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内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0:20:39

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范文篇1

[关键词]适应社会;反思;构建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面向社会”为宗旨的德育内容改革已经在高校全面启动。[1]在各种教改方案中,“德育须适应社会”的呼声不仅甚为强烈,而且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综观热闹非凡的德育内容改革,许多改革成果是挂“适应社会”之名而露“不适应社会”之实,德育内容不能面向并引导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对“适应社会”的把握偏失,以及对现有德育内容安排缺少社会适应性的深刻反思恐怕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基于此,如何在“适应社会”的正确理解中构建出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使高校德育能够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德性需求就不仅仅是一种热切的期待,更是一种急迫的追求。

一、“适应社会”的涵义

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

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

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

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

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

透过以上对“适应社会”内涵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种流行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对此作出深刻反思。

其一是“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并要求学生予以行为外化,推行用考核规范识记和观察行为的办法来检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反映到德育内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为规范轻道德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为多年难改的积习。无论是打开教材,还是走进教室,充斥书本的规范堆积与弥漫课堂的规范灌输到处都昭示出规范教育的至上性与心理教育的可有可无。显然,高校这种“惟道德规范是育”的做法既是对“道德行为源于道德心理”这一德行发生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大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的机械规定,其不适应社会之处必然无法掩盖: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没有了对大学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维的关注,使得大学生基本上过着一种“你规划、我遵守”的只有服从没有分析和判断的“空心”型道德生活;另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疏忽了对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意念因素的重视,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通常是一种无积极道德意向参与和推动的勉强行为,而且当大学生面对诸如假公济私、权钱交易、坑蒙拐骗等丑陋的道德现象时,他还容易因道德需要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意志的动摇而随波逐流。

其二是“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众所周知,出于为社会培养大人、圣人、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德育目的,传统的德育在内容建构上总是超乎现实地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理想教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想化德育仍在一些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其通常表现就是无视大学生丰富多样和多层次的道德生活方式和目标,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唯一追求,高校德育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被定格为培养大学生崇高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社会理想的超级成人规划,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道德关注和追问则被遗憾地视为“小儿科问题”而不屑一谈。然而,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它以“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即道德不仅源于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实践服务,而且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既要体现其直面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现实需要以利于他们积极顺应社会,也要彰显它超越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理想性,使大学生在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能够合理同化社会。因而“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实质上是一种肢解道德本质、弱化德育功能的德育,其操作的结果必然要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社会症状。

其三是“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这是一种在当今高校最为常见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其特点是整个德育内容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律令的阐述都侧重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经济生活的适应。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在展示其社会适应性上只利于大学生在经济领域恰当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并不能帮助大学生在非经济领域赢得其生活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受经济机制的内在制约,经济道德只能在经济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生活,高校如果一味强调经济道德的价值取向,那么,仅以“经济人”身份去参与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就难免经常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同“家庭人”、“公共场所人”等社会人的价值选择相冲突的道德困境,并在对非经济领域道德现象的毫无准备中而一筹莫展,显得十足的道德无能。

三、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校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种种表现反复告诫我们:问题不在于德育是否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生活,而在于怎样积极影响他们的道德生活。鉴于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根源在于高校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道德的经济适应性与道德的社会适应性等关系上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那么,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就有赖于高校克服以上模式的肤浅与狭隘。如下由“八个一”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构建模式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1.树立一个课程学习目的──适应社会道德生活。这是为引导大学生自觉反思并优化其道德需要而安排的德育内容。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内心产生的对一定道德体系的倾向性。作为人的需要系统中一种高级形式,道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和充实着作为社会关系的人才有的独特本质。而且没有道德需要,个体不可能进一步产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而努力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动机和行为。因而阐述道德需要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进行“为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目的牵引等就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首要安排。

2.掌握一个价值取舍方法──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辨善明恶。这是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安排的德育内容。行以知为基础。道德认知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善恶辨识尺度对道德范例进行价值分析,从中获取稳定而清晰的道德新知的过程。该过程既体现了个体于辨识道德范例中获得正确价值取向以化解其道德困惑和冲突的能力,也彰显了个体对道德新知的适应条件和范围予以理解的思维力量,因而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准备。针对很多大学生在“具有陌生性、间接性和变动性等性质的现代道德关系”[4]面前迷茫不已或是非难辨,所以,为帮助那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能够辨善明恶,使他们能够避免或减少道德迷糊和道德无能,就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只不过高校在传授道德认知内容时应明确地把道德范例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同时强调“三个代表”在辨认道德范例价值上的参考作用,并以从认知道德范例中获得能够恰当处理道德关系的价值取向为目的。

