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21:40:50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范文篇1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

作为教师或许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不妨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最爱,与最讨厌的事等等,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有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到愿意接受教师的感化。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有创新。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实例,在一堂课上,教师想告诉学生“要学会帮助别人”。于是她推来一把轮椅,请每位学生轮流坐上轮椅在校园内和走廊上行进,学生无不体会到平日轻而易举的动作这时变得艰难了,原本还十分好奇的学生在体会过一次当“残疾人”的经历后;无不感到身为残疾人的不易。教师切勿多语,学生无不感到在你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教师问道:“当你遇到困难时,你需要的是别人的帮助;那么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该怎么办?”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回答:“要帮助别人。”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未对学生讲上一番大道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助时的痛苦。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德育工作的内容需要“真”。

德育方法范文篇2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

德育方法范文篇3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德育方法范文篇4

中英德育方法的分野

首先,英国在德育方法上采用引导式教育。英国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大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灌输及一些标准答案的提供,而主张以“中立”方式呈现含有道德价值观的教材,指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判断什么才是正确的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同时对社会的道德问题有所反映。而中国德育方法,过于注重整体模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过于强调硬性的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过于重视课堂的直接教育,忽视了学科的融合教育。

其次,英国注重生活化的德育隐性方法。英国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其育教材主要以现实为题材,不空洞,以让学生在现实模拟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由麦克菲尔的“课程发展课题组”编制的《起始线》与《生命线》,前者为中学生使用,后者为小学生使用。比如供中学生使用的《生命线》它以问题式进行,如: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判断,旨在使初中生学会关心和发展深思熟虑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处理好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1]可以说这些作品来自学生,更容易有所感悟,易产生共鸣,增强教学的效果。而中国的德育方法上,虽然也也有一些生活类的道德规则,但通常很少以具体的生活模拟来达到德育效果。

再次,英国施行体谅式教育。体谅式教育是由彼得麦克菲尔为代表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在实践基础之上所确立的德育方案,此方案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德育的重点内容。此方案通过生动活泼的具体现实事例,教育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为他人着想,从而形成自己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人格。体谅式教育把情感因素放到道德教育的重要位置。体谅式教育在教育孩子为他人着想方面,有些类似中国孟子“反求诸己”的思想。虽然中国也注重情感作用,但并未在现实中有效实施。

中英德育方法比较后的借鉴

从中英德育方法与途径的异同分析来看,中国德育应从英国德育方法与途径中吸收有益经验,来促进中国德育效用的提高。对于此问题,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如郑传芳、潘玉腾在《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与异性》中一文提到,要注重隐性课程的效用,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教育效果。余斐在《论渗透式生活化的英国道德教育——兼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提出,道德教育手段要艺术化和技巧化,即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老师应采用一些艺术化的手段,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结合,让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中国德育效用,应加强和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道德作为人处于社会中的应遵循的规范,并不是单一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项独立的、单一的系统工程,而是与周围的一切环境有密切关系。个体道德既不是固有善良本性的展开,也不是单纯环境强化的产物,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德育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建设,加强环境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必对德育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想象一个一切都向钱看的国家,会培养出怎样的社会人。一个自私自利的家庭,会培养出高尚无私的孩子?毫无任何人情味的校园环境,可以培养出关爱他人的学生?国家、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群体都应发挥自己德育功能,共促和谐、积极的德育环境。

德育方法范文篇5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德育方法范文篇6

一是要发挥学校在德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这是由学校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进行德育以思想品德课及各门学科的渗透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相互促进。学校要整合团队和政教的力量,形成合力,将团队活动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开展学生基本道德养成教育,要发挥共青团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二是要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教育是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养成。家长要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勤劳节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意识,教孩子一些基本的道理。教师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梳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发挥家庭的辅助教育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通过组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三是要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功能。社会对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主要通过社区来实施,以街道居民区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是学生在学习之余的主要生活空间,在学生德育环节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发挥社区的综合依托优势,协调各方面关系,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青少年社区文明行动、青少年志愿者行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优良的道德意识。

