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8:07:44

党的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1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先进性,才能在执政过程中使党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能在执政结果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因为在执政规律上获得了这样的深刻认识,同志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命题。这个理论命题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总题目,是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4年的光辉历程。

我们党有着丰富的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根据时代和党的任务的变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惟有如此,才能不断取得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志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理论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深刻把握这一命题,对于搞好全党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命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要命题,从根本上说,就是从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建设规律并自觉运用这一规律的结果。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维护和发展自己利益而建立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有先进性。只有具有先进性,党才能从全局上和战略上制定适应时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离开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理论上就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在实践上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始终把它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一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的历史。

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政党提出新的要求,也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如同民主革命时期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革命规律一样,执政时期坚持党的先进性也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在执政条件下,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坚持党的先进性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自己长期执政的经验,同时也借鉴国外政党执政的经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日益清醒和深刻。

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所谓共产党执政规律,简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在有机互动中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同志指出,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执政党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关系的关键因素,就是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先进性,才能在执政过程中使党制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正是因为在执政规律上获得了这样的深刻认识,同志明确地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命题,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党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得出的深刻结论。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先进性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史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本质与实际作用相结合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和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为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就是: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努力使全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我们才能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开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点,切实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到实处。在新形势下,加强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此,必须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按照这样的要求,必须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总题目

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党的先进性建设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总题目,既是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出发点,又是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落脚点。

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壮大和长期执政的历史表明,正是因为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并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才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正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深层原因。同时,必须看到,时代的发展总是不断地给中国共产党推动历史前进提出新的要求,给党的先进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党的执政环境的巨大变化,我们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比如,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以权谋私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滋长蔓延。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

党的先进性建设通过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来推动,是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总题目,是统率党的建设的灵魂和主线;而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则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和展开。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这“四个载体”,来实现“四个目标”,即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这“四个目标”,实际上就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目标。其中,前三个目标是内容和前提,第四个目标是前三个目标的最终指向和结果。

通过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应以符合时展要求和反映人民意愿为基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比如,通过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仅要在党内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还要努力进行理论创新,使党的思想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变为自觉行动。再比如,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仅要改革和完善党内各项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把党内制度建设与国家制度建设统一起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保证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员的先进性密不可分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

党员的先进性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成效。党员是党的事业的承担者和实现者。党的全部理论、全部政策都要由党员来贯彻实施,没有党员,党的一切纲领和政策都无从付诸社会实践。这具体表现在:一是党的组织能否把党内最优秀的领导人才通过法定程序输送到国家各级政权机关中,并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以实现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与运作;二是党的组织体系能否具有很高的执行力,组织和动员全党带领人民群众切实贯彻执行党提出的执政方略和发展目标;三是党的组织能否在社会各方面积极开展活动,扩大党对社会各个群体的影响力,把党执政的根基牢牢扎在社会之中,牢牢扎在人民群众之中。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2

党的先进性的历史考察和时代内容

我们党的建设的实践证明,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思想。根据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强调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党,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成功地开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新中国成立前夕,同志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防止“糖衣炮弹”的攻击,要学习领导新中国所需要的各种建设本领、管理本领,从执政作风和执政本领两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课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列主义、思想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集中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为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题,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

8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得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必须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特点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当今中国,党的先进性要放到当代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要在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动中体现出来;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归根到底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在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自身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局势继续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我们党要认清天下大势,敏锐把握时代的发展变化,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高瞻远瞩地处理新矛盾新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担负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执政使命,就必须永葆先进性,坚持不懈地加强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人民的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就必须以顺应人民的要求为目标,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实践执政为民的党性要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自身状况发展变化的要求。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的先进性体现着党的先进性。我们的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党员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使党员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保持党的先进性不相符合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给我们党的深刻警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曾经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特别是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执政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执政能力不断衰退,落后于时代,背离了人民,丧失了先进性,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这就警示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鞭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葆先进性,按照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要求,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正确判断和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紧紧抓住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个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自觉、主动、持续地推进先进性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定着党的各方面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都要贯穿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必须着眼于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坚强战斗集体,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组织建设,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必须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作风建设,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可靠的作风保证;必须着眼于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紧紧抓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个重点,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从制度上保证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制度建设,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在党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围绕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并通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来体现、来检验;另一方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始终,其最终成效应体现在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上来。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在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作风等方面先进,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必须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3

