习惯;和1970年代相比,广播电视的受众几乎损失了一半;因特网不但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而且也正在开始变成另外一种广播电视节目产品的播出和发行分配的渠道。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本土的媒介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外,大媒介集团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的开发。迪斯尼/ABC的海外业务已经十分可观,1998年,其总赢利中有38亿美元即17%来自美国本土以外的国际市场,主要来自于创意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和主题公园与商业零售业。其中ESPN由于广泛开发国际市场,1998年的赢利增长了20%,达到约17亿美元,现金流动则增加17%,达7亿美元。迪斯尼的全部广播电视产业(ABC、ESPN、DISNEYCHANNEL等)的赢利1998年增加了10%,达71亿美元,其中营业额提高了3%,为13亿美元。[24]从1998年前后开始,CNN为了应对MSNBC和FNC的挑战,迅速地从美国本土拓展到全球市场,现在已有了一套针对拉丁美洲观众的西班牙语新闻节目。[25]目前,美国的有线电视和电话公司基本上控制了英国的有线电视市场;默多克1989年在卢森堡注册了专门面向英国的卫星频道“空中电视”,1990年在伦敦成立了BskyB,在亏损数亿英镑后,从1993年开始赢利。相反,BBC也1991年开设了24小时盈利的国际电视服务BBCWorldServiceTelevision,1995年和私营公司合作开办了两个欧洲卫星电视频道,1998年和TCI合作开设“BBC美国”,其目的则是期望通过商业性的国际广播电视服务来维持国内越来越困难的公共性。[26]

在市场重构的力量游戏中,电视业运作策略的几个特点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类型化节目构成作为重要的市场概念的广泛使用。媒介产品的“类型”(FORMAT)概念产生于媒介运作与市场调查的逐步结合,并最早在商业音乐电台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所谓“类型化”的节目构成,指的是媒介主动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来明确界定出具有不同社会价值、文化品位、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的目标受众的人口学特征,然后再通过恰当的节目类型来聚合和培养起对这一类型节目最感兴趣的这一人群。这样类型化节目构成的策略和技巧在于,既便于达到不同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不同广告诉求目标的最大限度契合,又便于节目本身系列性的专业化大规模生产。

应该看到,“类型”的概念早已不是局限在广播电视的运作策略的范畴,作为流行文化产品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消费者的吸引,“类型”概念被广泛运用在流行文化的生产和推广领域,詹姆斯·邦德的“007”是一种“类型”电影,“纽约客”是一种“类型”杂志,DISCOVERY则可被视作一种“类型”频道,如此等等。“类型”不仅仅通过这样系列性的文化消费产品使不同的受众可能在茫茫人海中使自己在社会群体中有所归宿,而且还可以因为对不同类型流行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动,建构起自己的所谓“个性化”时尚品味,最终,成为某类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电视来说,最基本的商业电视节目类型,可以被粗略地划分为新闻节目、谈话节目、体育节目、娱乐/游戏节目、儿童节目和电视剧这样几个大类,而每一大类又都可以通过明确的市场划分和受众定位,被更为精确细致地类型化。

比如,在新闻节目中,晚间动态综合新闻一向是全世界各综合性电视媒介竞争的焦点之一,从演播室设计、主持人个性到新闻的报道角度和重点,都可以根据对受众人口学特征的精细盘算,以明晰的类型风格来打开市场缝隙。在英国,商业频道“Channel5”的五频道新闻,60%的观众年龄在45岁以下,这个比例是当地其它频道电视新闻的两倍——针对特定收视群体制作特定风格的新闻被看成是该节目最成功之处,体现在内容选择上,就是所谓“人决定报道”的原则,消费、健康、教育或者其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是最经常的报道内容。即使是英国BBC这样以高品位著称的公共电视机构,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新闻竞争,也在去年对其新闻节目进行了相当大幅度的调整,在晚间6点新闻中增加了较多的教育新闻、食品和交通等方面的新闻,使报道内容更加贴近以家庭为主要生活内容的女性观众。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定位也日益细化。比较一下美国电视新闻杂志的王牌、CBS的“60分钟”(60MINUTES)和咄咄逼人的后来竞争对手、NBC的“日界线”(DATELINE),就会发现两个栏目从节目内容到风格的不同。“60分钟”开播于1968年9月24日,播出时间为每周日晚7-8点,节目长度1小时,由三个独立短片组合而成,平均收视率(1999年5月)为10.15,该栏目无栏目主持人,只在每个短片前由该片的出境特派记者在演播室做一简短述评。“60分钟”的节目理念在于通过具体事件,探讨大的社会背景之下的重大问题,节目具有较强的述评力度,强调“正论-反论”的辩论风格,其主题多半为涉及政府和社会政策、司法公正、灾难、社会正义等“硬新闻”主题,因此往往被业界视作新闻业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理想范式。NBC的“日界线”则大有不同。“日界线”开播于1992年3月31日,每周五档,每档一小时,有2位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平均收视率(1999年5月)为8.26。该栏目的节目理念在于“对一切受到社会关注的热点人物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报道”,非常注重揭示和刻画细节的特写风格,其主题则多为犯罪与社会治安、青少年问题、人际关系等“软新闻”内容。同样一小时的节目长度,但“日界线”在节目样式上与“60分钟”三个独立短片的固定搭配不同,“日界线”并不强求每档节目的样式相同,而更看重根据不同题材内容的灵活应变,可以是组合式的特写、一小时纪录片甚至连续报道等等弹性样式。此外,在海外这类节目制作人的观念中,并没有特别强的给节目类别样式下定义的倾向,他们并不特别介意一个节目究竟是电视纪录片、新闻专题还是特写,而是把这种取材于真实生活并以纪实手法表现的一大类节目统称为“非虚构”(un-fiction)电视节目,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节目如何吸引目标观众上。

谈话节目是海外商业电视中最为流行的节目类型。说流行,并不在于其受众人数众多,而在于各电视频道中都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谈话节目或具有相当谈话风格的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的大行其道,在于这类节目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目标观众的人口学特征集中明确,而且在内容和风格上林林总总,从政治和社会公共事物到娱乐和个人心理健康,集娱乐和信息为一体,几乎无所不包。许多商业电视的谈话节目,均以18至49岁的观众为目标,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目标观众为女性。有业内的分析家认为,推动电视谈话节目成长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有二,也就是经济和技术。从经济的角度看,电视谈话节目不需要象游戏节目和电视剧那样需要为演员付高额酬金,不需要剧本,只需要一个小型的能快速选定话题和嘉宾的主持人和制作人班子,而且制作周期短,容易合成,在首播后还能够很容易地发行到其他地方电视台重播;何况,电视谈话节目将许多本来属于私人领域的元素,如家庭、邻居、私人交往、个人困境等暴露给公众,也将政治、商业、社会事件和娱乐事件等公众领域和特定的个人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满足了现代社会受众的好奇心,再加上电视演播现场造就的谈话流程的不可预测性,和广泛的受众参与性,均是电视谈话节目不断推陈出新的动力。

在海外,主要的电视谈话节目可以被分为三大类,一是新闻-社会事务讨论节目,如《夜线》和CNN的《拉里·金直播节目》;二是滑稽-娱乐-访谈节目,如乔伊·雷诺的《今晚》和大卫·莱特曼的《夜晚》节目;三是人际关系-心理自助-日常生活讨论节目,电视谈话以这一大类为最丰富,遭到的批评也最多,可以从非常严肃的《奥普拉·温弗里节目》到因轻佻刺激而被批评为谈话垃圾的《莉基·蕾克节目》和《杰尼·琼斯节目》。大多数电视谈话节目的绝对收视率并不高,如《奥普拉·温弗里节目》在90年代后期曾是收视率最高的辛迪加谈话节目,收视率一般在8.5左右(在美国,一个百分点通常代表约96万个收视家庭),深夜谈话节目收视率更低,也就是在4.0左右,但因为本身这个时段的开机率就低,因此相对收视率并不低,而且明确的受众目标也是广告商感兴趣的。

电视剧也是十分“类型化”的电视节目样式,是除新闻节目以外最重要的节目形态,在电视节目中总体数量最多,受众面广泛,通常占据大部分黄金时段,对大众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一般可将电视剧分为连续剧(肥皂剧)、系列剧、情景喜剧和电视电影几个大类,通常连续剧在白天时段播出,主要目标受众是家庭妇女和老年人;系列剧往往是每天黄金时段的重头戏,每一集都节奏紧凑,独立成片,靠相同的主人公来强调每一集之间的联系;情景喜剧制作成本低,通常以紧扣流行文化为其最大特色;电视电影指那些专门为电视台生产的单本的故事片,往往在周末晚上一次播出。若按内容分,则主要有警匪故事如《德克萨斯警察》、《NIKITA》,科幻故事如《X档案》,家族故事如《豪门恩怨》,现代生活故事如《欢迎来到纽约》等等。许多系列电视剧都可以很多年一路演下来,象《急诊室故事》、《成长的烦恼》等,都是在联播网播出相当长时间后,又被放到地方台播第二轮、第三轮。前两年在美国三大联播网播出的热门电视剧《人人都爱雷蒙德》、《朋友》、《与天使接触》等,到今年还在播。

对于商业电视来说,最基本的节目构成策略有这样几种。第一,要构成延绵不断的节目流动(FLOW),让节目和节目之间有关联,有过渡,在节目编排上不能让观众有机会用遥控器换频道。第二,可以在一个时段内用相同类型的几个节目的组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版块(BLOCKING)以吸引相同视听趣味的观众。第三,采用“吊床”式构成(HAMMOCKING),即把一个比较弱的节目排在两个强的节目中间,就象一个吊床要拴在两棵结实的树上一样。第四,强化一个时段的首、尾节目对中间节目的影响力(LEAD-INS和LEAD-OUTS)。第五,“帐篷”式构成(TENTPOLING),即用一个热门节目来拉动其前后节目的收视率,象搭帐篷。第六,采取反向节目构成策略(COUNTERPROGRAMMING),也就是编排一个与竞争对手频道同时段完全不同类型的节目来吸引不同的目标观众。第七,作些与众不同的节目安排,比如用专门制作的特别节目来造成轰动效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STUNTING)。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节目构成策略,都是建立在大量充分的受众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的,而不仅仅是媒介人员的一相情愿。

其次是明星主持的作用越来越大。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和“标识”,他们帮助节目树立在受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并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特征。今天,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节目竞争,明星主持人已经成为各电视台获得和巩固市场占有率的关键要素。就象一位美国资深电视新闻主持人所说,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制作实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新闻的竞争早已不能靠所谓独家新闻,而只能靠每个主持人报道新闻的风格的不同来争取受众。

一位英国媒介学者认为,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长期的从业经验、出色的职业水准和良好的个人品性以外,第一个必备素质就是要有某种“独特性”,也就是要有非常适合出镜的个人特征。这位学者把这种特征称作“商标的易辨性”,不仅让观众能够认可他/她“是个人物”,而且要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或者外型特征使其主持的节目能从众多的频道中脱颖而出,让观众立刻认出他。如芭芭拉·沃尔特丝多年如一日的犀利风格,乔伊·雷诺大大的下巴,乃至丹·拉瑟每每出现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时身上穿的长风衣,和麦克·华莱士80高龄的老而弥坚,都是一种特定的节目标识,并对各自节目的目标受众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另外,主持人要具有和节目风格相得益彰的个人魅力,有助于帮助节目培养起与观众的长久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实践表明,并不是只有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主持人才能吸引受众,相反,在一些节目中,一些外表一般甚至有些外形上的缺点主持人,也完全可以得到受众喜爱,其原因可能在于不少观众比较认同主持人这种普通人的感觉,有普通人的弱点和缺点,就象被誉为美国电视界“一位特别出色的电视人”的库拉尔特那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类型的主持人不是明星,就象“丑星”也是“星”一样,而且,恰恰相反,这样类型的主持人反而可以给观众一种“丑小鸭变天鹅”的美梦成真的期望。比如目前美国收入最高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她出身低微,看上去不过是一个身材微胖的普通黑人女性,但观众喜欢她专注倾听的神情,信任她,把她当作自己的朋友和普通人中的一员,因此而愿意对她袒露自己的内心真情,倾诉那些关于性、虐待儿童、暴虐的上司、缺乏自信等各种难以启齿的事,她的节目成为一种社会公众普遍的心理宣泄渠道,也奠定了奥普拉·温弗里的明星地位——她通过电视谈话节目在1984年一举成名,1986年净收入达三千万美圆,现在,《奥普拉·温弗里节目》在全世界几百个电视频道中播出,有人说,这些年来,她从自己节目中挣到的钱应该差不多有两亿美圆。

