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3:15:31

德育创新

德育创新范文篇1

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常看到这些德育现象:老师不厌其烦地找学生谈心,道理、事实罗列了很多。学生当面听着,实际效果却甚微;学生政治答卷上洋洋洒洒,人生道理清清楚楚,自己的言行却北道而驰,判若两人;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如参加革命纪念馆等,学生一路谈笑风生,视为春游、休闲。透过现象,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谈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有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由这段话,我们可以反思前面种种德育现象:老师找学生谈心,如果不断强化、强调自己的思想、观点,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与切身体验,这种对话就是“伪”对话;如果人生道理是学生作为标答背下来、写下来,而没有内化为学生个人习惯与追求,就难免会出现言行不一;如果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一成不变,一味强调教育性,忽略学生的兴趣及对现实情境的感受,那么走过场就会成为必然。看来,德育应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否则就很难为学生的发展真正发挥作用。德育创新有很多途径,其中一种即是:设定现实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从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

(二)步骤

第一步即搜集、整理种种生活资源,让它们为“设定情境”服务。

生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产儿。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种种的人和事。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劳动、学习、生活都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同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密切的关联。社会资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为要为学生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选择生活资源时,应考虑:①贴近学生。这些生活资源学生能耳闻目睹,近距离去观察、感受;②角度新颖。这里的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选择新颖的角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③易于操作。学生都能迈进所设定的情境,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会有畏难情绪。比如:在自然资源中,选择“看一棵树”。在社会资源中,选择“与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聊天”。“树”与“亲近的人”即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距离很近。有没有新意呢?学生一般视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但加入观察、加入引导,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是对他们有益的体验。“易操作”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树”与“亲近的人”,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去接近、接感受,没有心理障碍和过大的难度。

第二步,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使“生活资源”演化为“设定的情境”。

生活程序有逐层递进型。“树”,到处都有。选择校园里的一棵树,大家可以方便地观察。怎样让这个生活资源变为教师设定的现实情境,从而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呢?一步步来,灵活设计活动程序,首先,自选角度,自由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在作业反馈中,可见大多数同学反映平淡,没有什么发现。少数同学独具慧眼,喜于观察。比如:他们在秋叶的飘落中感到时光的易逝,在秋叶的金黄色中感到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第二步:师生进行交流。在比较中,喜于观察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好评。老师点拨、引导,明确观察时要用心、用情,选择不同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树、对人生、对社会的联想、思考。第三:再去观察树。强调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一次,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有同学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察树,发现树呈现了不同姿态的美;有的同学观察风中、雨中、阳光中、大雾中的树,发现树有不同的“表情”,树真的有生命;有的同学写同学间对树的争议,比较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带来不同的审判眼光。第四步:拓展思考:从不断观察树,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有的说:生活中真的有很美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发现;有的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感到了绿叶对根的情谊;有的同学说:树就像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活动程序为逐层递进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学生逐渐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深沉,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习得。

活动程序可以是并列展开式。

“与亲近的人聊天”。需要同学选择一个亲近的人,自己确定话题,展开聊天,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按谈话对象的类别,将同学分成某干小组。如:和朋友聊、和家人聊、和一个特定情境中亲近的人聊,同学分成若干组。也可以按聊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这样分组的好处是:相同话题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理距离,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事实证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他们发现自己被受包裹着,自己亲近的人给予自己的帮助那么多,亲情、友情、社会、人生,都那么令人留恋,那么美好;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进一步讨论、交流,彼此沟通,彼此释放自己的热情、活动。并列展开式,形成小组间的竞赛,成果丰富多彩。活动程序为并列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一特点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丰富、广博,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观察角度会有明显的差异。并列展开式,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同学间因为有共同语言,

第三步: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装的切身体验

有的时候,生活资源与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没有界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某次德育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意味着已经搜集、整理了生活资源,具有贴近学生、角度新颖、易于操作的特点。比如:围绕庆祝祖国生日这一主题,开展巨幅集体绘画比赛活动。在同学们心里,对祖国的爱是深埋心中的。我们需要有效地激发这种感情,强化这种感情。巨幅集体绘画,意味着面向校园广泛的学生群体,设置一个现实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意味着集体参与,相互协作;意味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在这里,调动生活资源,即直接将其排列组合为所需要的现实情境。同学们身在其中,富教于乐。

德育创新范文篇2

第一步即搜集、整理种种生活资源,让它们为“设定情境”服务。

生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会滋养人的内心,丰富人的情感,提升人对自然的关注与思考。可以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产儿。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种种的人和事。人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劳动、学习、生活都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学生虽然人在校园,但同社会生活有千丝万缕密切的关联。社会资源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为要为学生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所以选择生活资源时,应考虑:①贴近学生。这些生活资源学生能耳闻目睹,近距离去观察、感受;②角度新颖。这里的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选择新颖的角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③易于操作。学生都能迈进所设定的情境,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会有畏难情绪。比如:在自然资源中,选择“看一棵树”。在社会资源中,选择“与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聊天”。“树”与“亲近的人”即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距离很近。有没有新意呢?学生一般视为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但加入观察、加入引导,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这是对他们有益的体验。“易操作”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树”与“亲近的人”,学生都会毫不费力地去接近、接感受,没有心理障碍和过大的难度。

