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缺失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0:41:16

德育缺失

德育缺失范文篇1

一、德育评价的缺失

1.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缺失:单一

目前的德育评价,无非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缺少的是学生,形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班主任或辅导员凭着对学生或深或浅或细或粗的印象进行德育评价,被评价者学生本人没有发言权,“任人评说”,即使出现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学生也只能忍气吞声,连申辩的权力、机会也没有。

2.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的缺失:简单

我们目前的德育评价方法简单,主要表现在:(1)评价程序的公式化。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最前面的就体现了重视一样。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绝对是学生的智育,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德育之所以放在最前面,只不过是人们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格式而已。(2)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此前,评价只是干巴巴的几点条条框框。在提倡评语“人性化、散文化、温馨化”的今天,则又一概成为了“描述式”,以散文的方式描述学生有代表性的细节或生活中精彩的片段,仍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的趋势。(3)评价方法的简单化。班主任或辅导员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权”。

3.学生德育评价内容的缺失:模糊

虽然我们将“德育”理解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良知、情操、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真正能说出其个性的,恐怕并不多。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高度概括的操行评语,自然导致了内容的抽象、模糊。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这类评价,虽然表面有点“实”,却又实实在在“虚”,全是空话、套话。

4.学生德育评价方向的缺失:捧杀

综观近几年的评语写作,我们不难发现,操行评语的捧杀现象十分严重,正逐渐侵蚀着教师、学生心灵,令人担忧。人们听到的是令人美滋滋的“恭维话”。这类“恭维式”的评语,对师与生来说,皆大欢喜,但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1)这种无节制的扬优,虽然其中有鼓励、激励的成分和作用,但会使一些不明事理、难有自知之明的儿童少年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的心理,真以为自己了不得,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误导。(2)廉价的表扬,只会增强学生的心理脆弱感。“恭维式”的评语,也许会使学生及其家长高兴,但长此以往,就失去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

5.学生德育评价理智的缺失:失衡

现行的德育评价,理性急剧退位,情感往往操控着写作的整个过程:情感化的写作理念,情感化的写作思维,情感化的写作内容,情感化的语言等。故此,评语写作自然难以实事求是,难以客观、公正。在理性缺乏的德育评价里,充斥的是情感,是私心,是名利,是狭隘,是偏袒。在德育评价的时候,或出于学校利益考虑,或出于自身功利着想,或从学生前途命运出发,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在德育评价的天平上,理性、客观、良心、职责等失去了其应有的分量,出现严重失衡。

二、德育评价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面对这种严重缺失、令人担忧的德育评价现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快从目前的德育评价定势中解脱出来,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就近期目标来看,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解决德育评价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

学生的培养,按道理来说,不应是某一位教师,而应是全体教师,包括所有任课老师、学校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的共同参与、团结协作的结果。因此,德育评价不应该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应是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人员、家长、学生等所有人的事,应该有大家的共同参与。这样的德育评价,才会全面、客观、公正,才会引起全社会对德育评价的高度重视,才会真正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喜欢搞“一言堂”,生怕评价“大权”旁落。还有少数教师认为广泛发动方方面面参与评价,费时费力,因而避繁就简。以上两种属于认识方面的片面性。要解决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就必须从认识上正本清源,消除影响。评价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先由学生本人自我评价,然后,由学生互评,再由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再邀请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居委会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既全面,又客观、真实,能评出学生的“真相”。又真正将学生、教师、家长,即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衔接起来,互动起来,形成了科学的评价网络体系。

2.解决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简单的问题

要准确、中肯地评价一个人,是件很难的事。要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进行准确、中肯的评价,则更是难上加难。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性格,具有不同的爱好、特长,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具有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等。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其个性心理、思想品德也有所变化、有所不同。对这些千差万别的各个方面,不能用一种评价方法,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方法等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否则,就会一叶障目,或一俊遮百丑,有失公允。

德育评价方法不要公式化、定期化。不一定非得等到“一定时期”才加以总评,可采用单独交谈、网络交谈的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班会、讨论会、团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也不一定局限于“书面评价”,可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结合起来。这是就德育评价的形式而言;就德育评价的方法而言,鼓励为主,少用或慎用批评,但不能忽视或抛弃批评;就表达方式而言,避免正襟危坐式的“冷面孔”,应以温和的态度,平和的口气,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写出“温馨式”的评语,以吸引和感化学生;就文体的运用而言,评语自然是应用文,但在写作中可写成为一篇小散文,一篇小议论文,或一首小诗等,使评语玲珑剔透。

3.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问题

德育的内容很广,是一种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而德育评价也非一两场思想品德考试所能奏效,更非一两百字的操行评语所能概括。操行评语虽然不能全部准确地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我们可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具体地再现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一次大额的捐款,或一次救人,或一次拾金不昧等。也可具体细化到:刮风下雨时的关上窗户玻璃,熄掉长明灯,关上长流水,打扫卫生等。这些事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折射出学生心灵的美好,思想的纯朴,品德的高尚。学生这些鲜活的生活细节,是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良策、良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平时和学生多接触,注意观察、收集材料。