二、教育目标上要体现一致性

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化倾向,才能取得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在家庭的实惠教育中要充实进商品生产、交换、分配等要素,强调公平交易、礼貌待客、勤劳节俭、讲究信誉等内容,这是时代赋予的崭新的家教内容。社会商品教育要强调商品社会属性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内涵、交换产品即交换劳动的法则,以及明确市场经济的属性和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和法律,使学生在社会经济激烈变革中稳妥地完成思想转型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发展自身提出了人才价值观和人才伦理观的标准,其中人才伦理观又是前提条件。为造就各级各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要求学校的德育应奠定在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之上,这就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性的任务所在。

三、教育方法上要体现多样性

德育方法范文篇7

德育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从德育方法和德育方式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中指出德育方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称,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活动方法[1]。第二种是从德育方法与德育手段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理解德育方法。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就将德育方法理解为“教师为了完成德育的某种任务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就是教育手段”[2]。第三种是从德育方法内在构成要素上定义的德育方法,如德育方法就是在德育活动中将师生关联起来,促使他们之间发生道德信息、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沟通和互动,最终实现师生道德共同发展的方式与手段的总和[3]。因此对德育方法的理解不是唯一的。本文所讲的德育方法,是从施教的角度理解的德育方法,它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如何教”“怎样教”的问题。

二、德育方法成败的主要致因

(一)师生关系。奥地利教育哲学家布贝尔曾指出:“师生关系本身即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师生关系的展开和师生交往过程,使学生获得人际体验技能和终生交往品质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建立价值系统的现实基础。”[4]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乐于去接受教师的教诲。下面看一则案例。王老师上课后,发现只有赵刚不在,大概过了十几分钟,赵刚气冲冲地走了进来,把桌子上的书本全部推到地上,安静的教室秩序大乱。王老师心想:赵刚平时不是这样的,一定事出有因,先不能激化矛盾。于是,便用镇定的语气说:“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看到老师没有发火,学生们也逐渐安静下来专心听课,赵刚也坐在位子上不作声。而课后王老师跟学生做了深刻的探讨,赵刚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则案例中,王老师在试图和赵刚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前提下去解决问题。最后,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试想,如果王老师没有压制住怒火,不问青红皂白地就批评赵刚,赵刚也肯定会无礼地顶撞老师,拒不认错,教育收效甚微。(二)教育时机。教育时机就是教育者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教育。下面看一则案例。任老师班里的班风最近发生了很大变化,到底怎么回事呢?一天,任老师在楼道里看到了班里的一个女同学,戴着红领巾,见了任老师打了个队礼,然后立正站好,还说了一句“老师好”。任老师当时特别激动,到政教主任那里借了一张奖状,并用毛笔写了一个“文明礼貌标兵”奖状,盖了政教处的章。任老师颁奖并祝贺她成为第一个文明礼貌标兵。从此,文明礼貌蔚然成风。这则案例中任老师就抓住了这名女生尊敬师长的教育时机,对她进行表扬,对全班学生进行德育,使大家开始注重文明礼貌。如果任老师没有把握住这个教育时机,想要改变班风就很可能会很困难。(三)对象差异。教育的对象差异指的是由于人的遗传、环境和所接受教育的不同,每个个体在身体、心理、思想品德的发展情况中存在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较好地关注到教育对象的差异,即使掌握了良好的教育方法,教育结果也很有可能是失败的。下面看一则案例。陶行知先生曾经用四颗糖教育了一个犯错误的学生,效果很好。最近,又看到了一则故事:一个班主任在处理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他也想到了陶先生的四颗糖,并直接模仿了他,但却收效甚微。学生不但不领情,还把糖扔在地上。可想而知,这位老师会如何失望。这则案例中,同样的办法,却有了截然不同的归途。这是因为这个老师只是在生搬硬套地模仿陶先生的德育方法,求其形而忘了其神。他忽略了因人而异,忽略了共性与个性的区别。俗话说:“教无定法。”受教育的对象永远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对象的差异。(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意外的想不到的事件、能够恰当判断、灵活处理的一种能力。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也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5]下面看一则案例。主任暗下决心,一定要抓到故意破坏公物者并且严厉惩罚。一次,终于抓到了两个破坏者。当主任在办公室对两人进行教育时,两个学生认错态度良好,虚心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让人感觉他们不是故意破坏指示牌的。这时,主任心想:这两个学生认错态度良好,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于是,没有让他们赔偿,而是给他俩安排了一个课间看管公物的任务。从此,楼道里的公物很少有人破坏了。这则案例中,主任比较成功的就是因势利导地引导和激发学生认识并改正破坏公物的坏习惯,从而教育了学生,保护了公物,一举两得。

