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6:48:31

道德能力

道德能力范文篇1

“渐悟”和“顿悟”本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对影响深远的范畴。慧远在《维摩义记》卷一中指出:“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法,中退住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谓顿”,“渐入菩萨,藉浅阶远,顿悟菩萨,一越解大”。渐悟、顿悟是两种修习佛性的不同方法,由于对两者强调不一,曾经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两相对峙的南宗和北宗,即“南顿北渐”之谓。

其实,渐悟和顿悟亦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的是渐悟,表现在修身养性方面即是“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功夫。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伦理道德观念及规范日积月累的教与学,多是循渐悟之道而行的,我们平常所论道德认知,多是从渐悟角度展开的。其实道德认知和一般人类认知一样也还有另外一面,即“顿悟”。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二、道德直觉的必要与可能

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如18世纪的情感派就曾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推理,不如说是依靠人类所固有的道德感(所谓“第6感官”?)而直觉到事物或行为的善恶价值。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EdwardMoore〕?认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善”,而善是自明而不可推导的。“‘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正如‘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一样;也正如决不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它的人阐明什么是黄一样,你也不能向他阐明什么是善”。人们对善的认识因而只能是直观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推导,因为善是自明的,无须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更不能从别的东西中推导出善。我们不能同意善和义务等道德基本范畴是完全自明、拒斥逻辑推导的极端观点,因为这一观点的片面性不仅因为其对立学派的强大存在遭到了实际的揭示,而且这一观点确有走向神秘主义和否认伦理学的科学性的危险。但道德基本概念有其可以诉诸逻辑分析的一面,也有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情感派的摩尔、普里查德到中国陆王学派及所有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家才能有经久不衰的立论依据。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所指出的“意会知识比言传知识更基本,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依靠言传的了解,我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道德概念的意会性的存在,决定了通过直觉方式进行道德认知的必要性。除了道德概念必须通过直觉加以理解之外,道德行为所处的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等也决定了直觉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责任往往是多重复杂同时是相互矛盾的,加上道德情境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或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如救火、救人的情境)根本不容许人去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或象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伦理学家所倡导的那样计算结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幸福。人唯有通过道德直觉进行当机立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里他“以为他的道德观念和直觉地完成的行动仿佛是自明的、当然的、没有疑义的”。

道德直觉既有其道德学习上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和培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来自于道德学习主体道德智慧的积淀。根据社会遗传理论,每个人都有类的禀赋,千百万年人类的一些社会经验都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社会性遗传,积淀于每一个体的心理。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来不及作出合乎逻辑的证明之前道德主体就已然有了先在的道德判断和行动。在心理学“直觉”的解释中,容格所谓“原型”的触动,苛勒所谓“格式塔”的“完形”。实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道德个体凭借并调动这些老祖宗的遗产对对象实施迅速观照和会意的结果,除了族类经验,道德学习个体自身的经验也可以以简约、内隐的形式积淀在意识的最深层。就象类的原型和图式起作用时一样,当道德情境刺激之下,人们的这种个体经验积淀也能为人所唤醒,不自觉地作出“非逻辑”(实为“隐逻辑”)的决断,而无论是类或个体道德经验的心理积淀都已成为心理学所证实的一个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内存的直觉潜能,开发个体的直觉能力?这就不得不把论述的焦点移回到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

三、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关于直觉能力的培育,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Bruner)在《教育过程》?第四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中提及6种增进直觉思维的可变因素,即倾向性因素、给某个领域提供各种经验、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结构、启发式程序、鼓励推测、发展自信和勇气。庞学光在《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则直接提出了培养道德直觉的4种方法(第一,?给学生丰富、系统的道德知识。第二,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第三,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第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布鲁纳曾指出,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具有“直觉信心”,“需要在没有稳定的意见一致的标准下,着手选择一个形象或者表述一个评论。”教学过程就是要鼓励这种自信和勇气。庞学光也认为“对于道德直觉的培养来说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都对艺术对直觉培养的价值作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视为途径之一。但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借助外在的艺术过程去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只有使道德教育本身引入审美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审美范式的德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审美的直觉培育功能。本文即是将艺术品及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论述审美对道德直觉能力的培育的。