德育缺失范文篇2

1.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缺失:单一

目前的德育评价,无非表现为政治思想课的考试或考查,以简单的分数代替学生的德育评价;或者表现为班主任、辅导员篇幅短小的操行评语。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缺少的是学生,形成了德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单一。班主任或辅导员凭着对学生或深或浅或细或粗的印象进行德育评价,被评价者学生本人没有发言权,“任人评说”,即使出现不公正、不客观的评价,学生也只能忍气吞声,连申辩的权力、机会也没有。

2.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的缺失:简单

我们目前的德育评价方法简单,主要表现在:(1)评价程序的公式化。总是以先德育后智育,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顺序依次排列,仿佛放在最前面的就体现了重视一样。实际上真正引起评价者高度关注、重视的绝对是学生的智育,学生的分数、成绩。而德育之所以放在最前面,只不过是人们的习惯、一种固定的格式而已。(2)评价表达方式的单一化。此前,评价只是干巴巴的几点条条框框。在提倡评语“人性化、散文化、温馨化”的今天,则又一概成为了“描述式”,以散文的方式描述学生有代表性的细节或生活中精彩的片段,仍表现为一种简单化的趋势。(3)评价方法的简单化。班主任或辅导员掌握着评价的绝对话语权,基本上没有学生的“发言权”。

3.学生德育评价内容的缺失:模糊

虽然我们将“德育”理解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良知、情操、理想、信念……教育”,但是,具体到每一名学生身上,真正能说出其个性的,恐怕并不多。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高度概括的操行评语,自然导致了内容的抽象、模糊。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这类评价,虽然表面有点“实”,却又实实在在“虚”,全是空话、套话。

4.学生德育评价方向的缺失:捧杀

综观近几年的评语写作,我们不难发现,操行评语的捧杀现象十分严重,正逐渐侵蚀着教师、学生心灵,令人担忧。人们听到的是令人美滋滋的“恭维话”。这类“恭维式”的评语,对师与生来说,皆大欢喜,但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1)这种无节制的扬优,虽然其中有鼓励、激励的成分和作用,但会使一些不明事理、难有自知之明的儿童少年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的心理,真以为自己了不得,这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误导。(2)廉价的表扬,只会增强学生的心理脆弱感。“恭维式”的评语,也许会使学生及其家长高兴,但长此以往,就失去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

5.学生德育评价理智的缺失:失衡

现行的德育评价,理性急剧退位,情感往往操控着写作的整个过程:情感化的写作理念,情感化的写作思维,情感化的写作内容,情感化的语言等。故此,评语写作自然难以实事求是,难以客观、公正。在理性缺乏的德育评价里,充斥的是情感,是私心,是名利,是狭隘,是偏袒。在德育评价的时候,或出于学校利益考虑,或出于自身功利着想,或从学生前途命运出发,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在德育评价的天平上,理性、客观、良心、职责等失去了其应有的分量,出现严重失衡。

二、德育评价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面对这种严重缺失、令人担忧的德育评价现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快从目前的德育评价定势中解脱出来,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就近期目标来看,笔者认为,需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解决德育评价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

学生的培养,按道理来说,不应是某一位教师,而应是全体教师,包括所有任课老师、学校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的共同参与、团结协作的结果。因此,德育评价不应该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应是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人员、家长、学生等所有人的事,应该有大家的共同参与。这样的德育评价,才会全面、客观、公正,才会引起全社会对德育评价的高度重视,才会真正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教师缺乏民主意识,喜欢搞“一言堂”,生怕评价“大权”旁落。还有少数教师认为广泛发动方方面面参与评价,费时费力,因而避繁就简。以上两种属于认识方面的片面性。要解决学生德育评价参与主体单一的问题,就必须从认识上正本清源,消除影响。评价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先由学生本人自我评价,然后,由学生互评,再由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再邀请学生家长和学生所在居委会参与评价。这样的评价既全面,又客观、真实,能评出学生的“真相”。又真正将学生、教师、家长,即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衔接起来,互动起来,形成了科学的评价网络体系。

2.解决学生德育评价方法简单的问题

要准确、中肯地评价一个人,是件很难的事。要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进行准确、中肯的评价,则更是难上加难。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性格,具有不同的爱好、特长,具有不同的文化知识,具有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等。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景,其个性心理、思想品德也有所变化、有所不同。对这些千差万别的各个方面,不能用一种评价方法,应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方法等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否则,就会一叶障目,或一俊遮百丑,有失公允。