三、德育方法成败致因的思考

(一)德育有法、但无定法。德育方法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唯一的,德育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不可拘泥于某一种德育方法的使用,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去运用德育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对于教育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教育问题的敏锐反应的一种综合性创造能力。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德育方法予以智慧性的把握才能有好的德育效果。(二)做好德育仅注重方法选择和运用是不够的。在追求德育成效的过程中,只注重德育方法本身的学习和运用是不够的。因为德育方法能否成功,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是否合理,还与诸多因素有关系,如师生关系、教育时机、对象差异、教育机智等。这些因素对德育方法的成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的无数德育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单纯追求德育方法本身的学习与运用,是不够的。1.德育方法选择的依据。德育方法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两个依据:一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二是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德育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如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还处在形象思维的阶段,应当选择更加生动、形象的德育方法。2.做好德育需要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指的是在德育中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加有助于德育目标的达成。如学校组织大家去参观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在事前不向学生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使学生在心灵上事先进行洗礼而是单纯的就组织学生去参观了,最后达到的教育效果肯定没有前一种情况好。(三)教师需善于反思和总结教之所兴与教之所废。德育工作完成后教师应当总结和反思在德育过程中的得失。教师通过总结和反思会发现,有时德育方法能否成功与德育方法本身的关系并不是太大,而是与教师的教育理性和教师对教育真谛的感悟有关。教师的这些能力与德育方法能否成功具有莫大的关联,教师应当善于反思和总结德育工作以提升自己对教育真谛的理解。(四)追求德育成效,教师应当注重本身修养的提高。1.多读书、多积累,学习先进的德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像魏书生、李镇西、任小艾、窦桂梅,他们的教育人生是智慧的人生,他们在教书育人时是倾注了智慧在上面的。这些优秀教师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面对同类的学生,处理同类的问题,他们管理和教育班级时的个性化经验是一种智慧,对于其中适合我们自己实际情况的做法,我们应当借鉴,应当学习。2.在德育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教师也许会有很大的启发,因此,教师之间就应当建立一个平台用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教师们还可以利用工作室、研讨会等方式交流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擦出火花,验证思想,传播思想。让教师们在交流中体验德育教学工作中的智慧。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于教师身上也是很恰当的,只有先提高了自身,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学生才会真正去听从教师的教诲,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这种情况下的德育效果也才是事半功倍的,反之,则会事倍功半。为提高专业素养,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专业理论和知识、积极把握进修机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了提高专业外的素养,教师应当学会用心去感受学生、感受教育、感受社会、感受自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收获到教育智慧、人生智慧。

四、结语

做好德育仅注重方法选择和运用是不够的。在选择德育方法时要遵循两个依据:一是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二是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同时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意德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德育方法的时候不仅仅注重德育方法本身,还应当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德育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总结和反思,获得经验和感悟。教师还要注重本身修养的提高,这些都会促进德育方法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29.

[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16.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0.

[4]王立东.德育中的师生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5.