3.认识一个道德生活瓶颈──只有具备积极且深厚的道德情感才能自觉地扬善弃恶。道德实践活动不是理性因素的单一作用所致,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或好恶等方面的心理反映。道德情感的性质和表现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特定道德情境中其道德行为能否得到及时的催化与自觉的协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防范“知而不愿行”、“明知却故犯”或“行而不尽力”的重要心理保证。在这点上,高校有必要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向大学生阐释其对自然、他人、社会、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和幸福感,使道德情感在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催化和调控功能。

4.懂得一个道德实践常识──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履行好道德义务。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往往是知而难行或行无始终,其根本原因是他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缺乏排难抗惑的决心和毅力,即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鉴于此,科学分析道德意志这一道德心理因素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概括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特征,总结大学生锤炼道德意志的途径和方法等同样不应游离于德育内容体系之外。

5.解决一个现实道德问题──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从各国高校德育实践来看,无论怎样提倡崇高的道德理想,其基本着力点仍在于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因为是以其能够内化、践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对法律规范的坚守)为重要标志,故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从来就是高校德育的应有选择。高校不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对这些涉及公共场合、家庭和职业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予以详细解读,[5]使大学生能够借此操作而顺应社会基本要求。

6.关注一个时下道德热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意识的发展。这一内容主要是指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掌握和更新的道德法则、原则、理念和规范。它包括“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生活法则、“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6]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全球化生活理念[7],以及进取、尊知[8]、爱国[9]、合作[10]等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的发展中通过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与社会、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等关系,成为当前反对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积极同化时代者。

7.学会一个心理调适手段──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适。安排这一内容的原因就在于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社交、结友、恋爱和择业中普遍伴有心理失衡,而作为辅导大学生心理之主力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求新、自信、宽容、自制和务实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就既是辅助大学生克服消极性心理失衡的必要手段,也是牵引其自觉地化心理失衡为心理平衡之新起点的根本方略。

8.收获一个人生思考心得──人才不是人材。出于对大学生将“人才等同于人材”这一错误人生观的矫正,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醒智商较高的大学生: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可以做事,甚至是做“大事”的人,而人材则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乏良好的人际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一块可以做事、能做好事的有用之材。人材的行为不仅仅只具有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物化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在社会道德尤其是科技道德的自觉遵守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美化自我人生的目的价值。所以,时刻拥有一颗“努力学习、奉献社会”的公心,处处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理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正如德育不是万能的一样,上述德育内容的构建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也不是万能的。它所针对的更多的是那种不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操作,期待我们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增强德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使高校德育在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失它应有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本文所讲“德育”特指“道德教育”,而非指专业以外集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两课”内容在内的涵义广泛而模糊的德育。这样界定的目的是避免把德育内涵无限泛化后将专业教育同德育对立起来。

[2][3]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328,208.

[4]邓泽球.论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新发展[M].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3):262-268.

[5]夏伟东.解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伦理学研究,2002(1):11-12.

[6][8]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J].当代青年研究,2002(4):8-9.

[7]王大龙.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J].光明日报,1995-11-10.

德育内容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德育工作充实整合德育内容品德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如何使德育工作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笔者试从充实整合德育内容人手,对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如下探讨。

一、品德养成教育

品德养成教育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基础教育。其内容应包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当代基本国情、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品德养成的教育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校应注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和爱社会主义的品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培育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热点教育。从中等职业学校现状来看,社会转型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心态失衡,心理教育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如自我否定、自我拒绝、压抑宣泄、成才焦虑、物欲焦虑,甚至自暴自弃,等等;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亟需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学习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心理卫生讲座、建立学生心理发展档案等.引导学生完善交际心理、择业心理、恋爱心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以进一步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投入职业生涯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充实全新的内容,从心理健康的排障维护型教育发展为心理能力的发展创造型教育。

三、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特色教育。党中央曾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其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对于我们确立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中等职业学校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该大力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一般中学学生的区别在于他们的职业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作准备的过程,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对他们极为重要。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纪律、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目标是使他们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学会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激发就业、创业的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使他们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国家建设者。

四、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

德育内容范文篇3

概括地讲,所谓“适应社会”,是指个体借助一定的社会互动方式,在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中不断地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过程。其具体涵义有三:

第一,从途径来看,适应社会需要个体在角色扮]中恰当选用顺应或同化的社会互动途径来完成。个体在扮]社会角色时,为了妥善处理社会期待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冲突关系,他一般要通过顺应和同化这两种社会互动途径来进行,其中,顺应是指个体“改变自身原有的行为模式以满足社会需要”[2]。而同化则是指个体“过滤或改变社会现状以推行自身行为模式”[3]。至于何时采用顺应途径,什么时候又采用同化途径,一切要以“能否恰当地处理好社会关系”为选择尺度。如果所采用的社会互动途径不仅让个体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而且又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社会关系所采用的途径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无视角色扮]的社会适应目的,滥用顺应或同化途径如随波逐流、谄媚迎合式的被动顺应社会,以及无理取闹、横行霸道的强制同化社会并不能带来个体的适应社会。

第二,从过程来看,适应社会是一个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个体对特定社会关系的恰当处理虽然是其在某一生活领域适应社会的表现,但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社会化伴随个体整个一生等客观实际的存在时时提醒我们:适应社会不等于进入社会,而是个体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对社会关系──合适应对社会关系──再面对新的社会关系──再合适应对新的社会关系”的循环不已、渐进连续的动态过程。

第三,从结果来看,适应社会的结果是恰当处理社会关系的个体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当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能够合适地应对各种社会关系时,表明他扮]的社会角色从性质上讲要么是一个反省自身、及时改过而积极顺应社会的向上型角色,要么是一个求新祛旧、勇于超越而自觉地正面同化社会的创新型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任何一种表现都有助于个体通过主动融入社会,抑或通过抢先引领社会来取得促进自我发展的社会资源,相对于那些适应社会不良的个体来说,适应社会者恰恰就是因为占有了这些社会资源,他们由此赢得了必要的社会发展空间。

二、对当前德育内容构建模式的社会适应性反思

透过以上对“适应社会”内涵的剖析,我们不难理解,所谓高校德育适应社会是指高校德育内容利于大学生合适地应对各种利益关系,在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其辅之以德、助人成材的现实效力。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普遍低下,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德育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不说是最为基本的原因之一,下列三种流行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便是其中的代表,需要高校对此作出深刻反思。

其一是“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长期以来,受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德育普遍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特别强调社会道德规范的科学预制并要求学生予以行为外化,推行用考核规范识记和观察行为的办法来检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反映到德育内容的安排上,重道德行为规范轻道德需要、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心理就成为多年难改的积习。无论是打开教材,还是走进教室,充斥书本的规范堆积与弥漫课堂的规范灌输到处都昭示出规范教育的至上性与心理教育的可有可无。显然,高校这种“惟道德规范是育”的做法既是对“道德行为源于道德心理”这一德行发生规律的漠视,也是对大学生全面的道德素养的机械规定,其不适应社会之处必然无法掩盖: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没有了对大学生道德感知和道德思维的关注,使得大学生基本上过着一种“你规划、我遵守”的只有服从没有分析和判断的“空心”型道德生活;另一方面,重规范轻心理的德育内容安排由于疏忽了对大学生道德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道德意念因素的重视,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通常是一种无积极道德意向参与和推动的勉强行为,而且当大学生面对诸如假公济私、权钱交易、坑蒙拐骗等丑陋的道德现象时,他还容易因道德需要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冷漠和道德意志的动摇而随波逐流。

其二是“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众所周知,出于为社会培养大人、圣人、君子等仁人志士的德育目的,传统的德育在内容建构上总是超乎现实地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理想教育。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理想化德育仍在一些高校占据主导地位,其通常表现就是无视大学生丰富多样和多层次的道德生活方式和目标,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唯一追求,高校德育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被定格为培养大学生崇高的道德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社会理想的超级成人规划,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道德关注和追问则被遗憾地视为“小儿科问题”而不屑一谈。然而,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它以“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即道德不仅源于社会实践并为社会实践服务,而且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既要体现其直面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现实需要以利于他们积极顺应社会,也要彰显它超越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理想性,使大学生在道德理想的追求中能够合理同化社会。因而“重理想轻现实”的德育实质上是一种肢解道德本质、弱化德育功能的德育,其操作的结果必然要显示出明显的不适应社会症状。