审美活动何以能够培养直觉和道德直觉能力,这必须从分析直觉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入手。首先,关于直觉的瞬时性与情感作用。直觉、道德直觉能在一刹那间“豁然贯通”地把握对象。这就是所谓直觉的瞬时性特征。瞬间性特征与直觉的许多特征和心理机制均有联系,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因素,即布鲁纳称谓的“倾向性因素”。“这种倾向性因素对直觉的作用是使直觉倾向于对某个领域而不对别的领域进行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倾向性因素可使主体对对象作出与主体心理隐性需要和图式相契合的方向性选择,由于情感之中往往有理性的积淀,故有可能直接切入对象的本质,(也有可能导致谬误)。

情感对于直觉除了这种导向作用之外,还有直觉的发动机制。情感虽然不是认知,但它可以为人的认知内驱力提供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象高效计算机那样自动将合乎当前问题情境的策略从内存中调出,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增进直觉能力,那么首要因素当属情感。审美活动(包括立美活动)被人称之为“情感的体操”,是因为无论是创美过程还是审美过程,都是情感表现和观照过程。审美活动所激起的情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随意联想、想象和幻觉能力,唤醒沉睡的思维网络,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对道德教育而言,审美情感不仅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而且利于通过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

其次,关于直觉的非逻辑性与形象思维。布鲁纳指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

“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直觉的非逻辑性或非理性特征。“非逻辑性”指主体在直觉对象并未进行自觉的归纳、演绎等理性分析活动。但非逻辑并不是“反逻辑”或“无逻辑”,而是逻辑活动在内隐的不自觉状态。之所以产生这种逻辑的内隐,是由于直觉活动中人是“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直觉活动之所以优于单纯的“概念”思维,是由于形象和概念相互配合、补充、促进形成的合力。“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在问题情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探索作用。它能表示概念、说明概念、扩展概念、并能启发创造出新概念”。正是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理性思维才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因此,能够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活动将有利于直觉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活动恰恰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正确地指出,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如“这幅画是美的”),但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别人也觉得美),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单称判断(当我说“这酒对于我是快适的”?时,?别人的主观感受未必一定与我同一)。这一矛盾的统一在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谐合”。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感性、个别的,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普遍的,超越感性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明确的概念。正是因为审美活动的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才有利于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发挥左右脑的共同优势,实现概念与形象联合的“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分强调分析思维的作用,改造这一范式的出路显然在于实现时道德教育的形象思维嫁接----实践德育的审美模式。

最后,关于直觉的整体性与物我同构。分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将对象各细部进行认真观照,由局部而整体,由小到大地认识事物。即“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也正是因为思维的开端为局部、为分析,所以其认识事物的整体及本质有一个漫长而不保险的程序(不保险在于整体往往不等于局部相加)。

而直觉思维则相反,?它是“由大而斜?直接抓住整体切入对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豁然贯通”的。道德直觉也是如此,道德直觉对道德观念及道德情境的把握也是整体性的、未经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的。在道德情境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主体正是凭借这种对情境的直接整体性把握才能迅速作出道德判断并诉诸行动的。

苛勒在其(《猿的智力测验》,1917)中就曾指出,人脑对环境的反应是整体性的,人所认识的对象也是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直觉的过程即是主体实现对认识对象的(格式塔)“完形”的过程。因此,直觉可以理解为物我之间的一种同构现象的突然发生,就如柏格森所言的“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

道德能力范文篇2

道德辨析的内容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社会公德、浅显的政治常识、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以及一些生活常识。教学中可以通过辨析题让学生进行辩析,帮助学生巩固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行为。

一、政治常识。浅近的政治常识,教学中运用辨析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知识混淆。如教学《八一军旗飘》后,可以把国旗、党旗、军旗、队旗排列起来,让学生用线条把旗帜和名称连起来。

二、基本概念。有些道德概念比较近似,通过辨析,可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更加明确。涉及谦让()礼让()忍让(),学生往往把所有的“让”都说成是“谦让”。教学《谦让》后,可以出示以下选择题,让学生解答。

小明不小心踩了小华一脚,小明忙说“对不起”,小华说“没关系。”这是谦让精神、礼让精神、忍让精神。

三、行为方式。进行行为辨析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分清行为的是非善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积极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后,教师列举学生常常搞的各种游戏活动:打乒乓球、打弹子、跳绳、捉迷藏、老鹰抓小鸡、上树掏鸟窝、弹弓打鸟、追逐打闹等,让学生分辨归类,说出哪些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

四、道德伦理。进行伦理辨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说理能力。例如学生学习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课后,虽然懂得了要关心集体,为集体做好事,珍惜集体荣誉的道理,但对应该用什么手段获得集体荣誉,存在着模糊认识。有位教师就出了这样一道题:“值日老师突击检查同学们有没有带手帕,小琴没带,小玲忙把多余的一块悄悄地借给小琴。后来全班受到表扬。有人说,小玲热爱集体,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也有人认为,小玲这样做是欺骗行为。你认为小玲的行为是不是热爱集体?