德育方法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德育;方法;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小学各科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专业发展和的德育发展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本文就小学教育应该如何较强学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1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德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必须要求学校能够从内部管理着手,创新内部管理理念,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均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固定化管理、效率低。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学校必须要创新“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还要将德育工作当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即创建德育处,使德育处和教务处对各班级和年级的德育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各年级和各处室必须要严格按照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方便年级教师或者处室人员进行德育相关信息的反馈。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德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和领导在教学和管理中应该要充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反思文化。反思文化主要是针对各科任教师而言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压将反思的精神和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每堂课上,教师均需要做好反思工作,如做好案例的编写和教学记录工作,要形成习惯,逐渐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让教师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效果;其次,合作文化。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均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但是,要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不能够仅仅将各教师的力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将每个教师的力量相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在合作中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乘积。因此,各教师一定要强化自我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和日常的管理中要相互合作和交流,优化资源整合,提高校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主要指的是让各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能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就教师队伍而言,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学习,认真严肃其中关于师德方面的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就管理队伍而言,学校应该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接受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培训之外,各管理队伍还应该要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如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交流大会中可以为管理队伍推荐管理类的书籍和文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做好必要的记录;最后,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书香环境文化,进行布置校园,通过将文化、景观和绿色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

3举办多样化的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法定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如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传统的节日、校庆日等,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举办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保证学生德育的发展。例如,开学的第一周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定期让学生观看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以“孝顺、敬老”为主题举办多样的专题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学习雷锋”、“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为了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德育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独立的科目进行教学,如教授学生关于我国的景点诗词和传统文化礼仪,让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以礼仪教育为主,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本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提高德育的效果。而对高年级学生,校本课程则应该以诗词朗诵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诗词朗诵中加强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德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要求学校能够通过校园管理念的创新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外部环境基础,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娜拉 单位:呼和浩特胜利街小学

参考文献:

[1]魏民.积极探索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德育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7).

[2]师瑞军.小学德育途径的开发与整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Z1).

[3]赵兴明.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途径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2014(07).

[4]关洁馨.浅议思想品德课的说理教学[J].教育导刊.1994(Z1).

德育方法范文篇9

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妄想以简单粗暴的方法代替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自以为是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话,那只是自欺欺人。中小学生年纪尚小、阅历短浅、经验不足,不时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言行,这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班主任听风就是雨,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或以罚款等手段轻率处理,这样带来的后果,表面可能会震住学生,并表示认错,但实际口服心不服,且产生抵触情绪,拉开了与教师的距离,并树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壁。这时,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与教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正确的态度是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使学生从心底里知错、改错而不再犯错。

二、充分发挥和利用本人和他人的榜样作用

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做学生的经师和人师。即不仅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切不可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以真、善、美的时候,自己却扮演了引诱的魔鬼。否则,说一千,道一万,也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任何最科学的德育方法也不能替代的。少年儿童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因此,教育教学中,不仅要用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中外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感染学生,还要树立本班本校的学生作为某一方面的榜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不要把榜样看得非常严肃,完美无缺。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往往有更强的直观性和可模仿性。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说的:“少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诱导他们学习好榜样,做一切好的行为,那么,他们身上所有的缺点就会没有痛苦,没有创伤,不觉得难受地消失了。”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环境

德育方法范文篇10

孔子的世界观即孔子的“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为人生的根本追求。什么是孔子的“道”呢?孔子在《系辞传》中指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明了万物、生命的起源。那么“游魂”又从何而来?孔子进一步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人人本具的性体,此性天然而有,寂静光明,无生无死。太极动则显象起用,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阴阳消长,于是太极失明,转变为游魂,流转生死。总之,儒家认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物。五行体现于人则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所以,做到仁、义、礼、智、信就是符合“道”。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这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述而第七》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就是心向着“道”,为了追求“道”,就得“据于德”。《中庸》说:“率性之谓道”,循性不变就是“道”。“德”出于“道”,所以,为了追求“道”,就得“据于德”。“道”是体,“德”是相,两者皆是内在。由内而外起作用,即是“仁”和“艺”。“依于仁”就是一切从“仁”上开始。“仁”是“道”和“德”的表现,所以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游于艺”就是通过六艺来达道。《论语》开篇首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仁”,并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以此达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方法。我们知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同时又对具体方法有指导作用。《大学》把儒家教学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现方法就是使心专一,《三字经》中概括为“教之道,贵以专”。传统的教学注重内求,给学生一段诗文,先不讲意思,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其意自现。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越读,意思越出来,出的不是诗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太极为本体的世界观相一致。孔子在教学中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二、孔子的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由不同层次的方法构成的,有方法论层次上的德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也有具体方法。本文尝试着对孔子的几个主要教学方法加以探究。

