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9:15:00

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范文篇1

要想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从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例如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道德文化。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具体的、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来,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时,一开始学生对其作品抱有质疑的态度,但经过对画家的生平介绍和对典型作品的分析和理解,感悟到画家通过绘画传达的精神品质与风格特点,学生能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其作品,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对欣赏之后的每一个艺术派别都能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体验,获得情感和道德的教育,在赏析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提高道德修养,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捕捉教学中的德育契机

杨振宁教授指出:“渗透性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之下,你就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懂了,这个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一个人在思想品德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具体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讲究“悄无声息”,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潜在的德育教育内涵,渗透一定要找到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内容进行,不能强行渗透。很多老师会把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变成上思想品德课,说教式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反感。笔者认为可以在上课结束前,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或者讨论下节课怎么上,自己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这些看似与德育不相关的举动其实也是潜在的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学生个性和主体地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应有功能。

三、体验创作中的德育情感

美术作业完成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诸如工具的准备、技能的掌握,知识的理解等等。“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没学过”、“老师,我忘带铅笔了”等等理由导致作业拖沓,质量不高。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教育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新奇与乐趣,比如第一次使用刮画纸创作作品时,学生表现出来非常高的积极性,觉得很有趣。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工具进行示范,比如用圆珠笔示范一幅风景画,学生会很惊奇,“老师不怕画错啊!”,怕了就永远不会尝试新的工具,不能体验这种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更新评价中德育机制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知道不足与改进的方法,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作用,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美术活动可以采用多样和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比如对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等级和评语的方式。对一些美术作业质量不高但上课遵守纪律的同学,这个也值得表扬,或者有些同学对课前老师让搜集的资料准备得很充分,亦或者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甚至还会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这些都可以作为加分的理由。明确告诉学生,老师不止看中绘画才能,更看中道德品行。不管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其宗旨是要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要求克服的弱点和发展方向,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让同学们多一点成就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五、发挥自身榜样的力量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美术老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如果在课堂中示范一幅水平较高的作品,学生也会投来赞赏的目光,从心底佩服老师的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教师平常的一举一动,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法都落入学生的眼里,对孩子是无声的语言和有形的榜样。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身的优良人格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以自身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总之,德育教育的渗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效果是深远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相信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将真正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让德育之花美丽绽放,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涛.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2).

[2]赵国华.中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德育渗透范文篇2

在新授知识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授知识是我们一节课的重中之重,这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注重灌输知识,机械地训练,要变老师教的过程为学生学的过程,并在学会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渗透德育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课我设计了任务型教学方法,逐层给学生提出任务,学生在我的任务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完成。比如在进行到:Thebraveyoungmanwasinhos-pitalfortwomonthsbecausethefireburnthisneck,armsandface.(这个勇敢的年轻人因为在这场大火中烧伤了脖子、手臂和脸,住院两个月。)这是个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很好的时机。我马上问问题:Whatdoyouthinkofit?(你怎么认为这件事?)Doyouthinkitisworth?(你觉得这样做值得吗?)Ifyouseesomeoneintrouble,whatshouldyoudo?(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困境中,你该怎么办?)学生们讨论后,情绪颇为激动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说:IthinkheisverybraveandIadmirehim.(我认为他很勇敢,我崇拜他。)还有学生回答,Idon’tthinkitisworthdoingthiskindofthing,(我认为做这样的事情不值得。)我再对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人是一种不图回报,没有任何目的的付出,是一种境界,有这种境界的人,经常享受助人的快乐。帮助人、并且有能力帮助人是幸福的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练习了所学的英语,而且对于乐于助人有了正确的认识。

在回家作业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回家作业是深化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复习与应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每天的英语作业我都是分两块内容进行布置:1、巩固新学的知识点;2、把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对于这个题目我布置他们写句子或者写篇小文章。本课学完之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这个年轻的英雄在救人中受了伤,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顺着这个思路,把这篇文章续写下去(至少5句话),主要引导学生对于众人的关注和荣誉,该如何对待。有个学生这样写的:Manypeoplegavezhanghuaflowersandpresents.Therewaslotsofinformationabouthiminthenewspapers.manystudentssaid:“weshouldlearnfromhim.”ButZhanghuawasn’tproudofthis.Hesaid:“Everyonewilldoitlikethis.”Hestilllivesahappylifelikethepast.(许多人给张华鲜花和礼物,在报纸上也有许多关于他的信息,许多学生说:“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但是张华一点也不因此而骄傲,他说:“每个人都能做到。”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快乐地生活。)虽然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是这些话已经足够表现出一个初一孩子对于乐于助人以及众人关注的正确的看法,我没有进行任何说教,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巩固了知识,又升华了思想。

德育渗透范文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德育;德育价值;德育手段;德育内容

教师在现代教育中的角色在不断变化,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任务,而且在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使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共同提高,既能提高生活情趣,又能收获健康积极的人格,形成互助友爱、团结善良的良好品质。这意味着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吸引力、生动性的同时,还要融入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把握信息技术课堂德育内容的价值

学生有一种天生的模仿及学习能力,他们善于从生活和学习中吸取有害或者有利的东西,形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对他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化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也为学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教师必须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教师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有价值的内容和信息,指导学生正确筛选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辨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要充分认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浏览IT行业领军人物的成长经历等具有正能量的素材,观看央视《朗读者》《大国重器》等积极向上的视频资料,以及向学生推荐有益于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网站,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变化的同时,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受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熏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观。