为什么?”

辨析题的形式

辨析题的命题形式要活泼多样,要根据不同内容、来确定,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

一、判断型。根据一幅图或一段文字提供的内容,判断其“正确”或“错误”。

比如:“小敏学习很抓紧,他总是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要学生打对或错。

二、选择型。在若干种答案中,要学生找出正确的答案。又可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归类选择三种。

单项选择是在可供选择的答案中,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比如:“少先队员王华刚走进校门时,校内正在升国旗。他应该:①原地立正;②立正敬队礼;③赶快跑到本班的队伍中去。”要学生在正确答案后面打Y。

多项选择是一道题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比如学了《不玩火,防触电》后,可出题:“电线掉下来,妈妈触了电,小强应该怎样去救妈妈?①赶快去拉开妈妈;②用燥竹竿挑开电线;③拉开闸刀,切断电源。”

归类选择,把正确的和错误的混在一起,或者把不同性质的问题混在一起,要学生分析并归类。比如学了《小学生要学法守法》后,可出示如下题目,问学生哪几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哪几种行为是违纪行为:①私拆别人信件;②买东西不排队;③;④不遵守课堂纪律;⑤故意把人打伤。

三、填空型。这里指的不是知识性填空,而是辨析性填空。比如学了《真正的友谊》后,要学生填空:“张平踢足球时把礼堂的一块玻璃打碎了。李明见了心里想:张平是我的好朋友,我要为他保密。李明这样想是()的。因为()。”

四、改错型。不仅要求辨析一件事物的正确或错误,而且要求指出如何改正。

比如学习《真正的友谊》后,出示“好朋友互相护短,才是真正的友谊”这句话,要求学生辨析这句话对不对,“如果不对,请在原句上改动个别词语,使这句话的意思变为正确”。学生至少有三种改法:“好朋友互相帮助,才是真正的友谊”;“好朋友互相护短,不是真正的友谊”;“好朋友不互相护短,才是真正的友谊。”

五、说理型。这类题要求最高,在判断是非的同时,还要讲清道理,进行论述。如在四年级学生学了《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后,出示:“小华今年11岁,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爸妈很高兴。爸爸说:‘小华,你就骑自行车上学去吧,可以节省时间。’妈妈说:‘不,不能骑自行车去上学。’你认为谁说得对?

为什么?”要求学生以《交通管理法规》中“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一律不准骑自行车上街”的规定来说明,如果只是笼统他讲骑自行车危险,就答得不够确切。有的题目可要求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道理,结合实际加以发挥。如在四年级学生学了《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后,丽娟说‘我们应该讲卫生,干这样的脏活是要生病的。

我不干。’丽娟的话对吗如果你是小组长,请对丽娟说几句话。”

教学中应注意之点

一、要有坡度,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这个“坡度”既指内容,比如“热爱学习”方面,低年级着重培养学习习惯,中年级着重端正学习态度,高年级着重明确学习目的;也指辩析的题型,如低年级一般是判断型、选择型,中年级增加填空型,高年级则以改错型和说理型为主。

二、难度要适当,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特别是中、高年级,要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学生生活中时常遇到的两难问题,让他们分析、说理。太难太易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道德能力范文篇3

一、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在这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也面临着多元选择。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鉴别、道德选择能力是时代的呼唤。然而.传统的高校德育过分强调集体教育、组织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忽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个体的创造性和选择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使得许多学生对道德问题、道德理论和道德信条的盲目或不求甚解,造成学生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脆弱,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常常出现不会正确选择或片面根据功利和实用的价值进行选择.要么人云亦云.要么由兴而为,或任性而做。这都表明忽视大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正确、合理的选择问题的引导是不行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这就要求高校德育既要面对社会现实,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提高辨别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大学生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存在的偏差

当代社会多元价值观并存,大学生缺乏正确判断、抵御诱惑的能力。使得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滋生和膨胀,缺乏大学生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致使其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出现偏差