第二步,精心设计活动程序,使“生活资源”演化为“设定的情境”。

生活程序有逐层递进型。“树”,到处都有。选择校园里的一棵树,大家可以方便地观察。怎样让这个生活资源变为教师设定的现实情境,从而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行有效地德育渗透呢?一步步来,灵活设计活动程序,首先,自选角度,自由观察,将所得记录下来,在作业反馈中,可见大多数同学反映平淡,没有什么发现。少数同学独具慧眼,喜于观察。比如:他们在秋叶的飘落中感到时光的易逝,在秋叶的金黄色中感到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第二步:师生进行交流。在比较中,喜于观察的同学得到大家的肯定、好评。老师点拨、引导,明确观察时要用心、用情,选择不同的角度,融入自己对树、对人生、对社会的联想、思考。第三:再去观察树。强调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一次,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收获。比如:有同学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观察树,发现树呈现了不同姿态的美;有的同学观察风中、雨中、阳光中、大雾中的树,发现树有不同的“表情”,树真的有生命;有的同学写同学间对树的争议,比较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带来不同的审判眼光。第四步:拓展思考:从不断观察树,你有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呢?同学们有的说:生活中真的有很美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发现;有的说:根深才能叶茂,我感到了绿叶对根的情谊;有的同学说:树就像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等。活动程序为逐层递进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学生逐渐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深沉,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感受、习得。

活动程序可以是并列展开式。

“与亲近的人聊天”。需要同学选择一个亲近的人,自己确定话题,展开聊天,并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按谈话对象的类别,将同学分成某干小组。如:和朋友聊、和家人聊、和一个特定情境中亲近的人聊,同学分成若干组。也可以按聊社会人生的思考等等。这样分组的好处是:相同话题拉近了同学间的心理距离,大家在小组内可以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事实证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意识很强。他们发现自己被受包裹着,自己亲近的人给予自己的帮助那么多,亲情、友情、社会、人生,都那么令人留恋,那么美好;同时,他们也对社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等进一步讨论、交流,彼此沟通,彼此释放自己的热情、活动。并列展开式,形成小组间的竞赛,成果丰富多彩。活动程序为并列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一特点及发展需求而设计,这种程序适用于所选的生活资源内涵丰富、广博,不同的学生在选择观察角度会有明显的差异。并列展开式,尊重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加强小组内同学的团结协作,同学间因为有共同语言,

第三步: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激发学生装的切身体验

有的时候,生活资源与直接设定现实情境没有界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利用生活资源组织某次德育活动。利用生活资源,意味着已经搜集、整理了生活资源,具有贴近学生、角度新颖、易于操作的特点。比如:围绕庆祝祖国生日这一主题,开展巨幅集体绘画比赛活动。在同学们心里,对祖国的爱是深埋心中的。我们需要有效地激发这种感情,强化这种感情。巨幅集体绘画,意味着面向校园广泛的学生群体,设置一个现实情境,汲取学生的切身体验;意味着集体参与,相互协作;意味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撞击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在这里,调动生活资源,即直接将其排列组合为所需要的现实情境。同学们身在其中,富教于乐。

德育创新范文篇3

1、中学生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反应较为敏感,同时,他们对新生事物往往采取直接吸收并主动适应的态度,缺乏成人那种先用已有知识系统去审视,然后再逐步认识和承认的过程。同时,作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文化传媒的空前普及化、现代化、复杂化,又促进了他们部分生理和部分心理的超前发育;另一方面,娇宠又使许多孩子的部分心理滞后发育。这样急于参与而又缺乏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学生必然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兼收并蓄,从而受到消极反面因素的污染。

2、学校教育的缺陷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智轻德。一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是德育问题产生的又一因素。另一方面,教学上,内容单调,本本主义,加之教材要求高,难度大,学生感到压力大,且枯燥乏味,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要求与学生之间的差距,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有的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只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不良的社会文化也会导致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一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对中学生进行教唆、引诱,使中学生的德育行为失之规范;二是某些低级、庸俗的社会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网络环境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环境,耳闻目睹社会消极的反面现象,久而久之,误认为黄、赌、毒以及坑蒙拐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是非不分,从而形成扭曲的思维坐标。

4、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德育问题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培养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有的家长的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甚至违法犯罪活动,使其子女耳濡目染,有的家长甚至还给子女灌输整人害人、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手段,使孩子潜移默化,上行下效。此外,一些家长对子女放纵护短,娇生惯养,使之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称王称霸的个性品质。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粗暴,对子女动辄就拳脚相加,孩子为免遭皮肉之苦,采取哄骗办法以求平安,更有甚者,与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弃家出逃。

二、中学生德育缺失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传达好的品德,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首先,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增强为社会主义献身的力量和勇气,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生事物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主流,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激发他们投身学习的热情,自觉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加强课堂德育理论学习。学生除了在学校组织举行的各类活动中可以感受与学习到良好的品德,还有一部分知识的来源是在课堂上学习来的。课堂上的教育传输的是理论知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实施性,但是,理论知识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学生只有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实践中才不会出现盲从以及错误的事情。

3、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的品德,另一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措施,使学生有动力、有激情向好的方面学习。这里的鼓励措施针对的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班级。学校对于思想品德好、同时做过好人好事的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这种奖励对于鼓舞身边的同学是很有帮助的。

4、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中学生所处的时期在德育的形成中是关键时期。它不能单靠课堂的教育方式来解决问题,德育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要加大投入,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求知的学园、温馨的家园、美丽的花园。同时还应重视创造德育环境,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净化校园育人环境。校园与社会联手,坚决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大力着手校园周边“绿色网吧”的建设。

德育创新范文篇4

关键词:新时代;民办高中;德育教育;创新研究

党的精神最鲜明的特征便是时代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民办高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民办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现就改进和加强民办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提出了如下意见。

一、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中德育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管理队伍素质不一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仅是民办学校办学的特色,还是提高民办学校教学水平,以及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然条件。换言之,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多样的,这也为民办高中德育教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地位不高,民办高中在福利待遇等问题上存有一定的缺失,以至于德育管理岗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1]。