世界电视业风云变幻的市场重构,重新激发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市场活力,尤其是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和跨媒介、跨行业兼并的媒介资产重组,在改变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结构的同时,也改写了以往的游戏规则。面对WTO,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将如何面对更加开放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吸收海外媒介发展的经验,有效地整合市场,迅速提升自身实力,参与国际传媒竞争,是今后中国广电学界和业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1]丹尼尔·切特罗姆,传播媒介和美国人的思想,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p176

[2]RichardCampbell,MediaandCulture:AintroductiontoMassCommunication,St.Martin’sPress,NY1998

[3]Abelman,Robert,ReachingACriticalMass,LEAInc.1998

[4]DenisMcQuail&KarenSiuneed,MediaPolicy,Sage1998;EdwardSHerman&RobertWMcChesney,TheGlobalMedia,Cassell1997;AlanB.Albarran,MdeiaEconomic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6

[5]Hyuhn-SuhckBae,ProductDifferentiationinNationalTVNewscasts,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Winter2000

[6]EdwardSHerman&RobertWMcChesney,TheGlobalMedia,Cassell1997

[7]EdwardSHerman&RobertWMcChesney,TheGlobalMedia,Cassell1997

[8]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2

[9]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8,P631-641

[10]DenisMcQuail&KarenSiune,MediaPolicy:Convergence,Concentration&Commerce,SAGE1998,P26

[11]2000年11月访谈,SeniorLecturerforBroadcastingandMediaManagementKimGordon,UniversityofWestminster,London

[12]资料来源:AlanB.Albarran,MediaEconomics,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6,p79

[13]*资料来源:ColinHoskins,StuartMcfadyenandAdamFinn,GlobalTelevisionandFilm---Aintroductiontotheeconomicsofthebusiness,ClarendonPress,Oxford1997

[14]资料来源:PeterB.Drlic,TheElectronicMedia,2ndEd,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7;Broadcasting&Cable1996,1997,1998,1999

[15]Hyuhn-SuhckBae,ProductDifferentiationinNationalTVNewscasts,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Winter2000

[16]*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1999-1-4

[17]*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1999/4

[18]*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Sept.7,1998

[19]*资料来源:PeterB.Drlic,TheElectronicMedia,2ndEd,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7

[20]*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

[21]*资料来源:PeterB.Drlic,TheElectronicMedia,2ndEd,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97

[22]*资料来源:Broadcasting&Cable,1999-3-8

[23]HowardJ.Blumenthal&OliverR.Goodenough,ThisBusinessofTelevision,BillboardBooks1998,NY

[24]Broadcasting&Cable,1999,1,13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8

本文首先阐述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作用,以概括出少儿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并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媒介环境下,我国加快发展少儿新闻节目必要性。文章主体部分对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少儿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样分析,运用儿童心理学和受众理论研究少儿受众认知特点和收视行为特征,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武汉市部分城区的少儿进行“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受众收视调查。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少儿新闻节目总量不足、覆盖面窄,不能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新闻需求;在节目主持、内容、栏目结构、制作方面存在成人化倾向问题。

文章结尾部分认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首先要转变传播观念,以儿童为本位,将“教育为主”转为“寓教于乐”,然后从少儿新闻栏目设置、节目编排制作和主持播报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具体操作中的对策。

关键字:少儿新闻节目认知特点收视行为特征

Abstract

Televisionisthemostpopularmediathatourcountry’schildrenusuallytouchandreceiveinformation.Itisthetelevision’sdutythatmakinghigh-qualitychildrennewsprogramstosatisfytheirwishesofobtainingnews,learningmoreknowledgeandrealizingthesocial.Butourcountry’schildrennewsprogramsstartedverylateanddevelopedverysluggish.Therearestillsomanyproblemsanddifficulties.Thistexttriestoanalyzethechildrennewsprograms’presentconditionandfindoutthefuturecounterplan.

Firstlythistextexpatiatedthechildrennewsprograms’fixedpositionandfunctiontogeneralizethespecialcharactersofthechildrennewsprogram.SecondlyIanalyzedthecurrentdomesticandinternationalmediumenvironmenttoprovethenecessitiesofquicklydevelopingthechildrennewsprogram.Thirdlythecorpuspartofthisarticleproceededthesamplinganalyzeswithourcountry’srepresentativeprograms.ThenIresearchedthecharacteristicsofthechildren’sperceiveandbehaviorinthechildpsychologyandaudiencetheories.Atthesametime,Idesignedaninquisitionquestionnairecalled“childrenandchildrennewsprogram”toinvestigatethechildreninWuhan’scityareas.

Intheend,Ifindoutthatwedidn’tofferenoughchildrennewsprogramstosatisfywithourchildren’srequirement.Thereisaseriousadulthoodtendencyinprogrammanagements,contents,andcolumneyesconstruction.Thentheknottailpartofthisarticleanalysesthattheproblem-solvingcounterplanconsistsin:Firstweshouldchangethespreadidea,regardthechildrenasthebasis.Thenweshouldchangeourexecutionconcept,thearticlegivessomeideaonchildrenNewsprogram’snewscolumneyes,programarrangesandemceemode.

Keywords:ThechildrenNewsprogramThecharacteristicsofcognize

Thecharacteristicsofaudiens’behavior

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受到知识文化水平和生活圈子的限制,少年儿童很难像成年人那样通过读书、读报、读新闻类杂志和人际交往等途径获取信息,电视新闻的直观、可感、形象性和大众化,使之成为少儿了解新闻最方便、最快捷和最有趣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儿每周至少看电视22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读书和看报的时间,中国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卜卫曾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的需要下对媒介的选择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在需要了解新闻时,少年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占53.5%、其次是广播21.2%、报纸13.3%、书籍3.0%、其他11.7%,可见少儿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道。英国广播公司1972年开播专门针对9-15岁儿童播出的《新闻巡礼》,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新闻节目;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中央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影响力的节目。

由于少儿群体特殊的认知能力和收视特点,少儿新闻的报道内容、形式、新闻语言选择都与成年人电视新闻有着很大差别,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特殊的定位和作用。

1.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

作为专门为少儿制作的电视节目,它的定位是有其特殊性的,节目定位一般包括收视对象定位、表现对象定位和节目风格定位,我们先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少儿电视新闻的独特性。

1.1.1节目收视对象的定位

收视对象即节目的收看对象,儿童是人类生命的一个时间概念,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同一人群。按国际通用的准则,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然而,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层次,“西方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3至7岁为感官期,儿童根据显而易见的感官刺激来认识产品价值,7至11岁为分析期,儿童对产品类别、售价、功能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开始明白物质的社交意义,11至16岁为反省期,孩子对市场的产品类别,销售地点、推销策略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明白品牌的意义,明白物质的价值,除了满足个人喜好外,还可以用作社交筹码”。由此可见,8岁以上的儿童才开始摆脱单纯的感官认知,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不同,除感官之外,受众需要有一定的理性理解和思考能力,3-7岁还属于幼儿时期,只具备感官的刺激反映能力,不具备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因此世界各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对象,多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观众,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儿童新闻周刊》面向8-14岁儿童;英国广播公司《新闻巡礼》节目专门针对9-15岁儿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儿童新闻》针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美国独立制片厂《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电视二台《LDGD》新闻节目为9-13岁的儿童播出。我国目前开播的儿童新闻节目大多称为“少儿新闻”,专门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群体,根据国内外少儿新闻受众的定位特点,本文中“少儿新闻”讨论的受众对象是指8-18岁的少儿群体,文中所述儿童、少儿均指向这一年龄层次的群体。

1.1.2节目表现对象的定位

节目表现对象即节目报道的内容对象、拍摄对象。少儿新闻节目的收视对象是少年儿童,但节目的表现对象则不能仅仅局限于儿童,而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新闻本身最大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这是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作为直接面向少儿的电视新闻,除了具有

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特定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首先表现对象要具有接近性,即主要选择那些与少年儿童关系密切的事实,少年儿童中出现的新人新事,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反映广大少年儿童的苦恼和要求,这是区别于成年人电视新闻的首要因素,要以展现孩子们的世界为主。其次也应该把国内外大事通过特殊的报道形式介绍给少儿,并不是说少儿新闻只能报道孩子们的事情,现代儿童兴趣广泛、好奇心求知欲强、想象力相当丰富,作为信息集粹的电视新闻应该满足于他们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于1994年4月开设的《儿童新闻周刊》就注重了把成人世界的新闻深入浅出的播送给孩子们,节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周社会要闻,以与儿童密切关心的新闻事实为主;二是新闻要点,深入浅出的报道本周国内外大事;三是本周难点特别节目,使用模型来说明和讲解本周的要闻和难懂的词句。节目一开始播出就赢得了孩子们乃至老年观众的喜爱和赞扬,总之一切有利于增长儿童知识、寓教于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拍摄内容都可以成为少儿电视节目的表现对象。

1.1.3节目风格形态定位

风格定位即节目的格调及展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与底蕴。施拉姆在《我国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儿童是电视的使用者”这一概念,把儿童从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提升为主动寻求者,承认了儿童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儿童节目风格是区分儿童节目与成人节目的关键,也是吸引儿童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的关键。他们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都应该用特殊的风格载体来体现。首先是风格特点的儿童化。儿童化即是以儿童的视点儿童的趣味出发来制作节目,符合儿童的欣赏要求。少儿思维行为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少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态也不是“新闻联播”类成人节目的翻版。儿童看电视一般都是为了轻松和娱乐,即使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获取信息,也不能等同于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孩子们喜欢充满神奇性、趣味性、幽默性、想象力的节目。从新闻语言的选择、节目背景画面和字幕设计、道具的选择、主持播报形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特别是对于国内外大事等儿童不熟悉和未知的信息,编导要充分考虑少儿的认知特点探索适当的表现形式。“心理专家认为未知和不寻常的图像本身并不能激起小观众创造性的联想,因此,必须通过儿童已经熟悉与了解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把想象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连接起来。”只有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新闻节目才能吸引少儿观众的眼球。

其次是快节奏大容量。儿童看电视注意力集中程度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他们会不断的把目光移向别处,同时伴随着其他活动,据调查,儿童注视电视屏幕注视的时间长度很少超过30秒,绝大多数少于5秒,因此拖沓冗长、单调缓慢的节目他们并不感兴趣,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同时,要不断转换画面和话题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在介绍新闻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介绍、历史典故、现代科技知识等资料、图片,适当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示事实的背景,介绍一些技术问题,这就使报道大大增加了知识性,少儿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且可以知道怎么样发生的,就能使节目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新闻的纯度和知识的含金量,等于对少儿观众的精神食粮作了精加工,让他们受到启发,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功能

电视新闻主要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对于少儿来说,电视新闻主要具有传递信息、社会教育和情绪宣泄这三大功能。

1.2.1传递信息功能

“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最基本的目的便是向公众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少儿观众求知、探索和好奇的心理,同样刺激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而少儿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它比其他媒体更能吸引少儿观众。