(一)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弱

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道德困惑。而理论研究对现实人们道德观念的引导存在滞后性。就其原因:一是有的理论研究者.存在脱离德育实践这一鲜活理论源头的现象,从理论到理论,难以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德育教师在学说和争论中找不到实践切人点。二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

在上级行政指导下实施,德育工作者养成了等、靠、看的惰性,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家谈看法写论文,却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精华变成营养去滋润学生的品德,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被中间环节和在等待上级文件中被淡化,并造成了理论到实践的错位。三是思想理论课教学知识化、抽象化.与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脱节,教师为传授知识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许多教师往往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对应该怎样做却缺乏必要的重视和具体的指导。这就造成了学生嘴上说一套,背后行一套,言行分离、知行脱节的现象。德育方式存在问题,就会造成大学生的知行错位。

(二)强化自我责任。忽视社会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确立。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样也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其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这较之传统的偏重依附和顺从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使得他们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他们并不否认承担社会责任,可一旦涉及到具体利益时,又往往首先考虑个人得失,注重强化自我责任,忽视社会责任,这种思想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社会责任的践履。对此,教育者应当及时引导、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视自身权利。忽视对社会的义务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着深刻变化。有少数同学在权利义务的关系上表现出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忽视他人的权利.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而损害集体和他人的权利:有的人只讲国家、集体、他人应为自己做什么,不讲自己应为国家、集体和他人做什么,缺乏基本的义务观念。这种权利与义务脱节的思想势必造成部分大学生只重视自身的权利.忽视对社会他人的义务,从而影响他人合法权利的实现。实际上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权利是主张,意味着自由、获取和保护;义务是被主张.意味着约束、付出和强制,义务的存在是权利存在的前提,权利人要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因此,在高校德育中注重对大学生权利义务观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必不可少。

三、对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实践构想

(一)在德育理念上。确立学生的道德主体观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把学生看作消极接受道德原则的被动客体。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体性,他不是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和追求道德规范,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和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而教育的根本Et的是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主体意识,激发其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发展成为有价值主体性的人。因此,在高校德育理念上.必须确立学生的道德主体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教育对象看作道德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亲密友爱的关系,和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协商和交流,共同参与道德活动,践行道德规范,教师充当德育活动的协调者、引导者,而非仅是号召者、监督者和检查者.指导学生自己进行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使其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道德的信服力和德育的参与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批判、选择能力。

(二)以生活为纬度,设置价值内化的德育内容

由于在传统的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德育在内容方面从既有的规范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现实需要、学生的需要出发,虽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开放社会道德生活的需要。实际上,德育内容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只能沦为“德育教授”的坐而论“道”。因此,教育者要想使自己教授的内容被学生接受、价值化乃至性格化,内容的可信度和可行性是重要条件,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内容必须生活化。如果没有生活世界,学生对生活、人生及世界的真切认识便无以形成。因此,道德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关注当代生活、社会问题,分析人际困境、道德冲突,用具有现展趋势、体现时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教育、引导、感染和激励学生,逐步提升个人的辨识能力。

(三)坚持适度灌输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

处于改革开放环境和社会变革条件下的高校德育,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大学生在道德观念、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矛盾和思想上的困惑.如果只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制的、一味的道德灌输,就会造成道德上的从众和盲目。因此,高校德育应针对社会的现实矛盾和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适度灌输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理论灌输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将两者结合,取长补短,通过采取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问题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在双向信息交流、心理和情感沟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对并存的价值观念冲突和困惑进行比较鉴别,激发学生质疑,把热点问题与德育目标、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自主进行道德推理、判断、评价和解疑。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理性化程度,发展他们自觉的选择意识.锻炼他们的选择能力。

(四)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道德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上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传统德育主要是围绕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开展的,而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道德实践有所忽略,这对于处在变革与多元化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德育效果低下、知行脱节就成为不喻自明的事实。要使这种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必须在道德教育实施途径上,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道德选择能力.有效克服理论教育的缺陷。大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把各种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对道德情景的自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启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对于学生不健全和不成熟的开放意识。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培训学生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社会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中,增强识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的能力,进行正确的道德抉择。

(五)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统一

所谓道德权利,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享有的坚持道义的权利,或者说是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的权利。道德义务,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应尽的责任和应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提供的服务。过去,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强调保障人们权利的方面较少.强调尽义务的方面过多,甚至片面地认为道德就是尽义务而不应讲权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脱节教育,直接影响了道德的感召力。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使大学生认识到在权利和义务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义务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权利的存在和实现。对大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权利意识、个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观念,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承担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履行义务是守法用法的基本要求。