二、丰富信息技术课堂德育渗透的手段

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手段丰富多样,教师要将广播、电视及手机等媒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绿色网站进行宣传,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例如,教学“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师可以采用直白的说理方式,使学生能够直接获得这方面的道德认识和提升,这种显性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直接方式。而对于“行为”和“情感”兼有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采用隐性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体验、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学“制作电子小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我的校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制作电子板报将自己眼中的校园、班级展现出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引领学生的行为。

三、拓展信息技术课堂德育融合的内容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大多是由教师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死板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对学生的德育。为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为提高德育效果,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德育素质。可以在课件中结合声音、图片、文字等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感知教学内容。例如,教学“绘制卡通画”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教授学生Flash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创作各种各样的卡通人物。学生进行创作时,能够发散思维,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卡通人物所代表的正义或邪恶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绘制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对学生作品的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进行创作。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能够为德育渗透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更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效果。

四、结束语

教育是使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的人格素质得以养成的关键期。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引导学生收获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必须加以重视,让学生收获健康的人格品质。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势,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出发,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将德育巧妙融入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结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德育更具针对性、主体性和激励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晓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08(09).

德育渗透范文篇4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1.2.1将德育的政治功能与道德功能混为一谈,重社会轻个人我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将政治的实用要求与道德的理想价值标准、政治的功能与道德的功能都混同起来,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理想性价值混淆起来。高校德育的重点依然是放在思想政治、社会规范法纪等方面,德育被狭隘化为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德育的本原目标———育人的功能就难以真正地实现。德育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等缺陷。当前高校德育在强调社会需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体现不足,或者有部分学生在重社会轻个人的德育背景下走向极端,而变得自私和个性乖张,却误以为这就是个性意识的张扬。

1.2.2高校德育急功近利,方式简单化德育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德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违反德育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即时的、显性的成绩。某些时间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热热闹闹地搞活动,活动一结束,总结报告写完,表彰大会开过,德育就随之结束,使得德育不是出于一种良心、德性的需要,而是迫于外力的强制性。高校德育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和手段,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形式化,使本来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变成了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这样德育不但不能消解各种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反而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价值迷茫,如有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作弊和论文作假等也视为正常。

1.2.3学科教育中过于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德育渗透《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具体的推进思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高校产业化的刺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教会大学生了解、遵守既定的客观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即时需要的能力放在首位,几乎每所高校都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目前高校有关教育部门担心,在学科教学方面加强德育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喧宾夺主。其实德育应始终渗透到学科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这应该是德育最好的方式。

1.2.4高校师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困惑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和大学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冲突与迷失。一些为师者,执业只为稻粱谋,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和勇气,不和学生讨论世界观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师生的教和学不是为了人性的提升,只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生存智慧。大学生接受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金钱名利至上,对于世事变得很漠然;过早洞明世事,老于世故。漂亮的空话和严谨的套话掩盖了本应属于青年的真性情,没有人生意义的支撑,同时又变得很脆弱,面对挫折不能自拔;或者缺少道德自律性,推脱责任。

2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回归高校德育本原

高校德育是各级德育机构渗透到各种人文、自然学科合力建设的结果。这些德育平台中,机构德育和人文学科德育效果更明显,各有其佳,没有最好,但有最美。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回归本原的最美平台。

2.1和专门德育机构的德育方式相比

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机构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力军,主要倾向于思想政治法纪等教育,具体形式是以间断性的活动为主,要即时的效果。活动的目标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到最后大都是抓典型而忽略了全体。学科德育重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最具备普遍性和连贯性,至少应与机构德育平分秋色,但却被长期忽略,违反了德育的规律。学科教育归教务处管理,但该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是否认真传授知识和防止教师思想偏激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科德育几无机构可以归属,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进行只有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经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这样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1]实践证实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较

高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一般分为文学、语言学、历史和哲学,唯有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完成的。相较于哲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辩性、历史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语言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文学是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以非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主要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比其他艺术更为明晰、更为细致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世界,离意识形态更近。文风之变,事关国运人心。音乐、美术、影视都存在着审美因素,文学的审美因素是更深层次的,更能引发人联想,更耐咀嚼回味。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早的传承载体,比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更丰富。外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差距比较大,不易被大多数国人从心底接受。但国人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喜欢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遗产。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优良的道德传统,基本上是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承的。我国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几千年的文明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2.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2.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的、情感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用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它常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

2.3.2古代文学作品里集中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几乎每个著名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正因他们都是真实的,才会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善感的人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最美平台。但是,过于强调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会不会使其沦落到“万金油”的庸俗地位?关键要看应该怎么做。

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3.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3.1.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他们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此,可以适当地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当前大学生读书少,思考少,感悟能力弱,可以把有趣、有深度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介绍给学生,约定时间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使大学生尽快地、平稳地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

3.1.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国人又喜欢以经验胜人,倚老卖老,有时把年轻人的缺点放得太大,失去客观性。其实,当代年青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得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使其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用一些著名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指导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3.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3.2.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应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由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也可以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另一个版本“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今流行版本作比较,让学生感悟哪个版本更好。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经典解读的批判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高其感悟和审美能力。

3.2.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为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压力变大,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诗心的。诗心,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寻找诗心,本质上就是要摆脱物质欲望强烈冲击下带来的庸俗功利之心,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2]。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2.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用世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得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杂剧,可见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而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的。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3.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德育渗透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德育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不再仅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课本文化知识传授,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少教师能结合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把美术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过程,对德育教学漠不关心。这些直接造成了学生只能机械的画画而没有高尚的情操去审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摸索出了一套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的方法,下面我将从“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通过美术想象课教学渗透德育”“通过美术作业的布置渗透德育”四个方面展开,进行美术教学过程德育渗透的探讨。