1.2.2社会教育功能

“美国学者凯特?穆迪认为:‘电视培育是现代新人形成的条件’,电视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想媲美,甚至超过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电视文化能随时而迅速的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它无时无刻的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电视新闻内容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他们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具有贴近性和感染力,又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寓教于乐,变灌输宣传为巧妙的传播、引导,因此比单纯的社教节目更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电视新闻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新闻节目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欲求,电视新闻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丰富儿童的词汇量,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向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和生动的画面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适当的收看电视节目,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学者霍斯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中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儿童,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为10小时,而明显超过或者不足10小时的儿童明显成绩不佳”。

其次是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电视新闻是最直接简洁地了解社会的方式,少儿新闻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少儿不再闭目塞听,开始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有关研究发现,观看电视新闻有利于儿童形成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政治参与感等”同时儿童在收看新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了狭小的认识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电视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儿童随着电视进入了成人社会,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发展,电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1.2.3情绪宣泄功能

少儿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身边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疑问、他们的忧虑、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制作专门针对少儿的新闻节目,使少儿有了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被社会注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他们心理的平衡。通过少儿新闻这样一个方式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2.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分析

2.1.1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抽取国内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2个少儿新闻节目作为典型,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准确地分析目前少儿新闻节目的现状。

1)《“小小”看新闻》

开办时间:1995年10月1日

开办单位:上海有线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黄金时间首播、次日白天重播数次,

节目长度:10分钟

主要新闻来源:串播为主,自采为辅,主要挑选中央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

主持方式:成人主持,姐姐形象。主持人王幸有张稚气未脱的脸,又有表演儿童剧的天赋,播讲新闻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又能绘声绘色,平

等地与小观众进行交流

节目定位:

(1)受众定位:小学2年级到6年纪学生群体;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中央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选取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兼具的内容。编辑人员还运用丰富的新闻资料编制成综合报道,系列小专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3)节目风格特点:

A、小时段大容量,日均播出新闻12条,少儿视角荟萃新闻精华;

B、找准“切入点”编出新意:与成人新闻相比,《小小看新闻》的导语和结束语的编写在整个编辑业务中显得更为重要,成年人熟悉的新闻背景,孩子们往往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这就需要在片前增补必须的背景资料,包括地图、图标、字幕,有的做成抠像配上相关导语,以此为基础,将小观众“导入”新闻事件,还邀请了上海的儿童心

理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编辑,针对少儿的关注点、兴趣点设置报道内容,选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使节目饶有兴趣;

C、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注意贴近少年儿童,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这档节目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前提下,语言更为浅显易懂,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很少教化味,为适应小观众的“消化能力”这档节目的播音语速适当放慢,一般掌握在每分钟200字左右;

2)《少儿新闻》(中央电视台)

开办时间:1996年

开办单位:中央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8点首播,次日9:00——15:00分重播两次节目长度:5分钟

栏目结构设置:每次报道5到7条新闻,其中包括两三条口播新闻。每周六为少儿新闻专题节目

新闻来源:CCTV、教育部、共青团中央、CET、地方电视台、新华社、全国妇联、中央少年报等其他新闻单位,图像素材以CCTV为主。

主持方式: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

节目定位:

(1)节目受众定位:8——14岁的少年儿童,即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少儿新闻应当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包括政、经济、社会、科、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关于少儿生活新闻的深度报道,少儿新闻的选题以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为主要依据,兼顾时效性和信息量。选题范围可参考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等综合性时事类少儿报刊,二是中小学每周时事教育的教材;

(3)节目风格特点:

A、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

B、强调少儿观众的积极参与,

C、注意新闻的解释和背景分析,

D、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少儿新闻》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考虑到儿童电视新闻栏目要更具儿童的色彩,更名为《信息树》,并重新进行了设计:

《信息树》:

主持方式:主持人、小飞龙和一到两名儿童串联

节目风格特点:

A、注重信息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B、大事件与小事情结合,把介绍孩子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国内外大事结合起来,把孩子们关心的事件作为节目的重要内容,激励孩子关系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C、节目制作可以通过发动学生提供新闻信息,增加节目的参与性;

D、栏目形式可采取信息报道、花絮、专题快讯、新闻摄影大赛和新闻外的知识。

2.1.2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总体特点分析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介绍的国内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小小”看新闻》、《少儿新闻》、《新闻袋袋裤》、《少儿新闻》、《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六个中央及省市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的总体特点:

(1)播出时段与节目时长

一般来讲,8∶30-10∶30、12∶00-13∶30、17∶30-19∶30是少儿收视的三个黄金时段,这三个时段内,会形成三个收视平台,从以上六个少儿新闻节目的时段选择来看,首播和重播时段大多集中在晚18:00—19:15和中午12:00—12:30左右,属于少儿放学回家休息时间,准确地把握了少儿收视高峰时期。但是以上少儿新闻节目时长范围为5—15分钟,国内目前能够提供少儿新闻的电视台屈指可数,新闻节目形式单一,相比于电视上每天流动播出的长达1小时到半小时的各种成人新闻联播类节目、新闻专题、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追踪节目,短短十几分钟的少儿新闻节目处于节目长度相对较短、捉襟见肘的劣势。

(2)新闻来源

从以上各个节目的新闻信息采编来源来看,由于制作经验、制作水平的限制,最初开办少儿新闻的《“小小”看新闻》以及中央台《少儿新闻》都是以选取中央和地方各电视台电视新闻以及少儿媒体组织的提供的素材为主,并且都以串播为主,自采为辅,处在借用、共享资源的阶段。随后一些电视台开始意识到儿童视角的重要性,开始组建儿童小记者网络,让小记者自己采集校园里、生活中一些倍受儿童关注的少儿时事、生活趣闻,他们在大记者指导下开始拍摄、写稿、录音,如四川电视台的《亮眼睛》、浙江台的《少儿新闻》,小记者的参与使节目更贴近少儿生活;《东视少儿新闻》是全国第一档完全由少年儿童自己采写、自己拍摄、自己主持的少儿新闻节目,探索出了由少儿自拍自编自播的新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小记者的积极性,活跃在儿童生活周围的小记者也为节目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南京少儿新闻联播》接受来自市内少儿观众的的DV短片、新闻图片和文字稿,更是提高了少儿观众收看和参与少儿新闻的积极性。

(3)主持方式

常见的少儿节目主持方式有四种:成人主持、儿童主持、动画人偶主持和混合主持,从以上节目分析看出,大多数媒体少儿新闻节目多采用成人主持方式,主持人以姐姐或者年轻时事课教师的方式向小朋友讲述新闻,同时搭配儿童进行聊天或者串联,以求节目的稳重和把握分寸,部分新闻媒体在节目开播之初注重培养少儿主播,用儿童的语言、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主持,与儿童心理贴近,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即使是儿童主持,说的话也是记者和编导事先定好的,缺乏童真童趣,另外节目主持方式有些呆板,从节目开始到结束都单纯地采取让一个主播“说新闻”的方式,缺乏和场内的儿童交流沟通、互动和参与,肢体语言贫乏,缺乏新意和变化,容易让人感觉到只是成人新闻节目的“儿童语言”翻版。

(4)节目定位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将15岁以下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主要时期:从出生到2岁的感觉运动时期;2到7岁的前运算时期,7到11岁的具体运算时期,11到15岁的形式运算时期,他研究认为,儿童不具备抽象认知的能力,儿童既不会进行即便是简单的理性思维,也不会去选择直观性之外的传媒来获取知识和进行娱乐”,前运算时期直观的动态的画面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但是没有主动理解、分析和记忆的能力,8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看懂画面和语言,并开始主动记忆和运用所接触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而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和心智的日益成熟,16岁以上的少儿已经开始向成人转换,基本能够理解和接受成人新闻,因此国外不少电视台把少儿新闻的受众对象固定在8-16岁这个年龄阶段,英国《新闻巡礼》针对9-15岁儿童;,美国《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LDGD》为9-13岁儿童播出;奥地利《MINI-ZIB》

新闻受众对象为8-14岁儿童。从上表看出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也大多将收视对象锁定在8-18岁的儿童这个范围。

(5)栏目结构设置:

从以上节目可以看出,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在栏目结构上,最初只有单一的口播新闻形态,没有分板块也没有花絮、专题等插播方式,现在也只有小部分媒体分板块组织栏目结构,如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1频道《少儿新闻》把10分钟的节目分为《时事派送》、《小记者现在播报》、《少年说报》、

《生活小贴士》,还有一些节目善于利用花絮、导播等多种方式进行插播,使整个节目更加灵活,覆盖面也更广,变动的节目结构形式和新闻播出更能够适应儿童活跃跳动的思维特点。

2.2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2.2.1节目量少难以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需要

前面已经分析过我国少儿节目占所有电视台节目总量的3%左右,少儿新闻节目比率就更小,国内少儿节目从的品种和数量上看,多为动画片、游戏比赛、智力测试和器乐演奏、歌唱比赛,真正发挥电视直观视听优势,贴近少儿生活,反映少儿精神面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新闻、专题电视节目,可谓风貌麟角。由于制作水平的限制和市场利益考虑,我国少儿电视长期缺乏高质量的自制节目源,以最具实力的央视少儿频道为例,动画片播放比例占整个节目的四成以上。“在央视少儿频道每天总时长达18个小时的节目播出中,重播节目时间占了总时长的六成以上。在较早开办的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量重播的动画片也成为其主打节目,甚至在播出的内容中,还有超过两成的妇女和老年人节目,自制儿童节目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在播放的动画片里,国外动画片又占据了较大比例”,专业化强、真正贴近少儿生活、提供少儿成长所需信息的节目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的少儿新闻节目刚开始创办的时候,不少电视台,把播出时间仅定为5分钟,而且附属于其他娱乐益智栏目,没有独立的栏目特点和专业的制作人员,直到现在,大部分儿童新闻节目也多是10-15分钟,总量依然不足,播出时间段也不适合儿童收视习惯,其后由于制作水平、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不少少儿节目中途夭折,如浙江电视台《少儿新闻》、北京电视台的《小灵通》等多个节目在整体节目改版时被删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总体来看,少儿新闻还没有引起绝大多数媒体的足够重视,节目数量严重偏少,以至于在调查中发现没看过少儿新闻的儿童占62.5%,转而收看成人电视新闻节目的占46.7%,从来没看电视新闻的占19.8%,调查中很多儿童除了知道中央台“新闻袋袋裤”之外,就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少儿新闻节目,这些数据虽然只是武汉地区的一个样本,但是足以证明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严重偏少的现状,不少儿童在调查中提的最多的建议就是我国目前少儿新闻节目较少,覆盖面不逛,他们十分喜欢和需要看少儿新闻节目却无法看到,他们期待多开办一些益智类的少儿新闻节目,在广电总局发出各省市开办少儿频道的要求后,希望能在少儿频道中多一些自制的儿童新闻节目,满足我国少儿的信息需求。

2.2.2现有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

据对国内节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已有的少儿新闻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成人化,即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成人的眼光和行为方式来主持和制作少儿电视节目”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主持成人化

这是少儿新闻节目成人化反映最严重的问题。在调查中,不少少儿表示,少儿新闻节目成人主持缺乏童真童趣,刻板传统的播音模式,虽然穿着小孩子的衣服,扮小孩像,但是说话严肃庄重,是成人风格,动作单调,缺乏肢体语言,有的节目虽然有儿童参与讨论,但是成人主持始终占据主动话语权,缺乏平等交流,以一种灌输说教的方式播新闻、说新闻,还有部分节目提倡完全的儿童主持,但是儿童主持失去了少儿的天性和个性,明显在节目制作之前,台词已经由成人编导们写好再背的,儿童主持变成“机器人”,按照大人的意思,说大人要说的话,做大人喜欢做的样子,在僵硬的笑容和机械背台词的动作里,孩子们真实的声音被扼杀,童真童趣也被禁锢。