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两翼,二者交互作用、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预防,要求实行严厉的惩治;实行严厉的惩治,又有利于进行有效预防。面对当前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各种不廉洁行为仍在侵蚀党的先进性的严峻形势,惩治腐败这一手绝不能放松,必须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坚决惩处各类腐败分子,及时清除侵蚀党的肌体的各种病毒,使党的肌体始终保持健康。

惩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坚决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不犯或少犯错误,才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的实践启示我们,如果只注重惩治而忽视预防、只注重治标而忽视治本,如果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改革不到位,一些腐败问题就可能查而再来、纠而复生,甚至出现查不胜查的情况。只有抓好预防腐败工作,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腐败的成因更加复杂,迫切要求我们切实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方略不断落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也为我们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时机。我们必须在毫不放松地惩治腐败的同时,不断加大预防腐败的力度,把注重预防、注重治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防范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今年年初,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防治腐败工作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当前,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权力观教育为重点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古人云:“志正则众邪不生”。加大预防腐败力度,必须坚持施教于先,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按照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部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使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中央纪委强调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办事。特别是要加强权力观教育,使领导干部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珍惜权力、慎用权力、用好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以权谋私。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把自律与他律、教育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更好地在保持先进性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员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减少到最低程度。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对有效预防腐败至关重要,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看,腐败现象的发生往往与改革不到位、制度不健全有关。应当看到,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要根据时展和实践需要,善于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以规范权力行使为着力点,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推进改革,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实现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务交给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去做。加强对制度建设的统筹协调,努力形成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使宏观、中观和微观各个层面的制度整体配套,使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协调有序,使国家法律、行政规章、党内法规相互衔接,发挥制度的合力。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执行意识,严格责任追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就可能被滥用,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实践表明,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预防腐败的成效,关系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对干部的有效监督与对权力的科学配置结合起来,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决策、执行等重点环节和人财物管理等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运行。二是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完善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同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和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形成监督的合力,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监督。三是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廉政预警机制,健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以及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等制度,扩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加强监督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使监督的关口前移,逐步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4

必须把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推进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中,组织党员深入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奠定听党指挥的思想基础。旗帜鲜明地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始终把坚持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作为先进性建设的重中之重,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维护和坚持这个制度,确保了我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必须紧紧围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来进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赋予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军队建设“五个统筹”要求,推动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着眼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持把先进性建设与战斗力建设一起抓,用战斗力标准检验先进性建设成效。深入学习“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先进事迹和某防空旅基本经验,持续开展“提高素质能力、争当打赢先锋”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当先锋、打头阵。

必须突出抓好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关键在党委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把贯彻民主集中制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落实中央和军委有关要求,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四个本领”、“三个素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真理和人格的力量,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必须按照依法治军要求健全和落实党内法规制度。抓好制度落实,注重制度创新,健全制度体系并发挥应有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把组织党员学习贯彻党章作为经常性工作,以党章为准则规范党的建设。军委修订《政治工作条例》,制定颁发《党委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并注重抓落实。总政研究制定了党员教育、党员干部素质能力评估、党性分析评议、党员民主监督、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等文件,用以指导和规范军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共北京市委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为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党的先进性更加具体化和富有时代感。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为党完成好新时期的执政使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贯彻到发展活动中,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可靠保证。

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领导发展的能力。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党的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方式、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方式,使党的各级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努力增强领导发展的能力。

扎实做好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以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德建设。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引导正确政绩观的干部综合考察评价办法,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联系群众与服务群众的制度,党员教育管理与保障服务的制度,基层党组织工作保障制度,基层干部工作管理制度,上级党组织联系、管理和服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等制度建设。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养,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继续推进首都现代人才开发与管理体制建设。要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好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办各种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益启示

中共广东省委

按照同志“关键在于取得实效”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指示精神,我们坚持抓理论武装、抓作风转变、抓创新载体、抓主题实践,使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

必须不断开拓理论武装的新境界,切实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科学理论、理想信念渗透到先进文化建设之中,增强了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用广东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这个好教材,教育党员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必须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加强农村、企业、机关、街道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特别针对农村实际,组织一大批干部下基层驻农村,4万多名干部一次性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既促进了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锻炼了年轻干部。