道德能力范文篇4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道德能力范文篇5

“渐悟”和“顿悟”本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对影响深远的范畴。慧远在《维摩义记》卷一中指出:“菩萨藏中,所教亦二,一是渐入,二是顿悟。言渐入者,是人过去曾法,中退住小,后还入大。大从小来,谓之为渐”。“言顿悟者,有诸众生,久乘,相应善根,今始见佛,即能入大。大不由小,目之谓顿”,“渐入菩萨,藉浅阶远,顿悟菩萨,一越解大”。渐悟、顿悟是两种修习佛性的不同方法,由于对两者强调不一,曾经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两相对峙的南宗和北宗,即“南顿北渐”之谓。

其实,渐悟和顿悟亦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法。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的是渐悟,表现在修身养性方面即是“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功夫。道德教育过程中,对伦理道德观念及规范日积月累的教与学,多是循渐悟之道而行的,我们平常所论道德认知,多是从渐悟角度展开的。其实道德认知和一般人类认知一样也还有另外一面,即“顿悟”。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二、道德直觉的必要与可能

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如18世纪的情感派就曾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推理,不如说是依靠人类所固有的道德感(所谓“第6感官”?)而直觉到事物或行为的善恶价值。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EdwardMoore〕?认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善”,而善是自明而不可推导的。“‘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正如‘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一样;也正如决不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它的人阐明什么是黄一样,你也不能向他阐明什么是善”。人们对善的认识因而只能是直观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推导,因为善是自明的,无须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更不能从别的东西中推导出善。我们不能同意善和义务等道德基本范畴是完全自明、拒斥逻辑推导的极端观点,因为这一观点的片面性不仅因为其对立学派的强大存在遭到了实际的揭示,而且这一观点确有走向神秘主义和否认伦理学的科学性的危险。但道德基本概念有其可以诉诸逻辑分析的一面,也有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情感派的摩尔、普里查德到中国陆王学派及所有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家才能有经久不衰的立论依据。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所指出的“意会知识比言传知识更基本,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依靠言传的了解,我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道德概念的意会性的存在,决定了通过直觉方式进行道德认知的必要性。除了道德概念必须通过直觉加以理解之外,道德行为所处的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等也决定了直觉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责任往往是多重复杂同时是相互矛盾的,加上道德情境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或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如救火、救人的情境)根本不容许人去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或象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伦理学家所倡导的那样计算结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幸福。人唯有通过道德直觉进行当机立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里他“以为他的道德观念和直觉地完成的行动仿佛是自明的、当然的、没有疑义的”。

道德直觉既有其道德学习上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和培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来自于道德学习主体道德智慧的积淀。根据社会遗传理论,每个人都有类的禀赋,千百万年人类的一些社会经验都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社会性遗传,积淀于每一个体的心理。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来不及作出合乎逻辑的证明之前道德主体就已然有了先在的道德判断和行动。在心理学“直觉”的解释中,容格所谓“原型”的触动,苛勒所谓“格式塔”的“完形”。实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道德个体凭借并调动这些老祖宗的遗产对对象实施迅速观照和会意的结果,除了族类经验,道德学习个体自身的经验也可以以简约、内隐的形式积淀在意识的最深层。就象类的原型和图式起作用时一样,当道德情境刺激之下,人们的这种个体经验积淀也能为人所唤醒,不自觉地作出“非逻辑”(实为“隐逻辑”)的决断,而无论是类或个体道德经验的心理积淀都已成为心理学所证实的一个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内存的直觉潜能,开发个体的直觉能力?这就不得不把论述的焦点移回到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

三、道德直觉能力的审美培育

关于直觉能力的培育,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S.Bruner)在《教育过程》?第四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中提及6种增进直觉思维的可变因素,即倾向性因素、给某个领域提供各种经验、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结构、启发式程序、鼓励推测、发展自信和勇气。庞学光在《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则直接提出了培养道德直觉的4种方法(第一,?给学生丰富、系统的道德知识。第二,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第三,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第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布鲁纳曾指出,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具有“直觉信心”,“需要在没有稳定的意见一致的标准下,着手选择一个形象或者表述一个评论。”教学过程就是要鼓励这种自信和勇气。庞学光也认为“对于道德直觉的培养来说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都对艺术对直觉培养的价值作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视为途径之一。但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借助外在的艺术过程去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只有使道德教育本身引入审美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审美范式的德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审美的直觉培育功能。本文即是将艺术品及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论述审美对道德直觉能力的培育的。