(二)德育管理方式形式化

民办高中学校德育管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德育管理评价上。简而言之,民办高中学校举办的德育管理活动,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而且吸引了很多家长的关注,然而部分民办学校常会忽略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效果。以至于民办高中学校虽然时常组织这些活动,却很少会对这些活动的成效进行反思,尤其是在德育管理评价方面。民办学校在管理评价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核;2.对学生得分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说,这种积分方式德育管理评价,大都表现在学生品行上,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全面[2]。

(三)重智育轻德育思想较重

德育和智育两者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支柱,学校应该将两者的关系重视起来。然而,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智育却成了学校和家长主要关注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民办高中的校领导,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提升办学的宗旨,确认学生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利于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德育管理未与时俱进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各式各样的知识。因此,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自媒体可以向他们传递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涉及面更宽、更广的知识。这些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所能掌握专业知识的范畴,以至于学生比教师接触的价值观更加的新兴,从而产生矛盾。

二、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民办高中德育体系

1.创新德育管理理念民办学校德育教师,应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原则,在此基础上约束学生的行为,这是德育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德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思想的一个工作。教师只有从根源上改变学生的不良观念,引导他们正视自身的缺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3]。2.创新德育管理方法当然,民办学校也应积极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管理方法,创造出新的德育管理模式,以满足当前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民办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应该重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懂得怎样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其着想,将每一名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愿,不断激发他们自身的潜力,培养属于他们自己的特长。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明确开展德育管理教学的主体,即学生。其次要清晰地掌握当今学生对外的交往方式,困扰,喜好等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匿名式的调查问卷,让学生无压力、无顾忌地反馈对学校的意见和看法,只有学校切实掌握了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全新有效的德育管理方法。

(二)创新民办高中德育管理队伍

1.德育管理队伍需持续稳定建立一支稳定的德育管理队伍,是完善高中德育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民办学校要想创办德育管理队伍,需要从能力、待遇、效率三方面着手。详细地说,民办学校可以选取一支德育管理能力强,在学生中有较强号召力的教师团队,让其专门负责学生的德育管理,使学生在与教师无压力且充满兴趣的基础上,改正自己的道德行为上存在的缺陷。另外,民办学校还应该注重教师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制定相对应的工资制度,教师取得的德育教育越好,相应的奖金越高,借此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快速稳步地提升德育管理队伍的工作效率。2.提高德育管理综合素质民办高中学校,应该重视对德育教师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注重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经验,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聘请专业的教师作为学校的咨询服务人员。另外,学校还应该定期对学校的德育管理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弥补民办院校的德育管理队伍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从而提升德育管理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4]。

(三)创新民办高中办学模式

1.创新办学模式目前,对民办高中学校来说,多数办学者都认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升学率。因此,只有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上去,才可以使其思想得到全面地发展。然而思想才是学生行动的基础,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民办高中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换言之,民办高中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办学的理念,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使学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鉴于此,民办高中根据当下的时局,更新办学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品德教育出发,切实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的综合实力。2.强化民办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高中学生除了每天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以及师生无时无刻的教导,都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更是在无形中给学生带去美好的精神需求[5]。对此,民办高中学校要想创新德育教育,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1)校园精神。校园主要由精神和文化两部分组成,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一种认同。这种精神主要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是否融洽。因此,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使学生可以在这种氛围下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校园精神。(2)校园物质环境。校园中的物质环境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除了有校园的校容,还有校园的校貌。民办学校应该保持自己校园的物质文化优势,努力将校园物质环境打造得更好。可以在学校绿色植物上下手,例如可以尝试将篱笆栏安置在校园的小路旁,或者在每个班级中设置“绿化角”。这种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学习时的严肃教学环境,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爱心,情趣,还会对学校德育管理产生积极性的影响。(3)校园活动。高中阶段的学生,总会因为繁重的学业,使精神长期处于高度集中的一个状态,无法得到有效的放松。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的精神状态之中,那么就会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民办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举办校园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身心得到放松。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可以真正地理解德育对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让其有效地缓解因长期处于封闭的学习环境产生的压抑情感。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除了可以优化校园整体环境氛围,还可以丰富校园活动,力图使校园文化对德育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创新服务核心

1.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民办学校德育教师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如果只是将维持课堂纪律看作是一种方式,不在意学生的实际情绪变化,无疑会导致出现学生敢怒不敢言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高中阶段的问题学生在逐步增加,青少年犯罪的数量也越来越多[6]。加之,民办高中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复杂多样,问题学生数量相比公办学校而言更多。对此,做好高中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为重要。鉴于此,民办高中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应该注重多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勿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而是应该加强对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同时,学校也可以专门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室,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纠正和修缮,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无法消化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又在学生思想心态向恶劣的方向发展时,被心理教师及时矫正回来,进而促使其心理健康得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2.加强学风建设德育管理的最终目的便是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风,但是如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风,则是民办学校完善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俗话说,一个人成功与否,需要看这个人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对此,民办学校要想创新德育管理,就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了解自身的价值,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使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加以为之奋斗。(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入民办学校上学的学生,很多都是学习成绩不出色、偏科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不受教师的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就感就会丧失。因此,民办学校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播放一些励志的影片和纪录片,在日常交往中也要积极地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借此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3)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叶圣陶曾说:教育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民办高中学校的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特殊,使得他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学习精力不集中,不专注等问题。因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详细地说,民办高中学校可以从纠正学生学习习惯着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为学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他们从实践活动中发现自身和他人的优缺点,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总之,就高中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来说,学校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做到思想追求更高,将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带给学生,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鸿宇.民办高中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胡红绒.民办高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J].教育艺术,2012(3):73.