(2)节目内容成人化

近几年,少儿电视新闻已经逐渐由以单纯解说国内外大事转变到注重贴近儿童生活的角度,但是在调查中,觉得现在的儿童新闻节目很好看的仅占15.2%,不好看的占20.75%,觉得一般的占40.08%。觉得一般的人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节目教育性太强,缺乏儿童的乐趣。这就直接体现了少儿新闻节目内容的选择中,理性教化性强的内容太多,过分突出了节目的教育功能,儿童思维还很不成熟,也没有成人那样的人生经验和丰富曲折的阅历,要他们让自己的思维脱离自身,升到一定的理性的高度认识事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新闻节目本身以传播为主,只能在传播过程中隐性地让儿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少儿新闻解说、画面如成人一样理性严肃是很难让儿童理解的,节目内容虽然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但是都是些教导激励、提供典型树立榜样的,甚至是长篇大论的儿童会议新闻,很难让儿童感兴趣,“少儿新闻成了学校活动和会议新闻,表面文章越做越多,小记者小主持人沦为话筒架,接受采访的孩子居然也一嘴的官方语言。到最后,所谓的少儿新闻成了仅由少儿配音的有少儿活动画面的成人小儿科,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有些轻飘飘的,既不为成人接受又丝毫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

(3)节目制作成人化

少儿新闻节目制作应该与成人节目有很大区别,少儿节目应该贴近儿童审美特点。少儿新闻按照成人新闻的拍摄、剪辑、解说、配音方法,不注重节目包装、音乐、美术、字幕、节奏等因素的儿童化,对少儿审美特点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少儿新闻不能如成人新闻制作那么理性、严肃,节奏明快、解说剪辑故事化、配音适当夸张幽默、配以有趣的情景音乐,字幕标题适当俏皮化才能适应儿童的收视特点和收视兴趣。

3.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对策分析

3.1转变少儿新闻节目传播观念

首先必须把儿童节目制作的传播观念从以传者为中心转移到以受众客观需要为中心。有专家研究指出,受众的需要主要包括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升华需要、宣泄需要和娱乐需要,儿童时期正处在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来说,求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求,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电视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体,他们看电视除了娱乐之外,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在前面两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儿童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其他节目所不可完全代替的,他们有很强的求知的需要,对少年儿童而言,新闻就是知识,告诉他们闻所未闻的新知,看了一条新闻就增长了一些新知。在全国各省市开办儿童频道的契机下,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实际,增加少儿新闻节目的数量,增长少儿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提高少儿新闻节目的质量,以满足四亿少儿观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是要将“教育为主”转向“寓教于乐”。调查问卷中,很多少儿不喜欢看现在的少儿新闻节目的原因是节目的教育性太强,缺乏童真童趣,由于少儿受众的特殊认知特点和注意力集中稳定程度的影响,枯燥单调的“教化”会使他们失去对节目的兴趣,“新闻联播”式的少儿新闻是不符合他们收视兴趣的,少儿新闻应该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条件下“寓教于乐”,选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用灵活多变的栏目设计形式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持播报形式来吸引他们,做到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少一些教化味,多一些趣味。少儿电视新闻的寓教于乐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主持播报上,用趣味实例中解说新闻,在主持人动手操作中播报新闻,或与少儿主持、少儿记者讨论中主持新闻等,当少儿对电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自然会产生饱满的收视情绪;在节奏安排上动静结合、松紧有致;在声音、画面的制作上童真童趣等等,都是寓教于乐的好方式。

3.2改进少儿新闻节目制作理念

3.2.1少儿电视新闻栏目设置

“栏目是按照一定的方针和目的,将某些内容、性质、功能、形态相近的节目纳入定期、定时、定量播出,

以将节目形式和内容整体固定的方式。”因此要做好电视新闻节目,首先必须固定好栏目框架。一般来讲,栏目定位包括栏目的理念宗旨、内容、收视对象、播出时段、栏目时长和栏目结构几个主要的方面,根据以上章节对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分析和受众特点分析,我们的少儿新闻节目应该改进栏目结构设置方法:

(1)栏目理念和宗旨定位

理念定位即明确少儿电视节目在启智益体方面的价值取向。少儿新闻节目承担着给广大少儿提供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的责任,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向少年儿童提供与他们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资讯,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宽阔的胸怀。通过了解时事,让少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不断增强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让少儿更多的了解同龄人的生活,培养他们关心和理解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情操,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少儿新闻栏目基本内容设置

新闻内容选择的价值包括影响力、及时性、接近性、显要性、异常性、冲突性和人情味,对于少儿新闻来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特们周围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对他们可能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同他们有情感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容易产生亲切感,总之,只有在人们生活说在地区发生的事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有新闻价值”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少儿新闻栏目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儿童身边的校园、家庭、生活、学习、成长、娱乐有关事情中最新出现的动向,其次是国内外其他地方与儿童群体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再次是儿童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和重大国际、国内新闻。少儿新闻内容一定要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适当穿插新闻的解释、背景分析和典故,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3.2.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制作方式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是以少年儿童为传播对象的电视节目,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要有针对性和新闻性。针对性使它区别于一般性的成人收看的新闻节目,新闻性使它区别于卡通、游戏等其他少儿节目。现在的儿童不但要面对学习上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许多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不得不每天忙碌于学习,心理上是超负荷的。这两个基本特征要求少儿新闻节目的制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符合少年儿童追求新、奇、乐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少儿新闻的编辑制作上一定要注意与成人新闻区别开来。

3.2.3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播报方式[

主持人一直是困扰儿童电视节目的重要因素,“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简单的播音员,也不是简单的自然角色的体现,而是要去创造一个被规范了的、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特定节目或者栏目中的新形象。”节目主持人一般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是一个节目标志,如提到鞠萍人们就会想到《七巧板》,因此主持人的播报主持形式对树立整个节目的品牌和美誉度、知名度尤其重要。

首先要根据栏目风格特点选择适当的主持形式。我们常见的主持形式有三种:成人主持、儿童主持、动画人偶主持和混合主持,这三种形式各有各的优点,在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喜欢儿童主持的占45.7%,喜欢混合主持的占23.9%。

其次是注意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角色是指根据整个节目的情景、情节发展的需要,扮演具体节目中的形象,这个形象是根据编导的意图和整个节目的需要精心设置的。少儿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一般包括“姐姐型”、“同龄型”、“卡通型”、“朋友型”、“长辈型”、“老师型”、“英雄型”,具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该有不同的主持角色,“7到10岁的儿童属于学龄初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思维性过渡,同龄型、老师型、英雄型,可以满足少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需要;而11到15岁是少年初期,朋友型、老师型和英雄型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发,感到平等和尊重”,因此同龄、老师、英雄、朋友这四种角色类型更适合少儿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旦确定角色类型后,主持人就应该全力以赴融入自己所在的角色,如在中央台《少儿新闻》栏目设计中就直接表述了主持人角色定位为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而上海台《“小小”看新闻》的主持人王幸则是平易近人的姐姐形象,总之少儿节目主持人应该找准角色并融入角色。

虽然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向少年儿童提供与他们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信息,是电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个电视专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相信我们的电视人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我国少儿电视新闻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英).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黄匡宇.电视新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一版

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

朱菁.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黄匡宇.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刘海贵,张骏德.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9]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10]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11]申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斯蒂文.小约翰(美).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5]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9

本文首先阐述了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和作用,以概括出少儿新闻节目的独特性,并分析了在当前国内外媒介环境下,我国加快发展少儿新闻节目必要性。文章主体部分对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少儿新闻节目进行了抽样分析,运用儿童心理学和受众理论研究少儿受众认知特点和收视行为特征,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武汉市部分城区的少儿进行“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受众收视调查。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少儿新闻节目总量不足、覆盖面窄,不能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新闻需求;在节目主持、内容、栏目结构、制作方面存在成人化倾向问题。

文章结尾部分认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首先要转变传播观念,以儿童为本位,将“教育为主”转为“寓教于乐”,然后从少儿新闻栏目设置、节目编排制作和主持播报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具体操作中的对策。

关键字:少儿新闻节目认知特点收视行为特征

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受到知识文化水平和生活圈子的限制,少年儿童很难像成年人那样通过读书、读报、读新闻类杂志和人际交往等途径获取信息,电视新闻的直观、可感、形象性和大众化,使之成为少儿了解新闻最方便、最快捷和最有趣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儿每周至少看电视22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读书和看报的时间,中国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卜卫曾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的需要下对媒介的选择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在需要了解新闻时,少年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占53.5%、其次是广播21.2%、报纸13.3%、书籍3.0%、其他11.7%,可见少儿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道。英国广播公司1972年开播专门针对9-15岁儿童播出的《新闻巡礼》,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新闻节目;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中央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影响力的节目。

由于少儿群体特殊的认知能力和收视特点,少儿新闻的报道内容、形式、新闻语言选择都与成年人电视新闻有着很大差别,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特殊的定位和作用。

1.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

作为专门为少儿制作的电视节目,它的定位是有其特殊性的,节目定位一般包括收视对象定位、表现对象定位和节目风格定位,我们先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少儿电视新闻的独特性。

1.1.1节目收视对象的定位

收视对象即节目的收看对象,儿童是人类生命的一个时间概念,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同一人群。按国际通用的准则,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然而,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层次,“西方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3至7岁为感官期,儿童根据显而易见的感官刺激来认识产品价值,7至11岁为分析期,儿童对产品类别、售价、功能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开始明白物质的社交意义,11至16岁为反省期,孩子对市场的产品类别,销售地点、推销策略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明白品牌的意义,明白物质的价值,除了满足个人喜好外,还可以用作社交筹码”。由此可见,8岁以上的儿童才开始摆脱单纯的感官认知,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不同,除感官之外,受众需要有一定的理性理解和思考能力,3-7岁还属于幼儿时期,只具备感官的刺激反映能力,不具备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因此世界各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对象,多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观众,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儿童新闻周刊》面向8-14岁儿童;英国广播公司《新闻巡礼》节目专门针对9-15岁儿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儿童新闻》针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美国独立制片厂《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电视二台《LDGD》新闻节目为9-13岁的儿童播出。我国目前开播的儿童新闻节目大多称为“少儿新闻”,专门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群体,根据国内外少儿新闻受众的定位特点,本文中“少儿新闻”讨论的受众对象是指8-18岁的少儿群体,文中所述儿童、少儿均指向这一年龄层次的群体。

1.1.2节目表现对象的定位

节目表现对象即节目报道的内容对象、拍摄对象。少儿新闻节目的收视对象是少年儿童,但节目的表现对象则不能仅仅局限于儿童,而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新闻本身最大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这是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作为直接面向少儿的电视新闻,除了具有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特定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首先表现对象要具有接近性,即主要选择那些与少年儿童关系密切的事实,少年儿童中出现的新人新事,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反映广大少年儿童的苦恼和要求,这是区别于成年人电视新闻的首要因素,要以展现孩子们的世界为主。其次也应该把国内外大事通过特殊的报道形式介绍给少儿,并不是说少儿新闻只能报道孩子们的事情,现代儿童兴趣广泛、好奇心求知欲强、想象力相当丰富,作为信息集粹的电视新闻应该满足于他们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于1994年4月开设的《儿童新闻周刊》就注重了把成人世界的新闻深入浅出的播送给孩子们,节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周社会要闻,以与儿童密切关心的新闻事实为主;二是新闻要点,深入浅出的报道本周国内外大事;三是本周难点特别节目,使用模型来说明和讲解本周的要闻和难懂的词句。节目一开始播出就赢得了孩子们乃至老年观众的喜爱和赞扬,总之一切有利于增长儿童知识、寓教于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拍摄内容都可以成为少儿电视节目的表现对象。