德育评价方法不要公式化、定期化。不一定非得等到“一定时期”才加以总评,可采用单独交谈、网络交谈的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班会、讨论会、团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也不一定局限于“书面评价”,可将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结合起来。这是就德育评价的形式而言;就德育评价的方法而言,鼓励为主,少用或慎用批评,但不能忽视或抛弃批评;就表达方式而言,避免正襟危坐式的“冷面孔”,应以温和的态度,平和的口气,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写出“温馨式”的评语,以吸引和感化学生;就文体的运用而言,评语自然是应用文,但在写作中可写成为一篇小散文,一篇小议论文,或一首小诗等,使评语玲珑剔透。

3.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问题

德育的内容很广,是一种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而德育评价也非一两场思想品德考试所能奏效,更非一两百字的操行评语所能概括。操行评语虽然不能全部准确地涵盖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我们可从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具体地再现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一次大额的捐款,或一次救人,或一次拾金不昧等。也可具体细化到:刮风下雨时的关上窗户玻璃,熄掉长明灯,关上长流水,打扫卫生等。这些事情虽小,却能小中见大,折射出学生心灵的美好,思想的纯朴,品德的高尚。学生这些鲜活的生活细节,是解决德育评价内容模糊的良策、良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平时和学生多接触,注意观察、收集材料。

德育缺失范文篇3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能力;设置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学校德育内容;坚持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最终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德育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有效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参考文献]

德育缺失范文篇4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能力;设置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学校德育内容;坚持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最终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德育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有效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参考文献]

德育缺失范文篇5

关键词:德育;中职;创业教育;原因;对策

在中职教育中,将德育引入创业教育中,并能够将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教育中职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创业精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体现中职教育的目的。但是中职教育的实践表明,在中职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较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创业精神不足,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创业热情也不高。这些都表明在中职创业教育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并没有做到到位。

一、德育在中职创业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1.外在环境的影响

当前社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思想有时会因为一些利益关系而存在缺失。人们在利益面前往往想到是自己如何获得那份利益,而不考虑别人,这样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再多,也不如学生在社会中经历的一件事情对他影响更深。另外,家长忙于工作、家庭中的不幸、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等,也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指导,在遇到一些迷茫、困惑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坚毅的品格。

2.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对学生的个性教育是其中的缺失部分,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个性和创新,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了一定的优势,才能够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3.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目前,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德育课都是使用固定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填鸭式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师灌输得多,引导得少;教师抽象道理说得多,对学生的实际行为指导得少。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思想比较活跃的中职学生。为此,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不应再依赖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要重新换个视角去思考德育教育的方法。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不应将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否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以及个性的培养。

4.教师的素质有待提升

在中职教育中,教育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要想培养出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较高素质的教师,只有教师具有了较高的专业理论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在中职教育中,接受创业教育的教师本身就很少。另外,随着中职教育的扩招,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都在专业招生上下功工夫,但是忽略了学生德育方面素养的培养,许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往往是采用外聘的方式,学校德育教师队伍的素养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5.学校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健全

在中职教育中,如果想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就需要有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但是,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还缺乏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往往采用比较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在中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规范、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可供推广和使用。

二、德育在中职创业教育中缺失的应对策略

1.优化内外部环境

在中职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还要注重家庭以及社会对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学校要重视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让学生有较完善的实践基地;另外,还要为学生创设创业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创业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在宿舍以及社团活动中,都可以融入创业教育,校园中的社团活动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也是开展创业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家庭以及社会教育中,也要多倡导创业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创业的氛围,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创业理念和创业精神。

2.更新教育观念在中职教育中,首先要更新就业观念,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让学生根据对自己的了解来规划适合自己长久发展的职业生涯,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要为学生的创业建设较完善的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实践基地的创业活动大展拳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3.提升教师的素质

在中职教育中,德育教师是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力量,学校在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除了要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外,学校还要根据专业特色,从相关的行业企业中聘请有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学生讲解更丰富的实践知识,从而有效地扩充和完善师资队伍。学校的德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自觉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教师要成为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的先行者,给学生做创业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学理解,配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习得所需要的知识。

4.完善评价体系

在创业教育中,对德育进行评价是一项认真、严肃的工作,为此,学校必须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这需要科学的方法以及多方面的努力。在制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教育的基本规律并运用教育理论,要意识到评价体系的制定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另外,还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特点,从而构建能够体现学校特色又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制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评价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教育是贯穿于整个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和学生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的。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创业的文化氛围,另外,还要让学生多参与教育实践。

三、小结

在中职教育中,创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复杂的工作,要想将这项工作做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创业的文化氛围,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创业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从而掌握一定的创业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中职创业教育中,德育工作是一件很严肃的工作,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工作,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作者:王绪军 单位: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潘鹏.浅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0(2).

[2]杨光辉.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5).