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围绕民生抓教育,深入推进“十项民心工程”,把为民谋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2005年,省财政安排资金近82亿元,重点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免收16个扶贫重点县学生学杂费,并从2006年9月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

必须坚持以民主开放的思维抓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开门搞教育,把发扬民主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使教育活动成为党员与群众互动、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的过程。坚持用民主开放的办法整合党的先进性资源,聚合各方面力量,让全体党员关心、出力,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

必须增强党要管党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管党水平和治党能力。提高管党水平和治党能力,必须坚决维护党章权威,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我们把学习实践党章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加强制度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实到科学发展上。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思想大发动、智慧大集中、力量大凝聚的过程,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天津市委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认真总结天津多年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的新鲜经验,深刻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抓住关键环节,从实际出发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天津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决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强调“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走科技路,吃科技饭”,努力做到“经济发展高水平、文化发展高品位、人的发展高素质”,促进了天津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要坚持着眼大多数,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在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想问题、办事情始终着眼于大多数群众,让老百姓有房子住、有工作干,孩子有学上,得病能就医,不让一家一户生活过不去。

要坚持抓好社区这个基础,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不断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格局,充分发挥社区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的独特作用,为构建和谐天津提供了来自广大群众的强大动力。

要坚持抓好教育干部这个关键,进一步形成融洽和谐的干群关系。我们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安危冷暖作为工作重点,在公仆与群众之间架起直通桥,进一步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要坚持抓好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问题,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着眼,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着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经验,深化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五个一”创建活动,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中央把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天津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走出一条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之路,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

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在85年的奋斗历程中,一贯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并在先进性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实践党的历史使命,在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任务的进程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判断社会所处历史阶段,正确确定党的历史任务并为之奋斗,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党的历史,就是紧紧围绕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坚持先进性、体现先进性、并不断进行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同时,为党的先进性注入了新的、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断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在不断总结和汲取中外历史经验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民主革命时期,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解决了在中国社会条件下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着力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借鉴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着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继续保持和体现着先进性。历史经验证明:只要坚持把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何毅亭

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个重大战略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理论。关于保持党的先进性,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提出过一系列重要思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第一次鲜明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个重大新命题,科学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这个重大战略思想,科学总结了我们党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这对于我们党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和评估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有重要的警醒和推动作用。

这个重大战略思想,科学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建设之间内在统一的关系,阐明了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指导原则、实现途径、衡量标准,为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也直接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个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联系。它告诉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贯穿和体现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来,归根到底体现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群众满意工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途径

中共山东省寿光市委副题

2005年4月,同志在寿光市视察先进性教育活动时明确提出:“努力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群众满意工程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同志关于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不仅为我们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拓了新的理论和实践视野,而且为我们提高组织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提供了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群众为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工作才能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建设群众满意工程要体现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和检验标准贯穿于全过程。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参与。要广开渠道,讲究方法,以最大的诚意征求群众意见和批评,并切实把群众意见落到实处。要将教育活动情况特别是整改情况,及时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

建设群众满意工程要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同志关于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重要思想,既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必须落实到党的全部工作中。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建设群众满意工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要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建设群众满意工程。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群众满意工程。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努力解决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群众安居乐业。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群众满意工程。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央的“二十字”目标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中建设群众满意工程。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搞好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石大华

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事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全局,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事关国有企业的兴衰成败。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肩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探索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必须认真总结国有企业在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认真汲取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新鲜经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特别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证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遵循五个方面的基本规律,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前提;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途径;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主体。广大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点,做到施工战线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党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总公司党委紧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青藏高原党旗红”、“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上桥头、进峒口、下班组、到宿舍,激发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拼搏奉献精神,胜利攻克了高原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锤炼出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确保今年“七一”正式通车。

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解决好这一永恒主题,就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国有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保持先进性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郭亚丁

党的先进性体现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追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劳动人民自身解放的学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党,追求和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相联系。党掌握先进理论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建立具有先进思想文化的社会。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相联系。共产党追求的社会是利益得到广泛而普遍体现的社会主义社会。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纲领相联系。纲领反映出共产党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更反映出对社会发展的追求。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5

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自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实践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政党同其他各类政党一样,也有一个能否生存发展和如何生存发展的严峻问题。我们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不能满足于简单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而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这一来自实践的重大问题作为我们研究党的建设理论的中心课题。