1.1.3节目风格形态定位

风格定位即节目的格调及展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与底蕴。施拉姆在《我国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儿童是电视的使用者”这一概念,把儿童从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提升为主动寻求者,承认了儿童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儿童节目风格是区分儿童节目与成人节目的关键,也是吸引儿童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的关键。他们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都应该用特殊的风格载体来体现。首先是风格特点的儿童化。儿童化即是以儿童的视点儿童的趣味出发来制作节目,符合儿童的欣赏要求。少儿思维行为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少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态也不是“新闻联播”类成人节目的翻版。儿童看电视一般都是为了轻松和娱乐,即使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获取信息,也不能等同于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孩子们喜欢充满神奇性、趣味性、幽默性、想象力的节目。从新闻语言的选择、节目背景画面和字幕设计、道具的选择、主持播报形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特别是对于国内外大事等儿童不熟悉和未知的信息,编导要充分考虑少儿的认知特点探索适当的表现形式。“心理专家认为未知和不寻常的图像本身并不能激起小观众创造性的联想,因此,必须通过儿童已经熟悉与了解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把想象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连接起来。”只有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新闻节目才能吸引少儿观众的眼球。

其次是快节奏大容量。儿童看电视注意力集中程度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他们会不断的把目光移向别处,同时伴随着其他活动,据调查,儿童注视电视屏幕注视的时间长度很少超过30秒,绝大多数少于5秒,因此拖沓冗长、单调缓慢的节目他们并不感兴趣,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同时,要不断转换画面和话题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在介绍新闻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介绍、历史典故、现代科技知识等资料、图片,适当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示事实的背景,介绍一些技术问题,这就使报道大大增加了知识性,少儿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且可以知道怎么样发生的,就能使节目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新闻的纯度和知识的含金量,等于对少儿观众的精神食粮作了精加工,让他们受到启发,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功能

电视新闻主要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对于少儿来说,电视新闻主要具有传递信息、社会教育和情绪宣泄这三大功能。

1.2.1传递信息功能

“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最基本的目的便是向公众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少儿观众求知、探索和好奇的心理,同样刺激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而少儿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它比其他媒体更能吸引少儿观众。

1.2.2社会教育功能

“美国学者凯特?穆迪认为:‘电视培育是现代新人形成的条件’,电视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想媲美,甚至超过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电视文化能随时而迅速的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它无时无刻的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电视新闻内容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他们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具有贴近性和感染力,又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寓教于乐,变灌输宣传为巧妙的传播、引导,因此比单纯的社教节目更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电视新闻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新闻节目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欲求,电视新闻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丰富儿童的词汇量,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向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和生动的画面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适当的收看电视节目,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学者霍斯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中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儿童,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为10小时,而明显超过或者不足10小时的儿童明显成绩不佳”。

其次是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电视新闻是最直接简洁地了解社会的方式,少儿新闻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少儿不再闭目塞听,开始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有关研究发现,观看电视新闻有利于儿童形成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政治参与感等”同时儿童在收看新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了狭小的认识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电视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儿童随着电视进入了成人社会,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发展,电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1.2.3情绪宣泄功能

少儿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身边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疑问、他们的忧虑、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制作专门针对少儿的新闻节目,使少儿有了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被社会注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他们心理的平衡。通过少儿新闻这样一个方式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2.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分析

2.1.1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抽取国内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2个少儿新闻节目作为典型,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准确地分析目前少儿新闻节目的现状。

1)《“小小”看新闻》

开办时间:1995年10月1日

开办单位:上海有线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黄金时间首播、次日白天重播数次,

节目长度:10分钟

主要新闻来源:串播为主,自采为辅,主要挑选中央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

主持方式:成人主持,姐姐形象。主持人王幸有张稚气未脱的脸,又有表演儿童剧的天赋,播讲新闻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又能绘声绘色,平等地与小观众进行交流

节目定位:

(1)受众定位:小学2年级到6年纪学生群体;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中央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选取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兼具的内容。编辑人员还运用丰富的新闻资料编制成综合报道,系列小专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3)节目风格特点:

A、小时段大容量,日均播出新闻12条,少儿视角荟萃新闻精华;

B、找准“切入点”编出新意:与成人新闻相比,《小小看新闻》的导语和结束语的编写在整个编辑业务中显得更为重要,成年人熟悉的新闻背景,孩子们往往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这就需要在片前增补必须的背景资料,包括地图、图标、字幕,有的做成抠像配上相关导语,以此为基础,将小观众“导入”新闻事件,还邀请了上海的儿童心

理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编辑,针对少儿的关注点、兴趣点设置报道内容,选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使节目饶有兴趣;

C、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注意贴近少年儿童,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这档节目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前提下,语言更为浅显易懂,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很少教化味,为适应小观众的“消化能力”这档节目的播音语速适当放慢,一般掌握在每分钟200字左右;

2)《少儿新闻》(中央电视台)

开办时间:1996年

开办单位:中央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8点首播,次日9:00——15:00分重播两次节目长度:5分钟

栏目结构设置:每次报道5到7条新闻,其中包括两三条口播新闻。每周六为少儿新闻专题节目

新闻来源:CCTV、教育部、共青团中央、CET、地方电视台、新华社、全国妇联、中央少年报等其他新闻单位,图像素材以CCTV为主。

主持方式: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

节目定位:

(1)节目受众定位:8——14岁的少年儿童,即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少儿新闻应当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包括政、经济、社会、科、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关于少儿生活新闻的深度报道,少儿新闻的选题以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为主要依据,兼顾时效性和信息量。选题范围可参考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等综合性时事类少儿报刊,二是中小学每周时事教育的教材;

(3)节目风格特点:

A、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

B、强调少儿观众的积极参与,

C、注意新闻的解释和背景分析,

D、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少儿新闻》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考虑到儿童电视新闻栏目要更具儿童的色彩,更名为《信息树》,并重新进行了设计:

《信息树》:

主持方式:主持人、小飞龙和一到两名儿童串联

节目风格特点:

A、注重信息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B、大事件与小事情结合,把介绍孩子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国内外大事结合起来,把孩子们关心的事件作为节目的重要内容,激励孩子关系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C、节目制作可以通过发动学生提供新闻信息,增加节目的参与性;

D、栏目形式可采取信息报道、花絮、专题快讯、新闻摄影大赛和新闻外的知识。2.1.2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总体特点分析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介绍的国内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小小”看新闻》、《少儿新闻》、《新闻袋袋裤》、《少儿新闻》、《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六个中央及省市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的总体特点:

(1)播出时段与节目时长

一般来讲,8∶30-10∶30、12∶00-13∶30、17∶30-19∶30是少儿收视的三个黄金时段,这三个时段内,会形成三个收视平台,从以上六个少儿新闻节目的时段选择来看,首播和重播时段大多集中在晚18:00—19:15和中午12:00—12:30左右,属于少儿放学回家休息时间,准确地把握了少儿收视高峰时期。但是以上少儿新闻节目时长范围为5—15分钟,国内目前能够提供少儿新闻的电视台屈指可数,新闻节目形式单一,相比于电视上每天流动播出的长达1小时到半小时的各种成人新闻联播类节目、新闻专题、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追踪节目,短短十几分钟的少儿新闻节目处于节目长度相对较短、捉襟见肘的劣势。

(2)新闻来源

从以上各个节目的新闻信息采编来源来看,由于制作经验、制作水平的限制,最初开办少儿新闻的《“小小”看新闻》以及中央台《少儿新闻》都是以选取中央和地方各电视台电视新闻以及少儿媒体组织的提供的素材为主,并且都以串播为主,自采为辅,处在借用、共享资源的阶段。随后一些电视台开始意识到儿童视角的重要性,开始组建儿童小记者网络,让小记者自己采集校园里、生活中一些倍受儿童关注的少儿时事、生活趣闻,他们在大记者指导下开始拍摄、写稿、录音,如四川电视台的《亮眼睛》、浙江台的《少儿新闻》,小记者的参与使节目更贴近少儿生活;《东视少儿新闻》是全国第一档完全由少年儿童自己采写、自己拍摄、自己主持的少儿新闻节目,探索出了由少儿自拍自编自播的新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小记者的积极性,活跃在儿童生活周围的小记者也为节目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南京少儿新闻联播》接受来自市内少儿观众的的DV短片、新闻图片和文字稿,更是提高了少儿观众收看和参与少儿新闻的积极性。

(3)主持方式

常见的少儿节目主持方式有四种:成人主持、儿童主持、动画人偶主持和混合主持,从以上节目分析看出,大多数媒体少儿新闻节目多采用成人主持方式,主持人以姐姐或者年轻时事课教师的方式向小朋友讲述新闻,同时搭配儿童进行聊天或者串联,以求节目的稳重和把握分寸,部分新闻媒体在节目开播之初注重培养少儿主播,用儿童的语言、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主持,与儿童心理贴近,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即使是儿童主持,说的话也是记者和编导事先定好的,缺乏童真童趣,另外节目主持方式有些呆板,从节目开始到结束都单纯地采取让一个主播“说新闻”的方式,缺乏和场内的儿童交流沟通、互动和参与,肢体语言贫乏,缺乏新意和变化,容易让人感觉到只是成人新闻节目的“儿童语言”翻版。

(4)节目定位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将15岁以下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主要时期:从出生到2岁的感觉运动时期;2到7岁的前运算时期,7到11岁的具体运算时期,11到15岁的形式运算时期,他研究认为,儿童不具备抽象认知的能力,儿童既不会进行即便是简单的理性思维,也不会去选择直观性之外的传媒来获取知识和进行娱乐”,前运算时期直观的动态的画面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但是没有主动理解、分析和记忆的能力,8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看懂画面和语言,并开始主动记忆和运用所接触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而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和心智的日益成熟,16岁以上的少儿已经开始向成人转换,基本能够理解和接受成人新闻,因此国外不少电视台把少儿新闻的受众对象固定在8-16岁这个年龄阶段,英国《新闻巡礼》针对9-15岁儿童;,美国《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LDGD》为9-13岁儿童播出;奥地利《MINI-ZIB》

新闻受众对象为8-14岁儿童。从上表看出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也大多将收视对象锁定在8-18岁的儿童这个范围。

(5)栏目结构设置:

从以上节目可以看出,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在栏目结构上,最初只有单一的口播新闻形态,没有分板块也没有花絮、专题等插播方式,现在也只有小部分媒体分板块组织栏目结构,如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1频道《少儿新闻》把10分钟的节目分为《时事派送》、《小记者现在播报》、《少年说报》、《生活小贴士》,还有一些节目善于利用花絮、导播等多种方式进行插播,使整个节目更加灵活,覆盖面也更广,变动的节目结构形式和新闻播出更能够适应儿童活跃跳动的思维特点.