[3]张成友.当前我国民办高中德育实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5.

[4]万天亮.关于高中德育进课堂的实践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2018:6.

[5]孙健.推进民办高中德育教育体系建设的新举措[J].东方企业文化,2011(8):209-210.

德育创新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社会需求;教育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准和精神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巨大改变。中职学生作为技术型、专业型的综合性人才,其成长环境复杂,与社会接触较为密切。德育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和美育相互联系,侧重于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的是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更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德育教育。

二、目前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大众化进程加快,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也随之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现阶段学生人数的大幅下降,为了稳定生源,中职学校放宽了招生政策,导致生源质量有所降低。入校新生不仅仅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焦虑、自卑、冷漠、叛逆等。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出现了诸多不足。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核心工作仍然是课堂教学和技能培训。虽然学校不断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德育教育尚处于重言轻行的处境,即重口头、轻实行。多数中职学生自身素质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纪律涣散、荣辱感不强、思想道德水平不高。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

1.基于社会需求的中职德育工作的原则。(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质上就是以就业为风向标。中职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办学导向。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就要围绕学生就业需求而展开,是学生具有职业意识,怀揣职业理想,遵守职业道德,以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步入社会。(2)德育教育实效性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其时效性是德育教育生命力之所在。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其时效性。要做好德育教育,需要多方合作,人人参与其中。对学校领导而言,必须要将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予以足够重视。对教师而言,需树立正确且合时宜的德育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并解决。(3)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途径。现今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就业市场僧多粥少,中职学生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方能崭露头角。因此,中职学校要遵循社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德育教育为基础,培育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核心竞争力。2.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创新中职德育教育新模式。(1)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实现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企业向中职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实践的场所,中职院校为企业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在复杂的社会工作环境中认识自我的机会,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逐步改正,从而加倍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校企合作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道德感知和道德纠正,既能让学生在社会环境下认识自我,又可以为企业有针对性地输送技术人才。(2)以学生为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与校园生活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无论是择业求职还是人际交往,势必会经历一定的心理落差。因此,其在校期间的德育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个人身心档案,由专业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由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等。与此同时还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结合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后快速融入社会。(3)利用信息化手段潜移默化改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突出自身特色。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为着手,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全面信息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通过师生互动掌握每位学生的个体特性,通过互动交流,正面引导学生在现代网络的正面德育观念,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同时加强校园的网络建设,防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园网络,将传统德育观念向现代化德育观念转变,是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自律教育、主体意识教育得到加强。(4)注重实效,加强与实习课程的结合。中职德育教育的宗旨是使学生适应社会,拥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深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利用到企事业单位的实习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道德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指导,加强与学生的答疑沟通,结合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

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周期变短,对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技能水平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作为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石,德育教育不容忽视且不可替代。中职德育教育的宗旨就是通过德育教育使其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具备市场需求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自我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现阶段中职德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就是瞄准市场,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宋宽艳.《浅谈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德育教育,2017年第05期.

[2]宣正群.《浅谈中职德育教学活动教学法的应用与创新》.青春岁月,2010年第24期.

德育创新范文篇6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中职德育教育中,不但能够规范中职生道德行为,还能培养中职生自身修养,所以,相关教师需给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以便为现代化社会培养优质人才。本文主要分析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具体如下。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健全中职生人格。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诸多人生哲理,为现代教育值得借鉴与引用的教育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对帮助中职生明确学习方向具有积极作用,还有利于中职院校合理规划德育教育,落实素质教学的教育理念,以健全中职生人格为入手点,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中职教师利用新兴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明显不佳,这便要求中职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当作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鼓励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健全精神品格,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之中,意识到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对自身精神塑造的意义,并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日后发展的实际作用,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二)有利于中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文明进步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逐渐密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中职生稳定的立足在社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需严于律己且宽厚待人的教育观念,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职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中职学校的教师需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到学生人际关系建构上,中职生处于叛逆的主要阶段,外加认知事物的能力与社会阅历较少所影响,生活与学习中的矛盾不能以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易冲动导致矛盾被激化,这对中职生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十分不利。所以,中职德育教育人员需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培养学生平和且豁达的心态与合作意识,这对中职学生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的方法

(一)树立新的指导思想。中职院校若想在中职教育中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教育理念十分重要,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职教师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对中职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德育教育。中职教师提倡应用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德育模式,首先,需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优劣参半,中职教师需教会学生有效分辨传统文化,中职生需选择有助于自身进步的传统文化,将不利的部分剔除掉。所以,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传统文化的能力,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其次,中职教师需对中职教育理念有全面认识,事实上,中职教育的中心便是人人成才,将该理念切实引入到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高效可行的教育环境,通过德育育人的开展,真正实现人人成才的教育目标。(二)编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应用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对中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首先,需构建一个高效的组织,如此不仅能够实现从组织上确保德育工作效用,还能保证中职德育教育工作有序开展。高效的组织能够通过编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之后有计划的开展工作,系统高效的组织还能确保与协调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并肩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的责任,以期中职德育创新工作稳定开展。其次,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模式进行创新,还需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德育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计划的制定需以中职院校的具体状况为依据,力争工作方法独特新颖,工作内容合理恰当,也包含中职教育人员与有关管理人员,争取实现人人讲道德的良好局面。中职德育教育部门需确保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如此才能实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三)建构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把我国优秀文化应用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中,首先需编制一套完整的策略,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而言完整的策略十分重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中职学校需建设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德育教育队伍的打造需从提高中职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着手,来增强德育教师的责任意识,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主旨。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但有助于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还能加强中职教师整体水平,对传统文化教育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需从教师培养着手。中职教育能够通过培养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建构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师资团队。中职院校能够通过建构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来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得到有效利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中职生进行实际教学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自身修养与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改变中职生的人际关系,只有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才能稳定在立足在繁杂的现代化社会中。

参考文献

[1]韩军英.如何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2(5):56-57.