其三是“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这是一种在当今高校最为常见的德育内容构建模式,其特点是整个德育内容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律令的阐述都侧重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对经济生活的适应。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重适应经济轻适应社会”的德育在展示其社会适应性上只利于大学生在经济领域恰当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并不能帮助大学生在非经济领域赢得其生活发展空间。这是因为受经济机制的内在制约,经济道德只能在经济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生活,高校如果一味强调经济道德的价值取向,那么,仅以“经济人”身份去参与社会生活的大学生就难免经常在道德选择中陷入同“家庭人”、“公共场所人”等社会人的价值选择相冲突的道德困境,并在对非经济领域道德现象的毫无准备中而一筹莫展,显得十足的道德无能。

三、适应社会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校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种种表现反复告诫我们:问题不在于德育是否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的道德生活,而在于怎样积极影响他们的道德生活。鉴于德育适应社会不足的根源在于高校在处理道德规范与道德心理、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道德的经济适应性与道德的社会适应性等关系上的偏于一端或囿于一面,那么,提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就有赖于高校克服以上模式的肤浅与狭隘。如下由“八个一”所组成的高校德育内容构建模式正是为此而作出的尝试性探索。

1.树立一个课程学习目的──适应社会道德生活。这是为引导大学生自觉反思并优化其道德需要而安排的德育内容。道德需要是指个体在内心产生的对一定道德体系的倾向性。作为人的需要系统中一种高级形式,道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和充实着作为社会关系的人才有的独特本质。而且没有道德需要,个体不可能进一步产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而努力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动机和行为。因而阐述道德需要的产生、发展和作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进行“为适应社会道德生活”的目的牵引等就应成为德育内容的首要安排。

2.掌握一个价值取舍方法──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辨善明恶。这是为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安排的德育内容。行以知为基础。道德认知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善恶辨识尺度对道德范例进行价值分析,从中获取稳定而清晰的道德新知的过程。该过程既体现了个体于辨识道德范例中获得正确价值取向以化解其道德困惑和冲突的能力,也彰显了个体对道德新知的适应条件和范围予以理解的思维力量,因而是个体产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准备。针对很多大学生在“具有陌生性、间接性和变动性等性质的现代道德关系”[4]面前迷茫不已或是非难辨,所以,为帮助那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复杂的道德关系中能够辨善明恶,使他们能够避免或减少道德迷糊和道德无能,就成为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只不过高校在传授道德认知内容时应明确地把道德范例作为道德认知的对象,同时强调“三个代表”在辨认道德范例价值上的参考作用,并以从认知道德范例中获得能够恰当处理道德关系的价值取向为目的。

3.认识一个道德生活瓶颈──只有具备积极且深厚的道德情感才能自觉地扬善弃恶。道德实践活动不是理性因素的单一作用所致,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爱憎或好恶等方面的心理反映。道德情感的性质和表现层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在特定道德情境中其道德行为能否得到及时的催化与自觉的协调,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防范“知而不愿行”、“明知却故犯”或“行而不尽力”的重要心理保证。在这点上,高校有必要结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向大学生阐释其对自然、他人、社会、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荣誉感、羞耻感和幸福感,使道德情感在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催化和调控功能。

4.懂得一个道德实践常识──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履行好道德义务。现实中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往往是知而难行或行无始终,其根本原因是他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缺乏排难抗惑的决心和毅力,即没有坚韧的道德意志。鉴于此,科学分析道德意志这一道德心理因素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概括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特征,总结大学生锤炼道德意志的途径和方法等同样不应游离于德育内容体系之外。

5.解决一个现实道德问题──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从各国高校德育实践来看,无论怎样提倡崇高的道德理想,其基本着力点仍在于教育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因为是以其能够内化、践行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对法律规范的坚守)为重要标志,故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从来就是高校德育的应有选择。高校不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对这些涉及公共场合、家庭和职业领域的基本道德规范予以详细解读,[5]使大学生能够借此操作而顺应社会基本要求。

6.关注一个时下道德热点──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道德意识的发展。这一内容主要是指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掌握和更新的道德法则、原则、理念和规范。它包括“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市场经济生活法则、“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6]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全球化生活理念[7],以及进取、尊知[8]、爱国[9]、合作[10]等道德规范,使大学生在道德意识的发展中通过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个人与社会、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等关系,成为当前反对经济主义、个人主义、狭隘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的积极同化时代者。

7.学会一个心理调适手段──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道德调适。安排这一内容的原因就在于考虑到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社交、结友、恋爱和择业中普遍伴有心理失衡,而作为辅导大学生心理之主力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求新、自信、宽容、自制和务实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就既是辅助大学生克服消极性心理失衡的必要手段,也是牵引其自觉地化心理失衡为心理平衡之新起点的根本方略。