一、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

美术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智慧帮助他们画出一幅幅传世的名画。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著名画家的生活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内心修养的教学目的。如在讲古代著名画家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顾恺之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他出身望族,从小就机灵聪敏。顾恺之在桓温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僚,有一天,他跟随着将军去外地视察民生,当地的官员为他们准备了当地的特产甘蔗。大家都坐在江边吃着甘蔗,只有顾恺之自己被江边的风景所吸引,望着江流发呆。将军看到顾恺之发呆的样子后,为了调侃他,特意选了一根甘蔗把甘蔗的上端先递了过去。顾恺之沉醉在风景之中,没有察觉这一细节,拿着甘蔗就吃了起来。正吃着,旁边传来了同僚们的笑声,大家都笑着问顾恺之:“先生,你吃甘蔗的方式真是与众不同,不知道你吃的甘蔗甜不甜?”顾恺之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但他才思敏捷,迅速的回答道:“我的吃法确实独特,这是我摸索出来的窍门”。众人听了好奇起来。顾恺之接着说:“你们一开始就把甘蔗最甜那一段吃掉了,之后再吃越来越不甜,最后吃到末端索然无味。而像我这么从尖端开始吃,就会越吃越甜‘渐入佳境’,最后吃完还能有无限回味。”这样,我通过向学生介绍顾恺之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在故事之中向学生传授“先苦后甜”的人生道理。学生沉浸在故事之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德育教学就在无声无息之中完成了。

二、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

一件好的作品包能向观察者展示出丰富的内容,艺术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意识。高中美术教学中,艺术品鉴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艺术作品的鉴赏来实施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下面我将以《清明上河图》的鉴赏为例来谈一谈如何结合作品鉴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师: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今天我们将通过电脑来欣赏这幅传世的名画,你看到了什么?生1:在作品的前一部分,作者描绘了一片有薄雾的树林,树林掩映着茅舍、小桥、溪水、枯树、小船。两个脚夫赶着驮着物资的毛驴,正在向城市前进。在大路上有一顶轿子,轿子里面坐着一位妇人,轿后跟随着一些骑马的、挑担的杂役,他们应该是踏青扫墓归来。生2:从画的中间部分可以看到运河两岸有大量的人和船只聚集。人们有的在茶馆里面坐着休息,有的在算命摊子前面算命,有的在饭铺里边吃饭。在运河里边,船只密集,一艘船的船头和其他船只的尾巴紧密相连。有的船在岸上有拉绳的纤夫,满载着货物,逆流而上。有的船在靠岸停泊,工人正在从船上向下卸货。生3:后边部分描绘的是热闹的市区街道。作者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描绘出城市里的繁荣景象。图上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出售,此外作者还把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各种场面描绘了出来。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谁来说一下自己看完图画后的感受。生4:通过图画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已经发展的很好,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安定。生5:作者用心设计,收录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从图画中可以推断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养成了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尊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画面,对我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被激发出来。

三、通过美术想象课教学渗透德育

作为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类学科,美术需要的是想象能力。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将德育与想象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审美和品德进行培养。在一堂美术想象课上,我就引入了中国的古诗句来引导学生想象诗句里的画面。我在课前搜索了一系列关于月亮的诗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等。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诗句来想象当时诗人所处的场景,感受诗人当时的感情。我认为只有通过想象来激发感情,学生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之后,我鼓励他们进行交流讨论,说一说自身对场景的理解,互相之间进行启发。创作完成后,我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先在组内进行交流,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评价,找出每幅作品的优点,将作品创作推向完美。这样,学生在交流点评的过程之中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增强了交流合作的能力,课程完成后学生的想象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开发,真正做到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四、通过美术作业的布置渗透德育

大自然是所有美丽的来源,生活之中随处都能发现美,但首先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好的眼睛。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自然,发现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就经常布置一些以学校内或学校周围为活动地点的实践作业。比如,让学生去观察校园,发现校园之中美丽的角落,想象自己发现的景象的故事,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作品创作之中。让学生去学校周围探索,看一看自己经常活动的校园周围都有些什么景色。同样我还布置了一些深入自然的写生作业,让学生分成小组去田间感受最真实的大自然风景。比如,野外的枫树林、交错的稻田、蜿蜒远去的小路、路边顽强生长的小草、远处升起炊烟的房屋等。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自然之中的美丽,学会了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丽风景。德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出了美好的品德,

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总之,高中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学科,我们教师要抓住美术的学科特点,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相信随着德育教学渗透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会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放.高中美术教学与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

德育渗透范文篇6

目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或“融入”。“渗透”与“融入”的本意何在?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与“融入”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一词产生于近现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古代一般都将“渗”和“漉”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曰:“渗,下漉也。”[1]370“渗”指液体向下滴流。而“透”作为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跳跃之意。《说文新附》曰:“透,跳也。”[1]347二是取穿过、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渐渐透出”,这里“透”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中“渗透”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科技上,将“渗透”定义为: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渗”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而在此之前,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意思接近,两者连在一起使用,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从词源上来看,按照《说文》的解释,“融”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引申指蒸汽升腾。“融”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乳交融”。[1]629“入”本义为进来、进去之意。《说文》曰:入,内也。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融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混入、混合。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在用于人的范畴时,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由此来看,“融”本身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而“融入”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与德育相连,形成了“德育渗透”之说。对德育渗透的界定,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如“所谓渗透性,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是指结合教学、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原则”[2],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3],等等。据此理解,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方式、途径。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如,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在中小学,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单独使用,融在汤菜中,方显汤菜之美味、盐之价值。由此来启示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教学为汤”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由此可见,无论是德育渗透,还是德育融入,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学科教学失去了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一些教师心中、眼中只有教材、考试、分数,而没有了学生、生命、成长。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德育,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教师会主观认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可见,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还是“融入”的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的命运。