审美活动何以能够培养直觉和道德直觉能力,这必须从分析直觉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入手。首先,关于直觉的瞬时性与情感作用。直觉、道德直觉能在一刹那间“豁然贯通”地把握对象。这就是所谓直觉的瞬时性特征。瞬间性特征与直觉的许多特征和心理机制均有联系,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因素,即布鲁纳称谓的“倾向性因素”。“这种倾向性因素对直觉的作用是使直觉倾向于对某个领域而不对别的领域进行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倾向性因素可使主体对对象作出与主体心理隐性需要和图式相契合的方向性选择,由于情感之中往往有理性的积淀,故有可能直接切入对象的本质,(也有可能导致谬误)。

情感对于直觉除了这种导向作用之外,还有直觉的发动机制。情感虽然不是认知,但它可以为人的认知内驱力提供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象高效计算机那样自动将合乎当前问题情境的策略从内存中调出,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增进直觉能力,那么首要因素当属情感。审美活动(包括立美活动)被人称之为“情感的体操”,是因为无论是创美过程还是审美过程,都是情感表现和观照过程。审美活动所激起的情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随意联想、想象和幻觉能力,唤醒沉睡的思维网络,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对道德教育而言,审美情感不仅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而且利于通过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

其次,关于直觉的非逻辑性与形象思维。布鲁纳指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

“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直觉的非逻辑性或非理性特征。“非逻辑性”指主体在直觉对象并未进行自觉的归纳、演绎等理性分析活动。但非逻辑并不是“反逻辑”或“无逻辑”,而是逻辑活动在内隐的不自觉状态。之所以产生这种逻辑的内隐,是由于直觉活动中人是“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直觉活动之所以优于单纯的“概念”思维,是由于形象和概念相互配合、补充、促进形成的合力。“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在问题情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探索作用。它能表示概念、说明概念、扩展概念、并能启发创造出新概念”。正是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理性思维才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因此,能够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活动将有利于直觉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活动恰恰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正确地指出,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如“这幅画是美的”),但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别人也觉得美),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单称判断(当我说“这酒对于我是快适的”?时,?别人的主观感受未必一定与我同一)。这一矛盾的统一在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谐合”。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感性、个别的,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普遍的,超越感性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明确的概念。正是因为审美活动的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才有利于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发挥左右脑的共同优势,实现概念与形象联合的“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分强调分析思维的作用,改造这一范式的出路显然在于实现时道德教育的形象思维嫁接----实践德育的审美模式。

最后,关于直觉的整体性与物我同构。分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将对象各细部进行认真观照,由局部而整体,由小到大地认识事物。即“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也正是因为思维的开端为局部、为分析,所以其认识事物的整体及本质有一个漫长而不保险的程序(不保险在于整体往往不等于局部相加)。

而直觉思维则相反,?它是“由大而斜?直接抓住整体切入对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豁然贯通”的。道德直觉也是如此,道德直觉对道德观念及道德情境的把握也是整体性的、未经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的。在道德情境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主体正是凭借这种对情境的直接整体性把握才能迅速作出道德判断并诉诸行动的。

苛勒在其(《猿的智力测验》,1917)中就曾指出,人脑对环境的反应是整体性的,人所认识的对象也是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直觉的过程即是主体实现对认识对象的(格式塔)“完形”的过程。因此,直觉可以理解为物我之间的一种同构现象的突然发生,就如柏格森所言的“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

道德能力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道德能力范文篇7

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深入参与

问题是培养发展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将道德认知作为完善自我道德行为的内在需求。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问题情境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启迪思维,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深化道德认识,升化道德情感。如,在学习《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课第二框“推动社会的伟大变革”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实行改革开往的重要意义,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了什么?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不需要中国?③怎样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④我们应以怎样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⑤面对改革开放的新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这样,创设鲜活的问题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交流的兴趣,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在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对话交流中深刻感悟和理解了我国实行改革开往的重要意义。