8.收获一个人生思考心得──人才不是人材。出于对大学生将“人才等同于人材”这一错误人生观的矫正,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提醒智商较高的大学生:人才是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可以做事,甚至是做“大事”的人,而人材则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不乏良好的人际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一块可以做事、能做好事的有用之材。人材的行为不仅仅只具有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予以物化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在社会道德尤其是科技道德的自觉遵守中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美化自我人生的目的价值。所以,时刻拥有一颗“努力学习、奉献社会”的公心,处处展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理应成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正如德育不是万能的一样,上述德育内容的构建对于高校德育实效的提高也不是万能的。它所针对的更多的是那种不适应社会的德育内容操作,期待我们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增强德育内容体系的科学性,使高校德育在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失它应有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本文所讲“德育”特指“道德教育”,而非指专业以外集政治、思想、道德、法纪等“两课”内容在内的涵义广泛而模糊的德育。这样界定的目的是避免把德育内涵无限泛化后将专业教育同德育对立起来。

[2][3]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328,208.

[4]邓泽球.论现代社会道德关系的新发展[M].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3):262-268.

[5]夏伟东.解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J].伦理学研究,2002(1):11-12.

[6][8]匡促联.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J].当代青年研究,2002(4):8-9.

[7]王大龙.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J].光明日报,1995-11-10.

[9]顾蓓熙.全球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3(3):55-56.

德育内容范文篇4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5][6][8]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1、102、110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57.

德育内容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课程;德育原理

8年,课程思政开始面向全国高校大范围推广和实践,引发研究热潮。尽管课程思政建设受到推崇和重视,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德育原理是教育类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是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德育规律,促进德性成长,开导生命智慧,净化思想灵魂,坚定理想信念,拓展生命价值,求真趋善臻美”的课程特色和课程理念。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合理地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只有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力合作,发掘其他各类课程所蕴藏的价值引领、道德教育功能,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才能实现“三全育人”。[1]

一、德育原理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

(一)德育原理课程有着与课程思政建设契合的育人目标

德育原理以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过程与方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多种视角观察德育问题,构建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党,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德育原理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是契合的,两者都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二)德育原理有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元素

德育原理课程内涵丰富,以思想育人为重点,其德育内容章节,更是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学习,愿意为集体服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拥有诚实、善良、正直、仁爱等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学生明辨是非,有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通过信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拥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等。德育原理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素材和渠道,有助于教师细致入微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传授过程,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统一,做好育人育才工作。

(三)德育原理有着与课程思政相通的融合方式

德育原理作为教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方式多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通过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德育理论进行深刻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锤炼思维的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在学生表演过程中调动学生情感、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认识自我;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为解决一个问题,在集体中进行思维碰撞,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讨论中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德育原理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思维,能够使学生合理地分析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而课程思政也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位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通识课中,与德育原理有着相通的融合方式。

二、德育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内容

德育模式是德育原理主要内容之一,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是道德理论的规范化,又是具体经验的概括化,引导学生用新的视角看待道德问题,了解新的道德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在德育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抽象的理论鲜活化,无声地将思政素材和理论内容融合渗透,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一)在认知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

认知型道德发展理论是德育原理核心的理论。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对个体的道德发展和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和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也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2]教师通过讲授法在认知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在案例中引导学生对某个道德现象进行细致分析,不同的立场,观点的对立,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朝更高一级的道德水平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信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

(二)在体谅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

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迈克菲尔等人建立的一种德育模式,主张教育就是要学会关心,该模式把道德情感培育置于首位,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问题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3]通过角色扮演法在体谅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一方面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掌握课程理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沟通交流、相互认知的交往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坚守人性本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推进。

(三)在社会行动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

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主要整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行动等多个方面,主张道德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2]在该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品德实践和对品德行为的价值领会、策略练习、恰当的嘉奖与责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巩固学生的品德信念,锤炼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公共决策中个人的公民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价值观的践行,提高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注重实践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理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四)在集体教育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

通过情感陶冶法在集体教育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借鉴集体教育中的劳动教育,附带适当的惩罚,强化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通过集体”原则下引导学生在集体中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对国家、社会、集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集体中”原则有助于学生形成群体意识,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从集体获得知识和友谊,提高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为了集体”原则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其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才能和坚强的品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智慧人。