二、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教”的真品。可见,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而非外在生生“渗透”进去。

(一)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文以载道”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如,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等催人向上的歌曲,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出来。何谓“体现”?回到词源来看,“体”本义指身体,引申指手脚、四肢,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如成语“身体力行”[5]。“现”在古作“见”,本义为显现、出现、实现的意思。“现”作动词时又有显露、表现之意。“体现”,谓本性表现于外,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由此看来,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之本性、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说,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促使学生感悟,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

在教学中,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知识价值观中。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其挖掘出来。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将不同学科内容、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归纳与总结。[6]

(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之于“体现”少了一个环节,即“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出来。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更是使之“现出”。也就是说,学科德育体现,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是一种内涵式德育;同时,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有侧重点、有系列地体现出来,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德育渗透范文篇7

1高校德育之本原混淆现象剖析

1.1具体表现

1.1.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我国传统德育范围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的德育因为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并没有完全从道德中分离出来,而现在的中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体系,所以德育之本原,即德育最重要的部分,往往意味着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和法律只隶属于广义德育,更不能取代德育的社会功能。德育的目标是人的道德的养成,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健全人格的人。目前我国德育的现状是德育本身概念界定不十分清楚,从小学到高校的德育的重心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而忽视了真正的德育目标。

1.1.2重视适应现实而忽视德育的底线———求真德育的最低境界是真,最高境界是善,真的善为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却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道德的底线———求真,说真话者不如说谎话者更具备社会适应能力,青年人失去热情纯真,变得老于世故。高校或者因为就业现状艰难,将“求真”引向了一个误区:摒弃德育而追求生存的本能,结果使得不少大学生认为只要能谋得职业,不管什么虚假的手段都可以用,道德观、价值观模糊。所以,回归德育的本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综上所述,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之本原,而道德教育之本原是求真,在高校中进行德育建设,首先要抓住德育之关键,目标才会明确,才不会失去方向。

1.2形成原因

1.2.1将德育的政治功能与道德功能混为一谈,重社会轻个人我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将政治的实用要求与道德的理想价值标准、政治的功能与道德的功能都混同起来,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理想性价值混淆起来。高校德育的重点依然是放在思想政治、社会规范法纪等方面,德育被狭隘化为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地位,德育的本原目标———育人的功能就难以真正地实现。德育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等缺陷。当前高校德育在强调社会需求的同时,对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体现不足,或者有部分学生在重社会轻个人的德育背景下走向极端,而变得自私和个性乖张,却误以为这就是个性意识的张扬。

1.2.2高校德育急功近利,方式简单化德育是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高校德育机构在德育过程中,忽视或违反德育的内在规律,急功近利,追求即时的、显性的成绩。某些时间准备抓哪方面的德育,就热热闹闹地搞活动,活动一结束,总结报告写完,表彰大会开过,德育就随之结束,使得德育不是出于一种良心、德性的需要,而是迫于外力的强制性。高校德育依赖或注重于说教、灌输式的方式和手段,与大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价值观念上极易产生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把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化、形式化,使本来丰富的有血有肉的道德教育变成了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这样德育不但不能消解各种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反而更加刺激了他们的价值迷茫,如有的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不纯,把作弊和论文作假等也视为正常。

1.2.3学科教育中过于重视规范教育,忽视德育渗透《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具体的推进思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因高校产业化的刺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教会大学生了解、遵守既定的客观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即时需要的能力放在首位,几乎每所高校都变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目前高校有关教育部门担心,在学科教学方面加强德育会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喧宾夺主。其实德育应始终渗透到学科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可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效果,这应该是德育最好的方式。

1.2.4高校师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存在价值取向的矛盾困惑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和大学生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冲突与迷失。一些为师者,执业只为稻粱谋,失去了知识分子的热情和勇气,不和学生讨论世界观和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师生的教和学不是为了人性的提升,只教给学生简单实用的生存智慧。大学生接受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金钱名利至上,对于世事变得很漠然;过早洞明世事,老于世故。漂亮的空话和严谨的套话掩盖了本应属于青年的真性情,没有人生意义的支撑,同时又变得很脆弱,面对挫折不能自拔;或者缺少道德自律性,推脱责任。

2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回归高校德育本原

高校德育是各级德育机构渗透到各种人文、自然学科合力建设的结果。这些德育平台中,机构德育和人文学科德育效果更明显,各有其佳,没有最好,但有最美。比较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回归本原的最美平台。

2.1和专门德育机构的德育方式相比

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机构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力军,主要倾向于思想政治法纪等教育,具体形式是以间断性的活动为主,要即时的效果。活动的目标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到最后大都是抓典型而忽略了全体。学科德育重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最具备普遍性和连贯性,至少应与机构德育平分秋色,但却被长期忽略,违反了德育的规律。学科教育归教务处管理,但该机构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是否认真传授知识和防止教师思想偏激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科德育几无机构可以归属,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进行只有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国外很多著名的理工科大学早已经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的教育。他们的理念是,不学习人文学科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就不会成为一个有价值、有理想的人。国内不少大学也这样做,比如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就必须选修一定量的文科课程。”[1]实践证实了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2.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较