德育缺失范文篇6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要加大投入,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同时还应重视创造德育的社会环境,抓好社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加大社会综合治理力度,净化社会育人环境,坚决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大力着手社区“绿色网吧”的建设。

六是促进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禁止家长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传播给子女,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设置障碍。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家长应当平等对人,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家庭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一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德育缺失范文篇7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问题;成因;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德育缺失范文篇8

论文摘要:中学生德育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方法,营造新环境,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德育缺失范文篇9

论文摘要:中学生德育要面对新形势,研究新方法,营造新环境,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德育缺失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问题;成因;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提出了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但中学生德育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表现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发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一、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但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的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和少数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发生了扭曲。

首先是中学生德育对象的思想表现错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环境等关系上“唯我”。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一切向钱看”,“伸手要钱,出门讲价”。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礼让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其次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虚荣心态,有的当同学面糟蹋东西,以示“阔气”,故意花钱雇人代做功课、代做清洁、代为寻衅斗殴以示“派头”。他们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高档”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甚至偷抢同学钱物。当攀比不过,便自卑自贱而依附“高档”学生甚至拜倒于社会烂仔,甘听使唤。有些看不起劳动和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劳动者,甚至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正在体力劳动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生活中大肆铺张,奢侈浪费。

第三是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趋于淡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明显抬头。打架斗殴,动辄抽刀;拉帮结派,成立团伙;语言粗鲁,胁迫恐吓;贪玩,屡禁不止;为了个人利益情愿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不爱护公物和公共卫生。

第四是读书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读书无用论”时有抬头。一些中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打网络游戏,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对、言情、武打迷恋至深。厌学情绪严重。

第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主观认为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日渐扩大,物价上涨,腐败现象严重,德育工作者收入微薄,意见很大;社会上极少数人对德育工作者不屑一顾,甚至挖苦、讥讽、打击,致使他们丧失工作信心。加之学校、社会、家庭重智轻德,管理上“德育工作难量化”,升学时对德育的要求实际上也只划了一道无形的极低录取线。加之黄、赌、毒的侵蚀,使德育工作者感到苍白无力。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成因

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有社会的、有家庭的、也有学校的;从个体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的问题还是一时难以避免的。

第一,社会因素的诱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在世界上无例可援的伟大实践。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搞了三四十年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要建立一种新体制,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旧观念的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它既是一场物质性的变革,又是一场转变思想观念的革命。对外开放政策除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外,也带来了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拜金主义思想;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他们出于“和平演变”的目的,千方百计地输入大量精神鸦片,通过网络等多种传媒,毒害我们的民族,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我们的中学生,使部分中学生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时,也腐蚀了一些德育工作者,使他们丧失了斗志和工作能力。

第二,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包括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的反应较之成人要敏感得多;另一方面,旧有的社会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迹,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形态的形成,无一不是主观因素与其所处环境相作用的结果。当今的中学生,已经萌发了相当强的个性独立意识,他们急于介入社会体现自我。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青春躁动)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社会责任感等)滞后发育。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也接受了不少消极,腐朽的东西。

第三,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呈现单一化和公式化的趋势,思想教育上报告多,大道理讲得多。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四,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社会文化是指通过报刊杂志、文艺作品、广播、电视等传递的各种信息。它是促使中学生社会化的客观条件之一。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中学生盲目模仿资本主义颓废派的穿着打扮,哼唱低级庸俗的下流小调,盲目模仿影视中的打斗、凶杀、色情行为;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致使学生迷恋网吧,成天上网聊天、游戏,特别是一些不法网吧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还传播一些色情、暴力的图片和文字。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因此我们有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五天的学校教育,抵挡不住一个双休日”。

第五,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低级庸俗的生活作风,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三、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方面要求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不断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建立与新形势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这种形势无疑对培养中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中学生德育也是一个机遇。中学生德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结合;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一是把握好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德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利益,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或教育宗旨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我们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等同,他们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也就是要为青少年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打好基础。政治教育,就是要增强对党和国家所持的正确立场、观点的认识,解决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立场和态度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它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既包括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会组织进行的教育,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抓好学生德育,是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始终都应居于首要的突出的地位。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二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要充分认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光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是不行的。因此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理直气壮地抓好智育,抓好教学质量。但只重视智育,忽视乃至丢失德育,这不仅是教育思想不端正,而且也很难抓出满意的结果。正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校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教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状况,走出智育与德育对立的误区,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以德育人是大根本”的意识。

三是发挥“堵”和“导”之间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面对现实,有效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日常行为抓起,先“堵”后“导”,“堵”“导”结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要先堵住污染源,严禁一切不合适的视、听、唱;然后利用舆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营造清除污染、扫除不规范行为习惯的强烈氛围。在堵的同时,还必须“导”。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之远离污染源,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是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还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教育学生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邓小平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要教育青少年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是加大投入,优化社区和校园环境。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