1.身教法。身教就是以身垂范。《说文解字》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中包含有身教的意思。在道德教育中身教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身教具有教化功能。人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思想、信念等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别人可以透过一个人的行为体会到他的思想和信念,从而实现教化功能。其次,身教具有榜样作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容易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并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另外,榜样还通过激励和感染,促使人们坚定信念并化为行动。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因此,身教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七》)。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重,所以能身体力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第一》)从子贡对孔子的评价可知孔子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自身修养,为学生做出了好榜样。

2.寓教于乐。孔子注重在艺术中陶冶性情。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能陶冶性情,使人的喜怒哀乐皆中节。《为政第二》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篇全为真情流溢之作,学得这个真字,言行思想无不率真,便是由《诗》入道。这样,内容上是大道的表达,再配上和谐的音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教育中提升人格。音乐等艺术对人的道德修养有很大影响。《乐记》指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记》还阐明了先王立乐之方:“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这段话说出音乐与人的道德之间的关系,可见,艺术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

3.启发诱导。“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启”是使人获得开导,好像突破盲点,领悟其要旨;“发”是使人获得引发,找到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体会,所以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充分思考,并用适当方式表达自己的体认。这样做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学记》指出:“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而第一》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文中反映出子贡对贫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孔子则提出更积极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促使子贡立即联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子贡已经获得了启发,体认到做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4.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既然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那么在教学中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孔子擅长运用因材施教法。《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做;而子路却胆大敢为,所以孔子对他多加管束。这种因材施教法,契机契理,所以孔子的学生出现了七十二贤。

5.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讨论与辩论等方式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澄清思想、寻求结论的教育方法。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潜力,在对话中发挥创造力,形成新观点。讨论法符合思维规律。凝结着古人智慧的《学记》充分肯定了讨论法的作用,《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教学失败的六种原因之一。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容易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讨论法。《八佾第二》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话反映出子夏向老师请教,子夏问:“‘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有这样美好的面目,始有笑倩盼动之美。’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绘事后素”,就是绘画之事后于素。这句话是比喻,“素”是比喻美女的面颊美目,这是美的素质;“绘事”比喻笑倩盼动,这是美的姿态。先有美质,而后有美姿,故说“绘画之事在素地之后”。子夏立即领悟出一个道理:“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也就是说学礼以忠信为前提,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这一则故事通过师生的对话,各自都有所感悟,这就是讨论法的妙用。

6.奖惩法。奖励是一门艺术,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孔子善于运用表扬法。《雍也第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这样做不仅激励颜回不断完善自身,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表扬的手段有很多,不仅有口头上的称赞,也包含着其他形式。《公冶长第五》中记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评价公冶长,认为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公冶长曾被关在监狱中,但不是他的罪过。能够托付女儿终身,就是对对方的最好肯定。

惩罚是一种消极的强化的教育方式,惩罚应当公平准确,使被惩罚者吸取教训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也能使他人引以为戒。《先进第十一》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段话说的是孔子的一位多才多艺的学生冉求,在担任鲁国执政大夫季氏的家臣时,努力为季氏聚敛财富,孔子对此非常不满,声明:“冉求不是我的同道,同学们可以敲着大鼓去攻击他。”在师道尊严的古代,这种大张旗鼓的教训方式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必须让被惩罚的学生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使他们改正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傅佩荣:《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陈戍国:《礼记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