(五)在价值澄清模式中融入课程思政

价值澄清模式主张当今社会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传递给儿童,在作每一个选择时,大多数人都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作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的途径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该模式中,教师可以使用案例讨论法、说服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有限的范围内给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判断的机会,不强求学生有问必答,对学生的观点不要批评、灌输、引导,要让学生独立负责地作出选择,拥有个人的思想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教师启发式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求真、求美、向善,全面提高人才质量。

三、德育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一)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是基础

部分德育原理的教师只重专业知识传授,轻育人,在观念上习惯性认为教师的职责重在知识传授,只需要充当“智育”角色,而忽视教师“德育”的角色,不能自觉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学生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方面,也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本身,以及学生父母、班主任、辅导员的引导和关注,这和专业课教师是没有多大关联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高校专业课对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存在,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接触、沟通交流的时间比其他教师多,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比其他课程更加主动和积极。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强调的是在知识传授中凸显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理解知识内涵,其出发点就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教师不仅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者,还是落实育人育才最重要、最直接、最有力量的第一人。因此,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教师要发挥专业课的优势,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着力提升课程建设的政治高度、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德育原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后就远离课堂,不再关心学生的其他事务。教师可以在课程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关心学生课后生活、思想以及解答学习上的疑难点,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事件一起沟通探讨。在专业课理论中渗透思政教育,德育原理教师可以向思政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在课前了解学情,课中采用合理新颖的教学方法,搭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桥梁,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课后针对本节课情况反思改进,提升育人成效,正确平衡教书和育人之间的关系,多关心学生的课后生活,在学习和生活中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加深对学生的认识,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加大教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力度是关键

部分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学科特点和性质以及思政理论基础不扎实等方面的原因,对所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很难找出专业知识和思政融合的切入点。德育原理的教师也不例外,存在形式上推广课程思政,融入生硬碎片化,缺乏灵活性,空谈爱国、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备感无聊,专业课和课程思政泾渭分明等问题。要想做好育人工作,落实课程思政,教师需要加大对德育原理这门课程所蕴含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利用好专业课这个课程思政的媒介,从德育原理核心的教学理论、学科发展史、国内外学者重要思想、个人成长经历等进行探索,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内容,如工匠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职业素养等,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境模拟、结合与课程相关联的社会热点事件、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4]在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方位提取蕴藏的思政元素,既能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理论,学好专业知识,又能升华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主动回应学生生活中所遇困难和不解,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搭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桥梁,使课程思政所传递的价值理念能够得到深入的理解和认同,更好地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和落实。

(三)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是重点

部分德育原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还需要与时俱进,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展示鲜活的、高质量的、有趣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5]课堂缺乏吸引力、鲜活力、时代感,就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期待值,不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很多教师都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任务,把课程教学当作副职,未曾关注学生的政治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等。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德育原理这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用心钻研教材、进行教学探讨、观看名家教育讲坛、多参加学术讲座,用长远的目光、开阔的视野在德育原理教学中增加思政味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理论阐释又要有思想启迪的生动和感染力,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关心的话题,在满足共性的基础上也能满足其差异性,提高学生积极性,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和诉求,在课后通过教学反馈、讨论答疑、学业指导等方式逐渐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渠道,更好地修正课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知识呈现方式灵活,提问百般,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才能在专业课学习中锻炼思维能力,教师才能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在言传身教中落实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36.

[3]伍晓辉.社会行动模式对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启示[J].三江高教,4(2):1-23.

[4]杨玉泉.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点认识[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4):-.

德育内容范文篇6

“没有爱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我校学生家庭环境普遍优裕,“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感恩教育、爱心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校的感恩教育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谢朋友,感恩社会等;延续性也是比较强的,把它作为长期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除了开展常规性的班会教育活动外,我们主要把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如组织学生慰问儿童福利院,开展城乡共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体验父母师长的艰辛。2011年11月15日,我校特地邀请了广东的一个专业团队来学校开展了一场“成长心连心”大型感恩教育活动,组织了1000多名同学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这场活动之后,我校学生从《海峡都市报》上看到了一个饱受强直性脊柱炎折磨的李秋萍的遭遇,就自发性的发起了“让李秋萍自信站起来”的爱心捐献活动,全校学生为李秋萍捐款4万多元,解决了她治病的医药费问题。这样的活动在我校已经不是第一次,记得08年地汶川地震,我校学生的捐款总额达到了62万多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的感恩教育、爱心教育是富有成效的。