2.2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2.2.1节目量少难以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需要

前面已经分析过我国少儿节目占所有电视台节目总量的3%左右,少儿新闻节目比率就更小,国内少儿节目从的品种和数量上看,多为动画片、游戏比赛、智力测试和器乐演奏、歌唱比赛,真正发挥电视直观视听优势,贴近少儿生活,反映少儿精神面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新闻、专题电视节目,可谓风貌麟角。由于制作水平的限制和市场利益考虑,我国少儿电视长期缺乏高质量的自制节目源,以最具实力的央视少儿频道为例,动画片播放比例占整个节目的四成以上。“在央视少儿频道每天总时长达18个小时的节目播出中,重播节目时间占了总时长的六成以上。在较早开办的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量重播的动画片也成为其主打节目,甚至在播出的内容中,还有超过两成的妇女和老年人节目,自制儿童节目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在播放的动画片里,国外动画片又占据了较大比例”,专业化强、真正贴近少儿生活、提供少儿成长所需信息的节目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的少儿新闻节目刚开始创办的时候,不少电视台,把播出时间仅定为5分钟,而且附属于其他娱乐益智栏目,没有独立的栏目特点和专业的制作人员,直到现在,大部分儿童新闻节目也多是10-15分钟,总量依然不足,播出时间段也不适合儿童收视习惯,其后由于制作水平、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不少少儿节目中途夭折,如浙江电视台《少儿新闻》、北京电视台的《小灵通》等多个节目在整体节目改版时被删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总体来看,少儿新闻还没有引起绝大多数媒体的足够重视,节目数量严重偏少,以至于在调查中发现没看过少儿新闻的儿童占62.5%,转而收看成人电视新闻节目的占46.7%,从来没看电视新闻的占19.8%,调查中很多儿童除了知道中央台“新闻袋袋裤”之外,就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少儿新闻节目,这些数据虽然只是武汉地区的一个样本,但是足以证明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严重偏少的现状,不少儿童在调查中提的最多的建议就是我国目前少儿新闻节目较少,覆盖面不逛,他们十分喜欢和需要看少儿新闻节目却无法看到,他们期待多开办一些益智类的少儿新闻节目,在广电总局发出各省市开办少儿频道的要求后,希望能在少儿频道中多一些自制的儿童新闻节目,满足我国少儿的信息需求。

2.2.2现有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

据对国内节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已有的少儿新闻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成人化,即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成人的眼光和行为方式来主持和制作少儿电视节目”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主持成人化

这是少儿新闻节目成人化反映最严重的问题。在调查中,不少少儿表示,少儿新闻节目成人主持缺乏童真童趣,刻板传统的播音模式,虽然穿着小孩子的衣服,扮小孩像,但是说话严肃庄重,是成人风格,动作单调,缺乏肢体语言,有的节目虽然有儿童参与讨论,但是成人主持始终占据主动话语权,缺乏平等交流,以一种灌输说教的方式播新闻、说新闻,还有部分节目提倡完全的儿童主持,但是儿童主持失去了少儿的天性和个性,明显在节目制作之前,台词已经由成人编导们写好再背的,儿童主持变成“机器人”,按照大人的意思,说大人要说的话,做大人喜欢做的样子,在僵硬的笑容和机械背台词的动作里,孩子们真实的声音被扼杀,童真童趣也被禁锢。

(2)节目内容成人化

近几年,少儿电视新闻已经逐渐由以单纯解说国内外大事转变到注重贴近儿童生活的角度,但是在调查中,觉得现在的儿童新闻节目很好看的仅占15.2%,不好看的占20.75%,觉得一般的占40.08%。觉得一般的人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节目教育性太强,缺乏儿童的乐趣。这就直接体现了少儿新闻节目内容的选择中,理性教化性强的内容太多,过分突出了节目的教育功能,儿童思维还很不成熟,也没有成人那样的人生经验和丰富曲折的阅历,要他们让自己的思维脱离自身,升到一定的理性的高度认识事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新闻节目本身以传播为主,只能在传播过程中隐性地让儿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少儿新闻解说、画面如成人一样理性严肃是很难让儿童理解的,节目内容虽然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但是都是些教导激励、提供典型树立榜样的,甚至是长篇大论的儿童会议新闻,很难让儿童感兴趣,“少儿新闻成了学校活动和会议新闻,表面文章越做越多,小记者小主持人沦为话筒架,接受采访的孩子居然也一嘴的官方语言。到最后,所谓的少儿新闻成了仅由少儿配音的有少儿活动画面的成人小儿科,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有些轻飘飘的,既不为成人接受又丝毫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

(3)节目制作成人化

少儿新闻节目制作应该与成人节目有很大区别,少儿节目应该贴近儿童审美特点。少儿新闻按照成人新闻的拍摄、剪辑、解说、配音方法,不注重节目包装、音乐、美术、字幕、节奏等因素的儿童化,对少儿审美特点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少儿新闻不能如成人新闻制作那么理性、严肃,节奏明快、解说剪辑故事化、配音适当夸张幽默、配以有趣的情景音乐,字幕标题适当俏皮化才能适应儿童的收视特点和收视兴趣。

3.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对策分析

3.1转变少儿新闻节目传播观念

首先必须把儿童节目制作的传播观念从以传者为中心转移到以受众客观需要为中心。有专家研究指出,受众的需要主要包括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升华需要、宣泄需要和娱乐需要,儿童时期正处在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来说,求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求,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电视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体,他们看电视除了娱乐之外,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在前面两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儿童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其他节目所不可完全代替的,他们有很强的求知的需要,对少年儿童而言,新闻就是知识,告诉他们闻所未闻的新知,看了一条新闻就增长了一些新知。在全国各省市开办儿童频道的契机下,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实际,增加少儿新闻节目的数量,增长少儿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提高少儿新闻节目的质量,以满足四亿少儿观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是要将“教育为主”转向“寓教于乐”。调查问卷中,很多少儿不喜欢看现在的少儿新闻节目的原因是节目的教育性太强,缺乏童真童趣,由于少儿受众的特殊认知特点和注意力集中稳定程度的影响,枯燥单调的“教化”会使他们失去对节目的兴趣,“新闻联播”式的少儿新闻是不符合他们收视兴趣的,少儿新闻应该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条件下“寓教于乐”,选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用灵活多变的栏目设计形式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持播报形式来吸引他们,做到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少一些教化味,多一些趣味。少儿电视新闻的寓教于乐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主持播报上,用趣味实例中解说新闻,在主持人动手操作中播报新闻,或与少儿主持、少儿记者讨论中主持新闻等,当少儿对电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自然会产生饱满的收视情绪;在节奏安排上动静结合、松紧有致;在声音、画面的制作上童真童趣等等,都是寓教于乐的好方式。

3.2改进少儿新闻节目制作理念

3.2.1少儿电视新闻栏目设置

“栏目是按照一定的方针和目的,将某些内容、性质、功能、形态相近的节目纳入定期、定时、定量播出,以将节目形式和内容整体固定的方式。”因此要做好电视新闻节目,首先必须固定好栏目框架。一般来讲,栏目定位包括栏目的理念宗旨、内容、收视对象、播出时段、栏目时长和栏目结构几个主要的方面,根据以上章节对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分析和受众特点分析,我们的少儿新闻节目应该改进栏目结构设置方法:

(1)栏目理念和宗旨定位

理念定位即明确少儿电视节目在启智益体方面的价值取向。少儿新闻节目承担着给广大少儿提供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的责任,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向少年儿童提供与他们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资讯,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宽阔的胸怀。通过了解时事,让少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不断增强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让少儿更多的了解同龄人的生活,培养他们关心和理解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情操,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少儿新闻栏目基本内容设置

新闻内容选择的价值包括影响力、及时性、接近性、显要性、异常性、冲突性和人情味,对于少儿新闻来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特们周围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对他们可能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同他们有情感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容易产生亲切感,总之,只有在人们生活说在地区发生的事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有新闻价值”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少儿新闻栏目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儿童身边的校园、家庭、生活、学习、成长、娱乐有关事情中最新出现的动向,其次是国内外其他地方与儿童群体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再次是儿童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和重大国际、国内新闻。少儿新闻内容一定要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适当穿插新闻的解释、背景分析和典故,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3.2.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制作方式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是以少年儿童为传播对象的电视节目,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要有针对性和新闻性。针对性使它区别于一般性的成人收看的新闻节目,新闻性使它区别于卡通、游戏等其他少儿节目。现在的儿童不但要面对学习上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许多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不得不每天忙碌于学习,心理上是超负荷的。这两个基本特征要求少儿新闻节目的制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符合少年儿童追求新、奇、乐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少儿新闻的编辑制作上一定要注意与成人新闻区别开来。

3.2.3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播报方式[

主持人一直是困扰儿童电视节目的重要因素,“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简单的播音员,也不是简单的自然角色的体现,而是要去创造一个被规范了的、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特定节目或者栏目中的新形象。”节目主持人一般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是一个节目标志,如提到鞠萍人们就会想到《七巧板》,因此主持人的播报主持形式对树立整个节目的品牌和美誉度、知名度尤其重要。

首先要根据栏目风格特点选择适当的主持形式。我们常见的主持形式有三种:成人主持、儿童主持、动画人偶主持和混合主持,这三种形式各有各的优点,在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喜欢儿童主持的占45.7%,喜欢混合主持的占23.9%。

其次是注意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角色是指根据整个节目的情景、情节发展的需要,扮演具体节目中的形象,这个形象是根据编导的意图和整个节目的需要精心设置的。少儿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一般包括“姐姐型”、“同龄型”、“卡通型”、“朋友型”、“长辈型”、“老师型”、“英雄型”,具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该有不同的主持角色,“7到10岁的儿童属于学龄初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思维性过渡,同龄型、老师型、英雄型,可以满足少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需要;而11到15岁是少年初期,朋友型、老师型和英雄型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发,感到平等和尊重”,因此同龄、老师、英雄、朋友这四种角色类型更适合少儿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旦确定角色类型后,主持人就应该全力以赴融入自己所在的角色,如在中央台《少儿新闻》栏目设计中就直接表述了主持人角色定位为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而上海台《“小小”看新闻》的主持人王幸则是平易近人的姐姐形象,总之少儿节目主持人应该找准角色并融入角色。

虽然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向少年儿童提供与他们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信息,是电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个电视专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相信我们的电视人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我国少儿电视新闻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英).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黄匡宇.电视新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一版

[3]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4]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

[5]朱菁.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6]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7]黄匡宇.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8]刘海贵,张骏德.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9]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10]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11]申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斯蒂文.小约翰(美).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5]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电视人物短片范文篇10

受到知识文化水平和生活圈子的限制,少年儿童很难像成年人那样通过读书、读报、读新闻类杂志和人际交往等途径获取信息,电视新闻的直观、可感、形象性和大众化,使之成为少儿了解新闻最方便、最快捷和最有趣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儿每周至少看电视22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读书和看报的时间,中国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卜卫曾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的需要下对媒介的选择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在需要了解新闻时,少年儿童选择电视媒介的占53.5%、其次是广播21.2%、报纸13.3%、书籍3.0%、其他11.7%,可见少儿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道。英国广播公司1972年开播专门针对9-15岁儿童播出的《新闻巡礼》,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新闻节目;1995年10月1日,上海有线电视台创办了新闻节目《“小小”看新闻》,是我国第一个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问世不久就受到舆论界的关注和支持,宣传部领导主张有远见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新闻触角伸向儿童世界。虽然我国少儿新闻节目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但目前已经有中央台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新闻》、上海东方电视台《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台《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四川电视台《亮眼睛》、武汉电视台《武汉少儿新闻》等一系列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影响力的节目。

由于少儿群体特殊的认知能力和收视特点,少儿新闻的报道内容、形式、新闻语言选择都与成年人电视新闻有着很大差别,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特殊的定位和作用。

1.1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

作为专门为少儿制作的电视节目,它的定位是有其特殊性的,节目定位一般包括收视对象定位、表现对象定位和节目风格定位,我们先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看少儿电视新闻的独特性。

1.1.1节目收视对象的定位

收视对象即节目的收看对象,儿童是人类生命的一个时间概念,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同一人群。按国际通用的准则,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然而,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着不同的认知层次,“西方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心智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3至7岁为感官期,儿童根据显而易见的感官刺激来认识产品价值,7至11岁为分析期,儿童对产品类别、售价、功能等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开始明白物质的社交意义,11至16岁为反省期,孩子对市场的产品类别,销售地点、推销策略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明白品牌的意义,明白物质的价值,除了满足个人喜好外,还可以用作社交筹码”。由此可见,8岁以上的儿童才开始摆脱单纯的感官认知,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不同,除感官之外,受众需要有一定的理性理解和思考能力,3-7岁还属于幼儿时期,只具备感官的刺激反映能力,不具备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因此世界各国儿童电视新闻节目观众对象,多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观众,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儿童新闻周刊》面向8-14岁儿童;英国广播公司《新闻巡礼》节目专门针对9-15岁儿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儿童新闻》针对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美国独立制片厂《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电视二台《LDGD》新闻节目为9-13岁的儿童播出。我国目前开播的儿童新闻节目大多称为“少儿新闻”,专门针对8岁以上的少儿群体,根据国内外少儿新闻受众的定位特点,本文中“少儿新闻”讨论的受众对象是指8-18岁的少儿群体,文中所述儿童、少儿均指向这一年龄层次的群体。