[2]冯莉.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的探析[J].成功:中下,2017(13):30.

[3]杨桂敏.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46.

德育创新范文篇7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其次,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不同于智育,智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兼培养能力,它主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德育中到此并没有完结,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得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过程是上知、情、意(信)、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有知识传授,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引导不是完整的德育。这就如同体育与智育不同的道理一样,体育如果只在课堂上讲授体育知识和理论,不让学生到体育声上去实际锻炼,怎能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同理,德育如果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或轻视德育实践活动,怎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德育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其中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是最直接、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它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题班会、主题团队会应当形成制度,列入课程表,作为德育活动课的基本形式,从而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授理论、死记硬背概念而脱离实际的倾向,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主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所以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整体构建德育目标内容基础上,要树立“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德育理念,整体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这一实践活动体系包含德育的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四个紧密联系的要素。

三、回归生活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形态

1、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形态的一种改革趋向

回归生活的趋向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促进了德育课程类型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为原来占一统地位的德育学科课程开始由理论体系向生活体系转移,同时,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如德育活动课程、德育综合实践课程和德育校本课程等,德育隐性课程(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精神环境等)也纳入德育课程范围。在近年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组研究编写的《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在德育回归生活上进行了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自然办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六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持的德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上要求,即“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四个生活维度,提出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大生活主题,充分体现了生活德育的理念。

2、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

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重大意义在于更加切近德育的客观规律。第一,生活是德性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是人的“生活规则”和实践结果,人的道德素质所体现的是对生活规则的运用能力。社会实践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家的条件和环境。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水平逐渐提高,随着人参与社会实践程度的加深,社会实践不断对人的道德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与人目前道德水平这间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道德需要。这种道德需要包含着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人参与道德实践、发燕尾服自身德性的动力。德育活动课本形式和途径灵活多样,与社会生活建立起多种联系,为学生的道德成长引进了源头活水,增强了动力。第二,促进德性的整体性发展。传统德育课程偏重于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认知,现代认知派又将认知引向单纯的道德判断和思维技巧,造成德性发展的片面性。完整的德性应是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个体只有置身于道德实践之中才能达成这种统一。同进,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还要通过成就自影响社会,成就他人,即完整的德性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同样,只有参与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这种统一。这两种统一表现为人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即道德主体。《德育》读本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的“双主体”理念,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止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在教育者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发燕尾服道德能力,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开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道德主体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社会生活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德性发展应有整体性开放性,这就给德育课程提出了如何具有与之相应的整体性开放性问题。《德育》读本在德育课程的整体性和开放性进行了多角度探索。如在内容体系上把德育内容五要素融为一体;在德性结构上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德育过程上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通过德育活动课,在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基地和隐性课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建构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整体性的德育课程体系。

上述三个方面反映着现阶段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中,尚隐含着需要深化研究的课题,如德育回归生活、注重实践并不意味排斥知识的系统性,如何适应中小学阶段德育的规律性,如何在道德的“认知课程”、“经验课程”、“体验课程”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仍有待继续探索。

德育创新范文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挑战;优化措施

德育工作作为中职教学中一贯的教学重点以及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个性养成、人格提升以及价值塑造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德育自身特性

(一)职业性。中职教育中,理论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专业常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都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分子。中职教育由于是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性就是其最基础的一门特性,育人之先是育德,德育教育具有优先性,中职德育教育的职业性,是提升中职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一个客观要求,是职业教育自身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二)技术性。中职院校和一些高等院校,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时期人才。但是由于院校的性质不同,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一般以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也就是说,中职院校最终培养的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以及满足当前社会的职业需求,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以及技术性人才。(三)实践性。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而言,是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较为显著的区别。实践性特征,一般都在具体的实训、实习、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等相关的教育过程中,该过程不仅仅是提升自己职业理论的时间过程,也是对中职学生强化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因此实践作为最好的学习平台,在提升职业道德素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职德育教育需要践行教学做合一这一本质要求。(四)应用性。中职德育教育还有一定的应用性特征,并且其应用性也是建立在技术性以及实践性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中职德育教育需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于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使用的理论知识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应用正确的道德认识,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最终升华为一种自身的素质。总之,中职院校教学的特性,要求在德育教育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在体现自己特点的基础上,不断的构建一种独具特色是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将中职生逐渐培养成德能兼备的且具有应用性、职业性、技术性以及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

二新时期时代对于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期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挑战。1.新时期使得中职传统德育内容较为混乱在当前互联网大肆横行的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其影响,对于中职教育而言,产业融合是其重要的表现特征。从本质而言,新时期下,中职教育更应当将产业化运作作为教育的重点,不但对于经济领域可以全面开拓,同时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也加以融合。而中职德育教育来说,新时期时代,互联网信息包含的种类良莠不齐,虽然很多信息为中职德育教育带来很多正面影响,但是相比较而言,提供的负面干扰影响更为严重,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产生的诱惑更大,这些负面影响对于中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都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2.新时代严重冲击了传统德育教育方式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中国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一冲击对于传统教育的弘扬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中职现代德育教学形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而传统教学对于德育教育中对于理论知识以及信息教育传导,并将其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情感目标。同时,传统德育内容更新较慢,和时代有些脱轨的现象,这样就使得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难以同步,导致教学课堂上没有一些新鲜的血液,显得死气沉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二)新时期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机遇。1.新时期促使中职德育现代教学转型对于中职德育教育而言,将中职德约教育和互联网相结合,对于中职教学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实现。通过一些教学方式的改变,将教学资源进行活化,通过一些新鲜的教学素材,更为充分的保证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以及多元化。同时,借助于视频以及音频等现代化的措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不断的提升中职德育教学效果的实现。2.新时期延伸知识信息获取渠道新时期背景之下,中职德育教育的实现,不断的将学习知识的渠道进行眼神放大,更好的促进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对于知识的获取渠道,可以通过网络、专业性教育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自媒体等,获取一些新鲜的知识以及讯息,以此将德育教育的工作内容不断的丰富,为学生之后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大大的提升,这样大量的信息覆盖中职德育受众中,学生通过这些信息,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德育知识,提升德育水平。