高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一般分为文学、语言学、历史和哲学,唯有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面上完成的。相较于哲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思辩性、历史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语言学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文学是象征式的意象思维,更易于引发联想,更有美感。以非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人文学科主要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影视等。文学比其他艺术更为明晰、更为细致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和内心世界,离意识形态更近。文风之变,事关国运人心。音乐、美术、影视都存在着审美因素,文学的审美因素是更深层次的,更能引发人联想,更耐咀嚼回味。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古代文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最早的传承载体,比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更丰富。外国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差距比较大,不易被大多数国人从心底接受。但国人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喜欢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而忽视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的遗产。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优良的道德传统,基本上是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个载体来传承的。我国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几千年的文明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2.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2.3.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与德育的最高形式高度契合德育的形式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最高的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美感对人的心灵的净化,对读者的影响恰恰高度契合了德育的最高形式。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的、情感的“润物细无声”,摒除了填鸭式的德育方式,所以中国古代文学用来进行德育建设是最符合德育方式的,它常用最美的形象来感染人,影响人,激发人们的思考。

2.3.2古代文学作品里集中了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德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心灵的触动。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道德情操与情感都集中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又集中在虚假伪善的盛行,目前经过数千年的数万万人心灵的净化选择流传下来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却是追求真善美的经典。古代几乎每个著名作家都有遭受贬谪的经历,在当时看来,的确都是不识时务。正因他们都是真实的,才会是善的和美的,是热情的,有担当的。他们的生命体验,任何一个善感的人都能引发触动和思考。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最美平台。但是,过于强调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会不会使其沦落到“万金油”的庸俗地位?关键要看应该怎么做。

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3.1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鼓励为主

3.1.1循序渐进地缓解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要监督他们背诵,可见中小学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养成了他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此,可以适当地缓解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指定要背诵的篇目。当前大学生读书少,思考少,感悟能力弱,可以把有趣、有深度的与古代文学相关的书介绍给学生,约定时间定期交流读书心得,使大学生尽快地、平稳地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

3.1.2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注重平等交流任何一代青年都会有缺点,国人又喜欢以经验胜人,倚老卖老,有时把年轻人的缺点放得太大,失去客观性。其实,当代年青人身上存在的优点远远多于缺点。他们有主见,思维活跃,敢说敢做,表现得很成熟,但心理又比较脆弱。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这些年龄特征,要充分尊重和理解,注重平等交流,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说教。面对他们对当今社会道德所呈现的漠视态度,要适当加以激发,使其对社会健康发展充满自信。在具体作品中进行生命意义教育,从很多作家的感怀生命中发现生命的价值,用一些著名文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指导他们如何对待人生挫折。

3.2通过具体作品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

3.2.1德育与美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对语言的超越是在美学的层次上完成的,所以在德育渗透中应注意和美育相结合,严防说教,去除庸俗,注重用美的形象感染人。如通过对古诗词的吟诵感受诗词本身的韵律之美,将讨论式教学随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讲贾岛诗风时,可以由其“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入手,适当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敲”字固然好,但“推”字说明这寺门没有上锁,更显破败,和贾岛访幽居友人的荒凉处所以及贾岛的诗风相契合。也可以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另一个版本“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和今流行版本作比较,让学生感悟哪个版本更好。这些讨论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经典解读的批判性,促使其主动学习与思考,并提高其感悟和审美能力。

3.2.2从作品中寻找诗心,为学生展现最本真的生存状态随着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压力变大,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诗心的。诗心,关键是人的精神状态的高雅,寻找诗心,本质上就是要摆脱物质欲望强烈冲击下带来的庸俗功利之心,回归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海德格尔认为,摧毁世俗的世界,建立诗意的世界,即是从人类的物质世界经过艺术作品进入神性诗意的精神领域[2]。面对世俗的纷扰,能做到坚守自己的理想,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卑下而琐屑地生活,保存内心的纯正美好。而这些,在古代诸多文人身上都体现出来,读他们的作品必然会受到触动。

3.2.3发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价值,培养文化认同感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刻意引发学生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能从中受到启发。如针对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品读来激发他们的用世热情。从古代文学作品中认识到世界本来就不是纯净美好的,需要有责任感的执着的人使正义的力量更强大,更能震撼人心。可以适当运用“平移法”,使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实联系得更紧密。如讲到爱情题材的古代诗词小说杂剧,可见古人爱情观是两情相悦,忠贞如一。而请学生表达对爱情的看法,有女生表达的观点是只要对方对自己好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廉价的爱情观,因为这种爱情观是把女性放在被动的地位来看待的。中国人对异域文化有天然的认同感和崇拜感,过之则为崇洋媚外,否定传统文化。德育“通过增强人的文化主体意识,从而在文化内部产生一种文化抗变机制,使得人们在各种他者文化面前,能以其已形成的主体意识继续保持原有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致在他者文化的冲击下失去方向,导致文化发展中的混沌、断裂与失范。”[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不卑不亢的态度,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而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培养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平台。

3.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

德育渗透范文篇8

受众意识就是要明确德育渗透一切要围绕和服务于学生“接受”的需要,并以学生“接受”的程度作为评价德育渗透成效标准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就是专门研究让学生接受什么,如何接受并最终使学生接受的工作,接受是学生的本质特征,德育渗透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知识、接受品德、接受他人、接受自己,既是其学习生涯的基本内容,也是德育渗透的目的。德育要摒弃任何脱离学生“接受”需要的德育理论和实践,认真研究和满足学生的“接受”需求,力求让学生在德育渗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接受自己,为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接受”和“接受”的过程。