1.1.2节目表现对象的定位

节目表现对象即节目报道的内容对象、拍摄对象。少儿新闻节目的收视对象是少年儿童,但节目的表现对象则不能仅仅局限于儿童,而应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新闻本身最大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这是新闻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作为直接面向少儿的电视新闻,除了具有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之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特定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兴趣。

首先表现对象要具有接近性,即主要选择那些与少年儿童关系密切的事实,少年儿童中出现的新人新事,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反映广大少年儿童的苦恼和要求,这是区别于成年人电视新闻的首要因素,要以展现孩子们的世界为主。其次也应该把国内外大事通过特殊的报道形式介绍给少儿,并不是说少儿新闻只能报道孩子们的事情,现代儿童兴趣广泛、好奇心求知欲强、想象力相当丰富,作为信息集粹的电视新闻应该满足于他们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于1994年4月开设的《儿童新闻周刊》就注重了把成人世界的新闻深入浅出的播送给孩子们,节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周社会要闻,以与儿童密切关心的新闻事实为主;二是新闻要点,深入浅出的报道本周国内外大事;三是本周难点特别节目,使用模型来说明和讲解本周的要闻和难懂的词句。节目一开始播出就赢得了孩子们乃至老年观众的喜爱和赞扬,总之一切有利于增长儿童知识、寓教于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拍摄内容都可以成为少儿电视节目的表现对象。

风格定位即节目的格调及展现出来的文化特点与底蕴。施拉姆在《我国儿童生活中的电视》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儿童是电视的使用者”这一概念,把儿童从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提升为主动寻求者,承认了儿童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儿童节目风格是区分儿童节目与成人节目的关键,也是吸引儿童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的关键。他们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都应该用特殊的风格载体来体现。首先是风格特点的儿童化。儿童化即是以儿童的视点儿童的趣味出发来制作节目,符合儿童的欣赏要求。少儿思维行为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少儿电视新闻的表现形态也不是“新闻联播”类成人节目的翻版。儿童看电视一般都是为了轻松和娱乐,即使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获取信息,也不能等同于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孩子们喜欢充满神奇性、趣味性、幽默性、想象力的节目。从新闻语言的选择、节目背景画面和字幕设计、道具的选择、主持播报形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特别是对于国内外大事等儿童不熟悉和未知的信息,编导要充分考虑少儿的认知特点探索适当的表现形式。“心理专家认为未知和不寻常的图像本身并不能激起小观众创造性的联想,因此,必须通过儿童已经熟悉与了解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把想象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连接起来。”只有真正充满童真童趣的新闻节目才能吸引少儿观众的眼球。

其次是快节奏大容量。儿童看电视注意力集中程度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他们会不断的把目光移向别处,同时伴随着其他活动,据调查,儿童注视电视屏幕注视的时间长度很少超过30秒,绝大多数少于5秒,因此拖沓冗长、单调缓慢的节目他们并不感兴趣,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必须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同时,要不断转换画面和话题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在介绍新闻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介绍、历史典故、现代科技知识等资料、图片,适当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示事实的背景,介绍一些技术问题,这就使报道大大增加了知识性,少儿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而且可以知道怎么样发生的,就能使节目更加丰富并提高了新闻的纯度和知识的含金量,等于对少儿观众的精神食粮作了精加工,让他们受到启发,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功能

电视新闻主要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对于少儿来说,电视新闻主要具有传递信息、社会教育和情绪宣泄这三大功能。

1.2.1传递信息功能

“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电视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最基本的目的便是向公众迅速及时地传递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少儿观众求知、探索和好奇的心理,同样刺激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而少儿电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和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它比其他媒体更能吸引少儿观众。

1.2.2社会教育功能

“美国学者凯特?穆迪认为:‘电视培育是现代新人形成的条件’,电视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想媲美,甚至超过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电视文化能随时而迅速的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它无时无刻的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电视新闻内容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都是他们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具有贴近性和感染力,又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寓教于乐,变灌输宣传为巧妙的传播、引导,因此比单纯的社教节目更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电视新闻的教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新闻节目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欲求,电视新闻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丰富儿童的词汇量,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向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和生动的画面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适当的收看电视节目,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也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美国学者霍斯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中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儿童,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为10小时,而明显超过或者不足10小时的儿童明显成绩不佳”。

其次是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电视新闻是最直接简洁地了解社会的方式,少儿新闻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少儿不再闭目塞听,开始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有关研究发现,观看电视新闻有利于儿童形成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政治参与感等”同时儿童在收看新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了狭小的认识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电视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儿童随着电视进入了成人社会,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社会化发展,电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1.2.3情绪宣泄功能论文网在线

少儿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身边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疑问、他们的忧虑、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制作专门针对少儿的新闻节目,使少儿有了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被社会注意,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他们心理的平衡。通过少儿新闻这样一个方式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2.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分析

2.1.1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抽取国内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2个少儿新闻节目作为典型,概括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于准确地分析目前少儿新闻节目的现状。

1)《“小小”看新闻》

开办时间:1995年10月1日

开办单位:上海有线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黄金时间首播、次日白天重播数次,

节目长度:10分钟

主要新闻来源:串播为主,自采为辅,主要挑选中央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

主持方式:成人主持,姐姐形象。主持人王幸有张稚气未脱的脸,又有表演儿童剧的天赋,播讲新闻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又能绘声绘色,平等地与小观众进行交流

节目定位:

(1)受众定位:小学2年级到6年纪学生群体;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中央台和地方各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新闻,选取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兼具的内容。编辑人员还运用丰富的新闻资料编制成综合报道,系列小专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

(3)节目风格特点:

A、小时段大容量,日均播出新闻12条,少儿视角荟萃新闻精华;

B、找准“切入点”编出新意:与成人新闻相比,《小小看新闻》的导语和结束语的编写在整个编辑业务中显得更为重要,成年人熟悉的新闻背景,孩子们往往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这就需要在片前增补必须的背景资料,包括地图、图标、字幕,有的做成抠像配上相关导语,以此为基础,将小观众“导入”新闻事件,还邀请了上海的儿童心

理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编辑,针对少儿的关注点、兴趣点设置报道内容,选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使节目饶有兴趣;

C、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注意贴近少年儿童,尽可能做到生动活泼有趣,这档节目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前提下,语言更为浅显易懂,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很少教化味,为适应小观众的“消化能力”这档节目的播音语速适当放慢,一般掌握在每分钟200字左右;

2)《少儿新闻》(中央电视台)

开办时间:1996年

开办单位:中央电视台

播出时段:每天晚上8点首播,次日9:00——15:00分重播两次节目长度:5分钟

栏目结构设置:每次报道5到7条新闻,其中包括两三条口播新闻。每周六为少儿新闻专题节目

新闻来源:CCTV、教育部、共青团中央、CET、地方电视台、新华社、全国妇联、中央少年报等其他新闻单位,图像素材以CCTV为主。

主持方式: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

节目定位:

(1)节目受众定位:8——14岁的少年儿童,即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

(2)节目表现对象定位:少儿新闻应当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包括政、经济、社会、科、教育、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与少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关于少儿生活新闻的深度报道,少儿新闻的选题以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为主要依据,兼顾时效性和信息量。选题范围可参考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等综合性时事类少儿报刊,二是中小学每周时事教育的教材;

(3)节目风格特点:

A、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社会、看人生;

B、强调少儿观众的积极参与,

C、注意新闻的解释和背景分析,

D、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少儿新闻》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考虑到儿童电视新闻栏目要更具儿童的色彩,更名为《信息树》,并重新进行了设计:

《信息树》:

主持方式:主持人、小飞龙和一到两名儿童串联

节目风格特点:

A、注重信息性与指导性的结合;

B、大事件与小事情结合,把介绍孩子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国内外大事结合起来,把孩子们关心的事件作为节目的重要内容,激励孩子关系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积极思考;

C、节目制作可以通过发动学生提供新闻信息,增加节目的参与性;

D、栏目形式可采取信息报道、花絮、专题快讯、新闻摄影大赛和新闻外的知识。

2.1.2国内主要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总体特点分析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介绍的国内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小小”看新闻》、《少儿新闻》、《新闻袋袋裤》、《少儿新闻》、《东视少儿新闻》、《南京少儿新闻联播》六个中央及省市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呈现的总体特点:

(1)播出时段与节目时长

一般来讲,8∶30-10∶30、12∶00-13∶30、17∶30-19∶30是少儿收视的三个黄金时段,这三个时段内,会形成三个收视平台,从以上六个少儿新闻节目的时段选择来看,首播和重播时段大多集中在晚18:00—19:15和中午12:00—12:30左右,属于少儿放学回家休息时间,准确地把握了少儿收视高峰时期。但是以上少儿新闻节目时长范围为5—15分钟,国内目前能够提供少儿新闻的电视台屈指可数,新闻节目形式单一,相比于电视上每天流动播出的长达1小时到半小时的各种成人新闻联播类节目、新闻专题、新闻深度报道和新闻追踪节目,短短十几分钟的少儿新闻节目处于节目长度相对较短、捉襟见肘的劣势。

(2)新闻来源

从以上各个节目的新闻信息采编来源来看,由于制作经验、制作水平的限制,最初开办少儿新闻的《“小小”看新闻》以及中央台《少儿新闻》都是以选取中央和地方各电视台电视新闻以及少儿媒体组织的提供的素材为主,并且都以串播为主,自采为辅,处在借用、共享资源的阶段。随后一些电视台开始意识到儿童视角的重要性,开始组建儿童小记者网络,让小记者自己采集校园里、生活中一些倍受儿童关注的少儿时事、生活趣闻,他们在大记者指导下开始拍摄、写稿、录音,如四川电视台的《亮眼睛》、浙江台的《少儿新闻》,小记者的参与使节目更贴近少儿生活;《东视少儿新闻》是全国第一档完全由少年儿童自己采写、自己拍摄、自己主持的少儿新闻节目,探索出了由少儿自拍自编自播的新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小记者的积极性,活跃在儿童生活周围的小记者也为节目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南京少儿新闻联播》接受来自市内少儿观众的的DV短片、新闻图片和文字稿,更是提高了少儿观众收看和参与少儿新闻的积极性。

(3)主持方式

常见的少儿节目主持方式有四种:成人主持、儿童主持、动画人偶主持和混合主持,从以上节目分析看出,大多数媒体少儿新闻节目多采用成人主持方式,主持人以姐姐或者年轻时事课教师的方式向小朋友讲述新闻,同时搭配儿童进行聊天或者串联,以求节目的稳重和把握分寸,部分新闻媒体在节目开播之初注重培养少儿主播,用儿童的语言、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主持,与儿童心理贴近,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即使是儿童主持,说的话也是记者和编导事先定好的,缺乏童真童趣,另外节目主持方式有些呆板,从节目开始到结束都单纯地采取让一个主播“说新闻”的方式,缺乏和场内的儿童交流沟通、互动和参与,肢体语言贫乏,缺乏新意和变化,容易让人感觉到只是成人新闻节目的“儿童语言”翻版。

(4)节目定位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将15岁以下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主要时期:从出生到2岁的感觉运动时期;2到7岁的前运算时期,7到11岁的具体运算时期,11到15岁的形式运算时期,他研究认为,儿童不具备抽象认知的能力,儿童既不会进行即便是简单的理性思维,也不会去选择直观性之外的传媒来获取知识和进行娱乐”,前运算时期直观的动态的画面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好奇,但是没有主动理解、分析和记忆的能力,8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看懂画面和语言,并开始主动记忆和运用所接触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而随着生活阅历的加深和心智的日益成熟,16岁以上的少儿已经开始向成人转换,基本能够理解和接受成人新闻,因此国外不少电视台把少儿新闻的受众对象固定在8-16岁这个年龄阶段,英国《新闻巡礼》针对9-15岁儿童;,美国《尼克新闻》针对8-12岁儿童;德国《LDGD》为9-13岁儿童播出;奥地利《MINI-ZIB》