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不仅仅体现在它的阶级性上,而且进一步体现在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体现在党是否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只有同阶级性相统一的先进性,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集中体现。

党的先进性要靠建设才能体现和发展。工人阶级政党作为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的政党,具有其他政党所没有的先进性。但这种先进性既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永恒的,必须通过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形成和发展。所以,党的先进性也有一个建设的问题,而且要重在建设。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新概念、新思想,突出了“建设”的精神。

能否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这两个“不等于”,意味着党的先进性问题实质是党的生存发展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紧跟时展的进步潮流,永葆党的先进性,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阶级政党能否生存发展和如何生存发展这一历史性课题。

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坚持加强党的建设,是保证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同志在总结我们党80多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时不仅明确地指出,长期来我们党的建设始终是围绕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展开的,而且深刻地指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首先应明确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形式上不是某个专项建设,而是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建设体现出来的、带有综合性的根本建设;在内容上是推动我们党的工作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根本性建设;在目标要求上是保证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能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带领人民群众走在时代前列并更好地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根本性建设。

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更重要的是明确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外延。从这个角度说,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并能够坚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历来认为,工人阶级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意识;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要坚持党的先进性,首先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制定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且不断地与时俱进。同志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先进的,就在于党的理论和纲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是代表社会发展正确方向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样的道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形成正确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正如同志指出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各级党组织坚强有力,包括形成充满活力的制度机制和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我们党是由3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和6900多万名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党的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后,有没有健全的组织系统来加以贯彻落实,有没有奋发有为的领导层使之转化为具体的行动,直接关系党的先进性能否真正体现出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第三,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要靠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的生机和活力,要靠广大党员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提高,要靠广大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良好形象,要靠广大党员用行动去树立和维护。我们党已有6900多万名党员,平均20个人中就有1个党员,对群众和社会的影响很大。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无论对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还是对党的战斗力都有直接的影响。今天,在我们的党员中,党的十四大以来入党的党员已超过1/3,35岁以下的党员接近1/4,新党员、青年党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既是党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党迫切需要加强党员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教育广大党员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怎样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提出要形成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批分期在全党开展,十分引人注目。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的过程中,党中央就考虑并提出要以实践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随着第一批先进性教育任务的完成,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这表明,党的先进性建设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并提上议事日程,首先是因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已经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第一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到今年6、7月间已全部结束,大家收获很大。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意识,发挥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进一步健全了党内民主,形成了通过广泛的谈心活动、认真的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来加强党内监督的一些好经验;四是进一步提高了宗旨意识,通过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解决了各单位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可以说,先进性教育活动比较好地达到了同志提出的“取得实效”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这些经验,连同上一次开展“三讲”教育活动的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形成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作出这一重大决策并提上议事日程,同时是因为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先进性教育活动有阶段性和时间性,而先进性建设却是无止境的。我们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目标,探索并形成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既要有长期的工作目标,又要有阶段性的工作要求。也就是说,要有循序推进、务实促进的思想认识和工作部署。“循序”强调的是阶段性和过程性的统一,“务实”强调的是每一阶段都要有工作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推进”和“促进”就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努力。探索和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应坚持这样的科学态度。

第二,既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部培训和党员教育,又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符合实际的、有利于增强党员意识的党内生活制度。也就是说,一要抓教育,二要抓制度。教育要有长计划,也要有针对性,使之真正有效。制度要切合各种工作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又要有利于增强党员意识。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6

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党的**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实际和要求,提出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坚定地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融为一体,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的前进道路上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根本之举在于发展。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第一要务就是发展。人民群众对一个政党的评价,既看这个党的性质和宗旨,更为直接的还是看这个党能不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失去了长期执政的地位,而有些执政党的生命力却很旺盛,深层原因就在这里。要发展,就要解决好发展观的问题。同志深刻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基于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基于对社会主义中国长期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基于对当今世界有关发展的认识成果的合理借鉴,着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从历史的大视角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

二、党的先进性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先进,要放到具体的历史实践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在当代中国,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就是要看能不能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要做到“三个代表”,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代价。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建设、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要求,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的发展动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为人民造福谋利的发展目的历史地贯通起来,为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是“三个代表”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体现党的先进性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推进关于发展的理论创新的产物,它从时代高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实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揭示了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发展的目的是惠及人民群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价值追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科学发展观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努力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崇高理想追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蕴含着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洋溢着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态度和政治品格。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越是得到深入贯彻落实,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先进性就越能得到充分体现。