第二、繁荣文化,润泽心灵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引导、鼓舞、凝聚、激励学生。用文化陶冶情操,这是我校校风建设的主线之一。创办以来,我校一以贯之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学校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和个性心理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成立民乐队、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生物兴趣小组等文艺团体,建立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校园广播站、动漫社、《雨晴》文学社等学生社团,配备了专业指导教师和完善的设备。各种文艺社团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乐园。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涵括“校园之声”歌手赛、“班班有歌声”歌咏比赛、才艺大展示、美术作品展、科普讲座、“挑战主持人”、英语演讲比赛、创意集市、DV作品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满足,聪明才智得以施展,不仅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历史事件及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进社区送春联”、“社区保洁”、“警校共建文明岗”、“清理牛皮癣”、“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等一系列实践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此外,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既坚持传统德育活动的开展,又不断尝试德育工作内容与形式的创新。2014年4月,我校创造性开展了“我的校服我做主”校服设计大赛活动,由中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校服,这在泉州尚属首次,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收到了近八百幅的设计作品,在家长的热心支持下,将挑选出来的90幅作品转换成电子稿件,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网络投票,得票率前三的作品将作成样服供学校参考。本次校服设计大赛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吸引了学校校友的目光,其中初三5班许鸿彬的作品,网络点击量超过6万次。校服设计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多位家长参与其中,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海峡都市报》、《东南早报》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充分肯定了我校的这一德育工作创新。

第三、典型引路,榜样育人

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一个凡人,始终不渝地崇拜着一位伟人,他一定能减少许多庸人层次的烦恼,一定能较容易地使自己摆脱低层次的现象的缠绕,从而使自己在许多问题上能超凡脱俗。”为此,我校坚持走典型引路,榜样育人的德育特色发展之路。开设“文化讲坛”,发挥榜样的模范引领作用,这是我校建设优良校风的又一重要举措。建校以来,我校以“聆听优秀的声音,感受榜样的力量”为主题,常年开办“文化讲坛”活动。学校先后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叶一舵教授、泉州师院戴聪杰教授、北京四中方芳老师、清华大学牟子申研究生、泉州师院刘文波博士、清华大学李晔博士、中科院高登义教授、清华大学李培旭博士、北京四中新课程专家连中国老师、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华侨大学黄宜坚教授、华侨大学高级工程师张光铁教授、清华附中赵谦翔特级教师、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老师等名家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办学十四年来,我校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子,这些优秀校友本身就是广大同学可资仿效的对象。学校也充分利用本校丰富的优秀人才资源为活教材,经常邀请一些往届优秀毕业生、中高考状元做客“文化讲坛”。讲座内容涵盖成长体验、学习方法、励志修学、科技创新、科学探险、学习经验等方方面面,让学生在与名人、榜样的互动中,感受成功者的风采,聆听优秀者的声音,培养学生“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品质。其次,学校还建立了“光荣旗手”制度,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来发挥榜样导向作用。学校每周在全校范围内甄选优秀学生作为升旗手,并将他们的事迹汇编成册,全校发行,将榜样的示范作用具体化,树立优秀学生的自豪感,促进学生择善相从,共同上进。再次,学校坚持“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创优积极分子”等评优表彰活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及某个时间段集中对好人好事及学习优胜者进行公开表彰。学校的表彰仪式十分隆重,特地铺设了红地毯,让每一个受表彰者感到无限关荣,也引导广大同学向他们学习,促进校园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深化德育教育内涵

主题班会是中学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主题班会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教师观念以及个人职业素质的欠缺,中学主题班会出现了形式单一、无主题无计划、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为了提高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实效性、计划性,实现主题班会的形式多元化,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校创造性开展主题班会公开观摩比赛,鼓励班主任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定主题,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活动形式,通过班会课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班会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展示班主任队伍的风采,加强对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的锻炼与培养,使年轻班主任能在德育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同时,也使班会课成为展示学生才华、培养学生能力、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让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第五、注重养成教育,增强德育实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关系到学校的优良校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关系到学校是否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养成教育贵在坚持”,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十年如一日严抓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学校精心构建了以德育处、团组织、年段、班级、值日导师和学生会、学校保安为骨干力量的德育体系,建立了一支由行政、青年教师组成的值日导师队伍以及由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的文明督导队。学校养成教育追求的是“从学生到校的第一分钟起,接受的便是学校精心设置的全程管理”:值日导师从学生进入校门的第一时间开始就严抓规范的落实,年段、班主任对在校生进行全程管理,文明督导队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个细节,德育常规检查情况当天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落实到对应的集体或个人进行教育整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假期后第一个月的学习状态,将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鉴于假期后第一个月学习状态对整个学期学习质量的影响,学校创造性地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月”活动,严格各项纪律规范的落实,并进行检查、评比、反馈、整改和总结,让学生尽快过滤假期形成的不良习惯,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第六、细化志愿服务要求,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德育内容范文篇7