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过程的评价往往采用终结性评价,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的评价,必须改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化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如,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中第三框“保护环境”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自我评价:①能否自觉做到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②看到污染环境的现象能否去主动上前进行劝阻?③能否主动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有关的公益活动?④能否主动向学校、老师提出搞好校园的环境,如学生食堂卫生、宿舍卫生等建设性的解决意见?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过程的全面有效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与提升道德认知相结合的过程。这不仅促使学生树立了较强的环保意识,而且落实了环保行动。

道德能力范文篇8

(一)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做人总是要有理想志向、有寄托追求、有精神支柱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境界,就能站得高,眼界更宽广,心胸更开阔,就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已,并结合自已所从事具体工作抓住落脚点。常想人民的养育之恩,常想党组织的培养之恩,把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经常思考“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这三大问题,自觉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努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人民多办实事,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生活才会充实,才能成为人民称颂的好干部。否则,终将被党和人民唾弃。

(二)淡泊守志,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共产党人不是禁欲主义者,共产党人也有个人的正当利益。党从来不反对党员领导干部在政策和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获得应有报酬和利益,改善个人生活。但共产党人奉行的是“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共产党人的人生应该是奉献的人生,应该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的人生。看到社会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心态不平、失衡,就千方百计动脑子想自己先富起来,见利忘义,见色动心。搞个人利益至上等等。这种行为严重背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共产党的党性所不容。首先要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起来,而不能只考虑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自觉地带头吃苦,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抛开一切名缰利索的束缚,决不为个人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丧失党的原则,丧失自我人格。

(三)知责思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江总书记指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正确认识我们手中权力的性质。”我们党是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人阶级政党。我们党所领导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里掌握的权力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是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和富强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和安宁服务,是用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民群众呼声和要求为第一信号,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最大多人的利益作为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来把握,知任图进,知责思为,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绝不能把用里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决不允许把它当作个人捞取好处的资本,搞权力“寻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体制转轨时期,不法分子总是千方百计地用金钱、美色等来引诱领导干部,拉你下水,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所谓社会上的某些“昏暗”和“水混”,正是表现于此。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觉,要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性,自觉维护好权力的尊严。有一种做不好工作就寝食难安的责任心,思进创新、有所作为,为人民谋利益。

(四)慎独慎微,不断增强自律意识

道德能力范文篇9

关键词:校园智慧资源;语言表达表现能力;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教育要求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仅要求通过课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也要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教学的重要部分,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学会倾听、训练语言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因为学生语言的表达表现能力会进一步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要求的实现。而如何在课堂中利用智慧资源有效开展语言表达表现能力培养,成为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基于教师设问引领和氛围营造,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表现的兴趣

学生语言表达表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教导,而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则是学生语言表达表现能力培养的桥梁,因此,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影响着培养的效果。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需发挥自身教学引领与示范的作用,运用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表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段精准的导语,作为表达表现教学的引领,并适时地提出思考性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用语言贴切地表达与反馈,指导过程注意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精准性。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氛围,运用饱含热情的语言和动作,让学生沉浸在一个感情洋溢的课堂之中。比如,在《我们有精神》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借助智慧校园网络,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国旗班的仪态,还可安排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并说出自己观看和体验后的感受。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日常拍摄到学生的坐姿、读书、站立等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讨论哪张图片有精神,哪张没有精神,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表现的兴趣。

二、基于教师观念更新和学生主体理念,破解学生语言表达表现的能力训练难题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融入智慧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智慧校园环境下,深入分析智慧校园环境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智慧环境下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改变教学风格,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构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环境。现阶段,小学使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较大,在教育中融入了生活元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程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而教师则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自由、活泼、愉快的课堂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课堂中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见解和困惑,教师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语言能力锻炼平台,以此来巩固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成果。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不够活跃,不愿意主动交流,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告诉学生不怕说错,只要说就可以,使用鼓励性语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给予其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并借助多媒体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放松身心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语言表达自身观点。像在《我不拖拉》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法,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不同时间段,学生在做什么,早晨起床、吃早餐、上课时间、休闲时间等,让学生总结自己一天都在做什么,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拖拉问题,并说一说拖拉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一步一步地用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勇敢地进行语言表达。有些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不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学习兴趣不够浓厚。教师应针对这一问题,充分运用智慧校园的技术优势,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情境、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加教学的新颖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可以使用的教学手段非常多,包括了情境教学、小组讨论教学、游戏教学法等,以《我不拖拉》教学为例,教师可先播放一个有关拖拉的故事,让学生讨论自身拖拉产生的后果,包括了上学迟到、错过用餐时间等,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拖拉问题编一个小故事,然后讲给自己的同桌听,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从学生日常生活与自己身上发生的小事入手,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使不愿说的学生乐于表达自身想法。有些学生不是不愿意说和不敢说,而是不会说,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思想发育还未成熟,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有限,再加上语言能力薄弱,导致语言逻辑混乱,使学生出现了不会说的问题,限制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不会说的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和内容的设计。一是鼓励学生去说,即使表达错误,教师也应表扬学生敢说,给予其语言表达的自信心。二是开展探究活动。以《不做“小马虎”》教学为例,让学生联系自身,探寻自身的马虎之处,找出做作业上的马虎、生活上的马虎、游戏上的马虎等,针对不会说的学生,教师可以展示有关马虎的情景图片,让其找出并说出图片中的马虎问题,并引导其说出自己生活中发生的马虎事,以问题引导为主,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思考,以进行其语言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教师智慧资源运用和智慧评价改革,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表现的能力关键提升