“接受”是学生用身心感受和吸纳外在的知识、技能、品德及信息的过程。从量的方面来说,“接受”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从质的方面说,“接受”是由浅到深、由被动接受到主动体验的过程。从启蒙教育开始,教师就犹如置身于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丰富而又神奇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犹如甘露渗透进贫瘠的土壤,6年、9年、12年甚至更长的日子里,点点滴滴的渗透,使无知顽童变成莘莘学子,多少个教师、多少节课、多少次批阅、多少次谈话,重复并强化着不计其数的“接受”,于是,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在“接受”中一天天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初见端倪。由此可见,接受渗透是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生被动接受渗透、难度较小、成效较快是这一阶段德育的基本特征。要充分利用这一年龄段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的有利时机,悉心创造学校德育的大环境,精心策划,赋予丰富、积极的德育渗透内容,为下一阶段德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照意识

生活比照意识就是一种开放渗透意识,即把德育放在社会大环境中,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对待。

从教育关系来看,中小学阶段的未成年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崇拜与敬畏,“教师说什么就信什么”的现象比较普遍,虽有盲从的成分,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小,这也是德育渗透初级阶段的特点。然而,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及能力的逐步提高,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学生,不再愿意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和直接接受渗透,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并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比照,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这标志着德育渗透进入了新阶段。

从教育内容来看,学校德育一直是以积极和正面教育为主,其初衷是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正直和善良诚信的品质,因此,社会上阳光的、积极的一面讲得多,社会阴暗面、消极的一面讲得少,甚至完全回避,对未成年学生来说,这种做法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当学生面对社会及身边的阴暗和消极现象的时候,德育工作还是暴露出某些免疫能力的缺失,从惊愕、困惑、到逐步认同,甚至津津乐道而身陷其中,相当部分学生在辨别是非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方面表现出惊人的低能,不仅使多年德育的成果荡然无存,而且也使学生的身心蒙受巨大伤害。

不言而喻,学校德育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培养的是一种理性境界,但学生毕竟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家庭和人群中,每天都要面对许多陌生、鲜活的新现象和新观念,每天都要进行不计其数的比照与思考:反思学校的,观察社会的,形成自己的。如果说此前的德育渗透主要是让学生接受现成的东西,现在则要求学校德育渗透在向学生灌输积极、正面的东西的同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和分析,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并在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承受范围内,不应回避而是坦然面对社会及人性的消极、阴暗面,通过“反向渗透”来取得“正向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与相应的社会免疫力,让学生正确认清社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学会辨别、学会选择、学会接纳、学会拒绝,过好人生的青春期。

渐进意识

渐进渗透意识是指德育渗透的过程性和匹配性意识。德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其渗透活动必须同学生生理、心理、文化及个性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相一致,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实际,是一个在渐进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选择、反省最终养成的过程。

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爱家乡、爱父母以及诚信守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与人格方面的情感,教师可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身边的小事或杰出人物,甚至通过自身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在这一阶段,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学生,事实上过早地成熟有违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样,在这一阶段对学生也不宜过分强调理论方面的要求,德育的实践证明,过早地进行抽象的理论教育,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承受范围,会使学生对德育产生心理疲劳和厌烦,只能导致事倍功半。因此,青年学生只能在渐进的渗透中渐进地成长,由感性走向理性。

反复意识

反复渗透意识是指德育渗透过程的曲折性、波动性和重复性意识。科学的认识过程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注定了德育是一个反复渗透的过程。接受一种理念与最终形成一种理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好奇、逃避、享受、从众心理与习惯是青年学生反复尝试某种生存方式的根源。人不应在同一块石头上摔跤,这是一种哲学境界,而对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奢望,德育工作者应以平常心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反复。他如果是迟到再迟到、缺课再缺课、上网再上网,那我们的德育就只能是渗透再渗透,只有通过反复的行为强化,才能消除不良行为,培养和稳定良好行为,青年学生也只能在无数次的反复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差别意识

差别渗透意识就是德育渗透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意识。以人为本对学校德育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的渗透内容、方式及要求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认知发展及注意、记忆及思维方面的差异,要求德育渗透必须根据学生注意和注意品质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进行差别化渗透;其次是学生情感发展方面的差异,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情感及其控制能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德育渗透中注意区别满足并逐步提高学生从低级情感到高级情感方面的要求,进行差别化渗透;再次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社会交往发展方面的差异,要求德育渗透必须注意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方面的差异,注意学生对他人、权威、友谊、社会交往认知的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渗透方式。

总之,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系统、渐进而又紧迫的工作,德育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渗透意识,用最大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倾力付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充分运用比照渗透、渐进渗透、反复渗透和差别渗透手段,在培养“四有”新人的同时,造就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德育渗透范文篇9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实践活动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工作中融入德育并将二者紧密结合,能促进学生“德”与“美”的发展,让学生在德育和美育的积极作用下全面发展,培养高尚情操与美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美术课程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其是反映客观事物、升华主观情感的一种艺术。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接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美的规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是美育和德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学生可以在学习美术、鉴赏美术和实践美术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