关健词:《体育与健康》教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要求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素养体系,不同阶段学生提出不同的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明确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学生应当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提出新要求,指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作为引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取向,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科学把握教育规律,将科学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渗透到教育过程中,突出时代性,强化民族性,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武装自己,确保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够体现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同时,把立德素养的要求置于转化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突出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强调中国特色。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成为主导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由经济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国际人才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化,各类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现代人群思想观念方向标,道德滑坡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诟病,与此同时,对国民道德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因此,在道德危机的形势之下,建设新时代大学生德育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命题,并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大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是刻不容缓。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体育教材中,是德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分析体育教育阶段不同版本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现状,并讨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体育学科真正的实现育人价值、育人功能。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将体育中应有的德育内容融入体育教材中,构建体育教材中德育内容体系,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为丰富和完善现行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提出合理建议,使体育学科真正的实现育人价值、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度教材,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健身育人”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大学教育阶段学生身心更是迅速发展,处于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进行道德学习、注重品行、养成良好习惯、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痛的引导和帮助。本研究限定于体育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和总结,将体育中应有的德育内容融入体育教材中。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为丰富和完善现行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提出合理建议,使体育学科真正的实现育人价值、育人功能。

二、研究的意义

体育与德育的融合,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是全面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体育与健康》作为实践性、社会性和开放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在道德教育层面上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作用,而这一工作的开展和全面实施,需要借助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媒介工具,以此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在体育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并根据新时代德育教育工作内容完善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实践,需要以教材改革为突破口,从理论创新的角度构建新型的大学体育教育德育教育体系,用“立德树人”的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并把新时代道德标准全面贯彻落实到大学体育教育实践中,把德育内容编写入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改变大学体育教师传统的育人观念,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能主动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用“立德树人”的思维方式建构课程特色,对于发挥体育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无不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分为大的维度与小的层面。不同专家学者的德育教育实践的差异,以及个人德育价值观的不同,对于编写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呈现也不同。大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所涵盖的德育内容在体育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德育发展实际有甄别地加以选择,这样才能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内容。

三、结论

德育内容范文篇8

自建国以来,“五爱”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982年,“五爱”作为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在中央和国家教委颁发的一系列德育工作文件、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中,也一再强调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小学阶段的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中阶段的目标:“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再次重申把“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五爱”教育充分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系,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五爱”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德育内容范文篇9

自建国以来,“五爱”教育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1982年,“五爱”作为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后,在中央和国家教委颁发的一系列德育工作文件、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中,也一再强调要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小学阶段的目标:“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中阶段的目标:“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学生的‘五爱’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再次重申把“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五爱”教育充分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较好地处理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与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系,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五爱”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德育内容范文篇10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内容

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品质、品德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学校的德育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最佳渠道,德育课同时也是每个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所以,既然德育课堂是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写出以下几点:

一、德育课教学要强化专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中职学生的普遍情况是自卑心理、消极心态,中职生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处在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中,大部分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学历比较低,在毕业之后是不可能找到好工作的,所以就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是自暴自弃,信心不足。所以,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更新教育观念: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明白,社会上有多种职业和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好、学历高的学生,现今社会更注重的是技能的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很旺盛;德育课教学中要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就是在课堂中要把稳定专业思想,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作为德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开展专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寒暑假专业实践活动、创业教育等主题征文活动,使学生了解就业难的现实,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强专业认知,了解社会对中职生在专业知识、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能够产生爱岗敬业的思想,能够真正的了解本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树立成为复合型人才的伟大目标并为之奋斗,使自己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德育课教学要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充实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课教学应将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诚信、法制、行为规范、中国梦等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新常态下的德育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参观革命博物馆,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提高中职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觉悟;利用网络信息化资源查阅资料、信息,尤其是中职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地摘录后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辩论,并辅以教师的适当指导,与教学知识点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善于提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交流、讨论、辩论学习中明辨事理受教育,帮助中职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心理品质和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德育理论水平。

三、德育课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德育课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