三新时期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教育途径研究

(一)构建“崇德尚能”中职德育模式。中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当前社会以及企业发展中,也需要综合性的应用人才,同时在专业化以及全面化都具备的前提之下,就是要具备较高的德育素质要求。德是能的前提以及基础要素,德通过社会实践不断的转化成能,能同时对德具有反作用,同时能也可以将德进一步强化。简而言之,德能兼备就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因此,中职教育过程中,在育人的前提之下,要首先坚持德育为先,建立一个崇尚德能的中职德育教学模式,将德育教育放到优先的地位之上,以德育人,以德立人,将其设为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二)从严治校,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对于学校而言,健康阳光的学习校风是关系整个学校学习氛围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两学一做的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学校的一份子,积极努力的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认真研读的重要讲话,不断的提升自我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维护整个学习积极向上的学风,在德育教育中做好表率作用。这样就可以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的一些政治理念、就业精神以及做人做事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一些较为迷茫的学生,助其认清前进的道路,明确学生的目标,树立一种积极刻苦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以及家庭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树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形式,对优秀学生加以鼓励,不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营造一种优良品质的学风。(三)创新发展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网络平台。对于新时期的中职德育教育而言,网络平台是其中的重要形式,借助于网络渠道,将中职德育教育付诸实践,可以有效的保证中职思想德育教育的开放自由属性,这对于教学目标的改革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打造中职德育教育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媒体的宣传平台,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师生之间的德育互动,强化德育教育的这一影响力度。(四)构建科学化中职德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的中职德育教育评价体系是新时期德育教育实现的一个后期保证。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以组织一些中职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加以开展。例如,支部活动中采用演讲的形式、辩论的形式或者是主题讨论的形式等方式,通过时事热点进行教育活动的展开。可以利用学生的节假日组织开展一些志愿活动。在学习毕业离校时,也可以组织一些义卖捐献书籍等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潜移默化的践行了中职德育教学的实践。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学生步入社会中,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不断的顺应当前的新形势,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艳艳.社会转型期中职育方法创新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14

[2]秦秀清.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康莲枝.当前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困惑与出路[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4]陈晓燕.新时期高校德育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5]孙扬.新时期中职德育模式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德育创新范文篇9

[关键词]德育实践;军校合作;思政教育;依托平台

高校德育实践是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校园生活和社会,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我道德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这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服务地方、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过程。它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德育认知的必要补充,是检验和升华大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方式。德育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由此可见,德育实践又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德育素质养成的最后直接环节。德育实践工作不到位,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德育工作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国外高校也很注重大学生德育实践,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就非常强调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就是突出个体道德经验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符合他的经验主义教育观: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强调在学校德育过程中“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知识去学。”[2]美国德育学家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德育理论也认为,“道德实践能力是道德行为主体进行道德活动的前提,道德素质养成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以实际行动来提升道德的认知水平,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根据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要素和标准来开展德育实践工作,细致遵循德育实践内涵,有效设计德育实践形式,大力提升德育实践质量。

一、目前高校德育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主要是通过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专业实习训练、德育实践课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的有组织性的德育实践和以各类大学生公益活动为主的自发性的德育实践。总的来说,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活力的主流价值观特征。但是,随着大学生年龄层次结构的变化、互联网新媒体和现代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高校德育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影响着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性。(一)德育实践缺乏充足而稳定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在高校当中,跟德育工作最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应的,该课程的教师相对来说具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但是,这些专业教师主要负责的是包括德育认知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德育实践教学工作,而无暇参与其他的诸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训练、德育实践课以及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德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有其他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甚至班主任带队指导和管理。虽然其他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乃至班主任也具备相应的德育工作能力,但是,德育毕竟是一个专门的学术和实践领域,需要更加专业的教师来指导,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达到效率最大化。况且,即便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部分人员对道德以及德育的专业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以至于无法对德育实践进行各种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有效的专业考核评价。(二)德育实践活动本身缺乏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和指导。正是由于没能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而稳定的专业德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高校德育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和指导,甚至不少所谓的德育实践活动根本就不具备德育功能与特点,只是纯粹的专业实践或者调研志愿服务等。而且很多高校的德育实践活动虽然也有校团委或者相关学院统一组织,但是缺乏个体的深入具体设计与指导。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乃至学术活动确实也具有德育的附加功能。例如,美国高校就十分重视通过学术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美国高校的专业教育也具有德育和价值观倾向。然而,德育有它自身的专业性和特点,即便是诸如上述美国的这种渗透德育的学术活动,也是高校教师基于德育实践的视角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指导,才能做到学术活动与德育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术效果与德育效果相统一的目标。所以,德育实践不是简单地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放任学生去自主实践。(三)德育实践过程缺乏实时规范的监督与管理。因为缺乏专业指导教师的有针对性、直接性的德育理论分析研究与指导,因此缺乏对德育实践过程的实时规范的监督与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安全保障、分工落实、专业指导和过程评价等问题。实时规范的过程监督与管理对大学生在实践过程的德育动机和行为纠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做出准确的形成性评价。然而,目前而言,这些方面都有所欠缺。(四)德育实践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好的德育实践考核机制往往具备良好的导向、诊断和反馈功能,主要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就目前高校的德育实践考核机制而言,由于缺乏过程监督和管理,一般侧重的是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这可能导致学生轻视实践过程而只注重实践成果的整理,甚至可能出现学生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现象。另外,从评价内容而言,评价指标主要是对学生调研论文、活动总结、实践照片等方面考查,没能对学生在德育实践前后的精神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和指标进行测量和对比,有时候很难体现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变化与提升,也就没有很好的反馈和持续改进。