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于思想理论的先进,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先进的理论付诸实践。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集中最生动的写照。正是着眼于推进这一伟大实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这个伟大实践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所要达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是我们党根据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先进性要求确定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党的先进性最重要最现实的体现,还在于它彰显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先进特质。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一个突出标志,就在于其理论和实践始终与时展同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就是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破解发展难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任务极其艰巨,与发展相伴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异常突出和棘手。比如,像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的矛盾,依靠制度创新增添发展动力与改革成本和风险显著增加的矛盾,促进和保证社会效率提高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愈益拉大的矛盾,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就业规模受到牵制的矛盾,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多样化与社会管理协调机制相对滞后的矛盾,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大与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能力不强的矛盾等等,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这些发展难题,仅凭老经验、老办法显然不行,而必须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锐意改革的创新勇气统一起来,切实拿出既有创造性又有实效性的新思路、新办法。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的重大时代价值,就在于引导党和人民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和善于根据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实践,必将以其与时俱进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把我们党的先进性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先进性建设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党自创建以来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党自觉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加强自身先进性建设,注重在实践中保持先进性、体现先进性、发展先进性的历史。历史经验表明,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既有利于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际成果,来促进和保证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完成,也有利于依托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所提供的实践平台,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达到党的伟大事业与党的伟大工程互为促进的双重政治效应。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展开,必须把着力点始终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产生新的历史性飞跃,也才能愈加展现巨大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拓展了新的视野和空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领导下的创新实践,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比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中,党如何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战略上积极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按照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的执政要求,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适应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的时代要求,在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如何适应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协调机制的要求,加强党与社会团体以及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后者在社会管理和协调中的作用;如何适应社会阶层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进一步改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以及吸收新党员的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自身先进性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课题。而研究解决这些新的重大课题,又无疑给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全党上下都要主动把实践对自己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作为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创新点。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7

同志指出:“要认真总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鲜经验,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按照这一要求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当代背景,根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生动实践,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等问题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取得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走在时代前列,同样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落实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都要体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根本的是要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确保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始终保持先进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以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前提,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总之,先进性是我们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发展壮大之源、执政兴国之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

同志深刻指出,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这一重要论述,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组织、党员个体、党的整体四个层面,阐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先进性建设的基本任务,明确了先进性建设的方向,完整地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的先进性首先取决于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党的理论的先进性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确保党的理论的先进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灵魂。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旗帜。以先进的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全党的意志才能统一、力量才能凝聚、步调才能一致,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根本的遵循。

党的先进性必须依靠党的各级组织来体现。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保党的各级组织的先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组成的统一整体。党的执政活动要依靠党的各级组织来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党的各级组织来贯彻落实,党的执政基础要依靠党的各级组织来巩固。保持党的各级组织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全体党员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工作能力、发扬奉献精神来实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对于各项事业的领导,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通过党员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实践来加强;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通过党员的良好作风来体现。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才会有扎实的根基和旺盛的活力。

保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先进性、党的组织的先进性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整体先进性的前提条件,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内涵的基本要素。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要牢牢抓住这三个基本要素,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把党的各个方面建设的成效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上,体现在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上,最终体现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从而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充分展现党的整体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特征

深入分析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联系可以看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实践性。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重在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坚持实践“*”重要思想,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时代性。党的先进性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的时代主题,赋予党的先进性以不同的时代内涵;不同的形势任务,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又要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明确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提出先进性建设的具体内容,使党的先进性建设把握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

系统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贯穿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党的各方面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并通过一定的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服务。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从而实现党的整体的先进性。

开放性。我们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因此,应当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前提下,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开放的观念、开阔的胸襟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面向群众、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须面向社会、探索规律,使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国外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

长期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党的自身建设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党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党的事业不停顿,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不能停顿。