二、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情感道德培养。美术课程教学既包含了形象思维的培养,也包括了情感因素的培养,是增强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认知的重要课程之一。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情感道德具有一定的情境性,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利用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阳光的情感道德,并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1]。例如,在讲解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软件和互联网自行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和创作背景,充分理解沙皇统治时期人们生活的艰险不易,劳动者饱受剥削与迫害,其有助于学生理解画作揭露社会矛盾、赞颂劳动力量这一主题意蕴。之后教师再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辅助教学,烘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情感道德的认同,从而提升学生鉴赏美和接受美的能力,将美与德有机统一起来,提高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效果。(二)通过教学情境,陶冶高尚情操。美术教学内容丰富,涉及美术发展史、美术名人事迹等多个方向的内容,这些内容中蕴含着德育因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口述创设学生能够深入其中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引入美术教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充分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循序渐进地实施德育,陶冶情操。例如,在讲解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时,教师可以通过影像资料介绍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将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的紧迫感和作者的忧急之情展现出来。徐悲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与心境下画出了生命力旺盛、狂野气昂、坚毅敏捷的骏马,而骏马的这种品质和神貌也会激励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艰险,做一个奋发图强、热爱生活的人。(三)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学校组织的美术实践活动是加强学生德育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举办与美术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实践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情操,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接受有意义的道德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以“‘中国梦’和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梦”的含义之后,通过自己的双手把向往的美好生活描绘出来。这个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中国梦”的感召下提高民族意识和生活朝气,激发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造力,也能提高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实践的能力[2]。(四)鉴赏美术作品时渗透德育。美术作品是陶冶人心灵、精神、思想和人格的艺术成就,其中凝聚、浓缩着时代精神和思想观念,能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升人的人格品性。而鉴赏美术作品正是品味美术作品深刻内涵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指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渗透德育。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俄罗斯著名画家夏加尔的《生日》这一画作时,要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认识到,该画作以绿色与橘红色为主要画面,反映了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主题。同时,画作又通过柔和的线条来绘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世界的歌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生命之爱、人性之爱的赞美[3]。

三、结语

将美术教学和德育有效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教师紧密合作。在美术中融合德育要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教会学生真诚待人、友善待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圣耀,曹明亮.融德育于美术教学初探[J].北方文学,2017(9):154.

[2]徐艳华.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整合的探究[J].汉字文化,2018(2):20.

德育渗透范文篇10

学科德育特点及其实施

(1)学科德育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

学科德育的共同特点:一是以知识为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各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门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学科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文质兼美的爱国篇章的学习相结合;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实为载体,尤其是通过近代落后挨打的史实、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反侵略斗争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我国历代科学家热爱祖国和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我国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二是面广量大时间长。仅以必修课来说,小学有10门学科,初中有13门学科,高中有12门学科。这些学科遍布所有知识领域,其延续时间,短的一年两年,长的贯串12年。授课的时数,义务教育九年,23门学科7792课时,高中三年,12门学科2513课时,普通教育12年35门学科共10305课时。各门学科都具备德育渗透的功能,其教育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三是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

四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

学科德育又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小学所有必修课20门学科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详见《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显性课程,担负着比较全面和比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是学科德育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文科类,包括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和作为史地综合课的“社会”,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力,既有显性教育的特性,又有隐性教育的特性。

理科类,包括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和理化生的综合型课程“理科”,结合自然科学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最具特色,说服力强,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技艺类,包括体育与保健、唱游与音乐、美术、生活与劳动、劳动技术、职业导向和计算机,这些学科的德育都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其德育内除共同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在思想、品德、行为等教育方面又各具特色。

(2)学科德育的实施

课程改革方案是学科德育实施的依据。

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在总的培养目标中,规定了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目标,并相应地规定了思想品德素质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分阶段、有层次的目标;设计了显性与隐性结合的“三线一面”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课程体系,要求面上各门学科、各个领域都要渗透在贯穿德育工作,落实到各科课程标准和各科教材中去,使显性德育课程外的各科,都作为德育的隐性课程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

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有明确的德育要求和内容。

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这次我们分析了中小学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部分教材德育渗透的情况。总体上看,课程改革方案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各学科的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要求、实验操作和练习、教学评估,都有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各学科课程教材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科德育渗透一览表》已作了归纳。这里仅举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为例作为说明。

学科德育渗透在教师的教学中逐步得到体现。

课程改革方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所有关于加强德育、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都必须通过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来实施,而对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有发言权的则是学生。为此,我们于6月底、7月初在10所小学(一师附小、二师附小、虹口区三中心、复兴东路第三小学、长宁区实验小学、江宁路小学、青浦县实验小学、金山县实验小学、控江路第二小学、曲阳路第四小学)作了1000份学生问卷调查;在11所中学(大同中学、育才中学、曹杨二中、向明中学、松江二中、梅陇中学、娄山中学、尚文中学、罗店中学、青浦中学、下沙中学)作了1006份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各项德育内容在各科教学中的体现。调查问卷显示,在小学各类课程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显性课程,学生认为是最直接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其次为小学社会学科、小学语文学科,而学科之间在德育渗透方面的不平衡性也不同程度地在调查中得到进一步了解。中学学科德育的问卷调查则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各学科德育的特点和实际。详细请见《中学学科德育调查问卷》汇总表。从调查问卷的汇总表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思想政治课在20个德目中,除“审美能力”占40%,其余都在50%以上,“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占到90%,显示出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并为学生所公认。(二)语文和历史是学生所接受德育内容最广泛的学科,地理相对次之。(三)音乐、美术学科在德育方面审美教育和情操熏冶最为突出,而体育学科在爱集体、团结互助和顽强意志锻炼方面的教育作用就比较显著。(四)纵向看,在理想志向、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尊重事实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等四个方面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等方面则为文科、特别是理科所共有。(五)职业导向、中学社会、综合理科等三门课程,由于试点的学校不多,尚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和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课改方案中加强德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教材在实施学科德育任务方面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师的教学中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而学科德育渗透所具有不同的学科个性和侧重,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