二、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高校德育实践而言,要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了遵循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关学科规律,利用相应的德育实践手段来开展德育实践教学和工作之外,也有很多值得依托的社会平台与资源。其中,军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平台。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这是新时代高校发展和军队改革开创共赢局面的重要尝试举措,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可行性。(一)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在军、校合作领域的贯彻实践,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党的报告中,共有三处提到了“军民融合”,旗帜鲜明地凸显了军民融合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阐明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构建了一个从思想理论到战略布局再到具体任务的完整体系,为在新时代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军、校融合应该是军民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与方向。因此,加强军、校合作,依托军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和途径。另一方面,上述两者也为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二)是新时代完善大学生征兵入伍机制的创新探索,具有实现军、校共赢的现实意义。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能够创新和拓展高校德育实践的途径,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高校德育实践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军队向高学历、高素质和现代化方向发展,能够实现军、校共赢,共同发展。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高校能为其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军事人才和兵源。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征兵入伍机制,鼓励和号召在校或者应届大学毕业生积极参军入伍,就是为了提高军队整体的综合素养,提高军队战斗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但是,根据课题组的实践调研发现,大学生入伍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说缺乏吃苦耐劳的毅力、身体素质较差、纪律和责任意识需要提高、入伍动机功利化等等。不仅没能给军队带去新的气象,新的面貌,反而是加大了军队的培养成本。如果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德育实践,让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接受一定程度的国防军事教育和训练,提高大学生相应的国防军事意识和能力,有助于部分同学参军入伍之后迅速、良好地适应军队生活环境,为军队充实新鲜活力的血液,从而真正促进军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军队非常强调纪律和责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扎实有效,对高校来说,这正是当代大学生最薄弱的地方。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大学生德育实践,能充分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三)符合现代学校制度和军队目标的本质共性,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所谓军队,就是执行特定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军队非常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从某种角度而言,军队也具有教育功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国防军事素养教育、军事体能训练以及道德教育等方式,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军事作战能力的优秀士兵和军事人才。而我们如果追溯现代学校制度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现代学校制度以及现代学校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它的目的也是为国家培养包括军事人才和忠诚的士兵在内的各类国家急需的人才。现代学校教育,即所谓的K-12教育体系,最早是由普鲁士人于18世纪中期开始建立实施的。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要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重要服从国王。[3]虽然现代学校制度的这个起源与目的一直以来遭受批判,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学校制度正在朝着更加科学、人性和文明的方向转变和演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学校制度通过某种有组织有纪律的乃至强制的方式来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的目的没有改变。虽然普鲁士人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主要侧重于基础义务教育,但是,在约半个世纪后19世纪初,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威廉•冯•洪堡就负责筹建了具有世界“现代大学之母”之称的柏林大学。由此看来,现代大学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以基础义务教育为主的现代学校制度。另外,国家教委年颁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都说明,高校德育工作和国防教育是互为补充的。国防教育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综上所述,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素质的国防军事人才,也是当今高校尤其是中国高校所担负的重要使命之一。反之,我们依托军队开展高校德育实践工作,是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双方都既是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也都具有现实的条件,允许开辟合作共赢的创新道路。