新闻受众对象为8-14岁儿童。从上表看出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也大多将收视对象锁定在8-18岁的儿童这个范围。

(5)栏目结构设置:

从以上节目可以看出,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在栏目结构上,最初只有单一的口播新闻形态,没有分板块也没有花絮、专题等插播方式,现在也只有小部分媒体分板块组织栏目结构,如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1频道《少儿新闻》把10分钟的节目分为《时事派送》、《小记者现在播报》、《少年说报》、《生活小贴士》,还有一些节目善于利用花絮、导播等多种方式进行插播,使整个节目更加灵活,覆盖面也更广,变动的节目结构形式和新闻播出更能够适应儿童活跃跳动的思维特点。论文网在线

2.2我国少儿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2.2.1节目量少难以满足巨大受众市场的需要

前面已经分析过我国少儿节目占所有电视台节目总量的3%左右,少儿新闻节目比率就更小,国内少儿节目从的品种和数量上看,多为动画片、游戏比赛、智力测试和器乐演奏、歌唱比赛,真正发挥电视直观视听优势,贴近少儿生活,反映少儿精神面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新闻、专题电视节目,可谓风貌麟角。由于制作水平的限制和市场利益考虑,我国少儿电视长期缺乏高质量的自制节目源,以最具实力的央视少儿频道为例,动画片播放比例占整个节目的四成以上。“在央视少儿频道每天总时长达18个小时的节目播出中,重播节目时间占了总时长的六成以上。在较早开办的北京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量重播的动画片也成为其主打节目,甚至在播出的内容中,还有超过两成的妇女和老年人节目,自制儿童节目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在播放的动画片里,国外动画片又占据了较大比例”,专业化强、真正贴近少儿生活、提供少儿成长所需信息的节目数量严重不足,我国的少儿新闻节目刚开始创办的时候,不少电视台,把播出时间仅定为5分钟,而且附属于其他娱乐益智栏目,没有独立的栏目特点和专业的制作人员,直到现在,大部分儿童新闻节目也多是10-15分钟,总量依然不足,播出时间段也不适合儿童收视习惯,其后由于制作水平、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不少少儿节目中途夭折,如浙江电视台《少儿新闻》、北京电视台的《小灵通》等多个节目在整体节目改版时被删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总体来看,少儿新闻还没有引起绝大多数媒体的足够重视,节目数量严重偏少,以至于在调查中发现没看过少儿新闻的儿童占62.5%,转而收看成人电视新闻节目的占46.7%,从来没看电视新闻的占19.8%,调查中很多儿童除了知道中央台“新闻袋袋裤”之外,就不知道是否有其他的少儿新闻节目,这些数据虽然只是武汉地区的一个样本,但是足以证明我国少儿电视新闻严重偏少的现状,不少儿童在调查中提的最多的建议就是我国目前少儿新闻节目较少,覆盖面不逛,他们十分喜欢和需要看少儿新闻节目却无法看到,他们期待多开办一些益智类的少儿新闻节目,在广电总局发出各省市开办少儿频道的要求后,希望能在少儿频道中多一些自制的儿童新闻节目,满足我国少儿的信息需求。

2.2.2现有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

据对国内节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已有的少儿新闻节目存在成人化倾向,“成人化,即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成人的眼光和行为方式来主持和制作少儿电视节目”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主持成人化

这是少儿新闻节目成人化反映最严重的问题。在调查中,不少少儿表示,少儿新闻节目成人主持缺乏童真童趣,刻板传统的播音模式,虽然穿着小孩子的衣服,扮小孩像,但是说话严肃庄重,是成人风格,动作单调,缺乏肢体语言,有的节目虽然有儿童参与讨论,但是成人主持始终占据主动话语权,缺乏平等交流,以一种灌输说教的方式播新闻、说新闻,还有部分节目提倡完全的儿童主持,但是儿童主持失去了少儿的天性和个性,明显在节目制作之前,台词已经由成人编导们写好再背的,儿童主持变成“机器人”,按照大人的意思,说大人要说的话,做大人喜欢做的样子,在僵硬的笑容和机械背台词的动作里,孩子们真实的声音被扼杀,童真童趣也被禁锢。

(2)节目内容成人化

近几年,少儿电视新闻已经逐渐由以单纯解说国内外大事转变到注重贴近儿童生活的角度,但是在调查中,觉得现在的儿童新闻节目很好看的仅占15.2%,不好看的占20.75%,觉得一般的占40.08%。觉得一般的人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节目教育性太强,缺乏儿童的乐趣。这就直接体现了少儿新闻节目内容的选择中,理性教化性强的内容太多,过分突出了节目的教育功能,儿童思维还很不成熟,也没有成人那样的人生经验和丰富曲折的阅历,要他们让自己的思维脱离自身,升到一定的理性的高度认识事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新闻节目本身以传播为主,只能在传播过程中隐性地让儿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少儿新闻解说、画面如成人一样理性严肃是很难让儿童理解的,节目内容虽然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但是都是些教导激励、提供典型树立榜样的,甚至是长篇大论的儿童会议新闻,很难让儿童感兴趣,“少儿新闻成了学校活动和会议新闻,表面文章越做越多,小记者小主持人沦为话筒架,接受采访的孩子居然也一嘴的官方语言。到最后,所谓的少儿新闻成了仅由少儿配音的有少儿活动画面的成人小儿科,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有些轻飘飘的,既不为成人接受又丝毫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

(3)节目制作成人化

少儿新闻节目制作应该与成人节目有很大区别,少儿节目应该贴近儿童审美特点。少儿新闻按照成人新闻的拍摄、剪辑、解说、配音方法,不注重节目包装、音乐、美术、字幕、节奏等因素的儿童化,对少儿审美特点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少儿新闻不能如成人新闻制作那么理性、严肃,节奏明快、解说剪辑故事化、配音适当夸张幽默、配以有趣的情景音乐,字幕标题适当俏皮化才能适应儿童的收视特点和收视兴趣。

3.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对策分析

3.1转变少儿新闻节目传播观念

首先必须把儿童节目制作的传播观念从以传者为中心转移到以受众客观需要为中心。有专家研究指出,受众的需要主要包括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升华需要、宣泄需要和娱乐需要,儿童时期正处在向社会人转化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来说,求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求,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电视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体,他们看电视除了娱乐之外,也希望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在前面两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儿童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是其他节目所不可完全代替的,他们有很强的求知的需要,对少年儿童而言,新闻就是知识,告诉他们闻所未闻的新知,看了一条新闻就增长了一些新知。在全国各省市开办儿童频道的契机下,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实际,增加少儿新闻节目的数量,增长少儿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提高少儿新闻节目的质量,以满足四亿少儿观众的信息需求。

其次是要将“教育为主”转向“寓教于乐”。调查问卷中,很多少儿不喜欢看现在的少儿新闻节目的原因是节目的教育性太强,缺乏童真童趣,由于少儿受众的特殊认知特点和注意力集中稳定程度的影响,枯燥单调的“教化”会使他们失去对节目的兴趣,“新闻联播”式的少儿新闻是不符合他们收视兴趣的,少儿新闻应该在新闻诸要素完整保留的条件下“寓教于乐”,选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用灵活多变的栏目设计形式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主持播报形式来吸引他们,做到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亦庄亦谐、活泼有趣,少一些教化味,多一些趣味。少儿电视新闻的寓教于乐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主持播报上,用趣味实例中解说新闻,在主持人动手操作中播报新闻,或与少儿主持、少儿记者讨论中主持新闻等,当少儿对电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自然会产生饱满的收视情绪;在节奏安排上动静结合、松紧有致;在声音、画面的制作上童真童趣等等,都是寓教于乐的好方式。

3.2改进少儿新闻节目制作理念论文网在线

3.2.1少儿电视新闻栏目设置

“栏目是按照一定的方针和目的,将某些内容、性质、功能、形态相近的节目纳入定期、定时、定量播出,以将节目形式和内容整体固定的方式。”因此要做好电视新闻节目,首先必须固定好栏目框架。一般来讲,栏目定位包括栏目的理念宗旨、内容、收视对象、播出时段、栏目时长和栏目结构几个主要的方面,根据以上章节对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分析和受众特点分析,我们的少儿新闻节目应该改进栏目结构设置方法:

(1)栏目理念和宗旨定位

理念定位即明确少儿电视节目在启智益体方面的价值取向。少儿新闻节目承担着给广大少儿提供信息,进行社会教育的责任,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向少年儿童提供与他们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资讯,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和宽阔的胸怀。通过了解时事,让少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不断增强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让少儿更多的了解同龄人的生活,培养他们关心和理解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情操,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少儿新闻栏目基本内容设置

新闻内容选择的价值包括影响力、及时性、接近性、显要性、异常性、冲突性和人情味,对于少儿新闻来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新闻内容的接近性,“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特们周围发生的事件,因为这些事件对他们可能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同他们有情感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容易产生亲切感,总之,只有在人们生活说在地区发生的事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有新闻价值”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少儿新闻栏目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序: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儿童身边的校园、家庭、生活、学习、成长、娱乐有关事情中最新出现的动向,其次是国内外其他地方与儿童群体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再次是儿童学生最关心的社会问题、热点问题和重大国际、国内新闻。少儿新闻内容一定要适应少儿观众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适当穿插新闻的解释、背景分析和典故,注重少儿观众的心理特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3.2.2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制作方式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是以少年儿童为传播对象的电视节目,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要有针对性和新闻性。针对性使它区别于一般性的成人收看的新闻节目,新闻性使它区别于卡通、游戏等其他少儿节目。现在的儿童不但要面对学习上的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许多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不得不每天忙碌于学习,心理上是超负荷的。这两个基本特征要求少儿新闻节目的制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符合少年儿童追求新、奇、乐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少儿新闻的编辑制作上一定要注意与成人新闻区别开来。

3.2.3少儿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播报方式[

主持人一直是困扰儿童电视节目的重要因素,“电视节目主持人,不是简单的播音员,也不是简单的自然角色的体现,而是要去创造一个被规范了的、符合观众审美需要的、特定节目或者栏目中的新形象。”节目主持人一般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是一个节目标志,如提到鞠萍人们就会想到《七巧板》,因此主持人的播报主持形式对树立整个节目的品牌和美誉度、知名度尤其重要。

首先要根据栏目风格特点选择适当的主持形式。我们常见的主持形式有三种:成人主持、儿童主持、动画人偶主持和混合主持,这三种形式各有各的优点,在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喜欢儿童主持的占45.7%,喜欢混合主持的占23.9%。

其次是注意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角色是指根据整个节目的情景、情节发展的需要,扮演具体节目中的形象,这个形象是根据编导的意图和整个节目的需要精心设置的。少儿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一般包括“姐姐型”、“同龄型”、“卡通型”、“朋友型”、“长辈型”、“老师型”、“英雄型”,具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该有不同的主持角色,“7到10岁的儿童属于学龄初期,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思维性过渡,同龄型、老师型、英雄型,可以满足少儿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需要;而11到15岁是少年初期,朋友型、老师型和英雄型让他们在思想上受到启发,感到平等和尊重”,因此同龄、老师、英雄、朋友这四种角色类型更适合少儿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一旦确定角色类型后,主持人就应该全力以赴融入自己所在的角色,如在中央台《少儿新闻》栏目设计中就直接表述了主持人角色定位为主持人造型为年轻的时事课老师,主持风格介于少儿娱乐性节目和成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强调大气和亲切,而上海台《“小小”看新闻》的主持人王幸则是平易近人的姐姐形象,总之少儿节目主持人应该找准角色并融入角色。

虽然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向少年儿童提供与他们特定的年龄段相适应的、与他们成长相关联的新闻信息,是电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个电视专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相信我们的电视人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我国少儿电视新闻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英).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黄匡宇.电视新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一版

[3]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4]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

[5]朱菁.电视新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6]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7]黄匡宇.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8]刘海贵,张骏德.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9]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10]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11]申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斯蒂文.小约翰(美).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5]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