实施学科德育渗透的成效

一、不少学校的领导重视并组织教师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专题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例如虹口区教育局总结了该校学科德育渗透的三条经验: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南市区尚文中学。对初中各门学科的教材,逐课排出了德育点,并印发给全体教师,使学科德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青浦县青浦中学组织各科教师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发挥新教材德育功能的做法,各科都总结出各具特色的经验。

二、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累了学科德育渗透的经验,一些教师对此作了总结,有的还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写出文章”仅从最近几年不完全的搜集,就有40多篇文章。市、区县教研部门自1992年以来,多次组织市和区县的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市教研室1990年编辑出版了《中学各科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参考资料》生物、历史、地理分册和数学、物理、化学分册,1994年出版了《中华传统美德教学资料》、《情系中华》两史一情教学经验等书。在组织全市学科优秀课教学评选中,重视学科德育渗透和教书育人的贯彻。

三、学科德育应根据学科教学内容,自然、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但同时还要注意学科之间在德育上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以形成“合力”。在一所学校,有计划地确定若干教育主题,组织各学科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是一种好形式。就全市来说,近几年在全国或全市重大教育活动中,如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教育、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教育等,都注意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协同作用,使孤立、分散的教育化为整体有序的教育。

四、通过学科德育的落实,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许多中小学校都作过总结。

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问题及原因

课程教材改革几年来,本市中小学各科的德育渗透虽然取得不少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学科德育内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揭示,难以形成“合力”。

各学科智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德育的“载体”也就不同,学科德育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各行其事,难以形成合力。以中学为例,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但所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学生。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就很容易重复,或有的过深,有的过浅,有的可能缺漏,就不能综合实现它们的德育功能,使德育工作难成合力,不利于学校德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一门学科,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同样需要研究它们德育之间纵向有的机联系。

(二)学科德育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留下“断裂层”。

一是教师之间的不平衡。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强,才能在钻研教材中注意发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师育人意识薄弱,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个学科不同的教师之间,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差别是很大的。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总的来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随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

二是年级之间不平衡。小学的低、中年级,初中、高中的非会考年级、非毕业年级,教学改革、德育渗透比较注意;不管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到了会考、升学考,教学改革、德育渗透就相对比较弱。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连一些名牌学校、重点学校也不例外。不少校长对此也认为无能为力。

三是学校之间不平衡。全市看,只重视智育成绩、不重视学科德育的学校当不在少数。

这些不平衡性的存在,就使学科德育的纵向(年级、学段)之间,横向(教师、学校)之间的衔接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断裂层。

(三)学科德育评价滞后,缺乏制约机制。

目前较普遍的状况是,学科教师在上分开课时,参与评课的领导和教师还较重视对该堂课学科德育渗透的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价,除此外就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和评价手段,对学科德育状况进行管理和评价。广大教师较习惯于应用现有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法,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于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呈现着的是松散的无序的联系;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分数,本来仅作参考的操行评语还常被“从宽处理”得难以反映学生操行的真实状况。显然,学科德育评价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学科德育的健康发展。

(四)学科德育理论研究的不深刻性。

从全市来看,在有了课程改革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有了较注意体现德育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下一步需要着重从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学校管理经验,引向深入研究:如学校如何形成德育综合网络,使“三线一面”落到实处?学科德育如何有分工又有协作,发挥整体效应?学科德育的规律性和方法论如何?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德育、学科德育的评价问题,建立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的评价机制?等等。

对于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还来不及作深入的探讨,初步分析,是否有以下几点:

一是整个教育体系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招生、招工的机制上,教书与育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学科渗透德育有时就变得可有可无。

二是学科德育总体协调不够,除了课程标准制订中的问题外,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教学研究三者之间也有脱节现象存在。

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的投入、研究队伍建设、教学软件的开发方面,都远不如像智育那样的重视。教育手段相对比较贫乏,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形象性、感染力。

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各不同类型座谈会的研讨以及课题组的综合,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快素质教育新体制建设的步伐。课程教材改革仅是第一步,还需有德育运行机制和升学考试改革的相应配合,否则新的课程教材也会被纳入升学应试教育的轨道,而使改革有名无实。

(二)建立学科德育运行机制,解决分散、孤立、无序的问题。在市和区县两级,需解决教材编写、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的协调机制问题,使其相互协调、配合、衔接。在学校一级,要有健全的德育组织领导,统一协调“三线一面”在学校中的实施,协调各学科德育的相互配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综合效应。在学校德育的关系上,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从教材编写组,教学研究人员到教师,尤其要主动了解各学科德育渗透状况,主动与各学科教师配合,使主线与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建立学科德育的评价机制。

从学科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到青少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明显的发展,这过程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以他们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为其中间环节,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发展过程。学科德育有其近期效应,但也有许多效应将在远期逐步显现出来,基于这样的状况,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

德育作为一个系统,既从属于社会学系统,又从属于心理学系统,受两方面规律的双重制约,所以不能把德育建成象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那样的精确评估模式,也不能把它建成象哲学、文学、伦理学那样的模糊评估模式。它需要模糊与精确相结合。模糊论并不完全反对数学测试与数学统计,但是,由于学科德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就象数学中的“集合”。因此,应当象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那样,更多的采用“描述”的方法。

学科德育的评价,如何既借助于传统的统计数学进行测试,又采取综合总体模糊识别方法,建立起一套操作上易行,能客观描述学科德育状况的评价机制,显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又非得急于花力气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