党的先进性建设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把握基本的指导原则。

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造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坚持突出实践“*”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头脑,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习教育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坚持走群众路线,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发扬党内民主,引导党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坚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督查制度和群众监督评价制度,以制度保障工作落实;坚持从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各方面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分批、分段、分类进行指导;坚持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这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基本的指导原则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些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理论规定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容、目标和任务等重大问题,是指导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用促进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依靠,通过群众的支持、参与和监督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要尊重党员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既关心、帮助和爱护党员,保证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使党员自觉履行义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管党治党的过程。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党要管党,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抓好党建工作的政治责任。从严治党,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认真执行党的纪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防止和反对腐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从实际出发,就必须把握社会结构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把握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党员和党组织的特点,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确保先进性建设取得实效。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科学理论的实际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把学与用、知与行统一起来,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坚持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也必须不断向前推进;实践没有止境,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没有止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注重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始终保持党的思想理论的先进性;既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做法,又要不断创新先进性建设的方法途径,使之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紧跟时展的步伐。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检验标准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关于“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采取扎实措施,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出偏差、不走过场,基本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准确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检验标准提供了重要启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必须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党的先进性。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先进性建设的成效要放到党的执政活动中来衡量,通过党的执政能力来体现。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标准,就要看广大党员的素质是否得到全面提高,党的各级组织是否得到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要求是否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要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成果来检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际成效。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衡量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必须始终坚持群众满意这个根本标准。坚持这一标准,是要看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否遵循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中体现党的先进性;是否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8

延安时期是党的先进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的十三年,是不寻常的十三年,无论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党的建设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从先进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十三年,也是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的十三年。延安时期是我们党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

经过延安时期十三年的实践,我们党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了什么样的面貌呢?概括起来说,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将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达到了全党空前的大团结;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夺取了全民族抗战的彻底胜利;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执政的尝试,积累了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通过,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提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领导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领导人才,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准备了干部条件;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有这些,都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的自身建设获得的崭新风貌。

先看我们党的队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前,我们党有组织联系的党员总共不超过4万人。而到了1945年,我们党已经拥有121万党员,建立了将近1000个县委、几万个支部。到解放战争时期,全党更加团结和强大,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

再看我们党治理下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面貌。同志曾概括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当时全国最进步、令许许多多人向往的地方。

到1945年的党的七大,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七大制定的新党章,进一步明确规定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一次把党的纲领作为有机部分写进党章;第一次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四项义务和四项权利。此外,还进一步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在中国大地上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路子。

延安时期的十三年,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贡献已经永载史册。

延安经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财富

延安时期不仅显著提高了我们党的先进性水平,也为党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思想理论上的先进和成熟是党在政治上先进和成熟的根本前提,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党在幼年时期所犯的错误,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或者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1937年,同志发表《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1941年,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942年至1945年的,进一步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七大上,同志形象地说,马克思主义有许多种,我们要活的马克思主义,不要死的马克思主义;要香的马克思主义,不要臭的马克思主义。七大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基本确立起来。正是在延安时期,思想走向成熟,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纲领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标志,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而展开,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延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谁能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谁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指出,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大祸”,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反对当前最主要的敌人。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7年8月,洛川会议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彻底的胜利。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党的七大进一步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正是由于始终站在民族的前列,致力于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忠实履行党的宗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延安十三年,党确定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政策,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努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千方百计让群众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党积极建设以普选为基础的民主政治,使抗日的人民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党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运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使更多的人们接受了科学文化教育,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党的作风关系党的生命,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突出作风建设,把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就是集中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党中央到达延安后不久,就制定计划和方针,要求建立党内教育网络,把对干部的教育训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延安十三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和训练班。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强调加强党内马列主义教育,指出这是“巩固党的中心一环”。特别是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教育和增强党性的教育,实现了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次全党范围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

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一定要把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作为基础和重点,着力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同志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在民族战争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以及学习的模范,等等。后来,同志又撰写了《反对自由主义》、《〈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重要文章。、刘少奇、、任弼时等同志也发表不少著作和文章,提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系列要求和方法。正是由于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经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用延安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加强先进性建设、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延安精神贯穿和渗透着马列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和精髓,继承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坚持和发展了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等方面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2002年4月,同志将延安精神的内容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延安精神的这种先进性质,曾经使延安在中国和世界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当时到延安考察的人们,无论是“心向往之”的知识分子还是心怀疑团的美军观察组,无论是持中立态度的民主人士还是回国考察的海外华侨,甚或是想挑毛病的国民党新闻记者,都对延安地区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延安精神告诉我们,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一种坚定、奋斗、科学的精神、品格和风貌。没有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的敌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充满旺盛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发挥先进性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延安精神,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在1949年给延安人民的复电中强调要永远保持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同志强调,“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今年1月,同志在延安考察时进一步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这三个“集中体现”,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与我们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联系,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价值。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9

与时俱进的战略思想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应该承认,共产党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公开宣告:党以工人阶级这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阶级基础,从一建立,共产党就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先进性政党,离开了阶级性和先进性,共产党也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了。但党的这种先进性是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来实现的,因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不管理论上怎样总结和概括这一过程,党的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

既然党的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那我们又怎样理解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命题的重大理论意义呢?