智慧校园环境对于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需要进行改进,以实现智慧化教学。一是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智慧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以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使学生有的说,并可表达清晰明了。二是在网络中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并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自身的智慧教学素养。三是智慧校园环境下对于教师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需明确智慧环境下教学的需要,学习适用于教学的各种软件以及熟知和熟练操作信息化教学的多媒体系统,并要掌握一定的网页制作、视频剪辑、图片文字处理等技巧,以满足智慧校园环境下教学的需要。智慧校园网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共享,教师可借助智慧校园网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网上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宣传活动,让学生可以实时接受教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可设置沟通交流平台,基于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可以采用语音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也可构建班级群,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在群中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讨论总结。此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可实现其对知识的良好理解。比如,在《我和大自然》章节中,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真实地去触摸、感受、观察大自然,强化学生认知的同时,增加其语言表达的内容。在教学评价中,一要注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要突显出评价的针对性。二要注意绝对评价法的运用,教学目标应辅助评价,而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相切合。三要注意相对评价,以平均成绩为衡量标准,确定学生在平均成绩上下浮动的位置,而不是以最高标准进行评价。四要注意激励评价,以激励学生语言表达为目标,针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树立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以此形成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四、基于智慧校园环境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路径分析

首先,在课前阶段,充分利用智慧校园平台本节课教学任务,以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大家排好队》为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日常生活中排好队和没有排好队的例子;也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们自己寻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我们排队。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上课时间以及上课要求,提出本节课有学生自主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在完成课前预习的同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迎接课堂讨论环节。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上传预习资料,列出相应书单或者举例提出照片,节约学生寻找学习资料的时间,也同时避免了学生在网络上寻找学习资料时间过长或者找到不相关的学习资料为后续学习带来不便。其次,教师在规定时间开展线上教学或者线下教学。如果是线上教学,要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可以观察到每个同学的细微表情的优势,及时做好课堂教学进度引导,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如果是线下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智慧教学平台短视频或者是观看图片,让学生们对排好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课堂讨论环节,要鼓励学生们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归纳和引导,帮助学生们更有逻辑性、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互评环节,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其他同学的语言表达情况,发音是否清晰,词语是否准确,要让每个学生明白,指出别人错误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是否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课堂气氛,避免出现因为指出别人问题而被指出问题的学生感情上不能接受的情况,注意感情引导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心态来面对问题。最后,在课程临近结束阶段,教师要注意留出总结归纳时间,帮助学生们发现问题,总结学到的知识点,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逻辑的学习思维。另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还要利用智慧教学平台留出不同的继续学习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排好队的习惯。还可以预设情境,让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境提出解决办法。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将过去单一的纸质作业变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生活习惯,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注重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精神的培养,以增强小学教育的成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表现能力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需要融入至实际的教学中。因此,本文针对道德与法治课中语言表达表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论述,探寻在智慧校园资源环境下教学开展的方式和方法,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该课实际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欢,方海光,张鸽,等.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学管理应用框架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9(10):3-6.

[2]万芷旗.大数据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学改革[J].数码世界,2019(3):214.

[3]刘晓玉.浅谈基于智慧校园的智慧教学和智慧学习生态系统构建[J].新课程,2020,544(40):138

[4]谢玉宝.浅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语言表达能力[J].新智慧,2019(13):138-139.

道德能力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