三、以军队为依托的高校大学德育实践模式与途径

随着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和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入发展,借鉴军队的管理和教育模式,乃至将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的依托平台,提升大学生德育水平,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价值与意义。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将仅从军队作为高校德育实践重要依托平台而非仅仅是借鉴其管理和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研究其实现的模式途径,以避免后者已有之滥觞。主要通过某种载体将军队和高校做到现实的联结与融合,尤其是通过资源共享共建的方式,真正实现军校融合,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实践的效果。(一)建立基于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军、校联合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国防教育是相对于社会国防教育而言的,属于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它指的是高校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的,为了国家安全与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忧患意识教育,是社会国防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向大学生传授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精神和国防技能为主的教育活动。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全面、知识复合、能力综合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4]为此,高校和军队应该在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联合制定军、校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并建立长效机制。开设并创新以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为主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培养对象必须覆盖全体学生。在人才培养内容或目标方面,尤其是要加强国防精神教育,主要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防,树立保卫祖国意识,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主要内容包含: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军尚武精神、国际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国防道德及民族自立、自强精神等。在培养方式方面,军、校要重点在师资、教育资源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尤其是要基于大学生的身心规律和教育规律,充分挖掘国防军事教育当中的德育实践方式与价值,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避免一刀切和一把抓。(二)将国防教育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相结合,不断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理论以及国防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崇高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军事理论修养与技能并同时具备突出的专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德育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且现代科学也证明,一个人的道德与他的性格、人格与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开展德育工作包括德育实践,需要遵循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规律与规范,就德育工作的内容而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军事教育应该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将国防军事教育融入其中,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德育治理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及国防军事教育中心,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政理论课程当中,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载体方面进行拓展与革新。一是建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军事国防教育为主要途径的的德育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借助军队的资源与力量,开展德育实践工作。(三)探索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营造良好的军、校融合氛围。中国军营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政治为核心,以大众化为风格,以战争和生产建设为服务目标的文化。[5]探索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让地方部队进驻高校,参与学校基层管理、校园秩序维护和以及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将包括军营物质文化,军营制度文化,军营精神文化以及军营行为文化在内的优良的军营文化和军营作风带到高校,对高校大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潜意识的影响与熏陶。当然,建立地方军队驻校制度要满足几个前提,一是军、校双方都要遵循和服从军队的保密制度,这是基于国家军事安全的需要。二是军队不主导、不干涉高校的政策制定和日常管理。地方军队进驻高校不意味着要将高校军事化,而只是借助军队的资源与力量,参与高校基层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安全保障和国防军事教育。三是制定健全的制度保障,明确军校合作的内容、形式与界限职责。就进驻部队的职责而言,一是参与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例如日常巡逻、重大活动秩序维护、校园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等。二是组织和参与具有军营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丰富大学生德育实践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爱国主义精神。三是负责开展大学国防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实践训练等工作,承担相应的教学与管理任务,从而保证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发挥学校与地方军队深入合作的纽带与桥梁作用。五是宣传国家大学生征兵入伍制度,同时,有意识地挑选和培养具有征兵入伍意愿的大学生,做好相关“预科”工作。尽管以上所阐述的驻校军队的职责各有任务侧重,但最终它对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综合性的影响力。当然,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必须还要考虑驻校部队的规模、对接管理以及相关考核工作等,确保驻校部队在不影响高校正常管理运行和军队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对高校德育实践工作起到积极作用。(四)探索建立高校师生进军营参观、学习和实践的常规和长效机制。借助军营文化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借鉴军队管理与教育模式,乃至采取地方军队驻校制度,固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是,让师生有机会走进军营,接近军队,为军事化的德育实践营造良好的军事文化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军训为例,由于考虑到军队的国防军事安全保密性和保证军队的正常工作,高校大学生军训基本上是邀请军队士兵进入校园开展军训工作。但是,由于军训的时长以及实际军训环境氛围,大多数大学生军训只是局限于军姿步伐和宿舍内务训练,很难接触到军事文化的深层次的内涵元素,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军事训练效果。如果能够针对大学生军训的需求,结合军队工作纪律,对大学生入军营进行军训进行专门有效的设计与组织管理,将大大提升军训的效果。由于大学生军训是每年都要开展的常规工作,因此,学校可以联合军队,在军队中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军事训练管理中心,开辟专门的设备场地,承接各个地方高校的军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军训强度,拓展军训内容,丰富军训形式,严肃军训纪律,从而提升军训效果。基于军事化或准军事化德育实践的需求,建议地方军区可以筛选部分军队单位,建立专门的高校大学生军营学习实践管理中心,负责高校与军队的相关合作事宜,将大学生培养纳入军队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化,既能够帮助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也能间接培养优秀的大学生士兵或士官等军事人才。(五)开展军事体育活动和竞赛,营造具有军事文化氛围的德育实践校园文化氛围。在上述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将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和文化活动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借助军队的各项资源,开展一系列的军事体育活动和竞赛。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托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力求实效的自我教育活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以大学生征兵入伍、军事训练、与国防有关的节假日(建军节、建党节、国庆日)等时机为契机,积极开展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当然,为了保证实效性,需要军队的直接参与组织或指导。依托军队开展大学生德育实践工作,在以往借鉴和参考军队管理和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军队的直接参与性与操作性。这是实践与探索新时代军民融合理论,拓展高校德育实践的途径,同时也是军队探索服务地方机制的重要尝试。重在发挥军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直接参与性,有助于发挥军队的制度、文化、精神和行为方面的优势,培养政治合格,道德优良,专业突出的新时代优秀大学毕业生,为社会,乃至直接为军队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18-07-20].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叶明娟.大学生德育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3]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吴温暖.高校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43-45.

德育创新范文篇10

1.信息化给德育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消极文化产品和黄色文化的传播,文化垃圾的经济化等。这不仅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而且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尤其对青少年一代的思想品德产生巨大的侵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2.独生子女比例增大给德育管理带来的影响。在家庭中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学习及学业成绩,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不善于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在学校里,这些学生恨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管束太严,不愿给父母说心理话,对待同学傲慢无理,自私,缺乏同情心。

3.学生价值观的转变成为德育管理的新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生活现实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金钱在不断地驱使成为青少年的价值尺度和生命目标,赚钱成为丧德违法的借口,使学校德育管理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4.心理健康状况给德育管理带来了危机。在现代社会中,亲子交流的时间减少,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为减弱。

二、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体系

1.确定正确的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学校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现代德育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鼓励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他们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

2.构建学校大德育管理体系———一体化育人。创新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更新德育观念,树立全员德育的“大德育观”。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是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具体实施。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校内值周和组织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发动广大教职员工在各个适当的位置上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并且相互协调、配合、发挥德育整体功能,取得德育整体效果。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德育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德育工作的行为实行必要的监督和限制。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和强化德育管理者的那些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所要求的愿望和追求,使之转化为从事工作的内在动力,使德育工作者的心理活动保持一种能动活跃状态,具有强烈的学习和工作的欲望和行为,有争取优良的工作绩效的努力意志,有研究改进工作的创造精神。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对上述素材进行综合分析就会摆脱直观的思维,不仅用静态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而且要用动态的时间演变的视角看他的教育对象,这样就能客观、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的问题需要用心理的方法去解决,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通过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和心理教育等能较好地、较科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应付未来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