这需要从党的建设理论的历史发展去思考。虽然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始人和领导者积累了丰富的党的建设的理论成果,并指出了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本质要求,但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命题,并将此概括为共产党党的建设的过程,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志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这些表述,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根本性问题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包括多方面内容,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保持先进性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执政条件下党自身建设规律探索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本来没有一个关于执政党的学说。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列宁也没来得及作详细的阐述。明确看到了执政党同革命时期政党的不同。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反复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革命之后的路还很长,因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的侵蚀,不要在资产阶级糖弹面前打败仗。但执政党就是掌握政权的党,如何正确地行使和运用权力,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保持先进性,关键是从制度上构筑一个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领导体制和方式,这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而理论本身又促进政党自身的发展。一个政党只有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始终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在历史舞台上有所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与时俱进的。这个“时”就是时代。从时代来说,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命题,是党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的客观要求。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性转变。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对执政党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是先进的政党,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命题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有效应对这一历史方位的转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同志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命题。他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而把党的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任务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起来,从执政的战略高度构筑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意识。

不断创新的理论武器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一过程需要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同样,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在先进性建设理论指导下,从执政的战略层面创新性地解决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问题。

因为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我们党地位的变化,更要求我们党的理念和活动方式要跟着转变。革命意味着夺取政权,意味着通过阶级斗争的手段夺取政权。而我们党现在已经是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对执政党来讲,其理念恰恰不是“革命”,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建设”,是改革、发展、稳定,并通过构建和谐社会的手段实现执政党的这一理念。实现这一转变,对共产党来讲,确实有一个战略提升的过程。

党的先进性建设范文篇10

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前列意识

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制定目标任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根据。*的实践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把握,对时展步伐的深刻把握。

*省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提出实施“八八战略”、构建“平安*”、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和建设“法治*”等战略性举措,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推进科学发展已成为时代脉搏的最强音。*年以来,*省委全面贯彻总书记“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增强“前列意识”上下功夫。他们历史地认识走在前列的要求,辩证地理解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地把握走在前列的要求,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以此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省委的“前列意识观”,得到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支持与认同,不折不扣地贯彻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中。在省委的前列意识观的引领下,*省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完全可以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由之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而党要不断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的实践表明,市场经济和党的先进性之间没有根本性对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完全可以保持和不断发展自身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

诚然,市场经济的二重性,会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带来某些冲击和负面影响。但是,*省委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努力克服负面影响,在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把人民的意愿作为行动的根本依据,使党的各项重大决策适应了*发展的需要,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执政体制适应了*发展的需要,使党的自身建设适应了*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的实践表明,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党能够肩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历史重任,能够经得起始终保持并不断发展自身先进性的严峻考验,最终能够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

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

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就要求在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上要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高度自觉。党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但本质属性所规定的先进性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现实的先进性。可以说,党的先进性,加强建设就能具备,稍有懈怠就会削弱,忽视了建设就会丧失。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各级党组织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地保持先进性,正源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高度的自觉性。

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先进性建设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总书记指出:“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上全面加以推进。”从根本上看,党的先进性建设要通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实现,离开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无从谈起。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在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中使党始终保持了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重在建设,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敢于主动应对各种新挑战,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的各方面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建设,领导全省各级党组织针对党员队伍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和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各个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探索,特别是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使党始终保持了先进性。

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制度、机制改革创新

党的建设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探索,已经取得许多重大成果,现在逐步发展到攻坚阶段,需要从制度、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如果脱离改革和创新,党的建设难以向更深层次推进。*的实践表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对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要求更高、更急迫。*省各级党组织在省委的领导下,不断地为党的建设注入制度、机制创新的动力,为党的各级组织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解决新问题提供了坚强保证。